失智症協會
」 失智 失智症 廖品雯 迷路 台灣失智症協會首款失智症藥物審查通過 醫:可真正減緩或停止退化
全台失智症人口逐漸上升,衛福部及台灣失智症協會今日(19)辦理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成果發表會,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近日通過台灣食藥署審查的阿茲海默藥物,是20年來首款,且不同於過往的症狀治療,是真的可以減緩甚至停止病理變化,改善病程進行治療的藥物,為重大突破。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說,未來將和健保署討論,盼推動相關藥物給付。根據衛福部今年「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全台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近8%,失智類型以阿茲海默型最多,占56.88%。徐文俊說,此款單株抗體藥物已經於去年7月在美國通過上市,適用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失智患者,並於近日通過台灣食藥署審查。徐文俊表示,上次出現阿茲海默症藥物是在2013年,只能針對症狀治療,而此款新藥將能實際改善病程,透過靜脈注射打到體內後,可移除大腦中的類澱粉沉澱,達到停止或延緩病理變化效果;臨床試驗發現,每兩周施打一次,用藥18個月,可延緩5到7個月的退化,部分個案甚至可完全移除類澱粉沉澱,雖無法挽回已經凋零、死亡的細胞,但可以延緩其他神經元死亡。徐文俊解釋,此類藥物適用患者,必須先確診阿茲海默症,且其嚴重程度範圍在輕度認知障礙到輕度失智,失智症太嚴重或沒有症狀者不建議使用。不過他提醒,藥物還是有副作用可能,基本上包括水腫,嚴重可能出血,使用上仍要小心。此藥使用條件,徐文俊說明,須先經過腦脊髓液檢查或類澱粉正子攝影,檢查類澱粉沉積、確診阿茲海默症,再進行測驗評估症狀嚴重度;並還需要做基因檢測驗APOE4基因。目前檢測與藥物都要自費,以美國價格預估人年藥費約新台幣70萬元,類澱粉攝影則約7萬元。徐文俊指出,新藥出現後,整個社會對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看法將大幅改變,人們可以不用再害怕檢查,因為「阿茲海默不是絕症」。
台灣每30分鐘多1名「失智者」! 中藥、針灸治療有效改善輕、中度症狀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每30分鐘就會增加1名失智者,另在衛生福利部112年全國社區失智症調查報告中,年齡層越高失智症盛行率則越高,65歲以上盛行率為7.99%,但到85歲以上時盛行率已高達20.04%。中醫治療失智症 針灸明顯改善輕中度症狀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俞生表示,中醫歷代對失智症(痴呆)的認識及治療,已發展出多樣的治療方式,其中可透過中藥補氣化痰特性來改善腦部海馬迴神經損傷,亦可藉由減少細胞氧化和改善神經退化達到改善認知,以及透過抑制鐵誘導細胞死亡來改善學習及記憶力。目前已知能夠有拮抗壞死過程的中藥萃取物,如連翹酯苷A(Forsythoside A)有抗鐵引發細胞死亡效果、紅景天苷(Salidroside)透過抑制神經性的鐵誘發細胞凋亡改善失智症狀。另外,針灸穴道也能達到改善失智症狀的效果,特別是在輕度及中度失智症的階段,其療效較明顯。失智症分為四種類型 對症下藥方式一次看李俞生進一步說明,臨床上失智症可分為下列四種類型,「退化性失智症」:如阿茲海默性失智症,為腦部神經微纖維糾結及老年性斑塊形成,在唐朝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藥方》中記載的開心散,其組成包括人參、遠志、石菖蒲、茯苓等,經動物實驗行為觀察評估以及顯微鏡觀察腦神經組織,發現服用開心散後腦神經纖維糾結的數量和斑塊有效減少,能達到緩解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會出現漸進性人格變化和行為控制力異常,合併語言障礙,透過針灸穴道,百會穴、四神聰穴、太衝穴、神庭穴、本神穴,改善腦部血流治療症狀。「路易氏體失智症」:是由於路易氏體沉積,出現認知功能波動、視幻覺和運動障礙,帕金森氏症、情緒不穩或妄想等,治療方式以開心散加上疏肝解鬱、醒腦開竅中藥加減,並搭配每週2~3次針灸,能夠緩解症狀。「血管性失智症」:因腦部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細胞損害,使認知功能減退,常見症狀如情緒及人格改變、尿失禁、吞嚥困難、構音困難和步態不穩(失足跌倒),治療方式透過針灸為主,服用中藥為輔,讓前期及中期患者可以持續恢復至正常狀況,後期患者能夠維持原先狀況減緩退化。失智症早即診斷治療 以利延緩病程李俞生表示,中醫依循病人不同體質與病理條件而處方用藥及針灸外,尚有按摩、導引(八段錦)、吐納、氣功、太極拳等治療方法,都是治療失智症病人的利器。另外,失智症若能早期診斷及治療,將能有助於延緩病程,因此當家中長輩有出現失智的症狀(可透過AD-8量表或SPMSQ量表檢測),千萬別輕忽,應盡速就醫,以利後續病情的控制。
台灣未來40年「失智人口恐增50萬」 醫師示警多補充2營養素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先前衛福部公布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調查,失智症協會表示,雖然盛行率約8%改變不大,但人數仍隨人口高齡化持續上升,根據衛福部的統計,未來40年內,台灣的失智症人口將從目前的35萬人增至85萬人。對此,就有醫生提醒,營養不良和體重快速下降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尤其長期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容易引發早期失智症。根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失智症科醫師暨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目前國內65歲以上的失智症人口佔所有長者的約8%,但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甚至改善的,只要有好的生活規劃,包括控制三高、正常飲食和良好的睡眠等。徐文俊的臨床研究發現,失智症早期患者常發生體重過度減輕的問題,這可能是由於大腦中與食欲和飲食行為相關區域的損傷或萎縮有關。因此徐文俊也提醒,如果三個月內體重無故減輕5%到10%,例如50公斤的體重突然減少2.5至5公斤,導致BMI快速下降和肌肉量減少就要注意,徐文俊強調,一般性營養不良,特別是長期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並引發失智症,甚至加速疾病進程。事實上,衛福部先前公布了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的「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全台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為7.99%,與2011年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的8.04%相近,其中各類型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型最多,佔56.88%。調查結果還指出,失智症在女性中的盛行率為9.36%,高於男性的6.35%。徐文俊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壽命較長,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女性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於男性,因此女性失智症的比例自然高於男性。衛福部說明,失智症是緩慢進行且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然而早期發現與治療可有效延緩疾病的進行、維持病人的功能與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壓力等,透過提早使用失智症照護服務,還是有機會維持生活品質,因此衛福部提醒,若有失智個案需要諮詢或安排轉介服務資源,可逕洽詢全國各縣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或以手機或市話直撥1966,將有縣市照顧管理中心專人提供申請長照相關服務資訊。
掌握五大保障特點 凱基人壽籲及早準備失智守護規劃
熱門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中女主角的母親被診斷疑似早期認知功能障礙(即失智症),家人離職照顧等寫實對話引發許多共鳴,也讓失智症患者照護、醫療健康等議題再獲關注。失智症患者的照護相當不易,除患者和家人必須面對漫長的病程,後續治療和照護所衍生的龐大費用,亦將為家庭成員帶來沉重的經濟與心理負擔。凱基人壽(原中國人壽)積極發揮保險業安定社會力量,建議民眾可將保險納入失智症「家庭支持系統」的一環,如投保具五大保障特色的「凱基人壽基智人生健康保險」,以做好失智症的照護規劃,加強對自己及家人的保障。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民國113年公布之最新調查指出,全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且因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推估民國130年將攀升至9.95%,失智症總人口數將逾 69 萬人。一般人印象認為失智症為老人專屬,凱基人壽特別提醒,青壯年人也會失智,依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台灣約有1.2萬人屬於65歲以下的年輕型失智症,且病程通常發展更快或持續更長。因此,我們更應謹慎面對失智症,並及早做好準備。凱基人壽推出的「凱基人壽基智人生健康保險」是從客戶需求角度設計保障內容,並包含以下五大保障特色:(1)一次性應急關懷給付:若第2保單年度起經診斷符合保單條款規定之認知功能障礙,並於免責期間屆滿時仍生存且持續符合該狀態者,將可按診斷確定日當時保險金額之12倍領取「認知功能一次保險金」,給予即時的協助;(2)年年照護分期給付保險金:若第2保單年度起經診斷符合保單條款規定之認知功能障礙,並於免責期間屆滿時仍生存且持續符合該狀態者,每年將可按診斷確定日當時保險金額之18倍領取「認知功能分期保險金」,最高給付16次,緩解經濟負擔;(3)豁免保費機制:第2保單年度起符合保單條款規定之認知功能障礙,並於免責期間屆滿時仍生存且持續符合該狀態者,將豁免續期保險費,但保障仍繼續有效;(4)無理賠回饋保險金註7:保險年齡達86歲之保單週年仍生存,且未曾申領認知功能一次及分期保險金者,將可按「應已繳保險費」之1.02倍領取「無理賠回饋保險金」;(5)身故保障:於保單有效期間內身故者,可按身故當時應已繳保險費之1.02倍,扣除累積已申領之認知功能一次及分期保險金給付註8後之餘額,領取「身故保險金」。以40歲王先生選擇投保「凱基人壽基智人生健康保險」為例,保險金額新臺幣(以下同)2萬元、繳費20年,年繳保險費40,280元為例,假設於77歲時診斷確定並持續符合認知功能障礙註3時,將會先行給付24萬元(2萬元×12倍)的「認知功能一次保險金」與第一期「認知功能分期保險金」36萬元(2萬元×18倍)作為應急之用,其後若仍生存且持續符合認知功能障礙,每年還可領取36萬元(2萬元×18倍)的「認知功能分期保險金」,作為看護費用和生活雜費支出,「認知功能分期保險金」最多給付16次,總計最高共可獲得600萬元的保險給付,讓失智症朋友們可以安心接受後續的治療及照護。若王先生未曾診斷確定符合認知功能障礙,保險年齡達86歲仍生存,還可獲得821,720元無理賠回饋保險金註7。想了解更多,可預約凱基人壽專業顧問團隊:https://reurl.cc/VNZmKR,為客戶規劃最妥適的保險組合,善用每一塊錢,獲得最佳保障。
失智保養站1/輕中度患者屢遭日照中心「退貨」 專家:應設專法推國家級政策
根據失智症協會資料,台灣每30分鐘就新增1名失智症患者,迄今政府似乎尚未做好準備,輕中度患者屢遭日照中心「退貨」,家屬只能全天照護身心俱疲,專家建議設立「失智症防治照護專法」,同時建立中長程規劃方向,才能滿足超高齡化社會的需求。「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失智人口超過30萬,但其實黑數非常多!」失智伴行病友會創辦人黃國倫,50歲的他從事傳產企業及投資業務多年,過去對失智並不了解,直到身邊親友出現類似狀況,才深感失智對一個家庭傷害甚鉅,換算下來破百萬的人都會受到影響。「奶奶70多歲時開始出現一些怪異行為,例如指控媳婦不給她吃飯、晚上時把天花板上一個個燈泡取下來,有時還跑到院子便溺。」黃國倫的太太江旻真陪同受訪時告訴CTWANT記者,一開始家人們都覺得奶奶是老瘋癲,後來才慢慢理解奶奶是受失智所苦。「例如取燈泡是因為忘記開關位置、在院子便溺是找不到廁所,後來奶奶只要一站起身,我媽媽就會立刻詢問『是不是要上廁所?』」江旻真嘆說,若能早點了解失智,或許奶奶當初就能少受點苦。兩夫妻都想幫助失智患者,因此成立失智伴行病友會。「深入了解失智家庭後,才驚覺他們的困境!」黃國倫說,照顧失智患者非常辛苦,但這些病友申請去日照中心卻經常被「退貨」,於是只好帶回家照顧,也因此他才會在社區設立記憶保養班,每周辦一次活動,至少讓失智患者跟家屬都有喘息的地方。輕中度失智患者的行動力強、較難照顧,家人往往難以負荷照顧壓力,大多會聘請外勞全天看護。(圖/劉耿豪攝)或許有些民眾疑惑,「奇怪,日照中心裡不是9成都是失智患者?」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解釋,日照中心分為失智型、混合型2種,但由於失智型日照中心資源較少、又需要高度專業,這些混合型日照中心經過雙向評估後,會拒絕輕中度失智患者,但接受重度失智患者,「因為輕中度難照顧,但重度大多行動力差。」這些輕中度失智患者同樣也會被養護中心拒絕。陳筠靜表示,日照、養護中心不屬於失智症專責單位,加上無法做到失智症1比3的人力比,所以可拒收失智患者,因此大多失智症家庭只能申請外勞,或是自行全天看護,對家屬來說身心壓力都很大。長期關注長照、社會福利的東京經濟大學西下彰俊教授1月初曾來台參訪,他表示根據調查,台灣平均每位失智患者可獲得的每月補助金額是1萬元,韓國是台灣的3倍,而日本又是韓國的10倍。言下之意,日本失智補助金額是台灣的30倍。陳筠靜表示,針對失智症的照護部分,台灣與其他國家大多包含在長照福利中,差異並不大,台灣失智患者若能通過身心障礙鑑定,每個月會有9000多元的津貼,而可申請的福利額度每月最高達3萬多元。「主要是看是否為中低收入戶、或是否有身心障礙或失能等身分,這些都與補助津貼多寡有關。」「台灣針對失智症的專屬服務項目的確比較少。目前失智政策由衛福部主導,但對其他部會沒有約束力。」陳筠靜認為,此外,失智照護服務是以年度申請計畫方案形式執行,且幾乎年年修改申請方式與補助辦法,讓照護機構無法進行穩定長期規劃,建議政府要先有明確中長程規劃方向,應效法先進國家制定專法,拉到國家層級政策,才能建置出質量兼具的失智照護體系。
台中8旬嬤街頭迷途「躲飯店避寒」 暖心警駕車護送返家
台中市第一分局公益派出所於本月20日晚間時接獲民眾報案,表示有1名年事已高的婦人在街頭迷途,且找不到回家的路在飯店內避寒,當時值勤的員警蔡文顯、鄭入嘉在獲報後,隨即到場了解並親自護送婦人返家,當場展現警方暖心的一面。據悉,該名迷途的吳姓婦人已85歲,其係在20日晚間吃完晚餐後,獨自從住處沿路散步至草悟道一帶,未料她卻在街頭迷途,便只能在一處飯店前方徘徊不前,所幸其遇上熱心的櫃台人員,不僅連忙將她帶入大廳內避寒休息,甚至還積極協助她報警求援,讓婦人能夠早些踏上返家之路。公益派出所員警蔡文顯、鄭入嘉獲報後到場後,婦人向他們表示,自己不慎忘記回家的路,且深怕走錯方向會離家更遠而待在原地徘徊;而在經過警方查詢與確認婦人身分與住址後,2名員警便隨即駕車載著婦人返家,甚至還在途中購買牛奶與三明治給在寒風中迷途的婦人充飢,警方暖心的舉動也讓這場迷途驚魂計最終畫下完美句點。第一分局分局長鍾承志提醒,若家中有失智、精神疾病或年長者,應注意其可能常活動之範圍,並予以配戴留有聯絡方式之飾品、證件或手機,也可向失智症協會登錄資料,申請「預防走失愛心手鍊」,或至各分局偵查隊申請建立指紋檔,俾利發現時可第一時間確認走失者身分,立即協助返家。
裸體遊走潭子區!思覺失調男子馬路秀身姿 暖警一路護送返家
台中市近日傳出一起離奇事故,一名疑患思覺失調的林姓男子,寒流來襲時竟在潭子區某超商前打赤膊遊蕩,驚擾路經民眾,接到報案後,警方迅速出動前往,勸林男穿回上衣,並查明身分通知家人,未料當林男見到家人後情緒激動,竟將上衣再次脫掉,頻繁踱步,警方見狀暖心將其送返家中。大雅警分局表示,接獲報案後,頭家派出所副所長謝順安和警員何肜駿接到報案後,趕到中山路與大新路口超商前處理狀況發現林男行為異常,話語混亂,過程中還脫去上衣。當時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員警擔心其受寒,耐心全說將衣服穿上,在確認身分後,發現家屬已經報案尋找多時,於是立即通知家屬前來接回。在等待期間,警員何肜駿細心關心林男的生活狀況,不料他見到家人後情緒大變,再次脫去上衣來回遊走。警方和家屬見狀立即制止,最終由警方協助護送林男回家。頭家派出所長劉凱萍呼籲,對於家中可能有失智、精神疾病或年長者的人,應該注意他們的活動範圍,可以考慮給予一些配戴留有聯絡方式的飾品、證件或手機;此外,也建議登錄失智症協會,申請「預防走失愛心手鍊」,或者向各分局偵查隊申請建立指紋檔,以便警方在發現時第一時間確認走失者身分,協助返家。
未來失智人口恐激增 民間團體對2024總統大選提7大政策建言
2024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各個候選人紛紛提出政見希望獲得民眾青睞,然而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接續20年,台灣每30分鐘就會增加1名失智者,各黨紛紛提出高齡、醫療、長照政見,但卻未見對於失智症議題的關注與解方。而「台灣失智症政策綱領2.0」也將於2025年告一段落,未來四年台灣失智症政策將如何延續發展?台灣失智症協會、民間團體共同提出7大政策建言,呼籲各陣營總統候選人正視超高齡社會的另一項迫切需求,公布「失智症政策3.0」政見承諾,以確保台灣民眾能在安心的環境中面對失智症挑戰。總統大選7大政策建言 籲公布「失智症政策3.0」台灣失智症協會暨十四個民間團體共同對2024總統大選提出以下7大政策建言:1.設立《失智症防治照護專法》,推動國家層級政策:日本在今(2023)年通過《失智症基本法》,設立以總理大臣為負責人的失智症政策推進總部;韓國更早已在2011年制定《失智症管理法》,規定每5年訂定失智症管理綜合計劃。為確保國家政策的穩定及永續發展,建議效法日、韓設立《失智症防治照護專法》,明定政府權責,定期檢視、更新國家政策,並由行政院設立「失智症政策推動小組」,以國家層級推動前瞻性政策規劃,加強各部會在防治、診療、照護整合協作力度。2.確實掌握失智症人口及需求,精準布建相關資源:目前失智症確診人數是以「失智照護服務管理系統」、「照顧服務管理資訊平臺」、「身心障礙個案管理系統」等特定服務使用人數加總而計,是否能反映出實際失智症人口仍有待商榷。建議定期辦理「失智家庭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設計失智症單一登錄系統,確實掌握疾病趨勢、服務需求,也更能以實際人口精準布建醫療照護相關資源。3.規劃穩定財源以及長期政策,健全失智照護體系失智照護服務開辦以來,一直以年度申請計畫方案形態執行,沒有明確定位及發展藍圖,每年更受到政策滾動式修正而影響服務穩定發展,此外,失智症專責照顧服務資源更是成長緩慢。國家應穩定財源,並透過中長期政策規劃,健全發展質量兼具的失智照護體系並重視治療、照護的研究發展。4.加強多樣性服務和資源銜接,降低家庭照顧負荷失智照護需隨病情變化整合串聯醫療、照護、社福資源,並給予全面性生活支援。為確保獨居、疾病識能不足、照顧資源缺乏的失智者得以接受良好照顧,也讓家庭照顧者無須在分立的資源系統中四處求助,應發展多樣性支持照護服務,並廣設如「失智共同照護服務中心」整合型諮詢窗口,及時銜接各類資源服務。5普及提供有效延緩失智服務,維持自立生活功能:目前失智症沒有治癒的方法,但已有許多實證支持認知促進活動方案可以延緩病程發展、提升生活品質、減輕整體社會照護負荷。目前雖然各社區據點有提供認知促進活動,但施政成果多著重於「服務人次」,專業性及服務品質仍有待提升。建議在各類長照服務、社區據點中普及提供有效延緩失智服務,透過認知功能、生活功能與健康狀況等指標,監測服務品質、評估政策發展。6.因應年輕型失智者特殊需要,給予適切支援服務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45-64歲的年輕型失智人口約有1萬多人,這些失智者、家庭所面臨的照護問題、生活負擔、生涯規劃議題與高齡失智家庭不同。目前政策以高齡失智者為主提供服務、資源配置,使年輕型失智症可取得的照護資源和支持服務相當有限。因應年輕型失智者特殊需要,如經濟、就業、未成年子女照顧、延緩失智活動類型等,應提供全方位的適切支援服務。7.營造失智症無障礙生活環境,打造友善共融社會失智者在社區中自立生活,常會因認知功能下降而面臨障礙或處於弱勢的處境,如:認不得路而不敢出門、表達困難而被拒絕交易、判斷力不足而被詐騙、被不當對待卻不懂求助等。因此,除了持續強化對各行業的失智識能宣導及友善態度外,更要向下扎根從學童教育開始著手,從制度面積極去除障礙,提供必要支持服務,如:在交通、消費、金融手續、受虐通報等方面進行案例蒐集和制度檢討,發展行業指引和創新支持服務,打造失智友善共融社會。超高齡社會面臨失智挑戰 牽涉範圍各界應重視台灣失智症協會強調,失智症是超高齡社會無可迴避的國家挑戰,不僅涉及醫療長照與社福政策,更包含警政走失議題、交通安全議題、社會教育宣導、金融財務安全和法律權益維護司法制度等議題,需以國家級整體戰略積極因應。失智所帶來的個人、家庭及社會高度負荷與照顧成本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各界應重視,各黨總統候選人也應以7大政策建言,迅速公布「失智症政策3.0」政見承諾。
高雄老翁騎車迷途逾「350公里」 三峽警急安撫暖心助返家
高雄1名郭姓老翁日前從台東要騎車返回高雄,沒想到卻騎錯方向,竟跨越逾350公里至新北市三峽區一處商家才開口問路,商家見老翁精神狀態不佳遂向警方求助,警方則先行將老翁帶回休息,幾經安撫與詢問親人聯繫資料後,最後委由女兒朋友協助帶回照顧,歷經38小時車程的老翁才終於得以返家休息。據了解,該名71歲的郭姓老翁家住高雄,在5日時騎乘機車欲前往台東探望女兒,卻在隔日上午要騎車返回高雄時騎錯方向,甚至一騎就是350公里,一路騎往新北市三峽地區,此時老翁已騎車近38小時仍找不到回家的路,疑似因體力不支才終於停下向商家問路,商家見狀擔心郭男安危遂趕緊報警求助,隨後才由警方先行將老翁帶回休息。橫溪所指出,當時由值勤警員朱品軍、張嘉倫前往店家了解狀況,經詢問得知郭男已騎乘機車逾38小時,因此決定先將老翁載返派出所休息,後續經過安撫與耐心勸說下才連繫上郭男女兒,最後委由北部親友將老翁帶回照顧,這場橫跨北東南的驚魂記才得以畫上圓滿句點。老翁女兒表示,父親目前獨自居在在高雄,自己則因結婚搬至台東居住,而父親已不是第1次騎乘機車至台東探望她,只是沒料到父親身體與頭腦已不如以往,同時感嘆自己身處他鄉無法及時給予父親協助,並感謝三峽員警的熱心協助。三峽分局呼籲,家中若有高齡長輩,可讓其配戴愛心手鍊或具有定位功能之智慧行穿戴裝置,亦可向社會局或失智症協會申請QRCode,如此一來,倘若長者發生迷途情況時,警方就能更快速為長者找到回家的路;同時建議民眾可以每日固定時間致電聯繫獨居長者,確保高齡長輩的健康和安全。
失智新對策1/每3秒增1名患者 才39歲!漫威男星陷阿茲海默危機
76歲享譽國際的名導侯孝賢驚傳阿茲海默症,因此宣布退休;68歲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去年罹患額顳葉失智症,日前更傳出病況惡化,已失去語言溝通能力;飾演雷神索爾的39歲克里斯漢斯沃因失智機率高,因此選擇暫時息影。無論是阿茲海默症、或額顳葉失智症,都屬於退化性失智症。國際失智症協會估算,全球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患者,而根據失智症協會估算,台灣則是每30分鐘就新增1名失智患者,過去失智症從出現疑似症狀、願意就醫、到最後確診,往往曠日費時,如今可利用AI偵測大腦構年齡,只需1分鐘就能揪出早期失智症,及早治療。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變得不再遙不可及,而是一件你我都可能罹患的疾病。而失智有多令人畏懼?布魯斯威利曾演出《終極警探》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但近年卻頻頻參與許多低評價影片,甚至被封「爛片之王」,直到他去年公開自己失智的病情,外界才恍然大悟,原來布魯斯威利自知清醒時間不多,因此才拼命拍片賺錢,只為保障妻女的生活。因演出《雷神索爾》走紅的克里斯漢斯沃也面臨失智威脅,他年僅39歲,卻在2022年時進行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是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高風險族群,機率是一般人的8~10倍,深陷恐懼的克里斯漢斯沃立即暫停所有工作,決定把握時間好好陪伴家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表示,阿茲海默症是退化性失智中最主要的類型,臨床上患者大約佔5~6成,其中5~10%是遺傳所致,其餘則原因不明。「多數失智症都發生在65歲之後,但如果有遺傳因子,就可能較發生,而且惡化速度也比較快。」享譽國際的名導侯孝賢(左二)罹患阿茲海默症,因此宣布退休,《刺客聶隱娘》成為他最後的作品。(圖/林士傑攝)陳睿正說,目前失智症大多是透過問卷、影像檢查加以判斷,但如何分辨退化或失智,就必須花時間持續追蹤檢查,目前雖可透過斷層掃描檢查大腦是否有類澱粉蛋白沉積加以確認,但需自費7萬多元頗為昂貴,多數人會選擇以抽血方式檢查是否有類澱粉蛋白沉積,雖然也要自費1萬多元,但相較之下尚可接受。隨著AI各項技術日益發達,也已經進一步運用在失智檢測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說,傳統失智檢測大多需預約1個月後,患者當天再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完成檢查,為加快速度,醫院收取近3000例正常人的腦部磁振造影資料,利用AI模型將腦部灰白質、腦脊髓液、海馬迴等區域逐一分割計量後,建立常態分布曲線,再後續輸入約500例失智症病人的腦部影像,結果發現失智症患者於灰質區域比例普遍低於普通族群,腦脊髓液比例也因腦部退化程度較高有明顯增加,再依據曲線估算出腦年齡。許凱程說,2022年相關醫學文獻指出,腦齡與生理年齡在正負3歲以內為正常,只需花1分鐘就可知道腦年齡,可幫助臨床醫師快速診斷失智症嚴重程度,目前已監測出多位早期失智患者,但該檢測現階段仍處於研究收案階段,仍需搭配傳統檢測較為精準。
失智新對策3/家屬必做3件事「資源不漏失」 無病識感勿逼迫!情緒穩定更重要
當失智患者確診的那一刻,許多家屬腦中都是一片空白,緊接著便會問:「接下來怎麼辦?」專家建議一定要做3件事,包括所有家屬一起認識失智、尋求穩定諮詢管道、加入民間支持團體,才能在慌亂時及時獲得支援,且善用各種社福資源。另外,若患者出現疑似失智症狀、但無病識感,其實不必硬逼患者承認失病,情緒穩定更加重要,同時搭配藥物治療、運動、增加社交機會,就能延緩病況惡化。藝人林青霞過去曾透露婆婆生前罹患失智症,而丈夫邢李㷧知道自己母親節儉又怕生,因此便請傭人佯裝是母親的「朋友」,若病況需要住院時,這位「朋友」便會跟婆婆說這是送她的禮物,藉此安撫婆婆的情緒,讓婆婆在人生的最後幾年多了幾分安全感。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維持失智症患者的情緒穩定、自尊非常重要,除了能延緩退化速度,家庭支持力量也會更強。「例如患者出現失智症狀,卻沒有病識感,可與患者長期看診的慢性病醫師溝通,由他進一步建議患者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千萬不要用硬逼的方式。」陳筠靜說,就算患者不願去醫院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讓患者在接納的情緒下去接受生活中的安排,例如去日照中心或失智據點等。「第一次很關鍵,如果患者有被遺棄的感覺、或感到害怕,未來就很高機率不肯踏出去。」因此,照顧患者的技巧就相當重要,這些需要經驗累積,此時若有穩定的諮詢對象就能獲得幫助。「失智患者確診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所有家人一起認識失智,如果患者已有病識感,也可以一起參與討論,全家人一起準備未來的生活,最好不要只有一位主要照顧者了解病況,否則就容易出現失智患者誤指偷錢、餓肚子等事件。」陳筠靜說,「天邊孝子」的情節屢見不鮮,照顧者已經身心俱疲,若又得不到其他家人支持與理解,恐怕會提早崩潰。林青霞曾經透露老公邢李㷧照顧失智婆婆相當貼心,一切只為了讓母親更有安全感,情緒能夠平穩。(圖/報系資料照)第二,確診後到附近醫院的失智共照中心就醫與諮詢,失智症個管師會與家屬聯絡,開始引介相關的資源,包括長照2.0的照顧資源,共照中心安排的照護課程等。確診後半年,家屬可請醫生開診斷證明申請「身心障礙證明」,以利申請更多相關資源。「全台共有100多家醫院設有失智共照中心,可至衛福部長照專區https://1966.gov.tw/LTC/cp-6456-70024-207.html查詢附近據點。」陳筠靜說,目前的失智症患者可使用的服務資源包括日照中心、失智據點、居家服務、長照機構失智症專區等,都可諮詢共照中心獲取資訊。 第三,可加入民間相關組織,進而獲得支持與協助。「例如失智症協會設有家屬必修班,讓家屬能快速了解失智;此外也有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因為失智患者的問題千變萬化,透過諮詢可以獲得個人化的解答。」其他民間組織還有失智者照顧協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立心慈善基金會等。陳筠靜說,失智症協會還在台北市民生社區設有瑞智互助家庭,因為有些失智症患者不願到日照中心等據點,但踏出家門口,其實對患者相當重要,除了能學習新事物,也會增加社交能力,更能延緩退化。瑞智互助家庭就把環境布置得居家、但又設有各種課程,讓患者覺得彷彿在家一般有安全感,除了患者受益,家屬也能彼此分享、扶持,獲得更多支持力量。「舉例來說,如果你為失智家人不洗澡而苦惱,和其他家屬分享後會發現『喔,原來大家都一樣!』,同時也獲得更多解決不洗澡的答案。」陳筠靜說,失智是漸進又漫長的退化過程,照顧者要學習與失智者的相處之道,更為重要。
開發金控公平待客月 實踐永續金融服務
秉持客戶導向策略,開發金控致力從客戶需求出發,今年首度推出集團公平待客月,結合系列活動,進一步深化公平待客的企業文化,鼓勵同仁持續升級客戶服務,創造友善金融環境,實踐永續金融服務。開發金控集團公平待客月規劃一系列活動,從舉辦「公司治理-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董監事課程,到友善弱勢電影欣賞暨專家講座、Z世代青年金融主題教育,以及集團公平待客金句分享等活動,由上而下凝聚集團每位同仁共識,共同實踐公平待客精神。為讓同仁深入體會弱勢者的處境,活動透過電影欣賞方式,帶領同仁進入失智長輩與視障者的內心世界,並於電影欣賞會後邀請來自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的專家,分享照顧失智長輩與視障者的技巧與注意事項。所有參與的同仁皆高度肯定該活動對其日後服務疑似失智長輩與視障者有極大幫助,後續亦提供1,800位集團第一線服務同仁,友善失智症者及視障者的知識與方法,協助第一線同仁運用這些資訊,深入了解弱勢朋友的需求,提供更貼心適切的服務。因應民法成年下修至18歲,開發金控更將金融教育延伸至青年學子,推動Z世代青年金融主題教育,於公平待客月舉辦「青年防詐世代共創工作坊」,由來自集團跨子公司,包含中國人壽、凱基證券、凱基銀行及凱基投信的種子講師與靜宜大學會計系學生,共創詐騙防治教案,明年起,更將進一步結合企業志工,到各大專院校推廣防詐課程,以提升青年學子的金融知識及防詐能力。公平待客文化的形塑,仰賴日常工作中的具體實踐,公平待客月活動同時分享集團各子公司所遴選出公平待客的服務金句與故事,透過電梯影片、電腦桌面、螢幕保護程式等宣傳管道,分享給全集團的同仁,讓所有同仁重視公平待客的核心價值,凝聚公司每位成員共識,具體實踐公平待客精神。
94歲翁外出忘記回家路 內湖警3分鐘火速尋人
北市內湖日前一名高齡94歲的楊姓老翁趁家人不在,獨自跑出門後不知去向,讓家人急得報警。警方獲報後,也火速在3分鐘在距離派出所約350公尺處公車站牌發現老翁,立即通知家人到場接返家。康寧派出所警員黃后麟日前接獲報案,指出有一名老翁外出後並未返家,疑似迷途,在鎖定老翁的相關特徵後便騎乘警用機車於轄區內周邊尋找,火速在報案3分鐘內,距離派出所外約350公尺處的國小旁公車站候車亭發現楊翁身影。警方上前了解後,發現老翁獨自坐在椅子上休息,眼神徬徨無助,亦無法清楚表明自己的身分及住居處,在確認老翁身分後,警方也隨即通知家人前來,結束這場驚魂迷途。楊姓老翁家人到場後表示,父親患有失智狀況不會自己回家,頻頻向現場員警感謝警方熱心協助。內湖分局呼籲,家中如有高齡或失智長者,應注意其可能活動範圍,可幫長者佩戴留有聯絡方式的配件,也可以向失智症協會登錄資料,申請預防走失愛心手鍊,或至各分局偵查隊申請建立指紋檔,警方發現時可第一時間確認走失者身分,讓迷途長者能盡速平安返家。
AirTag定位異常!女連繫不到媽急報警 警3公里外找回人
北市內湖分局員警日前獲報,有民眾緊急前往派出所表示,她發現住在內湖區環山路1段的母親AirTag定位異常,且遲遲無法與母親連繫上,無奈之下只好緊急報警處理。警方獲報後也循線調閱相關監視器,所幸最終在3公里外的警察紀念園區中順利將婦人尋回。初步了解,警方日前接獲一名女子報案表示,自己住在環山路1段上的母親疑似走失,儘管家人有協助母親安裝AirTag,避免母親走失,但日前發現AirTag定位異常,更遲遲無法與母親連繫上,只好緊急找上警方求助。警方獲報後也循線調閱相關監視器畫面,惟經調閱後未發現其蹤跡,決定前往走失地點現地查訪,最終在距離住家外約3公里的內湖區金龍路47巷內湖警察紀念園區附近發現侯婦蹤影,順利幫助返家團聚,家屬對於警方熱心協助,迅速找回,感激不已。內湖分局呼籲,民眾家中如有易走失長者,應注意其可能活動範圍,予以佩戴留有聯絡方式之配件,也可以向失智症協會登錄資料,申請預防走失愛心手鍊,或至直轄(縣)市警察局各分局偵查隊申請建立指紋檔,俾利未來有協尋需求時,能即時身份辨識、尋回返家。
南港車站打造高齡失智友善環境 4大優化1次看
台北市老年人口占比高達21.46%,已邁入超高齡社區。其中南港車站為四體共構的交通樞紐,腹地廣大猶如迷宮。台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今年特別與台鐵南港站、捷運南港站、國光客運南港轉運站西站及環球購物中心南港車站店合作,邀請高齡長者、失智症長者及專家學者蒐集意見,優化導引標示、無障礙扶手等措施,打造高齡失智友善場域。捷運南港站:加大出口資訊圖主地標。台鐵南港站:於避難疏散圖加大民眾目前所在位置標示,新增貼心服務,於廁所增加扶手設施。國光客運南港轉運站西站:新增無障礙廁所引導指示。環球購物中心南港車站店:於商場重要交叉路口,更新引導指標圖,新增樓層標示及離重要地標距離等,讓長者閱讀起來更清晰明瞭、利於辨識方向。台h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駱貞妃主任表示,截至2023年6月底,台北市老年人口占比高達21.46%,已邁入超高齡社區,南港區達19.38%,為高齡社區。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以內政部民國2022年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以此估算,台北市南港區約有1,630位失智症者,然目前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僅349人,僅占21%。失智友善四部曲「看、問、留、撥」由此可見,失智症者多數潛藏於社區中,且失智症非正常老化,係因腦部病變退化等原因,造成大腦認知功能障礙,而影響日常生活,讓照顧者常感到無助。因此,提升社區民眾對失智症正確識能,願以友善態度提供失智症者適當的協助,運用失智友善四部曲「看、問、留、撥」技巧,以同理心、包容與尊重關懷失智長者,以營造高齡失智友善社區。看:發現異狀問:關心需求留:適當協助播:聯絡110或失智症關懷關線0800-474-580等單位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藍橘線運務中心主任林俊旭表示,高齡社會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積極推動高齡失智友善環境更是必要的。今年2月份某一晚間,南港站同仁突接獲來電表示,有家屬求助希望緊急協尋失智症長者,同仁當下運用「看、問、留、撥」等技巧,機警地於捷運站內手扶梯發現走失之失智症長者,立即回報家屬帶回失智長者。有鑒於此,北捷今年除加大出口資訊圖主地標及轉乘公車資訊標示外,捷運南港站更進一步加入高齡資源整合服務團隊,與台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密切合作,共同守護長者的健康與安全。台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呼籲家中有長者的民眾,應鼓勵長者走入社區,增加社會互動,將有助於活躍老化,故提供高齡失智友善之交通、購物、用餐環境等,讓高齡及失智長者勇於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多與社會接觸是很重要且有意義的事。都會區交通便利的共構站,腹地廣大,充斥著各類指標、過多資訊、人來人往等原因,易造成長者或失智症者負擔和心理的恐懼。期許藉由此次活動,讓各行各業更重視高齡及失智長者服務的需求,提升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及友善態度,消除歧視與偏見,共同營造高齡失智友善社區。
40歲後失智風險增 新研究!綜合維他命可「減緩認知衰退達6成」
國發會表示台灣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每4位65歲以上老人有1位有認知衰退狀況,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更有研究指出,隨著年紀的增加,大腦認知功能在40-50歲開始有退化的現象,目前能改善認知障礙的藥物治療有限,且民眾容易忽視病徵,導致難以減緩惡化速度。根據美國歷時3年最新COSMOS研究顯示,綜合維他命可減緩認知衰退6成。林口長庚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彥安表示,一般民眾容易誤會失智症狀為老化正常現象,其實失智症的惡化更迅速;也有誤以為補充單方營養素如銀杏即可減緩認知衰退,但因腦部所需營養多元,僅補充單一營養素難以減緩問題。為此醫師提出完整營養、社交、運動三關鍵,籲民眾及早行動補充多種營養素。林彥安說明,失智症並非一瞬間的事,而是慢慢轉變的過程。大腦內佈滿腦神經、細胞,不同區塊所需營養不盡相同,並非單一營養素就可以提供整個大腦的需求。大腦認知功能就像一棟房子,由記憶力、執行力、辨識力、語言力與自控力等功能構成,就如同鋼筋、水泥及管線可組成一棟房子,隨時間開始老舊滲蝕、水管漏水,若不盡速全面修繕可能每況愈下。因失智徵兆可能從40 歲就開始浮現,又是不可逆轉的功能衰退,民眾如不及早意識到風險,展開補救措施延緩衰退狀況,等到發現認知功能開始受影響,嚴重程度與速度恐怕會加遽。林彥安表示,要減緩認知衰退,就需要好好保養大腦認知房子,要掌握完整營養攝取、多社交、多運動等三個修繕關鍵。根據最新研究,營養可以是保護認知退化的因素之一,因失智症初期徵狀可能影響情緒,甚至降低社交意願,而補充完整營養有利於運動需要的體力,且能提供良好的精神於社交。最近刊登在美國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期刊上的COSMOS研究(全名Effects of cocoa extract and multivitamin oncognitive fun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歷時3年美國研究,統計了2,000多人,證實補充綜合維他命有助於認知、記憶力、行為執行功能,更可以減緩認知衰退達6成。林彥安建議,因身體有許多無法自行製造的營養素,若40歲以上開始有認知衰退風險的民眾,可選擇涵蓋20種以上必需關鍵營養素之綜合維他命保健品,及早開始減緩認知衰退的影響。
高知識失智1/她曾經那麼能幹! 王建煊心疼蘇法昭「一想到就會流淚」
淡江前副校長王高成4月中旬墜樓身亡,疑似因無法接受失智事實而選擇輕生,震撼社會!據國際失智症協會資料,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無論聰明或經常動腦與否,任何人都可能失智,只不過發生在高知識分子或職場領導者身上時,格外令人唏噓。CTWANT記者特別走訪前監察院長王建煊的家,聽他親身數算這四年來,如何照護輕度失智的「蘇老師」同齡妻子蘇法昭。這對結縭58年的老夫妻膝下無子,面對妻子失智,王建煊雖不捨與難過,但在外傭及妹妹與弟弟協助下,老人照顧著老人,生命仍有甘甜。走進位於林口的住家,王建煊在客廳忙著幫手機充電,蘇法昭靜靜地坐在輪椅上從房間裡望著他,一片寧靜,記者完全察覺不出一場硬仗才剛剛結束。「家裡本來有外傭幫忙照顧蘇老師,但這個月她放假去了,所以就由我來,我妹妹也會來幫忙。」王建煊為要安心接受採訪,一早起床先把妻子從床上抱到輪椅上,再一口一口餵她吃早飯,接著張羅妻子上廁所清腸胃,趕在記者上門前安頓好。當了一輩子老師的蘇法昭,3~4年前被診斷出輕度失智症,王建煊不改對妻子的崇拜,仍喚她「蘇老師」。王建煊與蘇法昭同在1957年就讀成功大學,一個會計系、一個中文系。「當時將近4000名學生,女生只有160多個,幾乎所有女生都曾在我們男生夢中出現過。蘇老師當時非正式的被選為校花,又是全校第一名畢業,可以演話劇、也可以上台演講,她就是那麼厲害的一號人物。」蘇法昭出身名門,在跟王建煊結婚之前,蘇法昭的母親特別去參觀他們未來的新房,看到3坪的簡陋環境,忍不住放聲大哭。(圖/報系資料庫)王建煊說自己家裡貧窮,就連繳學費都有困難,父母親也沒念過小學,但蘇法昭卻出身書香世家,父親還是台大物理系教授,當時沒人相信王建煊能追到蘇法昭。「能娶到蘇法昭,就像中了大樂透一般幸運」。王建煊呵呵笑。更讓王建煊折服的,是蘇法昭的氣度。「我雖然當過台灣的財政部長,但蘇老師才是我們家的財政部長,我每天都是領零用錢的,但只要捐錢,不管捐多少,她都會同意,我們兩人雖然只是公務員,至今卻已經捐超過1億元。」不只如此,王建煊妹妹的兩個孩子赴美念書,總共需要200萬元,全由王建煊夫婦買單。「我是哥哥沒話說,蘇老師只是嫂嫂,她可以計較地說付一半就好,但她都沒有,她對自己很勤儉對別人卻很大方,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王建煊從政,蘇法昭一直不贊成,最後仍成了最佳助選員,甚至教職退休後,全權打理王建煊所有事務,包括行程安排、對外窗口、開車接送等,回家後還要照顧王建煊的生活起居,更厲害的是,蘇法昭全都處理得極好。難怪王建煊崇拜妻子,正因為如此,當蘇法昭失智時,他更感到心疼。「大概4年前,我開始覺得她怪怪的。」一旁王建煊特助向記者補充,那時兩夫妻要出國,突然找不到護照,幾乎把家裡都掀過一輪,最後才在一疊衣服中找到,原來蘇法昭打算穿那些衣服出國,便將護照包在裡頭。蘇法昭做事一向井井有條,發生這樣的事,令所有人都覺得不對勁,敏感的王建煊立刻想到失智,回國後趕緊帶著妻子到榮總就醫,果然確診是初期失智。醫師出於好意,詢問是否要辦殘障手冊,王建煊憶起當下的反應,「討厭,怎麼就變成殘障了呢?」「一開始我們不願承認是失智,覺得老了本來就會健忘,但後來她講話愈來愈不對了,以前誰都比不上她的,現在卻變成如此。」但現實擺在眼前,蘇法昭的情況再也無法自欺欺人,回診時王建煊立刻申請,有了殘障手冊才能申請外傭、出入方便。向來務實的王建煊說,自己不會悲傷,人的年歲到了,是很自然的事。「從前,我也曾是明日之星、青年才俊,現在垂垂老矣,所以蘇老師失智沒什麼奇怪的,我們也從不會隱藏。」說到這裡,王建煊大聲問身旁的蘇法昭說:「妳有失智嗎?」蘇法昭徐徐地答:「我有失智。」膝下無子的王建煊與蘇法昭,兩人旅遊的足跡遍布全世界,無論到哪兒都甜蜜依偎,如今蘇法昭失智,兩人旅遊的次數也減少了。(圖/報系資料庫)雖已失智3~4年,但在外人眼裡,蘇法昭狀態挺好,臉上笑瞇瞇、有問有答,只需要幫忙照料生活起居,拍照時王建煊打趣要蘇法昭親他,蘇法昭還會俏皮地說「不要」,中午用餐前王建煊要蘇法昭帶著大家禱告,雖然速度緩慢,但蘇法昭依舊說得清楚,講到一半停頓下來,王建煊要她繼續說,蘇法昭回道「你幫我講」,於是王建煊便接著禱告。就算已經85歲,就算已經失智,王建煊與蘇法昭依舊甜蜜,兩人至今仍同床共枕。記者問「蘇老師可曾忘記過你?」王建煊秒回「沒有」,身旁特助提醒「不是曾經有一次…」,王建煊補充「後來她就想起來了」。也曾有一次,蘇法昭在就寢前情緒波動較大,王建煊與妹妹、一位女鄰居一起安撫她,突然間蘇法昭沖著王建煊叫:「你出去,我們這裡是女生宿舍,不歡迎男生!」王建煊好氣又好笑,默默退出房間,當晚,蘇法昭仍是靠在王建煊身旁才安穩睡去。王建煊不但自己要處理生活大小事,還要照顧失智妻子,他不覺得辛苦,「蘇老師很好照顧,唯一令人頭疼的只有吃飯問題,有時會吐出來。我會生氣啊!但我也知道對她生氣沒有意義。」王建煊已摸索出方法,不要硬餵,過一會兒再餵可能就成功。另一招是「心靈喊話」,「妳不吃沒有營養,萬一妳走了,我活著也沒有意義了,你看我也吃很多,而且還會運動,我健康不只為我好、也是為妳好,如果我走掉,妳就慘了哦!」對於丈夫的喊話,蘇法昭有沒有聽懂,沒人知道。蘇法昭(右)始終不贊成王建煊從政,但最後卻成了最佳助選員,還曾在王建煊競選立委時擔任競選總幹事,後來王建煊也順利當選。(圖/報系資料庫)夫妻倆牽手58年,生命與共,「有天,蘇老師問我,我們什麼時候去天家?你去問上帝。」王建煊傻眼回,「你要我去問?這意思是?」蘇法昭又答:「你就跟上帝說,是我叫你問的!」王建煊說到這裡,忍不住再次哈哈大笑。一路走來,王建煊說自己最難過的是「一個曾經那麼能幹的人,今天變成這樣。」現在還難過嗎?「現在還會,你現在講一講,我又要流淚了!」王建煊含淚望著蘇法昭,蘇法昭則是眼眶紅紅沉默不語。◎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高知識失智4/每3秒就有1人「忘了我是誰」 無藥物治療「趨吉避凶降風險」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包含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等,其中以阿茲海默症佔最多。除了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判斷力等認知功能,也可能會出現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資料,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65歲以上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老人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未來患者人數更會急速增加。失智症初期不易被察覺,可能會稍微健忘,言語表達逐漸不流暢,不常去的地方可能會迷路,同時會出現重複行為,例如不斷把東西拿出去、在放回來,或一直詢問相同問題。國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表示,不同於其他疾病能夠明確的確診,醫師往往需要依靠各種測驗、量表、影像與血液檢查,同時搭配家屬觀察,才能確定患者罹患失智症。」初期的失智並不容易確診,除了醫學上的檢查之外,還需要家屬從旁觀察患者的異狀,才能比較出生病前後的差異。(示意圖/南投縣政府提供)廖品雯建議失智症家屬參與相關支持團體的活動,可以抒發壓力,另外,她也認為家族所有成員都要去認識這個疾病,才能適時給予主照顧者精神支持,也不會有相關誤解。同時也可多利用社會資源,一方面不要24小時綁在患者身邊,要適時讓自己獲得喘息時間,二方面患者也可以藉由這些資源進行認知復健。舉例來說,失智症患者白天可以到日照中心,讓照顧者能夠外出工作;假日則可以參加失智症互助家庭的活動、或參加失智相關課程,照顧者可以互相分享心情,患者也能獲得與人的互動機會。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因此如何降低失智症風險成為很重要的議題。根據WHO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民眾應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例如運動、健康飲食;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例如治療三高、戒菸等,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天氣驟變失智症照護難度增多 專家推「3守則」平安過新年
遇到天氣嚴寒、生活模式改變、環境刺激增加,以及持續防疫等種種挑戰,讓失智者比較容易混亂易怒,也可能增加走失等不同意外風險。台灣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預先安排活動與照顧人手,並做好準備。只要掌握和失智者相處的技巧,就可以平安團聚過好年。失智適應期 請多份體諒台灣失智症協會徐文俊理事長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以致對環境改變的調適比一般人弱,過年期間可能面對陌生或是不常見的親友來訪、外出春遊環境及人潮、天氣轉變等與平時不同的狀況,因此,過年期間產生令家屬困擾的行為反應是可以預期的。家屬及親人要常常相互提醒,體諒失智者是受到失智症困擾,包容脫序行為,盡量不要糾正或爭辯,多多順著失智者、了解他們的需求、鼓勵讚美他,以活動或美食轉移注意力,才能化險為夷。具意義陪伴互動 失智調適與紓壓陳筠靜副秘書長表示,春節期間家屬與失智者在家共處時間較長,發生衝突機會相對比較大。尤其許多失智者平時規律參加社區活動,以致過年時失智者也吵著要上課,造成家屬極大困擾,因此可請家屬們與失智者一同散步、打麻將、唱卡拉OK、下棋、寫春聯、包紅包、準備年菜等。另外,孫輩是引導失智長輩的得力助手,家人可多安排祖孫同樂活動,陪長輩看運動教學影片一起做運動等。失智者過年回到老家或見到熟悉的親人可能會很開心,但也可能不認得親人。這時親友可主動向失智者自我介紹,避免用猜猜我是誰的方式來「考」失智者。主要照顧者可事先和親人溝通,幫助親人了解失智者狀態。隨時留意失智者的情緒反應,當失智者出現不安情緒時,減少人及環境刺激,安排安靜及舒適空間,讓熟悉的照顧者來安撫其情緒,讓失智者做喜歡的活動以轉移注意力。保暖小心防寒 藥物事先備妥陳筠靜副秘書長表示年節期間是失智者走失的高峰,且在寒冬中走失,意外風險更高。因此建議注意長輩外出衣著,或將外套掛在玄關並適時提醒。帶失智長輩外出時,安排兩位以上家人陪同長者,相互支援以降低走失風險。春節期間回診、藥物等事宜建議提前準備,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中央健康保險署已經公告今年可提早10天領藥。過年期間也可透過觀察長輩自行用藥狀況或是協助分藥與紀錄等,更了解家人狀況及有助於穩定服藥。
長輩經常忘東忘西、記憶力變差 「這5招」預防失智
經常聽到長輩或病人詢問:忘東忘西、記憶力好像變差,我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根據臺灣失智症協會的資料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80歲以上的老人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推估未來20年失智人口將持續攀升。以台灣為例,失智人口數平均每天將增加近48人,等於每30分鐘便增加1位。隨著全球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失智人口也逐年攀升,迄今醫學上仍沒有治癒的妙方,如何預防失智症上身,是你我都需要了解的議題。什麼是失智症? 是疾病非正常老化簡單來說,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職能治療師楊紫吟表示,很多人都以為人老了就會這樣,因而忽略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長輩可能已經生病,且應該要接受更進一步的治療。失智症是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症狀的名詞,可能出現明顯的記憶力衰退、智力減退、思考障礙、社交及情緒功能障礙以及異常行為。楊紫吟分享,通常初期會遺忘剛剛發生的事情,對處理日常生活作息及過去熟悉的工作產生困難。病人還可能出現個性及行為的改變、失去判斷力、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字眼來表達、思考障礙或是對於一些指示無法遵從等。失智症三大類 阿茲海默症為其中一種失智症有很多不同的導因,大致可分為三類: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和其他因素造成的失智症,有時病人也會同時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混合性)。楊紫吟說明,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有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等;血管性失智症則是因為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腦細胞死亡導致智力減退。失智症五大核心症狀(1)記憶障礙:失智症病人即使透過相關回憶的提醒,仍然無法想起忘記的部分。(2)定向力障礙:定向力指的是對時間(年、月、日、時)、地點(自己身在何處)、人物(人際關係)的認知能力。可能無法辨別上午、下午、季節,出現迷路、無法判斷自己與周遭親人的親屬關係。(3)理解力障礙:思考速度變慢、無法同時處理兩個以上的訊息等。(4)執行能力障礙:無法擬定計畫並依照計畫進行。(5)情感變化:無法預測他人的反應以及展現出不適切的情感表現。預防失智、儲存腦本 靠五招腦力運動邁入老年以後,除了銀行需要儲存退休金,也需要儲存腦本,國健署建議多動腦可以預防失智。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整理出以下增進腦力的活動,建議民眾平日多加練習,以降低罹患失智症風險。(1)簡單的自我訓練,如閱讀書籍、抄寫文章、背歌詞、寫日記、簡單的數學運算練習等等。平日動會想偷懶,腦力運動也是如此,因此可以安排固定的練習時間,養成健腦的生活習慣。(2)多用腦,將記憶訓練融入生活,如少用計算機,像餐飲、購物消費可試著用心算算出大略金額,或是先在腦中規劃好要去採買的物品,背下來後再前往採購。(3)參加課程,學習新事物。可尋找居住社區周邊的資源,如社區據點、樂齡中心、銀髮族課程等,除了動態的有氧運動、肌力訓練課程,也有靜態的書法、手工藝、智慧型手機操作等相關課程。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既可以預防失智,更可以探索學習興趣、豐富生活。(4)桌遊活動,如打麻將、下象棋、玩撲克牌、拉密等等。桌遊既可以提升長者的專注力、反應力、記憶力,在與夥伴的互動當中,也能增加社交互動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兼具娛樂效果與促進身心愉快的優點,好處多多!(5)參與繪畫、園藝、烹飪活動,動腦也動手,是良好的認知活動,完成作品後也能獲得成就感並陶冶身心。人人皆生而平等,有一天我們會邁入老年,隨著年紀的增長,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會提升,楊紫吟提醒,想要健康的老化,現在就要開始動腦存腦力,有效遠離失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