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
」 日本 醫生 醫院 黎雨青 陳嫚羚開車衝撞德國聖誕市集釀2死68傷 元凶背景曝光…曾批德國「伊斯蘭化」
德國馬格德堡(Magdeburg)聖誕市集於20日晚間發生震驚全國的恐怖攻擊。一名50歲的沙烏地阿拉伯裔男子阿布杜穆森(Taleb al-Abdulmohsen)駕駛一輛黑色BMW轎車高速衝入市集撞擊人群,造成至少2人死亡、68人受傷,其中15人傷勢嚴重。後續警方迅速逮捕阿布杜穆森,而阿布杜穆森強烈的反伊斯蘭與極右翼政治立場也跟著曝光。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阿布杜穆森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心理醫師,2006年時以難民身份抵達德國,2016年獲得政治庇護。他專攻精神病學、心理治療,並曾為脫離伊斯蘭教的沙烏地人提供庇護建議。而其社交媒體大多充滿對伊斯蘭教與移民政策的強烈批判。阿布杜穆森在社交媒體上自稱是「沙烏地軍事反對者」,並指控德國正在「伊斯蘭化歐洲」。阿布杜穆森多次轉發支持極右翼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推文,並表態支持極右翼人物羅賓森(Tommy Robinson)和陰謀論者瓊斯(Alex Jones)。此外,阿布杜穆森也被發現層頻繁轉發涉及暴力的內容,其中還包括一段年輕穆斯林女性因婚外情遭石刑處死的影片。阿布杜穆森在影片下留言表示「伊斯蘭教有任何一個正面的特點嗎?」而攻擊事件發生數小時前,阿布杜穆森上傳一段視頻,指控德國當局開啟他的郵件、偷竊物品,聲稱自己的USB隨身碟遭竊。阿布杜穆森在影片中表示「德國正在犯罪性地追捕批評伊斯蘭的人,這就是這個國家的本質。」甚至提到德國政府在庇護政策上雙重標準,批評該國對伊斯蘭主義者的包容,卻拒絕幫助真正脫離伊斯蘭迫害的沙烏地脫教者。報導中也提到,早在2019年時,阿布杜穆森曾接受德國媒體訪問,當時就表示出自身對伊斯蘭教的厭惡,甚至對伊斯蘭教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影響之大表達出憎恨之意。阿布杜穆森表示,他協助運營的網站「我們是沙烏地人」(wearesaudis.net)專注於幫助沙烏地女性脫離壓迫「九成向我求助的沙烏地人是女性。即使他們家中沒有壓迫者,他們仍對未來感到恐懼,因為命運始終掌握在男性監護人手中。」阿布杜穆森也在推文中多次提到,德國對來自敘利亞的穆斯林移民提供庇護的比例高達99.8%,但對於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脫教者僅有70%。阿布杜穆森認為「德國偏袒伊斯蘭主義者,但對於真正因伊斯蘭教法面臨死刑的脫教者,卻冷漠以對。」在這次的攻擊事件中,阿布杜穆森駕駛著車輛在聖誕市集高速行駛了約400公尺,過程中撞擊大量遊客。警方事後在肇事車輛中發現疑似爆炸裝置,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目前警方初步認定,阿布杜穆森是單獨行動,事件動機可能與其對伊斯蘭教及德國移民政策的不滿有關。事件發生後,馬格德堡大學醫院接收了10至20名傷者,並準備應對更多病患。鄰近城市哈雷(Halle)也同步加強安全措施,並協助救援。
陞醫生技高峰論壇揭密!
在12月15日舉行的高峰論壇中,「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啟嘉醫師」強調,功能誘導外泌體已成為醫美產業中最受矚目的焦點。這項技術不僅在科學理論上展現了令人振奮的創新性,更在臨床實踐中帶來了切實可見的效果,為消費者帶來更全面的美容及護髮解決方案。透過今日的論壇,我們更深入了解了這項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相信將加速其在醫美產業的推廣。食藥署法規解析 「合法合規外泌體」為確保民眾能合法合規的使用外泌體產品,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已針對外泌體在化粧品中的應用制定了相關規範。論壇中,食藥署藥粧組楊姿筠技正詳細解說相關法規規範,包含外泌體產品在銷售、使用等環節的法規要求、人類外泌體原料使用前須個案審核通過等,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與健康,也讓與會的醫美、美容、護髮界專業人員清楚了解如何挑選合法合規的外泌體產品。(圖/陞醫生技提供。)陞醫生技持續領航,創造多泌體新未來陞醫生技作為功能誘導外泌體領域的領先者,將持續加大對功能誘導外泌體的研究投入,不僅在醫學美容領域,也將著眼於醫藥方面研究開發拓展產品線,開發更多功能誘導外泌體的創新產品,並將產品推向全球市場,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同時,陞醫生技公司表示將持續注重產品的安全性與品質,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感受到陞醫生技的專業和用心。
台大「婦產科權威」爆性騷6女醫 台大醫院:該醫師已辭去教職、醫師職
台大醫院婦產科驚爆性騷擾風波!據週刊報導指出,該院知名不孕症治療權威「C教授」,被6名住院醫師與研究醫師指控遭其不當觸摸,引發輿論譁然。台大醫院院方表示,「C教授」已在9月、10月間請辭,教職及醫師職務同步獲准辭退,後續處理交由台灣大學進行。據鏡週刊等報導指出,涉事的「C教授」為台大醫院婦產部知名不孕症權威,過去曾擔任台大婦產部主任,在醫界享有極高聲望,還曾被提名總統府健康台灣委員會委員。不過,近期有6名女性住院醫生及研究醫師指控遭其性騷擾,6名受害者背景不凡,其中不乏政壇大老媳婦、婦產科權威家屬及企業家第二代,但仍遭「C教授」騷擾,有人甚至被觸摸大腿、臀部,情節嚴重。有受害者為了完成專科考試,痛苦隱忍,待考試結束後才敢提出申訴,也有人不堪其擾,向院方申請「保護令」,禁止該名教授靠近。且消息曝光後,該名教授疑似想搶先申請退休,以保住退休金。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台大醫院對此表示,醫院在事件調查初期,意識到此案「風險極高」,已要求「C教授」與疑似受害人保持適當距離。目前「C教授」已辭去教職,且因台大醫院隸屬於台灣大學醫學院,作為附設教學醫院,教職與醫師職務連動,因此其台大醫院職位也已同步離職。至於後續相關處置,台大醫院尊重台灣大學的程序與討論。而台灣大學也發出聲明,強調校方已依規定處理此案。至於「C教授」用「提前退休」保住退休金的說法,台大也駁斥稱公立學校教師涉及性平案件,依相關法令規定,不可能同意退休或資遣,後續所有程序都會依法辦理,絕不寬貸。
睡眠時間不規律睡滿8小時也沒用 恐增罹患中風、心臟病機率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給身體帶來諸多傷害,除了疲累、精神難以集中外,也會造成內分泌失調、免疫力下降,更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充足的睡眠會增進身體健康,然而國外最新研究卻指出,即便睡滿八小時,如果入睡和起床時間不規律,中風、心臟病發作和心臟衰竭的風險仍會增加。睡眠時間不規律 中風、心臟病風險增26%綜合外媒報導,這篇研究發表在英國知名期刊《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以便攜式追蹤器連續7天追蹤72,269名年齡介於40歲至79歲之間、未經歷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受試者,評估其睡眠模式,並計算睡眠規律性指數(Sleep Regularity Index,SRI),再依照分數將受試者分為睡眠不規律組、規律睡眠組和中度睡眠不規律組。隨後研究團隊對受試者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追蹤,研究結果發現,與睡眠規律者相比,睡眠不規律者罹患中風、心臟衰竭或心臟病的風險高出26%,中度睡眠不規律者則是高出8%。專家建議,18至64歲的人每晚應睡7至9小時,65歲以上則每晚應睡7至8小時,研究人員也指出,有61%規律睡眠者能達到建議睡眠時間,高於不規律睡眠者的48%。但即使睡眠充足,不規律睡眠者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仍然較高;相較之下,中度睡眠不規律的人如果獲得充足睡眠,風險就會降低。晚睡一小時就是不規律!專家:週末補眠也沒用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確定因果關係,但研究結果仍表明,無論是否達到建議睡眠時間,不規律的睡眠與成年人發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密切相關。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渥太華大學兒科教授Jean-Philippe Chaput表示,每天晚上的入睡時間和每天早上的起床時間,相差超過一個小時代表睡眠不規律,應控制在30分鐘之內。Chaput也提醒民眾不要依賴週末補眠,雖然週末額外的睡眠可以暫時改善情緒和認知功能,但無法完全消除平日睡眠不足的傷害,不規律的睡眠模式會打亂生理時鐘節奏,並導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等長期健康風險。睡好睡滿最重要 專家授「8招」助維持規律睡眠根據國外醫藥媒體《Healthline》的報導,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睡眠醫學部臨床副教授Scott Kutscher提供了維持規律睡眠的方法:設定鬧鐘提醒睡覺時間每天在睡前做相同的事情,打造一套例行睡前放鬆程序避免過多攝取咖啡因避免睡前吃重口味的食物限制睡前使用電子產品減少噪音讓臥室保持黑暗、安靜和涼爽Kutscher也提醒,即使如輪班工作者無法保持規律的睡眠,也要盡可能讓睡眠時間表重疊;如果發現自己可能有睡眠障礙,應及時尋求醫療協助。
台大婦產部名醫驚傳性騷擾 校方:已離職、未請領退休金
台大醫院婦產部一名知名教授遭6名住院醫生及研究醫師指控性騷擾,引起外界關注。據悉,多名受害者陳述,該教授不僅觸摸其大腿與臀部,甚至進一步伸入內褲。對此,台大醫院也於今(12日)回應,表示性騷擾調查已完成,目前處於程序階段,懲處結果尚待公布。據媒體報導,該教授為台大醫院婦產部知名不孕症權威,近期有6名住院醫生及研究醫師指控其性騷擾,不僅觸摸其大腿與臀部,甚至進一步伸入摸進內褲,且消息曝光後,該名教授疑似想搶先申請退休,以保住退休金。對此,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也表示,台大醫院隸屬於台灣大學醫學院,作為附設教學醫院,部分專任教師亦在此兼職。對於此案,陳彥元指出,涉及教職人員的事項由台灣大學校方負責處理;而部分性騷擾行為的發生地點位於醫院內,醫院已依既有流程完成委員會審查與相關程序,但由於案件涉及個人隱私,相關細節無法公開說明。陳彥元說明,目前已採取措施,要求該教授與可能接觸的學生保持適當距離。懲處結果可能包括申誡甚至解職,具體處理方案將於程序結束後對外公布。至於提前退休保住退休金的說法,台灣大學表示,校教評會未將相關案件列入討論,相關報導為不實消息。台大重申,校方對校園性平案件皆依據性別平等相關規定處理,不可能允許涉案教師辦理退休或資遣。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台大說明,目前該名教授已自行辭職,並未申請退休金,未來處理將依法律及程序辦理。
乳房脹痛竟與咖啡有關? 專業醫:過量攝取恐會加重疼痛
在如今的社會,相信不少人都習慣咖啡不離手的日子。但現在有醫師提醒,有良性乳房腫瘤的女性要額外注意咖啡的攝取,過量的咖啡因恐會降低肝臟第一階段解毒酵素的活性,恐會加重乳腺腫脹與疼痛,要特別注意。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部分女性在乳房中出現良性腫瘤並非罕見,其中常見的包括纖維腺瘤(Fibroadenoma),這類約佔五至七成的病例,多出現在20至40歲女性間,質地較硬且通常無痛,形成原因多與雌激素波動有關。另一類則是乳腺囊腫(Breast Cyst),占約兩成至四分之一左右,內含液體且易受到月經周期影響,30至50歲的患者為主。劉博仁醫師也提醒,纖維囊性病變(Fibrocystic Changes)並非真正的腫瘤,但有高比例的女性一生中可能出現這種顆粒狀觸感的變化,常伴隨疼痛或腫脹,與雌激素過多相關。還有其他相對較少見的類型,如乳管內乳頭狀瘤(Intraductal Papilloma)、脂肪瘤(Lipoma)、葉狀腫瘤(Phyllodes Tumor)等。劉博仁醫師也提到,有著良性腫瘤的女性並非只要定期追蹤就好,還需留意個人生活習慣的調整。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深色蔬菜(綠花椰菜、菠菜、地瓜葉等)及水果(莓果類、柑橘類),適度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鮭魚、鯖魚)、亞麻籽或核桃,並減少高脂肪、高糖與過度加工的食品。除此之外,日常咖啡飲用部分也要特別注意,需適度控制咖啡因,因為攝取過多可能影響雌激素代謝,加重腫塊腫脹與不適,故建議適量飲用為宜。另外就是保持良好的體重控制,若過度肥胖或超重,可能干擾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問題風險。劉博仁醫師建議,適度的運動,如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例如快走或瑜伽),有助於荷爾蒙調節。此外,日常生活中也需減少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減少殺蟲劑及塑膠容器中雙酚A或定香劑DEHP的使用,以免進一步影響荷爾蒙平衡。劉博仁醫師也提到壓力管理,壓力過大會影響內分泌,建議透過冥想、深呼吸或其他放鬆練習紓解情緒。建議依個人體質,適度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穩定。
曾嘲諷死者家屬「出獄後還有大好人生」 吸毒殺人犯莫名猝死監獄中
蘇格蘭一名因刺殺鄰居而被判刑的吸毒殺人犯托爾(Calum Tole),先前還曾對死者家屬叫囂「出獄後自己才45歲,還有大好人生」。沒想到,托爾最終還是沒能走出監獄,在監獄中去世。根據外媒報導指出,這起兇殺案發生於2011年4月22日,地點是位於英國蘇格蘭丹地(Dundee)洛基地區(Lochee)。當時,托爾和女友都處於吸毒後的狀態,因忘記帶鑰匙而站在公寓外等待開鎖匠。期間托爾不斷向鄰居弗雷澤索要香煙,但遭到拒絕後隨即與對方爆發衝突,後續托爾返回女友公寓,取出一把7英寸長的廚房刀,回到樓道後刺穿了弗雷澤的心臟,最終導致弗雷澤死亡。整起事件發生後,托爾隨即遭到警方逮捕。法庭指出,他此前已有多次暴力犯罪記錄,包括曾在街頭攜帶刀械。臨時法官奧格雷迪(Michael O’Grady)表示,托爾的行為「無法被原諒或合理化」,更痛批其在庭審過程中,缺乏對受害家屬的同理心。之所以會讓奧格雷迪法官如此憤怒,是因為托爾在庭審過程中嘲笑受害者家屬。托爾在2012年於利文斯頓高等法院(High Court in Livingston)被判無期徒刑,最少需服刑18年。當時30歲的托爾曾大聲喊道「振作點!今天真是個好日子!我還活著,18年後我才45歲,還有大把人生。」而沒想到,等到托爾入獄服刑後,HMP Shotts監獄通知緊急服務部門接到來自,表示托爾身體出現狀況。後續托爾被送往蘇格蘭艾爾德里(Airdrie)的蒙克蘭茲大學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 Monklands),最終於近期在醫院去世,年僅42歲。而警方也證實,托爾的殷並沒有任何可疑之處。蘇格蘭監獄管理局發言人表示,每一起死亡案件,對於所有認識逝者的人來說都是一場悲劇。托爾的死亡目前已通報給蘇格蘭警方及檢察官,將適時展開死亡事故調查。
醫美診所驚傳死亡事故 美女醫揪出2疑點:可省錢但會賠上命
7日晚間台北市中山區一間醫美診所傳出死亡事故,一名年約50歲邱姓婦人接受拉皮相關療程,卻在過程中失去呼吸心跳,緊急送醫搶救後不治,做醫美竟喪命,引起軒然大波。美女醫師黃宥嘉今(8)日以過來人經驗,揪出事件2疑點,其中診所沒有安排麻醉科醫師,雖然可以省錢但會賠上性命。知名美女眼科醫師黃宥嘉今日在臉書粉絲專頁「睛視媳婦 眼科醫師黃宥嘉時間」發文,以她自己今年2月才做過一樣的拉皮療程,針對昨日發生的醫美死亡事故分享看法,她也說自己身邊的醫師朋友們,都一致覺得涉事的皮膚科主治醫師太衰,畢竟「以前就麼罪過做過同樣的醫美療程出事的機會極低」。黃宥嘉發現在醫美診所官方網站,得知醫師團隊多達40多位,但有的醫師有列出學歷,有些卻沒有。在此次醫美死亡事故中負責的吳姓女醫師,簡介中顯示經歷豐富,曾任職長庚、北醫、萬芳皮膚科醫師,但並未列出她的大學醫學系學歷;黃宥嘉認為,「公開醫療院所醫師牙醫師學歷刻不容緩」,才能維護民眾對自身醫療與選擇的權利。除此之外,黃宥嘉也說,在警方問訊筆錄者中沒有見到「麻醉專科醫師」,她指出雖然非特管法8大項不需要麻醉科醫師,「但麻醉施行醫師不可和操作醫師為同一人」,無論皮膚科醫師有沒有麻醉科醫師執照,「只要沒另一個醫師打麻醉就不行!」黃宥嘉表示,社會大眾靜待法醫結果前,雖然不確定家屬是否願意公開後續,但大家該關注的有3個問題,「民眾應問該診所有沒有收麻醉費用?有沒有收了錢沒有聘請麻醉科醫師?有沒有不告知病人(客人)沒有麻醉科醫師是可以省錢但會賠上性命?」據悉,一名年約50歲邱姓婦人7日晚間6時許被救護車送至馬偕醫院急診,搶救到晚間7時許左右宣告不治。經北市中山警分局派員了解後,得知邱婦去中山區知名醫美診所準備接受拉皮相關療程,過程中突然失去呼吸心跳;負責的吳姓女醫師稱,邱婦在進行靜脈麻醉期間,突然出現血氧濃度不穩情形,醫護人員停止施打麻醉後火速將人送醫。邱婦喪命後,警方已報請檢察官相驗,目前正在製作筆錄,並調閱死者病歷,同時通知鑑識人員到場,以釐清死因。
陳文茜自曝癌症檢驗結果「3腫瘤中2顆惡性」 右骨盆腔還有1顆惡性腫瘤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年健康狀況不時亮紅燈,不僅罹患肺腺癌,還經歷敗血症、急性腎衰竭、腸胃炎等疾病,數度在生死間徘徊。她今(6)日在臉書發文透露,日前到波士頓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就醫時,醫師警告她過去三年使用重量類固醇及可體松,可能導致癌症復發,要求她回台後立刻做檢查。如今經過好幾個醫生複診,確認她的肺腺癌已經復發,而且肝臟也有三個腫瘤。她發文時正躺在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的正子中心,準備檢查癌細胞擴散到什麼程度,「和未來下一把賭注,之後就看我和命運,誰賭嬴了?」陳文茜6日下午在臉書以《和未來下一把賭注》為題發文,表示自己正躺在台大癌醫的正子中心,準備檢查「自己的癌細胞擴散到什麼程度」。她稱「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我常常寫醫療的事,那應該是個人的隱私,我的撰寫,甚至被某些人認為是博取同情。我書寫的對象,不是健康的人,而是罹患重病的患者。我們該用什麼態度,好好活著,與病共存?若病情惡化,該怎麼面對?」陳文茜回憶,之前遠赴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就醫時,她本來以為自己的病情已經穩定,只是要找到攻擊的細胞,是否有藥物可以阻斷攻擊。結果在哈佛大學附屬醫院時,才知道自己這類病人在美國醫療是列管病人,身上要帶手環,帶子裡有100MLHydocortison急救針,隨時急救。陳文茜指出,自己的狀況叫「腎上腺危症」,舉凡骨折、手術、麻醉等都可能休克,必須先做好準備,先打100 ML的藥物預防休克。對於自身的狀況,陳文茜表示,「簡單一句話:我以為的穩定,是活得糊里糊塗,我以為自己去佛羅倫斯是圓夢,其實是冒險。反正我活得不明不白,好過死的明明白白。」她還提到,醫生警告她,過去3年使用重量類固醇及可體松的後遺症,可能導致她的癌症復發,要求她回國後立刻做MRI檢查。而她返台次日便在振興醫院進行健康檢查,結果確認肺腺癌復發,而且肝臟也有三個腫瘤,。陳文茜表示,經過好幾個醫生複診,包括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晉興、好心肝院長許金川教授等人一一確認後,她即將和未來人生進行一個大賭注:「正子攝影的結會告訴我,我的癌細胞是否已經擴散。三小時後,看我和命運,誰賭嬴了?」陳文茜最後表示,檢查完後,就可以看到她和命運「誰賭嬴了?」並稱去年9月時她的肺部影像顯示還「沒有任何癌細胞」,提醒和她有類似狀況的民眾,如果是長期類固醇使用者,要記得每年固定以MRI追蹤檢查,並表示「希望你們都可以比我更健康。」 =====21:39更新=====陳文茜於6日晚間9點15分左右發文,表示檢驗結果出爐,肝臟3個腫瘤中,2個惡性,1個水泡,不過右側骨盆腔也有1個惡性腫瘤。陳文茜自述,「為這樣的日子,我已經準備很久,對生命的長短,我沒有執著。對於死亡,我早已習慣了,接受了,隨緣自在。捨不得的是那些愛我的人,他們的傷悲;更捨不下的是我的孩子們。」她表示,癌症即使發展至此,也不是絕症,不代表明天就要死了,「還有長長的一條路,除了積極治療之外,它給你足夠的時間,準備好這生命最後的一段旅程,妳要怎麼過?如何好好把握它?」陳文茜還表示,她突然很高興自己的腦部疾病,先把自己摧殘成不能接受化療、免疫治療的患者。這讓她得以直接跳過一些身體的痛苦,接受比較溫和的標靶治療及質子治療,「它使我不必為了延長生命,失去最後旅程的怡然自在。」她還表示,「願老天給我足夠的體力,繼續完成我的未竟之事。尤其《文茜的世界周報》。我會努力工作,直到最後。願上天憐憫,讓我可以陪著我的孩子們到最後。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一個虛弱但很愛他們的媽媽。知道自己比過去更重病後,我看到的世界越來越美。我獨自一人,卻很自在。」還表示:「我別無所求。」
夯劇「影后」情節引熱議!專家呼籲:別讓腋下濕態成為失態的隱形社交阻礙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Netflix熱播劇《影后》中,透過女明星的故事展現演藝圈生態與人生百態,每一個環節都讓觀眾爽當吃瓜群眾、討論不完!最近引起一波討論熱度的就是,黃仲崑飾演的豬哥王董角色在飯局中,因腋下濕成一片留下明顯痕跡,引發廣大觀眾共鳴與熱烈討論。不少人坦言,類似腋下濕的尷尬情境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場合中時有發生,當事人甚至不自覺,而是由別人提醒才發現。皮膚科洪翊騰醫師指出:台灣十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受到腋下多汗以及異味問題困擾,然而這些腋下問題因他人難以啟齒,因此常被忽略,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為社交中的隱形殺手。」小心多汗及腋味 社交不濕禮!洪翊騰醫師進一步解釋「皮膚主要有兩種汗腺組成:小汗腺和大汗腺。小汗腺分泌的汗水主要含水和鹽分,用於調節體溫,遍佈全身皮膚,多汗症主因是小汗腺排放比較多且異常,在情緒壓力高漲或受賀爾蒙影響時小汗腺就會啟動,當這些汗腺神經過度反應時就會讓小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水。狐臭的成因是因為腋下大汗腺(頂漿腺)發達,頂漿腺所排出的含蛋白質及脂質的汗水在皮膚表面與特殊的細菌作用後,這些成分會被分解成短鏈脂肪酸以及氨,產生類似『洋蔥』或是『酸臭』的一種特殊氣味,這也就是狐臭的主要來源。過去多數患者會選擇使用止汗劑或香水等方法來暫時掩蓋,但僅能暫時緩解,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肉毒桿菌素治療多汗和狐臭雖然盛行,每次治療的注射點須多達10-20個以上,且效果最多僅能維持半年,並非一勞永逸的方式。傳統運用旋轉刀手術刮除汗腺的方法術後恢復期長,兩周內不太能有抬高雙手動作,常造成生活不便且較可能伴隨疤痕,對於需要快速恢復日常生活的現代人而言,接受度有限。重塑社交自信 終結「濕腋」就找清新門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非侵入式的清新微波技術正成為腋下多汗症的治療主流選擇。洪翊騰醫師強調:清新微波運用專利的微波熱能,可精準聚焦於大小汗腺最為密集的真皮層與脂肪層的交接處,一次就可有效的同時改善腋下多汗以及狐臭問題,同一層次的毛囊也會被破壞掉,因此亦具除毛功效!經長庚教學醫院臨床證實,微波熱能止汗術效果可媲美手術開刀,平均可減少82% 腋下汗水及93%大(味道)汗腺數量,永久除毛效果也有七成之多,滿意度更高達九成以上,因爲不需要開刀因此成為很多醫師治療建議的優先選項。洪翊騰醫師表示:有了這項新科技患者不須忍受術後無法生活自理及冗長的手術修復期,更無需擔心手術留疤!此項治療時間僅需一個多小時,最重要的是可以同時解決腋下三大困擾,這種方便、高效的治療方式,特別適合忙碌的上班族以及需要頻繁參與社交活動的人群。」現代社會中,良好的體味管理已成為社交禮儀的重要一環。洪醫師提醒狐臭問題沒有季節之分,冬天在不通風的環境下,更容易讓味道露餡。儘早接受專業諮詢接受治療即可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困擾,民眾可至官方網站查詢合格具認證的「清新門診」預約專業諮詢,讓自己輕鬆告別腋下困擾,迎向清新自在的生活!
高市大同醫院易手爆出明年1月「減床減診」 長庚澄清:本週起陸續公布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經營權易手,明年1月起將改由長庚醫療法人接手經營。不過高雄市議員湯詠瑜今(4)日在議會總質詢時指出,根據已公布門診資訊,大同醫院1月門診數、急診病床、手術病床全都減少,科別從45科減至30科,夜間、假日診及專科門診全都不見,要求市府「不能犧牲病患權益」。對此,高雄市衛生局澄清說明,即日起可開始預約,並將逐步機動增加調整。高雄長庚醫院則回應,設置床數皆維持原有規模,夜診和假日診等已在規劃安排,本週起將會陸續更新1月的門診資訊。據了解,大同醫院原委託高醫經營15年,但合約將於今年12月31日期滿,屆時經營權將易手由長庚醫療法人經營,不僅引發高醫工會與醫護反彈,也屢遭爆料提出諸多爭議。有人指出長庚醫療人力不足,得標後就開始挖角,日前更有疑似長庚員工踢爆,同仁被迫以「抽籤」方式支援大同醫院。湯詠瑜指出,大同醫院明年1月由長庚接手,但根據網路上公布門診表,她卻發現原本45個科別降至30科,且明年1月網路門診數減少,急診病床數從40床減至10床、手術室9床減為2床、門診節數每週少344節,原有的夜間診和假日診也沒了,青少年專屬門診、登革熱特診及成癮戒菸與精神諮商門診也全都消失。對此,市長陳其邁表示,合約都有基本要求,長庚接手後急診將維持原來床數,手術室原來是8床,也會維持,8名急診醫師都會留任。至於科別部分,在合約規定裡面,第一年門診是23科、第二年是38科、第三年是45科,都有明定設立標準。高雄市衛生局也指出,大同醫院為「區域教學醫院」,規模為急性一般病床336床、加護病床45床、急診觀察床40床、手術恢復床8床、嬰兒床5床、嬰兒病床10床、血液透析床57床、負壓隔離病床10床,門急住診服務維持既定規格。,即日起長庚法人依法定設置標準調度相關醫事人力到位,以確保無縫接軌。衛生局說明,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醫療服務合作案」已與長庚法人完成「醫療合作」締約及公證程序,但目前大同醫院仍處於「交接階段」,在雙方共識下依實際狀況調整銜接,衛生局依法要求並依約嚴格督導雙方落實履約點交。高雄長庚醫院則表示,大同醫院目前仍由衛生局交接執行中心、高醫大法人與長庚法人三方持續進行空間與業務點交中,預定12月下旬新團隊進駐,目前正進行系統測試、空間調整安排及環境整頓工作。高雄長庚強調,目前大同醫院設置床數皆維持原有規模,並無減床設置之情事,所有醫事人員將依法陸續安排進駐到位。長庚除積極進行各項籌備作業外,並已於日前開放提供民眾進行明年1月預約掛號服務。長庚表示,夜診、假日診及特別門診的開設已在規劃安排中,從本週起將依據需求持續更新明年1月的門診資訊;目前大同醫院病人配合高醫體系分流,將依據點交進度、病人需求與實際各科掛號狀況,動態調整及更新網路掛號資訊,並於紙本門診表持續更新改版。
犯錯怕被罵竟跳樓! 國中生情緒失控墜4樓重傷送醫
台中市某國中日前發生7年級男學生墜樓意外,造成多處骨折,緊急送醫插管治療。校方表示,該名男學生目前生命徵象穩定,已拔管進行自主呼吸訓練,預計轉入普通病房。校方透露,男學生因在校內犯錯,擔心回家遭責罵,情緒失控後翻越校舍4樓女兒牆墜落,事後學校已全面啟動心理輔導,陪同家長處理後續事宜。根據校方說明,事發當日透過監視器畫面發現,該男學生獨自一人在4樓來回徘徊,不久後翻越女兒牆墜樓。學校在第一時間通知119救援,學生當時意識清楚,能與人對話,隨即由校護陪同送至清泉醫院急救,而後經家長同意後,轉往教學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醫護人員初步診斷,學生身體多處骨折,胸部有挫傷,呼吸略感困難,經緊急處理後已逐漸恢復穩定。學生透露,因早上在學校犯錯,擔心回家會遭到責罵,情緒壓力過大導致意外發生。事發後,校方立即啟動輔導機制,輔導室到班對該班同學進行心理安撫宣導,並針對受傷學生展開個別心理輔導與諮商。學生的導師及行政團隊全程陪伴家長,持續關注學生的康復情況,並請班上同學錄製影片,透過家人轉達對學生的關懷與鼓勵。目前學生情緒穩定,在醫護人員協助下進行自主呼吸訓練,傷勢逐漸好轉。
吃蛋補腦、增肌還能助眠 醫曝「3種人」別吃太多
如果要補充蛋白質,雞蛋算是便宜又好取得的食物。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吃蛋可以補腦增肌,不過有3種人要注意別吃太多。劉博仁在健康節目《早安健康》表示,年輕人風氣滿盛,但還是有很多人不喜歡運動,蛋白質吃太少會得肌少症,如一位50公斤女士,一天只吃30克蛋白質,肌肉一定流失,吃肌蛋能幫助肌少症朋友獲取蛋白質,還能增強免疫力、剋感冒,蛋白質對於免疫力的生成來說很重要。劉博仁說,蛋也能幫助身體生長,健腦跟抗憂鬱,吃蛋也能助眠,蛋也有維生素A、鐵、鋅等,能護眼防病變,鐵能幫助造血,雞蛋有全營養,對健康幫助很大。劉博仁指出,不要生吃雞蛋,因為不衛生,也會影響蛋白質吸收,而免疫疾病患者要避免吃雞蛋,過敏性鼻炎、腸道過敏、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患者,大部分會對蛋過敏。劉博仁說,如果膽固醇控很好,一天吃2、3顆沒問題,但如果膽固醇變高要限制量,如果有慢性腎臟疾病,到4、5期要洗腎更要控制蛋白質總量,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一公斤要空在0.6到0.8克,所以要用腎功能去評估,長輩一天吃一顆不用太擔心。至於痛風的人能不能吃蛋,劉博仁解釋,事實上雞蛋的普林很低,要注意多喝水,每天最少要喝2000cc,火鍋湯底少喝,少吃動物內臟。
減肥不是只有意志力與熱量赤字 最新研究曝光「復胖原因」
隨著民眾對健康意識的抬頭,相信不少人都有著控制飲食的日常習慣,除了維持健康外,更希望自己能透過飲食的控制、運動等方式來換取優美的體態。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一項研究發現,人們之所以會減重成功後復胖,可能是我們體內的脂肪細胞「記住」了肥胖的狀態,形成了一種難以擺脫的「肥胖記憶」。根據《科學人》報導指出,這項發表在權威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指出,這種「記憶」的形成,與一種叫做表觀基因組(epigenome)的機制有關。表觀基因組是附著在DNA或蛋白質上的化學標記,能夠調節基因的活性。研究發現,在肥胖期間,脂肪細胞中與炎症和纖維化相關的基因會變得特別活躍,而那些支持細胞正常運作的基因則會被「靜音」。即使在成功減重後,這些改變仍然頑固地留存在脂肪細胞中,讓它們「記得」肥胖時的狀態。為了驗證這個發現,研究團隊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他們從重度肥胖者和從未肥胖過的對照組中提取脂肪細胞,分析了基因活性和表觀基因組的變化。結果發現,肥胖者的脂肪細胞確實存在著獨特的基因活性模式。研究人員還讓肥胖的小鼠進行減重,結果即使小鼠恢復到「瘦體型」,它們的脂肪細胞仍保有肥胖期間的基因活性模式,並且在高脂飲食下快速復胖。此外,這些帶有「記憶」的脂肪細胞對糖分和脂肪的吸收速度更快,可能進一步加快體重回升的速度。不過,目前這項研究主要揭示了「肥胖記憶」與復胖之間的相關性,尚未直接證明表觀基因組的變化就是導致復胖的原因。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玄哲(Hyun Cheol Roh)博士指出,下一步的研究,就是需要進一步確認哪些具體的表觀遺傳改變是驅動肥胖記憶形成的核心因素。而減重專科醫師吳榛槿也分享了這篇研究,更發文表示自己非常認同「肥胖並非單純意志力不足的結果,還涉及複雜的生物學機制。」這句話,肥胖不是只是吃太多動太少,減重絕非只有熱量赤字。減重跟複雜的生物學機制如荷爾蒙、細胞激素、肌肉激素、粒腺體功能、慢性發炎、表觀遺傳學⋯等等去調控食慾、能量代謝與適應都有關係。
天冷洗澡前後溫度變化大「增心臟疾病中風可能」 醫給2建議預防
天氣寒冷,辛苦在外一整天,只想回家趕快洗個暖呼呼的熱水澡,但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提醒民眾,天氣冷洗澡前後的溫度不宜變化太大,若過度刺激心血管,會增加心臟疾病以及中風的可能。因此他建議,晚上洗澡前,要等到身體回暖再洗澡,洗完澡之後,立即穿上保暖衣物。劉博仁日前在臉書粉絲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分享,天氣很冷,一定要注意洗澡前後的溫度不宜變化太大,以免過度刺激心血管。他提醒,保暖是寒流來的第一重點,因溫差變化極大的情況之下,會造成血管過度擴張,或是快速收縮,會增加心臟疾病以及中風的可能,因此他建議,晚上洗澡前,要等到身體回暖再洗澡,洗完澡之後,立即穿上保暖衣物。此外,具有營養專業的整合行銷團隊在臉書「好食課」發文指出,這幾天氣溫有感下降,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循環不良,血液變得濃稠,血管硬化或阻塞的機率便會提升。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患者,以及銀髮族長輩,最應該注意保暖,以免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假如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多吃蔬果,每日吃足「3份蔬菜、2拳頭水果」;以全穀類及未精製雜糧,取代精緻澱粉(全穀雜糧:糙米、胚芽米、黑米、地瓜、山藥、南瓜等);以海鮮替代紅肉,建議每周吃魚2次以上;少吃加工肉、含糖製品、高鈉高脂食物。
身體慢性發炎靠類固醇控制 醫教60歲婦「1件事」擺脫藥物
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日前分享一起個案,指稱一名60歲的婦人,因睡眠品質不佳、乾燥症、關節痛等原因就醫。後續檢查後發現,該名婦人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自律神經也失調。在劉博仁醫師的詢問下,逐漸深入了解該名婦人的問題,劉博仁發現婦人因嫁入夫家而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婆婆對她言語苛刻,與丈夫的姊妹相處不佳,而婦人的內向性格使其選擇隱忍,長期下來壓力難以釋放。劉博仁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該名婦人也提到,鄰居太太與其命運完全不同,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讓婦人非常羨慕。但劉博仁提醒婦人,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這讓他想起了兩顆石頭的故事。劉博仁醫師講述,在一條小溪旁,有兩顆石頭相對而望。第一顆石頭表面光滑平坦,顯得完美無瑕,外表光潔如新。而第二顆石頭則粗糙不堪,表面布滿裂痕,看起來並不美麗。第一顆石頭驕傲地說「看我多麼完美,光滑且無瑕,這樣的外表一定會受到大家的喜愛。」第二顆石頭則低頭看著自己的裂痕,輕聲說「是的,我的外表並不完美,但我曾經經歷了長時間的摩擦和風雨,每一道裂痕,都是我故事的見證。」第一顆石頭驚訝地問「你怎麼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第二顆石頭微笑著回答「正是這些裂痕讓我變得更加堅韌,每一次磨練都讓我更加強大。即使外界看不見我的內在,我依然知道自己有多麼堅固。」劉博仁醫師認為,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就像石頭表面的裂痕,雖然讓我們的外表看起來不完美,但這些經歷卻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和有韌性。無論生活中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懂得欣賞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劉博仁告訴這名婦人「您羨慕的別人,其實他的許多苦處可能沒有告訴你,他只是把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現給你。而您自己認為的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還是因為自己的態度導致了不喜歡的結果?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所有事情的演變,都取決於自己的態度。只要有信心,做事負責,無愧於人,那就光明磊落地展現自己最美的一面。當信心出來了,很多事情自然就美麗,能量自然增強,靈性自然提升。」劉博仁醫師也提到,很多人的不快樂,都是自己想出來的,或者自己製造出來的。後來這位婦人聽了劉博仁醫師的建議,重新尋找生活的重心,幾個月後,婦人的發炎指數下降,也不再需要服用類固醇等免疫藥物,身體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最後,劉博仁醫師也提醒那些在生活中有心靈枷鎖的朋友「自己把它打開吧,沒有人一定要把你鎖住。」
謎樣症狀3/秋冬心臟病發增5成 「這3類人」恐無預兆就倒地
時序進入秋冬,醫院急診室開始擠滿各種心臟病患,心臟內科醫師劉俊廷透露患者至少比夏天增加5成以上,心臟病治療分秒必爭,因此及早發現症狀極為重要,但老年人、女性、糖尿病患三類人卻幾乎感受不到症狀,很容易錯失急救時機。劉俊廷說,心臟病典型症狀是胸悶,但也有許多非典型的症狀,例如轉移性疼痛導致背痛、下巴痛等,無論是何種,最重要的是及時發現、趕緊就醫,卻有3類人幾乎難以察覺症狀,恐猝不及防爆發心臟病!「首先是老人家、糖尿病患,他們對症狀的感受不明顯,甚至沒有感覺,而且有些原本高血壓的老人家,此時會突然低血壓、冒冷汗,並不會有典型胸悶、胸痛的症狀。」劉俊廷還點出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族群,就是女性。美國阿肯色大學醫學院2017年曾研究515名發生過急性心肌梗塞的女性,結果發現,在發病前1個月或更久之前,曾有胸痛或胸口不舒服的人竟不到3成,卻有高達7成左右感覺疲倦、5成睡不好、4成覺得喘,還有類似消化不良、焦慮等症狀。就算是爆發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的當下,4成多女性沒有胸痛,反倒是約6成出現呼吸急促、過半的人虛弱無力、4成嚴重倦怠。這項研究發表在心臟醫學期刊《循環(Circulation)》,大大顛覆過去對心臟病發病前兆的認知。失眠也是心臟衰竭的症狀之一,因為心臟衰竭會導致肺積水,讓患者一躺下就猛咳嗽,因而睡不好。(圖/報系資料照)劉俊廷說,目前不清楚為何女性心臟病發前不會胸痛,推測或許是女性大多從事靜態活動,再加上對疼痛反應耐受性大;而男性活動量大、耗氧多,因此心臟症狀更加明顯。「無論是老人家、糖尿病患或女性,建議先檢視自身的心血管風險,如果肥胖、血壓高、有家族病史或吸菸習慣,就要多提高警覺。」劉俊廷也建議定期健檢了解心血管的健康狀態。由於秋冬溫差較大,劉俊廷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同時記錄血壓、心跳變化,戶外活動時要注意保暖,建議採洋蔥式穿法;室內溫度也要控制好,一旦寒流來襲就避免外出,減少血壓劇烈波動的風險。
研究證實久坐傷身!長坐超過「這時間」 下班拼命運動也沒用
現代人工作繁忙,不少人可能每天至少要在辦公室要坐上8、9個鐘頭,偶爾遇到加班,更是要在工位久坐10個鐘頭以上。不過美國一項研究證實,長久保持坐在座位上,會顯著增加心臟病、中風和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且即使下班後保持規律的運動,也很難難挽回久坐對我們造成的傷害。因此專家提醒,每天久坐的時間應該要控制在10.6個小時以內,而且你坐得越久,就越需要更多的運動來維持健康。據《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研究團隊針對近9萬名參與測試者的活動時長、久坐時間,以及後期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數據資料進行交叉比對後,已證實久坐時間越長,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越高。研究第一作者、美國麻州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WH)心臟病學研究院阿朱佛(Ezim Ajufo)博士指出,無論人們是否會在空餘時間運動,久坐依然會對人體帶來嚴重的傷害。主要是因為長時間久坐會減少我們肌肉的運動,導致原本能幫助調節血糖和脂肪水平的肌肉,在缺乏運動刺激下,無法有效分解體內的糖和脂肪,進而引發健康風險。阿朱佛博士指出,人們應將每日久坐時間控制在「10.6」小時以內,以免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副教授迪亞茲(Keith Diaz)也對相關研究結果表示認同,並建議經常待在辦公室的人,應該要考慮在日常工作中增加更多動態的休息時間,每30分鐘至1小時,就應該站起來活動幾分鐘,或在將工作告一段落後就起身短暫走動。迪亞茲指還指出,目前流行的站立式辦公桌文化可能對久坐帶來的傷害有幫助,不過單純站著辦公仍然不能跟起身走動相提並論。她建議人們可採用其他方式辦公,包括使用跑步機辦公桌,或將小規模的會議改到散步時進行。因為雖然研究指出,單靠下班後劇烈的運動,難以徹底抵消久坐為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但規律的運動仍然對我們的健康有幫助。
妳常覺得很累睡不飽? 醫警告「慢性疲勞」恐增罹癌風險
你是否常常覺得很累睡不飽,小心這可能是「慢性疲勞」!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近日在節目中指出,慢性疲勞不僅會讓人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還可能削弱免疫系統,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則提醒,慢性疲勞可能由EB病毒感染引起,嚴重恐增加罹癌風險,建議盡早找出根本原因並改善。對此,洪永祥也提到抗發炎食材的攝取,可以緩解身上的慢性發炎。日前洪永祥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分享一位30歲的女醫師案例。這名女醫師在生下第2個孩子後,面臨育兒與內科專科醫師考試的雙重壓力,經常感冒且疲勞不堪。儘管各項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她仍感到持續性的疲憊與不適,甚至出現微微發燒、口乾舌燥、淋巴腺腫大和全身痠痛等症狀。洪永祥診斷,這名女醫師的症狀屬於慢性發炎,已接近慢性疲勞症候群。為了緩解疲勞症狀,洪永祥建議她從改善生活習慣著手,透過4個方法增強抗壓能力:1.提早入睡。2.運動。3.多吃芥藍、甘藍、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4.常靜坐冥想或泡熱水澡。而這名女醫師遵循建議照做,大約1個月後,她的疲勞感大幅改善,感冒頻率也減少。洪永祥強調,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質與膳食纖維,有助於維護腸道健康,增加身體抗發炎能力,對改善慢性疲勞特別有效。針對慢性疲勞的誘發因子,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在臉書發文解釋,慢性疲勞可能由EB病毒引起,此種病毒主要藉由口沫唾液或生殖分泌物感染,而該病毒與鼻咽癌及部分淋巴癌密切相關。劉博仁強調,若長期忽視,免疫力會進一步削弱,增加感染、老化與罹癌風險,建議容易感到慢性疲勞的人應儘早找出根本原因並改善生活方式,以防健康問題進一步惡化。
台大受訓變「台大畢業」?網友指胸腔醫學歷疑造假 官網更正後刪文
波波醫師爭議持續延燒,日前網傳一份900多名波波醫師名單中,甚至有人在台大醫院任職,讓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緊急出面澄清,「經過清查台大醫院沒有任何1位波波醫師」。不過有網友發現,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某位胸腔內科醫師,明明是中山醫學大學畢業,僅在台大受訓,但官網醫師簡介上卻寫「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讓他不禁質疑院方「真的知道醫師哪裡畢業的嗎?」不過文章貼出後,該文先更新表示疑似誤植,因為官網已經出現更正。該文則在17日晚間22時前後刪除。一名自稱中山醫學大學學生的網友昨(16)日在Dcard發文指控「台大醫院學歷都亂寫」。該名網友用截圖表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的一名胸腔內科醫師,過去是中山醫學大學畢業,並曾在台大醫院受訓,但網站表明的學歷,卻是「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這名原PO表示,自己醫院醫師哪裡畢業的,都這麼不嚴謹,「台大院長還是別出來放炮了吧?真的知道醫師哪裡畢業的嗎?」事件曝光後不久,這名原PO又再度更新內文,表示台大新竹分院官網已把該名醫師的學歷改回中山醫學大學,並表示:「應該是誤植,但這種都可以誤植,實在很瞎,真的會誤導病人」。對此,不少網友留言,「醫科畢業就夠優秀了,何必硬要蹭一個台大」、「說實在的中山能進台大醫院, 都知道實力有多強,根本沒必要從造假」、「到底哪一個醫生會閒到自己去看醫院網站上的學歷是不是正確的?」、「應該是資料輸入錯誤」。文章曝光後,有多家媒體轉載該篇發文進行報導,而該則貼文已在17日晚間22時前後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