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科
」 糖尿病 飲食 黎雨青 肥胖 魏士航年紀增長身上出現「老人味」? 醫曝主因:喝綠茶可改善
許多人隨著年紀增長,身上會出現所謂「老人味」的情況,對此,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解釋,因為人的皮膚會分泌油脂,年過40歲以後,身體分泌對抗油脂氧化的物質會越來少,就會產生俗稱老人味的氣味。如要減少老人味,可多攝取維生素C、維生素D、多酚和硫辛酸的食物,喝綠茶就是一個最佳選擇,喝1杯就能有效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自己的Facebook粉絲專業「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中發文,表示民眾俗稱的老人味,是皮膚分泌了一種叫做「Omega-7油脂」的東西,在被氧化後產生「2-壬烯醛(2-Nonenal)」。這種氣味聞起來有點像油膩的油耗味,只會在特定的人的身上出現。李思賢指出,因為皮膚天生就會分泌油脂,來保護皮膚、隔絕外界的傷害,這些油脂在氧化的時候,會有抗氧化物質跳出來「對抗」氧化反應。不過當年紀增長到了40歲左右,身體裡分泌的抗氧化物質越來越少,加上皮脂分泌的組成也會改變,就會慢慢出現老人味的情況。這些老人味主要集中在皮脂分泌旺盛、但不容易清潔乾淨的地方,像是頭皮、耳朵後面、腋下、胸口、背部和後頸。且因為2-壬烯醛是一種脂溶性物質,光靠水分沖洗不掉,即使用肥皂也未必能完全清除,還有可能使皮膚變乾,破壞皮膚屏障。因此,李思賢透露,若是想要減少老人味,可以多補充抗氧化劑,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D、多酚和硫辛酸。像是綠茶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喝1杯能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另外,規律運動、蒸氣浴或者去桑拿,也可以幫助排出皮脂腺裡累積的老舊分泌物,讓2-壬烯醛的累積減少。如果最後還是覺得氣味不好接受,也可以考慮用一些天然精油來遮蓋,比如茶樹精油、迷迭香精油或者薄荷精油,這些精油除了氣味清新,還有抗菌、抗氧化的效果。最後,李思賢也提醒「老人味」不是因為衛生習慣不好,而是老化過程中的自然現象,所以我們真的不應該因為有人身上有這種味道,就對他們投以異樣的眼光。每個人都會老,我們遲早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與其排斥,不如用科學的方法去理解它、改善它,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王月健檢亮紅字「3周就逆轉」 還瘦3公斤!親授3招1飲食法
59歲資深演員王月日前出席記者會時瘦了一大圈,引發眾人好奇,原來她在今年4月健康檢查發現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都嚴重超標,緊急進行運動、飲食控制。王月說,自己多年來體重雖然維持在49公斤,但今年4月進行健康檢查,發現有2項指數超標,其中膽固醇高達232mg/dL、三酸甘油酯則有234 mg/dL,嚇得她立即啟動「新生活模式」,每天走山1小時,如果天氣不好就在家裡做超慢跑。除此之外,王月每周也會做1次重訓肌力課,也不吃澱粉,但會攝取魚油,也會常常吃鮭魚,靠著以上3招、飲食調整,果然3周後體重減了3公斤,來到46公斤,膽固醇也降到158mg/dL,而且血脂也變正常,只有70mg/dL。王月也透露,這波「新生活運動」也帶來了副作用,原先4年來都維持49公斤左右,但如今卻瘦到46公斤,年紀大了其實也害怕太瘦,所以開始吃了點澱粉,但還是少吃精緻澱粉,目前胖回1公斤到47公斤,上周檢查血液指數也都維持的很好,繼續促進健康中。家醫科醫師楊智雯受訪表示,只要減少精緻糖、澱粉類食物的攝取,不喝含糖飲料,少吃水果、餅乾等,三酸甘油酯就能快速下降。但若要降低膽固醇,除非非常嚴格執行飲食控制,否則一般人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成效。楊智雯指出,如果高膽固醇是因為家族史所致,單純透過飲食控制的效果可能有限。基本上,膽固醇可分為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和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門診若遇到膽固醇過高的患者,醫師會進一步檢驗各項數值,確認好膽固醇是否失能、壞膽固醇是否有氧化風險,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才能精準幫助患者改善膽固醇問題。
沈錦豐「猛爆性肝炎」過世 醫曝「2地方變黃」快就醫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因「猛爆性肝炎」離世,讓不少生態界人士感到相當不捨。家醫科醫師陳敬睿日前在粉專表示,在醫學上其實沒有所謂爆肝的病名,比較接近的應該是急性肝衰竭,亦可稱為猛爆性肝炎,而急性肝衰竭不單單只是熬夜覺得累而已,是一種高危險性、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造成急性肝衰竭的常見原因有5大原因。●病毒性肝炎最常見的原因就是B型肝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感染B型肝炎有1%的機率會引起猛爆性肝炎;A型肝炎則有約0.1%的機率,C型肝炎則較為罕見。病毒性肝炎患者應特別注意規律生活、均衡飲食,以避免誘發猛爆性肝炎。●藥物誘發過量服用特定種類藥物也可能引起猛爆性肝炎,最常見的是主要成份為乙醯胺酚的鎮痛解熱藥物(俗稱為普拿疼)。若沒有聽從醫師建議而過量使用藥物,當藥物的毒性代謝物無法被排出時,就會造成大量肝細胞壞死而引起肝功能異常,另外降尿酸藥物、某些治療肺結核藥物等也可能誘發肝損傷。服藥應聽從醫師建議,並密切追蹤肝臟功能。●亂服草藥、偏方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中藥和補品,也可能因含有肝毒性成分而引起急性肝衰竭。●過量飲酒若酒精性肝病的患者長期大量飲酒,當身體免疫反應被誘發時,大量肝細胞發炎甚至壞死,便會造成急性肝衰竭。●代謝異常疾病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代謝疾病有雷氏症候群、威爾遜氏症、妊娠性脂肪肝等,並不常見。陳敬睿提醒,急性肝衰竭因病程發展很快,在出現皮膚或眼白變黃的黃疸時就應立刻就醫;急性肝衰竭是高危險、高致死率的肝臟疾病,不一定和長期熬夜太累有關,在台灣有超過6成的急性肝衰竭與B型肝炎感染直接相關,因此感染病毒性肝炎(A、B、C型肝炎)的患者,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定期回診檢查肝機能,平時要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防止肝指數飆高。
不菸不酒罹癌 醫曝4招遠離毒物:吃這食物促排除塑化劑
不菸不酒、生活習慣良好卻罹患癌症的案例,越來越多。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列出4建議,讓大家遠離生活中隱藏版的塑化劑跟毒物。陳欣湄在粉專《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表示,最近有個很好的朋友不菸不酒、周末還時常爬山,最近卻被發現罹患乳癌,當然是很震驚的,但好險是例行檢查中發現,所以是早期,目前正積極治療中。陳欣湄認為,異種雌激素和內分泌幹擾物EDC,存在於塑膠製品、化妝品,甚至食物中,幾乎無處不在,這些化學物質能模仿或干擾荷爾蒙,影響正常荷爾蒙功能,可能導致乳癌、攝護腺癌和不孕症等健康問題。陳欣湄列出4建議:●食材上的細節:可選擇有機蔬菜,或洗菜時充分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有機食物其中一個定義是指種植及生產加工過程不使用農藥,這對排毒有什麼好處呢?許多殺蟲劑中其實含有內分泌干擾物,例如安殺番(Endosulfan)、七氯(Heptachlor)和氯化甲醇(Methoxychlor),雖然一些成分如DDT已被禁止,但由於殺蟲劑成分繁多,非專業人士難以完全記住,但有機蔬菜真的還是比較貴,沒辦法每餐都選擇的人,其實只要在煮菜前,讓菜在流動的水下清洗15分鐘,其實也可以下降很高比例的農藥。●使用塑膠容器的細節:避免裝熱、酸或油膩的食物市面上某些塑膠產品標示為「耐熱」,但實際上以常見的3種塑膠袋舉例,HDPE和PP容器適合裝熱食,而LDPE則不耐熱,但儘管耐熱,HDPE和PP,也不應裝載超過90度的熱食,同步響應環保,如果能自己攜帶「不銹鋼、玻璃或陶瓷容器」可以降低暴露風險。●選擇香氛產品的細節:香味過持久的要小心香精本身不等於塑化劑,所以不是叫大家「完全」避開香香的東西,畢竟香氛在某些輔助醫療裡頭,認為對於身心療癒有幫助,但某些香氛加入的產品,如洗衣精、洗碗精和沐浴乳中,會用到「定香劑」,這比較是塑化劑的來源,會建議選擇香味較淡或香味不會維持太久的產品,這樣就可以降低接觸的風險。●保持身體健康:三大原則多喝水、多排尿、少便秘塑化劑在人體內的代謝主要在72小時內進行,85%的代謝產物會透過糞便排出,其餘部分則透過尿液排出,因此保持良好的排便和排尿習慣,有助於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累;此外,十字花科蔬菜,如綠花椰菜、高麗菜和白蘿蔔等中的某些成分有助於促進排除塑化劑,運動也能透過排汗減少毒素累積。
談知名醫外遇...律師李怡貞怒稱「一路追著打」:我是元配也會氣死
網紅家醫科醫師黎雨青,常營造出照看蕭姓病妻的體貼人設,10月初卻被踢爆出軌營養師陳嫚羚10年,蕭姓元配甚至疑似因此腦溢血過世,形象一夕崩盤。由謝震武律師主持的談話性節目《震震有詞》日前探討外遇話題,提及黎雨青事件,律師李怡貞在現場直接表態:「我知道這個案件,而且我還『一路追著打』!」話裡話外仍對黎雨青的雙面人行為感到氣憤難平。在節目中,李怡貞針對黎雨青委託律師發布的律師函提出許多不合理之處,她說:「哪位醫生敢背書這樣的死亡證明,但對方律師竟敢寫在律師函上。」她還提到律師函上提及「其他非本於事實的言論,請勿任意轉述以免觸法」,並強硬表示:「律師函上你只有澄清部分事情,外界並不知道哪些是事實、哪些非事實,像你沒有澄清是否有買房給小三,所以這是事實對嗎?」李怡貞補充,最令人生氣的是黎的聲明中竟然把元配跟陳嫚羚放在一起,說「對不起這兩個女人」,直呼:「把囂張的小三跟已經過世的太太放在一起,看到這種內容讓人氣到無法入睡。」甚至指出黎雨青跟陳嫚羚2年前還曾公然一同上益智型綜藝節目,2人在節目中默契超好還贏了獎品,「我要是元配我也會氣死。」諮商心理師海苔熊則從心理學角度呼籲,正在為此所苦的觀眾們,「想想自己要的是什麼,要把希望的結果放回自己身上,並且最重要的是不要在有情緒下作任何決定,避免引發後續難以收拾的結果。」2024年10月初,黎雨青被週刊踢爆,在大學時透過聯誼認識當年年僅19歲的蕭姓元配,主動展開追求,並在蕭女研究所畢業後步入婚姻。蕭姓元配出身音樂世家,家境不錯,蕭女家裡為了讓小倆口安身立命,甚至配合梨的工作地點,在台中幫付頭期款購置婚房。沒想到梨在婚後幾年就變心,追求起當時還是藥廠業務的陳嫚羚,陳則「侵門踏戶」,多次發送訊息和鹹濕照片挑釁。蕭女數度要求黎與陳嫚羚斷絕關係,黎皆找理由推託。蕭曾投入數百萬元支持其事業,因而要求黎支付600萬元贍養費後結束婚姻,黎則不願付錢,也不願意離婚,3人的感情僵持10年,原本便身染疾病的蕭女心力交瘁,最終在2024年9月因突發性腦溢血而身亡。
愛吃麻辣鍋、壽喜燒要注意了!醫曝「4隱形糖陷阱」:吃多恐致痛風、心血管疾病
台灣10大死因中,有8項都與肥胖相關,而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率達到50.3%,國中生過重及肥胖率為30.6%,高中生也達28.9%。家醫科醫師許芷瑜就表示,研究證實,糖會造成異位脂肪堆積、血脂上升,也意味著攝入越多的糖,死亡風險越高,而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較難被發現的「隱形糖」,像是麻辣鍋、壽喜燒湯頭等等,「1人份麻辣鍋底可能含有80克的糖,1人份壽喜燒也有約40克的糖」。許芷瑜在臉書粉專「許芷瑜醫師|健康減重。生活享瘦」發文分享,據《英國醫學期刊》(BMJ)指出,高糖攝取與多達18種內分泌或代謝疾病(如痛風、肥胖、第二型糖尿病)以及10種心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密切相關。許芷瑜指出,已有不少研究證實,糖會造成異位脂肪堆積、血脂上升,一篇2023年發表於Nutrition期刊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研究表明,總糖量和果糖攝取增加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相關,也就是說攝入越多的糖,死亡風險越高。「看得到的糖,想避開較容易,但較可怕的是四處潛伏在我們的飲食內看不見的隱形糖」許芷瑜列出4種外食族常吃但容易忽略的「隱形糖陷阱」,包括:裹粉的炸物、串燒、沙拉醬、麻辣火鍋或壽喜燒湯頭;其中,一串雞翅刷上燒烤醬的話,可能含有2至5克的糖,若點個10串,一頓消夜最高恐吃下50克糖;若以市售常見的一條100公克沙拉醬來看,就含有13.7公克的糖。至於麻辣火鍋或壽喜燒湯頭,許芷瑜解釋,像是泡菜鍋、番茄鍋有時太酸,為了好入口,會加入糖來增添味道和提香,其中1人份麻辣鍋底可能含有80克的糖(具體量視湯底的製作配方和份量而定),壽喜燒的湯汁通常使用醬油、清酒和砂糖來調味,達到甜鹹的風味,1人份的話也有約40克的糖。對此,許芷瑜提醒,如果每週吃超過2至3次的麻辣火鍋或壽喜燒,可能導致攝入過多隱形糖,進而導致體重增加、影響血糖穩定和血脂異常,長期下來提高代謝疾病和心血管問題的風險,「如果真的要吃麻辣鍋,可以選擇鴛鴦鍋,就多了一個相對安全的湯底能滿足口腹之慾」。
22歲女感染黴漿菌!竟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 治療1周才出院
一名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今年暑假返鄉探視住在日本的爺爺奶奶,返台後,趁著開學前熬夜追劇,日夜顛倒加上入秋後早晚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到診所就醫一周不見改善還出現呼吸喘、咳嗽症狀,到醫院就醫檢查竟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住院一周才康復出院。服藥仍反覆發燒 呼吸喘感染「黴漿菌」肺炎臺中醫院家醫科醫師張祐維指出,患者到院時主訴低燒(攝氏37~38度間)、乾咳症狀,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服藥後仍反覆發燒,治療一周不但未改善還開始出現呼吸喘、食慾變差、痰咳不出來的症狀,家人覺得不對勁陪同到醫院就醫,x光一照發現右肺下方一大片都白了,抽血檢查後確診是黴漿菌肺炎。症狀惡化成「壞死性肺炎」 後線抗生素治療好轉雖醫療團隊立即以第一線抗生素治療,三天後再照x 光發現肺炎未改善,進一步斷層掃描顯示出現壞死性肺炎症狀,緊急加強後線抗生素治療一周,病況才終於穩定出院。張祐維醫師指出,黴漿菌有「行走的肺炎」之稱,好發於五歲以下幼童與年長者,雖飛沫傳染感染性極高,併發症通常不會太嚴重,通常治療五到七天就可以痊癒,像該個案既年輕且出現壞似性肺炎併發症相當罕見。患者較去年同期多三成 久乾咳或持續發燒應就醫「近日日夜溫差大,門診陸續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患者,較去年同期約多三成。」張祐維提醒,根據日本統計,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黴漿菌感染人數創十年新高,甚至出現抗藥性的黴漿菌,門診中這名旅日返台的年輕大學生就是旅日返台後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提醒民眾如出現乾咳或持續發燒症狀,應及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才能避免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他吃「這種健康蔬菜」竟害關節炎發作! 醫示警:6種人小心食用
番茄、茄子等茄科植物,因為含有大量維生素、纖維以及抗氧化物,是廣受歡迎的健康蔬果。不過醫師指出,其中的茄鹼會讓少部分的食用者出現不適症狀。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就表示,曾遇一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長期服用薑黃、維生素D,本可控制疼痛,但某次因吃進大量的茄子,竟導致關節炎症狀嚴重發作。江守山在健康節目中表示,他曾經在門診時遇過一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長期藉由攝取維生素D、薑黃,3年來均能控制避免關節炎發作。但某次該名患者看診時表示,他突然關節炎發作,劇烈疼痛「痛到筷子都沒辦法拿!」江守山表示,他詢問男子的飲食情況後得知,男子在市場看見口感軟嫩、顏色鮮豔的茄子,買回家後大量食用。「這讓我想起,有動物實驗發現,茄子、番茄、馬鈴薯等茄科植物會加劇關節炎症狀。」江守山醫師解釋,因茄科植物含有龍葵鹼(Solanine,又稱茄鹼),會加劇原本易有「關節炎」體質者的疼痛症狀。因此他請患者暫停時用茄科、番茄等食物,更叮囑患者若要吃馬鈴薯,務必要削皮並煮熟才能食用。之後,患者回診時表示,關節疼痛症狀已消除,未再發作。江守山提醒,茄科植物含有植化素,有益人體健康,但可能對於總人口數中的1%者產生促發關節炎疼痛的因子,這類人務必謹慎食用。此外,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曾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茄科植物如番茄、馬鈴薯、茄子、青椒、甜椒等,都是食用起來十分健康的蔬果,但是其中含的茄鹼會讓部分族群有不適的症狀,因此建議有以下症狀的朋友「暫時避開茄科植物」。一、濕疹。二、蕁麻疹。三、呼吸道症狀。四、關節炎。五、自體免疫疾病。六、腸炎。
黎雨青道歉文遭丈母娘打臉!律師函也被抓包疑造假:連署名都沒有
47歲網紅家醫科醫師黎雨青,常營造出照看蕭姓病妻的體貼人設,日前他被爆出偷吃營養師陳嫚羚10年,疑似因此讓蕭姓元配腦溢血過世。25日黎雨青發文道歉、澄清,強調外界媒體及網路的諸多指控絕非事實,沒想到卻遭丈母娘打臉,連律師函都被律師李怡貞抓包疑似造假。他遭大批網友砲轟,現在已關閉臉書。李怡貞發現黎雨青的律師函有多個不合理之處,不僅沒有律師署名,用字用語都不精確、冒號疊用亂用、內容雜亂無章,「21年罕病致死很難想像是哪位醫生敢這樣寫的結論,律師都不用查證?」此外,李怡貞上網查了這間事務所地址,Google地圖顯示出來的建築物也很奇特,改用事務所英文名去查,還查到德國去,「你看看要不問一下這個律師函的來源呀,不要遇到司法黃牛捏!」李怡貞表示,若這份律師函真的是律師寫的,她直批「抱歉齁,你的律師函真的太爛,看要不要重寫對當事人以示負責。至少署名嘛!」李怡貞圈出黎雨青貼出的律師函不合理之處。(圖/李怡貞臉書)黎雨青在道歉文中提到,兩人結婚共度21年來,他為太太付出數百萬醫藥費,還會每年帶著太太出國旅遊忘卻病痛,「太太對我非常依賴,多年來頻繁進出醫院,住院期間每晚都是我在旁照顧」。至於出軌一事,黎雨青表示太太知情,仍選擇原諒、接受與包容,「只是某次陳小姐有不理性的言語等行為讓太太非常受傷,責怪我沒有妥善處理,而向娘家及親友抱怨,後來陳小姐對自己的失控也感到很抱歉,而當時我沒有足夠的智慧圓滿處理,終究對兩位女性造成傷害,的確是我的錯。」貼文曝光後,李怡貞轉貼在自己版面上,蕭姓元配的母親也在底下留言,透露自己女兒長期被黎雨青和陳嫚羚欺凌,最終含恨抑鬱而終,「本想低調和他解決,沒想到他竟高調表彰自己照顧病妻的豐功偉業,讓我女兒再次受到傷害,我不能再沉默了,感謝各位仗義直言。」元配母親打臉黎雨青。(圖/翻攝自李怡貞臉書)
網紅醫黎雨青偷吃營養師稱「太太對我非常依賴」 元配母親打臉:女兒含恨抑鬱而終
47歲的網紅家醫科醫師黎雨青,常營造出照看蕭姓病妻的體貼人設,但他日前被爆出偷吃網紅營養師陳嫚羚10年,後者還多次傳送鹹濕照挑釁元配,導致蕭女原本的免疫性疾病幾度惡化,最終在9月病逝,黎雨青的好男人形象也就此崩塌。對此,他25日發文道歉澄清,強調外界媒體及網路的諸多指控絕非事實,沒想到卻遭元配母親打臉。黎雨青在貼文開頭先提到,「大約10年前我在已婚的情況下,又有了另一段感情」,並表示元配20年前就罹患罕病,對方擔憂會耽誤自己,曾猶豫是否要結婚,但2人還是決定攜手面對未來,卻因對母隱瞞病情,成為爆發家庭紛爭的導火線。黎雨青說,他們結婚10年都沒有生育,共度21年來,也為太太付出數百萬醫藥費,也定期讓她做醫美,不會因外觀變形而自卑,還會每年帶著太太出國旅遊忘卻病痛,「太太對我非常依賴,多年來頻繁進出醫院,住院期間每晚都是我在旁照顧」。黎雨青也指出,即使自己曾出軌,元配還是選擇原諒、接受與包容,「但某次陳小姐對太太有些不理性的言語等行為,讓太太非常受傷,責怪我沒有妥善處理,而向娘家及親友抱怨,後來陳小姐對自己的失控也感到很抱歉,而當時我沒有足夠的智慧圓滿處理,終究對兩位女性造成傷害,的確是我的錯,真的對她們很抱歉」,也喊話外界不要以訛傳訛。貼文曝光後,大批網友並不買單,蕭姓元配的母親也在底下留言,透露自己女兒長期被黎雨青和陳嫚羚欺凌,最終含恨抑鬱而終,「本想低調和他解決,沒想到他竟高調表彰自己照顧病妻的豐功偉業,讓我女兒再次受到傷害,我不能再沉默了,感謝各位仗義直言」。對此,網友們也紛紛打氣,「媽媽加油,身體要顧好」、「您辛苦了,身體健康重要」;而律師李怡貞也留言回覆「會沒事的,加油,老人家自己身體照顧好最重要」。元配母親打臉黎雨青。(圖/翻攝自李怡貞臉書)
外遇營養師「妻忍10年離世」 名醫黎雨青發聲道歉…李怡貞狂酸:深情標竿
家醫科醫師黎雨青是家喻戶曉的網紅醫師,日前卻被爆料與營養師陳嫚羚有不倫關係,且戀情長達10年,導致正宮長期承受精神壓力,最後腦溢血病逝。對此,黎雨青今(25日)在臉書還原事情始末,卻不被網友接受,更引來李怡貞律師狠酸:「腳踏兩條船的深情標竿!」黎雨青在臉書發文,首先致上最深的歉意,坦承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丈夫,大約10年前在已婚的情況下,又有了另一段感情,近日太太因病離世,他忙於喪葬事宜,面對排山倒海的詆毀和批判忍住不語,「現在是時候公布實情了」。黎雨青提到,他在大學時期認識太太並交往,4年後太太因耳朵和鼻子變形住院,檢查出罹患罕見疾病「多發性軟骨炎」,2人仍決定攜手面對未來,但也隱瞞病情,不想讓爸媽操心,卻也成為日後家庭紛爭的導火線。黎雨青從2005至2013年,幾乎每年都要陪太太住院,花費龐大金額治療,直到結婚10年卻沒有生育,太太的身體每況愈下,爸媽才知道真相,爸爸責怪他沒有盡到傳宗接代的責任,長達半年和他冷戰,甚至要求他離婚再娶,而太太也不想拖累他,幾次提及離婚,但他選擇繼續陪伴,表明不會離開。黎雨青發文還原始末。(圖/翻攝自黎雨青醫師臉書)直到2014年,黎雨青因為工作認識陳嫚羚,2人逐漸產生感情,太太知道他的壓力,選擇原諒、接受與包容,但陳嫚羚對太太有些不理性的言語和行為,讓太太非常受傷,對此他感到抱歉,沒有足夠的智慧圓滿處理,「終究對2位女性造成傷害,的確是我的錯,真的對她們很抱歉」。黎雨青表示,太太從年輕就有子宮肌瘤問題,多次發生血崩和貧血,9月再度大出血,急診輸血中併發腦溢血,在加護病房搶救4天不治,「我相信現在的她已經無病無痛、在天上當個開心的天使,終於脫離了折磨她21年的病痛」,他和太太在一起25年,經歷人生的快樂、痛苦與無奈,此時深深感受人生無常和人情冷暖。黎雨青因為自己的私事,對周遭人事物造成困擾,感到萬分抱歉,他接受外界對他婚姻不忠的批評與指教,但強調媒體和網路諸多指控都非事實,要求大家不要再誤信抹黑的謠言語報導,也不要再以訛傳訛,「讓我太太安息吧,謝謝大家」。黎雨青的道歉澄清文挨轟避重就輕。(圖/翻攝自黎雨青醫師臉書)對此,美女律師李怡貞發文諷刺:「寫的蠻好的耶!」對罕病太太多年不離不棄,超級有愛大方深情種,卻對出軌的部分輕輕帶過,附上律師函也具有威脅性,「腳踏兩條船的深情標竿,正面剛是條好漢」。李怡貞更表示,如果她重新投胎,也要當醫美醫生,外遇氣死配偶,再向死去的配偶深情喊話,「記得托夢叩謝跪恩」。
吃冰傷身? 醫曝竟能緩解「胃食道逆流」
吃冰傷身?中醫師艾莉絲表示,正常體質吃冰還是溫熱食物,都不會不舒服,而吃冰能緩解不適。台大癌醫梁恆彰也說,吃冰有助於緩解胃食道逆流。中醫師艾莉絲在健康節目《健康零距離》說,真正的正常體質,可以吃冰也可以吃溫熱的東西,都不會不舒服,吃冰會不適其實和其他原因有關,如有人會在夏天貼三伏貼,希望能消熱氣,也要看個人體質跟狀況。艾莉絲指出,她的門診是治過敏,而三伏貼其實跟冰水火不容,很多病人說貼了沒效,還是打噴嚏流鼻水,大多是有偷偷吃冰,如果是虛火要先吃中藥,吃麻油雞、當歸鴨不會燥熱。台大癌醫梁恆彰指出,胃食道逆流要吃冰,是因為食道、胃和噴門腫起來了,會覺得火燒心,跟牙齦腫一樣要冰敷,所以西醫治出血性胃炎,嚴重要灌鼻胃管再用冰水洗胃,所以胃食道逆流用溫水沒用。至於喉嚨痛呢?家醫科醫師陳柏臣表示,小孩如果腸病毒嘴巴破很多洞,吃冰能緩解不適,不過還是要看醫生,吃冰的只能當紓緩症狀,比較好入口。有人說越怕冷要吃冰的鍛鍊,艾莉絲說,建議不要,寒會生百病,台灣溼氣重,身體又是偏寒的,可能會得癌症,在臨床上看到滿多案例,還是要吃溫熱一點。
混血女大生赴日探親小感冒 回台「右肺白一片」確診染黴漿菌肺炎
日本爆發黴漿菌疫情,台中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9月赴日探親返台,日夜顛倒追劇加上入秋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被檢出黴漿菌感染甚至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症狀;亞大醫院兒科醫師鄭詩橤觀察門診亦發現,近1周黴漿菌感染住院的病童占將近5成,國內疫情似乎蠢蠢欲動。入秋後日夜溫差大,門診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案例。台日混血女大生9月赴日探親返台,作息日夜顛倒加上溫差大,出現低燒、乾咳就醫,服藥1周未改善甚至會呼吸喘、咳嗽、食慾變差、痰咳不出來,赴台中醫院X光一照發現「右肺下方一大片都白了」,確診是黴漿菌肺炎,且併發罕見壞死性肺炎症狀,約1.5個月才痊癒。台中醫院家醫科醫師張祐維表示,黴漿菌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與年長者,且併發症通常不會太嚴重,但因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近日黴漿菌感染人數暴增,甚至出現抗藥性的黴漿菌,及大學生感染嚴重肺炎案例。此外,觀察今年門診,黴漿菌感染較去年同期約多3成,推論與國內口罩政策解除有關。鄭詩橤觀察亞大醫院兒科門診則發現,院內住院病童中將近一半是感染黴漿菌,加上門診也有不少小朋友發燒、咳嗽,雖然病情不算嚴重,仍擔心黴漿菌疫情可能蠢蠢欲動。她指出,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之一,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肌肉痠痛和輕微腹瀉等。因初期會先以低燒症狀表現,精神狀態多半良好,免疫力佳者甚至可能無症狀,被形容為「會走路的肺炎」,容易被忽略,但也有不少幼童免疫力弱,可能重複感染,不斷進出醫院讓家長疲於奔命,提醒民眾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
詹宏志胞弟肝癌病逝!醫示警「初期很像感冒」 5大危險因子曝光
音樂家、網路家庭PChome董事長詹宏志的弟弟詹宏達昨(15日)驚傳因肝癌逝世,享壽67歲。醫生提醒,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佈,如果肝臟發炎或腫瘤長在肝臟內側,也不會有明顯症狀,且很常被誤認是感冒,患者常以為只是太忙、太累而不以為意,晚期才會有腹水、黃疸、下肢水腫、食道靜脈曲張、肝性腦病變等明顯病症。家醫科醫師陳敬睿表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佈,又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如果肝臟發炎或腫瘤長在肝臟內側,身體不會感到明顯不舒服或疼痛,等到真的出現腹痛時,往往都是肝腫瘤太大,觸碰到肝臟表面神經,或是肝癌轉移到其他器官才被發現。醫師說明,造成肝癌的原因很複雜,通常是多種因子共同作用造成,其中B型肝炎、C型肝炎是主要原因,約有75.7%的肝癌是由B、C肝炎引起;再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高糖、高油的飲食讓台灣一半以上上班族,有輕重度不一的脂肪肝,而脂肪肝沒有症狀,若沒有控制易造成纖維化、肝硬化而導致肝癌。陳敬睿進一步指出,酒精性肝炎也是引發肝癌的原因之一,長期過量飲酒或有酗酒習慣,容易引發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間接增加致癌的風險;黃麴毒素也是肝癌致癌物之一,常見如花生、高粱等,長期攝取黃麴毒素也會增加罹患肝癌機率;最後則是寄生蟲,如中華肝吸蟲、日本血吸蟲等,生食遭污染的海鮮,很容易引起嚴重感染導致肝癌。醫師提醒,肝癌初期的症狀有時跟感冒很像,患者常常以為只是太忙、太累而不以為意,晚期才會有腹水、黃疸、下肢水腫、食道靜脈曲張、肝性腦病變等明顯病症,因此肝癌的高風險群如B肝、C肝、肝硬化等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另根據2017年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2成肝癌與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有關,平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適量飲酒也一樣很重要。
50歲以上「血糖異常」恐是罹癌王 醫示警3類人注意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由於症狀隱匿,早期發現困難,常在診斷時已屬晚期,存活率偏低。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目前胰臟癌尚無有效的預防方法,但可以透過2預兆來發現,血糖升高與體重減輕是早期胰臟癌的重要徵兆。衛福部曾在官網說明,胰臟癌是一個高度致命的惡性腫瘤,在診斷時有近80%至85%的患者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已無法開刀治癒。魏士航日前在YouTube影片中提到,50歲以上才診斷糖尿病的人,應該關注胰臟癌風險,因為血糖異常和體重減輕往往是胰臟癌的早期警訊。雖然胰臟癌預防措施有限,魏士航指出,若能早期發現,仍有7到8成的胰臟癌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他建議,屬於高風險族群的人應定期檢查,以提高早期診斷機率,進而提高治療成功的機會。魏士航也特別提醒3類高風險族群應該提高警覺,包括50歲以上才首次確診糖尿病者、有遺傳性胰臟炎患者、以及家族有胰臟病史者。若這些人還伴隨有體重減輕的情況,就可能是胰臟癌的前期徵兆,應儘早就醫檢查。事實上,衛福部嘉義醫院副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醫師陳詩典曾在官網衛教說明,胰臟癌之所以為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很難早期發現,第二是復發率高。由於胰臟位於腹腔比較深層,胰臟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自身難以覺察異常,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等到真正有症狀時,大部分已進展到中晚期,癌細胞已侵犯胰臟周遭重要血管,難以開刀處置。因此陳醫師建議,有胰臟癌家族史者、慢性胰臟炎患者、吸菸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可每年進行健康檢查1次。如果已出現症狀,如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持續性腹瀉或糞便呈灰白色,務必要即早就醫以提高整體治癒率。建議民眾平時應維持均衡飲食、正常作息及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良好習慣以即早預防。
上車1.5小時「還在內湖」!美女醫驚喊:迷之交通結構 內行說話了
內湖上下班時間交通壅塞眾所周知,家醫科美女醫師許書華日前發文表示,不敢相信上車1個半小時還在內湖。貼文一出,引發熱議,不少人直呼「放假前的內湖是黑洞啊」。許書華日前在臉書寫下,「我真的不敢相信,我5點半搭上UBER離開內湖,然後我現在還在內湖。」從發文的時間來看,許書華已經上車近1個半小時。許書華忍不住直呼,「我是被吸進什麼空間何時才能被吐出來?高鐵都能台北到高雄了,是怎樣的迷之交通結構,待在內湖精神時光屋的時候總是特別想家,感覺那麼近,又那麼遠。」直到晚間7時30分,她才再次更新位置,「好的跟各位報告我重返人間了。」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假期前一天內湖交通日常」、「下班時間要離開內湖,順著基隆河漂比較快」、「內湖交通沒救」、「放假前的內湖是黑洞啊」、「放假前的內湖,下班尖峰非常可怕」、「千萬不要懷疑,還曾經一個多小時離不開內湖」。另外有網友提問,「是不是塞在明水路上?」對此,許書華相當驚訝,「你怎麼知道?」網友解答,內湖假日前夕能夠塞1個多小時的地方只有這裡了。
白髮恐是健康警訊!40歲前長白髮 罹患心臟病增5倍
隨著年齡增長,白髮逐漸增多,但除了年齡因素,白髮的增加也可能與健康問題有關。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研究顯示,白髮數量增多的人,其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且40歲前出現白髮的人,未來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可能高出5倍。陳欣湄醫師在《健康2.0》指出,白髮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是健康問題的信號。她引用一項埃及研究,將受測者根據髮色程度從1到5分,1分為黑髮,5分為非常嚴重的白髮。結果顯示,髮色達到3分以上的受測者,心血管問題的發生率普遍較高,包括動脈損傷、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等。陳欣湄補充,研究還發現,40歲之前出現白髮的人,未來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倍,尤其是白髮的異常增長,可能暗示潛在的心血管疾病。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則指出,白髮可以分為少年白和老化性白髮。據統計,50歲以後出現白髮幾乎是必然,但數量因人而異。另外,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問題、糖尿病、免疫性疾病、貧血和營養不良等,也可能促使白髮生成。如果在短期內白髮突然增多,則應警惕可能的疾病徵兆。對於40歲前出現白髮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趙昭明解釋,血液循環不良會影響毛囊的營養供應,導致頭髮變白。當心臟功能不佳時,毛囊內的黑色素細胞也會受到基因及營養不足的影響,進而加速白髮的生成。趙昭明表示,若白髮是暫時性問題,早期預防或治療、找出原因後,可能有機會恢復黑髮;但若白髮由慢性健康問題引起,則較難逆轉。衛福部也曾在官網指出,中老年人頭髮斑白或全部變白,是生理上的正常衰老現象;青壯年頭髮稀疏或容易掉落,大都屬於腎虛或血熱;而青少年出現頭髮變白,並伴隨頭暈耳鳴、心悸失眠等,可能為腎氣虧損或勞神傷血。但有時青少年白髮,或老年人髮色郁黑,可能是因為先天遺傳條件不同所導致,並不將之視為病態。
抗衰老、防止癌細胞轉移 醫曝茄紅素「4大健康益處」
隨著科學對健康益處的深入研究,茄紅素的神奇功效逐漸被揭示。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茄紅素能幫助我們對抗衰老、減少炎症,以及預防各種慢性疾病。同時他也列出,4個茄紅素的主要健康益處。李思賢在臉書《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指出,茄紅素(Lycopene)是一種重要的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色素,擁有多種生理功能和潛在的健康益處,它以全反式(all-trans)茄紅素的形式最為常見,並因其獨特的結構和特性受到食品、營養和醫學領域的廣泛關注,不僅僅是一種天然色素,茄紅素還被認為具備強大的健康作用。茄紅素的主要健康益處包含:1.抗氧化作用茄紅素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能清除自由基,減少蛋白質、脂質和DNA的氧化損傷,從而降低氧化反應帶來的負面影響。2.心血管健康茄紅素有助於降低心肌梗塞風險,幫助降血壓,預防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的氧化,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水平。3.抗癌作用高濃度的血液茄紅素與前列腺癌、肺癌、子宮癌和乳腺癌等多種癌症風險的降低有關。茄紅素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誘導癌細胞凋亡,並防止癌細胞的轉移。4.其他潛在的健康益處茄紅素可能還具備神經保護、肝臟保護、骨骼健康、皮膚護理和抗糖尿病的作用。此外,李思賢也提到,茄紅素是脂溶性物質,因此與脂肪一同攝取能更好地被吸收,相較於其他類胡蘿蔔素,茄紅素的熱穩定性更佳,加熱反而能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而富含茄紅素的食物包含番茄及其製品(如番茄醬、番茄汁,是茄紅素的最佳來源)、西瓜、紅葡萄柚、紅甜椒、紅番石榴。
冬粉取代白飯能減肥? 醫公布3食物「防血糖暴衝」
想要瘦身的人,只要一聽到「澱粉」就心驚驚!白飯、麵條能免則免,先前就有網友好奇是否能以「冬粉取代白飯」,認為該作法更有助瘦身。對此,家醫科醫師李唐越表示,由於冬粉不一定是以綠豆製成,原料可能含有澱粉類食物,小心吃了變更胖,李唐越就推薦3款有助於穩定血糖的食物,分別是根莖類、五穀雜糧糙米飯,以及蒟蒻麵或豆腐麵。李唐越指出,雖然蒟蒻麵或豆腐麵看起來像麵條,但實際上組成還是一些比較優質的食物。(圖/達志/美聯社)李唐越在《早安健康》YouTube頻道中指出,很多要瘦身的人,會以冬粉取代白飯,但其實這是相當NG的行徑,因為冬粉不一定都由綠豆製成,可能是採用馬鈴薯澱粉,因此對減重的人來說相當不利,除此之外,包括血糖控制者也沒幫助。若想要瘦身或者控制血糖,李唐越推薦3款食物,首先就是根莖類食物,例如玉米、南瓜和地瓜等,上述的根莖類食物屬於中低GI值(升糖指數)食物,加上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對血糖波動影響較小。再來就是五穀雜糧糙米飯,據李唐越表示,五穀雜糧糙米飯除了富含膳食纖維外,還含有維生素和花青素等,對健康好處多多。最後則是蒟蒻麵或豆腐麵,李唐越指出,蒟蒻麵或豆腐麵雖然看起來像麵條,但實際上組成還是一些比較優質的食物,喜愛麵食但又想吃的健康,件以可以更換為上述兩款食物取代一般麵體。
名醫是渣男3/傳鹹濕照、超音波挑釁正宮 「氧氣女神」惡劣小三行徑公開
網紅營養師陳嫚羚靠著專業形象和姣好外表而迅速走紅,粉絲團累積2萬4000名粉絲,她更是接代言接到手軟,還被封為「氧氣女神」,如今卻遭控是網紅醫師黎雨青的小三,陳嫚羚更多次傳送與黎雨青泡溫泉的鹹濕照片,以及懷孕的超音波照挑釁蕭姓正宮,蕭女則在身心俱疲下,9月因腦溢血而身亡,蕭女親友忿忿不平,希望能公布2人真面目。據了解,陳嫚羚畢業於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並取得中興大學食生所碩士,她原是藥廠業務,2014年結識擔任家醫科醫生的黎雨青,而當時黎雨青已與蕭女結婚多年,黎、陳2人竟越走越近,發展出長達11年的婚外情。而陳嫚羚成為小三後仍不甘心,2016年開始傳訊息挑釁正宮,先是發送黎雨青與她泡溫泉、擁吻的鹹濕照,嘲諷罹患免疫性疾病的蕭女是用「結婚證書跟不健康的身體」當擋箭牌,此後更是變本加厲。陳嫚羚還曾傳送自己與網紅醫師黎雨青的鹹濕照給蕭女,試圖激怒對方。(圖/讀者提供)2016年7月,陳嫚羚懷上黎雨青的孩子,竟囂張傳訊息試圖激怒蕭女,黎家父母聽聞小三有孩子後更欣喜若狂,還與陳嫚羚一同到北海道遊玩,最終孩子因不明原因沒有降生,此事讓蕭女無比寒心,但陳嫚羚的惡劣行徑不僅於此。根據蕭女親友提供的資訊,在陳嫚羚懷孕期間,黎雨青帶妻子帶出國散心,陳的訊息則不斷轟炸渣男,她身為營養師,明知蕭女因長期服用類固醇而有月亮臉,竟以各種汙言穢語辱罵正宮,稱她是「死肥臉」、「賤貨」和寄生蟲,疾病「是被詛咒是賤命才活該變這樣」,黎雨青則是「王八蛋」、「馬子狗」。「就算你想殺自己小孩,也自己簽同意書。」陳嫚羚更數次以自己和孩子的生命為要脅,稱黎雨青不在乎自己傷她傷的有多深,要黎「等著收屍吧」,還要孩子的嬰靈「跟他一輩子」,激烈言語與她節目上溫和專業的形象大相逕庭。在黎雨青帶著妻子出國散心時,陳嫚羚多次傳訊息轟炸黎,以死相逼外還辱罵正宮,與節目形象大相逕庭。(圖/讀者提供)而陳嫚羚的以死相逼讓黎雨青找到不分手的理由,他向蕭女宣稱自己因擔心「出人命」而無法結束婚外情,但也不願意支付贍養費與蕭女離婚,最終讓蕭女在婚姻中身心俱疲,身體也因而每況愈下,最終於9月因腦溢血喪命,享年僅46歲。「這樣的人還有這麼多粉絲,他們過的這麼好,難過的只有我們這些親友而已。」蕭女親友恩恩(化名)難過表示,蕭女在婚姻中飽受折磨,但她生性溫柔體貼,不願毀掉丈夫的事業,最終才讓自己含恨而亡,親友們如今希望能讓說出真相,讓大眾看清2人的真面目。針對本刊的查詢,黎雨青表示,此事已是將近10年前發生,而如今妻子病逝,不知有心人士為何要就此事做文章,也再次對家屬造成傷害。此外,記者致電陳嫚羚經紀人遭拒接,另再發送簡訊致經紀人和陳嫚羚粉絲團,但至截稿前均未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