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品雯
」 廖品雯 失智高知識失智4/每3秒就有1人「忘了我是誰」 無藥物治療「趨吉避凶降風險」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包含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等,其中以阿茲海默症佔最多。除了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判斷力等認知功能,也可能會出現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資料,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65歲以上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老人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未來患者人數更會急速增加。失智症初期不易被察覺,可能會稍微健忘,言語表達逐漸不流暢,不常去的地方可能會迷路,同時會出現重複行為,例如不斷把東西拿出去、在放回來,或一直詢問相同問題。國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表示,不同於其他疾病能夠明確的確診,醫師往往需要依靠各種測驗、量表、影像與血液檢查,同時搭配家屬觀察,才能確定患者罹患失智症。」初期的失智並不容易確診,除了醫學上的檢查之外,還需要家屬從旁觀察患者的異狀,才能比較出生病前後的差異。(示意圖/南投縣政府提供)廖品雯建議失智症家屬參與相關支持團體的活動,可以抒發壓力,另外,她也認為家族所有成員都要去認識這個疾病,才能適時給予主照顧者精神支持,也不會有相關誤解。同時也可多利用社會資源,一方面不要24小時綁在患者身邊,要適時讓自己獲得喘息時間,二方面患者也可以藉由這些資源進行認知復健。舉例來說,失智症患者白天可以到日照中心,讓照顧者能夠外出工作;假日則可以參加失智症互助家庭的活動、或參加失智相關課程,照顧者可以互相分享心情,患者也能獲得與人的互動機會。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因此如何降低失智症風險成為很重要的議題。根據WHO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民眾應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例如運動、健康飲食;同時減少危險因子(避凶),例如治療三高、戒菸等,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陪他演戲2/失智父照鏡問「他是誰?」 女兒轉念答「快跟鄰居打招呼!」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說,相較於子女,失智症的配偶往往需要更長時間調適心情,「因為他們無法相信相處近三、四十年的人,怎麼可能變成如此?」所以當失智症患者出現妄想等症狀時,配偶經常會嚴厲的出言糾正,兩人就會產生嚴重摩擦。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表示,若家屬不夠理解失智症,很容易與患者產生摩擦,甚至導致暴力事件。(圖/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台灣失智症協會家屬聯誼會榮譽會長周貞利舉例,罹患失智症的爸爸每到下午就會剪報紙貼住玻璃窗,媽媽總會不耐煩叨念,「我就勸媽媽說,他以後會慢慢變得手也不能動、也無法講話,還不如多珍惜現在他還都能做的時間。」所以周貞利總是陪爸爸一起剪報紙,爸爸安心上床之後,她再慢慢一個個拆下報紙。後來周貞利的爸爸開始不認得自己,有一次踏進電梯,竟然指著鏡中的自己問「他是誰」?周貞利並不指正他,只順著話說:「這是我們家鄰居啊,跟他打個招呼吧!」其實,當時周貞利同時也照顧失智的婆婆,有一次婆婆跟兒子告狀說:「她(周貞利)都不幫我洗衣服!」周貞利也是笑笑地回應說:「媽,你聞聞看衣服,像都沒洗過的味道嗎?」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指出,若有失智症家族史,40歲後就可超前部署,透過運動、飲食等良好生活習慣,預防失智症。(圖/廖品雯提供)國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說,失智症患者的典型特徵是記憶力減退,但因人而異有許多不同的症狀,其中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精神行為也經常可見,而且不論病情輕重都可能發生,但建議家人不要和患者正面衝突,最好順著他的話回應,然後適時轉移注意力,過一會兒患者就會忘記了。為減緩失智者大腦退化速度,旁人可以適時給予刺激,如陪做甜點。(圖/報系資料庫)
陪他演戲3/遠赴北歐竟記成基隆旅遊 失智或老化最大差別出爐!
衛福部最新資料也顯示,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未來患者人數更會急速增加。許多名人都是失智者家屬,藝人侯昌明多年前訪問失智症專家,意外發現父親符合失智症特徵;作家張曼娟也一度因母親失智症惡化,相當自責。(圖/報系資料庫)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未來50年,台灣失智人口數平均每天將增加近30人,每個人都有機會照顧失智家人,自己也可能罹患失智症。不少名人都有家人罹患失智症,包括作家張曼娟的母親、藝人侯昌明的父親,甚至好萊塢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因情緒問題輕生後,大腦解剖檢查後才意外得知一切原因來自於失智症!國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說,「不同於其他疾病能夠明確的確診,醫師往往需要依靠各種測驗、量表、影像與血液檢查,同時搭配家屬觀察,才能確定患者罹患失智症,而退化性失智症主要與老化、家族史有關。」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指出,若有失智症家族史,40歲後就可超前部署,透過運動、飲食等良好生活習慣,預防失智症。(圖/廖品雯提供)廖品雯說,失智症患者的典型特徵是記憶力減退,但和健忘的最大差別就是完全「斷片」,也就是完全忘記發生過的事,而一般老化的記憶力變差,事後則可以回想起來。一旦確診失智,廖品雯建議生活要盡量維持規律,尤其失智症患者會有所謂的「黃昏症候群」,天色漸暗若沒有待在熟悉的地方,就容易變得焦慮、混亂。廖品雯說,「隨著病情嚴重,也要減少變動太大的旅遊,曾有家屬帶患者去北歐旅行,結果患者認為自己是去基隆玩。」與其大費周章,不如帶著患者到熟悉環境進行活動。定期運動不只能預防失智症,也可以幫助患者延緩大腦退化速度。(圖/報系資料庫)
陪他演戲4/別跟患者24小時相處 全家族認識失智才能減少誤解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症患者也日益增多,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建議家屬多利用社會資源,「一方面照顧者不要24小時綁在患者身邊,要適時讓自己獲得喘息時間,二方面患者也可以藉由這些資源進行認知復健。」舉例來說,失智症患者白天可以到日照中心,讓照顧者能夠外出工作;假日則可以參加失智症互助家庭的活動、或參加失智相關課程,照顧者可以互相分享心情,患者也能獲得與人的互動機會。專家建議,讓失智者參加社區據點、互助團體活動,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也讓照顧者有喘息的時間。(圖/台中市衛生局提供)台灣失智症協會家屬聯誼會榮譽會長周貞利建議,失智症家屬參與相關支持團體的活動,可以抒發壓力,另外,她也認為家族所有成員都要去認識這個疾病,才能適時給予主照顧者精神支持,也不會有相關誤解。國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廖品雯說,許多藥廠早已紛紛投入實驗,希望能找出治癒失智症的藥物,但可惜都功敗垂成。目前治療藥物大多以延緩大腦退化速度為主,但效果也因人而異,甚至影響檢查上顯示退化減慢,但家屬卻表達患者狀況變差,但總體來說,病人的情緒、認知都會好轉一些。失智症目前尚無法治癒,但藉由藥物能減慢大腦退化速度,所以愈早服藥,保有認知能力的時間愈長。(圖/123RF)廖品雯說,失智症大致分為初期、中度、重度三階段,初期症狀輕微、難以察覺;中度時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協助;重度就必須完全仰賴別人幫忙,若越早確診就能越早服用相關藥物,雖然無法根治,但起碼能延長保有認知能力的時間,患者也會較有生活品質。照顧十多年之後,周貞利的父親、婆婆已經相繼過世,放下之後,周貞利才敢執筆寫下心情,更出版了書籍。湯麗玉則建議,照顧失智家人的時間可能長達20年,確診後一定要全家人共同規劃未來安排,一個人是不可能撐下去的!專家指出,蛋類富含葉酸及維生素B,多攝取能預防失智症。(圖/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