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陽
」 新冠肺炎 確診 復陽 疫情 武漢肺炎人妻稱尪不夠體貼 一氣之下跳河輕生「背後原因曝光」
人妻因為確診不想起床吃飯,沒想到竟與老公爆發口角,這名人妻小玥(化名)一氣之下跳入河中欲輕生,這個狀況就發生在大陸四川的九寨溝,所幸在警方和附近居民的協助下,將她從接近零度的河水中「從死神手中拉回」。在警方和鎮村幹部耐心勸導下,小玥終於知道自己不該如此,並表示今後將珍惜生命,不再如此衝動。(圖/翻攝自紅星新聞)根據《紅星新聞》報導,1月14日上午10點49分,九寨溝縣公安局黑河派出所接到黑河鎮村民小玥報警稱與老公發生糾紛。接到報警後,派出所員警陳亞飛和趙月趕赴小玥家中調解,調解過程中,小玥稱自己前段時間確診陽性,近期復陽,由於老公煮好飯菜叫她吃飯,事發當天她身體不適不想起床吃飯,兩人因此爆發糾紛,小玥認為自己生病時對方不夠體貼。經過調解,小玥以感染新冠病毒需要回房間休息為由,沒想到她居然是獨自駕車離開家。隨後,警方和小玥家人多次電話聯繫小玥,但電話一直沒人接聽。警方嘗試通過微信聯繫上小玥,在微信交談中發現她有輕生傾向,於是組織救援人員尋找小玥。當天下午2點左右,搜救隊在約20公里外的羌河溝村一個小型電站庫區發現小玥,當時她站在庫區石頭上,「我們在一旁喊話,給她做思想工作」。因生病外加受了刺激,小玥情緒激動,只要有人稍有靠近,她就做出要跳河的舉動。經過20分鐘的溝通,她依然沒有完全打消輕生念頭,這時,接到電話趕來救援的村民也趕到了,看到有人靠近,小玥縱身跳入水中。當下,距離最近的員警趙月與兩名救援村民隨即跳下河,奮力將小玥從水中拉出,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將她救上岸。當天氣溫和水溫接近零度,還好救援及時,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根據趙月表示,事發地水位較深,河水湍急,女子身穿羽絨服有一定浮力,落水後警民合力才成功將她救起。經過醫生檢查,小玥身體無大礙,在警方和鎮村幹部耐心勸導下,小玥終於知道自己不該如此,並表示今後將珍惜生命,不再如此衝動。人妻確診不想起床吃飯,沒想到竟與老公爆發口角,一氣之下跳入河中欲輕生。(圖/翻攝自頭新聞微博)
才抱怨「肺快咳出來」 10天後正妹Coser驚傳病逝
中國大陸高顏值Coser依川川在微博坐擁超過45萬粉絲,除了Cosplay的照片及影片外,依川川平常也會發文分享日常,不料日前她的微博突然發文稱,依川川在2022年12月28日病逝,文中僅簡單講述後續處理事宜,但沒有詳細說明死因。消息震驚不少網友並引發猜測,有人說是「復陽」後不幸喪命。據悉,依川川在2022年12月18日曾發文說自己咳到肺快出來了,隔天19日還發文慶祝梅西奪冠,在這之後就沒有任何動靜,未料時隔多日再發文竟是死訊,讓不少粉絲詫異又難過。
大陸疫情反覆因新冠間歇性排毒? 專家:無科學依據
近日,大陸有關新冠疫情「間歇性排毒」的專家觀點引起較大關注,有相關專家談到為何需要反覆從社會面篩查感染者時,提到「間歇性排毒」的概念,認為有些感染者並非持續向體外排出病毒、而是間歇性。針對此說法,大陸多位權威病毒專家都認為,新冠病毒的複製遵循病毒繁殖的基本科學規律,所謂的「間歇性排毒」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相關權威專家說明,新冠病毒主要是呼吸道感染病毒,屬於急性感染病毒,不存在「間歇性排毒」,指出病毒的感染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不存在「時有時無」。據第一財經引述一位專家表示,在新冠病毒感染的後期階段,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因病毒清除不乾淨,出現排毒的波動反覆,也會有一些極少數的「復陽」情況,但這時病毒大多情況下基本不具有傳染性。而進行反覆的社會面核酸篩查,主要是為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階段能夠儘早把感染者篩查出來,但所有病毒在複製階段都遵循基本的科學規律,不能用沒有科學依據的間歇性排毒來作為支撐高頻率篩查的理由。多位專家都認為,核酸檢測確實有時存在漏檢的情況,但對於大部分急性感染的病毒,如果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主要與採樣不規範或試劑盒的準確性關係更大,應從採樣、試劑品質去找原因,而非是所謂間歇性排毒的可能性。
龍潭退休人員「足跡稍多」...幼兒園染疫擴大 鄭文燦宣布:餐廳內用桌位減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9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6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指揮官陳時中說明最新確診狀況,其中案18555是新的案例,目前還沒有相關關聯的情況,幼兒園群聚目前感染源一樣不清楚。龍潭一名50多歲男子確診(案18514),目前感染源待查,曾於1月21日上午到尖石鄉泰崗村訪友下象棋,23日下午至晚間到竹北市幸子休閒農莊(KTV),喝酒、唱歌、吃飯、跳舞,時間長達5個小時。對此陳時中表示,案18514是龍潭退休人員,歌唱的足跡稍微多一點,雖然在外租屋,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姐姐那邊用餐,姐姐也確診,至於同餐廳用餐也有3人確診,目前該指標個案新增4人確診。自貿園區部分,陳時中指出,昨(25日)對亞旭、鴻佰合計採檢2789人,採出5人陽性,都是本國籍,居家隔離中,二採陽性;另外有9人是在居家隔離、集中檢疫所一採陰,二採復陽,7人是外籍員工、2人是本國籍。陳時中說,「我們這一次用採檢分級,除了亞旭外,其他要陸續復工。」陳時中表示,之後復工的公司要定期做快篩,至於亞旭要再採檢,持續停工。關於桃園幾條不明感染傳播鏈,陳時中透露,案18348本來是2個沒有來源的,現在新增案18616、案18617,之後知道案18135、案18616、案18617、案18348有在同一個餐廳,雖然不認識,但在同一時段有一起用餐,所以變成是來源上不明的群聚。針對桃園市八德區加貝爾幼兒園一對6歲與3歲姊妹確診,陳時中今(26日)表示,感染源現在一樣不清楚,姊妹放學都到叔叔家與堂弟妹一起,所以現在叔叔與堂弟妹也都確診,再加上1名同幼兒園的同學、中間有一名獨立個案,但都屬幼兒園群聚相關案件。由於桃園至少有2案都跟吃飯有關,因此鄭文燦宣布提高餐廳新規範,包括餐廳內用桌位減半、內用離開座位要戴口罩、附設KTV全部暫停開放,同時也呼籲曾到龍潭農家樂小吃店或八德錢都日式涮涮鍋介壽店用餐者,都主動出來採檢。
銀行員戴口罩卻染疫「可能傳播途徑曝」 醫點名「這群人」要觀察2周
桃機案相關照服員所引爆的中壢聯邦銀行群聚案,疫情持續擴大,至今已累計包括13名行員、1名行員家人以及尾牙餐廳西堤的員工等15人。感染科專家、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提醒,Omicron潛伏期較短,銀行30位行員中,目前陰性的17名行員,現在沒事不代表接下來都沒事,「一周內都不能掉以輕心」,建議3天後再採檢一次,若這17人無人復陽,還需再觀察兩周,都沒人發病才算安全過關。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先前表示,染疫的照服員,曾經於去年12月30日,與今年1月4日,兩度到銀行辦理業務,承辦人為第一個確診行員,也就是案17630。從當時監視器畫面顯示,照服員因為洽談時有講電話,曾把口罩移開,因此被視為是這波病毒傳播開來的主因。在桃園機場群聚案中,變成疫情支線的聯邦銀行,30行員中就有多達13人確診,陽性率達4成,黃高彬提醒,雖然目前檢驗的17名行員都是陰性,但大家要考量到,病毒是有潛伏期的,所以接下來一周,這17名行員都不能掉以輕心。現在除了現有的傳播鏈要掌握,把相關的家人、接觸者都找出來之外,剩下暫時沒事的17名行員,最好3天後再驗一次,以免出現復陽情況。至於居服員在銀行曾被監視器拍到,有短暫脫口罩情形,是否就是導致疫情傳播的關鍵?黃高彬表示,如果當時銀行剛好很吵,導致居服員需要大聲講話的話,就可能會讓飛沫噴比較遠一點。黃高彬提到,防疫要能落實,必須對談、互動的雙方都要戴口罩,才能達到較佳的保護力。他推測,銀行行員會染疫,有可能是行員在執行業務時,口罩不慎遭飛沫噴濺,之後取下口罩用餐時,又不慎沾到附著在口罩上的病毒;或是在手碰觸到沾染病毒的口罩後,又不自覺去摸眼口鼻等部位,才有可能造成病毒傳播與染病。
近3月境外移入510例 約3成突破性感染BNT占大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從7月2日至10月15日公布共有510例境外移入,其中有突破性感染有145例占比28.4%,接種疫苗廠牌最多為BNT疫苗占52例、AZ疫苗占33例、科興疫苗20例、嬌生疫苗11例、莫德納疫苗10例、國藥疫苗也有9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表示,此數據不能代表疫苗保護力,雖然有少數突破性感染,但接種疫苗仍會降低感染與重症死亡風險。據統計指出,本周基因序定有3例為Delta,分別來自美國及新加坡,其中有2位完整接種BNT疫苗、為突破性感染,而我國目前共要出171例Delta病毒。羅一鈞指出,雖然每天都有境外移入個案,但病毒量偏低、CT值偏高,推測可能和與國際疫情趨緩有關聯,也有可能是已確診過、或確診已久等復陽情況。羅一鈞提及,今天4例境外移入皆是突破性感染,包括2例為科興疫苗、1例為莫德納疫苗、1例為嬌生疫苗,確診CT值介於31至35之間,其中後3位在檢疫期滿採檢確診。
新研究!生物製劑雖能控制免疫疾病 卻會導致「病毒反撲」恐讓B肝復發
B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國人重要疾病,若沒有適當的監測與適時的藥物治療,可能產生B型肝炎發作而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B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會受到免疫系統的控制,然而一旦人體免疫力下降無法壓制病毒,就會讓B肝病毒大量快速複製,進而產生肝炎發作。近年來在風濕免疫疾病治療的進展下,發展出許多生物製劑,都比過去更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病程,保護關節,改善病友生活品質。但同時可能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產生B肝復發風險;即使在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仍可能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從陰性轉變為陽性並產生肝炎發作。臺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所領導的B型肝炎研究團隊,過去就曾發現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對於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仍有很高的B肝復陽風險。最近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及風濕免疫科共同發表1937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各類型免疫抑制劑治療長期追蹤結果,發現除了莫須瘤具有最高的B肝復陽風險,恩瑞舒(一種CTLA-4融合蛋白,可以讓免疫T細胞活化剎車)也具有B肝復陽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病人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在治療中仍可能產生抗體消失與B肝復發;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風濕免疫學頂尖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陳明翰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常需接受長期免疫抑制治療,以控制疾病進程,減少關節破壞。近年來研究發現施打生物製劑可能影響人體對抗B肝病毒的能力。在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下,可能使B型肝炎發作。一位68歲男性,2014前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2015年起接受恩瑞舒(Orencia)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因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持續追蹤肝指數、黃疸指數,及每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2021年1月此患者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轉為陽性,B肝病毒量已上升至1520萬IU (正常為測不到)。風濕免疫科醫師保持高度警覺性,及時轉介至胃腸肝膽科接受抗病毒治療,目前病患B肝控制良好,且持續接受恩瑞舒治療,關節炎也得以受到穩定控制。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李懿宬醫師提醒,台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務必幫病人檢測B肝抗原與抗體,即使是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也不可輕忽。在免疫抑制劑治療過程中,除了定期檢驗肝指數、黃疸指數,也需追蹤B肝表面抗原與抗體。若接受高強度的免疫抑制劑治療,像是莫須瘤與恩瑞舒,因B肝復發率高,也需考慮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健保在今年3月1日起,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之給付,包含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使用莫須瘤或長期高劑量類固醇,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產生B型肝炎發作者,都可給予B肝抗病毒治療。針對B肝高復發風險病人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對於中低復發風險病人定期監測,若B肝發作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才能確保B肝病人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安全性。
3劑疫苗也難敵病毒! 台灣首見俄羅斯疫苗「突破性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針對今天的境外入病例的突破性感感染,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案16113為我國籍60多歲男性,從美國入境,打過3劑疫苗,今年4月時接種過1劑AZ疫苗,之後又接種共2劑BNT疫苗,總計接種3劑新冠疫苗。羅一鈞說,案16113於8/26入境、9/2確診,雖然距離第三劑BNT疫苗接種時間尚未間隔14天,但還是將其歸納為突破性感染,研判是入境前就在國外感染。此外,案16114是40多歲俄羅斯籍女子,接種過2劑俄羅斯衛星5號疫苗,也是台灣首次接種過俄羅斯疫苗後出現突破性感染的案例。另一位境外移入案例16116,則是從南非入境的30多歲女性,7月底曾在南非確診過,8/27入境後進行隔離,由於需要前往殯儀館處理事情,因此申請外出,依規定必須先採檢,結果是陰性才能外出,女子第二次申請外出時採檢後確診,目前研判應該是屬於復陽案例,但由於CT值為21,顯示病毒量偏高,所以會再針對女子進行基因定序,同時也匡列她之前外出的接觸者。
赴澳台男被驗出染「印度Delta變種病毒」 莊人祥:5月8日前就發病對台風險不高
澳門衛生部門今(19日)公告,一名自台灣移入的59歲男子確診新冠病毒,且經過檢測後,確認該名病患感染的是印度Delta變種病毒,通報認為男子是在越南感染機率較大;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研判個案在5月8日之前就發病。澳門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日前公布第53例確診病例,是一名17日入境之台灣男子,19日中心再指出,經過初步檢測,男子感染的是Delta變種病毒,經過疫調,患者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時在越南工作;由於男子核酸檢測結果病毒量低,血清IgG(代表曾受過感染)呈弱陽性,IgM(代表近期受感染)呈陰性,符合「復陽性」表現,因此研判男子是在越南感染的機率較大。對此,莊人祥告訴「中央社」記者,該男子是在5月8日從印度返台,入境當天PCR檢測為陰性,隨後在集中檢疫所進行14天的集中檢疫,21日期滿檢測結果也是陰性。莊人祥表示,該名個案為了出國,6月15日曾進行自費採檢,結果也是陰性,沒想到17日至澳門篩檢結果呈陽性,因此研判男子是在5月8日之前就發病,目前處於時陰時陽階段,傳染力較低。莊人祥補充,男子回台至今沒有症狀,3度採檢結果也都呈現陰性,因此研判傳染力較低,但為求謹慎,指揮中心仍會針對同住家人進行採檢,並對個案住處附近區域進行追蹤。
輕症「10+7」視同無傳染力 張上淳:就算驗出陽性也不用太緊張
近期因有輕症患者經「10+7」的檢疫規範後又被驗出陽性,遭地方衛生單位二度隔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指出,目前專家會議一致同意,輕症患者經17天檢疫解隔離後,應不具傳染力,不需要再採檢;即便被驗出陽性,也應視同不具傳染力。為紓解國內醫療量能,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輕症患者若發病10天後症狀緩解,即可返家居家隔離7天。但有民眾擔憂,經17天隔離後PCR仍然是陽性,可能成為防疫破口。張上淳對此解釋,針對輕症患者的「10+7」隔離措施,是根據國外經驗及實證資料。昨天專家會議討論做出的決議仍是輕症患者經17天隔離後,應不具傳染力,因此就算有患者隔離後又驗出陽性,只要視為復陽個案看待即可。至於為何會有輕症患者遭二度隔離?張上淳研判,可能是因為各地方政府對後續再發現陽性的個案,處置模式還沒有一致,因此仍有復陽個案遭二度隔離。張上淳也建議,曾感染輕症的患者經過「10+7」的措施後解隔離,除非有特別的理由,否則不用再特別採檢;就算驗出陽性,也不用太緊張,因為已不具傳染力。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也說明即將開放的居家快篩,指出目前食藥署已研擬草案,從民眾快篩陽性後轉介到醫療院所都有流程,民眾購買時會由醫事人員提供面對面或線上教學。羅一鈞也說,因為民眾不會有通報的權限,萬一被驗出陽性,不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要到社區篩檢站進一步確認;若經進一步PCR採檢陽性,會依法定傳染病的通報流程,接著就可銜接上公衛體系。
柯文哲呼籲中央公布「確診個案高密度足跡」 專家說重話:疫情恐難善了
新冠肺炎社區感染擴大,台北市長柯文哲23日指出,桃園醫院內感染向外擴散,連續出現好幾位一採陰、二採確診,顯示這是一個嚴重問題,呼籲中央公布確診者高密度足跡區域;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也說重話表示,疫情恐難善了,疾呼公布確診者鉅細靡遺的足跡,大量篩查才能撈出密切接觸與非密切接觸感染者。連爆二採確診問題嚴重案852護理師照顧過的9旬老翁(案881)及老翁6旬大女兒(案882)相繼確診,老先生原本一採陰,後來因為牙痛,到林口長庚就醫二採才確診,後續疫調匡列的大女兒也確診。柯文哲昨表示,感染與檢測時間太近,因還在潛伏期間,便會發生「偽陰性反應」,如今桃醫院內感染已向外擴散,連續出現好幾位一採陰,二採確診狀況,顯示這是一個嚴重問題。他強調,變種病毒活性強,傳染速度快,且已社區感染,此刻指揮中心恐怕要滾動修正SOP,不能只單看一採結果,應該先對醫院全體員工、曾住院、轉院病患與家屬擴大採檢,同時擴大居家檢疫,避免感染擴散。疫情資訊要直接透明柯文哲呼籲,對於桃醫確診感染者,指揮中心應「公布確診個案高密度足跡區域」,也就是過去「只要認為疫情在掌握中,就不予公布足跡」的作法應該要調整了,與其花費心力畫出一條未必真正準確的感染途徑,不如給國人更直接、透明的資訊,讓民眾和該區域的醫療院所提高警覺,會是現階段更適宜且有效率的方式。王任賢則剖析,桃醫這波群聚感染,看來病毒是本土、新鮮、活蹦亂跳的,患者剛被傳染,體內不斷產生大量病毒,傳播力大才會有人戴口罩說話也遭傳染,還有人是接觸十幾分鐘就確診。強制大量篩查接觸民眾王任賢說,台灣過去以極少篩檢量創造出防疫優等生的奇蹟,是因為疫情始終阻絕於境外,雖仍出現多例檢疫14天後,核酸檢測復陽個案,但其病毒來自境外感染,病毒經過14天和人體抗體對抗後,早已奄奄一息,傳播力和活力有限,所以把確診個案往前篩查密切接觸者就能止住疫情。不過,如今情況已不同,王任賢呼籲中央,公布鉅細靡遺的足跡,配合時間、地點,強制大量篩查接觸民眾,才能徹底做到「清零篩查」,有效撈出密切接觸與非密切接觸感染者。
部桃院內狀況曝光 防疫專家:這波疫情恐難善了
桃醫爆發院內群聚感染,連日來確診者人數不斷增加,對此,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重話表示,「疫情恐難善了」,並且疾呼:公布鉅細靡遺的確診者足跡,再配合上時間、地點相匹配的接觸民眾強制大量篩查,才能有效撈出密切接觸與非密切接觸的感染者。桃醫疫情不斷增溫,據悉,院內環境中多處被驗出有新冠病毒,就連電腦鍵盤都被驗活病毒;而這波確診者有人戴口罩說話也被傳染,甚至有接觸不到10分鐘就被傳染;王任賢認為,這與國外社區傳染模式非常像,存在於環境中與感染者的病毒活性相當高,他也呼籲,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不能再用舊思維和病毒作戰了。王任賢說,台灣過去以極少的篩檢量創造出防疫優等生的奇蹟,是因為疫情始終阻絕在境外,雖仍出現多例檢疫14天後核酸檢驗復陽個案,但其病毒來自境外感染,且在檢疫14天裡個案身上已自行產生抗體,病毒經超過14天和人體的抗體對抗後早已奄奄一息,傳播力和活力有限,是以把這確診個案往前推篩查密切接觸者就能止住疫情。王任賢認為,桃醫這波群聚感染,看來病毒是本土、新鮮、活蹦亂跳的,患者才剛被傳染,體內不斷產生大量病毒,傳播力大,才會有人戴口罩說話也被傳染,還有人是接觸5分鐘就被傳染。他也疾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鉅細靡遺的足跡公布,再配合上時間、地點相匹配的接觸民眾強制大量篩查,才能有效撈出密切接觸與非密切接觸的感染者,徹底做到「清零篩查」。
香港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 33歲患者遊歐返港確診
香港衛生署24日公布一名全球首例的重複感染病例,這名年約33歲的患者,曾在3月底確診並在4月康復,不過這名資訊工程師,8月由西班牙返港後被確認二次感染!根據綜合港诶報導,港大微生物學系袁國勇教授團隊發現,患者體內的病毒基因序和首次感染明顯不同,屬於全球首例的「二次感染」病例,而非「復陽」病例。研究團隊認為,在兩次感染的病毒基因序當中,發現到明顯差異,足以證實就算患者康復、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還是有再次感染的可能,不過他們推斷,這有可能是歐洲的病毒已經變種,無法讓患者本身的免疫力發揮效用。袁國勇強調,雖然二度感染的症狀不明顯,但還是有傳染風險,有機會在人群中傳播,更可能造成社區感染隱憂。根據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出,這名患者在返港後多數時間留在家中,但仍提醒港民若有相關症狀應立刻就醫,降低社區感染的風險和新一波疫情的隱憂,而這名患者的病歷個案將做為新的個案處理。
新冠肺炎患者容易復陽?醫學研究:康復者抗體約只維持2至3個月
有些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患者在康復後,體內會存有抗體,因此被視為疫情的救星。但《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18日刊登的最新研究顯示,不論有症狀或無症狀患者,其體內的抗體大多只能維持2至3個月。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抗體維持的時間會更短。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刊於《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的研究,是全球第一個能突顯新冠肺炎患者免疫反應的研究,由中國研究團隊以中國重慶市萬州區各37名有症狀、無症狀患者進行研究。研究指出,無症狀患者的抗體持續時間較有症狀患者更短,康復數週後,40%的無症狀患者在實驗最後,體內幾乎已偵測不到抗體,有症狀患者則只有12.9%會檢測不到。研究報告的作者認為,若痊癒後對新冠肺炎的免疫力掉落如此的快,就很可能二度染疫。相較感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與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等其他冠狀病毒,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據信約可持續1年。另外根據《法新社》報導,中國研究人員以重慶市萬州區的2組患者進行痊癒數週後的血液樣本比對,一組為37名無症狀患者,另一組則是37名有症狀患者。無症狀組只有62.2%有產生短暫抗體,有症狀組則是78.4%有短暫抗體。經過8週後,81.1%的無症狀者出現抗體下滑,有症狀者則是62.2%。此外,無症狀患者的18種促炎細胞因子和抗炎細胞因子(細胞信號傳導蛋白)水準也較低。報告的作者認為,這表明了無症狀患者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可能較弱。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免疫學教授、英國免疫學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Immunology)發言人阿特曼(Danny Altmann)認為,中國的研究突顯出防疫關鍵問題,「目前許多免疫數據都是來自分析病況最嚴重的住院患者,但大部分更輕微的感染者會想知道能否有持久的保護性免疫力。」而雖然此研究的規模較小,但研究團隊仍強調可以提供各國在衡量「免疫護照」政策時做為參考,支持持續採用公共衛生政策,並展開廣泛的病毒檢測。
孟加拉確診夫妻返台沒穿防護衣 莊人祥:疫調不實最高罰30萬元
我國15日新增2例境外移入,為50多歲男性(案444)和40多歲女性(案445),2人是夫婦,13日從馬來西亞搭乘專機返國。不過經《蘋果新聞網》指出,這對夫妻16日被踢爆隱瞞未穿防護衣一事,僅戴口罩。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經調閱監視器查證,夫妻倆確實僅戴口罩,依法可處罰6到30萬元左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宣布,這一對從孟加拉轉到馬來西亞搭專機回台的夫妻,2人在孟加拉已確診,並經治療檢驗呈陰性出院,返台再次採檢又復陽,其中,太太並未符合旅外國人確診者返台條件,但回台聲稱有穿防護衣、戴口罩,只是16日遭爆料其實並無穿防護衣,指揮中心也證實此事。莊人祥表示,經調閱監視器發現兩人僅戴口罩,至於為何隱瞞真相,會再進一步調查。關於罰則,莊人祥指出會讓地方衛生局認定,他說明,說謊者依規定應處罰6到30萬元左右。莊人祥指出,戴口罩是防疫最關鍵的一步,他還表示,目前對於旅外國人確診者返台條件主要包含發病日到登機日已達到2個月且症狀緩解,或是2次呼吸道檢體呈現陰性,只要符合兩者之一就可以搭機返台,但會建議事先告知航空公司,讓航空公司做好因應措施。
「連13天+0」被打破!國內新增2例確診 曾於境外感染「返國復陽」
國內「+0」被打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為50多歲男性(案444)及40多歲女性(案445),兩人為一對夫婦,分別於今(2020)年1月下旬及3月上旬至孟加拉工作,6月12日一同自孟加拉搭機至馬來西亞,並於13日自馬來西亞搭乘專機返國。指揮中心表示,案444在孟加拉工作期間,曾於5月23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及味覺異常等症狀,案445則於5月25日出現發燒症狀,兩人均於孟加拉當地確診後住院治療。其中案444於5月26日即無症狀,5月28日及6月2日採檢均為陰性,案445於6月2日檢驗陰性,兩人6月2日出院返家後未再外出。兩人6月13日返國入境時無症狀,因主動告知曾於孟加拉確診住院,由機場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隔離,其中案444一採檢驗陽性,案445一採檢驗陰性,二採檢驗陽性,兩人均於今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指揮中心指出,案444與案445搭機返台時均有戴口罩、著防護衣,入境後未接觸國內親友。衛生單位目前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機組員及前後兩排乘客共37人,由於兩個案全程皆有著防護裝備,因此11位機組員列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前後兩排26位乘客維持居家檢疫對象。指揮中心統計,國內截至目前累計74,40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73,507例排除),其中445例確診,分別為354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433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三採陰案例病毒量沒有或很低 張上淳:接觸者無需再隔離
先前台灣出現4名個案,三採陰出院後復陽。張上淳表示,4名三採陰患者出院後共計追蹤8名密切接觸者,接觸者再次居家隔離14天,均無相關症狀出現;滿14天時均進行採檢,PCR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可知三採陰案例身上已沒有活病毒或病毒量很低,幾乎沒有傳染力。張上淳指出,因此據專家諮詢小組最新的討論,三採陰復陽案例出院後的接觸者,若沒有特殊狀況不用再次被居家隔離。除非有特殊狀況,例如復陽而病毒量高才會再另做處理,基本上三採陰復陽個案的接觸者不用再擔心。張上淳補充,三採陰復陽個案後續也不必再到醫院治療,做好自主管理即可。
20歲女間隔2個月又復陽 「金芭黎台商無敵!」紀錄難以超越
指揮中心表示,個案5月3日返國入境時無症狀,因主動告知曾於卡達確診,由機場檢疫人員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並於5月4日檢驗陰性後,搭乘防疫專車返家居家檢疫。個案返家當日即出現腹瀉症狀,5月5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從3月10日在卡達確診至今日復陽,中間已經間隔將近2個月,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教授說,這位年輕女性採檢的結果是弱陽性,其實近來也有許多復陽案例,模式也十分類似,推測應該在卡達治療後,就一直是時陰時陽的狀況,以時陰時陽的狀況來說,國內最長82天才轉陰的金芭黎台商案例仍是指標,目前還沒有人打破紀錄。
「台灣首例!」三採陰出院又感胸悶 一驗竟又確診
新冠肺炎「復陽」案例層出不窮,台灣一直都採取相當嚴格的「三採陰」政策,也就是確診患者需要三次採檢結果皆為陰性之後,才能出院,來確保不會有「復陽」案例有傳播病毒的機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教授表示,過去疫情初期時,指揮中心原本是採取「二採陰」政策,後來因為陸續有一些案例在二採陰之後,又出現復陽的情況,所幸尚未出院就及時發現,因此才轉而決定採取「三採陰」,之後也就一直沒再出現復陽案例。張上淳說,但最近確實出現第一例三採陰之後又復陽的案例,這位患者出院之後仍然感覺胸悶不舒服,因此就醫檢查,同時再次進行PCR採檢,沒想到竟然測出陽性的結果,顯示體內依舊有病毒,張上淳說,這位患者的病毒量非常低,應該不具有傳染能力,只是三採陰之後就又復陽,讓人較為驚訝,這也是目前為止台灣僅有的一例。會不會擔心新冠病毒成為常態性病毒?就如同每年的流感病毒?張上淳說,目前台灣是採取相當嚴格的方式來圍堵新冠病毒,如果防守力道較弱,或許病毒就會散布出去,變成和流感病毒一樣的常態性流行,但目前就是盡力防守就是了。
2萬「無症狀感染者」趴趴走! 專家點出「武漢解封」潛在危機
大陸湖北省武漢封城76日,於今(8日)0時解封,居民在防疫前提下可回歸正常生活。有專家指出,許多人因此放鬆警惕,但其實約有1至2萬名的「無症狀感染者」,將會隨著解封而到處趴趴走,相當危險。首班列車將開往廣州。(合成圖/百度)據陸媒《和訊網》報導,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楊炯教授表示,以近3日的普查數據發現,武漢的無症狀感染者佔0.15%-0.3%。他解釋:「也就是說大約有1、2萬的無症狀感染者,雖然現在看來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比較低,但總歸是有傳染性的,還是需要警惕。」由於武漢疫情明顯趨緩,民眾的防備心已減弱,甚至有人出門不戴口罩,讓楊炯認為相當危險。楊炯表示「少聚集、戴口罩」依舊必要,「不排除新冠肺炎會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的可能,因此我們應該把它當流感來預防,起碼這幾個月應該是這樣,小心一點為好。」報導指出,目前武漢打算加強重點人群排查,包含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復陽患者、無症狀感染者等、從境外回來身體有異常的人員,還有這些人的密切接觸者,比如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