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科
」 中風 心肌梗塞 劉中平 心臟 心臟病睡覺「沒這個」呼吸困難? 醫示警:恐是心臟衰竭
大部分人睡覺都會躺枕頭,但如果發現沒有枕頭你會呼吸困難,那要注意了!英國權威心臟科醫師示警,如果你在沒有一堆枕頭支撐的情況下難以入睡,這可能是致命健康狀況的「隱藏」跡象。英國心臟病學權威、保險公司Vitality副醫療處長戈德塞斯(Rosie Godeseth)表示,平躺在床上時的不適可能是心臟衰竭的症狀,症狀包括虛弱疲倦、四肢腫脹,有時還會因肺部積水而導致極度呼吸困難;由於平躺時,呼吸問題可能會更嚴重,患者通常會發現「支撐」的姿勢更舒適。戈德塞斯說,「有時(患有心臟衰竭的人)會出現肺部積液,導致躺下時呼吸困難,如果你發現睡覺時必須靠枕頭或醒來時呼吸困難,請去看醫生,醫生可能會建議於夜間配戴健康監測儀或進行心臟檢查。」報導指出,心臟衰竭是一種無法治癒的長期疾病,但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治療方法包括改善心臟功能的藥物和手術、植入心律調節器以控制心率或進行心臟手術以改善血流。另外,心臟衰竭其他較不常見的症狀包括持續咳嗽、腹脹、心率加快和食慾不振。戈德塞斯表示,儘管這些問題也可能是由不太嚴重的情況引起的,但最好還是進行檢查。戈德塞斯補充,有多種方法可以長期改善心臟健康,包括保持活躍、健康均衡的飲食和避免吸煙,光是運動就可以幫助降低35%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它有助於調節血壓、降低壞膽固醇並保持血糖水平穩定。
趙少康動手術心臟停3小時! 醫提醒「舒張壓低於60要注意」越早開越好
媒體人趙少康5日在臉書自曝動了心臟手術,原因是主動脈有擴大的現象,並導致瓣膜關不緊,心臟打出去的血液會回流等情況,因此換了主動脈與瓣膜,過程中心臟還停了3小時,有如死過1次,心臟科醫師呼籲,民眾要留意低於60的舒張壓。另外,前藍委、前醫師全聯會理事長蘇清泉指出,趙少康動手術前曾向他諮詢,自己就曾建議,應該及早檢查和及早治療,且心臟開刀仍有不小風險,趁著年輕越早開越好。73歲的趙少康自曝多年來舒張壓5、60,雖沒有不適,不過檢查後發現主動脈擴大,造成瓣膜關不緊,心臟打出去的血1/4又流回心臟,他自述沒有症狀,不過一堆名醫大老卻建議他開刀,像是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振興醫院前院長魏崢等,趙少康認為有可能是術前評估瓣膜病變有一定嚴重度合併心臟結構變化,或主動脈擴大日後可能產生嚴重病變,因此建議一併開刀解決,避免主動脈剝離或心衰竭。趙少康透露,他在上午8點進手術室,下午6點進加護病房兩天,再轉普通病房,手術由魏崢動刀,過程中心臟停止3小時,以人工血管換主動脈、換瓣膜,又處理血管,而魏琤形容該手術在心臟手術中,難度算8,換心的難度是5。根據《中時新聞網》引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禎元說法,主動脈瓣膜逆流者,有可能造成舒張壓偏低,正常人舒張壓應在60到80mm/Hg,若是低於60 mm/Hg,要留意有可能是瓣膜病變,致使瓣膜關不緊,讓心臟打出去的血迴流心臟,造成心臟負擔,嚴重恐導致心衰竭。至於主動脈瓣膜逆流原因?李禎元認為,有可能是因瓣膜老化、鈣化,甚至是因主動脈擴大、有瘤,才讓瓣膜關不緊,從趙少康的敘述,至少進行了主動脈置換手術,也換了瓣膜,並進行了冠狀動脈復位術,這樣大規模手術,一定是鋸開胸骨、複雜度極高的手術,胸前至少留15公分以上的疤痕,說是比換心手術難度還高,算是貼切的。李禎元還表示,舒張壓低有可能意謂老化、感染、內分泌失調、出血、脫水、藥物或是主動脈逆流所致,建議需釐清原因,若是收縮壓高、舒張壓低,這仍歸類為高血壓,要以藥物控制,若是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還合併有喘、水腫等心衰竭症狀,恐需積極治療,甚至評估是否有開刀適應症。另外,蘇清泉在臉書以「心臟開刀要趁年輕」為題發文指出,當他得知對方心臟略有不適,早就建議要及早檢查、及早治療,趙少康很明顯聽進去了,做了完整的檢查,也在名醫魏崢院長的細心手術下完成「開心」,恢復情況良好,近日出院,很為他高興。蘇清泉表示,台灣醫術發達,心臟手術更是世界一流水準,但雖然如此,心臟要開刀仍有不小風險。他還舉了一個例子,安泰醫院有位高齡86歲的女性患者開了心臟瓣膜手術,手術整個過程堪稱順利,但也讓團隊耗盡心力,身為心臟外科醫師,臨床上遇到應要開刀的患者,蘇清泉都會勸對方愈早開刀愈好,而趙少康也留言回應,「謝謝清泉兄專業建言,目前已經無恙,有病真的不要拖」。
印籍移工搬木材突倒地OHCA 院方:疑流感引心肌炎險亡
彰化縣芳苑鄉28日上午9時許發生一起突發意外,1名34歲印尼籍男移工在台電芳苑變電所搬運木材時,疑心肌梗塞突然發作,導致他倒地當場失去生命跡象,警消獲報到場,救護員趕緊使用AED電擊並送醫搶救,所幸後續已恢復心跳,經檢查,病患疑因流感造成心肌炎,險些因此喪命。消防局表示,彰化縣消防局上午9時6分獲報,草湖段台電變電所工地有1名男移工失去生命跡象,消防局立即出動2人到場救護,抵達後先將患者傷口初步清洗再包紮止血,接著使用AED電擊2次,再將他以頸圈和長背板移上救護車再電擊4次,隨後接連送往二基醫院及彰基醫院搶救。院方說明,患者經插管搶救後,所幸已恢復自發性呼吸,但昏迷指數3分仍意識模糊,不過大腦已無明顯出血且主動脈未剝離,四肢也能揮舞,患者經流感檢測,遭懷疑是流感造成心肌炎險喪命,後續情形院方將會同心臟科醫師進一步治療。
台灣335萬慢箋長者 逾半有多重用藥問題
台灣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明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門診處方28天以上慢箋的長者,從2018年的256萬人,2023年增至335萬人。其中,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從130萬人增至178萬人,增加了36.9%。健保署統計,國人使用至少5種藥品者,2018年至2023年,占率從51%提升至53%,即每兩名領有慢箋的長者,就有1人有多重用藥問題。進一步分析去年335萬慢箋長者使用的藥品,降血脂藥最多,達54%,180萬人使用。其次依序為治療高血壓、心臟衰竭及糖尿病的腎素-血管收縮素(51%),以及抗凝血藥(34%)、糖尿病藥(34%)及降血壓的乙型阻斷劑(30%),都是慢性病用藥。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指出,人口老化、醫學進步下,病人年紀一定是越來越大,面臨的問題也相當多。他舉例一名心臟科病人,還需到腎臟科、內分泌科、腸胃科、神經內科、精神科就醫,6科必須回診,無法一天看完,得分散在一周或一個月內,平均一科開立5種藥,領取的藥物共達20~30種。台北市藥師公會顧問、前理事長張文靜分析,多重用藥是高齡社會一定的趨勢。年紀大、患有糖尿病的人,若沒有照顧好,可能會併發腎臟、心血管問題,一些長者因腎功能不佳,沒辦法吃太多蛋白質,將會導致肌肉不足、活動減少,但若都吃澱粉,又會造成血糖問題。張文靜進一步舉例,另一些長者牙齒不好,無法咀嚼,只能吃糊狀食物,長期下來不僅營養不足,還會連帶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年紀越大,健康狀況通常都會越不好,國健署、健保署必須聯手,從營養、運動的方向來改善。
全台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 14歲少女術後3天出院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心臟科於今年九月,成功完成全國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這次手術為14歲患有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女童小琪(化名)帶來健康的新希望。小琪出生時即被診斷為肺動脈閉鎖無心室中隔缺損,此病特徵為三尖瓣發育不良造成三尖瓣膜狹窄,雖然自出生後已接受一系列矯正手術與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但狹窄依然嚴重。多年前曾接受傳統的外科手術置換生物性三尖瓣膜,但由於瓣膜逐年衰退,功能喪失,病情逐漸惡化、身體越加虛弱。中醫大兒醫心臟科團隊經過多次討論與審慎評估,決定採用此一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成功為小琪完成手術。術後各項評估結果顯示,新置換的瓣膜運作良好,小琪在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狀況穩定。「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可讓病人免受再次「開心手術」之苦,近年來在國外醫學中心針對術後再次退化之瓣膜有不少成功經驗,國內也有少數成功案例,但僅侷限在成人,尚未有兒童手術的成功案例。該瓣膜最初是使用在成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今年九月,中醫大兒醫團隊考量小琪右心房與右心室的壓力差可能惡化原本受損的右心室功能,且術前評估顯示其STS分數(美國胸腔外科學會手術風險指標)超過8%,表示再次手術的風險極高;因此心臟科團隊竭盡全力尋找解決方案,決定讓她接受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術後有效緩解了長期右心房的高壓差,順利置換小琪衰退的舊瓣膜,創下國內兒童首例成功案例。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經驗,歷經多次心臟手術後,心臟產生的疤痕組織其收縮力道較正常組織弱,甚至可能導致心肌病變,進而產生心房或心室心律不整,惡化原先受損的心臟功能。同時因為心臟所在之縱膈腔,經多次手術會產生血管沾黏組織,不容易止血且術後出血風險高,使併發症與死亡率上升。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徐宗正主任說明,「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對已置換過三尖瓣膜的病人來說,是相對安全且有效的。其原理是用帶有新瓣膜的金屬支架,將舊的瓣膜壓扁,在相同位置進行置換,不用取出舊瓣膜。此技術僅適用於生物性瓣膜,金屬瓣膜雖然使用年限長,但無法重複放置。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10至15年,視病人的個體差異與生活習慣而定,部分情況可能提早衰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外經驗,「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置換方式可多次重複進行,以延長瓣膜的使用期限。
新竹2歲男童送醫竟發現腎結石!醫驚呼執業十幾年第一次碰到 疑因喝高蛋白粉
新竹縣一名2歲男童因為高燒、急性腹痛送醫,發現右腎竟有一顆1公分大的結石,由於結石堵塞導致細菌感染併發敗血症,原來家長每天都餵孩子食用一款低脂高蛋白粉。目前食藥署對於1歲以下嬰兒食品有嚴格把關,採「查驗登記許可制」,但若是兒童誤用適合成人的食品,僅可依《食安法》標示不實,裁處4萬到400萬元,醫界批規範太過寬鬆。東元綜合醫院兒童心臟科主任賴俊維在臉書分享,最近收治一名2歲男童因高燒、急性腹痛送醫,急診安排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竟發現右腎有一顆1公分大的結石。男童的白血球和發炎指數都很高,由於結石堵塞,細菌感染造成右側大葉性腎炎,併發敗血症,住院治療至少1周,之後再會診腎臟科和泌尿科醫師,討論如何處理結石。「執業十幾年,第一次看到年紀這麼小就發生腎結石。」賴俊維說,男童無論是生長發育、新生兒代謝疾病和罕病篩檢、自費腎臟超音波檢查都正常,沒有任何病史,詢問日常飲食才得知孩子每天都吃一種低脂高蛋白粉營養品,主要成分是大豆蛋白、磷酸鈣和碳酸鈣。賴俊維提到,過去高雄也有類似案例,一名4個月大男嬰,疑似被餵食母親減肥用的直銷高蛋白奶粉,長期營養失衡差點丟掉小命。他呼籲家長,兒童最需要均衡飲食,除了維他命和益生菌外,不要給小孩吃任何營養補充品。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表示,有些爸媽認為1歲過後要換奶粉,建議仍以兒童奶粉為主,不宜使用和大人一樣的品項,尤其是添加很多離子、高蛋白配方的營養品,小孩的腎臟恐怕負荷不了,使用前應先諮詢小兒科醫師。目前食藥署針對1歲以下嬰兒配方食品採加強管理措施,業者應先辦理查驗登記並取得許可文件後,始得製造、加工、調配、改裝、輸入或輸出,國內共有137項食品取得許可。至於非1歲以下嬰兒配方食品,則以一般食品管理。食藥署表示,如果業者欲自願性標示產品的食用對象,應與事實相符,且應有相關佐證資料備查。產品若標示不實或致消費者誤解,可裁處4萬至400萬元,且限期回收改正,才能繼續販賣。
5旬男上廁所後暈倒 心臟科醫師解密:中年人較常見
最近有一名50歲出頭的男子,半年內發生2次上廁所後直接昏倒的狀況,家人們很擔憂,他便就醫檢查,但發現並非心臟相關疾病;醫師研判與迷走神經反射有關,主要是排便或小解時腹部用力或憋氣,使血液回流心臟的量減少,造成血壓下降、心跳變慢導致昏倒。中華民國心臟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宇平診所院長劉中平在臉書粉絲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分享他在門診遇到的病例,一名50歲出頭的男病患,主訴半年內發生2次昏倒,都是在他上廁所之後,表示自己頭暈失去意識後就倒在廁所裡面。該名男病患當時被家人送急診後,他醒過來身體也沒有異常狀況,在急診室醫師建議下前往心臟科檢查,但心臟功能完全正常,24小時心臟記錄器也沒有特別變化;男病患因為很怕又發生意外,便找到劉中平醫師診治。劉中平醫師說明,昏倒是心臟科門診常見的症狀,上廁所後暈倒還是重中之重,因為廁所有磁磚和堅硬的洗手台,容易造成外傷和頭部出血,後果不堪設想。針對此病患的狀況,劉中平醫師指出,可能與迷走神經反射有關;在排便或是小解時,肚子需要用力加壓還有憋氣,這種動作過於強烈或持久,會造成回流到心臟的血液量減少,使得血壓下降,腹部壓力增加刺激到頸動脈的壓力受器,就會出現迷走神經反射,導致心跳變慢,綜合各種原因就會讓人頭暈、失神,嚴重會昏倒的情況。劉中平醫師提到,一般昏倒常見於年輕女性或高齡老人,但是上廁所後的暈倒,則是中年人比較常見。除此之外劉中平醫師也補充,要減少上廁所暈倒的風險,應避免便秘和憋尿、多喝水多吃蔬果、給自己充裕時間如廁;而廁所內加裝扶手和地板鋪設軟墊,則能防止昏倒後受傷。最後劉中平醫師也呼籲,民眾在昏倒之前有胸部悶痛或是心跳加速症狀,昏倒後又無法立刻爬起來,甚至出現長施間失去意識,就要請醫師評估是否有潛在的心臟或腦部疾病。
7歲女童流感爆急性腦炎 雙親忍痛器捐遺愛人間
7歲的露露(化名)因被傳染流感,今年4月因連續二天發燒且咳嗽流鼻水,第三天早上意識不清,緊急轉送到馬偕兒童醫院,到院時腦幹反射已有一半消失,血壓下降,心電圖產生變化,有明顯心肌炎現象,經團隊搶救後血壓暫時平穩,但已出現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在住院68天後,完成心、肝、腎器官捐贈,讓露露遺愛人間。露露從家長發現意識改變到緊急送醫,時間非常緊湊,不過已因為病毒攻擊而出現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導致腫脹發炎,進入加護病房後當晚即進行急救,所幸急救後血壓轉趨穩定,之後經腦部MRI等相關檢查發現,腦部受損嚴重且持續意識昏迷,與家屬說明及召集包括神經科、麻醉科、護理師、協調師、社工師及牧師、關懷師等跨團隊進行器官捐贈討論會議下,雙親決定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馬偕兒童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田智瑋表示,露露過往沒有其他病史,如同一般正常小學1年級的學生活蹦亂跳,此次受到來勢洶洶的流感病毒併發猛爆性心肌炎與急性壞死性腦炎,屬於流感併發重症個案,到院時情況已非常危急,團隊為把握黃金搶救期一直採取積極治療方式。無奈露露受到病毒侵犯腦幹已造成永久性損傷且一直未清醒,完全仰賴呼吸器,在多次向家長解釋病情時,家長均非常理性瞭解病毒威脅的可怕,由於與主治醫師有同為基督信仰的支持,露露的雙親在過程中表現的令團隊疼惜不捨,更不時關心問候照顧露露的兒童加護病房團隊成員。露露雙親在明白心愛的孩子已無法救回的情況下,依靠信仰的力量給了內心充分的支持,願以聖經一粒麥子落在地裡的教導,來祝福需要等候器官捐贈的孩子,使生命得以延續。馬偕醫院器官捐贈協調師郭惠娟表示,依器官捐贈條例規定,需於腦死判定後才能完成器官捐贈,得知家屬器捐意願後,緊鑼密鼓進行器捐登錄,與各相關醫院協調師連繫,由於兒童器官捐贈屬實少見,依法為優先與兒童等待者進行配對,若無法完成配對,才會找尋第二順位的成人等待者。郭惠娟表示,依器官捐贈登錄中心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為止,113年等候器官移植病人多達1萬1300人,已完成受贈者不到600人,顯示只有約5%的等待者可以有獲得移植機會。國內器官捐贈個案不多,兒童個案更是少之又少,露露則是馬偕兒童醫院成立10年來首次的腦死後判定器捐個案,且心肌炎在治療後可達到捐贈條件,原本雙親同意捐贈更多器官遺愛人間,在完整評估與進行配對後,僅有心、肝、腎找到合適受贈者,並已完成移植手術。田智瑋表示,臨床上,病人一旦進入疾病末期或為安寧照護個案,均會由醫療人員在合適的情況下說明器官捐贈事宜,露露的雙親在孩子驟然離世的悲痛下,願意捐贈可用器官,屬實難得,過程中團隊給予家人完整的支持與陪伴,更在獲得器捐同意與完成評估的情況下,與受贈醫院相關團隊全體總動員。田智瑋表示,病毒感染重症的前驅症狀常見有高燒、嘔吐、嗜睡、抽筋、手腳無力與意識不清,露露在連續高燒二天後,第三天凌晨嘔吐後再入睡,之後失去意識,怎麼叫都叫不醒,便是很明顯的病毒感染現象,家人發現後緊急送醫,即使經過積極救治,還是挽救不了已被病毒侵犯的腦部。田智瑋提醒,疫情解封後,新的一波免疫負債開始報復性回溫,臨床觀察,此次伴隨流感與COVID-19感染人數呈現另一個高峰,為減少病毒威脅的機會,仍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涉足人潮過多的地方,有免疫疾病與老人、小孩,更要格外留意。
流感重症奪命!7歲童昏迷68天腦死 器捐造福3家庭遺愛人間
年僅7歲的女童露露(化名),今年4月感染流感,連續高燒2天後,隔天開始嘔吐、意識不清,趕緊送醫急診時,腦幹反射已消失一半、血壓下降,出現癲癇症狀,有明顯心肌炎現象。雖然經過團隊搶救後,血壓暫時平穩,但因不可逆的腦幹損傷,在住院昏迷68天後,父母決定簽署心、肝、腎器官捐贈,讓露露能夠遺愛人間,造福至少3個家庭。據了解,這是馬偕兒童醫院成立10年以來,首個因腦死判定後器官捐贈的案例。馬偕兒童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田智瑋表示,露露過去沒有其他病史,如同一般正常小學1年級學生一樣活蹦亂跳;但在今年4月間,露露連續發燒2天且咳嗽、流鼻水,到了第3天上午病況更急轉直下,被緊急送至馬偕兒醫急診室搶救。田智瑋指出,露露不幸感染流感病毒,併發猛爆性心肌炎與急性壞死性腦炎,腦部已受病毒攻擊而損傷嚴重,屬於流感併發重症個案,起初到院時情況就非常危急,腦幹反射已消失一半,血壓下降,有明顯心肌炎現象。待露露住院2、3天後,田智瑋告訴露露的父母,以露露的情況來說,恢復機率很低,若經治療後變好當然是好事,但如果沒有改變甚至變差,就可能要考慮是否走向安寧照護,或是選擇器官捐贈。68天過後,露露一直未見好轉,甚至需要藉著呼吸器維生,腦幹也已出現永久性損傷,無法清醒。最終院方與各科醫師、社工師及牧師、關懷師等團隊協調,與家屬討論器官捐贈,而露露的父母最後也決定放手,同意捐出露露的心、肝、腎等器官。馬偕兒童醫院分享首個腦死判定後器官捐贈案例,7歲女童遺愛人間,把愛再傳給3個家庭。(圖/馬偕兒童醫院提供)馬偕紀念醫院器官捐贈協調師郭惠娟表示,國內器官捐贈不多,兒童個案更是罕見,原本露露的雙親同意捐贈更多器官,但在完整評估和進行配對後,僅有心、肝、腎找到合適受贈者,並已完成移植手術。郭惠娟也進一步說明,截至目前為止,今(2024)年國內等候器官移植病人多達1萬1300人,已完成受贈者不到600人,只有約5%等待者能獲得移植機會。田智瑋提醒,病毒感染重症的前驅症狀中,常見的有高燒、嘔吐、嗜睡、抽筋、手腳無力與意識不清,疫情解封後,新的一波免疫負債開始報復性回溫,流感與COVID-19感染人數均呈現另一個高峰,因此民眾仍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到人潮擁擠的地方,尤其免疫疾病者與老人、小孩,更要格外留意。
婦人「長期胸悶」懷疑罹癌 就醫才知1生活習慣害慘她
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一名家庭主婦因為長期感覺胸悶、呼吸困難,懷疑自己罹患癌症,就醫檢查後,卻都沒有發現有異常。醫師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她的胸悶是因為生活習慣所致,醫師也指出五個飯後的NG行為,提醒民眾要盡量避免。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飯後1到2小時是腸胃道消化吸收的關鍵時間,腸胃道需要大量血液來運作,此時應保持輕鬆的坐姿或散步,不要進行劇烈運動,有助於消化和吸收。張振榕也分享自己遇到的案例,表示一這位家庭主婦因為長期感覺胸悶、呼吸困難,懷疑自己罹患癌症,得了肺腺癌,但經過胸腔科和心臟科檢查後,均未發現異常。醫師仔細詢問後,發現她有一個壞習慣,就是中午隨便煮點東西吃完後,便躺下來追劇,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張振榕建議婦人改變午餐後立即躺平的習慣,而婦人在嘗試後,發現她的胸悶和呼吸困難症狀完全消失,消化吸收變得順暢,確實並不是患上肺腺癌的問題。張振榕也整理出五個飯後的NG行為,像是飯後立即躺平睡覺;飯後馬上吃冰容易使腸胃道收縮,血流量不足,造成胃痙攣;飯後喝茶,因為茶中含有鞣酸,容易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形成硬塊,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飯後洗澡會讓血液流向肌肉組織,使腸胃血流不足,導致消化不良;剛吃飽後大量喝水會增加腹部壓力,容易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胃食道逆流,提醒民眾應該要避免,以免導致脹氣和消化不良。
振興醫院被爆打壓工會 名醫檢舉美女同事丟工作…院方發聲揭真相
台北振興醫院被爆疑似打壓工會,心臟科名醫林昌琦去年接任醫院的工會理事長後,認為曾姓美女醫師業績暴增到3億多元,1年可抽成超過3000萬,質疑不合理展開調查,沒想到遭醫院記大過,更從7月起失業沒工作。對此,振興醫院發出最新聲明回應了。據《鏡週刊》報導,林昌琦接任振興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長後,發現曾姓美女醫師2018、2019年的業績每年不到5000元,但獲醫院高層重用出任要職後,2020年直接暴增為3億多元,當年度抽成可能超過3000萬。林昌琦接獲內部吹哨者檢舉後展開追查,質疑業績的來源不單純,因此向醫院及董事會舉報,卻沒獲得合理說明,於是向衛福部及勞動部等單位檢舉,曾姓美女醫師恐涉背信等罪,相當單位即刻展開調查。振興醫院認為,林昌琦醫師擅自對衛福部、勞動部檢舉,且散布不實消息,曾姓美女醫師也沒有背信等不法,因而引用工作規則以「造謠中傷,妄控攻訐,影響個人或團體榮譽」,去年11月將林昌琦記大過處分,今年的年終獎金也被減了7萬多元。林昌琦對此感到不服,認為遭工會打壓,因此向勞動部申訴,調查結果認定,林昌琦舉發的內容數字雖不精確,但並非無中生有,舉發行為和言論屬於「工會活動」,但振興醫院卻以人事權否定工會言論的正當性,今年4月間依《工會法》判定為「不當勞動行為」,下令塗消對林昌琦的大過處分,並對振興醫院開罰10萬元。沒想到,振興醫院不久公告將於7月1日起停聘林昌琦。振興醫院解釋,醫院審查委員會決定不與林昌琦續約的主要理由,是林昌琦個人之不當行為,都與工會無關。事實上,林昌琦醫師的聘約到今年6月30日屆滿。振興醫院強調,林昌琦醫師對醫院院務所提出的意見,勞動部已有裁決,並駁回林昌琦醫師針對曾醫師的指控,媒體單方面的說法,與事實有明顯出入。
急診醫聞到「死亡的味道」! 病患講到一半突「整個人發黑」猝死
如果發現左上臂痠麻,一定要提高警覺。急診科醫師魏智偉近日分享案例,一名病患一直覺得身體不舒服,憑著急診室醫師的嗅覺,聞到了死亡的味道,緊急將病患送到急救區,沒多久病患突發黑猝死,所幸經過搶搶救,人有清醒。魏智偉在《醫師好辣》表示,病患的冠狀動脈血管本身就不太好,已經放過支架,原本心臟科就已經安排他2天後要住院,再用心導管去做一次檢查,可是病患在前一天就覺得胸口悶悶的,說不上哪裡不舒服,就覺得怪怪的,因此先到區域醫院檢查。魏智偉透露,病患當下心電圖、心肌酵素都正常,而當時的醫師建議,「反正明天都要去心導管檢查,那不如你現在就去」,因此病患就自行開車到急診室;到院後,病患一樣自述,不知道哪裡怪怪的,說不上來,有覺得左上臂痠麻。魏智偉坦言,身為急診室醫師的嗅覺,聞到死亡的味道,「當時我覺得他不太對,而且有點冒冷汗,我就把他推到急救區。」魏智偉提到,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病患裝好監控生命的儀器後,自己走到旁邊關心狀況,結果就瞄到旁邊的監視器在跳那種,死掉的人當下沒有呼吸心跳才會出現的心律,原本病患還在講話,結果講到一半人黑掉,完全定格不動,當場猝死。魏智偉說,幸好當時在急救區,立刻實施電擊,9分鐘電擊4次,插管後人有清醒,緊急送去做心導管,這才發現他3條血管都塞住了。
天天吃豬油「一家3口全中風」孩童高血壓!無毒教母曝3好油:不要一油用到底
比起減少油脂攝取,慎選好油更加關鍵!一名年僅10幾歲的小男童被驗出罹患高血壓,家中也有3人陸續中風,致病原因竟是「餐餐都吃豬油」。對此,有「無毒教母」之稱的毒物專家譚敦慈分享,建議使用「3種油」才能提升人體好的膽固醇。譚敦慈近日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診間案例,表示曾有一戶賣豬肉的人家,不僅天天都吃豬肉,就連料理也都用豬油烹煮,長期以往導致家中已有2、3人相繼中風,甚至連10多歲的男童也罹患高血壓。譚敦慈指出,由於豬油內含的「飽和脂肪酸」較高,會讓壞的膽固醇上升,過量攝取恐危害人體健康,不過偶爾提個風味並無大礙,但千萬不要餐餐都使用同種油類,「油沒有絕對的好跟壞,不能夠一油到底」,這是因為每種食用油在烹煮時能承受的溫度不同,像是煎魚她就會使用葡萄籽油,因為「起煙點」很高。對此,譚敦慈提醒,料理食物時盡量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品,有助於提升人體好的膽固醇,依據美國心臟科醫學會建議,包括苦茶油、橄欖油及芥花油等3種油類,均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民眾可以多加選用。
「鬧鐘響」12歲童就尖叫抽搐 及時就醫逃過永久性腦傷
家中孩子有無意識暈厥或抽搐的狀況發生嗎?請不要輕忽!小涵今年12歲,平時清晨睡夢中會突然大叫且全身強直痙攣已長達2年,而且常常發生在鬧鐘響之後,今年初某天早晨又再次發作,媽媽原以為會像平常一樣自行恢復甦醒,但這次抽搐時間過長,媽媽立刻打119求救。緊急送醫後,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馬上發現小涵的心電圖QT波段明顯延長,且了解到家族有人早年猝死,因此懷疑為遺傳性心律不整。經基因檢測,診斷為「KCNH2基因相關的長QT症候群所誘發多型性心室頻脈」。在規則使用藥物及定期追蹤下,不再發作,小涵也健康地回歸校園生活。戴以信醫師表示,長QT症候群是罕見心律不整疾病,可能造成的基因突變約有15種,最常見的前3種為:KCNQ1_運動時發作、KCNH2_起床鬧鐘刺激發作、SCN5A_睡眠中發作。長QT症候群起因於心臟肌肉細胞表面膜電位離子通道異常,造成「早期後去極化」效應,進而產生誘發多型性心室頻脈,多半會以不明原因而導致暈厥,也可能會抽筋。小涵早上起床大叫及進入無意識全身痙攣發作狀態已持續2年,每次1-2分鐘後會自行甦醒,經基因檢測確認小涵為KCNH2基因突變,在送醫急救過程中,小涵開始出現「連續」多型性心室頻脈(電氣風暴),每次電擊後不到5分鐘又再次發作,短短40分鐘內給予7次電擊。因給予藥物無法改善,戴醫師緊急安裝葉克膜,並放置右心室導線進行過速激發(以更快速的節律來終止心室頻脈),又經15次電擊,小涵的狀況才穩定下來。因此醫師建議小涵服用藥物控制,並把手機與鬧鈴調整為震動,以降低誘發抽搐發作的因子。長QT症候群的治療常以「乙型交感阻斷劑」來降低交感神經活性,以降低發作機率,戴以信醫師指出,但若發生像小涵的嚴重電氣風暴,除了藥物積極治療外,還需放置「體內去顫器(ICD)」,以防在醫院以外的地方發作,可以立即電擊救回病人,甚至若電擊次數過多(如電氣風暴),還需實施交感神經阻斷術,提升發作閾值,減少發作機率。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病及超音波中心謝凱生副院長提醒,像小涵的案例,其實是很幸運的,加上媽媽及時察覺,後續醫療緊急救護人員處理得當,不然很可能會有喪失寶貴生命或導致永久性腦傷的風險。所以,當遇到孩童不明原因「暈厥」或「抽搐」,應盡速至醫療院所兒童心臟科就醫,檢查是否有尚未發現的心律不整,並接受適當的治療。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為孩子發力!生麗國際五年暖捐1305萬元32項醫療儀器 助臺大醫院兒童醫院提升醫療水平
長期關注台灣兒少議題的生麗國際集團,有感於台灣兒童醫療資源匱乏,自2020年起持續捐贈兒童醫療儀器至臺大醫院兒童醫院,五年來已捐出共32項醫療儀器,總值超過新台幣1305萬元,分布於新生兒科、心臟科、加護病房、神經科、胸腔加護醫學科等。而今年,生麗國際決定放大這份愛,不僅捐贈近127萬元醫療儀器,更挹注資金打造兒童醫療友善空間,硬體、軟體同步升級,「軟硬兼施」希望減少孩子就醫時的恐懼,讓醫院不再是冷冰冰的形象。臺大醫院兒童醫院於6月14日舉辦捐贈表彰儀式,感謝生麗國際捐贈脈衝震盪肺功能儀、經鼻高流量濕化呼吸系統等先進醫療儀器,提升診療品質。儀式當天由臺大醫院兒童醫院李旺祚院長親自出席主持,並率領兒童胸腔加護醫學科呂立醫師、吳恩婷醫師、王景甲醫師,以及新生兒科曹伯年醫師、陳倩儀醫師、顏玎安醫師、黃信中醫師一同參與儀式,除了表揚善心企業的大愛,也透過簡報說明儀器的用途與成效,期望將愛心落實在孩童身上,讓揪心的故事不再發生。生麗國際五度攜手臺大兒童醫院捐贈醫療儀器,李旺祚院長親頒表揚狀,生麗國際執行長代表受贈(圖/生麗國際提供)「每次看到生麗國際團隊的到來,就像看見老朋友。」臺大醫院兒童醫院李旺祚院長感性表示,感謝生麗國際肯定兒童醫院,長期穩定且全力支持醫護人員,近五年來累積捐贈達1305萬元,共32項醫療儀器,在救助兒童的路上攜手前行,相輔相成。「生麗國際願意成為臺大醫院兒童醫院,以及所有孩童最有力的靠山。」生麗國際集團創辦人表示,幫助兒少是集團成立22年來義不容辭的決心,更是任重道遠的承諾,感謝全台醫護人員盡心盡力守護兒童。於此同時,生麗集團也允諾,即將於7月13日舉辦的生麗國際年會《READY! 為夢想發力》,仍會秉持初心全力支持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家扶基金會、勵馨基金會等社福團體,期許結合眾人的愛心,為實現美好發力!
白血球數值狂降 「一查竟罹血癌」1年就離世…醫驚:完全沒症狀
1名婦人長期就醫追蹤心臟疾病,某次檢查發現白血球數值下降,隔1個月再追蹤時又降得更低,然而她平時完全沒有症狀,甚至也沒感覺到疲勞。經過血液科專家檢查,發現患者竟罹患了血癌,短短1年後就離世。醫生提醒,定期抽血檢查很重要,雖然很多人都不喜歡打針,但小小的不舒服能換來長期健康。心臟科醫師劉中平表示,「曾經一位我的患者,她是一位前輩醫師的夫人,長期在我這邊追蹤心臟疾病。也不過是例行的檢驗,偶然我發現她的白血球有下降的情況。我請她一個月之後再追蹤,結果白血球又下降的更低了。當初還有點懷疑是否檢驗異常,因為她完全沒有任何的症狀,連疲勞都沒有。一週後再度檢查的結果,白血球數量下降到危險值!」醫師提到,經血液科專家檢查,立刻安排患者住院,詳細檢查發現是血癌,1年之後就過世了,「幾乎每次門診都會有檢驗結果超乎預期的情況,大多是患者自己覺得血糖、血脂控制得不錯,結果並不如意;也有是肝腎功能異常變化的情況。更可怕的是癌症指數突然上升。」劉中平強調,在毫不相關的心臟科門診被發現血癌,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但能早期發現疾病,還是非常值得,「劉醫師自己也很怕抽血,要扎一針總是很討厭的。不過,小小的不舒服換來長期的健康,請大家配合。定期抽血檢驗很重要。發現看不到的病徵。」
0403大地震X光機受損 台大緊急採「零輻射手術」搶救患者
台大醫院致力於降低手術過程中病患輻射暴露量,自2018年開始以3D定位系統來治療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取代X光的使用,大幅減少病患受到的輻射線。而自2023年積極以心臟內超音波輔助進行零輻射心房顫動電燒至今,至今年3月底已有40位病患成功達成零輻射的目標,完全免去輻射暴露的致癌風險。心房顫動的電燒手術主要在左心房執行,操作上必須從右心房穿過心房中膈,將導管送入左心房後方能進行進一步診斷及治療,這個穿透心房中膈的技術,傳統上都是利用X光透視,透過導管與心臟陰影或是顯影劑呈像的相對位置來完成穿刺的動作,是手術過程中可能發生心臟破裂等併發症的關鍵步驟。近年來由於心臟內超音波的興起,醫界開始使用心臟內超音波來引導心房中膈穿刺、協助導管操控、監測手術過程中的心臟狀態,除了可以降低對X光的依賴,並能及早發現併發症而及早處置,對於提升病患安全有相當大的好處。4/3全台大地震,台大醫院導管室有兩台X光主機毀損,當天預定電燒手術的病患皆無法施行,只能先出院回家,擇日再入院。然有位病患近期因心律不整,屢屢造訪急診,若取消手術可能導致病情控制不易,於是醫療團隊決定在沒有X光機備援的情況下,全程使用心臟內超音波導引,完成電生理學檢查,診斷出複雜性(心房顫動)及單純性心律不整(房室結迴旋頻脈),最終以零輻射方式成功完成電燒治療手術。然要完全要達到零輻射手術的目標,手術的部分流程必須稍做修正,因此對於習慣以X光來完成大部分手術的醫師可能會覺得有些不方便,輻射對於人體DNA的影響有時候是難以預測的,根據ALARA原則,若能以零輻射的方式完成電燒手術卻不減手術有效性,絕對是未來醫療發展的方向。而致力於降低病患輻射暴露量的台大醫院心臟科游治節醫師指出,心臟內超音波不只可以運用在心房顫動的病患身上,舉凡必須進入左心房或左心室治療的術式都可使用。目前健保署已經通過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可以健保給付心臟內超音波,然而由於擔心醫療預算衝擊過大,目前只先開放復發的病患可申請健保給付,並於4月1日起生效,然國外先進國家多早已將心臟內超音波列入心房顫動,期待未來健保署能在經過審慎的成本分析後,將心臟內超音波納入所有複雜性心律不整電燒手術的給付範圍,藉以提升病患福祉。
168斷食法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心臟科醫師曝:飲食習慣更重要
隨著168斷食法的普及,不少人開始每天集中在8小時內進食,並在剩餘16小時避免攝取卡路里,簡單且容易遵循的模式,吸引了眾多的追隨者,甚至包括一些國內外的知名人士。然而近期美國心臟協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這種飲食模式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人來說可能會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此一說法仍存在爭議,且有進一步研究的需要。168斷食法可能增加9成心血管疾病風險?此項研究主要來自於上海交通大學公衛學院的學者鍾文澤,他原本計劃研究168斷食法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係,但最終的結果卻出人意料。研究分析了從2003年到2018年間約兩萬名平均年齡為49歲的美國成人飲食模式,結果顯示,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8小時以內的人群,其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比每日進食時間在12至16小時之間的人高出了91%,特別對於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如果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8小時內,其因心臟病或中風而死亡的可能性比未實施者高出了66%。值得注意的是,此項研究僅屬於觀察性研究,無法確定其因果關係。研究中的受試者之所以每日只能在8小時內進食,可能是因為種種原因,而不僅是出自於計畫性的斷食,例如他們有可能是因為生病或加班而無法有較長時間的進食,這些人本身可能已處於較差的健康狀態,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的原因,而不僅是因為他們選擇了168斷食,需要再有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下定論。留意飲食習慣及內容,而不僅是關注進食時間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該定期測量血壓,並留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及內容,而不僅是關注進食的時間,建議可專注在已被證實能夠改善心臟健康的飲食方式,例如DASH(防治高血壓的飲食方法)、pescetarian(魚素飲食)和地中海飲食等,從飲食方面著手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心臟健康。
地震還是頭暈?鄉民哀號:搖到出現幻覺 醫曝「4成會感知假性地震」
花蓮403強震後餘震不斷,已讓不少人搞不清楚到底是真的在搖,還是錯覺。有網友近日也在PTT發文詢問,「現在到底是地震還是頭暈?」明明上網看沒有地震文,但閉眼後卻一直感覺好像聽到房子及鋼筋水泥的聲音,而且床也在搖。對此,心臟科醫師劉中平也曾在2022年發文稱,根據研究,在大地震之後,高達4成的患者,會感知到假性地震的發生。有住在台北的網友今(7日)在PTT發文詢問,「現在到底是地震還是頭暈?」他表示自己躺在床上,卻一直感覺到搖晃,「上來看又沒地震文,然後閉眼又感覺好像聽得到房子、鋼筋水泥的聲音,而且床在搖,到底是怎樣啦?」貼文曝光也引發一票網友共鳴,「也覺得在搖,但真的分不清楚是剛剛晃到暈了還是怎樣」、「我已經覺得搖三天了」、「已經PTSD了」、「都分不出來了吧,就當頭暈」、「一直覺得在搖+1」、「搖到已出現幻覺。」對此,劉中平醫師2022年9月曾在臉書粉專《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稱,「地震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是否您也有這樣的經驗,感覺突然晃動起來,以為地震又來了,旁邊的人都說沒有,冷靜看水族箱的水也沒有在晃動,那應該不是吧。」他也援引日本的研究顯示,在大地震之後,高達4成的患者,會感覺假性地震的發生,明明地面沒有任何移動,卻感覺整個人瞬間搖晃起來,讓大家嚇一跳,也徒增驚恐感。雖然目前還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原因,但研判有可能是我們的平衡系統和周邊的感覺受器,被地震造成影響,在沒有地震的時候產生瞬間失衡的情況。 另有研究顯示,大腦的皮質功能在大地震之後也會產生改變,導致地震後有暈眩和突發性震顫的情況。目前好發在女性、年長者,還有居住樓層較高者。雖然可能還是會害怕,但是大部分地震後的暈眩感都會自己消失,劉中平也建議,可以放一杯水在身邊,如果有搖晃感的時候,可以看一下水面的波紋,若水沒有在晃動,就表示並不是真的有地震。症狀持續比較久的患者,還可以望遠凝視,或是喝溫開水來調整自己的神經感知。嚴重不舒服的患者,則可以請醫生開一些暈眩的藥物服用,通常也會得到很好的效果。劉中平補充,目前醫學界認為這種假性的地震感是良性的,絕大部分能夠恢復,不過還是會產生驚恐、害怕,甚至導致失眠或不敢待在室內,這時候就需要透過朋友的陪伴,甚至專業醫療業人員的開導,才有辦法緩和。而台灣又是地震頻繁的國家,因此請大家保持危機意識,冷靜面對。
沒地震卻「感覺瞬間搖晃」? 醫曝3類人易患「假性地震」
花蓮外海昨(3日)發生規模7.2強震,之後餘震不斷,讓不少人相當害怕。不過有時沒有地震,卻仍覺得在晃動,對此,心臟科醫師劉中平表示,根據研究,在大地震之後,高達四成的患者,會感覺假性地震的發生。劉中平日前在粉專《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表示,根據日本的研究顯示,在大地震之後,高達四成的患者,會感覺假性地震的發生,明明地面沒有任何移動,卻感覺整個人瞬間搖晃起來,讓大家嚇一跳,也平添許多驚恐的感覺。劉中平指出,目前還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原因,有可能是平衡系統和周邊的感覺受器,被地震造成影響,在沒有地震的時候產生瞬間失衡的情況,也有研究顯示,大腦的皮質功能在大地震之後,也會產生改變,導致地震後的暈眩和突發性震顫的情況,目前好發在女性、高齡、還有居住樓層較高者。他提到,雖然可能會造成一些害怕,但是大部分地震後的暈眩感會自己消失,建議可以放一杯水在身邊,如果有搖晃感的時候,看一下水面的波紋,如果水沒有在晃動,表示並不是真的有地震;症狀比較持續的患者,可以訓練眼睛看遠一點的地方,或是喝一些溫熱的水來調整自己的神經感覺;嚴重不舒服的患者,可以請醫生開一些暈眩的藥物服用,通常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劉中平提到,目前醫學界認為這種假性的地震感是良性的,絕大部分會恢復,不過產生的驚恐、害怕,甚至導致失眠或不敢待在戶內的環境,有的時候需要一些朋友的陪伴甚至專業醫療業人員的開導,才有辦法緩和,台灣是地震頻繁的國家,請大家保持危機意識,冷靜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