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治療
」 車禍 癌症 癌末 胃癌 治療彰化3姊弟過馬路被撞飛...小妹搶命8月傳好消息 院方透露「奇蹟長肉了」
彰化縣伸港鄉陳家3姊弟今年2月在過馬路時,遭無照駕駛的74歲蕭姓老翁駕小客車撞飛,小弟弟幸運僅輕傷,但10歲姊姊已於9月初過世。至於9歲的陳家小妹妹自5月起轉進漢基醫院(全名: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漢銘基督教醫院)兒童呼吸照護中心,至今仍在搶命中,17日醫院傳出好消息,陳家小妹妹最近慢慢長出肉了,而家屬仍未放棄治療,希望她能盡快睜開眼睛,恢復健康。2024年2月22日,彰化縣伸港鄉陳家3姊弟放學返家時,遭無照駕駛的74歲蕭姓老翁撞擊噴飛,小姊妹2人一度失去呼吸心跳,送醫搶命。之後,2人陷入重度昏迷,雙眼瞳孔放大、對光無反應。10歲小姊姊於9月5日清晨急救無效離世,而肇事的74歲蕭姓老翁訊後以涉過失致死罪嫌5萬元交保。9歲妹妹目前仍與死神對抗中,自5月轉進漢基醫院兒童呼吸照護中心後,依舊呈現重度昏迷,靠呼吸器維生,家人每週到院探視,院方依舊以中、西醫並輔以復健及針灸、按摩治療。據院方透露,陳小妹妹躺在病床上8個月,但在醫護人員照護下,四肢至今沒有萎縮,反倒是有長肉的狀態,使得醫護人員信心大增,希望陳小妹妹能盡快甦醒、恢復健康。
北市議員許家蓓癌逝 議會民進黨團協助治喪事宜
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許家蓓,18日凌晨兩點二十五分因罹患子宮內膜癌病逝,享年48歲。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表示,許家蓓於確診癌症後,全心全意投入治療,抗癌的過程即便辛苦,但她仍以樂觀態度面對、不放棄治療,原規劃康復後投入抗癌公益活動,擔任志工等,希冀共同推動癌症防治。許家蓓議員團隊及家人感謝外界的關心及鼓勵,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刻正協助後續治喪事宜。市議會民進黨團指出,許家蓓於2014年以21444票之第二高票當選松山信義區台北市議員,當時為該選區最年輕之市議員,並分別於2014、2018、2022年三度當選議員,三屆議員任期,地方建設及服務案件近萬件,勤跑基層讓選民留下深刻印象,打破政二代刻板印象。民進黨團表示,許家蓓關注青年、動保、銀髮、婦幼等政策,上任後推動全國首創「共融式遊樂場」,讓0歲到99歲的大朋友小朋友、身心障礙或行動不便的孩童也有遊樂的權利。共融式遊樂場於台北市擔任領頭羊推動後,在全國各縣市開枝散葉,造福孩童。許家蓓亦推動全市公有公廁全面加裝扶手及求助鈴、推動老公寓加裝電梯及都市更新等。除了議會問政外,民進黨團也指出,許家蓓積極經營地方,勤跑基層,自上任第一屆,便持續辦理公益義剪活動、免費法律資訊、親子活動等回饋鄉里。許家蓓議員以親和、勤奮的形象及服務,在地方累積好風評。
《戲說》男星驟逝享壽83歲…家屬證實死訊 好友憶3個月前「最後一面」
資深男星曾國峯參演多部本土劇,包括《戲說台灣》、《台灣奇案》等,是外型擁有喜感的綠葉角色,形象深植觀眾心中,不料昨(12日)過世的消息,享壽83歲,好友郭美珠發文哀悼,而家屬也證實死訊。「又是一個資深老牌演員走了!」郭美珠昨天在臉書公布噩耗,曾國峯4點半在榮總與世間告別,她接到對方女兒打來的電話,要幫忙通知園藝工會告別式時間,而她個人絕對會到場。郭美珠坦言,她認為工會只關心外省籍的演員,叫她打電話其實心裡有一點卡,因此她希望園藝工會認識曾國峯的人,能夠自動自發打電話關心,「他不是沒錢,兒子女兒都很不錯,不會太麻煩人家」。郭美珠告訴《ETtoday星光雲》,曾國峯很喜歡來家中拜訪,有一段時間常常見面聊天和吃飯,距離上次見面是3個月前,當時好友臉色看起來還很紅潤,談話期間更是風趣且愛開玩笑,雖然固定周一、三、五都要洗腎,但身體還算硬朗,卻沒想到如今竟天人永隔。至於曾國峯的後事,家屬希望低調處理,已交由榮總醫院的葬儀社接手,希望到陽明山上進行花葬。家屬接受《三立新聞》訪問,提到曾國峯這幾年洗腎,近來又受肺疾所苦,這段時間在住院,結果確診導致病情變嚴重,狀況急轉直下,失去生命跡象,只得忍痛放棄治療插管,安詳離世。
星搜包/蔡黃汝手機成癮出現危機感 習慣性胃痛自嘲藥罐子
蔡黃汝當年以「宅男女神」的稱號紅遍全台,儘管已經出道多年,長相依舊甜美,近期在台語劇《無罪推定》飾演大學剛畢業的菜鳥律師也毫無違和感。私底下的她打扮也像大學生般隨性,接受時報周刊CTWANT搜包專訪時,她拿出掛著可愛迪士尼吊飾的黑色後背包,讓在場的人笑說她看起來就像是學生要去上課。常出外景的蔡黃汝習慣帶著大包包出門。(圖/侯世駿攝)比起精緻的小廢包,蔡黃汝偏愛實用的大包包,除了因為她的個性比較中性外,身為《飢餓遊戲》班底的她出外景是家常便飯的事情,需要有很大的收納空間才不會漏掉東西,笑說每次住飯店時,經紀人都會被她包包內的大陣仗嚇到。提到出門一定要帶的東西,蔡黃汝表示絕對是手機,但她近期驚覺自己有點手機成癮,「我很喜歡跟網友互動,是從出道到現在的習慣,但發現我的耗電量很快,好像使用手機有點過於頻繁,而且最近常常視線有點模糊,讓我有點恐懼感!」發覺自己有點手機成癮,蔡黃汝開始控制自己的使用時間。(圖/侯世駿攝)蔡黃汝坦言平常也很愛用手機滑一些無腦的影片,雖然當下覺得很療癒,但同時也覺得很浪費生命,所以她開始訓練自己放下手機,發現不被手機制約後,她能做很多家事,也能跟家人朋友相處得更好,可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但3C產品也不是不好,例如她就會隨身攜帶電子書,在工作空檔就能看書消磨時間,她最愛看心靈類型的書籍,「活到這個歲數,慢慢去碰觸一些人生哲學的東西,會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包包中還有乾媽王彩樺送給的護唇膏,蔡黃汝大讚王彩樺個性體貼,每次出去玩都會想到身邊的人,護唇膏就是對方先前出國旅遊時買來送她的。重視形象的蔡黃汝也會帶著漱口水,只要喝完茶跟咖啡就會立刻漱口,另外還推薦了好用的去漬用品,不過她自認只有些微的潔癖,而且是很極端的狀態,笑說:「如果這個地方很乾淨,我會一直維護下去,但如果已經沒救了,我就會放棄治療,跟著一起爛,所以我是要乾淨就很乾淨,要亂就亂到底。」蔡黃汝每次出外景住飯店都要帶齊各種生活用品才有安全感。(圖/侯世駿攝)電子書是蔡黃汝的必備品,平時最愛看心靈類的書籍。(圖/侯世駿攝)隨身帶兩副墨鏡是蔡黃汝的習慣,汽車及家中鑰匙也是包包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圖/侯世駿攝)自從成為《飢餓遊戲》班底後,蔡黃汝的拚勁和主持功力獲得肯定,但因為節目性質吃飯時間不固定,讓本身胃就不好的她更常胃痛,只能帶著胃藥,自嘲根本是藥罐子。她也透露常常胃痛到掐著自己的手在錄影,「這沒辦法,你還是有領錢嘛!不能因為胃痛就表現很差,要大家來體諒你。」不過先前健檢時發現她有些微十二指腸潰瘍,後來就盡量都吃原型食物,也避免因為餓過頭就暴飲暴食,努力讓身體保持在健康的狀態。胃不太好的蔡黃汝在主持《飢餓遊戲》時胃藥絕對不可少,而乾媽王彩樺送的護唇膏、漱口水以及去漬用品她都會隨身攜帶。(圖/侯世駿攝)由於近幾年蔡黃汝活躍於綜藝節目上,讓外界以為她已經轉換跑道,但其實她還是非常喜歡演戲,也一直有在接觸劇本,但因為《飢餓遊戲》錄影時間比較長,若是接了戲或電影,常常需要拍完後隔天立刻出外景,這讓她的體力無法負荷,進而影響到工作表現,因此她只好捨棄一些劇本,雖然可惜,但她覺得有捨就有得,「心靈上滿有成就感的,是很幸運的狀態才能又主持又演戲,被大家覺得你是可以的,我滿珍惜這樣的機會。」近年蔡黃汝(右)活躍在綜藝節目,但她還是非常喜歡演戲。(圖/中視提供)此次在《無罪推定》中,蔡黃汝從菜鳥演到能獨當一面的律師,這個跨度對她是個挑戰,「我不是科班出身,我只能用自己最真情的感受去表演,不過我在《1989一念間》有從年輕演到媽媽過,所以算是有經驗。」她也說自己的音頻比較高,講起台語會有「臭拎呆」的感覺,因此在詮釋菜鳥時期時,她會用本身的聲音去講話,但到後期就會刻意壓低聲音,營造一種幹練的感覺。蔡黃汝在《無罪推定》飾演律師,並為了角色苦練台語。(圖/華視、公視台語台提供)不會講台語的蔡黃汝為了這部戲下足苦功,由於角色是從南部北漂工作的人,所以她特別指定住在南部的親友教她台語,平常也會看台語戲劇,跟著一字一句念,讓自己在充滿台語的環境中練習語感。問及之後想再挑戰什麼類型的角色?她表示想演社會邊緣人,「很多人會說演哭戲很難,但我很享受內心糾結的過程,每次演悲傷的角色身邊的人都會跟著哭,我在這方面好像有一點優勢,能帶給大家觸動。」場地提供:瀚寓酒店Hanns House
65歲癌末老兵放棄治療回鄉「卻活到102歲」 揭秘長壽秘訣
美國一名高齡長者多年前確診罹患肺癌末期,被宣告僅剩幾個月的壽命;為度過餘下人生,他選擇從美國回到故鄉希臘,定居伊卡利亞島(Ikaria),結果他竟奇跡的多活30多年,以102歲高齡離世,據了解,這名長者離世前,肺癌早已痊癒。《每日郵報》報導,這位定居美國結婚生子的希臘二戰老兵莫萊蒂斯( Stamatis Moraitis)在1976年被診斷出肺癌,經10位醫師評估,他的生命僅剩6到9個月,當時65歲的他決定放棄治療,回故鄉伊卡利亞島(Ikaria)平靜死去。莫萊蒂斯和妻子搬回伊卡利亞島,與年邁雙親同住,起初他臥病在床,由妻子和母親照顧,他一方面做好死亡的心理準備,一方面重拾信仰,除了到教堂做禮拜,週日也會到屋後的小山丘爬山,每天下午,莫萊蒂斯的朋友會來找他,一起喝葡萄酒聊天,他覺得這樣自己至少可以死得很幸福。沒想到過了幾個月,莫萊蒂斯非但沒事,反而覺得體力變好了,他逐漸融入島上寧靜自在的生活方式,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到葡萄園工作到下午,吃飽睡個午覺,晚上就到當地小酒館玩骨牌遊戲,直至午夜。就這樣,莫萊蒂斯在島上度過37年的平靜歲月後,以102歲高齡安詳離世,身上沒有癌細胞。在此期間他從未接受過化療、沒吃過藥,也沒尋求過任何治療法。莫萊蒂斯搬回伊卡利亞島25年後,曾回到美國找他的醫生,想問問他何以能康復,遺憾的是,當初為他診斷的醫生全都過世了。在莫萊蒂斯的故事被曝光前,早有研究團隊關注伊卡利亞島居民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更長,不僅如此,即使罹患癌症或心血管疾病,存活期也比一般人長8到10年,包括罹患憂鬱症、失智症或老人癡呆症的機率更只有平均值的四分之一。據了解,伊卡利亞人常吃的食品大多未經加工,像是橄欖油、山羊奶和適量葡萄酒。此外,他們鮮少食用精製糖、食用魚肉的頻率高於肉類,加上固定午休的習慣,這些都有益於身體健康。不過當地人認為,「吃了什麼」並不完全是人們長壽的原因,而是島上的生活方式,「在這裡可能賺得不多,但卻不愁吃穿,因為我們自給自足,還能跟親友們快樂地生活」,或許就是島上的飲食與生活、社交習慣,對島民的健康產生了淺移默化的作用。定居美國結婚生子的希臘二戰老兵被醫生診斷罹患肺癌,醫生們認為他的壽命最多只剩9個月,沒想到他多活30多年離世前,肺癌早已痊癒。(圖/翻攝自X)
剛結婚就包養小三…10年不回家突命危! 妻火速拔管放棄治療
中國有名38歲男子與妻子結婚不久後便出軌,包養情婦超過10年不曾回家,對妻子也完全不聞不問,近日他突然出現腦幹出血情況,當時情婦馬上將他送醫,並一直大喊著「老公,老公」,經過一番搶救後,醫生準備向家屬解釋病況,但卻發現小三早已逃得無影無蹤,這時妻子出現,只花了5分鐘就語氣平靜的說決定拔管,放棄對丈夫的治療。據報導,遼寧一位38歲男子,與妻子結婚不久後便出軌,在外包養情婦,10多年不曾回家,對妻子也完全不聞不問,沒有給予任何生活費。近日他則在情婦家中突然腦幹出血,情婦馬上將他送醫,過程一直大喊著「老公,老公」,令醫護人員都以為她是男子的太太,而後經過一番搶救,醫生正要向其家屬解釋病情,卻發現那位小三早已逃得無影無蹤,而另一位自稱是病人太太的女子則趕到現場。醫生對太太說,丈夫的情況非常嚴重,需要花一筆昂費的手術費,但不能保證手術一定能成功。對此,妻子只花了5分鐘考慮,便語氣平靜的請醫生拔管,放棄搶救。對此,有網友認為「一夜夫妻百日恩,人命就在5分鐘就沒有了」、「真狠的心」,不過,有更多的網友認同其做法「老公落得如此下場,自找的」、「千萬不要做錯事,生死權是決定在太太手上的」、「我覺得太太肯去醫院已經很好了,沒必要為這種男人浪費時間、金錢」。
鑽石歌王意外摔倒半臉都是血 林沖暴瘦剩56公斤靠輪椅代步
91歲鑽石歌王林沖今(1日)出席台灣優質生命協會所舉辦的《2024愛傳承關懷演唱會》,提到1個月前因不慎摔倒半邊臉流血,「我臉一半瘀血,甚至鼻子,最怕鼻子斷掉,有大疤痕 」,透露當時急診就醫,為了怕臉上留下疤痕,只能選擇不縫合傷口。兩年前林沖因左腿血管堵塞開刀,卻因開刀時血管斷掉,血一直衝出來,他說:「差點要走了,禱告求上帝不要把我帶走,請上帝可憐我、同情我,後來就暈倒。」最後醫生順利找到血管斷掉的地方,順利將林沖從鬼門關救回來。經過大手術的林沖,體重從72公斤一路掉到之前的52公斤,近期才回到56公斤。他說自己不放棄治療,也依照醫生的建議,努力復健和調養身體,近期身體狀況有越來越好的趨勢,但就是憂心之前開刀導致左腳受到影響,目前走路都還不是很方便。今林沖坐輪椅現身活動,他提到上個月去台中復健時,晚上醫生請他吃飯,在走回停車場卻突然「啊」的一聲倒下,臉還破向流血,他回憶當時狀況:「我嚇了一跳,毀容了,求醫生送我到台中醫院急診,無論如何給我檢查一下,還好我有好起來,不然我會躲起來不敢見人,最怕鼻子斷掉、有大疤痕 ,鼻子斷掉怎麼辦?好險沒事。」林沖歷經意外後,更小心身體狀況,但近期腳仍是沒力,出門仍需輪椅代步,他表示今天很開心可以站在舞台上唱歌,直言:「我真的很努力。」
寵物情緣/潘映竹愛犬「吃掉整盒保險套」 崩潰撿大便尋屍
潘映竹養了一隻狐狸犬「多多綠」,她從形容多多綠的個性就是「我行我素、浮浮燥燥」,多多綠從小就愛亂咬東西,讓她每天回家都有驚喜,用家具磨牙、咬千元紙鈔,「牠還吃過一整盒保險套,我都找不到保險套屍體到底去哪裡了?後面一個禮拜牠每天大便大出來都是保險套,很崩潰。」潘映竹自認管教不了多多綠,日子算過得很爆笑有趣。(圖/侯世駿攝)潘映竹跟多多綠的關係,可以說是相愛相殺,雖然有辛苦的地方,她形容出來卻十分爆笑有趣。多多綠吃下約十年份保險套後,還性慾旺盛,成天拿著她的娃娃「玩耍」洩慾,潘映竹卻笑牠尺寸跟性慾不成正比:「牠雞雞很小,因為牠五個月就結紮了,別的狗都會看到『小口紅』,牠的看不到,我常問牠『寶貝你雞雞跑去哪裡了』。」她也抖出多多綠性向,「牠不是直男,牠對女生或母狗都沒興趣,牠是gay。」多多綠五個月大就結紮,但依舊會有「洩慾」的動作。(圖/侯世駿攝)多多綠曾吃下一大盒保險套,好在全數大出來,狗健康沒事。(圖/侯世駿攝)不只如此,多多綠也時常趁她開門時溜出去,母子倆簡直是在社區自辦運動會,上演人狗追逐大戰,「牠很暴走,我像潑婦罵街,跟野獸一樣。」有次多多綠溜出去還自己搭電梯,她跟管理員整棟樓逐層找狗,最後發現多多綠悠哉在鄰居家吃飯,「鄰居說開門發現一隻狗,就打開讓牠進去一下,牠在那邊吃別人飼料,我說回家了,牠還要了最後一口零食,到底在幹嘛!」實在管教不來,讓潘映竹無助求助醫生「為什麼會這樣」,當時醫生說成犬階段就會穩定下來,如今多多綠十歲了,依然做自己,還在亂咬東西,「有次我受不了,我把大門打開,我說出去吧,從今天開始你一個人生活,我已經沒辦法再跟你相處,牠就傻笑,絲毫沒有要檢討的意思。」關上門,她認份打掃,轉頭又看到一隻狗在沙發上亂咬東西,實在哭笑不得。她教養走不勉強的路線,某次哥哥到她家作客驚見詭異一幕:「啊妳家狗怎麼在桌子上?」潘映竹苦笑:「我放棄治療了,我媽說我以後有小孩也會是這樣,有在呼吸就好。」不過,有次她因為外出,把多多綠託給好友楊晴照顧,才發現多多綠有另一面,「楊晴比較兇,多多綠去她家都會很聽話、很會看人臉色,在外裝乖巧,回家又變大爺耶。」潘映竹對多多綠採取「不勉強」路線,結果被媽媽虧說以後有小孩也會這樣養。(圖/侯世駿攝)他倆似乎無法上演溫馨情,潘映竹某次母愛噴發,突然想幫多多綠做個精緻的生日餐,「牠平常吃乾飼料,生日就是表現我是好媽媽的時候,看影片煮鮮食,煮了兩小時,結果牠隔天去住院打點滴,牠腸胃受不了。」此後她就不敢再煮給多多綠吃,她開玩笑說:「吃乾飼料就好,果然還是寒酸的命。」母子倆把生活過得很戲劇化,相伴十年了,潘映竹雖然累也甘之如飴,她習慣晚睡,以前多多綠都陪著她熬夜,現在多多綠似乎也有年紀了,「現在兩三點打開房門,狗躺在我床上、我的枕頭上自己睡覺,真的很過分耶。」她曾交往過一任男友很討厭狗,對多多綠各種嫌棄,感情自然走不下去,「未來對象一定要喜歡狗才行」。潘映竹擇偶條件就是「一定要愛狗」。(圖/侯世駿攝)
中橫落石砸中貨車…49歲駕駛重傷「昏迷指數4」 家屬1原因想放棄治療
昨(3日)上午7時58分花蓮外海發生規模7.2強震,各地傳出災情,中橫公路也發生坍方,落石砸中12輛車,造成2人受傷,其中一名貨車駕駛49歲陸姓男子被砸到頭,當場失去意識,雖經搶救挽回一命,但因為傷勢嚴重,若開刀可能也無法醒來,家屬考慮放棄治療。據了解,因為昨天花蓮大地震,中橫便道多處落石掉落,導致交通受阻,21受困、12輛車體受損,包含1輛豐原客運中型巴士、1輛工務段車輛,其中1輛藍色貨車慘遭巨石砸破,貫穿擋風玻璃,砸中49歲陸姓駕駛的頭部,當場陷入昏迷。空勤總隊出動直升機,前往台中市和平區梨山衛生所,將陸男載至清泉崗,再由救護車送往童綜合醫院搶救,由於陸男頭部重創、顱骨骨折,搶救後保住一命,但昏迷指數剩3分。陸男昏迷指數進步到4,但醫生不建議開刀。(圖/翻攝畫面)家屬透露,陸男傷勢傷到腦幹,雖然昏迷指數有進步,提升到4,但狀況仍然不佳,醫師也不建議開刀,因為開刀可能也無法清醒,忍痛考慮要放棄治療,不讓陸男再受苦。谷關工務段呼籲,由於餘震不斷,山區路況不佳、落石頻頻滑落,未來將視中便道搶修狀況,研議通行時段,目前便道只出不進,全線管制。另外,也會再確認中橫便道後續,能再開放給民眾通行使用的時間。
清明掃墓地點偏僻「怕兒女煞到」 婆婆想叫媳婦去反挨轟
對公婆來說,媳婦終究是外人。清明節即將來臨,有婆婆忌諱墳墓陰氣重,不希望兒子和女兒去,所以把責任交給媳婦,結果遭到媳婦拒絕,令她憤憤不平,痛批媳婦很自私,沒料到反而被大批網友打臉。原PO在臉書《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表示,因為祖先墓地在比較偏遠的地點,荒郊野外陰氣也比較重,最近清明節要掃墓,擔心兒子和女兒去,容易被好兄弟煞到,因此想叫媳婦代替就好。出乎意料的是,媳婦不乖乖順從,一直用各種理由推託,讓她覺得很頭痛,想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貼文曝光後,網友不但不支持,反而一面倒砲轟,「妳怎麼自己不去」、「人家的女兒死不完是嗎?將來妳女兒也會遇到這種婆婆的,因果報應」、「妳有病要記得看醫生,不要放棄治療」、「妳有事嗎?應該是叫妳先生或兒子去吧!妳這個做婆婆的都不去,是憑什麼叫媳婦去呀!」、「妳要看身心科嗎?」不過,也有許多人認為文章是刻意釣魚引戰,「編故事反串也要合理好嗎,太假了」、「反串的」、「現在的故事真的越編越爛了,好無趣」、「這如果是不是反串文,我建議妳夏天打雷就別出門了」、「一個創作文」、「這應該是反串的,別當真」。
買命錢也坑2/薰衣草保單綁架保戶 壽險史首例漲價停售遭重罰是這家
宏泰人壽遭控辜負老保戶信任,不對癌症病逝的保戶進行理賠,而本刊調查,其黑歷史不只如此,該公司在2021年還引發「薰衣草之亂」,無預警調漲其推出的「薰衣草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俗稱薰衣草保單)保費,受影響保戶高達15萬人,掀起通路拒賣風波外,也逼得金管會出手重罰120萬元,讓宏泰成為壽險史首樁因漲價而遭重罰的保險公司。據了解,宏泰創立於1994年,總資產超過3000億元,目前掌門人是台灣地王三子林鴻南,而林鴻南自2018年接手後「打包出售」傳聞不斷,金融圈更直指是宏泰是「壽險錢坑」。台灣地王三子林鴻南在2018年接手宏泰人壽後,打包出售的消息便不斷傳出。(圖/報系資料照)直到宏泰2018年底推出「薰衣草醫療健康保險附約」,該保單強調實支實付額度高,且可用醫療單據副本取代正本申請理賠,是許多業務在推銷健康險套餐的標準配備,上市2年多立刻熱賣超過15萬張。但在2021年3間,宏泰無預警調漲薰衣草保單保額,女性保戶最高被調到近1.6倍、男性1.21倍以上,基本款一年保費從3千多元漲到9千多元,如0到19歲女性原本每年保費是1498元,調整後保費是3824元,漲了1.55倍。消息曝光後引發保戶譁然,保險人群情激憤、發起抗議,通路紛紛拒賣,金管會也出手重罰宏泰120萬元並駁回備查,讓宏泰成為壽險史首樁因漲價而遭重罰的保險公司,逼得宏泰不得不退回溢繳的保費,但也不忘提醒保戶未來還是有漲價的可能。宏泰在2021年引發「薰衣草之亂」,金管會當時出手重罰120萬元,讓宏泰成為壽險史首樁因漲價而遭重罰的保險公司。(圖/報系資料照)而「薰衣草之亂」更不僅於此,多位薰衣草保戶的罹癌後想尋求理賠,卻被宏泰以非必要治療、沒有強烈副作用等理由拒賠,多位患者也因等不到救命錢而放棄治療,「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證實,在2023年間陸續接獲20多位患者反應,患者們更因此成立自救會,期望能為自己爭取活下去的權益。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僅3成存活逾5年」 半數骨髓移殖後復發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在我國2021年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中排名第十名,是一種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血癌,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非常快速,短短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其好發於兒童患者,但相較於癌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成人患者想要穩定控制疾病的關鍵之一就在於異體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殖),但移植後若發生復發,五年存活率可能只剩下7%,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更是驟減至3%」。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今日已有多種藥物可讓患者在無經濟負擔的狀況下使用,舉例而言,異體幹細胞移植前,可先使用免疫治療藥物殲滅癌細胞,達到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也就是『把癌細胞殲滅到連先進的精密儀器都檢測不到』,提升移植的預後成效、延長存活與疾病控制時間;倘若不幸復發,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選擇,醫療團隊仍可為患者搶時間救命。」「我平日身體狀況良好,每天爬山、登高600階,但去年卻突然變得容易疲倦、氣喘吁吁,且腰部、腹部的不適感越來越嚴重,爾後輾轉到了現任職於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蘇柏旭的門診,經血液及骨髓檢查後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帶有高惡性度的費城染色體突變。當時完全沒有料想到,看似老化、疲勞的症狀,竟然是急性血癌引起,甚至在完成化療後不到半年,就被醫師告知復發,需要接續進行更高強度的化療以及異體幹細胞移植」。六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黃女士憶起罹癌期間的心路歷程分享:「考量到自己復發風險較高;且身邊親友的幹細胞都不適合捐贈,每一次的移植都要碰運氣、花時間等待善心人士的捐贈與配對,所以我接受了蘇醫師的建議,在移植前先透過藥物,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很開心在完成全部治療,並在隔離病房長居兩個月後,我成功在今年農曆年前出院了,終於能夠與一路陪伴我的媳婦、兒子,一起在家中團圓過好年。」「每年台灣約有300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新發個案,兒童發病率高於成人。然而,成人無論是否具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突變,其治療難度都相對較大、容易發生復發。患者發病後,淋巴系統與骨髓會製造出過量且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多而無用的淋巴細胞會壓迫正常血球、淋巴細胞的生成空間,進而衝擊身體機能」。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黃泰中說明:「發病後的惡化速度可能非常快速,曾有一臨床個案,明明幾天前才做完健康檢查確認血球指標正常,沒想到就診時卻已有發病跡象!」提醒民眾,若莫名出現一週以上的蒼白無力、感染發燒、瘀青、出血不止、骨骼疼痛或是淋巴結腫脹等症狀,務必及時到醫療院所進行血液與骨髓檢查,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黃泰中秘書長接續說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絕非不治之症,目前治療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誘導期,以高劑量化療為主,並視基因突變與否加入標靶藥物,把癌細胞殲滅至5%以下、達成完全緩解為目標;第二階段為鞏固期,以殺死剩餘的癌細胞為目標;第三階段則是藉由低劑量藥物避免復發。屬於高風險復發、難治或復發型的患者,則建議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較有機會長期穩定控制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多數患者在第一線治療後就可以達到完全緩解,但有半數可能在三年內發生復發。因此,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中,治療目標不僅僅是達到傳統的完全緩解,更建議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以降低復發風險、延長存活時間。「只要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變異就建議異體幹細胞移植,此外,若是發生復發、或是屬於高風險族群,也有移植的必要性!」,林口長庚血液科主任郭明宗說明:「儘管異體幹細胞移植很重要,但是對於醫師、患者而言,都是一個充滿挑戰且長期的『大工程』。移植前,要先透過高劑量化療殲滅癌細胞,才可接續植入異體幹細胞;植入後,也需住進隔離病房避免感染。為了不讓辛苦白費,醫師往往會在移植前盡可能的協助患者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爭取更長的存活時間、更穩定的疾病控制。郭明宗主任指出,今日已有多種治療方式,且健保有條件的給付相關療程,有機會在不同疾病階段,幫助各種需求的患者,盡可能地爭取更穩定的控制疾病、降低復發風險。舉例而言,在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前,除了高劑量的化療以外,也可以在藉由免疫治療藥物,爭取較高的機率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有望提升移植後的成效。若仍治療反應不佳或是發生復發,也無須過於恐慌,臨床上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接續使用。鼓勵患者,若在療程期間有任何疑慮或想法,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切莫因為恐懼而放棄治療。
眼壓正常也有可能青光眼! 7危險族群應每年定期做「這些」眼睛檢查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全台青光眼盛行率約為3%,且患者人數逐年上升,目前已突破45萬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暨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過去5年青光眼確診人數成長22%,3C產品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青光眼發展有如「雪球效應」,越晚期惡化越快,而且眼壓正常也有可能有青光眼,因此呂大文理事長提醒,7危險族群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青光眼7危險族群注意 眼壓高也可能青光眼青光眼分為急性青光眼、慢性青光眼,呂大文理事長表示,大部分的患者都屬於慢性青光眼,沒有明顯症狀容易忽略,但青光眼惡化速度如滾雪球般,一開始沒有感覺,中期周邊視野開始缺損,可能影響生活但還過得去,但中晚期惡化速度會加快,最後可能因此失明。由於青光眼主要是因為房水無法排出,使視神經受到壓迫漸漸萎縮所產生的疾病,因此許多人認為眼壓高才會青光眼,但呂大文醫師強調,亞洲85%的患者屬於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他們眼壓正常但視神經仍逐漸萎縮,所以即使眼壓正常也有可能會罹患青光眼,因此建議以下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有青光眼家族病史(直系血親罹患青光眼者,其罹病機率會多7-9倍)年長族群高度近視(近視度數≥500度)糖尿病患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曾受過傷特殊族群: 女性、55歲以上身高少於160公分遠視介於100至400度間 女性、55歲以上身高少於160公分遠視介於100至400度間呂大文醫師建議,這些高風險族群應每年定期接受眼科檢查,包括眼壓檢查、眼底檢查、視神經及視野檢查等,避免錯過早期治療黃金期。治療不只有眼藥水 應積極治療避免加速失明目前青光眼治療第一線藥物以眼藥水為主,不過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張珮瑤醫師指出,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追蹤兩年的研究報告顯示,有四分之三的青光眼患者並未持續用藥。張珮瑤醫師分析,未持續用藥的可能原因包含病識感不夠、對治療及疾病認知不足、覺得視力沒改善又有副作用就放棄治療,或是因為太忙碌、有時合併許多用藥而忘記點藥錯失治療。不過其實現在青光眼有許多治療方式,像雷射、傳統手術(如:小樑網切除術、濾過管植入術)、微創支架手術等,張珮瑤醫師表示,若控制不佳或無法忍受藥水副作用,應考慮下一步治療,雖然青光眼視神經損傷是不可逆的,但可以減緩視神經惡化的速度,避免持續萎縮最後失明。
家人堅信恆河能治病 印度5歲童血癌沒治好先溺斃
又是迷信害命。印度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24日發生家族悲劇,5歲男童因罹患末期血癌,被家人帶去浸泡恆河水以「延長他的生命」。但本已虛弱的男童根本無法承受冬季嚴寒以及「連人帶頭」的浸泡,最終在家人們的誦經聲中被活活溺死。據《NDTV》報導,該名與家人住在德里的5歲男童,當天早上9點因為被醫師判定無法救治並放棄治療,遭家人和阿姨帶上開往印度教7大聖地之一的赫爾德瓦爾(Haridwar)的計程車。計程車司機表示,男童雖然明顯病重,但仍挺過超過370公里的車程,當下也透過家人得知男童罹患絕症,卻沒料到男童之後會被家人活活淹死。恆河旁民眾的錄影畫面顯示,男童的父母一邊唸誦著經文,一邊看著兒子被他的阿姨淹沒在恆河水裡,且一旁民眾發現男童在水裡太久,要求父母等人停手時,3人都不願停止「儀式」,阿姨甚至出手攻擊下水救男童的民眾。更令人無言的是,阿姨在男童送醫並被判定死亡後,竟還坐在屍體旁邊說「孩子會復活」。目前檢警已介入調查,並確認男童雙親及阿姨都是堅信恆河水能治癒男童,才把他帶到恆河的發源地赫爾德瓦爾「泡聖水」,目前3人都已經被拘留與等候受審。
內湖黑寡婦2/酒店妹上岸疑找藥頭當乾爹 鄰居曝:她的男伴都不一樣
北市內湖安康路上一處民宅去年內就發生2次情殺事故,其中一起案件更直接鬧出人命,事主竟還都是同一位廖姓女子,而她身邊男伴時常更換,有知情人士透露,廖女疑似專找藥頭或尋求包養,且一次劈腿多人,才會讓情敵碰面時總以兵戎相見、血濺當場。據了解,25歲的廖姓女子外表清純可愛,身穿休閒居家服,和母親與外公一同居住在該處。儘管廖女曾當過酒店小姐,身上卻沒有穿戴任何名牌服飾或包包,所使用物品中唯一與「名牌」有關的就是「毒品」,她上岸後疑似尋找「藥頭」當她的「Sugar Daddy」,除供應支付相關生活開銷外,也是她重要的藥物提供者,讓廖女「以砲換藥」。去年年底,廖女現任林姓男友遭李姓男友持刀刺傷右肩,傷者在警消人員的陪伴下走上救護車。(圖/翻攝畫面)知情人士指出,廖女一家在該地租屋生活十多年,儘管去年3月發生兇殺事故,該處房屋已經成為凶宅,但由於廖女一家繳交房租相當大方,房東仍繼續將房屋出租給他們。根據附近鄰居對於廖女一家的觀察,鄰居指出該處出入複雜,偶爾晚上還可以聽到吵架聲響,「只要吵架幾乎就是他們家,而且廖女每次身邊的男伴都不一樣,常有不同的男生接送廖女回家」。李姓男子持雙武士刀刺傷林姓男子後,犯後態度相當平靜,乖乖讓警方上銬逮捕。(圖/翻攝畫面)知情人士表示,廖女更換男伴速度頻繁的原因應可以往上追溯,因為廖女的母親也是如此,但廖女所做的卻遠比媽媽更危險,廖女到處找藥頭「以砲換藥」,不少藥頭並不知道廖女在外還有多個男伴,仇人相見格外眼紅,一定互砍。這點從擔任水泥工的34歲李男因復合不成,憤而持刀猛刺廖女的34歲林姓新歡事故中可以發現,且警方後續不僅在廖女身上查獲安非他命,更發現林男是毒品通緝犯,而捅人的李男也同樣有毒品前科。此外,因廖女而起的第一次情殺事件中,被殺的潘姓男子是家中獨子,事發時才剛從監獄出來不久,是南港地區有名的小混混,其老家在舊莊一帶準備都更,因此獲得一筆費用,潘男疑似拿此費用來包養廖女。案發當天,潘男仗著自己身型壯碩,「帶刀」前往談判,未料卻遭到更年輕力壯的情敵反殺。對此,潘男的母親悲痛欲絕,搶救9天後忍痛對兒子拔管放棄治療,並憤怒懷疑廖女在整起事故中是「共犯」,卻由高男獨自頂罪,聲請再議,士林地院在今年1月9日開庭,認為廖女偵查結果並不影響本案進行,且單單以手機通聯難以認定廖女有教唆殺人之事實,且兇刀上也並無採到任何廖女的指紋,最終因罪證不足獲不起訴處分。
男子拇趾外翻長達10年 手術成功治療!登山健步如飛
65歲林先生的雙腳大拇趾10年前開始疼痛,曾就醫使用輔具、復健等療法,但療效不彰,一度放棄治療,然而近2年腳拇趾外翻更加嚴重,踩地、行走都痛,變形的醜腳丫也找不到合適的鞋子,無論天氣再冷或下雨只能穿涼鞋,又痛又冷又難受。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骨科醫師洪濬麒施行「截骨矯正手術」加上「關節融合手術」,讓林先生擺脫疼痛醜腳丫人生,能夠再度和兄弟們一起去慢跑與登山。針對林先生情況,洪濬麒檢查診斷為雙足重度拇趾外翻,且左腳第二蹠趾關節脫位、右腳的第一蹠趾關節炎,建議以手術治療改善,與林先生討論手術方式、術後照護注意事項後,即安排手術。洪濬麒表示,由於林先生的左腳大拇趾長期外翻移位、肌腱緊繃,因此在手術進行時,先幫病人放鬆肌腱,接著進行左腳第一、第二蹠骨截骨矯正手術,以及右腳第一蹠趾關節融合手術,手術順利完成。林先生在術後第2週即可穿著輔具鞋負重型走,術後第8週可以穿著休閒鞋正常行走,術後第6個月可恢復運動習慣,「終於能重拾愛好,現在我已經恢復慢跑、爬山,生活品質大大提升」。拇指外翻 肇因2大因素洪濬麒說明,拇趾外翻是常見的足部問題,造成的原因分為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會造成大拇趾外翻且形成關節突出、腳部變形,影響足部外觀,而且拇趾關節處可能出現紅腫、疼痛、壓力和磨擦,行走時感到不適、疼痛。穿著過於狹窄的高跟鞋與尖頭鞋會導致腳趾活動空間受到限制,造成腳拇趾過度擠壓,也容易造成拇趾外翻。除此之外,在骨科門診臨床經驗中,因拇趾外翻就醫的中老年人比例也不低,每4至5人就有1人受此困擾,算是蠻常見的疾病。先天因素:如遺傳、足弓過低、足部肌肉不平衡等足部結構異常。後天因素:如穿鞋習慣、肌力量減少。醫師依病人症狀一般會先安排保守治療,用矯正輔具或挑選有足弓支撐的合適鞋款,並搭配物理治療、局部療法等,目的在減緩疼痛。但若病人長期有嚴重疼痛不適、足部結構嚴重變形,例如腳趾關節變形,或曾接受保守治療仍未能顯著改善症狀,影響平常站立、行走、運動或無法穿上合適鞋子等,則會建議以手術矯正變形的關節,使足部結構恢復正常,以提高或恢復病人原有的生活品質。預防拇趾外翻3重點穿著合適鞋款洪濬麒進一步說明,首先需挑選合適鞋款,著重舒適、空間、支撐。其次挑選鞋子前端楦頭空間足夠多,確定腳趾間不會互相擠壓,降低足部變形風險。最後要確認鞋墊足弓處貼合足弓,提高足部關節穩定度。強化足部肌肉足部有多條小肌肉,包含足底的內收姆肌、屈拇長肌,負責使大拇指遠離其他腳趾以及執行拇指指節彎曲動作,影響能否進行足部正常的運動和結構平衡。另外,小腿外側的外側腓腸肌群與大腿骨、阿基里斯腱、膝關節、踝關節都有連結,也會影響足部姿勢和運動並進而影響拇趾的位置。因此,強化足部肌肉,能減少拇趾外翻和緩解症狀。保持適當體重體重過重會增加足部負擔、影響足部結構,尤其年齡越大,越應重視肌力量與保持適當體重,以幫助站立穩定、降低足部負擔。醫師最後呼籲,若已有輕微拇趾外翻情況,建議定期檢查以減輕症狀、改善拇趾外翻,症狀嚴重請儘早就醫,諮詢具備足踝專業的骨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不是一群人等死、沒有消極治療! 「安寧病房」跟你想的不一樣
許多人認為接受「安寧療法」就是放棄治療,並將入住安寧病房與「等死」畫上等號。不過,柳營奇美醫院安寧緩和病房護理長楊雪玲表示,安寧病房並不是放棄治療,反而是積極的做症狀控制,希望病人能走出醫院回到家中。什麼是「安寧療法」? 哪些病人適用?民眾對於「安寧療法」常有很多誤解,首先「名稱」就是需要先行釐清的部分。楊雪玲護理長提到,現在其實沒有「安寧療法」這樣的稱呼,而是「安寧療護」,它關係到所謂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法》。由於醫療有其限制,即使用了最新的治療方法,患者也有可能無法獲得治療效果只徒增痛苦,因此安寧療護就是以這群病患所設立的。衛福部公告的適用對象包含:癌症末期病人末期運動神經元病人主要診斷為下列疾病,且已進入末期狀態者: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其他腦變質心臟衰竭慢性氣道阻塞,他處未歸類者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未明示者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MDS)末期衰弱老人符合《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第1項第2款至第5款所列臨床條件者罕見疾病或其他預估生命受限者安寧病房≠安養機構 積極急性控制、返家居家安寧另外,許多人會以為安寧病房就和安養機構一樣,但楊雪玲護理長強調,安寧病房並不是單純的養護機構,它和安養機構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安養機構主要是「慢性」長期照顧,但安寧病房其實是做「急性」症狀處理,和入住其他病房一樣是處於住院的狀態。因此和其他病房一樣,病人有可能會病逝離去,但讓病患出院返家也是安寧病房的目標之一。楊雪玲護理長強調,安寧療護在家其實也可以做,這也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所以安寧療護中會有居家安寧團隊加入,當病人症狀控制後,可以返家做居家安寧,依團隊教導的知識、技能,急性症狀在家也能進行控制。楊雪玲護理長再次強調,安寧並不是等死、放棄治療,其實入住安寧病房前都會填「安寧住院療護同意書」,裡面就有明確表示所有的身心靈治療都會在安寧病房中發生,唯一不會發生的只有「化學治療」,所以也沒有所謂的消極治療,所有的治療都是積極治療,積極控制患者的疼痛、急性症狀讓他們能夠返家。一般病房VS.安寧病房 照顧、治療有哪些不同?不過,楊雪玲護理長表示,一般病房的醫療團隊跟安寧團隊之間,在照顧、治療上確實會有點不一樣,第一,在安寧團隊照護中,不再是以藥物為主,反而會多一層「輔助性療法」的介入,以水腫為例,團隊會教導家屬如何透過精油、按摩等來消除。第二,安寧療護會希望家屬一起參與照顧。楊雪玲護理長提到,家屬的陪伴很重要,不過臨床上常常說要陪伴,但要怎麼做家屬並不清楚,在這部分安寧療護的護理師、社工、心理師及靈性關懷者等,會帶領家人一起照顧、參與,營造一個能與家人互動、彼此感謝的氛圍,促進生活品質、提升身心靈安適。第三,安寧療護不只是照顧病人,整個家庭都涵蓋在照護核心中。楊雪玲護理長表示,像病人病逝離去後,雖然家屬離開了安寧病房,但在死亡這件事的處理上其實還是帶著失落、哀傷,病房會有所謂的「哀傷撫慰」,在病人住院期間會先找出高哀傷族群,團隊會延續照顧家屬直到病人離開後一年。安寧療護是致力於幫助末期病人,提供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和關懷的專業醫療領域。在這個過程中,哀傷撫慰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團隊對病人提供支持、減輕痛苦與焦慮,使病人在此階段感受愛與被愛,同時也對其家人和照護者提供情感支持與安慰,持續不斷傾聽、溝通,並適時轉介及追蹤高哀傷族群。團隊不只會在病人住院期間給予家屬支持、關懷,在患者病逝後也會持續關懷、追蹤情緒反應,或透過追思活動讓家屬能互相連結、陪伴、鼓勵。楊雪玲護理長提到,許多醫院都持續努力在做「哀傷撫慰」,不希望家屬無法走出憂鬱、哀傷,或是因為對死亡的無助、害怕、不捨到後來變成長照悲歌。雖然過去常常會有「安寧就是等死」的汙名化標籤,但現在民風已經漸漸打開,也漸漸有更多人了解其實安寧療護在做的是不要延長受苦的時間,增進病人的生活品質,以全人的角度來照顧有末期照護需求的病人。希望民眾能更了解安寧療護、拋開誤解,選擇對自己、家人最適合的方式走完最後一哩路。
神經內分泌瘤新曙光 核素治療「精準消滅癌細胞」
今年10月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及核子醫學科共組照護團隊,成功執行了「神經內分泌瘤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 PRRT)」,為這類罕見腫瘤的病人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更是神經內分泌瘤走向精準治療的重要里程碑。這位病人為居住基隆的63歲男性,罹患直腸神經內分泌瘤多年,曾接受過手術、賀爾蒙治療及數十次的化學治療,今年8月因腹脹、體重持續下降及長期化療相關副作用來醫院求診。經檢查診療後,醫療團隊綜合評估病人狀況,安排核素治療(PRRT)。在實際治療前,病人先接受體抑素受體正子掃描與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掃描,確保體內的神經內分泌瘤適合接受核素治療,也做了抽血檢驗,確認造血功能、肝臟及腎臟功能符合標準。10月3日治療當天,過程中並未出現傳統化學治療的噁心、嘔吐、疲倦與掉髮等副作用,完成治療藥物注射後,在觀察一晚後平安出院,返家休養。目前病人在治療後主觀感受良好,雖偶爾有夜間盜汗的情況,但經過藥物治療後有所改善。病人能夠每天維持兩小時的散步習慣,此治療對其他正常生活作息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得以繼續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基隆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癌症中心主任張沛泓醫師指出,神經內分泌瘤是一種罕見的腫瘤,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新診斷個案數為1,963人,占所有癌症約3.9%。這類腫瘤可以在人體許多器官中發現,8成以上會發生在消化道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可依據腫瘤是否分泌荷爾蒙,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張沛泓醫師解釋,有症狀表現的患者,多半都是「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症狀發現異樣,病人可能面臨諸多原因不明之不適症狀,包括各類荷爾蒙分泌導致熱潮紅、低血糖、腹瀉、腹痛、氣喘等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非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瘤由於大部分病人沒有明顯症狀,不容易察覺,往往是健康檢查作胃鏡、大腸鏡時意外發現,因症狀不明顯,被診斷出來時,常常已有遠端轉移狀況而無法透過手術切除。此時必須根據腫瘤分化狀況及疾病進展情形,搭配賀爾蒙、標靶、化療或是免疫療法;若治療效果不佳時,核素治療技術便是治療的選項。基隆長庚核子醫學科主任陳世欣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瘤表面常具有豐富的體抑素受體,核素治療(PRRT)就是利用體抑素受體結合藥物進到癌細胞裡,再釋出放射線殺死癌細胞。這樣精準的腫瘤治療方式,可降低治療副作用,提升病人的預後和生活品質。陳世欣醫師強調,核素治療(PRRT)目前仍面臨一些挑戰,包括醫療團隊的醫師、放射師和護理師等,都需經過特殊培訓與合作,才能確保治療的安全和有效;同時治療的醫院需有特殊的安全設施,包括廢水處理、放射線屏蔽和放射活度監控等,並經過核能安全委員會的審核才能執行。基隆長庚團隊醫師鼓勵神經內分泌瘤患者不要放棄治療,現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要持續治療才有可能戰勝疾病。民眾若有神經內分泌瘤相關問題,也應儘早至門診諮詢相關科別醫師,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比閃電擊中機率更低!弱勢癌終於盼來希望 新口服標靶藥物納入健保
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以下簡稱 WM) 是淋巴瘤中極少見的一種惡性分型。由於罹病者人數稀少且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形容WM為「弱勢癌」也不為過。直到今年12月,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BTK抑制劑(BTKi)正式納入健保給付,才終於讓WM患者和家屬看到了希望!在台灣,WM每年新發病例不足50人,盛行率僅約百萬分之四,比一個人一輩子被閃電擊中的機率還低百倍以上,高風險族群5年存活率僅有36%。臨床案例少,再加上初期症狀捉摸不定,患者在求診過程中有如身陷迷宮,輾轉於不同科別之間卻又找不出病因,還容易發生漏診、誤診,錯過對症下藥的時機,身心承受極大壓力。化學免疫療法是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的一線治療,但效果有限且伴隨較高毒性,可能導致患者的血球減少和免疫力降低,進而引發感染和帶狀疱疹發作等副作用。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張正雄院長指出,年滿65歲以上且有生化指標異常的患者被視為高風險,其病情惡化速度更快於一般WM患者。加上年長者多患有心血管等共病症,治療策略不僅應積極處置,更要注重用藥安全性。回顧過去經驗張正雄院長曾遇過一些年長患者因化療而併發肺部感染,差一點就發生不敵病情而離世的憾事,使他更加強烈呼籲專業醫師在制定 WM治療策略時,應全面考慮高風險族群的病情發展速度及共病狀況,還有可能無法忍受化療。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黃泰中秘書長指出,儘管過去數十年來癌症醫學取得顯著進展,然而一些少見癌症 (如WM) 因患者人數過小而面臨難以取得臨床試驗進展、容易漏診或誤診、缺乏專用藥物等挑戰,實屬弱勢中的極弱勢。患者代表陳女士十分感慨,回溯30多年前的初次確診,她經歷了多個階段的治療,也曾因經濟負擔讓她放棄治療,一身的病痛與被宣判絕症的絕望,讓她從未想過竟能健康迎接70歲生日。她由衷感謝社會各界和健保署的努力,提高 WM患者對新藥的可負擔性,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黃泰中秘書長指出,根據國健署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國癌症登記報告,惡性淋巴瘤的發病率相較十年前已成長了1.4倍,達到4,261人/年,而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更躍升至男女十大癌排行症的第十名。淋巴瘤與其他固態腫瘤不同,是由全身性的淋巴球癌化生成。此一特性使得患者初期可能在全身不同位置發現病變,增加了早期診斷的難度。他呼籲,當民眾出現發燒、夜間盜汗、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疲勞、淋巴結腫大、皮膚搔癢等淋巴瘤常見症狀,持續約二至三周時,應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診。作為陳女士的主治醫師,張正雄院長也分享他多年來對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WM)的診療經驗,並特別補充血液高度黏稠症(Hyperviscosity Syndrome,HVS) 對患者帶來的危害,如貧血或異常出血、因神經病變導致麻木等 WM特殊症狀。他解釋,巨球蛋白指的是患者體內免疫球蛋白 (IgM) 過度增生,導致血液黏稠。當IgM濃度超過4000mg/dl或血清濃度高於 4CP時,就可能發生多處黏膜不正常出血。在臨床上,20至30% WM患者可能出現神經系統病變,例如視力模糊或喪失、頭痛、暈眩、眼球震顫、耳鳴或突發性聽力喪失;嚴重者甚至引起混亂、失智、中風或昏迷。透過IgM基因檢查、骨髓穿刺和切片檢查,可以在早期鑑別惡性淋巴瘤或其他血液疾病,有助及早制定WM治療計畫。他特別提到,現在的骨髓檢查跟大家對「抽龍骨水」的想像完全不同,技術非常純熟,在門診僅需不到半小時就能完成,是最快速診斷血液腫瘤疾病的方法。呼籲患者切勿因對檢查的迷思而錯失儘早診斷與治療的機會。目前國際間,華氏巨球蛋白血症 (WM) 的治療方針以新型標靶藥物為主。台灣在 WM治療已經趕上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簡稱 NCCN)及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 (NICE)的準則。依照此先進之照護指引,當患者對一線用藥反應不佳時,應積極評估改用耐受性高的標靶藥物。社團法人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理事長吳卉汝對新型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感到振奮。她表示,111年各類癌症健保前10大醫療支出統計顯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人均醫療費用佔十大癌症中第四位,藥費更是超過癌症死因之首肺癌。令人欣慰的是,在健保署及社會各界的協力下,新一代BTKi的申請至給付生效僅花費519天(短於抗癌藥平均生效天數726天),這表示WM患者的需求得到更廣泛的重視。期盼未來健保政策更加深入支持弱勢癌,提供更多先進治療機會,同時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
公車大媽逼讓座…一巴掌打昏「癌末男大生」下場慘了 他悲慘身世曝光
倚老賣老出事了。中國大陸一名大媽要求公車上年輕人讓座不成,竟不顧對方表明身體極不舒服,一巴掌打昏男大生,事後才驚知男大生真的是胃癌末期患者;男大生也因為這一掌暫停治療,等同變相縮短餘命,氣得家人提告大媽求償百萬(約新台幣441萬)。綜合陸媒報導,現年22歲李新明(化名)今年8月結束複診返家途中,搭上下班時間公車並幸運找到座位,但當他對著手機思索如何告訴父母癌末消息時,沒搶到空位的健壯大媽就戳了他一下,表示自己腿不好要求李新明讓座。雖然李新明表示病得幾乎站不起身,大媽卻嗆:「你一個小伙身體強壯的,看著也是讀書的,就這麼沒同理心,我是真腿疼,別來這套」、「你個小伙能有什麼大病大災,等我躺下了看你怎麼下場?」眼見大媽無法溝通,李新明乾脆閉目休息,沒想到,他一閉眼頓時感到臉被重擊,醒來時已經躺在醫院病床上。癌末男大生被大媽一掌打昏。(示意圖/翻攝自微博)李新明事後得知,大媽見他昏倒時一邊罵裝死,一邊朝車門走去準備離開,好在其他乘客圍住大媽、司機也往醫院狂奔。然而,由於李新明被診斷出中度腦震盪,暫時無法接受化療,讓李家父母無法接受兒子被迫縮短壽命,提告大媽求償100萬並拒絕和解。李新明的身世也在事件曝光後被一一揭露,作為清寒家庭長子的他,從小就半工半讀兼保母照顧2個弟妹,即使考進「211」等級優秀大學,依然吃最便宜食物和剩菜剩飯,只為了替上學的弟妹與家裡省下開銷,卻因此罹患胃癌。更讓人不忍的是,李新明當時在公車上思索的,還有該怎麼說服父母同意讓他放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