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
」 日本 新制 新制度 機場 塑膠杯![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7/393757/sm-0bda28a69ea200508c97ea86c1d6768b.jpg)
蔡宏圖3日新春談話聚焦半導體AI 「善加利用台灣機會」茁壯金融業
國泰金(2882)董事長蔡宏圖3日對霖園集團全體同仁發表新春勉勵與期許,一千多字的談話中鎖焦在AI、新科技議題,強調不會運用的個人與企業面臨被淘汰威脅,且因台灣半導體產業優勢吸引全球科技業來台設點,是過去台灣所沒有的機會,需善加利用這機會讓金融業更加成長茁壯。蔡宏圖首先感謝同仁努力打拼,2024年集團繳出相當亮眼的成績單,祝賀大家蛇年開工第一天新年新氣象,好運暢旺,旗開得勝、健康平安、所願都圓滿。蔡宏圖從國際新局面的更高不確定性,談到美國洛杉磯野火造成損失的風險重要性,以及面對台灣超高齡社會的健康體系到人力資源,金融業數位轉型行動支付、數位貨幣、區塊鏈技術到AI的發展,愈加重視AI應用面等,展望未來政經局勢新局秩序帶來的挑戰與機會,需要合作、創新與突破框架。蔡宏圖指出,2024年全世界歷經多重挑戰,地緣政治衝突和區域戰爭、國與國經濟成長更不均衡、產業強弱差異更大、資本市場的高利率和央行的降息速度與幅度、AI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更激化這些差異,導致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更高。面對這些挑戰與不確定性也讓全球各界都在積極提升永續發展的韌性。一月份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歷經史上最嚴重的野火,警醒極端氣候與環境永續需要更全面性的因應對策,眼前重大的損失也讓保險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保險業如何引入更高效的工具與方法協助民眾損害防阻,強化保險業自我的能量縱深,善用核心能力保障民眾的損失,是危機,也是強化自我能力的契機,值得進一步探索可能的解方。2025年是國內保險業接軌國際會計準則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平行測試的一年,明年1月1日正式接軌新制度,因為新舊制度要求差異大,對保險業是很大的挑戰,感謝主管機關訂下四階段在地化措施,引導業者順利接軌,國壽同仁為接軌新制度準備多年了,在資產負債管理、組織調整、商品結構等做了很多努力提升營運動能以順利接軌。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從健康醫療體系到企業人才資源,都需要調適與因應;AI與新科技快速改變產業樣貌與人類生活方式,衍生新的風險與機會,懂得善用AI與新科技的個人與企業,未來發展機會更多更好,不會運用的個人與企業則面臨被淘汰的威脅。蔡宏圖強調,金融業積極投入數位轉型,從行動支付到數位貨幣,從區塊鏈技術到AI的發展,科技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也改變與客戶互動的方式。客戶一支手機幾乎就可以完成大多數的金融交易,數位資產與實體金融的互動與融合也在新創場景不斷創新迭代發展,AI的應用不只讓金融業能更精準地滿足客戶需求,也能大幅改善內部作業流程,提升法遵和風險管理的效率。近年大力投入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但也不能自滿,仍然要繼續精進提升。展望2025年,全球政經秩序可能會面臨打破再重建的新開始,一個與我們過去所熟悉的世界很不一樣的新局面正在形成,我們要用前瞻的視野來思考與佈局。歷史上大變動之後到新秩序形成的過程,也是資源乾坤大挪移的時刻,有挑戰,也有新機會,能否洞徹改變的方向與提前佈局至關重大,希望做好準備來掌握這大好機會。這幾年大環境的改變與AI快速發展,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上動見觀瞻,吸引全球科技業紛紛來台灣設點,這是過去台灣所沒有的機會,也要善加利用這機會讓金融業更加成長茁壯。世界總是不斷變化,只要體質夠好,基礎夠穩健,夠努力,都能締造好成績。諸多挑戰會持續撲面而來,無論台灣或世界各國的人民都渴望更好的生活,集團傳達「Better Together 共創更好」的理念,期勉挑戰更多不可能,一起共創更好的一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91554/sm-258f6317f0c83d35cc9b93779ae02aa6.jpg)
師傅難過年1/號稱營收13.5億元 電梯大廠獎金狂拖還要扣年終員工喊苦
電梯大廠永佳捷(MASADA)號稱2024年訂單突破13.5億元,更請來前NBA球星、新北國王隊員林書豪當代言人,在媒體面前總營造業績如虹形象,如今卻遭多位員工控訴拖欠獎金、變相砍薪,還有人「倒欠」公司薪水,年終更可能被苛扣,數度向公司反應卻都未獲回應,許多師傅也因此對公司寒心,將投訴勞工局以保護自身權益。永佳捷由前永大機電董事長許作名在2021年創立,主打AI科技、智能、遠端管理自動系統,該公司招募廣告上聲稱「重視每一位員工」,提供良好工作環境和學習成長空間,薪資制度更具市場競爭力,許多師傅們被新創公司的氣勢吸引而加入,永佳捷如今員工數超過300人,卻遭投訴頻頻拖欠獎金。員工阿國(化名)表示,他在永佳捷任職約半年,目前仍是學徒,每月保障底薪4萬元,包括3萬底薪和1萬元的新人津貼,若當月獎金超過1萬元,新人津貼便不予計算。電梯安裝工作辛苦危險,員工們為了客戶安全謹慎小心,卻被公司拖欠多月獎金,甚至還「倒欠」公司薪水。(圖/方萬民攝)「9月的2萬多元拖到現在,然後制度一改,我現在還欠公司6萬多元。」阿國說,他原負責「試車」,也就是配電測試工作,10月改分配到安裝部門,試車的2萬多元獎金竟積欠至今,安裝獎金雖準時拿到,如今卻被通知還有「績效獎金待繳回」,這筆錢更可能會從年終獎金中扣除。據了解,永佳捷原是採獎勵制度,學徒每安裝一台5、6層樓的小電梯約可拿到2萬元,師傅則約6、7萬元不等,依樓層數目而增減,額外工程還有可換算成獎金的追加工時,學徒每月薪資約5萬元,師傅們則多半可領超過10萬元。永佳捷在2024年12月10日公布新制度,每台電梯都規定有固定工時,如員工們當月施作未達進度,則被視為績效未達標,提早發放的獎金就得繳回,但電梯安裝現場並非一帆風順,常因零件缺少或行政流程而延宕,加上電梯工作對安全係數要求極高,師傅們往往「求穩而非求快」,嚴謹態度卻成為公司追討獎金的理由,改制的受害人更不只阿國一人。「20萬元從夏天拖到這個月才領到,原本說好的追加工時更乾脆就不見了。」電梯師傅阿雄(化名)說,公司從2024年8月開始拖欠獎金,前後累計約20萬元,直到近日才陸續補齊,當中卻不包括本該支付的5萬多元追加工時,詢問公司卻只得到「不清楚、不知道、再問問看」的答案,之後就沒有下文,冷處理也讓基層的怒氣與日俱增。安裝師傅對制度說改就改而怨聲連連,預計投訴勞工局以保護自身權益。(圖/方萬民攝)「新制說改就改,中間完全沒有溝通,是看我們這些做工的人沒有嗎?」阿雄憤怒表示,公司如今仍未說清「倒扣制」的計算方式,改制過程也不曾徵詢過員工意見,上層「想怎樣就怎樣」的態度,似是將員工都當成法盲,如今已有多人對公司寒心、計畫出走,更預計投訴勞工局以保護自身權益。永佳捷表示,本公司依約支付薪資,從未延遲,惟針對獎金發放爭議,乃極少數員工對公司制度看法不同所衍生歧見。永佳捷提到,因其為新興電梯公司,初期為爭取優秀人才,對於部分安裝技師,提供每月不低於新台幣7萬元之薪酬,惟員工需提供合理勞務產出,若未達標準,將對全體安裝同仁造成不公,也對股東權益有損害。故於去年實施新制,激勵多做多得,例如一個月安裝2台小電梯,可額外獲得5萬獎金,合計月薪可達12萬元,整體薪資反而提升,故未有變相減薪一事。永佳捷說,但因極少數同仁因出勤異常、安裝產出嚴重落後業界標準,故無法領取新制獎金,目前尚在調處中,希望其等提升效率,本公司仍會加強內部溝通,以彌平歧見共創和諧勞資關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91555/sm-faa2265e611a5d026f6cf650c097f3f3.jpg)
師傅難過年2/變相減薪逼每月工作300小時 永佳捷血汗內包制掀出走潮
電梯大廠永佳捷總在媒體前營造業績長紅、風光無限形象,還叫板挑戰挑戰國內電梯三雄台灣三菱、日立永大及崇友,並預計於2025年第4季興櫃,如今卻遭員工控訴拖欠獎金、變相減薪,去年底發布的「內包」制度更無視勞基法,「鼓勵」員工們多做多得,師傅們每月得工作超過300小時才能夠領到改制前的薪資,血汗制度在公司內部掀起出走潮,更嚴重影響永佳捷形象。據了解,電梯裝設分為主要分為安裝和試車,安裝負責架設定芯、軌道和門板等硬體設備,一般5、6層樓的大廈住宅需2到4星期不等,試車則指的是安裝完成後的調試,包括配電、調整門、試快車運轉,和負載測試、絕緣電阻量測及安全性能之測試,每一項工作都不能有絲毫馬虎。而永佳捷的師傅們兢兢業業,為了使用者的安全謹慎作業,安裝部門卻傳出公司拖欠獎金和倒扣薪資,試車部門更為誇張,竟開始變相減薪,甚至「鼓勵」員工超時工作。「我每個月要做到300小時才能領到跟過去差不多的錢,做越多還比舊制少越多。」試車師傅阿華(化名)透露,他算是永佳捷「元老」級員工,每月薪水包括3萬多元的底薪、工時和獎金,每天工時是1500元,倘若在規定時間內提早完工,提早獎金為每日3300元,他過去平均薪資都在6位數以上。永佳捷2024年底頒布新制度,表面上是鼓勵員工多做多得,基層則質疑是在變相減薪,逼員工超時工作。(圖/黃威彬攝)但永佳捷2024年12月10日突然改制,廢棄過去的底薪制度而改採「內包制」,要求員工們「多做多得」,該公司規定小電梯的工作時數為56小時,也就是完成一台電梯能得到56個工時,工作1到160小時的時薪為270元,工作161小時到299小時的時薪則是330元,每月300小時以上時薪則是370元。換言之,試車師傅們每月若完成2台小電梯,薪資會在3萬240元,如該師傅底薪為4萬元,當月照樣發放4萬元,當中9760元差額則順延至下月或年終扣回。「我每個月得多送公司2台,才能做到跟過去一樣的薪資。」阿華說,每月完成4台小電梯,薪資為7萬3920元,5台電梯則是9萬2400元,倘若想領過去一樣的薪水,每月得工作超過300小時才能勉強持平,在薪資改制後,他的薪水便立刻縮水2萬多元。「我們的工作不能『偷』,這個制度就是在逼大家過勞。」阿華說,在新制度下,師傅們都得犧牲自己的假日和休息時間,往往要工作到凌晨才能達到公司滿意的時數,高工時不僅壓榨師傅的專業,更可能在無形中影響施作品質。阿華提到,永佳捷近期狀況不斷,改制前獎金就曾拖欠3個月,師傅們只能緊巴巴的領著3萬多元底薪生活,根本難以支付一家大小的生活開銷,等同是出門上班卻要「吃老本」,如今又採取更苛刻的「內包制」,將他們這些老師傅當成鐘點工人,也讓基層對於公司營運狀況產生懷疑。電梯肩負乘客和使用者的安全,師傅們兢競業業、小心謹慎,本該屬於他們的權益卻遭拖欠刪減,讓永佳捷的員工難以接受。(圖/方萬民攝)而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後可以延長工時,但每日常工時與延長工時,合計不得超過12小時,且1個月延長工時總時數不得超過46小時,永佳捷的新制等同以薪資為籌碼要員工「自願」加班,罔視法律規定。「我們有說不合理,公司的態度一副『你高興就做,不高興就走這樣』。」阿華氣憤地說,基層們曾多次向上反應,上級卻總是開始推拖敷衍、雞同鴨講,許多員工也因而對公司失望,計畫在過年後發起出走潮,更預計投訴勞工局以保護自身權益。永佳捷表示,本公司依約支付薪資,從未延遲,惟針對獎金發放爭議,乃極少數員工對公司制度看法不同所衍生歧見。永佳捷提到,因其為新興電梯公司,初期為爭取優秀人才,對於部分安裝技師,提供每月不低於新台幣7萬元之薪酬,惟員工需提供合理勞務產出,若未達標準,將對全體安裝同仁造成不公,也對股東權益有損害。故於去年實施新制,激勵多做多得,例如一個月安裝2台小電梯,可額外獲得5萬獎金,合計月薪可達12萬元,整體薪資反而提升,故未有變相減薪一事。永佳捷說,但因極少數同仁因出勤異常、安裝產出嚴重落後業界標準,故無法領取新制獎金,目前尚在調處中,希望其等提升效率,本公司仍會加強內部溝通,以彌平歧見共創和諧勞資關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390493/sm-9d20451df321987f04b8a16a3b5b721e.jpg)
每年萬人死於交通事故 越南祭「新制罰單」最重罰到年均收入一半
自2024年1月1日起,越南政府推行新一輪交通罰則,針對違規行為祭出嚴厲處罰,以期改善長期混亂的交通狀況。新規定涵蓋從闖紅燈等輕微違規行為,到更嚴重的交通違法行為,罰款金額最高可達5000萬越南盾(約3184美元,10萬4761新台幣)。此次改革包括對闖紅燈、逆行及在人行道行駛的機車騎士處以400至600萬越南盾(約254至381美元)的罰款;汽車駕駛若因開門導致事故,將面臨2000至2200萬越南盾(約1273至1400美元)的罰款。政府還鼓勵民眾舉報交通違規行為,最高可獲500萬越南盾(約318美元)的獎金,這對於平均月收入約800萬越南盾(約500美元)的國民來說是一筆可觀獎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越南每年約有1萬1500人死於交通事故,平均每天30人喪生。為降低死亡率,政府對酒後駕駛及街頭飆車祭出嚴厲罰則。醉酒駕駛或拒絕接受酒測者,最高可被處以4000萬越南盾(約2500美元)的罰款,而參與非法賽車或魯莽駕駛者則可能被罰5000萬越南盾。此外,越南還導入與澳洲類似的扣分制度,駕駛人若屢次違規,將面臨吊銷駕照的懲罰。然而部分民眾對於新罰則的「天文數字」金額表示擔憂。澳洲國立大學博士生ThanhTamTran指出,越南人均年收入約6000美元,這些罰款對低收入通勤族影響尤為嚴重。她批評新制度鼓勵舉報而非互助,可能削弱社會凝聚力。對此,WHO駐河內代表安吉拉普拉特博士則表示,儘管需關注罰款對社會的影響,但加重罰則能有效促進行為改變。她強調,「若罰款過低,人們並不會真正重視違規成本。」普拉特博士認為,僅憑罰款無法解決問題,改善道路安全需綜合考量法律、執法、基礎設施與車輛安全標準等多方面因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4/388714/sm-36ff63ca5d602f8f2cc137a90097f470.jpg)
照護悲歌2/冰冷決策無感家屬苦楚 衛福部忽視失智者真正需求
114年失智據點服務新制將上路,失智者家屬憂心忡忡,原已非常適應的服務據點不可再使用,還需半年內找到願意接洽且放心託付的日照中心,據點認知課程無法繼續,家中失智長者恐面臨身體退化加速,衛福部資源分配政策下,忽視的是失智者需求以及照護者的不易。陳小姐的母親確診失智症超過十年,原本是極輕度,但因疫情時許多據點關課,外加確診,導致母親失智程度加重。陳小姐敘述,母親最開始去據點上課時,每天都很開心,因為據點的老師很會帶課,又可以和同儕一起聊天,狀況一直維持得很好。本盼望著疫情後可以繼續上據點的課,雖不能復原,但可以減緩退化速度,卻從天而降新制度讓母親無法留在據點。家中有聘僱外籍看護者申請日照中心須全額給付,雖然政府提供「定次」的喘息服務補助,逾次後家屬須負擔的仍是一筆鉅額費用。(示意圖/黃耀徵攝)陳小姐表示,因家裡有請外籍看護,去日照中心需全額自費,一天1300元。雖前期可使用喘息服務,以自己母親的程度來說,一年政府補助50次,但日照中心有規定,一個禮拜至少上三次才可接受個案,如此一來,當50次額度用完後,一年裡還需額外再付12萬餘元,對任何一個家庭都是沈甸的負擔。費用僅是其次,找不到合適的日照中心是最棘手問題。陳小姐接受採訪的當天上午,才剛帶母親到日照中心評估,「應該會被拒絕,希望政府將緩衝期時間延長,對於社區據點的限制不要太嚴格。媽媽從輕度進展到中重度,還是可以好好上課,沒有不一樣的待遇,不清楚為甚麼一定要調整政策。」陳小姐回憶,以前上完課還會帶著母親去看日本電影,結束會去吃麥當勞,再逛飾品店,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是最快樂的時光,因為現在的母親已經不太認得自己。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籲請政府,政策新革前務必與家屬多溝通和宣導,現階段應先暫緩據點服務停止使用的政策。(圖/台北醫學大學官網)陳小姐強調,各據點已開始陸續實施新制,卻一直未見政府的完整公告,很多內容還是自己去詢問部門才瞭解。「對於失智者的情況,家屬及照護者才是最清楚的,希望政府可以親身瞭解家屬需求及情況,再做人性化調整」,她說。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協會雖了解政府在長照方面的用心以及資源的分配,但仍希望可以考量失智家庭需求,「家屬最清楚什麼樣的方案更適合家中失智者」,希望政府可以多做溝通,放寬失智者結案條件限制,提供更具彈性的服務選項,對於有意願轉移日照中心的家庭,暫緩失智據點服務停止使用的規定。陳筠靜續指,盼政府在考量困境後,可以儘速公告相關政策資訊,降低家屬不安情緒,並且在長照3.0框架下,將失智據點服務納入長照給付支付架構,保留未失能者及聘請外籍看護家庭的使用權,也可提升長照體系下的服務量能。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86085/sm-3c20fbaeb8a2964af59cfdc478c75bc2.jpg)
日本「先付後退」機場退稅新制定案了! 旅日達人:「2類人」應提早去機場
日本昨(27)日公布了2025年度最新稅制改正大綱,正式定調機場退稅新制度「先付後退」將在2026年11月1日開始實施,與此同時,也會撤銷消耗品每天同一店鋪50萬日圓(約新台幣10.55萬元)的額度上限,並廢除消耗品的特殊包裝。對此,旅日達人林氏璧就列出4點分析,也提醒買的金額較高,或是特定品項較多的旅客,可能會被要求檢查行李,可提早到達機場。林氏璧昨日午間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表示,日本政府閣議確認了2025年的稅制改正大綱,其中一項重點是,機場退稅的新制度,會在2026年11月1日(令和8年11月1日)開始實施。林氏璧接著說到,包括廢除消耗品同一天同一店舖50萬的上限、廢除消耗品的特殊包裝、不再區分一般物品和消耗品,以上也會在同日開始一併跟進。對此,林氏璧解讀,不確定這樣機場退稅的制度會不會引起大排長龍,或是需要提早到機場等等的,「日本所有免稅紀錄已經電子化,所以直接在機器掃護照即可,和歐洲還要蒐集退稅單掃碼的狀況不同。如果能準備足量的退稅機,理論上速度應該會比較快」。林氏璧也推測,新制退稅到時候應該是採取抽檢的形式,「買的金額較高,或是特定品項較多的可能會被要求檢查行李,確認你有把免稅品項帶出日本。這樣的朋友要有自知之明,提早到機場。對於絕大多數的旅客,我想應該不至於影響太大」。林氏璧提到,我也許地方小機場因為工作人員比較閒,可能比較有機會開箱檢查,「成田、關空這種繁忙的機場人這麼多,我猜測抽檢的機會應該不甚高。當然這都要實行後才知道,2026年11月以後的事,現在就先別煩惱啦」。最後,林氏璧指出,店家還是要有免稅櫃台,辦理免稅掃護照把消費紀錄輸入,並不是所有在日本的消費都可以累計並退稅,但對於一般店家,因為廢除了特殊包裝也不用區分一般物品和消耗品,會簡單很多,「所以也許原本不想參與退稅的店家會考慮加入喔,日本好市多,在呼喚你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84861/sm-1d41203b53f96e71d7cb4921fcca4d3d.jpg)
日本「機場退稅」最快2026上路 旅日達人分析流程:順暢多了
日本旅客退稅新制度預計明年上路,擬取消消耗品的免稅金額上限50萬及密封袋特別包裝,機場退稅則會延到2026年才實施。對此,知名日本旅遊達人林氏璧分析重點,機場退稅是希望能阻止逃稅,取消消耗品免稅上限是希望旅客買更多,麻煩的包裝也不需要了,且未來出境流程可能變得更順暢。林氏璧今天(23日)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近來有許多媒體整理2025年日本旅遊的新制度,會提到以下幾點:2025年取消消耗品的免稅金額上限50萬。2025年取消消耗品的密封袋特別包裝。機場退稅會延到2026年才實施。」林氏璧表示,根據自己看到的日本新聞及對於外國人免稅制度的規劃,前2項變動應該是在已經改為機場檢查完有把物品帶出國、再退稅制度的前提下,可以一起檢討改變的項目,「機場退稅,是希望能阻止逃稅。取消消耗品免稅上限,是希望大家買更多。」他進一步說明,新制度的邏輯就是在能確認阻止逃稅的制度下,再鼓勵旅客買更多,「麻煩的包裝也不需要了。他們甚至想討論是否不再需要區分一般和消耗品了,就一視同仁,「這幾天日本政府會公布2025年税制改正大綱,其中應該會有比較確認詳細的時程規劃。如果出來我再和大家報告。」林氏璧認為,大家不用擔心改為機場退稅後太混亂,「現行稅關設在出國檢查場中的問題就是,很多人會不刷護照直接走過去,迴避掉這一關。未來規劃在出發大廳就先刷護照,在行李都沒託運前會做一個需不需要檢查行李的判定。我個人猜測應該就是只抓大金額的才會真的去檢查行李!多數人就是在機器很快地退好稅,也不用檢查行李。我想這樣的流程應該是順暢多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79795/sm-40e2c95ae69a61ba735b2622681adadf.jpg)
健保停復保制度取消、無人機考照門檻降低 12月相關新制一次看
目前時序已經來到12月初,本月政府各單位也頒發了不少相關新制規定,其中像是台鐵開放在線上換票,讓尚未領票的乘客可以透過網路變更搭乘的車次,健保局也取消了停復保制度。除此之外,交通部也降低了無人機的考照門檻。台鐵宣布,自2日上午9點起,將推出全新的線上換票服務,已付款但尚未取票的乘客,可以在網路上變更車次或票種,免除親臨現場排隊的麻煩。但台鐵方面也提到,使用Apple Pay、Google Pay等行動支付購票的旅客,暫時還無法享受這項便利。而在泰國旅遊部分,自12月1日起,旅客入境泰國6大主要國際機場前,需先申請電子旅行授權(ETA),後續只要掃瞄ETA的QR CODE就可通關。而ETA每次申請最長停留時間可達60天,期滿後可再延長30天。在無人機考照部分,交通部先前修正「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宣布自1日起實施,其中包括放寬操作證申請年齡限制從16歲降至14歲,並將操作證效期從2年延長至3年。規費調整方面,實體檢驗合格證從250元調升至500元,新設立的專業操作證收費500元,而普通操作證則維持250元。操作人員的基本級和高級術科測驗費用也從500元上調至1200元。無人機活動申請審查費用將改採分級收費制度。對於高度不超過400呎的飛行活動,許可期限為3個月,收費1000元;若飛行高度超過400呎,或在禁航區、限航區及航空站或飛行場周邊區域飛行,許可期限為2個月,收費2000元。農政機關的飛航活動許可期限為6個月,維持500元收費。飛航公告申請審查費則為每空域500元,政府機關執行公務且使用自有無人機及編制內操作人員者可免收費用。內政部日前也宣布,自12月2日起,民眾只要帶著手機等行動裝置,到全台任一戶政事務所,就可以臨櫃申請行動自然人憑證。未來辦理各項網路服務,就可免隨身攜帶實體憑證,透過手機就能完成身分識別和數位簽章。金管會先前曾公告,自12月2日起,盤中零股交易的撮合間隔時間,從原本的1分鐘大幅縮短為5秒鐘,交易效有望因此提高。衛福部宣布,將於12月23日停止健保的停復保制度。根據衛福部統統計過去5年平均每年約有13.6萬人辦理停保,2023年更高達23.1萬人。廢止停復保制度後,預估每年可增加保費收入23.6億元,其中政府補助8.5億元,不過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也可能增加約4.7億元。健保署也宣布自12月1日起,新增7種癌症的單基因檢測項目納入給付,包括實體腫瘤的大腸直腸癌(BRAF)、黑色素瘤(BRAF)、腸胃道間質瘤(KIT+PDGFRA)及甲狀腺癌不包含髓質癌(BRAF),以及血液腫瘤的多發性骨髓瘤(原位雜合檢驗)、B細胞淋巴瘤(BCL、第17對染色體缺失原位雜合檢驗、TP53)及T/NK細胞血癌與淋巴瘤(TCR)等,預估將有9,000多名癌症病人受惠,相關經費約1億元。健保署同時也修訂「孕產婦全程照護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新增妊娠糖尿病品質照護及產科醫師與助產人員共同照護服務。若孕婦在妊娠期間罹患妊娠糖尿病,可獲得胰島素注射的協助,並在生產後接受葡萄糖耐受試驗,而醫院若能讓產科醫師和助產人員共同照護孕婦,則每名個案除了原有的生產費用外,還可額外獲得12,000點的給付。預計每年將有2.1萬名孕婦受惠,相關經費約4,000多萬元。除此之外,有鑑於國際間的猴痘(Mpox)疫情仍然十分嚴重,台灣也不時傳出零星病例,因此疾管署決定自12月1日起,開放不符合公費接種資格、但經醫師評估具感染風險者自費接種猴痘疫苗。疫苗單劑費用為6,986元,完整接種需施打兩劑。目前提供自費接種的院所共有8家,分別位於6都的大型醫院或旅遊醫學合約醫院。最後便是將於14日上路的新版《精神衛生法》,這次修法重點放在加強心理健康促進、建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強化疑似病人的通報和危機處理機制,以及引入「強制住院」等措施,以保障病患權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371943/sm-0ab4a29b33cca500861616e995ce86cb.jpg)
旅客濫用免稅品制度「9人逃稅3.4億」 日政府將修改「出境時才給退」
日本政府近年發現,大量旅客濫用免稅制度的情況日益嚴重,尤其在2022年,當時發生9名非日本籍民眾購買約3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94.77萬元)的免稅商品,以此逃避高達3.4億日元消費稅的行為,其中一名買家的購買總額甚至超過13億日元,極可能是將免稅商品留在日本國內轉賣,以圖利於消費稅差價。也由於如此行為,目前日本政府有意修改退稅制度,改成旅客出境時在機場才能申請退稅。根據《日經新聞網》報導指出,這類逃稅行為主要發生於高檔手錶、名牌包等高價商品,顯示部分訪日旅客利用免稅制度進行規模倒賣,擾亂市場秩序。根據日本消費稅法規定,非日本居民在免稅店購買土特產品和日用品可以免除消費稅,但商品必須出境攜帶,如在出境時無法確認帶離日本,則需繳納消費稅。但由於部分旅客在臨近登機時,才前往海關櫃檯辦理退稅手續,時間不足以完成徵稅通知書的製作,導致未能即時收取消費稅。再加上海關人員對規定的誤解,未口頭通知收稅,結果間接導致日本政府損失數億日元的稅款。而為了防止訪日旅客濫用免稅制度,日本政府正研擬改進措施,計劃將現行的「購買即免稅」更改為「購買徵稅、出境退稅」的模式。也就是說,即便是訪日旅客,在購買商品時還是要支付消費稅,但是當出境時,就可以在確認商品是否有攜帶出境後,再進行退稅。報導中提到,此舉不僅可減少國內轉賣的誘因,也能保障免稅政策的公平性。目前日本政府也計畫將於2025年全面施行新制度,並進行系統升級,使免稅店可同步獲取購物記錄,以便未來檢查。而在這實施的過渡期內,日本政府將強化海關與銷售端的聯動監管,要求免稅店負責確認顧客的非居民身份、解釋免稅條件,並保存購物記錄。同時對未充分核實身份而進行免稅銷售的店家進行稅務追查,特別針對百貨商場及藥妝店加強稅務檢查。而像Bic Camera等大規模免稅銷售的商店,目前均已安裝自動警示系統,當同一顧客多次購買特定高價商品時,就會發出警報,以此來防止惡意重複購買。報導中也提到,日本國內免稅商品銷售額每年高達1兆日元,其中來自中國、台灣及南韓的遊客是其中主要消費群體。而相關的代購行為也十分盛行,部分團夥甚至利用留學生的身分,進行代理購物並轉售牟利。而隨著免稅管理系統的更新,日本財政部門也開始強化免稅店的監督,未來將要求免稅店在獲得海關確認資訊後才能進行退稅,同時也考慮導入信用卡、電子貨幣的消費稅退還模式,以減少手續及旅客的等待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71913/sm-37735f70a851813e34355c960dc0cacc.jpg)
南陽實業油電休旅Santa Fe配額售罄 總座:品牌今年賣2.3萬台創新高
三陽工業(2206)旗下南陽實業代理的現代(Hyundai)今(25)日正式發表第5代大改款休旅車Santa Fe,南陽實業總經理徐伯達表示,「自上周開始預接單,一周接單已超過今年200台配額。」他也看好今年達成2.3萬台銷售,將達成品牌連續5年正成長,並挑戰市占率新高。Santa Fe共導入5種車型,售價分別為GLTH-A 172.9萬元、GLTH-B 187.9萬元、GLTH-B Premium 192.9萬元、GLTH-C 197.9萬元、GLTH-C Premium 202.9萬元,其中頂規版可加價2萬選配六人座,全車系比起10月中公布的預售價微降1,000元。徐伯達也提到,「訂單中有8成都選GLTH-C及GLTH-C Premium。」由於EV電動車和Hybrid油電車逐漸成為現代生活的新選擇,Hyundai汽車利用新能源科技,以創新的設計開創全新駕馭體驗,南陽執行副總詹醒昇表示,「目前乘用車中油電銷售占比29%,明年目標是31%。」Santa Fe全車系引進CVVD連續可變汽門技術,搭載1.6 Turbo Hybrid渦輪油電引擎,具備218ps動力。全新外觀設計採用Hyundai家族獨特的H型設計元素,配合大面積的水箱護罩,彰顯出車輛的寬闊質感。車側的簡約方正設計襯托出充滿肌肉感的車身曲線,並搭配20吋低風阻五幅式鋁圈、大面積三角窗及橋式車頂行李架。在內裝方面,Santa Fe配備雙12.3吋數位儀表、電動調整方向盤、6.6吋觸控式空調面板、SBW電子線傳排檔及Easy System數位座艙等最新科技娛樂系統。同時,全新Santa Fe搭載Platform 3.0第三代底盤平台,並採用引擎式及車身多重框架結構,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全車也標配10具安全氣囊,並配備高達20項Hyundai SmartSense主被動安全科技。看好Santa Fe的表現,「明年希望Santa Fe月銷量可以超過100台,整年有1,200台至1,500的銷售表現。」徐伯達也提到,「預計明年會導入小車Casper。」針對原訂今年第4季要發布的國產車,徐伯達表示,「配合政府國產車自製率新制度,會確定完全符合規範後推出,因此預計到明年才會發布」,他強調,「不過公司應對速度很快,國際車廠與供應鏈的配合也很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66094/sm-5effbe239d99c9f2561eae0bbbcedf31.jpg)
10月上路新制內容曝光 新冠流感疫苗開打、高風險駕駛換發「短期駕照」
目前時序已經走到9月最後一天,從明日10月1日起,我們的生活中又會出現許多新式規定,其中以「行人優先區」的新制度影響最鉅,用路人在行經學區、商圈時要特別注意。除此之外,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也同時開打,為方便民眾辨識,疾管數還提供不同顏色的旗幟方便民眾辨識。而《CTWANT》也整理這些新資訊,方便民眾理解。在交通方面,「行人優先區」新制將正式上路。交通部修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在學區、商圈等特定路段設置行人優先區。在這些區域內,車速不得超過20公里,一般超速最高可罰2400元,嚴重超速最高可罰36000元。特別注意的是,行人可在道路全寬通行,不需靠路邊行走,而汽機車若按喇叭驅趕行人,將面臨300到600元罰款。交通部強調,這些優先區不會設在主幹道上,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公路局規劃。另一項與交通有關的新制是高風險駕駛的管理,自10月31日起,高風險駕駛將依違規嚴重程度被強制換發1至6年的短期駕照。公路局警告,未依規定申請換發導致駕照逾期的駕駛,將被處以1800元至3600元罰鍰,並禁止其駕駛。在醫療方面,新冠JN.1疫苗和流感疫苗將從10月1日起分階段開打。疾管署為3,843家合約院所提供不同顏色的旗幟,以便民眾識別:藍色旗幟代表同時提供兩種疫苗,紫色僅提供流感疫苗,綠色則僅提供新冠疫苗。為方便民眾接種,11月起全聯和大潤發等賣場也將設立接種站。在肺癌治療方面的第3代標靶藥「泰格莎」(Tagrisso),也將擴大給付範圍,新增3B期患者的第1線治療,預計惠及4000人,但也將使健保年支出增加80億元,創下單一藥品年支出最高紀錄。除此之外,延緩學童近視的阿托品散瞳劑給付對象也有所放寬,從原本的12歲以下兒童擴大到18歲以下青少年,每4週可處方1瓶。預計新增6000至8000名青少年受惠,健保年支出將增加160萬至210萬元。此外,為降低愛滋病毒母子垂直感染風險,自10月1日起,人工流產者也將納入公費愛滋篩檢服務對象。在觀光振興方面,交通部觀光署推出「振興花蓮3.0版」計劃。針對花蓮大型活動期間,自由行旅客住宿第一晚補助1000元,第二晚可獲得1500元補助,最高補助總額達2500元。團客部分也將放寬補助團數上限為10團。最後,外送平台foodpanda將於10月推出「第三人責任保障」,設立專屬LINE帳號簡化理賠程序。同時,該公司響應交通部「道安總動員」計畫,邀請外送員擔任「道安守門員」,即時回報道路狀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359808/sm-b962399cb0565254cf214aae363d2a38.jpg)
9月新制準備上路 全台飲料店「禁用塑膠杯」明上路
目前時間已經來到8月底,在9月份,有多項重要政策、法規有進行變更,其中涵蓋全台飲料店禁用塑膠杯、健保擴大給付46項達文西手術、新冠肺炎降為僅通報重症。另外,外交部領事事務局開始試辦線上更換護照,只要符合年滿18歲、持有自然人憑證等條件,就可以更加方便的更換護照。根據媒體報導指出,9月起,台灣多項重要政策和規定開始實施,涉及環保、醫療、民生等多個領域,影響如下:環保方面,全台飲料店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這政策始於2022年4月環境部的規定。台北市率先實施後,其他縣市陸續跟進,最後一個是金門縣將於9月起跟進,這也代表著全台飲料店正式進入不使用塑膠杯的時代。環境部估算,此舉預計每年可減少7.9億個塑膠一次用飲料杯的使用。民生領域,台鹽公司32年來首次調漲價格。高級碘鹽建議售價由每包(一公斤裝)15元漲至18元,漲幅20%;特級碘鹽從每包20元漲至25元,漲幅25%。外交部領事事務局自9月3日起試行「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措施。適用對象須年滿18歲、持有自然人憑證,並符合5條件:護照過期、10年內未曾遺失護照、戶籍資料未變更、未涉及各類加簽案件、目前身處境內。凡滿足以上條件者,可以使用線上更換護照的服務。醫療衛生領域主要有兩項變動,疾管署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更名為「新冠併發重症」,通報時效調整為一周內。健保署擴大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的給付範圍,新增46項手術納入健保給付,涵蓋泌尿科、消化道、胸腔、婦科和心胸外科等領域。具體手術包括子宮切除、子宮肌瘤手術、婦癌切除、胃全切除、胃繞道手術、膽囊切除、膽管結石取出、疝氣修補等。在公共衛生方面,台北市政府將台北大巨蛋園區的室外場所及5處社宅(大龍峒、興隆D1區、興隆D2區、中南、新奇岩)的戶外公共區域全面禁菸,違規者將面臨2000元至1萬元的罰款。這項禁令包括使用電子煙及加熱式菸品。除此之外,北市衛生局擴大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的接種範圍,除了持續為國中女生提供公費疫苗外,還初次將將設籍或就學於台北市的112年度入學國中男生列入免費接種範圍。新北市在托育政策上也有有所改變,目前新北全市有123家公托中心,為更進一步減輕家庭照護壓力,從9月1日起,已申請育嬰留職停薪的民眾可同時申請公共托育中心服務,且不必再提供復職證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51189/sm-a69595d5d16e069a383d69992fdc9c9b.jpg)
日圓持續貶值 觀光業成日本經濟新一代支柱
日圓持續貶值,日本的經濟結構也發生顯著變化,轉向以服務為主的出口模式,觀光業儼然成為撐起經濟的新一代支柱。據財務省統計,「訪日遊客消費」成為日本第2大出口產業,超過電子零件的出口額,僅次於汽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前表示,未來將持續吸引海外遊客,並將針對台灣在內的旅客,實施「預先通關」新制。訪日遊客迅速增加,旅宿業人手短缺問題日益嚴重,業者紛紛加薪留才,全國各地薪資呈現成長,該趨勢有機會讓日本央行在下周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宣布緊縮的貨幣政策。先前數據指出,2024年第1季訪日遊客消費換算成全年數據後高達7.2兆日圓。6月旅客達到313萬人次,創下單月新高,上半年合計遊客人數1777萬人次也刷新歷年紀錄,若繼續維持增長趨勢,年內訪日遊客消費有望突破8兆元。遊客在日消費總額在過去10年內大幅成長5倍,已經超越半導體及電子零件的5.5兆日圓和鋼鐵的4.5兆,僅次於汽車出口的17.3兆,成為日本第2大出口產業。2023年訪日遊客的人均消費比2019年增加31%,平均住宿日數也小有上升。日本觀光局19日指出,日圓持續走弱是推動觀光業成長的一大關鍵,2023年匯率約為1美元兌140日元,較2019年貶值近3成。遊客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從以往的購買「商品」轉向於購買「體驗」。用於採購商品的金額減少,而住宿、餐飲、交通及娛樂等開銷顯著增加,表明遊客更重視在旅途中的整體感受,而不僅是物質上的享受。觀光業對日本經濟的復甦和發展扮演不可或缺的要角,岸田文雄在19日的內閣會議中表示,將把觀光定為重點政策之一,持續吸引海外遊客,同時也提到明年1月將以台灣旅客為首,實施大幅縮短入境等待時間的「預先通關」新制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50751/sm-707b8aa32262cf6067fc5d86fc81b235.jpg)
日推「預先通關」新制! 台灣遊客明年1月搶先全球試用
在日圓貶值的刺激下,大量觀光客赴日旅遊,而在訪日外國遊客的數量創歷史新高下,日本政府盼能加大力道吸引更多遊客,計畫將推出名為「預先通關」的新制度,且從明年1月起先對台灣旅客實施。據《NHK》報導,日本政府估計外國遊客數量將達到歷史新高,達到每年3,500萬人次,消費將達到8兆日元。對此,日本政府盼能加大力道吸引更多遊客,計畫推出名為「預先通關」的新制度,且從明年1月起先對台灣旅客實施,後續視情況在其他國家擴大施辦。此舉能大大縮短入境手續的時間,因旅客在出發機場的候機室,可事先完成幾乎所有的入境審查,抵達後僅需確認手續,就能輕鬆入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我希望政府能夠綜合、集中各地區的努力,大力推廣旅遊和持續創建觀光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46902/sm-935568e50bedae8b74d925cf2fb1d119.jpg)
北北桃共推YouBike違規記點、傷害險新制 一天取締25件違規
台北、新北及桃園三市自7月1日起,聯合推行了YouBike違規記點新制,以加強行人及YouBike使用者的交通安全。交通局提醒市民,自1日起,未投保免費公共自行車傷害險將無法騎乘YouBike2.0E,請大家及時完成投保。 台北市交通局昨(1日)派員至忠孝東路四段、和平東路一段、復興南路二段及忠孝東路五段等地,進行違規記點檢查,共取締25件在騎樓違規騎乘的行為;此外,也發現許多民眾在經過騎樓時主動下車牽行,新制度的成效已初步顯現。交通局表示,今年是台北市的交通安全年,實施YouBike違規記點制度的初衷是提醒YouBike使用者遵守交通規則,如禁止在騎樓騎乘、在人行道上行人優先通行、不闖紅燈、不逆向行駛等,這些措施是為了維護行人及YouBike騎士的安全,並無限制市民的騎乘空間。大安區錦華里溫里長表示,古亭捷運站出入口經常有自行車在騎樓違規騎乘,他本人也曾在騎樓行走時被違規自行車撞傷,因此非常支持YouBike違規記點制度。他強調,自行車行經騎樓時應下車牽行,在人車共道人行道上騎乘時,應禮讓行人,不應按鈴催促。交通局進一步說明,北北桃區域的YouBike2.0E需投保公共自行車傷害險才能騎乘,保險費由政府負擔,市民無需額外支付,只需通過微笑單車官網或YouBike官方APP選擇公共自行車傷害險並加入保險即可,整個過程僅需幾秒,保障市民的事故理賠權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4/330884/sm-9bcacb2d62e1e702838f2e6e9c8f3441.jpg)
教育部調查委員全數外聘惹議 教團對新制持不同立場
為完善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教育部17日宣布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以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對於新制度,教育團體持有不同看法。教育部長潘文忠17日表示,為確保調查的公正客觀性,有關校事會議調查委員將全數外聘,並從去年起已培訓11梯次的校事會議調查委員,超過1000位人才庫成員。根據新制度,涉及教師法特定解聘事項者,學校將組成調查小組,並將行政調查報告送交校事會議,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指出,教育部培訓的外聘調查員在研習時被要求在調查報告中列出《刑法》上的犯罪行為,並做罪犯認定,導致培訓調查員感到困惑,也引起基層教師的恐慌,因此對新制度提出反對。對此,潘文忠今日出席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專題報告,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修正已經過一年的諮詢與討論,邀請家長、教師、校長、兒少權益團體及地方政府參與,召開超過60次諮詢會議,目的是建立一個更公正、專業的不適任教師淘汰機制。他強調,新制度將全面外聘調查委員,並從教育部的人才庫中挑選3至5倍人數供學校評選,希望能避免行為人,還有調查委員之間有私人關係,以確保調查公正客觀。潘文忠指出,教育部從去年起已培訓11個梯次的校事會議調查委員,目前已經有1000多位的人才庫成員,其中有80%都是基層教師,其餘包括心理師、社工師、法律人員及家長代表等,新制度特別明確邀請學校教師會和家長會代表參與調查,以確保多元、客觀的意見在調查過程中被考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30568/sm-a1394ba4c90f9966e0437118551fd347.jpg)
審判災難2/綠營棄諾違背黨綱 民團痛批許宗力一意孤行造成司法災難
國民法官制度當初是為了回應大眾對於「恐龍法官」不信任,總統蔡英文為挽救司法威信與國人信任,推動國民法官制度期待民眾一同參與審判。對此,民團也痛批,當初蔡英文曾承諾要國民法官制與陪審制並行,但高票連任後卻違背承諾、違背民進黨綱,尤其是部會首長的更迭,更助司法院長許宗力一意孤行力推行《國民法官法》。台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鄭文龍律師指出,自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對陪審團與國民法官制度進行討論,但當時要施行何種制度並無共識,投票表決甚至是8:8平手,但經過多年的遊說,2019年蔡英文曾承諾要陪審制與國民法官制度一併實施,為因應民團要求,「既然要做新制度,那就乾脆兩個制度都做看看」。鄭文龍揭露,過去總統每週在官邸舉行首長會議,當時就曾討論要施行何制,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其實對司法院長許宗力很不滿,當時的立法院長蘇嘉全也建議不要再對立,所以蔡英文只好折衷,改推動兩制並行,但2020年選舉大勝後,立法院長和行政院長更迭,許宗力的阻礙力量消退,此後就一意孤行只推動國民法官制,「所以政治人物在台灣就是說話不算話,而且將司法改革參雜政治角力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民團當時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以行動劇表達支持陪審團制,希望打倒恐龍法官,由人民參與審判,改變台灣社會普遍不信任司法的現況。(圖/報系資料照)「國民法官制度與陪審制度各有其優點,因此當初希望能夠兩制並行,以達到更全面的司法改革。」前民眾黨立委賴香伶也回顧當時立法過程,過去她也是推崇兩制並行,當時也不是只有蔡英文承諾要陪審制,民進黨黨綱也力主陪審制,總召柯建銘、多名綠委都曾提出陪審制版本,之後卻只推國民法官制,所以民進黨才會被社會跟民團質疑,「自己原來的理念想法,到執政之後就打折,輕易否決自己的承諾,甚至是自己的黨綱。」國民黨立委吳宗憲也批評,國民法官制度只是司法院當初為了配合蔡英文司法改革而強推的法案,因為人民對司法有意見,政府找來人民「墊背」參與審判,但其實第一線的檢察官跟律師並不那麼認同,制度並不完全,簡單來說,若未來社會輿論對判決結果有意見,將無法歸咎法官問題,政府就可以「人民也有一起參與審判」做合理的藉口,所以他並不支持國民法官制度。但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反駁,他是當時參與制度的立法者,當時與主張陪審制的公民團體討論時,已強調「欲速則不達」的觀念,若全盤照抄國外陪審團模式,其中任何一環出問題,原先陪審團制度的優點,可能就會在台灣使整套制度失去公信力。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強調,當初立法選擇採用「國民法官法」而非陪審制或參審制,主要是希望避免各個制度擁護者的混戰,並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圖/記者黃鵬杰攝)鍾佳濱解釋,選擇採用「國民法官法」而非陪審制或參審制,主要是希望避免各個制度擁護者的混戰,不直接指明是哪種模式,改採《國民法官法》是一個中性名詞。他也舉例說明,當時陪審制的主張聲音較大,「光是判決不用有理由書,台灣社會能接受嗎?」若僅以國外做得到沒有判決書,就認為台灣也適用,理由過於牽強,所以他認為這是制度選擇的問題,並沒有所謂的誰對誰錯。司法院表示,《國民法官法》乃是106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確立引進人民參與審判的共識後,同年籌組法案研修會,並密集邀請審、檢、辯、學研議,經過多次說明會、公聽會,廣泛蒐集各界建言、探詢民意,再與行政院完成草案會銜,才函送立法院通過立法,並無所謂許院長硬推國民法官制度一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19527/sm-0b165d84da1da416d1b583f3cffc5834.jpg)
日本栃木縣日光市跟上愛知縣腳步 今年4月起開放學生「每年3天特休假」
當今社會存在不少雙薪家庭,導致父母不能常伴孩子左右。日本栃木縣日光市政府2024年4月起將允許中、小學生每年享有3天「特休假」,並讓他們配合雙親的休假時間出遊,否則會被記為曠課。一旦政策正式上路,日光市也將成為愛知縣之後,第二個讓學生享有特休假的地方政府。根據《日本放送協會》報導,栃木縣日光市決定在新學年實施一項全新制度,開放中學、小學生在每年的工作日最多放3天假,但須提前對其所屬學校提出申請計畫,且應配合父母的假期出遊,才能不被列為曠課。日光市的主要產業是以旅遊業為最大宗,不少家長多於週末、假期工作。日光市工商部門表示,這是栃木縣首次引入這種制度,「我們鼓勵父母嘗試帶薪休假,提高對於休假的滿意度。」綜觀日本境內,日光市並非首個開放學生「特休」的地方政府,早在2023年3月,愛知縣就已宣布公立高中以下及特殊生學校實施3天特休假制度,同年9月正式上路,適用範圍包括高中生、國中小學生,特殊學校學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0/318500/sm-c69b42447a20745ff942a2c62d3c17ce.jpg)
全面備戰大阪世博會 羽田機場實施「1分鐘入境」新制
由於大阪世博會即將於2025年4月13日正式舉辦,再加上疫情後,日本的外國觀光人潮日漸成長,先前甚至傳出在成田機場發生長時間排隊等待通關的事情。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日本政府開發新系統,結合海關與入境審查的部分程序,讓整體入境手續縮短到最快只需要1分鐘。目前該項新制度已於1月底在羽田機場實施。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指出,這個快速通關入境的新制度,其實就是之前日本政府要求填寫的「Visit Japan Web」。旅客只需要在網頁上完成填寫,拿到QR CODE之後,在入境日本之時,僅需要出示QR CODE,就不用再填寫紙本文件,更是加快了入境流程。而為了避免旅客在機場發生大排長龍的情況,羽田機場又導入了「人臉辨識」系統,旅客從1月底之後從羽田機場入境日本的話,在「入境審查」關卡中要出示「Visit Japan Web」的QR CODE,而原本在「海關申報」項目中也是要出示QR CODE,但如今已改成只需要透過人臉辨識即可快速通關。透過這兩個快速服務,目前日本政府將會於3月底前審視目前試營運的狀況,如反響良好的話,將會把該制度推行至日本其他機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12592/sm-aff3158c1e713639d5a3d9b7d6046709.jpg)
雲科大成為外籍人才樂土!新移民法開啟 外國學生享更長居留
雲林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聯手策略聯盟力量,踏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的校園,以獨特的宣導方式向校內國際師生揭示最新的移民法修訂,宣導活動旨在共同打造友善國際人才居留環境,為我國吸引更多優秀外籍人才奠定基礎。自113年1月1日起,為了擴大吸引和留用國際人才,移民法大幅放寬相關停居留規定,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雲林縣服務站、專勤隊攜手策略聯盟,深入雲科大校園,向師生宣導修法優惠政策,共同促進友好的國際專業人才環境。新政策中,外國人持有效簽證或免簽方式入境者,居留證期限由15日延長至30日,為來臺外國人提供更充裕的時間適應生活,對於以免簽方式或持停留簽證來臺就學的僑外生,更無需向外交部申請居留簽證,直接向移民署辦理就學居留證,為來臺外籍學子打造更友善的學習環境。為提高外國人才留臺服務的吸引力,新制度還允許在臺就學的外國人在畢業後申請延期居留,期限最長可達2年。此外,國內獲得碩、博士學位的外國專業人才,更可折抵永久居留年限1至2年,為國際專業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雲林縣服務站站主任黃仲傑表示,感謝雲科大長期與移民署合作,特別是積極協助外籍人在臺的各項需求,雲科大擁有超過20位外籍教師和280多名碩博士外籍生,已成為國際人才匯聚的樂園,期望透過共同宣導,吸引更多優秀國際專業人才來臺,進一步提升臺灣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