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就醫
」 確診 新冠肺炎 境外移入 車禍 台中![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6517/sm-45e6b6b4ae6c42a2243f50492f6ac8f4.jpg)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傷亡再+1 1男子轉至林口長庚ICU
台中市新光三越昨日(13)驚傳氣爆意外,衛福部今日(14)更新最新傷亡數字,該起事故增至39人傷亡,4名死亡、35人受傷,已有24人出院,5人仍在加護病房。其中有一名患者,從台中北上轉院至林口長庚,在加護病房治療燒燙傷。衛福部統計,截至今日晚間6點,台中市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共39人傷亡。就醫傷患統計增加至38人,包括3名OHCA(死亡)、一般病房6人、出院24人,仍有5人在加護病房。另一名死者因未就醫,並未算入就醫統計。目前醫院共收治11人,包括中國附醫加護病房1人,中榮加護病房1人,林新醫院一般病房2人、加護病房2人,澄清中港一般病房4人,以及1人轉院至林口長庚加護病房。據了解,該名北上轉院患者,是一名約20歲工班男性,下午從台中轉入,並未在急診停留,是燒燙傷患者。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明,轉院原因是家屬為了方便照顧,而要求轉院。據知情人士指出,這名男性並未在急診停留,是燒燙傷患者。通常非第一時間轉院的外傷患者,都是燒燙傷居多,因為燒燙傷涉及複雜治療,包括皮膚照護、重建、復健,許多人會選擇轉到以燒燙傷治療著名或家屬方便照顧的醫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95190/sm-b9e90f7cda744fcd33dddd6390afe603.jpg)
老婦「忍胸痛」5天不就醫 女兒返鄉探親驚覺「心肌梗塞」
春節期間全台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高齡急診科主任黃建程日前就分享,許多子女因長年在外工作,難得過年返鄉探親,才發現父母身體不適,急忙將其送醫。有時這樣的行為雖導致急診壅塞,但在某些案例中,卻成功挽救了長輩的生命。根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黃建程分享,今年春節他遇到一名老婦,因胸痛隱忍五天未就醫,直到女兒過年返家察覺異狀,才送至急診,經檢查發現竟是心肌梗塞。黃建程也舉出另一個例子,另一名75歲老翁,長期與妻子同住,女兒們皆在外地生活,過年返家時發現父親奄奄一息,急忙送醫,才確診為敗血症與急性腎衰竭,需立即住院治療。黃建程表示,「天邊孝子」的本意並非全然錯誤,醫療資源確實應優先留給真正需要的病患,但對於長輩的健康狀況,子女應保持高度警覺。如果發現異狀且難以判斷嚴重程度,應儘早就醫,而非自行觀察或拖延治療。不過春節期間的急診室內,也有部分病患症狀較輕微,卻因子女擔憂過度而送醫。黃建程分享,一名50歲男子在春節期間將80多歲的母親送至急診,表示母親手部顫抖,擔心是中風徵兆。經醫師診斷後確認為帕金森氏症,男子頻頻道歉,醫師則安慰他勿過度自責。黃建程提醒民眾,若發現長輩健康有異狀,應適時就醫檢查,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9846/sm-44a50a1c828f2da05a5876c046f34cce.jpg)
染流感發高燒…他「2天吞8顆止痛藥」腰痛爆 醫一查驚:腎嚴重受損
近期不管國內外,流感疫情都持續升溫。大陸一名男子感染流感後未就醫,發燒後自行胡亂服藥,2天內連吃8顆退燒藥,雖然體溫成功下降,卻出現腰痛、噁心等症狀,被查出急性腎臟受損。對此,武漢市第三醫院腎內科醫生提醒,近期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發,自行加大退燒藥劑量易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極目新聞》報導,劉先生(化姓)今年33歲,最近因流感出現發燒,憑藉以往感冒經驗,他選擇自行在家中服用感冒藥和鎮痛解熱藥物,第一天吃了4粒布洛芬,狀況並未改善。第二天,劉男為了不影響上班,白天又吞下2顆布洛芬,體溫開始逐漸下降,但他為了維持體溫,晚上又吃了2顆布洛芬。大量服用退燒藥後,患者體溫下降到了37度,可隨之而來的,卻是腰痛、乏力、噁心等症狀,這才驚覺不妙,趕緊前往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院區就診。該院腎內科醫生陳銘接診後,為劉先生進行了相關檢查,發現他的肌酐高達660微摩爾每升,遠超出正常數值,顯示患者的腎臟功能已嚴重受損。醫師說明,布洛芬作為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必須嚴格按照醫囑服用,每天最好服用1到2次,1次1顆,自行加大劑量不僅無法有效緩解症狀,還會極大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且大量出汗後若不及時補液,會導致身體脫水,進一步加重腎臟負擔。陳銘表示,劉男肌酐值飆升極有可能是不當用藥和未及時補充水分共同導致的急性腎損傷。所幸,經過相關對症治療,患者恢復狀態良好,即將出院。醫生提醒,流感仍處於高發期,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內通風等;用藥方面一定要嚴格遵循醫囑,一旦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後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89859/sm-94d37c11dd2436be3d190c8150ac3034.jpg)
饗饗中毒案禍首揭曉! 「諾羅病毒發威」腹瀉人數創5年同期新高
「饗饗台北信義微風店」食物中毒事件,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14日)公布檢驗結果,目前已有9人檢驗出爐均陽性,感染諾羅病毒。曾淑慧表示,從1月5日到7日共有77名民眾到饗饗台北信義微風店食用自助餐出現不適,其中78%出現嘔吐、77%腹瀉、68%噁心、28%發燒、14%腹脹等症狀,就醫診斷均為腸胃炎,目前沒有住院個案,共計採檢73案,其中9例初步檢驗陽性,都是諾羅病毒,其他檢體持續檢驗中。北市衛生局昨(13)日曾指出,調查發現,超過7成送醫者都有食用生魚片,而根據送醫症狀以及潛伏期推斷,初步的確懷疑有可能食客是感染諾羅病毒。曾淑慧則說明,疾管署蒐集到77名用餐者不適,數據與台北市衛生局的59人有落差,主因是有設計問卷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因此包含未就醫個案。另衛生局有針對員工採檢,但結果尚未出爐。她強調,全案究竟實際是食物、環境或是接觸病人所引起,則還要再進一步釐清。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6萬9747人次,較前一週14萬9477人次上升13.6%,為近5年同期最高且近期呈上升趨勢。此外,近4週共接獲194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通報數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92起,以檢出諾羅病毒88件、占95.7%為多。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也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到50小時;而細菌性病原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為主,潛伏期為數小時至5天。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被車撞「覺得沒事」未就醫!男6天後家中身亡 司機要賠148萬
被車撞了6天後突然去世該誰擔責?大陸重慶市大足區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男子曾慶前騎電動車載著妻子去趕集,回家途中與一輛小型轎車發生碰撞,導致夫妻倆從車上摔下。事故發生後,儘管曾慶前感到身體不適,但他認為問題不大,沒有去醫院檢查,不料6天後突然在家中逝世,家屬懷疑與車禍有關。綜合陸媒報導,曾男當天騎電動車載妻子外出,途中發生車禍,但他並未就醫,6天後突然在家中去世。岳父李福秋懷疑,女婿的死亡與車禍有關,並向警方報案。經過屍檢和司法鑑定,結果顯示曾男背部的挫傷,符合死亡誘發或促進因素,且背部挫裂傷及主動脈內膜損傷發生在死亡前3至6天的時間段內,正好符合車禍發生的時間。法醫鑑定意見表明,曾男因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夾層破裂出血,引起呼吸循環衰竭而亡,背部受傷是這一過程中的誘發或促進因素。有網友表示,「被車撞了,不管多小的事情都得去醫院檢查,這是常識。」也有人說,司機既然撞到人,應該讓對方去醫院做全面檢查,如果當時及時處理,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根據法院判決,雖然曾男未及時就醫,導致病情惡化,但考慮到背部受傷確實是死亡的誘發或促進因素,且事故責任認定書顯示司機負全責,因此可以推定曾男的死亡與此次交通事故存在因果關係,判定保險公司需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共計人民幣66萬餘元(約新台幣297萬元),其中司機承擔50%責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79245/sm-ee6fe2a64d1474b9d15edc1c380944da.jpg)
天降油漆空罐!高雄女騎士急閃慘摔車 前車駕駛最高恐罰6000
高雄市前金區27日晚間7時許發生一起自摔事故,1名21歲陳姓女子騎機車行經事發路段時,由於前方李姓女子機車後方的油漆空罐無預警掉落,陳女為了閃避不慎連人帶車慘摔,造成她腳部受傷送醫,後續警方針對李女行為,依法可開罰1000元至6000元罰鍰。據了解,陳女騎機車沿五福三路行駛,未料前方李女機車後方乘載的油漆空罐因不明原因突掉落至車道上,導致陳女反應不及閃避,因而人車當場自摔,造成她腳部擦挫傷。警方表示,27日晚間7時40分獲報,五福三路發生交通事故,警方到場後,救護員隨即對傷患進行包紮治療,所幸傷勢並無大礙未就醫,至於李女未固定後附載物致人受傷,警方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0條之1,「汽車行駛道路,車輛機件、設備、附著物不穩妥或脫落者」,處10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並得吊扣駕照1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台中休旅車「保齡球式」連撞! 害11機車1單車全倒受損
台中市南區11日傍晚6時許發生一起自撞事故,21歲吳男載著21歲林女駕駛休旅車上路時突失控,接著直撞路旁停放的11輛機車及1輛自行車,未料再輾壓倒地的機車後衝上人行道,直到卡進樹叢中才停下,所幸未波及他人,僅造成林女頭部擦挫傷,因傷勢輕微未就醫,詳細事故原因仍待警方調查釐清。據了解,吳男載著乘客林女駕駛白色休旅車,沿文心南十路東往西方向直行,行經靠近樹義一巷口時,未料車輛因不明原因突向右偏移,連續撞倒停靠路旁的11輛機車及1輛自行車,車輛輾過遭撞的機車後再衝上人行道,隨後卡進樹叢裡才停駛,嚇得吳男傻住,因而未在第一時間下車查看,事故僅造成林女頭部擦挫傷,所幸傷勢輕微無生命危險。事後,其中1名遭撞的機車車主表示,當時正值晚餐時段,肇事駕駛吳男一路失控直撞11輛機車及1輛自行車,車主看見愛車被撞毀當場傻眼,更直呼吳男猶如未成年開車,相當不成熟,甚至稱只有在電視上才會看到的場景,未料生平第一次親眼目睹過程,結果是自己的愛車慘遭波及受損。警方表示,11日傍晚6時35分獲報,文心南十路近樹義一巷口發生事故,警方到場後發現是休旅車撞到停放的11輛機車及1輛自行車,林女因傷勢輕微而未就醫,駕駛吳男則未受傷,所幸此次車禍未造成他人傷亡,詳細事故原因仍待交通大隊進一步調查釐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75150/sm-a1304126c2a5ac81fa671fbd0ea2af32.jpg)
鼻頭反覆感染20年未就醫…老人鼻子「腫成鵝蛋」 輕輕一壓狂噴膿
大陸一名年約7旬的老人鼻頭反覆感染,20多年來未曾就醫,直到鼻子不斷變大,最後長到鵝蛋大小,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他才匆忙去醫院檢查。河北省武漢市第三醫院整形外科醫生近日為老人切除鼻部病竈,並重塑鼻部形態,目前患者已順利出院。《極目新聞》報導,甘爺爺(化姓)今年71歲,鼻頭紅腫已20餘年,去年他發現鼻頭形成皮贅,鼻部體積明顯大於常人,然而多年來他早已習以為常,因此未曾就醫。今年初,老人的鼻翼區突然快速增大,10月時已經腫脹至約鵝蛋大小,最寬處達6厘米,鼻孔幾乎要被堵住,他這才驚覺不妙,決定就醫。多方求醫後,家人帶著甘爺爺來到武漢市第三醫院整形外科就診。該科副主任醫師林亮接診時發現,老人的鼻頭稍一按壓,就有不少膿性分泌物被擠出,考慮其鼻部長期有炎症反應,又出現突發性鼻部軟組織快速增生,林亮團隊對腫大的鼻頭部位進行切片檢查,在確定沒有癌變後,為其設計了治療方案。大陸一名年約7旬的老人鼻頭反覆感染,20多年來未曾就醫。(圖/翻攝自《極目新聞》)「鼻子是重要的面部器官,治療需要更加謹慎。稍不注意,不僅會導致感染部位擴散。」林亮團隊醫生張潔介紹,老人巨大的酒糟鼻是因為反覆感染所致,但由於病程長,鼻背部軟組織存在廣泛、多發性膿性病竈,且鼻部皮膚軟組織異常增生,最終導致鼻部巨大,此類病例在臨床中很少見。為此,醫生通過切除病竈、利用患者自身的皮膚組織重塑鼻部形態。林亮介紹,老人的手術複雜程度相對較高,需要耐心和細心的操作技術,逐一將感染部位清理乾淨,徹底切除鼻部增生病竈,同時還需兼顧鼻形態的重塑,最大限度避免損壞鼻梁軟骨,盡量保證術後鼻子的造型美觀。治療團隊使用厚度適宜的皮片移植,既讓移植的鼻頭皮膚更易於存活,且又能形成較好的外觀。最終,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和術後觀察,老人恢復順利。林亮提醒,酒糟鼻患者要及時進行對症治療,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否則容易導致病情惡化或病程延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4/370894/sm-4efef91885841e1d753b798be6036faf.jpg)
骨瘦如柴…南投1歲7月女嬰「僅5.5公斤」遭安置 生父強制接受教育
南投縣政府社工月前訪視,發現1歲7個月大的女嬰骨瘦如柴,體重僅5.5公斤,不及體重評估標準標準最低標8.3公斤,研判女嬰的父親和繼母疏於照顧,啟動緊急安置,安排女嬰先住院治療,再交由機構安置,縣府向南投地方法院聲請延長安置,並強制女嬰父親接受親職教育。縣府指出,社工4月訪視時發現,1名1歲7個月大的女嬰父母離異,平時由父親和繼母照顧,疑似疏於照顧,女嬰體重僅5.5公斤,智力等發展比同齡幼兒落後許多,即使生病也未就醫,立即啟動緊急安置,7月時安排女嬰父親至機構探視,發現女嬰父親也欠缺照顧小孩的能力。女嬰經延長緊急安置,安置6個月期間,體重明顯有回升,經醫師評估,確認女嬰發展遲緩,安置機構已安排物理、職能與語言治療,不過女嬰父親的親職能力還有待加強,生母不知去向,也沒有其他親屬可立即性提供女嬰妥適照顧,因此縣府再向南投地院聲請延長安置3個月。南投地院法官認為,女嬰的父親有穩定工作收入,不過他欠缺照顧小孩的能力,親職教育有待加強,強制接受親職教育;權衡幼兒的權益和後續照顧,徵詢後其父親意見,同意縣府延長安置3個月的聲請。◎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68168/sm-bb1d3da9413a4d301c3fcd7aa42769b6.png)
不是第一次!北市女遭男猛推仆街口鼻噴血 他去年捷運站推倒母子
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8日中午11時許發生一起糾紛事故,有男子從客運下車後竟無預警推倒一名女子,造成女子當場慘摔在地,口鼻因此噴血,被緊急送醫。警方獲報後也立即調閱監視器畫面逮人,火速逮獲涉案的43歲郝姓男子。據悉,郝男平常疑似有精神狀況,卻遲遲未就醫,而此次也不是他第一次動手推人。據了解,43歲的郝姓男子住在基隆,但常會搭公車往返台北,其精神狀況不穩,當天上公車時就被發現郝男自己一個人坐著不斷喃喃自語,隨後重達百斤的郝男竟在到站下車後,無預警對著同車的女性乘客大吼「閃開」,並出手推人,當場造成女子慘摔在地,口鼻流血被緊急送醫。警方獲報後也立即調閱監視器畫面逮人,鎖定43歲的郝男涉嫌重大,火速在案發半日後就將郝男逮捕到案;而郝男到案後則聲稱,自己因不滿被害女子在車上不斷重複開啟化妝盒發出聲音,才會在下車時怒動手推人。據悉,這也並非是郝男第一次犯案,其在去年也曾在捷運忠孝敦化站動手推一名5歲男童,隨後再將男童母親同樣推倒在地;而郝男2022年時也同樣在捷運站因故與人發生口角衝突,動手推人,犯案過程幾乎雷同。警方將郝男逮捕到案後,全案後續除依傷害、公然侮辱等罪偵辦,並將其送醫治療。松山分局呼籲,民眾遇有糾紛應冷靜處理,對於任何暴力行為警察均會積極查緝到案並移送法辦。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67029/sm-4665e8f83ef63bd23f91480f035b0657.jpg)
山陀兒強襲路樹倒伏釀災 淡水3女遭重壓驚險畫面曝光
颱風山陀兒來襲,暴風圈壟罩全台帶來狂風暴雨,新北市淡水區3日晚間9時25分就傳出路樹倒塌事件,3名女騎士遭壓傷,警消獲報後立即就其脫困,所幸僅有擦挫傷,送醫後已無大礙。24歲謝姓女子及61歲張姓女子騎機車行經新民街一段台北灣社區旁斜坡時,一旁路樹突連根拔起倒向馬路,兩名女騎士閃避不及當場遭重壓,後方31歲王姓女騎士見狀欲下車幫忙,怎料卻又被後續倒伏的樹幹壓傷。警消獲報後立刻派員到場處理,協助3名女騎士脫困,並通報相關單位將路障清除,3人僅擦挫傷,意識清楚,皆無生命危險,除了張女未就醫外,謝女、王女則是送淡水馬偕醫院,觀察後無礙。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43736/sm-1685ff4410c86f4f4b0173669dedcb85.jpg)
驚悚一幕!花蓮某高中校長載5學生自撞分隔島 疑疲勞駕駛釀6傷
花蓮吉安鄉16日下午發生一起車禍,某間高中的校長搭載5名學生駕車,行經事發路段時,疑精神不濟,疲勞駕駛,轎車突自撞中央分隔島,還波及同向的轎車,事故造成駕駛及5名學生擦挫傷,警方獲報到場,立即將傷患送醫治療,詳細肇事原因及肇責仍待調查釐清。警方表示,昨日下午獲報,南濱路南與海三街口發生交通事故,轎車自撞分隔島,波及1輛轎車,造成6人擦挫傷,警方迅速趕往現場,到場後,隨即將6人分別送花蓮慈濟醫院和門諾醫院治療,其中2車的駕駛1名手部擦傷未就醫,遭撞的轎車駕駛則無受傷,僅車輛駕駛側毀壞。警方說明,初步調查,陳姓校長當時開車載5名學生到台東參訪交流,返程時疑精神不佳,導致疲勞駕駛,才造成車禍發生,經酒測,雙方酒測值均為零,皆無酒駕情事,詳細肇因及肇責仍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據了解,花蓮某高中1名60多歲的陳姓校長駕駛休旅車,搭載年約17和18歲的3男2女學生,沿南濱路往花蓮市區行駛,到南濱路一段與南海三街口時,疑疲勞駕駛,不慎自撞中央分隔島,期間還擦撞同向黃姓女子駕駛的轎車,車禍共造成休旅車上包括駕駛共6人等擦挫傷,受傷程度均有不一,黃女則無受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2/341122/sm-b68fbe885fb77ec642963f311e24d3bb.jpg)
自摔遭後方砂石車輾過 28歲機車騎士頭部碎裂當場身亡
新北市淡水區4日上午發生死亡車禍,28歲吳姓男子騎機車行經淡金路二段時,疑似因車身不穩而自摔,45歲余姓男子駕駛的卡車閃避不及輾過,吳男頭部遭受重創當場身亡,警方調查確認余男沒有酒駕,確切事故原因則仍須釐清。4日上午7時許,吳男正騎乘機車沿淡水往台北方向前進,但他行經淡金路二段81前時,疑似車身不穩而自摔倒地,後方卡車反應不及而起步輾過,吳男頭部遭到重創而破裂,在現場留下大片血跡,場面怵目驚心。附近民眾見狀連忙通知警消,救護人員到場時,吳男已明顯死亡而未就醫,警方調查確認余男酒測值為0,全案依法偵辦,並通知鑑識人員到場採證,詳細肇事原因及責任歸屬將進一步調查釐清。新北市消防局第三大隊長陳志德呼籲,騎乘機車勿跟隨於大車旁邊,避免死角或轉彎未注意而釀成災害發生,另當車禍發生時切勿任意移動患者,趕緊撥打119報案,使患者維持呼吸及呼吸道暢通並保護患者頸椎,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38365/sm-897ee911a4fc7ef633c06b4b2dde0d39.jpg)
雲林偽善救援惡行曝光!134隻犬貓慘受虐待 無良負責人下場出爐
雲林縣林內爆出驚人消息,一處私人養狗場被檢舉存在嚴重的虐待犬貓行為,經突襲稽查,發現場內飼養環境惡劣,134隻犬貓受虐待情況令人髮指,負責人陳姓男子因涉嫌未妥善照顧犬貓,現已被依動物保護法提起公訴。據悉,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早前接獲民眾檢舉,稱林內鄉一處私人狗場存在,不當飼養及虐待動物情況,於2月16日,防疫所聯合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和民間協會台灣NOE行動組織,突襲檢查該處養狗場,現場發現犬貓共134隻,飼養環境髒亂不堪,糞便堆積、通風不良,一些動物甚至消瘦病弱,讓人不忍目睹。進一步了解,負責人陳男早在2015年便因不當照顧動物,被彰化縣政府列為不得飼養應辦理登記動物之對象,然而其並未停止虐待行為,2020年遷至林內鄉新光路,繼續以「犬貓救援」名義大量收容動物,並在社交媒體上提供匯款帳號接受贊助,打著救援名義行斂財之實。防疫所表示,陳男利用民眾的愛心,進行大規模的動物救援收容,卻未妥善照顧動物,導致多數犬貓病弱未就醫或因不當飼養而健康惡化,嚴重影響動物福利,不僅欺騙社會大眾愛心,更是對動物生命的極大不尊重。稽查人員透露,該狗場內的犬貓被分別收容在鐵皮屋、庭院及自宅內,環境惡劣程度超乎想像,當地居民長期忍受惡臭,終於決定向相關部門檢舉,防疫所強調,將依《動物保護法》相關規定對陳男進行裁處。雲林地檢署已根據動保法提起公訴,強調會嚴格追究責任,以儆效尤,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同時,呼籲民眾在捐款或參與動物救援活動時保持警覺,避免愛心被不法人士利用,確保每一個生命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照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37644/sm-9222ae426f0314e49bb63a7b45b3f754.jpeg)
板橋知名貓咖啡廳「2貓死亡」!動保處出手了 裁罰11萬、7貓開放送養
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板橋某寵物餐廳有私自繁殖及貓咪不當飼養等事件,立即派員前往現場查核,經查該店家未申請動物展演卻利用貓咪與客人互動營業,販售不明分包裝飼料以及未施打狂犬病疫苗等。動保處表示,店家已違反動物保護法及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等相關規定,後續裁罰業者共計11萬元,並帶回7隻貓咪協助開放送養。民眾檢舉業者虐貓,只讓貓咪洗冷水澡,洗完後在冷氣房或陰涼處自然乾,不讓員工用吹風機幫貓吹乾;貓咪洗完澡使用精油塗抹身體,造成貓隻皮膚大範圍灼傷,毛脫落、皮膚紅腫;從貓舍接來的幼貓,才一個月大就讓牠待在店內跟其他成貓相處,讓客人玩,沒有隔離也沒顧慮到幼貓是否容易得到傳染病、細菌;並質疑店內貓咪生病不吃喝,因而導致死亡。業者販售不明分包裝飼料。(圖/新北動保處提供)動保處接獲檢舉案火速前往現場查核,經查店家飼養7隻貓,已全數絕育,惟無施打狂犬病疫苗紀錄,已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13條第2項及新北市政府105年1月29日新北府農防字第1053061544號公告防治措施規定,依同法第45條第2款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動保處指出,另店家販售逗貓棒、飼料等,供民眾餵食貓咪,未申請動物展演卻利用貓咪與客人互動營業,已違反動保法第6條之1第1項規定,依同法第26條第1項第1款處5萬至25萬元罰鍰;現場販售分裝飼料,分包未標示飼料相關成分資訊,違反動保法第22條之4第1項第4款,依同法第29條第1項第7款規定,處3萬至15萬元罰鍰。針對店內貓咪生病未就醫導致死亡,業者表示,咖啡廳店內貓咪除有自己飼養也有朋友不想養送過來,貓咪生病都會送動物醫院治療,先前死亡貓咪「咪醬」是前飼主棄養,飼養一個月後不吃不喝,被其他員工帶去送醫治療後死亡,另貓咪「丁丁」被動物醫院診斷為傳染性腹膜炎,不久後死亡。動保處表示,為確認飼養情形,要求業者需提供就醫紀錄,另外民眾質疑店家私自繁殖及生病貓咪未就醫這些尚待查證,一旦屬實,將依據動保法再開罰。動保處於15日再次稽查,店家已自上次稽查後歇業,考量店家人力恐有照顧不周情形,經幾番溝通,同意7隻貓咪全數交由動保處開放認養。動保處提醒,飼養犬貓每年應定期施打狂犬病疫苗,未取得特定寵物業許可證,不得從事犬貓繁殖、寄養、買賣等業務,另外以動物招徠生意,進行動物展演行為,依動保法第6條之1應取得動物展演許可證;販賣飼料應依動保法第22條之5規定標示清楚,不得販賣染有病原微生物、有害寵物健康物質之含量超出安全容許量、逾有效日期、未依規定標示、標示不明或標示不全等之寵物食品,由於罰款金額高,呼籲店家不要以身試法,以免得不償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35462/sm-3ac0f7f50a9a3fa7002c7e90c126b1ad.jpg)
19歲女「未婚先孕」不敢告訴家人 竟聯手閨蜜「踩死嬰兒」…法院判決出爐
中國大陸一名19歲女子因為未婚先孕,擔心家人責罵,竟選擇和閨蜜踩死嬰兒。直到女子因產後未就醫而大出血,撥打119求助,救護人員趕到現場驚見嬰兒屍體,這起事件才被曝光。對此,法院也判處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女子有期徒刑四年,其閨蜜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根據當地媒體《搜狐網》的報導,女子在打工時結識了男友,兩人在交往過程中進行親密行為,疑似沒有做好防備導致意外懷孕。而後女子於2023年5月時,在出租房馬桶上生下孩子嬰兒,隨後便叫來閨蜜幫忙。因女子害怕父母知道後責罵自己,竟決定和閨蜜一起踩死嬰兒。然而女子也因產後未能及時就醫,大出血撥打119求助。救護人員趕到現場後,驚見嬰兒屍體,連忙報案處理。酒泉市肅州區人民法院也對此案進行審理,認為女子和閨蜜二人的行為均構成故意殺人罪,且二人構成共犯關系。在共同犯罪中,女子主觀上有致嬰兒死亡的直接故意,因此是主犯;而女子閨蜜受到指使,在本案中起次要作用,屬於從犯,且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依法應從輕或減輕處罰。根據其他從重或從輕的情節,法院最終對女子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對閨蜜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法官也表示,為了避免此類悲劇再度發生,應該要從觀念上改變民眾的傳統認知;另一方面也需各方聯動加強法治宣傳力度,同時父母也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和青春期教育,學校與社會也要加強對孩子的人格培養及性知識普及,預防和減少未婚先孕現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30589/sm-5e815fdb194de14576a8e9807a10a59d.jpg)
憂鬱症年輕化…15到24歲輕生死亡率大幅上升 專家分析解答
據衛福部統計,國內15到24歲自殺死亡率近十年大幅上升,從2012年的每十萬人口6.0,到2022年的每十萬人口10.7,增幅近8成。專家指出,人際關係、情緒和憂鬱因素占大宗。外界常有「年輕人抗壓性低」的刻板印象,甚至冠上「爛草莓」稱號,專家認為,年輕一代較懂得表達情緒,這是不同世代的差異。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統計,從2012年到2022年間,國內15到24歲族群自殺死亡率大幅上升,從每十萬人口6.0增加到10.7,增幅高達7成8。相較之下,其他年齡層近十年自殺死亡率逐年下降,顯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問題亟需重視。心理健康司表示,年輕族群撥打1925安心專線的原因中,憂鬱傾向、家庭、人際困擾等問題就占了7成。國內研究也顯示,年輕族群憂鬱症發生率10年來約增加2成。另根據統計,年輕族群憂鬱症近4成未就醫,「憂鬱症年輕化」和「就醫率低」成為最大隱憂。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理事長、衛福部自殺防治詢委員黃雅羚指出,據統計,15到24歲族群自殺原因以人際關係、情緒和憂鬱為三大原因。這個世代面臨很多困難,例如網路發達之下,資訊爆炸,人際關係從實體轉變到網路上,情感連結變得薄弱。黃雅羚提到,過去大家都依著框架、往同一個方向做事情,但社會轉變下,框架不見了,雖然更自由、可以做自己,但年輕族群在歷經青少年時期後,要找到自己的重心是很難的課題。有些人會選擇靠網路來幫助,但資訊非常多,反而容易被外在影響而失去重心。有人認為年輕人抗壓性低,甚至冠上「爛草莓」稱號。黃雅羚指出,確實上一代的壓力承載力很高,因為一輩子都在學習忍耐,而年輕一代更懂得表達情緒和想法,這是不同世代的差異,並不代表年輕人抗壓性比較差。◎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25510/sm-d335687ce875e8e0c06c9b1e88325ca0.jpg)
少女時代俞利電影首挑大梁 《Strike !娜英》褪去偶像光環素顏上陣
少女時代俞利活躍於電視劇,今年首次在電影《Strike !娜英》擔任唯一主演,演出受家鄉所困的地方記者,因接觸保齡球重拾生活重心。她透露除勤練保齡球技之外,也參與部分創作,例如片中練保齡球受傷卻遲未就醫而遭醫生質疑「怎能忍到現在」,竟出於她因練舞過度導致韌帶受傷,醫生為她動手術前的對話,「我覺得這段話放進電影會不錯,就和導演討論,一個好的橋段就創作出來了」。俞利不僅首挑大梁擔任唯一主演,也吐露為演出文靜樸素的主角娜英費盡苦心,選擇素顏上陣,「我該抹去少女時代中『浮華版的俞利』,於是把妝卸了、盡可能以她的身份去生活。」表明自己盡可能保持「不表演」,「如果我連呼吸都不透露任何演的痕跡就好了,這是我與角色較勁的終極目標」。俞利飾演海邊村莊的地方記者「娜英」,與新演員玄宇錫扮演的弟弟感情深厚。(圖/原創娛樂提供)片中主人翁娜英因戀家而不願離開故鄉,學習保齡球後才開始思考「獨立」的可能性,令展開單飛事業的俞利深受感動,因此看完劇本便決議接演,「我30歲出頭時也像娜英一樣困惑,學習獨立並不容易,也才開始思考很多,意識到自己擅長、喜歡、想表達什麼」。韓國試映會上,她邀請少女時代潤娥觀影,雖對多數團員在海外有活動未能參與而遺憾,但分享潤娥很欣賞本片與自己的演出:「她(潤娥)說之後也想挑戰這種類型的片。」俞利表明也希望向好姊妹看齊,拍出如對方主演的《極限逃生》等吸引上千萬人觀影的作品。《Strike!娜英》將於3月29號於台灣院線上映。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24286/sm-d358e5a010668d4dd16cfc3dd28d7d7f.jpeg)
兒童身上出現「4線索」多留意 兒科醫:只要懷疑有兒虐都可通報113
台北1歲男童剴剴由社會局與兒福聯盟轉介給劉姓保母照顧,沒想到劉姓保母竟與妹妹聯手施虐,把人虐死,震驚社會,也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兒科醫師傑登醫師示警,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特殊形狀」的傷痕等狀況要多留意。傑登醫師在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表示,對於還不會自我表達的孩子,如果周邊的大人能幫忙注意,提早發現這些線索,說不定就能救下他們,兒虐者面對外界質疑時,常會說是小孩自己跑跳、碰撞造成的,也確實小孩活潑亂跳偶爾受傷很常見,但出現下面狀況請多留意。1. 和年紀或描述不符合的傷勢例如,從未達150公分的低處跌落,卻造成骨折或顱內損傷,還有1歲以下幼兒發生任何的骨折或頭部外傷、小於4個月嬰兒身上出現任何瘀傷、因磨牙造成4顆牙齒脫落。2. 在有皮下脂肪保護處出現瘀傷額頭、膝蓋、小腿骨、手肘是常見跌倒碰撞,且脂肪少容易瘀傷的部位,而「臉頰、耳朵、腹部、大腿、臀部、肚子或背後」等,皮下脂肪較厚且不易被碰撞,應不常出現瘀傷,若出現則需提高警覺。3. 明顯界線或形狀的燙傷一般發生意外燒燙傷,會快速縮回,因此常呈現漸進過渡的區域,而虐待性的燒燙傷因是被強制壓入熱水中,常會有明顯的界線,例如:甜甜圈的洞、斑馬紋及手套或長襪狀態傷,此外菸疤、電熨斗或電棒捲的燙痕也要留意。4. 有「特殊形狀」的傷痕例如咬痕(兩顆上犬齒痕超過3公分,通常為大人咬傷)、繩紋、掌印、條紋等,都不是兒童能輕易自行製造的傷痕,所以有很大機率是遭到虐待。傑登醫師提醒,此外發現兒童過瘦、營養發育不良、明顯發展遲緩未就醫也要留意,任何人、時間、地點,只要懷疑有兒少虐待案件都可以撥打113通報。《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2/318632/sm-2132bb38e037250ce7ecbae5f8a80ece.jpg)
年節車流堵塞出現「路怒症」 醫教4妙招緩解情緒
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返鄉團圓、出門遊玩時,難免會遇到塞車或路況不佳的情況,導致部分駕駛出現焦躁、不耐與憤怒等情緒,甚至對周遭的人惡言相向、身體暴力,影響行車安全,出現俗稱的「路怒症」。路怒症屬陣發性暴怒症 是一種行為障礙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指出,路怒症在醫學上屬於「陣發性暴怒症」的一種,駕駛的衝動行為並不能預期。間歇性暴怒症是一種行為障礙,其症狀表現包括因細故而引發的怒罵與行為攻擊,這種遠超合理程度的憤怒表現,在臨床上只要衝動行為嚴重,且一年超過三次,或一個禮拜超過兩次、持續超過兩個月以上者,就可能診斷為間歇性暴怒症。其致病機轉可能與大腦杏仁核與前額葉有關,杏仁核是掌管情緒的中樞,前額葉則是理性中樞,用以抑制情緒所產生的衝動,若是在主導理智、邏輯的前額葉發揮功用前,杏仁核就已經發出訊號,此時容易出現情緒大於認知,產生身心失控的情形。常合併其他情緒障礙 無病識感多數未就醫李嘉富醫師說明,間歇性暴怒症病人通常會合併患有其他情緒障礙,如躁鬱症、焦慮症、憂鬱症等,當疾病發作時,攻擊性行為會帶來一種解脫或愉悅感,但一般發作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分鐘,且事後會有自責內疚的悔意。由於間歇性暴怒症的症狀表現容易被誤以為只是單純脾氣不好或更年期所致,因此病人較無病識感,也不會就醫治療。身邊親友這樣做 穩定駕駛情緒當這類傾向的民眾在年節駕車上路時,便容易因交通狀況、其他駕駛者的行為等因素而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李嘉富醫師建議,若發現身邊親友日常曾頻繁出現無預兆的衝動行為時,應盡量避免讓其駕駛,若真的出現情緒煩躁的症狀時,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協助穩定駕駛情緒:腹式呼吸:緩慢地用鼻子吸入空氣,吸氣時腹部自然膨脹,然後閉氣3至5秒,用嘴巴緩慢將氣呼出,以此調節神經系統、降低壓力、改善焦慮和憂鬱情緒、增加活力。正念練習:情緒的產生,是因為自己對周圍的人事物產生負面念頭,進一步促發負面情緒,但周圍人事物可能是中性的,只是因為自己賦予這些情境意義時,給予了負面的結論。因此可以練習在事件發生當下,給自己十秒的時間緩和,別讓情緒壓制理性。聆聽音樂:研究證實聽音樂可以幫助調節情緒,帶來快樂並使身心放鬆,特別是慢速、低音且沒有歌詞的音樂,可以減少壓力與焦慮,當然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型,增加愉悅感。閒聊家常:當發現駕駛情緒出現波動時,身邊親友可以透過閒聊家常的方式,選擇駕駛有興趣的話題,轉移情緒,必要時可停靠休息站,確認緩和後再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