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感染
」 新冠肺炎 確診 武漢肺炎 新冠 愛滋胃痛別亂試偏方! 他喝油吃冰舒緩竟成「胃穿孔」
一名30歲男子在用餐時突感劇烈腹痛,被送至急診後確診為胃穿孔,緊急手術修補。外科醫師陳榮堅透露,這名患者既無吸菸飲酒習慣,也未感染幽門桿菌,經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男子長期聽信偏方,以喝油或吃冰舒緩胃痛。陳榮堅提醒,胃痛時不應使用偏方,否則嚴重可能會導致胃穿孔。陳榮堅醫師提醒,不要輕易嘗試偏方。(圖/翻攝自陳榮堅臉書)日前陳榮堅在臉書「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分享,一名30歲的男性吃飯吃到一半因為肚子痛到被送來急診,檢查發現他已經胃穿孔,必須緊急手術把胃補起來。經詢問後發現,他為避免服用胃藥引發骨質疏鬆,長期聽信偏方,以喝油或吃冰舒緩胃痛,導致病情惡化。陳榮堅指出,胃的環境就跟鹽酸一樣,當黏膜受損時,就等於有鹽酸在侵蝕胃部。這時如果沒有使用抗制酸的藥,反而是用一些偏方,像是「喝油」、「吃冰」不僅無效,還可能延誤治療,導致胃潰瘍惡化為胃穿孔。陳榮堅解釋,胃痛或胃不適的常見原因包括胃痙攣或胃潰瘍。胃痙攣可以使用解痙攣的藥物治療,而胃潰瘍則是胃黏膜受損,被如同鹽酸般的胃酸侵蝕所致,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藥物控制病情。他補充,胃潰瘍還有另外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壓力」,學生要考試前,因壓力過大,胃部可能會有稍微發炎的狀況,只要調整飲食、作息,並輔助一點簡單的藥物,配合適度休息,通常可以得到改善。許多患者因迷信偏方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陳榮堅提醒,如果有任何疾病,還是要使用正規的藥物治療。
腸病毒疫情升溫!單週就診人數近2萬 未滿1個月新生兒重症住院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5日)表示,國內新增1例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南部未滿1個月新生兒,於今年10月上旬開始陸續出現發燒、活力下降、呼吸急促、心肌炎、肝炎及血小板下降等症狀,即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B4併發重症,治療後症狀已改善,目前住院治療中,為今年全國第6例腸病毒重症病例。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4週(10月27日至11月2日)門急診就診計19,460人次,較前一週(18,594人次)上升4.7%,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其他克沙奇A型病毒及腸病毒D68型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6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及克沙奇B4型1例,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過往腸病毒高峰為5、6月,然而今年秋冬疫情卻持續攀升。對此,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分析,可能和腸病毒型別多有關,以今年主流的克沙奇A型來看,就有A16、A10、A6等多種型別;另外,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幼兒未感染腸病毒,造成易感宿主累積。疾管署預期腸病毒疫情本月底達到高峰,要到12月底才會脫離流行。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上升,腸病毒的傳染力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地方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多加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並加強教導學童落實肥皂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與重點消毒,定期以含氯漂白水清潔消毒環境、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等;另,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應先更衣再摟抱幼兒,孕婦、新生兒及幼童盡量避免與病患接觸,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醫院嬰兒室、托嬰中心及產後護理之家並應落實訪客管理規範及相關感染管制措施。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新婚半年驚見尪包藏「1藥物」!人妻怒提離婚 法院准了
大陸一名女子婚後半年得知丈夫婚前確診愛滋病,要求撤銷這場婚姻。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人民法院近日審結該起撤銷婚姻糾紛案,依法支持了女子的訴求,判決撤銷原、被告雙方的婚姻關係。《海報新聞》報導,小月(以下皆為化名)和小傑2020年8月經長輩介紹相識,不久便確定了戀愛關係。2023年2月14日,兩人登記結婚,攜手步入了婚姻殿堂。因當時兩人正處恩愛之際,小月自認為雙方「知根知底」,所以二人均未進行婚前檢查。同年11月,小月意外翻找出小傑隨身攜帶的包中放有疑似抗愛滋病的藥品。在小月的再三追問下,小傑終於承認自己在2021年8月確診愛滋病,因當時兩人感情穩定,且自己一直積極治療、長期服藥,應該不具有傳染性,便將此事隱瞞下來,直至兩人締結婚姻。後經緊急檢查,小月雖未感染愛滋病,但小傑隱瞞病情的行為讓她無法接受。隨後,小月以小傑惡意隱瞞自身重大疾病使自己作出錯誤的結婚意思表示、婚姻無法繼續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二人的婚姻。法院審理後認為,雖然愛滋病不屬於直接導致婚姻無效的疾病,但民法典明確規定,婚姻關係一方對於患有可能對婚姻生活有重大影響的重大疾病,負有婚前告知義務,不被告知的無過錯方可要求撤銷婚姻。庭審中,小傑也承認了自己隱瞞患病的事實。因此,法院認定小傑未履行婚前如實告知重大疾病的義務,故支持小月的訴請,判決撤銷小月與小傑的婚姻。宣判後,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
每3人就有1人皮蛇上身 神經痛達數月「嚴重恐中風失明」
公費流感疫苗今日正式開打,為預防病毒引發嚴重併發症,政府每年也積極呼籲50歲以上、特別是慢性病患等族群及早接種流感疫苗。然而,對於免疫力較弱的高風險族群,如患有慢性腎病、糖尿病、癌症病史等,單單預防流感是不夠的,另一個常被忽略但同樣具威脅性的疾病~帶狀疱疹(俗稱皮蛇)也需格外留意。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主任指出,50歲以上、尤其免疫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僅是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也是帶狀疱疹的高風險對象,隨著年齡增加,帶狀疱疹的感染風險會顯著提高,最高可達一般人的3.8倍,因此更應及早預防。帶狀疱疹的重症高風險族群輪廓與流感類似,皆為50歲以上、慢性病患等免疫力不佳者;吳至行指出,慢性病(如慢性腎病、糖尿病等)會影響患者免疫功能,也因此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流感等感染性疾病,尤其帶狀疱疹病毒平時潛伏在脊髓神經節,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易誘發。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機率比一般人高2倍,其他像是曾接受免疫抑制劑的腫瘤癌症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相對風險更為一般人的10倍。不只如此,即便帶狀疱疹痊癒,病毒也仍會在神經節潛伏,更可能併發嚴重後遺症。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痊癒後,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了將近50%,痛楚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年,還可能提高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風險;血液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則可能容易出現瀰漫性帶狀疱疹、疱疹性腦炎等嚴重後果。許多中壯年容易覺得帶狀疱疹離自己很遙遠,然而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高達99.5%的40歲以上成人體內存在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疾管署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民眾一生中發生帶狀疱疹機率約為32.2%,等於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皮蛇上身,免疫力下降如熬夜、壓力大或換季,均可能引發帶狀疱疹發作。且根據2024最新研究,曾感染COVID-19的患者相比未感染者,帶狀疱疹風險恐增加2.16倍。吳至行提醒,帶狀疱診即使痊癒,病毒仍會潛藏在民眾體內,約一成的民眾會經歷帶狀疱疹復發,且最快兩個月內就可能再次發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此外,帶狀疱疹還可能造成不同器官的功能性損傷,以眼部為例;眼部周圍帶狀疱疹約占所有帶狀疱疹病例的10-15%,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嚴重視力受損,甚至中風與心臟病機率大增,因此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格外重要。吳醫師呼籲,除了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適當紓壓外,對於中壯年及高風險族群而言,及早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預防嚴重後遺症的關鍵措施。因此,鼓勵高風險族群可把握公費流感疫苗施打時機,與專業醫師討論適時的帶狀疱疹預防措施;也同時提醒,特定人群(如免疫抑制者或慢性病患者)應在接種前與醫師討論,以確保疫苗接種的適當時機。
被低估的新冠1/「不是小感冒」死亡人數比流感多9倍 再感染病逝風險增2倍
中秋節過後,許多診所擠滿看病人潮,宣告進入病毒活躍的「多事之秋」,而蟄伏其中的大魔王便是新冠病毒,當多數人認為新冠疫情穩定的同時,事實上,光是今年至少在年初與6月時就出現2波確診高峰,甚至首度出現孩童死亡案例,吳至行醫師告訴CTWANT記者,新冠肺炎絕不是小感冒,疾管署資料顯示,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的9倍,而且再感染者死亡風險更增2倍!疫情爆發已4年,根據疾管署去年9月至今的統計,XBB新冠疫苗全台接種率僅11.82%,6個月至4歲孩童甚至不到1%。「打氣」如此低迷,最大的原因就是「小看新冠」。「許多人都誤以為新冠病毒已經不具威脅,但其實並非如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說,新冠病毒持續變異,導致疫情詭譎多變,今年夏天已經造成一波疫情,緊接著馬上要進入呼吸道疾病盛行的秋冬季節,恐又會造成一波新的高峰。黃振國說,過去是「一個人(病毒)的武林」,在一支病毒霸主之下,其他病毒沒有機會侵犯人類,但隨著新冠病毒愈來愈可以在人群間傳染 ,代表病毒愈來愈適應人類。「新冠真的不是感冒!」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說,別以為感染新冠病毒只有輕微呼吸道症狀,事實上,新冠病毒會結合人體「ACE2受體」進入全身器官,對心肺、消化系統、大腦、腎臟等帶來損害,相較於流感更加可怕。疫情持續至今4年,民眾對接種疫苗逐漸感到疲乏,根據疾管署資料,去年9月至今的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僅11.82%。(圖/報系資料照)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去年新冠死亡人數比流感高出9倍,今年2月就分別有1歲、6歲孩童染疫身亡,這是睽違10個月後首次有兒童病逝,也敲響警鐘。不只如此,每一次感染新冠病毒都會重創健康。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與密蘇里州退伍軍人醫療服務臨床流行病學中心合作,針對2020年至2022年44萬3,588名確診者,4萬947名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以及530萬名未感染者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和首次感染者相比,重複感染者的死亡風險不僅高出2倍,住院風險更超過3倍。此外,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的心臟疾病風險也是首次感染者的3倍,甚至肺部、腎臟、骨骼、肌肉、神經失調等健康問題都恐受到負面影響。吳至行說,另一項追蹤研究也發現,即便是低風險族群,確診後仍有多達7成個案「至少一個器官受損」。「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黃振國強調,當新冠病毒變異大就需要更新疫苗,目前流行的JN.1變異株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很大。而10月開打的JN.1新冠疫苗可以預防現在流行的變異株,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
被低估的新冠2/疫苗不打嗎?確診後失智風險增8成 「腦霧」讓智商降6分
你打了幾劑新冠疫苗呢?隨著疫情爆發進入第4年,部分民眾對接種疫苗感到疲乏,黃振國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新冠病毒變異的速度非常快,一定要隨時更新疫苗才能因應,也有民眾擔心疫苗副作用,最新研究顯示確診新冠會增加8成失智風險,且會傷害認知功能,最多會讓智商下降6分,權衡利害之後建議還是接種疫苗較有保障。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罹患糖尿病多年,屬於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他曾透露自己為了預防感染,因應病毒變異,至今已接種9劑新冠疫苗,他建議民眾不必計算打了幾劑疫苗,該打就打,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病毒是難以預測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表示,新冠病毒至今仍持續變異,目前流行的變異株為JN.1以及其子代變異株,如KP.2、KP.3等,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相當大,所以就需要更新疫苗。黃振國說,10月即將開打的JN.1新冠疫苗,不僅可以預防JN.1病毒株,對於KP.2、KP.3也具有交叉保護的效果,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黃振國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持續不斷變異,建議民眾應適時更新疫苗,才能增強保護力。(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提供)但仍有許多民眾擔憂疫苗副作用如心肌炎,根據疾管署數據,心肌炎主要出現在12至17歲的男性接種BNT第二劑後,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26.79,與國際間報告的數據相近,屬於罕見的不良反應,而確診後的心肌炎機率反而較高。不只如此,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一項針對600多萬名65歲及以上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顯示,這些患者確診後一年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對照組高50%至80%。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新冠病毒嚴重時會導致血氧過低,腦部跟著缺氧就可能造成所謂的血管型失智症。倫敦帝國學院一項針對14萬人的研究也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對認知和記憶能力產生影響,尤其是感染後出現「腦霧」後遺症的民眾,記憶、推理、執行的都出現明顯退步,分析發現,曾確診但已康復的人,IQ測驗分數與比未感染者相差約3分;而新冠症狀持續超過12周的人,智商則下降6分,因此預防感染仍然相當重要。
6旬男反覆腹痛半年! 就醫檢查竟是「結核菌」惹禍
一名60歲男性近半年反覆腹痛,體重不僅掉了10公斤,最近三個月更三度腸阻塞送急診,其中一次切除阻塞腸子,從切片檢出結核菌才知道是腸結核作祟。幼時感染未發病 年長、免疫力低易引起腸道結核臺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吳明駿指出,結核菌存在於大自然中,很多人幼時感染後潛伏在體內未發病,但年長或免疫力下降時就可能發病。可是結核菌不只會在肺部,還可能跑到腸子裡。吳明駿說明,肺外結核佔所有結核病約10%,其中腸結核佔所有結核病的1~3%,臨床上並不少見,推測可能與糖尿病、肝腎疾病、或免疫抑制劑與抗癌藥物的使用有關。除了腸道,腦、心、肝、消化道、腎、腹膜、淋巴、及骨隨等重要器官也可能感染結核菌。體重減輕、貧血、腹痛超過三個月 勿拖延盡快就醫吳明駿提醒,腸道結核的症狀包括腹痛、食慾不振、腸胃出血、發燒、盜汗、或體重減輕等,正確診斷並不容易。如果發現體重減輕、貧血、腹痛超過三個月以上,經治療症狀未緩解,應盡速找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斷。務必完成療程六個月 持續追蹤阻復發吳明駿說明,腸結核只要未感染到肺部,就沒有空氣與飛沫傳染的風險,治療方式則與肺結核相同,患者應完整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六個月,並於治療完成後接受追蹤性的腸鏡和影像檢查,避免復發。
H5N1禽流感病毒突變「可空氣傳播」 恐擴散哺乳動物和人類
H5N1禽流感病毒過往只會影響禽鳥,對雞隻具有高致病力,常造成大量雞隻死亡,但病毒會不定時基因突變,衍生新品種,導致原來僅感染禽類的流感病毒,變得可以影響人類,日前美國首度在乳牛中檢測出H5N1禽流感病毒,且其中一種亞型的病毒株可以透過空氣傳播給雪貂,恐對人類造成威脅。根據《SciTechDaily》的報導,美國於3月首次在乳牛中發現高致病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到5月疫情已蔓延至9個州,不過目前牛隻之間的傳播方式仍不清楚,然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類似的H5N1毒株(亞型進化枝2.3.4.4b)能夠透過空氣傳播給一小群雪貂,該毒株此前曾於2022年在養殖水貂中引發疫情。報導中指出,這是H5N1分支2.3.4.4b病毒首次被證明具有空氣傳播的能力,領導這項研究的賓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也表示,研究結果表明這些病毒正在進化以感染哺乳動物,並可能增加對人類的風險,「雖然沒有證據表明目前影響乳牛的H5N1 病毒株能夠透過空氣傳播,但我們的研究表明,該病毒家族的另一個成員已經進化出一定程度的空氣傳播能力,這一發現強調了持續監測這些病毒的進化及其擴散到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的重要性」。研究團隊發現,雪貂的呼吸道在病毒感染和傳播方面與人類更為接近,因此他們將已感染H5N1病毒株的雪貂與未感染的雪貂放在同一籠子裡,以測試病毒的「直接傳播」。在另一組實驗中,他們將感染和未感染的雪貂放在能防止物理接觸的籠子中,以測試「空氣傳播」。結果顯示病毒透過「直接傳播」傳染給75%的雪貂;在「空氣傳播」測試中,經過9天約有37.5%的雪貂通過呼吸道飛沫感染,且感染的病毒量較低。此外,研究還發現雪貂病毒株含有一種稱為「PB2 T271A」的突變,這種突變降低了感染雪貂的死亡率和空氣傳播機率,「這些結果表明,『PB2 T271A』的突變增強了病毒的複製,促進了雪貂之間的病毒傳播。理解這些病毒突變的作用,意味著我們可以監測目前流行的H5N1病毒株中是否出現類似突變」。研究發現從雪貂中觀察到的該病毒株傳播率低於典型的流感大流行病毒,「我們研究的雪貂在感染病毒9天內只傳染給不到40%的接觸者,而流感大流行病毒通常只需3到5天就能透過空氣傳播給75%至100%的接觸者」,研究團隊還發現,該病毒的感染劑量較低,這意味著即使少量的病毒也會引起感染。
A肝莓風波還在燒!台南市府要好市多盡速提解決方案與賠償
好市多賣場販售進口「科克蘭冷凍三種綜合莓」、「藍莓」等食品,陸續被檢驗出A型肝炎病毒,台南市長黃偉哲指示市府法制處要求業者盡速提出解決方案,賠償消費者因購買該莓果食品身心所受損害。而好市多先前聲明「今年3月之前並無因食用相關莓果之確診A肝案例」,引發醫界嗆「敢不敢讓吃過A肝病毒冷凍莓果的人自費驗A肝抗體?」好市多趕緊再發聲明澄清並非公司之本意,並表示A肝為法定傳染病,相關通報及資訊應以主管單位公布為主。「到底在講什麼?什麼叫做台灣3月以前沒有A肝病例,所以沒事結案?」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質疑,台灣不是A肝疫區,且A肝人症狀和感冒很類似,一般狀況下,在非疫區,醫師不會因為患者有感冒症狀就去驗A肝。中國附醫感染管控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A肝潛伏期介於45~90天,平均為2個月,加上9成左右都不會發病,屬於「沉默感染」,因此並不能排除有潛藏案例的可能性。黃高彬表示,國內60、70歲以上長者多數在年輕時就已感染過A肝,大部分有抗體。疾管署2018年起也已將A肝疫苗納入幼兒接種項目,比較要留意的是年輕族群。他建議年輕人,趁還未感染時,考慮自費接種A肝疫苗,日後若前往流行地區也較安心。南市府法制處強調,已要求好市多台南店應對食用問題商品的消費者,就後續檢查、自費施打疫苗等相關醫療費用、身體健康受損無法工作的損失,以及增加生活上的需要等事項,盡速提出賠償方案,但好市多總公司迄今尚未回應相關賠償方案;該處消保官將協助消費者爭取相關賠償,以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有關團體訴訟部分,行政院消保處於事發後立即與優良消費者保護團體聯繫,並獲其表示有承接團體訴訟意願,衛福部亦表示可申請食品安全保護基金補助團體訴訟費用。消費者如無法獲得妥適處理時,政府將盡速請優良消費者保護團體提起團體訴訟。
玉里醫院A型流感群聚感染「傳照服員領嘸藥」 院方衛生局回應了
衛福部玉里醫院萬寧院區上周爆發A型流感群聚感染,院內94名感染住民服藥治療狀況得到改善,卻遭人投訴照顧患者的照服員,因花蓮縣衛生局認定他們接觸患者超過48小時未給藥物,質疑用藥標準太嚴格。對此,衛生局表示,感染48小時內用藥才有效果,患者都已立即開藥治療。玉里醫院萬寧院區一名照服員,上周在外不慎感染A型流感,回到院內工作時,傳染給裡面的患者,迄今已有94位住民感染,其中1名年紀較大的病患一度重症,經插管治療且轉送至部立花蓮醫院治療,已恢復平穩狀況並轉至普通病房,另外93人多為感冒的輕度症狀,持續服用克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不過今卻有爆料者投訴指出,院內藥師及護理人員開藥使用克流感藥物給病患服用,但接觸患者的照服員卻無法拿藥,只因衛生局認為接觸患者已超過48小時, 不能給克流感的藥物,只能針對症狀給予一班的感冒藥,質疑給藥標準太嚴格,痛批衛生局不知民間疾苦。對此,衛生局表示,克流感藥物為48小時內預防性投藥,由院內醫師判定接觸者是否在48小時內感染,用藥才有效果;當時就院內醫師判定,有感染的病患都有立即開克流感的藥物。衛福部玉里醫院社工科主任林俐表示, 當時院內爆發感染後醫護人員都很擔心,由於當時適逢假日,跟衛生局溝通上可能有所誤解,目前都已立即合理用藥, 至於溝通上處理不當的地方,未來會檢討改進。玉里醫院表示,萬寧院區本月12日發現2位住民出現發燒、四肢痠痛症狀,經快篩結果為A型流感陽性反應,當下立即安排至發燒隔離室且給予克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並在第一時間啟動防疫感控應變計畫,依疾病管制署指引執行各項措施,追蹤控制感染人數並妥適治療,同時通報衛生局並獲得充分的藥物資源及協助。目前玉里醫院針對萬寧院區感染住民採分區照顧,確診案例人數在院方控制下已逐步趨緩,對於未感染住民則採分流活動,一旦發現流感症狀將立即投藥治療。
最新調查揭「天選之人秘密」 8成皆接種過追加劑
「病人本來穩定回診追蹤,但某天開始就一直都沒有出現,後來才從家屬口中得知患者感染新冠肺炎併發重症離世。」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表示,這位60歲男性糖友病況控制良好,平時有運動習慣、生活作息也很正常,無其他嚴重併發症,卻僅因一次染疫就撒手人寰,令人相當惋惜,推測原因在於他連1劑新冠肺炎疫苗都沒有施打。新冠肺炎已經威脅全球超過3年,根據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最新千人大調查,8成從未感染新冠肺炎者施打過1劑以上追加劑,顯示防疫體質需靠後天養成,「天選之人」應該與接種疫苗息息相關。調查也發現,有3成民眾認為自己未來不會確診新冠肺炎,其中有近8成是未滿60歲的青壯年族群。另外,有4成民眾表示沒打過次世代疫苗,且不打算施打,主要原因為「擔心副作用」、「若確診會是輕症」、「打過多次疫苗已經厭倦」。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新冠肺炎疫苗仍存有迷思。新冠肺炎疫苗從開打至今已經接種超過6千萬劑,並未出現大量不良事件,疫苗施打後的疲倦或肌肉痠痛等常見輕微副作用,通常都會在數天內緩解。針對不少民眾認為曾經打過疫苗,就不用再施打疫苗,王復德理事長則強調,新冠肺炎疫苗保護效果會隨時間下降,依循政府建議接種「次世代疫苗」,才可以維持保護力、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王治元理事長表示,施打疫苗是科學與信仰的拔河,但信仰不能當作科學,鼓勵病友多了解施打疫苗的優缺點,再自行評估是否施打疫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他自己目前已經打到第5劑疫苗,了解許多民眾疑惑「到底要打到何時」的想法,專家會議已經在討論未來全民每年接種一劑次世代疫苗,高風險族群如慢性病患,老年人一年接種2劑疫苗,目前雖尚未確定,但相信不久後就會公布相關細節。身為防疫衛教大使的世界棒球經典賽中華隊國手林子偉則分享運動員嚴格防疫經驗。他表示,除了使用過的棒球裝備皆須每日清潔消毒外,球團也增設醫護人員,隨時掌握球員衛生管理與防疫教育。林子偉強調,自己則是接種次世代疫苗提升防護力,以免因為確診而影響出賽資格或表現。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也聯手呼籲民眾若想養成防疫體質,除了定期接種疫苗,也要評估所處環境,適時配戴口罩,並維持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自我健康管理(規律作息、慢性病控制)更不可少。
病毒來討債1/腸病毒大流行恐再釀停班停課? 專家揭「關鍵傳染途徑」
隨著防疫措施陸續鬆綁,民眾原以為生活將逐漸步入正軌,沒想到年後竟遭「免疫負債」反撲,大大小小的病毒步步進逼,其中腸病毒睽違2年再度出現重症死亡案例,令專家憂心恐掀大流行潮。由於腸病毒無疫苗、藥物可醫,屆時恐再次步入停班停課一途,專家認為「成人沾染病毒返家傳染幼童」是關鍵傳染途徑,只要斷絕此傳染鏈,就能阻止腸病毒肆虐。許多民眾都猜測年後疫情指揮中心便會公布「口罩解封」,沒想到竟期待落空,指揮官王必勝解釋,春節後各醫院的加護病房幾乎都滿床,擔心口罩解禁恐會再加重醫療量能。為何最近醫院忙翻天?專家分析跟「免疫負債」息息相關,受疫情影響,過去3年人們幾乎不聚會、不出國、南來北返的機會也降低,不只阻絕了新冠病毒,其他病毒也一併被封鎖。在這段時間裡,人體的免疫系統猶如被保護過度的「媽寶」,現在不僅邊境開放,再加上適逢史上最長的10天年假,民眾參加一場又一場的聚會、大型活動如燈會也吸引許多人潮等,於是病毒開始來討債,其中又以腸病毒最為危險。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1/29至2/4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1,330人次,較前一周的933人次上升42.6%。早從去年12月起,國內便陸續出現4例腸病毒重症案例,其中一名5個月大女嬰經搶救後仍不幸於今年1/12病逝,這是2年以來的首位腸病毒死亡案例。不只如此,3例中還有一名30多歲男子也是重症案例,由於腸病毒的危險族群為5歲以下的幼童,成人重症相當罕見,因此也格外引發關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由於新冠疫情期間幾乎沒有腸病毒,許多幼童從未感染過,所以會有免疫負債的問題,因為免疫力從未被訓練,所以就算疫情再低,都可能造成重症。莊人祥說,現在腸病毒根本還未達流行閾值,卻已經出現重症、死亡案例,這是一個警訊。想要預防腸病毒傳染,噴酒精的效果不佳,最好的方式是以肥皂勤洗手。(圖/趙世勳攝)中山醫大附醫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表示,腸病毒發生大流行的機率很高,這三年出生的40多萬名新生兒,幾乎沒有感染過腸病毒,一旦發生流行,病毒將以極快的速度在幼童間傳播,尤其進入6月更要注意,因為腸病毒本來就好發於夏天,而且這也是防疫解封後的第一個夏天。謝宗學說,腸病毒目前還沒有疫苗或藥物可治療,未來若爆發腸病毒大流行,是否要確實執行停班停課隔離,是可能需要考慮、思量的選項之一。莊人祥認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但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一時忽略而造成家中嬰幼兒感染。建議成人外出返家後,因為酒精對腸病毒的毒殺效果有限,所以務必要以肥皂洗手,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5步驟,才能與家中幼童接觸,避免將病毒帶回家中。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沈仲敏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家長應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例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放寬封控措施! 工商界:明Q1產能可恢復7、8成
經歷了反封控的白紙運動後,中國大陸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採行逐漸鬆綁,放寬許多嚴格的防疫封控措施。不過對於北京政府要求鬆綁重新開放,諸多分析師表示中國不可能迅速回復到新冠疫情爆發前的狀態,重新開放之路恐怕相當艱辛。中國政府周三(7)宣布全面調整防疫措施,開放輕症、無症狀患者居家隔離,同時開放餐飲業內用、維持企業營運、廢除強制掃碼,不再強調動態清零。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報告,中國想邁向重新開放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過去多數人因為從未感染過,所以重新開放這段期間感染人數恐將暴增。高盛指出,基於文化相近,中國可以以香港、台灣的解封作為借鏡,經驗顯示在重新開放後病例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的暴增,而年長者的高疫苗接種率將成為安全解封的關鍵,目前中國年長族群在各地普遍仍是接種率較低。另一份高盛報告預測,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3%,2023年為4.5%,分析師預期中國要到2023年第二季才會重新開放,並指出目前過早的開放雖能讓分析師對明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進行小幅上修;剛解封也會面臨感染人數暴增、勞動力供應暫時短缺的困境,以及供應鏈中斷可能加劇的風險。工商界正面看待台商在大陸營運恢復,包含運輸、人員流動可以逐漸恢復正常,認為明年第一季後中國大陸有機會全面鬆綁,產能大約恢復7、8成,要完全恢復可能要回到明年下半年。工總認為,目前中國大陸寬鬆僅執行數天,效果還不明顯,仍要觀察後續的情況,不過大陸日前封控對台商影響甚大,運輸、物流、人員流動都受到限制,所以鬆綁對台商的確有利。目前中國大陸幾個大城市都已經有鬆綁,但是解封的程度並不一致,例如上海、四川等地鬆綁幾乎與台灣差不多;有些城市則還是採取較嚴格的措施,不過整體而言都朝向寬鬆方向。好的現象是,中國大陸現在較明顯可以不用統一進行核酸、人員往來健康碼管理也較為放鬆、染疫者可居家隔離等。 不過,鬆綁後民眾也要有心理準備,很難短期就完全恢復,台商不論是製造業或者服務業在完全解封之後,產能與營運可望恢復7到8成。疫情過後,大陸需要台商投資、提振經濟,仍會祭出台商投資優惠,台商也仍需要大陸市場,投資中國大陸繼續擴大。
載4600人啟航 盛世公主號爆發疫情…「超過800人確診」
深受台灣旅客喜愛的知名郵輪盛世公主號(Majestic Princess)爆發大規模群聚感染。今(12日)停靠在澳洲雪梨港的盛世公主號,被檢驗出船上4600人中有超過800人感染新冠病毒,成為澳洲自2020年的紅寶石公主號(Ruby Princess)疫情後最大規模的郵輪感染。綜合外媒報導,載著3300名旅客與1300位船員的盛世公主號,在結束12天的紐西蘭旅遊後返回澳洲,卻在這期間爆發疫情。據新南威爾斯州衛生部局統計,目前已知3300名乘客中有25%約825人感染,雖然衛生局並未揭露有多少船員染疫,但已宣布盛世公主號達到染疫最高風險等級3(大於或等於10%的人感染)。這波疫情也令近日確診者明顯增加的澳洲當局更加焦頭爛額。對此,盛世公主號所屬公司公主遊輪(Princess Cruises)表示,染疫者全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已安排確診乘客進行5至7天隔離,與要求所有未感染者戴上口罩,同時提供受影響乘客交通工具,讓他們在符合個人及大眾安全情況下到其指定地點隔離。此外,盛世公主號在航行前已要求所有乘客「接種完整疫苗」。紅寶石公主號2020年停靠雪梨港後出現大規模疫情,船上3800人中超過900人染疫,並導致28人死亡,成為澳洲最大單一郵輪染疫事件。而郵輪停靠時未告知船上有疫情,以及放任乘客下船的行為,則引來澳洲當局調查。
長新冠恐造成中風 專家呼籲「隨時注意身體變化」
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很大,有些人雖然已經完全康復,但有仍有不少人被長新冠所困。耶魯大學醫學院的心臟病專家Harlan Krumholz指出,他擔心目前的兩種長新冠症狀,一個是較常見的讓人一直感到疲勞,而另一個新研究出來的是,在新冠康復後增加血栓和中風的風險。根據外媒《Livemint》指出,現在的醫學專家開始擔心,新冠肺炎不僅僅是一種呼吸道疾病,而是一種心血管疾病,目前最新的研究也證實了他們的懷疑。發表在醫學期刊《Heart》上的一篇研究指出,他們追蹤了5萬4千個英國人,得知了比起未感染過新冠肺炎的人,那些被感染過的人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的機率高出了2.7倍。Harlan Krumholz坦言,目前仍沒有足夠的數據,來證明疫苗可以降低這些危險的後遺症,或是這些後遺症會持續多久,並非每個長新冠患者都會有中風的風險,但如果早點發現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儘管多數人已經完全康復,但還是有人被長新冠困擾,專家仍在了解長新冠所帶來的種種影響, Krumholz呼籲,這不是要製造恐慌,而是要人們保持警惕,隨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有依些不尋常的訊號。
疫情逐漸下降!口罩禁令有望鬆綁? 王必勝:會討論
校園防疫新制11月7日起實施,學生接種未滿三劑者不用周周快篩,但教師未滿三劑卻須周周快篩,教團質疑擾民之嫌。事實上不只是教師,全國包含衛福部官員在內共24類場域職業都還有3劑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聽到許多人的聲音了,下周就會找專家開會,決定何時解除禁令。學生不用周周快篩就能進校園,老師卻要,教師團體抗議防疫師生不平等?對此,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目前還有24類職業工作人員包含教師、衛福部人員等,都還有3劑令,會加快研議是否進一步開放,將於下周討論是否24類別都解除。王必勝認為,現在疫苗接種三劑的覆蓋率普及率已經很高,實務上影響的人應該不大,但也聽到很多聲音,所以下周會盡快討論。另外,確診者隔離都已經縮短至5天,各界關心口罩何時鬆綁?王必勝表示,疫情已經連續四周下降了,所以這個月一定會針對口罩鬆綁問題來討論,因為本月7日已經有多個措施要實施,因此請外界再給他一點時間。至於,社交距離App因為實用性不高,是否也應跟著下架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全國通報感染數目大約三分之一人口已經確診感染,當然還會有更多可能感染人數,但全國大約一半以上人口還未曾感染,因此App仍可讓不管是已感染、或未感染的人,可以掌握風險,也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狀況作為是否快篩的依據。王必勝則表示,近期會請團隊討論,如何讓App附加更實用的功能。
新冠康復後就沒事了? 醫師研究:罹患這些慢性病機率飆升
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爆發至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已經選擇「與病毒共存」,尤其Omicron感染者大多數表現為輕症,不少人樂觀認為有望回歸正常生活。不過英國艾希特大學教授斯特林(David Strain)提醒,新冠病毒讓人們「更虛弱」,他認為即使新冠病毒患者康復後,仍然會有後遺症,且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影響;他還發現,之前治療過的一名患者,竟自新冠肺炎康復後,出現老年癡呆症前兆症狀。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英國艾希特大學老年病學家斯特林在查房時,碰到一名64歲患者,卻意外發現該患者不到6個月前才自新冠肺炎康復,如今卻出現中風以及嚴重意識不清症狀。同一時間,斯特林讀到一份新研究,發現400名介於51至81歲的中老年人,從新冠肺炎康復後,大腦竟明顯萎縮。斯特林認為,新冠病毒正在使人們「更虛弱」,並且會使患者的疫情加重,或是更容易受到疾病侵襲,即使康復後也可能出現後遺症。他也呼籲應該及早面對相關問題,因為新冠肺炎造成的影響,恐怕會對已經因為人口老齡化與資源不足而苦苦掙扎的衛生系統造成衝擊。報導指出,即使新冠後遺症還需要更多科學研究,但已經有許多數據足以支持斯特林的擔憂,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數據,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幾乎所有年齡組的心臟病死亡人數均顯著上升,譬如在40至64歲年齡組中,2021年因心臟病死亡人數較2019年增加15%。研究發現,2021年心臟病死亡人數在幾乎各年齡層人數皆有增加。(圖/翻攝自《金融時報》)同時,也有研究人員發現,新冠肺炎康復者發生心力衰竭、中風等疾病的機率,比未感染者高的多,另一份根據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數據的分析表明,患者自新冠肺炎康復後至少1年內,糖尿病風險與問題會增加。「特別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疾病實際上是終生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家阿爾阿里博士呼籲,雖然感染薪冠後出現心力衰竭的人數,僅比未感染者多4%,但因為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眾多,這一點比例上的差距已經足以對醫療系統帶來壓力。不過仍然有研究者認為,從上述結論還言之過早,美國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所長默里博士(Dr Christopher Murray)認為,數據上的增長或許也反應出研究上的一些不精確,例如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第一天年,許多老年人死亡時,死因被評估為老年癡呆,但考慮老年人感染新冠後死亡率很高,因此實際上這些死亡的老人很可能是因為感染新冠而死,而不是癡呆症。
新冠病毒後遺症 港大研究:20到50%骨質流失
香港大學醫學院在19日公布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感染新冠病毒會出現20%至50%不等的骨質流失,且會持續較長時間,在染疫完全康復情況下仍持續流失。研究結果證明,新冠病毒引發的病理性骨質流失可能是一種被忽視的併發症,未來需要持續跟進。相關研究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此項研究,由臨床醫學學院楊偉國教授和陳福和醫生共同領導,為「全球首次」利用接近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狀況的敘利亞倉鼠進行實驗。研究團隊發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SARS-CoV-2)可誘發破骨細胞(分解骨頭組織)的炎症,在患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及康復後期造成嚴重的骨質流失。這項研究為新冠肺炎在骨骼系統上的長期併發症提供了新見解。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圖右)小梁骨密度明顯低於未感染病毒的對照組(圖左)。(圖/翻攝自香港大學官方網站)為研究新冠病毒對骨組織代謝的影響,研究團隊在敘利亞倉鼠模型鼻內注入新冠病毒,收集牠們受感染後的骨組織樣本。通過三維微米級計算機斷層成像技術,團隊發現感染新冠病毒會引起長骨及椎骨等部位內的小梁骨結構,出現20%至50%不等的嚴重骨質流失。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骨質流失,會持續較長時間。研究進一步發現骨質流失與因感染新冠病毒導致細胞因子失調有密切關係。這種病理上的骨質缺乏與破骨細胞(一種負責骨組織吸收的細胞)的炎性息息相關;由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細胞因子失調不單影響破骨細胞分化,還在骨骼組織中引起炎症反應,增強其促進破骨細胞生長的影響。楊國偉教授表示,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對手腳的長骨的影響較大,對腰骨等椎骨的影響較小,因此手與腳骨質流失的可能性較高。曾有中年康復者在複診時,表示大腿位置的骨骼有持續疼痛感,楊國偉推斷與嚴重骨質流失有關,呼籲有相關症狀的康復者要持續留意。後續將研究可否透過藥物,阻止染疫後骨質流失的問題。
疫情爆發2年…這10%是「天選之人」 科學家:天生有抗新冠基因
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席捲全球,但英國據稱至今仍有約十分之一的人口,從未感染新冠肺炎。科學家推論,這10%的「天選之人」,之所以從未染疫,除了是因為落實了防疫措施,這票人可能因為擁有罕見的,天生抗新冠的基因變異,才順利逃過新冠威脅。據外媒《哈芬登郵報》報導,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數據顯示,英國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每10個人中就有9人確診新冠肺炎,等於英國有約10%的民眾,可能從未感染新冠。紐約洛克斐勒大學(Rockefeller)針對這群「天選之人」的遺傳基因展開研究。據悉,這項研究的篩選標準很嚴謹,其中包括了經實驗室確認,此人從未感染過新冠、未戴口罩等防護設備,卻近距離接觸病毒,以及接觸病毒時,並未接種疫苗等條件的人去進行研究。但為何有部分人接觸病毒後,卻沒有染疫,專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的鼻子、喉嚨和肺部受體較少,所以病毒難以和身體結合。科學家也認為,這一小部分人可能有罕見的基因變異,才具備了對抗新冠的能力。
英國新研究:COVID住院病患「認知能力恐下降」 相當於老20歲
英國劍橋大學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新研究結果表明,嚴重的COVID-19導致的認知障礙,其程度與50至70歲之間的認知障礙相似,認知功能衰退20歲。根據《衛報》報導,隨著大流行席捲全球,很明顯,冠狀病毒不僅會導致直接的健康問題,而且還會使一些人出現衰弱的症狀,這種情況被稱為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研究表明,因Covid住院的人可能難以思考,其程度大約與衰退20歲的年齡相當。研究顯示,住院後出現症狀的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一在一年後仍感覺有症狀,大多數患者在身體功能和認知障礙等方面幾乎沒有改善,甚至一些患者的認知能力還在平均持續下降。劍橋大學教授、同時也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梅農(David Menon)指出,損傷程度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Covid確實會導致身體各種器官出現問題,包括大腦和認知功能以及心理健康,「如果你能接種全部疫苗,你的病情就會不那麼嚴重,所有這些問題都會減少。」梅農在「電子臨床醫學」(eClinicalMedicine)期刊發表,46名患者自2020年3月至7月,被醫院收治後平均6個月的測試結果,其中有6人曾使用呼吸器治療。這項認知測試是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的Cognron平台進行的,該平台構是BBC大英智力測驗的基礎。團隊將結果與參加BBC挑戰賽且從未感染過Covid的460人的結果進行了比較,根據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和第一語言等特徵,為每位患者和10人比對,結果表明,那些因Covid住院的人有特殊的認知障礙,包括處理速度較慢,「最明顯的是語言推理,比如說鞋帶對比鞋子、鈕扣對比外套等。」研究表明,雖然認知障礙是明顯的,但平均而言,這種變化的幅度與人自50歲增長至70歲時,認知能力下降相當。此外研究還發現,入院6個月後完成測試的患者,與10個月時完成測試的患者之間的認知障礙水平沒有顯著差異,儘管有改善的跡象,將再進行進一步測試,看是否有更強大關聯。梅農補充,調查Covid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不僅可以幫助他們,還可以幫助那些在其他疾病後遇到類似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