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確診
」 確診 新冠肺炎 疫情 快篩 隔離疫情遺毒1/免疫風暴「不死癌症」患者增3倍 小五女驚罹!臉上浮現蝴蝶斑
新冠疫情趨緩,但病毒造成的影響卻永遠存在,根據國內醫學中心的研究顯示,確診新冠後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人數激增3倍,其中擁有「不死癌症」封號的紅斑性狼瘡就達2.99倍,免疫權威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臨床觀察也呈現這樣的狀況,近來就有一位小五女童因臉上浮現蝴蝶斑,才檢查出罹患紅斑性狼瘡,而她並沒有家族史,卻在確診後才爆發疾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高雄榮總合作,利用全球電子病歷資料庫,針對2020~2021年380萬名PCR篩檢者進行分析,將其中90萬名確診者與其他未確診的290萬人比較,持續180天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確診者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比未確診者高3倍。其中又以僵直性脊椎炎增加3.21倍最多,其他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癬等則增加近3倍。研究團隊同時觀察到,年輕族群、壯年族群、女性、有共病患者、生活習慣較不正常者等5大族群罹患風險較高。該篇研究結果將於今年2月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子刊《eClinical Medicine》。「臨床上我們也的確發現,自體免疫疾病的初診患者有增加趨勢,很多跟我們過去看到的不一樣,是沒有家族史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顧問主治醫師蔡嘉哲舉例,近來他收治了一位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紅斑性狼瘡患者,僅有11歲,目前就讀小學五年級。「紅斑性狼瘡的好發年齡是20多歲,而這位小女孩生活正常,也沒有家族史,因為冒出典型蝴蝶斑症狀而確診,為什麼會發病?沒有人知道原因,但小女孩是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才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蔡嘉哲說。蝴蝶斑是紅斑性狼瘡的典型症狀之一,患者會在法令紋以上的兩頰浮出紅斑。(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研究近40年,蔡嘉哲一直想找出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的原因。「目前只知道基因跟感染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過去就曾發現感染C肝可能導致免疫疾病,而新冠是病毒感染,所以當然可能是導致自體免疫疾病的原因。」蔡嘉哲向CTWANT記者透露,一直以來他都相當關注早期關節炎,就是已經有關節炎腫痛症狀,但尚未確診類風溼性關節炎,這群患者在疫情後也明顯增加。「但到底是不是新冠引起的?或是自然發生的?沒人有確切答案。」蔡嘉哲說,他因此針對新冠與免疫疾病做了相關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會刺激人體中的B細胞,B細胞活化就會產生抗體,而過多的抗體正是點燃自體免疫疾病重要的因素,推測是原因之一。蔡嘉哲也已經把此篇論文研究投書國際期刊。蔡嘉哲認為未來一定還會有類似新冠疫情的大規模感染,如果不希望感染病毒後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就必須先調整好身體狀況。「生活規律、有運動習慣、不要太累、盡量降低壓力,這些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非常有用。」如果有免疫疾病家族史,也不必過度擔心,蔡嘉哲說,雖然基因、再加上未來可能的病毒感染,會大大增加發病機率,但目前免疫疾病治療愈來愈進步,只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就能避免免疫系統繼續惡化,配合醫囑服藥就能回歸正常生活。
陸「未確診肺炎病例」暴增! WHO要求中國提供更多疾病資訊
中國北京、長春等地的醫院近日人滿為患,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衛健委)為此於11月13日召開記者會,將近期患者人數暴增和發病率上升等情況,歸因於新冠疫情的解封,以及流感、肺炎枝原體、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新冠病毒等已知病原體的流行。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22日要求中國提供更多有關10月未確診肺炎病例激增的資訊。據UN News的報導,連日以來,中國多家醫院門診和急診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成長,患者以兒童居多,除了肺炎枝原體感染之外,其他引起呼吸道感染症狀的疾病也有上升趨勢。對此,衛健委強調,將在醫療機構和社區環境中加強疾病監測,並提高醫療系統管理病患能力的必要性。WHO則指出,相關媒體和世界上最大的公開新興疾病和疫情通報系統之一「新興疾病監測計畫」(ProMED)於21日通報了中國北方出現未確診的兒童肺炎群聚感染病例,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與衛健委先前報告的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暴增有關,還是個案事件。世衛組織補充,自10月中旬以來,華北地區報告的流感樣疾病病例與前3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針對流感病毒、流感樣疾病、HRSV和新冠病毒的傳播趨勢,中國已經建立了相關資訊收集系統,並定期向世衛組織「全球流感監測和應對系統」(GISRS)等平台報告。WHO為此也在22日要求中國衛生當局透過控制傳染病在全球蔓延的國際條約《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機制,提供更多流行病學和臨床訊息,以及這些兒童群聚病例的實驗室診斷結果。世衛組織還要求中國衛生當局提供進一步的訊息,並透過其在中國現有的技術合作夥伴,以及科學家、網路與臨床醫師,了解流感病毒、新冠病毒、HRSV和肺炎枝原體在內的已知病原體最近的傳播趨勢,以及目前對衛生保健系統造成的負擔。WHO也建議中國民眾採取適當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風險,包括接種疫苗、與患者保持距離、生病時居家休息、必要時接受檢測和治療、適當佩戴口罩、確保良好通風,以及多洗手等。
全台23萬人罹糖尿病不自知 陷心腎多重共病危機
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統計,全台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1%,推估目前糖尿病患者已突破250萬。然而近期國家衛生研究院針對台灣2012到2020年人體生物資料庫及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數據的研究,發現未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化盛行率平均約落在1%,意即每年平均約有1%未確診的潛在糖尿病患者,照此比例推算,以現年截至9月底、全國2340萬的人口數預估,恐約有23萬人實際未察覺自己已罹患糖尿病。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提醒,糖尿病事實上為一全身性疾病,容易引發心衰竭及腎臟病等多重共病!據統計,台灣每3位糖友就有1位衍生慢性腎臟病;每5位就有1位合併心衰竭問題,這三者疾病不但名列國人前十大死因,更是全民健保醫療支出的前20大疾病,糖尿病及相關共病已然成為全民健康最大危機。健康識能在慢性疾病照護與預防上有舉足輕重的關係,然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過去兩年針對全台近7000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發現,其中約76%糖友雖已可列為慢性腎臟病的中高風險族群,但卻有高達51.1%的糖友從未認知自身風險7,顯見糖尿病患者的共病認知明顯不足!有鑑於此,今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提出「Goal 50+超越50」升級計畫,將提升疾病識能率,列入糖腎共病照護指標之一。蔡世澤指出,防治共病需要醫病及各界共同努力,然而,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共病風險、病況嚴重程度各不相同,血糖控制目標、用藥、自我健康管理方式都須量身打造,加上在糖友自身認知不足的情況下,醫事人員在診間往往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回溝通,自我管理及支持的成效也就因而大打折扣。若能提早建立患者對於疾病的完整認知,就有機會縮短醫病間資訊落差、大幅提升溝通效率,讓防治措施發揮最好的效果。為了提醒糖友控制血糖之餘、也要及早預防腎心併發症發生的風險,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近年推動「今天你有控嗎?請問糖三臟」宣導運動,鼓勵糖友於回診時主動與醫護人員詢問三臟狀況,確實追蹤共病風險及照護績效:第一問「胰臟」:血糖控制狀況?第二問「腎臟」:腎臟功能如何?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落在哪個分級?第三問「心臟」:如何預防心臟衰竭?平常是否有出現喘、累、腫等症狀?適逢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為了響應今年由國際糖尿病聯盟訂定的「知所風險,知所應對(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主題,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特別推出「快向糖三臟取經」升級版衛教網站,除了可自我檢測共病風險外,糖友亦可透過「周遊糖腎心照護地圖」的問答方式,一步步掌握飲食、運動、治療等面向的錦囊妙計,知曉適合自己風險的照護方法,並進一步與醫護團隊討論出最適治療選擇,及早建立控糖、顧腎、護心的全方位照護實力!
寵物狗狂抓主人左胸 女子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乳癌!
國外一名36歲女子在2020年時,飼養的寵物狗某天突然不斷嗅聞、抓撓她的左胸,原先她以為自己的胸上有掉落的食物殘渣,沒想到一摸竟發現一個腫塊。於是她便到醫院進行檢查,最終被醫生診斷出罹患乳腺癌,目前仍持續接受化療當中。根據《每日鏡報》報導,國外一名36歲女子克萊爾(Claire Churchill)在2019年時撿到一隻救援犬,之後便將她帶回家飼養,並將她取名為霍莉(Holly)。直到2020年時,霍莉在某天突然突然不斷嗅聞、抓撓克萊爾的左胸,原先她以為有食物殘渣掉落在胸部上,沒想到一摸才發現,竟有一個腫塊。克萊爾表示,由於當時發現腫塊時,正值新冠疫情大爆發,所以當時她是在2020年8月發現腫塊,但卻拖到10月才能到醫院看診「那時腫塊已經跟一個柳橙一樣大了,就連穿上衣服都遮不住」。而克萊爾前往醫院檢查後,被醫生診斷出罹患乳腺癌,當下立即接受化療。在2022年時,因為癌症擴散情況加重,醫生將克萊爾的乳房切除,並接受化療,可是癌細胞卻再次擴散至淋巴,導致克萊爾只能將剩餘的乳房以及子宮切除。克萊爾也指出,當她將乳房切除後,霍莉不會再嗅聞、抓撓她,並會在克萊爾化療時陪伴她,而克萊爾更表示「我非常感激牠,牠是一個救援者,雖然牠沒有接受過這樣做的訓練,但身為救援犬的牠就是能意會到我身體的問題」。事實上,狗嗅出主人的病症,過去就有多次紀錄,不只是乳腺癌,包括肺腺癌、攝護腺癌、腎臟腫瘤、瘧疾、或帕金森氏症等等,世界各地都有相關報導。新冠疫情爆發後不久,有機構開始研究,讓確診者戴上口罩收集樣本,接著把口罩給偵測犬聞,藉以分辨確診者與未確診者的差異。而早在2015年左右,英國媒體也曾報導,密爾頓凱因斯醫院(Milton Keynes Hospital)曾訓練過9隻狗(6隻拉布拉多、2隻可卡犬、1隻匈牙利維茲拉犬)嗅聞3000位癌症患者的檢體,並教導狗兒們相對應的動作,經過6個月的訓練,聞出腫瘤的準確率達到93%。
228連假放不夠?上班族自製「假陽性快篩」 1關鍵露餡被識破
此次228紀念日放了3天連假,但就有某公司主管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家員工疑似為了多放幾天連假,竟動起了歪腦筋,在22日交上DIY的假陽性快篩盤,想請主管核准5天的防疫假,讓自己的228連假「自動升級」為7天,不過主管過幾小時後竟發現快篩盤的T線糊到C線上面,當場識破員工的假陽性快篩計畫。有位主管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22日收到員工的陽性快篩,於是核准了員工的5天防疫假,不料過段時間再看快篩盤,T線呈現暈染狀態,更直接糊到C線上,才讓這名主管恍然大悟,驚覺自己是被員工的假快篩所騙。但因疫情趨向流感化,大多數民眾都已染疫過,許多民眾知道自己確診過1次後就難以再確診第2次,又或是認為自己有「天選之人」的體質,就會發揮美術精神,自製假陽性快篩來請假。瑞文診所醫師李瑞文表示,自己也有遇過民眾直接用紅筆畫上篩檢盤,帶來診所判陽的;但當時為了顧及雙方顏面,因此用民眾所做快篩不夠精確的理由,由醫師執行或請民眾再重新做一次快篩。李瑞文說,但快篩作假其實分辨得出來,光是用紅筆畫上去的色澤與質感,就跟真正陽性的篩檢盤相差甚遠,若是仔細辨別還是可判斷的。李瑞文解釋,新冠疫情屬於病毒性的傳染,一般而言只要病毒亞型(病毒株)不一樣,都一樣有可能會第2次確診或第3次確診,與疫情邁入流感化並無相關性。至於是否得過第1次就很難得第2次的部分,只要第1次染疫所產生的抗體還存在體內,就很難再次得到同樣的病毒株;但是若抗體已逐漸消失,還是會得到第2次,只是症狀可能會變得比較輕微。對於民間的「天選之人」傳奇,李瑞文分析成2類,1為真正的未確診的民眾,可能跟病毒尚未進入體內或是本身的抵抗力較好,能將病毒擋在體外或是基因等影響所致。2為其實已受到新冠感染,但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而忽略了檢驗步驟,或者是無精準的檢驗方式,以至於臨床上認為未有感染到新冠病毒。李瑞文強調,感染任何病毒都一樣,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症狀,這跟個人的抵抗力,對病毒的免疫反應程度、基因或者是病毒量多寡有絕大部分的相關。因此建議民眾在目前不斷有新的新冠病毒株主導疫情的時代,除了做好個人的防護衛生,戴口罩與勤洗手之外,若無特殊考量,建議打完3劑新冠疫苗,(包含次世代疫苗)。
92境外移入確診者「90人來自中國」 台大醫:重點是要找出感染者
先前有消息傳出,日本機場於31日進行檢疫時,發現有92名境外移入的確診者,其中78人沒有症狀、14人發燒咳嗽,而其中有90人是來自中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表示,昨日有500多人分別自7航班從中國抵達台灣,唾液PCR檢測結果預計會在今日下午出爐。目前台灣針對中國返台旅客實施唾液PCR篩檢,其中未確診者要進行「0+7」自主防疫、確診者需進行「5+N」的居家照護與自主健康管理。而莊人祥也表示,目前從中國入進的旅客,幾乎都是國人或是持有居留證的人,暫時不會因為篩檢出高陽性率就拒絕他們入境。而針對台灣是否要因為陽性率提高而修改邊境措施,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目前的重點應該是放在「找出感染者」與「如何管理確診者」,至於入境的陽性確診率,黃立民認為沒有必要做得更嚴格。黃立民解釋,如果真的撐不下來,相信還是會需要對入境人數做管制,但目前機率看起來並不大。而黃立民也預估,如果農曆新年後台灣疫情尚稱穩定、甚至是開始下降的話,在醫療量能充裕的情況下,或許有可能開放陸客來台觀光。
小提琴才女樂當天選之人 曝李玖哲私下暖舉
Miao Miao Flow推出首張小提琴演奏專輯《我大盧思蒨》,她曾與張學友、盧廣仲、彭佳慧、蕭敬騰、吳青峰等大咖歌手合作;而此張專輯所收錄的曲目光看歌名都讓人會心一笑,其中的〈椎間盤突出〉說的是小提琴手好發的病,用弦樂器略微滑稽的效果,來模仿病發當下無法行走的刺痛感,〈好久沒出國〉則表現出了因疫情無法出國的怨念。單曲〈天選之人〉邀情三金入圍暨獲獎者盧律銘擔任製作人,歌曲幽默地寫下了在疫情高峰時「遲遲」未確診的人們,也將近三年疫情對生活的無奈寫進曲子,Miao Miao Flow說:「這首歌是在疫情之下誕生的,當時很多躲過第一波疫情曾笑稱自己是『天選之人』的朋友都陸續確診了,所以有了這個名字!」她表示自己目前仍是「天選之人」,但也笑說:「我想遲早都會得到的吧!」Miao Miao Flow曾與許多大咖歌手合作。(圖/跪著聽音樂有限公司提供)Miao Miao Flow是音樂科班出身,以小提琴等演奏樂器見長,曾入圍金曲獎演奏類多項大獎,除了參與《返校》、《軍中樂園》、《無聲》等電影配樂錄製,也和不少歌手合作;她提到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李玖哲的演出,「印象中他是一個很沒架子的藝人,記得演唱會前都會在後台拜拜,但他同時也照顧了不拿香的同事,拜拜之後會再來帶著大家禱告,很尊重每一個樂手及工作人員。」
逾300萬人陷中風危機 「口腔睡眠矯正器」改善呼吸道暢通度
明明沒做惡夢卻時常驚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因咽部舌肌鬆弛,導致睡眠躺臥時呼吸不順或堵塞,因此患者長年會因腦部缺氧而驚醒。然而,台灣實際診治數不到12萬,但美國學者統計成年人約有20%罹患此疾病,依台灣人口估算,恐有逾300萬民眾恐因未確診與治療導致腦部長期缺氧,而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風險。因睡眠經常受影響,第一線治療多建議使用陽壓呼吸器於睡眠時疏通咽部,但陽壓呼吸器卻有可能反而影響睡眠品質。病患李小姐在治療前受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折磨長達10幾年,半夜經常因呼吸中止而驚醒4-5次,白天精神不濟的狀況嚴重到無法與其他人正常社交,就連假日也無法清醒著含飴弄孫。原本期待使用陽壓呼吸器能夠有所改善,但因為自身對頭部配戴的異物、機器產生的運轉音較敏感,狀況並無明顯好轉。之後經轉診至牙科使用了新的療程,體驗了近10年來最安穩的睡眠品質。前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王大源表示,若有因陽壓呼吸器而產生睡眠困擾的患者,可採用專利口腔睡眠矯正器的新式牙科療程。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方式眾多,依美國睡眠醫學學會治療指引,第一線治療多建議使用陽壓呼吸器。王大源醫師指出,使用陽壓呼吸器雖為第一線治療,但常遇到患者反映幾項困擾。第一項為影響日常生活,因機器大且配件多難帶,外出旅行需攜帶在旁難度高,且適逢疫情期間,若不慎染疫,器材幾乎無法消毒,必須重新購買。第二項困擾主要發生在睡眠時,因患者難精準配戴呼吸器,若因配戴不正確使呼吸器溢出氣體,容易直衝至臉部造成不適。再加上面罩套住頭部產生異物感,反而使患者無法好好放鬆,且機器使用久後可能產生運轉噪音,反降低睡眠品質。第三項則是因患者意識到此病難以痊癒,需一輩子仰賴呼吸器,更產生負面的心理壓力。世樺牙醫診所院長溫世政說明,因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成因為舌肌鬆弛,太嚴重的患者,可能連使用陽壓呼吸器都無法正常呼吸。病患陳小姐具有氣喘及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需時常配戴陽壓呼吸器,但因症狀過於嚴重,睡覺時只能往後躺15度才能正常呼吸,每晚入睡時需要墊高多達7個枕頭,光是睡前就需要花上許多時間布置。也因病況嚴重,時常睡著時呼吸器無法有效暢通呼吸道,導致平均一個月就有一次半夜送急診,面對睡覺自身和家人都感到害怕,不知道一覺睡下去醒不醒的過來。溫世政表示,只要能有效維持呼吸道暢通,同時兼顧開啟的最合適角度,避免不適影響睡眠,搭配自癒訓練強化肌肉能力,只要透過以下三個步驟有機會可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第一,事前精準儀器檢測:此療程與大立光電子公司的大立雲康科技配合,利用大立光動態心電圖紀錄儀,搭配大立雲康科技睡眠品質監測暨管理系統與血氧濃度計,方便攜帶回家中檢驗,短短一晚即可產生檢測報告。第二,新治療方式專利口腔睡眠矯正器:王大源醫師與團隊開發出一款客製化專利口腔睡眠矯正器,運用非侵入式光學掃描後數位3D建模,再利用AI大數據設計客製化專利矯正器,創造病患舒適角度,於睡眠時配戴增加呼吸道通暢度,有機會改善腦部缺氧狀況發生。第三,自癒訓練與追蹤:療程搭配每日自癒訓練,於療程中持續追蹤調整,搭配專利口腔睡眠矯正器逐步調整。王大源醫師表示,病患吳先生過去嘗試使用呼吸器治療,但工作需求常需要往返美國、台灣、大陸,因攜帶呼吸器機體本身有一定體積,還有管線、面罩,無法帶著出差,導致在國外工作時精神不繼,與人交談溝通時也經常恍惚失神,大大影響工作效率,在經歷療程後睡眠品質提升,工作也更有精神。現因矯正器大小方便攜帶、清潔方便,同時也能將配戴的不適感降低,即使在外住宿睡眠品質也維持的相當不錯,且經過3個月療程病情成功好轉後,患者自評睡眠品質有感提升。長青牙醫聯盟院長劉南佑表示,近年至牙科診所求診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數量逐漸增加,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主要為打呼、驚醒、易感疲憊、嗜睡、情緒暴躁等。此病症好發於身型肥胖、脖圍過粗的中高年齡男性。若自身或家人有相關症狀可盡速就醫檢驗、診治。
喉嚨痛快篩3天陰性…同事要求「請在這個月確診」他傻眼 自私原因曝光
隨著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許多國家逐漸解封邊境,行政院今(22日)也宣布,預計10月13日開放入境「0+7」檢疫措施,日本也宣布10月將開放自由行。一名網友透露,自己是職場上少數未確診的人,近日身體不適,快篩都呈陰性,不料同事竟說「你要確診請在這個月確診並隔離結束喔」,讓他當場傻眼。原PO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發文,「我是職場上少數未確診的人,這兩天開始有喉嚨痛和咳嗽的症狀,陸續都有進行快篩,也都顯示陰性。這時候單位資深人士告訴我:你每天快篩,那你要確診請在這個月確診並隔離結束喔!不然下個月初要開會還有活動,你要給我出現,不然開天窗我可不想管,月中還有大型會議,我可不想幫你報告。」聽完上述說法,網友傻眼直呼「我忽然豁然開朗,我會快篩也是想保護大家,擔心自己是確診者,讓同事又二次感染,畢竟同事家有小小孩,既然這樣我不篩了,我豈能隨心所意控制病毒的決定確診時間?既然我連篩3天都陰性,你們確診也與我無關,大家各自保重」。貼文曝光後,其他網友紛紛留言「原來確診可以先預約」、「確診又不是可以控制的,講這種話很不得體」、「好無言喔!誰會知道確診時間何時,那個資深人士也太機車」、「講話真的不用這樣,反正你真的中了也是他要處理,大家都來不好過」、「資深人士是不是有病?這種事是自己能決定的嗎?」
打4劑還是中!台灣BA.5燒起來 重症醫曝嚴峻現況:身邊越來越多人確診
台灣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在暑假之後有趨緩的態勢,但疫情遲遲沒有明顯降溫,而就在各級學校9月開學之際,BA.5病毒又來勢洶洶,指揮中心甚至推估出,BA.5將於9月下旬將在社區掀起一波流行,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提醒,台灣BA.5病毒已經超過50%,且BA.5病毒傳播比BA.2強,他甚至觀察到,「身邊越來越多確診的人了!」提醒外界不能輕忽BA.5病毒的傳染威力。黃軒醫師今(13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在台灣BA.5病毒已經超過50%,過去BA.2的傳染主流地位,現在換被BA.5取代。他並警告,BA.5跟BA.2這兩款病毒,最大差別在傳播力,整體而言,BA.5傳播力比BA.2強,「因為BA.5變異株突變位點多,進而導致免疫逃脫,BA.5比BA.2約高出2到3成」,不過比較兩者在住院率、重症率與症狀,發現彼此沒有明顯差別。黃軒也提醒大眾,新冠確診者務必遵守7+7 的隔離措施,接觸者且完成三劑的,則要遵守0+7 的隔離措施,未完成三劑的,則是遵守3+4的隔離原則,他更強調,「在你未確診前或你的親朋好友未確診前,接種三劑疫苗,真的很重要。」對於黃軒的提醒,則有網友無奈回應,即使已經打了4劑,也過了3個月,再加上很少出門,卻還是中獎;且不少網友也紛紛回應,最近明顯感受到,周圍親友確診的比率,最近真的有變多。
徐乃麟批金鐘獎辦兩天「浪費錢」 曾國城怕熱鬧度受影響
徐乃麟、曾國城、張文綺、徐凱希主持《天才衝衝衝》節目,今(7)日4人難得同台現身,主持群徐乃麟、徐凱希、張文綺先後確診新冠肺炎,現已痊癒。受訪時未確診的曾國城被大家稱作是天選之人,他笑回:「運氣好吧。」一旁的搭檔徐乃麟則說:「我們(確診)是運氣不好嗎?你才是運氣不好。」一來一往答嘴鼓,笑翻全場。今張文綺結束隔離出關就工作,她笑說前陣子忙著出書、開店,正好利用這14天吃飽、睡飽,一直待在家裡休息很舒服。至於已經康復的徐乃麟也透露現在身體狀況恢復非常好,「我現在精神更好,平常生活也都很正常,沒有什麼後遺症,還多接兩個節目。」徐凱希則說:「康復感覺比較容易累,而且我現在工作排很滿,把之前17天沒賺的補回來。」本屆金鐘獎綜藝與戲劇確定將分開兩天舉辦,對於典禮分家一事,徐乃麟直言「分開辦就是浪費錢」。(圖/莊立人攝)本屆金鐘獎綜藝與戲劇確定將分開兩天舉辦,對於典禮分家一事,曾國城表示:「分開應該會提早結束,不知道熱鬧度會不會有影響?」徐乃麟則直言:「分開辦就是浪費錢,要辦任何的獎項,就要讓大家實至名歸,這次聽說益智節目獎項又要改成綜藝節目,真的是搞的大家一頭霧水。」
疫情延燒體育界!世中運創紀錄奪24金返國 33人染疫隔離中
我國參加2022年諾曼第世界中學運動會代表團於5月12日前往法國參賽,在疫情嚴峻考驗下,獲得24金17銀28銅佳績,排名第5名,超越上屆24金15銀26銅,創下我國歷屆參賽最佳成績。代表團包含確診者在內共計203人,於今日上午6時20分左右返抵桃園機場,確診者隨即由體育署洽請衛福部醫福會及疾管署協助安排至旅館型集中檢疫所隔離照顧,其餘團員則於防疫旅館進行居檢。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代表團團員返國前於法國當地進行PCR採檢,其中20人為陽性,症狀為輕症或無症狀。為妥善照顧全體團員,並考量主辦國防疫機制(採開放邊境管制作為,且賽事非採完善防疫泡泡模式,團員染疫風險較高)、代表團團員屬性(團員多數為青少年選手,確診後留在法國醫療照顧不易安排,家長擔憂程度較大)及原航班運輸規劃的合適條件(原航班採直飛、團進團出及包艙,可以做機上防疫規劃的合適安排)等原則下,體育署上周就已研擬專案入境暨防疫應變計畫,並陳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全體團員(含確診者)得以同一班機隨團返國。體育署依指揮中心核准專案防疫應變計畫,並在相關部會、駐法代表處協力合作,長榮航空公司全力配合及高中體總落實執行下,做好艙位區隔、動線分流及其他各項防疫應變措施,妥善安排全體團員搭乘原訂班機順利返國。代表團返國後依規定於機場採檢,採檢結果有13人為陽性,總計33位確診者,全部團員包括確診者及未確診者,已由體育署會同高中體總,在衛福部醫福會及疾管署協助下,分別安排團員於旅館型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進行隔離檢疫,期間也會延續賽會期間的關懷機制,持續關懷照顧團員。
重症個案破2000、死亡達382人 專家批防疫措施「放太快」
國內昨新增136例中症、55例重症、59例死亡個案,今年中、重症個案正式突破2000人,其中382人死亡。專家指出,台灣中、重症個案多的原因在於防疫措施「放太快」,確診病例增加太多所致。由於死亡黑數已遠比帳面上的數字嚴重太多,政府也應公布「超額死亡」的數據。陽交大公衛研究所兼任教授、前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台灣中重症個案多,原因在防疫措施「放太快」。共存策略應是把流行曲線壓平,而不是採「躺平」做法。紐西蘭雖鬆綁防疫策略,但仍有在擋疫情,在特定場所仍要求檢附快篩結果。台灣在藥物、試劑不足之下放太快,病例數增加太多,而孕婦、幼兒又無法使用抗病毒藥物,才釀成中重症、死亡憾事。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近期指,依致死率估算,截至6月底,全球會產生逾116萬例死亡,但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直接、間接的死亡數估計達1490萬,有超額死亡現象。而台灣4月28日~5月15日間,70歲以上通報死亡為萬分之52,已高於萬分之23.9的背景值,出現超額死亡,其一原因在於醫療能量的緊縮。不過,指揮官陳時中昨回應,長者死亡率比背景值要高是一定的,不然這個疾病就沒威脅性了。邱淑媞說,死亡個案會有3種黑數,1是感染者不一定被認定為新冠致死,屬認定黑數;2是真正的黑數,即感染但排不到檢驗,未確診就死亡;3是醫療排擠效應造成的「陪葬者」,例如醫院空出床位後無法收治的對象、因其他疾病等半天未及時被治療的病人等,這3類死亡數遠比帳面上的數字嚴重太多。以南韓為例,今年3月多的死亡較2015~2019年超額3成,邱淑媞認為,指揮中心有必要公布國內相關數據。當前第一要緊是減災,疫情升溫、資源不及北部的中南部,該停課就停課、該限制大型活動就限制。另地方要盡可能快篩試劑發給高風險對象,及時檢出、投藥。為避免過度消耗資源,快篩陽視同確診的對象,也應擴及所有民眾。
PCR陽性隔離10天卻突被告知沒染疫!民眾氣炸開噴 中市衛生局將究責
台中市一名邱姓民眾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二社》發文表示,家人6日去一家醫院檢測PCR,傍晚家人收到確診通知,全家按照隔離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步驟,但16日晚上接到該醫院打電話告知「人並沒有確診」,抱怨他們全家這樣隔離,沒上班這些損失能跟誰討?衛生局表示,如果是醫院端錯誤,衛生局將追究醫院責任,投訴人的權益不會受影響。烏龍確診?民眾在網路社團發文抱怨,同住家人6日到南屯區一家醫院採檢PCR,被院方通知為確診,獲悉家人確診消息後,其他家人也收到居家隔離通知書,居家照護期間,確診的家人還曾透過視訊問診拿藥。投訴民眾表示,16日到解隔離時,卻接到醫院通知「家人未確診」,傻眼的是全家人一起居隔,抱怨他們全家這樣隔離,沒有去上班這些損失是要向誰討?記者連繫該醫院是否為確診錯誤,但截至發稿時醫院仍未對此做回應。衛生局長曾梓展今日下午在防疫記者會對媒體提問,是否有此亂象時表示,經查證該醫院從其法定傳染病上傳系統資料顯示,該名民眾PCR檢測為陽性確診,但其健保的APP卻顯示為陰性,現正調查中,查證如有失誤將進一步究責,若是醫院端有錯誤,會追究醫院責任。曾梓展強調,對於確診者的權益部分,包括 請領保險與請假事宜法律上會給予保障,不會受到影響。民眾抱怨家人收到確診通知,全家配合居家隔離作業,但隔離結束,醫院打電話竟告知「人並沒有確診」。(圖/摘自《爆料公社二社》)
主播簡立喆快篩陽 「PCR出爐」樂喊:快篩真的可能不準
美女主播簡立喆長相甜美、氣質出眾,擔任主播時播報台風穩健,加上具備良好外語能力,經常訪問國際巨星,優秀表現擄獲大批粉絲。她喆11日在臉書發文說道,為了節目錄影進行快篩,卻發現呈陽性;昨(13日)她再度於臉書報喜表示,PCR檢查結果已出爐是陰性。簡立喆日前在臉書以「我的確診日記 Day2」為題PO文寫道,「人的第六感有時很神奇!」她表示,為了防疫每次錄影前都須提供前一天的快篩證明,但近日錄影前內心突然感到不安,遂提前進行快篩,「一看『兩條線』立刻印證了內心的不安,但我毫無症狀…。」隨後她立即按照規定進行通報程序和PCR預約。她表示,快篩陽性後讓她立即致電工作人員調整形成,同時感謝各單位眾人的體諒,但不知是否因通話太久,她慢慢開始有些不適,「傍晚開始有點喉嚨乾癢、微灼熱+疲累感,其他一切安好,大家別擔心!」13日簡立喆在「我的確診日記 Day4」開心宣布好消息,「今天PCR結果出爐,我陰性!」知道自己並未確診後,她認為快篩可能真的不夠準確,「請大家務必要做PCR才能進一步確認!」她隨後也回憶這兩天的身體狀況表示,「從星期二兩條線(快篩陽性)以來,其實我有特別疲累、身體痠痛和頭痛,到傍晚會有點喉嚨痛,覺得體溫夯夯的…現在推測也許可能是一般小感冒或者就是操勞導致…。」簡立喆說,自己這幾天每日瘋狂喝水,讓自己睡飽吃好,盡量保持平常心,「不曉得是不是病毒,在做PCR之前就被殺了,還是從頭到尾都是快篩劑整人?總之好消息是我的PCR結果沒事!趕快報平安。」文末她也不忘呼籲,「大家都要保重」認為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簡立喆在臉書開心宣布PCR結果出爐陰性未確診。(圖/翻攝自簡立喆臉書)
什麼時機做快篩「快篩陰還要繼續篩」? 醫列4重點
本土疫情嚴峻,不少人在PCR之前都會先自行快篩,不過有很多人有疑問「到底什麼時候做快篩」、「為什麼已經快篩陰性,還要繼續好幾次快篩」。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列出4大重點,「7天之後仍然是要遵守NPI措施,因為Omicron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會再感染。」1.無症狀感染者的Ct值關係黃軒指出,被COVID19 病毒感染,尤其是Omicron 99%大部分是無症狀/輕症狀;美國針對一所大學4萬名學生篩檢,找出了1633名確診者,把他們分為無症狀、有症狀、確診後才出現症狀者,結果顯示,無症狀感染者Ct值高、病毒量低,有症狀感染者Ct值低、病毒量高。研究人員認為,「Ct值和症狀」有非常大的關係,許多有症狀的病人,在檢疫的10天內或做檢查時,都至少有一個以上的症狀,這些症狀發作的人,去做快篩,比較容易有陽性反應。2.剛被感染而已,病毒量不足黃軒表示,Omicron感染後一天之內病毒就會開始在體內複製,但是在2天之內體,才能有足夠病毒量,檢測出病毒,通常你第一天測不出的,但2-3天測出,就是媒體報導「陰轉陽」了,因為你的病毒複製足夠的量了,你才能被快篩出來。3.快篩工具,各自敏感度不同黃軒說明,在荷蘭,曾做一個大規模臨床試驗資料顯示,唾液快篩的敏感度只有6成多,等於每100個病人會漏掉30幾個沒驗出來,但鼻咽快篩靈敏度有7成,等於每100個病人會漏掉20幾個沒驗出來。(a)鼻咽快篩:Ct值超高27仍然會驗出來,也就是說低病毒量下,也能偵測出來的。(b)唾液快篩:Ct值需低於23或24,才能驗出來,也就是説,你體內必須要有高密濃度的病毒株,才能驗出陽性反應。4.確診者還是得居家隔離7天黃軒指出,其實Omicron在體內大約停留7天,也就是說,你的症狀出現後大約7天左右,或你7天左右也一直無症狀,快篩又陰性,其實這段時間的居隔,在症狀消失之後,大部分確診者或未確診居隔者,也就不具傳染力。少部分的人,超過7天或10天以上,你快篩出來依舊是有「淡淡哀愁」的一條線,仍然未完全消失,那是大部分剩下病毒的「屍體」或「殘肢」,這些「屍體」或「殘肢」不會加重你的病情,也不會傳播給別人,請大家也都不要太擔心。黃軒說,「當然別忘了,7天之後仍然是要遵守NPI(非藥物介入措施),因為Omicron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會再感染,所以,大家仍然要戒慎面對。」
小黃司機買嘸快篩…怒嗆「指揮中心講幹話」 工會將發起丟雞蛋抗議
機師工會因不滿中央防疫策略,在今(10日)號召上百人包圍指揮中心靜坐抗議,表達以篩代隔訴求,計程車工會也指出,有司機因疫情「開10小時只賺1000元」,又因為駕駛們買不到快篩、無法提供未確診證明,讓乘客不敢搭車,面臨嚴重生計問題,工會將號召司機包圍指揮中心「丟雞蛋抗議」。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計程車工會發言人李威爾表示,目前司機已剩下不到4分之一,政府要民眾與病毒共存卻未提供快篩和治療藥品,形同讓大家自生自滅,怒批陳時中一直說快篩數量充足,「但司機就是買不到」,導致司機們無法提供快篩陰性證明讓消費者安心,也就沒有客人敢隨意搭車。李威爾指出,光是他個人就接到上百通會員確診通報電話,連工會理事長也是確診者之一,「現在已經一大堆司機確診」,並透露每個人都很不舒服,卻買不到快篩又無法PCR,甚至有確診者苦等2小時才搭上防疫計程車。李威爾表示,現在司機們生活過不下去、肚子餓又要怕死,「然後指揮中心又沒給我們東西,每天講幹話」。李威爾進一步透露,工會預計在近日包圍指揮中心丟雞蛋抗議,並喊出政府無能、陳時中負責、我要快篩、草菅人命的4大口號。李威爾也指出,不只指揮中心要求司機接種3劑疫苗,卻沒有提供後續作法,讓他們無所適從,工會轉為詢問交通部,對方也一問三不知,非常誇張。
「清冠一號」當水喝可增強免疫力?中醫師5點闢謠 副作用曝光
由於本土感染案例持續攀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先前宣布,自上月18日起,輕症與無症狀的居家照護患者,可透過中醫師的視訊診療評估後,由中醫師開立公費「清冠一號」治療。對此,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科主任馮天祥提醒,很多人從網路取得配方後,開始自煮自喝,認為能增強免疫力,但傳言有不少謬誤之處。馮天祥日前在「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臉書粉專發布公告,「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很多人害怕中藥治療的清冠一號缺貨,或基於預防性的心理,從親友間打聽清冠一號的配方,或從網路上取得配方之後,到中藥材店購買。有的是先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有的是自煮自喝,希望可以增強免疫力或達到預防功效。網路傳言或口耳傳播有不少謬誤之處,特予以澄清說明。」1. 清冠一號是複方成分,經臨床及基礎研究驗證,具有(1)抑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棘蛋白結合,減少病毒感染細胞。(2)抑制病毒蛋白質複製酶,阻止病毒產生。(3)調節細胞激素,避免產生免疫風暴之功能。2. 清冠一號是治療用藥,一定要確診再服用,如果未確診而服用,可能因藥性偏寒,造成消化道不適等副作用,反而不好。3. 使用清冠一號來提升免疫力並不正確,並不宜煮來當茶水喝,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用藥就不同,欲增強自身免疫力,可由合格中醫師診察後,根據個人體質去調配用藥為宜。4. 民眾萬一確診,請就醫治療,若有意願服用清冠一號,中醫師診斷適合就會開立,而且是公費支應。5. 在疫情沸騰之際,最重要的是做好自身防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及避免出入人多的場合,這才是最正確的作為。
學童防疫政策亂 民眾黨要求公布BNT採購時程
本土疫情連環爆,學童及青少年的防疫問題引發家長憂心,民眾黨今(27)日要求公布輝瑞BNT兒童疫苗的採購時程,另依最新「3+4」隔離標準,重新研議停課標準指引,並規劃防疫照顧假給薪或研議其他補貼。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蔡壁如以及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等人共同召開記者會。邱臣遠表示,針對兒童疫苗的施打與採購計畫,衛福部應儘快公布莫德納兒童疫苗的副作用資料和輝瑞BNT疫苗採購的時程、合約採購的劑數,讓家長參考做決定。另外,學童若被匡列停課,配合「3+4」居家隔離政策做調整後,4天自主防疫仍要人照顧,對擁有12歲以下孩子的雙薪家庭仍是難題。邱臣遠也提醒若學童是配合「預防性停課」,沒有「居家隔離單」,那即便家長請了「防疫照顧假」也無法申請「防疫補償金」,恐會讓家長面臨無薪、無業、無補助的情況。蔡壁如指出,目前進口的輝瑞Paxlovid,建議的適用對象都是12歲或18歲以上;而我國「COVID-19感染臨床處置指引」中的重症用藥,類固醇Dexamethasone,則是尚無臨床研究證實18 歲以下病患可達相同治療效果。因此兒童目前不只缺乏疫苗保護,也缺乏適用的治療藥物。蔡壁如強調,未確診的兒童需要充分保護,確診的兒童更需要密切關注病情發展與妥善照護。希望未來停課指引、防疫照顧假,政府與學校要有管道讓家長確實接受最新指引。黃正銘則提出三點家長實際的困擾。第一,停課標準除了中央地方不一,現在更遇到「3+4」各校彈性管理,讓家長無所適從;第二,希望政府輝瑞BNT兒童疫苗的採購時程盡快公布,讓家長可自由選擇施打BNT或莫德納疫苗;第三,家長若同時身為老師,家中學童又有照顧需求該如何處理,希望政府提供相關指引與協助。最後,邱臣遠也要向中央提出四項訴求。第一,公佈「輝瑞BNT兒童疫苗」採購時程,確保疫苗到貨量充足;第二,依照最新「3+4」隔離標準,重新研議停課標準指引,第三,規劃防疫照顧假給薪,或為無法申請「防疫補償金」的停課學童家長研議其他補貼;第四,提供疫情熱區學童公費快篩,提高學校防疫物資及用品的補助經費。
清冠一號可有效治療新冠肺炎 哪裡取得、使用懶人包看這裡
近期由於本土感染案例持續攀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先前宣布,自18日起,輕症與無症狀的居家照護患者,可透過中醫師的視訊診療評估後,由中醫師開立公費「清冠一號」治療,而《CTWANT》也整理「清冠一號」相關的懶人包供民眾參考。清冠一號是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2020年與國內多家醫院合作,由荊芥、防風、薄荷、桑葉、黃芩、板藍根、魚腥草、瓜蔞、厚朴、甘草等10種中藥材製成的複方水煎藥。而經研究發現,清冠一號可有效縮短確診患者9天治療時間,也可防止輕症患者變重症,無副作用。當時中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表示,清冠一號行銷歐、美、日,14國使用,頗獲好評。至於費用部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先前宣布,自18日起,輕症與無症狀的居家照護患者,可透過中醫師的視訊診療評估後,由中醫師開立公費「清冠一號」治療。而清冠一號屬於處方藥,不是預防性保健品,所以必須經過中醫師診斷病情後,方可給藥。民眾不可自行購買、業者也不得自行販售。目前全台已經有1千多家中醫診所可配合執行視訊診療,同時也得以開設公費輔助的清冠一號,確診患者可聯繫地方政府指定的責任院所,委請安排中醫師診療。或前往「中醫師全聯會」官網查詢通訊診療院所名單及聯絡方式,或是使用「健康益友App」掛號。而經由中醫師診療、評估後,確定要投放清冠一號後,藥物會透過負責的診療的中醫院所送達至家中,患者也可以委請親友前往領藥。而如民眾在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也可請主治醫師會診中醫師,經評估後開立藥方。至於清冠一號適用對象部分,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怡嘉表示,清冠一號不分年齡、孕婦、兒童皆可使用,唯兒童須依照年齡、體重減藥。雖然公費療程僅10日,但如患者在經歷10日療程後仍有殘餘症狀,可自費購買藥物。而如果民眾屬於確診個案親密接觸者、有感染疑慮、高風險族群,或擔心染疫想預防保健的未確診者,亦可使用清冠一號,唯須經過中醫師的視訊診療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