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市場
」 營收 藥華藥 台達電 東南亞 電動車裕融「2原則」回應放款建商質疑 總座:土建融案占比僅3%
裕隆集團旗下裕融(9941)今(21)日舉行法說會,截至2024年第3季,合併資產達2,944億元,同比微幅下降1.5%;合併累計營收達314億元,同比增長2.0%。裕融企業總經理闕源龍表示,裕融土建融案件的資產餘額僅占台灣總資產餘額的3%,平均利率不到6%。闕源龍提到,今年以來,租賃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自律公約的規範、台灣資金成本上升,以及大陸政經環境日益嚴峻等問題。裕融自去年以來加強資產品質的管控,呆帳實際損失金額逐季下降。隨著租賃公會自律公約的實施,營運進一步調整後,將有助租賃產業發展;在企業金融事業方面會持續維持成長動能,延滯率及新增呆帳控制良好。不過針對近期社會輿論關注融資租賃業放款給建商的問題,並認為這可能會成為不動產信用管制政策的破口。闕源龍指出,裕融及其子公司在進行企金業務放款時,主要支持中小企業經營,並充分考量風險管控;同時在辦理各項融資租賃業務,也以合法合規為首要條件。在東南亞市場,菲律賓通過業務轉型,專注於醫療事業發展,資產品質保持良好,獲利穩健;馬來西亞今年5月正式開幕的分公司已穩步推進業務,團隊建設逐漸成熟。在能源部分已完成光電、儲能各100MW案場建置的里程碑,也將進一步擴大售電業務。
六角Q3受匯損影響EPS 1.45元 瞄準泰國拚2年再開30家「日出茶太」
六角國際(2732)今(7)日公告財報,為進入美國市場的前期投入成本與王座展店等增加的營業費用,致前3季營業費用較去年同期增加,得前3季稅後淨利1.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4.17元。不過六角國際表示,旗下主力品牌「Chatime日出茶太」在東南亞市場表現回溫,將持續加速品牌國際化的腳步。根據六角國際財報顯示,第3季合併營收新台幣10.57億元,季增3.36%、年增1.62%,因集團旗下各直營門市收入成長,得營業利益8,298萬元,季增14.03%、年減 15.26%;雖新台幣升值致匯兌損失影響,稅後淨利6,602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1.45元。另一方面,六角第3季毛利率51.9%創近七年歷史新高,而營業利益率7.85%,較上季成長約1個百分點,稅後淨利率則為6.25%。此外,六角全新品牌「CUPS OF JOY」,第3季於六角前5大市場之首印尼營收率先回溫下,帶動同店營收成長,且於「CUPS OF JOY」在印尼、菲律賓、澳洲與模里西斯落地執行,為市場帶來新的營收動能來源,加上王座進入餐飲旺季,營收結構優化,推升第3季毛利率51.9%,創近7年歷史新高,而營業利益率7.85%與稅後淨利率6.25%。展望2025年,六角「Chatime日出茶太」將以每年新展店雙位數成長為目標;在海外市場部分推出品牌再造,提高「CUPS OF JOY」品牌的海外門市市占率,並於泰國、印度、土耳其等新興市場擴張版圖,且瞄準泰國市場,目標2年展店達20至30家,拼躍升泰國前3大手搖茶飲品牌,加上歐美地區的品牌布局發展,以期明年美國總店數拚翻倍,力拼2026年達百店里程碑,並規劃「春上布丁蛋糕」揮軍中國華東烘培市場,期許集團營運動能多箭齊發助攻未來營運。
他點名未來5年「10大產業最賺錢」 這行10員工洗出5000萬營業額
台灣未來5年內,什麼產業最賺錢?身兼導演、作家以及影像公司老闆的李又宗列出10大產業,「就我的經驗來看,透過正確代操的協助,很多產業的業績都可以翻3~5倍,甚至10倍以上。」李又宗在粉專《李又宗的人生旅遊》表示,其實問他們這種自媒體代操公司最準,畢竟會來找他們的客戶,都是市場上已經穩定獲利的公司,只是想透過自媒體的代操,來放大自身業務的產能,如果你的自媒體賽道跟以下產業有相關,都是會獲利的,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達成流量變現。他認為,第一是跨國房地產,台灣建商已經有不少跨足海外,尤其是東南亞市場,有些客戶在海外都有投資民宿、餐廳、甚至合法的哈們館,這塊的市場不但龐大,而且單價高,客戶出價也不會小氣;第二,群眾募資產業,群眾募資雖然不像以前氾濫,但是還是能在短時間內衝高業務量,確保穩定營收,現在的群募已經是以「打廣告」的概念進行,自媒體在裡頭還是有發展空間。第三是二手機車,李又宗指出,由於台灣機車族群龐大,加上二手機車的毛利不低,轉單也快,所以自媒體跟短影音是最適合二手機車業的行銷工具,二手機車業不單只有買賣,舉凡改裝部品、維修保養、貸款,都會是二手機車業的獲利來源;第四是二手汽車,二手車除了買賣以外,車商還會賺維修保養、料件、周邊商品、洗車包膜打蠟、貸款的利息錢,所以有很多車商其實都非常有錢,自媒體公司只要方案吸引人,可以保持長久的合作。第五,水電裝修裝潢業,李又宗直言,這是最「土性」的行業,也是他相當看好的產業,因為台灣大學普及化,基礎藍領工人大量減少,所以這塊早就是賣方市場,客戶需要「求工班」撥出時間,又是基礎民生產業,自媒體其實怎麼做都很吃香。第六,洗冷氣產業,李又宗說,「這三年來最讓我覺得歎為觀止的產業,洗冷氣對技術性的要求不高,也不需要有證照、加上台灣天氣炎熱、家中有寵物的比例越來越高,所以突然這個產業就上去了。洗一台冷氣大約1800到3500不等,我曾經有個客戶,公司只有10來名師傅,一年可以洗出4、5千萬的營業額,非常嚇人。」第七成人產業,李又宗表示,不是只有拍成人片,而是連同線上寫真、實體活動、周邊商品、情趣用品都可以歸納進來;第八是美業,不單只有醫美,包含美髮美甲、精油芳療、韓式肖像照,所有跟「美」掛勾的產業都會是不敗主力,畢竟社群平台的本質,就是創造衝突和焦慮,所以容貌焦慮只會越來越嚴重,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悲哀,也是這個時代的商機。第九是八大產業,李又宗提到,男模會館、酒店行業、招待所、當鋪這一類產業,比起一般行業都有層神秘感,所以裡面很適合做老闆或是經理的個人IP,不過對他們代操公司來說,八大行業的行銷利潤其實不高,利潤高的高端飯局、跨國伴遊、包養仲介又不可能曝光,所以沒有自媒體的空間。最後一個是身心靈產業,李又宗說,算命卜卦、身心靈療程會是一個大幅發展的產業,不過目前除了簡少年以外,還沒看到成熟的穩定獲利跟運作,所以作為乙方公司,能發揮的有限,不過相信未來3個月,很快就可以接到相關的案子。李又宗坦言,「以上十個行業,是我從自媒體代操的角度,看待目前最有發展的產業。就我的經驗來看,透過正確代操的協助,很多產業的業績都可以翻3~5倍,甚至10倍以上,不過也考驗操盤手的底蘊是否夠深,整合能力是否夠強大,畢竟自媒體產業的『工』會越來越廉價,AI也會承包大多數的技術,如果在這個產業還是只有價格思維,那最先被淘汰的,就會是最便宜廉價的人才和公司。」
台星泰食農交流!好食好事「台灣智慧農業週」助台公司挺進國際!
台灣食農科技界的年度盛會─「台灣智慧農業週」活動日前圓滿落幕,來自全球相關新創企業、國際買家等齊集一堂,探討食品農業供應鏈永續發展與科技創新趨勢。由好食好事加速器及 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扶持的三家台灣農業科技公司,更簽定合作備忘錄(MOU),將攜手挺進國際市場。農業科技創新交流分享經驗(圖/主辦單位提供)。由頂新和德基金於 2017 年 6 月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專注於運用國際和創新思維,扶持食農新創;其中「好食好事加速器」更協助飲食上下游產業的新創團隊成長,幫忙拓展國際市場、也協助國際新創團隊落地台灣。2024「臺灣智慧農業週」9/11-9/13 舉行,其中「跨國食農創新趨勢論壇」由好食好事基金會主辦,集結台灣、新加坡、泰國三地的食農科技加速器與其扶持新創團隊,共同探討各區域食農科技發展重點。在這場泰、星、台三方食農科技論壇中,邀請泰國泰聯集團 Space-F 加速器的 Chris Aurand 博士及新加坡 Innovate360 創辦人鍾程龍參與交流。三方就區域食農產業及科技深入探討,強調如何運用各自的科技優勢,應對氣候變遷、資源短缺和人口高齡化等全球性食農挑戰。台灣智慧農業週邀請到台灣、新加坡與泰國的三方食農科技加速器及其扶植的新創團隊齊聚一堂(圖/主辦單位提供)。超過 10 家來自東南亞及台灣的食農科技公司展示了太空監測、智慧數據分析、永續灌溉系統及替代性蛋白等技術,展現未來食農產業的無限潛力。值得關注的是,由好食好事加速器及 SIC 永續影響力投資扶持的三家台灣農業科技公司——悠由數據、蓋婭智壤、擎壤科技,於活動中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組成強大聯盟,攜手進軍國際市場。此合作象徵台灣農業科技將從衛星遙測、田間數據到永續灌溉進行技術整合,打造一站式解決方案,進軍東南亞市場,擴大全球競爭力。其他成果還包括:一對一諮詢媒合會,好食好事接待了10+新創團隊及企業夥伴,期待發掘更多潛在合作機會。 國際投資人及買家媒合會:促成3場以上媒合會,為新創企業與國際市場搭建橋樑等。好食好事執行長陳茂嘉表示:「期待透過這次活動,不僅促進三國經驗交流,更鼓勵區域內外的合作,加強亞洲食農科技生態系的連結。好食好事加速器致力於成為亞洲食農科技生態圈的推動力,相信只有透過持續創新與跨國合作,才能應對區域農業挑戰,創造永續且具影響力的成果」
品種權角力1/月產值破億引盜栽 「寶島甘露梨」創始人捍衛育種舉證苦
台灣梨農劉申權嫁接育種的「寶島甘露梨」肉細多汁又耐放,深受國內消費者青睞,也引發梨農搶種。然而台中一名王姓梨農得了便宜還賣乖,不僅擅種甘露梨,還誆稱是種苗地區經銷商,大肆繁殖、販售種苗梨穗,並譏笑乖乖繳納授權費的農民是「憨人」,惹毛了辛苦育種的劉申權決定主張「品種權」,智慧財產法院判王農必須賠償90萬元。本刊調查,8月正值「寶島甘露梨」產季,肉質細緻的甘露梨由於對室溫適應力高,切片放久了也不會氧化變色,加上果肉超過八成可食,目前橫掃台灣超過8成水梨市場,2023年8月單月國內交易市場便超過4,000公噸,以每公斤交易價新台幣48元計,旺季國內月產值便達2億元,遑論廣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其實甘露梨被盜取栽種的面積不計其數,每年甘露梨產量中尤以盜栽者占大宗,也讓辛苦育成的苗栗卓蘭育種者劉申權苦不堪言。「寶島甘露梨」因好種耐放近年攻佔夏季水果市場,2023年在台水梨市占率中便超過八成。(圖/劉耿豪 攝)提到這起國內首宗水果育種權官司,73歲的苗栗卓蘭民劉申權表示,他種梨超過40年,寶島甘露梨就是他研究多年的育成結晶,比起一般嬌貴的傳統梨子,甘露梨反而在相對高溫的低海拔產區生長更快,單果重可達27兩,加上果肉細緻多汁又帶有甘蔗香氣,而且果芯小,整顆近9成都能吃,削了放在餐桌幾小時也不會氧化變色,申請品種權後各地梨農紛紛打聽,便在近5年快速攻佔水梨市場。劉申權回憶說,他之所以從單純的梨農投入研發工作,便是有感從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前仆後繼的日本與韓國梨攻占台灣市場,以進口日本新興梨來說,關鍵的「梨穗」往往掌握在貿易商人手上,勒住台灣農民的咽喉,自己覺得很不是滋味,便將家旁6分地挪出來,不在乎生產成果,逐株逐筆嘗試不同育種方式與時間,儘管曾經歷撞牆期,甚至一度切割部分農地變賣養家,但他不以為苦,終於在2015年培植「寶島甘露梨」,並進一步在2018年取得「品種權」。劉申權說,這幾年他馬不停蹄在台灣淺山區推廣與輔導農民種植甘露梨,目前有500多名農友取得自己合法授權,每戶只要繳納5萬元,便可享有25年育種授權與保障,光台中市便有超過800公頃是自己授權的甘露梨,每分地每年淨賺30萬不成問題,只要擁有3至5分地的中小型農友,養活一家便十分愜意。「寶島甘露梨」在台中市轄內合法授權農戶便高達500戶以上,未獲授權農戶更超過2,000戶,市長盧秀燕(右)曾與與育種人劉申權(左)同框推銷。(圖/報系資料照)話鋒一轉談到興訟源由,劉申權嘆了口氣說,其實現在5名甘露梨農中就有4個是盜栽的,自己心知肚明,也不想花時間多吵,然而有的人就是吃人夠夠。2019年臺中后里王姓梨農擅自種植甘露梨,除了繁殖販售種苗梨穗外,還自稱是「甘露梨」台中后里經銷商,並洋洋得意地嘲笑梨農「你們大家都是憨人,給劉欸(申權)錢幹嘛,后里正統甘露梨要找我,而且我免錢」,劉申權為此多次規勸王農未果,忍無可忍提告,近期獲智慧財產法院二審判決勝訴定讞,王農須賠償90萬元,以及自訴訟起算的5%年息。劉申權坦言,本案是國內果樹類品種權受侵害獲得勝訴首例,因為爭取育種者的權益真的太難了,自己一開始也不認為有多大勝算,能贏得官司實在很意外。他說,自己已將品種權授權給幾名農業學者與農試所退休官員組成的民間公司管理,自己不想再多煩心侵權一事,但也呼籲政府輔導農友建立品種權觀念,不能因擔心得罪農民選票,而鄉愿地放任農友盜栽。
BBTruck完成Pre-A輪累積近2億資金 減少「空車率」打進北美及東南亞市場
全球供應鏈與物流科技平台BBTruck今(6)日宣布獲 Pre-A 輪資金挹注,本輪由H2U 永悅健康集團領投,投資人包含飛躍拓展有限合夥基金、炙星投創等注資,創立至今已累積資金超過 600 萬美元(約新台幣1.96億元)。BBTruck指出,新一輪資金將運用於拓展全球市場,明年預計朝東南亞發展。BBTruck成立於2019年,打造資訊透明的供應鏈物流管理平台,將各種卡車大小、裝置、即時訂單、承載量、地址等運輸能力關鍵資料進行全面整合。當企業透過BBTruck平台下單後,平台便會運用大數據分析自動調撥條件最符合的運輸車隊,直接媒合當前可提供運送服務的空車。目前BBTruck已成功減少高達75%空車率,在下單與追貨效率方面,幫助客戶提升4成多,優化物流成本。BBTruck本次獲Pre-A輪資金挹注來自橡子園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五福、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共同領軍的飛躍拓展有限合夥基金,以及數位健康品牌H2U永悅健康集團、台灣知名新創孵化器炙星投創等,創立至今資金已累積近新台幣 2 億元。除持續深耕台灣市場,BBTruck也表示,新一輪資金將專注3大面向,包含加速擴展海外版圖,前進北美及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與印尼等東南亞市場;強化運力數據分析和資料整合等技術能力,以及招募人才、擴大團隊規模,目標打造透明共享的全球物流科技生態系。陳五福表示,「隨著AI浪潮推波助瀾,台灣躍升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要角,智慧化的物流管理更成為關鍵趨勢。」台灣供應鏈物流市場擁有數以千計的貨運行,多數傳統業者仰賴人工安排貨運、電話下單,造成回頭車出現空趟的狀況頻繁。BBTruck 平台API集成介面具備完善的資料交換架構,更可整合多承運商、多車行,企業物流人員只要透過平台,即可一站式完成下單、追蹤運送狀態、取得電子化單據,現階段已能成功節省原先需耗時長達 5至6天的人力成本,打造更輕鬆高效的物流旅程。不僅如此,佳格以愛灌溉兒少計畫邁入第2年,也攜手H2U永悅健康、BBTruck共同推動營養教育箱認購行動,BB Truck不僅支援全台偏鄉物資運送、更導入車隊里程換算碳排,響應氣候行動、購買碳權以達成全專案運送里程碳中和。
三陽配息3元創新高 董座:3年內銷量衝百萬
三陽工業(2206)今(25)日舉行股東常會,會中通過112年度盈餘分派案,決議每股配發3元現金股利。董事長吳清源致詞時表示,「今年剛好是三陽70週年,人生70才開始,今年開始是三陽的啟動元年,那啟動什麼呢?就是要啟動銷量達到100萬台的目標。」三陽112年度合併營業收入為644.61億元,年增26.77%,營業利益61.11億元,年增78.8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62.98億元,年增102.10%,營收與獲利再創歷史新高,EPS為7.95元。吳清源指出,2023年三陽創下3個新記錄,包含台灣機車市占率從34.8%提升到38.4%,連二年蟬聯市場冠軍。其次,代理Hyundai現代汽車2023年銷售成長達43.8%,汽車市占率提升30.92%。第三,三陽經營績效獲利創下新高達7.95元。2024年適逢三陽成立70周年,三陽將開始下一階段三年計畫「開創、啟動」,吳清源解釋,開創是在本業基礎上「開創新局」,推動多角化經營,積極布局電動車能源市場及綠電碳權業務。啟動則是指「啟動百萬台銷售計畫」透過強化外銷,以自有品牌SYM進軍國際市場,力爭3年內達到全球機車銷量達到100萬台。展望未來,2024年三陽預期台灣機車市占有率40%以上,在全球市場,將持續深耕歐美、非洲、中東、大陸和東南亞市場,預估外銷每年約可成長10%以上,未來3年達到內外銷合計100萬輛的銷售量。在四輪事業部份,南陽實業代理的Hyundai今年導入高性能子品牌N brand產品,帶動新車銷售量持續成長,截至1至5月成長率13.7%,月均領牌數突破2千台,持續刷新紀錄。三陽也表示,預期下半年Ioniq 5 N及多款新車上市,將持續帶動市場聲量,確保連續5年成長的節奏。2024年汽車目標希望能突破2.4萬輛,並在3年內讓現代汽車在台灣市占率邁入前4名。
王道銀通過股利0.45元 駱怡君:今年5目標再拚佳績
王道銀行(2897)今(14)日召開股東常會,會中承認2023年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並且通過盈餘分派案,將配發特別股每股0.425元現金股利、普通股每股0.45元現金股利。王道銀董事長駱怡君表示,去年在獲利、EPS皆創新高,今年深化執行五項目標策略,秉持「利他圓己」之王道精神,為股東等創造永續價值,與經營團隊同仁們努力開創佳績。駱怡君表示,王道銀行2023年個體資產總額達3,906億元,個體淨收益達69億元,個體稅後淨利達25億元,若不計入前一年度原子公司台灣工銀租賃與日盛國際租賃合併案之30億元一次性收益,個體稅後淨利較前一年度成長24.3%,EPS為0.87元,為本行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此外,在扣除其他轉投資獲利後,銀行本業稅前獲利年增率達103.1%,續創歷史新高。在合併財務報表方面,2023年,本行合併資產總額達6,267億元,合併淨收益達95億元,合併稅後淨利34億元,較前一年度扣除因租賃合併案帶來的一次性收益後成長23.3%。回顧過去一年,王道銀行透過四個層面的執行,在「優化客戶組合與產品資源,提升手續費收入」部分,同時掌握高資產客戶與企業主之財富管理商機,延續落實精品銀行經營策略,帶動2023年手續費淨收益穩健成長;「聚焦業務轉型,掌握商機」部分,持續耕耘中型企業(MME)客群,以及個人數位小貸、微型企業(Micro SME)信貸市場等高利基授信業務,授信資產餘額突破百億大關;香港分行放款規模與利差表現亮眼。在「優化存款結構,擴大利差,強化風險控管」,持續優化全行資產負債管理機制與內部資金移轉訂價(FTP)制度,藉此引導業務達到全行年度目標;在「培育人才,深化 ESG,落實永續經營」為臺灣證券交易所「2022年度公司治理評鑑」上市公司前 5%以、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 ESG風險評分位列台灣金融業排名第一、整體上市櫃公司排名第二, FTSE Russell ESG Rating成績亦於台灣金融業排名第一、整體上市櫃公司排名第四。接下來於2024年的業務營業目標及重點策略,包括「深耕客戶基盤,優化高品質獲利結構」加強銷售財務行銷(TMU)與貿易融資等商品,著重於銷售低資本耗用產品,並透過提升商品豐富度與增進客製化能力完善個人理財服務平台,以提升財富管理等手續費收入;「優化存款結構,提高資產負債分配效益」則加強開拓薪轉戶與證券戶等渠道,拓增線上與線下零售存款,開發具貿易融資與理財需求之企業主,以提高小企存款部位與資金留存期間,加強提升小企與零售存款規模等。在「完善數位轉型,強化三大支柱」加強科技、數據、場景,藉由科技賦能建構營運基礎工程;「加速海外布局,多元化集團資產配置」則將赴澳洲雪梨申設銀行代表人辦事處,未來並將積極爭取升格為分行;同時,由子公司創業投資事業赴新加坡申設辦公室據點,以快速切入東南亞市場深度調研之外,還會「永續轉型思維,結合銀行服務實踐永續金融」訂定內部碳定價機制,將投融資對象的碳排放量以碳費收取形式納入內部計價制度。
阿翔被誤認成新住民 被浩子虧:回到主場
公視台語台《HiHi導覽先生》,在最新一集中李霈瑜(大霈) 拿著水果竹籃,裡面裝水果及台中知名辣椒醬,睿智的浩子直接猜:「這罐我一看,就知道要去台中了。」大霈揭曉這次要導覽的地方是台中中區,又稱舊城區,接著她反問浩子:「為什麼要去舊城區?」沒想到浩子居然說:「因為我們算是中古的藝人。」出乎意料的答案讓大霈馬上反駁:「你是啦,我不是!」讓浩子忍不住虧:「妳出道幾年了?也快20年了,在那裡裝年輕,拜託。」被暴露出道年資的大霈馬上請浩子「嘴巴閉閉」,有趣對話笑翻現場。馮媛甄與阿翔上節目探索台中舊城區。(圖/公視台語台提供)浩子除了虧大霈是「中古藝人」,在歡迎試玩隊員阿翔與馮媛甄出場時,介紹他們是「比較舊的藝人」,讓大霈忍不住提醒「這樣沒禮貌」,想不到浩子自有他的獨特見解:「怎麼會沒禮貌,舊的大家比較有感情,是大家比較認識的藝人。」讓一旁的阿翔和馮媛甄哭笑不得,兩人開始比誰較「舊」,浩子更虧馮媛甄:「我小時候也有看妳的電視。」婚後搬去台中6年的馮媛甄,覺得在台中生活很有趣的是,會喝木瓜牛奶配烤土司或麵包,又或是酸梅湯配麵食;身為台南人的阿翔也想盡辦法和台中沾上邊,搬出「老婆的姊姊是台中人」的關聯,讓浩子好氣又好笑,「我們想知道嗎?誰要知道你老婆的姊姊?」阿翔連忙解釋自己很熟台中舊城區,不過現在很少去,因為那裡有東南亞市場,菲律賓人、印尼人等都在那裡買東西,昔日搭檔浩子卻調侃:「你回去那裡就變主場了。」被誤認新移民的阿翔苦笑自嘲:「為什麼我很少去?我去的時候,都跟我講家鄉話,我根本聽不懂,跟我講印尼話我聽得懂嗎?」逗得大家笑開懷。
聚焦「氣候競爭力」 2024好食好事加速器徵件中!建構食農新創生態圈 年底前進東南亞科技會展
頂新和德基金捐助成立的好食好事基金會,長期透過「好食好事加速器」培育飲食農業新創團隊,計畫邁入第7年,今年首度改為隨到隨選制,並因應氣候變遷挑戰,聚焦協助具「氣候競爭力」的食農新創公司。捐助人代表魏應充期盼,2024年加速器計畫能在氣候永續、食農產業、科技三方交集下,為台灣食農產業帶來積極轉型。第7屆好食好事加速器計畫現預計招收8至12家新創公司,凡是位於飲食產業上下游中、從產地到餐桌,甚至是循環經濟,只要具備市場擴張潛力、創新技術,都是好食好事加速器的範疇;報名採隨到隨選制,額滿截止,歡迎台灣、亞太地區食農新創公司報名加入,攜手構建出完整的食農新創生態系,詳細介紹請見官方網站。好食好事加速器提供新創團隊Demo Day展演機會,捐助人代表魏應充(左5)期盼,2024年加速器計畫能在氣候永續、食農產業、科技三方交集下,為台灣食農產業帶來積極轉型。(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科技賦能 食農新創打造氣候競爭力一間具備「氣候競爭力」食農新創公司,在於能提供「智慧」、「韌性」的食農服務、產品,確保原物料、糧食供給不受極端氣候威脅,此概念源於世界銀行(World Bank)提出的「氣候智慧型食農體系( Climate-SmartFood and Agriculture System)」,是一種適應生產、減緩糧食在運輸和消費過程中,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創新策略,以確保當前和未來的糧食永續,範圍涵蓋永續農業實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食物損失和浪費的最小化,及促進整個飲食供應鏈的資源效率。好食好事加速器新創發展經理林薇真解釋,具「氣候競爭力」的食農科技新創公司是近期國際創投機構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否讓食物生產更具永續性,抵禦氣候變遷,實務上科技包括:精準農業科技、有效率的灌溉技術、智慧化的保存運輸服務,甚至是替代性蛋白來源等,皆是當前國際投資人關注的目標。好食好事透過加速培育、資本對接,迄今已協助多家台灣食農新創公司成長茁壯。(圖/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好食好事加速器協助食農新創鏈結豐富資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所推動的加速器計畫已邁入第7年,獲選進入2024好食好事加速器的新創公司,可持續獲得豐富的業師前輩經驗指導、對外曝光機會,並能廣泛與潛在合作夥伴、投資者建立人脈網絡,還有機會接觸基金會的合作企業資源,開啟資金和策略合作夥伴關係大門,推動業務向前發展。此外,好食好事預計在2024年第4季帶領新創團隊開拓東南亞市場,前往新加坡參與東南亞規模最大的食農科技會展,有機會與全球重要的食農科技投資人、潛在買家進行接觸。
電商生死鬥3/「直播購物是一套心理戰」 大小電商徵人求成功密碼打到骨折也不手軟
「短影片就只能快狠準,要在3秒內讓人覺得這東西很厲害、很強,想要繼續看下去,」台灣部落客協會理事、十幾年專職旅遊達人「帆帆貓」張逸帆,從部落格、寫書、網路購物、電視購物,到今年加入直播帶貨行列,一路走來可說是台灣電商演變的縮影。CTWANT記者調查,直播帶貨成為近期零售業銷售顯學,電商平台富邦媒momo、東森近期陸續主攻直播帶貨,小型店家陸續在臉書、IG、TikToK、甚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培育自家的銷售達人,有些是老闆親自下海,有些則是聘請年輕漂亮的主持人一搭一唱。在人力銀行網站搜尋,可發現不少小型商家都在招聘專職的直播帶貨員工,包括美容、零食、箱包、生活用品類等為多。台灣直播龍頭17LIVE去年營收約88.19億元、年減23%,但直播電商與新業務卻成長35%,今年要聚焦推動虛擬主播和直播電商,且持續往東南亞市場推進。中國盛行在抖音上直播帶貨,因此還打擊到傳統電商的生意。(圖/新華社)「拍片要對公司有幫助的話,找人開薪水至少要從5萬元起跳。」在某電商社團裡「直播帶貨」成了最新焦點,各家老闆你一言我一語,想找出必勝關鍵,「重點是引來流量」、「問題是規劃腳本的能力」,但也有老闆提到,之前找了看似很專業的影片製作者,但花時間和成本做出來的影片觀眾很少,讓他反而想找人模仿中國的熱門抖音影片就好。有大型電視購物與直播帶貨經驗的帆帆貓跟CTWANT記者介紹,直播首先要有流量,所以有些會找原本就有大量粉絲的人來主持,「很多過去做電視購物的團隊,現在也轉來做直播。」「好的直播帶貨其實是一系列的『心理戰』。」帆帆貓解釋,每個段落要安排什麼贈品、狂撒好康,都有出場順序和時機,「樁腳」要適時「喊聲」,及回答網友,每隔幾分鐘就要有活動、場景轉換等,製造畫面的新鮮感,並推出「限量」商品,不能讓場面冷掉,「節奏只要一慢下來,人就轉場了,因為觀眾會覺得,有沒有直播對他來講無所謂,反正可以找更便宜的平台買。」旅遊達人帆帆貓在網上推銷行李箱,發現有不同場景的精美影片,點擊比單純介紹商品更好。(圖/翻攝自帆帆貓a幸福旅行台臉書)直播帶貨並不容易,帆帆貓正將短影片主力放在TikToK上,「雖然不像中國版抖音,可將購物連結的『小黃車』放進去,但現在大家的共識是先『卡位』,在開通購物功能前,能吸引越多粉絲越好。」帆帆貓說,TikToK能「增加陌生人的觸擊」,用手機滑一滑,看到喜歡的題材就收入關注,對新人要累積粉絲量比較容易。此外,粉絲的喜好很難說。「我之前賣行李箱,只是單純介紹商品、跟有設計畫面和場景橋段的影片點擊就差了十倍;有時認真做片子,後台觀看數據卻讓人心裡涼了一截!」想走「質感路線」的帆帆貓坦言,「不可否認有些東西做得越『粗糙』越容易『中』,因為『接地氣』。」,他會搜尋新聞熱點、越快能「開箱」話題,有時點擊量會比精緻的紀錄片還高。另有不願具名的電商經營者跟CTWANT記者表示,他有朋友找了百萬粉絲的網紅合作賣東西,結果給網紅底薪和分潤後,反而虧了幾十萬元,「因為那個網紅用疫情期間的業績給廠商畫大餅,現在根本衝不到那個量,還要有優惠,簡直是打到『骨折』。」瘋狂小楊哥在抖音上有破億粉絲,甚至找來美國職籃NBA球星「大鬍子」哈登賣紅酒。(圖/翻攝自搜狐網)跟中國當紅帶貨網紅「瘋狂小楊哥」合作的全偲行銷公司執行長黃譯萱告訴CTWANT記者,中國市場現在非常內捲、拚價格戰,也導致他們的主播帶貨非常厲害,我們可以學他們的方法,但若要在台灣做帶貨直播,就要有獨特性,「利潤低不如不要做。」以過去中國的例子,不少消費者趁著直播便宜大量囤貨後,反而壓縮到日常採購的頻率,所以直播帶貨到底是台灣電商新希望、或是新的燒錢大混戰,業者都在摸索中。
電商生死鬥1/「昔日龍頭PChome怎麼了?」 三國殺電商界大洗牌2024決戰直播圈
近來台灣電商圈很熱鬧,本土電商龍頭momo富邦媒(8454)總經理谷元宏高喊,今年「營收一季應會比一季好」,才過兩天,老品牌PChom網路家庭(8044)竟被傳「倒閉」,迫使網家發重訊澄清並喊告;CTWANT記者調查,在中國的淘寶、新加坡的蝦皮、韓國酷澎三國夾擊下,成長遇瓶頸的本土電商,近期紛紛轉向中國大陸盛行的「直播帶貨」取經。經濟部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新冠疫情引爆「無接觸商機」,網路銷售平均成長19.7%,疫情過後成長放緩,2023年網路銷售額為5035億元,雖創下統計以來新高,但年增僅2.1%,尤其去年第四季,網路銷售占整體零售業營業額11.7%,罕見出現年減0.2個百分點。在網購成長放緩激戰中,除了本土業者,還有「外來的和尚」在敲鐘,韓系電商酷澎2021年登台,選在2023年開打價格戰,挾韓國食品美妝及折扣價搶台灣本土商品生意,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去年更在台灣申請454件專利,大多是針對訂單管理預測的演算法,拿下經濟部統計的外國廠商專利量第六名,且是唯一非半導體產業;今年上半年會在桃園開設第三座物流中心,經濟部官員表示,這擺明要長期抗戰。韓系電商酷澎來勢洶洶,在生活用品方面折扣很多。(圖/翻攝自酷澎官網)土洋電商大戰中,網家繳出連兩年營收衰退及虧損的成績單,從2021年第四季起,除了一季持平,其餘每季都虧損,2023年全年營收410億元,稅後虧損5.2億元,其中第四季虧2.76億,是上櫃以來第二大虧損。前一次大虧損,是在2018年與外來勁敵蝦皮購物打價格補貼戰時,每股淨損高達8.49元,不料五年後再陷困境。因此,當月前網路流傳「PChome驚傳倒閉」一文時,網友再度議論,台灣民眾已習慣網路購物前會在不同平台比價,而PChome除了商品價格沒有明顯優勢,還有「介面難用」、「搜尋很差」、「沒有新意」、「缺乏題材」等。網家也表示,疫情解封後,消費者走向戶外、上街消費並增加休閒旅遊活動等支出,影響電商產業甚多,網家以3C家電銷售為主,B2C電商本業營收動能受抑。市場人士向CTWANT記者分析,網家營收下滑之際,新建的巨大物流倉庫反成財務包袱,「2023年網家啟動林口A7物流中心,每年租金3億、設備費用1億元,約一個月就要花3千多萬元,在營收獲利下滑時,這些都是虧損因子,加上子事業太多、將比兵多、經營層尾大不掉等,說要改革是難有起色。」物流是每個電商的關鍵「最後一哩路」,像是momo有大量的「衛星倉」,總計超過60幾個倉庫分散在全台各地,可找客人最近的倉庫出貨,缺點是同一訂單會被分成很多包裹、分批拿到;而PChome則偏重大型集中倉庫,好處是集中管理、但風險就是突遇訂單大增時會塞車,畢竟都要先入倉再轉運給物流配送,像是疫情期間,原本自豪的24小時到貨,被網友笑說是240小時。投資達人「銀行家尼莫」甚至在臉書上直言,網家「營運確實高度仰賴銀行借款,若未來兩年營運未能轉盈以及創造正的現金流,銀行抽銀根的話就需要回到資本市場融資了。」但回顧網家的股價走勢,從2015年高點五百多元一路走低,2021年疫情期間一度衝上164.5元,之後跌到4月9日僅剩32.15元。momo也聯合知名品牌做直播促銷,網友的問題千奇百怪。(圖/翻攝自momo直播)另一家本土電商momo母公司富邦媒,同樣在疫情及洋商夾擊下,2021及2022年營收從880億元衝上千億,年增分別為31%及17%,2023年成長放緩,年增5.6%,但營收1092億元續創新高,每股盈餘高達15.1元,4月9日股價則為388元。就在網家忙著澄清傳言,說明運營及資金運用正常之際,momo和東森購物兩大電商則將2024年重心轉向中國盛行多年的直播帶貨上。谷元宏表示,從電視購物起家的momo,做直播就像是TV 2.0,也會鼓勵一般廠商自己開直播。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momo也計畫與專業直播服務商合作,招募與培訓直播主,就像是購物天后養成班。從電視購物起家的東森,去年9月就透過阿里巴巴直播電商平台進軍中國直播市場,找來藝人明道做直播間,全場觀看人數超過290萬,三場直播創下2.6億元的業績;10月推出「東森直播Channel 5」,以保健食品和美妝為主,未來不但會開啟雙向商品交流,並有機會拓展東南亞市場。東森購物找來藝人張晨光、明道在大陸開直播,短短4小時就賣出超過1.2億元的業績。(圖/東森購物提供)東森總裁王令麟認為,過去電視沒辦法互動,但直播可以提出意見,更能吸引他們的目光,「直播客群不光是年輕人,而是45歲以上青壯年」。可見連電商都要轉換思維,才能應對現在的需求。
美日市場需求續成長 藥華藥3月營收5.6億年增逾60%
新藥公司藥華藥(6446)受惠美國及日本市場營收持續成長,日前公告3月營收5.6億元,月減5.07%、年增60.51%。藥華藥表示,未來將適度控管營運支出及衝刺獲利,作為營運的重心;此外,藥華藥已受邀參加2024「生技醫療產業」主題式業績發表會,將於周一(8日)分享近期營運概況。藥華藥指出,3月營收以罕見血癌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簡稱Ropeg,即P1101)的美國銷售為主,本月歐洲未補貨。預期在美、日本市場持續成長中,將適度控管營運支出及衝刺獲利,作為營運的重心,已逐步邁向本業單季獲利;累計該公司第一季營收16.5億元,年增86.27%,單季營收創新高。藥華藥說明,Ropeg的全球銷售情景穩定上升,驅動營收持續成長。今年也預計取得中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藥證,搶攻中國及東南亞市場,現正積極規劃行銷準備,銷售成長幅度可望繼續增加。另外,Ropeg用於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的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最快今年底取得頂線結果(top-line results);加上Ropeg用於早前期原發性骨髓纖維化(Early PMF)的第三期臨床試驗計畫也收到美國FDA的正面回覆,試驗將要展開,正式向成為MPN治療領域的領導者大步邁進。
泰總理X發文「台達電四年投資160億元」 鄭安:新落成八廠強化EV產品
泰國總理賽塔(Srettha Thavisin)於上周五(22日)上社群平台X上發文,並貼出一系列他參與台達電(Delta Electronic)一場活動的照片,同時宣佈台達電未來四年的投資計畫,將向泰國投資5億美元(約新台幣160億元)。賽塔強調,這項投資符合泰國政府發展汽車產業和數位經濟等策略領域的願景。台達電(2308)子公司泰達電同日為其於泰國挽蒲工業區新落成的八廠及研發中心舉行盛大的開幕典禮。泰達電執行長鄭安指出,剛落成的八廠為新里程碑,將滿足其不斷成長的需求,兩座新廠將主要投入電動車電力電子產品的研發及生產,將能夠促進泰國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產業、經濟和環境發展,擴張在電動車產業的全球布局。據了解,此次泰達電新廠投資金額近30億泰銖(約新台幣26億元),並導入高效節能樓宇自動化解決方案及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以提高產線的生產力和品質。台達電未來4年更將在泰國投資5億美元(約新台幣160億元)。泰達電自2010年起就在泰國生產電動車相關產品,電動車解決方案涵蓋包括車載充電器和直流電轉換器的電力控制產品,以及包括馬達驅動器和驅動馬達的動力驅動產品,另還有車用散熱解決方案及被動元件,全球客戶亦涵蓋歐洲、美國和日本的主要汽車品牌。目前泰達電正進入新的成長階段,積極擴張在當地市場的研發、製造和業務版圖,配合泰國政策發展電動車和智能電子產業的同時,也為整體東南亞市場進行布局。
「foodpanda台灣業務」轉售給優食? 德商業雜誌:談判暫時破局
總部位於柏林的德國外賣企業「快遞英雄」(Delivery Hero),近日傳出打算把旗下的網際網路餐飲外賣服務平台「Foodpanda」在台灣的業務,出售給競爭對手美國交通網路公司「優步」(Uber Technologies Inc)旗下的外送平台「優食」(Uber Eats),然而最新消息指出,目前雙方的談判暫時宣告破局。總部位於柏林的德國外賣企業「快遞英雄」(Delivery Hero)。(圖/達志/美聯社)新加坡媒體《亞洲新聞台》援引德國商業雜誌「WirtschaftsWoche」2月29日的報導指出,總部位於德國柏林的「快遞英雄」近幾週正在和競爭對手「優食」,就出售「Foodpanda」台灣業務之相關事宜進行談判,但最新消息卻指出,「優食」取消了雙方之間的高級談判。雖然快遞英雄拒絕置評相關報導,但該間公司其實早在上週就表示,由於各方未能就條款達成一致,因此公司已經結束出售「Foodpanda」位於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緬甸、寮國等東南亞市場之業務的潛在談判。報導補充,由於投資者對「快遞英雄」的公司資金狀況表達擔憂,該企業一直在嘗試出售面臨虧損的東南亞業務,以在保持成長的同時實現盈利。
疫後「來台國際旅客」前10名大洗牌! 港澳衝第一超越日本
疫情後哪一國的旅客最愛來台灣?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本周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去年(2023年)來台國際旅客中,最多的不是陸客也不是日本旅客,而是港澳客,其次才是日客,第3名則是韓國客。值得注意的是,前5至10名的外國旅客都是東南亞國家,東協旅客數量更佔比達34.7%,幾乎每3位就有一位來自東南亞。去年國際觀光客來台人次達648.6萬,已恢復疫情前一半,交通部觀光署本周也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整年度各地來台的國際旅客數前10大排行在疫情前後已重新大洗牌,原本疫情前來台旅客最多為陸客,其次為日本旅客,第3名才是港澳旅客,沒想到疫情後,變成港澳客最愛來台灣,2023年高達119.9萬居冠,超車疫情前領先的日本旅客人數。2023年來台旅客數第2名則是日本旅客,有92.8萬,第3則是韓國客有74.4萬,第4則是美國旅客52.9萬。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來台國際旅客數第5名至第10名則依序為新加坡46.3萬、馬來西亞43.7萬、泰國39.4萬、越南38.2萬、菲律賓35.0萬,以及中國客22.6萬。整體來台旅客前10名中,東協國家的人次佔比達34.7%,幾乎每3位就有一位來自東南亞。對此,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黃正聰也分析,疫情後港澳客來台從第3衝到第1,主要是因為地緣上台灣離港澳很近,也有很多香港人在台灣讀過書,跟台灣有連結,再加上香港人出國率很高,尤其在疫後很多人希望到外面走走,因此預期這塊市場未來仍有成長空間。至於日本旅客來台人次為何在疫情後下降?黃正聰則點出,因為疫情後日幣貶值,等於出國旅遊開銷變貴,再加上日本經濟狀況其實沒有非常好,導致日本旅客出國人數變少,這也體現在去年日本旅客來台總數不到疫情前一半,不過去年底有逐漸回溫趨勢,日客來台人次已達到疫情前的6成。不過他也坦言,今年日本同樣面臨匯率和經濟問題,所以這塊市場只能期待慢慢恢復,如果能恢復到8成,其實就算不錯了。另觀察東南亞旅客人次的增長,黃正聰表示,東南亞旅客疫情前來台占整體市場可能只有2成5,但去年來台占比已提高到3成5,可以說東南亞旅客數是各個市場疫情後恢復最好的,且東南亞市場預料將持續成長,原因則包括人口紅利,東南亞人民的經濟水準提升,賺了錢就會想出國,再加上行政院規劃擴大東南亞市場,簡化通關程序,因此東南亞旅客市場很有潛力。而原先的陸客方面,黃正聰指出,目前中國大陸尚未開放自由行和團客來台,去年中國旅客22.6萬人為商務客、旅居及留學第3地陸籍人士等第3類陸客。
大老闆書單/帶領和潤壯大、轉型 劉源森從《謝謝你遲到了》重新思考企業定位
2023年遇上全球升息壓力、政治動盪等大環境不定狀況,不過和泰車(2207)旗下和潤企業(6592)卻逆勢繳出漂亮成績單,全年合併營收286.6億元,年增25.77%,創下集團新紀錄。領軍的是今年65歲的董事長劉源森,他進入和泰40個年頭,這位老將卻從車輛融資本業,跨入租賃,還進軍綠能市場,成立「和潤電能」,屢創新戰績。老驥伏櫪的劉源森,如何領著集團跟上世界腳步?2024年春節,喜愛閱讀的劉源森特別向CTWANT讀者推薦《謝謝你遲到了》,他說,「近年來全球商業、科技、氣候環境劇變對企業帶來的衝擊,這本書可幫助讀者從公司營運面向切入,重新思考及定位企業轉型的作為。」《謝謝你遲到了》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Friedman)的著作《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生存指南》,剖析了當今世界快速變化的根源及其帶來的挑戰,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保持敏銳和適應能力的重要性。佛里曼深入探討市場(全球經濟的數位化轉變)、大自然(氣候變遷)與技術(科技持續躍進),這3股強大的趨勢同時加速變化,使社會、職場和地緣政治等很多層面都在飛快轉型,不僅改變全世界的商業模式,更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在這發展狂飆的加速時代,我們特別需要暫停、反思,切勿恐慌和退縮。書中引用致力於企業倫理教育與領導力研究公司-LRN顧問公司執行長多夫賽德曼所說:「若是一部機器,你按下停止按鈕,機器就會停止運轉;但如果是人,你按下停止按鈕,人才會開始思考。」對此我非常有感,面對全新規則的未來世界,過去累積的經驗已不足以因應未來5年,但相對的,每個人的起跑點也是一樣的,所以遲到了並不代表慢,反而是大家都更有機會了。我們要做的,是必須從思維開始改變,不再只是抱持「埋頭苦幹、苦幹實幹就會成功」的信念,而是要抬起頭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唯有透過不斷的學習、積極接軌科技新資訊、擴展知識視野,進而自身體驗,並靜下來思考「如何跳脫現有框架」,才有機會突破重圍,創造新局。另外,書中對於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環境中求生存、甚至蓬勃發展的建議,包含創新和適應性的重要性,也讓我相當有共鳴,像和潤企業近年來不斷在金融服務上精進,致力於數位轉型創新,嘗試採用AI技術來改善例行作業以提升服務效率、風險管理能力和客戶體驗;也發展國際佈局,探詢並研究不同市場的需求,進軍東南亞市場;同時,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日益顯著,和潤企業於2022年也正式投入綠能事業,更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因素納入決策過程,未來也將加大對綠色金融和綠能投資的重視。
「李老闆直播集團」尾牙豪砸千萬外邀夢幻卡司 謝金燕一出場秒變大型夜店
「李老闆直播集團」率領旗下20位直播主於2日晚上舉辦尾牙,為了犒賞旗下所有直播主和員工,不僅豪砸千萬,更邀請兩王一后的任賢齊、李玖哲和謝金燕助陣,演出名單事前還對所有員工保密到家,因此當看到夢幻的出場嘉賓時,所有員工台上、台下尖叫不已,氣氛非常熱鬧。而壓軸由「國民姐姐」謝金燕擔任,姐姐一出場便辣翻全場,宛如置身大型夜店,全部人都忘情站在椅子上或衝舞臺狂歡。「李老闆直播集團」邀請任賢齊(左四)、李玖哲(左三)兩大天王。(圖/李老闆直播集團)活動由亞洲天王任賢齊開場,帶來第一首歌〈再出發〉,立刻引爆全場氣氛,唱到第三首歌〈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時更邀請集團老闆娘ViVi合唱,任賢齊說:『李老闆直播集團』的女員工顏值都好高,真的是幸福企業!」同時他也邀請大家一同參加他3/16在北流的演唱會。任賢齊大讚「李老闆直播集團」的女員工顏值都很高。(圖/李老闆直播集團)接著,金曲歌王李玖哲登場,李老闆表示公司兩位億萬級主播花媽和Miya一直都是李玖哲鐵粉,為了達成她們的心願,這次用盡所有方法邀請李玖哲演出,而李玖哲知道花媽和Miya非常欣賞他時也非常開心,特別和花媽合唱經典歌曲〈想太多〉與經典情歌〈Will You Remember Me〉、〈我會好好過〉。此外,李玖哲更在最後一首快歌換裝時脫衣大秀肌肉,讓花媽開心直呼:「這輩子值得了!」花媽也霸氣加碼20萬、10萬、5萬等紅包瘋狂抽,讓抽到的員工原地嗨翻。直播主花媽(右)圓夢與偶像李玖哲(左)合唱經典歌曲〈想太多〉。(圖/李老闆直播集團)「李老闆直播集團」尾牙現場除了狂發800萬現金外,當家直播一姐花媽更喊出2024年是最綻放的一年,未來也將大舉串聯整個台灣產業資源,推出更多品牌聯名、甄選商品,把集團核心價值融入所有人的生活中。2023年加入直播集團的徐小可也說為了把直播做好,2月已全家搬到台中,「在自媒體的時代,要合作就要跟最強的合作。」自己的直播台「就是徐小可」也將在2/16首播。最後董事長李明達表示,2023年是集團擴張的一年,除了台灣市場外,也拓展東南亞市場,已經連三年創造6億以上業績,期待2024年總業績上看13億,成為台灣最強翹處。
藥華藥25日櫃轉上市! Ropeg新藥估2024年取得三國PV藥證
藥華藥(6446)即將在25日櫃轉上市,23日舉辦法說會,展望Ropeg今年預計取得中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PV藥證,進軍中國及東南亞市場,現正積極規劃行銷準備,Ropeg全球銷售成長幅度可望向上加成。藥華藥公布2023年全年營收達51.1億元,年增77.2%。藥華藥科學長林俐伶博士表示,持續進行新藥的突破創新研發,擴大產品線、增添營運動能,透過內部研發和引進授權合作來瞄準新的免疫檢查點分子和細胞激素,以開發具有同類第一(First in Class, FiC)和同類最佳(Best in Class, BiC)潛力的療法用於治療實體腫瘤、血液及免疫疾病。今年預計將有2個項目申請進入新藥臨床試驗(IND),分別是創新長效型白血球生長激素藥物(PEG-GCSF);以及細胞療法TCR-T。通過外部合作開發的 TCR-T 細胞療法可以識別細胞內的腫瘤抗原,對實體癌細胞進行毒殺作用,可望突破目前癌症治療的限制。藥華華擴充全球供應鏈進度則為台中廠產線擴充後,可供應全球最少一萬人;竹北廠則是順利施工中,預計於2025年完工,2026年取證、投產。藥華藥也預計擴充PEG廠及針劑充填廠規模,以擴充產能、因應全球對公司藥品持續成長的需求。藥華藥指出,旗下新藥Ropeginterferon alfa-2b-njft(簡稱Ropeg,即P1101)獲美國NCCN治療指南持續推薦,已成為高、低風險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病患的唯一首選干擾素療法。NCCN新指南預計將大幅改變PV社群長年以來的用藥習慣,保險公司可優先加快核保,預計加速提升使用Ropeg人數。Ropeg美國藥價目前每人每年約新台幣660萬元(約21萬美金),而外界關心的病人數, 2023年底美國已達約一千多人,日本開賣半年以來也已超過一百人。Ropeg未來將持續加碼投入美國及日本行銷、加速業績成長,日本病患自今年6月起可自行注射Ropeg,一次更可拿取3個月的份量,因Ropeg已納入健保給付,如此可降低病患自付金額,非常有助於提升病人數及拓展市場,日本團隊樂觀看待今年營運。Ropeg用於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的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已於去年10月25日收案完成,預計2024年底到2025年初可完成主要療效指標數據收集,2025開始申請美國及各國藥證,2025年底到2026年初取證,現正投入行銷前準備。Ropeg用於早前期原發性骨髓纖維化(Early PMF)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計畫,已於2024年1月17日送件美國FDA,預計收110人,於2025完成主要療效指標數據收集、最快2026取證。骨髓增生腫瘤(MPN)包含PV, ET和骨髓纖維化(MF),Ropeg均已取得美國孤兒藥資格。PV, ET和Early PMF在美國分別有約16萬、15萬及1.4萬人,共計達32萬人,潛在目標病人族群市場龐大。藥華藥表示,持續擴大Ropeg適應症範圍,不僅要以優化劑量(500mcg)進行低風險PV的全球臨床試驗,以達到美國FDA對Ropeg成為PV全方位用藥的期待,也計畫進行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瘤(EHE)的樞紐臨床試驗、和成人T細胞白血病(ATL)第二期臨床試驗。並接受國際知名癌症醫學中心醫師推進多項IIT(由醫師發起之臨床試驗),如Ropeg與Jakafi聯合用於以Jakafi治療無效的MF病患、和使用於皮膚T 細胞淋巴瘤(CTCL)等。
MIT機器人逆襲2/北一女老師變身科技人 郭柳宗:為了陪兒女成長從「醜娃娃」起步創業
「2016年創立女媧,當時在小米建議下,生產嬰幼兒的陪伴機器人,一開始就銷售2000台,成績讓小米也很驚艷。」女媧創辦人郭柳宗原本是北一女電腦老師,後來轉戰科技業,在日本三菱、軟銀、鴻海、和碩都服務過,但在2016年 決定創業。一般人都認為,科技業創業人多是台成清交理工科系出身,但女媧創造創辦人郭柳宗,讀的是師範大學資訊工程系,他畢業後先到北一女擔任電腦老師,當了2年,決定賠付公費,出國到史丹福大學電腦科學系留學,開啟科技人新生涯。郭柳宗踏入科技業後,在國內外龍頭產業走一輪,2000年先進入日本軟銀總部工作,擔任軟銀社長宮川潤一的特助,2005年在現任工業富聯董事長鄭弘孟邀請下進入鴻海旗下國碁,2010年又轉任到和碩。回想2016年自行創業關鍵,長期在海外工作郭柳宗直言,「是一種想要陪伴女兒成長的想法」,當時正流行毛絨玩偶「醜娃娃」(UglyDolls),他突發一想,不如做一款陪伴機器人來陪小孩成長。女媧在2018年推出第一代的陪伴機器人「小丹機器人」,創下2000的銷售成績。(圖/女媧提供)女媧在2018年推出第一代的陪伴機器人「小丹機器人」,售價1999元人民幣,10分鐘就完成約35萬人民幣的籌資,最後銷量達2000台。郭柳宗很快發現,市場對陪伴定義不同,「家長對於陪伴的期許相當高,再加上應用內容開發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及時間,一段五分鐘的內容甚至要花2周。」儘管「小丹機器人」銷售不錯,但女媧鎖定對象是嬰幼兒,消費者想要的卻是從小孩到老人,郭柳宗決定聚焦教育市場。有了「小丹機器人」經驗,郭柳宗領著團隊修正bug,2018年推出新版機器人「凱比」,單機售價約1.3萬元新台幣,2019年再推出第二代「Kebbi Air」,主打STEAM程式教育,內建包括了Live ABC、常春藤、芝麻街、徐薇英文等英文教育課程內容,迄今在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市場創下5000多台銷量。接下來還要進軍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市場。「凱比機器人成功後,我在想下一步還可以往哪邊發展,那時想到往服務型機器人延伸,不過,公司內部有雜音,覺得應該不要分散力量。」舉棋不定之際,郭柳宗說,「剛好遇到2021年高通第三屆創新比賽,就決定拿比賽當試金石,如果得獎,代表市場也是看好。」軟銀社長宮川潤一(右)及鴻海旗下工業富聯董事長鄭弘孟都曾是郭柳宗的主管,也在女媧創業路上給了不少協助。(圖/翻攝自軟銀臉書、報系資料照)女媧順利擊敗逾120家新創公司,獲得第一名及12.5萬美元獎金,也奠定女媧跨足服務機器人市場的基石,得獎後啟動B輪募資計畫,2023年8月順利募集約600萬美元資金。 「從前服務過的公司也給了不少協助,包括軟銀下訂了數百萬美元,給女媧設計生產客製化機器人,今年就要正式出貨,鴻海旗下的工業富聯也參與了公司B輪募資,這些確實是女媧跟其他新創公司比較不同之處。」郭柳宗感恩地說,前老闆們成了他創業8年來的貴人。展望女媧的營運表現,郭柳宗說,今年要先全力衝刺工業用及服務機器人,交出一張比2023年營收1.5億元倍數成長以上的成績單。接下來則是要打入品牌客戶,增加女媧機器人的產品深度,也希望能在2025、2026年朝上市之路邁進。女媧教育機器人是目前市佔率最高的產品,也是主要營收來源。(圖/翻攝自女媧創造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