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線型人行道
」 台北市 標線型人行道北市府人行道預算近年最少 議員籲減少發生
台北市今年為「交通安全年」,不過有議員發現,六都向內政部申請「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的預算中,北市不僅補助款和地方配合款都是末段班,今年用於改善人行道的預算比柯市府時期還低,議員呼籲市府明年把標線型人行道改為實體人行道至少完成4公里。台北市交工處長張建華回應,將優先盤點32條標線型人行道檢討改善。民進黨議員趙怡翔指出,市長蔣萬安時常提到自己對人本交通、交通改革的重視,但始終都沒有看見提升相關預算,包括內政部「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也未積極申請,北市總經費3.8億元更是六都末段班,僅贏過高雄市3.5億元與桃園市2.32億元,與第1名的台中市9.64億元相差了2.5倍。他也提到,市府今年用於新增、拓寬、改為實體及人車區隔的人行道相關工程預算僅約2.3億元,是近5年最低,還輸給柯市府2020年所編列的2.5億元。趙怡翔指出,市府雖然在人行道鋪面更新的預算有提升,但包括拓寬、新增等預算卻比過去還低,另外北市標線型人行道改為實體人行道的完工進度,去年僅完成282公尺,還有186公里待完成,盼蔣萬安對於人行道相關預算「1年比年低」的狀況不要再發生。張建華回應,將會優先盤點32條標線型人行道檢討改善,交由台北市新工處施工,另外每年也會再盤點20條標線型人行道規畫為實體人行道,朝超過4公里的目標努力。
北市1999投訴案 交通安全居冠
為了撕去「行人地獄」標籤,台北市長蔣萬安宣示2024年為北市交通安全年。不過有議員發現,從蔣上任至今,北市民熱線1999的投訴案件,最多的就是交通類別,有超過13萬件,顯示北市府即使積極推廣交通安全,但仍有許多問題待改善。交通局表示,對於市民投訴,研考會都有提醒,會加強改善。國民黨議員王欣儀指出,蔣萬安2022年底上任後,市民熱線1999投訴案件最多的就屬交通單位,包括公運處5萬1千7百多件、交工處3萬9千多件及停管處3萬7千9百多件。其中以公運處被投訴「公車違規行駛」和「過站不停」的案件為最多,約1萬5千多件,占該單位總投訴案件數近3成。王欣儀說,公運處遭投訴的前10大項目中有9項與公車相關,包括司機服務素質不佳、脫班、硬體設備與整潔衛生及行車安全,市府必須提出具體改善公車服務品質的策略。她也提到,停管處的「停車管理及收費問題(含停車場內違規停車)」投訴數量高達3萬多件,占該處陳情案件總數的8成,尤其是「違規停車檢舉」為最大宗;交工處的「標線增設及補繪標線」投訴案件也有1萬3千7百多件,佔該單位總投訴量3成5,都是交通局不可忽視的問題。公運處說明,近期已經要求公車業者轉知駕駛,只要有人在公車站就得靠站,即使前後有同路公車仍要依序進站,確保乘客都有搭到車。至於脫班原因之一則是駕駛人力的問題,未來會持續補足,並且要求公車業者,班次標示和民眾查詢的一定要一致。針對民眾檢舉交通標線缺失,交工處解釋,應是準備工作和細膩度不夠,未來會提醒承包商多加注意。至於標線型人行道問題,除了改善施工過程外,每4個月都會將所有標線巡查一遍,若有發現坑洞就會填平並重新繪製。對於違規停車問題,停管處則回應,很多投訴是限時車位超時停車,以及停車場內的特殊專用停車格位,被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停放,未來會加強公、民營停車場內特殊格位的標示,並針對違規量較大的停車場,加設語音系統提醒駕駛人不要違規。
高雄路邊出現「不明白線」誤以為是停車格 交通局說明用途
日前有民眾發現高雄市自立路最近新畫上的路邊標線,標線的設計使得兩端直接連接路邊,看起來很像大型汽車停車格,這也讓民眾相當疑惑,PO上網後引起網友熱議,對此,交通局也解釋說,這些標線是「路面邊線」,用來供行人、自行車及汽機車準備停車或臨時停靠使用。一位網友在PTT高雄版上以「有人知道白線為什麼會這樣畫嗎?」為題發文,表示自己經過自立路發現路邊畫的白線很奇怪,讓人難以理解,「一開始以為是幫四輪劃設專屬停車場,給他們更多空間停,還是打算跟瑞隆路一樣畫人行道,聽別人說才知道現在有這種東西?希望這邊整條可以恢復以前的全部紅線,再加上人行道就更讚了」,原PO也將圖片PO上網,希望有了解的網友可以為他解答。文章曝光後,瞬間引起眾多網友熱議,不少人紛紛留言表示,「我猜是修飾路型的東西,加大轉角車輛視野也防止機車右轉過來就貼右邊走」、「最近新畫的都把邊線往路內畫,除了這條鼎強,記得有光路那也有一段這樣畫,兩邊路肩吃了路的1/3去了」、「防止汽車切西瓜的,畢竟有些白癡知道有死角,還要切西瓜,那你轉彎就不要亂轉」、「不知道騎出邊線是違規的?請把駕照還給國家」、「這個畫法主要是為了定義清楚可行駛的道路範圍,透過將邊線繪製成能形成封閉範圍的方式,可以看出來車輛只能行駛在線以外的區域,避免過往繪製路面邊線的方式與慢車道線類似造成誤判」。此外,也有民眾直接將圖片發送給高雄市政府詢問,對此,高雄市政府也解釋,這些線條是「道路邊線」,用來界定車道範圍用,目前並無規劃標線型人行道的計畫。交通局也解釋,自立陸橋拆除後,街道變得較寬,為了更明確地劃分車道行駛範圍,於自立一路(九如路至建國路)畫設了「路面邊線」,根據現行法規,「路面邊線」範圍內可供行人、自行車及汽機車準備停車或臨時停靠,這樣的設計有助於在沒有設置人行道的路段提供更好的視野範圍,增進交通安全。交通局將會持續檢核當地的運行情況並適時調整。
超奇葩斑馬線!過馬路得比「跨欄穿牆」障礙賽 網嘆:我太難了
台灣的交通亂象層出不窮,更被外媒稱為「行人地獄」。而近日有民眾曬出桃園市中壢區的一處路口,終點竟然是水泥護欄,不僅如此,用路人跨欄後,還會被高架橋墩擋住了去路。照片一出,便引起大票網友撻伐,留言怒批「我太難了!上帝給你一條路走,一定也會給你一道高牆」。原PO於3日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分享桃園中壢區一處行人穿越道的照片,可看到斑馬線的盡頭竟是黑黃相間的水泥護欄,不僅如此,就算跨欄,用路人還會被巨大的高架橋墩擋住去路,要過馬路就只能往一旁繞向路口中央。對此,原PO不僅感嘆「行人該如何是好?」網友則紛紛撻伐「過個馬路還要會50M障礙,厲害了我的國」、「有種運動叫做跑酷」、「跨欄比賽」、「全民練跨欄啊!讓行人運動一下市府美意」。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則回應,此路段為省道,已通知交通部公路局中壢工務段協助改善。另外,為維護行人用路權益,桃園市政府去年已執行人本友善135計畫後,今年再升級為「人本友善168」,包含100處行穿線改善、60處標線型人行道設置及改善及80處截角綠鋪規劃,全力改善行人通行環境。
高齡長者占北市行人死亡事故87% 交通局曝主因:7成自身違規
去年台北市行人發生交通事故計2886件,造成行人死亡23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約占87%、20人,分析原因有70%違規。北市交通局提醒,除行人遵守交通規則外,車輛也要禮讓行人,市警局交通大隊也表示,去年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2萬9945件,「行人違規」取締3萬8061件,均較前年增加,高齡行人死亡人數也逐季下降。交通局交通安全科長葉志宏表示,去年行人事故情況較嚴重,長者行人死亡事故比例高,分析肇事原因以自身違規達70%,包含闖紅燈、不依規定穿越道路,市府也以車輛禮讓行人、行人遵守交通規則兩方面作為宣導主軸向民眾宣傳。交大事故組長王雅佩指出,統計去年北市行人發生交通事故計2886件,造成2539人受傷,有23名行人死亡,其中65歲以上高齡年長者約占87%、20人。她說,為積極防制行人事故,交通局規畫增設實體分隔及標線型人行道、行穿線退縮並增設庇護島,清晨時段5至7時路口閃光號誌改為三色號誌,且規畫行人號誌早開或行人專用時相等工程改善,藉由人、車分流強化行人通行安全。王雅佩表示,警局同時加強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行人違規」等易肇事違規行為,藉由短期強力執法遏止僥倖違規心理,降低事故發生。警方統計去年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有2萬9945件,較2022年同期增加1萬824件,「行人違規」取締3萬8061件,較2022年同期增加5692件,而65歲以上高齡行人死亡人數也逐季下降。
交通事故居高不下 中市調解案車禍賠償超過9成
台中市各區公所皆設有調解委員會,民進黨中市議員陳俞融指出,2022台中市調解受理件數為2萬907件,成立件數為1萬9851件,成立率高達94.94%,但其中車禍損害賠償及車禍傷害事件調解占了超過9成,顯示台中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交通局長葉昭甫則表示,市府持續優化交通軟硬體設施,努力改善行人交通環境。陳俞融說,2022年台中市調解案件統計中,光是交通車禍事故傷害或損害賠償案件,就占9成,去年調解案件統計有2萬3438件,其中屬交通車禍事故的傷害或損害賠償案件更達2萬1774件,占92.9%,申請調解數及車禍案件占比不減反增,代表台中車禍仍多,市府無法改善事故上升趨勢。陳俞融強調,市府未做好交通工程規畫,讓交通事故數據持續上升,不僅讓民眾還要額外耗費時間前往調解,也變相增加基層公務人員工作量,交通數據顯示,台中市去年1到10月交通事故件數達5萬8885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萬4087件,市府應更積極改善交通安全。陳俞融建議,除了現有道安會報、易肇事地點會勘以外,也應參考其他縣市做法,如高雄市推動打造「完全街道」,目前已成為六都中交通事故總件數降幅最高城市,台中市對於交通安全不能再原地踏步。交通局長葉昭甫則表示,市府目前已完成設置行人庇護島210處、退縮行穿線133處、標線型人行道153條、綠斑馬676處、行人號誌1999處、行穿線照明燈20處及130處行人專用時相及325處行人早開,會持續以減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目標。葉昭甫指出,市府透過推動多項交通安全改善措施,盼降低事故死亡人數,包含大一新生機車安駕特訓班、靜城專案、行人正義大執法、客運業駕駛人路口停讓行人安全、無號誌路口智慧路標、行穿線照明燈及酒駕累犯生命禮儀課程講習等。
不滿違停人行道!狂男「踩車」前進 駕駛看傻怒報警
北市大安區延吉街日前發生一起行人踩破汽車前擋風玻璃之事故!警方獲報到場後,發現黑色的馬自達汽車前擋風玻璃當場被踩出一個凹洞,事後雙方互相提告,26歲的邱姓駕駛怒告35歲的何姓行人毀損,何男則稱自己逼不得已得踩過違規臨停的汽車,且他從車上下來時右腳受傷,怒對邱男提告過失傷害。初步了解,26歲的邱姓男子13日中午駕車行駛於大安區延吉街時,將車輛違規臨停在標線行人行道上等朋友,孰料一名35歲的何姓男子恰好路過,眼見邱男的車輛違停在人行道上,使得他無法順利經過,前進路線受阻,何男竟當場直接踩上邱男的車輛,整個人從邱男的車上「踩過」通行,而邱男的汽車前擋風玻璃也因此被何男踩出一個大凹洞,讓車裡的邱男當場看傻。後續雙方怒報警處理,邱男怒對何男提告毀損,而何男也主張自己「下車」時右腳受傷,對邱男提告過失傷害,警方也依規定受理,另對邱男違規部分舉發「在標線型人行道臨時停車」,開出一張600元罰單。大安分局呼籲,民眾遇有違規情事,可撥打110檢舉,遇有糾紛案件應理性溝通,切勿使用暴力解決問題。
新畫機車停車格竟重疊人行道 里長批根本「奇觀」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鄰里交通改善計畫,部分巷弄內會畫設人行道,不過中正國中旁的愛國東路116巷,近期重新畫設的人行道居然與機車停車格重疊,人行道停滿機車卻無法開罰,當地里長批評根本是「奇觀」,停管處則回應,是派工單的圖示有誤,現場已經完成標線改正。新營里長莊柏辰表示,日前接獲校方陳情,希望改善愛國東路116巷的行人安全問題,5月經會勘,決議在緊鄰學校圍牆側新設通學巷,並外推原有的機車停車格,盼透過巷道改變使駕駛放慢車速,保障行人安全,8月31日才完成機車格畫設。莊柏辰說,標線施工後出現人行道與機車停車格重疊的「奇觀」,由於是政府畫設的停車格,所以機車停入並無違法,原本供民眾行走的人行道停滿機車,只能冒險走到柏油路與車爭道。停管處企畫科長楊遠明表示,人行道的標線是8月26日完成,但因派工單出圖時尚未更新標線型人行道圖示,使得施工同仁誤解機車格須貼近牆面繪設,才出現誤畫在標線型人行道上;承辦同仁於畫設後到場查看發現有誤,且有民眾來電指正,因此停管處馬上更正。楊遠明表示,該巷弄位在學校圍牆側邊,當初目的是為了學生行走安全,因此將機車格取消改為標線型人行道,並將原機車格外推,路寬仍符合標準,並不會影響車輛通行;未來將加強內部教育訓練,並督促同仁在場若有疑慮,應即時回報處內,確認內容無誤後再畫設,以免類似狀況再發生。
北市標線型人行道升級實體零進度 至今「一條無成」
台北市有1987條標線型人行道,交通局計畫挑選適合路段把標線型人行道升級為實體人行道,但議員李明賢5日發現,升級實體人行道數目至今是0,痛批市府行政怠惰,「一條無成」有如行人地獄的幫凶,還有不少人行道充滿障礙物及高低落差,走在人行道的民眾常被迫走到馬路上。市長蔣萬安對此承諾,年底前有5條標線型人行道升級為實體人行道,也將設立申訴管道。交通局交工處2020年建議北市40條標線型人行道改成實體人行道,北市工務局新工處同意施作10條、不同意30條;今年交工處建議54條,新工處同意3條、不同意51條,李明賢昨在市政總質詢表示,交通局提出標線型人行道升級計畫,幾乎都被新工處打槍,至今升級成實體人行道的是0條。李明賢指出,人行道充滿電信箱、電桿、燈桿等障礙物及高低落差,導致走在人行道的民眾常被迫走到馬路上,推嬰兒車、菜籃也相當不方便,還有許多人行道寬度根本不足營建署建議的90公分。他要求,市府增加普查人力,盡速找出障礙物過多、寬度不足人行道並列管改善,建立申訴網站或專線,供市民反應人行道問題,也必須增加拓寬、新建人行道預算,將改善人行道提升成為府級專案,盡力把台北市「行人地獄」拉回「人間」。對此,蔣萬安坦言,他與妻子推嬰兒車走在路上有如參加障礙賽,相當不便,但確保用路人安全是市府最重要責任,未來會設立人行道申訴管道,也將拓寬人行道、清空進度納入府級專案小組列管追蹤,增加相關預算,盡快執行整體路面改善工程,提升行人安全。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部分標線型人行道升級後可能會有排水、民眾出入不便等問題,已研擬出加設欄杆的解決方案,未來會盤點可升級或設欄杆人行道,達到人車分離。交工處長林昆虎說,中央規定12米以下道路人行道寬度須1.2公尺,無法把90公分寬的標線型人行道改成實體,但已找出62條1.5公尺以上標線型人行道,確定下月開始替5條標線型人行道升級。新工處補充,5處包含大安區仁愛路4段266巷、士林區中山北路7段141巷35號旁、大安區四維路154巷北側、北投區大興街公館路口及信義區福德街251巷14弄。
列「行人地獄」10大痛點!呂秋遠嘆:台灣人3分鐘熱度「會有更多犧牲者」
台南市8日發生一起嚴重車禍,導致3歲女童不幸殞命,母親傷重仍未脫離險境,此事再度喚起民眾對台灣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視。對此,知名律師呂秋遠則點出10大交通亂象,無奈感慨「台灣人3分鐘熱度過了,會有更多的犧牲者出現。」呂秋遠昨(10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素有「行人地獄」之稱,交通意外死亡率居高不下,駕駛對於自行車、行人都十分不友善,並依自身經驗列舉出以下「10大交通亂象」:1.騎樓高低起伏:如果有嬰兒車、行李箱,要在騎樓內走路,根本就是強迫行人做重量訓練,只見我們要不斷的讓身邊攜帶的物品拉上提下,走完以後臂力都增強了。不滿意?不滿意走外面,看車子可怕,還是讓自己多做點運動。2.騎樓堆滿雜物:各種商家,可以隨時隨地在自家門口擺攤、堆放貨品、製造各種行人障礙物,讓行人通過時,要不側身通過、要不乾脆走出騎樓到道路去冒險。依法可以取締嗎?當然可以!你試試看啊!看看議員會不會馬上來為民服務?你這個基層是不是想要被處分?3.摩托車隨時可以在人行道上疾駛與暫停:任何摩托車,都可以直接騎上人行道停車,在停車的過程中,難免要繼續行駛,誰跟你牽車通行?要逆向,其實人行道更方便,把人行道停滿以後,行人不就得走到平面道路了?道路總不會堆滿雜物、上下起伏、停滿機車吧?4.紅線、黃線停車:任何汽車、機車,只要想停就停,不用顧慮路邊是紅線還是黃線,想卸貨?想買東西?路邊隨便停,反正馬上就走了,是不會互相體諒嗎?只要留一點縫隙給其他車可以過就好,你按喇叭他還會對你白眼,不客氣一點還會罵你叭三小,馬上就走了,是趕著去投胎哦!接著行人就要在各種車輛當中迂迴前進,閃行駛中的汽車、臨停的汽車、左右移動的摩托車。5.斑馬線前不暫停:確實看到行人在前面,行人指示燈也還在閃,行人剩三秒要衝路口,駕駛覺得行人這三秒不會衝,看到一點空檔就要趕快過,不然下一個綠燈要再等九十秒,行人又是蜂擁而至,後面的車子一直在催我,喇叭已經按到按林娘,怎麼辦?衝了、出事了。6.轉彎、路口不減速:A柱擋住沒看到,很多駕駛在出事以後,就會說,都是A柱的錯,我根本就沒看到行人。當然,有些情況確實是如此,但是很多時候是根本沒有減速慢行。7.道路設計就有問題:有些路口,分隔島根本要重建。有些路口沒有分隔島,就應該設置偏心車道,例如偏心左轉車道,就是讓左轉車輛直行時,透過槽化線導引,接近路口時漸變進入左轉車道,不會產生左轉車擋住後方直行車的狀況,減少直行車因前方車欲左轉,被迫由右側切出變換車道,易與後方來車追撞發生事故,中壢就剛做好。對了,前瞻計畫有編列這些改善道路預算,還認為這是綁樁的人,請看看新竹、桃園各地的改善情況。8.權責單位多頭馬車:目前,實體人行道的事權屬於內政部營建署,交通部的法規只能主管綠色標線型人行道。而標線人行道,在法規的定義上又不屬於人行道,而是標線的一種。交通部本身事權就應該要統一,而中央地方權責就更混亂。市區道路的養護機關為各縣市政府的養工處、新工處,中央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營建署;而道路上的號誌、標線,卻由各地交通局負責,執法則由警察局交通大隊處理。這些狀況,根本就是一團混亂,管理與設置法規必須要重新檢討。9.有些駕駛上車前是天使、開車時是惡魔:有些駕駛可能平常壓力太大,上車前溫文儒雅,開車時搶快爭先,以頭文字D的拓海為偶像,壓車、尬車,什麼都來。遇到前方車輛開太慢、行人走太慢,還會在按完喇叭、猛踩油門超車後,對其他駕駛與行人比中指。下車以後,他又變成了一個好人。10.你的駕照是用雞腿買來的嗎?我們的駕駛,從來不就是在考駕照,而是在考試。考完試、拿到駕照以後,從來就沒辦法開車。對此,呂秋遠指出,以往台灣路考地點就在駕訓班內,考生們只要熟練場地通常都能穩妥過關,因此駕照十分容易考取,「我們就不是在學開車,我們是在學考試啊!」他也坦言,行人地獄的悲劇不斷上演,若是台灣仍不願意整頓騎樓、變革考照制度、改善路面狀況等,那麼車禍傷亡人數只會持續攀升,「以台灣人這麼隨興的看待生命,3分鐘熱度過了,會有更多的犧牲者出現,這就是全世界聞名的行人地獄。」
台北市平均每年430名兒童遇交通事故 通學巷完成數卻不到3成
台北市平均每年有430多名兒童因為交通事故而不幸受傷,市議員吳沛憶指出,設置國小周遭的通學巷完成數不到3成,她要求北市府持續增加國小周邊通學巷。交工處回應,廣義上通學巷包括有規畫人行空間、限制車輛減速等路段,近期與教育局積極合作,盤點各學校周邊交通環境。台北市長蔣萬安曾於上月在交通會報要求各局處齊心協力,提供更好的行走環境,盡快洗刷行人地獄的汙名。根據交通部道安資訊網自 2015至2021年統計,台北市累計超過3000位兒童因為交通事故而不幸受傷,平均每年430多人。以2021年來看,其中有18%的兒童是行走時發生意外。北市通學巷於上課時間禁止車輛進入。(圖/交工處提供)北市交通局為維護校園周邊學童通行安全,開始在校園周遭學童上、下學經常出入之路實施通學巷限制,透過在特定時段禁止車輛進入,將巷道作為學童專用通道。吳沛憶調閱資料發現,北市總共有154所小學,僅有50所小學完成通學巷設置,不到3成,尚有104所小學的學童通行安全未納入規畫;但以新北市為例,全新北有219所小學,2021年已完成139件通學巷的相關措施,並從2023年起擴大改善國、高中職的通學環境。近期針對行人穿越線透過黃色棋盤格提升視覺顯著效果。(圖/交工處提供)吳沛憶也質疑,北市的通學巷配套措施,僅是標誌顏色更換為螢光黃綠底,並於通學巷入口增設管制標誌。相對於新北市區分速度管理、人行安全、通學管制等措施,相當貧乏且欠缺跨局處整合。吳沛憶呼籲,妥善規畫、全面設立通學巷,才能真正完整保障學童的人身安全,落實人本交通精神,要求北市府應有精進作為,真正創造友善孩童的通學環境。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科長江長恩指出,議員所稱數據是指上下學時段管制車輛的通學巷,但廣義上通學巷包括有實體或標線型人行道、限制車輛減速等路段,近期也與教育局積極合作,盤點各學校周邊交通環境,將再針對相關調查回饋作為改進依據。江長恩說,除透過黃綠底色增加顯著度外,近期也著手針對行人穿越線透過黃色棋盤格提升視覺顯著效果,第一階段即針對有通學巷管制的路口畫設。
玩命道路1/像在搏命!蘆洲仁愛街3個月撞20次 行人每天被後照鏡刷卡
新北市蘆洲區仁愛街位於捷運站旁,是當地精華路段,每坪價格也是「貴族級」高昂,附近住戶卻沒有享受到貴族級待遇,本刊調查,仁愛街寬僅約2公尺,其後半段工廠林立,許多大卡車總在此橫衝直撞,行人每天在車水馬龍間險象環生,更有人被貨車後照鏡撞到數十次,民眾多次反映卻都未得到改善,質疑「難道要等出人命才重視嗎?」本刊調查,全長1.11公里的仁愛街過去是農業道路,在都市不斷發展後吸引許多工廠進駐,捷運站的設立更讓仁愛街「身價」水漲船高,如今每坪價格坐落在50萬元上下,是當地的「超級蛋黃區」,但高房價不代表高品質,越來越繁榮的環境對當地民眾而言卻是場巨大災難。「每天走到捷運站的8分鐘,都像在拍「絕命終結站」一樣刺激。」當地住戶吳小姐無奈表示,她好不容易在蘆洲買房,上下班卻總是心驚膽跳,因為仁愛街一到尖峰時段,汽機車就幾乎塞滿整條道路,行人必須跟二輪四輪怪物爭道,大貨車的視線死角更看不到底下行人存在,幾百公尺的路程障礙重重、宛如搏命。吳小姐表示,仁愛街狹窄擁擠更缺乏監視器,她今年初要去幫老公慶生,步行途中突然被迎面而來的黑車「刷卡」,吳小姐手部遭後照鏡撞擊,她立刻要求駕駛停車,駕駛自知理虧而頻頻道歉,所幸吳小姐並無大礙,但天天上演的「刷卡驚魂」讓她仍餘悸猶存,如今每天上下班都得拿手機錄影自保,就怕哪天意外發生時會「完全沒有畫面」。吳小姐說居住在這4年多,雙手手臂常被汽車後照鏡「刷卡」,8分鐘路程走得膽戰心驚,還得時刻注意左右來車。(圖/張文玠攝)吳小姐也曾試圖繞道而行,但攤開地圖一看,另一條替代道路,得從仁愛街轉水湳街,走到民族路後,再接回三民路,如此一來,原先8分鐘路程,必須花上4倍時間才能到,讓她感嘆「明明路權是大家的,為何總是犧牲行人?」本刊直擊發現,仁愛街一早便出現大量貨車、客車及機車車流,除了工廠卸貨外,還有多名駕駛在已十分壅擠的道路上囂張違停,晚上更變成飆車族聚會地,吵得住戶不得安寧,雨天更是慘不忍睹,行人的空間被淹滿的水溝嚴重擠壓,不得不冒險走近馬路與汽機車為伍,本該順利平安的回家路,卻成為與上蒼搏命的賭注。根據統計,去年1月迄今,仁愛街的A2車禍(有人受傷)就有20件,平均1個月就有1至2件,A3車禍(僅車損)則有24件。新北市議員彭佳芸指出,過去中正路及仁愛街口沒裝設紅綠燈,1年就發生20件A1車禍(死亡車禍),如今會勘多次,才加裝紅綠燈避免憾事發生,這次又碰上路權爭議,恐怕還得市府交通局、區公所等單位好好配合協調,解決問題。對此,新北市蘆洲區公所工務課課長楊博翔表示,仁愛街剝落的紅線已復修完成,且已派員到場修繕側溝、鋪平路面及水泥養護保護等工程,預計4月底前完工,再交由交通局規劃標線型人行道。新北市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科長林昭賢表示,區公所整修路面到4月底,5月底預計將完成標線型人行道及增設回復式導桿,範圍從三民路300巷與仁愛街口延伸100公尺,將劃設標線型人行道,每4公尺會增設一根回復式導桿,避免自小客車闖入。吳小姐每天上下班路上拿手機錄影,避免萬一車禍發生無法釐清肇責。(圖/張文玠攝)
玩命道路2/蘆洲仁愛街每月必撞何解? 議員籲重劃線、裝導桿、增照明
新北市蘆洲區仁愛街位於捷運站旁,是當地重要道路,卻因街道狹窄、工廠林立,大量卡車在此橫衝直撞,每個月都有車禍發生,嚴重影響用路人安全,「平安回家」已當地住戶成為遙不可及的奢望,新北市議員彭佳芸17日在此舉辦會勘,要求重新劃設紅線並裝設導桿、增加照明,盡最大努力保護民眾安全。本刊調查,1.11公里長的仁愛街前段是「希望城市」捷運共構宅,中段工廠林立,後段則由公寓、華廈組成,而仁愛街平均每2分鐘就有大卡車進出,但該路寬僅6公尺,每當有大卡車轉進來,其他汽機車和行人都得紛紛閃避,還有卡車貪求方便,逆向闖入「希望城市」停車場專用道路,場面險象環生,用路人只能自求多福。仁愛街的車禍受害者更是多不勝數,上月21日傍晚林姓男子在臉書《我是蘆洲人》徵求行車紀錄器,起因為他女友從蘆洲捷運站下班回家步行到仁愛街時,被後方機車撞上,當下記憶斷片,事後又自行回家,林男說雖然女友沒外傷,但記不起來當下發生什麼事,事後報警也揪不出肇事者。一位林姓男子的女友今年2月底行經新北市蘆洲區仁愛街,疑因天雨視線不佳,被後方機車追撞,事後回神卻想不起車禍過程,林男PO臉書徵求行車紀錄器。(圖/投訴人提供、CTWANT合成)林男指出,車禍當天下大雨視線不佳,仁愛街燈光昏暗,對方肇逃根本找不到人,因為公家監視器只裝設在仁愛街口,工廠的私人監視器又「裝飾用」或只裝在自家門口,難以釐清車禍經過。而仁愛街的危險早已有目共睹,該路狹窄不易會車,汽車會車靠邊時,後照鏡常不慎撞擊到行人,機車又總在夾縫中高速鑽切,去年1月迄今,仁愛街的A2車禍(有人受傷)就有20件,A3車禍(僅車損)則有24件,彭佳芸因而號召當地里長、新北市蘆洲區公所及新北市警察局及市府交通局緊急會勘,希望能不再有意外發生。「工廠拆遷要花5年以上,但行人哪等得了那麼久?」彭佳芸表示,仁愛街南北側已是都市更新計畫內的區段徵收,但流程還卡在內政部審核,通過後工廠拆遷至少花上5年,但行人安危迫在眉睫,她因而要求增加路燈照明、提高監視器支數,才能照亮行人一條安全回家路。彭佳芸也要求警方重新劃設紅線,並期望蘆洲警分局加強取締違停車輛,區公所也承諾修補側溝後,會請交通局上漆劃設「標線型人行道」,並在路幅寬度不影響會車情況下,加裝回復式導桿,提醒用路人放慢速度禮讓行人。新北市議員彭佳芸針對蘆洲區仁愛街行人通行權益,協同新北市府交通局、新北市蘆洲區公所到場會勘,區公所承諾修補側溝後,交通局會上漆劃設標線型人行道。(圖/張文玠攝)彭佳芸說,過去討論不少改善方案,原本提出改為單向通行,但因兩側鐵皮工廠實在太多,成為貨車的必經道路,單向通行交通恐會大亂,因此無法實行,但路權是大家的,希望能在滿足行人和汽機車通行間取得雙贏。對此,新北市蘆洲區公所工務課課長楊博翔表示,仁愛街剝落的紅線已復修完成,且已派員到場修繕側溝、鋪平路面及水泥養護保護等工程,預計4月底前完工,再交由交通局規劃標線型人行道。新北市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科長林昭賢表示,區公所整修路面到4月底,5月底預計將完成標線型人行道及增設回復式導桿,範圍從三民路300巷與仁愛街口延伸100公尺,將劃設標線型人行道,每4公尺還會增設一根回復式導桿,避免自小客車闖入。
綠色人行道淪違停區 大安分局年開罰1萬4千件
台北市政府從2010年開始,在巷弄內標劃「無實體人行道」,希望達到人車分流效果,根據北市政府交通局資料顯示,大安區共計有53個里籌設綠色「標線型人行道」,警方發現遭占用情況嚴重,今年度截至目前已開罰1萬4千多件。警方表示,「標線型人行道」遭民眾占用情形嚴重,商家擺放私人雜物、自家貨品甚至把綠色人行道當作腳踏車、機車停車場,用路人走在專用道上不安心,得左躲右閃,甚至與車爭道,已嚴重影響行人行走安全。大安分局統計,2019年度警方掃蕩巷弄標線型人行道舉發違規停車14247件、堆放妨礙交通之物6件,另勸導改善225處,警方將繼續取締清理,並呼籲民眾切莫占用巷弄道路,並養成守法觀念,希望把路權還給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