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
」 低溫特報 中央氣象署 氣象署 大陸冷氣團 低溫![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96401/sm-bcf96d6dfee474ceabec7c6011628171.jpg)
日本大米價格瘋漲「創20年新高」 政府計畫釋放21萬噸庫存
隨著大米價格持續上漲,日本政府決定釋放21萬噸庫存大米,以促進市場流通並穩定價格。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於14日內閣會議後的記者會上正式宣布此計畫,強調政府致力於改善大米流通狀況。根據《NHK》的報導,日本政府計劃最早於下月中旬開始釋放庫存米,並表示若有必要,將考慮進一步增加釋放數量。此次行動是政府首次透過釋放儲備米來調控市場,以確保大米的供應穩定。釋放的大米將透過招標方式進行銷售,首批釋放15萬噸,後續投放數量將視市場情況而定。本次釋出的米以2024年產為主,部分則來自2023年。據農林水產省表示,去年大米產量較前一年增加18萬噸,但由於大型收購機構減少收購,市場流通卻受阻,導致價格持續攀升。當局原先對釋放庫存持謹慎態度,認為新米上市後價格將回穩,然而由於價格上漲對民生造成影響,政府決定改變策略,主動介入市場。農林水產大臣江藤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希望這項措施能夠改善當前流通停滯的狀況,讓市場恢復正常運作。」內閣官房長官林亦表示,儘管今年產量高於去年,但收購機構未積極回收,導致供應鏈受阻。他期望政府的措施能夠有效緩解市場壓力,使大米價格趨於穩定。此次政府釋放庫存米的行動能否緩解市場壓力,仍有待觀察。然而日本政府強調將持續關注市場動向,並視情況採取進一步對策,以確保民眾生活穩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96301/sm-f4dd81c9c9a671bc578d59ee5183f287.jpg)
高雄某國小畢旅集體染諾羅 同桌8人上吐下瀉就醫
高雄鳳山區某國小傳出集體感染諾羅病毒,高市衛生局調查,該國小學生為畢旅北上時,用餐後其中1位同學先發病,隨後也陸續有7位同學出現嘔吐、腹痛情形,就醫治療後提前返回高雄由家長帶回家休養。衛生局指出,目前無人住院,將會持續追蹤發病學生及密切接觸者的後續健康狀況至20日。衛生局在昨日晚間6時許接獲通報,高雄鳳山區某國小學生,北上畢旅時集體出現上吐下瀉,經疫調發現共8人發病,首例個案於12日出現症狀,其餘7人陸續於13日出現症狀,皆已就醫,目前無人住院,均已返家休養。目前將針對發病個案進行人體採檢,並持續對發病個案及接觸者進行健康追蹤至20日。疾管署統計,近期腹瀉群聚案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衛生局呼籲,一般酒精或含酒精的乾洗手液無法有效殺死諾羅病毒,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諾羅病毒傳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95872/sm-7108c35103959f32b3d63bcf2c773e90.jpg)
影爆點/藤井道人x橫濱流星,電影《正體》以冤獄反思司法、警權、社群媒體與人性
《正體》改編自作家染井為人2020年的同名原著小說,在此之前也曾經改編為電視劇版本,此次電影版由《青春18X2》、《新聞記者》、《餘命十年》日本新生代中堅導演藤井道人執導,2024年金馬影展時曾以《嫌疑犯的真相》為名放映收獲好評,在日本上映時同樣票房不俗。電影版找來新生代演技派橫濱流星主演,配角群同樣堅強,包括山田孝之、吉岡里帆等實力派演員,合力呈現這個令人揪心的故事。《正體》融合了刑偵、懸疑、警匪、法律及社會寫實元素,描述18歲的少年鏑木慶一因為不明原因出現在兇殘的滅門殺人事件現場,全身是血,手上也握有兇器,當時現場唯一的目擊者因為遭受重大打擊,心神喪失而無法指認兇手,也經由警方引導,將證詞指向鏑木慶一。日本之前的法定成年年齡是20歲,2022年將成年年齡下修為18歲,但即使是未成年仍然會被判死刑。警方面臨盡快破案的輿論壓力,同時也想立下重罪判決殺雞儆猴,在沒有詳細調查的狀況下,忽略鏑木慶一的不斷喊冤,僅憑微弱證詞及現場跡證草草結案。《正體》山田孝之飾演追捕逃犯的負責人,面臨無數懷疑自己的時刻。(圖/翻攝自電影X)而死刑定讞的鏑木慶一卻在服刑時突然逃獄,在逃亡的三百多天中不停變裝、改名換姓及更換藏匿地點,以工地工人、網路媒體寫手、水產加工作業員及安養院職員的身份陸續出現,而在每個工作場合中,與他有過密集接觸的人們,對他的個性都有不同的理解,也讓一路追補他的刑警越查越困惑。此時突然出現與鏑木慶一當年犯下手法幾乎相同的滅門慘案,兇嫌當場落網,這到底是模仿犯案,還是兩起殺人案的兇嫌,從頭到尾都是同一個人?鏑木慶一是否能夠在逃亡的過程中,想辦法證實自己的清白?小說出版不到五年時間,已經陸續完成電視劇與電影版的改編作品,這個作品打動觀眾的魅力為何?染井為人創作《正體》的契機,是因為得知在日本,即使是未成年仍然會被判死刑的事實,2018年也正好發生嫌犯脫逃後,目標是周遊日本的事件,啟發他的創作動機,將兩者合而為一作為小說主題。一個18歲未成年的少年在人生尚未正式開始,甚至沒有工作經驗的狀況下遇上冤獄遭判死刑,伸冤無門、絕望至極的狀況下他選擇逃獄。逃獄的過程中遇上的每個人和事件不停將他往前推,而溫暖的人性、關懷、信任和初萌芽的戀愛感對他來說,都是生命中的第一次,也讓他堅定了必須想辦法洗刷冤屈,好好活下去的決心。吉岡里帆在《正體》中與橫濱流星有曖昧情愫。(圖/翻攝自電影X)小說原著將主要篇幅放在「冤獄」主題,而在電影版《正體》中,導演藤井道人選擇把敘事重心轉移到更能觸動人心的「人性」議題,正是在討論「由人審判人,所以可能會有失誤。」的可能性,也將劇情許多重要節點以更為「現世」,更貼近現實生活的狀況做了微妙的更動。電影一開始,便藉由每個曾經與逃犯接觸過的人陳述自己對鏑木慶一的印象,訊問者是山田孝之飾演的刑警。隨著故事逐漸推進,鏑木慶一的真實性格也如同拼圖一樣逐步拼湊出來,交織在排山倒海的電視新聞報導、網路訊息、大型電視牆之間,如同我們被海量資訊淹沒的現實生活。橫濱流星在《正體》逃亡過程中,化身工地工人、網路媒體寫手、水產加工作業員、安養院職員等各種身份。(圖/翻攝自電影X)群眾往往是盲目的,導演很聰明地在電影中丟出了最有現世共感的提問:「你相信你看到的嗎?」眼見為憑或許都不一定是真實,就算真正目擊了兇案現場的目擊者,都無法確認自己眼睛看到的真實,而經過層層過濾,傳遞到大眾面前的資訊,又有多少是真正可信的?除此之外,山田孝之飾演的刑警身為追捕逃犯的主力負責人,同時也在追捕的過程中面臨無數自我懷疑的時刻。除了對案情草率蒐證迅速定罪的懷疑,同時也有對警察腐敗體制的批判之意。鏑木慶一逃亡的過程及路線透過電子媒體及網路全天候放送,幾乎讓他無所遁形,甚至最後暴露他在安養院行蹤的關鍵證據,便是暗戀他的同事上傳的IG限時動態。社群與媒體本來就是一把雙面刃,鏑木慶一最後乾脆藉機狹持同事,以她的手機直播證明自己的清白。山田孝之、橫濱流星在《正體》中的審訊戲碼充滿張力。(圖/翻攝自電影X)原著小說的結尾,是警察開槍擊斃了鏑木慶一,由一路遇上的友人們替他收集證據上訴再審,獲得無罪宣判,而藤井道人的電影版《正體》則給了死刑犯鏑木慶一一個充滿希望和人性光輝的結局:警察召開記者會認錯,宣布可能抓錯人,而鏑木慶一在受到槍傷之後恢復良好,並且在法庭上獲判無罪。電影結束在橫濱流星悲喜交加的臉上,眼淚閃閃發光,藤井道人讓角色有了一個最溫柔的Happy Ending,或許也可以解讀為,儘管世界再糟糕,我們都要相信長路盡頭的前方會有光的。《正體》Netflix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2/395752/sm-51c1948b98e3f7c373d312f4a2887e8b.jpg)
諾羅害人「春節腹瀉創新高」! 醫示警「酒精消毒無效」:最近少吃這類食物
今年(2025)春節期間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創5年新高,其中諾羅病毒為大宗,且病毒株已從GII.4轉變為GII.17型。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提醒,諾羅的臨床症狀為每日4至8次水樣便、噴射狀嘔吐、腹部絞痛伴隨肌肉痠痛等等,建議民眾最近少吃生的海鮮、貝類,以預防感染。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撰文道,根據監測結果顯示,近期諾羅群聚感染多發生於餐飲場所、長照機構、家庭聚餐、未徹底加熱海鮮(如生蠔),提醒民眾最近還是少吃生的海鮮、貝類最好。臨床特徵的部分,黃軒提到,諾羅的潛伏期在10至50小時,平均為24小時,典型症狀為水瀉(每日4-8次水樣便)、噴射狀嘔吐(兒童尤為明顯)、低度發燒(37.5~38.5°C)、腹部絞痛伴隨肌肉痠痛;至於重症高風險族群方面,小於5歲的幼兒可能因嘔吐導致代謝性酸中毒,老年人則應注意脫水風險高,需監測尿量與電解質平衡。黃軒表示,在美國,據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估計,每年約有1900萬至2100萬人感染諾羅病毒,約佔全國人口的5%至6%。 由於諾羅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且可透過受污染的食物、水、人際接觸及氣溶膠等多種途徑傳播,全球每年就有6.77億至6.85億人感染諾羅病毒,全球已有超過20萬人因此身亡。對此,黃軒也列出了3大項防疫關鍵要點:一、個人衛生1、如廁後、進食前使用「抗菌肥皂搓洗20秒」,重點清潔「指縫與甲溝」。2、「酒精性乾洗手對諾羅病毒無效」!應優先選擇含次氯酸鈉(漂白水)的環境消毒劑。二、飲食安全1、貝類水產需以85°C以上加熱90秒方可滅活病毒。2、生熟食砧板分離,避免交叉污染。3、腹瀉期間禁止為他人備餐(症狀消退後仍需持續48小時)。三、環境消毒1、嘔吐物處理應穿戴手套與口罩,先以5,000ppm漂白水覆蓋30分鐘再清除。2、門把、電梯按鍵等常觸碰表面,每日以1,000ppm漂白水擦拭。最後,黃軒也指出,由於諾羅病毒為RNA病毒,使用抗生素無效,還可能加劇腸道菌群失衡,因此醫療的處置原則為支持性療法(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止吐劑應用等等。疾管署則呼籲,若出現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血便、意識改變等危險徵兆,應立即就醫。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5731/sm-be3a107d26211e2dbd6e67a159916617.jpg)
腹瀉病例激增!諾羅病毒疫情明顯升溫 專家示警:沒有特效藥
衛福部疾管署於11日表示,春節後,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2日至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302,644人次,近4週全國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兩著均為近5年來同時期最高。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215起,檢出諾羅病毒(212件,占98.6%)為多。而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也發文示警,表示「諾羅病毒沒有特效藥」。疾管署聲明中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其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接觸到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疾管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健康情形,如有疑似腸胃炎症狀應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而台大醫院兒科前醫師、YouTuber「蒼藍鴿」也在FB發文表示,罹患諾羅病毒的患者,身上常見有肌肉痠痛、上吐下瀉等症狀。在此他也補充一些有關諾羅病毒的重點如下:通常不需使用抗生素,因為是諾羅「病毒」通常也不需做糞便檢驗,因為沒有特效藥,驗了沒太大好處建議多補充電解質水,避開奶製品、油炸及粗纖維等食物通常觀察/服藥2至3天,症狀就會明顯好轉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95635/sm-f270a9e4d8ec613113d247834f8f6e98.jpg)
過年亂吃一通?春節後「30萬人慘拉進醫院」 腹瀉就診創10年來最高
春節後超過30萬人一路慘拉進醫院,衛福部疾管署表示,國內上周腹瀉門急診就診高達30萬2644人次,創下10年來同期最高,預期就診人次本周有機會反轉下降;同時,全國近四周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也是5年來最高,主要是餐飲旅宿業,檢出病原體以諾羅病毒占98.6%為多。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春節後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上周腹瀉門急診就診30萬2644人次,創下十年來同期最高,不過,她預估就診人次有機會本周出現反轉下降。另全國近4周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215起,以檢出諾羅病毒共212件,占98.6%為多。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圖/中國時報記者鄭郁蓁攝)疾管署指出,近期腹瀉群聚案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接觸到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疾管署呼籲,民眾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餐飲、團膳業者應落實廚房環境消毒與清潔,並留意工作人員(尤其是廚工)健康情形,如有疑似腸胃炎症狀應暫停工作,並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上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7/395217/sm-e22d22553db2d4e2c7cbda01d1319f48.jpg)
寒流來襲!21縣市低溫特報急凍10度以下 8地「非常寒冷」
寒流強勢來襲,中央氣象署今(9)日下午4時34分對21個縣市發布低溫特報,今晚至明(10日)晨各地天氣非常寒冷,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達橙色燈號為非常寒冷的有8個縣市,其中連江縣則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達黃色燈號代表寒冷的則有13個縣市,請民眾注意保暖。據中央氣象署低溫特報資料顯示,因寒流影響各地天氣非常寒冷,低溫特報發布範圍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連江縣等21縣市,預計影響時間從今晚至明晨11時。氣象署也提醒民眾,在加強保暖時,使用瓦斯熱水器及電暖器具應注意室內通風和用電安全;留意早晚溫差大導致之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關懷老人、遊民及弱勢族群避寒措施;避免長時間逗留在寒冷環境,強調冬季為流感號發季節,多注意手部衛生和咳嗽禮節;農作物及水產養殖業注意寒害。氣象署低溫特報資訊圖。(圖/中央氣象署提供)【橙色燈號】(非常寒冷,代表平地低溫10度以下且連續24小時12度以下):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宜蘭縣、連江縣(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黃色燈號】(寒冷,代表平地低溫10度以下):新竹市、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95088/sm-7c1088d26b2c531b78fa9e9ba4a4e926.jpg)
失落漁村1/僅一艘!全台唯一漁法「蹦火仔」瀕失傳 船長咬牙擔傳承重任
新北市金山區磺港漁港位在金山岬西南邊,由黃溪出海口闢建而成,17世紀因西班牙展領台灣,為運輸大屯山硫磺之對外通路得名「磺港」,此外也因此處漁獲量豐富,自清領時期就發展成漁村聚落,更有全台唯一的漁具漁法「蹦火仔」,近年卻因為年輕人口外流加上當地居民老化,漁港發展不進反退,「蹦火仔」也瀕臨失傳危機,在地的社區營造團隊「浪金山」見此情形,也拾起傳承重任,透過全方位的嘗試振興漁村。據了解,當地居民以海為生,以延繩釣漁業為大宗,傳統捕魚技法「蹦火仔」更是成為當地限定特色,為捕捉向光性極強的「青鱗魚」,早年漁民以竹子做成火把,藉由燃燒發出火光吸引魚群,到後來的煤油火源,到現在改以電石(磺石)加水產生乙炔氣體,都記錄文化傳承時與時代接軌的痕跡。蹦火仔是古人智慧展現的結晶,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從每年5月開始,青麟魚會開始湧入北海岸地區,一路到10月間都有機會見到漁民展現這項拿手絕活,點燃時「蹦」的聲響也為一大特點,在魚群躍出海面時以漏斗狀的叉手網進行捕撈,獨特的景象也讓其成為海面上最亮的一顆星。金山磺港近年因年輕人口外流加上當地居民老化,發展不進反退,讓當地人憂心忡忡。(圖/趙世勳攝)不同於追求高效率捕魚的現代漁船,「蹦火仔」漁法不僅事前準備作業繁瑣,出海後更是充滿挑戰,一艘船通常需要6至8位船員,而船長會站在船頭,憑藉著對魚場、海流的經驗,抓準時機點燃火炬,像指揮家一般控制磺火吸引青鱗魚隨他舞動,並和其它船員通力合作將魚網拉起,於船艙卸下漁獲後隨即準備下一次行動,如今這項先人的智慧卻瀕臨失傳。蹦火船船長簡士凱已經擔任火長已經4年,過去將青鱗魚南下當飼料魚販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前幾年礙於魚群生態改變,漁獲量減少直接影響到船員生計,本就不多的蹦火船也礙於現實被迫退場。簡士凱表示,受到魚況改變的衝擊,2020年起漁獲量嚴重減少,導致收入銳減無法維持家計,最慘澹時船員每月的薪水僅有1500元,到近兩年漁獲量雖有回升,卻又遇到銷售市場的改變,不再將青鱗魚作為飼料魚使用,接踵而來的挑戰影響到漁船的續存。「想到爸爸,就覺得能再堅持一下。」簡士凱感慨地說,當初會擔起傳承重任,是因為看見父親持續在這行努力,當時心想或許之後魚況就會好轉,無奈回升效果有限,於是他這兩年將經營重心轉為觀光取向,並與文化局合作培養相關人才例如船員及導覽員,讓「蹦火」的文化能延續下去。金山特有魚法「蹦火仔」結合先人智慧和環境友善,曾是北海岸最輝煌景色之一。(圖/新北市漁業處提供)「原本有4艘,前年只剩1艘。」浪金山成員潘姝伃感慨說,「蹦火仔」這項磺火捕魚技法在2015年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也從過往經濟取項轉型成觀光產業,卻因為文化變遷、人口外流等因素,導致漁村漸漸沒落,魚群的減少及觀光客所帶來的收益,不足以支撐這些「討海人」維持生計,進一步影響漁法的續存。浪金山負責人蔡文培和其團隊則從各方面伴展開漁村振興計畫,不只吸收在地居民的想法,也與藝術家進行跨界合作,並接手漁村餐廳進行轉型,同時利用閒置空間經營青年旅社,透過吃、住作為敲門磚,讓外界知道金山的好,進而吸引更多的資源及人流進入。蔡文培認為,金山坐擁豐富地理環境和人文特色,但對外的文化輸出力道卻相對薄弱,希望多管齊下,保留舊有文化底蘊的同時,並加入創新元素,讓越來越多遊客能來到磺港,進一步感受這個恬靜漁村的魅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94967/sm-815bdde397b63d2d6e9b61461ae021f9.jpg)
創近11個月新高!1月CPI飆至2.66% 主計總處估2月將收斂
春節效益、物價飆漲!主計總處7日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飆至2.66%,不僅連3個月超過通膨警戒線,更創近11個月新高;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今年農曆春節落在1月,不僅比較基期低,娛樂、機票、計程車費等,又因年節循例加價,導致物價漲勢擴大。屋漏偏逢連夜雨,美總統川普制裁伊朗石油輸出,國際油價起伏波動,國內油價下周將再調升,中油10日預計漲汽油價每公升0.2元、柴油更達0.7元,不但年後首漲,也是今年第三漲,汽油價將創5個月來新高;下周調整後,主力95無鉛汽油牌價估掛31.3元。主計總處統計七大類物價變動,雜項類漲幅4.16%最顯著,主因是個人照顧服務(保母費)、理容服務費等,因春節饋贈禮金、循例加價等影響,分別漲14.98%及4.97%;食物類上漲3.72%,主因蔬菜受低基數及年前需求增加影響,上漲20.3%,水果也同步上漲10.46%,食用油、水產品、外食費亦分別上漲5.66%、5.2%及3.17%,惟蛋類因雞蛋供過於求,價格下跌19.87%,抵銷部分漲幅。曹志弘坦言,蔬菜、水果、外食等,因民眾購買頻率高,房租居高不下,讓民眾對物價上漲感受深刻。值得注意的是,1月外食費漲3.17% ,創近10個月最大漲幅,曹志弘表示,先前外食費漲勢收斂至3%以下,若接下來幾個月維持3%以上,新一波漲勢可能來到;國際油價上漲,主計總處認為,美關稅戰開打、需求減少,油價之後可能下降。隨農曆年節結束,今年2月對比去年2月農曆年節的高基期,主計總處預測,2月CPI將會收斂,甚至有降至2%以下機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9/394879/sm-9505a035d869f969e54f791d02958a1a.jpg)
寒流來襲「20縣市低溫特報」 半個台灣亮橙燈…最冷不到6度
受到寒流影響,各地氣溫持續下降,而且越晚越冷,入夜後中部以北及宜蘭地區低溫將下降到8至10度,南部及花東地區11至13度。降雨主要在迎風面的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竹苗地區及馬祖有零星短暫雨,將影響到下周一清晨。氣象署今(7日)16時27分針對20縣市發布低溫特報,今晚至明日彰化以北、宜蘭、花蓮及金門、連江局部地區有持續10度左右或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防範。根據氣象署資訊,橙色燈號為「非常寒冷」,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台中市、彰化縣、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代表「平地最低氣溫攝氏6度以下,或平地最低氣溫攝氏10度以下,且連續24小時平地氣溫攝氏12度以下」。黃色燈號為「寒冷」,包括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台東縣,代表「平地最低氣溫攝氏10度以下」。20縣市低溫特報。(圖/中央氣象署)氣象署提醒加強保暖,使用瓦斯熱水器及電暖器具應注意室內通風及用電安全;預防低溫導致之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避免長時間逗留在寒冷環境,確保兒童之頭、頸、手和腳部溫暖,關懷老人、遊民及弱勢族群避寒措施;冬季為流感好發季節,請注意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生病在家休息;農作物及水產養殖業注意寒害。另外,氣象署15時55分也發布大雨特報,由於東北風影響,基隆北海岸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3縣市大雨特報。(圖/中央氣象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94627/sm-fe9388158a44ed4cc8297177a5ab31b0.jpg)
寒流發威「連冷3天」 9縣市低溫特報…最凍10度以下
又要變冷了!氣象署今(6日)發布低溫特報,明天寒流南下,下午開始各地氣溫下降,一直影響到下周一(10日)清晨,全台天氣轉變,有9個縣市感受非常寒冷,平地最低氣溫攝氏10度以下,提醒做好保暖工作。氣象署今天16時34分發布低溫特報,明天傍晚起台中以北、宜蘭及金門局部地區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亮「黃色燈號」,代表寒冷,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宜蘭縣、金門縣,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9縣市低溫特報。(圖/氣象署)氣象署提醒,使用瓦斯熱水器及電暖器具應注意室內通風及用電安全;留意早晚低溫導致之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關懷老人、遊民及弱勢族群避寒措施;農作物及水產養殖業注意寒害。 此外,今天各地雲量偏多,水氣也偏多,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及竹、苗地區有零星短暫雨,中南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的天氣。氣象署也在15時50分針對基隆市、新北市及宜蘭縣發布大雨特報,小心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3縣市大雨特報。(圖/氣象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93921/sm-5da63647e24d735bf20321e225eb3628.jpg)
冷氣團發威「16縣市低溫特報」 7地區非常寒冷!凍到這天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中央氣象署今(3)日下午4時28分針對16個縣市發布低溫特報,3日至5日影響最大,各地氣溫明顯偏低,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其中達黃色燈號代表寒冷的有8個縣市,而亮橙色燈號為非常寒冷的有7個縣市,而連江縣則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民眾注意防範。據中央氣象署低溫特報資料顯示,今至明(4日)晚苗栗以北、宜蘭及金門局部地區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橙色燈號)發生的機率,影響範圍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連江縣等16縣市;預計影響時間將持續到4日晚上7時。氣象署也提醒民眾,在加強保暖時,使用瓦斯熱水器及電暖器具應注意室內通風和用電安全;留意早晚溫差大導致之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關懷老人、遊民及弱勢族群避寒措施;避免長時間逗留在寒冷環境,強調冬季為流感號發季節,多注意手部衛生和咳嗽禮節;農作物及水產養殖業注意寒害。氣象署低溫特報資訊圖。(圖/中央氣象署提供)【橙色燈號】(非常寒冷,代表平地低溫10度以下且連續24小時12度以下):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宜蘭縣、金門縣【黃色燈號】(寒冷,代表平地低溫10度以下):基隆市、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花蓮縣、連江縣(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93528/sm-02f728c959134f7b78ef38b7ce9326d6.jpg)
2025看台灣/歐日韓都在重修與中國關係 孫明德:兩岸應慎思「供應鏈上的合作」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拉開國際局勢新頁,如今歐日韓等正考慮重修與中國關係,台灣如何迎接新挑戰?CTWANT記者採訪台灣經濟研究院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孫明德,他特別指出,「大陸企業內陸創業與出海布局,未來對台商形成強力競爭,如何能像與日美合作般的切入陸企供應鏈,是兩岸需慎思研究的方向。」八年前,川普擔任美國總統時對中國打了一場關稅貿易戰,繼任者拜登總統打晶片團體戰,如今川普重返白宮,1月20日就任第47屆美國總統,他的新政除了需獲國會支持,更必需顧及2026年期中選舉,包括美國國會眾議院、參議院成員改選,以及在期間還會選出新州長,在在影響川普2.0。台灣如何在新的美中關係中發揮優勢與迎接挑戰?CTWANT記者採訪到台灣經濟研究院主任孫明德,他開宗明義就說,「看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國與中國的最新互動,台灣要好好思考兩岸關係的下一步。」日相石破茂2024年10月1日上任不久,隨即對中國示好,12月25日中日兩國外長在北京會晤,日本提出對中國優惠簽證,雙方也繼9月逐步達成恢復進口日本水產品協議後,中國決定先進口日本牛肉,以及重啟進口精米討論等。孫明德說,日本和中國重新建立關係,避免在美中來往間腹背受敵;再看韓國,總統面臨罷免,反對黨則是偏向親北韓與中國;中國去年12月解除澳洲龍蝦進口令後,澳洲與中國正式結束長達四年的貿易戰等,「顯然當川普要透過關稅武器擊破各國時,世界各國也正在美、中兩國之間重新取得平衡,增加談判籌碼。」進一步來看兩岸經濟發展,孫明德說,這八年來大陸企業兵分兩路,一路從沿海城市移往內陸城市發展,像是西安、武漢、長沙、瀋陽、包頭等地「老廠新開」,另一路出口企業則投資海外,將電路板、電動車、手機組裝廠等,布建在泰國、越南、印度等。中國企業一路往內陸城市發展,另一路全面布建海外市場。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催生「國車自運」新機遇。(圖/新華社)「兩岸關係長久說要融合,但在台廠切入陸企供應鏈上,迄今沒有看到很明顯的實例。」孫明德說,台日在經貿上長久合作成績已有目共睹,日本會讓利給台灣企業,美國也讓台灣加入其供應鏈,這都是兩岸經濟上可以參考的模式。「適度讓利,互利共生,是企業間合作的開啟。」孫明德談到,台灣企業近年南移布局海外,分散供應鏈,模式是台廠單兵切入美日供應鏈。大陸海外布局則是全供應鏈出海,單以企業規模來看,台灣只有點,而大陸是全供應鏈整合,台廠競爭力相對辛苦。「川普上任之後,會推行很多政策刺激經濟,譬如減免所得稅;而中國大陸3月4日、5日將召開兩會(全國政協會議、全國人大會議),以及『十五五』的第15個五年規劃(2026-2030)揭示,將要推出的財政、貨幣及產業政策,都是台灣企業要觀察的重點項目。」孫明德說。至於台灣匯率、利率「雙率」未來走勢,孫明德認為,「比較大的挑戰是川普總統會要求亞洲貨幣升值,如果日、韓元被迫升值,台幣匯率就得跟著日韓走,以免失去價格競爭力。」聯準會在2025年可能因為川普新政及通膨,利率不降反升,而中國則採取寬鬆貨幣政策,藉此來穩住房市。美中兩大經濟體利率的變化,也將牽動台灣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93492/sm-5a1a592e81f2a93ee163eb9bfa06b873.jpg)
初四迎財神!大鈔打造「200萬金錢龜王」亮相 苗栗龍鳳宮湧求財人潮
民俗上大年初四是迎財神的日子,全台宮廟都有不同活動, 以全台最高媽祖神像聞名的竹南龍鳳宮,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廟方都會舉辦乞龜祈福擲龜王、猜燈謎、做元宵湯圓、製花燈等系列活動,當地春節期間熱鬧滾滾。相傳乞龜活動已傳承百餘年歷史,信眾過去會向媽祖擲筊乞求福龜保佑全家平安,福龜是用紅龜粿或紅龜包組成,乞得的福龜帶回家中,給家人、親友及街坊鄰居分食,分享福氣保佑平安。山本集團董事長林伸坤(左二)今與山本集團總裁謝宜蒨(左)及岳父岳母到竹南龍鳳宮共襄盛舉。(圖/宇澄生技)以前用麵龜為家人們祈福,隨著年代演變,廟方近年則改以現金製作金錢龜代替,便於搬動及長期供奉保存。廟方表示,金錢龜的紙鈔代表錢滾錢,信眾帶回去之後可當錢母,有人放在公司辦公桌上,也有人供奉神明桌上。帶著神冠的金錢龜,每隻都由不同面額的紙鈔堆作而成,十分搶手,今年最大的龜王是由面額2000元大鈔呈現,去年168萬,今年的龜王價值高達200萬,現場吸引許多婆婆媽媽們爭相合影,龜王左右兩旁的1000元紙鈔的金錢龜則分別為36萬和26萬元。山本集團董事長林伸坤每年都順利乞得金錢龜王。(圖/宇澄生技)金錢龜象徵金蛇年財源廣進,今年的龜王由山本集團、宇澄生技、山本富也、星星水產、山本耀建設、艾特盟檢驗中心等公司乞得。山本集團董事長林伸坤今天特地與山本集團總裁謝宜蒨及岳父岳母到竹南龍鳳宮共襄盛舉,祈求金蛇年旗下所有事業體財運亨通、生意興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93173/sm-80621ddcc01e884a631ede1edc83f1b3.jpg)
照顧小狗9天收入69萬 南韓「超特殊打工」需求直線上升
今年農曆春節,不僅有台灣放到9天長假,就連在南韓當地也是有著9天超長連假。而也因為許多南韓民眾都要返鄉的關係,放在家中的毛小孩無人看顧,於是當地便興起了「超特殊打工」需求,像是幫雇主照顧小狗9天,就可以有69萬韓元(折合新台幣約15704元)的收入。根據南韓《中央日報》報導指出,根據社群平台當勞(당근)的資料顯示,從8日至21日這段期間,與寵物相關的兼職招聘貼文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3.5倍,而每則貼文的應徵人數平均達24人,可見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其中,薪資最高的職缺之一是一則「9天內照顧法國鬥牛犬(프렌치 불독),報酬65萬韓元」的招聘資訊。據飼主說明,這隻狗狗因心理創傷無法與其他動物相處,因此需個別照顧,對照顧者的經驗與耐心要求較高。此外,許多短期寵物照顧工作也成為熱門兼職。例如,有人開出每帶狗散步1小時支付5000韓元(約新台幣113元)的報酬。另有一位居住在首爾(서울)麻浦區(마포구)的飼主,因為要離家數日,在社群上發文尋找能幫忙餵食觀賞魚3天的人,條件為每次餵食支付1萬韓元(約新台幣226元),若每天餵食兩次,3天下來的薪資總額可達6萬韓元(約新台幣1362元)。除了寵物照顧外,春節假期也帶動了其他短期勞動職缺的需求,例如許多返鄉過年的商家需要臨時工填補人手,因此煎餅、炸物廚師、水產市場貨品管理員、咖啡廳短期代班等兼職職缺也受到大量關注,部分職缺的應徵人數甚至高達數十人。專家分析,春節期間短期打工需求的大幅上升,不僅是因為長假期間人力短缺,也反映了當前韓國經濟不景氣,使得許多人選擇在假期間透過兼職工作增加收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93082/sm-f3778d80959286a4d2ebec2a540b3602.jpg)
腹瀉人數創5年同期新高 春節後單周逾23萬人恐衝急診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1月21日,第3週(1月12日至1月18日)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187,282人次,高於2020-2024年同期(102,371-158,399人次),近期腹瀉就診人次呈現上升趨勢。國內今年腹瀉疫情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估計腹瀉疫情還會持續攀升,春節後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23萬人,提醒民眾多加注意手部清潔與飲食衛生。全國近4週(2024年第52週至2025年第3週)共接獲246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去年同期(53起),創5年同期最高,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136起,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133件,占97.8%),其次是細菌性病原(2件,占1.5%)。群聚感染多發生在餐飲旅宿業,超過9成是檢出諾羅病毒,且預估腹瀉疫情還會持續攀升。疾管署指出,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依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較嚴重,尤其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等需要特別注意。曾淑慧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並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參與年菜調理,並儘速就醫或在家休息,避免接觸長者、幼兒,以減少病毒傳播機會。另外,農曆春節,民眾出遊、聚餐時,應落實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正確洗手,因為酒精無法有效抑制諾羅病毒,一定要使用肥皂或洗手乳。為兼顧民眾農曆春節期間傳染病就醫需求及急重症醫療量能與品質,獎勵急救責任醫院於初一至初三開設傳染病特別門診(簡稱特別門診),可診治呼吸道及腸胃道等多項傳染病,共計157家醫院配合開設,規劃開設約1,230診次(1/29(初一):393診次、1/30(初二):406診次、1/31(初三):431診次;最新資訊依各縣市衛生局公告為準),高於往年開設診次。特別門診開設醫院及診次等相關就醫資訊,已公布於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春節傳染病特別門診專區】(https://gov.tw/gvq)及各衛生局網站供民眾查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92748/sm-8fe4dc559672c0339661a6539b1f3449.jpg)
全國「單周18.7萬人」腹瀉就診 疾管署:諾羅病毒最多
疾病管制署表示,適逢農曆春節,民眾聚餐機會多,依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往年春節期間國內急性腹瀉就診人數較平日增加,籲請民眾春節假期務必留意手部衛生與飲食安全,如有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餐飲及旅宿業者務必加強環境及員工衛生管理,確保員工及民眾健康。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1月21日,第3週(1月12日至1月18日)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187,282人次,高於2020-2024年同期(102,371-158,399人次),近期腹瀉就診人次呈現上升趨勢;全國近4週(2024年第52週至2025年第3週)共接獲246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去年同期(53起),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136起,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133件,占97.8%),其次是細菌性病原(2件,占1.5%),提醒民眾注意防範。疾管署指出,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依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較嚴重,尤其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等需要特別注意。疾管署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並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有疑似症狀者應避免參與年菜調理,並儘速就醫或在家休息,避免接觸長者、幼兒,以減少病毒傳播機會。疾管署再次提醒,如有嘔吐或腹瀉等疑似症狀,應在家休息至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並請佩戴口罩,落實正確洗手、避免用手碰觸口鼻等衛生習慣,以降低病原藉由人與人接觸而增加傳播風險。相關資訊請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92667/sm-48d8f782b0b95d16e5ceeb1684b178a4.jpg)
11縣市低溫特報! 小年夜台中以北、宜蘭局部下探10度
中央氣象署於26日下午4時39分針對11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包括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宜蘭縣、花蓮縣、金門縣,指26日至29日清晨寒流影響,各地氣溫明顯偏低,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26日晚至27日台中以北及宜蘭局部地區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橙色燈號)發生的機率。低溫區域橙色燈號(非常寒冷)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宜蘭縣有持續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防範。黃色燈號(寒冷)花蓮縣、金門縣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注意。 氣象署提醒,使用瓦斯熱水器及電暖器具應注意室內通風及用電安全;預防低溫導致之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避免長時間逗留在寒冷環境,確保兒童之頭、頸、手和腳部溫暖,關懷老人、遊民及弱勢族群避寒措施;冬季為流感好發季節,請注意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生病在家休息;農作物及水產養殖業注意寒害。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5/392455/sm-42bc930782941c1f7c12ab1d4b6aa190.jpg)
烏金雙月1/魚蝦共舞迎小龍 鄭朝方帶路「益生菌」烏魚子上桌
「小龍」新春佳節到,訪友伴手禮少不了高貴的烏魚子美味,本刊走訪2024「神農獎」北台灣唯一漁業得主新竹縣的許豐立,揭露挑選烏魚子的撇步,還有養殖烏魚子常被詬病的「土味」,如何在「魚蝦共生」的益生菌養殖法下輕鬆破解。新竹縣竹北市臨海的拔仔窟地區高達66公頃的烏魚子養殖魚塭是全台最大,全台年產近半烏魚子都出自這裡,拔仔窟養殖班長、嘉豐水產負責人許豐立指出,台灣養殖烏魚子的品質不輸野生烏魚子,尤其在新竹「九降風」助攻下,烏魚結卵時間養殖水溫剛剛好,因此在南部煩惱全球暖化破壞水溫之際,全台緯度最北的拔仔窟烏魚子養殖業逆勢躍上版面。許豐立說,好的烏魚子從原本的「濕子」曬到重量大約四分之三最剛好,也就是1台斤曬到剩12兩左右,從冷凍庫用手指肉輕按,凹陷會很快回彈,解得最剛好也最好吃。烏魚養殖送來漁市場拍賣成交後,買家會交給工班現場取出烏魚卵,近年新竹「九降風」助攻烏魚養殖潮,取卵數量龐大,工班甚至要全天「輪三班」作業才能休息。(圖/許豐立提供)許豐立提醒,正常烏魚子深、淺顏色,就像水果的老欉、幼欉各有所好,但背部盡量呈黑色、陽光一照能透光為宜,吃起來也要「外鹹內不鹹」才對。至於烏魚子本身切片就可以生吃,也有人簡單油炸一下,外酥內Q,而老饕很推薦厚切吃個過癮,也不妨拿高梁酒、米酒半淹慢火煮,再翻面煮到收水即可。許豐立提起自家養殖歷程一路跌跌撞撞,早期父親在魚塭養殖草蝦,沒幾年就草草收攤,後來因病後,自己放下補習班事業,毅然決然投入養殖行業,但在推廣過程中,不少人說烏魚子的「土味」讓人搖頭,許豐立憑著自己科技人出身「解決問題」的信念,發現烏魚有吃「底泥」的天性,因此老是甩不掉「土味」,自己因緣際會下找到了養殖研究者胡暢茂,導入「益生菌」放在養殖池中,除了維持池中好菌,沉澱物也改善土壤,讓池底不再充滿烏漆抹黑的黑土,烏魚吃「底泥」時也能吃到益生好菌,成功甩開不少人怯步的異味,直球對決清蒸吃原味也不擔心,上市大受好評,每臺斤硬是比市價高出新台幣300元左右。烏魚子的製作過程十分繁瑣,必須對雌魚卵巢採集、清洗、去血、鹽漬、整形、乾燥到延壓,過程約需7至10天,是過年熱門的珍饈。(圖/許豐立提供)許豐立也說,自家養的池根本不用擔心化學添加,因為一旦有添加物「益生菌就白搭了」,因此改引進「魚蝦共生」方式,把白蝦帶進養殖池,而同樣受惠益生菌,白蝦也養得肥美活跳。許豐立說,自家白蝦不須「解凍」直接大火滾一分鐘後下蝦,三到五分鐘「捲起來」變成「蝦味先」象形「6」就撈,吃起來最剛好。竹北市長鄭朝方則說,以烏魚子周邊集合成的竹北「月光寶盒」伴手禮現正籌備中,而由許豐立等農友組成的「竹北好市」品牌也正擴大招募,共同推動市集優質化、品牌化。鄭朝方直讚,許豐立正積極導入AI科技與益生菌養殖等創新技術,開發多款烏魚創意產品,除了登上法國米其林指南官方專輯外,年後將進一步以烏魚子醬新品牌「反攻」日本,已有多家日本廠商來洽談,為竹北甚至台灣的漁業注入嶄新能量。鄭朝方也預告,竹北正以藍色經濟積極開發水月農業休閒區,也正籌備烏魚故事館,不僅將展示烏魚文化與產業價值,更要推動食農、食漁教育,舉辦各類互動活動,讓更多民眾親身瞭解烏魚養殖與水產文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92504/sm-e951b5ca1231a0f84dc125c0945bad5d.jpg)
年前偷排廢水?桃園稻田現大面積黑色廢水 環保局立即稽查
桃園市大園區吳厝路329號附近1處農田,疑遭廢水汙染,造成稻田大面積充斥黑色廢水,且水面上漂散油汙,民進黨籍議員游吾和,接獲民眾陳情抵現場,只見大面積黑色廢水擴散稻田、且飄散出牲畜排泄物的異味,要求桃園市環保局前往稽察。桃園市環保局表示,向上游沿線巡查,皆未發現事業排放油汙廢水情事,研判為上游農田犁地翻土及生活汙水產生之油脂淤積於下游緩流處。桃園市大園區吳厝路329號附近1處農田,疑遭廢水汙染,造成稻田大面積充斥黑色廢水,且水面上漂散油汙,地方接獲民眾陳情抵現場,要求相關單位前往稽查。(圖/環保局提供)游吾和表示,接獲里長通報後,立即前往現場並通報環保局派員前往稽查並進行取樣檢測,現場疑似有人排放污水,導致農地遭黑水覆蓋,受汙染,並飄散濃濃聲牲畜排泄物的異味,這樣的行為不僅危害環境,更對糧食安全造成威脅,要求相關單位依法查處,對違法行為絕不寬待,以維護民眾的健康與環境安全。同時呼籲民眾若發現類似情況,請隨時向相關單位通報,一起守護我們的家園與糧食安全。環保局表示,接獲通報後隨即派員會同陳情人至該地前方溝渠勘查,於溝渠水流緩慢處見有油脂淤積情形,現場檢測溝渠引水處水質pH7.3、水溫18度 、重金屬試紙銅及鎳未有反應、以燒杯檢視水色呈透明微黃未有明顯水質異常。另再至上游沿線巡查,皆未發現事業排放油汙廢水情事,研判為上游農田犁地翻土及生活汙水產生的油脂淤積於下游緩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