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化
」 新冠肺炎 疫情 疫苗 Omicron 確診10個肺炎住院「半數都新冠」 醫示警:1類人要注意
近期新冠疫情升溫,確診人數增多。對此,安南醫院胸腔內科醫師何建輝表示,近期手上10個肺炎住院,就有4至5個是新冠患者,雖然已經類流感化,但高齡共病長者仍須注意。何建輝近日在臉書粉絲專頁「胸腔內科-何建輝醫師 」發文表示,最近疫情變化,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指出,臨床觀察確實有變嚴重,前段時間新冠患者就醫時多是流鼻水、咳嗽等輕微症狀,但最近平均每10個就有7、8個會發燒、全身痠痛,較為嚴重,且症狀跟流感會有點像,若有快篩試劑,診所可以協助民眾篩檢,在診斷上較容易,也可供民眾帶回去給家人篩檢。對此,胸腔內科醫師邱華彥也留言說,「最近COVID-19真的越來越多,口罩解禁也是有關,建議大家進醫院還是要戴口罩,有上呼吸道症狀或發燒就拿免費快篩驗一下」。
XBB疫苗覆蓋率不足 專家憂心防疫不夠力國內重症個案數上升
新冠疫苗短暫出現搶打風潮,然而整體防疫覆蓋率仍顯不足。據疾管署23日報告,全球新冠疫情達到高點,上週(1/16-1/22)新增615例,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佔79%;自去年XBB疫苗開打以來,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即死亡案例中,未接種XBB疫苗者佔99%。新冠流感化不等於症狀流感化 低估疫情恐讓年長者陷危機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指出,大部分民眾對於新冠病毒仍存有迷思,以為自己感染過病毒,或打過三、四次新冠疫苗,身體應該還有抗體,以致對於最新公費XBB.1.5疫苗興趣缺缺,覺得沒有接種的必要性。針對新冠肺炎對於民眾威脅程度遠高於流感,但施打率卻無法拉升的現狀,台灣大學醫學院小兒感染科教授黃立民對此感到憂心。他表示,受到「防疫疲累」心理影響,許多民眾並未將新冠肺炎當成一回事,認為病毒已經流行超過三年,毒性應該弱化了,即使感染,症狀也只會小感冒。80多歲王先生即為典型個案,曾罹患腦中風、心肌梗塞,屬於新冠重症及死亡高風險族群。因這兩、三年來,陸續接種過三劑新冠疫苗,期間也曾確診過,而心生鬆懈。對於最新疫苗的接種,抱持著觀望態度。但沒想到,就在全家人在餐廳聚餐的幾天後,王先生出現發燒、咳嗽、胸悶、易喘等類流感症狀,行動力變差,被緊急送至急診,並確診為新冠肺炎,肺功能嚴重下降,只剩原本三分之一,因情況危急,被安排至加護病房。在台大醫療團隊搶救下,施以抗病毒藥物,才逐漸好轉。新冠疫苗如何打?疫苗困惑全都解!問題一:我聽說新冠病毒已經流感化,為什麼還要打疫苗?答:新冠流感化,代表他需要像流感一樣每年更新防護,但新冠的症狀還是比流感嚴重很多!如果是高齡、慢性病,或有免疫力低下的長者,還是有很高機率變成重症,不可不小心。【專家怎麼說?】國內感染症權威教授盛望徽警示,新冠所造成重症及死亡風險遠高於流感。一名80歲個案即在聚餐後感染新冠,肺功能急速下降住進加護病房,民眾切勿等閒視之,應儘速接種公費XBB.1.5疫苗。問題二:之前已經打過好多劑疫苗,為什麼還需要再施打呢?答:根據研究顯示,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類似,接種6-9個月後保護力即會大幅衰退,且新冠病毒變異快速,目前流行株已與之前不同,靠「舊版」疫苗保護力已經嚴重不足,有必要再接種「新版」XBB疫苗以恢復足夠保護力。【專家怎麼說?】前疾管署長、三軍總醫院特聘醫師張峰義表示,台灣過去打的疫苗,即使是Omicron變異株疫苗,到目前綜合抗體皆已幾乎歸零,新冠病毒不斷在全球變異,對長者來說風險相當高。此外,目前民眾「個人抵抗力不足」,更別說形成群體免疫力。他認為60歲以上的族群都應儘速施打XBB.1.5疫苗,才有辦法生成對抗JN.1變異株的抵抗力。問題三:現在XBB.1.5疫苗有哪些廠牌?答:XBB.1.5疫苗有莫德納與Novavax兩種選擇,二選一施打即可。年滿6個月以上就可施打莫德納疫苗,Novavax則需年滿12歲。兩款疫苗於安全性與有效性上都有足夠數據支持。【專家怎麼說?】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依據荷蘭今年針對60歲以上接種新冠XBB疫苗效益研究,對於預防感染後住院以及重症保護力高達七成。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公布最新疫苗建議,現有XBB.1.5疫苗對於XBB系列(EG.5、HK.3及HV.1等)及BA.2.86系列(BA.2.86、JN.1等)的變異株皆有保護力。問題四:打新冠疫苗前要預約登記嗎?我該去哪裡登記?答:各縣市都推出疫苗隨到隨打服務,詳情請參考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S-5JmAIzrG4ZqrESjI4xNQ內文整理自元氣網(受到「防疫疲累」影響 國人新冠肺炎疫苗施打率低讓專家憂心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1/7669530)
「這些」COVID-19高風險群不可大意 疫情日常化應3步驟最好防範準備
相較過去COVID-19疫情已趨緩,在許多人眼中新冠疫情已日常化、流感化,不過,臺大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古世基表示,民眾不應將COVID-19和流感畫上等號,雖然2者的症狀表現確實有點相似,但高風險族群,感染COVID-19後病毒其實並不會像流感一樣完全被清除。古世基醫師提醒,現在新冠病毒並未消失,而且重症、死亡風險依舊存在,COVID-19傳染力、重症風險甚至比流感還要高一點,民眾不可大意,應依3步驟做好4防範措施。COVID-19輕、中、重症 該如何區別、及早發現?現在感染COVID-19後,患者會有輕、中、重不同的表現。古世基醫師提到,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臨床上對於輕中重症有明確定義,會以「血氧」作為標準定義感染者的嚴重度,在自然情況下,若血氧濃度掉到94%以下就屬於「中症」,如果已經使用氧氣但血氧濃度仍低於94%就屬於「重症」。古世基醫師表示,中重症通常肺部會有發炎的情形,就是所謂的「新冠肺炎」,會影響到呼吸及血氧濃度、出現較嚴重的呼吸症狀,建議民眾可以自我監測血氧,尤其是高風險族群。「這些」都是高風險族群 注意4措施依3步驟防範COVID-19重症高風險族群與流感相似,古世基醫師提到,包括年長者(65歲以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BMI≧30、慢性腎病、慢性肺疾、慢性肝病、精神疾病、吸菸(或已戒菸者)、懷孕(或產後六周內)、氣喘、結核病、失能、失智症、癌症、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等,都是新冠重症高風險族群。古世基醫師強調,目前來講雖然一般健康的民眾,以應付流感的態度來防範新冠病毒是可以的,但對於上述這些高風險族群應該要特別注意以下4防範措施:戴口罩:除了政府規定須配戴口罩的場所外,民眾須有自我防範意識,建議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公共場所、人潮聚集處等,都應配戴口罩,若是聚會、聚餐等不得不拿下口罩的場域,建議民眾應考量自身身體狀況決定是否前往或配戴口罩。接種疫苗:特別是有出國需求、高風險群,建議應接種疫苗減輕感染嚴重度。自我監測:有症狀或接觸潛在感染者時,可利用快篩試劑篩檢,建議快篩2次,並間隔1-2天,如果快篩結果為陽性,應觀察症狀、自我監測血氧濃度。就醫:不論快篩與否,若症狀持續很久、自我監測血氧為94%以下,出現警訊時應前往就醫,尤其高風險族群更應盡快就醫。而民眾可以依「Know-Plan-Go」三步驟做好以上防範措施,古世基醫師說明,「Know」就是要自我警覺,主動了解危險因子、高風險族群、症狀等,自我警覺並做好防範。「Plan」就有如準備緊急救難包、做好完整計畫。古世基醫師表示,民眾應準備血氧監測器、快篩工具等2樣工具,並善用這些工具自我篩檢、自我檢測。至於「GO」就是就醫,古世基醫師提到,若自我篩檢後為陽性而且又是高風險族群就應盡快就醫,如果血氧不穩定掉到94%以下,更要趕快前往急診就醫,依不同的嚴重度前往診所、醫院、急診進行診斷治療。
確診後患糖尿病風險高 恐與新冠肺炎有關
高雄1名50多歲女子曾染新冠肺炎,過陣子後因飢餓難耐、吃東西仍無法止餓,前往阮綜合醫院急診,經急診醫師李念融檢查,發現女子當天血糖高到將近300mg/dL(正常值120mg/dL),因此推斷女子可能有新診斷的糖尿病。李念融表示,現已有研究顯示染疫新冠肺炎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因此民眾染疫後得多注意身體狀況。女子今年3月時出現飢餓感不止,怎麼吃都不會飽的症狀,飢餓難耐的她只能前往急診求助,並告知醫生日前才感染新冠肺炎,經李念融檢查,發現女子的血糖指數比正常值高了180mg/dL,研判是罹患糖尿病。李念融表示,未診斷及控制的糖尿病常有「3多」症狀,包含吃多、喝多、尿多。女子則是以吃多和難以緩解的飢餓感表現。而糖尿病人會有這症狀主要是因為胰島素的缺乏或抗性導致血液中的糖分無法飯後被細胞吸收和產生能量,而讓身體一直發出飢餓的訊號給大腦。李念融說明,由於女子先前感染過新冠肺炎,而現在已有研究提出新冠病毒感染及糖尿病的關聯性;發現經新冠病毒感染後而產生糖尿病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民眾須警惕雖新冠病毒感染有「流感化」的趨勢,但此感染不但會造成長新冠的後遺症,諸多慢性病,例如糖尿病的生成和加重風險也可能藉由這感染而大幅提高。李念融提醒,如民眾發現染疫後身體出現類似的症狀,建議盡早就醫檢查,必要時依內科醫師指示服用糖尿病藥物控制血糖且定期追蹤,並諮詢合格營養師做好飲食調整。
疫情後新危機再現 幼兒園腸病毒停班數激增
新冠肺炎疫情降級後,國人戴口罩、勤洗手的習慣也較為鬆懈,但最近不僅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多,連幼兒腸病毒疫情也升高,雲林縣從今年一月至今,因腸病毒停班的幼兒園累計已有58班、國小7班;其中,幼兒園5月間更有高達43班停課,相對去年一整年幼兒園及國小都是0班停課,值得關注。去年新冠肺炎仍在高峰期,民眾防疫滴水不漏,導致流感重症、腸病毒案例也都很少。根據雲林縣衛生局統計,去年全縣幼兒園、國小、安親班因腸病毒停課0班。不料,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緩和後,腸病毒卻蠢蠢欲動,幼兒園一月有4班停課、二月2班、三月3班、四月6班、五月尚未結束已高達43班,累計已達58班停課。至於國小部分,四月有3班、五月有4班停課;安親班或補習班停課,四月有2班、五月5班。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只要是呼吸道感染的疾病,脫口罩感染的風險就會提高。雲林縣的腸病毒停課機制是腸病毒流行警訊期間,托兒所、安親班、托嬰中心、幼稚園、小學、補習班等,1周內同一班級有2名以上幼童感染,建議停課1至2周。鑑於新冠肺炎流感化,最近感染人數也有上升的趨勢,雲林縣不少學校仍繃緊神經,不敢鬆懈。斗六市鎮南國小有31班國小生、5班幼兒園,3年來養成的戴口罩習慣至今仍維持,只有吃飯、喝水、拍照、上體育課才脫下。校長梁博雍指出,個人衛生習慣很重要,雖然新冠肺炎降級,多數家長仍希望小朋友維持戴口罩;小朋友若忘記戴口罩進校門,自己也會跑回車上拿,甚至拍照時也不願取下,該校3國小生、幼兒園都未發生腸病毒案例。衛生局表示,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約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預防腸病毒首重勤洗手,可使用酒精含量60%至95%乾洗手液清潔雙手。
新冠疫情流感化 藍綠立委籲衛福部滾動調整防疫政策
因應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於穩定,本月17日起全面放寬公共運輸口罩配戴規定,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還表示,目前已在進行法定傳染病改類相關準備工作,估計下周會正式宣布降級時程,預計5月初正式由第5類傳染病改為第4類;對此,民進黨立委吳玉琴及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20)日皆擔憂,指出在新冠肺炎流感化方向下,衛福部應持續滾動調整防疫政策。針對後疫情時期的分級醫療制度,朝野立委都相當關心,並針對新冠病毒藥物實際使用狀況進行質詢,確保國內高危險族群能在後疫情時代,還能得到健康安全保障。吳玉琴表示,立法院厚生會3月召開「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會中專家指稱新冠肺炎口服藥重症風險因子的採認標準,美國與台灣在年齡、高血壓、BMI等項目有所不同部分,期待衛福部在新冠肺炎流感化方向下,防疫政策可以持續滾動研議修正。楊瓊瓔則表示,在防疫措施逐步放寬之際,應針對免疫負載現象採取相關作為,避免新冠肺炎與流感同時感染,造成重症案例增加。她也說,既然新冠肺炎死亡率高於流感,建議衛福部參照國外指引擴大重症風險因子認定,包括年齡下降至60歲、BMI值下降至25,以及納入吸菸、未接受疫苗和高血壓患者。對於藍綠立委的建議,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會將委員建議帶回專家會議進行討論,且因為資源有限,抗病毒藥物必須使用在刀口上,鼓勵藥廠在EUA即將屆期前盡快進行藥證申請,取得藥證後得比照克流感藥物,提供民眾自費購買機制。他也指出,新冠肺炎目前死亡率為千分之1.9,流感死亡率則是小於千分之1,但因為皆是透過飛沫傳染,因此防治方式類似,建議民眾配戴口罩避免感染相關疾病。此外,吳玉琴也提醒,年度口服抗病毒藥物預算是否有進行編列?薛瑞元表示,已經有匡列公務預算,將持續提供高危險族群公費使用抗病毒藥物,至於採購數量則視疫情變化決定。楊瓊瓔強調,未雨綢繆很重要,呼籲衛福部謹慎調整政策。
大搶1400億商機/砸40億海運大理石蓋台中長榮酒店 建築師這樣流傳總裁故事
疫情三年間,長榮集團除了分家之爭外,旗下台中長榮桂冠酒店在創辦張家鼓勵下,參加國際巧克力大賽屢屢獲獎,CTWANT記者調查,迎接後疫情國旅及觀光客商機,長榮酒店即將推出全新「采寓」副品牌,走文創時尚特色商旅路線,地點並選在發源地台中,鄰近秋紅谷、國家歌劇院。三月下旬,CTWANT記者走訪創設三十年、採取歐風典雅設計的長榮桂冠酒店台中店,包含土地造價高達40億元,創辦人張榮發大手筆耗資成立「長榮桂冠酒店」品牌,迄今仍讓人瞠目結舌。「全館看得到的地面、牆面與圓柱的大理石、花崗岩,皆是張總裁堅持要從義大利海運來台的,曾做壞過一次就再重運」在台中店一待二十多年的公關部經理陳怡如跟記者說。陳怡如還道出建築師、房客間津津樂道流傳的總裁故事,「每每走進大門一望多達五層樓迴旋梯,婚娶新人從樓上走台階高貴氣派;再看到房內使用的義大利國寶級Dubini原木家具,桌面竟是放射狀年輪紋路,相當珍貴,非常佩服總裁的獨特慧眼。」長榮酒店始於1993年,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創立,是台灣首家原創的國際旅館品牌,包括基隆、台北、台中及檳城、曼谷、巴黎與上海等城市自營的長榮桂冠酒店,還有接受委託籌設及經營管理的台糖長榮酒店(台南)、長榮鳳凰酒店(礁溪)及長榮文苑酒店(嘉義)共十家,台中長榮桂冠則為創始店。長榮國際旅業部副課長吳家維表示,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旅遊業受到嚴重衝擊,長榮酒店也不可避免,雖逢此逆境,旗下十家酒店仍陸續進行大廳、餐廳、泳池等硬體改裝,以及設備添購作業,而位於泰國曼谷長榮桂冠酒店二館也於2020年逆勢開幕,擴增客房量。同時,國內據點也增購壁掛式給皂機、電動車充電樁,啟用自助入住、退房機與AI智能語音管家等;且除了「長榮」品牌,並於明年推出結合文創、時尚與智能的特色商旅,首家據點則落腳台中。台中長榮桂冠酒店打造歐風迴旋梯,迄今仍為飯店觀光界經典之作。(圖/黃威彬攝)就在CTWANT記者實際走訪台中長榮桂冠酒店,看到二樓介紹創設歷史展示中,得知長榮即將推出的副品牌名稱已敲定為「采寓」Halo house,準備後疫時代進一步擴展旅宿飯店觀光版圖。吳家維說,長榮酒店國內外據點在疫情時間都以該國國人旅遊為主要客源,但隨著全球疫情流感化及各國旅客入境政策解封,國際觀光旅客及商務旅客皆已逐漸回流,目前以上海酒店尤為顯著,商旅客源占比已回復至疫情前。儘管疫情重挫餐飲營收,各店婚宴市場大幅下滑,陳怡如透露說,「台中店一樓點心坊的甜點巧克力、生乳捲原是當作伴手禮選項,現在一躍成了明星商品」。CTWANT調查,原來是在疫情期間,長榮創辦人張家鼓勵主廚張志宏參加巧克力國際比賽,因而激勵團隊研發創意,先是一舉拿下2020年「ICA巧克力大賽」亞太區金銀銅牌,去年還在英國皇家學院(AOC)巧克力大賽中奪一金四銀二銅,在巧克力市場中闖出一條新路挹注台中店營收,從年收45萬元翻漲35倍到去年破了1700萬元新紀錄。旅業部副廚藝總監白宜平則進一步分析,不僅如此,台中酒店由主廚曹茗欽領軍的全法式冠品鐵板燒,經常見到一周來訪四、五次熟悉面孔,就連可供續碗的「涼拌洋蔥」也讓人記憶深刻,原來摻著蘋果粒帶來的甜甜滋味,可是出自總裁夫人的創意。「有異於同業多走日式鐵板燒,台中酒店法式手法即是先上熱湯、奶油、麵包與沙拉,還要研發熬製多樣化醬汁,創造與講究原始鮮味美食的和諧度」。單是台中長榮桂冠酒店點心坊巧克力,2022年帶來營收近2千萬元。(圖/黃威彬攝)台中長榮桂冠酒店定位為品牌旗艦店與訓練基地,其中獨有的法式冠品鐵板燒為該館餐飲特色。(圖/黃威彬攝)至於國內六家店營收情況,吳家維則說,這三年來親子客群占六成,但隨著疫情穩定、國境開放,整體商務旅客占比也提升至三成,今年春節、228連假,營收均較去年成長88%及36%,單是長榮酒店官網線上訂房也隨勢成長五成。以台中長榮桂冠酒店來說,2022年營收達5.6億元,「幾乎已經快回到疫情前」公關部經理陳怡如分析說,「我們將一樓商店空間改建為親子遊憩室,而且是讓父母都可以跟小孩一起玩的電動遊戲,像是馬利歐兄弟、打彈珠等走懷舊風,也在國內旅遊市場搶占先機」。嘉義正逢櫻花季,長榮文苑酒店也趁勢推出日本美食節吸客。(圖/黃威彬攝)至於嘉義長榮文苑酒店也別出心裁邀請嘉義人、知名Youtuber蔡阿嘎及嘎嫂二伯共同打造haha baby主題房,注入紅黃藍三色「擁抱點點」嶄新設計風格吸睛,業務部行銷總監鄧祥仁說,「推出以來住房率可說是全壘打,已預訂到暑假旺季」,「我們靠近高鐵嘉義站,車程不到10分鐘,因此還與高鐵合作,搭高鐵入住者就有七折票價優惠,嘉義可堪稱是花都,櫻花、黃金風鈴木、紫藤花、阿勃勒等花季接力上場,來此賞花客也很多。」此外,CTWANT也調查,疫情期間數位宅經濟需求崛起,長榮酒店從2020年開始引進智能設備,減少人員接觸同時也加快服務流程、即時性服務,例如在嘉義酒店即可使用自助入住、退房機,可免排隊等候櫃檯服務,房內還有「小美犀」AI智能助理,依著指令說話提問,就可幫忙找歌曲、推薦旅遊行程等,還可查天氣或設定起床鈴等服務。鄧祥仁說,「現在很多旅客訂房前還會詢問是否設有電動車充電樁,長榮酒店陸續於基隆、台中、嘉義、台南、礁溪酒店之停車場設置之外,三年前新設的嘉義店建物與裝潢,高規格打造為金級環保標章旅館,也因此搶到特定客源訂單,顯見愈來愈多企業客戶、民眾非常重視環保議題。」泰國為世界觀光熱門點,長榮桂冠酒店曼谷店於疫情前即展開新建二館。(圖/長榮國際提供)
BNT最快5月赴台談合作!莊人祥:購買劑量「沒有底線」
新冠肺炎流感化,疾管署署長莊人祥接受本報專訪透露,BNT原廠最快5月將來台接洽合作計畫,我國可望向其購買次世代疫苗,加上原本今年採購的15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民眾至少有2種品牌可選擇。至於採購多少?莊人祥語帶保留說,和BNT合作「沒有底線」。國內2021年向美國莫德納簽訂2年共3500萬劑新冠疫苗供應合約,至今尚有約1794萬劑未到貨;而去年已到貨疫苗還有逾300萬劑沒施打。莊人祥表示,目前國內次世代疫苗僅莫德納,希望比照流感,分散風險,提供民眾多1種選擇。若不敢打mRNA疫苗,仍可打Novavax蛋白質疫苗。他說,已和BNT原廠接洽,對方高層預計5月來台,且合作不限定新冠疫苗,預計次世代疫苗購買劑量與金額等「不會有底線」。由於BNT疫苗的亞洲代理權仍在上海復星,要如何跨越此「障礙」和原廠對談?莊人祥說,與原廠是否有「其他合作方式」,也要看談了之後的結果,「就像指揮官王必勝一直以來說的,希望和BNT直接談。」衛福部長薛瑞元也證實,BNT原廠5月會派人來,不免會談到代理權、疫苗購買等議題,但是否買次世代疫苗,他說,還沒確定,不知道BNT未來是否有新產品。疫情趨緩後,民眾接種疫苗意願不高,即使指揮中心推出「疫苗+1」活動,但每天僅接種2萬人出頭,莊人祥坦言「數字波動不大」;若又採購疫苗,會不會打不完?他說,可能還要找其他方式鼓勵民眾接種。
立法院辦新冠肺炎公聽會 醫療公衛專家提疫後政策建議
立委林為洲、溫玉霞、立法院厚生會和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今(13)日共同主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並針對抗病毒藥物的實際使用狀況、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評估,以及長新冠後遺症治療方針等議題進行討論,與會立委要求行政部門須採納專家學者意見,檢討評估相關政策,以降低新冠中重症和死亡發生。新冠肺炎對國人健康危害逐漸降低,但病毒的傳播力與重症、住院率還是明顯高於季節性流感,公聽會今日針對抗病毒藥物的實際使用狀況、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評估、長新冠後遺症治療方針,以及基層確診醫療制度等議題進行討論,並由疾病管制署長莊人祥代表將專家建議帶回進行政策討論和研議。長庚大學醫學院教授黃景泰表示,患者症狀需要進行嚴重度分級,進而針對不同嚴重度的患者進行相對應醫療處置。他說,在預防重症上,除了接種疫苗外,最重要的是抗病毒藥物治療,藉此降低高危險族群發生重症或病程延長的可能性,建議放寬高危險因子定義,例如下修年齡規定及納入更多相關共病。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新冠肺炎死亡率至今仍明顯高於季節性流感,政府應參考國外最新研究文獻、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指引,擴大重症風險因子判定範圍,包含納入年齡大於60歲、小於64歲,以及BMI大於25、小於30,現在或曾經吸菸者、未及時接種疫苗者,以及高血壓患者。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表示,國外抗病毒藥物實際使用風險評估結果,顯示高血壓患者使用抗病毒藥物後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高血壓及腦血管疾病也應該被視為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之一。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美國肥胖定義為BMI≧25,新冠肺炎重症風險因子納入肥胖,台灣參考美國CDC,同樣納入肥胖作為新冠重症風險因子,但建議至少將現有的重症風險因子BMI≧30下修至27。台大醫學系系主任盛望徽認為,疫苗接種很重要外,早期給予抗病毒藥品可以降低長新冠風險。中央研究院生醫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則期盼,針對確診死亡案例的給藥時間進行相關分析研究,釐清確診死亡與給藥時程的關聯性。溫玉霞建議,因應60歲以上高死亡率,應研擬放寬60-64歲使用,依專家建議將高血壓、BMI≧25均列入高風險族群。與會的立委黃秀芳也要求,新冠病毒流感化後,要確保藥物準備量充足,藥品的公費和自費應有明確機制。針對公聽會與會專家建議和委員的要求,會議主席林為洲要求行政部門納入相關政策檢討評估,以利降低新冠中重症和死亡發生。
228連假放不夠?上班族自製「假陽性快篩」 1關鍵露餡被識破
此次228紀念日放了3天連假,但就有某公司主管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家員工疑似為了多放幾天連假,竟動起了歪腦筋,在22日交上DIY的假陽性快篩盤,想請主管核准5天的防疫假,讓自己的228連假「自動升級」為7天,不過主管過幾小時後竟發現快篩盤的T線糊到C線上面,當場識破員工的假陽性快篩計畫。有位主管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22日收到員工的陽性快篩,於是核准了員工的5天防疫假,不料過段時間再看快篩盤,T線呈現暈染狀態,更直接糊到C線上,才讓這名主管恍然大悟,驚覺自己是被員工的假快篩所騙。但因疫情趨向流感化,大多數民眾都已染疫過,許多民眾知道自己確診過1次後就難以再確診第2次,又或是認為自己有「天選之人」的體質,就會發揮美術精神,自製假陽性快篩來請假。瑞文診所醫師李瑞文表示,自己也有遇過民眾直接用紅筆畫上篩檢盤,帶來診所判陽的;但當時為了顧及雙方顏面,因此用民眾所做快篩不夠精確的理由,由醫師執行或請民眾再重新做一次快篩。李瑞文說,但快篩作假其實分辨得出來,光是用紅筆畫上去的色澤與質感,就跟真正陽性的篩檢盤相差甚遠,若是仔細辨別還是可判斷的。李瑞文解釋,新冠疫情屬於病毒性的傳染,一般而言只要病毒亞型(病毒株)不一樣,都一樣有可能會第2次確診或第3次確診,與疫情邁入流感化並無相關性。至於是否得過第1次就很難得第2次的部分,只要第1次染疫所產生的抗體還存在體內,就很難再次得到同樣的病毒株;但是若抗體已逐漸消失,還是會得到第2次,只是症狀可能會變得比較輕微。對於民間的「天選之人」傳奇,李瑞文分析成2類,1為真正的未確診的民眾,可能跟病毒尚未進入體內或是本身的抵抗力較好,能將病毒擋在體外或是基因等影響所致。2為其實已受到新冠感染,但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而忽略了檢驗步驟,或者是無精準的檢驗方式,以至於臨床上認為未有感染到新冠病毒。李瑞文強調,感染任何病毒都一樣,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症狀,這跟個人的抵抗力,對病毒的免疫反應程度、基因或者是病毒量多寡有絕大部分的相關。因此建議民眾在目前不斷有新的新冠病毒株主導疫情的時代,除了做好個人的防護衛生,戴口罩與勤洗手之外,若無特殊考量,建議打完3劑新冠疫苗,(包含次世代疫苗)。
新冠病毒「感冒化」? 李秉穎:未來不用每年打疫苗
世界各國皆關注新冠病毒的未來發展,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2日提出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新冠病毒最終將走向「感冒化」,而非當前主流認為的「流感化」,估計未來可不用每年打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王必勝則指出,新冠感冒化確實有可能,不過,今年難以達成。李秉穎指出,目前已知的感冒病毒共100多種,其中有4個為冠狀病毒,若將來新冠走向感冒化,將成第5個感冒冠狀病毒,意味著將來人們得到新冠,使用支持性治療藥物即可,不必每年接種1次疫苗。雖然如此,但李秉穎認為,目前感染新冠的死亡率仍比流感高,因此,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未來的防疫工作也應將重點放在毫無保護力的新生兒,以及免疫功能缺損的成年族群,這兩個族群仍可能要接受常規接種。對於新冠病毒未來可能走向感冒化,王必勝表示,依據目前的疾病嚴重度排名,依舊是新冠第一,其次為流感、感冒,即便國內已有近半數民眾感染,加上7成多的3劑疫苗覆蓋率,但新冠重症與死亡率仍遠高於流感,顯示其危險性仍比流感高很多。王必勝認為,新冠將來確實可能成為感冒,但要在今年達到感冒化恐不太可能,現階段仍鼓勵民眾接種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國內已有近400萬人接種次世代疫苗,加上目前庫存的BA.4/5疫苗仍有212萬劑,呼籲國人只要符合資格,應踴躍接種提升保護力,指揮中心也會視需求,評估有無增購的必要性。
何時解散指揮中心? 王必勝坦言:5月有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3年,外界關注何時能調整法定傳染病分類,解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ACIP小組召集人李秉穎今日上午預估時間點可能落在5、6月,指揮官王必勝也在下午進一步透露,5月將會有重大改變。李秉穎今接受《新聞放鞭炮》採訪時指出,現在全世界都回到正常生活,包含台灣也是,民眾至餐廳用餐或是電影院都沒問題,差別在於還要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可在5、6月份解散,屆時新冠病毒也會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降至第4類。對於5月是否有機會調整傳染病分類,王必勝下午回應,「我想有可能」,一方面疾病正在朝向流感化,日本5月8日也會進行大幅度改變,美國則是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宣布,還是把新冠肺炎當作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的最高等級,但據了解,他們也會在3個月後再做另1次的開會,屆時可能會有新的調整,因此我們預估,時間點可能會落在5月。
李秉穎談新冠將「感冒化」而非流感化 民眾以後不必每年打疫苗
新冠病毒未來的發展為何?目前國際間的主流觀點認為將流感化,因此未來可能比照預防流感的方式,每年接種一次疫苗。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天卻提出,新冠病毒最終將走向感冒化而非流感化,大部分民眾以後可不用每年打疫苗,與主流觀點大相逕庭。李秉穎今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訪問時提到,他早在2020年就預測,隨著全世界有越來越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其將來的發展一定會走向感冒化,也就是說新冠病毒未來的致病嚴重度將不及流感病毒,可視為一般感冒病毒看待。李秉穎提到,目前已知的感冒病毒共有一百多種,其中有四個為冠狀病毒,將來新冠若真的感冒化,將成為第五個感冒的冠狀病毒,這也意味將來人們得到新冠病毒,用支持性治療的藥物即可,也不用每年都接種一次疫苗。不過新冠病毒感冒化的觀點,國內已有不少專家曾經提出,包含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以及中研院院士陳培哲都曾公開認為,新冠病毒最終將感冒化,其最大關鍵在於,新冠病毒的變異程度相對於流感實在是太小了。雖然如此,但李秉穎仍認為,當前感染新冠後的死亡率仍比流感略高,因此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判斷新冠病毒的真正走向,未來防疫工作也應將重點放在毫無保護力的新生兒,以及免疫功能缺損的成年族群,這兩族群仍可能要進行常規接種。至於國內口罩禁令解除,以及新冠能否降級等問題,李秉穎認為,現在全世界都回到正常生活,包含台灣也是,民眾至餐廳用餐或是電影院都沒問題,差別在於還要戴口罩,估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可在5、6月份解散,屆時新冠病毒也會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至第四類。
陸大開國門各國加嚴防堵 李秉穎:估中2月疫情趨緩「WHO可考慮降級」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起起伏伏,世界各國紛紛放棄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大開國門解封,人口數眾多的中國大陸,也開始跟上其他國家的腳步,鬆綁出入境限制。但一鬆綁疫情隨之爆炸的結果,讓世界各國對大陸遊客充滿戒心,紛紛加嚴邊境檢疫,不過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認為,這段時間是個陣痛期,他預估大概2月後,中國大陸疫情可望趨緩,屆時WHO其時可考慮,是否把新冠肺炎降級。李秉穎今天在節目專訪時指出,不少國家都很憂心,人口這麼多的中國大陸,一旦解封,人民往其他國家移動,恐讓世界再掀一波疫情。但他預估2月後中國大陸整體的新冠疫情就會趨緩,現在的防堵是屬於「陣痛期」。李秉穎根據過去防疫的經驗解釋,通常在解封後,或新的變異株出現,約莫在1個半月至2個月內,疫情達到新一波高峰後,就會開始往下降,所以他認為,從大陸約在上個月底宣布解封後,「你算2個月後,它疫情就會開始下降」。李秉穎並認為,等到中國大陸的新冠疫情過去後,WHO應可考慮要不要降級。而主持人周玉蔻接著詢問,若全世界陸續解封、恢復正常,今年是否還需要打新冠疫苗?李秉穎回應,若新冠肺炎流感化,每個人之後可能就要固定打新冠疫苗;但若是走向感冒化,就不用再刻意打疫苗。而流感化跟感冒化的差別,在於「重症比例」,若重症比例沒有超過流感,就是感冒化。
醫療量能受挑戰!確診居家照護關懷將取消惹議論 醫師公會:恐癱瘓急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發文地方政府及醫事團體,明年1月15日起將取消確診居家照護個案管理,引發基層醫師反彈。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今天發布聲明指出,確診者關懷服務可視為住院隔離治療的延伸,面對第三波Omicron疫情將至,不宜忽視年長者、洗腎、慢性病等高風險性病人的需求而貿然修訂,建議指揮中心重新溝通討論,以維護民眾生命健康。醫師公會全聯會今天晚間發布聲明指出,自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全國醫療院所及醫療人員全力配合政府及指揮中心的各項防疫政策,今年4月台灣本土COVID-19疫情大爆發迄今,基層診所承擔大量確診個案居家照護,且在醫院及基層診所分流分級合作下,穩定台灣醫療量能,守住全民生命健康。醫師公會全聯會透過聲明表示,現值國內冬季流感高峰期、春節假期大量人口移動,中國大陸近期爆發大量確診,有可能產生更危險的變異病毒株,且中國大陸宣布防疫政策將大幅解封,加以指揮中心預估國內第三波疫情將來臨,於此關鍵時刻,不宜貿然修訂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相關醫療照護費用給付標準,以免影響對民眾照護品質,並造成防疫破口社會動盪不安。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強調,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由醫療機構主動聯關懷確診者,即時提供醫療詢及照護,在傳染染病防治業務上,可視為確診者住院隔離治療的延伸;雖然新冠肺炎已趨流感化,然而對於年長者、洗腎、慢性病等高風險性病人,倘於過年期間沒有居家照護,且各醫院人力單薄的情況下,恐癱痪各大醫院急診,恐影響對民眾照護的品質。醫師公會全聯會認為,COVID-19疫情已進入第三年,台灣的防疫成果得來不易,現階段面臨春節期間人力短缺及大陸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在疫情的最後一哩路,本會強烈建議,不宜修訂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給付標準,應由政府編列特別公務預算支應對確診個案之相關醫療照護費用,以守護民眾的健康。
傳明年「2時間點」將解散…指揮中心回應了 衛福部:降級後再討論
隨著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各項防疫措施逐步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是否解散備受關注,外傳退場時間可能落在明年元旦或農曆年後。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澄清,有關指揮中心之降級或解除,係由行政院之政策決定,指揮中心能否解除,需視疫情變化而定,並未設定具體時間。指揮中心今日表示,媒體報導「指揮中心可能兩時間點解散」等訊息係屬誤傳,請民眾勿輕信及轉傳,有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降級或解除係由行政院之政策決定。未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能否解除,主要根據COVID-19疫情流感化及防疫工作常規化的條件而定,並未設定具體時間。另一方面,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石崇良今天上午受訪時提到,外界都很關心指揮中心何時解散,目前相關單位已在積極研議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四類的確切時間,至於指揮中心解散還沒有明確時程,會等新冠肺炎降級為第四類後再行討論。指揮中心重申,防疫相關資訊應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內容為主,提醒民眾收到來路不明訊息多加留意、查證,切勿轉傳散播。詳情請上官網查詢 (https://gov.tw/5gp)。
「心臟驟停」是新冠後遺症?青少年散步「打了個噴嚏」 9秒後突倒地不治
全球在遭受新冠疫情長達2年多的肆虐後,終於逐漸邁向流感化,但有研究發現,高達60%~70%的康復者會出現輕重不一的後遺症,像是咳嗽、喘、腦霧、胸悶及頭痛等,不過日前竟有一名年輕男子只是打了個噴嚏,便倒地猝死,且已發生多起類似案例,懷疑是新冠後遺症。根據外媒報導,印度北方邦密拉特一名18歲青少年祖拜爾(Zubair),於2日晚間與其他3名友人在巷弄邊走邊聊天,怎料祖拜爾打了個噴嚏後身體出現不適,走路呈現搖搖晃晃,一開始還試圖扶著朋友的肩膀,下秒竟應聲倒地,其餘友人見狀急忙攙扶,但祖拜爾已失去意識,雖然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但最終仍不幸逝世。報導指出,近期已經發生多起類似事件,一名年輕男子在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賽巴巴神廟做禮拜,低下頭跪拜後就再也沒有站起來,後來被發現已當場猝死;另一名新娘則是在進行結婚儀式時,突然心臟病發倒地不起。對此,有醫學專家表示,像這種無聲的心臟驟停是新冠肺炎的後遺症,已經開始造成大規模的猝死發生。
何時降級?指揮中心提2大條件 王必勝:非常期待
本土確診數連續7周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祭出多項鬆綁措施,包括室外免戴口罩等,是否代表指揮中心降級不遠了?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須滿足疫情流感化、工作常態化2項條件,達成後再由行政院決定,並樂觀表示「我個人非常期待這一天到來」。王必勝指出,本土疫情已進入「社區低度流行」,將持續宣布鬆綁措施,有幾個方向,首先是「病例通報定義」,是否參考國外做法,高風險或中重症以上個案才通報,這涉及到作業程序改變,將優先討論。新冠肺炎何時可望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王必勝表示,需視國外疫情和國內趨勢,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仍持續列為緊急公衛事件,需要再觀察一下。指揮中心目前仍維持一級開設,何時降級或解散?王必勝說明2大條件,第一是疫情流感化,第二是工作常態化,至於是否達到條件,將由行政院聽取報告後決定。他強調,自己非常期待這一天的到來,表示疫情已經流感化、可以常態地應對。至於指揮中心降級及傳染病降類的時間點,王必勝表示「這些要看趨勢、沒辦法提前預估。」國外狀況也是一樣,要邊走邊看,所以現在沒辦法給大家一個時間,條件到了就會去做。外傳防疫工作告一段落後,王必勝將在年底接任部立桃園醫院院長。對此他並未證實或否認,而是引用新北市長侯友宜的金句,巧妙回應「把握當下好好做事!」另外,王必勝宣布,本周起如無特殊疫情變化,指揮中心不再每天直播,改為每周一、四舉辦例行記者會,其餘天數以新聞稿發布疫情相關資訊。
二階段口罩鬆綁何時實施?張上淳:春節後可望上路
本土疫情持續趨緩,國內口罩政策最快月底鬆綁,面對後防疫時代,行政院首席防疫顧問張上淳指出,國外流行XBB、BQ1,「台灣遲早也會面對」,不過確診數高峰應不會高於BA.5,會一波一波趨緩,他仍建議,第二階段口罩鬆綁,至少應落在春節以後,傳播風險會較低。國外新型變異株陸續出現,國內今起開放施打BA.5次世代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首波40.7萬劑的BA.5疫苗上午已陸續配送,各地方衛生局可依自行規劃的時程安排接種,包含台北台大、長庚醫院在內,今起就將開始接種。張上淳表示,台灣已經不是清零模式,當國外開始出現XBB、BQ1病毒,也將會隨著返國民眾帶來台灣社區,流行的時間點會慢於國外,所幸感染規模會一波一波的下降,就像BA.5沒有BA.2高。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新冠疫苗接種應適可而止,國內已有800萬人感染,且還有很多黑數,台灣的群體免疫及將近8成的疫苗覆蓋,可讓疫情走入流感化,依據流感的經驗,每年約僅需300萬至600萬劑疫苗。對於未來疫苗接種對象,張上淳指出,目前概念上已趨向高風險者以及特定族群才要施打後續的疫苗,包含高齡長輩、會照顧高風險者,包含醫護人員、家中有脆弱族群者,施打疫苗對保護家中年長脆弱族群是有幫忙的。至於口罩禁令,第一階段戶外不必配戴約本月底上路,但第二階段何時推動較合適?張上淳表示,就防疫立場而言,至少要度過秋冬、春節後會比較合適,預期明年初就有機會,不過,仍要考慮民眾期待與疫情變化,如流感可能會上升,都是觀察部分。
次世代疫苗接種應適可而止(王任賢)
新冠次世代疫苗絕對不是第5劑疫苗,應定位於年度追加疫苗。台灣已預約到20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不能因為錯誤的政策,不但浪費更多的民脂民膏,還會步上想打疫苗的人打不到,不好的疫苗又沒人要的雙重窘境,為未來的總統大選,增加被民眾唾棄的話題。疫苗不管第幾劑,都是為加強第一劑的持久效果。即所謂1劑反應,2劑著床。老的疫苗作用為追加只需要打1劑。至於疫苗要打幾劑才標準,完全要看3期臨床的結果,對新冠疫苗而言2劑最正規。國光公司的新冠疫苗在修訂送審時,就是因為提出接種3劑的方案遭到指揮中心否決,整個疫苗的研發被迫移轉國外。可見指揮中心對於新冠疫苗應該打2劑是早有定見。後來怎麼又催打3至4劑,甚至高端戰士還可能要打到6劑。原因當然是疫苗買太多,必須打完,盡量不能銷毀。更不能像高端疫苗一樣在面臨銷毀大限前,還必須夜奔陳時中競選總部,商量統一對策,共同擘畫度過政治難關的方法。當然廠商推銷,也是重要原因,利用對老抗原反應,吹噓對新變種病毒的效果,欺騙群眾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人多打幾劑。台灣的效果,疫苗打越多劑的月份,新冠疫情越嚴重。所以新冠疫苗接種還是應該適可而止,加上國內目前已有800萬人感染,黑數可能更多。這些自然感染過的人,比打人工疫苗還有效,台灣的群體免疫在3、4波大疫情的折騰下,及將近8成的疫苗覆蓋,大致上已經完成。因為依據流感的經驗,每次大流行來襲約可侵犯20%的人,接連3、4波再加上疫苗接種應該就可讓疫情走入流感化。新冠此時已經完全具備流感化的條件了,大流行也可仿效拜登總統大方的宣布結束。面對後續仍會出現的變種病毒,在群體免疫完善的情況下,只要醫療機構完善運作,死亡率就能壓低至季節性流感的萬分之一。此時針對新變種的次世代疫苗,只需接種1劑,當作追加。任務為降低死亡率,接種族群為弱勢容易致死族群。依據流感的經驗,每年約僅需300萬至600萬劑疫苗。但是蘇貞昌院長在去年大筆一揮就買過多的2000萬劑莫德納疫苗,又在銷售壓力之下,看來要把錯的疫苗先用完才能多元採購。讓需要次世代疫苗的弱勢族群,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必須要接受自己不合適的疫苗,這是踐踏弱勢族群的霸道行為。政府不該老看到訂購的2000萬劑今年要全部用完,是可以分多年採購,每年留下部分份額給其他廠牌的次世代疫苗,特殊族群的特殊需求才能獲得滿足,跟流感疫苗一樣。照顧弱勢是政府的責任,疫苗打不完還可用高端模式搪塞,更何況只是分期採買,犯不著就如此糟蹋弱勢。(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