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票價
」 台鐵 票價 漲價 高鐵 電價![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95727/sm-e8cc6701f67eee595e878073db1a6545.jpg)
台鐵出招軋高鐵!搶攻西部幹線旅客 增班北中直達車
台鐵去年客運量2.37億人次、高鐵7825萬人次皆創新高。面對高鐵假日一票難求,台鐵出招搶攻西部幹線旅客,今年改點擬將台北至台中直達車增至每日12列。目前高鐵、台鐵北中快車平日分別約24、9班,行車時間分別1小時內、2小時內,未來台鐵漲票價後,與高鐵票差縮至199元,旅客恐因兩者站點有異而選擇運具。台鐵去年總運量2億3707萬271人次創歷史高峰,台鐵分析,去年第一季長途旅客增加,但受地震影響,中長途旅客減少約1%,不過短途旅客約增加4%,推估為民眾公共運具的運用移轉,從私人運具轉至公共運具,再加TPASS通勤月票助攻,其成效與原預期差不多,故運量增長。台鐵也評估,因應高鐵一票難求,西部幹線如何透過加開直達車吸客,規畫今年5至6月的年度改點,增加台北至台中直達車,目前每日正常行駛約8至10列,擬增至每日12列,但仍要考量各站運輸情形,直達車也可能開到彰化或高雄,但強調「北中直達車必然會增班」。觀察雙鐵北中直達車11日現況,台鐵台北至台中站,非快車行車時間約2至3小時,行車時間在1.5至2小時內班次有9班,自強號全票375元;高鐵台北至台中站,行車時間在47至51分鐘內班次有24班,全票700元。不過,未來台鐵調漲票價後,台北至台中自強號可能從375元漲至501元,雙鐵票差自325元縮減至199元,高鐵行車時間則較台鐵快超過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但雙鐵站點有異,台鐵台中站位於台中市區,高鐵站座落烏日,若台鐵北中直達車增班,有望吸引欲前往市區的旅客搭乘。台灣高鐵去年運量7825萬483人次也創新高,台灣高鐵指出,運量成長與經濟成長、區域產業發展、人口遷徙、城際運輸市場競爭情勢等有關,因疫後經濟與產業發展熱絡、都會人口持續向外擴散,故運量明顯成長,後續將定期檢討供需,視需要實施短期增班與常態增班。台灣高鐵總經理鄭光遠日前也透露,周五、六、日運量可達8成,周一至四不到6成,祭出離峰優惠吸引不趕時間者,盼增周間運量並分流人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94474/sm-94a8fb43a8fef7c070677722a3cbc2e8.jpg)
30年來首漲!台鐵調高票價 高鐵、客運暫不跟進
各運具票價比較台鐵票價終於要漲了,公司採取「短程漲多、長程漲少」的策略,期盼能留住長途旅客,但既然已開第一槍,也將牽動高鐵與客運的票價與市場版圖。高鐵先前曾高喊成本大漲,外界關切高鐵是否跟漲,交通部長陳世凱說,「還真的沒人跟我說過」,台灣高鐵公司及客運業者昨回應,沒有漲價規畫。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電價、物價已漲了好幾波,台鐵漲票價外,30年沒調漲的水價,也醞釀調漲,若國營事業齊漲,對民生物價不僅衝擊大,還有帶頭效果,且川普2.0、加徵關稅才正要開始,全年通膨(CPI)要維持2%以下幾乎不可能。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祕書長黃柏森則認為,西部走廊主要的大眾運輸工具,無論是高鐵、台鐵或客運,整體票價都算是便宜的,台鐵票價是最久沒動的,但高鐵、客運也都有檢討空間。台鐵這波採短程漲多、長程漲少來設計,長途的影響較有感,往返北高的旅客能否接受多100多元,還是轉頭去搭高鐵,其實還需要時間觀察。黃柏森指出,現在大家看到平均漲幅26.8%會覺得很多,實際上拉長到30年來看,這漲幅只有一點點。不過畢竟是漲價,可能牽動其他運具業者調整營運,交通部作為監理機關,不能讓個別運具出現過度虧損,要想辦法讓市場走向平衡。台北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表示,客運業暫時沒有要跟進調漲票價,但對台鐵票價調整是樂觀其成,也顯示主管機關有意讓票價回歸成本面,務實檢討。他呼籲交通部,未來對運價、票價調整,可以核實反映營運成本。針對台鐵已確定調漲票價,先前高鐵曾多次高喊物價成本大漲,若票價仍維持現況,預估2026年資金缺口將達高峰期,因此台鐵漲了,下一步是否就是台灣高鐵?陳世凱昨回應,去年底開始就很多人在問,但高鐵裡「還真的沒人跟我說過」。高鐵昨回應,有關基本費率與票價調漲與否,將由經理部門依照合約相關規定,綜合考量內部之營運成本,外部之社會經濟環境情勢、市場競爭及供需情形等,進行整體評估後,適時報請董事會討論決定。殷乃平指出,除台鐵票價一口氣漲了26.8%外,近30年沒調漲的水價,日前傳出研擬今年要調漲4成,國營事業若齊漲,對民生物價不僅衝擊大,還有帶頭效果,「今年對消費者來說,生活將是非常辛苦的一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394223/sm-0fd5d22c5c65842578b9d01a3a715d97.jpg)
台鐵火車票將調漲!恐一口氣漲近3成 北高自強號824變975元
台鐵公司5日召開董事會,由於去年虧損137.9億元創新高,票價合理化方案將再度提報董事會討論,據了解,台鐵提出新票價方案,以3%為合理報酬率,輔以長途遞遠遞減等措施控制漲幅,平均漲幅自35.62%降至26.8%,台北至高雄自強號票價由824元漲至975元,調升18.3%,守住千元上限。台鐵董事長杜微4日表示,須待董事會同意才能定案。平均漲幅26.8% 董事會今討論台鐵票價已凍漲30年,2024年是轉型為國營公司的第一年,台鐵原預估首年營運虧損約74億元,去年底上修至120億元,但最新會計月報顯示,去年虧損137.9億元,較2021年虧損130億元、2022年的111億元、2023年的114.3億元都高,創史上最大虧損。台鐵分析虧損擴大原因,包括去年首次依公司化規定,依收入和資本額固定比例提撥職工福利金約23億元,再加天災頻繁,票箱收入原估可有185億元,但實際約174億元,人事費用增加,再加上長年未調票價,使得財務負擔沉重。提撥職工福利金23億 加重虧損台鐵強調,帳面虧損137億元,但為配合執行政策,支出達199.53億元,顯示台鐵其實有盈餘,是因配合政策才呈虧損,雖去年地震與颱風頻繁,重創運輸本業與鐵道觀光,但日均客運量達64.77萬人次,較前年增7.8%,客運收入也較前年增約7億元,另便當、商品及資產開發收入也皆有成長。台鐵凍漲票價多年造成虧損,都由政府補貼,去年9月曾根據立法院規定公式,提報合理報酬率3%、4%、5%方案至董事會,平均漲幅分別為35.62%、40.41%及44.52%,因欠缺相關評估資料,遭退回要求補正再議。票價調整方案5日下午再次叩關董事會,據了解,目前各界對調漲票價並無強烈反對意見,交通部長陳世凱已承諾在春節後務實討論,5日董事會也僅排1項議程,就是討論票價,過關機會頗高。台北板橋區間車 15元變22元台鐵經營團隊近日密切與官方、勞工、專家學者董事群及外部單位溝通、爭取支持,各界也已有共識「要馬兒跑也要給馬兒吃草」,盼此案盡快通過董事會,早日送交通部費率審議委員會審查。團隊此次同樣擬3種方案並加入敏感度分析,各方案短中長途調整不同,以報酬率3%為基礎,再加優惠調整,因遞遠遞減有不同公式,建議方案將平均漲幅降至26.8%,且短中長途漲幅不同,短途乘客有TPASS月票與常客優惠,故不受影響。若採此方案試算,台北至板橋區間車票價將自15元漲至22元,台北至板橋自強號也自23元漲至34元;中程台北至台中自強號375元調至501元,台北至花蓮自強號440元漲至583元,台北至花蓮區間車則從283元漲至375元;長途台北至高雄824元漲至975元,未破千元大關,避免旅客轉移到高鐵。長途未破千元 避免流失乘客漲幅下調後,台鐵預估須自行吸收16.73億元,期能保持中程競爭力,也不流失長途乘客,短途則有TPASS吸收,降低對民眾衝擊。「要留住客人!」杜微表示,盼減少調票價對民眾影響並服務更多人,若3%報酬率方案以優惠調整,詳細漲幅降多少仍視董事會討論而定。依台鐵規畫,若票價合理化方案通過董事會,5日有初步說明外,6日也計畫透過記者會詳細說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74519/sm-df949801ab9d0e7473c2bdec99a809b0.jpg)
台鐵票價喊漲 12月17日董事會將討論
台鐵票價凍漲29年,台鐵公司今年9月將漲價方案提報給董事會,遭退回要求補充說明,接下來預計12月17日才會再召開董事會,董事長杜微表示,12月董事會討論行車安全議題,也可能討論票價。不過,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已喊出「明年春節前不漲」,即使台鐵董事會點頭,送到交通部很可能暫被壓下冷處理。台鐵公司董事會在今年9月10日曾討論票價調漲,營運單位依據合理報酬率3%、4%、5%,算出調幅35.62%、40.41%、44.52%等3種方案,若以3%推算,現行台北-板橋區間車票價15元將漲至20元。但董事會認為,報告中缺乏票價調整評估、與其他運具比較、敏感度分析等資料,將方案退回修正。此外,台電10月16日調漲產業電價,用電大戶台鐵也被漲價7%,每年增加4.56億元電費,同樣衝擊台鐵營運,9月提出的票價調整方案並未將該因素考慮進去。另據了解,對於台鐵營運成本的計算,交通部與台鐵公司持不同看法,台鐵認為應該把設備折舊列入計算,交通部則認為台鐵已經公司化,且政府承接了債務與配合政策造成的虧損,未來的購車、工程建設、設備維修都有預算支應,不應將其納入票價考量。根據台鐵原先規畫,票價調整方案應該在10月22日董事會時再次提出,但台鐵於開會前臨時抽回,當時對外的說法是資料準備不全。11月又因董事的行程安排問題,會議無法召開,因此台鐵將於12月17日再舉行董事會,目前議程上沒有調漲票價議題,但也不排除列入討論。台鐵公司董事長杜微表示,預計12月開董事會時,會討論行車安全議題,也可能討論票價。他說,票價漲幅不會納入電費增加的4.56億元,後續視董監事意見審查或調整,通過後盡速提報交通部審查。杜微強調,今年是台鐵公司化第一年,營收成績比去年好,包括票箱收入、附業和資產開發等。但台鐵面臨龐大折舊費用、資金籌措等問題,帳面上是虧損,這並非經營問題。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72968/sm-34289b5e51a603e9844b394c4b6ca693.jpg)
票價蠢動1/電價三年暴漲75%捷運票價凍袜條 怨中央懲罰大眾交通運輸
10月21日,台中市長盧秀燕偕手台北市長蔣萬安簽署台中捷運藍線合作備忘錄,象徵兩市捷運建設深度合作,蔣萬安也在會中聲援盧倡議的8成碳費留縣市主張。據了解,今年接連兩波電價大漲,用電成本大增,而政府又刻意抑制票價浮動,已經壓得大眾運輸業喘不過氣來,蔣萬安將持續爭取捷運適用優惠電價,避免點燃萬齊漲的「引信」。蔣萬安日前曾列席行政院會,爭取將北捷、桃捷、中捷、高捷等大眾捷運,列入電價優惠對象,但政院沒有明確回應。日前,他改弦更張,建請北市藍委推動修改經濟部主管的「優惠電價辦法」,讓國內所有捷運系統都適用優惠電價,並將「捷運車站」用電一併納入優惠電價範圍。台北捷運運量逐年增加,111年度約5.9億人次,112年度成長到7.1億人次。北捷強調,近年努力節電,包括非油壓電梯照明改LED燈具,儘管遭部份乘客抱怨太熱,仍堅持使用高能源效率空調設備,盛夏控制站內冷氣溫度,配合賴總統推動2050年淨零碳排綠生活目標,提升大眾捷運使用率,減少汽機車使用人口。但近年不斷調高的電價,對北捷營運形成龐大壓力。北市府指出,民國111年台灣全年總用電7.22億度中,軌道動力用電(捷運、臺鐵、高鐵、纜車等)達40%,雖經縣市政府及軌道業者不斷爭取,但經濟部給予的用電優惠極少,且時有時無,相較於北捷每年為配合政府「凈零排碳」上交的電費,不成比例。捷運是公認的低碳運輸,近年卻因為電價不斷上漲,營運成本大增,票價面臨調整壓力,在野立委擔心部份民眾回頭使用汽機車,增加碳排。(圖/黃耀徵攝)本刊調查,經濟部111年核准的軌道電力優惠為5%,佔業者電費成本僅1.5%,112年經濟部以「買電成本」高於平均電價為由,不提供捷運業者電價優惠,113年又以國際能源價格趨勢、台電買電成本仍高,也未提供電價優惠,政府雖另頒給北捷節能優惠,但去年全年僅100萬元,相較電費成本上漲每年以億元計,杯水車薪。北捷公司目前股東結構是北市府73.75%,交通部17.14%,新北市政府8.75%,其餘股東為唐榮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等。北捷表示,近年旅客人數雖穩定小幅成長,但電價成本、租金都持續大漲,北捷112年度不含環狀線,虧損21.55億,唯因北捷還有經營小巨蛋與新兒童樂園固有盈餘,盈虧相抵後,今年合併盈餘0.98億,113年度1到9月,本業虧損金額是12.39億,盈虧互抵後,整體盈餘4.11億元。據了解,北捷近來主張切割主副業,另成立公司管理副業,收入回歸市庫,以真實反應捷運營運成本,也擔心因部份議員一直喊凍漲票價,影響北捷重置基金收入(用於買新車廂、提升服務品質)但如此一來,捷運每年本業虧損就得由北市府負擔,朝野議員仍有不同意見,暫時還沒有明確答案。市府強調,北捷肩負雙北大眾運輸重責,因此將建議立委修改電價優惠辦法,比照公私立大學、高中用電,給予軌道業者優惠電價(電價錶打97折)或「適度凍漲」,並將「捷運車站用電」一併納入優惠,降低業者財務壓力,抗通膨達成零碳生活目標。全國五條捷運業者組成「五捷聯盟」,並在今年兩度去函行政院與經濟部,爭取電價凍漲或者適用優惠電價,但到目前為止都未得到中央回應。(圖/趙世勳攝)其實,早在台電今年4月首波電價上漲(電價平均調幅11%)前,台中市長盧秀燕就預估中捷不包括車站內店面的間接電價,每年電價將因而大增1500萬元以上。在大眾運輸系統長期壓低票價與電價不斷上漲夾擊下,捷運系統的虧損正持續擴大,捷運業者終將不敵營運成本壓力,基於物價穩定考量,她串連各地捷運業者向中央請命爭取電價優惠;但10月產業用價再調漲14%,中捷自估電費將再暴增2200萬元。回顧從111年7月起迄今,捷運電費已4次調漲,前3次漲幅分別是15%、17%及14%,加上此次又調漲14%,累計加乘漲幅已逼近75%。知情人士說,面對中央凍漲的「道德性」呼籲,地方政府卻已無計可施,寄望蔣萬安向中央力爭能有好結果。全台運量最大的北捷已經連27年未曾調整票價,如今電價不斷上漲對捷運營運形成壓力。據悉,北捷11月將開董事會,針對電價成本不斷提高擬定因應策略,一旦爭取優惠費價「觸礁」,北捷票價恐怕「鳴槍」起漲。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9/372969/sm-37baf21b3a6083597a456ab38e6fefea.jpg)
票價蠢動2/漲電價邏輯亂 立委喊砍補貼台電2000億不冤枉
北市長蔣萬安請託立委修法,將全國捷運系統與站體電價一併凍漲或優惠,讓立委察覺10月漲電價邏輯混亂,更凸顯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補貼台電2000億作法的不合理。立委指出,經濟部處理電價調漲,讓人直覺「會吵才有糖吃」,例如同樣都是與健康相關產業,醫院原不適用優惠電價,強力爭取後可以適用,但國內藥廠爭取無效,電價仍漲好漲滿。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批判,錯誤能源政策,讓台電近年已漲近4成電費,政府還要編列明年預算,補貼台電2000億元,每位國民相當於付出近9000元,每戶要多付2.1萬元,更別提產業用電從2022年迄今已漲66%,只要錯誤能源政策不改,台電就會持續生債,納稅人左手多繳電費、右手繳稅還得再補貼一次,他因此對藍委下達軍令狀,補貼台電的2000億絕不能放行。因台電喊冤,總預算撥補2000億預算「實為補貼全民」,綠委更揚言在野黨若砍這2000億預算,就必須扛下民眾電費可能再漲之責,曾一度讓部份立委對砍2000億,有些投鼠忌器。但捷運業者再度疾呼中央正視業者電價成本急速成長,台電塞責的說法因而不攻自破,讓立委刪預算更有底氣。立委徐巧芯在總質詢時問卓揆,為何全國捷運從10月起電價漲14%,反而是用電衰退的軌道業者,例如纜車業能可以適用7%漲幅,然而政院推出通勤月票一卡通TPASS,鼓勵節能減碳,捷運為何卻被排除在電價優惠外?若捷運考量電價成本大漲而漲票價,民眾會不會回頭騎機車、開車,反而增加碳排量。立委質疑經濟部10月電價調漲邏輯紊亂,例如各縣市捷運比照產業漲14%,漲好漲滿,反倒是被視為觀光休閒纜車業,卻能享受7%的電價調幅優惠。圖為九族文化村頗負盛名的觀光纜車(圖/翻攝自九族文化村纜車)立委黃健豪呼應指出,交通部因應電價上漲作法,就是強力壓制台鐵、高鐵明年春節前不准漲,綠議員也施壓反對台中捷運漲價,就是怕大眾運輸票價上漲恐帶動「萬物齊漲」引民怨。但捷運虧損若肇因於電價上漲,豈不就形同步上台電因能源政策錯誤虧損的後塵?政府能補貼台電、為何不能補貼捷運?難道真是變相懲罰捷運業者?北市立委羅智強說,過去三年北捷電費大漲54%,總計電費成本已多增10億以上,中央總不能冷眼旁觀,全要北捷用盈餘吸收,否則哪來的錢買新車廂、提升服務品質?他強調,既然馬政府時期台電能轉虧為盈,民進黨執政後大推非核家園,僅2022、2023年就大虧5000億,難道立院只要放行2000億補貼預算就當沒事,台電持續虧損的原因與解方都不用問?「答案很簡單,就是民進黨放著便宜的電不用,堅持要台電買昂貴的電,放著一度1.13元的核電不用,堅持買每度成本5至6元的綠電,台電賣綠電價格卻僅約3元,這怎可能不虧損?」民眾黨立委張啟楷堅持,行政院編列明年補貼台電的第一個1000億預算時,曾承諾不會漲電價,結果電價10月卻已再度上漲,政院若要撥補台電第二個1000億,當然要將10月已漲的電價先退還全民,才能繼續討論下去。立委張啟楷批評經濟部,曾經承諾以不漲電價來爭取立院放行總預算補助台電1000億,但台電在10月第二度漲了電價,卻還要立院同意補貼台電「第二個1000億」,承諾根本不算數。(圖/翻攝自張啟楷臉書)行政院前財經政委、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梁啟源警告,台電今年虧損1083億元,可說是民進黨堅持廢核代價,明年還有核電機組要退場,預估明年台電虧損恐增1200億,後年台電虧損更上看1300億元,對比台灣核電廠「能源轉換效率」達90%,綠電(再生能源)卻僅10%到20%,當美國已有50座核電廠延役,台灣卻堅持廢核,悖離國際趨勢。反之,政府若願重啟核電,每個核電機組僅需100到200億元支出、一兩年內就能重啟,又何苦每年拿納稅人的血汗補貼台電、在立院吵得面紅耳赤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4/371224/sm-1adc0b84474dc54a9a267b8438c70a16.jpg)
立委曝新自強號內裝缺點 籲台鐵應從細節開始提升服務品質
台鐵列車陸續汰舊換新,繼去年520輛EMU900型通勤電車全數交車後,台鐵10年購車計畫中的EMU3000型城際電聯車,也在今年8月完全交車,成為「新自強號」陸續營運。民眾黨立委林國成今天在立院質詢時表示,新自強號的車體是由日本打造,內裝則是台廠負責,雖然有新車投入營運是好事一件,也是台鐵改變形象的第一關,但是新自強號的內裝設計的小缺點卻又讓台鐵美意打折扣。台鐵董事長杜微表示,以他個人經驗,新自強號的整體表現還不錯,至於內裝國產化,也是列車國造政策的一環,但的確有些細節待改善,例如新自強號的座椅,當初台鐵招標設計,是以防火為主,美學就被質疑,旅客舒適度確實還有進步空間。林國成指出,台鐵採購日本製新自強號、內裝國產是好事,但是內裝不少細節仍看出台鐵招標有問題,不夠用心,就難以提昇服務品質。(圖/翻拍國會頻道)林國成則表示,他接到民眾陳情,質疑新自強號座椅不舒適,因為椅背與椅墊成90度,不符人體工學,這與「美學」沒關,既然台鐵內設「改造小組」,內裝為何不求做到「零缺點」?鐵路的服務品質就在這些小細節上。除此之外,新自強號座椅雖設有充電座,但卻是設在座椅下方,乘客很難直接找到,甚至要彎腰或蹲在走道才能用。林國成還問,新自強號座位雖設計了「杯座」但空間太小,連一瓶礦泉水都放不進去,既然要設計,為何不考量一般旅客的實際需求?台鐵究竟是有設計、沒設計,招標時都沒想到嗎?林國成說,如果這些細節代表的品質無法改進提昇,台鐵要漲票價恐怕很難過民眾這關。他也不解,照理說台灣不是不重視品質的國家,台鐵列車的內裝怎麼會出這些問題,雖然是小細節,但小細節就是代表服務品質。交長陳世凱及杜微則表示,台鐵已經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林國成則盼台鐵要說到做到,不然他會請交通委員會再排一次「改進專案報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70680/sm-30d7ab34a1fa918e1589973d97e0ceec.jpg)
國道客運載客量衰退36% 11月台北轉運站2樓淪為空城
國道客運載客量崩跌,交通部公路局統計顯示,去年載客量僅5209萬8966人次,較疫情前衰退36%,收入方面也大減42%,加上缺工、成本上升、客源流失等問題,業者經營環境艱困,因此所有業者為節省租金,全面退出台北轉運站2樓。2019年國道客運載客量達8138萬4170人次,2020年碰上新冠疫情,大跌至6400萬7036人次,2021與2022年皆僅有約4300萬人次,直到去年才稍微回升至5209萬8966人次,營收也只剩58億350萬元。目前台北轉運站2樓承租業者為國光、新竹與三重客運,3樓有統聯、豪泰與豐原客運,4樓有國光、和欣與葛瑪蘭客運。為降低成本,國光客運宣布11月5日起,原本在台北轉運站2樓的站點共18條路線,全面改租4樓閒置月台。而國光客運搬走後,三重客運和新竹客運租金反而會漲,業者也無力承擔,只能搬至3樓,預計一個月約省10萬。換句話說,11月5日起,台北轉運站2樓將淪為空城。此外,國道客運業者申請調整17年未變動的國道客運運價,交通部交通費率審議會4月12日通過調漲案,國光客運9月19日率先宣布,29條中長程路線於10月3日起調漲票價。國光客運表示,客源大量流失,月台租金仍與疫情前2019年相同,業者真的撐不住,轉換月台至較高樓層,雖然對旅客會有些不便,但光在台北轉運站,國光客運每年須支付近1800萬元租金,以移至4樓試算,每年約可節省逾600萬元,費用相當可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70272/sm-09a55391fb03d9efb4dfb97dad852113.jpg)
載客量少、成本增!全台17條國道客運「11月齊漲價」 漲幅1至30元
國道客運載客量減少,各項營運成本增加,經營環境艱困,交通部今年5月核定運價漲幅上限,公路局統計,目前已有37條實施調漲票價,後續在11月還有17條路線調整票價,漲幅介於1至30元之間。國道客運路線總數達149條,自今年5月1日起至今,由各區監理所審核於核定上限票價範圍內同意備查並已實施者,共有37條,調漲幅度介於1至36元之間。公路局今表示,另由各區監理所審核於核定上限票價範圍內同意備查,預計於11月1日或11月2日實施者,計有17條路線,調漲幅度介於1至30元。其中包括台中客運6188、9010;台中客運與台西客運9015、9016;豪泰客運2011;大都會客運2088;首都客運1570、1571、1572、1579;大都會客運與台北客運9028、光華巴士與基隆客運9006;中壢客運與指南客運9009、9069、9069A;基隆客運1061A、1068、1088路線,皆有申請於11月調整。公路局提到,這次調漲多是短程通勤路線,且經政府補貼運價漲幅三分之二後,調整幅度普遍不高,又搭乘該等路線的民眾多數已購買月票,故影響較小,至於中長程路線,業者基於競爭考量,將持續觀察市場變化後再行評估。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0/369670/sm-3fe766fa747732ce0b8e612c52c92b49.jpg)
10月電價正式調漲「雙鐵會漲價?」 交長喊話高鐵:考量社會責任
10月電價調漲今(16)日起正式生效,包括半導體產業、短期住宿業在內共135類產業,電價漲幅採取最高等級14%,外界也關注雙鐵是否會因此調漲票價。對此,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台鐵票價在明年春節前不會調漲,並呼籲高鐵公司承擔公共運輸的責任。交通部長陳世凱今日赴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立委李昆澤在質詢時指出,台鐵票價已29年未調整,社會對於台鐵票價調整的討論空間較大,但對高鐵票價調整則持不同看法。李昆澤表示,台鐵與高鐵的電費支出比例分別占營業支出的6.6%與8.7%,電價調漲後,台鐵電費預估增加4.56億元,高鐵則增加3.2億到3.6億元,分別多出1%與1.15%的營業支出。而台鐵今年上半年營收達157億元,較去年增加近10億元;高鐵營收為256億元,較去年成長超過20億元。李昆澤直言「高鐵看人家吃米粉、你也要喊燙,刷存在感」,認為高鐵不應該因電價調漲而漲價。他強調,大眾運輸應該鼓勵民眾使用,若票價過高,反而會降低公共運輸的吸引力,使民眾卻步。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台鐵票價在明年春節前不會調漲,同時希望高鐵公司考慮其作為公共運輸的社會責任,不輕易調整票價。對此,台灣高鐵公司董事長江耀宗回應,電價調漲後高鐵的電費支出增加約3.6億元,並表示公司已持續汰換高耗能設備及實施駕駛節能措施。江耀宗強調,高鐵的營收與運量息息相關,目前營運成本也在成長,暫時未討論票價調漲事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1/368821/sm-a8fd24cb3d820cf4d4ffc7f8949adbeb.jpg)
電價調漲「雙北捷運票價會調整?」 北捷表態了
台電即將於16日調漲電價,外界也關注北捷是否會隨之調漲票價。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在11日的市議會交通部門質詢中,詢問了此事。北捷總經理黃清信表示,目前票價不會因電價調漲而調整,且票價調漲需依循一定程序。台北市議會11日下午召開交通部門質詢,許淑華在會上指出,電價調漲將直接影響公車和捷運等大眾交通工具的運營成本,民眾擔心票價會隨之上漲。儘管交通部長曾表示TPASS月票不會調整,但許淑華仍擔心北捷的常客優惠可能會受到影響,呼籲北捷明確表態。北捷總經理黃清信說明,電價調漲後,北捷預計將增加約3.9億元的運營成本,但票價仍將保持不變。他強調,「原則上現在不會同步漲」,並表示常客優惠將會繼續維持。他指出,票價調漲需要董事會提案通過,並經過專家學者及市府的審議,目前董事會計劃於11月開會,但具體議程尚未公布。北捷還表示,將持續監測財務狀況,如有調整方案將依程序報董事會通過後再由市府核定。新北捷運也指出,電價調漲將造成年增約2400萬的費用,但票價議題需經過董事會和運價審議委員會達成共識,當前尚無票價調漲的提案。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則表示,是否調漲票價仍需由捷運公司董事會決定。雖然電價上漲將增加業者的成本負擔,但也必須兼顧到大眾運輸的忠實顧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67601/sm-85e6c7845e53c14efebc25a4cbc32fc2.jpg)
台電調漲產業電價 台鐵年增逾2億電費!擬漲票價機率高
台電本月16日將調漲產業電價,用電大戶台鐵將漲價7%,每年預計增加逾2億元電費,衝擊台鐵營運,凍漲29年的票價,這波調整的機率更高。台鐵下次董事會將於22日召開,是否要因應新版電價重新試算漲價方案,仍有待評估。台鐵票價29年未調整,今年公司化之後,台鐵依據合理報酬率3%至5%,評估3種票價調漲方案,漲幅自35%至44%不等,但9月10日被董事會退回。據悉,台鐵下次董事會為10月22日,並聚焦漲價問題,但先前提出的方案並未算到新版電價的影響,可能會再重新評估。台鐵公司回應,票價合理化方案仍在積極研議中。台鐵企業工會祕書吳長智表示,9月董事會上,大家認為報告案中尚欠缺部分票價調整相關評估資料、與其他運具比較等,因此退回修正,下次董事會再議,與資產開發等議題一併討論。吳長智強調,台鐵是用電大戶,電費漲價會讓台鐵成本壓力更大,調漲票價可解決現金流、安全保障等問題。但另一方面,台鐵也要說明調漲理由,並讓購買TPASS的通勤族知道,票價調漲對他們沒有影響。電價上漲不只台鐵受影響,票價17年未調的台灣高鐵公司同樣蠢蠢欲動,人事、物價、維修、營運等成本通通在上揚,尤其最終若台鐵漲價、高鐵不漲,會把更多旅客吸往高鐵。高鐵回應,有關高鐵自訂基本費率與票價是否調整,將依照合約相關規定,綜合考量內部營運成本,外部社會經濟環境情勢、市場競爭及供需情形等,進行整體評估後,報請董事會討論決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64061/sm-3eaba3cfb53f0c3520c5c7431ac116cd.jpg)
國光客運要漲啦!公告「29條路線」10月3日調漲 北高最多漲36元
交通部2024年5月核定國道客運業者票價漲幅上限,近18年未調整票價的國道客運基本運價終於有調漲空間。國光客運19日發布公告,10月3日起,29條中長程路線票價將會調漲,平均漲幅約6%,其中以台北至高雄調漲36元最多。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2023年10月提出「國道客運路線運價檢討計畫」,經多次審議後,交通部今年5月同意調整,核定4排座車最高漲幅不超過1.56%、3排座最高漲上限6.46%,業者可視需求於上限內調整票價,提報公路局備查並公告1週後實施。國光客運19日在官網發布公告指出,29條中長途國道客運包括:1805、1806、1823、1824、1826、1827、1828、1829、1830、1831、1832、1833、1834、1835、1836、1837、1838、1839、1851、1852、1860、1861、1862、1863、1866、1870、1871、1872、1873路線,將於10月3日起調整票價,新版票價已於客運官方網站公告。(圖/翻攝國光客運官網)國光客運指出,為合理反映運價成本以提升服務及員工待遇,此次調整價格為不得不的決定,且公司擔心漲幅過高會引發民眾反彈,多數路線未一次漲足,另研議針對先前已購買套票的旅客,在期限內不須補價差,後續也將同步推出促銷方案,盡量照顧旅客。此外,國光客運也說,公司後續也將針對短程路線調漲票價研議,由於目前有TPASS通勤月票可因應,對民眾影響不會太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0/362250/sm-5969b813057005b80a424d2b00821e07.jpg)
台鐵擬調漲票價遭退回卡關 高鐵也喊漲
台鐵公司董事會昨討論票價調漲案,營運部門研擬合理報酬率3、4、5%方案報告。不過,交通部長陳世凱上午才說,調幅要大眾可接受程度,下午就傳出台鐵調漲案遭董事會退回再議,主因正是「難說服民眾」,恐無望在9月底送行政院核定。昨也傳出,高鐵也有意調漲票價。台鐵昨下午開董事會,4小時中有近2小時討論票價合理化方案。台鐵說明,因欠缺部分票價調整相關評估資料、和其他運具比較及敏感度分析等,經董事討論,退回營運單位修正,併入下次董事會再議,並強調這次研議過程不公開。據悉,各董事表達許多意見,對營運單位報告內容都要求補充說明,有董事認為漲價方案對民眾說服力不足,相關配套待補強,甚至連營運單位精算的調幅方案都沒實質討論就結束,令內部人員大嘆「準備報告變毫無意義」,且需補充資料多,恐難在9月底提出,估10月才有機會再提報董事會討論,票價調整期程恐延後。陳世凱回應,董事會決議請經理部門參考董監事意見補充後,再盡速召開董事會討論,票價確實有討論空間,交通部會支持並尊重董事會治理,等依程序送交通部後會予以協助。台鐵喊漲,高鐵也觀望中。台灣高鐵指出,票價17年未調,台灣地區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年增率高達25.7%,除物價、電價等維繫營運基本成本增加,人事、維修成本及利息支出皆持續上升,整體營運成本大增。台灣高鐵表示,系統、設備與列車建置迄今逾20年,目前規畫各項更新、汰換作業,包括2026年起將陸續引進新世代列車、建置大型檢修廠、核心機電系統更新等大項資本支出,以及旅客服務友善設施改善等,皆與營運安全與服務品質相關,但也將使高鐵公司資金缺口達到高峰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5/362225/sm-01b3e4158eab02664d468844c2d53f64.jpg)
漲聲響起來! 高鐵訴苦「票價17年沒漲」:2026年資金缺口達高峰
台鐵公司爭取調漲票價,擬合理報酬率3、4及5%方案,10日提報董事會討論,但遭董事因資料不足退回修正,下次再議。不僅台鐵喊漲,台灣高鐵公司也同樣在觀望中。台灣高鐵表示,目前高鐵票價與17年前一樣,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年增率高達25.7%,多年下來營運成本大增,再加上購車、汰換設備等大型計畫,預估2026年將達資金缺口高峰期。台灣高鐵10日表示,高鐵費率訂定與調整,是依據台灣高鐵公司與政府簽定的「台灣南北高速鐵路興建營運合約」,每年由交通部依「台灣地區消費者物價總指數(GICP)」變動情形,定期檢討政府核定基本費率並對外公告。台灣高鐵指出,現行票價維持與2007年通車營運時相同,然而17年來,台灣地區消費者物價指數累計年增率已高達25.7%,除物價、電價等維繫高鐵營運的基礎成本增加外,期間人事、維修成本及利息支出皆有持續上升,導致高鐵整體營運成本大幅增加。台灣高鐵提到,目前使用各項系統、設備與列車,建置距今多已超過20年,為維持良好的營運安全及服務水準,確保永續經營,高鐵公司目前正進行各項更新、汰換作業規畫;包括自2026年起將陸續引進新世代列車、配合新車引進,建置大型檢修工廠、各項核心機電系統陸續展開更新汰換等大項資本支出,及旅客服務友善設施改善等,各項重大專案皆與高鐵營運安全與服務品質息息相關,缺一不可,但也將使高鐵公司資金缺口達到高峰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361953/sm-7bc6020d65caebf27a7c267fc3a62559.jpg)
重生之路1/壓漲幅挽旅客 勞資有共識台鐵北高票價「漲不破千」
「凍漲」近30年的車票可望調整了!知情人士透露,經過交通部前、現三任部長與台鐵勞資密集協商,雙方達成以公司化後台鐵年報酬率3%為計價基礎,回推台鐵票價合理漲幅平均約在30%左右,並採「遞遠遞減」原則調整,漲價方案將在本月台鐵董事會報請交通部核定。台鐵公司化後首度票價調整,引發不少通勤族關注,而所謂票價調整「遞遠遞減」原則,意即行駛距離越長、票價漲幅越小,換言之短程區間車票價調較大、長程車漲價會較小。進一步估算運輸距離在百公里內維持30%左右漲幅,100公里到200公里間,30%漲幅打85折,200公里到300公里間,漲幅打7折,301公里以上「對半砍」。具體來說,通勤族常搭的台鐵北桃區間車,現行票價42元,未來將調高到近60元,相較於高鐵票160元、機捷150元、國道客運62元,台鐵北桃區間車票價仍相對低廉,而且在速度上不比機捷慢,仍有競爭力;立院上會期曾決議,震災區復原前凍漲東部列車票價,東部列車票價是否需「解凍」,有賴交通部與立院協商。至於使用TPass票價是否受到衝擊,台鐵曾說明TPass及月票優惠仍會維持,票價調整對一般搭區間車的通勤族應沒影響。據瞭解,北北基桃四縣市已有默契,TPass將會設法吸收漲幅,鼓勵民眾多使用鐵路運輸通勤。台鐵已經29年未調票價,在前交長李孟諺任內,已經開始討論漲價方案,新任交長陳世凱同意票價調整方案,既能讓民眾能接受、又有助台鐵永續經營。(圖/報系資料照)根據交部與台鐵初步規劃方案,若以從台北車站搭火車到高雄車站為例,現行台鐵自強號票價843元,漲價案獲核定後,票價可望維持在千元內,與高鐵目前票價(台北到新左營)1490元仍有段差距,再加上台鐵停靠站點比高鐵多,近期陸續引進新列車及機車頭,提升車廂品質,台鐵盼調漲後票價仍能爭取更多乘客搭台鐵,支持「重生後」的鐵道運輸。前交長王國材在總統大選前力推台鐵公司化,曾宣布台鐵公司化後已29年未調漲的台鐵票價,在今年下半年將合理調整,盼讓弭平「千億元虧損」的台鐵營運上軌道,避免再度累積龐大負債;繼任的交長李孟諺也說,台鐵公司化後,人事成本仍佔票價總收入八成,新進員工尚未招滿,基於運輸安全、人事成本短期內難大幅降低,交部傾向先讓台鐵合理漲價,未來再編列預算補助台鐵,彌補「配合大眾運輸」政策的成本支出,讓收支平衡。但就在李與台鐵幾乎對「票價調整」有共識之際,卻突請辭下台,由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臨危授命接任交長,台鐵擔心已有共識「歸零」。知情人士透露,陳世凱雖倉促上陣「救火」,但他與李孟諺都是「賴系人馬」溝通無障礙,雙方已有共識部份會「李規陳隨」,就等台鐵董事會9月份正式提出方案轉行政院核定,雙方的默契就是「調幅不破三成」、「遞遠遞減」兩項原則。針對台鐵可能調整票價,台鐵企業工會理事長陳世杰表示,台鐵員工其實期盼有合理調幅,並不希望票價漲太高,以免嚇跑旅客,影響營收。(圖/記者黃鵬杰攝)今年初曾傳出台鐵將以3%至5%合理報酬率推估票價,漲幅恐落在35.62%至44.52%間,換算後北高自強號可能漲到1144元至1219元間,雖然旅客反彈不如預期般強烈,但也引發質疑,調整票價若直逼高鐵北高直達車價格,時間卻比高鐵多兩小時,競爭力恐怕更差。「三席勞工董事,都曾在董事會中反應外界擔憂。」台鐵企業工會理事長陳世杰指出,台鐵員工其實與消費者同陣線,也擔心漲幅過大嚇跑乘客,未必有利公司盈收。儘管台鐵改制後,員工薪資、福利,仍是國營事業末端班,但多數員工願共體時艱,等公司未來有盈餘,再爭取調薪,讓台鐵調漲票價有更多空間與彈性。至於外界擔心台鐵員工可能會有不快情緒?陳世杰說,國慶連假到明年春節連假旅運高峰,台鐵工會暫時不會行使罷工權,民眾可放心搭乘火車返鄉或出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56547/sm-93ad13f692dc5415702dbd5e18534599.jpg)
國道客運票價9月再調漲 3路線「最高漲11元」
由於物價上揚,加上營運環境不佳,交通部2024年5月核定國道客運運價調漲。繼先前6條路線調漲最高14元後,第二波另有3條路線票價調漲,漲幅1到11元。其中中壢、國光及台聯3家聯營的9001路線,及亞通客運5250含支線路線將從9月1日起調漲票價;全航6268F路線則實施日期未定。此前國道客運運價已約18年未調整,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2023年10月提出國道客運路線運價檢討計畫,歷經多次審議,交通部今年5月同意調整,核定4排座車最高漲幅不超過1.56%、3排座最高漲6.46%,國道客運基本運價調整後,短途路線將透過TPASS政策補貼通勤月票使用者,非TPASS路線則由政府補貼,吸收漲幅的3分之2。日前國道客運業者除了已經針對政府補貼的3分之2漲幅皆申請調漲外,剩餘3分之1可反映票價漲幅,日前已有6條路線調漲銷售票價,接著再有3路線列入9月的第二波調整。根據公路局8月14日盤點,國道客運有3條路線已向監理所提出調漲售價申請,監理所也已同意備查,惟業者尚未實施,其中全航6268F路線實施日期未定,中壢、國光及台聯3家聯營9001路線及亞通客運5250含支線路線,實施日期目前預計為113年9月1日,調升1至11元。除以上9條國道客運路線外,國光客運、首都客運、三重客運、大都會客運等,預計8月下旬或9月初,也將向監理單位正式申請調漲售價。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指出,雖然政府已補貼吸收3分之2漲幅,但業者真的撐不下去,因此將申請調整剩餘3分之1漲幅調整,希望11月2日可以實施,呼籲體諒客運業經營困難,票價調整後將全數反映改善勞動條件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47965/sm-e8e21f328a2b4f599af1ba5413236337.jpg)
國道客運票價18年首漲價!「2原因」乘客感受較輕微 最快11月再微調
凍漲近18年的國道客運基本運價5月確定微幅調漲,漲幅最高6.46%,目前已有11家業者提出申請,涵蓋116條路線,但因有TPASS行政院通勤月票與政府補貼3分之2漲幅助攻,乘客對漲價感受較輕,針對剩下3分之1漲幅,有業者已規畫最快11月微漲,但強調會在可接受範圍內。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去年10月提出國道客運路線運價檢討計畫,歷經多次審議,交通部今年5月同意調整,核定4排座車最高漲幅不超過1.56%、3排座最高漲6.46%,國道客運基本運價調整後,短途路線將透過TPASS政策補貼通勤月票使用者,非TPASS路線則由政府補貼,吸收漲幅的3分之2。基本運價調整後,業者可於上限內視需求漲票價,提報公路局備查,公告1周後實施。台北區監理所統計,已有11家國道客運業者提調漲申請,包括北中南東共116條路線,其中55條為TPASS適用路線,非TPASS路線有61條,業者多先調漲有政府補助的3分之2漲幅,剩餘3分之1漲幅空間還未調滿。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指出,針對3分之2漲幅補貼,集團已向公路局提出票價調整申請,後續3分之1漲幅,預計最快11月才會反映在票價上,以首都客運台北至基隆為例,調幅約增1至2元,TPASS使用者不受影響。統聯客運表示,現行路線難負荷營運成本,已向監理所申請調整,因里程與票價不同,漲幅不一,後續調整時間點研議中;國光客運也提到,針對業者可再調漲的3分之1漲幅,未來規畫提出申請,調整時間尚在討論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44602/sm-a36dad5b69a62f8e818f73285891ce00.jpg)
29年沒調整…台鐵擬漲票價 交通部回應了
近年萬物飛漲,台鐵票價卻是29年沒有調整,交通部長李孟諺20日重申,台鐵票價最好能合理反映營運成本,並指台鐵已在研擬各種方案,通過董事會後再由交通部審查,考量大環境、營運成本及永續經營,找出最佳選擇方案。談到台鐵票價調漲議題,李孟諺重申最好能適度反映合理成本,以台北-板橋通勤為例,台鐵速度優於公車和捷運,票價卻最便宜,票價調整對台鐵營運品質提升會有很大幫助。另外,台鐵產業工會2017年發起「拒絕加班並依法休假」工會活動,有336人在除夕與農曆春節未出勤,遭當時台鐵局認定曠職,他們請求勞動部裁決為不當勞動行為但遭拒,經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台鐵局違法、是不當勞動行為,勞動部應依法院法律見解,依其職權作成合法適當的救濟命令。北高行政法院更一審認為,廖宜軍等336人於除夕與農曆春節依法本無出勤義務,台鐵局排定班表時也未徵得336人之個人同意在這些日期出勤工作,台鐵局認定336人未請假即屬曠職,屬違法,構成不當勞動行為。北高行政法院指出,勞動部的裁決委員會是否應命台鐵局撤銷曠職紀錄,不得以曠職紀錄為理由,以考績、記過、扣薪等不利之待遇論處,應由裁決委員會依循本院法律見解,依其職權作成合法適當的救濟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