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食
」 大白鯊 獵食 鯊魚 日月潭 網紋蟒南投電撈魚虎球數量 今年反常暴跌10倍
南投縣政府每年夏季都會在日月潭展開電撈魚虎球防治作業,近3年至少捕獲破萬尾幼魚,不過今年反常僅捕獲約3000多尾,相較去年3.5萬尾減少10倍,有漁民認為與生態習性有關,不過縣府農業處13日指出,應是公私合作防治見效,明後年會持續監測,若數量再降低代表防治確實有成。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魚虎,早年被引進台灣當觀賞魚,但疑似有人任意放生,導致各地生態遭破壞,其體型大、侵略性強,其幼魚還會集結成魚球並由成魚保護,再成群結隊出動獵食,台灣鯛、曲腰魚等魚類遭啃咬喪命,嚴重衝擊漁民生計。縣府為對抗日月潭「湖中惡霸」,2020年起與日月潭區漁會、海漁基金會合作,每年夏天魚虎繁殖期,會電撈魚虎球防治,首年捕獲約8000尾幼魚、2021年3.4萬尾、2022年1.6萬尾,去年則消滅3.5萬尾創歷年新高,但今年大反常,從8月防治至今只撈到3000多尾,相較去年減少10倍之多。有漁民說,近期在潭區發現不少未受精的魚虎卵,研判是近年大量移除成年公魚虎,母魚只能產下空包彈,可見移除成效還不錯;但也有人認為,1年暴增、1年減少,恐與生態習性有關。農業處林務保育科長張景富表示,縣府、日月潭區漁會近年持續電撈魚虎幼魚、移除成體魚虎未曾間斷,民間釣友也投入釣魚虎行列,多少有抑制魚虎族群效果。張景富指出,魚虎幾乎沒有天敵,只能移除,不太可能全部消滅,不過縣府會持續監測,若明年數量還是減少,代表防治效果顯著,未來會控制魚虎數量,避免生態受到威脅。
丈夫的復仇!妻遭16英尺巨蟒勒死吞噬 印尼農工糾集當地人「以血還血」
一名57歲的印尼橡膠園女工遭到蟒蛇襲擊,不幸喪命。而她在同一間橡膠園工作的丈夫因為妻子遲遲未返家,外出搜索,發現了她的遭遇。暴怒的丈夫不僅從蛇口下搶回妻子的遺體,還立刻跑回村落糾集村民回來復仇,聯手將這條16英尺長(約4.9公尺)的巨蟒殺死,為妻子復仇。根據《鏡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印尼占碑省穆阿羅縣(Muaro Jambi)一處橡膠樹種植園,2024年8月27日,57歲的女工哈普薩(Hapsah)在園中工作時,遭到一條埋伏在草叢中的網紋蟒(Malayopython reticulatus)襲擊,當場喪命。哈普薩的丈夫、66歲的薩弗里(M Safri)也在同一處橡膠樹種植園工作,他當天下午比妻子先返家,但久久等不到妻子歸來,於是外出四處尋找。當他聽見草叢中傳來沙沙作響的聲音時,驚恐的發現一條巨蟒並且正要將他的妻子吞下。雙溪格南(Sungai Gelam)警察局長伊普圖‧烏薩哈‧斯特普(Iptu Usaha Sitepu)告訴媒體:「當他(薩弗里)接近聲源時,他看到受害者已經被一條蟒蛇勒死,並且即將被頭朝下吞掉。他知道她已經死了,所以他拉著蛇的尾巴拼命痛毆牠,直到牠鬆開受害者為止。」當暴怒的薩弗里趕走了巨蟒,他立刻跑回村莊,請求村民幫他復仇並且搬回哈普薩的遺體。隨後一群心懷怒火的居民迅速趕到現場,開始追捕這條蟒蛇,最後在一棵大樹樹根附近找到正在挖洞的蟒蛇,於是毫不留情地將其殺死。薩弗里趕走了巨蟒後,他立刻跑回村莊,請求村民幫他復仇。(圖/翻攝鏡報)事後,悲痛欲絕的薩弗里將哈普薩的遺體帶回家,為她準備後事。他自責的表示:「我太早走了,我早些時候就先從種植園回家,如果我知道她會遇到這種事,我一定會留下來保護她。」媒體指出,同樣的事件不久之前才發生過。同樣是今年的8月14日,印尼南蘇拉威西省同樣有一名老婦人遭到蟒蛇咬死,74歲的馬加(Maga)帶著乳牛到蘇馬蘭布山脈(Sumarambu mountain)的森林吃草,在離家大約一英里的地方遭到蟒蛇襲擊被吞下。馬加的兒子薩納里亞(Sanaria)冒險進入森林找到了那條蟒蛇與已經被吞下一半的母親,之後聯手村民殺死了那條蟒蛇。網紋蟒又稱網目錦蛇、霸王蟒,是脊索動物門爬蟲綱有鱗目蛇亞目蟒科馬來蟒屬的生物。雖然無毒,但生性兇猛,主要分布在印度、印尼、柬埔寨、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寮國等東南亞地區。網紋蟒是世上現存最長的蛇種,和森蚺共享拿下了世界最大的蛇的名號。野生網紋蟒性情粗暴,是叢林中的頂級掠食者,主要食用爬蟲類、鳥類、哺乳類的各種生物,在東南亞也時常傳出網紋蟒以人類為獵食對象的消息。
直擊野放石虎天堂路 白心儀親見殘酷逃生「心酸掉淚」
由白心儀擔任製作人暨主持人的紀錄片《亞洲貓科大復興》,8日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出舉辦首映會。白心儀表示這是她和團隊累積超過7年拍攝生態節目的經驗,突破電視新聞及專題採訪製作方式,以類同Discovery的規格,所拍攝製作而成。「我覺得敘事的方式,比以前更成熟、視野更寬」。白心儀談到拍攝經過,透露某次親眼看到老虎出現在眼前1公尺處,「當時興奮超越了害怕,攝影很怕老虎衝向我們」,但也因為近距離,捕捉到老虎正在獵食猴子的稀有畫面,如此珍貴的畫面讓外媒都相當羨慕。不只如此,紀錄片的拍攝過程更是一波多折,她說出發印度前的一天還在等拍攝批准:「印度很難申請,因為我們需要官方許可,總共了12個國家公園同意章,才獲准進入拍攝。」從原訂5月,一直延宕到11月才成行。提到拍攝石虎意外獲准生態紀錄的監視器鏡頭,「看見石虎媽媽嘴叼小孩逃命、覺得很心痛,還有石虎不幸遭路殺的畫面,看到心酸掉淚」。白心儀也拍攝到了小石虎野放過程的「石虎天堂路」,直擊小石虎遭遊蕩犬群體圍攻的殘酷逃生訓練,通過這段天堂路,才可晉級為石虎2.0進化版。另外,這次在日本對馬島拍攝,團隊跟隨日本自然保護官,尋找對馬山貓的蹤跡,而當地山貓和台灣石虎屬於同一物種。經歷這次紀錄片《亞洲貓科大復興》,白心儀最大的感想是,「如果再不注重保育,最快20年,我們的下一代在台灣就看不到石虎了」。副總統蕭美琴出席《亞洲貓科大復興》首映會。(圖/三立提供)
好幸運!墾丁出海遇海豚「獵食秀」跳躍15分鐘 潛水客興奮到不行
墾丁是潛客天堂,端午連假墾丁地區天氣極佳,9日上午台灣潛水公司的潛水船搭載潛客到後壁湖出水口潛點時,巧遇海豚「 獵食秀」,只見海豚不斷飛躍捕食,讓潛客們驚呼連連,海豚跳一次,潛客們就歡呼一次,狂跳15分鐘,潛客笑稱「看完就可以回家了」。台灣潛水公司潛水船載潛客前往潛點時,在後壁湖出水口巧遇海豚獵食秀。(圖/台灣潛水提供)台灣潛水公司執行長陳琦恩說,恆春海很強的,後壁湖出水口出海豚,潛水船立馬變賞鯨船,而且可以看到牠嘴邊有大魚,真是超酷的獵食秀,也感謝眼尖的帥哥教練謝維。潛客們目擊海豚獵食秀的事,也讓潛店興奮不已,一整天都在談論這個美景片段。
草叢藏4米巨蟒!警急請「蛇王」支援 3英戰大蛇結局曝
香港大埔林村日前發生巨蛇驚魂,1條體長約4公尺的緬甸蟒,被發現藏匿在一處草叢內,驚動村民及警方請來「蛇王」抓捕。最終這條香港原生蟒蛇、當地體型最大的獵食者,在3人合力圍捕下「落網」。臉書專頁「D18 - 大埔友」今(3日)分享蛇王「IvanGor Gor」1日晚間的抓蛇影片,只見3名男子在大埔林村新塘村村口1處草叢中,分成前、中、後3個位置的隊形,將巨蟒拉出草叢後,抬到空曠位置並放進袋內。儘管3人氣喘吁吁,其中1人搬運時還抱怨「這條蛇好重」,但Ivan Gor Gor透露這條緬甸蟒「被捕」時幾乎沒有反抗。一旁負責戒備的員警也提醒,如發現巨蟒一定要保持距離和鎮定,切記不要胡亂攻擊或抓蛇,要盡快報警找蛇王處理。原本觀察香港蛇類並開辦自然教育活動的Ivan Gor Gor,在大埔目擊蛇王(職業捕蛇者)捕捉青竹絲後,萌生當蛇王的念頭,並在2022年向警方申請成為荃灣區蛇王,負責該區的蛇類滋擾事件。此外,蛇王在粵語中另有懶惰的意思,但近年已逐漸被「吞泡」取代。與大眾印象不同,緬甸蟒雖廣泛分布在東亞、東南亞,以及部分西藏、中國貴州地區,也是金門、香港唯一的原生蟒種,還在美國佛羅里達造成嚴重蛇患,但緬甸蟒其實是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的物種。
影爆點/掀開K-Pop最不堪的黑暗角落!BBC紀錄片《下藥、性侵和羞辱——揭露韓流明星聊天室裡的秘密》
BBC去年曝光的紀錄片《獵食者:日本流行音樂的秘密醜聞》揭露了日本演藝圈數十年來最黑暗,也最無法言說的公開秘密,並成功讓日本娛樂圈呼風喚雨,最重量級霸權的傑尼斯事務所陷入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最終宣布垮台。時隔一年,BBC再度重磅出手,針對2019年,韓國轟動全球的K-Pop性侵醜聞Burning Sun事件(或稱勝利夜店事件)推出調查紀錄片《下藥、性侵和羞辱——揭露韓流明星聊天室裡的秘密》爬梳整起事件的始末,聚焦犯罪細節,也訪問報導整起事件的關鍵記者、律師、Burning Sun員工、關係人甚至受害人等等,將這起已經快被遺忘的事件再度拉回大眾視野。勝利犯下各種罪刑,卻僅在獄中關了一年半,在2023年出獄。(圖/達志影像提供)2016年,歌手鄭俊英偷拍女友的性愛影片,遭到女友報警也被媒體報導出來。事情鬧大之後,鄭俊英把手機送到專門進行手機鑑識的私人公司,而非交給警方。警方同樣以息事寧人的方式草草結束調查,整起事件在鄭俊英召開記者會,以輕描淡寫的方式將事件弱化為「與女友之間的玩笑行為」並誠懇道歉後簡單落幕。而報導偷拍行為的女記者朴孝實則被網民冠上「無的放矢」、「傷害無辜偶像」的形象,遭到粉絲以及反女權份子之後多年的肉搜與網暴,事件就此落幕。鄭俊英與FTIsland的崔鍾訓,以及K-Pop寵兒勝利等涉案人士令人髮指的罪行,要直到三年後的2019年才終於正式引爆。2018年,K-Pop天團BIGBANG成員勝利順利取得來自各國海外金主的投資,開設了全江南最大規模的夜店Burning Sun,夜店規模及熱度都紅極一時。曾在店裡工作的工作人員在受訪時,揭露了Burning Sun專門應對超級VIP客人的生態及服務模式,包括由代號「MD」的皮條客專門搜尋夜店中條件好的女性,再下藥將其迷昏,將不醒人事的女子送進VIP包廂中進行性招待。被毒品迷昏後送進包廂的女性會遭到偷拍、迷姦甚至輪姦,而偷拍影片則陸續流進各大色情網站中,以病毒式方式火速擴散出去。於此同時,以鄭俊英為中心的多個KakaoTalk聊天群組,也在同期涉及大量包括偷拍、散播性愛影片、強暴、輪暴以及性暴力,以及勾結警察的證據,成員們樂於在群組裡分享各自的偷拍及性侵影片,並以輕蔑及污辱態度討論受害女性。牽扯進聊天室的藝人包括勝利及崔鍾訓在內,一共有十多人涉案。2019年,Burning Sun裡的狀態逐漸失控,以一起員工毆打客人的暴力事件為始,一路延燒到網路上流傳的偷拍影片,再到鄭俊英的聊天群組,整起事件被連環爆,最終成為了轟動全球的Burning Sun連環大火。具荷拉生前推動Burning Sun調查,才讓關鍵人物「警察總長」身份曝光。(圖/翻攝自具荷拉IG)Burning Sun這間傳奇夜店從2018年風光開張,到2019黯然熄燈,只存在了短短一年時間,但一年之內,發生了許多至今甚至不為人知的性暴力及違法事件。在號稱「店內最隱密的包廂」或代稱「紅色浴室」中,暴力、販毒、性侵、偷拍及警界包庇,事件層級之高,涉及範圍之廣,從演藝圈、政治圈到警政圈全都牽扯在內,也是K-Pop至今發生規模最大的醜聞,也驚動韓國政府下令徹底徹查。韓國電視台SBS的記者姜京允對報導鄭俊英KakaoTalk聊天群組的新聞發出第一槍,在承受巨大壓力堅持報導的多年之後,她也在BBC的紀錄片中,談到了撬動事件最後一個關鍵——已故前女團Kara成員具荷拉參與事件調查的細節。本身也是偷拍受害者的具荷拉,在聊天室新聞曝光之後,主動聯繫了姜京允表達願意幫忙的意願,甚至以自己與崔鍾訓的私交動之以情,成功讓聊天群組中神秘的關鍵人物「警察總長」身份曝光,事件涉及警政系統貪污及勾結的最後一塊拼圖終於完整,可惜具荷拉沒能拯救自己,在2019年底結束生命,沒能及時看到她期待的正義獲得伸張。韓國記者朴孝實2016年報導鄭俊英偷拍行為,遭大批網友留惡評霸凌,直到3年後Burning Sun爆發後,才收到網友們的道歉。(圖/翻攝自BBC Youtube)SBS的記者姜京允在BBC紀錄片中透露,當初因為具荷拉的幫忙,才讓調查能夠順利推動。(圖/翻攝自BBC Youtube)Burning Sun事件爆發後,事件關鍵人勝利在2021年被判入獄3年,於去年2023年刑滿被釋放,立刻高調巡迴各國尋求復出機會,而聊天室中犯行最重的鄭俊英被判處5年徒刑,也在今年3月期滿出獄,崔鍾訓則是早在2021年就出獄,正在預備往日本市場發展,包括「警察總長」在內的許多涉案人更是遭到輕判。BBC選在此時曝光《BBC紀錄片:下藥、性侵和羞辱——揭露韓流明星聊天室裡的秘密》紀錄片是一個完美的提醒,以血淋淋畫面的喚醒大眾記憶,有些人,有些事,永遠都不能被忘記。鄭俊英、崔鍾訓因遭Burning Sun判刑入獄,鄭俊英於今年3月出獄,崔鍾訓2021年就出獄,正預備往日本市場發展。(圖/翻攝自Newsen)《BBC紀錄片:下藥、性侵和羞辱——揭露韓流明星聊天室裡的秘密》BBC網站及官方Youtube頻道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日月潭「湖中惡霸」幾乎無天敵…將進入繁殖期 南投縣府6月開始電撈
外來種魚虎因體型大、獵食攻擊力,幾乎沒有天敵,不但是生態殺手,還有「湖中惡霸」稱號,長期危害日月潭魚類生存,但要將魚虎徹底消滅,至今仍是一項不可能任務,隨著氣候逐漸轉熱,魚虎進入繁殖期,南投縣府預計從6月開始進行電撈魚虎球移除作業,抑制魚虎繁殖數量,降低對生態的破壞。「魚虎」學名為小盾鱧,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因幼魚顏色鮮紅艷麗,早年被引進台灣當觀賞魚,部分飼主放生,魚虎入侵各大湖泊、水庫、濕地,嚴重破壞生態平衡,疑有人將魚虎放生在日月潭,因攻擊性強,台灣鯛、曲腰魚等遭啃咬致身體殘缺不全喪命,嚴重衝擊漁民生計。日月潭區漁會指出,潭區曾歷經多種外來魚種危害,如紅魔鬼、玻璃魚等,近年魚虎肆虐,因其體型大,獵食攻擊力強沒有天敵,宛如「湖中惡霸」,威脅潭內其他魚類生存。南投縣府從2018年起,日月潭區漁會、海漁基金會合作防治,在魚虎繁殖期近行電撈魚虎球防治作業,去年累計消滅3萬5029尾,突破前年近3.4萬尾,創歷年新高。南投縣預計從下月開始,持續到11月進行電撈作業,日月潭區漁會表示,近年經電撈防治魚虎球後,潭區其他魚類魚苗已有增加趨勢,除了持續電撈,也會在各社區舉行魚虎防除講習會,加強潭區守望,減少外來魚種入侵危害。
唯一在草叢中築巢的貓頭鷹!瀕危「蘋果鳥」南台灣有158對 台南曾文溪、鹽水溪為重要棲地
草鴞因臉圓如蘋果又獲喻「蘋果鳥」,是臺灣的12種貓頭鷹當中唯一在地面草叢中築巢的物種,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林業署嘉義分署監測發現台南市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山游為草鴞分布重要區域。因國內缺乏草鴞科學調查紀錄,嘉義分署已善保存相關影音數據,作為推動保育草鴞的珍貴依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草鴞有張呆萌可愛的蘋果臉。(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為建立更多草鴞基礎資訊,研究團隊經常使用棲架及自動相機調查草鴞的生活行為。(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林業署嘉義分署指出,草鴞分布於亞、澳洲,在台灣屬於稀有留鳥,多半棲息於地面,白天隱藏於高草叢底部的空間休息,會在草叢底部鑽出一條條的隧道,可作為獵食、進出或緊急逃生之用。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的生活範圍與人類活動的重疊性高,生存受到極大威脅,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方偉宏於《臺灣受脅鳥種圖鑑》裡提到全台數量少於100隻。嘉義分署指出,2021年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蔡若詩利用草鴞分布預測模型,於臺灣南部四縣市進行系統性調查,估算臺灣南部地區有158對草鴞。河灘地上一整片的草原及周邊鑲嵌的農田是草鴞喜愛使用的棲地。(圖/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寶智華台南傳真)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生存正面臨五大威脅,包含棲地持續喪失、鼠藥毒害、非刻意獵捕、研究不足、社會支持不足等,嘉義分署推動草鴞保育計畫,針對各項威脅訂定短中長程的改善方針,盤點掌握草鴞棲地,而臺南地區的河川流域以及丘陵地大面積草生地即是實施的重點區域之一。嘉義分署監測發現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上游為草鴞分布的重要區域,監測團隊並於已知草鴞重要棲地架設棲架及錄音機監測草鴞活動共8組,每一處均記錄到草鴞活動,但部分僅由錄音機記錄到,由於國內極度缺乏草鴞科學調查資料,嘉義分署珍貴保留這些紀錄,作為持續推動保育草鴞的依據。
北海道大量死魚沖上岸長達1km 數千噸魚屍居民驚呼:未見過
日本北海道海岸7日出現大量死魚,函館市海岸昨日上午出現大量死亡的沙丁魚群,堆滿沿岸約1.5公里長的海岸線,推估至少有數千噸,且不斷有魚屍體海浪沖打上岸,密集佈滿整座海灘,居民表示從未見過如此震撼場面!甚至有人在外海看到海豚躍出水面,懷疑這些魚可能是被圍獵時集體缺氧而亡,不過當局仍在調查魚類死因。函館市的海岸堆滿密密麻麻的沙丁魚屍體。(圖/翻攝自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從畫面可見,海邊布滿一大堆的死魚,隨著海浪不斷被沖上岸。根據日媒報導,函館市到日浦海岸沿岸發現大量沙丁魚屍, 7日早上8點,當地民眾通報,海岸邊有大量的魚屍體被海浪拍打上岸,截至7日午間,魚群的屍體沿著海岸線堆積約1.5公里,規模上看數千噸重,其中大約8成都是沙丁魚,其他還包含鯖魚等魚類。魚群的屍體沿著海岸線堆積約1.5公里,規模上看數千噸重,其中大約8成都是沙丁魚,其他還包含鯖魚等魚類。(圖/翻攝自FNNプライムオンライン)當地民眾驚訝地說,這麼多魚被沖上海岸還是頭一遭,另有擊者表示,當天清晨6點左右就看到海面有異狀,到了海邊才發現此情況,消息傳出後,一些當地人陸續拿著保麗龍箱、水桶、塑膠袋來到岸邊撈魚回家。根據《產經新聞》訪問到附近一名50多歲男子說法,當時曾見到外海有海豚躍出水面,推測這些魚可能是被海豚、鮪魚等獵食者逼往淺灘,形成過於密集狀態,導致氧氣不足而窒息死亡。海浪仍不斷沖來更多沙丁魚屍體。(圖/翻攝自推特)針對這個情況,專家表示,北海道東部海水溫度下降,魚群便往南移動,導致遭到海豚等掠食者追趕,由於沙丁魚常會群聚,遭追趕上岸後,可能因數量太大、氧氣不足而死亡。由於大量死魚在海上,恐造成氧氣濃度減少,影響海洋生態,北海道當局認為,若放任不管,腐臭味可能會影響到附近居民,魚屍分解過程也會造成海中的氧氣濃度下降,影響其他生物,因此正在與市政府加緊應對。
野生小獼猴掉進壽山動物園區 慘遭母獅吞食嚇壞遊客
高雄壽山動物園2日驚傳有小獼猴遭母獅吞食,民眾直擊,一群台灣獼猴在壽山動物園非洲獅圍欄上方嬉戲,不料1隻小獼猴卻不慎失足掉落,慘遭母獅叼起,最後慘被吞食下肚,也嚇壞不少遊客。對此,園方3日也證實此為動物園首起野生獼猴遭獵食事件。壽山動物園指出,名叫「小乖」的15歲非洲母獅在2日下午3時5分左右,叼起1隻不小心掉進展區的小獼猴,園區保全雖第一時間通報保育員,但小獼猴當下已無生命跡象,最後仍被吞下肚。園方表示,保育員判斷該起事件對其他野生個體無立即危害,嘗試用引誘方式先讓母獅回獸舍,下午4時40分順利把母獅引入獸舍,後續會持續關注母獅健康狀況。據悉,由於柴山是野生獼猴棲息地,動物園又臨近柴山登山步道,因此附近常有野生獼猴出沒。園方也證實,這是壽山動物園開園以來,首度發生野生動物被園內動物獵食事件。雖然幼年獼猴會跟隨母猴及猴群學習生活技能,但誤闖獅區的野生幼猴尚未具備足夠經驗及應變能力,無法於當下順利逃脫。然而有網友也因此質疑是母獅體態過瘦,肚子餓想進食?園方則澄清,這是正常體態,有看到肌肉線條,其實沒有特別瘦。
獸性爆發!野生獼猴誤闖壽山動物園「非洲獅區」 母獅一口吞下
高雄壽山動物園昨日(2日)發生一場驚心動魄的「食物鏈」現象,台灣獼猴在非洲獅圍欄上嬉戲追逐,其中一隻小獼猴不慎失足掉入非洲獅區,被母獅迅速叼走,並遭母獅啃食,許多民眾目睹驚悚畫面紛紛嚇傻,也是動物園開園以來首次發生野生獼猴被動物捕食的事件。壽山動物園表示,這隻非洲母獅名為「小乖」今年15歲,事件發生在2日下午3時5分左右,1隻幼年獼猴不慎掉落到非洲獅區,小乖見狀頓時獸性爆發,迅速撲上去將獼猴叼走,隨後選好舒適位子坐下慢慢享用大餐,雖然案發當時園區保全和保育員立即通報並進行處理,但小獼猴最終還是被母獅吃下肚。園方表示,保育員在判斷其他野生獼猴無立即危害的情況下,嘗試以引誘方式讓小乖返回獸舍,最終於下午4時40分,小乖成功安置回獸舍中,目前獸醫將進一步關注母獅的健康狀況。園方解釋,壽山動物園附近的柴山是野生獼猴的棲息地,經常有野生獼猴在附近活動,獼猴在幼年時會跟隨母猴及猴群,學習生活技能和保護安全,也會隨處嬉戲,並表示雖然園區內有許多可供攀爬的樹木和設施,但由於非洲獅是野生環境中的頂級掠食者,看見獵物受弱肉強食天性驅使,才將獼猴吞下。園方表示,這隻闖入獅區的野生幼猴尚未具備,足夠的經驗和應變能力,才無法及時逃離危險,對於有民眾認為小乖體態過瘦,是否因肚子餓才想獵食?園方回應,小乖並無受餓,體態線條十分健康。
秋紅谷4隻「黑天鵝寶寶」全失蹤 恐是「牠」惹禍
台中秋紅谷生態公園上個月喜獲「新生鵝」,迎來4隻黑天鵝寶寶,可愛的模樣常吸引大批民眾圍觀拍照。怎料,近日民眾發現許久未見鵝寶寶蹤影,至今仍未尋獲,懷疑是遭湖中具攻擊性的魚類獵食,讓民眾與負責照料的飼養員悲痛不已。據《TVBS》報導,秋紅谷去年獲贈2對黑天鵝,成為園區中的新亮點,路過的遊客也會特地前來觀賞拍照。上個月園區更添4隻鵝寶寶,黑天鵝家族在湖邊互動的萌樣超吸睛,許多民眾都成了牠們的粉絲,只要經過都會特地前來看看鵝寶寶。近日民眾卻不見鵝寶寶蹤影,台中市建設局透露,4隻鵝寶寶在飼養員積極尋找下仍未尋獲,疑似遭到湖中具攻擊性的魚類攻擊或捕食,讓鵝爸媽擔心得吃不下飯,每日負責照料黑天鵝家族的飼養員也十分焦急,不捨痛哭。據悉,秋紅谷今年2月才被發現長達120公分、擁有「鱷魚火箭」之稱的外來種魚類福鱷,其擁有兩排尖牙且生性兇猛,以水域中其他魚類為食,也會吃龜類、鳥類以及小型哺乳動物。目前建設局已著手啟動清除水域中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也呼籲民眾勿隨意放生或棄養,若造成生態景觀破壞,可依法開罰1200至6000元罰鍰。
基隆潮間帶出現「藍色寶可夢」 海科館警告:有毒別摸
近日有民眾在基隆潮間帶發現藍色漂浮物,長得像美麗的「寶可夢」,而牠其實是「大西洋海神」海蛞蝓。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呼籲,「海神有毒只能觀賞不能摸喔。」海科館在臉書發文說,「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是藍白色的浮游生物,外型神似希臘神話中的海神Gaucus,雙手彷彿長了魚鰭、雙腿成了尾巴,因此有了『海神』的美名。海神主要分布在熱帶區域,台灣屬於亞熱帶區,基隆又位於最北端,比較少見。」海科館在標記中說,潮間帶也會伴隨僧帽水母、紫螺帆水母,「海神有毒只能觀賞不能摸喔。」據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介紹,大西洋海神海蛞蝓又有藍龍、藍天使、藍海燕等別名,成體約5公分,是沒有殼或殼退化的腹足類,海神海蛞蝓是大洋表層的特殊物種,會腹足面朝上仰漂,體內有氣泡構造,能調節浮力,控制身體垂直的位置,再靠風和海流進行大範圍的移動,而牠們的身體和大海深層反射上來的藍色光融合。海蛞蝓銀色那面朝下,讓水中獵食者從水下往上看時身體和海洋表面陽光相同,藉此躲過捕捉。牠們吃錢幣水母和僧帽水母,捕食後會把獵物的刺細胞存在皮鰓末端,用來防禦捕食者。海洋保育署說,台灣除了海神海蛞蝓,還有另一種緣邊海神海蛞蝓。
海獅逆襲猛鯊慘變「沙西米」 別看牠可愛凶起來一秒斷喉
澳洲西部海岸先前出現一隻約4公尺長的大白鯊屍體被沖上海灘,由於大白鯊出現在淺水區的情況不尋常,當地漁業署調查發現,大白鯊屍體的喉嚨中,卡著一隻大型澳洲海獅,研判這就是致死原因。雖然說海獅外表呆萌可愛,事實上隱藏著足以撕碎鯊魚的威力,近期國外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出海賞鯨時,就意外捕捉到海獅獵捕小鯊魚的畫面。國外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拍攝到海獅獵食的畫面。(圖/翻攝自Lori Hespe IG)從畫面可見,一隻海獅咬住大青鯊(Blue Shark)的喉嚨,靠著身體力量將其帶出海面,隨後用力一甩,撕扯下一大塊鯊肉,鮮血瞬間噴湧而出,還有一隻海鷗盤旋在空中,似乎想要撿一些海獅吃剩的食物。根據《每日星報》報導,這名野生動物攝影師洛麗(Lori Hespe)在美國加州蒙特利灣(Monterey Bay)搭乘賞鯨船時,意外捕捉到海獅獵捕大青鯊的瞬間。洛麗將影片分享到Instagram上並發文引述美國加州海洋哺乳動物中心(Marine Mammal Center)的說法,海獅是機會主義的掠食者,這代表牠們喜歡簡單的食物,像是魷魚、鯡魚,甚至是小鯊魚。這段影片曝光後也讓網友們震驚不已,紛紛表示,「海獅居然會吃鯊魚,這太震撼了」、「牠的名字叫作『海獅』是有道理的」、「人們經常覺得海灘上的海獅很可愛而去靠近,看看牠們的威力有多大」!國外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拍攝到海獅獵食的畫面。(圖/翻攝自推特)
巨大「蛇怪」在村莊被捕獲 超粗壯身軀嚇壞網友:這是吞了牛嗎
你印象中的蛇有多大?近日,就有一部「印度巨大蛇怪」的短片在網路上流傳,從影片中可以看到,1條身體貌似比樹樁還粗壯的蟒蛇被卡在柵欄上,頭部被繩索綁住、不停在掙扎,畫面相當駭人,更讓不少網友嚇得直呼「這都能吃人了吧」。根據論壇上30秒的影片顯示,這條網紋蟒疑似才剛吞下了體型巨大的獵物,導致整個身體比頭部還要粗上好幾倍,並且由於頭部被繩子綁住,牠只能卡在柵欄上,繼續甩動頭部以嘗試掙脫。對此,網友們紛紛驚訝地表示,「這是吞了牛嗎」、「你說肚子裡有個成年人我都信」、「感覺棚子隨時會塌」、「真的不是CG嗎,感覺只在電視裡看過」;而也有人打趣道,「這個泡酒要多大的缸啊」、「別擔心,我們已經為寵物接種了疫苗」、「許仙當時就看到這麼大的白娘子嗎」。據悉,這條蛇是為網紋蟒(又稱霸王蟒),主要分布在印度、印尼、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雖然無毒但生性兇猛,最長達9公尺,是世上現存最長的蛇類之一,最重紀錄還可能100多公斤以上。另外,網紋蟒平時以哺乳類、爬蟲類、鳥類等作為獵食對象,但也曾傳出大型網紋蟒吃人的事件。
魚虎怕颱風?「最可怕獵食者」數量銳減 南投縣府說話了
「魚虎」堪稱日月潭生物鏈最可怕的獵食者,南投縣府為斷絕其危害,每年定期電撈魚虎,盼降低其數量,藉以維持潭中生態,但近日有民眾發現颱風過後,魚虎數量銳減,質疑魚虎也怕颱風?對此縣府表示「電撈後數量愈來愈少很正常。」日月潭遭外來魚種魚虎入侵多年,因找不到適合的天敵,為避免潭中魚類生態被破壞,縣府農業處每年7至10月魚虎繁殖期進行電撈防治,今年7月開始電撈後,每次都可捕獲超過千尾,但近日接連幾個颱風來襲,每次捕撈卻剩不到500尾,數量銳減,當地民眾好奇「難道魚虎怕颱風?」農業處解釋,學名「小盾鱧」的魚虎因成魚體型大、攻擊性強,不但會吃掉日月潭原生種魚類,大型成魚甚至連烏龜都一口吞,農業處與清大團隊、漁會合作,鎖定該魚種特殊的「魚虎球」生態進行電撈作業,避免其破壞日月潭既有生態。農業處指出,2020年首年電撈魚虎球共移除約8000尾,2021年捕獲增至3萬4000尾,去年疑受氣候影響,電撈量減少至約1萬5000尾;今年6月中下旬日月潭魚虎球現蹤,7月4日啟動電撈防治作業,至7月底捕獲約1萬1000尾,但8月初因逢卡努、蘇拉等颱風來襲,至今捕撈量的確明顯降低,最近1次更只電撈到410尾。縣府強調,近期魚虎球電撈量減少,除了8月起屢受颱風、降雨等影響,最主要是已陸續移除第一批孵出的魚虎,「電撈數量愈抓愈少算正常」,因電撈將持續執行到10月底,推測今年數量應與去年差不多,農業處將持續監測並全力防治。
海神降臨「外形有宛如外星生物」 沙灘出現超夢幻藍龍:別碰
泰國普吉島卡隆沙灘近期有民眾發現「海神出沒」,民眾在海邊發現一種有如青花瓷般藍色,長得像卡通神奇寶貝的罕見海中生物,經了解,原來是「藍龍」(blue dragon),又稱為「大西洋海神海蛞蝓」(GlaucusAtlanticus),雖然外觀很漂亮,不過牠身上有毒,千萬不要觸摸。從臉書專頁Monsoongabage Thailand在8月30日PO 出的照片和影片可見,有民眾近日在卡隆沙灘上發現藍龍出沒在當地海灘。根據Phuket News、Thaiger報導,雖然藍龍模樣奇幻美麗,不過當局除了派員到現場調查,並於8月31日警告遊客切勿觸摸。根據文獻記載,藍龍身上有3對突出的腕狀構造及尾巴,身長可達6公分,以浮游生物為食,因外型神似希臘神話中的海神,雙手彷彿長了魚鰭,雙腿成了尾巴,有「海神」美稱,朝天的一面是藍色,向著海底的一面是灰色,讓獵食者找不到牠們,是絕佳的保護色。據專家表示,藍龍體型雖小但是有毒的海蛞蝓,若是人類被刺傷,傷口處會劇烈疼痛,伴隨頭暈頭痛,且毒素可能致命。一般來說,海龍分布在熱帶地區,不過近幾年也出現在台灣海域,針對藍龍出沒在泰國海灘的狀況,海洋科學家托恩(Thon Thamromgnawasawat)指出,藍龍生活在海水中層,比較少出現在海岸線上,可能是受到近期強風與海浪的影響,才會出現在卡隆沙灘。泰國普吉島卡隆沙灘近期有「藍龍」出沒。(圖/翻攝自臉書)
寵物體重下降恐是生病徵兆 定期健檢有效追蹤毛小孩健康
全球寵物食品領導品牌總部,在本月初公佈了一項由英國布里托斯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進行的最新研究 : 這項英國史上最大貓群樣本數的研究,回收了超過14,000份的有效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有超過50%貓咪在出現健康問題時,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前往獸醫院就醫。十年養貓量成長近兩倍 貓奴人數超過狗主子近年來,台灣飼養貓的風氣成長,根據農業部(前農委會)的調查推估,2021年國人飼養家貓數量870,810隻,相較於2011年302,846隻,10年內貓的飼養量大幅成長1.88倍,養貓的成長速度已超過養狗的成長人數。這跟很多飼主認為,貓比較好照顧有很大的原因。但要讓貓咪健康,⼀個負責任的飼主,必須做到提供牠⾜夠的空間與資源,正確的營養與飲食,讓貓運動與表現自然行為,例如獵食、摩爪,定期讓貓咪接種疫苗、植入晶片、體內外寄生預防乃至結紮等等考量。此外最重要的,請務必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貓科動物會隱藏不適 嘔吐、腹瀉、食慾變化應就醫台灣著名的貓專科醫院的醫師郭嵐忻說,貓科動物特別會隱藏⾃⼰的不舒服與疼痛。「當貓咪出現食慾變化、精神不振,甚⾄是嘔吐或腹瀉等症狀時,即便看似輕微,飼主也應該要⼩⼼注意,因為這些症狀背後代表的,可能是更嚴重的疾病。」郭嵐忻醫師舉例,嘔吐是腸胃道出現問題時常⾒的臨床症狀,但其他系統的疾病也可能引起嘔吐,例如甲狀腺亢進、癌症;⽽體重是相對“客觀”的指標,即便在飲食正常甚⾄食慾增加的情況下,體重卻下降,仍然代表貓咪可能⽣病了。狗狗其實也是如此。郭嵐忻醫師建議,貓犬一般需在6-10月齡,發情前進行絕育,若超過建議月齡,女性貓犬將來得乳腺瘤的機率會上升,以貓咪來說,乳腺瘤85%都是惡性的,公的貓犬則易形成習慣性的性賀爾蒙行為,絕育也無法改善,因此讓貓⽝每年最少進⾏⼀次健檢,才能有效追蹤健康狀況,如果寵物已邁入高齡階段或有慢性疾病,則建議每半年健檢⼀次或回診追蹤,或配合獸醫的建議的時程來進行檢查。根據布里托斯大學的這份研究報告,阻礙飼主帶貓看獸醫的原因,不外乎便利性不足、寵物抗拒以及經濟考量。知名寵物食品的總經理張堇琪提及,公司一直以深耕寵物健康營養、推廣當一個負責任的飼主為使命,同時也積極推動寵物健康管理意識。
聯合國公布強尼喜多川性侵報告 被害人團體轟「史上最嚴重性虐待」:受害者恐達上千人
日本知名經紀公司傑尼斯事務所(Johnny &Associates)已故創辦人強尼喜多川的性虐待醜聞,在2023年3月7日英國BBC播出特輯《獵食者:J-Pop的祕密醜聞》(Predator: The Secret Scandal ofJ-Pop)後引發國際譁然,他被控長年把旗下偶像當作性奴,且日本媒體還因為忌憚其地位,在他過世3年多後依舊不敢為受害者發聲。對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也在4日拋出震撼彈,指出相關事件的被害人可能高達數百人,「傑尼斯性侵當事人之會」也譴責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性虐待。」綜合《東京體育》、《每日新聞》、《中日スポーツ》的報導,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7月中就傳出,將於7月下旬、8月上旬,赴日與受害者、日本政府及相關人士進行會談,展開一系列調查程序。如今UNHRC「工商業與人權工作組」4日也派出2名專家約潘通(Pichamon Yeopantong)、奧拉維(Damirola Olawi)遠赴日本東京,與7名被害人組成的「傑尼斯性侵當事人之會」共同舉行記者會。約潘通表示:「相關調查揭露了令人深感不安的指控,即數百名傑尼斯事務所成員疑似遭到性剝削和性虐待,對此我們應該深入調查並研究補償措施。」此外,他表示該組對日本媒體和娛樂業「令人震驚的深層次問題進行了研究」,「該行業的剝削性工作條件,加上勞動法規缺乏性騷擾相關的明確法律定義,因此長期形塑出一股對性暴力和性騷擾充滿無知的產業文化。」約潘通還透露,他已經與傑尼斯事務所辦公室的代表會面,但對於現任社長藤島茱莉景子是否做出回應,他表示「我無法提供進一步的訊息。」對此,「傑尼斯性侵當事人之會」的副代表石丸志門則表示,這是曾經真實上演的醜聞,聯合國在記者會上不應該使用「疑似」2字帶過,且他認為相關受害者可能高達上千人,「如果不反思過去,人們就無法面對未來,我希望你們正視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們必須記取教訓,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性虐待。」從7月24日開始,「工商業與人權工作組」將在接下來的12天內審查日本政府和企業如何履行其人權義務和責任,並預計將與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地方政府官員、民間團體和企業負責人舉行會談,並根據調查結果,於明年6月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報告。事實上,自1960年代開始,就有一些零星的報導指出強尼喜多川是一名男同性戀者及戀童癖,還對自己事務所旗下的男性藝人有猥褻行為。然而,礙於強尼在業界的影響力和地位,日本媒體的爆料多以賠償收場,例如《周刊文春》就在強尼提起民事訴訟後賠償120萬日元。由於媒體的報導受到嚴格的追究,日本主流媒體幾十年來也對強尼的性虐待醜聞保持沉默,甚至當事人已過世3年多了,還是不敢報導相關新聞。不過《紐約時報》和《觀察家報》等國際知名媒體事後也報導了該起事件,並對日本大眾媒體在此事件中諱莫如深的態度表達不滿。直到2023年2月27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宣布將在3月7日,播出將近1小時的特輯《獵食者:J-Pop的祕密醜聞》,此事件才引發國際譁然,並出現更多被害人跳出來指控強尼的惡行。5月14日,傑尼斯現任社長藤島茱莉景子也就性侵事件向相關人士與粉絲正式道歉。《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巨像秘魯鯨」化石出土!達340公噸超車藍鯨 有望成史上最重生物
藍鯨向來被視為「地球史上最重生物」,但這項稱號可能要讓賢了!研究人員在秘魯挖掘出一種古代鯨魚化石,他們推測,這頭已滅絕、大約3900萬年前的古代巨鯨「巨像秘魯鯨」(Perucetus colossus)體型超級大,粗估重達340公噸,相當於2頭藍鯨,最令人驚訝的是,這頭古代巨獸可能是「素食者」。圖為「巨像秘魯鯨」模擬圖。(圖/摘自UNMSM秘魯國立聖馬爾科斯大學)綜合外媒報導,藍鯨普遍被認為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最重可達200公噸,約為3000位成人的體重。研究團隊2日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這頭新出土的巨像秘魯鯨長約20公尺,或許不及藍鯨最長可達33.5公尺,但這隻龐然大物的重量介於85至340公噸之間,相當於5000位成人的體重。巨像秘魯鯨單就骨骼就重約5到8公噸,至少是藍鯨的2倍重。10年前,在秘魯沿海的伊卡沙漠一處陡峭岩石斜坡,發現巨像秘魯鯨,這一帶原為海洋,富含鯨魚化石。此後一支國際團隊花了數年時間,將13根脊椎骨、4根肋骨和1塊髖骨挖出。研究人員以3D掃描儀檢視骨頭表層,並鑽探骨頭,以進一步推測這頭鯨魚的體積、重量和骨頭密度,並推測巨像秘魯鯨的棲息地和飲食習慣。該團隊的研究主要作者是義大利比薩大學古生物學家比亞努奇(Giovanni Bianucci),他說,這隻古生物體態肥胖臃腫,「外型不像現代鯨魚,反而較像海牛目動物」。巨像秘魯鯨骨骼密度更高,很可能棲息在沿岸淺水區域,而同樣棲息在海岸邊的海牛也有相當重的骨骼,以幫助牠們潛入水域底部。比亞努奇指出,巨像秘魯鯨可能在水底覓食,不是活躍的獵食者。研究人員認為,巨像秘魯鯨可能像海牛般是草食性動物,或是牠可能像現代灰鯨一樣,以躲藏在沙底的小型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為食,也不排除牠可能是專吃脊椎動物遺體的食腐動物。比利時皇家自然科學研究所古生物學家藍柏特(Olivier Lambert)則說,由於骨骼很重,身體龐大,巨像秘魯鯨「肯定游得很慢」。他認為,「可能是某種溫和的巨型動物,有點像超級大隻的海牛,牠一定讓人印象深刻,但並不覺得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