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 癌症 腫瘤 醫生 醫師 健康突罹患膽結石…他疑「深夜看吃播」害的 醫生揭真相:恐有2隱憂
很多人習慣看「吃播」影片,看著美直播主們在鏡頭前大快朵頤,感覺既解饞又解壓。不過,最近有大陸網友分享了自己罹患膽結石的經歷,他嚴重懷疑病因就是經常晚上看「吃播」的緣故。醫生表示,深夜看吃播影片不會直接誘發膽結石,然而過度沉迷可能對人體產生一些間接影響,從而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九派新聞》報導,最近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罹患膽結石的經歷,他嚴重懷疑病因就是經常晚上看「吃播」的緣故。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醫師朱嶺表示,深夜空腹觀看「吃播」影片並不會直接誘發膽結石的形成。然而,過度沉迷「吃播」可能對人體產生一些間接影響,從而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朱嶺說明,過度沉迷於這種虛擬的食慾滿足中,可能刺激生理上的食慾大增,加劇人體對食物的渴望,從而促使人們做出非理性的飲食選擇,比如過量進食或選擇不健康的食物。醫生進一步解釋,除了心理風險外,深夜看吃播影片對腸胃健康也是大挑戰,因為當眼睛和大腦接收到進食信號時,也可促使胃酸分泌。在沒有任何食物攝入的情況下,過多的胃酸會損傷胃黏膜,長期如此會使消化功能陷入紊亂,增加急性腸胃炎的風險。
38歲女爆瘦「瘋狂網購」竟是罹罕病 醫示警注意6症狀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 SLE)是一種典型的全身自體免疫疾病,病因至今未明。其千變萬化的臨床表現與多樣化的自體抗體存在為此病的特徵。台北一名38歲的江姓女子近半年來因頻繁發燒、皮膚紅斑及倦怠無力等症狀,加上體重明顯下降,甚至出現躁狂及妄想等精神異常問題。經就醫檢查,確診為紅斑性狼瘡合併中樞神經影響。根據《NOWnews今日新聞》的報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賴佩幸近期分享一個病例,台北一名38歲的江姓女子近半年來因頻繁發燒、皮膚紅斑及倦怠無力等症狀,後續更出現巨額網購消費等躁狂症狀,就醫後才發現是紅斑性狼瘡合併中樞神經影響。而江女因忙於小夜班工作,延誤就診,導致確診時間拖延了半年。賴佩幸指出,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多樣化,診斷難度高。此病俗稱「蝴蝶病」,常見於患者臉上出現蝴蝶狀紅斑,但也可能有光敏感、口腔潰瘍、關節痛、腎功能異常及神經系統異常等表現,例如痙攣或精神病症狀。紅斑性狼瘡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瞭,但與免疫系統異常相關。患者的免疫系統會產生自體抗體攻擊全身細胞,可能引發多重器官問題。此病在女性中的發病率約為男性的10倍,尤其多見於青春期至40多歲的育齡女性。衛福部南投醫院也曾說明,紅斑性狼瘡主要是女性的疾病,在美國所有的報告中女性所佔的優勢是78至90%,其好發年齡是11至50歲,尤其是15至39歲為最高峰,也就是生育期間。至於發生率,紅斑性狼瘡盛行率估計約每2000人有1人,但人種與地域之差別很大。SLE約有6%與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例如溶血性貧血,甲狀腺炎或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等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一起發生。
浙江妹鼻塞2個月 以為小感冒「檢查竟是癌症」
不少人會有鼻塞、流鼻涕的問題,通常不會太在意,但有時候小症狀可能隱藏大危機。過去就有民眾出現鼻塞症狀,都以為是感冒,所以沒放在心上,豈料最後檢查出來是惡性腫瘤,確診癌症。根據《齊魯壹點》報導,浙江紹興一名年輕女子,2個月前出現單側鼻塞的情況,以為只是小感冒,就自行買藥吃,但服藥後症狀並沒緩解,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左側鼻咽部有異常占位,並且雙側頸部的淋巴結增大,確診為惡性腫瘤。另外,家住北侖柴橋15歲少年也經常鼻塞、流鼻涕,原以為是鼻炎,然而症狀長達了半年時間,而且愈來愈嚴重,到了醫院檢查才驚覺,在右側鼻咽部有一個1.8cm*1.3cm大小的腫塊,最終確診為鼻咽癌。據了解,鼻咽癌是南方華人特別盛行的腫瘤,在2005年時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0位,死亡率位居第9,有626人死於鼻咽癌。雖然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以40歲為高峰。醫師說明,鼻咽癌早期症狀容易和普通鼻炎、感冒混淆,有家族史的人患病風險相對較高,但環境因素、病毒感染、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喝酒)等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不過,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鼻咽癌的治癒率相較於其他癌症來說,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初期的病患,5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
不知名生物啃食臉部「面目全非」 美國女星花費2百萬治療整年不出門「仍找嘸病因」
自2022年參加《真實主婦終極女孩之旅》(Real Housewives Ultimate Girls Trip)其中摩洛哥的行程後,美國52歲女星布蘭迪格蘭維爾開始出現臉部腫脹及異常症狀。目前他懷疑是在當地食用放置太久的肉品後,結果導致自己感染到寄生蟲。六個月後,布蘭迪格蘭維爾出現說話困難及臉部浮腫的情況,至今未能痊癒。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為了讓身體恢復健康,布蘭迪格蘭維爾已花費高達7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27萬元)治療,並進行了各種檢查和藥物治療。布蘭迪格蘭維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光是實驗室檢測就花了1萬美元,醫生們幾乎進行了所有可能的測試,卻只能推測可能是某種新型、未知的寄生蟲所致。布蘭迪格蘭維爾形容臉上的皮膚有「小泡泡爆裂」的感覺,好像有東西在「排泄」,而且每當他觸碰那些泡泡,症狀就會加劇。由於這些奇怪的症狀,布蘭迪格蘭維爾幾乎足不出戶,整年都在服藥,也放棄了社交生活,全部精力和金錢都投入在尋找病因上。這段期間,布蘭迪格蘭維爾的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到臉部外觀,也導致牙齒嚴重受損。布蘭迪格蘭維爾表示自己至今已掉了五顆牙齒,臉部因此顯得異常消瘦。自己的牙齒移位與臉部腫脹,被診斷為「壓力引起的血管性水腫」(stress-induced angioedema)。後續布蘭迪格蘭維爾在7日於社群網站X上發表一張自己的素顏照,並發文表示「受夠了」,希望平息外界謠傳她整形失敗的謠言。布蘭迪格蘭維爾表示,網路上不斷有人指責她頻繁整形,讓他感到非常無奈,他也強調自己根本無法負擔整形手術。整起事件曝光後,杜布羅醫生(Dr. Terry Dubrow)也公開表示願意提供協助。杜布羅醫生解釋,布蘭迪格蘭維爾的症狀並非寄生蟲,而可能是侵入進血液系統的微生物感染。布蘭迪格蘭維爾強調,若不及時治療,微生物可能持續對身體造成損害,並留下疤痕和結節,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他建議布蘭迪儘早尋求專業診斷,並表示隨時樂意幫助她找回健康。布蘭迪格蘭維爾坦言,目前自己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找到病因,結束這場長期的折磨。但截至目前為止,到底布蘭迪格蘭維爾的病因為何,仍然無人知曉。
6旬婦每晚皮膚癢到醒來! 醫曝「慢性搔癢」成因與治療
60歲張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婦,過去三個月持續感到身體多處皮膚搔癢,特別是在夜晚症狀加重。儘管多次使用抗過敏藥物和潤膚乳,癢感卻沒有明顯改善,晚上常被癢醒,多次抓破皮膚,甚至導致皮膚感染。每五人就可能有一人曾發生慢性搔癢 其病因多樣複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主任柯玫如指出,這種情況稱為「慢性搔癢」,是指持續六週以上的搔癢,並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睡眠和心理健康。根據研究,慢性搔癢的終身盛行率約為22%,也就是每五人中就可能有一人在其生命中的某個階段遭受這種困擾,並且年齡越大盛行率越高。慢性搔癢的病因多樣且複雜,可分為 皮膚性搔癢(如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病引起)、神經性搔癢(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系統性疾病搔癢(見於肝臟疾病、腎臟疾病或甲狀腺疾病等患者)、心因性搔癢(可能與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因素相關)、找不到明確病因的特發性搔癢。因應病因多樣 慢性搔癢治療首重個人化柯玫如建議,尋找專業皮膚科醫師,透過臨床經驗與專業知識,準確區分不同類型的搔癢,方能對症下藥。慢性搔癢針對病因的個人化治療是關鍵,常見以下幾種方式治療:局部治療:潤膚乳液或乳霜,有效減少皮膚乾燥引起的癢感。局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針對發炎性皮膚病效果顯著。全身治療:抗組織胺藥物,常用於蕁麻疹或過敏性搔癢,但對某些搔癢疾病效果有限。神經調控藥物:對神經性癢感有明顯效果。新型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如IL-31拮抗劑、IL-4/IL-13拮抗劑或JAK抑制劑,為難治性搔癢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紫 外光光線治療:是慢性搔癢患者的重要治療選擇,特別是針對某些對藥物反應不佳或藥物使用受限的患者。日常保養更不可少 搔癢持續發生應盡快就醫柯玫如也提醒,選擇適合的潤膚乳液或乳霜,每日塗抹,保持皮膚潤澤,避免過熱的水溫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或穿著粗糙衣物,另外盡量避免搔抓皮膚,維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飲食、規律作息,並減少過度緊張或壓力,才能達到最好效果。若癢感無法緩解,應及時找皮膚科醫師就醫,接受專業評估與治療。
男子陪老婆看病 醫師火眼金睛:真正有問題的是你!
大陸上海1位38歲的林姓女子自1個多月前出現了間歇性頭痛的症狀,視力開始下降。懷疑是腦下垂體腫瘤的她,在丈夫朱男的陪伴下,來到醫院看診,沒想到醫師定睛看了幾眼後,卻懷疑真正有問題的恐怕是朱男,劇情也因此神展開。就診後,醫師診斷林女罹患拉克氏囊腫,而非腦下垂體瘤,「拉克氏囊腫是一種先天性良性腦下垂體病變,大多數囊腫很小並不引起症狀」,於是夫妻倆鬆了口氣。然而劇情卻神展開,醫師突然轉頭問了來陪妻子看病的朱男:「你有沒有感覺這幾年相貌變化很大?可能你才是患有腦下垂體腫瘤的人。」朱男一聽當下也愣住了,醫師問診後他也坦言,近年來他深受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苦,白天疲倦不堪,睡覺時又會打呼影響睡眠,但始終沒有查出是什麼原因,朱男及家人都非常苦惱。而他自己和家人,也沒有意識到這些年來面容變醜、眉骨突出,嘴唇肥厚,兩側鼻翼較寬、手指變粗、鞋碼變大等細微變化,其實都跟他的疾病有關。醫師解釋,打從朱男一進診間,他就注意到他有肢端肥大症的病徵,於是朱男隨後也聽取醫師的建議,去做了荷爾蒙和腦下垂體增強磁振造影檢查,結果讓夫妻倆嚇壞了,朱男腦部真的長了一個直徑約7mm,像黃豆粒大小的腦下垂體腺瘤,而且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水平都高於正常值上限。所幸醫師火眼金睛,成功為朱男揪出真實的病因,後續診斷明確後,朱男也與妻子一起做了手術,並順利出院。
烏干達爆「神秘怪病」患者全身顫抖、無法行走 300婦幼遭傳染
烏干達本迪布焦地區近期爆發一種神秘疾病,患者會無法控制的全身顫抖,當地居民稱其為「丁加丁加」(Dinga Dinga),意為「像跳舞一樣搖晃」,截至目前,該疾病已影響約300人,主要是婦女和女孩。根據外媒《每日郵報》的報導,據當地衛生官員介紹,丁加丁加病的主要症狀包括高燒和無法控制的全身顫抖,嚴重影響患者行走能力。雖然這種疾病令人不安,但目前尚未有死亡病例報告,且患者通常可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後於一週內康復。本迪布焦地區衛生官員基伊塔克里斯托弗(Kiita Christopher)博士表示,目前只有本地區出現病例,附近地區尚無類似情況。為查明病因,相關樣本已送至烏干達衛生部進行進一步分析,「我們使用特定的治療方法,絕大多數患者在治療後可迅速恢復。」同時基伊塔博士也警告患者避免使用草藥治療,指出這些療法缺乏科學依據,可能延誤病情。他敦促當地居民出現相關症狀時,應立即前往醫療機構尋求專業治療。報導也指出,一位康復患者帕特恩斯卡圖希梅(Patience Katusiime)描述了她感染該病的經歷,她說明自己起初感到全身虛弱和癱瘓,「我的身體不受控制地顫抖,無法行走的感覺非常可怕」,所幸經過治療後,她的病情得到緩解,現已痊癒。烏干達衛生當局目前正積極調查丁加丁加病的病因,希望能盡快確定其來源並制定相關預防措施,以防疫情擴大。此外,就在本地區出現丁加丁加病的幾個月前,東非國家包括烏干達在內,經歷了一波猴痘(Mpox)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於今年8月將該病毒的某致命菌株列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根據非洲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2024年非洲大陸報告了超過1萬7000例猴痘疑似病例,死亡人數超過517人。相比2023年同期,病例數增長了160%。猴痘的傳播途徑包括身體接觸、受污染物品接觸以及孕婦傳染給胎兒,雖然目前無直接治療方法,但醫生可針對其症狀進行治療。
病因不明!神秘疾病「X」肆虐剛果 416人莫名染疫「至少143人死亡」
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DRC)近日爆發一種被稱為「X疾病」(Disease X)的神秘傳染病,目前已導致當地至少416人染疫。X疾病主要發生在剛果西南部的夸恩戈省(Kwango Province)的潘濟地區(Panzi),從10月24日出現首例病例至今,至少造成143人死亡,其中40%為5歲以下的兒童。綜合外媒報導指出,「X疾病」的症狀主要有發燒、頭痛、咳嗽和呼吸困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感染者的致死率高達7.6%。由於該地區貧困、戰亂不斷,許多兒童因營養不良和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引發併發症。剛果的國家公共衛生研究院(INSP)院長姆萬巴(Dieudonné Mwamba)表示,目前已派遣緊急醫療團隊趕赴疫區,試圖控制疫情。也由於當地的醫療資源極度匱乏,醫院缺乏基本的藥品和設備,無法應對大量湧入的病患。民間社會協商框架主席盧富圖(Lucien Lufutu)坦言,多數病人只能依賴傳統療法。此外,由於通報延遲的關係,疫情的擴散更加難以控制。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Africa CDC)主任卡塞亞(Jean Kaseya)表示,「X疾病」的疫情爆發後,相關報告延誤5到6週,導致防控措施無法及時展開。更讓人頭疼的是,目前「X疾病」的病因尚未確定,所以當地政府僅能採取消極的限制村莊間流動、呼籲民眾戴口罩並避免接觸屍體等基礎防疫措施。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加緊檢測工作,初步收集的12個樣本中,有10個檢測出瘧疾陽性,但專家不排除有其他病原體共同作用所致。剛果衛生部長坎巴(Samuel-Roger Kamba)警告,這種疾病的爆發可能與當地民眾的貧血、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報導中也提到,目前剛果面臨多重疫情的肆虐,其中包括猴痘(mpox)、馬爾堡病毒(Marburg)和小兒麻痺症(polio)。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剛果每週通報約200至300例猴痘確診病例,累計死亡人數超過1200人。
不只老人!兒童也會得關節炎 醫警示「4大徵兆」提醒家長
不只是老人,兒童也會得關節炎!關節炎指的是發生在身體上各關節的發炎疾病,關節疼痛、僵直、腫脹等,都是關節炎的症狀。在台灣,不少老人飽受退化性關節炎折磨之外,肥胖者、更年期後女性、關節有舊傷、以及過度使用關節者也都是關節炎的好發族群。然而,知名復健診所復健科王竣平醫師就指出,兒童也有罹患關節炎的可能,且因為症狀不容易被察覺,籲請家長要多留意孩子的情況。王竣平醫師在fb粉絲團《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發文指出,發生在兒童身上的關節炎通常被稱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影響16歲以下的孩子,會導致關節發炎、腫脹、疼痛,甚至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成長。這種疾病會讓免疫系統誤攻擊身體的健康細胞,進而引發關節發炎。另外,這是一種「特發性」疾病,也意味著目前仍未能了解明確的病因。小孩難表達身體狀況 4大常見徵兆要多留意王竣平醫師指出,小孩子可能無法明確表達身體哪些部位出現不舒服的狀況,因此家長們要特別留意孩子的行為和身體變化,醫師也列出一些兒童特發性關節炎常見的徵兆:1. 關節疼痛:孩子可能會抱怨關節疼痛,這些疼痛可能隨著白天的活動而有所緩解,但若有反覆發作的情況,就需要重視。2. 關節腫脹和僵硬:某些關節(如膝蓋、手指、腳踝等),可能會有腫脹、僵硬的症狀,在長時間靜止或休息後會特別明顯。3. 運動能力下降:由於關節疼痛和僵硬,孩子可能變得不願意運動,甚至不再參加原本喜歡的體育活動或遊戲。4. 發燒與疲勞 :有些孩子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疲勞,這些症狀有時會與其他感染性疾病混淆,需進行進一步檢查。藥物治療、伸展運動、心理支持 攜手小小病童對抗病情儘管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目前無法完全治癒,但王竣平醫師表示,適當的治療能夠有效控制病情、減少關節損傷,讓孩子維持正常的生活品質。如使用抗炎藥、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等藥物治療,可以幫助減輕發炎反應、控制疼痛,並防止關節進一步損傷。王醫師也指出,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可幫助孩子透過伸展運動,保持關節的靈活性,並強化肌肉、減少僵硬和疼痛。此外,健康均衡的飲食也對增強免疫系統有所幫助,因此家長要確保孩子攝取足夠的營養,尤其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的食物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還有,面對長期的疼痛和治療,孩子可能會感到焦慮、沮喪,心理輔導和家人的支持能幫助孩子應對病情帶來的心理壓力,讓孩子建立積極的心態。
為何總是手腳冰冷 專業醫提醒:並非只有天氣寒冷導致
隨著天氣的日漸寒冷,相信開始有些體虛的民眾已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但目前有醫師表示,手腳冰冷的情況有時候不是只代表著氣血循環差、身體虛弱,也有可能是更棘手的「雷諾氏症」。根據《鏡報》報導指出,根據瓦倫西亞社區足病醫學會(Illustrious Official College of Podiatrists of the Valencian Community, ICOPCV)的研究,雷諾氏症(Raynaud's disease)也有可能導致手腳冰冷,雷諾氏症會產生一種短暫性缺血性,當血液因動脈阻塞而短暫無法流向雙腳時,就會導致下肢感到冰冷。報導中也提到,雷諾氏病的症狀在寒冷天氣中會更加明顯,因為低溫會導致血管收縮和變窄。患者的皮膚可能因血流受限而變白或變淡,有時甚至會變藍,隨著血流恢復又可能轉紅。對於深色膚色的人,指尖可能會顯得更加蒼白。不過,雷諾氏病的具體病因仍未明確,但寒冷是主要的誘因。瓦倫西亞社區足病醫學會也提到,壓力和吸菸也是加重雷諾氏病的重要因素。吸菸會影響血液循環,因此減少尼古丁攝入有助於改善症狀。此外,瓦倫西亞的足病醫師建議,患者應保持雙腳活動以促進血液流動,並穿著具有保暖效果的鞋子,特別是在寒冷的日子外出時。英國國民健康服務(NHS)也建議,若患者症狀嚴重或有惡化趨勢,應立即就醫。尤其是症狀僅出現在身體一側,或伴隨關節疼痛、皮疹或肌肉無力,可能暗示其他健康問題。年滿30歲且首次出現雷諾氏病症狀,或12歲以下的兒童出現類似症狀,也應及時尋求醫療建議。
連吃1週漢堡劇烈腹痛!30歲壯男送ICU險死 抽出整管「牛奶血」傻眼
大陸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近日接連搶救了2名年輕男子,病因都是因為飲食不正常,其中1人連續吃了1週的漢堡,另人連吃了1週豬腳飯,突發劇烈腹痛被送進ICU。結果一檢查,2人竟然都是得了高脂性胰腺炎,抽出的整管血都是乳白色,仿佛抽出了一管牛奶。《福建衛生報》報導,小東(化名)今年30歲出頭,人生愛好之一就是品嘗美食,三不五時召集好友下館子,火鍋、燒烤等重油重鹽的美食都是小東的心頭好,偶爾晚上加班時,也一定會點炸雞或漢堡當宵夜。不久前,吃了1週漢堡的小東突發腹痛,且疼痛愈發劇烈,不得不前往醫院就診。結果一檢查,小東竟發現自己得了高脂性胰腺炎,抽出的整管血都是乳白色,仿佛抽出了一管牛奶。因為情況危急,小東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ICU),所幸經過治療,最終脫離了危險。無獨有偶,小東隔壁病床的年輕人也是一樣的病症,他則是連吃了1週的豬腳飯導致的。對此,急診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黃艷晶解釋,高脂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種類型,當血液中三酸甘油脂過高,導致胰腺被脂肪酶分解後的遊離脂肪酸損傷,就會引起胰腺的炎症,主要誘因是飲食。醫生提醒,像小東和其病友一樣,平時飲食不健康,又缺乏運動,長期大量進食高脂肪食物,就會使血脂急劇升高,進而誘發疾病。同時,酗酒、肥胖、糖尿病控制不佳、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引發高脂性胰腺炎。
劉家昌肺癌逝!台大醫揭1打掃習慣危害健康 多1動作保護肺部
資深音樂人劉家昌昨(3)日傳出死訊,家屬發聲證實他於2日因肺癌安詳辭世,享壽81歲。劉家昌死於肺癌也引發各界對預防肺癌一事更加關注,肺癌權威醫師陳晉興指出,室內靠近地面的空氣較髒,蹲下身打掃相當危害健康,建議清理時戴口罩有效保護肺部。據悉,劉家昌在今年年初摸到右頸有一種塊,檢查後才知道是肺癌且癌細胞轉移到腦部,而罹癌原因被推敲與他長期有吸菸習慣有關。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是國內肺癌權威,他說明肺癌是全球最致命的癌症之一,每年奪走數百萬人生命,環境污染和吸菸都是最常見的因素,也使肺癌發病率逐年攀升。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陳晉興提到,目前有研究證實,空氣中的PM2.5是肺癌的致病因子,有人實際檢測發現,使用掃地機器人會造成PM2.5狂飆,揚塵濃度迅速飆升,不僅如此,吸塵器的使用也會使後方氣旋形成的揚塵快速增加。陳晉興進一步解釋,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因地心引力會往下降,所以靠近地面、下層空氣較髒,民眾平時應讓口鼻遠離地面,他指出有不少人習慣蹲下身擦地面,「此舉相當危害健康」;不過陳晉興表示,需要清理環境時,戴上口罩式保護肺部最基本的動作。◎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高齡產婦產後突發心衰竭! 成功換心順利救回一命
一名46歲的高齡產婦小文,從42歲結婚開始就經歷一連串辛苦的生育歷程,期間不僅曾不得已中止妊娠、懷孕期間車禍,甚至在緊急剖腹產後還心臟衰竭歷經生死關頭;其中經歷共10次大小麻醉、手術後,所幸最後換心成功,順利出院與親愛的家人團聚。高齡接受生殖治療 一次就成功受孕收治小文的彰基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吳信宏醫師表示,小文女士42歲才結婚,43歲時經歷了人生的第一場懷孕。然而,產檢卻發現胎兒腦部異常,迫使她不得不中止妊娠,並接受陳明醫療長進行全基因定序技術確認胎兒病因。經過數年的努力,她在45歲時至彰基生殖醫學中心接受第一次試管嬰兒療程,幸運地第一次的試管嬰兒治療,就順利懷孕成功,且初期產檢結果顯示一切正常。然而,在懷孕6個月時,小文遭遇車禍導致骨折,所幸尚可保守觀察治療。由於她的子宮曾進行過手術,這次懷孕需剖腹生產,她與先生考慮得來不易的小孩,原計畫38周以後再生產,但醫療團隊綜合評估她的情況,建議在第36周就進行剖腹產,確保母嬰安全。懷孕引發周產期心肌病變 心臟移植成功換心 隨著懷孕進展及規則產檢,並無異樣,並於36周時,依約定計畫到院接受剖腹生產。然而,當天到產房報到準備生產時,她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開始出現喘不過氣的症狀,醫療團隊緊急 進行全身麻醉剖腹產,小文的寶寶順利出生,健康活產。然而,小文卻在生產後突發心衰竭 ( 周產期心肌病變;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 ),並出現休克。接手處置小文心臟衰竭緊急狀況的彰基心臟外科團隊及陳映澄主任,隨即安排小文裝設葉克膜 ( ECMO ),並因腎衰竭接受緊急洗腎;但情況惡化、小文左心室回流鬱積引發肝衰竭,隨即緊急安裝心室輔助器 ( LVAD ) 維持生命,並開始等待換心。陳映澄主任表示,小文的狀況緊急,但在嚴密的觀察治療下竟然在一個月內,等到配對成功的心臟捐贈者,並順利完成換心手術。提高疾病意識感 有異狀快就醫小文也建議婦女朋友,「早點生產,不要像我一樣這麼晚,但晚也沒關係,可以求助醫學中心。」另,也提醒心臟衰竭的有夜咳、喘及水腫等症狀,所以不分男女,如有狀況一定要及早就醫。
加拿大十多年受「神秘腦部疾病」所苦40人死亡 女現只能吃「冷凍食品」度日
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阿卡迪亞半島的居民一直在與一種導致癡呆症狀和部分癱瘓的疾病作鬥爭,其中1個小社區十多年來一直受到一種「神秘腦部疾病」的困擾,症狀包括出現幻覺、腦霧,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無法行走,還因此導致40人死亡,如今還存活的病人,健康狀況也大不如前,有名女性得病後不能隨意移動雙手,只能吃冷凍食品度日。對此,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管轄下的加拿大公共衛生局也已向該省提供280萬英鎊(約新台幣)幫助調查病例,而該省的新任省長蘇珊霍爾特(Susan Holt)也於最近重新啟動了對該疾病的調查。據《每日星報》報導,新不倫瑞克省衛生部門經過自己的調查後得出的結論為,該地區不存在腦部疾病群,該部門表示,相信患者實際上被誤診為癡呆症和癌症患者,導致官員停止調查這場流行病。不幸的是,疾病和症狀仍在繼續,當局稱目前病例總數為48人,這種疾病被稱為病因不明的神經綜合症,會導致人們出現幻覺、腦霧,且睡眠、注意力、記憶力會出現障礙,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患者無法行走。加拿大政府於2020年底首次透過克雅氏症監測系統(CJDSS)通報了該症候群,當時有40名患者出現了與克雅氏症(CJD)類似的症狀,克雅氏症是種類似瘋牛症的致命性疾病,會導致肌肉問題和嚴重且快速的大腦退化。一年後,48名患者被確定為聚集性感染群的一部分,大多數病例集中在新不倫瑞克省蒙克頓地區,其中一些被確定為該病患者的人年齡在40歲以下,包括39歲的勒布朗(Luc LeBlanc),以前很健康的他,其大腦現在「就像一個80歲的老人」,而波雷爾(Porelle)也曾經是個活躍的人,但她現在也不能隨意移動雙手,只能吃冷凍食品。2022年12月,當局對具有類似神經系統症狀的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90%的人的血液中含有1種名為草甘膦的農業化學物質,儘管官員很快就表示這還沒有定論,但除草劑草甘膦幾十年來一直受到政府科學家的仔細審查。
尹馨血壓飆破200憂中風 曝少見疾病找上門飽受折磨
尹馨今(20日)出席醫療宣導記者會,她透露一年前發現自己血壓常飆高、還有低血鉀問題,血壓最高的時候甚至會飆破200,即使吃高血壓藥物也降不下來,也查不出病因,一度很擔心自己演戲會演到中風,讓她心情飽受折磨。之後她才確診是罹患罕見的內分泌疾病「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以內視鏡手術切除腎上腺病灶,一週內就痊癒。尹馨透露當時她常感到異常疲倦,醫生建議她低血鉀可以多補充香蕉、芹菜汁,但其實她血液裡根本留不住鉀,即使補充含鉀食物也沒有幫助。她因為內分泌問題,拍戲時常感到疲倦不堪,低血鉀也讓她肌肉無力,加上高血壓問題,擔心自己演戲演一演就中風。她表示:「當時劇組都會幫我鋪一張床,就是隨時讓我可以躺下去。」她直到就醫診斷,才發現自己得了少見的內分泌問題,「是腎上腺素上的一顆小瘤,讓我的身體天翻地覆受到影響,這種病不會痛,但卻會慢慢折磨你。」所幸開刀後已經恢復健康。台大醫院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中心主任吳允升則表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主要症狀就是高血壓、低血鉀,一但發現血壓數值過高,吃藥又無法控制,務必就醫檢查。
基隆男打2種疫苗「5hr後出現不適」 胸痛吐白沫倒地不治…衛生局說話了
基隆一名59歲陳姓男子,本月17日到信義區衛生所,接種流感和新冠肺炎疫苗,不料過了5小時胸口劇痛且口吐白沫,倒臥客廳失去意識,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家屬質疑死因和疫苗有關,檢察官和法醫今(19日)進行刑事相驗,下周將安排解剖,衛生局也表示會持續關懷後續審議進度。陳男17日上午10時許到基隆信義衛生所打新冠及流感疫苗,隨後返家休息,當下皆無異狀,但是到了下午3時許,妻子發現他出現劇烈胸痛、口吐白沫倒地,立刻通知救護單位,救護人員在3時15分到場將陳男送醫急救,但4時17分宣告死亡,家屬想確認死因是否為施打疫苗所致,報請刑事相驗。據了解,陳男有尿酸、第二型糖尿病(無併發症)及慢性腎炎病史,今天上午11時15分許經檢察官與法醫刑事相驗完畢,大體暫冰存待下周一安排解剖。衛生局長張賢政指出,陳男死因是否和施打疫苗有關,仍待司法解剖、以及後續疾管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釐清;警察局及衛生局已於昨(18日)協助家屬啟動司法相驗申請,及送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的病歷資料調閱,衛生局將持續關懷家屬,及關心後續審議進度。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疾管署尚未收到該案的疫苗不良事件、疫苗受害救濟申請,若收到會全力協助。同時也提到,接種疫苗後1小時發生心絞痛,並非疾管署認定和疫苗直接相關可能副作用,但基隆當地回報會討論解剖,對後續調查、釐清病因會較有幫助。
戴佩妮身體出狀況只能坐著睡 病因曝光且「無法根治」
戴佩妮今(11日)舉辦《雙生火焰》演唱會記者會,宣布將在2025年3月22日台北小巨蛋開唱,受訪時她透露在疫情期間發現自己有「耳石脫落」的問題,演出時無法大動作跳動,一躺下就會覺得整個人360度旋轉,甚至有段時間只能坐著睡。戴佩妮自爆有「耳石脫落」的問題,演出時無法大動作跳動。(圖/侯世駿攝)戴佩妮說雖然有找醫生進行「復位」治療,但是病況卻無法根治,醫生更告訴她說:「只要發生一次,就會發生第二、三、四次。」而且治療後會頭暈半天、無法走路,讓她感到十分困擾,歌迷也很擔心。9年前戴佩妮在台北小巨蛋舉辦《賊 世界巡迴演唱會》,她說透露當時在演出前緊張到反胃,無法享受演出,更覺得許多地方做不好,結束後感到很懊惱。明年二度攻蛋舉辦「雙生火焰」演唱會,戴佩妮也希望這次能用不同的心境回歸,並克服遺憾。而先前在大陸演出時,戴佩妮將麥克風遞向一名鐵粉,對方一開口卻大走音,讓她掐著大腿憋笑唱完,該影片在網路上瘋傳,被問到如果再次發生該如何應對?戴佩妮笑說:「小巨蛋這個距離應該很難聽到。」不排斥點歌迷上台。
漱口水爭議1/酒精濫殺好菌「恐影響血壓升降」 換季防爆發心血管疾病
在商業廣告多年的宣傳下,許多人都認為漱口水是必備的口腔清潔用品,事實上並非如此,甚至有醫師警告,使用含酒精漱口水可能會影響血壓,甚至會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秋冬換季溫差變化大,三高族群需特別當心。 秋天氣溫瞬息萬變,正是心血管疾病發季節,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2023年資料,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僅次於癌症,每年超過5.6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每42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尤其最常發生在季節交替時。 林口長庚腦中風中心主任張庭瑜表示,血壓是最大關鍵,幾乎8~9成的腦出血都跟血壓有關。「每到冬天腦出血患者就增加約3成,除了溫差大會刺激血管收縮,天氣冷也容易讓血壓上升,增加腦出血風險,所以首先要定時服用血壓藥,同時做好保暖工作,再來就要注意症狀。」 但血壓無聲無息,很多人血壓高也不自知,萬一無意中刺激血壓上升,可能就會引爆心血管疾病,而日常生活常見的漱口水,竟然可能是肇禍兇手? 美國心臟外科醫生Jeremy Londonb日前在社交平台PO文表示,為了心臟健康,他不會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因為這類漱口水會殺死口腔內所有細菌,其中包括好的細菌,這些好菌有助人體產生一氧化氮,能幫忙血管壁擴張,有助於調節血壓,當這些好菌都被殺死之後,自然就會影響血壓,尤其對患有高血壓的人更不好。 「英國也有這樣的相關研究,關鍵就在於一氧化氮。」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一氧化氮可刺激血管的內皮細胞擴張舒張血管,使血壓下降,同時增加血流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環。此外,一氧化氮也可避免血管內壁形成斑塊、血栓阻塞,減少中風和心肌梗塞的機率。 多數民眾依賴漱口水緩解口腔不適症狀,醫師建議度過急性期後,還是要根本治療病因才是解決之道。(圖/報系資料照)國際期刊《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2022年時曾進行研究,找來19名健康民眾開始每天用2次含酒精漱口水,並測量血壓。結果發現,24小時內,血壓上升了2到3.5毫米汞柱,而血壓每升高2毫米汞柱,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分別升高7%和10%。 「除了殺光好菌,含酒精漱口水也會影響唾液分泌!」柏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表示,口腔唾液中含有許多免疫球蛋白與酵素,含酒精漱口水因為容易揮發,所以會進一步影響唾液腺分泌,導致口腔唾液變少,也可能影響血壓升降。 黃斌洋提醒,只要好好刷牙、使用牙線,其實可將漱口水作為選擇性輔助用品,除非是雙手較不靈活的長輩或中風患者、或剛動完口腔手術者才需要。大多數民眾可能是因為牙周病、牙齦發炎等原因使用漱口水,建議先治療好口腔疾病才是根本之道,而非依賴漱口水。
初期無症狀!甲狀腺癌成隱形殺手 醫:「這檢測」是關鍵!
藝人徐若瑄日前於社群分享其甲狀腺癌診斷與治療過程,儘管一向注重養生並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她坦言家族遺傳基因仍增加了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然而,透過定期健檢,得以在早期發現病灶,及時接受治療。對此,高雄美兆診所院長陸教義醫師分享,透過定期健檢,潛在病變可以在無症狀階段就被發現,建議高風險族群將甲狀腺相關檢測項目納入定期檢查中,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徵兆。甲狀腺癌是一種發生於甲狀腺的惡性腫瘤,據衛福部資料顯示,甲狀腺癌是台灣女性常見的十大癌症之一,且病例逐年增加。甲狀腺癌的病因不明,但家族病史、輻射暴露和一些遺傳性疾病會增加罹患風險。尤其有家族病史的人,罹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二至三倍。罹癌者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有些人可能會在頸部觸摸到小腫塊,但不會感到疼痛。因此,許多患者無法在早期察覺異常,進而拖延治療進程。甲狀腺超音波篩查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影像檢查,能幫助醫師檢視甲狀腺結構與潛在腫瘤。陸教義醫師指出,超音波影像可以清晰地顯示甲狀腺結節的大小和特性,幫助更精準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也能減少病灶擴散的風險。此檢查特別適合有家族病史、免疫疾病或甲狀腺疾病高風險的患者。國外癌症研究報告指出,若甲狀腺癌能在早期發現並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 90% 以上,尤其當癌細胞局限於甲狀腺內時,患者的預後相當良好,特別是乳突狀甲狀腺癌(即最常見的甲狀腺癌類型)。對此,陸教義醫師提醒,透過定期健檢,潛在病變可以在無症狀階段就被發現,建議高風險族群將甲狀腺相關檢測項目納入定期檢查中,以便及早發現異常徵兆。「定期健檢不僅是掌握個人健康的手段,更是預防重大疾病的重要策略。透過精密的檢查數據,醫療團隊能夠提前發現身體中的變化,得以進行早期干預和有效管理的機會。」陸教義醫師強調,身體可能不會在疾病早期明顯「示警」,但健檢是唯一能預測、早期發現潛在疾病的工具,也呼應徐若瑄所分享,鼓勵民眾主動定期健檢,建立維持身體長久健康的良好習慣。
廟會女神領重大傷病卡 曾甜親曝年過30體力有限「太累會復發」
廟會女神曾甜去年5月就醫證實患上「重症肌無力」,每月需要吞300多顆藥治療,今(4日)她出席《寶島神很大》10週年記者會,透露已領重大傷病卡,「現在就是跟疾病共存,不用吃藥了,但只要太累還是會復發,要持續打標靶藥物,半年要打一次、打一次要自費9萬,就是要打一輩子」。曾甜無奈表示,當時確定罹患自體免疫疾病「重症肌無力」時,一度心情低落,發病的時候不僅沒力氣吃飯,眼睛也張不開,看人會有複視,更會呼吸困難講話講不出來,讓她因此休息了半年的時間,「一直想說為什麼是我得病?但後來轉念一想,現在醫學發達,很快查到病因找到解決方式」,直言非常感謝因為媽媽當初有幫她保險,標靶藥物等醫藥費都有保險給付。今年曾甜正式加入職籃夢想家啦啦隊Formosa Sexy,對於自己加入啦啦隊一事,她笑說:「跟一群女孩一起團體生活不簡單,我是一個很懶惰的人,跳完之後想要休息,但還要跟女孩們一起拍影片,我年過30體力有限,還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撇開這個跳舞真的太快樂了。」柯大堡、許志豪、阿白、草爺、香蕉、凱揚、陳孟賢、曾甜、賈斯汀,一同出席《寶島神很大》開播10週年記者會。(圖/侯世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