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時間
」 新冠肺炎 確診 武漢肺炎 白露 乳癌慢性蕁麻疹確診難、病程久 抑鬱症罹病風險增6倍
正值入秋、天氣變化之時,正是蕁麻疹好發、加劇的時間點。據統計,近500萬國人一生至少會有一次以上症狀,而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者成因與維持時間大不同,但因為名稱、症狀相近,加上對於疾病的迷思讓民眾難以分辨而延後就診,導致症狀頻繁發作或惡化。適逢10月「世界蕁麻疹日」,為提高病識感與提供患者全面性支持環境,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蕁麻疹資訊站」LINE@,並將疾病具象化為「蕁寶」,打造全方面衛教資訊平台,助民眾及早發現問題與治療。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其中急性蕁麻疹通常為急性過敏,症狀多半在數日或一至二週內消失。反之,當症狀反覆持續六周以上,很大機會就是慢性蕁麻疹。據統計,臺灣高達十六萬人口受慢性蕁麻疹影響,其中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大宗,女性罹患風險較男性兩倍。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俊賓表示,雖然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一般可依發病時間做簡單區分,但門診觀察許多患者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具有迷思而延後就醫。像是當全身皮膚會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紅疹時,患者會以為忍一下就好,或是與急性蕁麻疹、過敏等混淆等,嘗試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環境、避免特定食物等,但卻未好好就醫治療,使得症狀一直反覆出現、無法痊癒。因此,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長達兩年,較其他皮膚疾病較久。他提醒,遇到皮膚疾病時要先釐清成因、症狀與發作時間。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大多數和食物、空氣髒污無直接關係,主要成因為自體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進而錯誤地攻擊自身的皮膚組織與觸發炎症反應,難以自然緩解。而在症狀頻繁發作下,將容易合併多種不同疾病,像是甲狀腺炎、焦慮症、抑鬱症、及自體免疫疾病等。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有許多不同的誘發因素,如持續的壓力、過度憂鬱將影響免疫反應,加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陳俊賓醫師進一步說明,持續的炎症反應也會影響大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平衡,以及生理的不適也會讓患者感到壓力、無助和焦慮,影響心理健康。國外研究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嚴重程度與憂鬱、焦慮分數呈顯著正相關。以及1/3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同時罹焦慮或抑鬱症,而得抑鬱症風險更為常人六倍,可見心理問題與症狀環環相扣,增加患者壓力,形成負向循環。而且,慢性自發性麻疹病程久,研究指出半數以上的患者病程會超過一年!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卓雍哲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如同箭在弦上一般。當誘發因素出現,比如說壓力、慢性發炎等,開始產生蕁麻疹症狀。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女性病患約為男性的兩倍,門診時常見許多現代的三明治族女性。他分享臨床案例,一名40多歲的劉小姐,身為標準的三明治族群需負擔家庭經濟。不僅對外職場工作繁忙,下班後對內也要面對長輩照顧和孩子成長,進而開始出現不明紅疹,一開始很像是蚊子咬的小疹子,自認為過敏後自行排除奶蛋等過敏源,卻只有得到部分改善後復發,甚至出現情緒不穩定影響日常生活還不自知。但也因為工作繁忙,所以只能抽空去藥局買成藥,但效果也仍然有限。直到工作上下屬以無法承受她「情緒不穩」、「脾氣暴躁」為由提出離職,才驚覺壓力和紅疹已經對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而開始積極就醫確診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對患者影響深遠,不僅是皮膚上腫脹、搔癢的不適感,以及心理健康的雙重打擊,研究指出七成患者工作效率受影響,平均缺勤率更達三成六,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因此,卓醫師也表示,過往病患習慣以發作時的照片提供給醫師看診,但實際上應有更多、更好的檢測方式可以及早介入與持續治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可以依照現行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治療共識逐步治療,第二代長效型抗組織胺為第一線用藥,須每天服藥。若治療效果不彰,可以考慮依照治療共識的建議,增加長效型抗組織胺的劑量或加入生物製劑進一步治療。在用藥過程中持續記錄蕁麻疹檢測表,並與醫師溝通討論最佳藥物治療策略。另外,壓力管理和保持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輔助治療方式,患者可調整生活節奏與作息,紓解壓力,幫助改善病情。
2024年「白露」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2024年9月7日11點12分節氣進入「白露」,「白露」諺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白露」節氣因天氣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附著在金屬、枝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小水滴,尤其是經晨光照射,更加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實際是天氣已轉涼。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秋天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只有養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腎氣充足少生病。2024年「白露」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兔、蛇、雞、狗,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慎防脾胃、腸道、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極易引起腸胃急性病症。需防暗疾,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爲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白露」開運養生與禁忌:一、 食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4.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8.少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9.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二、 衣的養生與禁忌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說明白露節氣一到,穿衣服就不宜赤膊露體,不能袒胸露背。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早晚要及時添加衣物。三、 住的養生與禁忌白露是一個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適當開啟窗戶,不可開太大,以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 行的養生與禁忌1.早起早睡,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2.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3.古云:「春困秋乏。」,在這個時節,人們依然會感覺的疲乏,所以應該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注意多喝水,保護好皮膚。五、 育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並持之以恆。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快走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2. 華佗云:「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意思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六、 樂的養生與禁忌秋高氣爽,最好到戶外走走散散心,也順便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朋友進行交流、聊天,以免心情抑鬱。
拿蛋「敲碗邊緣」恐害腹瀉 專家揭正確打蛋方法
不少人為了方便,會習慣用碗的邊緣來打蛋,然而有專家指出,這樣做可能會讓蛋殼上的沙門氏桿菌掉回蛋液中,若蛋未煮熟,可能引發腹瀉、嘔吐等症狀。根據料理網站《The Kitchn》的專家說法,若是利用碗邊緣敲蛋,蛋殼上的細小碎片可能會掉進裝蛋的容器裡,而這些碎片可能含有沙門氏桿菌,會污染食物。若蛋未煮熟,可能引發腹瀉、嘔吐等症狀。因此專家建議,應該在堅硬、平坦的平面上敲擊蛋,使蛋殼產生微小裂痕,然後用手將蛋殼撥開,讓蛋白和蛋黃滑入容器中,這樣可以減少蛋殼和細菌混入蛋液的風險。事實上,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官網上刊載,沙門氏桿菌廣泛存於動物界,可經由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污染食品。沙門氏桿菌所引起的食品中毒事件,世界各地常居首位或第2位,2018年歐盟因沙門氏桿菌造成食源性疾病之比例約為三分之一,在台灣則排名第4。食藥署說明,人體在誤食沙門氏桿菌後4至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而主要症狀為下痢、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至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2至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為1%以下。食藥署指出,一般針對沙門氏菌造成腸胃炎的治療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為主,不需要給予抗生素治療。不過一些特殊病患,例如新生兒(小於三個月大)、大於50歲以上的長者、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腫瘤患者、HIV感染者、有人造植入物的病人(人工血管、心瓣膜、人工關節等)、以及鐮刀型貧血患者,若出現持續性高燒、疑似菌血症或腸道外感染的情況,則應接受抗生素治療,以避免發生移轉性的感染。
從5公尺邁向500公尺 新復健法「Keeogo」重拾患者希望
林伯伯是一位70多歲的頸椎脊髓損傷患者,曾經歷長達一年的傳統復健療程。儘管他能夠在助行器的幫助下站立並步行約5公尺,但由於肌力不足,膝關節經常疼痛,影響了復健的進展。在亞東醫院復健師的評估與建議下,林伯伯決定嘗試使用最新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Keeogo」配合復健課程。在首次使用「Keeogo」進行訓練時,林伯伯就能使用前臂式助行器行走超過60公尺,並且當天走了四趟。他興奮地表示:「好久沒有走那麼遠了!」這次體驗讓他重新燃起希望,甚至萌生了出國旅遊的念頭。亞東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團隊總治療師周世逢解釋說,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是一種新興的復健方法,通過支撐無力的下肢來訓練動作,最常見的應用是步態訓練。與其他下肢外骨骼機器人不同的是,Keeogo能感應病患在主動動作過程中髖關節和膝關節的角度變化,並即時調整機器的支撐力度,幫助病患更輕鬆地完成每個動作。周世逢比喻說,這就像開車時如果不動方向盤,車輛不會轉彎;但當我們操控方向盤時,動力方向盤的協助會讓轉動變得更輕鬆。Keeogo的設計原理亦然,通過協助病患主動運動,提升復健效果,使病患在過程中獲得更大的自主性和舒適感。周世逢進一步解釋,Keeogo的適用對象包括腦中風、腦傷、脊髓損傷及長期臥床等病患,即下肢有一定動作但肌力不足的對象,並且臨床發現,無論病患的發病時間長短,只要經過專業評估適當使用Keeogo,訓練後均能獲得顯著改善,包括軀幹穩定度、下肢肌力、心肺耐力以及步態矯正等方面,從而大幅提升病患的日常生活品質。林伯伯在第一次使用Keeogo訓練時,膝關節完全沒有疼痛感,隔天也沒有出現不適。經過6個月的密集訓練,他現在能在使用Keeogo時輕鬆行走超過500公尺,且不再需要拐杖;即使脫下機器人,使用單拐也能步行超過200公尺。這讓他對自己的進步感到非常滿意,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與希望。周世逢強調,病患在使用Keeogo進行訓練時獲得顯著進步,不僅有賴於Keeogo的性能,更需要物理治療師的專業能力和經驗協助,才能有最好的副教效果。
食物中毒人數增至55人 漢來致歉:全面檢討相關改善措施
高雄漢來海港城巨蛋店從26日傳出有3人食用店內餐飲後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後,直到29日下午4時30分疑似食物中毒人數擴大到55人,皆出現腸胃不適,發病時間也從食用後的5小時拉長至超過48小時才出現症狀。高雄市衛生局表示,目前細菌培養未有結果,將待檢驗後7天才會公布,會進一步釐清原因。高雄漢來海港城巨蛋店風波不斷延燒,疑似食物中毒人數也持續攀升,根據衛生局調查,截至29日上午9時,出現症狀就醫人數合計共52人,其中男性25人、女性有27人,平均攝食時間至出現症狀間隔為12至24小時,最短為5至6小時。29日下午截至4時30分進一步更新就醫通報人數,再新增3人,症狀均為腹痛、腹瀉,距離主訴27日中午用餐已超過48小時,是否當天用餐引起或其他原因導致,皆待釐清。高市衛生局說明,目前檢驗報告及細菌培養尚在進行,報告結果得等到細菌培養後的第7天才能曉得是否為漢來海港城店面環境、食物或食材出現問題,相關採檢目前尚無進一步檢出病原結果。漢來美食則向消費者致歉,並指出,目前自主停業至4月30日,進行強化內部人員衛生教育訓練,並依循衛生局建議事項,全面檢討相關改善措施。原本訂海港巨蛋店的部分客人配合轉到漢來店用餐,整體損失尚待統計。公司已同步進行各項檢討及改善措施,將依查明結果負起相關責任及啟動保險理賠申請。
吃壞肚子還是食物中毒? 醫教「2招」判斷
近日食安問題連環爆,王品旗下餐廳有103人出現嘔吐症狀,而藏壽疑似也有人食物中毒。對此,醫師說,到底只是吃壞肚子,還是食物中毒,可以透過發病時間和症狀是否嚴重來判斷。重症醫師黃軒說,民眾會疑惑自己是「吃壞肚子還是食物中毒」,可從發病時間和症狀嚴重程度判斷,「食物中毒通常在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後幾個小時內(1-36小時內)就會發作,而急性腸胃炎的發病時間則可能更長,甚至在幾天後(24至72小時左右)才會出現症狀。」黃軒表示,「食物中毒的症狀,通常比急性腸胃炎更嚴重,可能會出現『發燒、血便』等症狀。」腸胃炎不太會發燒,如果發燒就要懷疑不是那麼簡單,「尤其是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他就很可能會燒。」黃軒解釋,不一定出現腹瀉,可能只會有嘔吐跟發燒。如果食物中毒要怎做?黃軒說,「立即就醫,保持水分,避免再吃可能導致症狀惡化的食物」,平常也要注意食物衛生,生熟食分開處理,「千萬記得吃飯前後,得用肥皂洗手,禁止用酒精洗手,酒精殺不死諾羅病。」黃軒強調,「食物中毒的症狀,通常較嚴重度,但仍主要視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中毒原因及毒素的攝取量而定;若個人抵抗差,症狀可能就會比較嚴重。你下次如果出現吃壞肚子的症狀,不妨仔細觀察自己的症狀,並根據上述的差別來判斷自己是食物中毒還是急性腸胃炎。如果是食物中毒,請務必立即就醫!」
跨年約砲增恐爆「性病就診潮」 感染醫曝「往年觀察」:淋病、梅毒會先出現
現代許多人會利用交友軟體約會,甚至進一步發生性關係,但在進行人與人的連結前,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措施。感染科醫師根據經驗指出,像是跨年、情人節等特殊節日過後,通常會出現一波性病就診潮,大多數是淋病、梅毒患者。日前有國外網紅到台灣找網友約砲,甚至可能與愛滋病患有過親密接觸,醫師對此呼籲,性行為一定要戴保險套,做好安全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綜合媒體報導,根據基隆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蔡忠智觀察指出,過去在跨年後大約2到3週就會有一波性病就診潮,以潛伏期到發病時間來看,以泌尿道性病發作時間比較早,感染淋病及梅毒病患會先跑出來。日前有國外網紅到台灣頻繁找網友約砲,還被爆料出曾與HIV的跨性別者有過親密接觸,對此蔡忠智表示,俗稱愛滋病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強調即便無症狀,仍可能具傳染性,若懷疑曾暴露於愛滋病毒下,及時採取PEP(暴露後預防性投藥)可降低感染風險,但仍強調做好防護措施更為關鍵,另有「PrEP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是指暴露於愛滋病毒後的72小時內,需連續28日每日服藥的預防性藥物。蔡忠智說明,目前快篩可以在6週內驗出病毒,建議有疑慮民眾可以至衛生局買快篩檢驗,在危險性行為後2周、4周到6周自我檢測,3個月後仍驗不出病毒,即可排除感染,若是能提早發現,就可以在發病前用藥控制。最後他也表示,HIV男傳女機率會高於女傳男,還是建議落實安全性行為,採取保險套和其他安全措施,也要減少和不特定對象發生親密關係。
男性「家族史有這病」別輕忽!醫曝易得4種癌:恐比別人早發病
罹患乳癌竟會增加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分享一份研究報告,指媽媽或姐妹患有乳癌的成年男性,有較高機率罹患胰臟癌、甲狀腺癌、攝護腺癌及乳癌,且發病時間恐比其他人來得早。錢政弘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乳癌為我國女性好發癌症排行第一名,「遺傳性」乳癌機率約15至20%,因此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需定期接受乳癌篩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媽媽或姐妹患有乳癌,那麼家中的男性成員則容易罹患4種癌症。錢政弘說明,今年8月一份韓國研究針對6萬9千名有乳癌家族史的成年男性(其母親或姐妹有乳癌)進行追蹤,結果發現相較普通男性,有乳癌家族史的男性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多1.4倍、「甲狀腺癌」的風險多1.3倍、「攝護腺癌」的風險多1.3倍、「男性乳癌」的風險多3倍;且若母親和姐妹均罹患乳癌,那麼男性發生甲狀腺癌的機率高達3.4倍。對此,錢政弘指出,目前文獻已經知道胰臟癌、攝護腺癌和乳癌都跟「BRCA1/2」基因異常有關,所以一旦媽媽或姐妹有乳癌,男性成員也很有可能因為基因異常得到這3種癌症。錢政弘透露,雖然尚未發現甲狀腺癌與基因異常有關,但觀察發現有乳癌的女性也容易得到甲狀腺癌,推測2者之間有包括甲狀腺荷爾蒙、雌激素和環境因素等共同的致病原因,提醒家中有乳癌病史的男性族群需特別留意。
今年副傷寒病例創10年新高! 全台累積22例本土「曾吃生蠔、生魚片」
愛吃生食的民眾注意!疾管署於28日表示,國內2023年已發現22例本土副傷寒確定病例,創下十年同期來新高,且部分個案都有生食或食用未充分煮熟的食物,如生蠔、生魚片等。對此,疾管署表示已啟動專案調查,針對菌株進行全基因體定序分析比對,同時針對本土確診個案進行更詳細飲食等暴露史之疫調,以釐清可能感染源。同時也呼籲民眾,應隨時注意飲食及手部清潔,並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生飲生食。依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截至11月27日止,副傷寒確定病例累計23例,分別為22例本土及1例印尼境外移入病例。本土病例均為本國籍,男性15例(68%),女性7例(32%),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以20至29歲為多(50%),居住地分布於11個縣市,發病時間則分散於各月份,其中以10月份8例為最多。而2018至2022年本土累積病例數分別為1、3、0、1、6例,境外移入病例數分別為7、6、0、0、0例,其中2018及2019年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印尼(4例)、印度(4例)、柬埔寨(2例)、緬甸(1例)、孟加拉(1例)及美國(1例)。疾管署說明,副傷寒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是由副傷寒桿菌引起之腸道傳染病,主要透過食用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或尿液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播,潛伏期通常為1至10天,可傳染期為1至2週,常見的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腹痛、腹瀉、相對性心搏過緩或軀幹出現紅疹等。呼籲民眾隨時注意飲食及手部清潔,並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生飲生食,食物須經過充分加熱煮熟後才可食用,烹調及製備過程亦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應飲用煮沸後的水或瓶裝礦泉水;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處理食物前或更換尿片後,應正確使用肥皂及清水澈底清潔雙手,才能有效防範。疾管署強調,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飲食史;醫療院所如發現疑似個案,請於24小時內通報。
不只眼歪嘴斜!知名「乳癌權威」腦中風猝逝 醫曝5大前兆:手腳發麻也要小心
知名外科醫師江坤俊昨(10月30日)突在臉書發布悼念文,透露學長兼好友、成大醫院「乳癌權威」郭耀隆醫師,因不敵腦中風辭世,收到噩耗讓他相當震驚。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透露,秋冬日夜溫差大,是急性腦中風好發的季節,若出現手腳或臉部突然發麻、口齒不清、視力模糊、走路不穩及莫名暈眩或頭痛等5大徵兆,小心恐是腦中風。醫師謝炳賢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由於腦中風發病時間相對短,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略,但其實腦中風是有跡可循的,除了症狀最明顯的眼歪嘴斜外,還有下列5大警訊,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腦中風5大前兆一、手腳或臉部突然發麻或無力:腦中風會導致「中樞型顏面神經麻痺」,因此若是突然出現臉部表情不對稱、眼歪嘴斜、口水不自主流出,或是感到單側肢體或面部麻木、無力下垂,均需特別留意。二、突然口齒不清或聽不懂別人說的話:當供應腦部的血液循環阻塞,或控制語言區出血,會導致腦細胞缺氧和養分,影響腦部功能,就會出現咬字不清、無法說話、答非所問、理解能力下降等症狀發生。三、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模糊:掌管視覺的腦部區域出血、缺血受傷,或是視神經受到壓迫等,都會造成視力突然模糊、看到疊影或是視野缺損的狀況。四、突然步伐不穩、失去平衡或協調:腦部血管破裂出血或阻塞,進而壓迫到控制軀幹肢體區域時,則容易伴隨單側肢體無力、走路不穩、向某一側傾斜,甚至是無法活動等症狀。五、突然不明原因的暈眩或頭痛:若是突然出現頭暈目眩、頭昏腦脹、感覺到特別累,或是有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的症狀,就要特別注意有腦中風發生的可能。
流浪貓抓傷女友…他用嘴清理傷口被告知「三級暴露」 專家揭原因
大陸江西省南昌市一名男子因用嘴幫被流浪貓抓傷的女友清理傷口,被醫生告知屬三級暴露(狂犬病毒暴露最高等級),不僅要和女友一起注射狂犬疫苗,還要額外注射免疫球蛋白,花費不少,引網友熱議。南京市第二醫院專家提醒,狂犬病毒暴露級別並非只取決於皮損程度,而與暴露部位神經數量相關,嘴部神經密集且靠近大腦,較四肢等部位暴露後感染風險更高,用嘴清理傷口不可取。若一時找不到肥皂清理,也可用清水進行最基本的沖洗,再及時就醫注射疫苗,降低感染狂犬病毒風險。據了解,狂犬病可於恆溫動物身上造成嚴重腦炎。對於沒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當神經症狀出現後,結果幾乎總是死亡,無論治療與否或程度如何。但對於有狂犬病暴露風險者,只要及時接種疫苗或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一般都能誘發身體產生足夠的免疫力從而消滅狂犬病毒。狂犬病的早期症狀包括發燒與傷口的刺痛感,稍後則可能會出現暴力行為、不可自制的興奮感、恐水症、部分肢體癱瘓、意識混亂或喪失知覺。狂犬病自染病到病發的時間為1至3個月,但長可長至1年,短可短到1週內,發病時間取決於病毒沿著周圍神經進犯到中樞神經系統的距離,發病後存活率極低。
2023年「白露」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2023年9月8日05點27分節氣進入「白露」,「白露」諺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白露」節氣因天氣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附著在金屬、枝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小水滴,尤其是經晨光照射,更加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實際是天氣已轉涼。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 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秋天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只有養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腎氣充足少生病。 2023年「白露」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龍、蛇、雞,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慎防脾胃、腸道、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極易引起腸胃急性病症。需防暗疾,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爲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 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白露」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4.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8.少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9.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二、衣的養生與禁忌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說明白露節氣一到,穿衣服就不宜赤膊露體,不能袒胸露背。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早晚要及時添加衣物。三、 住的養生與禁忌白露是一個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適當開啟窗戶,不可開太大,以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行的養生與禁忌1.早起早睡,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2.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3.古云:「春困秋乏。」,在這個時節,人們依然會感覺的疲乏,所以應該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注意多喝水,保護好皮膚。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並持之以恆。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快走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2. 華佗云:「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意思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六、樂的養生與禁忌秋高氣爽,最好到戶外走走散散心,也順便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朋友進行交流、聊天,以免心情抑鬱。
精準打擊卵巢癌 基因檢測如何幫助用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卵巢癌症狀太過平凡,腹脹、腹痛等,難以早期發現,因此等到症狀過於明顯時,多半已是晚期。然而,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對抗卵巢癌是否有更高明的方式?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張幸治表示,近年來出現了PARP抑制劑,扭轉只有化療可用的窘境,針對BRCA基因突變、HRD陽性患者療效顯著。找出卵巢癌基因異常 輔助精準用藥是否罹患卵巢癌就一定要進行基因檢測?張幸治主任分享,通常具有家族遺傳病史、發病時間早的患者會建議進行,也可依病況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計畫,視需求決定。目前國際治療指引是建議患者做基因檢測,不過目前健保尚未給付,患者需要自費。在精準治療用藥的時代之前,卵巢癌只有化療藥物可使用,張幸治主任回憶,雖然十幾年前就知道BRCA基因突變為關鍵,但當下尚未出現可以對應的藥物,即使找出突變,也幫助不大。2013年時,安潔莉娜裘莉知道自己有家族史、且BRCA基因突變時,會有高達八成機率罹患乳癌、五成機率罹卵巢癌,因此選擇預防性切除乳房與卵巢,震驚各界。卵巢癌術後維持性治療 延緩復發時間隨著醫療進步,藥物也出現進展,用於卵巢癌的標靶治療也出現突破。卵巢癌初期可透過手術、化療治療,並於化療後透過維持性療法達到穩定、延緩復發。而主要用於維持療法的標靶藥物則有「血管新生抑制劑」及「PARP抑制劑」兩大類,後者更是近幾年來才出現的精準治療藥物。張幸治主任強調,卵巢癌一旦復發、終身復發,且復發時間會越來越短,藥物效果也會越來越差,必須盡可能在源頭降低復發的機率。後續研究發現,BRCA基因為細胞DNA修補的途徑,雙股的DNA若其中一股斷裂,PARP就會協助修補,因此若使用PARP抑制劑在源頭阻斷修補,就會進一步造成雙股DNA斷裂。張幸治主任解釋,當腫瘤細胞雙股DNA都無法修補時,腫瘤細胞就會死亡,因此PARP抑制劑對於雙股DNA修補有問題的癌細胞特別有效。且科學家後續更發現,除了針對BRCA基因突變作用有效之外,也有部分患者屬於BRCA未突變,但HRD(同源重組修復缺失)異常,張幸治主任舉例,「就像捷運路線一樣,BRCA、HRD是同線不同站,一個站出現問題還可以透過其他站轉乘,若直接讓整條線癱瘓,那訊號怎麼都到不了癌細胞(會凋零)。」相較於術後未接續維持性療法的患者,平均13個月就復發,手術後接續使用維持性療法可有效延長疾病復發時間,而針對不同基因突變狀態選擇單獨使用PARP抑制劑或PARP抑制劑併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即雙標靶維持性治療,更能有效降低疾病復發,大幅扭轉藥物問世之前的困境。張幸治主任指出,國際治療指引當中,已建議將口服PARP抑制劑加入做為維持治療,可顯著延長無疾病存活期,在他臨床經驗當中,也已有許多用藥好幾年的案例,鼓勵患者勇於治療。主任也提醒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對藥品的反應及副作用不同,治療期間請配合醫療團隊監測療效及副作用。若疑似有副作用發生,應盡速聯絡醫療團隊。張幸治主任更建議有家族史的患者應定期追蹤自身健康,也可先規劃好相關保險,若有新式療法,也能補足經濟缺口。
避免沙門氏桿菌中毒 食藥署提醒:美乃滋沙拉醬屬高風險食材
桃園越南法國麵包食品中毒案件,通報增至520人,已有7人檢出沙門氏桿菌。食藥署表示,即日起啟動「異國料理餐廳稽查專案」,提醒民眾,沙門氏桿菌常出現於肉類、蛋類、乳品等動物性食品及其製品,但耐熱性低,只要煮沸5分鐘就可將其殺死。沙門氏桿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中,主要傳播方式為糞口傳染,可以透過人、貓、狗、蟑螂、老鼠等接觸食品而產生二次污染,而主要中毒食品原因為有受污染的畜肉、禽肉、鮮蛋、乳品、魚肉煉製品等動物性食品以及豆餡、豆製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產品。雞生蛋的過程中,蛋殼就可能帶沙門桿菌,或是環境病媒,像是蟑螂老鼠之類的,就怕民眾,病毒從口入,原定9月才要執行的,異國料理餐廳稽查,提前即日啟動。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我們現在市面上都有,供應滅菌過的雞蛋,至少如果(店家)他要自己用蛋去打的話,要用洗選蛋,對於這種即食產品,盡量盡速食用,所謂盡速食用我們是建議,兩小時內要吃完。」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圖/食藥署提供)食藥署表示,沒加熱的食材如美乃滋、沙拉醬等,都是沙門氏桿菌的高風險食材。食藥署也呼籲食品業者,製作沒有經加熱處理之蛋黃醬或含蛋糕點時,應選用衛生品質良好的洗選蛋或殺菌液蛋,且調理食品時須有防止交叉污染的作業流程;生食、熟食之器具、砧板、抹布應明確區分,勿混合使用;作業場所則應有防治病媒的措施;食品從業人員須遵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之規定,手部時常保持清潔。而一般中毒潛伏期為6到72小時,平均為18到36小時。人體誤食沙門氏桿菌後,有兩種種毒症況可以發現,第一為在4~48小時(平均約24小時)內就會發病,發病時間愈短,症狀愈嚴重;二點主要症狀為腹痛、寒顫、發燒(高燒維持在38~40℃)、噁心、嘔吐,症狀持續 2~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死亡率為1%以下。治療方法為適當烹調,需加熱完成,加熱後的食品應防止交叉污染,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
頭痛別輕忽!3大症狀恐是「原發性腦瘤」 如何檢查、治療?醫師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55歲陳小姐,本身無高血壓、糖尿病等。近半年來頻繁頭痛,曾至診所就醫、服用受止痛藥緩解,但時間一長,止痛藥越來越沒效,甚至晚上睡覺會因此痛醒,嚴重影響睡眠品質。陳小姐認為「頭痛」可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大或更年期的關係,因此沒有太過理會。不過,漸漸發現自己握力變得差,拿東西不穩,影響平常生活功能,到大醫院檢查後發現左側大腦竟有1顆4公分大的腦瘤,病理診斷為第四期惡性腦瘤。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謝政達表示,惡性腦瘤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腫瘤,原發性腦瘤有3大常見症狀,一般臨床上常見初次診斷就是第四期惡性腫瘤,因此民眾不可輕忽。原發性腦瘤病程進展快 3大常見症狀應注意一般惡性腦瘤以「轉移性腫瘤」居多。不過,謝政達主任指出,腦部是由許多神經細胞、膠質細胞組成,若因某些原因產生突變,就會形成所謂的「原發性惡性腦瘤」,其中原發性惡性腦瘤又以「惡性膠質細胞腫瘤」佔大宗。原發性惡性腦瘤的發生很少與「遺傳 」有關。此外,謝政達主任提到,病人常常初次診斷就是第四期惡性腦瘤(又稱「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它發病時間短且腫瘤侵犯進展速度快,對於治療反應效果都較差,病人存活時間也相對較 短。因此,若有疑似症狀應提早診斷、接受治療、詳細的腫瘤分子基因評估,才能爭取最大的存活機會與時間。謝政達主任表示,「原發性惡性腦瘤」依照腫瘤侵犯不同的功能區域會有不同的症狀,但一般病患有3大常見症狀,包含:頭痛:腦瘤侵犯會造成顱內壓上升,因此常有頭痛症狀,尤其晚上會被痛醒,須特別注意癲癎發作局部的神經功能障礙:包含記憶力變差、肢體力量變差、視野模糊、失語症、走路不穩、認知功能變差或個性情緒的改變等。 有症狀要做哪些檢查? 腦瘤又該如何治療?目前,腦部的核磁共振(MRI)檢查是最標準的腦瘤診斷工具。謝政達主任提到,依核磁共振的結果,可再搭配核磁共振光譜(MRS)、腦部血流灌注掃描、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CTA),或核磁共振血管攝影術(MRA)等,進一步評估腫瘤位置、結構組成、支配血流走向及腦部侵犯程度。而原發性惡性腦瘤的治療方向有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腫瘤電場治療。不過,各項治療各有其優缺點,像手術要考量正常神經、腦組織保留範圍;化療只有2種藥物被證實對原發性惡性膠質細胞瘤有效,且都可由健保給付,但有噁心、嘔吐、食慾不佳、白血球過低、免疫不全或出血等。放療可能會有落髮、皮膚紅腫脫屑、噁心、嘔吐或食慾變差等情形。而腫瘤電場治療則是以非侵入性穿戴在頭上的裝置,利用特定頻率的電場,進而使腫瘤細胞死亡,雖被證實可有效延長存活時間,但治療費用高,尚未納入健保給付,需自費使用。謝政達主任提醒,原發性惡性腦瘤的患者在治療前,應在治療前做詳細評估,並與醫師詳細討論,選出適當的治療方式,以爭取最大的存活機會。
鼻塞、嗅覺喪失!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困擾多 術後生物製劑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慢性鼻竇炎相當常見,一般會以藥物治療改善症狀,但有部分病人症狀遲遲無法獲得改善,治療後鼻竇炎仍反覆發作,導致黏膜增生,產生病態性的黏膜組織,發展成所謂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過去,這類病人只能反覆手術搭配類固醇治療,但台灣鼻科醫學會已有新的治療指引共識。義大醫院頭頸部腫瘤外科主任王誌群表示,病人若接受過鼻竇內視鏡手術後復發,且符合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使用口服或鼻腔沖洗類固醇無效等情況,可考慮搭配生物製劑治療,有助降低復發、反覆手術的機率。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嗅覺異常困擾多鼻竇炎依發病時間可分為「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的病人發病時間通常超過3個月,鼻黏膜長期處在發炎狀態甚至產生鼻息肉,受到的影響也更多、更長久。王誌群主任指出,台灣約有15-20%的慢性鼻竇炎患者,其病因通常是因鼻中膈彎曲、空污、吸菸、過敏性鼻炎、潛在遺傳性疾病、免疫異常等導致鼻竇炎反覆發作,而合併有氣喘共病、第二型發炎過敏體質者,則較容易有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狀況。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以成人較多,病患常有鼻塞、鼻涕倒流、臉部腫脹悶痛、嗅覺或味覺異常甚至喪失、頭痛、眼窩脹痛、聽力部分受影響及睡眠障礙等症狀。王誌群主任特別提到,約有6-7成的病人有嗅覺問題,成人患者常會抱怨吃東西沒有味道、聞不到香水味等,影響生活品質;嚴重嗅覺喪失甚至可能讓自己暴露在聞不到瓦斯味的危險事件風險之中。術後不斷復發好挫折 生物製劑輔助治療新利器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一般會先以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等藥物治療,一旦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產生副作用,就會利用鼻竇內視鏡手術切除鼻竇、清除息肉,改善鼻竇通氣、引流等生理功能。不過,王誌群主任指出,通常難治型的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多屬於第二型發炎反應,也和鼻息肉復發及氣喘共病有關。即使術後用類固醇治療有部分功效,但病人常因類固醇副作用及病症控制效果不彰,藥物服從性不高,很快又復發需再次手術,不只病人辛苦,身為開刀的醫師其實也蠻挫折的。對於這些病人來說,除了傳統藥物和手術之外通常需要更多的治療選項。生物製劑主要由蛋白質組成,可透過調控特定細胞激素(cytokine)來改善發炎。王誌群主任說明,台灣鼻科醫學會針對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成年患者提出治療共識,若做過鼻竇內視鏡手術又復發,影像檢查有雙側鼻息肉,且以下5項條件符合3項就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包含:有第二型發炎反應的證據,包含組織嗜酸性球≧10/hpf,或血液嗜酸性球≧250/μL或IgE總量≧100 IU/mL使用全身性類固醇無效(一年≧2次療程,或長期(> 3個月)使用低劑量類固醇),或有全身性類固醇禁忌症顯著影響生活品質,如:SNOT-22鼻及鼻竇疾病生活評估量表≧40分嗅覺明顯喪失有氣喘共病生物製劑治療問世,有助術後更快地縮小鼻息肉體積,改善鼻腔阻塞、嗅覺喪失,還可減少大約7成的復發以及反覆手術的機率,讓鼻竇炎合併鼻息肉的患者在治療上不再有太大的挫折感。王誌群主任建議,病友應尋求專業協助,搭配影像學檢查、抽血檢測,並和醫師充分討論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機會。
布魯斯威利也患此疾病! 「額顳葉失智症」嚴重者恐變啞巴
67歲好萊塢演員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去年宣布因罹患失語症息影,他的妻女於當地時間16日進一步聲明他確診為「額顳葉癡呆症」(FTD),震撼外界。據《CNN》報導,美國密西根阿茲海默症中心主任亨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說明,布魯斯威利被歸類於額顳葉癡呆症當中的原發性漸進失語症(PPA),此病症尚無根治方法,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與人對話越來越費力,後期可能會無法識別熟悉的面孔和物體,甚至變成啞巴。布魯斯威利的妻子艾瑪赫明威利(Emma Heming Willis)、前妻黛咪摩爾(Demi Moore)以及3個女兒共同發表聲明,首先感謝外界的關心,並進一步宣布他被診斷出罹患額顳葉失智症(FTD),「雖然這很痛苦,但終於有明確的診斷是一種解脫。」家屬希望藉由此事喚醒大眾對於額顳葉失智症的意識,「對於60歲以下的人來說,額顳葉失智症是最常見的癡呆症形式,由於診斷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因此額顳葉失智症可能比我們所知的更為普遍。現今仍沒有治療此疾病的方法,希望在未來幾年可以改變現況。」布魯斯威利的妻女也聲明:「布魯斯一直深信用他的聲音能夠幫助世界上的人,我們也相信,如果他今天可以的話,會希望此事喚起全球關注,與那些苦於此病的患者建立聯繫並予以回應,同時讓大眾了解此疾病為何影響如此多患者與其家人。」發病時間比阿茲海默症更早額顳葉癡呆症是退化型失智症的一種,這是一系列影響大腦額葉和顳葉的腦部疾病總稱,大腦中的這些區域通常與性格、行為和語言有關。額顳葉癡呆症常見四大類:1行為變異型額顳葉失智症2語意型失語性額顳葉失智症3非流暢性失語性額顳葉失智症4額顳葉失智合併運動神經元疾病根據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的數據,額顳葉癡呆症好發於45至64歲之間。英國國民健保署資料指出,額顳葉癡呆是一種不常見的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行為和語言問題,症狀還包括運動緩慢、僵硬,後期還會有肌肉無力,甚至無法控制膀胱或腸道無法控制。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數據,10%到30%的額顳葉癡呆症病例是遺傳的。美國密西根阿茲海默症中心主任亨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說明,由於布魯斯威利最早出現說話困難的症狀,因此被歸類於原發性漸進失語症(PPA),症狀包括說話或理解辭彙有困難、說話含糊不清,隨著年齡的增長,與人對話會更加費力,或者理解力下降,後期可能會無法識別熟悉的面孔和物體,甚至變成啞巴。退化性疾病 尚無根治方法不同於阿茲海默症,額顳葉癡呆症目前並沒有能根治的方式,頂多只能服藥來減少躁動、易怒或憂鬱來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同時,保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並與人互動非常重要,這些行為雖然不能治療疾病,但可以幫助大腦盡量活動。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仍然有機會活得積極滿足,「我見過完全無法說話的病人,但他們還是會走出去,拿起相機,為他們的生活拍下美麗的照片。」亨利保爾森向所有患者呼籲,「不要讓疾病控制你,雖然你因為生病失去了一些能力,但你仍然可以用其他能力來生活工作。」 原文出處:Bruce Willis has a progressive brain condition you may not have heard of
陸首例「日本斑點熱」死亡論文發表 提到極易漏檢或誤檢
澎湃新聞2日報導,日本斑點熱(Japanese spotted fever,JSF)是一種由蜱叮咬後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嚴重可致患者死亡。2021年4月至10月間,湖北省秭歸縣確診5例嚴重JSF病例,其中一名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這是中國報告的首例JSF死亡病例。相關研究論文最近被收錄於國際期刊《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第一作者之一、秭歸縣人民醫院龔萍表示,多數JSF患者為中輕症,可首選使用多西環素特效藥。但由於該病不常見,非常容易漏檢或誤檢,發展為重症後可迅速惡化乃至死亡。對5例嚴重病例的研究上述論文題為《2021年中國湖北省秭歸縣日本斑點熱的臨床形式的病例研究》(Clinical Forms of Japanese Spotted Fever from Case-Series Study Zigui County Hubei Province China 202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滕中秋、秭歸縣人民醫院龔萍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秦天研究員為責任作者。引起日本斑點熱的病原體是日本立克次體(Rickettsia japonica),該病的典型臨床症狀包括發熱、頭痛、皮疹和焦痂等。2021年4月至10月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生態醫學研究組在湖北省秭歸縣監測發現並確診了5例嚴重的JSF病例,主要臨床特徵表現為皮疹、焦痂和非特異性症狀(如頭痛、不適、肌痛、寒戰、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與日本JSF患者臨床特徵相一致。這5名患者為3女2男,中位年齡為53歲(47-70歲)。發病時間為4-10月(2例在春季,3例在秋季)。在流行病學調查中,這些患者均有野外活動史,但無法提供蜱蟲叮咬時間和位置準確資訊。其中一名女患者出現嚴重膿毒血症,在治療9日後因多器官衰竭死亡。這是中國報告的首例JSF死亡病例。論文介紹,秭歸縣毗鄰三峽,地貌主要是丘陵和山谷,長江水系穿縣而過。上述患者都生活或工作在山谷茶園、農田、灌木叢或竹林等容易發生蜱蟲叮咬的地方。當地居民對蜱傳傳染病缺乏足夠認識,並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研究小組還從死亡病例血液中分離得到一種日本斑點熱立克次體菌株,命名為R.japonica str.YC21。與中國境內分離的日本立克次體菌株具有明顯親緣關係,推測中國境內可能存在已經流行的日本立克次體亞種。1984年,日本首次發現JSF病例。在2007年5月至2015年1月共報告1276病例。病死率從2008年0.74%,上升到2015年2.33%。目前JSF病例已在亞洲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和中國等多國出現。在中國大陸地區,JSF病例於2013年首次在安徽省發現以來,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處大別山區域,和東部沿海浙江省天目山,累計報告39例。論文稱,作為易被忽視的傳染病,誤診和治療延誤是JSF患者不良預後的重要因素。龔萍指出,由於該病不常見,多數患者初期會出現發熱、四肢酸痛等類似感冒、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俗稱蜱蟲病)等疾病的臨床症狀,因此非常容易漏檢或誤檢,導致患者發展為重症後迅速惡化乃至死亡。「比如患者血小板減少,血液科醫生可能會往白血病等方向思考,導致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