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發言人
」 美國 拜登 中國 白宮 俄羅斯拜登遭戲稱「休假總司令」 任職期間休假532天
數據顯示,美國總統拜登在近4年的總統任期內,共休假532天,休息時間約占其任職時間的40%。據《紐約郵報》援引共和黨全國委員會數據指出,這位81歲老人532天的假期,占了其在任時間1326天中的40%。美國人平均每年有11天的休假,即大概需要48年才能積累到這麼多的假期天數。若將拜登的休假時間與歷任總統的休假時間進行比較,不難發現他比歷任總統休假的時間更長。美前總統川普在任期間,有26%的時間用於個人旅行,而拜登40% 的不在職比例遠超這一數字。相較之下,雷根和歐巴馬在兩屆總統任期中,只有11%的時間休假,而卡特在其單屆總統任期內只休假了79天,占約單一任期的5%。批評者認為,拜登大量的休假時間並不恰當,尤其是在全球充滿不確定性和國內挑戰的時刻。川普執政時期的白宮預算辦公室總法律顧問保萊塔(Mark Paoletta)表示,「拜登在美國和世界正處於水深火熱之際,卻在海灘的椅子上快速入睡、平躺在椅子上的畫面,將為拜登的總統任期定下定義。」2022年夏季拜登休假時,《紐約郵報》給拜登起名「不回城的人」。《華盛頓觀察家報》也曾批評,稱拜登再這樣休假下去,恐要創下美國總統休假紀錄。該報還援引共和黨批評人士的話稱,與其說作為總統的拜登是美國三軍總司令,不如說他是「休假總司令」。對於相關指控,白宮發言人貝茨(Andrew Bates)為拜登反擊道, 「那些攻擊拜登總統寵愛英雄狗和喜歡吃冰淇淋的天才們不會數數,他的休假天數比現代總統的平均休假天數還要少,而且無論身處何地,他每天都努力工作,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拜登「擔任總統休假532天」超越川普 一般上班族達此天數要花上48年
美國現任總統81歲拜登自2021年初上任至今尚未屆滿4年,不過據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披露,在他任職1326天之際,休假天數竟達到532天,大約是在職天數的40.3%,相比川普,他在任1461天中,有381天休假外出旅行,約占26%,不過拜登幕僚們表示,拜登跟過往幾任總統一樣遠距工作,在休息期間也隨時待命。拜登8月31日與夫人吉兒前往德拉瓦州里霍伯斯灘。(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紐約郵報》報導,拜登上周前往德拉瓦州里霍伯斯灘(Rehoboth Beach)度假享受陽光假期,不過據RNC指出,這已經是他連續第16天的假期。拜登任期大約4成時間在休假的紀錄遠超過多名前美國總統,包括川普,川普在任1461天之中,只有381天休假外出旅行,約占26%;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與歐巴馬(Barack Obama)只花費11%在休假,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只休息79天,占約單一任期的5%。現任總統81歲拜登在任職1326天之際,休假天數達532天,大約是在職天數的40.3%。(圖/達志/美聯社)報導也指出,相較之下,美國普通上班族帶薪年假平均為11天,若想要達到拜登的休假天數,恐怕要花上48年,另外,前總統川普的白宮預算辦公室總法律顧問保萊塔(Mark Paoletta)表示,美國目前通貨膨脹失控、物價太高、邊境充斥著非法移民問題,國際間仍有國家處於危險狀態,「但拜登想要做的就是去度假,還超過530天」。現任總統81歲拜登在任職1326天之際,休假天數達532天,大約是在職天數的40.3%。(圖/達志/美聯社)拜登自7月以來一直保持低調,外界猜測,他對民主黨人感到惱火,包括前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因為她反對拜登尋求連任,據先前報導,拜登就職總統後的957天之中,有382天全部或部分時間在白宮以外的地方待著,占了大約40%。針對報導和相對指控,拜登幕僚們回應,拜登就像過去幾任總統一樣,遠距工作,在休息期間也隨時待命,另據白宮發言人貝茨(Andrew Bates)表示,拜登的休假比許多前總統平均休假天數還少,且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現任總統81歲拜登在任職1326天之際,休假天數達532天,大約是在職天數的40.3%。(圖/翻攝自X)
拜登坦言「搞砸辯論」喊選下去! 阿公總統下令8點後不排行程 :想多睡
美國拜登上週與共和黨籍前總統川普辯論時表現笨拙,時而語無倫次,因而受到廣泛批評,並在民主黨內掀起一波恐慌,擔心他的身體狀況不足以勝任總統第2任期,引發民主黨內的「換登」聲浪不斷,不過拜登本人強調,自己「會繼續選下去」,近日甚至傳出,拜登在白宮內向近20位民主黨的州長們坦言,他需要更多的睡眠,減少工作時間,同時避免參加晚間8點後的活動。美國總統拜登坦承搞砸辯論。(圖/達志/美聯社)拜登在首場大選辯論會上聲音沙啞虛弱,回答頻頻口誤且口吃,引發外界高度質疑,這位高齡81歲的美國總統是否能繼續勝任4年,且在辯論結束後,有多位民主黨金主和民主黨人紛紛呼籲拜登退選,不過拜登在美國時間4日向支持者表示,自己「哪裡也不會去」,似乎無退選意願。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等衛媒報導,拜登接受威斯康辛州和賓州當地的廣播電台訪問時表示,「我前一晚(2日晚)過得很糟糕,事實是我搞砸了,我犯了一個錯誤」,不過他也強調,那只是在舞台上的90分鐘,希望選民能專注在他過去3年半的表現。拜登向其他民主黨人表示自己需要多點睡眠時間。(圖/達志/美聯社)除此之外,拜登也特別向非裔族群喊話,「我選了一位非裔女性當副總統、我任命了第一位非裔女性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我也任命了更多非裔法官、更多非裔女性法官,比美國歷史上任何一位總統任命的總和還要多」。另外,據《紐約郵報》等美媒指出,拜登在首場大選辯論中表現不佳,因此稍早在白宮會見民主黨州長。據了解,這場會議目的是要安撫多達20多名重要的支持者,重申他仍掌握職責,並有能力在連任選戰。不過,這場會議似乎未達到預期效果,因為拜登明確表示,未來計畫的一部分是停止安排晚上8 點之後的活動,以便獲得更多睡眠。拜登向其他民主黨人表示自己需要多點睡眠時間。(圖/達志/美聯社)報導引述兩位參加這場會議的州長指出,拜登在當天表達需要調整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後,回應夏威夷州長格林(Josh Green)詢問有關他健康狀態時,拜登打趣表示,「我的身體沒問題,有問題的是我的大腦」,儘管這是玩笑話,在場所有人似乎都很難笑出來。對於報導,白宮發言人穆尼奧斯(Kevin Munoz)回應,「布希總統在9點就寢,歐巴馬總統也準時在晚上6點30分吃晚飯,只要是正常的總統都會取得平衡,而拜登總統也是如此」,他還批評了川普,「這與川普的嚴謹程度幾乎不一樣,後者每天一半時間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咆哮偏激言論,另一半時間則在打高爾夫球」。拜登是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的總統,多年來一直面臨年齡和健康狀況的質疑,如今甚至爆發首場辯論會表現不佳,引發民主黨內外換將呼聲頻傳,不過,拜登仍堅持選下去,他最近私下表示,接下來的幾天對於他能否保住連任至關重要。儘管拜登誓言選到底,據《華爾街日報》4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川普在全國範圍內以48%的支持度,領先拜登的42%;有80%的選民表示,拜登的年紀過大,無法競選連任,這個數字比2月增加了7%。
《紐時》披露:拜登向盟友坦承「考慮退選」 白宮急駁斥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美東時間6月27日的總統大選首場辯論會中出現「毀滅性演出」後,親民主黨的《紐約時報》在3日披露,拜登已經告訴政治盟友,他正在猶豫是否繼續代表民主黨競選11月的選舉,然而白宮卻駁斥相關報導,稱其「完全錯誤。」綜合《紐約時報》、CNBC的報導,上述披露內容是基於英國《泰晤士報》的說法,該報導指稱拜登與1位未透露姓名的「關鍵盟友」展開對話,並告訴對方,他必須向公眾保證,他仍然可以勝任這份工作,否則他就要考慮退出11月的大選。這位盟友還坦承,「拜登知道如果再舉辦2場這樣的活動,民主黨就會處於完全不同的境地」。《泰晤士報》則引述1位拜登匿名高級顧問的說法指出,總統「非常清楚他面臨的政治挑戰。」3日稍晚,還有知情人士告訴CNN,拜登在與盟友的對話中承認了自己的危險處境,「他看到了這個時刻,他很清醒。民調正在直線下滑,募款正在枯竭,採訪也進展得很糟糕,他對此並非毫無察覺。」目前,CNBC、NBC News皆無法獨立核實這些報導。然而,白宮發言人貝茨(Andrew Bates)在X平台發文駁斥了《紐約時報》的獨家披露,指出:「這種說法絕對是錯誤的,如果《紐約時報》給我們超過7分鐘的時間來發表評論,我們就會告訴他們。」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也在3日下午的記者會上重申,拜登「絕對不會」考慮退選。報導指出,儘管很少民主黨人公開敦促拜登下台,但總統在國會的最高政治盟友,包括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和眾議院議員克萊本(James Clyburn),都拒絕為拜登的表現辯護,反而是認為,這場辯論對拜登是否適合在接下來的4年繼續擔任總統,提出了合理的質疑。
傳拜登「認知能力」明顯衰退 麥卡錫直言:已非同一人
81歲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是美史上最年長的總統,過去他的年紀與健康問題頻頻登上頭條,近日據外媒報導,拜登的認知能力已明顯下降,有人員指出拜登的舉止和對政策細節的把握每天都在變化,他在會議期間經常依賴筆記並聽從助手的意見,以至於與會者很難理解他的意思。前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 Kevin McCarthy)甚至直言「他不是同一個人」。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拜登的認知能力明顯下降,這引起了幾名高級國會議員的擔憂。日前《華爾街日報》採訪超過45名共和黨、民主黨議員和工作人員,其中有一些人也提及了拜登在會議期間說話聲音輕柔,以至於與會者很難理解他的意思。不僅如此,拜登在會議中常依賴備忘單、筆記,並聽從助手的意見,其舉止和對政策細節的把握每天都在變化。對此,麥卡錫回憶說,在去年5月關於提高政府債務上限的緊張談判中,拜登會「胡言亂語」,他的指揮能力每天都在變化,且拜登十分依賴筆記 「他無法以其他方式進行談判」。麥卡錫更直言,「當他擔任副總統時,我曾與他見過面。我會去他家,他不是同一個人了」,麥卡錫還向《華爾街日報》講述了最後談判階段的痛苦,當時拜登常常談到舊事上,這表明他似乎已經忘記了白宮和國會走了多遠,當他提醒拜登某些事項之前已討論過時,拜登卻感到很驚訝。但一名白宮官員則駁斥了關於拜登精神敏銳度下降的說法。白宮發言人貝茨(Andrew Bates)對媒體表示,「國會共和黨人、外國領導人和無黨派國家安全專家都已經用自己的話表示,拜登總統是位精明而高效的領導人,且在立法方面取得了深厚的成就。」拜登是美國史上最年長的總統,如果連任的話,第二任期結束時他將年滿86歲。
伊朗恐報復以色列!美求救多國促克制 漢莎航空延長停飛德黑蘭
伊朗消息人士指出,德黑蘭已向華盛頓發出信號,表示將以「避免事態嚴重升級的方式」報復以色列4月1日襲擊其敘利亞大使館導致14人死亡的行為,且不會倉促採取行動。對此,華府官員也指出,美國正在尋求透過對以色列安全的承諾,來阻止伊朗對以色列進行報復性打擊,同時試圖防止區域衝突擴大。而德國漢莎航空(Deutsche Lufthansa)也因為擔憂伊朗報復以色列,宣布「延長停飛」德黑蘭的航班至13日。綜合《路透社》、《衛報》的報導,消息人士稱,伊朗外交部長阿米爾-阿卜杜拉希揚(Hossein Amir-Abdollahian)在7日訪問海灣阿拉伯國家阿曼期間,向華盛頓表達了伊朗的立場,也就是其對敘利亞大馬士革大使館襲擊事件的報復行動,將是「受控」且「非升級的」,也不會倉促行事,伊朗將計劃「利用地區代理人對以色列發動多次攻擊。」據悉,阿曼經常充當德黑蘭和華盛頓之間的中間調停者。對此,白宮發言人拒絕對伊朗發出的任何訊號發表評論,僅表示美國已與伊朗溝通,且聲稱其沒有參與針對伊朗大使館的攻擊。而伊朗外交部及阿曼政府也並未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報導指出,伊朗正在權衡如何回應以色列的襲擊事件,以防止以色列找到藉口採取進一步的報復措施,也讓美國避免陷入軍事升級的困境。不過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10日仍表示,以色列「必須受到懲罰,也應該受到懲罰」,並稱4月1日的事件相當於對伊朗領土的襲擊,而五角大廈也證實,以色列確實需要對此事負責。德黑蘭始終未主動介入以哈戰爭,而是透過其扶植的伊拉克、葉門和黎巴嫩民兵來攻擊以色列,以避免讓地區衝突直接外溢到伊朗本土。自2月初以來,伊朗支持的什葉派穆斯林民兵也從未攻擊駐敘利亞和伊拉克的美軍。然而,以色列4月1日的襲擊行動最終卻造成14人死亡,其中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聖城旅指揮官、准將扎赫迪(Mohammad Reza Zahedi)及另外7名軍官,導致緊張事態升級。美國官員也相信,伊朗可能在未來幾天內動用飛彈或無人機襲擊以色列相關目標,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11日則對記者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已透過通話向中國、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及歐洲的外交同行明確表明「局勢升級不符合任何國家的利益,各國應敦促伊朗不要報復。」報導也分析,雖然拜登在10日指出,「美國將與以色列站在一起,反對伊朗及其代理人的任何威脅」,但如果伊朗真的襲擊以色列,美國可能會敦促以方謹慎回應,以防止區域衝突反覆升級,將美軍又拖入另一場戰爭泥淖。不過阿米爾-阿卜杜拉希揚並未取消下週前往紐約聯合國總部的計畫,也讓外界質疑伊朗對以色列領土發動襲擊的可能性。對此,俄羅斯和德國都敦促伊朗克制,而莫斯科也警告國民不要前往中東。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俄羅斯目前沒有要求伊朗和以色列進行和解,因為以色列對伊朗領事館的襲擊,確實違反了國際法的所有原則。漢莎航空11日表示,已延長2天停飛往返德黑蘭的航班,直至4月13日。(圖/達志/美聯社)而漢莎航空11日則表示,已延長2天停飛往返德黑蘭的航班,直至4月13日。據悉,目前僅剩漢莎航空及其子公司奧地利航空(Austrian Airlines)2家西方航空公司有飛德黑蘭,伊朗的國際航班主要皆由土耳其和中東的航空公司提供服務。
美眾院立法限期TikTok出售!大陸外交部批「強盜邏輯」:看到好東西就據為己有
美國聯邦眾議院於美東時間13日通過立法,要求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在6個月內,剝離其在美國擁有1.7億用戶的TikTok,否則TikTok將面臨禁令。對此,美國前財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也聲稱他正在組建投資集團來收購TikTok。不過相關法案在美國內外引爆爭議,TikTok首席執行長周受資強調,出售TikTok不是選項,會以一切方法阻止禁令生效;中國外交部、商務部昨(14日)更批評美國「看到別人的好東西,就要想方設法據為己有,這完全是強盜邏輯。」綜合CNBC、BBC的報導,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立法者在眾議院上強調TikTok將為北京提供管道來影響美國的輿論場域。對此,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私募股權公司「自由戰略資本」(Liberty Strategic Capital)負責人梅努欽,於美東時間14日向CNBC的節目表示「我認為這項立法應該通過,而且應該出售,這是一項偉大的生意,我將組建一個團隊來購買TikTok。」他補充「這應該歸美國企業所有,因為同理中國人絕對不會讓美國公司在中國擁有這種東西。」不過努欽並未具體說明此類交易的其他投資者是誰,也未公布該社群媒體的潛在估值。「自由戰略資本」負責人、美國前財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圖/達志/美聯社)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則指出,總統拜登(Joe Biden)希望參議院盡快行動通過立法,並補充白宮為此將提供技術援助,以協助他們對立法進行任何可能的修改。據悉,一旦法案通過參眾兩院,並由總統簽署成為法律,且字節跳動在6個月期限到期後仍拒絕出售TikTok,那應用程式商店和網站託管公司在美國分發或更新這款應用程序,將變成非法。報導補充,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此前曾支持這項禁令,但他現在表示反對。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北京時間14日也回應記者提問,表示美方對TikTok事件的處理,將讓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美國所謂的規則秩序究竟是有利於世界,還是只服務於美國自身,「美國眾議院通過的這個法案,讓美國站在了公平競爭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的對立面,如果所謂國家安全的理由可以用來任意打壓別國的優秀企業,那就毫無公平正義可言。看到別人的好東西就要想方設法據為己有,這完全是強盜邏輯。」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14日則回應記者,「我們關注了美國國會的這一動向。」他強調,美方應切實尊重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無理打壓別國企業,為各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提供開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視的環境,「相關方應嚴格遵守中國法律法規。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新加坡華裔、TikTok首席執行長周受資。(圖/達志/美聯社)上述立法在眾院通過後,TikTok便開始大力遊說反對該法案,包括透過平台上的短影音向其用戶進行宣傳,TikTok首席執行長周受資也在TikTok和X平臺發布短影音稱,該法案將從「創作者和小型企業的口袋裡掏出數十億美元」、「且奪走TikTok後,將危及30萬個美國工作崗位」。他補充,公司將以行使法律權利等一切辦法來阻止禁令生效,也敦促其用戶公開反對該項立法。幾位TikTok用戶也告訴BBC,他們擔心如果該法案正式立法,他們的生計和企業獲利會受到影響,阿拉巴馬州的TikTok創作者尼科爾斯(Ophelia Nichols)便表示,「我從小型企業購買商品,然後在我的TikTok平台上展示販售它們。小企業將受到影響……你必須擔憂這點。」
拜登嗆以色列總理「他X的壞蛋」 前《紐時》記者揭內幕:選情被拖累
以色列與哈瑪斯軍事衝突持續,以軍雖在加薩穩步推進,卻幾乎輸掉輿論戰,如今再傳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不滿以國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作為,怒嗆納坦雅胡「他媽的壞蛋」(bad fucking guy),替美以關係投下變數。前《紐約時報》政治記者、現任《政治報》(POLITICO)政治組組長馬汀(Jonathan Martin)在自家專欄披露這件白宮內幕,稱親近拜登的人士透露,拜登私下把納坦雅胡稱作「他媽的壞蛋」,並對納坦雅胡急於把美國拖入更廣泛的中東戰爭感到「根深蒂固的恐懼」。納坦雅胡的極右翼立場曾引爆以色列憲政危機。(圖/達志/美聯社)文章稱拜登只需同意加薩停火,就能解決國內政治難題、國際社會壓力,但現實是「總統不會在公開場合發表這些話」,而是用譴責針對阿拉伯裔美國人的仇恨、替流離失所人民祈禱、傾聽親巴勒斯坦人士抱怨,以及制裁以色列屯墾區的暴徒等方式來回應。對此,白宮發言人貝茨(Andrew Bates)澄清,拜登不會用這種方式稱呼納坦雅胡,他強調拜登與納坦雅胡有長達數10年的堅定情誼,不會有私下侮辱對方的情況發生。美國「無標籤」選民可能在這次大選改投川普。(圖/達志/美聯社)馬汀在文章中強調,即使是最支持以色列的民主黨眾議院議員,也對極右翼的納坦雅胡極為不滿,加上年輕一代民主黨議員都從社群接受訊息,都令拜登陷入是否繼續支持以色列的內部難題,更重要的是,左翼「無標籤」選民可能會因為以色列問題「背叛」拜登,在這次大選改投他們厭惡的川普。
18歲白人至上槍手直播槍擊遭求處極刑 拜登任內「首度啟動死刑程序」
美國一名18歲男大學生甘卓恩(PaytonGendron),因擁護白人至上主義,2022年驅車前往離家數小時路程遠的紐約州水牛城(Buffalo)非裔社區,全副武裝進行大規模槍擊還透過以遊戲為主的串流平台Twitch全程直播並奪走10條人命,他落網後檢方對他尋求死刑,理由是殺人動機來自「針對非裔人士的敵意」,這也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啟動死刑程序。甘卓恩已承認謀殺及國內恐怖主義等多項罪名,去年2月被宣判無期徒刑,終生不得假釋。(圖/達志/美聯社) 根據abc News等多家美媒引述美國司法部在12日在的一份法庭文件中顯示,檢方對這名白人至上主義者、奪走10條人命的槍手甘卓恩尋求死刑,理由是他的殺人動機來自「針對非裔人士的敵意」。這名來自紐約州立大學布魯姆社區大學(Broome Community College)的學生,當時因不明原因休學,2022年5月時,他自駕3個半小時的車來到水牛城(Buffalo)某超市開火,並直播整起攻擊過程,他先是在停車場朝4個人開槍,導致其中3人死亡;接著又和超市內擔任保全的退休員警交火,但男大生身上佩有防彈背心,保全無法成功阻止犯行遭槍殺身亡,其餘9名死者皆為超市顧客,另有3名超市員工受傷,死者年紀20歲至86歲。另據《路透社》報導,在甘卓恩的審判過程中,10多名受害者親屬出面講述失去至親的痛苦,至少一人表示不希望槍手被處決,「我不希望你被判死刑。我希望他們讓你活著,這樣你就必須在餘生為自己做過的事情受苦」,而甘卓恩已承認謀殺及國內恐怖主義等多項罪名,去年2月被宣判無期徒刑,終生不得假釋。甘卓恩提到,自己是在新冠肺炎爆發初期,因為在家太無聊而逐漸激進化,他將全球白人生育率低下視為種族危機,會選擇水牛城當地連鎖超市行兇是因為當地社區「非裔人士比例最高」,犯案宣言中還顯示原本他的計畫不只攻擊超市,還有意對當地社區進行攻擊。這起由美國司法部長賈蘭德(Merrick Garland)所領導的聯邦檢察官團,曾在川普任內對另外兩起案件尋求死刑,他2021年下令暫停聯邦處決,以利重新審視相關程序,但這並不妨礙司法部在懸而未決的案件中尋求死刑。針對12日的聲明,甘卓恩的法庭指定律師表示,他們對美國檢方的決定「深感失望」,「比起漫長且具創傷性的死刑起訴,聯邦政府的努力更應該花在打擊助長此類可怕犯行的勢力之上,包括容易獲得致命武器,以及社群媒體公司未能緩和網路流傳的仇恨言論及影像。」報導稱,者起案件也成為拜登上任總統後,司法部尋求死刑的第一個案例,而他在2020年競選期間反對死刑,據一名白宮發言人透露,司法部確實做出了量刑決定,但總統的立場沒有改變。
拜登與習近平預計11月APEC進行場邊會談 美國白宮證實
2023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將於11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辦,而目前有消息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將在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進行場邊會談,目前這項消息也被美國白宮所證實。根據《CNBC》報導指出,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雖證實拜登與習近平將於APEC會面,但並未提到會面的細節,但尚皮耶表示「美中兩國依舊處於激烈的競爭狀態,激烈的競爭就代表著激烈的外交」更估計與習近平的會面將會是一場「艱困的對話」。而在被問到兩位領導人在APEC會面後,會在APEC進行場邊會談嗎?尚皮耶也直接證實此事,更表示,這次場邊會談的重點就是要進行建設性對話。雖說拜登有意,但截至目前為止,尚不清楚習近平是否會親自出席APEC領袖峰會,更不清楚是否會與拜登進行場邊會談。報導中也指出,目前美國的壓力可說是十分龐大,原本就因為俄烏戰爭的關係,必須要持續不斷的援助烏克蘭,之後又因為哈馬斯入侵以色列一事,要對以色列進行援助。而這兩件事情都是建構在川普政府就開始的美中貿易戰的背景下,所以此時美中關係的狀況,其實讓拜登政府備感壓力。而也有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才在美國與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會面,更直接與美國總統拜登有直接會談。
拜登週三出訪以色列!與中東3國領袖在約旦會晤 柯比:營救人質為首要任務
由於以色列極右翼政府多年來不斷擴大約旦河西岸(West Bank)的屯墾區,侵占巴勒斯坦人的家園,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巴勒斯坦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也在7日凌晨襲擊以色列,對此以色列不但狂轟濫炸加薩走廊,還命令加薩北部逾百萬巴勒斯坦人必須在期限內撤離。如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與以色列官員進行6個小時的會談後,在美東時間週一(16日)晚間宣布,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將於週三(18日)出訪以色列。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布林肯在結束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和以色列戰時內閣長達6個小時的馬拉松會晤後,正式宣布拜登將在這個星期三訪問以色列。上述行程將是拜登今年第2度造訪戰區,他今年2月才剛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會見烏國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並紀念俄烏戰爭滿1週年。布林肯在會後重申美國對以色列及其安全需求的堅定支持及承諾,並補充拜登在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期間將聽取以國軍方的安全簡報,並討論包括美國人在內的人質釋放問題。有鑑於哈瑪斯的襲擊屠殺了1400多位軍民,包括至少30位美國人,美方也表示,以色列有權利和義務保護其人民免受哈瑪斯及其他恐怖分子的侵害,並防範未來可能的攻擊。但美國也同時與以色列達成了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進入加薩的協議。布林肯還指出,拜登將向任何試圖利用這場危機攻擊以色列的政治及軍事實體傳達出一個非常明確的訊息:別這麼做!此外,拜登在出訪以色列後,也將前往約旦會見幾位重要的阿拉伯領導人,包括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II of Jordan)、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el-Sisi),以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總統阿巴斯(Mahmoud Abbas)。此外,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也表示,拜登在出訪以色列期間將重申「哈瑪斯不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尊嚴和自決權,並討論加薩平民的人道主義需求。」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則在與記者的通話中指出,拜登出訪中東除了聽取各方意見之外,也將營救人質視為首要任務,同時還將努力確保被困在加薩走廊的平民順利撤離北部,特別是美國公民,「讓美國人回到家鄉,與家人團聚,回到屬於他們的地方。」柯比也補充,拜登有機會將討論人道主義援助的相關問題,並確保援助資源流向巴勒斯坦人民,而不是哈瑪斯。報導補充,該場衝突始於哈瑪斯對以色列發起多管齊下的「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Operation Al-Aqsa Flood),包括數千枚的火箭彈攻擊,以及由陸海空兵分多路滲透到以色列境內,殺害及俘虜逾千位軍民。由於以色列定居者對巴勒斯坦人的侵略及暴力事件日益激增,以色列當局又在今年4月突闖東耶路撒冷(East Jerusalem)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逮人,導致巴勒斯坦人積怨已久的怒火一次引爆。據悉,自以巴雙方7日爆發新一輪衝突以來,已造成逾4100人死亡。
以軍炮彈擊中採訪車!《路透社》攝影師遭炸死 外媒記者5人受傷
以巴交戰持續加劇,以色列國防軍周五(13日)轟炸黎巴嫩南部邊界,導致一名《路透社》攝影師阿卜杜拉(Issam Abdallah)不幸罹難,另傳出至少還有5名記者受傷。綜合外媒報導,受到伊朗扶持且與哈瑪斯友好的黎巴嫩境內武裝組織「真主黨」近日也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色列國防軍13日開始朝黎巴嫩境內展開大規模轟炸,怎料國際媒體記者也遭到襲擊,造成《路透社》攝影師阿卜杜拉遭炸死,記者塔爾(Thaer Al-Sudani)和馬赫(Maher Nazeh)也受傷。女記者在爆炸中受傷,痛苦倒地哀嚎。(圖/擷取自X)另外,《半島電視台》的記者約克達(Carmen Jokhdar)、布拉科雅(Ellie Brakhaya),以及一名未透露姓名的女記者均在爆炸中受傷,此次攻擊共造成媒體工作者1死5傷。噩耗傳出後,同事們紛紛向阿卜杜拉致哀,新聞中心編輯在原名為推特的X平台上發文表示,阿卜杜拉是他共事過最友善、最有趣的人之一,「他總是全力以赴投入工作,說安息吧感覺很空泛,但我仍希望他能安息且擁有力量。」對此,白宮發言人道爾頓(Olivia Dalton)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也與遇難攝影記者的家人們共同祈禱,「我們知道你們所做的工作非常危險,這起悲劇提醒了我們。」
尼日軍政府驅逐法國大使 他拒絕服從「被扣為人質」…吃軍糧充飢
西非國家尼日7月26日晚間驚傳軍事政變,一群由總統衛隊指揮官奇亞尼(AbdourahamaneTchiani)率領的軍人聲稱已推翻尼日政府,還關押了該國1960年獨立後的首位民選總統貝佐姆(Mohamed Bazoum)。事後已逝的瓦格納集團領導人普里格津(YevgenyPrigozhin)也將其稱為「尼日人民與舊殖民母國法國的鬥爭。」對此,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15日則指出,法國駐尼日大使伊泰(SylvainItte)等外交官,遭當地軍政府「扣為人質」,不但不能自由外出,還被禁運糧食進入大使館,導致他們目前只能靠軍糧充飢。據《南華早報》援引《法新社》的報導,馬克宏15日造訪科多爾省(Côte-d'Or)歐蘇瓦地區瑟米爾(Semur-en-Auxois)時向記者透露,駐尼日大使伊泰及其他外交人員實際上被扣押在法國大使館裡,而且軍政府還禁運糧食進入使館,導致他們現在只能靠軍糧果腹。據悉,尼日軍政府領導人奇亞尼曾在8月推翻總統貝佐姆後,對伊泰下最後通牒,要求其在48小時內離開尼日,但法國政府回絕了當局的要求,且堅持不承認新政權的合法性,而這一立場也得到了歐盟的支持。因此伊泰和相關人員事後就被下令不得離開法國大使館,也被禁止獲得任何食物。對此,馬克宏被記者問及是否將召回大使時則回應:「我將完成任何與貝佐姆總統達成共識的事務,因為他才是合法政權,而我每天都會與他聯繫。」此外,法國駐尼日的1500名軍人在政變後也被軍政府要求撤離,馬克宏本月稍早指出,在與巴祖姆進行談判前,他們都不會考慮任何重新部署駐尼日法軍的事情。尼日政變事後也遭到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簡稱:西非經共體,Economic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歐盟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嚴厲譴責。非洲聯盟主席阿蘇馬尼(AzaliAssoumani)甚至在俄羅斯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舉行的「俄非峰會」上指出:「呼籲重建(尼日)憲法秩序,並且立即釋放總統貝佐姆及其家人。」報導補充,瓦格納集團近年來在中非共和國、蘇丹、馬利等非洲國家插旗,並在這些國家坐擁利潤豐厚的商業和礦產利益,同時也加強了俄羅斯對非洲的外交和經濟影響力。事後普里格津的表態,以及非洲聯盟主席的隔空喊話,都不免令人懷疑尼日的軍事政變是否與俄羅斯及瓦格納集團有關。對此,美國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則指出:「目前為止,我們還沒看到俄國或瓦格納參與(尼日政變)的跡象。」然而,許多支持軍事政變的尼日民眾卻拿著俄國國旗走上街頭,甚至還闖入法國使館大肆破壞,高喊「法國滾蛋」。支持軍事政變的尼日民眾在首都尼阿美(Niamey)手舉俄羅斯國旗歡呼。(圖/達志/美聯社)尼日動盪可說是近年來席捲西非多國軍事政變浪潮中的最新一起,包括馬利(2020年、2021年)、幾內亞(2021年)和布吉納法索(2022年)等國,且他們自政變以來皆在外交路線上轉向俄羅斯。對此,奈及利亞總統、西非經共體主席蒂努布(Bola Tinubu)也曾示警,西非的恐怖主義和軍事政變浪潮已達到令人震驚的地步,需緊急採取經過協調後的一致行動加以應對。
美國大選前哨戰開打 麥卡錫彈劾調查拜登
美國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周二(12日)宣布,對民主黨總統拜登展開正式彈劾調查。麥卡錫在新聞發布會上告訴媒體,對拜登的彈劾調查是共和黨持續數月調查「順理成章的下一步」。麥卡錫此番表態標誌著美國兩黨鬥爭的重大升級,白宮發言人譴責這項決定是極端政治手段。據《CNN》等美媒報導,彈劾調查是彈劾美國總統前的程序步驟。在眾議院完成彈劾調查後,若認定總統存在違法行為,應當形成一份彈劾條款,對總統提起指控。按法律規定,彈劾條款首先要得到簡單多數眾議員贊成,然後還須得到三分之二以上參議員支持。眾議院過往只投票彈劾過3位美國總統,分別是約翰遜、克林頓和接受2次彈劾的川普。當時由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在2019年和2021年2次彈劾共和黨籍的川普,引起共和黨許多人的憤怒;川普2次都在參議院被判無罪。目前以微弱優勢控制眾議院的共和黨人,指責拜登在2009年至2017年擔任副總統期間,從兒子韓特海外商業活動中獲利,但他們未提出證據。據上個月公布的一份紀錄,韓特的一名前商業夥伴在眾議院監督與問責委員會的閉門聽證會上供述,韓特製造可以通過他接觸拜登的假象,但據他所知,拜登沒任何不當行為。麥卡錫12日在所屬的共和黨鼓勵下,指示對拜登進行彈劾調查。麥卡錫說,眾議院共和黨人在有關韓特海外交易的調查中,發現拜登涉嫌「濫用權力、阻礙司法和腐敗」,眾議院將就此進一步展開彈劾調查。對於共和黨相關舉動,民主黨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直斥彈劾調查「荒謬」。他說,「美國人民希望我們做一些使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的事,而不是進行這些無端惡鬥和政治迫害。」白宮發言人山姆斯(Ian Sams)12日則在社交媒體上否認對拜登的相關指控,批共和黨人啟動彈劾調查是「最糟糕的極端政治」。山姆斯還說,眾議院共和黨人近9個月的調查結果,並未發現任何關於拜登不端行為的證據。有分析認為,由於參議院由民主黨控制,即使拜登在眾議院遭彈劾,彈劾案獲得通過的可能性也不大。再加上此次彈劾調查,證明總統涉嫌不法行為的證據相比以往更少,共和黨可能想以傳票騷擾拜登生活,再以妨礙國會調查彈劾他。
西非掀政變浪潮!尼日總統衛隊指揮官自立為王 疑瓦格納介入引發聯想
西非國家尼日26日晚間驚傳軍事政變,一群由總統衛隊指揮官奇亞尼(Abdourahamane Tchiani)率領的軍人聲稱已推翻尼日政府,宣布所有機構暫停服務、關閉邊境並實施宵禁,還關押了該國1960年獨立後的首位民選總統貝佐姆(Mohamed Bazoum)。分析人士稱貝佐姆此前計劃解除奇亞尼的職務,成為政變的導火線。對此,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的領導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也讚揚了此次政變,並稱其為「尼日人民與殖民母國法國的鬥爭。」據BBC的報導,62歲的奇亞尼將軍於28日在國家電視台發表演說,宣布自己成為尼日新政府「全國保衛祖國委員會」(NationalCouncil for the Safeguard of the Homeland)的主席。他聲稱,發動政變是為了避免該國「逐漸走向不可避免的滅亡」,並表示貝佐姆試圖掩蓋該國「殘酷的現狀」,他還批評政府的安全戰略根本無效,且並未給出恢復文官統治的時間表。據悉,這是該國自1960年脫離法國統治後的第5次政變,此前還發生過多起政變未遂事件。對此,法國政府指出,他們不承認該場軍事政變後的任何國家領導人,只承認貝佐姆為實質元首。法國外交部在聲明中表示:「我們以最強烈的措辭重申,國際社會明確要求其立即恢復憲法秩序和民主選舉的文職權力。」與此同時,此次政變也遭到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簡稱:西非經共體,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歐盟和聯合國等國際機構的嚴厲譴責。非洲聯盟主席阿蘇馬尼(AzaliAssoumani)甚至在俄羅斯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舉行的俄非峰會上指出:「呼籲重建(尼日)憲法秩序,並且立即釋放總統貝佐姆及其家人。」支持軍事政變的尼日民眾在首都尼阿美(Niamey)手舉俄羅斯國旗歡呼。(圖/達志/美聯社)瓦格納集團近年來在中非共和國、蘇丹、馬利等非洲國家插旗,並在這些國家坐擁利潤豐厚的商業和礦產利益,同時也加強了俄羅斯對非洲的外交和經濟影響力。如今普里格津的表態,以及非洲聯盟主席的隔空喊話,都不免令人懷疑尼日的軍事政變是否與俄羅斯及瓦格納集團有關。不過,美國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卻指出:「目前為止,我們還沒看到俄國或瓦格納參與(尼日政變)的跡象。」報導指出,尼日動盪是近年來席捲西非各國的軍事政變浪潮中的最新一起,其中包括馬利(2020年、2021年)、幾內亞(2021年)和布吉納法索(2022年)等國,且他們自政變以來皆在外交路線上轉向俄羅斯。對此,奈及利亞總統、西非經共體主席蒂努布(Bola Tinubu)對此示警,西非的恐怖主義和軍事政變浪潮已達到令人震驚的地步,需緊急採取經過協調後的一致行動加以應對。
拜登臉頰出現「2道壓痕」 白宮首度證實:用呼吸器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
美國史上最高齡總統拜登(Joe Biden)於美東時間27日出席公開活動前,被記者拍到臉頰兩側出現明顯壓痕。如今白宮也證實,拜登最近已開始使用呼吸器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因此臉上的壓痕正是呼吸器背帶引起的。據《路透社》的報導,白宮發言人貝茨(Andrew Bates)於美東時間28日指出,「總統2008年的體檢報告就顯示他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病史。他昨晚也有使用持續性正壓呼吸器(CPAP),這對存在這種病史的人來說是很常見的。」另外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白宮官員也表示,拜登最近幾週開始使用CPAP來改善睡眠質量。雖然白宮事後聲稱,總統的健康狀況是透明的,但報導卻指出,此前從未有相關病史遭到披露,而且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問題也沒有出現在2月份的「總統健康狀況摘要」中。但報導也提到,拜登唯一出現睡眠窒息症的紀錄是在白宮醫生奧康納(KevinO'Connor)在2019年發布的報告中,當時他有檢測拜登是否罹患睡眠呼吸暫停,並聲稱在鼻道和鼻竇手術後,他的症狀有所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睡眠障礙,患者睡眠中呼吸會反覆停止又開始,若不加以治療,它會引發健忘、疲勞和嗜睡,並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美國醫學會(AMA)數據顯示,美國約有3000萬人患有這項疾病。另據美國國家衛生院,CPAP會在人睡覺時以溫和氣壓保持呼吸道暢通。
泰坦號殘骸尋獲 發生「災難性內爆」5人全死亡
觀光潛水器「泰坦號」(Titan)18日赴「鐵達尼號」(Titanic)殘骸附近探索,不料卻發生失聯意外,引發全球高度關注,美國海岸警衛隊22日表示,泰坦號內部發生爆炸,5人全死亡。對此,白宮發言人跟專家都做出回應。此意外引發全球關注,圖為民眾看泰坦號新聞。據《每日郵報》報導,美國海岸警衛隊表示,泰坦號在距鐵達尼號殘骸487公尺處發生「災難性內爆」。搜救官員表示,5人很可能於18日死亡,他們發現水中撞擊的「砰砰聲」,恐來自於潛艇本身。 據悉,失聯的5人為英國富豪哈定(Hamish Harding)、巴基斯坦富商達伍德(Shahzada Dawood)、他的兒子蘇勒曼(Suleman Dawood)、「海洋之門探險公司」老闆拉許(Stockton Rush)、法國海軍退伍軍人兼駕駛員納若萊(Paul-Henri Nargeolet)。美國海岸警衛隊海軍少將莫格(John Mogg)說,內爆會產生明顯的聲音,而聲納浮標會接收到。報導稱,這些罹難者中有些人付了25萬美元(約新台幣775萬元),來觀看著名的沉船事故。專家表示,找回他們遺體的希望渺茫,這對他們的家人來說是一個沉重打擊。 據CNN報導,白宮發言人說,海岸警衛隊感謝世界各地的專家和機構協助這項救援工作,這是一次大規模的國際和跨機構搜索,「我們的心與那些在泰坦號上喪生的人和家屬同在。他們在過去幾天裡經歷了痛苦的磨難,我們一直為他們祈禱。一位專家表示,他們在搜索時發現碎片跟內爆的碎片一致,潛水器所在位置距鐵達尼號殘骸約487公尺處,該區域沒有任何鐵達尼號殘骸。
「絕對沒有」需要修改!美國務院:一個中國政策沒任何改變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8日在北京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時,要求美方「正確處理台灣問題,停止繼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對此,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回應說,美國歷任政府已實施40多年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任何改變,因此「絕對沒有」需要修改。伯恩斯推文說,他與秦剛「討論美中關係面臨的挑戰,以及穩定雙邊關係、擴大高層溝通的必要性」。據新華社報導,秦剛強調,當務之急是穩定中美關係、避免「螺旋式下滑」,防止出現意外,「希望美方深刻反思」,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秦剛提到要美國反思的議題之一,就是尊重中方的底線紅線,「尤其要正確處理台灣問題,停止繼續掏空一個中國原則,停止支持縱容『台獨』分裂勢力」。中方斡旋俄烏和談 美持肯定態度在美國國務院8日的例行簡報會上,記者提問,「美國是否認為在此問題上有任何需要修改的東西?」巴特爾表示「絕對沒有」。巴特爾說,伯恩斯私下已傳達美方政策不變的立場。巴特爾重申,「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40多年來,這個政策都以《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及(對台)六項保證為指引。」巴特爾還說,美方將持續與印太地區的朋友和盟邦站在一起,促進共同繁榮、安全與價值觀,「我們不打算改變現狀,那從來不是美國的做法,我們也無意這麼做。」針對中國推動俄烏和談,他則表示,任何努力都必須與烏克蘭密切協調,相信中方可以扮演適當角色。布林肯能否訪華 成中美回溫指標秦剛與伯恩斯會面,是去年11月峇里島「拜習會」後,美中最高層級官員的會晤。有看法認為,這是恢復對話管道的好跡象,也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希望能重啟訪華行程進行鋪墊。對此,白宮發言人尚皮耶8日引述布林肯之前的話指出,當條件允許且時機成熟時,他將重新安排北京之行。布林肯能否成行已成為中美關係回溫指標。《華爾街日報》指出,秦剛的談話暗示,中方希望美國做出讓步,以換取白宮所尋求的改善溝通管道。對於秦剛要求「正確處理台灣問題」是否成為美中關係解凍的前提,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8日推文說,中國已提出與美國穩定雙邊關係的條件,「北京要求尊重其核心利益,尤其是有關台灣。」葛來儀揭兩紅線 籲美勿製造危機中國外交部官網8日也發布秦剛接受《中東報》採訪的文字稿,秦剛談及台灣議題時表示,「中方始終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也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葛來儀日前指出,拜登政府必須讓北京知道美國並未拋棄「一中政策」。她說,儘管拜登政府多次重申「一中政策」不變,但在做法上卻沒有「連貫、可信及一致」,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若北京當局認為美國已拋棄「一中政策」,那是跨越中國的紅線,那麼他們有何理由不以武力迫使台灣與其統一?葛來儀認為,中國「有兩條紅線是真的,其一是美國基本上在與台灣重啟共同防禦條約,再者是我們可能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如果中方認定美國說一套做一套,「那麼我們就是在製造危機。所以,我們必須提供連貫、可信及一致的政策。」
蔡英文過境美與麥卡錫會晤 BBC示警:台灣陷危險的三角戀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圖/路透)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於今(6)日凌晨於洛杉磯附近的雷根總統圖書館會晤,連同麥卡錫在內,共有19位跨黨派眾議員參與會談。白宮發言人尚皮耶昨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英國廣播公司(BBC)則以「危險的三角戀」比喻美中台關係,並以「台灣有被愛到死的危險?」為題,示警台灣面臨的風險。19位跨黨派議員參與 9人曾訪台蔡英文已結束貝里斯行程,昨日抵達過境地點洛杉磯,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駐美代表蕭美琴依例至機場接機,隨即前往下榻飯店。在飯店門口,約有200多名僑胞,熱烈歡迎蔡英文,車隊抵達時「總統好」、「小英小英我愛妳」不絕於耳,在對面道路上有數十位大陸僑民,聲量全被歡迎的台僑壓過去。蔡英文與麥卡錫今日凌晨於雷根圖書館舉行會談,這是蔡英文在8個月內,與前、後任2位眾院議長會晤,包括麥卡錫在內,有6位民主黨、13位共和黨眾議員自華府專程至洛城參加,其中有9位眾議員曾訪台,重量級成員包括眾院民主黨黨團主席阿奎樂(Peter Aguilar)、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共和黨籍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與該委員會民主黨首席眾議員克利什胥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白宮再度重申 美國一中政策沒變根據雙邊幕僚安排的議程,蔡英文與麥卡錫等人將進行會談、公開合影、各自對媒體發表談話、午宴,全程超過3小時,麥卡錫與其同僚將舉行1小時記者會,接受提問。蔡英文在結束「蔡麥會」後,將出席僑宴。自台美在1979年斷交後,這是眾議院議長第3度與我國總統會談,第一次是1997年4月2日,由李登輝總統接見議長金瑞契,接著是去年8月3日訪台的議長裴洛西,此次「蔡麥會」也是總統首次在美國境內與美國政壇第三號人物會面。尚皮耶昨日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及拜登政府是否已準備好蔡麥會後,可能引發的中國對台軍事演習?她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蔡英文的過境是私人、非官方,中國不應該做出過度反應。BBC昨發表以《台灣有被愛到死的危險?》報導,根據該文,前AIT台北處長司徒文(William Stanton)表示,去年裴洛西訪台,他個人非常反對,這無異於挑釁中國,不但收效甚微,且後果相當可怕。他認為麥卡錫很想效仿裴洛西在台灣會面,但被蔡英文拒絕,因此,改在加州會面。儘管中國警告美國是在台灣議題上玩火,但麥卡錫並沒有淡化這風險,並稱這次會面是兩黨共識。葛來儀:美中關係比任何時候還壞該報導指出,台灣正陷入危險的三角戀,顯而易見的是,台灣的2個追求者,華盛頓和北京的關係不斷惡化。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說,如今這種關係比自1979年美中建交以來的任何時候都糟糕。(北京)不接聽拜登總統或五角大廈的電話。美國國會也已宣布中國構成(美國的)生存威脅。葛來儀稱,拜登曾告訴習近平,他沒有把台灣當作武器,也不支持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但在裴洛西訪台,或麥蔡會之後,這種保證不太可能起到多大作用。
出手助台穩邦交!美派總統顧問出訪宏都拉斯
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近日在推特上宣布尋求與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美國政府對此至今沒有對外發布正式官方聲明及回應。但美國國務院17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美國總統拜登的美洲事務特別顧問陶德已於17日到21日啟程前往中美洲,先後訪問巴拿馬及宏都拉斯;此外,針對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前往中美洲友邦訪問一事,白宮16日表示,這符合美國一貫做法,美國對台關係的非官方性質維持不變。民進黨立委郭國文及趙天麟對此表示,相信美國對台灣的邦交國相當重視,也符合台美利益;而國民黨立委則認為去年副總統賴清德才率團參加卡蕬楚總統就職,才1年就爆出斷交危機,呼籲賴清德要選總統應該負責任,先飛宏國穩固邦交後再回來選總統。美國國務院新聞稿稱,陶德(Christopher J. Dodd)此行將先前往巴拿馬出席第63屆美洲開發銀行(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年度會議,並會見地區金融界領袖及巴拿馬官員。隨後將前往宏都拉斯會晤宏都拉斯官員和私營部門代表。宏國第2大報《前鋒報》17日報導,宏國總統辦公室國務祕書巴斯托(Rodolfo Pastor)表示,與中國往來沒有陷阱,只有發展機遇,必須說,對我們來說,中國是我們國家發展的重要潛在盟友。我們需要投資、基礎設施和市場,我們認為與中國建立關係是適時的,這是競選承諾也是政府計畫。美國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16日(當地時間)在例行簡報會上被媒體問及蔡英文過境美國時,是否會與白宮官員會晤及與麥卡錫會面是否會產生一些影響時,重申美國對台關係的非官方性質仍維持不變。尚皮耶說,歷任台灣總統都曾過境美國,蔡英文總統自2016年上任以來,已6次過境美國,這類過境是出於對乘客的安全、舒適、便利和尊嚴的考慮,符合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這一政策沒有改變,且過境並非訪問,既是私人,也帶有官方及非官方的性質,且過去的過境期間,台灣高層官員通常會見美國國會議員,國會是獨立且平等的政府機構。此外,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定於21日訪問台灣兩天,這將是26年來首位訪台的德國部長級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