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新增
」 確診 新冠肺炎 陳時中 疫情 境外移入指揮中心曝2個飛機上最易感染時機 民眾應做好防疫措施
疫情解封,再加上今年農曆春節十天連假即將來臨,許多人計畫搭機出國旅遊,也有民眾搭乘飛機返鄉過節,然而最近COVID-19疫情升溫,又有許多新興變異株正在各國流行,現在搭機染疫風險是否大幅提升?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搭乘飛機染疫風險高,主因是空間狹小、時間長、共用盥洗室,在飛機上有2個時間點最容易感染,建議民眾做好2防疫措施。境外移入確診數增加 搭機染疫風險提升?近日疫情升溫,新變種病毒株XBB.1.5在美國和歐洲各國現蹤,而鄰近國家中國疫情爆發又解除出境管制,過年將近,境外移入確診新增人數都有近3、4百人,中國入境來台旅客,不論是金馬春節專案或直航點唾液PCR都有近20%的陽性率。雖然,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指出,境外移入確診人數明顯增加,與開放入境、入境篩檢政策有關。但許多民眾就擔心現在搭乘飛機,染疫風險是不是也跟著提升?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搭乘飛機的染疫風險與其他場域比起來,確實是比較高一點,但主要是因為飛機上空間比較狹小,人與人的距離很近,待的時間也比較長,還會共用盥洗室,這些都比較容易產生感染風險。機上用餐、上廁所最容易染疫 應做好2防疫措施搭乘飛機什麼時候最容易被感染?過去多數人認為起飛、降落時最容易染疫。不過,王必勝提到,最容易被感染的時候,應該是在飛機上拿掉口罩用餐,以及使用洗手間的時候。針對這兩個最容易染疫的時間點,王必勝提出2點建議,第一,除了飲食之外的時間,民眾應該把口罩戴好;第二,在使用完洗手間之後,民眾應洗手或使用酒精消毒手部。不過,王必勝強調,民眾不需要過度擔心,飛機上的循環系統有滅菌裝置,所以如果把口罩戴好、做好手部消毒,感染風險就會下降很多。此外,他也提醒民眾應盡快施打次世代疫苗,增強自身保護力,尤其過年期間,許多民眾都會出遊、出國,過年團聚在一起,活動也特別多,趁著過年前醫療院所還有在服務的時候,民眾應趕快預約施打疫苗,先把疫苗打好,注意自己的免疫力,才能好好保護自己。
亞太區僅剩中港台要入境隔離 王必勝:邊境鬆綁10月初有機會
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昨日本土確診新增4萬6673例,與上周同期相比,連續2天下降。指揮官王必勝坦言,10月初邊境鬆綁,「看起來有機會」。公衛學者呼籲,如今亞太區僅港中台入境要隔離,「居家檢疫」應該退場,邊境唾液PCR也應改成快篩,疫情監控改以中重症為重點,「時間已經到了」。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將舉行擴大防疫會議,據了解,將就邊境檢疫措施做討論,有可能在行政院會後宣布。蘇貞昌昨表示,防疫工作正在最後完成階段,但須斟酌情況,討論確定後,會提前宣布,讓各行各業有足夠時間準備。指揮中心原預估本波BA.5疫情將在昨天達到高峰,但昨天新增4萬6673例,比上周三下降6%。王必勝說,連2天降低,可能上周就是高峰,為求謹慎,仍須再觀察幾天。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亞太區只剩「中國、香港、台灣」須接受入境篩檢與後續隔離,台灣與香港隔離時間為3+4,中國大陸隔離時間為7+3,日本、泰國、菲律賓等只要採檢為陰性就免隔離,他呼籲「居家檢疫」應退場,自主防疫進場,邊境唾液PCR也改成快篩,改以監測中重症為重點。陳秀熙說,境外解封後,應配合全世界的動向,不必增加居家檢疫時間,防疫人員與旅客的負擔才能減輕,才是病毒走向輕症化的趨勢。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指出,以目前空床率及中重症率推估,除非北區中重症成長逾5成,其他地區成長2倍,醫療量能才會緊繃,若推估疫情在10月中下旬達到高峰,中重症率僅會比現在高4成,約每天重症60人、中症100人,醫療量能仍可負荷。民眾關心,若疫情降溫何時邊境檢疫措施可由現行「3+4」改為「0+7」?王必勝表示,只要確定趨勢往下,開放時間提早是有可能的,但是否將直接實施「0+7」?或是先從「3+4」都改為一人一室?他表示,都有列入考慮,接下來觀察至少1周,但也鬆口,「10月上旬開放也有可能。」
猴痘疫苗、藥物 最慢8月底前就會抵台
猴痘疫苗及藥物買到了!猴痘已被世衛組織(WHO)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宣布,已買到疫苗(第3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最慢8月底前就會抵台,醫師若發現疑似病例,24小時內一定要通報。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國內累計通報已有10例猴痘,其中2例確診,均是境外移入,感染國家是德國及美國,2位確診者中,1例已出院,1例仍住院治療。全球74國/地區 通報16836例確診莊人祥透露,猴痘藥物Tecovirimat已完成簽約,正在安排飛機,預計8月可抵台,數量不便透露。據疾管署資料,該款藥物作用機制是干擾正痘病毒屬表面蛋白質(VP37),以抑制病毒正常繁殖、減慢感染傳播,適用於成人及體重至少13公斤以上的孩童,成人劑量600毫克,每12小時1次,共使用14天。截至7月22日,全球累計有74國或地區通報有1萬6836例確診猴痘。疾管署對有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49國,將其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疾管署提醒醫療院所,如發現符合猴痘病例定義疑似個案,須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主管機關,民眾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猴痘屬接觸傳染 不必人人打疫苗是否比照新冠肺炎,開設指揮中心?莊人祥表示,已將猴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臨床端已做出指引和建議處置方式,社區很安全。換句話說,目前還不需要。感染科醫師、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世衛將猴痘列為緊急事件,是提醒各國要「認真處理」,須做到診斷、通報及隔離,才能避免傳染,過去伊波拉也曾被列緊急事件。至於防疫強度,黃立民說,不必像新冠這麼嚴格,猴痘傳染途徑以接觸為主,不會突然有猛爆性傳染,不必人人都打疫苗。但對於藥物治療效果,黃立民認為「恐怕不會太好」,民眾若要去疫區國家,或自我評估是高風險者,最好接種疫苗。新冠確診昨增21460例 65例死亡在新冠肺炎部分,昨天本土確診新增2萬1460例,境外移入277例,新增65例死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整體疫情比前一天下降4%。新增136例中重症,兒少新增2例MIS-C個案,均無慢性病史。羅一鈞表示,2歲男童5月22日確診,7月13日發燒嘔吐、腹瀉、結膜炎,7月17日急診就醫疑似MIS-C收治住院,治療後病況好轉出院,是國內第52個MIS-C個案。另1名MIS-C個案是16歲少女,去年打過2劑疫苗,5月30日曾確診,最早於5月17日發燒、腹痛、食慾和活力下降,7月21日急診診斷急性腸胃炎,醫師懷疑是MIS-C安排住院,22日轉醫學中心。醫師根據症狀只有腹痛,暫列疑似個案,未來若確定符合,將是本土年紀最大MIS-C。
7月口罩政策不變 未來2周將是兒患MIS-C發病高峰恐達200例個案
本土疫情趨緩,但感染後罹患MIS-C兒童個案越來越多,國內累計15例。台大醫院據國外統計指出,MIS-C發生率約為新冠確診個案的萬分之3,依國內約有60萬例兒童確診推估,可能有200多位個案,在2周內進入發病高峰期,呼籲指揮中心加強監測。昨天本土確診新增4萬2112例,以台中市新增6117例最多。總統府昨表示,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國安會諮詢委員陳俊麟,及2名總統府員工確診。顧立雄與陳俊麟甫結束蒙特瑞會談後,由美返台,在隔離期間採檢陽性。總統府表示,顧、陳2位症狀輕微,但仍以視訊方式掌握業務,國安會公務不受影響。昨日死亡新增85例,是今年5月25日以來新低。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評估,7月單日死亡人數可望在百例以下,但若要與新冠病毒共存,可能要等等好幾年。疫情雖逐漸降溫,指揮官陳時中仍表示,7月口罩政策不變。國內僅監測到有15位兒童罹患MIS-C,且都為重症。台大醫院收治14名,男童9位,女童6位,年齡中位數為6歲,確診MIS-C距離新冠確診日中位數,約為30天。台大醫院小兒部副主任張鑾英分析,國內的MIS-C個案與國外最不同之處,在於台灣好發年齡較小,幾乎未滿12歲且尚未接種疫苗,國外好發年齡則大於15歲。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指出,國際研究顯示,MIS-C發生率在西班牙、非裔人種較多,亞裔佔比較少;在亞洲,台灣發生率較高,是否因人種區別而有不同發生率,有待研究。張鑾英引用美國與瑞典監測數據指出,國內可能有200名MIS-C個案,依疫情高峰回推,這2周將是發病高峰期。但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僅有15例,為何與推估值有巨大落差?張鑾英認為,與通報系統未建立有關,她透露,長庚醫院至少也有10例MIS-C個案,台大新竹分院及其他醫院也都有個案。張鑾英指出,MIS-C並非指揮中心要求應通報項目,且疾管署未依照新冠肺炎標準鼓勵醫療機構通報,未來可研議精進。
本土確診新增81852例 中重症、死亡雙創新高
台灣染疫衝破100萬人次 單日死亡創新高!陳時中不認「醫療崩潰」
今天本土確診新增9萬331例,自疫情以來累計已經突破百萬人次,達到107萬561例;而死亡個案也衝上新高,來到59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9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8例具慢性病史、31例無疫苗接種。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年死亡人數已有382例,致死率約千分之0.4。指揮官陳時中回應,今年致死率一開始是千分之0.32~0.33,雖然未來可預期致死率會持續往上增加,但希望致死率不要超過千分之一,換算之後,就是希望死亡人數能維持在2300人之內。中重症持續增加,也讓各地醫療量能出現緊繃,甚至傳出有高齡患者被放在急診外10多小時才得到安置,被質疑是否有醫療崩潰的情況。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上強調,各方面醫療數字看起來,「台灣絕對還沒到醫療崩潰」,他認為,說崩潰有點「危言聳聽」,或許有些個案需要更精進處理,會再請相關醫院要留意。另外,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昨日表示此波疫情已讓醫療量能拉警報,其中70歲以上族群的死亡率高於同期背景值,染疫、照護量能不足的間接死亡比例,甚至在短短2周內佔53%。陳時中解釋,每個時期都有各種癌症、很多死亡因素等,疾病都有一定比例的死亡,70歲以上確診死亡率高是一定的,他坦承,老年人感染的確比較容易死亡,「不用比就已經知道」,否則疫情就沒有威脅性,全球都是,台灣也不例外。
一家四口僅母10天維持快篩陰性 醫曝關鍵:日常營養補充和規律運動習慣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每日確診新增破6萬名,全家人接連確診的情況時有耳聞。近期有一家四口爸爸和小孩接連染疫,媽媽一人扛起照顧工作,住家分室隔離不易,難避免共用衛浴,媽媽卻能堅持10天維持快篩陰性。醫師認為,關鍵可能在於日常營養補充和規律運動習慣,造就良好保護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宥達指出,感染Omicron以輕症居多,雖傳染力強,但只要先做好防備,就不須太恐慌;輕症常見症狀以發燒、喉嚨痛為主,除了預備退燒、止痛藥外,臨床經驗發現,許多病患可能因喉嚨痛而影響進食意願,導致營養不均、保護力下降,進而拖延病程,因此建議準備喉嚨噴劑或具藥效的喉錠。國外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感染急性期時,體內維生素C會下降,併發敗血症時更會大量減少,治療時需補充一般人20到30倍用量,幫助穩定病況。陳宥達說明,維生素C可以抗氧化、抗發炎,進而提升體內免疫力,預防上吸呼道疾病,建議日常可以多挑選維生素C含量高的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補充所需的營養素。無論希望避免染疫,或是輕症早日康復,提升自身保護力非常重要。陳宥達說,除了維生素C外,其它如維生素A、D、E和鋅等關鍵營養素也須留意補充,「雖然沒有直接研究指出鋅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但鋅對於免疫細胞發展很重要,若缺乏可能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增加感染(尤其是肺炎)的風險。」他也引述研究指出,兒童上呼吸道感染時,若補充足量鋅可以縮短病程、減少病毒數。陳宥達建議,當家中有人確診,同住者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應留意多消毒門把,每日以1:99稀釋家用漂白水(以10毫升漂白水混合在1公升清水),擦拭桌面、地面,尤其無法獨立一室隔離時,廁浴清消需要更留意。
防疫保單理賠 10大QA一次看
指揮中心今公布,本土確診新增逾5萬例,在疫情嚴峻的時刻,產險公司日前推出的防疫保險,可以提供消費者可作為染疫風險後的補償,惟難免未能充分瞭解保障範圍,而衍生消費爭議,產險公會針對民眾較廣泛發生的防疫保單疑問,彙整業者意見做為加強服務消費者權宜處理方式,並以10大QA做成問答集,提供消費者申請理賠時的參考。Q1:投保防疫保單後若不幸確診,但沒有被安排住院而是被安排到所謂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專責旅館」、「方艙醫院」,是否即符合保險契約約定之「住院」(住入醫院)之定義?能否請領住院醫療保險金?A1:若保戶經醫師診斷確診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因醫院滿載無法入院治療,而前往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等地方治療,則視同符合防疫保單的約定,防疫保單住院日額或住院醫療保險金可以理賠。Q2:確診或被匡列需被隔離之保戶,若無法即時取得衛生機關開立之「隔離通知書」時,是否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A2:民眾若因新冠肺炎確診或被匡列須隔離,現行作業衛生單位一定會發隔離通知書,通常會先以電話通知隔離對象再透過村里長送達隔離通知書紙本,亦可能以簡訊通知並附上電子式隔離通知書的連結,待身分確認後即可打開列印。若民眾有投保防疫商品,於申請隔離費用保險金時依保單約定須出具隔離通知書,保戶可持紙本通知書或將簡訊所附電子通知書印出,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電子式隔離通知書若有連結來源可辨識開立機關,雖沒蓋機關印章,保險公司亦會受理,不須再去衛生單位補蓋章。最近疫情嚴峻,因衛生單位人力吃緊,有時不及開立,倘有保戶提出申請而未持有隔離通知書時,保險公司會先受理賠案申請,現因疫情關係不宜外出,保戶可等疫情緩和時再向衛生單位申請隔離通知書,相關權益不會受影響。未來如果衛生單位有調整作法,保險公司會向相關單位確認調整作法之內容後,配合調整以其他合適的隔離證明文件替代隔離通知書申辦理賠。Q3:從國外回來需要檢疫14天,有符合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保險金的承保範圍嗎?A3:國外回來為檢疫,不符合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的承保範圍。Q4:法定傳染病補償保險金只有保障新冠肺炎嗎?A4:法定傳染病補償保險金保障範圍包含疾管署公告的第一類至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並不是僅限於新冠肺炎而已。Q5:若快篩是陽性後,被帶去做核酸檢測,並於檢疫所隔離三天等待;後來檢測結果為陰性,解除隔離返家。請問在檢疫所隔離這三天,是否有符合理賠要件呢?A5:如果有收到衛生單位開立的隔離通知書,就有符合理賠的要件。Q6:我也有買其他保險公司的隔離保險,隔離通知單可以拿副本嗎?A6:理賠人員審核完隔離通知單正本後,可歸還給您,再向其他保險公司申請保險金。。Q7:防疫保單的法定傳染病隔離保險金是否只要達到封城、封區的警戒等級情況就不會理賠嗎?A7:現行防疫保單「法定傳染病隔離保險金」的承保範圍為被保險人,因法定傳染病接受隔離處置者並取得隔離通知書,如果在封城、封區的警戒等級下,保戶仍有收到衛生單位開立的隔離通知書,仍然可以申請理賠。Q8:人不在投保地址的縣市、要保書地址、投保地點在其他縣市被隔離,可以理賠嗎?A8:被隔離的縣市與投保地址縣市不同,不影響被保險人理賠權益。Q9:確診COVID-19而被安排為居家照護時,是否能請領防疫保單的住院日額保險金?A9:被保險人如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法定傳染病,原應住院診療,惟因地方政府為進行輕重症分流照護,保留醫療量能而調整為「居家照護」,且居家照護期間仍須經地方政府成立之COVID-19個案關懷服務中心定期進行健康評估,必要時亦須由專責醫療團隊進行遠距醫療或後送就醫等事宜時,將審視隔離通知書及解除隔離通知書之隔離起迄期間,認定為「實際住院日數」,並依保險契約給付。Q10:確診COVID-19而被安排為居家照護時,是否能請領防疫保單的加護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A10:被保險人如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法定傳染病,且因病情發展需要入住醫院的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進行診療時,則符合申請加護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或負壓隔離病房住院日額保險金。如被保險人被安排為居家照護時,係因輕重症分流標準屬於輕症或無症狀者,無須入住醫院的加護病房或負壓隔離病房進行診療,故不符合保單條款約定給付的要件。
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 PCR陽性確診
疫情嚴峻,本土確診新增3萬6168例,基隆市文化局長陳靜萍6日透露,她快篩陽性後,去醫院進行PCR採檢也呈現陽性,她說,沒想到自己確診,原本排好的工作行程,也要找其他同仁分擔。她也是基隆首位市府局處首長確診。
快篩投標爭議未平 陳時中:國民黨有意見歡迎投標
國內新冠疫情確診新增36168例,面對疫情持續嚴峻,快篩試劑需求量依然不減,指揮中心針對日前高登環球生醫的投標爭議,記者會上再次澄清資格審查的條件,面對國民黨每天不同的質疑,陳時中會上也相當不滿,反嗆國民黨意見這麼多,歡迎下次開標時一起來投標,不要只在旁邊說風涼話,以為大家沒有在審查。
兒童疫苗最快下周開打 家長天人交戰!同意書將有7天考慮期
今日本土確診新增6295例,再創新高紀錄!由於疫情險峻,4月20日指揮中心宣佈6~11歲兒童可施打莫德納半劑疫苗,2劑間要隔12周。教育部已於昨天發函給各縣市教育局處,要求儘速發放家長同意書,最快可於5/2起安排施打。不過,由於小學生年齡尚小,施打疫苗可能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副作用,教育部呼籲要給家長至少7天充分思考時間,以利家長了解國際間青少年接種疫苗的副作用及效益,也可先至醫療院所進行評估諮詢。根據教育部公文指出,6~11歲兒童莫德納疫苗可採校園集中或合約醫療院所接種,預計最快5/2起開打,施打須知中也有15題QA說明施打副作用等風險。陳時中也在下午記者會上表示,關於兒童接種疫苗部分,請家長安心地把說明看清楚,若第一時間沒辦法決定要不要打,未來也有機會到醫院、醫療機構接種。至於目前各縣市回報情況為何?預計何時開始接種?陳時中說,昨天才把意願單發出去,媒體推測意願書的用意,可能是在估算疫苗數量,陳時中則回應「疫苗一定夠,請大家放心。」陳時中說,我國6~11歲兒童約120萬名,根據歐洲兒童接種率18~20%,美國30%,以此數據推算,台灣可供兒童接種的莫德納疫苗劑量絕對足夠,等接種意願調查出爐後就能知道有多少人要打。根據臨床試驗6~11歲兒童的不良反應通報,最常見的發生比率依序為注射部位疼痛(98.4%)、疲倦(73.1%)、頭痛(62.1%)、肌肉痛(35.3%)、畏寒(34.6%)、噁心嘔吐(29.3%)、腋下腫脹/壓痛(27%)、發燒(25.7%)、發紅(24%)、注射部位腫脹(22.3%),關節痛(21.3%)。另要注意極為罕見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若有胸痛、心跳不規則等症狀,務必立即就醫。教育部表示,學生若至醫療院所接種疫苗,或學生接種疫苗當日起若有不良反應,學校應給予疫苗假、不列入出缺席,以3天為原則(含接種當日),必要時得延長。教育部提醒,若家長要請假陪同學生至醫療院所接種,可給予防疫照顧假。
基隆確診再創新高共215例!明將配發血氧機協助監控居家照護者健康
基隆市公布新冠確診新增個案,再創新高共有215例,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CDC公布基隆有216例,但有1例屬於外縣市,因此實際為215例。另外,確診居家醫療評估人數76人,完成健康條件審查57人,明日起居家照護者都會發派1台血氧機,便於即時監測健康狀況,解除隔離後須繳回。林右昌表示,21日新確診新冠個案,分別為男性107人與女性108人,年齡在25至34歲人數最多,共有41人,6歲(含)以下共有15人,65歲以上年長者也有29人,確診者居家醫療照護共有76人申請評估,完成條件審核57人,審核符合已派案30人,審核符合待派案11人,條件不符合16人。21日基隆確診者年齡層分析。(圖/基隆市政府提供/陳敬哲基隆傳真)21日基隆申請確診居家照護狀況。(圖/基隆市政府提供/陳敬哲基隆傳真)基隆市公布新冠確診新增個案,再創新高共有215例,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CDC公布基隆有216例,但有1例屬於外縣市,因此實際為215例。另外,確診居家醫療評估人數76人,完成健康條件審查57人,明日起居家照護者都會發派1台血氧機,便於即時監測健康狀況,解除隔離後須繳回。林右昌表示,21日新確診新冠個案,分別為男性107人與女性108人,年齡在25至34歲人數最多,共有41人,6歲(含)以下共有15人,65歲以上年長者也有29人,確診者居家醫療照護共有76人申請評估,完成條件審核57人,審核符合已派案30人,審核符合待派案11人,條件不符合16人。林右昌強調,基隆市已採購1000台血氧機,明日開始只要符合確診居家照護者,都會配發一台,協助確診居家照護者監控健康狀況,但解除隔離後需要繳回,市政府會完成消毒。校園停課狀況,林右昌說明,共有6間學校全校停課,共有5間小學與1間幼兒園,預防性停課有1間中學與1間幼兒園,部分停課有79間學校,分別有高中職7間、國中7間、國小18間、幼兒園17間。林右昌補充,目前基隆市有4244人居家隔離、442人自主健康管理,社區篩檢站20日篩檢3796人,21日上午有1721人,篩檢量非常驚人,比雙北篩檢量還大,持續努力中,快篩陽性專線20日有42人通報,當中29人PCR複檢確診,6人複檢陰性,7人等待檢驗,21日上午有11人通報,已完成PCR採檢。
香港刷新單日確診數 揪心!4歲童成「最年輕死亡案例」
香港近日疫情嚴峻,確診數節節上升,從6日通報342例、7日614例、8日625例、9日暴衝至1161例、10日986例、昨1325例,今天(2/12)港府通報新增確診1514例,不僅再度刷新單日通報紀錄,也是本周內第三度確診新增破千例。此外,死亡病例再增3例,其中1名為4歲兒童,2人是長者,另有3人病危。其中4歲兒童死者最受關注,綜合港媒報導,男童11日在元朗家中嘔吐後昏迷,母親打電話求救,男童在11日凌晨3時半許被送到香港博愛醫院急診室,當時已無呼吸心跳,醫護人員曾對其注射強心針,但仍舊回天乏術,男童在同日4時16分宣告不治,其分泌物被檢出新冠肺炎病毒,成為香港最年輕的死亡病例。除此之外,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說,這一波有多處養老院、殘疾院舍爆發疫情,當局擔心這些院舍住民沒有接種疫苗會爆發嚴重感染情況,併發症恐也嚴重,至今全香港有42家院舍逾80名員工感染,也有長者死亡,情況堪憂。
高雄確診+15「個案隱匿足跡高市府將開罰」 足跡曝⋯夢時代上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56例COVID-19確定病例,本土疫情部分為22例,其中高雄確診新增15例為最多,包括礁溪長榮相關6例、高雄港相關9例,其中高雄確診新增15例為最多,其中4例Ct值都不到20,顯示病毒量相當高。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一名礁溪長榮相關個案在疫調陳述時,竟然隱匿足跡,後續將會依法開罰。今日高雄新增確診15例,創下這波疫情以來單日最高確診數,陳其邁指出,今日個案中有7人是在隔離、解隔離前確診,因此沒有社區傳播風險,不過在另外8例中,有1名礁溪長榮相關個案,疫調時未如實交代足跡、接觸史,市府將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衛生局技正潘炤穎補充,個案18773為宜蘭群聚案中指標個案,曾和3名好友聚餐,其中2人確診,並於1月25日至髮廊理髮,造成主要接觸者案19081被感染;該案在進行疫調時未詳實陳述足跡,造成另外3名同住家人出現症狀後,至醫院採檢確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高雄新增個案中,礁溪長榮確診個案其中2人已被匡列隔離,其餘4人為一家人,其中一人曾經與先前確診的案18773接觸因此染疫,其餘家人在1月31日陸續出現病徵,在自行就醫後確診。另外,在高雄港部分今日也出現9例確診,其中6人是在隔離期間檢出,另外3人則是在社區擴大採檢中發現的個案。高雄市今日新增15例確診個案。(圖/高市府提供)在確診個案足跡方面,高雄市政府今日公布疫調,其中全國案19049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他於1月31日曾到過旗津聯安中藥房,1月25日至2月1日則到過旗津一無名涼水攤。此外,案19055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屬無症狀感染者,1月29日至2月1日於夢時代購物中心B1流行服飾櫃位;案19080、19081、19082、19083則分別為40 多歲男性、女性,以及11歲女童、8歲男童,4人於上月28日曾到鳳山區馨彩創意髮廊、31日到過鳳山工協市場。高雄市公布確診個案足跡。(圖/高市府提供)高雄市公布確診個案足跡。(圖/高市府提供)
北市公布確診者足跡 內湖好市多、疫苗接種站和大湖公園上榜
高雄港區今新增14例確診,其中案18309有港區的接觸史,14日曾回台北,其母親(案18310)也確診,台北市公布案18310及18309足跡,曾在16、17和20日到過內湖成功路四段昌龍藥局;16日則到過大湖公園;17日到過內湖好市多;18日則到過慈濟內湖聯絡處中型接種站;19日曾到過711金德門市;20日則到過內湖區成功路四段的杜耳鼻喉科。內湖好市多今天也緊急閉店清消,稍早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證實,今天北市確診新增1名個案,為一名家庭主婦,被家中從高雄返北的孩子傳染,Ct值為10,相關疫調跟清消都在進行當中。台北市公布案18310及18309足跡。(圖/北市衛生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