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物價
」 中油 台電 電價 油價 行政院![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93609/sm-cedaf6df48e8d4eb00b355de72004fa9.jpg)
春節假期「只跌不漲」! 中油宣布桶裝瓦斯、汽柴油凍漲
台灣中油公司今(2)日宣布,自明(3)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皆不予調整,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8.2元。本週因平穩雙機制啟動及配合春節穩定物價政策,汽、柴油各吸收1.8元及2.1元。2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整。中油表示,加計尚未調足之吸收金額每公斤16.7元,114年2月份未調足之吸收金額每公斤17.4元。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國際油價下跌。浮動油價調整原則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下跌1.78美元,新臺幣兌美元維持上週匯率,經計算後跌幅為1.74%。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應調價格與本週參考零售價格相比,汽、柴油應各調漲1.8元及2.1元,惟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油各吸收1.0元及0.8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吸收0.5元。另依春節期間穩定物價政策(1月27日至2月9日,汽、柴油依上漲不調、下跌調原則辦理,汽、柴油再加碼吸收0.3元及0.8元,合計汽、柴油各共吸收1.8元及2.1元,國內汽、柴油價格皆不調整。本週依油價公式及政府調降貨物稅(汽、柴油每公升各共2元及1.5元)調整國內油價,並持續以亞鄰國家最低價及平穩措施運作,且加碼春節穩定物價措施,協助穩定國內油價,汽、柴油各應調整1.8元及2.1元均由台灣中油吸收。113年累計至12月底止,台灣中油共吸收約257.43億元。調價後各式油品參考零售價格調幅及調整金額如附表,實際零售價格以各營業點公告為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93603/sm-4660753d47ef0666b59d2ff6662fc116.jpg)
年假還沒結束「油價繼續凍」 中油宣布汽柴油暫不調價
雖然目前農曆新年的連假即將結束,但中油先前曾宣布過在春節假期,油價「只跌不漲」。而目前中油也於2日表示,自明(3)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皆不予調整,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8.2元。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國際油價下跌。浮動油價調整原則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下跌1.78美元,新臺幣兌美元維持上週匯率,經計算後跌幅為1.74%。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應調價格與本週參考零售價格相比,汽、柴油應各調漲1.8元及2.1元,惟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油各吸收1.0元及0.8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吸收0.5元。另依春節期間穩定物價政策(1月27日至2月9日,汽、柴油依上漲不調、下跌調、「只跌不漲」原則辦理),汽、柴油再加碼吸收0.3元及0.8元,合計汽、柴油各共吸收1.8元及2.1元,國內汽、柴油價格皆不調整。中油先前曾表示,為減輕民眾負擔及降低對物價衝擊,除亞鄰最低價限制,經濟部宣布實施「油價平穩措施」,訂定95無鉛汽油每公升零售價達30、32.5及35元等3個緩漲門檻,95汽油零售價上漲超過各門檻之部分由台灣中油及政府依序分別吸收25%、50%及75%,累計至2024年12月底止,台灣中油共吸收257.43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393505/sm-ee57ac2d1159400cb229b03940d8e6a7.jpg)
配合穩定物價政策不調漲!中油:2月份桶裝瓦斯、液化石油氣價格持平
中油宣布2日凌晨零時起,2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整。中油表示,液化石油氣類之價格依「中油公司液化石油氣價格每月檢討調整機制」辦理。依公式計算結果,114年2月份液化石油氣每公斤應調漲0.7元。不過,為配合政府春節期間穩定物價政策,價格不調漲,由中油暫行吸收;加計尚未調足之吸收金額每公斤16.7元,114年2月份未調足之吸收金額為每公斤17.4元,將於日後國際價格下跌時再行回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93439/sm-848458827dcb5eb770b1494e41aa51b4.jpg)
俄烏局勢升温+寒流天然氣成本大增 中油:「這類」用戶漲3%
台灣中油公司1/31宣布,考量農曆春節期間及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2月民生及工業等非電業用戶氣價不調整,電業用戶氣價調漲3%,以反映部分氣源成本。中油表示,依據政府核定之天然氣價格公式計算,2月份因烏克蘭終止俄羅斯行經該國天然氣管線對歐陸輸送天然氣,加上歐洲寒流來襲,歐亞地區競購液化天然氣(LNG),全球LNG現貨價格飆升、創下自112年10月以來新高。也因央行114年1月份新臺幣兌美元平均收盤匯率較上月貶值約1.38%等因素影響,使氣源成本增加,中油認為各類用戶天然氣價格均應調漲,不過考量農曆春節期間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民生及工業用戶氣價不調整,由中油自行吸收。 113年台灣中油稅前虧損355億元、累積虧損691億元,逾資本額二分之一,其中113年政策性吸收金額736.65億元,天然氣吸收金額高達355.82億元。另考量其負債比高達93%,財務負擔沉重,為避免虧損持續擴大,並反映部分氣源成本。2月份電業用戶氣價調漲3%,調整後仍低於成本,其他未調足部分持續由台灣中油吸收。各用戶別天然氣產品價格及氣費計算方式,請詳參台灣中油全球資訊網公告之天然氣牌價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92609/sm-085ab9d8906f2346f83c7eb40e08d243.jpg)
油價只跌不漲免煩惱! 中油春節服務不間斷
台灣中油公司今(26)日宣布,自明(27)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皆不予調整,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8.2元。本週因平穩雙機制啟動及配合春節穩定物價政策,汽、柴油各吸收2.2元及2.5元。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國際油價下跌。浮動油價調整原則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下跌1.30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242元,跌幅為1.83%。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應調價格與本週參考零售價格相比,汽、柴油應各調漲2.2元及2.5元,惟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油各吸收1.4元及1.2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吸收0.5元。另外中油依春節期間穩定物價政策(1月27日至2月9日,汽、柴油依上漲不調、下跌調,汽、柴油再加碼吸收0.3元及0.8元,合計汽、柴油各共吸收2.2元及2.5元,國內汽、柴油價格皆不調整。本週依油價公式及政府調降貨物稅(汽、柴油每公升各共2元及1.5元)調整國內油價,並持續以亞鄰國家最低價及平穩措施運作,且加碼春節穩定物價措施,協助穩定國內油價,汽、柴油各應調整2.2元及2.5元均由台灣中油吸收。113年累計至12月底止,台灣中油共吸收約257.43億元。調價後各式油品參考零售價格調幅及調整金額如上,實際零售價格以各營業點公告為準。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92592/sm-3b72837f2ee52394f39e7918a9557b46.jpg)
春節假期油價「只跌不漲」 中油宣布本周油價「不予調整」
目前時序已經來到1月底,農曆春節連假已經開始。而在這值得慶賀的日子中,中油也宣布在春節假期,油價「只跌不漲」。目前中油於26日宣布,自明(27)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皆不予調整,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8.2元。台灣中油表示,本週國際油價下跌。浮動油價調整原則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下跌1.30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242元,跌幅為1.83%。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應調價格與本週參考零售價格相比,汽、柴油應各調漲2.2元及2.5元,惟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油各吸收1.4元及1.2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啟動油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吸收0.5元。另依春節期間穩定物價政策(1月27日至2月9日,汽、柴油依上漲不調、下跌調、「只跌不漲」原則辦理),汽、柴油再加碼吸收0.3元及0.8元,合計汽、柴油各共吸收2.2元及2.5元,國內汽、柴油價格皆不調整。中油先前曾表示,為減輕民眾負擔及降低對物價衝擊,除亞鄰最低價限制,經濟部宣布實施「油價平穩措施」,訂定95無鉛汽油每公升零售價達30、32.5及35元等3個緩漲門檻,95汽油零售價上漲超過各門檻之部分由台灣中油及政府依序分別吸收25%、50%及75%,累計至2024年12月底止,台灣中油共吸收257.43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91339/sm-625e43701d4ab8d452d3ecf53388054b.jpg)
氣候通膨衝擊家庭支出?買菜多花7485元 環境部:需更多科學數據佐證
第3次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23日登場前,綠色和平20日分析過去3年氣候通膨對於家庭支出的影響,主張因氣候變遷導致一般家庭3年間在蔬果支出額外增加7485元,再加上吹冷氣,就會增加超過8千元,呼籲賴清德總統應加速台灣能源轉型。綠色和平表示,台灣自2022年起已連續3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突破2%警戒線,家庭的生活成本不斷地攀升,根據過去3年主計處和經濟部資料分析氣候通膨對家庭支出的影響發現,家庭支出的2大項目食物類、居住類都受到氣候通膨影響而持續上漲,3年來已讓每個家庭多支出逾8000元。其中「採買蔬果支出」以主計總處每月公布的《物價變動概況》資料,加總「受氣候事件影響的月份和支出」,並以一般家庭每月消費支出8萬元換算,推估一般家庭3年間在蔬果支出額外增加7485元。另外針對冷氣時數,綠色和平引述內政部數據,以全台家庭平均居住面積40.1坪,假設1個家庭中有5台變頻冷氣,每小時耗電0.64度、其中2台冷氣輪流運轉,再參考經濟部冷氣時數資料分析,估算出過去3年全台冷氣時數增加269小時,造成家庭電費支出增加約994元。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黃偉鳴則是表示,環團加速減碳的訴求與環境部過去的努力方向一致,行政院等相關部會也都有設置穩定物價小組,都相當關心;不過黃偉鳴認為評估數據應要有更長期、科學的數據研究,依這次「家庭月均消費8萬元」的基礎來說,「3年家庭消費約280萬元與蔬果支出額外增加7485元」,比例似乎有點失衡。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90806/sm-4495b0bf00dfaf52b08a13cf06c2acd0.jpg)
中油2024累虧691億元 董座:盼政府補貼止血
中油董事長方振仁17日表示,為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吸收民生、產業油氣價格,中油2024年營收1.1兆元,稅前虧355億元,累積虧損691億元,負債比近93%,財務狀況堪憂。若2025年油氣價格仍未能合理反映,希望政府給予補貼或增資。方振仁表示,目前中油針對投資項目進行檢討整理,擬將部分計畫緩辦因應,減少舉債空間,更重要關鍵是盼國內油氣價格要有合理調整,並希望政府給予補貼或辦理增資。關於油氣價格走勢,方振仁表示,以哈雖簽署停火協定,但俄烏戰爭持續,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關稅、貿易障礙等不確定因素需持續觀察。不過,川普上任後對石化產業持鼓勵態度,預期供應端會增加,或對油氣價格有緩解。目前年度營運預算預估原油均價75.5美元,比2024年80.5美元趨緩。方振仁強調,天然氣在能源轉型中占很重要角色。天然氣第三接收站3月底測試運轉,以目前進度看來,有信心達成任務,對北部天然氣供應更穩固,預計第一年運作供應增氣50萬噸,三年內逐步拉升至年產300萬噸規模。中油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吸收民生、產業油氣價格,虧損持續惡化,2024年因配合天然氣、汽、柴油及液化石油氣政策性吸收金額高達736億元,其中桶裝瓦斯1年約吸收100億元。為此,中油內部研議提出3年3500億元增資計畫;另持續爭取油氣價格合理調整,包含亞鄰最低價、平穩機制予以鬆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5/390695/sm-e38c70010995b563ff371878e71d9fa4.jpg)
別只幫台電!中油累計虧損上看千億 爭補助調油價
別只幫台電!中油17日公布去年稅前虧損355億,今年也看賠,到年底如果連6年虧,累計虧損將上看千億。中油董座方振仁喊話需要政府預算補貼或是增資。另外,也正爭取修改亞鄰最低價原則,讓油價可以合理調漲。方振仁表示,配合政府穩定物價,吸收民生油氣價漲幅,結算2024年營收1.1兆,稅前虧損355億元,連5年累計虧損達691億元,負債比近93%。如果油氣價不能鬆綁調整,今年估計還會再虧300多億,6年累虧看千億。但對比台電4年來政府歲收補貼超過5000億(含目前立法院審議2000億),中油就未獲關愛眼神。可是借款負債金額7200億元,一年光利息就140億元。方振仁強調,公司除研擬財務改善方案,同時也要向政府爭取預算撥補或增資。另外正跟政府溝通,合理反映調整油氣價。調價方面,目前中油在汽油、天然氣、桶裝瓦斯3項民生物料上,不是給予凍漲就是緩漲。像油價就有「亞鄰最低價、」「平穩措施」等兩道緩漲機制。中油目前已報院修改亞鄰,排除政府補貼不計算比較最低價,這是針對前兩年日本政府補貼油商,導致中油不能漲價大虧。展望今年油價,方振仁認為以哈戰事要結束,但俄烏戰爭還在,另川普上任後是否調高關稅、鼓勵化石產業發展,加上中國景氣持續低迷,可說有利空也有利多。目前預測油價每桶在75美元,還是可比去年低5美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89672/sm-506fb82ecadd7f648d6c208c1abd4e6a.jpg)
水電恐雙漲?經濟部澄清沒有漲價方案 春節油價「只跌不漲」
農曆春節即將到來,行政院長卓榮泰9日首度鬆口凍漲31年的水價,請經濟部啟動合理檢討,據了解平均漲幅上看4成,外界更臆測今年恐水電雙漲,針對水電雙漲可能,經濟部13日表示,台電與台水目前並無漲價方案,為了讓民眾過個好年,經濟部同時要求中油在春節假期連續兩周(1月27日及2月3日),汽柴油價格採取「上漲不調、下跌調」原則辦理。經濟部國營司透過新聞稿表示,為了讓民眾過個好年,已責成中油、台水及台電公司服務不中斷,並要求中油在春節假期連續兩周(114年1月27日及2月3日),汽柴油價格採取「上漲不調、下跌調」原則辦理,另外114年2月底的民生用天然氣價格及桶裝瓦斯價格亦將維持不調漲。此外,民眾春節期間至中油直營站洗車,也維持優惠價不調漲。為了穩定民生物價,經濟部也責成台糖民生用小包砂糖維持每公斤36元,沙拉油3公升小包裝建議零售價每瓶也維持169元不變,滿足一般家庭日常生活所需,並承諾在今年2月底前均不調漲,且在台糖公司自有通路設平價專區,歡迎消費者可以前往選購。針對水價今年是否調整的部分,經濟部魂應,日前卓院長有鑑於台灣水價已31年未調整,加上時空環境和供水的成本結構均較以往大為不同,因此指示經濟部應適時檢討水價的合理性。經濟部指出,惟水價是否調整及如何調整目前尚未定論,經濟部已責成水利署及台水公司3個月內提出完整分析,若有調整需要,亦必須有合理的調整方案,例如是否採取分級銷售機制,落實照顧民生、穩定物價以及使用者付費等原則。據了解,現行水價從1994年開始便未調整過,目前水價為4級制,第1段10度以下7.35元,第2段為11至30度每度9.45元,第3段31至50度每度11.55元,第4段51度以上,拉到12.075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5/387175/sm-a8c18f6cd6163242f7a18a8f3491d946.jpg)
上班族嘆「漲了沒用」!時薪漲到190元 他揪1點該離職:恐默默被壓榨
今年起基本工資調漲,全職人員月薪自2萬7470元上調至2萬8590元,而時薪則從183元調升至190元,一名網友將時薪與月薪做對比,認為「恐正默默被低薪壓榨」。自2025年1月1日起,「基本工資」由「最低工資」取代,每月最低工資調升為新臺幣2萬8590元、每小時190元,這也是自105年以來,連續第9年調漲。不過,不少人對這項政策直呼無感,有網友就在「Dcard」發文分享,「2025基本薪資調漲!你跟上了嗎」?原PO就以時薪制換算指出,如果每天工作8小時,一個月22天,以時薪190元計算,月薪就能達到3萬3440元,「若你月薪低於3萬3440元,可能正在默默的被壓榨,建議領完年終就可以打開人力銀行考慮轉職」,貼文一曝光立刻引起網友討論。不少上班族直言,「時薪制的問題是有上有錢」、「時薪的8小時22天很難上滿...不然大家就選時薪了,除非是2段班,2間公司跑」、「倒也不是,因為月薪時薪的差距,好一點的公司會用年終三節去補」、「不要說小公司,連超級大公司底薪比基本2萬8還低的一堆,不是靠全勤跟伙食加上去根本不到3萬」、「工讀生不可能那樣排別夢了」。另外,還有網友表示,「勞健保不用繳?通常自付額扣的只是30~40%,公司會幫你出剩下的,你實領但你一堆東西沒有付,再來就是保障問題(穩定性),想裁就裁,年資跟專職的也沒辦法比,還有,低薪根本沒什麼好比的…講白了都是免洗缺,說多了難過」。除此之外,更有網友憤怒表示,「調薪的爛政策,可能除了調薪讓一些人自嗨也沒其他作用了,結果物價狂漲買單還是人民」、「有屁用,公司又不會瞬間調漲,只會出這種爛政策,不好好想著穩定物價」、「基本薪資漲,然後就會說要付出人員的成本變高了,物價跟著漲,原本在工作的薪資有調漲嗎?沒有,原本的薪資應付物價調漲等於變相減薪,一直調漲基本薪資到底衝X小,乾脆基本薪資調到一小時五百好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2/383312/sm-7bea3fefc288a8721a2fdaa720f57739.jpg)
行政院拍板!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明年3月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考量國內物價受颱風致災遞延效應影響、國內外食費、食物類等漲幅仍高,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明年3月底。這已是第14波減徵措施,若明年第1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趨緩、國內物價持續趨穩,且未來展望維持穩定,即可據以研議政策屆期退場。聖誕節慶及元旦跨年等活動將至,大型飲宴活動增加,推升國內餐飲消費需求。為穩定農產品價格,充裕供應冬令所需各類農產品,鄭麗君會中特別指示農業部持續監控批發市場行情變動,及落實各項調配供應措施,確保市場供貨無虞、價格平穩。鄭麗君表示,國際農工原物料已逐步回穩;惟部分原物料仍高於110年12月實施減徵措施時水準,同時考量國內物價受颱風致災遞延效應影響、國內外食費、食物類等漲幅仍高等因素,會中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明(114)年3月底,持續從源頭減輕業者營運負擔,穩定民生物價。若明年第1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趨緩、國內物價持續趨穩,且未來展望維持穩定,即可據以研議政策屆期退場。行政院指出,秋季為台灣平地產區蔬菜重要種植季節,惟自9月起受豪雨及颱風影響,作物受損或延遲種植致11至12月份蔬菜供應減少,農糧署已輔導農民團體適時釋出倉儲甘藍供應至台北果菜市場;全台全聯福利中心、大潤發、愛買、家樂福等1572個通路據點推出甘藍優惠專區,每顆100元以下。行政院表示,12月為蔬菜盛產期,加上近期天氣回穩,適合蔬菜生產,蔬菜到貨量漸趨充裕,菜價預期可趨於平穩;當令水果如柑橘類等果品正值產期,供應穩定;聖誕節前土雞可由每週192萬隻增至228萬隻(+19%);白肉雞由每週520萬隻增至570萬隻(+10%);羊隻由每月2,400頭增至6,160頭(+1.6倍);水產品由平日310公噸提升至340公噸(+10%)。行政院表示,今年以來,國際農工原物料已逐步回穩,多數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已回落至110年12月實施減徵措施時水準,僅部份品項價格仍然較高。鄭副院長表示,考量近期受豪雨及連續颱風等氣候條件不穩影響影響國內蔬果價格,國內外食費、食物類等漲幅仍高,致11月CPI年增率升至2.08%,加以春節節慶將至將帶動消費採買需求增加,綜合考量各面向因素,原實施第13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至本年12月底,會議決議啟動第14波措施,延長至明年3月底,以減輕國內業者營運負擔,穩定民生物價。減徵措施包括免徵進口黃豆、小麥、玉米營業稅;免徵小麥進口關稅;奶油、烘焙用奶粉、冷凍牛肉關稅稅率減半;汽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2元、柴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1.5元;水泥(卜特蘭一型)貨物稅減半。鄭麗君亦責請經濟部、農業部持續與公協會及主要業者聯繫,促請業者酌情調整商品價格,確實將降稅利益回饋消費者,以落實稅負減徵措施的政策原意。另請經濟部、農業部、國發會、財政部、主計總處等相關部會,持續掌握國內外情勢,若明年第1季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趨緩、國內物價持續趨穩,且未來展望維持穩定,即可據以研議政策於明年三月後屆期退場。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8/380418/sm-6f72561b69b599e91e8f8a05b989bc8e.jpg)
引爆怒火!近4年未調價危及生存 瓦斯公會呼籲公平會介入調查
長期凍漲引爆業者怒火!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凍漲4年,中油本月不得已取消燃料丙烷氣折讓價每公斤0.8元,台塑化則不堪累賠,一次調漲3元。由於價差2.2元,危及台塑體系瓦斯行生存。液化石油氣公會聯合會爆發怒火,呼籲公平會立刻介入,調查中油凍漲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因新冠疫情,中油從2020年12月起凍漲液化石油氣價格,至今近4年未調價,共吸收每公斤17元未調,等於「賣一桶賠一桶」。因此12月取消丙烷氣優惠價0.8元,但中油強調液化石油氣牌價19.55元未變,仍是凍漲。國內瓦斯行有2300多家、分裝場115家,原本台塑系統占4成。然而台塑化不堪長期虧損,長期採取惜售策略,4年來瓦斯行市場占有率從42%降至23%,反之中油升到70多趴;12月起更一口氣調漲丙烷氣價每公斤3元,台塑體系更承受不住。中油、台塑化調漲的丙烷氣,是桶裝瓦斯的氣源,除供應工廠製程,也給需要較旺瓦斯的小吃店、熱炒店,有20公斤、50公斤裝,每月全國需求量在1.8萬到1.9萬噸之間。至於一般家庭用桶裝瓦斯,則是裝填丙丁烷(摻配),火力較小,不在此次調漲之列。台塑化主管也強調,丙烷氣今年已累虧40億元左右,且這次並未調漲家用瓦斯價格,只調整工業用部分,即便這次調漲,每月也僅回收2000萬元,一年少虧2.4億元,相較其鉅額虧損也是杯水車薪。液化氣體燃料(瓦斯)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賴芳泉表示,受台塑化惜售排除的20%瓦斯行與分裝場,本就如孤魂野鬼,到處向中油體系下的總經銷乞討。現在台塑化又調漲3元,下游瓦斯行等於活不下去,市場被中油體系蠶食。但想去中油,那邊又因量體有限怕虧損拒收。賴芳泉指出,中油凍漲,就是拿全民的錢去補貼,形同政府對台塑下游產業業者施以不公平競爭,呼籲公平會立刻介入了解。中油發言人林珂如表示,公司只是取消折讓,並非漲價,且已比原定契約量超發120%供應,瓦斯市占率提升到70多趴。對於不足的量,已在添購灌口設備,只是從國外採購需要時間。純丙烷都是靠國外進口,價格受國外定價影響,凍漲就是多賣多賠。對於瓦斯業者呼籲取消凍漲,中油表示,只要與台塑化無「事前約定」價格,不構成違反公平法問題。凍漲則是政府有穩定物價考量,尊重政府決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0/378470/sm-7e831adf01959424fc42eda43f59cfbc.jpg)
12強/台灣奪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 周軒:台電也出一份力
世界棒球12強冠軍戰昨日圓滿落幕,台灣隊4:0擊敗日本,也成為台灣棒球史上首次在成棒世界級賽事(非分齡)奪冠。對此,政治工作者周軒發文提到陳傑憲在台電效力往事表示,「每次在停電時被罵到臭頭的台電,其實默默的也承擔起維護台灣棒球實力的角色,留住台灣棒球人才,就如同路邊一根根的電線桿一樣,看似不起眼,但如果倒了,燈光就熄滅了。」政治工作者周軒表示,當年陳傑憲日職選秀落選,剛從日本回來的時候,在台電棒球隊待了幾年,之後轉戰中職,終於在今日以台灣隊長身分帶領台灣隊擊敗日本,奪下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他指出,台電每次在停電時都被罵到臭頭,但台電其實默默地承擔起維護台灣棒球實力的角色,留住台灣棒球人才,「如同路邊一根根的電線桿一樣,看似不起眼,但如果倒了,燈光就熄滅了」。周軒強調,「台電,其實比你想像的做的更多。燃料價格波動的吸收,穩定物價,棒球隊留住人才,還到各偏鄉去教小朋友棒球,厚植台灣基層棒球實力。這一次的冠軍,台電也出了一份力。」而台電棒球隊也發文祝賀陳傑憲,「我們一直以來的驕傲,恭喜台灣隊長陳傑憲,你一直站在所有人的前方,扛起這個世代的肩膀,眼神中無懼地看著遠方一直鼓勵著隊友不屈不撓的拚了命去闖,讓大家沸騰的靈魂也跟著你發燙!」台電棒球隊表示,辛苦你一直以來的全力以赴,感謝你帶領台灣棒球走入下一個篇章,我們因你而美好,享受了一段絢爛又真實的夢,我們台電永遠支持你唷!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77202/sm-6688162ab19d9b1eae7ee00f8502e95a.png)
追加預算撥補台電1000億元 卓榮泰:穩定物價及照顧民生
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預計補助台電公司新台幣1000億元,在今(19)日上午送達立法院的書面報告中,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主要是補助台電因國際燃料成本上漲,為穩定物價及照顧民生、弱勢所吸收用電成本所需經費。為有效緩減國際燃料成本提高,造成台電公司的經營困難,行政院會5月2日通過行政院主計總處所編「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預計補助台電公司1000億元,以協助台電永續經營,持續穩定供電,確保台灣在能源供應、經濟發展、民生及國家安全等各面向的穩定發展,預算案送立法院審議。卓榮泰表示,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導致國際燃料價格大幅上漲,引發全球性的通貨膨脹,世界各國無不面臨燃料價格上漲以及衝擊民生經濟的挑戰。我國為維持物價的穩定、減緩經濟民生所受的衝擊,採取緩漲電價的措施,有賴於此,我國的通貨膨脹狀況較世界各國相對緩和。卓榮泰說,舉例而言,2023年韓國CPI年增率達3.6%,法國則高達4.91%,我國CPI年增率則抑制在2.49%。也就是說,2022年至今,我國採取緩漲電價,由台電配合政策下,對整體經濟及民生有相當程度的貢獻。卓榮泰說道,由於俄烏戰爭影響燃料價格是全球性的現象,許多國家一方面調漲電價反映成本,另一方面也藉由財政預算補助,減輕用戶負擔、減緩能源價格導致的通貨膨漲,例如2022年至2024年間,日本補貼政策約新台幣5500億元,法國補貼約新台幣7000億元,因應燃料漲勢下,世界各國都將財政補助視為調整電價重要的配套作法。他表示,確保電業永續經營及穩定供電.穩定物價,並照顧民生以及社會弱勢,台電公司依據電價審議委員會的歷次決議,緩漲電價且採取細緻化的分類調整。卓榮泰表示,2022年至今,台電持續吸收國際燃料價格大漲與國內電價緩漲之間的價差,累計住宅及小商家民生用電吸收2609億元、衰退產業部分吸收697億元、照顧弱勢部分吸收213億元,因電價未能即時反映成本,以致台電公司產生相當虧損。卓榮泰續指,然而許多國家的電業都有巨額虧損情況,例如,2022年韓國國營電業虧損約新台幣7500億元,法國國營電業也虧損新台幣5700億元,而韓國自2021年持續虧損至2023年,累計虧損也接近新台幣1兆元。可見,台電公司為了配合政府政策緩漲電價、抑制通膨,而導致虧損,並不是我國獨有。卓榮泰說,在此同時,台電公司也必須兼顧電業永續發展及供電穩定。截至今年9月為止,台電累積虧損達4097億元左右,因此,政府於112年疫後特別預算編列500億元補貼民生用電。另外,為了加速電力建設、提升電網韌性,政府也累計增資台電公司2500億元。但是,增資是用於更新設備、提升電網韌性,實在無法彌補虧損。卓榮泰說明,在衡酌財政狀況後,行政院規劃辦理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1000億元,必須持續補貼台電在2022年至2024年吸收住宅、小商店等民生用電成本。為確保台灣在經濟發展、能源供應、民生及國家安全等各個面向能穩定發展,補貼台電公司,以持續抑低通膨、並維持供電穩定仍屬必須,敬請立法院委員們支持。卓榮泰表示,本次追加預算案歲出共編列新台幣1000億元,財源規劃為「債務之舉措」1000億元,但此部分將優先運用112年度歲計賸餘加以支應。歲出主要編列內容是經濟部補助台電公司因國際燃料成本上漲,為穩定物價及照顧民生、弱勢所吸收用電成本所需的經費。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74409/sm-d7d5bf52a3634cb1e87694ea88f26cca.jpg)
賀川普當選美國第47任總統 朱立倫盼延續兩黨百年同袍情 攜手維繫區域和平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公布,由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第47任總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於第一時間透過黨駐美代表處向共和黨表達祝賀,賀電也由國際部轉交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朱立倫指出,國民黨與共和黨擁有超過百年情誼,兩黨同屬「國際民主聯盟」(International Democrat Union),且皆致力於打造更有效率的政府體制、更有競爭力的經濟環境、以及更穩定公平的國際秩序。朱立倫祝賀美國再一次完成民主選舉,祝福兩黨繼續展現先進民主國家的風範,完成和平政黨輪替。朱立倫表示,美國是世界民主陣營中最關鍵性的角色,川普總統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願景、邊境安全的優先政策、以及減稅和穩定物價的政策,這不只得到美國多數民意的支持,也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朱立倫相信,台灣在川普總統關注的眾多議題上累積了不少經驗,國民黨非常期待透過國會、智庫、和青年交流拉進台美關係。朱立倫期待,川普總統有四年執政經驗,任內主導眾多友台法案、並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國民黨也期待川普總統延續前一任期調解地緣衝突的努力,展現其面對槍擊的領袖氣質,全力促成區域局勢的和平穩定。朱立倫強調,國民黨會繼續秉持「親美友日和陸」的外交政策,在「強化國防」與「交流對話」的「2D戰略」基礎上,讓台美關係更穩定、更密切。他同時表示,選後第一時間,國民黨也將由黨副主席夏立言和國際部主任黃介正代表訪美,率黨駐美代表秦日新自11月8日起,在華府密切拜會美國各界友人。朱立倫也指示代表團循既有管道,在訪美期間與共和黨交接小組取得聯繫,確實傳達台灣多數民意對和平現狀的堅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73168/sm-12ee88640689f2338308144b08518c03.jpg)
中油宣布工業用戶天然氣調漲3% 半年內已調漲4次
電價調漲完補漲氣價。中油今日(31)宣布, 11月份工業用戶天然氣價調漲3%,4800多戶受影響。累計6月以來,工業氣價漲了4次,半年來漲幅49%,將近5成,幅度不小。但中油強調,調整後仍低於成本。至於以台電為首的電業用戶氣價,依據公式計算這次不調,民生用戶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也不動。中油從2021年起凍漲工業用戶氣價,中油一度吸收1700億元,6月解禁後補血後,吸收金額降為1300億元。但中油表示,天然氣仍大幅虧損,為適度反映部分氣源成本,因此調升11月份工業用戶氣價3%,每度漲0.3856元。一般工業用戶最新零售牌價為13.96元,從6月已來到11月已調了4次,比起5月價格高了49%。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0/368770/sm-98f40b2d80fe7b1bc3ad4dddd16c7da9.jpg)
近年吸收民生用電成本2800億 台電盼獲支持:千億預算實為補貼全民
有關媒體評論質疑政府編列預算補助台電,台電表示,由於目前電價仍低於成本,而近年在電價調整上也回應國會呼籲,努力兼顧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民生用電皆採較低調幅或凍漲,自2022年以來,台電吸收金額已逾2,800億元,此次電價費率審議會也維持民生用電凍漲。未來民生電價如仍持續無法反映成本,台電雖努力開源節流,恐仍持續虧損,因此政府以編列預算的方式撥補,補足民生電價未調足差額,實為補貼全民,盼外界正確解讀及支持。台電指出,受俄烏戰爭影響造成國際燃料價格暴漲,使台電累積鉅額虧損,而台電承擔減緩通膨的政策任務,電價未足額調漲,民生電價目前每度平均僅2.77元,每度售電成本高於民生電價1元左右,而此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同樣考量到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因此決議民生用電不調整,盡量降低電價對於民生的影響。台電進一步指出,為穩定物價及照顧民生、弱勢,在2022年至2024年間,台電每年分別吸收民生用電成本1,001億元、1,008億元和813億元,總計三年吸收逾2,800億元,扣除2023年疫後特別預算補助500億元,仍吸收超過2,300億元。政府編列今(2024)年追加預算及明(2025)年公務預算各1,000億元,主要就是用於補貼民生用電未調足差額,因此,政府撥補預算實為補貼全民。台電強調,除了政府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政策,台電公司也肩負穩定供電的重要任務,各項電力電網建設,均需仰賴穩健財務。台電將積極向立法委員說明,爭取支持。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1/366561/sm-268757ce99c0ce5bfa9c5ba6909cf24b.jpg)
未來電價可能續漲?經長球拋給院長決定 卓揆忙否認
國民黨立委游顥今天在立院施政總質詢,追問未來電價是否仍會繼續調漲,經濟部長郭智輝答詢時說,未來電價狀況要看整體狀況「由院長做決定」,行政院長卓榮泰則連忙澄清,政院沒有對電價漲價與否下指示,而是先經過各界討論出大原則,交給電價審議委員會,由台電經濟部做出原則性討論,做成決定,似乎不想讓外界認為,電價調漲其實是行政院長個人決定。卓揆指出,電價調整的原則是反應成本、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能減碳,台電要用不低於成本價賣給國內工業用戶,才會有比較健全的財務,但民生用電,會用更多國家政策預算設法平穩,電價審議委員會也有審慎規劃。「那明年度電價還會不會再漲價呢」?面對游顥追問,郭智輝表示,未來必需要看整體狀況,這要由院長來做決定,「我們基於院長的指示,這次民生用電部份沒漲,小商圈小生意不會受影響」,卓揆聽到這裡,似乎想要發言,但還是讓郭智輝把話說完。郭智輝說,這次本來預計調高14%,但電價審議委員決定只漲12.5%,整體有96%用電戶沒有漲價,這次漲價,台電還是不是完全可以到賺錢的狀態,還是需要立法委員協助改善台電財務情況。「所以未來是否調漲電價,還是有賴卓院長如何指示?」,游顥接著問,因為電價會不會繼續漲,攸關民眾對通朋的預期心理,這非常重要。卓揆聽到這裡,立刻插話,電價是否調漲要經過審議會討論,大家原先已經討論出幾項重要原則,將其文字化後,在審議會開會時,由經濟部與台電做原則性討論,「(政院)不是對最後結果先做指示」。聽到卓揆澄清「政院沒有對電價調漲下決定」,郭智輝似乎聽出其中的端倪,立馬接話,這次電價調漲影響通膨程度很低,只有0.03個百分比,對於CPI(物價指數)應該是非常微弱的,不會影響物價波動。此外,針對官邸被爆出2個月電費15萬元,卓榮泰今天表示,已經請台電檢查官邸所有電器用品,當中有老舊電器用品包括冷氣在內,確實相當的耗電,秘書處已經把老舊冷氣更換成新的,希望有新的節能電器用品,再加上人為更加節約用電,未來官邸用電,他會持續關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5/366285/sm-fa098a29571523f4f412ecb2fbf0bf47.jpg)
漲定了!工業用電10/16漲12.5% 商總籲「這產業」不可轉嫁
經濟部9月30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由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宣布,這次民生用電不漲、產業用電平均漲12.5%,調價後產業用電平均價格為每度4.29元,大約影響CPI約0.15個百分點,但食品相關等民生內需產業凍漲,新電價將於夏月電價結束後的10月16日開始實施,今年約可因此多補進150億元。因台電目前電價未足額反映成本,審議會綜合考量照顧民生及穩定物價,決議本次住宅、小商店(約1,452萬戶,占95.2%)累進電價各級距不調整,未調足部分由政府編列預算撥補;民生內需產業方面,食品產業,含加工及零售、攤販集中市場、量販店、超商及超市等凍漲;農漁、幼兒園至大學及社福團體漲幅部分由事業主管機關循年度預算程序編列支應。儘管全國工業總會與工商協進會事前多次表達目前全球景氣不確定性逐漸提高,近期內勿再調漲電價,但經濟部表示,目前台電公司每賣1度電就虧損0.4元,為落實使用者付費,調整產業電價12.5%,調價後產業用電均價為每度4.29元,仍低於主要出口競爭國家韓國的工業電價。但產業若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者凍漲,用電衰退5%以上且產值、銷售額衰退未達15%者,及用電衰退未達5%且產值、銷售額衰退15%以上者,減半調幅為7%,以緩和電價調整對產業影響。連錦漳表示,這次會議共識很高,也有不少人提到,建議台電做低碳電力,以及電網韌性、燃料購置成本、節電等。台電總經理也允諾會帶回去做討論。有記者問到目前國際能源價格已經跌下來,為何還漲價,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今年震盪幅度還是比俄烏戰爭前高。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說,因為這次會議提到重視經濟、更要顧民生,所以食品加工、零售、批發,以及傳統市場與超市超商等都是凍漲,而漲價的工業用電大多是外銷產業,所以不會直接轉嫁到台灣的消費者,所以「拜託店家不要找理由把物價拉高、造成通膨,如果店家還是故意漲價,下次審議就會放開讓它們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