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疫情
」 疫情 新冠肺炎 王必勝 口罩 確診室內何時免戴口罩?王必勝:第三波高峰已過望1月底宣布
本土疫情持續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今天新增1萬8024人、境外390人、死亡新增48人,醫療應變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今天新增個案與上周同日有2萬2653例相比,降幅超過2成。指揮官王必勝今天也鬆口表示,第二階段的口罩鬆綁政策,一月底就會宣布,實施時間則「不會讓大家等太久」。本土疫情持續下降,民眾關心,何時開放第二階段口罩鬆綁,是否還要需要專家會議決定嗎?若1月30開始上班,最快實施時間點有沒有機會落在2月1日?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和專家討論過了,原本希望早點實施,但第三波疫情起來,雖不能說結束,且高峰已經過了,但最後仍希望,春節過後疫情只要穩定,一月底會宣布。至於實施時間?王必勝強調「會給大家準備的時間,不會太久就會實施」,但是否2月1日會上路?王必勝說「應該不會,會再一段短的時間給大家準備。」
第3波高峰已結束!疫情將轉為「雙主流病毒」 王必勝:口罩年後有望再鬆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5,63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409例本土個案及22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0例死亡,確診數比上星期一下降約9%。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2023年第二週確診數較第一週減少15.7%,目前看起來第三波疫情已經過了高峰。而王必勝也鬆口,若疫情穩定,口罩第二階段鬆綁預計春節過後實施。本土+15,409 1青少年打3劑確診還MIS-C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5,409例本土病例,為7,318例男性、8,076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新增4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指揮中心公布,自1月12日到16日,新增7例MIS-C個案,2例為青少年、5例為兒童,目前有6例病況好轉出院,1例仍在加護病房持續治療中。其中較特別的是1位14歲青少年個案,本身沒有慢性病史,接種過3劑疫苗,在11月10日曾確診COVID-19,1月4日開始出現頭暈、頭痛、喉嚨痛等症狀,隔天又出現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症狀,前往急診檢查診斷為MIS-C、心肌炎、心包膜炎,在1月6日收住加護病房治療,經過治療之後病況好轉,1月13日已順利出院。境外+223例 春節預計「雙主流病毒」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2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63例男性、6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入境日期介於去年12月16日至今年1月15日。指揮中心也公布上週境外移入及本土Omicron變異株監測結果,新增221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69例本土個案(31例BA.5、28例BA.2.75、4例BQ.1、3例BF.7、2例XBB、1例BA.2)及152例境外移入(82例BA.5、48例BF.7、9例BA.2.75、8例BQ.1、4例XBB、1例BA.2)。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不管是本土還是境外,BA.5的主流優勢都慢慢被BA.2.75趕上,目前兩種病毒株都算是台灣主流病毒株,預期在春節連假期間仍然會是「雙主流病毒」的情況。民眾較關心的BQ.1、XBB在本土佔比都沒有超過10%,而XBB.1.5不論是境外或本土也尚未有第一例檢出,羅一鈞指出,目前國內擔心的還是BA.5、BA.2.75,不過目前這兩種主流病毒株免疫逃脫的優勢,不如其他新興變異株高,所以目前這兩種主流病毒株對疫情影響還是有限,後續指揮中心會持續監測。第三波高峰已過 口罩第二段鬆綁?根據指揮中心資料顯示,2023年第二週確診數是15萬1838,跟第一週18萬0134相比,減少了15.7%。指揮官王必勝指出,下降幅度蠻大的,目前看起來第三波疫情已經過了高峰,正逐漸往下降,但確診數目前每日還是有1萬到2萬人,所以民眾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目前國內疫情再次呈現下降趨勢,民眾相當關心什麼時候口罩令可以進行第二階段鬆綁?王必勝回應,關於第二階段口罩開放措施,指揮中心都有在積極討論,如果春節後台灣、國際疫情都穩定的話,就有可能會在春節後公布第二階段口罩令的鬆綁措施。
室內可免戴口罩?王必勝:最快農曆年後實施
近期大陸、國內疫情雙雙降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評估,國內疫情高峰已過,目前數字正逐漸往下降,暫定大陸來台旅客全面唾液PCR採檢政策將實施到本月31日為止,此外關於新冠降級以及室內免戴口罩等措施,最快會在農曆年後開始實施。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上周我國共新增15萬1838例確診病例,與前一周相比約減少15.7%,顯示我國的第三波疫情已過高峰,目前正逐漸往下,雖然如此,但每天仍然有1、2萬人確診,仍無法掉以輕心,呼籲該打疫苗的族群仍要踴躍接種。王必勝指出,這次疫情的降溫是從4、5天前就開始,推測與過年沒有關係,目前評估是過完年後會有一波疫情反彈,但是不是代表第四波疫情將來?還得看反彈程度為何?目前仍無法確定。指揮中心今也公布最新的大陸來台旅客採檢情形,上周末整體陽性率已降至10%以下,來到近期新低,王必勝說,目前仍規劃採檢措施實施到1月31日,篩檢主要是為了監測有無新興變異株,將於農曆年後再檢討是否要續行。王必勝也說,目前仍規劃要在農曆年後將新冠病毒降級為4類傳染病,「會開始啟動一些更積極的行動」,至於室內免戴口罩政策,也會在農曆年後宣布鬆綁以及上路日期,「應會比新冠降級早一點。」
備妥家用快篩迎春節! 「這4類人」可免費領取試劑
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近日雖然上升幅度趨緩,但仍處在第三波疫情當中,再加上農曆春節時天連假即將到來,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先前提醒民眾,備妥防疫物資,尤其是家用快篩試劑。1月9日指揮中心公布,10日起,免費提供第5輪65歲以上長者、第7輪0-6歲學齡前幼兒 5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此外,全國弱勢民眾、身心障礙者12日起也將發放公費快篩試劑。0-6歲、65歲以上民眾 依健保卡領取免費快篩為因應民眾農曆春節假期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之需求,指揮中心宣布,自今(2023)年1月10日起至2月28日,實施第七輪0-6歲學齡前幼兒與第五輪65歲以上長者免費領取快篩試劑。而指揮中心進一步提醒,去(2022)年12月1日實施的第6輪0-6歲學齡前幼兒與第4輪65歲以上長者免費領取家用抗原快篩試劑,領用時間到9日截止,10日起,符合第6輪及第4輪資格尚未領取的民眾無法補領。弱勢民眾、身心障礙者 亦將發送免費快篩此外,針對近日疫情上升,指揮中心也宣布,1月12日起至2月15日前,將提供全國弱勢民眾(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與遊民)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者公費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根據指揮中心監測資料顯示,本措施預估約有180萬人受惠。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部分將由地方政府規劃並製作發放清冊管理,發行時間從12日起,發放數量為每人一份(共4劑),這是為了保護弱勢族群、身心障礙者的健康,加強有症狀者的篩檢,同時呼籲民眾及早就醫。指揮中心亦提醒幼兒家長,家用快篩試劑僅可用於2歲以上幼童,幫2歲以下幼童領取的快篩試劑,可供幼童家長使用,請勿使用於2歲以下幼童。
新冠變異株BQ.1和XBB免疫逃脫強? 醫:打4劑舊疫苗、確診過都擋不住
雖然世界多國已經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解封,但包括台灣在內,新一波的疫情在冬天又開始蠢動,哈佛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博士李建璋透過社群分析,新冠變異株BQ.1和XBB這兩隻大魔王,對於就算有打過4劑舊疫苗,或是過去曾感染過Omicron的人,都難以避免,依舊有很高的重複感染機會。李建璋昨在臉書發文提到,觀察新冠病毒特性,他認為這應該是人類史上演化最快的病毒,回顧新冠病毒的演化,從早期的Alpha、Beta、Delta病毒株,到2年內很多人得的Omicron,接著衍生出了 BA.1、BA.2、BA.4、BA.5,跟近期討論度很高的BQ.1和XBB系列的變異株,都可以看出這款病毒的突變性。而分析現在常見的變異病毒株,李建璋認為,第一大魔王首推XBB,第二名是BQ.1。他觀察,即使打了非次世代第四劑,或是曾經得過Omicron BA.4 或BA.5, 血液中對XBB病毒中和抗體的效價幾乎是零,等於對免疫系統而言,幾乎是陌生人。而同樣的對於BQ.1,上述人群的中和抗體的效價也只有在10到50之間,一般抗體濃度需要高於500這才有比較好的保護力。李建璋並指出,無論BQ.1或XBB病毒,他觀察其傳播能力,跟BA.5比起來,算是有過之而不及,但還好的是,目前沒有特別高比例的重症,算是Omicron家族表現較溫和的。針對台灣可能再掀一波疫情,李建璋指出,既然BQ.1和XBB的流行已經勢不可擋,無論打了傳統的第四劑或是曾經得過Omicron,都有重複感染的可能。而現在台灣第三波疫情趨勢已經確定,提醒老人或高風險族群,應該把握時間趕快去打次世代疫苗;最後,如果有症狀,早期就要就醫,符合條件,鼓勵大家要服用抗病毒藥物。他也呼籲,「病毒72變,逃不出防疫三寶手掌心,只要善用口罩、疫苗、快篩,大家還是可以平安過年。」
「新冠和流感」恐再爆發 醫:跨年假期和春假是關鍵
儘管現在大家漸漸習慣與疫情共存,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表示,從12月到現在,第三波疫情隱然成形,「跨年假期、春節連假絕對是新冠肺炎和流感病毒流行的關鍵節點。」謝宗學在臉書專頁「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說,「經過 8 月下旬開始 Omicron BA.5 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和 9 月初開始償還免疫負載一般病毒感染反撲,11 月下旬到 12 月初兒童急診迎來一段新冠肺炎和一般病毒流行同時趨緩的空窗期。然而,經過 12 月初氣溫明顯降低的觸發,從 12 中旬開始到現在,新冠肺炎流行明顯升溫,第三波疫情隱然成形,雖然不時有 A 型流感被檢出」,大家自主戴口罩,讓流感和疫情到現在還沒大爆發。謝宗學表示,他上禮拜打了第5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疲倦感持續很久,但能幫助孩子找回健康,還是覺得工作很有意義,新的一年,台灣在政治、經濟、疫情等方面都面臨挑戰,「身為醫療前線的小螺絲釘,我只能持續做好本分,帶領團隊儘可能讓生病的孩子回歸正常生活,盡力完成兒童急診醫師的責任。」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我覺得是之前您一開始提醒了大家秋冬小心也有奏效呢」、「感謝醫護人員這幾年的『加倍照顧』,我們會繼續戴好口罩..盡量減輕您們的負擔的~希望新的一年我們都能越來越好」、「感謝醫師對孩子們的付出」。
跨年疫情傳播加速 王必勝曝「這三類人」不宜參加活動
本土疫情反轉,由原本的下降趨勢漸漸轉為上升趨勢,且上升幅度持續增加,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日前就證實,國內將會有新一波疫情產生。而年底將近,許多民眾計畫出外聚餐慶祝,參與跨年等大型活動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王必勝表示,這將造成疾病傳播加速,因應本土疫情上升,建議3類人不宜參加跨年等大型活動。本土疫情升溫 預估新一波疫情高峰在2月初根據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上週(第51週)為今年倒數的第二週,確診總數為12萬775人,確診數比前一週增加12.6%,指揮官王必勝指出,這一個禮拜以來確診數增加的幅度都在20%以上,甚至來到30%,確診數不但在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有加快的趨勢。指揮中心證實未來將會有一波疫情產生,初步估計這波疫情高峰會落在明年2月初,當週確診數會落在3萬左右,指揮官王必勝提醒,Omicron第三波疫情會再上來,民眾還是要注意相關的防疫措施。跨年防疫重點公開! 3類人不宜參與活動而年底將近,許多節慶活動也即將到來,王必勝發現,上週由於聖誕節的關係,民眾參與各種活動、聚會都相當踴躍,他表示,這會使疾病傳播加速,因應本土疫情的上升,接下來又有更大的跨年大型戶外活動,指揮中心提出了幾點建議。王必勝表示,以下對象須特別注意,第一,有高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覺異常等症狀的民眾,不宜參加大型活動;第二,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者,依現行防疫規定須快篩陰性才能參與活動;第三,脆弱族群,包含未接種疫苗的長者、幼兒等,都不建議參加這些大型活動。歡慶之餘仍須注意防疫 自主配戴口罩、避免飲食此外,王必勝也建議,參與活動的期間,人潮洶湧、不能保持適當距離的時候,民眾應自主配戴口罩,另外,在人潮中也應盡量不要飲食,並且隨身攜帶一些手部清潔用品,在飲食前、如廁後應勤洗手。王必勝也特別提醒,這些建議不侷限在跨年戶外活動,當人潮擁擠,無法保持距離時都適用,由於近日本土疫情的上升,希望民眾過節慶祝之餘,還是必須保持警戒,此外,還未接種疫苗的民眾也建議盡速接種打疫苗,增強保護力。
醫療量能受挑戰!確診居家照護關懷將取消惹議論 醫師公會:恐癱瘓急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近日發文地方政府及醫事團體,明年1月15日起將取消確診居家照護個案管理,引發基層醫師反彈。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聯會今天發布聲明指出,確診者關懷服務可視為住院隔離治療的延伸,面對第三波Omicron疫情將至,不宜忽視年長者、洗腎、慢性病等高風險性病人的需求而貿然修訂,建議指揮中心重新溝通討論,以維護民眾生命健康。醫師公會全聯會今天晚間發布聲明指出,自COVID-19疫情發生以來,全國醫療院所及醫療人員全力配合政府及指揮中心的各項防疫政策,今年4月台灣本土COVID-19疫情大爆發迄今,基層診所承擔大量確診個案居家照護,且在醫院及基層診所分流分級合作下,穩定台灣醫療量能,守住全民生命健康。醫師公會全聯會透過聲明表示,現值國內冬季流感高峰期、春節假期大量人口移動,中國大陸近期爆發大量確診,有可能產生更危險的變異病毒株,且中國大陸宣布防疫政策將大幅解封,加以指揮中心預估國內第三波疫情將來臨,於此關鍵時刻,不宜貿然修訂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相關醫療照護費用給付標準,以免影響對民眾照護品質,並造成防疫破口社會動盪不安。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強調,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由醫療機構主動聯關懷確診者,即時提供醫療詢及照護,在傳染染病防治業務上,可視為確診者住院隔離治療的延伸;雖然新冠肺炎已趨流感化,然而對於年長者、洗腎、慢性病等高風險性病人,倘於過年期間沒有居家照護,且各醫院人力單薄的情況下,恐癱痪各大醫院急診,恐影響對民眾照護的品質。醫師公會全聯會認為,COVID-19疫情已進入第三年,台灣的防疫成果得來不易,現階段面臨春節期間人力短缺及大陸疫情可能帶來的影響,在疫情的最後一哩路,本會強烈建議,不宜修訂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給付標準,應由政府編列特別公務預算支應對確診個案之相關醫療照護費用,以守護民眾的健康。
第三波疫情來臨 王必勝提「5防疫建議」:聚餐減少互動交談
國內正面臨第三波疫情,近期新增本土個案數也在持續攀升中。對此,指揮官王必勝提出5點建議,鼓勵民眾符合間隔時間要追加接種BA.5次世代疫苗,另外也呼籲參加大型活動,建議全程戴口罩。本土疫情升溫,王必勝指出,為維護長者及風險族群健康,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家中長輩如尚未接種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者,請於其身體狀況較穩定時,協助陪同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或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接種;亦鼓勵家中有長者或高風險族群之民眾、春節前後有出國規劃或家中有國外返台親友、已完成基礎劑但尚未接種追加劑者、曾感染COVID-19確診已康復滿3個月尚未接種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以及曾接種雙價BA.1次世代疫苗可依自身風評估,接種1劑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此外,王必勝也提醒,參加大型活動建議全程戴口罩;長者、幼兒量避免參加人多的活動,聚會、聚餐時除必要飲食等需求外,建議量戴口罩,減少與不特定對象近距離互動、交談;也提醒民眾勤洗手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注意自身與家人身體狀況,有相關症狀速快篩並儘量在家休息,如快篩陽性請視訊或實體就醫評估。(圖/指揮中心提供)
第三波疫情來了…羅一鈞憂:重複感染恐大增 疫情高峰時間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公布國內新增24427例本土個案,距離上一次本土確診個案數破2萬,已經是1個多月前,且已連續一周呈現上升趨勢。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先前感染過的人,這波疫情可能會有重複感染情形發生。羅一鈞指出,這一周的本土病例數比起上周增加,且同日比增幅達43%,北中南增加幅度都滿大,推測應該和耶誕假期人流增加以及這波寒流有關,已經提出大型戶外活動注意防範措施。羅一鈞表示,這波疫情整體還是以BA.5為主,先前已經感染過的人,要注意可能會有重複感染情形發生;統計指出今年累計重複感染達97037例,而12月18日至12月24日共有5976例重複感染,約占個案數的5%,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羅一鈞也提醒,沒感染過以及曾感染過的民眾都要小心防範,目前推測這波疫情高峰,將落在2月初。
第三波疫情高峰要來了 指揮中心估平均單日確診達3萬
國內今天新增1萬4162例本土個案,較上周一增加37.3%,處於快速增加階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最近幾天上升百分比都在20%、30%,增加速度有加快趨勢,預計將有第三波疫情發生,初步估計高峰落在明年2月初,平均單日確診人數約3萬例上下。王必勝表示,自己近兩天到台北市各區域發現,因為耶誕節關係,很多地方都人潮洶湧,大家參與活動和聚會都非常踴躍,當然在疾病傳播上會加速;因應本土疫情上升,希望接下來跨年或其他活動,如果是在戶外,建議人潮洶湧、不能保持適當距離時,應自主配戴口罩,盡量不要飲食。王必勝也提醒,有些對象不建議參加大型活動,如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不要去參加,以免把疾病傳染給別人;未接種疫苗、長者、幼兒等脆弱族群,都不建議參加大型活動;依照現行防疫規定,自主防疫和自主健康管理的民眾,需要快篩陰性才能參加。本土疫情升溫,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全國專責病房共開設5200多床,隨著疫情上升,空床率有稍微減少,但仍有6成以上,預期本周會看到北部地區住院情形增加 ,將隨時針對病床情形做調整。口服抗病毒藥物方面,羅一鈞指出,過去幾周開立情形有逐漸下降,但隨著第三波疫情可能升溫,目前倍拉維(Paxlovid)存量為29萬人份,預計可使用152天,莫納皮拉韋庫存是8.1萬人份,預計可使用232天;兩種藥物數量相當充足,請醫師和民眾不用擔心,如有需要時可能再添購。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2022是台灣瘟疫年」,是一個由Omicron大流行所驅動的台灣瘟疫年。王必勝表示,詹教授可能都是注意台灣,其實Omiron是從去年11月開始影響全世界,「2022是整個世界的瘟疫年」,如果廣義去看,2020或2021何嘗不是瘟疫年?指揮中心統計,今年以來本土累計死亡1萬4244例。詹長權認為,新冠肺炎很可能晉升為台灣第三大死因,僅次於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王必勝認為,只要死亡診斷書的甲乙丙丁死因有出現新冠肺炎,就認定是新冠肺炎死亡;但在歸類十大死因時,死亡主因是什麼,還需要統計處相關統計,目前還沒有資料。
BA.4、BA.5襲澳洲爆第三波疫情 1週染疫破30萬!當局促居家上班
變種病毒BA.5的出現讓疫情本就嚴重的歐洲雪上加霜,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因此呼籲各地要盡快採取行動。不僅是歐洲,正值冬季的澳洲也因為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侵襲,造成「第三波疫情」,確診人數在過去短短7天內飆升超過30萬例,週三新增病例更是創下2個月來最高紀錄。為此澳洲當局敦促企業讓員工「在家遠距上班」,並建議人們在維持室內戴口罩措施,以及注射疫苗加強針。根據《路透社》報導,澳洲正處於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帶來的第三波疫情中,過去一週新增確診數飆破30萬,這還只是檯面上的數字,當局表示實際上確診數可能是公布數字的2倍,為遏止這波疫情,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雖不願意,但仍鼓勵恢復嚴厲的防疫措施,包括強制在室內配戴口罩等,以阻止病毒傳播。艾班尼斯也向企業喊話,應和員工共同協商出可行的居家工作安排。不僅如此,澳洲首席醫官凱利(Paul Kelly)也呼籲企業讓員工遠距上班,並透露若疫情持續,住院人數很快就會創下疫情爆發以來最高紀錄,未來幾週染疫數甚至可能上看數百萬。澳洲公會理事會總裁奧尼爾(Michele O'Neil)也支持官方呼籲,指出雇主應為需要隔離的員工提供帶全薪休假,並且盡所能提供免費的快篩。報導也指出,根據官方數據顯示,目前約有5350人因為感染COVID-19而住院,與1月份爆發BA.1疫情時紀錄相去不遠,尤其是昆士蘭州、塔斯馬尼亞州和西澳大利亞洲的染疫人數,已經達到大流行開始以來最高水平,還有許多醫療工作者染疫或被隔離,進一步加重醫療體系負擔。
「別為了PCR,忘了別人要CPR」 重症醫揭恐怖數據:別再去擠急診室!
本土疫情持續大爆發,令醫護人員壓力爆表,也讓部分在急診室等太久的民眾因此失去寶貴生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感嘆,最近台灣發生許多起類似案例,呼籲大眾「不要只記住自己要PCR ,而忘了有別人要CPR」並分享大人和孩童出現疑似症狀時該如何自救,進而挽救真正急需救治的病人生命。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依據美國大型研究數據顯示,由於民眾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一窩蜂湧入醫院,造成高達49.3%至58%的急重症醫護過勞或精疲力盡(burn out);日本研究亦指出,有50%的醫護人員在第一波疫情時出現過勞或精疲力盡,且過勞或精疲力盡的情況也都隨第二波、第三波疫情而升高。黃軒進一步指出,最前線急診護理人員中有高達64%因疫情出現過勞或精疲力盡,比例達各類醫護人員之冠,其次為重症護理人員56%、呼吸治療師55%。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住院醫師的壓力值也不亞於一般的主治醫師,因此黃軒呼籲民眾「不要去擠急診室了」,表示:「你們很焦慮自己有沒有確診,來醫院做檢查,其實很容易塞車情況,也會使醫護人員工作負荷過重」,指出有時候這會讓看不到、或照顧不到,真正需要緊急救護的病人的病人,「因為你要做檢查、你要PCR ,結果他們有些不幸就是錯過了CPR」!美國和日本的數據皆顯示醫護人員在面臨新冠大流行時,會出現過勞或精疲力盡的情況。(示意圖/PIXABAY)黃軒表示,大人和兒童都可先依下列步驟再來急診室,其中大人如出現以下四症狀可以考慮馬上打119,但其他狀況可以安排「視訊會診」:一、持續胸痛/胸悶二、意識不清三、呼吸急促四、皮膚/唇色/手指甲床顏色變黑兒童如出現下列情況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一、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二、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三、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四、持續性的嘔吐、頭痛或腹痛五、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此外,若兒童出現以下症狀,請撥119或緊急時由同住親友送醫一、抽搐二、意識不佳三、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四、唇色發白或發紫五、血氧飽和度低於94%(如家中測出)六、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
Omicron確診率次高是這族群 南非專家:疑出現免疫空窗期
新冠肺炎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Delta變種病毒好不容易稍稍平息,但全球卻又面臨變異株Omicron威脅,而在Omicron最大疫區南非,染上最新變種病毒的人數大大提升,對此,南非專家就直言,現在Omicron在當地的確診者中,年齡分布最高的是60歲以上的長者,再來則是5歲以下的幼童,直言這樣的情況是前所未見。綜合外媒報導,南非政府首席醫療顧問賈薩特(Waasila Jassat)近期在記者會上表示,南非疫情重症區豪登省(Gauteng)的確診人數越來越多,而且各年齡層的住院人數也不斷增加,她也點名:「尤其是5歲以下的兒童。」賈薩特說:「5歲以下群體的確診率,現在是第二高的,僅次於60歲以上的人群,我們現在看到的趨勢與我們以前看到的不同,5歲以下兒童的住院率特別在增加。」賈薩特指出,過去不會看到新冠肺炎對兒童造成嚴重影響,住院人數也不多,不過到了第三波疫情,可見5歲以下、15歲至19歲青少年住院率開始上升,而在第四波疫情開始,所有年齡層的住院率都開始上升,尤其是5歲。賈薩特也以首都茨瓦尼(Tshwane)大都會地區為例,在第三波疫情的前2周,也就是今年5月份,只有不到20名兒童住院,但是在第四波疫情爆發前2周,也就是11月14日至27日,卻有超過百名5歲以下兒童因確診而住院。賈薩特認為,兒童確診病率激增,懷疑存在著「免疫空窗期」,而兒童未接種疫苗可能是造成這些數字激增的原因,他認為,成人去接種新冠疫苗,才是保護家中小朋友的當務之急。
Omicron肆虐 幼童免疫系統不成熟...南非首都:2歲以下住院率10%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現在又爆出一個最新變種病毒Omicron,傳染力極強令大家人心惶惶,如今媒體報導,南非最早爆發疫情的首都普利托利亞(Pretoria),2歲以下幼童的住院率佔全部的10%,南非公衛專家賈薩特(Waasila Jassat)就指出,這個年齡層的幼童,由於兩因素,染疫風險比起一般人高出不少。據《彭博社》報導,南非首都普利托利亞是最早爆發Omicron疫情的地方,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ICD)數據顯示,該地區2歲以下的住院率佔總數的10%,這項數據透露,在Omicron疫情底下,幼童的染疫率似乎比先前高出一些。南非公衛專家賈薩特指出,與國內第四波疫情初期相比,現在有更多幼童被收治,雖然在第三波疫情爆發後也出現類似的趨勢,但當時是delta病毒在流行。賈薩特說:「年幼孩子的免疫系統不成熟,而且他們也沒有接種疫苗,因此他們面臨的風險更大。」有鑑於對新變種病毒的擔憂,賈薩特認為,住院率上升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父母對孩童採取預防措施。
泰國擬開放「疫苗觀光通行證」 完整接種疫苗者11月入境曼谷等地免隔離
泰國政府第二次縮短入境旅客隔離天數,根據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Chan-o-cha)27日主持的疫情指揮中心會議中表示,由於泰國疫情趨緩,會中通過解禁多項商業場所的封鎖措施,並決定讓完整接種疫苗入境泰國的旅客隔離期從14天減為7天。泰國總理帕拉育。(圖/達志/美聯社)為了挽救受創的泰國觀光業,由帕拉育主持的疫情指揮中心會議通過,從11月1日起,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入境曼谷和9個地區免隔離,包括芭達雅、清邁和華欣等旅遊勝地,被視為泰國政府開放「疫苗觀光通行證」。除了上述的區域免隔離,會議還通過多項鬆綁防疫限制,包括自10月1日起,完整接種疫苗入境泰國的旅客,隔離期從14天減為7天。未接種疫苗的旅客,則必須隔離10天。 泰國醫護接種疫苗。(圖/達志/美聯社)泰國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泰國將分4階段開放讓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入境免隔離,發言人塔維辛(Taweesin Visanuyothin)透露,第一階段從10月1日起,包括7月和8月已開放的普吉島和蘇美島,加上喀比府(Krabi)和攀牙府(Phang Nga)的海島和海灘旅遊區。第二階段從11月1日起,開放地區包括曼谷、華欣(HuaHin)、芭達雅(Pattaya)、查安(Cha-am)、帕延島(KohPhayam)、清邁(Chiangmai)部分地區、黎府(Loei)的清康地區(Chiang Khan)及武里南府(Buriram)市中心。泰國防疫鬆綁,10月起「完整接種疫苗者」入境隔離縮短至7天。(圖/達志/美聯社)第三階段從12月1日起,開放包括清邁全境、夜豐頌(Mae Hong Son)、廊開(Nong Khai)、素可泰(Sukhothai)、大城(Ayutthaya)、北欖(Samut Prakan)及羅勇(Rayong)等20個府,至於第四階段從2022年1月1日起,開放素林(Surin)、烏隆(Udon Thani)、烏汶(Ubon Ratchathani)、北碧(Kanchanaburi)等13個府。早在今年4月1日,泰國就宣布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入境泰國隔離期從14天縮短為7天;沒接種疫苗、或接種1劑和第2劑接種時間距離入境時間在14天以內的旅客,入境泰國須隔離10天。不過受到第三波疫情影響,這項政策只實施1個月,5月1日起又恢復所有旅客入境必須隔離14天的措施。這次疫情指揮中心同時放寬包括曼谷在內等29個疫情最嚴重地區的措施,像是兒童發展中心、圖書館、博物館、教育培訓中心可以重新開放,百貨公司和商場營業時間延長至晚間9點,室內體育館、健身房、按摩店、美甲店和電影院只要在遵守防疫規範前提下可重新營業。泰國疫情指揮中心27日通過的相關措施,將交由28日的內閣會議正式通過。
印度神童6度神預言 阿南德親揭3大動盪時間點曝光
「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因為神預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而聲名大噪,接著他還成功預言變種病毒爆發、美國邁阿密大樓倒塌和日本靜岡土石流等天災人禍,他7月時也曾警告「8、9月木星逆行在魔羯座恐對世界不利」再次成真,像是阿富汗政權垮台和海地發生強震等,而這也是他6度預言成功。印度神童阿南德的8月預言成真。(圖/翻攝自Conscience Youtube) 阿南德7月的時候表示,由於「火星土星在相對位置」,各地不安動盪將更加明顯,當時日本靜岡就爆發土石流、中國河南則是死傷慘重的水災、包括美國邁阿密也發生公寓倒塌事件。海地地震。(圖/達志/美聯社)若將時間往前推,在6月時,他曾預言「8月、9月木星將處於魔羯座中,對世界不利」,果然8月台灣南部出現水災、希臘、土耳其大火、海地地震,接著日本辦完東奧後疫情攀升,加上美國宣布退出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權,一連串事件也再度印證阿南德預言成真。 塔利班再次掌權,掀起阿富汗難民逃亡潮。(圖/達志/美聯社)阿南德目前已是6度預言成功,然而,他曾表示,木星在「8月到11月」位於魔羯座,對全球局勢不利,各國國家都會面臨第三波疫情大爆發,「無論你在做什麼,處在什麼位置,一定要小心防範」,不過他指出,這次可能比先前第二波來得小,但最大一波震盪會在隔年4月「火土大合」的時候發生,有可能會產生巨大變數或嚴重困難,至於經濟復甦,則要等到2023年4月23日過後有望好轉。印度神童阿南德的8月預言成真。(圖/翻攝自Conscience Youtube)阿南德預言重點:1. 2021年6月20日:此後下半年全球經濟稍有復甦,7月中火星土星呈現對分相後,世界面臨戲劇化的轉變,木星7月21日開始逆行後,不好的狀況會變得更明顯。2. 2021年11月21日:木星離開魔羯座,前往水瓶座,生活品質好轉。3. 2022年4月:火星與土星相合,可能出現變數或嚴重困難,此後會再度好轉。4. 2023年4月23日:經濟大重整並開始成長。
東京奧運開幕典禮今登場 專家預估2周後Delta病毒重創日本
東京奧運將於今晚舉行開幕典禮,這個堪稱最多災多難的奧運,不僅恐怕無法為日本賺進大筆鈔票,甚至需要賠上國民的健康!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臉書粉絲頁分享東京疫情,表示根據資料顯示,昨天(周三)單日東京新增1832例確診,較上周同期增加683例,創下周三公布病例以來的新高紀錄,也是繼今年1/16以來單日新增再次超過1800例,這些數字都顯示東京疫情正在急速擴大中。而東京七日的平均PCR陽性率,已從上周的7.2%升高到10.2%。換句話說,每檢測10個人,就會抓出一例陽性,顯示疫情持續惡化中,而傳染力較強的Delta變種病毒株,目前大約已占東京都整體感染數的6成。專家們預估如果照這樣的態勢下去,兩周後奧運舉辦期間,東京可能會面臨比一月第三波疫情更嚴重的感染狀況,當時重症人數曾經高達160人,而目前只有60人。林氏璧說,目前東京至少打一劑疫苗的民眾佔37.1%,比日本全國33%稍高,而65歲以上至少打一劑疫苗則佔80.6%,打完兩劑者佔60.7%,再對照東京目前的確診者分布年齡,年長者的比例也比之前逐漸下降,顯示施打疫苗仍然具有效力,不過,若是隨著東京奧運展開,疫情發燒、感染人數增多之後,這些數字會不會改變?或是重症、死亡數會不會像今年一月初時那樣嚴重?則是接下來觀察的重點。
注意萬八攻防 投信賣上市買上櫃 下半年轉變訊號
上周五(16日)新冠Delta變種病毒持續擴散,美國單周確診數增加7成,WHO警告進入第三波疫情,通膨憂慮增加等利空因素衝擊,美國四大指數皆收黑,道瓊指數跌近300點。16日美股四大指數表現:道瓊指數下跌299.17點、0.86%,收34,687.85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2.87點、0.75%,收4,327.16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15.9點、0.80%,收14,427.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72.3點、2.25%,收3,145.4點。台股7月16日走勢。(圖/翻攝自證交所網站)美國科技股中,蘋果跌1.41%;臉書跌0.96%;谷歌母公司跌0.028%;亞馬遜1.59%;微軟跌0.100%;英特爾跌1.51%;AMD跌1.20%;NVIDIA跌4.25%;高通跌1.24%;應用材料跌3.77%;美光跌2.48%。台股ADR中,台積電ADR跌1.52%;日月光ADR跌0.24%;聯電ADR跌0.42%;中華電信ADR漲0.07%。由於台股權王台積電第2季獲利表現未如預期,16日在台積電走弱下,台股盤中一度大跌逾250點,午盤過後在航運、金融股回神下跌幅收斂,終場指數收在17895.25點,下跌138.94點、0.77%;周線則是收紅,上漲233.77點、1.32%。上櫃指數則收221.00點,漲2.39%,同創新高。16日成交金額放大至5727.05億元;其中三大法人同站賣方、合計賣超268.04億元,其中外資賣超225.44億元、外資自營商賣超0.16億元;投信賣超1.87億元;自營商賣超25.07億元、自營商避險賣超15.66億元。另,上周融資增10.25億元,融資餘額2964.87億;融券減少30,531張,融券餘額398,575張,投信獨偏空,換股操作。上櫃股票方面,OTC融資增45.89億,融資餘額732.86億,融券增7,153張,融券餘額67,040張,資金大舉流入。永豐投顧表示,大盤自5月低點以來,已經上漲近3000點,就幅度來說不可謂不大,但是就此主動退出戰局,可能掉入先入為主的困局。就像航運股,過去長榮的歷史天價遠在1990年2月的98.5元,本波段高價則已遠超過市場想像。所以目前大盤尚未跌破月線,應該追隨趨勢,仍站穩多方立場。永豐投顧指出,上半年資金被傳產股吸乾,但是近期已經見到資金擴散,特別是投信賣上市、買上櫃,就是下半年轉變的訊號。雖說外資賣壓固然可怕,但是對台股的衝擊力已大不如前,建議投資人還是就市場整體現象來決定策略。總結而言,注意18000點攻防,高檔震盪、趨勢不變,本周有機會再攻,指數區間上調,看17600點至18200點。選股方面,電子股加溫,零組件、中小股先行;金融股默默吃錢,優質股明顯;傳產股不追高,逢低買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