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
」 水果 營養師 營養 維生素C 檸檬年紀增長身上出現「老人味」? 醫曝主因:喝綠茶可改善
許多人隨著年紀增長,身上會出現所謂「老人味」的情況,對此,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解釋,因為人的皮膚會分泌油脂,年過40歲以後,身體分泌對抗油脂氧化的物質會越來少,就會產生俗稱老人味的氣味。如要減少老人味,可多攝取維生素C、維生素D、多酚和硫辛酸的食物,喝綠茶就是一個最佳選擇,喝1杯就能有效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自己的Facebook粉絲專業「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中發文,表示民眾俗稱的老人味,是皮膚分泌了一種叫做「Omega-7油脂」的東西,在被氧化後產生「2-壬烯醛(2-Nonenal)」。這種氣味聞起來有點像油膩的油耗味,只會在特定的人的身上出現。李思賢指出,因為皮膚天生就會分泌油脂,來保護皮膚、隔絕外界的傷害,這些油脂在氧化的時候,會有抗氧化物質跳出來「對抗」氧化反應。不過當年紀增長到了40歲左右,身體裡分泌的抗氧化物質越來越少,加上皮脂分泌的組成也會改變,就會慢慢出現老人味的情況。這些老人味主要集中在皮脂分泌旺盛、但不容易清潔乾淨的地方,像是頭皮、耳朵後面、腋下、胸口、背部和後頸。且因為2-壬烯醛是一種脂溶性物質,光靠水分沖洗不掉,即使用肥皂也未必能完全清除,還有可能使皮膚變乾,破壞皮膚屏障。因此,李思賢透露,若是想要減少老人味,可以多補充抗氧化劑,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D、多酚和硫辛酸。像是綠茶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喝1杯能提升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另外,規律運動、蒸氣浴或者去桑拿,也可以幫助排出皮脂腺裡累積的老舊分泌物,讓2-壬烯醛的累積減少。如果最後還是覺得氣味不好接受,也可以考慮用一些天然精油來遮蓋,比如茶樹精油、迷迭香精油或者薄荷精油,這些精油除了氣味清新,還有抗菌、抗氧化的效果。最後,李思賢也提醒「老人味」不是因為衛生習慣不好,而是老化過程中的自然現象,所以我們真的不應該因為有人身上有這種味道,就對他們投以異樣的眼光。每個人都會老,我們遲早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與其排斥,不如用科學的方法去理解它、改善它,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改善便秘怎麼吃?營養師激推「高纖3水果」:1顆芭樂等於9碗高麗菜
想改善便秘不是多吃水果就好,還要吃多水果才有效。營養師李婉萍指出,芭樂、火龍果與奇異果,依序是前3大富含纖維質的水果,尤其是芭樂,1顆就有9.8公克的纖維,吃1顆就等於吃進9碗高麗菜的纖維量,也就是1餐所需的量。李婉萍近日在臉書粉專PO出影片表示,便秘的時候,可以吃什麼水果呢?「1餐要吃到8公克纖維,大家吃的到嗎?」對此,她也推薦3種高纖水果,其中奪冠的是芭樂,1顆就有9.8公克的纖維,等於9碗高麗菜,直接達到1餐需要的纖維含量,「所以飯後水果可以優先選擇芭樂,會非常的棒喔。」李婉萍續稱,緊接在芭樂之後高纖水果是火龍果,1顆也有7公克纖維,而且火龍果非常軟、好入口,同時含有甜菜紅素,可以預防癌症,「對於幫助男性性功能,也非常的讚。」接著第3名高纖的水果則是奇異果,1顆有2.4公克纖維,還有滿滿維生素C,小小1顆就有高纖維。李婉萍也補充,很多人誤以為吃到水果就等於吃到纖維,但答案其實是錯的,因為每顆水果的纖維含量都不同,像是1顆蘋果有1.8公克纖維,1顆半的蘋果等於1顆奇異果的纖維量,想要吃水果改善便秘的話,可以挑選今天推薦的前三名。
成年人狂冒青春痘「問題不單純」 專業醫分析「不同部位長痘」背後含意
痤瘡,俗稱「青春痘」,雖然有青春二字,但並非只有青少年會遇到,其實許多成年人在壓力大時也常「冒痘痘」。中醫師楊婕妤解釋,痤瘡好發於臉部、背部甚至胸口等部位,當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且毛孔清潔不徹底時,就容易阻塞,引發痤瘡桿菌感染而造成發炎,進而形成痘痘。成年人冒痘的原因很多,除了工作壓力之外,睡眠不足、荷爾蒙失調以及不當的飲食習慣等都可能導致痤瘡的出現。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楊婕妤表示,中醫上認為不同部位的痘痘反映了臟腑功能的失衡。像是額頭長痘,多與心火旺有關,常發生在過度疲勞或失眠的人身上;鼻子上的痘痘則和胃火旺有關,多出現在喜歡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雙頰的痤瘡則與肝、肺有關,左臉反映肝功能失衡,容易出現在情緒緊繃、壓力大的人;右臉則與肺有關,常見於過敏體質者。而下巴的痤瘡與荷爾蒙及腎臟功能有關,特別是女性在月經週期時,下巴經常冒痘,這讓許多女性感到困擾。針對痤瘡,楊婕妤建議從四方面進行日常保健來改善。首先是均衡飲食,避免過度調味及高熱量食物,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有助於減少發炎。其次是睡眠要規律,特別是在晚上11點到凌晨3點這段時間最好保持睡眠,讓肝臟得以正常運作。此外,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能促進氣血循環,減少濕熱累積及發炎反應。最後是適當清潔肌膚,保持肌膚清爽,減少保養品或化妝品的使用,以降低肌膚的負擔。除了調整生活作息,楊婕妤還推薦了兩個穴位按摩的方法,可以幫助舒緩發炎痘痘的不適。第一個是曲池穴,位於手肘橫紋外側的凹陷處,具清熱消腫的功效。第二個是合谷穴,位於虎口位置,按摩時感到酸脹即可,有疏散風熱和緩解疼痛的效果。建議每天按摩雙側穴位各15至20次,每次約5至10秒。在飲食配合方面,楊婕妤也推薦兩款茶飲以提升體質、改善痤瘡問題。首先是冬蟲夏草飲,這款茶具有提升免疫力和抗菌、抗發炎的作用,建議使用1至2錢的冬蟲夏草以1000c.c.的溫水沖泡。另一款是放鬆紓壓茶飲,由甘草、浮小麥和紅棗等材料組成,有助於身心放鬆、紓解壓力及改善睡眠品質。將甘草2錢、浮小麥4錢、紅棗5顆以1000c.c.冷水浸泡10分鐘,煮沸後轉小火續煮10分鐘即可。最後楊婕妤也提醒,如果民眾的痘痘反覆在特定部位發作出現的話,民眾應尋求中醫師的諮詢,以從根本上解決痤瘡問題。
汗臭是身體警訊!專家揭「5種汗臭」意義:聞焦味需注意心血管、腥味該保護腸胃
許多人有飽受汗味的尷尬之苦,為此不惜想方設法動手術、噴制汗劑或是用各種秘方除臭。不過營養師高敏敏提醒,當流汗有明顯異味時,可能是身體在對你發出警訊!她列出5種汗臭背後可能代表的健康問題,比如當流汗出現「油垢味」,可能代表高油飲食導致肝膽功能不佳建議多吃深綠色蔬菜;又比如排汗有「甜膩味」,可能代表吃太多糖,使胃、胰臟功能不佳,建議三餐補充山藥、秋葵、地瓜、玉米等菜色。高敏敏在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汗臭是身體的警訊,並整理出以下5種汗臭可能代表的健康問題,以供民眾參考:一、油垢味:可能是高油飲食導致肝膽功能不佳所致,建議多吃深綠色蔬菜。高敏敏指出,脂肪肝會使代謝變慢,無法排除毒素,進而導致毒素從汗液中排出。多吃膳食纖維可增加糞便中油脂的含量,降低油脂吸收。日常進食時宜以蒸、煮、滷、燉等方式料理,避免攝取過多油脂。二、焦味:愛吃燒烤,會對心臟、腸道負擔大,建議適量補充攝取各色蔬果、黑巧克力、綠茶。高敏敏指出,含有澱粉或油脂的食材,經過高溫燒烤後易產生致癌物;而富含多酚的食物,有保護心血管的功效,也可以減少自由基傷害腸道、幫助體內抗發炎。三、甜膩味:吃太多糖,使胃、胰臟功能不佳,建議三餐補充山藥、秋葵、地瓜、玉米。高敏敏解釋,吃甜食容易刺激分泌胃酸,增加胃部負擔,而山藥、秋葵含有多醣體,可以增加胃部黏膜的保護力。若是血液中的葡萄糖過高,也會產生體味,可以多吃低升糖(GI)澱粉,維持血糖平衡。四、腥味:愛吃乳製品,導致肺、腸胃不佳,建議吃點白蘿蔔,或泡點生薑茶。高敏敏指出,乳製品中的「酪蛋白」不易分解,在消化過程中容易產生異味。生薑有溫潤腸胃的效果,而白蘿蔔富含蘿蔔硫素等,都可幫助防癌、抗氧化,2樣食材都有助於清除體內油脂、改善體味。五、腐味:排汗出現腐味,可能代表你愛吃加工肉,攝取鹽分過高導使腎臟功能受損、膀胱結石。建議多吃植物性蛋白質的豆類、豆製品。應多多補充水分,足夠飲水量有助於尿液中的鈣、草酸鹽溶解,從而減少結石形成。高敏敏還表示,想到對抗汗臭,應該要在飲食上多吃以下食品:深綠色蔬菜:含鉀、鈣、鎂的蔬菜,可維持酸鹼平衡,幫助淡化體味。高纖水果:維持消化道健康,有助於減少體味。柑橘類:富含檸檬酸&維生素C,幫助抗氧化、改善體臭。植物性蛋白質:減少攝取紅肉,減少高油脂肉類。綠茶:富含茶多酚,可幫助抗菌、抗氧化,可改善體臭、口臭。充足飲水:促進代謝力,幫助排毒、排便順暢。高敏敏還提醒,透過維持標準體重、放鬆心情、多清潔、局部除毛、適當使用止汗劑產品等方法,也都能幫助降低體味。倘若真的深受體位困擾,應尋求專業醫生幫助,切忌不要自行胡亂嘗試偏方。
嘴破要吃水果補充維C? 醫示警戒吃2水果:會更嚴重
嘴破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擾,有些人認為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奇異果,可以加速癒合。然而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警告,嘴破時千萬不要吃奇異果或鳳梨,因為這些水果中的酵素可能導致黏膜破損加重,進而影響傷口癒合。許多人都有嘴破的經驗,嘴破可能性是物理性傷害,如咬傷,尖銳齒緣或假牙;或是對食物或牙膏、漱口水的某種成分過免,營養素缺乏(如B、葉酸等),月經或懷孕期間賀爾蒙變化、情緒壓力等。劉博仁在臉書粉專表示,「當嘴巴有破洞潰瘍的時候,鳳梨以及奇異果就先暫時不要吃喔」,他說明,雖然奇異果和鳳梨富含膳食纖維、酵素及維生素C對一般健康有益,但在出現口腔潰瘍、消化不良、放射治療或化療引起的口腔潰瘍等情況下,應避免食用這兩種水果,「因為這裡面富含的酵素,也可能導致黏膜破損更嚴重,引發後續的黏膜癒合不良或者是腸漏症的問題」。此外,衛生福利部也曾在提醒,如果嘴破超過兩週未癒,可能涉及自體免疫疾病或是口腔癌的風險,應儘早就醫檢查。衛福部說明,口腔癌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呼籲國人要拒絕檳菸酒,定期篩檢、及早戒除。口腔黏膜檢查的目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加以治療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衛福部提醒,30歲以上有菸檳行為的民眾,每2年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若自己發現有「破、斑、硬、突、腫」其中一項症狀,要盡速就醫接受治療,就可預防口腔癌。
秋天吃「4食物」護牙齒 醫曝:「這水果」是天然牙刷
不知不覺夏天快過了,馬上就是秋天了。牙醫師蔡雅藍在粉專《你的好閨蜜 蔡雅藍醫師|恆悅美學牙醫》表示,秋天其實有很多對牙齒有益的食物,尤其4種食物,可以多吃護牙齒。●蘋果蘋果是秋天最常見的水果之一,除了好吃以外,還富含纖維。咀嚼蘋果能夠促進唾液分泌,幫助沖刷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和細菌,減少牙菌斑的形成。此外,蘋果的纖維質地可以像天然的牙刷一樣,輕輕擦拭牙齒表面,有助於保持牙齒潔白。●胡蘿蔔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K和纖維。生吃胡蘿蔔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幫助清潔口腔,防止牙菌斑堆積。維生素A對牙齒和牙齦的健康至關重要,有助於維持牙齒的琺瑯質,防止牙齦疾病。當然,如果你在矯正牙齒,這兩種食物都是比較硬的食物,我就會建議切成小塊或是打成汁之後再吃喔!●南瓜南瓜是秋天的象徵,也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之一。南瓜富含維生素A、C和E,這些維生素對於牙齒和牙齦的健康非常重要。維生素A有助於保持牙齒琺瑯質的健康,維生素C則能增強牙齦的抵抗力,防止牙齦出血和感染。南瓜還含有大量纖維,幫助清潔牙齒和促進消化。無論是南瓜湯還是沙拉,都是美味又健康的選擇。●堅果台灣雖然不產堅果,但秋天是收穫堅果的季節,像杏仁、核桃和榛子等堅果不僅美味,還對牙齒有益。堅果富含鈣和磷,這些礦物質有助於強化牙齒琺瑯質,預防蛀牙。此外,咀嚼堅果需要一定的咬合力,有助於促進唾液分泌,清潔口腔。注意選擇無添加糖和鹽的天然堅果,以獲得最佳的健康效果。
9旬婦膝關節退化!跪禱吃力 「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有效緩解不適
90歲修女奶奶年輕時就陪伴育幼院兒童長大,但隨著年紀增長,膝關節退化越來越嚴重,不僅無法跟小朋友跑跳,甚至連每天例行跪禱儀式都感到力不從心,不得不就醫治療。關節疼痛問題纏身 大幅影響身心狀態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副院長林志隆表示,門診時經常遇到來自不同宗教的長輩就醫,共同症狀都是被關節疼痛問題纏身多年,痠痛部位包括膝蓋、髖部、肩頸及手肘等,由於這類患者終年需要執行各種宗教儀式,包括跪禱祭拜、搬運祭品、清潔廟宇或教堂環境等,隨之而來造成的身體病痛,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讓情緒日漸低落。多因關節退化所致 保守治療無效建議手術治療造成上述症狀的原因多半都是關節退化所造成,以年長者居多,當關節軟骨逐漸消失,就會使關節腔變狹窄,甚至會衍生骨刺。林志隆說明,症狀較輕時,會建議採用物理治療、減重、矯正不良姿勢、穿戴護膝或運動貼紮等方式,必要時也可服用止痛藥、注射玻尿酸、葡萄糖或PRP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但若上述方式都無法見效,就可能必須手術治療。自體免疫細胞治療 國際認證推動多國臨床只是考量患者年紀大排斥動刀,因此評估後,建議採用「自體免疫細胞治療」(Autologous Immune Cells;簡稱AI Cells)新技術,透過先抽取自身血液,經過血液細胞純化技術(PCP)後,將取出的高濃度細胞萃取液注射到患部,不僅達到抗發炎效果,還能促進軟骨分化以及膠原蛋白的生成等優點,更加有效修復受損的關節腔,這項由國人自主研究的醫療成果,目前也已經取得美國FDA 二類醫材證,此國際認證有助於推動多國臨床。減緩關節退化發生速度 日常這樣吃、這樣動為不二法門林志隆強調,退化性膝關節炎雖然是老化必經的過程,但民眾還是可以選擇減緩發生的速度,例如透過游泳、散步、瑜伽等運動紓緩症狀,或者多補充富含鈣質、Omega-3、維生素C、維生素D的食物,維持骨骼健康,少攝取高糖、加工食品、高脂的食物,才能降低關節發炎的情形。
汪建民病逝/汪建民肺腺癌逝!享年56歲 營養師點出「肺癌飲食3害」:沒抽菸也可能確診
男星汪建民平時不菸不酒,在去(2023)年10月因背部劇痛,竟檢查出肺腺癌,雖然前後歷經多次化療、電療,他仍在昨(7)日晚間逝世,享年56歲。不過,營養師高敏敏曾解釋,沒有抽菸習慣也會得肺癌,若想要遠離肺癌,應設法避開「肺癌飲食3害」。高敏敏在臉舒粉專發文提到,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肺癌家族病史、變異基因、長期接觸致癌物質或肺部病變、吸菸或二手菸、吸入烹調產生的油煙、吸入汽機車廢氣或石化燃料等污染源懸浮微粒等等。其中,研究發現,華人肺腺癌與高風險遺傳因子YAP1變異基因有很大的關聯,尤其女性罹患機率會更高,是正常基因的5.9倍。高敏敏建議,若想要遠離肺癌,應避免以下「飲食3害」:1. 少吃紅肉、加工肉:加工肉品已被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而紅肉被列為第二級A類致癌物,營養師建議還是少吃為妙。2. 避免飽和脂肪、精緻糖:飽和脂肪酸攝取和肺癌風險正相關,且肥胖者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而精緻糖也會造成身體處於發炎狀態。3.縮短烹煮時間:避免高溫長時間烹調,如:油炸、燒烤、煙燻、煎炒,易產生致癌物質,建議以蒸煮、燉滷的方式烹調。此外,高敏敏也點出5種「防肺癌營養素」,提醒民眾盡量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更為天然健康,也避免一次補過頭,反而出現反效果:1. 植化素:各色蔬果各色蔬果本身含有不同的植化素,而植化素本身就有強大的抗氧化力、消除自由基、減緩發炎的功效,也可抑制癌細胞初期分裂2. 膳食纖維:菇類、深綠色蔬菜腸道健康自然可以有良好的免疫力,因此攝取膳食纖維可以降低罹癌風險。3. 天然β-胡蘿蔔素:胡蘿蔔、南瓜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會轉化成維生素A,有助於修護粘膜,進而提升防護力。4. Omega-3:魚油、藻油、堅果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發炎症狀、維持免疫力。5. 天然維生素C:芭樂、櫻桃、蔓越莓維生素C是維持免疫力的重要維生素,也可以透過攝取維生素C來增加膠原蛋白製造,幫助增強肺部的結締組織。
超嚇人!高麗菜一顆要價「破千元」 營養師揭替代蔬菜
颱風過後菜價總會上漲,日前營養師李婉萍在臉書上分享了一位朋友在某百貨超市看到的驚人價格,一顆高麗菜標價1080元,讓她不禁驚呼「這顆菜是鑲金的嗎?」她也建議大家可以考慮選擇一些較平價的蔬菜。李婉萍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朋友去超市逛街,看到一顆$1080的高麗菜,真的是驚呆我了耶,這顆菜是鑲金的嗎?」從她附上的高麗菜照片可以看到,高麗菜產地標示為日本,價格則為1080元。(圖/翻攝自李婉萍營養師臉書)這篇貼文曝光後,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從日本坐飛機商務艙來的吧」、「微風嘛,貴婦專用。莫說是台幣,就算是日幣1080一顆高麗菜都不算便宜」、「標籤打錯了吧」、「比吃牛排貴」、「菜市場昨天一顆秤起來要350就覺得貴鬆鬆了」、「真的太貴了」、「是因為日本進口的嗎?」、「這顆留給盤子買,台灣有機高山的就非常好吃。蔬果還是買台灣的最好」、李婉萍也建議,大家可以考慮選擇一些較平價的蔬菜,例如水分含量高的冬瓜和扁蒲,低熱量且高飽足感的木耳,以及富含纖維、能促進排便和增強免疫力的牛蒡與菇類,還有洋蔥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李婉萍還分享了十個能「無痛變美」的食物,像是雞蛋,這種小巧的食物富含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的主要構成物,還含有鋅,能促進皮膚組織蛋白質的合成;豬肝,富含B群維生素的豬肝,有助於維持肌膚健康,能有效預防皺紋和肌膚鬆弛。不過,烹調時需注意火候,以保留更多B群;牛肉,這種肉類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與鐵質,能使肌膚保持年輕與彈性,適量的脂肪還能增添光澤感。李婉萍指出,適量飲用紅酒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酒中的白藜蘆醇也具有抗氧化功效,讓肌膚呈現白裡透紅的好氣色;鮭魚,被譽為海中最強抗氧化劑的鮭魚,含有的紅色色素「蝦青素」對抗氧化能力極佳,有助於提升肌膚狀況;納豆,這種發酵豆類富含多胺,能促進新陳代謝並防止老化;西洋芹,這種蔬菜能有效安定神經,改善失眠。其鉀離子成分也能幫助消除眼袋;李婉萍說明,茄子皮中的茄黃酮苷擁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抵抗導致皺紋的活性氧,幫助減少細紋;南瓜,這種食物含有維生素A,能增進皮膚和黏膜健康,並預防痘痘和粉刺的產生;橘子,富含β-隱黃素與維生素C,能有效保持皮膚角質層的水分,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讓肌膚水潤有光澤。
水果越酸維生素C越高? 檸檬竟是最後1名
不少人總覺得,水果越酸維生素C含量越高,檸檬應該是第一名。不過營養師高敏敏曾指出,檸檬是最後1名。事實上,水酸度與維生素C含量沒直接關聯,紅心芭樂是榜單第一名。大家常認為,水果越酸維生素C含量越高?國健署在臉書發文,「水果的酸度與維生素C含量沒有直接關聯!像珍珠芭樂維生素C含量就比黃金奇異果高!」而維生素C也存在於蔬菜中,「維生素C具有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幫助傷口癒合的功能,是好的抗氧化營養素!」高敏敏說,檸檬不是維生素C最高。在她列出的排行中,紅心芭樂跟珍珠芭樂在一二名,再來是釋迦、龍眼、台灣土棗、黃金奇異果、木瓜、甜柿、香吉士、綠奇異果等,大家常見的檸檬,維生素C是最後一名,也讓人驚訝。高敏敏解釋,維生素C是每日不可或缺的水溶性維生素之一,只能靠攝取食物,「不但可以幫助美白、製造膠原蛋白還是抗壓營養唷!推薦現代壓力大、飲食不均衡的各位,可以每天吃點芭樂補充容易流失的營養素C唷!」據了解,檸檬主要產地為印度、墨西哥、阿根廷、中國和巴西等,檸檬要在至少攝氏7度的溫度下注種植,不算是耐寒水果,生長過程不用修剪,夏季要切除頂芽。
平民人參登場!42歲乳癌患者吃「這一物」19年沒再復發 專業醫:可抑制多種癌症
在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的現代,要如何防癌、抗癌成為當代的飲食顯學。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日前就曾分享一個案例,一名42歲罹患位三陰性乳癌第3期的患者,在接受常規治療後,每天食用白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至今已19年未見癌症復發。而江守山也提到,白蘿蔔對多種固體腫瘤如肺癌、胃癌、結腸癌、膀胱癌和前列腺腫瘤等都有抑制作用。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江守山醫師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詳細分享這起案例,他回憶表示,該名女患者在完成乳房切除、化療和電療後來到診所,表示擔心自己無法陪伴年幼的孩子長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江守山醫師建議該名患者必須要長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晚上關燈睡覺,避免接觸塑膠等有害物質,並且每天至少食用一次白蘿蔔或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江守山醫師解釋,白蘿蔔富含維生素C、葉酸、鉀和膳食纖維,是個十分營養的食材,除此之外,其中最大的價值在於白蘿蔔含有琉代葡萄糖苷,該物質在人體內會轉化為吲哚類和蘿蔔琉素等抗癌物質。而為了能最大化白蘿蔔內的抗癌成分,江守山醫師建議民眾在烹飪白蘿蔔時,可以先將白蘿蔔切塊「靜置10分鐘」後再下鍋。此舉雖然會讓白蘿蔔口感稍微變辣一些,但能讓白蘿蔔產生更多的抗癌物質,顯著提升其健康效益。江守山醫師也提到,白蘿蔔的抗癌效果不僅限於乳癌,除了血癌和白血病外,白蘿蔔對多種固體腫瘤如肺癌、胃癌、結腸癌、膀胱癌和前列腺腫瘤等都有抑制作用。此外,白蘿蔔還含有維生素E、多酚和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能降低胰島素阻抗,並具有保護心臟的功效。再加上其價格低廉且容易獲得,江守山醫師將其譽為「平民人參」。
防蘋果褐變別再泡鹽水! 營養師激推「新鮮檸檬汁」更香甜
許多人削完蘋果後怕變成褐色,都會泡鹽水抗「褐變」(Food browning),但這個做法很容易破壞原本蘋果的香甜風味,或是有人需要限鈉保健康,結果吃了泡鹽水的蘋果反而增加負擔。對此,營養師蘇妍臣也分享蘋果「泡新鮮檸檬汁」,檸檬不但有維生素C能輕鬆預防蘋果變黑,酸味還有助於提升食物的甜味,讓泡過新鮮檸檬汁的蘋果,變得更香更好吃。營養師蘇妍臣近日在臉書粉專「蘇妍臣-婦孕幼童營養師」發文分享,很多人削了蘋果會泡鹽水免得變黑,但很容易破壞原本蘋果的香甜風味,或是有人需要限鈉保健康,結果吃了泡鹽水的蘋果反而增加負擔。(圖/翻攝自Facebook/蘇妍臣-婦孕幼童營養師)「這時候不妨試試看『蘋果泡新鮮檸檬汁』吧!」蘇妍臣解釋,利用新鮮檸檬裡的維生素C,就能輕鬆預防蘋果變黑!如果覺得有點酸,吃之前還可以再稍稍用水沖掉過多的酸味即可。而且酸味有助於提升食物的甜味,讓泡過新鮮檸檬汁的蘋果,變得更香更好吃!除此之外,蘇妍臣建議,如果不怕精緻糖太多,也可以裏一點糖水,前提是體內胰島素夠多夠壯,不會造成身體負擔。而且蘋果泡糖水,反而容易減少了原先蘋果的天然香氣,「下次切蘋果時,可以換掉鹽水,改成試用『蘋果泡新鮮檸檬汁』吧!」不過,蘇妍臣提醒,「蘋果泡新鮮檸檬汁」只限「新鮮檸檬汁」,如果是買整罐的檸檬原汁,或是已經切過果肉,呈現有點乾乾的檸檬,「就沒有太大預防蘋果變黑的效果囉!」
近2成孕婦貧血 妊娠高血壓風險增1.5倍
依據統計,我國懷孕婦女在孕期第24-28週的貧血檢驗,結果異常的比率為17.6%(以第二孕期血紅素<10.5g/dL判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孕期貧血可能增加妊娠併發症風險,影響胎兒未來發展與健康,應善用公費產檢,及注意孕期鐵、葉酸、維生素B12及蛋白質四大關鍵營養素的補充。孕期貧血可能造成胎兒過小、發生早產、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智力障礙及兒童時期罹患癌症的風險上升,甚至增加周產期死亡率等,貧血也會讓孕產婦心肺負擔加重,增加子宮收縮不良、難產、周產期憂鬱等發生機率。根據國外文獻指出,孕期診斷為貧血的孕婦,發生妊娠高血壓風險為孕期未患貧血孕婦的1.5倍、發生妊娠糖尿病風險為1.2倍。懷孕期間攝取足夠的鐵、葉酸、維生素B12、蛋白質等4大營養素,可預防貧血的發生。國民健康署提供營養攝取4招,幫助孕媽咪在日常飲食中攝取關鍵營養素,預防因營養素缺乏而發生貧血:1.深綠蔬菜補葉酸:孕媽咪們可以透過每日攝取1至2碗的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紅莧菜、空心菜等),來達到懷孕期間每日需攝取600微克(μg)葉酸的建議量,其他包括肝臟、豆類(如:黃豆、黑豆)、芭樂等,也是補充葉酸的選擇。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可以在懷孕前3個月就開始留意葉酸的補充,不僅有助於預防貧血,還能幫助胎兒正常發育與成長及神經系統的發展。2.肝臟海鮮富含鐵:肝臟類(如:豬肝)、海鮮類(如:文蛤、章魚)和紅肉類等富含鐵質,懷孕期間建議每日需攝取15毫克(mg)的鐵質,若在第三孕期(29週以後)及哺乳中的媽咪,則需要增加鐵質的攝取至每日45毫克(mg)。此外,在飯後2小時內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小番茄、芭樂等)也可以幫助鐵質的吸收。3.充足攝取B12:懷孕時每日攝取2.6微克(μg)維生素B12能增進胎兒的神經系統健康。可以透過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海鮮類、蛋、乳品)或是紫菜等食物補充。4.豆魚蛋肉幫造血:豆魚蛋肉所提供的蛋白質為身體提供足夠的造血元素。懷孕期間孕媽咪應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比平時額外攝取10公克(g)的蛋白質,也要注意蛋白質的來源一半以上應來自優質蛋白質,如:黃豆、毛豆、黑豆與相關製品,或乳製品、魚、蛋、肉等。國民健康署提供14次公費產檢,其中包括在懷孕第24-28週補助的貧血檢驗,詳細的檢查項目和期程可以參閱「孕媽咪健康手冊」和「孕媽咪衛教手冊。
中秋烤肉怕變胖? 營養師推「地中海型烤肉拼盤」!有效減輕身體負擔
每逢中秋佳節,親朋好友齊聚一堂烤肉、大啖柚子和月餅不僅已成既定習俗,還能趁機透過美食犒賞自己這陣子的辛勞;但是,當心吃完體重上升,還造成代謝負擔!地中海型烤肉拼盤 蔬菜、蛋白質加點心一次到位安南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藍采妮提到,每年中秋節過後,門診總會聽到檢驗報告退步許多的患者懺悔,烤肉、月餅和柚子吃太多。想要這個中秋團圓夜聚餐只有月圓、人不圓,她推薦試試「地中海型烤肉拼盤」:義式蔬菜CC串:搭配彩虹蔬果,如彩椒、番茄、茄子、香菇、小黃瓜、(紫)洋蔥、櫛瓜,再撒上義式香料及海鹽,可攝取滿滿膳食纖維和豐富維生素C,吃完不怕便祕,還可抗氧化;抗氧化蒜蓉蝦:使用整隻去殼蝦搭配抗氧化神器如蒜末、鹽巴、黑胡椒、白胡椒、檸檬汁、辣椒等加以醃製,烤起來色香味俱全;香甜絲瓜蛤蜊:用錫箔紙包裹清爽的絲瓜搭配蛤蜊,不需額外調味,就可吃到蛤蜊的鮮味及絲瓜的甜味,提供滿滿的優質蛋白和微量鎂;DHA香烤魚:將鯖魚或鮭魚、秋刀魚、柳葉魚撒上一點海鹽、檸檬汁及白芝麻,既攝取優質Omega-3脂肪酸,又能幫助抗發炎;多纖健腸甜玉米:以新鮮整根或切塊玉米取代吐司,吃到的膳食纖維多更多,但記得不要額外使用奶油;中秋專屬點心:柚子可當最後甜點,一次最多2-3瓣,有效控制血糖。烤肉火候避免燒焦 天然調味、健康飲品助解膩藍采妮營養師提醒,烤肉時要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烤焦恐致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等致癌物出現!此外,偏愛重口味者,可將烤肉醬改成天然調味品,像是檸檬汁、蒜頭、紅辣椒、香菜末等,既可誘發出食材的天然原味,還能讓烤肉美味又健康。而烤肉前後也別忘了補充足夠水分,並建議把碳酸、含糖飲料及啤酒,改為無糖茶飲或花果茶,不但解膩又消暑,還不易養成啤酒肚。
親友帶「1水果」探病…他一吃被推進洗腎室 譚敦慈示警:3類人不適合
水果、雞精、燕窩等食品都是常見的「探病伴手禮」,不過若是不了解病人的疾病狀況,恐讓好意變成負擔,有「無毒教母」之稱的毒物專家譚敦慈分享,曾經有位腎病患者食用了親友送來的奇異果後,反而病情加重被安排緊急洗腎。譚敦慈日前在《健康零距離》節目中分享,曾經有位親友覺得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又高纖維,因此探病時便送了一盒奇異果給腎病患者,沒想到該名病患食用後病情卻惡化,原先無需接受透析治療,最後竟被推進洗腎室洗腎。她透露,由於奇異果是「高鉀食物」內含較多鉀離子,對腎病患者而言是種負擔,當時醫護人員前往病房,看見該名患者在邊削邊食用時,當場嚇壞馬上安排病患去洗腎,一番心意竟意外弄巧成拙,讓譚敦慈也直言「我建議不要送病人水果。」譚敦慈指出,除了腎病患者需慎選水果食用外,像是糖尿病患者則要避開甜份較高的水果,若化療病人的白血球數低於3000,由於免疫力下降也不能食用水果。對此,營養師方慈聲也提醒,選擇人蔘、銀杏、薑黃等活血補氣產品當探病伴手禮也要特別留意,包括開刀或有出血風險的病患,均不適合食用。
她天天喝「這個」!胃食道逆流加劇、手紅癢變黑 醫示警:直接刺激食道黏膜
患有胃食道逆流的婦女平時注重保養,不過症狀卻加劇,甚至出現手部紅癢、黑色素沉澱的情況。醫一問才知,原來該名婦人每天都空腹喝「檸檬汁」。醫師示警,檸檬汁對於胃食道逆流患者來說並不適合,檸檬的酸性pH值接近胃酸,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在粉專《Dr.Le 李柏賢》發文表示,近日門診遇到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深受胃食道逆流困擾,雖然沒有不良生活習慣,還非常注重養生,卻不明白為何症狀加劇,同時她提到,手部皮膚出現紅癢及黑色素沉澱,懷疑肝臟出現問題,經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她因為工作常曬太陽,常常覺得疲倦,聽人家說「檸檬是鹼性食物、可以調整體質」,所以這幾周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自製的檸檬汁,並且擠完檸檬汁後未洗手就進行戶外工作,認為檸檬能夠美白及改善體質。李柏賢指出,「鹼性食物」的概念來自於「酸鹼飲食理論」,該理論主張不同食物在體內代謝後,會產生酸性或鹼性物質,進而影響血液和體內環境的酸鹼平衡,根據此理論,鹼性食物(如蔬果、堅果、豆類)對健康有益,而酸性食物(如肉類、奶油、含糖飲料、加工食品)則可能對健康有害。李柏賢提到,然而,這一理論並無很強的證據支持,也未受到廣泛認同,實際上,人體的酸鹼平衡由腎臟和呼吸系統嚴格調控,血液的酸鹼PH值始終維持在一個非常狹窄的範圍內(7.35至7.45之間),正常情況下,單憑飲食難以大幅度改變血液的酸鹼值,因此,檸檬、蔬果等「所謂的鹼性食物」對健康有益,更多是因為這類食物富含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而非因為它們能「改變」體內的酸鹼值。李柏賢說,檸檬汁對於胃食道逆流患者來說並不適合,檸檬的酸性pH值接近胃酸,會直接刺激食道黏膜,將導致胸口灼熱感、口泛酸水與胸悶等症狀加劇,長期大量飲用不僅無法改善症狀,反而可能讓情況惡化,此病友經過飲食衛教以及服用制酸劑後,症狀完全緩解。除了胃食道逆流,李柏賢點出,患者手部的皮膚問題也可能與「植物性光敏感皮膚炎」有關,檸檬富含光敏感物質,若接觸檸檬汁後未清潔乾淨,皮膚暴露於紫外線下,會增加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導致色素沈澱與變黑,雖然檸檬對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建議過量攝取,但它仍是營養豐富的食材,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劑,對免疫系統與皮膚修復有益,適量用作調味料不僅能增添風味,還能帶來健康好處。
破除中秋謠言1/台灣女孩暴斃竟因吃蝦?恐懼力量驚人!流傳23年不停歇
每年中秋節來臨前,台灣民眾手機就會開始收到各種節期吃大餐警訊,其中一則「台灣女孩吃蝦中毒暴斃」,再度引起議論。CTWANT詢問專家才發現,這則訊息2001年從美國開始流傳,「會產生中毒反應的無機砷,的確存在於海鮮,不過,除非吃下高達50公斤的蝦,才可能導致中毒。」也就是說,此謠言理論上不可能發生,但引人恐懼,才會流傳23年不墜。中秋烤肉當然少不了海鮮大餐,尤其檸檬蝦是許多人的最愛,但近日許多人收到一則健康訊息,內容寫道「台灣一名女孩突然七孔流血暴斃,驗屍顯示是砒霜中毒身亡。一名醫學院教授協助調查,仔細察看死者胃中取物,教授說:『砒霜是在死者腹內產生,因為死者生前每天也會服用維他命C,但她晚餐吃了大量的蝦,才因此喪命。』」訊息又寫道「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價砷化合物。這種物質本身無毒,但是服用維生素C後,化學作用會使五價砷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砒霜,所以切記服用維生素C 期間,應忌食蝦類,也不可搭配檸檬片。」中秋節將至,萬人烤肉盛況也即將上場,但每年這時候就會流傳許多食安謠言,讓人提心吊膽。(圖/報系資料照)根據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調查,這則訊息最早於2001年以英文版在美國流傳,算一算至今竟已23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退休教授林慶順受訪表示,此訊息應該是來自1985年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的報導《不要混合維他命C和貝類》。該報導指出,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動物科學系的研究員發現,包括蝦子在內的許多食物都含有砷化合物,而高劑量的維生素C會將五價砷轉為三價砷。砷的型態可分為有機砷和無機砷兩大類,有機砷對人體的毒性低,攝入體內約1至2天後就會經尿液排出體外;無機砷則可分為重金屬砷、三價砷、五價砷等3種形式,在生物體內砷價數可互相轉變,其中又以三價砷最為常見且毒性最高,長期攝取過多的無機砷,會累積在人體的肝、腎及膽等器官中,引起慢性砷中毒。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甲殼類如蝦、蟹、龍蝦及貝類像是蛤、牡蠣中雖含有砷,但90%以上是以有機砷的形式存在,可以很快代謝排出體外。上述海鮮雖也含有具毒性的無機砷,但含量僅為海鮮含砷量的十分之一,以蝦為例,必須吃下50公斤的蝦,才會達到最低可能致死劑量20毫克,而一般正常飲食並不會這樣吃。食藥署則表示,學理上純化的維生素C 與五價砷,如在實驗室環境加以化學催化作用,的確有可能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為三價砷(俗稱的砒霜)。然而餐點中所食用之檸檬及蝦,其分別所含之維生素C 與五價砷含量甚低,且又無化學催化劑及適當之反應條件,實際並沒有產生砒霜的疑慮,因此民眾不必過度擔心。程涵宇營養師說,海鮮雖含有具毒性的無機砷,但含量極為稀少,一般人不可能因此中毒。(圖/程涵宇提供)
超過50億人無攝取足夠碘 「7大營養素」如何攝取一次看
鐵和鈣等營養素分別對血液和骨骼健康至關重要,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發現,數十億人沒有攝取足夠的 7 種關鍵營養素。根據CNN報導,8月29日發表在《The Lancet Global Health》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50億人沒有攝取足夠的碘、維生素E或鈣,超過40億人鐵、核黃素、葉酸和維生素C攝取不足。共同主要研究作者弗里(Christopher Free)表示,女性和男性之間存在差異,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沒有攝取足夠的碘、維生素 B12、鐵和硒,然而男性卻沒有攝取足夠的鎂、鋅、硫胺素、菸鹼酸以及維生素A、B6和C。另外,在印度,核黃素、葉酸以及維生素B6和B12攝取不足的情況尤其嚴重,而鈣攝取不足的情況在南亞和東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太平洋地區最為嚴重。至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攝取了足夠的維生素或礦物質,報導指出,營養師和醫生可以幫助確認,或者透過血液檢查自己是否有缺陷。全球攝取量最低的7種營養素、哪些食物富含:鈣對於強健骨骼和整體健康非常重要,存在於乳製品和大豆、杏仁中、深綠色葉菜、豆腐、沙丁魚、鮭魚、芝麻醬、柳橙汁或葡萄柚汁。葉酸對於紅血球形成、細胞生長和功能很重要,尤其是在懷孕期間,存在於深綠色蔬菜、豆類、豌豆、扁豆和麵包、義大利麵、米飯和麥片等。碘對甲狀腺功能、骨骼和大腦發育很重要,存在於魚類、海藻、蝦、乳製品、雞蛋和碘鹽中。鐵對於輸送氧氣到身體以及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存在於牡蠣、鴨肉、牛肉、沙丁魚、螃蟹、羊肉、穀物、菠菜、豆類、扁豆、深色綠葉蔬菜和馬鈴薯。鎂對於肌肉和神經功能、血糖、血壓以及蛋白質、骨骼和DNA的形成很重要,存在於豆類、堅果、種子、全穀物、綠葉蔬菜中。菸鹼酸對神經和消化系統很重要,存在於牛肉、雞肉、番茄醬、火雞肉、糙米、南瓜子、鮭魚和穀物中。核黃素對於能量、免疫系統和健康皮膚和頭髮的食物代謝非常重要,存在於雞蛋、乳製品、肉類、穀類和綠色蔬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