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疾病
」 腦中風 中風 心血管疾病 心臟病 糖尿病愛吃「超加工食品」大腿會變粗! 研究示警: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風險
現代飲食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超加工食品」,吃多不僅會變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失智症風險。對此,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也在粉專發文分享研究結果顯示,常吃超加工食品,大腿肌肉上會有更多脂肪堆積,會加重膝關節的負擔,因而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臉書粉專《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近日分享北美放射學會(RSNA)年會發表的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共找來666位測試者,平均年齡為60歲,來觀察他們的飲食習慣與大腿肌肉骨骼間的變化。研究指出,吃超加工食品會使更多脂肪囤積在大腿肌肉上,而脂肪增加會加重膝蓋關節的負擔,因而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也發現這樣的脂肪堆積,與卡路里的攝取或運動量無關,食用超加工食品越多,大腿肌肉的脂肪就會越多。粉專續稱,不僅如此,從研究結果得知,食用超加工食品會影響肌肉脂肪的堆積,因此建議民眾日常飲食中應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才能養成健康體質,更能為我們帶來健康的生活。據悉,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添加了更多成分,除了糖、鹽、油之外,還會添加多種化學成分(防腐劑、甜味劑、色素等食品添加物),試圖讓食物外表變得更吸引人、把味道變得更濃郁等,如含糖飲料、玉米脆片、餅乾、蛋糕、超商販售的包裝麵包、香腸、薯條、微波即時食品等都是屬於這類食品至於吃超加工食品對健康有什麼影響?超加工食品吃多了會誘發胰島素反應增加,使吃下去的營養轉變為脂肪儲存起來,在相同份量下,高熱量食物容易造成熱量攝取過量,導致體重增加。2019年權威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的前瞻性世代研究也指出,攝取超加工食品與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疾病以及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有正相關。此外,研究指出,飲食中超加工食品的比例增加10%,就會增加12%整體癌症、10%乳腺癌風險,就連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會增加25%。
「低溫假」標準是什麼?停班停課條件、定義5大QA一次看
週末冷氣團南下,最冷時間點落在週日(15日)清晨,包括中部以北和東北部低溫將來到11至13度。而在今年1月霸王級寒流來襲時,全台多縣市低溫下探7度,就有多所學校經評估後宣布停班停課,並向教育局備查,至於「低溫假」的標準是什麼?CTWANT也整理了關於「低溫假」的5大QA。「低溫假」的標準、定義是什麼?根據現行「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第3條規定,只有風災、水災、震災、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其他天然災害被列在停班課範圍內,並未包含低溫、高溫。不過,第8條也說明了「其他天然災害」的定義,只要是造成交通、水電供應中斷或供應困難,影響通行、上班上課安全,或有致災之虞、必須撤離或疏散時,各縣市首長得在評估後,決定發布停止上班及上課。內政部長林右昌則曾表示,若天氣寒冷對社會運作及學生上學造成影響,地方政府可以依照相關權責宣布停班停課。包括山區學校在內,學校評估上學狀況後,可依據現有的「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規範,向教育局提出報備,申請停止上班上課。上班族也有「低溫假」嗎?勞動部職安署曾解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僅適用政府機關和學校,民間企業並不適用,若民間企業決定停止上班,則依法令規定,由勞資雙方協商處理。另據勞動部「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建議,雇主在天然災害發生時,應注意勞工出勤的安全,避免勞工因「繼續工作而發生危險」,並採取足以保障勞工安全之必要措施。若放「低溫假」可以領薪水嗎?「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指出,如果勞工居住所在地或通勤路線所屬縣市首長宣布停止上班,勞工可以不出勤,雇主不得視為曠工、遲到或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且不得強迫勞工補行工作、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其他不利處分。但勞工若應雇主要求而出勤,雇主除當日工資照給外,宜加給勞工工資,並提供交通工具、交通津貼或其他必要協助。戶外工作怎麼辦?職安署於2021年訂定「寒冷天氣期間戶外作業安全健康指引」,要求雇主在寒流期間應做好勞工禦寒保暖措施,防止低溫引起的危害。若雇主未依相關法令規定,採取低氣溫環境的應變措施,從而導致勞工罹災,最高可處3萬至15萬元罰鍰。職安署也說,對於戶外作業的勞工,雇主應特別採取安全健康管理措施,包括提醒勞工穿著適當防寒衣物、安排適當作息時間及提供熱飲、建立工作伙伴互護機制、視勞工身體健康狀況適當進行工作調配,儘量減少勞工暴露於寒冷天氣的時間,及留意中高齡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者的健康情形等。低溫會帶來那些危害?職安署指出,往年均有發生勞工因戶外低溫引發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等職業災害死亡案件,勞工如具高血壓症、動脈硬化、糖尿病、心臟病等相關疾病,容易因低氣溫導致惡化及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雇主應適當進行工作調配,減少於室外作業時間,降低危害風險。依據相關條例,勞工恐因低溫引發心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流感、過敏性鼻炎、氣喘、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等等疾病,提醒雇主及工作者應注意保暖和安全措施,同時留意健康狀況,避免造成傷害。
天氣變冷冒「7症狀」要注意 醫示警:冷死人是真的
台灣近期正式進入冬季氣候,民眾能明顯感受到氣溫降低,天冷的狀況保暖相對重要。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指出,「冷真的會死人的」還常常是「冷不防」,因此提醒民眾有7症狀應及早就醫,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此外,黃軒也分享5招保暖技巧,讓大家能平安度過寒冬。黃軒醫師在臉書解釋為何天冷容易猝死,寒冷的環境會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急升,增加心臟負擔,而誘發急性心肌梗塞或腦血管疾病;寒冷的冬天也會降低血液流速,血液變得黏稠,就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最後老人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患者,心血管功能較弱,難適應寒冷。另外黃軒點出要注意7種症狀,包括突然胸痛或胸悶、呼吸困難或氣急促、感覺異常疲倦或有頭暈、冒冷汗等異常症狀,就儘快就醫,否則真的可能「冷死人」。為了幫助民眾對抗寒冷天氣,黃軒也分享5招實用的保暖技巧,首先是合適的穿著,以分層穿衣法保持身體溫暖且不悶熱,重點是加強四肢保暖,手腳因末梢血液循環差,能戴手套或穿厚襪,必要時可以使用暖暖包。第2招是室內保持20至24度,特別是睡眠時的溫度不要過低,避免被冷風直吹,有時也能開暖氣。再來就是飲食上多喝熱湯或薑茶,攝取高熱量且易消化的食物能提升身體熱量,補充維生素C、E也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以及培養運動習慣,每天做簡單的拉伸或室內活動促進血液循環,但避免激烈的運動,以防心臟負荷過重。最後是慢性疾病患者要留意血壓與血糖,按時服藥外,隨身也要攜帶急救藥物。
漱口水爭議1/酒精濫殺好菌「恐影響血壓升降」 換季防爆發心血管疾病
在商業廣告多年的宣傳下,許多人都認為漱口水是必備的口腔清潔用品,事實上並非如此,甚至有醫師警告,使用含酒精漱口水可能會影響血壓,甚至會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秋冬換季溫差變化大,三高族群需特別當心。 秋天氣溫瞬息萬變,正是心血管疾病發季節,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2023年資料,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僅次於癌症,每年超過5.6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平均每42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尤其最常發生在季節交替時。 林口長庚腦中風中心主任張庭瑜表示,血壓是最大關鍵,幾乎8~9成的腦出血都跟血壓有關。「每到冬天腦出血患者就增加約3成,除了溫差大會刺激血管收縮,天氣冷也容易讓血壓上升,增加腦出血風險,所以首先要定時服用血壓藥,同時做好保暖工作,再來就要注意症狀。」 但血壓無聲無息,很多人血壓高也不自知,萬一無意中刺激血壓上升,可能就會引爆心血管疾病,而日常生活常見的漱口水,竟然可能是肇禍兇手? 美國心臟外科醫生Jeremy Londonb日前在社交平台PO文表示,為了心臟健康,他不會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因為這類漱口水會殺死口腔內所有細菌,其中包括好的細菌,這些好菌有助人體產生一氧化氮,能幫忙血管壁擴張,有助於調節血壓,當這些好菌都被殺死之後,自然就會影響血壓,尤其對患有高血壓的人更不好。 「英國也有這樣的相關研究,關鍵就在於一氧化氮。」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一氧化氮可刺激血管的內皮細胞擴張舒張血管,使血壓下降,同時增加血流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環。此外,一氧化氮也可避免血管內壁形成斑塊、血栓阻塞,減少中風和心肌梗塞的機率。 多數民眾依賴漱口水緩解口腔不適症狀,醫師建議度過急性期後,還是要根本治療病因才是解決之道。(圖/報系資料照)國際期刊《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2022年時曾進行研究,找來19名健康民眾開始每天用2次含酒精漱口水,並測量血壓。結果發現,24小時內,血壓上升了2到3.5毫米汞柱,而血壓每升高2毫米汞柱,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分別升高7%和10%。 「除了殺光好菌,含酒精漱口水也會影響唾液分泌!」柏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表示,口腔唾液中含有許多免疫球蛋白與酵素,含酒精漱口水因為容易揮發,所以會進一步影響唾液腺分泌,導致口腔唾液變少,也可能影響血壓升降。 黃斌洋提醒,只要好好刷牙、使用牙線,其實可將漱口水作為選擇性輔助用品,除非是雙手較不靈活的長輩或中風患者、或剛動完口腔手術者才需要。大多數民眾可能是因為牙周病、牙齦發炎等原因使用漱口水,建議先治療好口腔疾病才是根本之道,而非依賴漱口水。
不僅預防病毒感染! 新冠、流感疫苗有助減少「中風」機會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在10月同步開打,並在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接種疫苗能夠預防流感、新冠感染,不過有研究顯示,施打疫苗後不只能預防這些呼吸道傳染病,還有助於減少中風的機率。預防中風要小心新冠、流感 「這些」會加重發生機會天氣漸漸變冷,受到溫度影響,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因此增加。亞東醫院中風中心唐志威主任提醒,若要預防腦中風,除了要控制本身的慢性疾病外,這個秋冬也要特別注意新冠、流感,一旦感染會加重腦中風發生的機會。唐志威主任說明,這主要是因為在腦中風血管硬化的過程中,發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致病機轉,一旦感染、發炎造成血管嚴重硬化後,就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導致腦中風的發生,而流感、新冠感染後會造成一個全新的發炎反應,這樣的發炎反應會導致血管硬化加速。另外,流感、新冠感染後可能會造成發燒、心跳加快、呼吸喘等症狀,唐志威主任指出,這些也會加重心血管系統的負擔,一旦超過負荷,就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研究證實打疫苗除了能預防感染 還能降低中風風險不過,接種疫苗可以降低流感、新冠感染,減少發炎、血管損傷的機會,國外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接種流感、新冠疫苗確實可以減少中風的發生。唐志威主任指出,加拿大有一篇大型研究顯示,在2020年的時候發現打流感疫苗可以降低22.5%中風發生的機會。唐志威主任表示,另外在英國也有類似的研究發現,打新冠疫苗可以降低中風及腦動脈相關併發症的機會達2-3成,這些研究皆顯示民眾確實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來降低中風產生的機會。接種疫苗除了可以預防感染之外,還可以保護大腦、心臟功能,因此唐志威主任呼籲,符合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應打疫苗降低風險,特別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這個時候記得要去施打流感及新冠疫苗,減少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每3人就有1人皮蛇上身 神經痛達數月「嚴重恐中風失明」
公費流感疫苗今日正式開打,為預防病毒引發嚴重併發症,政府每年也積極呼籲50歲以上、特別是慢性病患等族群及早接種流感疫苗。然而,對於免疫力較弱的高風險族群,如患有慢性腎病、糖尿病、癌症病史等,單單預防流感是不夠的,另一個常被忽略但同樣具威脅性的疾病~帶狀疱疹(俗稱皮蛇)也需格外留意。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主任指出,50歲以上、尤其免疫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僅是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也是帶狀疱疹的高風險對象,隨著年齡增加,帶狀疱疹的感染風險會顯著提高,最高可達一般人的3.8倍,因此更應及早預防。帶狀疱疹的重症高風險族群輪廓與流感類似,皆為50歲以上、慢性病患等免疫力不佳者;吳至行指出,慢性病(如慢性腎病、糖尿病等)會影響患者免疫功能,也因此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流感等感染性疾病,尤其帶狀疱疹病毒平時潛伏在脊髓神經節,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易誘發。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機率比一般人高2倍,其他像是曾接受免疫抑制劑的腫瘤癌症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相對風險更為一般人的10倍。不只如此,即便帶狀疱疹痊癒,病毒也仍會在神經節潛伏,更可能併發嚴重後遺症。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痊癒後,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了將近50%,痛楚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年,還可能提高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風險;血液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則可能容易出現瀰漫性帶狀疱疹、疱疹性腦炎等嚴重後果。許多中壯年容易覺得帶狀疱疹離自己很遙遠,然而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高達99.5%的40歲以上成人體內存在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疾管署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民眾一生中發生帶狀疱疹機率約為32.2%,等於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皮蛇上身,免疫力下降如熬夜、壓力大或換季,均可能引發帶狀疱疹發作。且根據2024最新研究,曾感染COVID-19的患者相比未感染者,帶狀疱疹風險恐增加2.16倍。吳至行提醒,帶狀疱診即使痊癒,病毒仍會潛藏在民眾體內,約一成的民眾會經歷帶狀疱疹復發,且最快兩個月內就可能再次發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此外,帶狀疱疹還可能造成不同器官的功能性損傷,以眼部為例;眼部周圍帶狀疱疹約占所有帶狀疱疹病例的10-15%,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嚴重視力受損,甚至中風與心臟病機率大增,因此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格外重要。吳醫師呼籲,除了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適當紓壓外,對於中壯年及高風險族群而言,及早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預防嚴重後遺症的關鍵措施。因此,鼓勵高風險族群可把握公費流感疫苗施打時機,與專業醫師討論適時的帶狀疱疹預防措施;也同時提醒,特定人群(如免疫抑制者或慢性病患者)應在接種前與醫師討論,以確保疫苗接種的適當時機。
7生活習慣「超傷心臟」!不吃早餐「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22%
現代人在繁忙生活中經常忽視一些日常行為,這些行為看似無關緊要,卻可能對心臟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就指出,長期不吃早餐、有壓力、過胖、過勞、久坐、打呼、熬夜,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心因性猝死。黃軒今晨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我們的生活方式常常成為推動其風險的關鍵因素,「因此了解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對保護心臟極為重要。」為此他也列出下列7種不好的生活習慣,長期下來不僅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心因性猝死。一直不吃早餐:會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22%,死亡風險增加25%。根據研究發現,規律吃早餐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一直在打呼:你的收縮壓會上升3mmHg,舒張壓上升4mmHg。如果打呼是由阻塞性睡眠中止症候群(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引發的,更加危險!長期的OSA會使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至140%。一直有壓力:生活壓力使我們的身體長期受到壓力荷爾蒙(cortisol)的影響。這些反覆長期的刺激會導致血壓升高,膽固醇和血糖也會隨之升高。在長期生活壓力下,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增加近2倍。一直久坐不動:如果你一直坐著不動,心血管風險會增加30%。每小時久坐會使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5%。一直過勞:研究人員發現,相比每周工作35至40小時的人,每周工作超過55小時的人,心肌梗塞風險增加17%。腦血管疾病風險增加35%。一直過胖:體重過重和腰圍過寬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體重指數(BMI)超過27.6,心血管疾病風險提升3倍以上(3.3至5.3)。男性腰圍超過99公分、女性腰圍超過93公分,均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4倍以上(3.8至4.8)。一直在熬夜:熬夜使睡眠品質變差,長期睡眠不足會使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67%。尤其是那些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研究顯示這些人的冠狀動脈鈣化程度會增加200%至300%。黃軒也補充,透過對這7種常見的日常習慣進行分析,我們發現許多看似平常的行為實際上可能對心臟健康構成巨大威脅。無論是忽視早餐、久坐不動,還是熬夜和過度勞累,這些習慣的累積效應都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合理安排飲食、管理壓力、保持適當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將有助於維護心臟健康,降低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透過改變生活習慣,我們可以大幅改善心臟健康,延長壽命,並擁有更健康的生活品質。」
運動後喝冰水傷身體? 營養師揭4大好處
天氣炎熱,時常聽到運動後,若要補充水分,不能喝冰水。對此,好食課Oliver楊哲雄營養師表示,不少人運動完怕喝冰水會傷身體,只喝溫開水,其實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說喝冰水會傷身,相反地,運動喝冰水可是有不少好處。運動喝冰水好處:1提升運動耐力:幫助身體冷卻,減輕過熱疲勞。2延緩核心溫度升高:長時間處於高溫下,運動量過大,容易導致核心溫度升高,而有中暑風險,因此運動後適度喝冰水,反而可避免體內溫度升高造成身體「當機」。3降低心臟負擔:降低心率,減少心肌收縮次數。4增加補水意願:冰水適口性佳,可增加補水次數。楊哲雄也說若擔心不適或嗆到,有3個飲水建議:1提前退冰。2慢慢喝,不要過急或太大口以避免嗆到。3少量多次補充。若為心臟或腦血管疾病患者,切記不可一次大量飲用冰水,需分多次適量補充。
高血壓不治療恐「增加這風險」 研究證實:失智症緊接而來
高血壓不治療恐引發失智症!醫師指出,許多高血壓的研究顯示,如果好好控制血壓,上了年紀之後發生失智症情況會明顯減少,據研究顯示,40歲以前就有高血壓,50歲之後有可能發生認知功能障礙。根據《福斯新聞網》等外媒引述一項研究顯示,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除了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外,還會有失智症及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會顯著增加。這項發表在《神經學期刊》的研究,透過研究人員對3萬1千名年齡平均為72歲的人進行了4年追蹤研究後發現,未經治療的高血壓者,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血壓正常的人高36%,這數據包括服用藥物的患者。根據這項研究作者、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倫農醫生(Matthew J.Lennon, M.D., PhD)指出,高血壓是「中風和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可以透過藥物控制,從而降低個人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倫農醫生更補充,「我們的綜合分析研究了年長者,發現未治療高血壓確實可能增加的風險」。透過這項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年齡增長,治療高血壓仍然是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的重要因素,另外,美國稍早也有一項追蹤 30 年的研究顯示,若在 40 歲前就有高血壓的患者,來到50歲後,就有可能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而且可以從醫學影像上面看到腦部的退化。據了解,失智症主要分為血管性的腦部退化、阿茲海默症,而高血壓確實會引發血管硬化、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缺氧和認知障礙的情況,另據美國心臟協會表示,50%的高血壓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而降低血壓的兩種自然方法是定期運動,不食用含過多鈉的食物。放任高血壓不治療?最新研究指出,高血壓導致老人失智症風險。(圖/翻攝自X)
26歲女「1天喝6杯珍奶」 胸部流出綠膿醫看傻:飄陣陣惡臭味
手搖飲料喝太多,身體恐無法負荷!急診科醫師柯世祐曾遇過一起驚人病例,一名26歲體態豐腴的女子稱發燒掛急診,但檢查後沒異狀,直到她表示胸口會痛,衣服掀開秒竄出惡臭味,還發現右胸下流出黃綠色膿汁,確診是蜂窩性組織炎感染;而柯世祐一問之下,發現她不愛喝水、愛喝奶茶,一天還能喝到6杯,才知道病因是病態性肥胖。日前柯世祐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一起和肥胖相關的驚悚病例,他說病患是一名26歲女子,身高160公分、體重卻有120公斤,她到醫院就診時發燒到39度,但沒有其他症狀,也確認過沒有遭蚊蟲叮咬。但病患表示她胸口會痛,掀開衣服發現胸部下緣因為她過胖、常常摩擦,大面積皮膚都紅紅的還「皮都破破爛爛的」。令柯世祐醫師驚訝的是,女病患右胸下緣還不斷流出黃綠色膿汁,惡臭陣陣撲鼻,他當下推斷女病患是蜂窩性組織炎感染;對此,女病患不好意思地說,她胸部摩擦狀況有段時間了,最近才出現感染的症狀。柯世祐醫師告知女病患,傷口需要好好換藥,並服用抗生素,但最大關鍵是她已經是病態性肥胖,得到減重門診減肥才行。柯世祐醫師詢問她平日飲食是否過量,女病患自稱自己吃不多,但從小到大都不喜歡喝水,偏好喝奶茶解渴,出社會後特愛珍珠奶茶,1天喝6杯都不是問題,讓柯世祐聽了很震驚。據悉,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中,癌症、心臟相關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下呼吸道慢性疾病、腎臟相關疾病、肝臟相關疾病」這8種,都與肥胖有關,尤其現代民眾常常喝手搖飲料,過度攝取糖分就容易造成肥胖。
台北市2023年10大死因曝光!新冠降到第5 前三為癌症、心臟病、肺炎
台北市衛生局7月3日發佈2023年最新死亡統計數據,癌症依然是台北市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而新冠則從第3位下降至第5位。性別方面,男性死亡率顯著高於女性,尤其在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新冠和肺炎方面。男性死亡率為每十萬人951.1人,女性僅為708.5人。台北市衛生局指出,2023年台北市共有20555人死亡,比前一年減少492人,減幅達2.3%。主要是因為新冠的死亡人數大幅減少了所導致。全市死亡率也從每十萬人841人下降至823.4人,標準化死亡率也有下降。根據數據,台北市十大死因依次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新冠肺炎、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病和事故傷害。這些死因佔總死亡人數的76.2%,其中7項是慢性疾病所致,占比60.9%。與2022年相較,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死因前2位,新冠肺炎則由第3位降至第5。肺炎回復至第3位(同2016年至2021年),事故傷害回到十大死因(2022年退出十大死因)。死亡率的顯著變化反映在多個疾病上。與2022年相比,2023年的新冠死亡率大幅下降35.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下降13%,心臟疾病下降5.8%,糖尿病下降8.3%。然而,肺炎的死亡率上升了20.5%,事故傷害上升了17%,高血壓性疾病上升了8.7%。在事故傷害中,跌倒是主要原因,占事故死亡的30.8%,其次是運輸事故,占27.7%。台北市衛生局還指出,依年齡觀察,死亡率在65歲後快速上升,死亡總人數中有82.2%為65歲以上長者。十大死因中死亡人數65歲以上占比超過90%者,有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占95.4%)、肺炎(占93.9%)、新冠肺炎(占93.0%)、高血壓性疾病(占91.2%)。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1歲,十大死因以事故傷害死亡年齡中位數70歲最低,癌症73歲次低。深入探究各年齡組前3位死因,分別為15至24歲組:自殺、事故傷害、癌症。25至44歲組:癌症、自殺、心臟疾病。45至64歲組: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65歲以上組:癌症、心臟疾病、肺炎。此外,北市衛生局還指出,在2023年,男性死亡率顯著高於女性,尤其在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新冠和肺炎方面。男性死亡率為每十萬人中有951.1人死亡,女性僅為708.5人。男性的十大死因中,除了腎病一項,其他原因的死亡率全都高於女性。癌症依然是台北市主要的死亡原因,占總死亡人數的25.9%。在各類癌症中,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居首,其次是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第三位為女性乳癌。與去年相比,癌症死亡率有所上升,主要因為人口老化。然而,女性乳癌、口腔癌和卵巢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台北市衛生局呼籲,癌症已超過50年居台北市首位死因,十大死因中,慢性疾病更占了7項。市民朋友應更加注重自己和家人健康,落實良好生活型態,並定期健康篩檢及接受預防接種。衛生局亦會積極推動各種健康促進及預防保健服務。
不要再跟風跳「16蹲」了! 醫曝5下場:恐暈厥
近期台灣男團ENERGY帶起「16蹲」風潮,吸引了海內外的明星、粉絲紛紛模仿挑戰。然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民眾,如果沒有訓練核心肌群運動,這是非常傷膝蓋的動作,且短時間內的劇烈運動會導致5大症狀發生。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以「不要再亂16蹲了」為題發文指出,日常生活中的錯誤使用膝蓋,會不斷加劇膝關節損傷,而膝蓋是日常生活中承受巨大壓力的關節之一,蹲和跪是2個常見的動作,但卻可能對膝蓋造成傷害。醫師解釋,當你強烈蹲下時,你膝蓋承受的壓力,也可能是你站立時的16倍,據統計和平躺時的比較為,站立或行走膝蓋承受壓力是體重的1至2倍;跑步、爬樓梯膝蓋承受壓力是體重的4倍;打球、運動膝蓋承受壓力是體重的6倍;快速蹲跪膝蓋承受壓力是體重的8至16倍,而如果你蹲得太深,膝蓋的壓力會更大。因此在16蹲下,在快速蹲站、蹲站的過程中,你的韌帶、肌腱和肌肉都有可能受到很巨大的拉力和壓力。前提要把深蹲練好,並且保持膝關節周遭的一些韌帶和肌肉的健康有力。不僅如此,醫師表示,16蹲跳對於平時不經常運動的人,短時間內的劇烈運動會導致各類症狀發生:a.心血管負荷增加16連蹲跳包含下蹲、分腿、起立等動作,整個過程快速且極限,對心臟負荷較大。如果你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基礎,可能會引發心絞痛!b. 半月板和韌帶損傷蹲跳時,膝關節屈曲會擠壓內側半月板後角、前方髕股關節,容易引起半月板和髕股關節軟骨的損傷。過度運動還可能損傷髂股韌帶、膝內外側副韌帶、交叉韌帶等。c. 肌肉和頸椎損傷劇烈運動會引起肌肉纖維撕裂,導致肌肉酸痛不適。頻繁快速甩脖動作同樣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造成頸椎損傷。d. 暈厥風險從下蹲姿勢迅速站起,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暈厥。e. 16蹲跳包含了下蹲,分腿,起立,同時伴揮臂和甩脖等動作,整個過程都是快速而極限的,極具爆發性的全身運動,這對於運動者的核心肌群、腿部力量、各關節的穩定性、靈活性及整體的協調性等諸多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盲目模仿,很容易受傷。且每天蹲超過2小時的人,患上中重度膝骨關節炎的風險,也將比普通人群增加2倍。最後,醫師建議,若要減少蹲下對關節的影響則可以:a. 加強核心肌肉核心肌肉的訓練有助於支撐膝關節、髖關節和腰關節。腹肌、背肌和臀部肌肉的強化可以減輕膝蓋的負擔。b. 適度運動運動有助於保持關節靈活性和肌肉強度。選擇適合的運動,例如游泳、騎自行車或瑜伽,可以減少對膝蓋的壓力。c. 控制體重過重會增加膝蓋的負擔,容易導致退化性關節疾病。保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減少膝蓋的風險。E. 如果你想嘗試這個動作,建議先從較低強度的訓練開始,逐漸提升肌肉力量和靈活性。同時,監測心率可以幫助評估運動強度,確保不過度運動。
國人最新十大死因 癌症仍居榜首!交通運輸為事故死亡首要原因
2023年十大死因國人最新十大死因出爐,衛福部公布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2年占據首位。隨著新冠肺炎的影響漸緩,去年全國死亡人數減少2863人,新冠的死因排名也下滑到第6位。事故傷害則名列第8,是唯一非疾病死亡原因,其中「運輸事故」占了43.4%為最多,且各年齡層都是因運輸事故死亡為首要原因。衛福部統計,2023年國人死因排名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新冠肺炎、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以及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十大死因排序多數和2022年相同,僅新冠肺炎排名從第3下滑到第6,而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則上升1名,回到疫情前水準。衛福部分析,去年全國死亡人數20萬5575人,雖然人口持續老化,但死亡人數較前年減少2863人,下降14%,主要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減少所致。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去年新冠死亡數較前年減少5705人,降幅近4成,各年齡層死亡數皆有下降,預估今年(2024)新冠肺炎可降到國人死因第15名之外。另外,自殺死亡位居2023年國人死因第11位,自殺死亡人數達3898人,較前一年增加2.9%,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2.7人;各年齡層中,僅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首見下降,較前一年下降4.9%,其餘年齡層有回升到2019年疫情前水準趨勢,且在1到14歲、15到24歲、25到44歲等年齡層,皆排到前3大死因。事故傷害則是十大死因中唯一非疾病死因,意指「非蓄意傷害事件」。衛福部表示,去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7063人,較前年增加110人;其中以運輸事故3068人最多,占比43.4%,其次是跌倒1665人,占比23.6%。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事故傷害主要死因,皆以運輸事故排名居首。0到14歲以意外溺死排名第二,15到24歲、25到44歲則以接觸毒藥品意外中毒排名第二,45到64歲、65歲以上高齡者,均以跌倒排名第二。消基會交通部召集人李克聰認為,去年幾波交通平權的抗爭,但交通部公布今年第1季數據,行人死亡人數卻還在上升,可見目前最需要的是建立「停讓」文化,無論是禮讓行人還是車輛間彼此相讓,都要有更扎實的教育,警方執法也要有更務實的依據。他強調,教育、工程、執法都需要長時間執行才能出現成效。交通部表示,經統計今年1至3月全國整體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降低,減少39人,機車、高齡者、酒駕、兒少族群都在減少,目標2030年降低死亡人數30%、行人死亡人數下降50%。交通部表示,在工程方面,與內政部共同推動4年400億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另就提升揭露資訊的完整性,增加民眾參與管道,也會推出「道路交通號誌標誌設計規則參考指引」,以改善標誌標線號誌各地不一致的情形。全國各縣市自殺防治專線1925
36歲男子夜間「頻尿」就醫 竟是嚴重糖尿病!因狂喝「1飲品」惹禍
在餐飲店工作的36歲王先生,近1年來頻尿,晚上常要起床好幾次,睡得極不安穩,就醫發現醣化血色素高達13%,已是非常嚴重的糖尿病,他卻不自知。血糖過高會出現尿糖 尿蛋白過高腎已受損衛福部彰化醫院家醫科醫師郭馨鎂說,第二型糖尿病年齡持續往下探,這起個案的王先生只有36歲,一開始因為頻尿前往泌尿科看診,但並非泌尿系統問題,轉介到家醫科,發現其醣化血色素(HbA1c)達到13%(正常值4.0~5.6%),而且已出現尿糖;微蛋白尿達42 mg/Dl(正常值小於30mg/dL)。郭馨鎂解釋,尿糖代表腎臟的腎絲球過濾液的糖過多,腎小管無法全部吸收,由尿液排出,通常血糖過高會出現尿糖;尿蛋白過高,代表腎臟受損,無法好好留住蛋白質而隨尿液排出。也就是說,這起個案的糖化血色素非常高,確診為糖尿病,而且已經嚴重到開始破壞腎臟。遺傳及肥胖體型高風險因子 喝含糖紅茶、少喝水也是肇因個案管理師邱小佳表示,在餐飲店工作的王先生,白天很少喝水,渴了就喝店家免費提供給顧客自取的含糖紅茶,這樣最省事,而且還會在下班帶回家喝,長期少喝水,以喝含糖飲料為主。 郭馨鎂指出,王先生有家族糖尿病史,其祖父及爸爸都是糖尿病患者,加上他飲食沒有節制,愛吃炸物,以含糖飲料當水喝,而且他的身材高大,體重達110公斤,屬肥胖體型,這些高危險因素釀成不到40歲就糖尿病,其來有自。糖胖症血糖難控制 器官病變機率高郭馨鎂說,根據統計80%的第二型糖尿病者有肥胖或體重過重的問題,被稱為糖胖症(Diabesity),王先生屬於糖胖症,這種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較高,必須更嚴肅面對。日常這樣做 控血糖、減少腎傷害邱小佳表示,經過衛教後,王先生除了藥物控制,也同時改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每天喝3000毫升以上的水,每天下班運動,嚴格執行飲食管理,規律作息,如此才比較可能控制血糖,也才能減緩腎臟的傷害。
90%腦中風可預防 8大風險因子曝!「中3個」屬高危險群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呼籲,高達90%的中風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只要民眾掌握對腦中風危險因子及健康行為的認知,並積極採取行動,都可以預防腦中風及降低風險。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111年腦血管疾病共計奪走1.2萬人生命,為國人十大死因第5名,換言之,在台灣每42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血管疾病;腦中風除了致死率之外,中風所引起的失能及後遺症,更是不容輕忽,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沉重的負擔,亦嚴重影響餘生的生活品質。國建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可以檢視自己及家人,如有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體重過重、吸菸及腦中風家族史,上述8項之中有任3個,就屬於腦中風高危險群,更應特別注意。國建署指出,依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為國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罹患最常見慢性疾病或病症之一,而民眾到底要如何控制三高,建議遵守以下4要點。●安排定期健檢民眾可透過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40-64歲民眾每3年1次,及35歲以上且罹患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或學生健檢、勞工健檢、軍人體檢,定期健檢掌握自身的健康數據。●自我掌握數據如何判斷三高數據是否異常呢?血壓部分,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建議平均血壓值≦120/80 mmHg。血糖部分,需定期抽血檢驗血糖,確保血糖在正常範圍內,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 mg/dL。血脂部分,俗稱壞膽固醇的「(LDL-C)」,無併發症的一般民眾應<130 mg/dl。●評估罹病風險民眾亦可透過國民健康署建置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健檢報告數據,掌握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疾病(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維持良好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有氧運動、調整個人作息、保持情緒穩定及遵循「三低一高 (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 」飲食原則,持續監控三高數值,若數值超過建議標準值持續監控而未改善,可進一步諮詢醫療人員。
想長壽?要從頭看到腳 醫曝這「4部位」很重要
想長壽可要注意這些事,醫師黃軒表示,能不能長壽,和腳、頭髮、脖子、牙齒有關,要從頭看到腳,「採取積極的生活方式改變。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積極社交和定期體檢是我們通往長壽之路的基石。」黃軒在臉書發文,從頭開始看頭髮,「維持頭髮的潤澤,真的很重要,這也是你身體健康長壽的表徵」,要看有無光澤感、彈性好、頭皮狀態良好、柔軟順滑等,如果易斷裂或是有頭皮問題,代表不健康。黃軒說,「脖圍,可以作為評估個體健康狀況的一個指標。研究人員發現:脖圍的增加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增加有關。」脖圍大代表上半身皮下脂肪多,心血管疾病風險增,正常脖圍男生要小於39公分,女生要小於35公分。黃軒表示,「研究人員發現,牙齒脫落嚴重的人群中,其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對較高。這是因為牙周病,是一種常見的導致牙齒脫落的慢性感染,而這個反覆慢性感染,會在體內加速動脉血管粥樣硬化的進展,進而增加了,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風險了!」黃軒指出,「維持穩定的體重對於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根據最新的研究,適度的體重控制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黃軒說,「一般來說,紅潤的指甲,通常表示血液循環良好,而且沒有明顯的健康問題。但是,如果指甲出現異常的顏色變化,如變得非常淡或非常暗,則可能是健康問題的警示。」黃軒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含量的減少和肌肉力量的減弱可能會導致老年人更容易跌倒和骨骼疾病的發生,進而影響他們的活動能力。小腿肌肉的情況確實可以作為評估肌肉量的一個指標,尤其是在老年人。」黃軒強調,想長壽要關注身體的每一個訊號,「採取積極的生活方式改變。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積極社交和定期體檢是我們通往長壽之路的基石。」
八旬嬤肩頸痠痛、疲倦以為感冒 就醫一查竟中風!「血壓飆破200」
80歲李奶奶,平時身體還算硬朗,然最近因為氣溫巨幅變化,開始感到容易頭暈、胸悶、肩頸僵硬痠痛、容易疲倦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感冒,於是就近到家裡附近的診所就診,然而在服藥後依舊未見改善,某天甚至在家中昏倒,家人驚覺事態不對,緊急送醫治療。就醫時發現李奶奶血壓飆破200/120毫米汞柱,且檢查發現高血壓同時誘發中風及心肌梗塞發作,所幸在經過各科醫師專業治療及家人細心照料下,逐漸恢復健康。高血壓不是年長者專利 與這些因素有關家人回想起來,李奶奶平時在家裡偶爾量測血壓時,往往血壓數值常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上,因聽信網路謠言,認為老人家血壓要求不用太嚴格,所以不以為意,甚至以為血壓高是正常老化現象,直到這次事態嚴重,才驚覺調控血壓的重要性。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很多人聽到「高血壓」這三個字,以為只是醫學專有名詞,認為它與自身毫無相干,殊不知它卻距離我們相當近,在過往,高血壓常被認為跟年長者畫上等號,但近年因國人飲食逐漸西化,再加上年輕族群喜愛重油、重鹹、重口味、高熱量甜食等食物的關係,高血壓已走向年輕化。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密不可分 血壓升高無明顯症狀根據2022年衛福部死因統計顯示,國人與高血壓密不可分之心血管疾病而死亡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在前10大死因中佔第2位、第5位及第7位,合計一年就有超過4.4萬人死亡,總和年增率高達20.8%。陳玠宇提及,當血管壁愈硬化、狹窄或愈緊繃時,血壓也會愈高,當初期血壓升高時,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居家量測血壓 牢記「7-2-2」準則法「130/80」是當前多數國際準則認定的高血壓數值。陳玠宇說明,居家量測血壓的方式採用「7-2-2」準則法,「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兩遍,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維持血壓穩定 避免不可逆憾事陳玠宇強調,平日若無養成量血壓的習慣,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點察覺高血壓的存在,但傷害卻往往累積於無形,一旦當持續累積一段時間後,便會開始產生明顯的症狀與併發症,甚至導致無可挽回的結局,因此,維持血壓標準穩定,遠離高血壓隱形殺手是當今身體保健與養生的重要課題。原文出處:國泰醫院【護心專欄】2024/5醫訊
5大危險因子易引發糖尿病併發症 「全面照護」控糖關鍵
糖尿病長年居國人的十大死因之一,111年共有超過1萬2千人死於糖尿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腎病變與高血壓等也與糖尿病息息相關,威脅不容小覷。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提醒,糖尿病有5大危險因子,包括血糖、血壓、膽固醇、尿蛋白、抽菸,呼籲民眾做好日常照顧,遠離共病威脅。糖尿病5大危險因子瑞典一則研究(追蹤時間中位數5至7年)將27萬名第二型糖尿病患(平均年齡60歲)依年齡、性別、居住地跟控制組配對,觀察5個危險因子與死亡率、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衰竭、住院的關係。研究發現,若5項危險因子都達標,全因死亡風險與對照組沒有差異(風險比1.06)[i]。糖化血色素A1c≧7%收縮壓≧140 mmHg或收縮壓≧80 mmHg 低密度膽固醇LDL-2≧97mg/dL出現尿蛋白(Albuminuri)抽菸心血管共病最致命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數據顯示,5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血糖、血脂、血壓管理不當,當心共病提升死亡風險。第二型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平均折壽12年。比起一般人,第二型糖尿病友10年內併發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增2至4 倍,引發心臟疾病死亡風險增3.4倍,中風機率增3倍;而且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平均折壽16年。如何穩定控糖?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不只靠醫師與藥品,適當自我管理是減少長期併發症的關鍵。糖尿病不可怕,可以治療、可以維護,不需要躲起來打針。糖尿病照護需要專業團隊,包括醫師、衛教師、營養師、護理師。基層診所擁有4大特點:可近性、周全性、連續性、協調性,並擔負4大任務:早期篩檢、健康維持、醫療診治、延緩失能,堪稱糖尿病友的健康管家。呼籲糖友積極控糖,有需要皆可尋求基層診所就近照護。控制血糖5撇步糖尿病友不減壽,要從健康生活全面照護,定期追蹤,控制好危險因子飲食 運動 血糖 血壓 血脂家人支持也很重要13歲的第一型糖尿病女孩「予安」11年前過年初二發病送急診,血糖超過300 mg/dL,出現酮酸中毒,有大腦休克風險,整整在加護病房與普通病房待了7天才脫離危險!媽媽徐鳳吟心疼愛女身上插滿醫療管子,想喝母奶卻餵不到,痛哭了3天,警覺「還有很多事要學」,因此毅然決然拾起傷心的情緒,投入一連串糖尿病衛教知識的學習中,並且掌握了美食來者不拒,但需懂得計算醣類與營養的「健康飲食秘訣」,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她想對糖尿病說:「雖然我不歡迎你,但我謝謝你,教會我這些年的這些事。」[i] RawshaniA N Engl J Med. 2018 Aug 16;379(7):633-644
手腳麻痺常感昏厥 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救命
59歲的江先生是抗癌鬥士,不喝咖啡、不喝茶、不喝酒,每天飲水量達2000cc,生活作息規律、飲食清淡健康,但在去年4月中風後,又在同年12月再次中風,導致右半邊手腳麻痺,且隨時會昏厥,以血栓溶解劑與藥物治療皆無法改善,所幸找到在神經血管介入性治療的權威陳啟仁醫師,成功完成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術,如今已完全擺脫手腳麻痺和隨昏厥危險。顱內血管支架 防止再次中風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放射診斷科陳啟仁醫師表示,有腦中風病史的病人,再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10倍,頭頸動脈狹窄程度若大於70%,也有再中風的可能。顱內血管嚴重狹窄,且經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會建議考慮以支架治療來大幅降低再中風的機率。病人江先生顱內椎動脈左邊完全堵塞、右邊嚴重狹窄且位置很深,越深的位置越難處理,但是若不做手術,又難以預防再次中風,所以經過評估,建議要做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手術。手術時搭配微導管照的高解析度影像,發現導絲無法穿過的原因還有堵塞盲點,血液流向則是從盲點旁的小廻路通過而到遠方,後來將導絲繞過盲點,不斷施轉並條飾導絲前端形狀,終於在多次嘗式下順利放置支架。栓塞位置狹窄 手術解決後患江先生表示當時找很多不同醫院的醫師,都表示栓塞狹窄的位置太深了,也有醫師告知根據最新研究,做手術和吃藥的兩年復發率一樣。只能靠意志力撐著的江先生不敢一個人待著,身體狀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但不想放棄相信一定會找到能治療我的醫師。陳啟仁醫師表示,顱內血管狹窄的因素包含高齡、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家族史,近年腦血管疾病一直有年輕化趨勢,建議45歲以上民眾,可做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及早發現與預防疾病,若無異常,之後每2至3年追蹤即可;平常則需注意腦中風前兆,如暈眩、說話困難、突然視力模糊、肢體麻痺、喪失平衡感、流口水等,即時就醫治療可提升癒後表現。
減短壽命「5大因素」曝光! 醫示警:第3名害每年200萬人死亡
藝人山豬(陳俊甫)15日驚傳離世,享年38歲,家屬證實山豬感冒未癒,經醫師診斷為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令親友、演藝圈好友、粉絲都悲痛不已。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感嘆,記得曾在錄影時跟山豬有過數面之緣,得知他英年早逝讓人不勝唏噓。而洪永祥指出,據歷年來各國研究文獻歸納出的「短命5大因素」中,包括失眠、孤單、久坐、抽菸、肥胖。洪永祥近日在「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指出,根據內政部公布,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而會讓人減短壽命的5大因素排行榜中包括:短命因素第5名:失眠曾有調查指出,台灣約有200萬人有失眠的習慣。美國亞利桑納大學收集1項長達4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發現,長期失眠達6年以上者,死亡風險增加58%,睡眠不足也會引起體內慢性發炎,長期下來會提高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人員指出,失眠除了與死亡率有關,也和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癌症、老年失智症、憂鬱症等都有關係。但據《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發表的報告指出,睡7小時的東亞人,其死亡率是最低。研究報告指出,在男性而言,若睡8個小時,死亡率會增9%;睡9個小時則會增加18%;至於睡10個小時,則會大增43%。而在女性而言,睡眠時間比7小時更多或更少,死亡率都會增加。此外,研究亦指出,若在睡眠7小時的情形下,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其他原因所導致的死亡風險都會降至最低。短命因素第4名:孤單孤獨其實不只影響到心理層面,未來也可能提升死亡風險。國外研究表示,孤獨的心理狀態會使一個人的死亡風險增加26%。而長期孤獨會削弱人的免疫系統,導致孤獨者更容易過早死亡,且可能性高出32%。此外,孤獨引起的死亡率提高,主要與缺乏健康的生活習慣、社會資源、心理壓力、社會監督等4主因有關。短命因素第3名:久坐久坐非常傷害你的壽命,WHO曾發布一份報告指出:「久坐不動會引發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各種疾病,甚至全球每年有200萬人是因此死亡。」觀察全球20個國家的平均久坐時間,其中以日本7個小時為世界最久,全球的平均時間則為5個小時。換言之,日本是全世界「久坐時間最長」的國家。而根據此份資料,台灣為久坐第3名國家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顯示,比起一天坐著的時間不滿4個小時的人,久坐8至11個小時的人,死亡風險增加了15%。久坐11個小時以上的人,死亡風險甚至高達40%。同研究也指出,「一直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平均每個小時會減少22分鐘的壽命。」久坐30分鐘,身體的血流速度會下降70%,也就是血液變「濃稠」,造成血管容易阻塞,形成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提高心肌梗塞、狹心症、腦中風的風險。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2.5倍,癌症風險增加21%。而這些「久坐不動」帶來的健康危害,就算靠運動習慣也無法消弭,久坐不動導致運動無法發揮健康功效,是相當棘手的事。短命因素第2名:抽菸抽菸導致是壽命減短、提早死亡是最為大家所廣泛接受的,研究發現,每天抽1根煙,人的一生會縮短13.8分鐘;假如每天都抽1包(20根),一生就會縮短10年的壽命。這項研究根據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減掉各種癮君子的平均壽命,推算出各種癮症對壽命的影響。且抽菸不只危害自己的生命,二手菸三手菸更是危害家人與朋友。近年來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幾乎都和吸菸有關,且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較非吸菸者高出6.3倍,未吸菸的成年人每周暴露於二手菸的環境下超過10小時,有1.42倍的肺阻塞死亡風險。短命因素第1名:肥胖有研究指出,肥胖5年會讓死亡風險加倍;肥胖長達15年的人,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定義,18歲以上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MI) ≧24為「過重」,BMI≧27則為「肥胖」,台灣成年人口肥胖盛行率高達22.5%,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有肥胖症。肥胖是多種疾病的根源,但很多民眾沒有認知到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長期以來國人十大死因中,高達8項都和肥胖有關,包括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洪醫師提醒,據美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擁有8種良好習慣的人,平均壽命較長,包括積極鍛鍊身體、沒有鴉片類藥物成癮、不吸菸、控制壓力、良好飲食、不酗酒、保持良好的睡眠、擁有積極社交關係,擁有這8項習慣的人壽命比其他人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