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控制
」 糖尿病 中風 心臟 胸悶 減重體重破百工程師吃3種藥仍控不住血糖 「代謝手術」成功減重、減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40歲的陳先生是一名電機工程師,身高190公分,體重123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34,罹患糖尿病三年,並伴有高血壓及高血脂,一直都以藥物控制,但因工作時間不正常及不良飲食習慣,糖尿病控制不佳。經過仔細評估後,接受「腹腔鏡袖狀胃切除手術」(縮胃手術)。術後兩年追蹤,體重降至96公斤,身體質量指數也降到27。最重要的是,術前使用三種藥物無法控制的糖尿病,在術後僅需使用單一藥物,醣化血色素降為6.3%,且血脂無需服藥控制,也無身體不適情形。減重手術治療糖尿病 控制血壓及血脂效果顯著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12年至2020年研究分析,推估約有22萬人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且約有20%民眾空腹血糖異常而不自知。肥胖則是另一個健康危機,依據國民健康署公布之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9年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9%,而到了2017年至2020年為50.3%,顯示目前國人肥胖率已超過五成。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醫師林逸峯表示,臨床上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減重手術在糖尿病的治療上,有著相當大的角色。在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治療建議當中,也把減重手術列為建議治療方式之一。研究指出,經過減重手術治療後,除體重明顯減輕之外,糖尿病的緩解率也超過七成,對於血壓及血脂等控制也都有明顯的改善。有效控制代謝疾病、減少用藥 提升生活品質減重手術目前也被稱之為「代謝手術」,讓曾被認為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病,藉由減重手術都可以獲得明顯的改善。隨著糖尿病病友年齡層下降,加上肥胖問題加劇,減重手術正逐步成為代謝性疾病治療的重要選項。林逸峯強調,減重手術的目的並非在於減輕體重,而是有效控制代謝疾病及肥胖引發的併發症風險。對於患有第二型糖尿病且伴隨病態性肥胖的病人而言,不僅能減少或完全擺脫藥物的依賴,也能讓生活質量大幅提升,擁有更健康的未來。
趙少康動手術心臟停3小時! 醫提醒「舒張壓低於60要注意」越早開越好
媒體人趙少康5日在臉書自曝動了心臟手術,原因是主動脈有擴大的現象,並導致瓣膜關不緊,心臟打出去的血液會回流等情況,因此換了主動脈與瓣膜,過程中心臟還停了3小時,有如死過1次,心臟科醫師呼籲,民眾要留意低於60的舒張壓。另外,前藍委、前醫師全聯會理事長蘇清泉指出,趙少康動手術前曾向他諮詢,自己就曾建議,應該及早檢查和及早治療,且心臟開刀仍有不小風險,趁著年輕越早開越好。73歲的趙少康自曝多年來舒張壓5、60,雖沒有不適,不過檢查後發現主動脈擴大,造成瓣膜關不緊,心臟打出去的血1/4又流回心臟,他自述沒有症狀,不過一堆名醫大老卻建議他開刀,像是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振興醫院前院長魏崢等,趙少康認為有可能是術前評估瓣膜病變有一定嚴重度合併心臟結構變化,或主動脈擴大日後可能產生嚴重病變,因此建議一併開刀解決,避免主動脈剝離或心衰竭。趙少康透露,他在上午8點進手術室,下午6點進加護病房兩天,再轉普通病房,手術由魏崢動刀,過程中心臟停止3小時,以人工血管換主動脈、換瓣膜,又處理血管,而魏琤形容該手術在心臟手術中,難度算8,換心的難度是5。根據《中時新聞網》引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禎元說法,主動脈瓣膜逆流者,有可能造成舒張壓偏低,正常人舒張壓應在60到80mm/Hg,若是低於60 mm/Hg,要留意有可能是瓣膜病變,致使瓣膜關不緊,讓心臟打出去的血迴流心臟,造成心臟負擔,嚴重恐導致心衰竭。至於主動脈瓣膜逆流原因?李禎元認為,有可能是因瓣膜老化、鈣化,甚至是因主動脈擴大、有瘤,才讓瓣膜關不緊,從趙少康的敘述,至少進行了主動脈置換手術,也換了瓣膜,並進行了冠狀動脈復位術,這樣大規模手術,一定是鋸開胸骨、複雜度極高的手術,胸前至少留15公分以上的疤痕,說是比換心手術難度還高,算是貼切的。李禎元還表示,舒張壓低有可能意謂老化、感染、內分泌失調、出血、脫水、藥物或是主動脈逆流所致,建議需釐清原因,若是收縮壓高、舒張壓低,這仍歸類為高血壓,要以藥物控制,若是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還合併有喘、水腫等心衰竭症狀,恐需積極治療,甚至評估是否有開刀適應症。另外,蘇清泉在臉書以「心臟開刀要趁年輕」為題發文指出,當他得知對方心臟略有不適,早就建議要及早檢查、及早治療,趙少康很明顯聽進去了,做了完整的檢查,也在名醫魏崢院長的細心手術下完成「開心」,恢復情況良好,近日出院,很為他高興。蘇清泉表示,台灣醫術發達,心臟手術更是世界一流水準,但雖然如此,心臟要開刀仍有不小風險。他還舉了一個例子,安泰醫院有位高齡86歲的女性患者開了心臟瓣膜手術,手術整個過程堪稱順利,但也讓團隊耗盡心力,身為心臟外科醫師,臨床上遇到應要開刀的患者,蘇清泉都會勸對方愈早開刀愈好,而趙少康也留言回應,「謝謝清泉兄專業建言,目前已經無恙,有病真的不要拖」。
廚師腹脹燒到38度!送急診竟「快洗腎」 醫示警「這疾病」易被輕忽:今年7例
57歲林姓男子是一名廚師,有高血壓並接受藥物控制,不過從今年1月中旬起發燒到38.1℃、有畏寒現象、輕微腹脹,除此外並無其他症狀,也沒出去旅遊、或接觸動物、家人同事也沒群聚現象,因症狀愈來愈嚴重,於是前往北市聯醫急診就醫。經檢查,醫師表示,是鉤端螺旋體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指出,林男當時血氧飽和度97%、體溫35.4℃、脈博99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93/50 mmHg,急診發現其腎功能很嚴重,肌酸酐8.1 mg/dl,已到了要洗腎的程度,同時有泌尿道感染、低血壓、肝功能異常、肺水腫併發急性呼吸衰竭現象,因病情病危,於是安排住院至加護病房。經過檢查,林男被診斷出是鉤端螺旋體感染。王登鶴說明,鉤端螺旋體為細桿狀螺旋型,主要宿主包括鼠、犬、豬、牛、羊、馬等動物,為人畜共通病,感染症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好發於熱帶地區,發生國家遍及全世界,以中國大陸、韓國及東南亞病例較多,感染的病人其臨床症狀為高燒、全身酸痛、乏力、結膜充血、淋巴結腫大,重者可併發肺出血、黃膽、胸膜炎和腎衰竭。王登鶴表示,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病原會存在於動物的腎臟或生殖器官中,造成慢性持續感染,進一步污染水源、土壤等周圍環境,再伺機經由動物皮膚傷口、結膜與被污染尿液或食物接觸而感染宿主,皮膚有傷口、戲水、接觸囓齒動物的人較易被感染,農夫、漁民、廚師、食品加工工人、污水或垃圾處理廠的工人都是易被感染的族群,嚴重時將有致命的可能性,死亡率高達5-10%。王登鶴示警,因鉤端螺旋體感染在台灣不常見,今年到5月中旬全台總共7例,容易被醫師輕忽,沒想到這個病而診斷延遲,導致病人死亡,因此提醒大家,在台灣對於發燒、肢體疼痛、或合併黃膽或急性腎衰竭的病人,鉤端螺旋體感染應該列入鑑別診斷,以免延誤治療的時機,導致病人死亡。
戒菸靠意志力成功率低 制定個人化計畫!成功率提升至少3倍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菸草中的尼古丁不但危害健康且具有高度成癮性,導致全球每年有超過 800 萬人死亡,死於二手菸暴露也達120 萬人。為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多元戒菸服務並免收戒菸輔助用藥的部分負擔,透過專業協助,讓戒菸成功率可大幅提升至少3倍。擺脫菸癮好幫手 戒菸服務機構吸菸者停止吸菸後的4~24小時可能會出現身體不適的「戒斷症狀」,包括煩躁、憤怒、焦慮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及食慾增加、變胖等,伴隨戒斷症狀會導致頭痛、頭暈、噁心、胸悶和喉嚨痛等情形,症狀在大約戒菸後第3天達到高峰。年近30歲的陳先生住在社區藥局附近,得知有戒菸治療服務,決定尋求戒菸幫助。最初選擇尼古丁咀嚼錠幫助戒菸,但藥師在衛教過程中了解陳先生職業是廚師,使用咀嚼錠來控制菸癮在他的工作環境中並不適合。於是藥師重新評估情況,建議陳先生改用戒菸貼片。經三個多月的治療,陳先生成功戒菸,這段戒菸旅程不僅展示他的堅定決心,也突顯專業醫療團隊的重要作用。專業藥物及心理支持 有助成功戒除菸癮尼古丁成癮若僅靠個人意志力,戒菸的成功率約5%~10%,反之,若有專業的服務人員從旁協助,透過藥物控制及心理支持,可提高至30%的戒菸成功率。王先生30歲且菸齡約10年,曾經靠自己戒菸10次以上,但總是事與願違,不吸菸天數最長僅維持5天。他後來接受戒菸機構的專業協助,經過衛教師及醫師諮詢,開始使用戒菸藥物治療,逐步減少吸菸量,結果發現戒菸過程變得意外「輕鬆」,經過2次回診總共3次看診與衛教諮詢完成8週療程,至今仍未再復吸,成功戒菸。專業評估提供適量戒菸藥物 降低戒斷症狀不適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目前全台有約2,700家專業的戒菸服務醫事機構,包括醫療院所、各縣市衛生局(所)及社區藥局等,皆有提供戒菸服務,呼籲民眾可透過具合格戒菸服務醫事人員專業評估,提供適切適量的戒菸藥物,幫助降低戒菸時戒斷症狀的不適。
高血壓不治療恐「增加這風險」 研究證實:失智症緊接而來
高血壓不治療恐引發失智症!醫師指出,許多高血壓的研究顯示,如果好好控制血壓,上了年紀之後發生失智症情況會明顯減少,據研究顯示,40歲以前就有高血壓,50歲之後有可能發生認知功能障礙。根據《福斯新聞網》等外媒引述一項研究顯示,未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除了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外,還會有失智症及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會顯著增加。這項發表在《神經學期刊》的研究,透過研究人員對3萬1千名年齡平均為72歲的人進行了4年追蹤研究後發現,未經治療的高血壓者,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血壓正常的人高36%,這數據包括服用藥物的患者。根據這項研究作者、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倫農醫生(Matthew J.Lennon, M.D., PhD)指出,高血壓是「中風和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它可以透過藥物控制,從而降低個人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倫農醫生更補充,「我們的綜合分析研究了年長者,發現未治療高血壓確實可能增加的風險」。透過這項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年齡增長,治療高血壓仍然是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的重要因素,另外,美國稍早也有一項追蹤 30 年的研究顯示,若在 40 歲前就有高血壓的患者,來到50歲後,就有可能發生認知功能障礙,而且可以從醫學影像上面看到腦部的退化。據了解,失智症主要分為血管性的腦部退化、阿茲海默症,而高血壓確實會引發血管硬化、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腦部缺氧和認知障礙的情況,另據美國心臟協會表示,50%的高血壓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而降低血壓的兩種自然方法是定期運動,不食用含過多鈉的食物。放任高血壓不治療?最新研究指出,高血壓導致老人失智症風險。(圖/翻攝自X)
血型揭姦情!AB型老公愣抱「O型女兒」 妻認:是同事的種
屏東已婚男子阿國與妻子小萱(均化名)的女兒出生時,經醫院告知「血型有異」。阿國是AB型,小萱是O型,但女兒卻為O型,經阿國質問後,小萱坦承與公司男同事阿華(化名)多次出軌後懷孕,並且親子鑑定確認阿國與女兒並無血緣關係,阿國因此氣憤對小萱提告求償精神賠償50萬、聘金36萬,以及結婚給的金飾,屏東地院判賠30萬元為適當。據《中時新聞網》報導,阿國2022年10月與妻子小萱結婚,2個月後小萱懷孕。小萱產下女兒後,醫院卻告知阿國孩子「血型不正常」,指出阿國是AB型、小萱是O型,女兒的血型不可能會是O型。阿國質問小美後才得知她與公司同事外遇,多次發生性行為,而自己與女兒進行親子鑑定後亦確認無血緣關係,令阿國崩潰不已。阿國向法院指控,小萱的行為侵害他的配偶權,結婚後他為家庭的付出,以及在社會上與親友間的名譽地位受損,面對小萱外遇的事實,以及到小孩出生後才知非親生的打擊,讓他必須持續服用精神藥物控制嚴重失眠及工作情緒。阿國指出,小萱所為讓他無臉面對親友的詢問,且小萱完全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在雙方交談時還用詞尖酸,因此他請求小萱給付精神賠償金50萬元,並且須歸還婚禮聘金及小孩養育費用共36萬元,還有歸還他所贈與的結婚金飾(項鍊一條、戒指一只、手環一對)。小萱辯稱,她確實與同事有做出共同侵權行為,但阿國與同事阿華已達成和解,並定賠償阿國30萬元,因此她與阿華應分擔之損害賠償義務應屬各半。另外,阿國曾於舉行婚禮後2天以通訊軟體向特殊行業業者索取相關特殊服務的資訊,她更發現阿國多次前往酒店,由此足證阿國在婚姻存續間也有不忠情形。法官認為,小萱應賠償30萬元給阿國。另外,阿國主張小萱應返還聘金及養育費用共36萬元,以及婚禮贈與的金飾,小萱指稱「這些均是阿國道德上的贈與」,阿國並無返還之請求依據,且並未給付養育女兒的費用。法管審酌,依一般情況而言,婚禮之聘金及金飾是以預為結婚為前提,雙方原本已登記結婚,之後雖經調解離婚,也無返還聘金及金飾之依據。因此阿國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可上訴。
心房顫動中風率增5倍「胸悶頭暈要當心」 新治療手術僅需1小時
53歲任職於科技業劉先生罹患陣發性心房顫動,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智慧型手錶近一、兩個月監測顯示,心房顫動發作記錄每周持續增加至 10-15%,不時感到心悸且運動受到限制,轉至臺北榮總心臟內科就醫。於今年6月中接受最新脈衝場導管消融術(Pulsed Field Ablation, PFA),術後無任何不適,住院3天後即返家,定期追蹤近1個月,在智慧型手錶監測下,症狀大幅改善,未再出現心房顫動不適。臺北榮總心律不整治療暨研究中心羅力瑋主任表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年紀越大產生機會越高。依流行病學統計,約有1-2%的人患有心房顫動。常見的症狀包括心悸、胸悶、呼吸急促、頭暈或無力,然而有些患者並無症狀。心房顫動發作時,心房無法有效收縮,導致血液滯留,這些滯留的血液若形成血塊脫離心臟,可能會引發血栓。因此,心房顫動病人的中風機率是正常人的 3-5倍,且心房顫動亦會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應盡早就醫接受治療,不要耽擱。羅力瑋主任說明,除生活型態調整及預防風險因子,包括高血壓、肥胖、睡眠呼吸中止治療、戒菸、戒酒、運動等方面外,目前心房顫動的治療仍以抗心律不整藥物控制與心導管消融術為主。一般的治療共識,若病人的心血管合併症較多,特別是年紀較高的病人,傾向採用心律不整藥物控制為主。若病人相對年輕,或症狀明顯,抑是合併有心臟功能不佳的情況,則可考慮採用心導管消融術治療。目前國內常見的心導管消融術主要為射頻輻射燒灼術搭配3D立體定位技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或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Cryoballoon Ablation, CBA)。手術成功率方面兩者相仿,長期復發率約25-40%,有些病人可能會在手術後3至6個月內仍有症狀,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或再次電燒。臺北榮總心律不整中心引進最新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PFA),利用多個電脈衝點來釋放一系列持續數微秒高振幅電脈衝,因具有心肌組織的選擇性,在治療過程中可避免對周圍的組織造成損傷,減少過去心導管電燒消融手術可能的併發症,如肺靜脈狹窄、食道損傷及膈神經損傷等;手術時間由3至4小時縮短至1到2小時內,與其他電燒手術相比,兼具精確度高、不損害周圍組織、減少併發症、手術時間短等多項優點,安全性表現更佳,為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性治療手術新選擇。
「鬧鐘響」12歲童就尖叫抽搐 及時就醫逃過永久性腦傷
家中孩子有無意識暈厥或抽搐的狀況發生嗎?請不要輕忽!小涵今年12歲,平時清晨睡夢中會突然大叫且全身強直痙攣已長達2年,而且常常發生在鬧鐘響之後,今年初某天早晨又再次發作,媽媽原以為會像平常一樣自行恢復甦醒,但這次抽搐時間過長,媽媽立刻打119求救。緊急送醫後,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馬上發現小涵的心電圖QT波段明顯延長,且了解到家族有人早年猝死,因此懷疑為遺傳性心律不整。經基因檢測,診斷為「KCNH2基因相關的長QT症候群所誘發多型性心室頻脈」。在規則使用藥物及定期追蹤下,不再發作,小涵也健康地回歸校園生活。戴以信醫師表示,長QT症候群是罕見心律不整疾病,可能造成的基因突變約有15種,最常見的前3種為:KCNQ1_運動時發作、KCNH2_起床鬧鐘刺激發作、SCN5A_睡眠中發作。長QT症候群起因於心臟肌肉細胞表面膜電位離子通道異常,造成「早期後去極化」效應,進而產生誘發多型性心室頻脈,多半會以不明原因而導致暈厥,也可能會抽筋。小涵早上起床大叫及進入無意識全身痙攣發作狀態已持續2年,每次1-2分鐘後會自行甦醒,經基因檢測確認小涵為KCNH2基因突變,在送醫急救過程中,小涵開始出現「連續」多型性心室頻脈(電氣風暴),每次電擊後不到5分鐘又再次發作,短短40分鐘內給予7次電擊。因給予藥物無法改善,戴醫師緊急安裝葉克膜,並放置右心室導線進行過速激發(以更快速的節律來終止心室頻脈),又經15次電擊,小涵的狀況才穩定下來。因此醫師建議小涵服用藥物控制,並把手機與鬧鈴調整為震動,以降低誘發抽搐發作的因子。長QT症候群的治療常以「乙型交感阻斷劑」來降低交感神經活性,以降低發作機率,戴以信醫師指出,但若發生像小涵的嚴重電氣風暴,除了藥物積極治療外,還需放置「體內去顫器(ICD)」,以防在醫院以外的地方發作,可以立即電擊救回病人,甚至若電擊次數過多(如電氣風暴),還需實施交感神經阻斷術,提升發作閾值,減少發作機率。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病及超音波中心謝凱生副院長提醒,像小涵的案例,其實是很幸運的,加上媽媽及時察覺,後續醫療緊急救護人員處理得當,不然很可能會有喪失寶貴生命或導致永久性腦傷的風險。所以,當遇到孩童不明原因「暈厥」或「抽搐」,應盡速至醫療院所兒童心臟科就醫,檢查是否有尚未發現的心律不整,並接受適當的治療。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Tank消失多年現身剩57公斤 不找另一半「沒那個必要」
「Tank」呂建忠消失歌壇多年,終於將在6月8日於TICC舉辦「關於愛和勇氣,再出發」演唱會,今(5日)舉辦記者會,他在2014年與老婆離婚,問及目前身旁是否有人照顧自己?他表示:「對我來說家人比較需要陪伴關懷,對象就沒有積極去找。」即使有心儀的對象也不會去表白,「沒有那個必要了啦,重心不在感情上面,重心都在家裡。」Tank目前沒有想找另一半。(圖/焦正德攝)雖然沒有另一半,但Tank有寶貝女兒的陪伴,目前女兒已經12歲,苦笑說女兒雖然沒有很叛逆,但會比較在乎朋友,「小時候會讓我牽手,現在有朋友在的時候,就會刻意避開我。」他也說小時候女兒會聽他的歌,問及有沒有打算跟女兒合唱?他表示:「我在想能不能有這個機會,她唱的東西和我的類型完全不一樣,如果要挑戰需要時間磨合。」Tank因心臟問題,目前只剩57公斤。(圖/焦正德攝)被問到若是有人唱〈給我你的愛〉向女兒告白怎麼辦?Tank笑說:「我可能會飛踢吧,先看看這個人品格怎麼樣。」更希望女兒18歲才能談戀愛,他也說女兒比較不會說窩心話,「她表現出最真實的樣子給我看,有時候講這些我可能還會覺得有點肉麻,不是不想要她的關心,但我會覺得她只要過得很開心快樂,這樣就夠了。」Tank多年來飽受先天性心臟病之苦,目前還是會定期看醫生,「心臟就是這樣,如果要治療很難到痊癒,現在只能維持,用吃藥來維持狀況,因為心臟這個器官無法逆轉,只能用藥物控制。」此次現身他看起來瘦了不少,他解釋因為心臟的關係,需要吃利尿劑把體內水分排出,因此容易瘦,169公分的他目前約57公斤。
36歲男子夜間「頻尿」就醫 竟是嚴重糖尿病!因狂喝「1飲品」惹禍
在餐飲店工作的36歲王先生,近1年來頻尿,晚上常要起床好幾次,睡得極不安穩,就醫發現醣化血色素高達13%,已是非常嚴重的糖尿病,他卻不自知。血糖過高會出現尿糖 尿蛋白過高腎已受損衛福部彰化醫院家醫科醫師郭馨鎂說,第二型糖尿病年齡持續往下探,這起個案的王先生只有36歲,一開始因為頻尿前往泌尿科看診,但並非泌尿系統問題,轉介到家醫科,發現其醣化血色素(HbA1c)達到13%(正常值4.0~5.6%),而且已出現尿糖;微蛋白尿達42 mg/Dl(正常值小於30mg/dL)。郭馨鎂解釋,尿糖代表腎臟的腎絲球過濾液的糖過多,腎小管無法全部吸收,由尿液排出,通常血糖過高會出現尿糖;尿蛋白過高,代表腎臟受損,無法好好留住蛋白質而隨尿液排出。也就是說,這起個案的糖化血色素非常高,確診為糖尿病,而且已經嚴重到開始破壞腎臟。遺傳及肥胖體型高風險因子 喝含糖紅茶、少喝水也是肇因個案管理師邱小佳表示,在餐飲店工作的王先生,白天很少喝水,渴了就喝店家免費提供給顧客自取的含糖紅茶,這樣最省事,而且還會在下班帶回家喝,長期少喝水,以喝含糖飲料為主。 郭馨鎂指出,王先生有家族糖尿病史,其祖父及爸爸都是糖尿病患者,加上他飲食沒有節制,愛吃炸物,以含糖飲料當水喝,而且他的身材高大,體重達110公斤,屬肥胖體型,這些高危險因素釀成不到40歲就糖尿病,其來有自。糖胖症血糖難控制 器官病變機率高郭馨鎂說,根據統計80%的第二型糖尿病者有肥胖或體重過重的問題,被稱為糖胖症(Diabesity),王先生屬於糖胖症,這種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較高,必須更嚴肅面對。日常這樣做 控血糖、減少腎傷害邱小佳表示,經過衛教後,王先生除了藥物控制,也同時改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每天喝3000毫升以上的水,每天下班運動,嚴格執行飲食管理,規律作息,如此才比較可能控制血糖,也才能減緩腎臟的傷害。
獨家/林采緹不捨愛犬罹肝癌 半年砸14萬幫續命
「真人版蛇姬」林采緹家有11歲西高地白梗「拉拉」,經常出現在她的社群,時報周刊CTWANT過去直擊她與男友晨泓軍的約會日常,拉拉也都扮演著「見證戀情」的重要角色;拉拉外表看來雖然頭好壯壯,但據悉愛犬在半年多前罹患肝腫瘤,這段時間都在努力吃藥治療,林采緹難掩哀傷表示:「前幾天拉拉突然狀況惡劣,白天在家幾乎不太走動,但一到夜晚又不睡覺走來走去,我就陪著牠失眠到早上,後來去醫院檢查已經有腹水了」,對於拉拉狀況惡化苦撐病痛非常不捨。林采緹當年因Cosplay《海賊王》動漫角色蛇姬一戰成名正式踏入演藝圈,她感性表示:「拉拉現在11歲大,我從3個月大開始養,牠算是見證了我在演藝圈從剛出道拍寫真到現在所有的一切。」會發現愛犬罹癌,是去年某日發現一向乖巧的拉拉在家突然尿失禁,送醫檢查發現是肝腫瘤,「當下問醫生大概還有多久時間?對方說大概半年到1年,而且腫瘤已經散佈了」。林采緹當年因Cosplay《海賊王》動漫角色蛇姬一戰成名正式踏入演藝圈。(圖/報系資料照)對於愛犬不幸罹癌,這段時間林采緹每隔兩周就帶著拉拉去醫院照X光、加照超音波檢查,持續吃藥治療等等,7個月就砸下超過14萬元醫藥費,只希望牠能撐過去,下周還要轉診到台大,看到拉拉她不捨地說:「當下心情有嚇到,就覺得天啊!真的很難過,之後開始用藥物控制,一開始牠狀態都還很好,還可活蹦亂跳,所以我心裡覺得牠應該還可以活很久很久。」去年因拉拉在家突然尿失禁,送醫檢查發現是肝腫瘤。(圖/侯世駿攝)林采緹說這段時間經常帶著小孩跟拉拉一同到戶外玩耍。(圖/侯世駿攝)不過拉拉卻在上周病情突然急轉直下,林采緹說:「前幾天突然一瞬間的惡化,在家裡很容易就走不太動、也跳不上沙發了,我發現牠腿怎麼突然軟掉了,而且平常牠都會在床上睡得好好的,當天晚上卻一直不睡到處走來走去。」上周將拉拉轉院到台大評估病況,「這幾天看到牠虛弱的模樣就忍不住會落淚,我一直跟牠講話、多抱抱牠,還是很希望牠能好好活下去」。對於拉拉的身體狀況日漸惡化,林采緹表示自己已經做好最壞打算的心理準備,但心中仍是非常不捨。(圖/侯世駿攝)林采緹原本把拉拉當公主養著,後來覺得只要牠開心,想怎樣都好。(圖/侯世駿攝)林采緹表示雖然已經做好最壞打算的心理準備,但當看到拉拉很疲憊的樣子,還是會很心疼,「這是每個人事物都要必須面對的課題,只要一想到拉拉的身體狀況,我隨時都很想哭,因為我人生還沒有經歷任何的生離死別,看到拉拉這麼不舒服,就會覺得『天啊!真的很心痛牠要承受這些』。」本刊去年獨家披露林采緹與晨泓軍的戀情,兩人相處過程中幾乎每個片段都有拉拉參與。(圖/本刊攝影組)她透露這段時間經常帶著小孩跟拉拉一同到戶外玩耍,「其實我以前很宅是宅女,自從有了小孩之後就必須常往戶外跑,台北附近所有的公園我大概都去過了,發現帶毛孩出去牠們的心情也會變好」,笑說以前對拉拉就像是對公主一般的照顧,「但後來只要能讓牠開心,要玩泥巴就泥巴、要玩水就玩水,回家再清理乾淨就好」。
吃癲癇藥開車撞超商 「無辜婦慘死」他願賠百萬求輕判…1原因惹怒法官
新北市1名林姓男子去年4月服用癲癇藥物後,駕駛凱迪拉克上路,途中副作用發作導致嗜睡,失控撞進板橋區互助街上1間超商,造成1名68歲婦人捲進車底慘死。法院審理期間,林男雖表明願意賠償,盼與死者家屬達成和解,態度卻相當消極,對家屬不聞不問,二審遭依過失致死罪加重判處1年6月徒刑。判決書指出,林男明知患有癲癇症,於癲癇發作時會呈現數秒意識不清之症狀,且其所持續服用約1年期間之癲癇藥物「帝拔癲」之副作用為疲倦或嗜睡,仍於112年3月4日7時6分許服用藥物後約1小時駕駛自用小客車,因副作用發作以致貿然撞擊超商,波及正在等計程車的楊姓婦人,致被害人死亡。檢方指出,林男雖於現場接受調查,惟難認有何悔意及主動接受刑罰之意,且於後續偵審期間,對家屬均未主動聞問,盼高院從重量刑。林男辯稱,他已坦承犯行,並於一審期間表明願意先賠償新臺幣10萬元,然遭告訴人拒絕,可見被告已盡力補償,他也願意提出100萬元作為補償,希望法院從輕發落。高院認為,被告過失駕車之行為導致被害人當場慘死,使一個完整家庭破碎,犯行難謂輕微,且被告犯罪後,雖一再表示願意和解,然案發迄今其個人並未對告訴人或被害人家屬賠償,或盡力彌補家屬所受之損害,原審在適用自首規定減輕其刑後,僅對被告量處有期徒刑10月之刑度,實屬過輕。高院審酌,被告明知其患有癲癇疾病,且須服用藥物控制病情,極有可能於駕駛車輛之際因藥效或發病而失去駕控車輛能力,卻仍駕駛車輛上路,不僅危害自身安危,亦嚴重漠視其他用路人之生命、身體安全,所造成之損害至鉅,另衡酌被告犯後態度,依過失致死罪加重判處1年6月徒刑;仍可上訴。
肥胖加上慢性病纏身 「減重藥物控制食慾」他成功找回健康
35歲男在科技業工作,因工時長、缺乏運動,導致身形肥胖。最近員工體檢結果顯示空腹血糖和三酸甘油脂偏高,肝指數也異常,就醫診察發現他的體重112公斤,腰圍超過100公分,血壓稍微偏高136/86 mmHg,確定診斷為代謝症候群,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患有重度脂肪肝。多元方法應對肥胖 全方位減重有攻略A男曾多次嘗試減肥但成效不彰,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吳尚賢建議,規律運動及調整飲食,並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准的減重藥物控制食慾及降低飢餓感。A男藉著藥物和重新塑造的健康生活型態,在三個月內成功減掉五公斤,血糖和肝指數異常也有所改善。吳尚賢醫師強調,減重的基本原理來自於能量的負平衡,亦即消耗的能量多於攝取的能量,一個全面的減重計畫應包含飲食控制及運動。飲食降低能量攝取,減少高醣、高油脂的食品,增加蔬果與高纖全穀來提供飽足感,盡量避免含糖飲料和精緻甜食;運動方面建議達到每週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兩者都對健康有顯著益處。減重藥物「腸泌素製劑」 有效控制食慾吳尚賢醫師指出,衛生福利部近年核准的減重藥物腸泌素製劑成為食慾控制困難者的救星。腸泌素是由腸道分泌的賀爾蒙,除了能增加餐後胰島素分泌來改善血糖控制,也會減緩胃排空跟刺激大腦產生飽足感,幫助減少進食量。此外,針對嚴重肥胖的病人,減重手術也是一個快速有效的方法,目前健保署核可的適應症為BMI≧37.5 kg/m2,或BMI≧32.5 kg/m2且合併有高危險併發症(如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呼吸中止症候群等)。肥胖與許多慢性疾病相關 搭配生活習慣調整避免復胖吳尚賢醫師醫師表示,肥胖不僅是一個外在美問題,更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肥胖與許多慢性疾病相關,積極改變生活型態對於肥胖病人帶來健康益處不言而喻。對已出現併發症的肥胖病人,透過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評估使用減重藥物,搭配飲食調整和運動,通常有良好效果,但藥物建議持續至少半年以上,停藥之後也應盡量維持調整過後的健康生活,減少復胖機會,為健康保駕護航。
41歲男「月減40公斤」甩掉糖尿病 達文西手術
41歲鍾先生罹患糖尿病三年,體重113公斤,BMI42,退伍後體重持續增加,進而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白天精神狀況,希望藉由減輕體重改善症狀並脫離糖尿病藥物控制,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減重外科李威傑醫師,一年前透過達文西減重手術已減去40公斤,目前體重維持在72公斤,並且在手術後三個月糖化血色素從原先的7.2%降至5.8%(正常值4-6%),從手術後當天一直到現在無需再使用糖尿病藥物。李威傑醫師表示,糖尿病最大的危險因子就是肥胖,因此肥胖控制對於糖尿病治療而言扮演極關鍵角色,而亞洲人BMI≧25就應視爲肥胖症,BMI≧27.5者建議執行代謝減重手術。達文西手術節省外科醫師的體力,讓術後恢復更好,也可縮短手術時間,目前已執行達文西減重手術成功治療12位糖尿病患,提升生活品質。李威傑醫師指出,以減重手術治療糖尿病是近年來醫學科技的重大突破,2017年曾被美國列入當年十大重大醫學科技突破之一,而台灣健保局也已對BMI32.5以上之糖尿病治療給予給付。今年4月出版的《Obesity Reviews》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減重手術與糖尿病治療相關研究的分析,研究期間涵蓋了過去25年(1998至2023)所有發表的相關醫學論文,結果列出全世界此領域突破貢獻的10大學者,其中台灣李威傑醫師名列全世界第二,其他九名學者均為美國及歐洲等國的知名學者,李威傑醫師是唯一亞洲本土的學者。過去25年,李威傑醫師一共發表77篇相關論文,被引用3519次,僅次於美國的菲律普.蕭爾(Philp Schauer)教授的81篇。
體育老師指關節劇痛無法運球! 就醫檢查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搞鬼
澎湖一名年輕體育老師某天發現指關節劇痛,無法正常運球。起初他自己以為是運動傷害,前往復健科求助,卻多次求治未果,深入檢查後才發現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蔡長祐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病初期經常被誤認為是運動傷害或關節退化,因而錯失黃金治療期。他提醒,為了避免關節持續惡化,會先以免疫調節藥物來治療,若病情未獲得良好控制,則會評估以「生物製劑」介入。這名體育老師就是在生物製劑治療1至2個月後,症狀才得以緩解,目前已恢復體育教學工作。好發族群別輕忽!「女性」患病率更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較能確定的是「基因」為罹患該病症的主要因素之一。蔡長祐主任表示,一般而言,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年紀約為於三十至五十歲,但也有十幾歲就發病的案例,且「女性」的發病率為男性的三到四倍,因此如果親人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史,就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蔡長祐醫師表示,患者在半夜時「腫瘤壞死因子」(TNF)等細胞激素分泌量最多,這些因子容易導致發炎反應,讓患者在早上起床時會有關節僵硬、紅腫熱痛的症狀產生。他提到,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好發於四肢周邊關節,且為對稱型態。因此一旦民眾發現手指或是腳趾關節有對稱性的疼痛,而且日漸加劇,就要儘快就醫做檢查。而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的骨骼傷害往往為不可逆,倘若錯過黃金治療期,即便以藥物控制了病情,若關節變形骨頭破壞仍無法挽回。類風濕因子輔助診斷 多種治療選擇有效控制病情目前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依據是透過抽血檢查,檢測體內的類風濕性因子及抗環瓜胺酸抗體、白血球數量與血小板數量,並搭配超音波與X光等影像工具來判斷發炎與骨骼破壞程度。蔡長祐醫師提到,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是採用「金字塔型」或是「倒金字塔型」的用藥方針,近年來則改為「組合型治療法」,以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與口服免疫調節藥物交互使用。但此方式的效果仍然有限,而且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伴隨「月亮臉」、「水牛肩」、「骨質疏鬆」等副作用,所以後來採用新一代的生物製劑或是小分子標靶藥物,例如「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Anti-TNF),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炎路徑能有效被阻斷,讓病情達到更穩定的控制。蔡長祐醫師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不可逆,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在現今多元進步的治療方式下,患者若遵循醫囑、勿自行停藥,也能成功控制病情,將其視為慢性病來處置。
金智媛《淚之女王》絕症不用去德國 坐2.5小時飛機來台就有救
由金秀賢、金智媛主演的人氣韓劇《淚之女王》,28號迎來大結局,一舉衝出24.85%的高收視率。劇中女主角洪海仁(金智媛飾)因罹患罕病「雲狀細胞瘤」,與夫婿白賢祐(金秀賢飾)遠赴德國進行「聚焦超音波與微泡治療」。然而現實生活中,洪海仁只要坐約2.5小時的飛機抵達台灣,就有可能得救。據《民視新聞網》報導,Netflix熱播劇《淚之女王》中,女主角洪海仁因罹患罕病「雲狀細胞瘤」,生命僅剩3個月,須遠赴德國進行「聚焦超音波與微泡治療」。然而現實世界中,此疾病在世界上僅有三國在做臨床試驗,其中一國就是台灣,而且目前已經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為腦疾患者帶來福音。更有趣的是,在做臨床試驗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台灣、加拿大與法國,意味著海仁就算去了德國大概也要無功而返。長庚紀念醫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魏國珍表示,戲劇中腦疾「雲狀細胞瘤」應是架空疾病,這類病症實際名稱為「膠質細胞瘤」,會因腫瘤位置不同產生不同症狀,從記憶力差、手腳麻痺,到喪失語言功能、視力模糊、頭痛皆有可能。每年每10萬人中,就有約6人罹患。魏國珍教授表示,過去膠質細胞瘤患者手術後,還需透過藥物控制腫瘤復發,但現在利用「聚焦超音波治療」,精準定位,讓微氣泡震鬆腦血管壁,打開血腦屏障,化療藥物就能有效進入腦組織來治療。魏國珍教授還表示,其他的腦部疾病,經過聚焦超音波的治療,打開血腦屏障之後,可能也會對神經局部環境有影響,退化性疾病或是失智症可能都有治療的效果。消息經媒體曝光後,引起眾多劇迷討論,有網友表示:「編劇沒有唬爛耶,實際真的是用超音波做手術治療,之前一直以為是編劇瞎掰出來的」、「靠腰,金秀賢都沒有打電話給長庚」、「我有幻想金智媛來林口長庚治療的樣子,後來想想還是算了,感覺智媛走一走就會撞到來醫院的阿公阿嬤。」還有網友表示:「這就跟每天三立8點檔一樣,每次都說要去美國治病,明明台灣醫療就很厲害。」
吹牛老爹性醜聞連小賈斯汀也淪陷 舊片被挖1句話疑他被潛規則
美國饒舌大咖「吹牛老爹」 (Diddy)近日陷入性侵風波,他的前女友卡西(Cassie Vcntura)提告指控他長期性侵與施暴,還用藥物控制受害者,甚至威逼受害者與其他男性發生關係,除此之外,吹牛老爹的醜聞還疑似扯出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有人挖出陳年舊片,懷疑當年15歲的小賈斯汀疑似被潛規則,吹牛老爹稱兩人會共度48小時,並表示「這絕對是一個15歲少年的夢想」,雖未透露具體的行程和活動,但已讓外界覺得「怪怪的」。影片中「吹牛老爹」提到,將和當時未成年的小賈斯汀一起度過48小時。(圖/翻攝自Page Six)有網友挖出吹牛老爹和小賈斯汀過去的影片,在影片中,吹牛老爹表示和小賈斯汀(當時未成年)將一起度過48小時,但沒透露具體的活動,只是神秘兮兮說,「這絕對是一個15歲少年的夢想」。多年後出現另外一段影片,小賈斯汀在公開場合同台吹牛老爹,吹牛老爹稱小賈斯汀都不跟他們一起玩,但小賈斯汀看起來很緊張,甚至被吹牛老爹問怎麼不打電話給他,肢體語言看出很彆扭,回答也很簡短想趕快結束話題的樣子。小賈斯汀看起來很緊張。(圖/翻攝自Page Six)儘管影片無法證實吹牛老爹是否對小賈斯汀潛規則,但廣大網友都很心疼小賈斯汀,也紛紛痛批吹牛老爹的舉動讓人不舒服,「看完影片真的覺得吹牛老爹不太OK」、「吹牛老爹太誇張…演藝圈潛規則好恐怖…」。前女友卡西提出訴訟,指控吹牛老爹長期性侵與施暴,並用藥物控制女方,甚至被威脅與其他男性發生關係,並在旁邊錄影觀看。(圖/達志/美聯社)原名肖恩康布斯(Sean Combs)的吹牛老爹,雖然多次陷入法律風波,但他自1990年出道以來,一直是音樂界的霸主,根據報導,他2週前在邁阿密和洛杉磯的住所被國土安全部突擊搜查,兩個兒子賈斯汀(Justin)和金恩(King)疑似被上銬帶走,報導指出,這與一項性交易調查有關,不過至今尚未證實目標是否為吹牛老爹。這位美國饒舌大咖還遭前女友卡西提出訴訟,指控他長期性侵與施暴,並用藥物控制女方,甚至被威脅與其他男性發生關係,並在旁邊錄影觀看,他至今矢口否認,但3月底開始接受警方調查。CTWANT關心您,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有家暴事件請撥打113保護專線。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應推定其為無罪。
47歲男血壓失控引發腦中風 ROSA手術精準抽吸血塊
47歲的鄭先生在去年10月下旬出現莫名持續頭暈及嘔吐的症狀,嚴重時甚至頭暈目眩跌倒,儘管當時有去醫院檢查,卻無診斷出任何異常,10月底時突然出現左上肢無力偏癱、說話口齒不清等症狀,所幸當時正在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看診,醫護人員察覺異狀後立刻送鄭先生去急診,緊急安排腦部電腦斷層,發現是出血性腦中風,會診神經外科並轉入加護病房,經處置後,於11月中順利出院。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顯中表示,鄭先生為自發性出血性腦中風,經電腦斷層檢查,本次出血位置在腦部基底核區域,血塊大小雖不需要緊急開刀,但仍持續對腦組織造成壓迫,與家屬溝通討論後,決定先用降腦壓及降血壓藥物控制,並於11月1日進行ROSA機器人立體定位血塊抽吸手術,在機器人精準定位的輔助下,順利抽出血塊。兩天後鄭先生的上肢功能就逐漸恢復,講話口齒也變清晰,並於11月21日順利出院,開始展開復健療程,1月底時可自行至診間回診,如今恢復狀況相當良好。陳顯中醫師指出,在台灣,腦中風大致可分為出血性與梗塞性兩種,其中出血性的占比約莫三成,依病人出血大小、損傷區域會有相對應的治療策略,但主要還是在血壓及腦壓控制,減少再出血的機會,而腦傷嚴重程度、後遺症也因此有所不同,因此,後續三至六個月的黃金治療期間也得持續復健。陳顯中醫師表示,鄭先生屬於高血壓性腦出血,是最常見自發性腦出血的主因,與本身體質,或血壓控制不佳相關,初步判斷,早先的頭暈、嘔吐也可能與血壓控制不當有關,這次手術能順利完成並在短時間內復原良好,真的相當幸運,也建議鄭先生務必遵守醫囑控制血壓,避免二次中風。根據統計,腦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十大死因前段班,也是國人失能的主因,平均每年奪走一萬人的性命,也同時影響著無數的家庭,為避免陷入「一人中風、全家發瘋」的窘境,民眾除透過「微笑、舉手、說你好,有問題快打119」的口訣來提升對腦中風的警覺外,更得重視自身健康,從防止腦中風發生做起。雖然腦中風往往來得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但卻能透過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型態來預防,實行「少油、少鹽、少菸酒、多運動」,有三高病人要定時服藥及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等,家中如有相關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有長期頭痛、頭暈或其他神經學症狀,建議前往神經外科門診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食安連環爆3/日本紅麴風暴釀4死 燒到台灣?食藥署坦承使用同批原料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食品風暴持續擴大,截至29日已有4人死亡,114人住院。台灣也傳出疑似案例,高雄一名70歲婦人去年3月開始服用大醫生技的「紅麴膠囊」,2個月後出現急性腎臟病需洗腎,食藥署表示婦人服用的紅麴膠囊是使用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是否因此導致腎功能惡化,仍需進一步釐清。另外,日本知名味噌製造商「丸米」也傳出疑似混入蟑螂殘骸,台灣也有相關產品輸入,邊境也採檢到一批日本秋刀魚乾含有一級致癌物,已全數退運銷毀,未流入市面。小林製藥在28日舉辦的股東大會上坦言,去年4到12月生產的紅麴產品中,可能混入了「未知成分」,因此導致使用者出現腎臟疾病。根據《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29日表示,小林製藥紅麴保健品中驗出的不明物質為軟毛青黴酸,是青黴菌中衍生而出的天然化合物。目前不清楚產品為何會含有這種物質。而這種物質具有抗生物質的特性,「毒性相當高」且效果幾乎可以到抗瘧疾的程度,目前仍不知道如何影響腎臟。根據富士電視台報導,一位45歲男性因膽固醇高,從今年1月起每天服用小林製藥的紅麴保健食品,2個月後再抽血檢查,竟發現腎功能急速惡化,被醫師告知「如80多歲老人的腎」。日方目前已有26家業者、49項產品啟動自主回收。我國食藥署也指出,國內有兩家業者進口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其中「三合興產驗股份有限公司」由新北市衛生局預防性封存紅麴原料共405.7公斤;「和司特股份有限公司」由台中市盤點其39家下游業者及少量自用,總計3120公斤已預防性下架。包含上述2家業者在內,目前共有31家業者自主通報使用到相關紅麴原料提供消費者「退換貨服務」。由於部分產品有不同批號或製造日期,目前總共123件產品啟動預防性下架,食藥署已將資訊公告在官網,提醒民眾避免食用或購入。(https://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2919)。紅麴屬於發酵食品,是利用蒸熟的米飯經由紅麴菌發酵所製成。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紅麴菌的代謝物天然紅麴色素、水解酵素等等,被認為能降膽固醇、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成為受歡迎的保健食品。但紅麴發酵過程中也容易遭橘黴素汙染。藥師沈采穎表示,如果大量吃下橘黴素超標的紅麴,可能會損害肝臟、腎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許多民眾吃紅麴產品的目的是降血脂、降膽固醇,但其實應該先飲食控制、適當運動,如果效果不佳再用藥物控制,例如降膽固醇藥物Statins。沈采穎說,研究顯示,藥物能降低38%的高血脂,而魚油只能降低3.4%的高血脂、薑黃是1.3%、紅麴是6.6%,相較之下,保健品的效果並不好。食藥署指出,國內有兩家業者進口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分別是「三合興產驗股份有限公司」、「和司特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皆以預防性封存與下架。(圖/台中市食安處提供)顏宗海則提醒,紅麴產品基本上是安全的,但如果民眾有服用慢性病藥物,就要當心,因為紅麴產品跟很多藥物會有交互作用,會增強藥的濃度,例如紅麴產品不能跟Statins的藥一起吃,否則容易導致肝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的風險,其他一些降三酸甘油脂的藥物也不能和紅麴產品一起吃。日本食安問題連環爆,知名味噌製造商「丸米」也傳出疑似混入蟑螂殘骸,緊急回收10萬多件商品。食藥署3月26日證實國內有輸入同製造廠的味噌產品約3.25公斤。食藥署指出,依《食安法》第7條第5項規定,將請業者落實自主管理與自主通報。同樣在3月26日,食藥署公布的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當中,也有一批從日本進口的秋刀魚乾,被驗出一級致癌物苯駢芘超標,達80.6µg/kg,超標近40倍,全數50公斤,依規定退運銷毀,未准予進入國內市場。食藥署提醒,民眾若業網購或出國時,應避免購買以上產品,也要避免食用。
移工之子2/怕被雇主開除不敢認懷孕 女移工請假南下立刻生孩當媽
台灣移工數量截至2022年已突破72萬大關,有不少移工來台後懷孕生子,但孩子往往受限於台灣「屬人主義」的規定而淪為幽靈人口,無法享有健保與就學權利,就連懷孕都得藏著掖著,因為只要被發現懷孕,通常就會遭到雇主無情解雇,直接失業,甚至被迫成為逃逸移工。本刊調查,儘管台灣《勞基法》明確規定,雇主不得因受雇者結婚、懷孕、分娩或育兒等將其解雇,但根據監察院近年的調查報告卻指出,現實中不少女性移工仍因為懷孕而遭雇主強迫終止契約、遣返回國,有的還被要求須向仲介支付違約金,顯示法律與現實面的高度落差。監委王幼玲(右)、王美玉(左)曾針對「女性移工在臺懷孕生子的處境與政府機關保障措施執行現況問題」進行調查,並對勞動部提出糾正。(圖/資料照)財團法人台灣關愛基金會(下稱關愛之家)主任王冠婷表示,大部分在台懷孕的移工,懷孕都是意外,甚至有部分移工因為母國法律或是宗教信仰影響,一旦懷上就只能生下,還有部分人直到羊水破了才發現懷孕,儘管在台懷孕生產必須隨時面對可能遭到解雇遣返,後續撫養孩子也是一大問題,但幾乎沒有母親會願意放棄孩子,「大部分從沒想過不要小孩」。關愛之家早年主要收容愛滋寶寶,但隨著醫療藥物的進步,愛滋寶寶的數量不但減少甚至可以用藥物控制,關愛之家的收容對象也從愛滋寶寶逐漸轉為非本國籍兒少,所謂「黑戶寶寶」就是他們照顧的主要對象之一,也曾經接觸照料過超過800名非本國籍兒童。 位於台北的南港關愛之家最多可以收容54名兒童,其中12名為非本國籍孩童。走進0到2歲幼童樓層時,一群連話都說不清楚的幼童,好奇地睜大雙眼不斷打量著外人,還有一群寶寶迅速爬到門前,不斷拍著門前的玻璃,試圖吸引來人注意,有一名幼童皮膚相較於其他幼童黝黑不少,有雙水汪汪大眼,嘴裡還咬著奶嘴。關愛之家至今已服務過800名非本國籍的孩童,並希望有關單位能多加宣導,讓孩子的父母不要因為怕被遣返而害怕就醫,導致病情越拖越重。(圖/示意圖,與本案無關/翻攝自關愛之家臉書)王冠婷在一旁介紹說,他叫小北,今年2歲,媽媽是合法印尼籍看護工,但小北媽媽在懷孕期間,雇主完全並不知情,有一天小北的媽媽向雇主表示要請假下台中,等到雇主再收到通知,竟是小北的媽媽在醫院生下一名男嬰。社會局獲報後緊急介入,將小北交由關愛之家安置,也從旁輔助小北的媽媽進行加保居留與健保等申請,等到媽媽工作穩定後,再讓媽媽將小北接回撫養,只是這一等,小北已從3個月大變成2歲。王冠婷表示,小北已經算是比較幸運的存在,能在第一時間就被轉介進入機構,而不是成為社區裡面的黑數,生病了無法就醫,直到病況惡化至難以想像的程度才浮上檯面,希望有關單位能再加強宣導,讓移工和孩子不要因為擔心被遣返而不願就醫,導致病情越拖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