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隔離
」 確診 隔離 陳時中 解隔 新冠肺炎中年婦確診新冠後咳嗽不止!以為「長新冠」 就醫檢查竟罹肺癌
51歲陳女士去年底確診新冠肺炎,解隔離後原本的咳嗽經藥物治療,不但未緩解還咳的更嚴重。今年初前往臺中醫院經過一連串檢查,竟發現右胸有顆早期肺癌,經緊急會診胸腔外科醫師手術切除惡性腫瘤,術後久咳症狀明顯改善,目前門診持續追蹤中。誤認「長新冠」 主婦不菸酒罹肺癌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如指出,患者是家庭主婦,不菸不酒也沒有肺癌家族病史,她到院時抱怨,去年底確診新冠肺炎時僅輕微咳嗽,但解隔離出關後卻持續咳不停,她以為是大家口中的染疫後遺症「長新冠」,沒想到吃藥都不見改善還越咳越嚴重,只好到醫院求助醫師。醫療團隊幫她進行胸腔聽診等檢查正常,經開立解咳藥物後症狀也有緩解,原本以為只是單純「長新冠」,卻在進行胸部X光檢查後,意外發現右肺疑有一個約1.5公分之不規則狀結節,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攝影與切片檢查,確診為肺腺癌。持續咳嗽治療未改善 超過兩周應至胸腔內科檢查 陳信如表示,新冠疫情雖已解封,但染疫後卻仍有部分患者久咳不癒,臨床上統計,約有15%~20%民眾,染疫解隔後一個月仍會出現疲憊、久咳不癒、呼吸困難等症狀;染疫後一年仍有2.5%仍持續出現久咳不癒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由於久咳不癒原因很多,陳信如主任提醒,確診新冠肺炎後,若持續有咳嗽症狀經藥物治療超過兩周仍未改善,建議立即至胸腔內科就醫進一步檢查,找出病因,才能及時對症下藥,避免延誤治療。精準醫療技術治療 早期治療預後較佳臺中醫院院長黃元德表示,這幾年肺癌已成為台灣男女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為了全方位照顧患者,該院已導入精準醫療技術,肺癌患者可選擇微創手術、標靶、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提高治療效果,尤其國健署已提供一等親有肺癌家族史的民眾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該院近年因此發現多名早期肺癌患者,呼籲符合資格民眾前往醫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遺憾。
教部公布開學防疫措施 取消口罩令「仍可自主佩戴」
隨著暑假即將進入尾聲,中小學將於30日正式開學,教育部也公布了高中以下校園防疫指引,屆時校園室內、室外得自主佩戴口罩,如篩檢為陽性但屬輕症、無症狀者、自主管理期間有症狀者,建議在家休息,請假則回歸各學校規定。中重症者則依規定進行隔離治療,解隔離後才可入校。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表示,不分學生還是教職人員,凡需入校者必須完成「接種第一劑疫苗滿14日」、「未滿14日或未接種者,必須要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額溫≥ 37.5度、耳溫≥ 38度、急性呼吸道感染者禁止入校」。而在校園口罩佩戴方面,校園室內、室外得自主佩戴口罩,但如有發燒、呼吸道感染症狀、人潮擁擠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方場所、搭乘校車等專屬交通工具時,建議全程佩戴口罩。而學校健康中心屬於醫療照護機構,必須依規定全程佩戴口罩。如不幸遭感染,輕症、無症狀者,則依衛福部最新規定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有症狀時在家休息,外出全程佩戴口罩。且勿參加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與他人近距離接觸之活動。而學校請假方面則依各學校規定。中重症患者則須依最新規定進行隔離治療,直至符合解除隔離規定後,方可入校。而學生在隔離期間的隔離假不列入出缺勤紀錄,也不得減扣評量成績。教師如因中重症進行隔離治療,所遺留課務則由學校協助排代與支付鐘點費用,同時請假也不列入考核。
輕症免隔離3/20上路 「這幾天確診」仍需關滿5天…新制曝光
隨著疫情趨緩,各項防疫政策也慢慢開放。自3月20日起,實施輕症免隔離,但考量到新舊制交替,因此「這幾天」確診的民眾,仍適用5+n規範,必須隔離滿5天,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也針對相關規範做出說明。本土案例已經連續一周跌破萬例,羅一鈞指出,疫情持續下降,沒有觀察到3月20日輕症免隔離前,因為防疫險造成通報增加的效應。此外,由於3月20日將進一步解封,確診輕症不需通報也不用隔離,但建議採取「0+n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快篩陰性,或至距離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已達10天無需採檢,就可以解除;僅有符合新冠中重症條件的民眾需通報並隔離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20日之前確診的人,也就是所以今(15日)到19日之前開出的居家隔離通知書未失效,仍要隔離5天,並非直接適用新制,也不能3月20日當天就解隔離。假如民眾在19日快篩陽性,但可能到20日或21日才就醫,此時通報確診日以醫師通報為主,而針對新舊制交替,緩衝期將持續到3月26日,也就是說,民眾經醫師判定確診後,還是會以輕症通報,並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與數位確診證明,直到27日系統才會正式關閉。3月20日實施輕症免隔離。(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也提醒,成人出現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發燒(體溫<38°C)之情形下,心跳> 100次/分鐘、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等警示症狀時,因儘速就醫。兒童部分,若出現抽搐、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班駁、冒冷汗等徵兆,同樣應儘速就醫。
確診隔離遇亡父頭七…妹竟嗆「不講沒人知道」逼參加 兩派網友戰翻
防疫與習俗難兼顧。一名男網友日前發文表示,自己在父親離世當天確診,因此撞期到爸爸的頭七儀式,未料,他告訴家人此事時竟被妹妹責罵,對方還說:「不要講全程誰知道?」讓他相當傻眼。貼文曝光後,也掀起兩派網友論戰。原Po在臉書社團「匿名2公社」悲傷透露,日前父親在午睡時病逝,來不及第一時間去醫院看他,沒想到禍不單行,當天下午因不適到診所快篩並得到陽性結果,必須先隔離5天,才能進行後續的治喪事宜。怎知,原Po向家人表示解隔離日期時,竟因為撞期到爸爸頭七,被妹妹斥責:「你爸頭七欸!你自己看著辦啦!對你不好而已啦!你可以戴口罩來啊!不要講全程誰知道?」讓原Po傻眼,並反問如果大家都這麼想,那規定就是廢物了,卻遭對方冷回,「我不管你,反正對你自己將來不好,你想清楚就是了」。文章曝光後,掀起網友兩極論戰,有人認為「外面一堆趴趴走,真的也不差原Po一個」、「你妹是對的,確診又怎麼啦」、「我會以家人為主,重點是最重要的陪伴,你沒去,一時為千古恨」。但也有人認為,「建議打電話問衛生局有沒有什麼方法」、「不要戴口罩前往,你妹就會拜託你在家休息了」、「生活是你自己要過,難道去了拜了生活遇到困難你妹會幫你?別情勒吧」。(圖/翻攝自臉書社團「匿名2公社」)
重申確診者不可投票 中選會呼籲民眾遵守防疫措施
今年地方公職及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投票將於11月26日舉行,中選會今(11)日表示,感謝國人在疫情期間對於防疫規範及選務防疫措施的配合,投票日當天希望國人繼續遵守選務防疫措施,尚未解隔離的確診者也須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辦理。中選會表示,11月26日投票日當天,尚未解除隔離之確診者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不得外出,希望選舉人、投票權人配合。選舉人名冊以及投票權人名冊依法辦理,不會有任何差別待遇,只要選舉人、投票權人只要符合法定資格,依法有投票權。疫情指揮中心、各地政府衛生局不會事先給選務機關或各投票所確診者名單,所以選務機關或各投票所不會就確診者名單予以勾稽,但希望國人遵守傳染病防治法與公職選罷法相關規定,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健康權利。中選會表示,選舉人名冊、投票權人名冊之選舉人、投票權人依法有投票權,可依法出門就可以投票,也希望出門投票之選舉人以及投票權人配合選務工作人員量測額溫,進行手部消毒,並保持社交距離,如果有發燒症狀的選舉人、投票權人將由選務工作人員引導走防疫動線至防疫專用遮屏進行圈票及投票。中選會表示,投開票所現場並不受理檢舉案件,也請國人配合勿干擾、妨害或擾亂投票,以免觸法。如果投開票所現場有選舉人、投票權人為尚未解除隔離之確診者,民眾可向當地衛生主管機關檢舉,並由衛生主管機關依法處理。
11月14日起確診隔離只需要5天 自主管理可投票
國內新冠疫情脫離高原期,確診數連續第4周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11月14日起確診居家照護天數從7天縮短為5天,後續須搭配1次快篩,如為陰性即可解除自主健康管理,指揮官王必勝強調「只要可以出門就可以投票」,確診者隔離5天後,後續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無論快篩陰性或陽性都可以出門投票。目前確診者居家照護需隔離7天,外加7天自主健康管理,也就是「7+7」;11月7日起調整為「7+n」,仍維持隔離7天,但後續僅需快篩陰性,即可解除自主健康管理。指揮中心上周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是否再放寬確診者隔離措施,但並未達成共識;昨天上午再度開會討論,專家終於達成共識,決議自11月14日起,確診隔離天數由7天縮短為5天,也就是「5+n」。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n指的是自主健康管理的天數,最長7天、最短0天;如果解隔離當天就快篩陰性,即可解除自主健康管理。依指揮中心規定,自主健康管理期間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禁止聚餐、聚會。羅一鈞指出,與會專家考量國內疫情剛脫離高原期,且11月7日將有新制上路,建議晚一點再實施5+n,並利用這段時間調整配套措施,如開立行政文件流程、各部會相關指引等。指揮中心近來頻頻鬆綁防疫規範,恰逢11月26日九合一大選,是否會一併納入防疫政策考量?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才能考慮放寬,實施日期也是由專家建議,希望等11月7日新措施實施後,觀察疫情有無變化,1周後、11月14日再上路。他表示,隨著疫情趨緩,受影響而無法投票的人應該會大幅減少。國內昨天新增3萬3116例本土個案、死亡53例,確診數較上周三同期下降17.7%。王必勝表示,確診數持續3周下降,加上本周是第4周,下降趨勢非常明顯。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778萬0125例確診,自2020年起累計1萬2929例死亡病例。
中國2男學生隔離期間被分到「這間房」 樂翻天連連比讚
在酒店隔離原本是件既無聊又漫長的事情,但如果被分配到特殊的房間,或許就不會想要解隔離了。在中國甘肅省蘭州,有學校包下酒店讓學生到酒店隔離。其中2位男同學竟然被分配到了電競房,房內比其他同學多了2台電腦,讓2位學生高興不已。2位男同學看到房內的2台電腦,不禁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讚。酒店房內不僅有基本的生活物品,也有中藥包,還出現了2台電腦,讓隔離中的他們可以用電腦工作或娛樂,打發無聊的隔離時間。志願者何先生表示,有間學校包下酒店做隔離管理。而整間酒店僅有3間電競房,這2位同學就幸運的被分配到其中1間,其他的同學僅是住普通的房間而已。何先生也說,2位男生進到房間時特別的高興,還對安排房間的志願者比讚,可見他們的喜悅程度。
22歲男「出門散心」竟走了300公里 糧食耗盡慘困荒山…暖心結局曝光
中國大陸一名22歲男子上個月因心情不好,決定出門散心,沒想到他這一走竟從「重慶走到成都」,在這長達300公里的徒步旅程中,他既要翻山越嶺又得風餐露宿,還因為耗盡身上食物只能靠吃野菜求生,所幸男子最後在警方協助下安全回家,還因為員警的開導而一掃心中鬱悶。據《澎湃新聞》報導,22歲李男在8月辭職後一直感到心情鬱悶,於是興起了徒步散心想法,他在準備大量乾糧後從重慶出發往成都方向前進。儘管李男經過1個多月的翻山越嶺與露宿後吃光了糧食,但他仍靠吃野菜與毅力繼續旅途,直到9月6日進入成都大邑縣才終於撐不住報警求援。然而,員警發現李男身處「車輛不通」的山區險路,只好透過電話指揮李男自行下山,等員警在約定地點附近找到李男時,隨即給精疲力盡的他麵包與礦泉水,隨後將他帶回派出所。李男向員警表示,自己因為父母從小離異、與爸媽感情不好很少聯絡,加上辭職心情不佳,才會想用出門散心的方式「思考未來的路怎麼走」。最後李男在員警開導下主動聯絡母親並答應回家,而警方的用心也讓他感到相當溫暖,直呼派出所的救助是他生命中最溫暖的一站。不過,員警仍按規定將他送去醫院核酸檢測,院方則在報告出爐後將他送往集中隔離所隔離14天,再由警方把解隔離的李男送回家。
中西醫治療「新冠死亡率降至15%」 關鍵是抑制病毒複製
一名65歲女性,去年6月到基隆長庚急診,當時發燒至38度,X光顯示雙側肺浸潤,血氧濃度為92%,COVID-19快速檢測結果呈陽性,因此被接受隔離和進一步評估。入院後,給予類固醇、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瑞德西韋以及單株抗體,但因為呼吸困難的進展,發生心搏過速和低氧血症,轉到重症加護病房,使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HFNC),同時也開始進行中醫介入治療,之後總體情況明顯好轉,4天後血氧濃度改善,生命體徵穩定,轉出加護病房繼續治療,持續搭配中醫治療,肺部X光顯示浸潤消退。7月初的核酸檢測CT值為33,順利解隔離出院。另一名62歲男性,去年5月因全身不適到基隆長庚急診,有發熱伴乾咳,隨後病情惡化,出現呼吸困難,血氧濃度為90%,快篩檢測呈現陽性。由於懷疑是COVID-19肺炎合併缺氧性呼吸衰竭,送至加護病房進一步治療。因血氧濃度未改善,使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同步使用抗生素。但持續發燒和食慾不振,開始添加瑞德西韋,此時也開始進行中西整合治療模式。病患右大腿腫脹,不能排除深靜脈血栓形成,開始使用抗凝血劑。數日後肺部X光顯示肺炎改善,但卻導致肺纖維化,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持續搭配中醫治療。6月下旬核酸檢測陰性,轉普通病房繼續治療,並安排心肺復健計劃。因懷疑有深靜脈血栓形成,安排都普勒超音波顯示右腿有深靜脈血栓形成,因此,安排了肺栓塞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結果為陰性,仍然繼續中醫治療,最後病況穩定於7月中旬出院。基隆長庚醫院中醫科黃澤宏醫師表示,自2019年底全球各地遭受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導致患者肺部功能受損和免疫系統失調,嚴重者甚至引發劇烈的發炎反應,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細胞激素風暴」,導致致命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是屬於較嚴重的肺部傷害,可能在感染後72小時內出現急性肺水腫症狀,並在隨後的2~5天出現瀰漫性肺泡損傷,造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低血壓、發紺、乾咳、發燒、神智錯亂等嚴重後遺症導致危及生命。黃澤宏醫師說,基隆長庚醫院運用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並進行研究,研究團隊針對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共93位COVID-19住院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其中29位施以中西醫整合治療,對照64位病人以西醫常規治療。研究結果顯示,同時接受中西醫整合治療的病人,死亡率為15.4%、痊癒率為84.6%,而對照組則分別為40%和60%,顯示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是相當有潛力的治療方向。黃澤宏醫師解釋,為了降低新型肺炎染疫造成重症之機率,便開始探討導致患者肺部功能受損和免疫系統失調的機制。研究人員在基礎研究及動物實驗發現,傳統中藥配方可以逆轉新型肺炎感染特徵,降低發炎反應並阻止細胞因素風暴的發生,進而抑制ARDS的產生。他說,很多研究證實,小分子核糖核酸(MicroRNAs)的表現跟病毒的感染有關。研究顯示,中藥黃耆複方YQ1可藉由調控小分子核糖核酸來抑制病毒複製,促進巨噬細胞的抗病毒作用,並同時控制細胞內氧化壓力,調節細胞激素風暴。在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大鼠肺損傷模型中也展現出其有效性,實驗大鼠的動脈血氧濃度、呼吸頻率、肺部形態得到顯著改善,並且提高抗病毒的能力。這項研究的部分成果也獲得第18屆國家新創獎的肯定。國內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從2021年5月爆發主因是Omicron,傳播力較強、突破性感染機會高,傳染力又更高。但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BA4、BA5已經開始出現,可能造成另一波住院病患,黃澤宏醫師希望能運用中西醫整合治療,以有效減少重症之死亡率。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及民眾疫苗接種普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病患減少,但卻有不少感染新冠病毒病患在確診一年後,仍出現疲勞感、呼吸困難、睡眠障礙等長新冠症狀(Long-Covid)。黃澤宏醫師表示,目前對於感染後造成長新冠症狀的機轉仍不明確,有研究亦懷疑與細胞激素暴所導致的肺部傷害有關,中西醫整合治療模式將成為今後重要的治療手段,提供病患改善的希望。
艾成親人赴台最快明早見最後一面 艾叻沙臉書湧入網友鼓勵:拜託撐下去
藝人艾成近日墜樓身亡,讓各界不捨,他的家人18日從馬來西亞來台,即將於22日凌晨解除隔離,最快週一上午8點前往板橋殯儀館瞻仰親人遺容。而由艾成創立的餐廳「艾叻沙」粉絲專頁發布週日公休消息,不少網友湧進留言表達對艾成的不捨,也希望餐廳能夠繼續經營。艾成驟逝讓各界不捨,追思會預計於24日下午1點半,於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景行聽舉行,將會採取音樂會形式,艾成的父母、姐姐與弟弟共7名親人,日前也從家鄉飛來台灣,預計22日凌晨解隔離,最快明早會前往殯儀館見親人最後一面。而艾成墜樓身亡消息也令粉絲難過,今日其餐廳「艾叻沙」粉專發出公告「週日公休一天」,吸引不少粉絲湧入留言,鼓勵餐廳「千萬一定要繼續下去!」、「守住艾成帶來台灣的美食,支持艾叻沙」、「請堅持下去,加油」、「艾叻沙真的非常好吃,請務必支撐下去」、「我也要帶朋友一起去吃,請你們要一直繼續下去喔」。網友湧入艾叻沙臉書,留言鼓勵餐廳繼續撐下去。(圖/翻攝自艾叻沙臉書
50歲女解隔後「失眠心悸又多痰」 中藥針灸雙管齊下才改善
50歲施女士過去無任何慢性疾病,新冠肺炎確診後,雖然已解隔離,但卻感到容易疲倦,說話活動時易喘,且會有心悸胸悶感,心悸一日約發作3到4次,也有口乾舌燥及乾咳無痰的症狀。這些症狀影響施女士睡眠品質,導致次日上班更加疲倦,因而求診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王怡婷醫師,經中藥與針灸兩周,症狀都已改善。王怡婷醫師表示,經中醫辨證分析,施女士的心悸胸悶、易倦怠症狀屬於氣陰兩虛,故選用生脈飲為主方,加上枳殼、桔梗等藥開胸利膈,緩解胸悶的症狀。針對口乾舌燥及乾咳無痰的症狀選用清燥救肺湯;另問診發現,施女士雖大部分時間乾咳無痰,但晨起時偶而會有痰難以咳出,因此加上栝樓、貝母潤肺消痰,與桔梗幫助化痰。 此外,搭配針灸治療,選用內關穴緩和胸悶心悸,「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故選用氣海、關元、中脘、足三里等穴培補正氣,恢復元氣。施女士因「長新冠」後遺症影響睡眠,故加上合谷穴、太衝穴疏通全身氣機,改善胸悶,放鬆心情。經過兩周治療,施女士的胸悶心悸緩解許多,乾咳的症狀頻率亦下降。王怡婷醫師提醒,除了心臟病、肺部疾病、氣喘…等病史,確診康復後會殘留不適症狀外,平常無慢性病史的人,也不少有「長新冠」後遺症,絕對勿輕忽這些症狀,且需經由專業醫師判斷,是否為慢性病惡化或是「長新冠」後遺症,才能對症下藥,盡早康復。
張善政「快篩陽」確診! 7/6解隔前停跑競選行程
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29日傳出確診消息,他在上午經快篩確診為「陽性」,原定上午要參加中壢慈惠堂活動及下午大溪地方座談行程都取消,據了解,張善政在昨天前往中壢天晟醫院時臉色就不好已經覺得不舒服且有咳嗽的狀況,今天早上身體仍感不適進行快篩結果為陽性,即日起將遵守防疫規定居家隔離7天,預計7月6日解隔離。
陳時中強勢回歸防疫記者會 曝早解隔但「今上午才見清晰一條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爆發多人感染,指揮官陳時中也因為確診,缺席每日防疫記者會長達12天;雖然他在20日即解隔離回到署裡辦公,不過因為快篩維持4天都是兩條線,所以解隔後除了一天是在居家辦公外,其他時間都是在署裡辦公,並且避免需要面對面開會的場合,直到今日上午快篩終於出現清楚的一條線,只要戴好口罩,即使和其他人面對面也不會造成威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下午強勢回歸防疫記者會,首先就表示雖然自己2週未主持防疫記者會,但相信署長與副署長都有將疫情報告清楚,整體社會對疫情也能夠充分了解,因此自己並不擔心,接著表示自己身體已經都好了,並透露先前解隔離後有一天是居家辦公,其他幾天都是在署裡辦公,不過為了避免大家擔憂,因此自己每天都會快篩,終於在今天上午檢驗出「清清楚楚的一條線」,所以大致上即使是和他人面對面,只要把口罩戴好,就不會對大家造成任何威脅。陳時中是在本月12日因身體不適,經過快篩而確診,在經過7天的居家照護後,於20日解隔。雖然解隔後,陳時中有回指揮中心辦公,但他因為還驗出「淡淡第二條線」,快篩依舊呈現陽性,因此從20日至23日,連續4天都沒有出席主持記者會。其實除了陳時中,指揮中心的重要成員,先前也陸續爆出有人染疫,如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與石崇良。而最晚被確診的石崇良,也在23日解隔,目前已回歸工作崗位。
彰化皮包骨男街友亡 議員認為縣府安全網出問題
彰化葉姓皮包骨三兄弟的老大20日才離世,今彰化縣議員賴清美踢爆彰化63歲姚姓男子皮包骨,22日晚間送往醫院協助安置,當晚8點多到院由醫師協助健康檢查,過程中突然發高燒,心跳過快,出現倦怠,經醫師快篩陽性,在等待轉病房期間,失去生命跡象,縣府表示相當遺憾,將會全力協助後續安葬事宜。收治的宏仁醫院急診部醫師曹世達表示,姚男到院時體溫高達39.2度,心跳每分鐘達167下,精神倦怠,不過意識清楚,後續進行生命監測及維持,並持續抽血檢驗、打點滴等動作,不過在等候轉病房期間就失去生命跡象,從晚間9點半一路急救半個多小時,最終仍宣告不治。院方表示,姚男6月12日至19日因確診在他院接受隔離,20日收到解隔離通知書,死因為肺炎引發呼吸衰竭,而姚男患有糖尿病,結腸中有未明腫瘤,目前由安置機構、縣府等協助喪葬事宜。縣府表示,近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關係,縣府針對遊民定期追蹤關懷,姚男縣府已經追蹤長達一年多,男子持續抗拒不接受安置,月初肝硬化住院,期間因為染疫一直住到20日才出院,不料社工追蹤發現其身體狀況不佳,22日晚間才會勸說讓他同意入住機構。住在月眉里的姚男未婚,多年來都以睡在寺廟口,或隨機民宅門口,全身家當只有一條棉被,幾件衣服以及臉盆,整個人骨瘦如柴,感覺快要被風吹走,議員認為縣府安全網出問題;不過縣府表示,姚男是列冊服務在案的遊民,是社工安排入住安置機構等待時,里長通知議員才到場,認為議員說法有誤。
陳時中都解隔三天還快篩陽? 李秉穎揭原因:沒變重症已經萬幸了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帶領台灣民眾抗疫兩年多,也不敵這波新冠本土疫情,本日12日確診,經過7天居家照護,原本6月20日就能解隔。但因為他自行快篩後,仍是呈現陽性,因此從解隔日到昨天,遲遲未出席記者會。對此,感染科權威醫師李秉穎受訪時分析,陳時中之所以都解隔三天了還是快篩陽,是因為他屬於高風險族群,一方面年紀大了,加上有共病問題,所以快篩陽維持的時間比一般人長,但他認為以陳時中的身體狀況,「沒變成重症已經很萬幸。」陳時中是在12日快篩陽性確診新冠肺炎,據悉他確診後有發燒了3天,退燒後仍有一些咳嗽,且曾對外透露「咳起來骨頭會痛」,因此有服用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治療。李秉穎今天接受資深媒體人周玉蔻訪問,提及陳時中的病情,至今還沒變回快篩陰性的「一線部長」,他提到,相較於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確診時間比陳時中晚,但22日已露面主持記者會,陳時中因為屬於高風險族群,且年紀大了,才會連日快篩還呈現陽性。他也強調,每個確診者的體質、年紀、共病不同,所以有的人陽性維持的時間比較久,大家的康復速度都會快慢不一。而今天是指揮官陳時中解隔離後第4天,根據指揮中心發布的最新記者會時間與內容預告,今天下午陳時中還時沒有回歸1400的記者會,下午的記者會將會由發言人莊人祥,出面說明最新疫情和防疫作為。
無敵星星說惹議!重複感染定義不明 羅一鈞今做出回應
雖然指揮中心日前表示,打完三劑疫苗且染疫的人,會有約3個月的時間產生抗體,而且確診也不會被匡列,也就是暱稱的「無敵星星」。但最近仍有不少人質疑染疫後3個月內還是會快篩陽性,而且重複感染定義模糊造成許多不便。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對此表示,等指揮中心做好相關配套與申報碼等系統修訂流程,就會對外正式公布「重複感染」的定義。中研院生醫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曾解釋什麼叫「無敵星星」,其實就是打了3劑疫苗,而且又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這類人在染疫之後會有約3個月的時間產生抗體,而且確診也不會被重複匡列。不過,指揮中心今日公布最新數據,本土病例於法傳系統具有兩次確診紀錄者共計1508例,顯然「無敵星星」並沒有真的那麼無敵。不過指揮中心日前在解答確診解隔離時,曾說過染疫3個月內重複感染的機率相當低,但最近仍有不少人質疑重複感染的定義,還因此衍生出許多問題,包括二次陽性後是否需要居家照護、能否再次領藥等等。羅一鈞對此做出回應,強調目前有「症狀惡化」與「臨床操作檢驗」這2個條件可以定義重複感染。第1項條件顧名思義就是無症狀,或是症狀沒有比第一次染疫的情況還要嚴重時,就不能視為重複感染;第2項條件則是要滿足「抗快篩陽性」或者「PCR陽性且Ct值在27以下」擇一狀況,才可以不用基因定序來認定是重複感染。不過羅一鈞也補充,指揮中心做好申報碼系統以及相關配套和修訂流程之後,才會正式對外公布「重複感染」的定義。
陳時中未出席防疫記者會原因曝光 羅一鈞揭:他持續居家辦公
衛福部長陳時中確診新冠肺炎後,已達7天外出標準,但今(20)日沒有出現在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對此指揮中心代理發言人羅一鈞則表示,因陳時中仍快篩陽性,且有輕微咳嗽,因此持續居家辦公才沒有來防疫記者會。陳時中仍快篩陽性,因此沒有解隔持續在家上班。(圖/指揮中心提供)陳時中確診後曾傳出有較有感的病症出現,如今已達7日解隔標準,但今日防疫記者會卻不見他出現,羅一鈞也回應這個問題,表示陳時中因快篩仍呈現陽性,加上依舊有症狀的緣故,因此持續在居家辦公,透過視訊方式了解疫情狀況。他也補充根據解隔離標準,7天後即可外出,並做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解隔前也不需要做快篩,就算快篩陽性也被認為已不具傳染力,陳時中之所以還在居家辦公沒有出席記者會,因因自行採取較高防疫標準,以免疫情影響現場媒體及其他出席記者會的人。
輪胎行火災死因確認不再解剖 告別式日期曝光「大哥解隔可出席送妻女」
新竹市東大路正義輪胎行大火奪走4大4小共8人性命,亡者死因已經確認,檢警相驗後判定皆為四度燒灼傷碳化造成死亡,因此不再另行解剖,而陳姓屋主與家人商量後,決定在26日舉辦告別式,陳家大兒子因確診而無法過多參與後事,但他將於22日解隔離,也就是能陪同妻女走完最後一程。據了解,陳姓屋主次子因與父親要錢不成而放火,導致屋主一夕之間痛失其愛妻、女兒、2媳婦和4名孫子,而他案發後多半時間都在靈堂處理後事,昨日晚間有旅館稍作休息,今日再次強忍悲傷打理一切。經家人間討論後,陳家決定依傳統流程,火化後進納骨塔安靈,但由於部分死者有購買生前契約,是否安放一起還須討論,但目前也決定在暫定6月26日舉辦告別式。陳家長子同樣在這場事故中痛失妻女,但他確診新冠肺炎,雖然可以著全身防護服奔喪,但也因怕傳染給家人不敢在靈堂待太久,一度只能透過門縫看妻女遺照,而他預計在22號解除隔離,也就是能陪同妻女和家人走完最後一程。
她確診康復「出現16種後遺症」…落髮照曝光 網嚇傻:太可怕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原期,每天確診數持續破萬,部分康復者還出現「長新冠」後遺症,包括呼吸、說話會喘、肺活量下降等問題,一名媽媽就透露,自己確診康復後出現16項後遺症,其中一項就是瘋狂落髮,她也PO出自己落髮的照片,讓網友驚呆。一名媽媽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發文透露,自己確診康復解隔離,快篩也為陰性,「至今我依然…..失眠,昏昏欲睡,容易疲倦,咳嗽、較容易喘,有痰,聲音沙啞,流鼻水,掉髮(以前洗頭大概掉一小把,染疫後掉雙倍以上),皮疹,手腕發癢脫皮,嘴唇一直破皮,腹瀉,注意力無法集中,低燒,微痠痛。」原PO也表示,自己落髮量是以前的雙倍以上,因此她也呼籲大家,「完全就不是感冒或流感,所以不要覺得染疫沒關係,請保護好自己跟家人。」貼文曝光後,網友看到照片紛紛留言驚呼「這...掉髮量太誇張了吧」、「太可怕了吧」、「我也是耶~掉的比懷孕時還誇張」,也有人認為「個人研判你隔離期間,可能沒調理好,該吃飯就吃飯、該吃藥就吃藥、想睡就睡、多喝水。」她則回覆「對,還要照顧一個白目小朋友,她發燒兩天恢復活力後我就無法休息了。」
確診破300萬例! 40歲男無慢性病「間隔14天」解隔後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66,18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6,119例本土個案及7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3例死亡,中重症新增285例。染疫個案縣市中,最高台中市有10210例,其次依序高雄9625、新北7857、台南6288、彰化5239、桃園4898、台北4195例。累計染疫人數破300萬例。死亡案例中,較年輕的個案為6位40多歲的患者,其中有2位完全沒有慢性病史。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第一位40多歲男子接種過3劑疫苗,確診後已在5/30解隔離,卻在隔天突然昏迷,緊急送醫後仍然不治身亡,經過司法行政相驗後發現是心肺衰竭導致死亡。第二位40多歲男子接種過1劑疫苗,解隔離後才在6/4出現發燒、呼吸、喘的症狀,因而就醫,卻在轉院途中就不幸身亡。羅一鈞說,這兩例除了皆無慢性病史,而且特別的是,發病日到死亡都間隔非常多天,一位是距離9天,另一位甚至隔了14天之久,兩位都有透過司法行政相驗解剖,死亡的確切原因還要再釐清,但因為兩人都感染新冠肺炎,所以目前歸為新冠肺炎死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