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育禎
」 營養師 許育禎 冰箱炸物店油鍋「黑如機油」!營養師揭「回鍋油5大特徵」:吃多會致癌
炸物雖然好吃,但要注意店家是否使用的是「回鍋油」!對此,營養師許育禎也分享回鍋油的「5大特徵」,包括顏色變深又渾濁、油炸時產生大量油煙及泡泡等,提醒外食族及愛逛夜市的人要特別小心,更示警回鍋油吃多了,會增加壞膽固醇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還會致癌。許育禎在臉書粉專《Ivy營養師的健康教室》發文分享2張夜市炸物店的油鍋照,顯示不僅油的顏色「黑如機油」,還大量冒泡,讓她直呼「好可怕的回鍋油」,「實在太驚人!這不知道是使用多久了,整鍋油黑成這樣,旁邊還一大堆人排隊購買。」許育禎補充,回鍋油又稱為萬年油,就是使用很久了的意思!其5大特徵包括:顏色變深又渾濁產生很多泡泡油脂變黏稠油炸時產生大量油煙油炸過後的食物顏色很深至於回鍋油對人體有何危害?許育禎則示警,回鍋油吃多了不僅會讓營養流失、油脂酸敗,還會產生大量自由基、致癌物,增加壞膽固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還會致癌,「外食族或是愛逛夜市的朋友們一定要留意,購買炸物前先偷瞄一下店家的鍋子吧!」
保存保健食品小撇步! 開封後趕緊將「這兩項物品」丟掉
不少民眾平時都會吃保健食品以保持身體健康,但有時卻因為不知道保存觀念,導致保健食品受潮。近日營養師許育禎(Ivy)分享儲存保健食品的注意事項與正確方法,她表示:「受潮的維他命別吃!開封後趕緊將乾燥劑與棉花取出。」許育禎11日因在整理櫃子時,發現家中有受潮的維他命,且已經長斑,藉此事件,她提醒民眾:「受潮的保健食品是不能再吃的,因為此時營養素已遭到破壞而流失了。」她進一步說明:「保健食品瓶身上標示的有效日期,是指未開封時可保存的日期,開封後記得按時服用,趁新鮮把它吃完。」許育禎也分享儲存保健食品的正確方式,其一為保健食品應放置在乾燥陰涼處而非冰箱,其二為不要貪小便宜購買大罐裝的份量,以避免放到過期,反而浪費,她建議:「最好購買短時間可以吃完的份量,然後吃完再買新的,不要囤堆。」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保健食品開封後,記得將瓶內的乾燥劑與棉花取出丟棄,許育禎說明:「這點很多人都不知道,由於台灣的氣候很潮濕,開封後乾燥劑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反而會使瓶內環境更加潮濕,此外,棉花也可能會因手部拿取時而受到污染,因此切記兩者都要取出。」
「膠原蛋白粉」選擇多 營養師:具臨床實證最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俐綺報導】根據體育署去年公布的111年運動現況調查成果,運動人口來到歷史新高的34%,從事戶外活動比例更高達81.6%,營養師提醒,運動之餘也要注意防曬和補充水分,對於膚況才有加分的效果,如果能適時搭配維生素C和膠原蛋白,會更加分。超過25歲膠原蛋白流失 作息不正常恐加速流失營養師許育禎表示,「膠原蛋白」是人體結締組織中重要的蛋白質,在人體內扮演著黏合、支撐的重要角色。飲食當中如果蛋白質與維生素C攝取充足,可以自行由體內合成膠原蛋白,但超過25歲後,合成速率會下降,若加上生活壓力熬夜或酗酒、抽菸等不良生活習慣,或愛吃甜食破壞膠原蛋白結構,恐會加速肌膚老化。營養師:水解配方選擇多 具臨床文獻佐證最關鍵許育禎提到,部分女性透過吃豬腳、豬皮、雞皮、雞腳,想要獲取膠原蛋白,分子太大,人體無法吸收,攝取過多熱量也易引發肥胖危機。雖然目前有許多市售的膠原蛋白保健品可供選擇,但她提醒民眾,強調水解的膠原蛋白,雖然分子量小,但較無法確認是否能被人體吸收,因此建議選擇具有臨床文獻佐證的保健品,才能夠更有效率的吸收膠原蛋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膠原蛋白有多種形態,其中「一型膠原蛋白」約佔人體90%含量,對於女性來說尤其重要,能幫助提升皮膚延展性及彈性,附著於肌肉組織、不易斷裂,有助於皮膚維持健康。目前膠原蛋白大致分為錠劑、液態及粉劑,許育禎解釋,錠劑雖方便但劑量不足無法達到有效攝取量,液態狀的膠原蛋白在價格上比較昂貴,通常也會添加甜味劑和許多添加物,相較之下,粉劑劑量高,也可以與日常飲食結合搭配、熱量相對低,民眾也不會有過大負擔。二肽分子人體最好吸收 「豬隻」Pro-Hyp含量最高!許育禎解釋,根據臨床研究,二肽分子proline-hydroxyproline(Pro-Hyp,PO)(脯氨酸+羥脯氨酸) 是人體主要能吸收的膠原蛋白-特殊二肽成分的形式,也最能夠增加皮膚彈性和支撐力。其他臨床研究也指出,二肽分子能同時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玻尿酸合成酵素的活性,與皮膚健康息息相關,因此,二肽分子Pro-Hyp含量越高功效也越好。目前豬隻、魚皮、魚鱗這三種來源的膠原蛋白,以豬隻所含的Pro-Hyp含量為最高。日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者在食用豬皮、魚皮及魚鱗所萃取的膠原蛋白後,測量血液中Pro-Hyp(PO)濃度,結果以食用『豬皮』成分所製成的膠原蛋白產品,所偵測到的濃度為最高達95%,魚皮其次為42%,最低濃度為魚鱗僅達39%,以功效面來說,豬隻來源膠原蛋白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膠原蛋白粉」彈力新生膨潤有感! 持之以恆最重要最後,營養師說明,補充膠原蛋白空腹吃最好,但亦可以搭配飲品使用,例如溫開水約40度,牛奶或豆漿等等,最重要的是不能中斷,必須持之以恆。以她本身經驗來說,配合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大約一個月可看出效果,肌膚保水度及光滑感也大幅提升。建議大家平日也能多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例如紅心芭樂、木瓜、奇異果及柑橘類水果等等,促進膠原蛋白生成,維持肌膚健康。
雞都有打生長激素?營養師揭「4大關鍵」闢謠 性早熟真凶是它
因為飲食生活改變,性早熟現象愈來愈普遍,其中不少人都聽過長輩說雞隻有施打過生長激素,吃太多會導致提早發育等類似說法。不過,營養師出面闢謠,指替雞隻施打生長激素要價不菲,除了不符合成本,以目前國內成熟的養殖技術,也完全沒必要,而吃炸雞導致性早熟的真正原因,其實和「油炸」有關。營養師許育禎在臉書粉專發文,關於雞隻施打生長激素的說法一直廣為謠傳,然而雞隻其實不需要施打生長激素,首先打生長激素會使養殖成本提高,且雞農在飼養過程中,會依照各生長階段搭配不同營養成分配比的飼料來餵養,再搭配成熟的環境控制技術及育種,雞隻自然長得又快又好,根本沒必要多此一舉。許育禎強調,吃炸雞容易導致性早熟,是因為它是「油炸物」,因油脂會導致肥胖,進一步造成早熟,跟雞肉一點關係都沒有;營養師說明,性早熟的發生原因除了與兒童肥胖、環境荷爾蒙有關,不健康的零食、油炸物、甜食,甚至在兒童時期攝取過多紅肉,也會誘發性早熟,建議孩子多吃白肉、深海魚及纖維。至於近日蛋價高漲,營養師也建議,雖然雞蛋營養價值豐富,對人體健康真的很有貢獻,不過還是有其他的取代品,優質蛋白的來源很多,像是各種肉類、魚類、海鮮、乳製品、豆製品(黃豆、黑豆、毛豆),都可提供高品質的蛋白質供人體使用,非常時期民眾不必一窩蜂搶購雞蛋。(圖/翻攝自Ivy營養師的健康教室臉書)
雞蛋放冰箱也有分上下? 「無毒教母」曝:做錯壞得更快
雞蛋是絕大多數人必備的食材,不過一談到保存,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答案。「無毒教母」譚敦慈就提醒,擺放雞蛋的方式不同也會影響保存時間,且蛋在烹煮前要水洗、摸到蛋更一定要洗手,才不會容易感染沙門氏菌。譚敦慈在節目《健康2.0》表示,民眾若買的是篩選過的洗選蛋,則可直接以「蛋尖朝下、圓端朝上」方式擺放。但如果買的是一般市場的雞蛋,就要先以布泡水、擰乾後,再一顆顆擦拭乾淨,且注意「不能直接下水洗」,否則會因毛孔進水壞得很快,至於擺放方式也和洗選蛋一樣,為蛋尖朝下、圓端朝上。營養師許育禎也提醒,如果想測試久放雞蛋的新鮮度,可依100c.c.冷水兌5至6g鹽的比例,將蛋放進5至6%的鹽水中,若蛋殼因水分從細微孔洞中流失導致空氣進入,就會看到「不新鮮的蛋浮上來」,反之新鮮的蛋會沉到水底。譚敦慈則建議,蛋在烹調前要水洗,摸到蛋就一定要洗手,才不會容易感染沙門氏菌。此外,蛋黃因含有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或降低體內發炎反應、心臟病、癌症和關節炎等疾病風險,也對認知和記憶能力很重要,是非常營養與價值高的食物。
雞蛋久放冰箱還能吃嗎?營養師曝「1判別方法」:立分高下
雞蛋可以提供人體蛋白質,被認為是相當營養的食物,不過放在冰箱保存的雞蛋新不新鮮?還能不能煮還食用?營養師許育禎就公開了測試雞蛋新鮮與否的方法,簡單步驟馬上就能知道雞蛋還能不能吃。營養師許育禎在粉專《Ivy營養師的健康教室》發文分享,某天中午突然想吃水煮蛋,但是家中冰箱的雞蛋已經擺放一段時間了,不確定是否還新鮮,猶豫要不要煮來吃,因此她立刻進行了一個實驗來測試雞蛋的新鮮度,結果曝光果然立分高下。許育禎指出,只要將雞蛋泡入5-6%濃度的鹽水中,看看雞蛋是否沉在水底,浮上來的代表已經不新鮮,「這是因為蛋殼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小孔,擺放時間久了,雞蛋裡的水份會從孔洞流失、而空氣則會趁虛而入,也就是說,越不新鮮的雞蛋氣體越多,所以會漂浮在水面上,這個方式超簡單易做,大家可以學起來喔!」許育禎也分享鹽水泡法,「100c.c.的冷水,加入5-6g的鹽巴就完成囉!1000c.c.水就要加入50-60g鹽巴,以此類推!」
男童喝冰箱飲料竟「狂吐狂拉」 營養師曝恐怖真相:滿滿細菌
正常來說,家裡都會有冰箱,裡面不外乎是放各種的食材以及飲料,許多人常飲料沒喝完冰起來,但後來再喝,卻有臭酸的味道。營養師就提醒,飲料開封後要儘快喝完,否則即使放在冰箱,還沒過期也已經被細菌給攻佔。「你知道飲料開封後要在2小時內喝完嗎?」營養師許育禎在臉書粉專透露,她的兒子在幾年前曾喝了冰在冰箱好幾天的果汁,結果狂拉肚子狂嘔吐,阿嬤十分不解:「保存期限又還沒到,怎麼會壞了?」許育禎解釋,因為開封後對嘴喝的飲料細菌會大量繁殖,當瓶口沾到口水後,細菌就開始大量滋長,尤其是含糖量越高、蛋白質量越高的飲料,根本是「細菌培養皿」,即使冰在冰箱裡面也很不保險。飲料開封後再放冰箱,會讓細菌暴增。(示意圖/翻攝自pexels)許育禎叮嚀,一般市售飲料所標示的保存期限,通常是指「未開封的保存期限」,有些廠商會標在瓶身,但也有很多都沒寫清楚,讓人以為只要保存期限還沒到就可以繼續喝,「其實是錯誤觀念!」許育禎建議,如果擔心飲料喝不完,可以先倒一些出來,「不要直接嘴對瓶口喝」,剩下的趕緊存放在冰箱,但也要盡速喝完,才不會滋生細菌。另外,像是奶粉類的製品,通常未開封可以放2、3年,可一旦開封後就要在1、2個月內飲用完畢。由於台灣天氣潮濕,若開封後擺放過久,可能就會產生結塊、油脂氧化、營養素流失等問題。
吃隔夜菜會致癌?專家揭真相:少吃為妙 細菌生長「最適合溫度」曝光
許多家庭若剩菜沒吃完,通常會放到隔天繼續吃,不過近來網路流傳吃隔夜菜會致癌的消息。對此,食藥署就闢謠,指出食用隔夜菜不會導致癌症發生,但沒吃完的食物要放進冰箱保存,以免滋生細菌,導致食物中毒。坊間常有傳聞指出,青菜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經過特定的化學作用,會轉換成致癌物質「亞硝胺」,所以如果常吃隔夜菜,會導致胃癌或其他癌症,此說法引發民眾恐慌。針對此事,食藥署在「食藥闢謠專區」表示,食用隔夜菜並不會致癌,但沒吃完的食物,都應放進冰箱保存,並儘早食用完畢,且不要放置冰箱太久,免得滋生細菌,造成微生物汙染。吃隔夜菜會致癌嗎?(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另外,營養師許育禎也在臉書提醒,吃剩菜剩飯致癌的機率很低,但不新鮮的食物營養已經流失,吃多了可能招來病菌感染,引發食物中毒,因此建議還是少吃為妙。她指出,剩菜要「趁熱」放進冰箱,低於60℃就可能引起細菌感染,攝氏30~50℃是非常適合細菌生長的溫度,若隔餐加熱要高溫煮沸,可以達到滅菌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食物冷藏不要超過3天,「冰箱雖有暫時保存的功能,但存放越久越容易滋生細菌、黴菌,且營養流失越多」。再者,生、熟食要分開存放,以免交叉汙染,而剩菜存放最好用密封盒蓋緊,且把湯汁或醬汁倒掉,「食物水分越多,越易長菌」。專家表示,吃太多隔夜菜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許育禎表示,若剩菜保存得宜,其實被微生物汙染的風險不高,致癌的機率也相當低,但是加熱愈多次、存放愈久,食物的營養就流失愈多,口感也不佳,所以食物還是儘量當天就吃完,若不得已要冷藏,也不要放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