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間
」 護理師 病患 醫師 登革熱 腸病毒沉默疫情!抗生素抗藥性持續升高 全球人口平均壽命少1.8年
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已成全人類健康的重大隱憂,若抗藥性問題持續,預計到了2035年,全球人口平均壽命將縮短1.8年;而至2050年,每年將造成1,000萬人因感染抗藥性細菌而死亡,甚至高於癌症死亡人數,可以說是「沉默疫情」。近年來,臨床觀察到抗生素抗藥性細菌比例逐年升高趨勢,以台灣加護病房中最常見的屎腸球菌為例,從2007年到今年,抗生素抗藥性比例上成長了1.88倍;第二常見的肺炎克雷白氏菌抗藥性比例,甚至成長了10倍之多,導致臨床治療困難,經常需要用到後線的抗生素治療。更有研究顯示,抗藥性細菌感染比一般細菌感染更具威脅性、致死機率相對高出66%,患者住院天數也因此增加7.5天。和20年前相較,70歲以上長者因抗藥性細菌感染死亡人數大幅上升80%。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王復德理事長指出,「抗生素抗藥性不但會讓可以治療的藥變少、增加住院天數與療程,導致醫療費用的上升,最令人擔憂的是促使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性的『超級細菌』出現,讓感染變得難以控制,甚至不治。」他指出,耐碳青黴烯類細菌日益嚴重,特別是鮑氏不動桿菌(CRAB)被認為是台灣的頭號超級細菌,其抗藥性高達7-8成,患者常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後。因應抗生素抗藥性嚴重威脅,行政院也將於明年正式啟動「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期望達到5年內抗生素使用量下降5%與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住院病人感染發生率下降10%等兩大主要目標。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政洵理事長提醒,抗生素是用來治療細菌感染,並不是消炎藥或是退燒藥,民眾一定要遵守抗生素使用「四不一要」原則,以及透過「診間三問」詢問醫師,以減少抗生素抗藥性風險產生。「四不一要」原則是「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診間三問」,第一是「需不需要?這次的症狀與診斷需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第二是「小心什麼?本次服用抗生素該注意什麼?」第三是「吃多久?處方中的抗生素應該服用幾天?」邱政洵理事長同時也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呼籲民眾透過日常預防措施來降低病菌引起的感染,間接減少使用抗生素的機會。他建議民眾平時應勤洗手保持雙手清潔,注意身體感染徵兆及其併發症,若有持續發燒、呼吸困難、血壓降低等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不拖延。此外,他也提醒民眾根據國家公衛政策接種相關疫苗,如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疫苗,來獲得專一性抗體以預防感染。
「抗生素濫用」釀危機! 十年後平均壽命恐縮短1.8年
根據最新全球研究,每年有數百萬人因抗藥性細菌失去生命,對全球醫療系統造成巨大壓力。預估到2035年,全球平均壽命將因此縮短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抗藥性問題列為重大公共衛生危機。抗生素濫用恐致「無藥可用」 10年後壽命恐縮短1.8年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表示,疫情期間抗生素使用量增加,加護病房內的抗藥性細菌數量上升,導致重症患者的治療難度更高,尤其高齡患者的死亡率也隨之上升。為降低抗藥性風險,加護病房已與藥師和感染控制團隊合作,嚴格管控抗生素的使用,並升級感染監測系統。內科部主任廖俊星指出,臨床上遇到抗藥性細菌時,醫療團隊往往不得不使用副作用較高的第二線藥物,這不僅增加患者的健康風險,亦對醫療資源帶來額外負擔。防無藥可用 謹守「四不一要」、「診間三問」亞東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楊家瑞提醒民眾,抗藥性問題遠比想像中嚴峻,必須共同努力維護抗生素的多樣性,加強全民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認識。臨床上仍發現許多民眾對抗生素存在錯誤迷思,如擅自停藥、私自購藥、主動要求開立抗生素等行為。他再次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守「四不一要」原則:「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私自購買抗生素服用「不」服用他人抗生素「不」隨意停藥「要」遵循醫囑使用抗生素此外,他也推廣「診間三問」的概念,幫助民眾在看診時能與醫師有效溝通:「有沒有」:藥物是否包含抗生素?「吃多久」:處方中的抗生素應服用多長時間?「小心什麼」:服用抗生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病患遭「8腳魔王」鑽肚吸血 急診醫執業10多年首見傻了
許多人都曾被蟲咬過,但被「8腳魔王」蜱蟲叮咬可不是開玩笑。一名急診醫師執業10多年,第一次遇到有病患被蜱蟲咬,到診間時只見蟲子緊緊吸附在肚皮上,硬拔不但沒效果,反而讓病患痛到大叫。臉書專頁《超級白急診醫師》指出,午後一名病患來掛急診,主訴是被蟲咬,因為這類情況並不少見,通常換藥、衛教後就可以安心離開,這次卻大不相同,檢傷的護理師神色慌張闖進診間,驚恐表示「咬他的蟲還在他身上!」他頓時感到好奇,立刻將病患帶至診間檢查,掀開衣服瞬間看到,一顆像扁圓種子生物正鑽進病患的腹部,緊咬著肚皮,原來是「蜱寶寶」,其實蜱蟲咬傷在國外或者獸醫很常見,但他在急診10多年,還是初次在人的身上看到。蜱蟲咬傷在國外很常見。(圖/翻攝自超級白急診醫師臉書)他解釋,蜱蟲不算是外型很討喜的生物,成蟲後的蜱有8隻短而有力的腿,像是臘腸狗版的蜘蛛,每條腿末端帶著小鉤爪,能牢牢抓住任何表面,扁圓形的外殼光滑而堅韌,散發著棕黃或深褐的微光,最特別的是柔軟的腹部,吸飽血後會膨脹成半透明的暗紅色球體,如同一個詭異的血囊。由於蜱蟲的口上有倒鉤,直接硬拔易造成口器斷裂、殘留在傷口裡,有些獸醫院會備有硬蜱拔除器,國外好發區域甚至一般商店就有賣,但並不是他診所的常備品項,因此只好嘗試用一般醫療器械夾住蜱蟲前端,並試圖拔除,結果病人痛到哇哇大叫,當下靈機一動,決定在病患被叮咬的皮下注射局部麻醉劑,很快就緩解疼痛,蜱蟲也似乎受到影響,最後得以順利移除。
睡覺吵死人「竹科太太想換老公」 醫示警:恐增加高血壓、心臟病風險
許多夫妻常常因為打呼問題搞到要分房睡!對此,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也分享,有竹科太太因為老公太會打呼,直接問他「會不會換老公比較快?」嚇得他在診間不敢接話。張益豪提醒,打呼是很多人面臨的睡眠問題,雖然看似無害,但嚴重的鼾症,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OSA),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例如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張益豪18日在臉抒發文分享,有竹科太太受不了老公一直打呼,跟他開玩笑說,「會不會換老公比較快?」害得張益豪在診間都不敢接話,「請問當下你是醫師,你會怎麼回?」張益豪指出,打呼(鼾症)是很多人面臨的睡眠問題,雖然可能看似無害,但嚴重的鼾症,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例如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至於為何會打呼?張益豪解釋,打呼通常是因為睡眠期間氣道部分阻塞導致,可能的原因包括:體重過重:過多的脂肪組織可能壓迫氣道。睡姿問題:仰睡時舌頭可能向後墜,影響氣流。鼻部問題:鼻塞、鼻中隔偏曲或鼻竇炎會加重鼾聲。下顎結構:下顎後縮或狹窄的氣道可能增加打鼾風險。飲酒或服用鎮靜劑:這些物質會使肌肉過度放鬆。張益豪也列出改善打呼得法,包括:控制體重:減少體重可顯著降低鼾聲,尤其對超重者效果明顯。改變睡姿:試著側睡而非仰睡,使用側睡枕或在背部縫一個網球來幫助改變習慣。避免酒精和鎮靜劑:睡前幾小時避免飲酒或服用會鬆弛肌肉的藥物。睡前避免過飽:過多的食物會增加橫膈膜的壓力,進而影響氣道。此外,也可以透過改善鼻部呼吸,來改善打呼問題,例如:清潔鼻腔:睡前使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例如鼻腔沖洗器),有助於改善鼻塞。使用鼻擴張貼片:部分民眾可輕微打開鼻腔,幫助氣流更順暢。治療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竇炎或鼻中隔偏曲,應諮詢耳鼻喉科醫師進行治療。或是使用輔助工具: 口腔裝置:由牙醫製作的下顎前移裝置(MAD)可以幫助氣道保持暢通。正壓呼吸器(CPAP):適用於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是治療此病的黃金標準。張益豪醫師也在文末特別提醒,打呼並非單純「吵人」的問題,而是一個可能影響全身健康的重要指標。如果改善生活習慣後仍無明顯進步,應積極尋求專業協助,早診斷、早治療才是維護健康的關鍵!
嘎妹自曝罹「子宮頸癌前病變」 後悔從小到大拿身體開玩笑:想生病耍廢
百萬YouTuber蔡阿嘎的堂妹「嘎妹」Iris,昨(17日)突然在IG無預警承認自己已經罹患「子宮頸癌前病變」,並說聽到當下其實相當慌張,獨自在診間邊哭邊安排手術時間,也讓嘎妹直呼,「從小到大,總是拿身體開玩笑說想要生病的自己,突然好後悔每次都唉唉叫想要生病耍廢,直到那一刻我才發現比起耍廢,我還有好多想做的事情、還有想要照顧的人。」嘎妹昨晚間突然在IG發文表示,收到健檢報告建議到大醫院做詳細檢查,當初還不把它當一回事,拿工作很忙當藉口,推遲了好久,「最後還是我弟幫我預約了北醫門診,我才去檢查。」沒想到上周五到醫院看報告時,醫生說:「是子宮頸癌前病變,已經是第三階段,所以需要手術把分化不良的細胞處理掉避免變成癌細胞」。由於對病症完全不了解,她當下相當慌張,根本聽不進去醫生說的話,尤其聽到「癌」,嘎妹馬上想到,自己總是拿身體開玩笑,說想要生病,「突然好後悔每次都唉唉叫想要生病耍廢,直到那一刻我才發現比起耍廢,我還有好多想做的事情、還有想要照顧的人。」嘎妹提到,她獨自在診間邊掉淚邊安排接下來的手術時間,甚至還進公司裝堅強硬要工作,而且家人朋友也都跟她說「沒事啦、小事、這樣其實很幸運了」,但她自曝大腦當下已經完全沒辦法運作,「所有想法都往最負面的那邊一面倒。」正當嘎妹糾結到底要不要告訴媽媽時,母親就突然打來,原來是弟弟已經轉告了,「我媽說她請好假了,也查完資料了,不要害怕,很冷靜的說她已經把病症研究過一次,告訴我知道身體出問題不可怕,好好去解決它就沒事了」,聞訊後,嘎妹原本還打算打哈哈帶過,來掩飾自己的不安,直到聽到媽媽說「妳怎麼一個人去看醫生,不找人陪你去,你那麼膽小應該嚇到了吧」,她終於忍不住大哭,並慢慢振作起來,「花了幾天就振作起來的我,應該也在慢慢變堅強吧!」至於病況,嘎妹透露:「目前醫生說只要動完手術,後續定期追蹤就沒事了。」對此,她也分享親身經驗,呼籲大家都去健康檢查,「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的了」,尤其是女生們都要定期做子宮抹片,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不要像我一樣很鐵齒,覺得自己還年輕。」嘎妹也表示,藉著這個機會好好調養身體,也更重視自己的健康狀況,「我想一切都會順利的~大家都要健健康康的唷。」
氣溫極下降病患暴增「各種病毒都有」 小兒科醫師感嘆:自己抵抗力真的要好
近期由於氣溫直線下降,身體不適的病患人數可以說是直線增加。小兒科顏俊宇醫師也表示,近期門診病例遇到的病毒種類真的是多不勝數,他甚至感嘆「身為兒科醫師,自己抵抗力真的要好」。小兒科顏俊宇醫師近期在FB粉絲專業表示「身為兒科醫師,自己抵抗力真的要好」,不然很容易就被「中獎」倒下。顏俊宇醫師提到,最近門診的病例真是五花八門,咳嗽、感染、病毒群魔亂舞,光是A流、B流就讓人應接不暇,更別提手腳疹子、腸病毒、黴漿菌引起的久咳合併蕁麻疹等情況。每次看到診間裡,爸爸媽媽那疲憊的神情「我真的能深刻共感」。顏俊宇醫師提到,前一陣子女兒也跟病菌作戰,連夜裡睡覺時都會對著自己猛咳。隔天起來,顏俊宇醫師覺得自己喉嚨好像也腫起來了。就這樣,身為醫師的我,偶爾也難免成為病菌的「受害者」。顏俊宇醫師提到,雖然病患暴增,工作量大到讓人感到虛脫,但每當遇到可愛的小病人向其表示「醫生叔叔,我要戴上我的蜘蛛人面具,做出我的招牌動作!」顏俊宇醫師表示「那一刻,心情真的瞬間被療癒,也再度充滿了繼續努力的動力」。
母當面怒斥小孩「你這個廢物」 小兒科醫師眼眶泛淚制止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近日發文表示,自己在看診時遇到一名母親當著自己的面怒斥小孩「廢物」,該名母親此舉,不僅讓巫漢盟眼眶泛淚的制止,甚至還十分心疼這名小孩。巫漢盟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在診間媽媽當我的面指著孩子的鼻子罵:『妳這個廢物!』」該名母親的舉動,讓巫漢盟醫師眼眶泛淚的制止,更直言表示「我不會對我孩子說這樣傷人的話」。而整起事件,也讓巫漢盟醫師十分心疼這名被罵的小孩。不少網友在看到這篇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醫生在場,家長都能罵這麼難聽了,那小孩在家情況實在更慘吧」、「就算是自己的媽媽也不能這樣語言霸凌孩子啊」、「是有什麼深仇大恨會對自己的小孩說出這種話?」、「這是什麼媽媽」、「孩子要多鼓勵代替責罵、才會越來越好,在外人面前更不能臭罵孩子也會不好意思?」也有網友表示「孩子從來都無法選擇父母」、「別說仇人了,這種人對於心裡真正討厭的大人,往往不敢罵的這麼難聽,說是口頭禪也好,原生家庭教育也罷,說穿了其實就是欺負孩子比她弱勢,你看她敢不敢把口頭禪對著陌生人或者老闆說」、「有時候都覺得現在育兒文章及家長普及觀念應該有所進步,但是相信醫生一定看過更多需要被教導的父母,真是可憐的孩子」、「有時不見得不愛孩子,但就是情緒控管差,口不擇言,其實很多老一輩父母是這樣(代代相傳,耳濡目染)習慣用負面言詞包裹內心對孩子健康的焦慮和擔心」。
隨身帶漂白水消毒也擋不住!1歲寶寶染腸病毒 醫曝媽媽「這步驟」做錯了
據疾管署12日提供監測資料顯示,11月3日至11月9日間,門、急診就診共計20913人次,較前一週上升4.7%,表示目前腸病毒疫情不僅呈上升趨勢,且處於「高原期」。兒科醫師王韋力日前在節目中表示,一名母親對此相當謹慎,平常會攜帶漂白水消毒寶寶身邊的物品,也用心減少寶寶與人群的過多接觸,然而寶寶仍確診腸病毒。他一問之下,才發現這位媽媽消毒的「這個步驟」完全做錯。王韋力醫師在健康談話性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一名媽媽帶著罹患腸病毒的一歲寶寶前來求診,表示自己平常都不會讓孩子與同學有過多接觸,連到公園都是等沒有人的時候才去,不僅如此,進到診間還隨身攜帶一瓶稀釋過的漂白水。該名母親表示,自己明明已經非常小心謹慎消毒,結果孩子還是罹患了腸病毒,讓她對此十分不解。王韋力表示,該名母親告訴她,自己會用漂白水去擦拭物品,且是以100cc泡10公升,「每月初泡一次用到月底」。他嘆氣解釋,第一天還是稀釋漂白水沒錯,然而到第二天就僅僅是「帶水出去而已」,因此務必注意漂白水的使用方式。王韋力解釋,腸病毒一般最好的消毒方式,是用「稀釋的漂白水」消毒,而漂白水的主要成分,則是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以使微生物蛋白質變質的方式,有效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然而,次氯酸鈉會隨著時間慢慢揮發,因此稀釋完的漂白水,24小時後殺菌效果就會漸漸減弱。王韋力還稱,在門診都會用1比10比例的漂白水去擦拭,不過他提醒切勿用噴的,因漂白水刺激性較強,直接噴到皮膚上都會不舒服,建議要用的時候務必重泡。此外,王韋力還提到酒精殺菌對於新冠、流感等呼吸道症狀都有效,不過很多在腸道的病毒「用酒精殺菌並沒有效果」,因此用酒精洗手沒有辦法預防腸病毒。另外,紫外線是所有生物皆會害怕的東西,但務必記得用紫外燈消毒時「人不能在現場」,因紫外線照射到皮膚,很可能會導致癌病變、眼睛受傷等。他也提醒,在照紫外燈的時候有照到才有效果,因此會將旁邊物品淨空,以達到最佳效果。另外王韋力補充,小朋友得到腸病毒後,可能有「嘴破」、「吃不下」的情況,因此像是布丁、豆花、冰淇淋、優格等流質食物都很好。若還是不舒服,他建議可以讓小朋友含冰塊,融化後也可當成多補充水分。當孩子有起疹子情況時,則可以擦一些止癢藥膏使症狀舒緩,以度過7天的痛苦過程。
新北登革熱疫情還沒完!永和58歲男確診 累計75例
新北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永和區58歲男子,11月5日出現發燒、關節痛/骨頭痛及出疹等症狀,就醫通報送驗後確診,現已康復。目前疫調顯示個案潛伏期間主要於居住地及新店區活動,將進行病毒基因定序釐清可能感染源。截至11月8日新北累計7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新北登革熱疫情已獲得有效控制,近期颱風降雨後孳生病媒蚊仍有零星病例發生。由於登革病毒可能會隨著社區中無症狀或潛伏感染者移動,只要周遭環境有病媒蚊,就會透過叮咬再傳播給其他人,只有落實清除積水容器不養蚊,才能避免登革熱的發生。市府團隊持續加強巡查社區,一旦發現積水容器孳生孑孓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裁罰3000元,目前已開立81件。同時籲請醫療院所持續提高通報警覺,於診間主動詢問病患活動史,如遇有疑似感染個案應善用NS1快篩試劑輔助診斷即時通報,以便衛生單位及時介入降低社區傳播風險。
強撐病體帶小孩就診 母親心臟驟停昏倒在醫院「多種奪命症狀同時爆發」
越南永隆省一處醫院日前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N姓女子不顧自己連日的身體不適,依舊強撐著身體照顧小孩。而在一日他帶著小孩前往當地診所看病時,自己反而突然心臟驟停,直接在診間昏迷。這讓家屬急忙將其送往大醫院急救,好在歷經搶救與照護後,N女順利地恢復健康。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10月23日當天,當時N女已經連續2日出現頭痛、喉嚨痛和呼吸困難的症狀。而當天N女正帶著孩子去當地診所看病,沒想到在等候期間,N女突然昏迷。家人見狀,立即將其送往當地醫院急救,抵達醫院後,N女的心跳已經停止約10分鐘,醫生也緊急進行10次電擊搶救,成功讓N女恢復心跳。但這時候,N女孩是呈現昏迷狀態,並伴有心律不整和呼吸衰竭等情況。後續N女被轉送到芹苴中央綜合醫院進一步治療。芹苴中央綜合醫院的高層表示,病人抵達後,醫院立即略過所有行政手續,將N女直接送入重症監護科抗毒科進行治療。該名高層表示,N女抵達時,心臟幾乎完全無法正常收縮,經診斷為急性心肌炎並伴隨心律不整等併發症。面對如此情況,芹苴中央綜合醫院的醫生迅速為她安裝了臨時心律調節器,並使用葉克膜來支持N女的生命體徵。同時,N女接受了機械通氣、血管加壓藥物治療,並進行了止痛、肌肉鬆弛和抗生素等等治療,以此控制心律不整並增強心肌收縮力。同時由於N女的肝功能嚴重衰竭,同時併有膽道阻塞的情況,醫生也為其進行血漿置換,並積極進行內科治療、營養支持及物理治療等。經過5天的葉克膜治療後,N女的健康狀況逐漸好轉,心臟收縮功能也逐漸正常,心律也恢復穩定。在住院7天後,N女成功脫離葉克膜,並拔除了氣管內插管。到11月4日,N女順利清醒,能夠良好地與人互動,生命體徵穩定,心律幾乎恢復正常,各個器官功能也逐漸穩定。該院的重症監護科—抗毒科的主任楊善福(Dương Thiện Phước)醫生表示,N女的康復是一個令人欣慰的奇蹟,這樣的結果讓醫院的醫護人員感到非常喜悅和自豪。從昏迷、心跳停止到最終清醒,N女的康復之路充滿挑戰,但也展現了醫療團隊的專業精神和現代醫學技術的力量。
柯以柔乳房照出異狀 媽媽陪回診...在診間哭出來
柯以柔恢單兩年迎來新戀情,認愛男友Joseph,她今(6日)參加大牙、阿廖師夫妻檔舉辦的憂敗盃明星羽球賽,好心情藏不住。不過,她也聊到健康狀況,她2月時被檢查出乳房不規則陰影,做了各種繁瑣的檢查,「一直在跑醫院,就很怕」,不只自己心情煎熬,她提到媽媽陪她回診時,媽媽在門診當場哭出來。柯以柔做乳房檢查查出異狀,還好健康無恙。(圖/趙文彬攝)柯以柔被問到新戀情,大方表示「很開心」,她透露,若不是被偷拍到,她不會主動公開這件事,「經過大風大浪,能平靜生活是最好的」。她提到,跟男友交往前,觀察重點是對方跟孩子的相處,「單親媽媽優先考量就是小孩感受」,她讚男友對孩子很有耐心,對方也有一個小孩,確定關係後,他們會安排親子日一起出遊,「要開七人座的車,很熱鬧,有哥哥弟弟姊姊妹妹,滿好的,跟他相處起來覺得滿適合。」她小六的女兒還吃瓜式問她「你們是不是談戀愛」,讓她覺得很有趣。不過,她今年其實也碰到一些狀況,2月時被檢查出乳房不規則陰影,被通知要深入檢查,讓她嚇壞,「檢查真的做很細、超多,一直在跑醫院,等待報告的過程滿煎熬的。」她透露媽媽過程中都陪著她,回診時,聽到醫生說「目前沒事」,媽媽如釋重負,當場哭出來,對於媽媽的擔心,她也很不捨。她提到,檢查過程中,其實剛跟男友開始發展,她一度有煞車的念頭,問對方趁還沒深入感情,要不要及早結束,還好最後有走過來,她身體也無恙,目前定期追蹤即可。
得了「喝水困難症」減肥好難! 醫揭補水5撇步綁橡皮筋也有用
現代人常常外食,其油膩及高鈉都需要由水帶出體外,此外減肥時期喝水更顯得重要,不僅可以提高新陳代謝,也能把體內的脂肪帶出體外。然而,卻有許多人都得了「喝水困難症」。對此,好日子診所的黃煜晏醫師整理了在喝水時常遇到的困難,以及破解方法,讓補充水分更容易。黃煜晏近日在臉書粉專「好日子診所」發文指,一般來說減重期間會建議患者,一天要喝到「體重的40倍」,所以以50公斤的人來算,一天建議要至少喝到50x40=2000cc 的水份。然而,常常有患者說,實在喝水喝不到量,他則整理了幾個在診間常遇到的困難,以及破解方法。不喜歡水的味道,解法為「讓水有味道」這點是滿常遇到的,沒有習慣喝水的人,忽然開始喝水,會覺得水有一個怪味道。破解的方法就是「讓水有味道」,加檸檬片、維他命C發泡錠、水果乾、梅子,或者是喝氣泡水,都會讓味道變得好喝一些。工作忙到沒時間喝水,解法為「準備吸管」大家有沒有發現,平常在喝手搖飲的時候,因為是吸管,所以拿起來吸一口,很快放下,喝的速度可以很快。但如果是用需要轉蓋子的水瓶,想喝水的時候,要先把水壺拿起來、轉開蓋子、仰頭喝水、鎖回蓋子、放回地上,步驟太多,又要雙手操作,效率太差,反而讓自己更難喝到水。所以準備一個有吸管的冰霸杯,是個不錯的方法喔!會忘記喝水,解法為「定鬧鐘」有些患者一忙起來就忘記喝水,這類患者建議可以「設定喝水鬧鐘」,每半個小時響一次,一次喝200cc,或者可以下載app,有些喝水app很可愛,會給你獎勵、讓你看到還差目標多少、甚至還有小遊戲,很有趣!視覺化提醒有一位患者跟我分享,他會在水壺上面綁橡皮筋。舉例來說,假設今天要喝3000cc,他就會在600cc的水壺上面綁5條橡皮筋,喝完一壺就拿下來一條,等到5條都拿下來,就喝到3000了!視覺化的提醒自己,且設計成遊戲化的挑戰,一路看到橡皮筋慢慢變少,也會很有成就感!啞鈴大水壺現在市面上有一種超大水壺,一壺3000cc那種,一天喝完一壺就達標,過程中還可以抱著他做深蹲,一舉兩得!
帶國小兒看病「求醫別檢查喉嚨」!背後原因曝 全場聽完超怒
小兒科醫師王韋力昨(4日)分享,一名爸爸帶兒子到診間看診,卻阻止他看喉嚨,一問才知該名爸爸怕是腸病毒,這樣兒子就無法參加考試。貼文一出,立刻掀起討論,不少家長直呼「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王韋力在粉專《威力醫師的育兒週記-王韋力》表示,一名爸爸帶著國小5年級的兒子來看診,爸爸說「醫生,他說他喉嚨很痛,你幫他開個藥」,接著自己拿起手電筒,欲檢查喉嚨,結果卻被制止,讓他相當疑惑。該名爸爸支支吾吾地說,「等一下!你可以不要看喉嚨嗎?因為他這周要考試,我怕你等一下看完喉嚨,萬一是腸病毒,那他就不能考試了。」王韋力直言,該來的還是躲不掉啦。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真的是可憐的孩子,不管是他的孩子還是同班的孩子」、「就是有這種家長,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就是這樣才一堆校園群聚」、「到底是孩子重要,還是考試重要,我不相信孩子這麼不舒服,是能多專心考試」。也有網友痛批,「有夠自私的家長,就說這樣的想法,才會傳染個沒完沒了,都沒想過同學家有小小孩的話被傳染有多心疼、父母照顧起來有多辛苦,孩子都不舒服也不待在家休息,考試比健康重要嗎?真令人生氣。」
得知妻懷第3胎「隔天離家出走」!消失30多年 3孩拒養他出招了
阿明控訴,父親在得知母親懷了第3胎後,居然直接離家出走,不管母親和3個孩子,根本沒有盡到父親的照顧扶養責任,因此向法院訴請免除扶養義務。台南地院審理後認為,阿明的父親在阿明未成年以前,確實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且情節重大,如令阿明負擔父親的扶養義務顯失公平,因此免除阿明扶養義務。判決書指出,阿明主張,父親本無固定工作,經常離家未歸,偶有打零工之收入,但均係支應其自身生活及玩樂之開銷,未曾拿錢回家分擔家計,經常身無分文或是負債時才會返家索討金錢花用或還債,嗣後又會藉故離家未歸。阿明透露,不僅如此,父親與母親婚姻存續期間,都是母親工作賺錢支付家庭開銷及小孩的扶養費用,而父親卻在診間得知媽媽懷有第3胎後,隔天直接離家未歸,讓媽媽獨自扶養當時才10歲的他、8歲手足,最小的還沒出生。阿明指出,父親離家迄今已逾30餘年之久音訊全無,遑論對他負擔任何扶養費用,自己從小都是由母親照顧、扶養,以及舅舅、舅媽、外祖父母等人照顧,因此向法院訴請免除扶養義務。針對阿明的決定,其父親在法庭上表示,沒有無意見。法官審理後認為,阿明的父親在阿明未成年以前,確實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義務且情節重大,如令阿明負擔父親的扶養義務顯失公平,因此免除阿明扶養義務,全案仍可上訴。
病患擅闖診間「踹椅咆哮還打人」 名醫怒報警:醫療暴力零容忍
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於今(1日)在臉書上透露,自己遭遇了一名情緒失控、對醫護人員暴力相向的病患,因而決定報警處理,「醫療暴力零容忍」。蘇一峰指出,這起事件發生在10月30日,一名首次前來就診的病患,報到後尚未叫號便強行闖入診間,並開始情緒失控。進入診間後,該病患不僅踹椅子,還頻頻搥桌、對醫護人員咆哮,甚至有動手打人的舉動。面對如此激烈的行為,蘇一峰表示自己無法忍受,最終決定報警,並依據《醫療法》及妨害自由提告該名病患。蘇一峰決定報警處理。(圖/翻攝自蘇一峰臉書)蘇一峰也公開了一張向台北市士林分局芝山派出所報案的單據,說明依據醫療法第24條及106條規定,為保障醫事人員執業與病患安全,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致生危害醫療安全或其設施。蘇一峰表示,違反上開規定者,衛生局可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警察機關應立即協助排除或制止,並依醫療法106條3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之罰金;如涉及刑事責任者,應立即移送該管檢察官偵辦。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真是誇張,蘇醫師及醫護人員真的還是要小心」、「蘇醫師做的好,這種人就是不能姑息」、「太誇張了,支持醫生告到底」、「各大醫療診所黑名單,以後都不用去鬧事也沒病可看」、「這種患者直接報警送法辦,沒資格就醫,如果要就醫也該看精神科,因為這種人百分之百都有暴力的頃向!蘇醫師要小心安全」、「蘇醫師還是要多注意自己安全,平安健康最重要」。
不孕治療年齡逼近38歲 壓線求醫恐步入治療陷阱
國健署自2021年人工生殖擴大補助今已滿三年,申請人數持續上升中,三年來已有超過2萬名試管嬰兒順利出生,其中更有2,314對不孕夫妻再度申請使用試管應兒補助來孕育第二胎。然而,接受人工生殖治療的女性平均年齡,從民國87年的32.7歲延遲至37.9歲,從生殖醫學角度來看,五年的差距使女性身體機能和生理條件因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增加了治療的挑戰。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蔡英美憂心,不少民眾嘗試自然懷孕至將近40歲後,才尋求生殖醫學協助,導致排卵刺激療程出現「過度在意數值高低」、「隱忍嚴重治療副作用」與「以為生殖醫學成功率高」三大錯誤觀念。蔡英美醫師指出,許多不孕夫妻認為AMH數值、取卵數等數字越高才是成功率的保證,客觀來說AMH值在臨床上的意義是能夠協助醫師判斷卵巢功能與庫存,並於後續治療上給予合適的建議,因此AMH數值高低並不代表生育力成功與否;而另一個患者常在意的取卵數也並非越多越好。國內外研究即發現,活產率雖隨著取卵數上升,但取卵數量若超過20顆,在取卵週期新鮮植入胚胎的活產率反開始下滑。另外,以試管嬰兒治療來說,最重要的階段排卵刺激治療是透過刺激賀爾蒙,讓多一些的卵泡有機會發育成熟,以利後續療程使用。但排卵刺激治療所引起的賀爾蒙變化可能導致心理壓力、煩躁、情緒波動,反應較強的患者則可能會出現腹脹、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然診間卻有不少患者認為不適是必經之路而隱忍副作用。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醫師也分享,許多不孕夫妻求助生殖醫學前,會嘗試自然備孕、傳統療法與宗教信仰等,並將生殖醫學視為最後的生育手段,直到一直懷孕未果後,才會踏入生殖醫學尋求協助。由於男女精卵品質隨著年齡上升而下降,不管自然懷孕或是生殖醫學,其懷孕及活產成功率只會越來越低。國健署最新人工生殖報告書即顯示,以新鮮植入週期活產率來看,小於35歲的成功率還有44.6%,而41-42歲剩餘18.7%,42歲後更僅剩7.6% 5。為避免排卵刺激階段的心理壓力影響後續求子進度,蔡英美、黃貞瑜醫師也提出「3不3要」指引,鼓勵正在不孕治療過程中的夫妻確實掌握正確原則,方能破解失敗循環,降低治療壓力:治療要點1「不衝高、要適合」:AMH不是絕對,每個患者都有屬於自己的治療方案。蔡英美醫師表示,目前排卵刺激治療以注射型性腺刺激素為主流(俗稱排卵針),除了有高純度尿液萃取製劑,還有透過倉鼠細胞基因工程合成的製劑,以及人體細胞株基因工程合成製劑,因此會根據患者的不同數值進行藥物評估。例如藉由AMH數值可推測女性卵巢卵泡的庫存量,並依據年齡、身體狀況及各項檢測數值,預測能取出的卵子數目來決定合適的排卵刺激療程組合和劑量,確保治療時能兼顧安全和成功率。治療要點2「不過量、要品質」:取卵數並非越高越好,卵子品質是成功受精的關鍵根據每個患者身體數值的不同,經排卵刺激治療後會有不同的成熟卵子數量。黃貞瑜醫師說明,取卵數多確實能增加懷孕成功機率,但卵子能否成功受精成為好胚胎,成功著床、產子的過程中,精卵品質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提醒患者,切勿只關心取卵數的多寡,也須同時掌握卵子品質。治療要點3「不隱忍、要安全」:副作用不是迎來寶寶的必要,身體舒適安全讓療程更順暢由於排卵刺激治療會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因此若出現情緒波動、乳房脹痛等,都是屬於正常生理變化。但若以嚴重副作用如OHSS來說,會出現腹脹、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現象,嚴重者恐須暫停療程。因此副作用若已影響日常生活,建議應立即與醫師反應,切勿自行隱忍不解決。生殖醫學治療日新月異,治療手段豐富,國際研究也解釋,相較傳統治療,最新排卵刺激治療組合在出現副作用的比例上也較低。在安全性與患者身體的適應性都能得到保障,除了提升取卵數,也讓取出的卵子有好的品質,讓患者能在更舒適與安全的環境中實現生育的夢想。帕運國手桌球教練蔡貴蘭分享,因長期征戰國際賽,與丈夫一直無法如願懷孕,隨著年紀增長體會到與時間賽跑的壓力,便與醫師討論後進入試管嬰兒療程。儘管蔡教練有多囊性卵巢綜合症和雄性激素偏高的問題,但仍保持正面心態面對,不過度在乎數值高低、也不因自身狀況而氣餒,抱持著永不放棄的運動家精神,最終成功圓夢。而身為生殖專科的張至婷醫師,也以正確觀念面對不孕,27歲備孕一年未果立即尋求生殖醫學協助,30歲即成功透過試管療程誕下寶寶。張醫師分享,由於年紀輕輕就接受治療,卵子和胚胎質量相較40歲患者,都表現更優異,也有更多時間和機會來拼第二胎。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則表示,政府擴大試管嬰兒補助已經成功幫助1萬8千多對夫妻迎來2萬多名試管嬰兒,呼籲民眾及早規劃生育外,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亦可善用補助資源及早投入療程,更鼓勵未來有意第2胎、第3胎的民眾多加利用,並於治療旅程中適時與主治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案,邁向舒適安全又成功的求子之旅。
病因相反卻可能同時出現! 「食道弛緩不能症+胃食道逆流」怎麼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賁門」是胃跟食道的交接處,若賁門過度鬆弛、沒辦法緊縮,就會導致現代人常見的疾病「胃食道逆流(GERD)」;相反的,若賁門括約肌過度緊縮、沒辦法張開,就會造成「食道弛緩不能症(Achalasia)」。不過,這兩個完全相反、互相衝突的疾病卻有可能同時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中西醫整合針灸門診楊龍駿醫師分享,自己在診間曾碰過2、3位這樣的患者,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情況其實很少見,對西醫來說這樣的情況幾乎是沒辦法治療,只能兩者取其一,不過針灸可以同時改善這兩個問題。胃食道逆流又食道弛緩不能症 一般只能取其一治療胃食道逆流可能會造成胸口灼熱、喉嚨有異物感等,楊龍駿醫師表示,不論西醫或中醫,治療主要都以藥物為主,如果藥物效果不好,西醫還有手術治療,像尼氏胃底摺疊手術、熱射頻手術等,不過成功率都不高而且有很多副作用。而食道弛緩不能症則是賁門括約肌過度緊縮,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進入胃部,回堵在食道、喉嚨,造成嘔吐、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甚至連水都喝不下,更會讓體重快速下降。楊龍駿醫師提到,食道弛緩不能症治療通常以手術為主,透過氣球擴張術撐開賁門,或經由內視鏡手術將賁門肌肉切開等。由於食道弛緩不能症無法進食、體重下降會引發更多的健康問題,因此楊龍駿醫師表示,當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同時存在時,西醫可能會以食道弛緩不能症為主治療,但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完整,還會有很多後遺症,像氣球擴張術可能會造成食道破裂,而手術切開賁門肌肉則有可能破壞神經,導致賁門無法收縮,造成永久性胃食道逆流。雖然,食道弛緩不能症也能經由肉毒桿菌注射,讓緊縮的賁門肌肉放鬆,使食物能進入胃裡,但楊龍駿醫師表示,肉毒桿菌效果短暫,當藥效過了以後,症狀又會開始出現。針灸具雙向療效調節神經傳導 不動刀就能同時改善不過,針灸可以不動刀就同時改善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問題,楊龍駿醫師指出,賁門的開關主要是由神經傳導反射控制,透過針灸刺激能讓神經傳導慢慢恢復,當神經傳導功能正常,賁門就能恢復正常運作,而且針灸有雙向療效,當身體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加強它的功能,也能將功能過度的部分抑制下來,適合用於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患者。可是楊龍駿醫師提到,傳統針灸效果沒那麼好,中脘穴、足三里等一般常用的穴位實際上都只能調理而已,或許會有輕微改善效果,但是無法完全根治,所以治療會以頭皮針、耳針為主,去刺激內臟反射區,讓神經穩定並加強賁門的功能,通常患者治療4、5次後就會有明顯改善。最近楊龍駿醫師就透過針灸治療了一位60歲的男性患者,這名患者白天沒辦法吃東西,吃一兩口就吐出來,甚至也沒辦法喝水,短短2個月體重就掉了14公斤,但到了晚上的時候卻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只要躺下來胃酸就逆流,讓他沒辦法好好睡覺,經過醫院檢查確認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雖然醫院有給予治療處置,但這名患者都覺得沒有效果,因此求診於楊龍駿醫師。楊龍駿醫師表示,這名患者經過第二次針灸治療後,慢慢就能開始進食,一個療程後已經恢復9成,除了還有點胃酸逆流、吃東西覺得有些卡卡的之外,都能正常飲食、吞嚥,體重也漸漸恢復了。楊龍駿醫師建議,經過檢查確定同時有胃食道逆流、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患者,第一時間先不要急著開刀,因為開刀的後遺症是不可逆的,造成的破壞有時很難去彌補,手術是不得已的下下策,目前針灸也有很高的治療成功率,民眾可以多方了解再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新北登革熱再+1!新莊區出現首例 市府持續加強社區巡查
新北市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新莊區40歲男,14日出現發燒、肌肉痛、關節痛等症狀,就醫通報送驗後確診感染登革熱第二型病毒,症狀已緩解。目前疫調顯示個案潛伏期間主要於居住地及工作地活動,但工作地曾有本市登革熱個案活動史,將進行病毒基因定序釐清可能感染源。截至19日累計67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新北自9月23日出現本土登革熱病例,經調查主要於景新公園、三介廟、天山公園及周邊山區活動而感染。由於山區是天然的孳生源,市府團隊除持續針對管制區域進行大規模噴消,同時透過空拍機檢視山區可能的隱性孳生源,並協同農林署、國防部後指部、海巡署、國產署等土地權管單位加強巡查清除,以降低病媒蚊密度。陳潤秋說明,登革病毒會隨著感染者活動足跡而移動,只要周遭環境有病媒蚊,就會透過叮咬再傳播給其他人,唯有落實清除積水容器不養蚊,才能避免登革熱的發生。市府團隊持續加強巡查社區,一旦發現積水容器孳生孑孓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裁罰3000元,目前已開立38件。由於之前個案分布於中和、新店,陳潤秋呼籲,新莊區已出現登革熱本土病例,請醫療院所務必提高警覺,診間加強詢問病患活動史與群聚史,並踴躍向本局領取免費登革熱NS1快篩試劑,針對疑似登革熱患者輔助診斷,以利衛生單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重病女遭拒居服員資格失控「持刀抵左胸」 警方急奪刀化解危機
台北市和平醫院18日驚傳一起情緒失控揚言自殘事件,55歲的林姓女子持有重大傷病卡,當天前往醫院申請從事居服員工作,卻因精神狀況不穩被院方拒絕後情緒崩潰,當場掏出水果刀抵住左胸揚言自殘,幸好警方獲報後迅速到場,經過耐心安撫後,成功奪刀化解危機。據了解,林姓女子曾接受居服員相關訓練,並自認有能力勝任該工作,當其到和平醫院申請時,院方評估其身心狀況,認為林女不適合從事居服員工作,於是婉拒其申請,林女當場認為審核不公,情緒激動,掏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抵住自己的左胸,揚言自殘以表達不滿。事發於18日下午1時50分,中正二分局南海路派出所接獲報案,稱和平醫院107診間內有女子持刀自殘,警方隨即趕到現場,並與院方聯手安撫林女情緒,勸說不要衝動,經過一番安撫後,警方趁機奪下其手中的水果刀,成功避免對自己造成傷害。事後確認林女並未受傷,但警方仍依《公共危險罪》將其法辦,並通知松德院區進行後續安置與治療,這起突發事件雖然驚險,但在警方和醫護人員的協力下,最終順利化解。中正二警方表示,醫院是救治病人的地方,任何在院內的暴力或自殘行為,除了威脅到醫護人員的安全外,也可能影響其他急診病患的就醫權益,提醒民眾切勿以激烈手段解決問題,否則將面臨法律制裁。
和平醫院爆婦人看診持刀案 警成功壓制「醫護診間不敢動」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18日下午1點50分發生一起女患者持刀欲自傷事件!這位女病人在診間手拿水果刀抵住左胸,怒吼院方對其居服員資格審核不公,警方獲報趕赴現場先以言語安撫對方,同時讓診間醫生、護理師平安離開,接著趁機上前壓制女患者奪刀,整起事件平安落幕,對此,北市聯醫回應,當下立即報警處理,而整起事件幸無造成人員傷亡。根據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的聲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當下,院方立刻報警處理,警方趕抵現場後立刻向女患者進行情緒安撫並成功強制奪刀,鄭起事件過程未有人員傷亡。另據副院長詹尚易表示,北市聯醫和平院區下午有民眾於診間持刀,造成現場民眾及醫療人員恐慌,警方獲報後成功制伏這名患者,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北市聯醫也表示,院方秉持醫療暴力零容忍立場,對暴力事件一定依法追究絕不寬貸,請民眾就醫時務必尊重醫療專業處置,互相包容體諒,維持良好的醫病溝通,共創安全醫療工作環境。回述整起事發經過,一名年約60歲的林姓婦人,下午到台北市和平醫院掛診看病,但傳出不知為何疑似情緒不穩,拿出水果刀揚言自殘。造成現場民眾及醫療人員恐慌。這名女病人在診間手持水果刀抵住左胸欲自傷,頻吼院方對其居服員資格審核不公,趕抵現場的警方先以話語安撫女子情緒,並陸續讓院內醫生、護理師平安離開,趁機壓制對方奪刀,所幸無人受傷。針對這起事件,中正第二分局呼籲,急診醫療暴力不僅危害醫事人員身心安全,更妨害危急病人的就醫權益,本分局接獲醫院發生暴力事件通報後,儘速到場處理外,並將醫院之醫療暴力事件視為公共危險罪,以確保醫護人員安全。CTWANT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