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
」 南韓 罷工 醫師 醫療 健保65歲免健保費闖三讀!每年恐增350億元支出 醫嘆母湯:老人才是最有錢的
藍白立委提出《老人福利法》第22條修正案,讓65歲以上、所得稅級距未達20%的長者免繳健保費,由中央全額補助,立法院預計今(27)日排審三讀。對此,醫師公會、台灣醫院協會等5大醫界團體表達「強烈反對」,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也警告,這項政策將使健保補助金額從20.7億元飆升至366億元。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也大喊「母湯」,直言「比起年輕人,台灣最有錢的是老人才對」。姜冠宇昨(26)日上午在臉書粉專「姜冠宇醫師」發文表示,針對65歲以上不繳健保費的議題,「我始終覺得母湯,比起年輕人,台灣最有錢的是老人才對;政府應該要懂得從『台灣錢淹腳目』那一代課金才對,你現在過的政策就是讓嬰兒潮世代享受了,有獨居貧窮老人再啟動社福補助有什麼問題?難道年輕人就沒有窮困的嗎?」姜冠宇提到,英國就是國家保險60歲以上看病不用錢,所以現在那邊不只醫療真的糟糕,NHS破產邊緣也成為國家危機,「我在英國認識的朋友,沒一個評價英國醫療對普羅大眾是好的」。姜冠宇強調,「不是有排富條款就好(才20%),世代公平正義顛倒,是會危及很多發展面向的。好的健保,是大家都願意付錢,高願付價格帶來高價值」。另外,台灣醫管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健保收入近7成來自青壯年人口繳付的薪資所得,一旦免除長者繳納保費,將衝擊現役青壯年人口負擔。他強調,我國政府對於低收入或經濟困難者,已有社會福利補助保費,中央若再補助350億元為長者繳交健保費,將嚴重排擠其他預算支出,對醫療本業投資更無實質效益。衛福部長邱泰源則表示,健保的核心精神是全民共同負擔,明年就是健保35年,應該共同維繫這套制度以保障全體國民的健康,「現在年輕世代、剛畢業的年輕人薪水可能還比『前輩』、老人家,收入還少很多」,健保政策必須考量世代正義。
臺灣台北醫療聯盟攜手醫療產業簽署公益交流合作備忘錄MOU 共推醫療與學術發展
今日(10/30)臺灣台北醫療聯盟和產業界精英合作夥伴共同簽署「公益交流合作備忘錄MOU」 ,此次合作旨在促進醫療資源的整合,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並強化社會公益。簽署儀式有來自醫療、科技及商業領域的多位領袖參加,同時邀請北醫盟榮譽理事長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和中華開發資本資深副總王必勝為簽約儀式作見証。本次MOU合作夥伴來自醫療產官學精英,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皇家康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明發,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豐州,博惠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晶耀,慈恩健康諮詢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振,優醫國際生醫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俊林,開曼群島商雅智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邦彥,國立中興大學秘書長李長晏,昕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勝富,醫凡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玉堂,梅花媒體集團好醫生新聞網董事長王綽中,特別邀請波蘭投資貿易台北辦事處首席代表吾志遠Lukasz Piotr Lanski和中華趙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趙世聰和五洲製藥董事長侯振榮等共襄盛舉。台北醫療聯盟 理事長 趙忠傑博士致詞。(圖片提供/台北醫療聯盟)北醫盟理事長趙忠傑博士表示,此次合作將不僅能促進醫療技術的創新,還能進一步拓展醫療服務的可及性,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優質的健康照護。北醫盟和合作夥伴強調了共同的使命,即結合醫療資源與產業創新,攜手應對當前醫療體系所面臨的各種挑戰。通過資源共享、經驗交流及技術合作,期望能為台灣的醫療發展注入新的動能。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致詞。(圖片提供/台北醫療聯盟)在簽署儀式上,北醫盟榮譽理事長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強調,醫療服務的提升不僅需要醫療專業知識,希望整合大家的力量並結合多方面支持,共同推動醫療改革,攜手解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挑戰,並推動創新醫療解決方案。未來,台北醫療聯盟將與產業界夥伴持續保持密切合作,推動各項公益計畫,並定期檢視合作成效,以確保各項目標的達成。此次MOU的簽署標誌著一個新合作的開始,未來雙方將共同努力,提升台灣醫療健康的整體水平,為社會帶來更大的福祉。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換手經營!衛生局感謝高醫付出15年 長庚承諾:醫病無縫接軌
昨(18)日高雄市衛生局宣布,確定由長庚醫療體系拿下市立大同醫院經營權,從明年1月1日起接手經營10年,高醫團隊今天發布聲明稿表達祝福,衛生局今天也發布新聞稿感謝高醫團隊15年的付出,長庚則承諾會讓病患照顧無縫接軌,同時讓留任員工都能安心工作。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誠摯感謝高醫及大同醫院所有同仁15年來的付出,他指出高雄明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將突破20%,市立醫院體系醫療改革必須回應市民的需求,而長庚明確表達會將大同醫院成第一家「重度級急救責任市立醫院」,落實照顧南高雄80萬市民的健康與生命。衛生局說,市立醫院體系應以市民健康福祉為首要顧念,現階段應監督要求市立大同醫院依法完成與長庚法人無縫接軌的醫療服務合作程序,並落實履約保障留任員工的勞動條件優於現況,以及薪資優化等條件,期許高雄市立醫院體系皆能落實公衛醫療政策,回應全體市民的期待。長庚同樣對高醫過去15年經營大同醫院表示肯定,長庚表示大同醫院過去創造各項輝煌亮眼成就,而面對未來醫療環境高齡化與疾病嚴重化的嚴峻挑戰,長庚將勇於承擔大同醫院既有的紮實基礎下,與留任員工共同推動醫療轉型,打造全新的大同醫院。長庚法人說明,在接下來的有限時間,他們將秉持服務不中斷的理念與目標,在衛生局的組織監督下與高醫大法人攜手合作,確保病人就醫、疾病治療的照護與延續等,皆能順利無縫接軌完成交接。此外,長庚法人也強調員工是重要資產,承諾會提供合理且具競爭力的薪酬制度,並保留完整福利,妥適照顧留任的員工,期盼在高醫大法人的協助下,雙方共同完成現有員工的妥善安置,讓員工安心工作,下周將於長庚網站公告員工留任報到程序與公開招募相關訊息,歡迎現有員工留任,同時歡迎有志與大同醫院共同努力之醫療工作夥伴加入。
桃園醫療改革再波折…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念頭 青埔清大桃園附醫恐告吹
清華大學委託高雄醫學大學,在桃園青埔興建經營清大桃園附醫,投資金額達百億,號稱最大教育BOT案,去年雙方高調簽約,但桃園副市長王明鉅今備詢透露,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念頭,計畫恐生變告吹。清大證實高醫大希望終止合約,雙方就促參法協商中,若高醫大最終選擇退場,將洽詢潛在廠商,盡速重新公告招商。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直轄市,市長張善政今施政報告,不分黨派議員都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以及大學圈地蓋醫院的進度。議員謝美英質詢聽聞高醫大有意打退堂鼓震驚不已。(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議員楊朝偉說,桃園市終於獲得衛福部支持,從原本的2個次醫療區改為3個,床數可增加1528床,過去幾年裡曾在八德地區申請成立的醫療院所有中大醫院、長榮醫院、市立醫院等,詢問是否會盡快重新評估,在八德區成立區域醫院級、甚至是醫學中心級的大型醫院,改善桃園在「醫療衛生」分項的劣勢。議員朱珍瑤則提到,桃園市爭取調整次醫療區10餘年,好不容易增加超過1500床,擔憂上周林口長庚新蓋大樓規畫870床,2029年啟用會再度衝擊八德床位。衛生局長賈蔚解釋,次醫療區計畫是從原本中壢、桃園2個,增加為中壢、桃園、八德3個次醫療區,長庚屬於桃園,不會影響新增的八德次醫療區。議員楊朝偉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議員凌濤則說,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城市,除關心市立醫院選址,他也提到桃園區快48萬人口、南桃沒有兒童急診等,呼籲多考慮「兒童急診」。賈蔚說,目前桃園24小時兒科專科醫生的醫院有林口長庚、部桃、國軍總醫院3間,至於次醫療區應該會在年底公告。議員謝美英則說,桃園長期存在醫療量能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呼籲市立醫院籌設進度要盡快定奪,不要讓市立醫院選址淪為炒房工具,她也關心在機場捷運A16橫山站旁的清華附醫規畫進度,喊話籌設過程遇到任何瓶頸,都應提前因應、努力突破。議員凌濤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王明鉅說,中央大學過去想在八德設立醫院,礙於床位限制無法成功,如今次醫療區域打開,將跟中大重談,至於八德蓋市立醫院,也是一個方向,目前市府篩選19處公有土地,委外評估蓋市立醫院的條件,年底前提報3至5處給市長參考,至於清大附醫,他也透露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的念頭,目前雙方還在溝通,市府會持續關注。清大證實,高雄醫學大學近日向清大提出,因營運考量等因素,希望終止契約。清華大學目前正依促參法就履約事宜與高醫大協商中。如協商未成,高醫大最終選擇退場,將洽詢潛在廠商,盡速重新公告招商。 議員朱珍瑤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清華大學附設桃園醫院基地在桃園航空城內,位處機場捷運A16橫山站及桃園綠線G18交會站,完工後將服務桃園蘆竹、大園、觀音及新屋等醫療資源較不足區域,並以地利之便放眼國際醫療。高醫大2023年10月與清華大學簽訂BOT合約,現地正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原預計2030年底可以完工。
綠營退讓 健保點值保障暫不入法改主決議處理
備受全國醫護藥界關切的健保點值改革案,在綠營最後一刻退讓下,朝野協商確定以「主決議」取代「立法」方式,暫時不將「保障健保點值」訴求寫入法案。在野黨立委也說,如果衛福部改革健保的承諾在半年後無法兌現,為了避免血汗醫護的狀況持續惡化,衝擊民眾就醫權益,不排除再度立法要求衛福部說到做到。立法院長韓國瑜昨晚召集朝野黨團協商,針對《全民健康保險法》第62條修正草案,討論健保點值保障是否入法,協商最後因為民進黨大黨鞭柯建銘堅持內容要用「建請」兩個字,引發藍營、白營不滿,揚言今日院會就表決處理,由於藍白立場一致,外界原本預期會按照國民黨版提案通過,明訂健保點值1點1元,浮動點值不得低於0.95。不過,民眾黨團今天上午指出,柯建銘昨日深夜致電民眾黨團,表達願接受白營提出的「三項附帶決議」方式處理爭議,朝野黨團再度協商取得共識,暫時不以修改健保法的方式將「保障點值」入法,改以通過「主決議」的方式,要求衛福部進行健保改革措施,明年6月30日前,必須達到平均點值1點0.95元的目標。具有醫師背景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說,保障健保點值是大選朝野總統候選人的政見,賴清德總統當時還喊出他最清楚、最瞭解、一定會保障醫護人員,沒想到選後卻改口,指在野黨推動保障點值入法對健保非常危險,要立委三思,也讓不少醫護聞言傻言、難過。陳菁徽表示,現在民進黨終於起義來歸,簽下去了,國民黨團也做出另一附帶主決議,要求政院召開跨部會醫療改革會議,請政院也要說到做到。她表示,用主決議取代立法的結果,雖然無法立即完成「點值每點1元入法」,但至少已向前邁開一步。協商過程中,醫護人員也看到衛福部各種推託藉口、不願承擔的態度,民進黨團更是滿口歪理,完全沒要保障醫護人權權益,未來她會強力監督、督促行政單位將此決議具體落實,持續朝向一點1元的目標邁進。具有藥師背景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今天說明,民眾黨提出三項附帶決議,其中,針對藥價部份,因全民健康保險法制定藥價基準制度,要求醫療機構向藥商採購藥品時,在藥價基準內與藥廠進行議價,將藥價殺低,藥價差額歸醫院享有,衍生藥商惡性競爭,醫療機構變相依賴「藥價差」,成為另一個藥價困境。據藥界估算,國內藥價差每年已達約新台幣700億元,民眾黨因此要求衛福部借鑒日本做法,一年內制定藥價調整機制,並與醫藥界溝通,逐步達成合理藥價,此外,在健保點值部份,健保給付點數於扣除醫療機構營運成本、各類行政費用及設備費用後,原本應該用在提升醫事人員待遇,不過,目前的成效相當有限,醫護血汗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民眾黨因此主張衛福部應另訂或修訂相關法規,明確「規範」健保點值保障之範疇應優先用於提升醫事人員之薪酬待遇。另外,《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第4款規定,指示藥品不屬於健保給付範圍,但早期考量醫師醫療與民眾就醫習慣,讓「公勞保時代」給付的指示藥品暫時繼續給付,但迄今健保署仍在給付800多項指示藥品,民眾黨因此用主決議,要求衛福部針對「指示藥退出健保給付」擬訂時程表,三個月內提交報告至衛生環境及社會福利委員會審議。民進黨醫療立委王正旭在院會通過主決疫後發言表示,衛福部長邱泰源已經承諾會保障明年的健保點值,並逐步清查出原本應該由政府公務預算支應、卻在過去挪用健保總額預算的開銷,約300億元,由政院逐年撥補預算回捕健保總額,達到保障點值0.95目標。不過,藍營立委認為,等到在野黨堅持修法後,衛福部才開始提供相關數據,而且都是衛福部說了算,說要清查健保總額被挪用的也是衛福部,說保障點值健保制度會破產的還是衛福部。雖然綠營最後在怕引發醫藥界強烈反彈、流失選票的擔憂下,在最後一刻退讓,但在野立委將持續監督,這些數據是否夠精確,被挪用的健保總額,政院是否確實會回補,不能再讓血汗醫護狀況再惡化下去。
健保「平均點值0.95元」達共識 藍委:朝向1元目標邁進
立法院朝野《全民健康保險法》健保點值修法,已達成共識,不以修法方式將點值入法,以主決議方式要求衛福部明年6月30日前達到健保平均點值一點0.95元。該主決議國民黨團昨已提出,但因民進黨團拒簽,朝野協商破局,今民進黨團改口要簽才達成協議。對此,國民黨立委陳菁徽表示,未來國民黨會強力監督、督促行政單位將此決議具體落實,並且持續朝向一點1元的目標邁進。陳菁徽於臉書發文表示,昨天健保點值協商破局後,醫界全部炸鍋,終於看清民進黨選前選後大跳票的真面目,也許是扛不住壓力,也可能是良心發現,今天早上民進黨團主動提議要重新簽署,總算讓第四次協商有了結論。陳菁徽表示,明年6月30日前達到健保平均點值一點0.95元,以維護全國醫事人員權益,民進黨終於起義來歸,簽下去了。另外國民黨團還有一案附帶決議,要求行政院召開跨部會醫療改革會議。陳菁徽指出,這樣的結果,雖然還沒有完成「一點1元入法」,但至少已經向前邁開一步,也從這次過程中,看到衛福部各種推託、不願承擔的態度,以及民進黨團滿口歪理,完全沒有要保障醫護人權權益。「未來我們會強力監督、督促行政單位將此決議具體落實,並且持續朝向一點1元的目標邁進。」
中外儀器助力醫療革新!全力支持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專題研討會
中外儀器在此次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第十二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專題研討會參與贊助,設立攤位,向全台灣私立醫療院所的與會代表推薦所代理的優質產品,包括本公司的地板鍍膜維護系統和玻璃隔熱鍍膜以及防滑地板塗層產品的P3/P4/P5系列地板防滑塗料、英國Polyflor全系列Polysafe安全塑膠地毯。在7月10日的展出期間,中外儀器的展位吸引了各大私立醫院的代表前來詳細詢問。展出期間,針對防滑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說明,包括英式擺錘測試(BPN)解釋、各產品耐磨能力展示、以及地板塗料在林口長庚醫院的試點說明。所代理的日本和瑞士塗料均通過國內綠建材測試,並已申請綠建材標章。中外儀器的地板鍍膜維護系統和玻璃隔熱鍍膜、英國Polyflor全系列Polysafe安全塑膠地毯、以及防滑產品的P3/P4/P5系列地板防滑塗料。(圖片提供/中外儀器)中外儀器代理產品其特色深受各大醫院喜愛針對既有醫院的地板,中外儀器Fine Coat產品提供了一個可行的選擇,可以保護既有地板並省去未來5至10年的打蠟費用。在ESG方面,因為不再有除蠟的工序,除蠟所產生的有毒廢棄物和廢水也不再存在,未來的清潔僅需簡單的清水拖地和鹼性清潔劑。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各大醫院對防滑問題越來越重視。而中外儀器P3防滑地板塗料產品適用於室內浴室、走廊,BPN係數在濕地表現達到50+、P4防滑地板塗料產品適用於有特殊需求的室內走廊、廚房、醫院進出的小坡道,BPN係數在濕地表現達到60+、P5防滑地板塗料產品適用於室內廚房、戶外坡道及標線、停車場坡道,BPN係數在濕地表現達到70+,其特色皆具備完美的防滑措施,深受各大醫院喜愛。除此之外,中外儀器代理英國Polyflor的Polysafe安全塑膠地毯,能在醫院的病房、廁所和浴室提供完美的一體成型的防滑、防水、防黴、抗菌效果,並且容易清潔。大多數來詢問的與會人員對其在新建案中的應用表示非常認同。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不僅在國內推動醫療改革,也在國際上展開合作。而中外儀器也大力支持協會的活動。(圖片提供/中外儀器)中外儀器大力支持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的貢獻與合作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提供了全台70%以上的醫療服務。但由於長期以來,缺乏公立醫院的教育、設備和人事預算補助,私立醫療院所常被忽視。自1990年成立以來,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一直致力於爭取公平合理的經營環境,並積極參與醫療政策的制定。協會不僅在國內推動醫療改革,也在國際上展開合作。自2006年起,協會與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簽署成立『國際衛生醫療合作策略聯盟』,執行臨床醫療小組和友邦國家醫事人員來台訓練計畫,成效顯著。這些計畫不僅提升了友邦國家的醫療服務品質,還促進了當地公共衛生情況的改善。為大會增添了亮點的中外儀器,展示了先進的醫療設施和技術,助力提升醫療機構的運營效率和安全性。(圖片提供/中外儀器)此次會議的成功舉辦,再次展示了私立醫療院所在推動台灣醫療進步中的重要角色。中外儀器的積極參與,為大會增添了亮點,展示了先進的醫療設施和技術,助力提升醫療機構的運營效率和安全性。大會的圓滿結束,為未來醫療設施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彰顯了醫療韌性與健康投資的重要性。
與政府仍無共識 南韓多家醫院即日起「全面休診」繼續罷工
南韓政府於2月祭出醫療改革政策、宣布擴招醫學生之後,就引發南韓醫界的不滿,在當時就引發不少醫師罷工抗議。而在歷經與政府的多次談判後,雙方仍無共識,目前南韓首爾大學醫院已於17日「集體罷工」外,「大韓醫師協會(醫協)」也將於18日全面罷工。綜合南韓媒體報導指出,首爾大學醫學院,與首爾大學醫院「緊急對策委員會」表示,目前在首爾大學醫院、盆唐首爾大學醫院、江南中心當中,有529名教授於17日起無限期停診,停診人數占到全體教授的54.7%,手術室啟動率下降至33.5%,停診期間除了重症、罕見病患者會繼續進行治療外,一般門診、預約門診的將會減少約40%。緊急對策委員會日前在首爾大學舉行聚會,現場有超過100多名專科醫生、醫學生參與,當中也有不少教授級別的人物現身。前首爾大學醫學院緊急對策委員長方在昇表示「我們能用的最後底牌就是『全面停診』」,雖然政府承諾對願意返回崗位的醫師不會採取停照等行政處分,但緊急對策委員會則重申,政府應當取消所有處分。當然,也是有少部分醫師堅守崗位,一名醫師就表示,雖然內心中很贊同緊急對策委員會的停診決定,但由於自己手上的患者幾乎都是重症、罕見病患者,所以他不能隨便停診。另外一名教授也是因為類似的情形,自認無法停診,更直言表示「他們的病情隨時都有可能惡化,所以我必須治療他們」。而除了首爾大學醫學院外,韓國醫師協會(醫協)將與全國醫科大學教授協會(全醫教協)也於18日進行大規模的停診,首爾峨山醫院決定從7月4日開始休診一週。而目前也有消息指出,南韓保健福祉部認定醫與個別執業的醫師共謀,以違反公平交易法向公平交易委員會舉報醫協。除此之外,保健福祉部也認定醫協執行部中有17人主導集體休診,因此對其下達「禁止集體行動及教唆集體行動的命令」。
韓「醫政對立」惡化中!反對政府醫改 韓醫協18日發起大罷工
南韓政府今年2月祭出醫療改革政策,引發全國1萬名以上住院醫師集體罷工至今。繼首爾大學醫院宣布17日起「集體休診」後,韓國主要醫師遊說團體「大韓醫師協會」(Korean Medical Association, KMA)9日也宣布,將於6月18日「全面停診」。據《韓聯社》報導,自稱代表韓國14萬名醫師的「大韓醫師協會」9日下午2點在首爾龍山區的大韓醫師協會大樓舉行全國醫師代表大會,公布本月4至7日實施的投票結果。投票內容為「是否支援醫協強硬鬥爭反對政府醫改」和「是否參與醫協6月停診計劃等集體行動」。11萬1861有權投票會員中,已有7.08萬人參與投票,投票率為63.3%。投票結果顯示,參與投票的會員中有74%同意採取「集體行動」。大韓醫師協會會長林賢澤(Lim Hyun-taek)表示,政府的計畫將摧毀韓國的醫療體系,也無助於解決基本科別「人手短缺」及「報酬不足」等長期問題。林賢澤在會議中表示:「在全國各地代表的支持下,韓國醫學會將站在拯救醫療體系戰鬥的最前線。」他還說,醫學會成員將於6月18日停診,並計劃舉行大規模集會。在韓醫協會議召開前,國務總理韓悳洙(Han Duck-soo)曾呼籲該團體不要採取任何會危及公共安全的行動,並警告這項行動「將損害醫療界信譽」。韓悳洙表示,醫師的任何集體行動都是違法的,令人深感遺憾,並再次呼籲透過對話來解決僵局:「醫界和患者數十年來建立的社會信任,不能因為少數人的強硬主張而毀於一旦。」
聲援罷工醫師!南韓首爾大醫院擬17日起休診 要求取消住院醫師處分
由於不滿南韓政府提出2025年起大幅增招醫學生等醫療改革方案,韓國住院醫師2月中旬起罷工至今已經3個多月。首爾大學醫學院暨首爾大醫院教授非常對策委員會6日宣布,將從本月17日起,停止急診室及重症病房外所有診療,要求政府取消對抗爭住院醫師的行政處分,並採取合理措施讓醫院恢復正常。據《自由時報》報導,非常對策委員會6日表示,近日對旗下4間醫院所屬教授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據3到6日調查的結果,參與受訪的939名教授中,有63.4%贊成進行「包含休診在內的強硬鬥爭」;在5到6日做的追加調查中,750名教授中有68.4%表示有意願參與「除急診室及重症病房外的全面休診行動」。委員會表示,在彙整問卷調查結果後,首爾大學醫院預定6月17日起休診,要求政府在此之前完全取消針對住院醫生的行政處分,並就這次事件採取合理措施,讓醫院恢復正常醫療活動。首爾5大醫院中住院醫師占比最高的首爾大醫院,病床使用率已降至新低點51.4%,其他4間大醫院則都在60%上下,若教授們真按決議自17日起全面休診,醫院的醫療量能預計將進一步受到衝擊。此前,韓國保健福祉部4日已宣布撤回先前下達的維持診療命令、復工令、禁止受理醫師辭呈命令等針對醫師罷工的行政命令,並中斷對未履行復工住院醫師的吊扣執照處分,要求各醫院說服住院醫師返回工作崗位。但主要醫院對住院醫生返回醫院的可能性並不樂觀。據《韓聯社》報導,首爾5大醫院的相關人士表示,預期最多只會有3成住院醫師願意回醫院工作。相關人士表示,根據已與罷工住院醫師談過話的教授說法,許多住院醫師都表示「不會繼續接受訓練」。更有住院醫師悲觀認為「應該幾乎不會有人回來」,指出可能只有極少數人會因兵役問題返回醫院。一名大學醫院教授說,除了多數住院醫師返崗意願低落,就算回到醫院,預期也是以原本就受歡迎的科室為主,真正需要人手的基本醫療科狀況只會日益惡化,導致相關醫師比起留在醫院,更傾向自行開業。
加拿大宣布醫療改革政策 女性避孕費用「政府買單」
加拿大政府於30日宣布最新的醫療改革方案,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政府決定將女性的醫療費用進行全額負擔,其中包含了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事後避孕藥等等。另外,在該項政策中,也包含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根據《CTV News》報導指出,加拿大財政部長兼副總理弗里蘭(Freeland)於30日表示,加拿大政府會很快出台一項聯邦計畫《藥品保險法案》,該計畫會由政府的稅收來支持大部分的處方避孕藥物以及糖尿病藥物。而在第一階段中,一些女性的避孕用品,像是避孕藥、子宮內避孕器、事後避孕藥等等處方藥物,將會由政府負擔費用。而目前這些處方藥物的費用,大約是在加幣150元至300元(折合新台幣約3546元至7092元)之間,或是每單位加幣30至500元(折合新台幣約709元至11821元)之間。在糖尿病藥物的部分,其中包含了胰島素、二甲雙胍、磺脲類藥物和SGLT-2抑製劑,目前加拿大當地販售價格最高可達每年1700加幣(折合新台幣約4萬元)左右。但這項政策並不包含糖尿病患者治療期間所需要的儀器費用。被問及這項政策何時會上線,弗里蘭表示目前還在討論中,成本方面也沒有透露,僅表示還在統計中。但弗里蘭表示,隨著計劃的推動,後續會有更多細節會曝光,藥品的涵蓋範圍也會越來越廣。
南韓醫改陷僵局「警察強制調查」 醫師協會嗆:獨裁國家才這樣做
由於南韓政府推動醫療改革、計畫擴招醫學院學生,結果此舉引發南韓醫界不滿,大量的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宣布辭去工作、罷工,讓南韓醫療體系受到嚴重衝擊。但南韓政府不僅態度強硬、要求醫師們回歸原本崗位,甚至傳出有警察開始強制調查醫師辭職一事。而醫師協會方面則回嗆「這是在獨裁國家才會發生的事」。綜合南韓媒體報導指出,由於辭職的醫師人數十分龐大,嚴重衝擊到南韓各地醫院的醫療情況,南韓政府日前表示,如果罷工、辭職的醫師在3日前返回崗位,會「盡可能從輕處理」。但如此要求反而更激化罷工醫師們的反應。而隨著期限的過去,南韓政府對於未回歸的住院醫生,開始進行正式的行政處分和司法程序,行政安全部長李相珉表示「按照法律和原則進行各種行政處分,必要的話,還將進行司法懲罰」。而依照先前南韓政府的公告來看,這些事情將會從4日開始進行。(圖/達志/美聯社)而大韓醫師協會緊急應對委員會3日在首爾汝矣大道附近舉辦了「反對醫學院定額增加和必需醫療政策套餐的全國醫生總動員大會」。據警方估計,參加集會的有1萬2000人,主辦方大韓醫師協會估計有4萬人。面對南韓政府的強硬態度,甚至揚言讓警方強制調查的行為,大韓醫師協會緊急應對委員會則回嗆「這是在獨裁國家才會發生的事」、「失去理性的基本權壓迫」,「沒想到大韓民國是一個可能濫用嚴重法律應用的獨裁國家」。醫協緊急應對委員長金澤宇也在動員大會上痛批「政府正在以超法規命令壓迫住院醫生」。醫協方面也強調,住院醫生的辭職是行使憲法保障的職業選擇自由,並主張政府正在強迫勞動。如果政府接連進行許可暫停處分、調查、起訴等,則可能各別進行刑事、行政、憲法訴訟。(圖/達志/美聯社)報導中也提到,根據南韓憲法第37條第2項規定,國民的所有自由和權利在國家安全保障、秩序維持或公共福利需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法律進行限制。但這項命令僅在醫療法、藥師法、貨物汽車運輸事業法中規定。到目前為止,在醫療界罷工中四次、2022年貨運聯盟罷工中一次發動過。面對政府企圖用民眾的健康道德施壓醫師的情況,醫協緊急應對委員會媒體宣傳委員長朱秀浩表示「應該是我們和政府之間進行討論,為什麼要牽扯到民眾?」、「不應該是對我們說讓病人回去醫院,而應該是對政府說放下固執」。面對政府與醫界的硬碰硬,錦江大學吉林醫院的教授嚴重植表示「現在的情況已經堪稱是災難,幾乎成為無法恢復的狀態」、「各培訓醫院應該考慮如何填補當前的人力空缺,並且必須完全改變方案」。(圖/達志/美聯社)首爾大學醫院病理學部的教授鄭進行也認為,住院醫師們的罷工並非是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政府將狀況恢復到原點,但也會有相當大數量的醫師不會回歸到前線。而目前南韓當地醫療空缺的情況,也因為醫師們的罷工顯得十分嚴峻。根據中央急診醫療中心的綜合情況板,首爾阿山醫院目前已經宣布,急診室不能再接受內科系重症監護室(MICU)病人。世宗醫院也表示,僅能部分接受心肌梗塞、腦出血等急診病人。首爾聖母醫院也表示,如果只是皮膚撕裂、有創傷等輕微症狀的病患,目前是無法接受急診的。
不滿醫改政策 南韓4萬名醫師上街示威
近日南韓醫師為了表達對醫療改革政策不滿,4萬人3日走上街頭抗議,希望政府能取消醫學院增招,而罷工示威的行動,也讓醫療人力變吃緊。醫師高舉抗議橫幅。據《國民日報》報導,韓國醫學會(KMA)在汝矣島公園舉全國醫師集會,估計有4萬人參加,大批醫師一同譴責政府,警方則估1.2萬人。醫學會緊急委員會委員長金澤宇說,政府以醫療改革的名義,推行難以接受的政策,讓醫師離開醫療領域,如果政府要這樣壓迫,他們只能抵抗。據了解,抗議行動已持續14天,許多住院醫師都參與罷工,而希望他們回醫院的輿論也變多。有分析人士稱,如果政府4日開始認真追究罷工責任,醫師的行動可能會更強烈。大批醫師聚集汝矣島公園。據《YTN》報導,韓國醫學會說,聚集人數比預期的多,全國各地的醫師和醫學生都加入。在集會前夕,網路上有人發文爆料,一群醫師強迫製藥公司人員參加。醫學會回,他們從來沒下過命令,所以不清楚個別會員行為。警方指出,強迫參加集會是違法行為,會依法處理。據《CNN》報導,南韓政府2月宣布,2025年開始,醫學院錄取生要增加2000人,讓每年的學生達到5000人。據悉,實習醫師對低工資和高工時感到憤怒,當月21日,南韓8000名實習醫師提辭職,開始罷工,在此之後,又有1000人辭職。南韓政府上月29日警告,如果罷工醫師不遵守規定,醫師執照可能會被吊銷。不過,醫師代表則說,他們支持大家罷工,持續推動訴求直到達成目標。南韓衛生部指出,為提供醫療服務,政府徵召了軍醫和護理師,並給予他們法律保護,讓他們做一般醫師的醫療程序。現場抗議人潮。
不堪藥價被砍…慢性病老藥傳考慮停產 病友憂無藥可吃影響層面大
健保署日前公布最新藥價,今年共17項藥品漲價、4551項降價,可減少健保支出55.3億元,但傳出有藥廠因為不堪藥價被砍到只剩「地板價」,許多慢性病老藥考慮停產。病友團體擔心,台灣三高慢性病患多,無藥可吃影響層面大。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認為,健保大水庫將近9000億元,光靠藥價調整省下的費用,並不足以撼動健保總額,健保署應分析藥價調整後的成效,讓民眾更快且可負擔使用新藥新科技。健保署自2013年起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每年調整藥價,省下的費用將挹注新藥收載。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指出,每年調整藥價是必要的,但並非幫健保節流的主要方式,健保署應聚焦和回應民間的擔憂,究竟省下的支出是運用在哪些地方,應該細部分析探討,若光是公布藥價調整的品項和金額,也是徒勞無功,反而是增加擔心和疑慮。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本次健保藥價調降的品項,逾9成是健保給付超過15年的老藥,廠商不僅被砍健保價,接下來和醫院議價時還會被「二次砍價」,幾乎無利潤可言。林雅惠指出,過去公學會和專家學者已有共識,希望醫院針對低藥價的藥品,不要再索取藥價差,實際執行情況如何,有賴主管機關調查。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表示,健保調整價格品項非常多,有些是合理的,也有些是砍到很低,以病友立場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否確保供應無虞。無論是在藥局購買指示用藥,或在醫療院所接受處方,患者都是處於最後端,如果前端有任何因素導致藥品短缺,對於病友來說就會造成問題。吳鴻來提到,台灣慢性病人口高達600萬,其中三高等慢性病患眾多,如果相關藥品短缺,影響層面較大。且對於非都會區民眾而言,前往大醫院相對不便,務必考慮民眾用藥方便,如果藥局或小醫院沒有足夠的藥品,患者得跑到大醫院,等於違背分級醫療的精神。
南韓逾6千醫集體遞辭呈 5大醫院近半數手術被迫取消尹錫悅「不再姑息」
南韓醫師不滿政府為補充醫療人力而擴大醫學院名額,從19日起進行大規模罷工離職抗議,除了首爾五大醫院之外,目前南韓已有逾6千名實習與住院醫師辭職。針對醫護罷工的情況,南韓總統尹錫悅就痛批,醫界不能以人命為籌碼進行集體行動,強調不會姑息。南韓醫師不滿政府為補充醫療人力而擴大醫學院名額,從19日起進行大規模罷工離職抗議。(圖/達志/美聯社)根據《韓聯社》等韓媒報導,雖然南韓的保健福祉部在19日針對221家實習醫院的實習和住院醫生下達守崗診療命令,但醫生罷工的行動依舊展開,有「五大醫院」之稱的首爾峨山醫院、首爾聖母醫院、三星首爾醫院、首爾大學醫院與延世大學世福蘭斯醫院的實習和住院醫師在當天上午6點起停止工作,手術量一下子減少3到5成,這次的罷工起因,是因為南韓當局6日宣布,將自下學年度起擴招醫學院新生增至5058人,增幅約65%,目標是在2035年之前增加1萬名醫師,但醫界強烈反對擴招計畫,強調現有的醫師已足夠,增加名額將激化同業間的競爭,徒增不必要的醫療,破壞全國健保體系的財務。南韓當局6日宣布,將自下學年度起擴招醫學院新生增至5058人,增幅約65%,目標是在2035年之前增加1萬名醫師,但醫界強烈反對擴招計畫。(圖/達志/美聯社)據悉,首爾五大醫院有超過千名實習和住院醫生在19日提出了辭呈,除了五大醫院之外,南韓100家醫院已經有6415人提交辭呈,佔了55%。其中25%、約1630名提交辭呈的醫師已經離開了工作崗位。不過據《路透社》指出,南韓5200萬人口中,2022年的醫師比例為每千人2.6名醫師,遠低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每千人3.7名醫師的平均值。南韓蓋洛普先前通部的民調也顯示,約76%民眾支持醫學院擴招計畫,當地民眾認為,反對的醫生主要是擔心改革影響其薪資及社會地位。這場大罷工同時影響到看診民眾權益,一名40多歲上班族就透露,他預訂好26日的首爾大學醫院心血管循環內科門診,特地提前向公司請假,等待將近一個月後卻被取消看診,院方建議他下個月重新約診,但不只是他,許多人都反映連下個月的預約也被取消,據說連想要住院都沒辦法。其他患者家屬也表示,「母親在癌症3期手術後需要接受2次抗癌治療,但因為罷工,抗癌治療推遲了2周」、「因為住院醫師罷工CT(電腦斷層)檢查被取消,叫我自己去外面做檢查」、「父親原定23日要動大腸癌手術,昨天接到取消的通知,我們不是一般患者,而是癌症患者,真的太令人傷心了」。醫學界與保健福祉部表示,住院醫生集體辭職後開始運行的緊急治療系統很難撐過2至3週,尤其是住院醫生所佔比重較高的上級綜合醫院的負擔更大。南韓總統尹錫悅也警告,醫生絕不能拿國民生命健康做為賭注。他在國務會議表示,醫生並非公務員,但也絕不能集體罷診。他強調,醫療改革有迫切必要,而南韓法律對醫護罷工有所限制,政府除了命令醫生重返工作崗位,警方也示警將逮捕煽動罷工者。南韓住院醫師集體罷工,醫院只能以維持急診、重症患者醫療為主,取消近半手術。(圖/翻攝自x)
吳欣盈提減漲健保費解方 建立「主權基金」政府自己賺錢
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今(22日)出席「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並在最後一輪發表高喊醫療改革與設立主權基金,讓台灣民眾在獲得完善醫療同時,獲得更多工作機會。不過,吳欣盈這輪除了卡詞,還比前2輪更頻繁讀稿。吳欣盈強調,數位醫療是基本人權,數位醫療能讓醫療能量走出醫院並覆蓋整個社區,進而釋放出更多工作機會、減少醫療資源浪費、減少健保費,更能避免醫事人員過勞,以及讓全台超過700萬患者透過遠距醫療獲得應有照顧。吳欣盈表示,醫療是投資不是支出,而數位醫療的關鍵就在主權基金,一旦成立主權基金,政府就能靠自己賺錢與照顧人民,且主權基金不只能顧醫療,還能用於勞保、長照。她指出,女性經常被當成照護的角色,使台灣女性經濟參與率比日本低,而要達成數位醫療的願景,就全看政府有沒有決心。吳欣盈續指,新加坡過去只花8個月就成立主權基金,如今民眾在各領域都獲得吳欣盈的庇蔭。除了主權基金,她也主張積極接軌國際,透過分別與不同國家簽署協議,與主權基金一同解決外匯存底永遠不夠問題。
醫事鐵票鬆動1/就想把醫療改革拖過大選? 護理團體揚言給政治人物一次教訓
醫、藥、護產業代表未納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引發反彈,醫事界也因不滿醫療環境崩壞,聯合發起「黑十字運動」在總統府前抗議,過去挺綠的醫師、藥師界大老更揚言「棄綠投藍、白」。衛福部日前邀集醫事相關公會開會試圖安撫,卻僅承諾3個月後再行討論,出席會議的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不滿地說,衛福部官員想再拖3個月等選舉結束,凸顯司馬昭之心,全國護理師有32萬人,再加上家人至少有百萬選票,這次務必給政治人物一個教訓。衛福部22日邀集由14個工會組成的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台灣護理產業工會、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由部長薛瑞元、次長王必勝與工會代表針對護病比調整時程、落實勞動法令規定、改善低薪、獎勵金、夜班津貼、防疫獎勵金未領到等問題交換意見。薛瑞元表示,即時針對各工會訴求回應有困難,必須進一步調查了解,因此訂定未來每3個月開會一次,說明相關處理情形。台灣醫事人員大聯盟11月19日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黑十字運動」,要求政府正視台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勞動條件和就業環境不佳的問題。(圖/侯世駿攝)「官員擺明講幹話,3個月後才開會,選舉都選完了。」陳玉鳳說,衛福部承諾未來定期開會雖然值得肯定,但依照《行政程序法》,本來應該在1個月內具體回應護理人員提出的陳情,現在卻要拖到3個月後,讓人懷疑是玩拖延戰術,把醫事人員提出的問題拖過大選,薛瑞元竟然還對她說「你們可以賭賭看,選後會不會有這麼好的部長。」「破洞的水桶,一直加水有用嗎?」陳玉鳳說,執政黨一直未解決護理師勞動條件惡劣、薪資低、無償加班等問題,面對人力不斷流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嚴格要求醫院經營者遵守勞動法令,但官員與醫院資方除了增加護理科系招生人數外,竟想出將護理生實習從15個月拉長到3年,想用學生的廉價勞力來補足缺額。反藥學系增額聯盟召集人沈采穎(右3)一行人前往行政院抗議,要求政府管制藥學系學生總額,護師工會顧問陳玉鳳(右4)也前往聲援。(圖/沈采穎提供)陳玉鳳認為,民進黨本屆雖已有立委陳靜敏代表護理界,但不分區立委必須遵從黨意,而黨意會順從開醫院的資方,所以護理界有沒有人列入不分區並不重要,重點是政黨有沒有具體的改善方案。她指出,根據統計,每個縣市有2到3萬名執業的護理人員,全國共有32萬持有證照的護士,再加上他們的家人,估計有百萬張選票,就算不一定能左右護理人員對各縣市區域立委的選擇,至少可以影響政黨票的比例,接下來就走著瞧,是否有哪個政黨能針對護理人員的困境提出具體明確時程的政策,工會就會呼籲會員集中政黨票支持。「這次的選舉,醫事人員的票,確實會有一些轉變。」名列國民黨不分區名單的藥師沈采穎指出,依目前浮出檯面的不滿情緒,可預測2024大選中,過去鐵桿挺綠的醫事人員中,她預估至少會有二到三成轉為觀望,屆時各政黨提出針對醫事人員的政見以及醫療政策,若能符合基層的需求,將可望搶到這些選票。
籲總量管制入法!醫護「黑十字運動」19日上凱道 衛福部回應了
由西醫、中醫、牙醫、藥師、護理師等醫事人員組成的「台灣醫事人員大聯盟」,發起象徵醫療改革的「黑十字運動」,將在19日號召千人至總統府前靜坐抗議,高舉破裂的黑色十字,呼籲教育部和衛福部將醫事人力總量管制原則盡速入法。活動發起人、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表示,醫療環境未改善,又大開醫事人員名額,「就像是毒水池,再多的魚進來都會死掉!」醫療環境逐漸惡化,醫事人員紛紛出走,教育部近年陸續增開3所學士後醫學系,又開放中醫、藥學、護理系增額,引發基層反彈。林元敏表示,台灣並不缺醫事人力,而是分配不均、勞動條件不佳,希望喚起政府對於醫療環境的重視,讓流失的醫事人員回到工作崗位。社區藥師王鐘鎰指出,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CED)會員國,每萬人有8.6位藥師服務,美國9.5位、日本16位,台灣則是13位,但美國、日本已有很多流浪藥師和派遣工作,我國教育部應該考慮客觀條件,不應濫開總量大門。中醫師、維護中醫總量管制聯盟召集人陳嘉帆指出,教育部長潘文忠2018年承諾,如果各校系無法減少中醫招生名額,將以「總量招生入法」方式來管制,但6年過去了,不但沒有入法,還變本加厲在今年8月31日放行增設中醫系,以外加方式增加30個名額,對原本人力過剩的中醫師執業環境更是加雪上加霜。「為什麼不好好下定決心改善執業環境?」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質疑,政府喊出護理師加薪、夜班費等政策,都要等到明年,等於是期約賄選,沒有投票給執政黨,就沒有辦法加薪或改變。衛福部長薛瑞元回應,醫事人員多寡要隨需求評估,如果用固定數字框住,究竟是不是好的主張還有待評估。他強調,專技人員的「教考訓用」都要做檢討,大家著重在「用」的部分,包括職場環境等等,但人力來源還是需要檢討,同時並進。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醫事人員總量管理牽涉到教育部、考選部和衛福部,當有學校申請新設科系或增額,衛福部會提供該職類的人力評估結果,供教育部參考。醫事人員人力評估由衛福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執行,過程中一定會找基層代表來討論,原則上各職類至少每5年評估一次,若有特殊需求也不排除調高檢討頻率。
賴清德今出席後援會 提出健康憲章三大目標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1日)下午出席中部醫師後援會時,表示自己在國家面臨關鍵時刻,有能力守護國家主權,改變台灣命運。賴引用蔣渭水醫師名言,呼籲醫界團結真有力,一起打造健康台灣,「過去我們的前輩做得到,現在我們就做得到」。賴清德醫師後援會今日下午在台中市成立,總會長周慶明致詞時指出,當候選人在吵著權力分配時,賴清德已經規劃台灣藍圖,其中醫療改革是重中之重,賴將推動健康憲章,未來國家提出重大改革時,以不違背人民健康為原則,將健康定義在國家最重要的定位。賴清德上台後,特別說明健康憲章的意義,指出台灣人一生不健康年數平均為8.4年,未來凡是國家重大建設與政策不能違背健康原則,例如積極用再生能源取而代之。其次是提昇醫療品質造福國人,改善醫界工作條件。第三是共同打造健康台灣。賴清德表示,自己常問自己能貢獻給台灣什麼不同的事物?「他認為是健康」!所謂健康不僅是身心,還有大家生活的土地與環境。並舉出許多醫生前輩對台灣的貢獻,例如宜蘭的蔣渭水醫師,彰化的賴和醫師,台南的韓石泉醫生。賴清德表示,「過去我們的前輩做得到,現在我們就做得到」。
醫療糾紛1/最衰的冠軍!這個科別最常被告 專家教「病患自保3步驟」
有「台灣美容教母」封號的「美體小舖」台灣區創辦人黃慧娟因美容療程猝死,醫美診所遭黃女兒子提告,5/25日判決出爐診所民事判賠371多萬元,刑事判負責人2年多刑期。依統計,全台每年約1萬2千多筆醫療糾紛,刑事案由整形外科居冠,民事第一名則是骨科,專家建議,面對醫療爭議,民眾可掌握「理性分析」、「保全證據」、「尋求資源」3步驟自保。長期研究醫事法律的廖建瑜法官2019年在《月旦醫事法報告》上發表《從判決快遞看醫療訴訟發展趨勢》,整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的醫療糾紛判決,刑事糾紛案件以整形外科最多,民事糾紛的第一名則是骨科。兩年後,廖建瑜再次發表,《從地方法院民事醫療判決看最新發展趨勢-引用最高法院次數觀察》,延續2年前統計,整理出截至2020年10月的醫療糾紛案件,此次僅更新民事糾紛案,冠軍仍是骨科,但後面的名次全變了,2年前依序為神經外科、牙科,這次變為醫美、急診。「浮出檯面的醫療糾紛,實際上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簡稱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表示,醫改會創立20年以來,已經進行上萬件的醫療糾紛諮詢,大約每年有500~600件,各縣市衛生局的醫療爭議調處服務,每年也平均約500~600件左右。「這些數字的背後,如果用科學模型去回推,應該至少有1萬2000多筆醫療糾紛,而這些是大眾看不見的。」吳奎彥說,參考《醫事法》相關論文資料,發現刑事糾紛第一名是醫美,其次是外科、急診;民事糾紛冠軍則是骨科,其次為醫美、婦產科,其他如急診、外科、牙科也紛紛上榜。「就算是不同資料來源,但可以發現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科別大同小異,它們分別有一些共通點,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在於『醫病專業知識出現落差』,這或許也是骨科民事糾紛最多的原因。」以案例實際說明,一位50多歲婦人因右腿麻木、跛行而向骨科名醫求診,醫師建議進行內視鏡手術,表示只需1.5小時的時間,沒想到實際手術長達8小時,且術後婦人大小便失禁、臀部及陰部皆毫無知覺,且左腳自腎部麻木至腳趾、合併刺痛感。最後發現婦人是罹患罕見併發症,由於機率低,就連手術同意書中都沒有列出,因此醫師也認為不必告知,沒想到卻發生了,最後法官認為醫師未善盡告知義務,因此判醫師與醫院應給予婦人精神賠償200萬元。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威明曾受訪表示,骨科的醫療糾紛特別多,和手術量多有關,且近年新治療法增多,骨材及藥物種類也大增,若治療前溝通不佳或結果不如預期,都易引糾紛,目前骨科最常見的手術包括關節置換手術、骨折手術、脊椎手術。 「美體小舖」台灣區創辦人黃慧娟(最左)因美容療程猝死,5/25日判決出爐,診所民事判賠371多萬元,刑事判負責人2年多刑期。(圖/翻攝自美體小舖臉書)吳奎彥說,多數民眾面對醫療糾紛的第一反應大多是驚慌失措或憤怒,例如有些民眾會選擇抬棺抗議等等,但這些對事件本身沒有幫助,他建議要掌握3原則。首先一定冷靜下來,理性思考醫療事件的過程與爭議點,同時釐清自己的訴求。第二,仔細回想過程之後,要趕緊保全證據。「除了收費單據之外,建議要跟醫療院所申請『全本病歷』,根據《醫事法》全本病歷要保留7年,這裡面會有患者所有的就診紀錄、病程、檢查報告、影像病歷、同意書等,是非常重要的資料。」第三,尋求資源。「例如醫療院所內都會設立關懷小組,處理患者申訴案件,幫忙處理患者與醫師之間的糾紛,如果無法解決或對結果不滿意,可以再去地方政府的衛生局進行醫病爭議調處,衛生局會請公正第三方幫忙居中協調,如果是重大爭議或涉及嚴重傷害,也會請該領域其他醫師幫忙檢視病歷,並且釐清醫病責任歸屬。」吳奎彥說,醫療糾紛具有高度專業的特性,而且極度個案化,很難用一致的標準概括討論,當糾紛發生時,維持冷靜最為重要,所以也不建議民眾以爆料的方式威脅醫療院所,「因為風向太難預測了,萬一不利於你,恐怕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