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能量
」 地震 餘震 花蓮 郭鎧紋 中央氣象署英科學家發明「輻射鑽石電池」 可持續發電5700年「適用極端環境」
英國科學家近期研發出一款以輻射為動力的鑽石電池,其壽命長達5700年,如果該項技術在生產製程方面完善成功的話,或許有機會徹底改變能源使用模式。根據《太陽報》報導指出,該款電池的核心為碳-14(carbon-14),這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能透過衰變釋放能量。後續再由鑽石來捕捉能量,將能量轉化為電力。工作原有點類似太陽能板,但並非依賴陽光,而是利用快速運動的電子進行能量轉換。這款電池是由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和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 Atomic Energy Authority, UKAEA)的合作研究。研究團隊表示,鑽石電池在微瓦級別的持續供電上具有安全且可持續的特性,其應用範圍不僅局限於日常電子產品,更適用於特殊環境中的科技設備。布里斯托大學材料學教授斯科特(Tom Scott)表示,這款電池特別適合用於太空探索等極端環境,因為在這些情境下更換傳統電池極為不便。此外,鑽石電池在醫療領域也十分由潛力,鑽石電池具備生物相容性,可用於製作眼部植入物、助聽器與心臟起搏器等裝置,這不僅提升了使用者的生活品質,也減少了更換設備的需求。斯科特教授進一步指出,鑽石電池還可以為射頻(RF)標籤提供長期電力,用於追蹤航天器與衛星,有效提升科技設備的壽命。科學家克拉克(Sarah Clark)則表示,這種電池的安全性十分穩定,因為其是由鑽石材料被用來包覆碳-14,同時保證輻射完全受到控制,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設計結構十分的完善。
台南震不停!專家示警「不對勁」 提醒恐有更大地震
台南市昨(22)日連續發生14個地震,其中20時40分發生芮氏規模5.4地震,震央在台南市政府北方23.2公里處,深度7.7公里,最大震度5弱,屬於極淺層地震。地震專家、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台南地震異常頻繁,情況不尋常,請民眾特別小心。郭鎧紋指出,這幾天震央主要都集中在麻豆區,昨18時45分,麻豆就有規模4.5的地震出現,20點過後麻豆旁邊的佳里區接連發生地震,最大規模達到5.4,另外還有規模3、規模3.5、規模4.3的3起地震。郭鎧紋說:「這樣的地震頻率異常頻繁,現在看起來地震是一個接一個發生,南台灣民眾要特別留心。」郭鎧紋提及,昨天在台南佳里的地震,和前幾天麻豆的幾起地震是同樣的群震,詳細狀況還有待研究統整,提醒民眾近期一定要特別小心餘震,甚至可能有更大的地震出現。郭鎧紋提及,今年在西半部出現的地震次數,已是2011年以來平均值的3倍,範圍縮小到嘉義縣更是5倍之多,不過地震數量變多,也意味著有在適當的釋放能量。關於2024年的地震狀況,郭鎧紋分析除了0403花蓮大地震衍生的餘震,在嘉南地區也頻繁出現地震,但兩者應該無關,「若受到東部大地震影響,那西部的地震分佈應該會相當集中,但統計上沒有這樣的趨勢。」郭鎧紋日前曾解釋今年西半部地震頻繁原因,除了原本地震活動就少之外,這些區域過去都有發生大地震,像是10月26日嘉義中埔地震的震央,接近造成360人死亡的1941年中埔大地震;而11月9日苗栗三義地震的震央,則鄰近造成3279人死亡的關刀山強震,然而西半部從921至今,發生地震次數較少,因此民眾還需多注意。
台南麻豆連2震!專家曝與「板塊碰撞活躍區域有關」 未來規模逾7機率曝
台南市麻豆區16日接連發生兩起地震,3點01分芮氏規模4.5地震,震央在台南麻豆區,地震深度11.7公里,隨後3點07分又發生芮氏規模3.4的餘震,震央同樣在台南麻豆區,地震深度10.9公里。對此,地震專家表示,兩起地震位於「臺南前緣構造」,未來發生規模7.2地震機率為1%;另外,中央氣象署也指出,兩起地震並非0403餘震。台南麻豆短短6分鐘內接連發生兩起地震,一起規模4.5、另起規模3.4,根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地震專家郭鎧紋說法,這兩起地震震央應該位於學界所說的「台南前緣構造」,該構造在中央大學所整理逾40個「未來50年台灣孕震構造」當中,學者估計未來50年發生規模7.2地震為1%,所以也不算太高。郭鎧紋指出,台南從1995年迄今,30年來台南市的顯著有感地震131起,小區域地震355起,合計486起,等於一年約16起,而今年至今共發生19起,包括今天兩起,整體而言,地震活動次數並不多。另外,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兩起地震和4月3日花蓮強震距離相當遠,研判並非0403餘震,發生成因與台灣位於板塊碰撞活躍區域有關。由於西部因能量逐漸遞移,在岩石較脆弱處就會釋放能量,但大多是在15公里內的淺層地震,且發生頻率較為零星,但他坦言,今年中南部地震確實較去年來得多,後續仍要觀測了解。台南麻豆地區在下午接連發生兩起地震,第一起發生在下午3點01分,芮氏規模4.5,震央在台南市麻豆區,地震深度為11.7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從台中到屏東與台東及離島澎湖都有感受到地震搖晃威力,其中台南佳里最大震度達4級,隨後3點07分又發生規模3.4的小區域地震,震央同樣位於台南市麻豆區,地震深度僅10.9公里,台南市佳里最大震度達3級。
近30年「悶不吭聲」 學者指出3地震帶需防規模7.0強震
921地震已經25年。台灣及鄰近海域每年發生約4萬起地震,每隔數十年可能會發生災害性強震,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與學者分析台灣近30年地震帶活動,點名桃竹苗、中彰投、高屏3區,地震數量雖少,但可能累積能量,未來不排除發生規模7.0強震,這種在人口密集區「悶不吭聲」狀態需注意。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教授吳逸民及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楊耿明等研究團隊共同編撰的《台灣地震帶》專書,彙整30年地震數據,探討各地震帶的活動特性,並提出上述預警。陳文山指出,台灣地震發生集中在東部及其海域,約占1年地震7成,西部占約2成多,雲嘉南近年地震較多,往北的桃竹苗與中彰投、往南的高屏數量明顯較少,但有許多活動斷層分布於此,地震頻率應相當。分析30年紀錄,雲嘉南有近9萬次地震,中彰投與桃竹苗僅8000多次,相差近10倍,高屏僅4000多次,相差近20倍。陳文山說,地震少不見得是好事,可能持續累積能量,未來可能發生規模較大地震。他形容,平時有釋放能量稱潛移斷層,較少釋放稱鎖定斷層,就像一個人平常忍耐不發脾氣,一生氣就很恐怖,故悶不吭聲的地震帶較令人擔憂。陳文山指出,新竹有新竹斷層與新城斷層,新城在200多年前發生過大地震,但新竹斷層近期沒較大能量釋放,且沿線通過市區,還有9所學校,若發生地震的位置更可能在竹科,震動力量會很大。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說,此專書的調查方法與工具與政府有異,故數據不同,但台灣本就位於地震好發區,此書以災害角度提醒大眾,平時仍須加強防災準備。此外,賴清德總統21日造訪台中霧峰921地震教育園區,提醒國人防災的重要性外,也提到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和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結合產官學研共同面對災難預防救援等問題,將持續強化災防體制。
今年地震多不尋常!規模逾6已10起 專家:台灣恐進入新地震時代
近2日地震頻繁,繼15日宜蘭近海規模5.7極淺層地震後,中央氣象署才示警未來1周須注意餘震,16日一早花蓮外海又發生規模6.3強震,最大震度4級,全台有感,提醒3天內可能有5.5以上餘震。地震專家郭鎧紋說,今年地震多,不尋常,可能開啟新地震時代。中央氣象署昨上午原表示,這起地震深度9.7公里,判斷為菲律賓海板塊隱沒所致,位置靠近0403餘震區,但其餘震能量釋放已達一個階段,不納入餘震序列;但稍晚經完整分析後,地震深度由原9.7公里更新為19.36公里,震央略西移,並調整參數,改為納入0403餘震序列。氣象署統計,0403主震加餘震已發生408起顯著有感地震與1245起小區域地震,累計達1653起。郭鎧紋說,是否屬餘震應觀察在同個震源區,若其能量未調整完,就可能有餘震,甚至持續很久,大陸唐山大地震經30年後仍有餘震。「台灣可能進入新地震時代!」郭分析,台灣每年地震平均釋放8顆原子彈能量、規模6以上約3起,但2022年發生12起規模6以上地震,原以為平靜期將至,豈料今年又增加,已有10起規模6以上地震,累計釋放能量達47顆原子彈,若持續至年底,可能打破921大地震當年的15起紀錄。針對台灣接連2天發生有感地震,內政部昨召開海嘯整備因應作為會議,並與20個臨海縣市政府視訊,了解及模擬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可能引發海嘯的影響評估,強化減災、整備與應變機制。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因應日本南海海槽地震假想設定,將海嘯第一波影響陸地的時間、疏散所需時間、避難設施強度是否容易被大型漂流物破壞等因素納入整備考量,以降低海嘯造成的人命與財產損害;各地方政府應評估海嘯影響範圍,重新檢視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交通部長李孟諺昨視察花蓮航站、港口時,遇上有感地震,除喊話要大家幫助推廣花蓮特色,也提到花蓮的觀光確實需要夠多的關心跟協助,因颱風天災路斷靠航運接駁發揮成效,至於未來是否能將航運變成常態性,並加入觀光有關的疏運工具,會再繼續努力。
國家級警報獨漏「桃高屏」台北震度2級卻收到了 氣象署曝關鍵
花蓮今(16日)上午7時35分左右發生規模6.3地震。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許麗文說明,今地震與花蓮403地震,以及昨天的宜蘭地震無關,屬獨立事件。至於高雄、屏東和桃園為何沒有發布國家級警報,主要是考量到地形堅固,當地震度沒那麼大;而台北震度2級卻收到警報,則是因為第一時間預估震度4級,且盆地和大樓效應比較有感。今(16日)上午7時35分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東南方34.2公里處,深度9.7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對此,許麗文說明,今起花蓮地震初判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下方,地震發生位置就在隱沒帶前緣。雖然地震靠近花蓮403地震震央分布區,但初判403地震釋放能量已達一個階段,周圍板塊應力也逐季釋放,所以今起地震應不歸屬花蓮403地震,判斷為獨立事件。至於近來地震是否有異常的多,許麗文解釋,台灣東部地震活動頻繁,都還是照以往觀測機制,若以過去歷史地震觀測結果,這地區不是沒有發生過規模6以上地震,以該地震35公里範圍內區域來看,規模6以上地震去年有15個,今年有16個,因此不算特別多,初判未來3天內不排除還會發生規模5.5餘震。針對全台都有發布國家級警報,為何只獨漏高雄、屏東和桃園,許麗文分析,主要是因為地形堅固,震波傳到該地震度沒那麼大,而台北雖然震度只有2級,但第1時間預估有4級,所以也發布國家警報,再加上台北有盆地和大樓效應,感受會更明顯。許麗文也補充,這2天的地震與日本地震無關,雖然全球板塊相連,地震發生會常態性應力調整,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發生地震,但因為台灣與日本板塊距離遙遠,所以沒有直接關係。
今早花蓮6.3強震後「連11震」 氣象署示警「未來3天恐有5.5餘震」
花蓮於今(16日)上午7時35分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幾乎全台有感,隨後又發生多起地震。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則表示,此次地震和4月3日的花蓮地震無關,但未來3天內不排除會有規模5.5以上的餘震。今日上午7時35分的強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東南方34.2公里處,深度9.7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的地區包括花蓮、台東、宜蘭、南投、台中、嘉義、彰化、雲林;新竹、苗栗、桃園、新北、嘉義、高雄、台南等地區最大震度3級;台北、基隆、屏東、澎湖最大震度2級。隨後上午7時40分花蓮縣近海又發生規模4.5地震、上午7點42分東部海域發生規模4.8地震、上午7點43分花蓮縣近海發生規模3.9地震,一直到8點37分東部海域發生規模4.0地震,近1個半小時內發生了12起地震。氣象署表示,此次地震震央接近4月3日花蓮地震的震源區域,但和403花蓮地震無關,403餘震釋放已經告一個階段,由於花蓮4月3日地震釋放能量後,其他地區成為地震空白區,因此容易發生地震,類似情況也發生在昨日起的宜蘭地震。氣象署進一步說明,台灣東部地震本來就很頻繁,今晨地震的區域歷來地震活躍,該地區歷史上就曾發生過中大規模的地震,自今年以來也出現十餘起地震,因此今天的地震不算是罕見,未來3天內也不排除會有規模5.5以上的餘震。
規模5以上地震「已累計50起」!氣象署認了:今年情形較異常
台灣進入地牛活躍期!宜蘭縣外海昨(15日)下午5時6分發生規模5.7地震,最大震度5弱,全台多處有感搖晃,怎料花蓮地區今(16日)上午7時35分又發生芮氏規模6.3地震,最大震度4級,12縣市國家級警報大響。對此,中央氣象署表示,截至目前台灣已發生多達50起的規模5以上地震,坦言今年的情形「較異常」。宜蘭近海昨(15日)下午5時6分發生芮氏規模5.7地震,震央位在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38.3公里處,地震深度僅9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為宜蘭5弱,花蓮、桃園、新北市也有4級震度。氣象署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宜蘭近海規模5.7地震威力「等同0.18顆原子彈」,不過主震發生後還是會持續釋放能量,未來7天內恐有規模5.2餘震的發生機率,提醒民眾隨時做好地震防災準備。對此,據中央氣象署統計,從今年1月起至今,台灣規模5以上的地震已累計逾50起,其中規模最大為4月3日的花蓮7.2強震,而規模6至6.9的地震有8起,規模5至5.9的地震則有41起。至於為何今年地震特別活躍?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蕭乃祺說明,今年的地震頻率比起往年偏多「情形的確較異常」,主要是因為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後,帶出不少規模5以上的地震,不過昨天宜蘭近海的地震與403花蓮大地震無關。
阿妹圓夢首登日本武道館 宣告全新計畫曝會想念「這東西」
張惠妹(阿妹)上個月飛往英國倫敦開唱,緊接著馬不停蹄地於2、3日赴日本舉辦「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這是她首登有「演唱會聖地」美譽的日本武道館,也是繼王菲、周杰倫、五月天後,第四個在武道館連開兩場、萬人觀眾的華語歌手。張惠妹是繼王菲、周杰倫、五月天後,第四個在武道館連開兩場、萬人觀眾的華語歌手。(圖/聲動娛樂)阿妹去年登大型人氣搖滾音樂節「Summer Sonic」,到東京演出時,她問經紀人:「我怎麼一直都還沒有唱武道館?」沒想到一年後團隊卯足全力地幫天后完成了這個心願,她在演唱會上說:「去了世界上這麼多地方演唱,心裡總會有幾個夢幻的場地想要挑戰,武道館就是一個終於實現的夢想!」這次的東京演出,因為阿妹希望這兩場讓她夢想成真的演唱會是更趨完整的版本,所以請主辦單位讓她可以把完整的編制都帶來,還在開演前若有所思的問日本主辦方:「這麼有歷史的場館,我的演出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嗎?」沒想到對方完全了解天后的「暗示」,笑著跟她說:「要怎麼帶動、怎麼跳、怎麼high都沒問題的!」阿妹還特別把家人全部帶到東京感受春天的氣息,二十幾位家人同行,堪稱「最厲害的加油團」,而華裔日本歌后翁倩玉也專程來捧場,與滿座萬名觀眾享受著「妹神」環繞包覆式的震撼演出。不同的場域,帶來不一樣的「沉浸式」體驗,相同的是,台下觀眾們都熱情滿溢,盡情釋放能量。演出行程滿檔的阿妹,接下來將全面啟動「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升級MAX版,以戶外體育場的規格,繼續神展開。她在日本武道館的舞台上說:「這是ASMR演唱會室內版的最後一站,下星期開始就要挑戰戶外體育場的MAX版!」還不忘幽自己一默,「我一定會很想念這兩天的空調!」走向戶外的超大型巡演「ASMR MAX世界巡迴演唱會」首站將於5月11日在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唱。張惠妹接下來將全面啟動「ASMR世界巡迴演唱會」升級MAX版,以戶外體育場的規格,繼續神展開。(圖/聲動娛樂)
餘震不斷還有規模7強震? 台大專家示警:3斷層需注意
花蓮於4月3日發生規模7.2強震後餘震不斷,27日再度地牛翻身,凌晨發生規模6.1、5.8地震,讓全台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台灣大學地質系名譽教授陳文山指出,目前有大約9成的餘震都發生在主震的破裂面上,而在短期內可能還會持續發生地震進行調整,然而附近的3個斷層近百年來卻沒有發生大規模地表變動或規模7以上的地震,因此後續需要關注的重點為,是否可能被先前的主震影響,進一步產生類似規模的地震。陳文山於27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回顧73年前,當時1951年10月22日在花蓮外海發生2起規模7.1與規模7.0的地震,造成了米崙斷層的錯移,緊接著在1個多月後,11月25日在玉里、池上間又發生1起規模7.1台東地震,造成瑞穗斷層、池上斷層以及玉里斷層(中央山脈斷層系統)的錯移,陳文山說「這表明1951/11/25的台東地震受到1951/10/22花蓮地震的影響,從而調整了整個縱谷斷層系統的應力分佈。在目前狀況下,是否會再度發生在2024/04/03花蓮ML7.2地震之後?」陳文山說明,在未滿1個月的時間內,有大約9成的餘震都發生在主震的破裂面上,也就是嶺頂斷層,而嶺頂斷層屬於縱谷斷層系統的北段,與中南段的瑞穗斷層、池上斷層、利吉-鹿野斷層相連。雖然池上斷層南段和瑞穗斷層在1951年的台東地震以及2003年的成功地震中發生了錯移,釋放能量,但百年以來,奇美斷層、利吉-鹿野斷層以及池上斷層北段則沒有發生大規模地表變動或規模7.0以上的地震。陳文山表示,若考慮主震規模7.2,嶺頂斷層可能已經釋放了大部分能量,「然而,這對整體縱谷斷層系統的應力分佈可能產生何種影響?是否可能導致南段的斷層系統釋放應力,進而產生類似規模的地震?」則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19小時狂搖237次…花蓮災情雪上加霜 民喊有「末日感」
花蓮市明禮路的紅單建築物統帥大樓,23日又因地震而傾斜。(圖/路透)4/3-4/23花蓮地震記錄震不停!全台民眾剛經歷0403花蓮大地震,未料,22日下午5時起,19小時內發生237起餘震,國家級警報聲徹夜狂響,不少花蓮人嚇得奪門而出,露宿車上或到大馬路上避難。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觀測,0403主震後,至23日已有超過1203起餘震,並提醒1年內都有可能出現餘震。氣象署指出,前天下午5時08分發生規模5.5地震後,震央開始往南移動至花蓮壽豐、鳳林等區域。前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分析,0403花蓮大地震至今,釋放約42顆原子彈的能量,但第一天即釋放了39顆,這兩天狀況看起嚇人,實際上釋放能量少。餘震先前集中在北邊,這2天回到南邊,是正常的應力平衡,民眾不必擔心。震央海轉陸 震源最淺僅1.1公里前天入夜後,花蓮狂震80餘起,包括凌晨2時26分花蓮外海發生規模6.0地震、2時32分壽豐發生規模6.3地震,花蓮市、鹽寮、磯崎最大震度測得5弱,有12個縣市民眾收到國家警報。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花蓮前天下午開始出現的密集地震,從位置與規模分析,皆屬0403花蓮大地震後的餘震。由於餘震不斷且震源極淺,民眾感受強烈,且發生在深夜、背景雜訊小,都讓民眾更加有感。吳健富強調,規模7.2的地震,能量不會短期就釋放完,由921大地震的經驗中可發現,半年、1年都可能有餘震,一般而言,規模、次數會縮小,卻也無法排除有大事件會發生,還是要做好防震準備。另外,0403花蓮大地震後,餘震逾1203起,之前,餘震大多在主震震央的北邊地區,前天下午則密集出現在偏南邊地區,震央從外海轉到陸地,震源也更淺,最淺甚至測得1.1公里。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指出,若畫出0403主震及所有餘震的位置,可連成一條帶狀,地震是沿著破裂斷層進行。近1、2天餘震那麼多,其實仍在0403主震的餘震範圍內,是同一個斷層系統應力調整,是好現象,民眾可以放心。至於昨天地震震源極淺,甚至觀測到幾次深度在2公里以內,李錫堤認為,可能只是觀測的誤差,且縱使震源深度淺,只要規模不大,就不會有斷層破裂到地表。米崙斷層被觸發 專家:無跡象因花蓮倒塌建物都位於米崙斷層,擔憂米崙斷層被觸發,台灣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張文彥指出,米崙斷層沒有錯動跡象,花蓮幾棟建築倒塌與此無關,恐是本身結構的問題。不過,也因為餘震太頻繁,也會即時發布地震通報的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LINE官方帳號,從前晚7時許,因推播巨量資訊,致使系統暫時熔斷,直到昨日上午才恢復正常運作。花蓮災情雪上加霜 民眾喊有末日感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前天的大雨導致蘇花公路、鐵路中斷,已經陸續搶通,0403地震後蘇花有6處邊坡要加強,年底前會處理好。他也請陸海空單位各自去詳細檢測場站設施狀況,檢查大致都正常。花蓮近來飽受地震、暴雨侵擾,從小在花蓮長大的吳先生說,雖然早已習慣生活中有地震,但這次真的是前所未見,直呼餘震威力比起以往地震多且大,第一次這麼害怕,市區隨處可見建物鋼筋裸露、水泥塊掉落、牆壁龜裂,重度「末日感」陡升。除花蓮人飽受驚嚇,昨天上午8時4分、8時6分,花蓮又分別發生規模5.8、4.6的餘震,震源深度僅2公里、5公里,雖然雙北震度只有2級和1級,但正值上班尖峰時間,民眾明顯有感。台北捷運也一度全線列車採慢速行駛。
台灣震出杜拜塔!花蓮狂搖1200起 全球地震3D圖驚人畫面曝
花蓮403強震後餘震不斷,至今(23日)已累積近1200起餘震,其中規模6以上4起、規模5到6共60起,昨天傍晚起發生的密集餘震,也讓許多人被搖到暈。全球地震3D圖 Earthquake 3D Live更顯示台灣7天內地震的頻繁程度,已成為宛如杜拜塔的全球第1高樓。據氣象署統計,昨傍晚17點08分發生較大規模餘震後,截至今天中午已突破200起地震,另從Earthquake 3D Live即時直播圖來看,台灣地震之頻繁已讓這座島成為全球最高的「杜拜塔」。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些地震均為403強震的餘震,不過地震位置已從花蓮近海轉到陸地。他解釋,地球是個平衡系統,當一個地方失去平衡,就會在另個地方以應力進行調整,若岩層無法克服就會以地震方式釋放能量。吳健富指出,這類應力調整釋放的區域即是地震比較空白區域,也就是比較少發生地震或還未發生地震的位置出現餘震。前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昨天餘震震央出現在花蓮南邊、後續餘震多在台東縱谷海岸山脈下方,與先前餘震大多在花蓮北邊不同,有往南、平移朝陸地移動跡象,實屬罕見,未來不排除有規模更大地震發生。
15小時狂震180起!餘震位置往「南邊、陸地」轉移 氣象署:為應力調整
自花蓮403規模7.2強震後,幾乎每天都有有感餘震,統計至今已突破1100起餘震,花蓮22日傍晚至23日凌晨更是整晚搖不停,15小時內就發生180起地震,害民眾嚇到徹夜難眠。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目前餘震已轉移到花蓮南端較少發生地震的區域釋放能量,且轉移到陸地上來,因為應力調整。花蓮縣自昨(22日)傍晚5時8分起,又開始連續出現403強震的餘震,且幾乎都是極淺層地震,餘震20天至今已突破1100起,其中凌晨2時26分、2時32分,接連發生芮氏規模6.0及6.3強震,導致原本因403強震已被判定為危樓的花蓮統帥大樓、富凱大飯店,均發生嚴重傾斜。對此,吳健富表示,昨傍晚到今(23日)上午8時04分,15小時內已有180起地震,規模6以上有2起,且2起皆達國家警報標準,將近200個地震初步研判都屬於403花蓮規模7.2地震的餘震。若回顧4月3日,當天也發生2起規模6以上餘震,且主震至今20天,地震大多集中在花蓮北邊區域釋放,不過昨天傍晚5時08分後的餘震則有許多集中在壽豐、鳳林,餘震皆位於主震西邊,餘震移到陸地上來,因較為淺層,民眾感受強烈。吳健富解釋,雖然大地震餘震序列會隨時間慢慢縮小或減少,但中間有應力轉移和調整的話,地震數量就會多起來,昨晚至今南邊地震以比較大的形式釋放,主要是應力調整,北端能量釋放後,換地震比較少的南邊釋放,未來調整比較均勻後就會趨於穩定,至於是否有特殊地質讓南邊地震高密集釋放能量,仍待研究探討。吳健富也補充,規模7.2地震不會在短時間透過餘震釋放完,透過921大地震的經驗也可以得知,半年到1年都還是有可能發生餘震,雖然後面餘震會慢慢變小,但仍有可能出現較大餘震,提醒民眾要隨時做好防災準備。吳健富也示警,今天會有鋒面影響,再加上餘震已經超過1100起,所以土石鬆軟,可能造成落石坍方,民眾需多加留意。
震破32起!花蓮地震「最淺1.1公里」 台北好暈氣象署揭原因
花蓮今(22日)傍晚17點08分起至19點22分共發生32件地震,其中18點50分規模最大達5.7、19點16分深度最淺僅1.1公里,另18點46分的2起地震只相距12秒。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今天地震應為403強震餘震,且「沒有異常狀況」,並解釋雙北明顯有感原因。吳健富指出,403強震後餘震多發生在花蓮北邊近海,目前則轉至陸地,故有較大規模、短時間能量釋放情形,但仍屬正常能量釋放,沒有異常情況發生。他解釋,規模7.2的403強震需長時間應力調整,又地球是平衡系統,當一個地方失去平衡,就會在另個地方以應力進行調整,岩層無法克服就會以地震方式釋放能量,例如先前嘉義中埔及白河一帶小型地震,就像「翹翹板」在進行調整。不過也因為長時間應力調整,這段期間地震較空白區域會發生餘震,但餘震數量正朝衰減方向發展,絕大多數為3到4規模地震,且因深度淺、能量散發相當快,震動範圍限縮在震央附近,惟台北因盆地、高樓層緣故仍然較有感。吳健富表示,強調403強震後2個月內都會有餘震。另地震後土石鬆脫,近日又有鋒面來襲,恐發生土石流,建議民眾非必不要前往山區。
美東百年來最大地震!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 專家示警:更怕「南海海槽巨大地震」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後餘震不斷,沒想到就連很少發生地震的美國東部紐澤西州(State of New Jersey),也在美東時間5日遭遇該州240年來最強烈的芮氏規模4.8地震,嚇壞不少紐約人。對此有許多民眾擔心,全球是否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但地震專家們卻澄清,其實目前都還在平均值內,他們反而比較擔心日本百年週期快到的「南海海槽地震」,進入倒數階段。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表示,美國東岸這300年來也才發生過300次地震,反觀台灣則是1年就有400個規模4以上的有感地震。雖然紐約市並不是地震熱點,但5個行政區佈滿了斷層。根據統計,紐約每100年就會發生1次這樣的地震,而上一次地震發生在1884年,因此當地早該發生地震了。地震專家郭鎧紋也表示,其實大西洋的兩側是非常穩定的,就是被動的大陸邊緣,它的地殼非常的安定,它海洋地殼跟大陸的地殼交接得非常好,就是並沒有發生什麼斷裂或隱沒的情形。所以紐澤西州這一次的規模4.8地震,「其實是周期很長很長很久才碰到一次」,而且釋放能量跟台灣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因為根據USGS的調查,花蓮403強震,跟美東比起來差了8000倍。此外,由於東岸岩層較為堅固,震波可以傳遞的更遠,所以東西岸如果都發生類似的地震,東岸可以感受的範圍就會較廣。而且這回根據監測發生地震的是拉瑪波斷層,他貫穿整個美國東北部,上一次的較大挪移已經是1957年的事情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拉蒙多哈堤地球觀測站也發現類似規律,也就是紐約周邊約100年會發生一次規模5的地震,每670年會有規模6以上的,要更大的地震要長達3400年。不過台灣震完,換美國震,也不免讓民眾擔心全球是否進入地震活躍期。對此,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吳逸民澄清,事實上美國的地震,雖然在紐澤西那邊比較少見,但地震規模都不到5,所以此類地震的發生事實上都是巧合,沒辦法說是整個地震比較活躍。那是因為像台灣有災害性的地震,所以大家比較注意地震的消息,就會覺得地震怎麼那麼頻繁,可是回頭來看,事實上整個全球目前的地震活動,並沒有比較頻繁,這幾年來都是在平均值,更不要論台灣和美國分屬在不同的板塊上,距離又遠。不過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卻認為,有可能發生在菲律賓海板塊與阿穆爾板塊邊界俯衝帶的「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真的不容忽視,「日本他們是很擔心,就是說南海海溝上一次是1949年已經80年了,因為他們地震也差不多是百年週期,他們就很擔心南海地震會來,一來規模甚至會到9。」若回顧歷史,南海海槽以約90至150年的周期發生特大地震,因此不久的未來,它必定會發生,即便現在立即發生,也一點都不意外。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就認為,未來30年內以南海海槽為震央的規模8至9級特大地震,發生機率高達70至80%;40年內則是90%。
嘉義梅山斷層百年周期到?50%機率爆發強震 前地震中心主任:沒什麼不可能
花蓮近海3日發生規模7.2強震,嘉義地區同一天也發生2起規模4以上地震。對此,中央大學更模擬梅山斷層百年周期一到,若與嘉義前緣構造二者同時破裂,恐出現7.3強震,也作為今年「921國家防災日」情境地震模擬,讓政府提前做好相關因應措施。地震專家郭鎧紋則解釋,翻閱過去歷史地震紀錄,就知道「沒什麼不可能」,不能排除7.3強震狀況,但仍以梅山斷層發生機率較高,另根據日本學者推測,梅山斷層地震周期約170年,在未來50年發生大地震機率達50%,且時間有可能提前,因此民眾需做好準備。嘉義地區規模3以上地震4月還不到5天就發生9起,其中規模4以上則有3起,包括3日當天發生的2起。對此,中央大學團隊在去年完成「新城斷層大規模地震評估」,作為去年「921國家防災日」震災動員演練的腳本基礎,今年中大則針對嘉義地區可能發生致災的梅山斷層與嘉義前緣構造,模擬二者同時破裂,推測將引發規模7.3左右強震,同時作為今年「921國家防災日」情境地震模擬。不過,參與上述計畫的中大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忠翰也坦言,嘉義前緣構與梅山斷層同時斷裂的機率並不高,可能超過2千年才會發生,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倒是嘉義地區後續活動仍要留意,畢竟近期該地區地震活動相對頻繁。面對學界對7.3強震的模擬,中央氣象署前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也指出,翻閱過去歷史地震紀錄,就知道「沒有什麼不可能」,因為很多地震都是發生之後大家才嚇一跳,就像這次花蓮7.2強震或921大地震一樣,所以能提前模擬是最好,至少政府已經提前做好因應。但郭鎧紋也認為,梅山斷層確實更應該注意,因為根據日本學者研究推測,梅山斷層地震周期約170年,雖然現在距離1906年嘉義規模7.1強震,還不到170年的周期,但未來50年,梅山斷層發生大地震機率達50%,加上近期地震似乎有轉趨活躍趨勢,所以必須多加留意。雖然近期嘉義地區地震活動有明顯上升趨勢,但郭鎧紋分析,1906年嘉義梅山斷層規模7.1強震僅釋放約23顆廣島原子彈能量,而1999年嘉義1022地震規模6.4也僅釋放2顆原子彈能量,再加上近期地震活動規模也相當小,釋放能量更是有限,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
25年來規模最強 「403對比921」哪次嚴重?地震細節一次看
昨(3日)上午7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造成慘重傷亡,不僅房屋倒塌,就連公路也發生土石坍方,讓人忍不住想起25年前的921大地震,至今讓許多人印象深刻。《CTWANT》便整理了2次地震的比較,了解相關細節。【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屬於逆斷層型地震,發生在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規模7.3,持續了102秒左右,位於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即南投魚池地震站西南方7.0公里地震深度8.0公里。南投魚池7級,雲林古坑、台中市、嘉義阿里山6級,嘉義市、台中德基、花蓮西林、苗栗鯉魚潭、花蓮市、高雄桃源、台南佳里、宜蘭南山、新竹竹北、台東利稻、宜蘭市5級,桃園三光、台東市、屏東九如、澎湖馬公、台北市、高雄市、台北五分山4級。南投地區、雲林地區最大震度6級,台中地區、嘉義地區、新竹地區、台南地區、宜蘭地區、台北地區、花蓮地區、桃園地區最大震度5級,台東地區、屏東地區、澎湖地區、高雄地區、彰化地區最大震度4級,苗栗地區最大震度3級 。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46顆島原子彈,導致2000多人罹難、29人失蹤,有1萬多人受傷,另外有10萬棟房屋損毀。【0403花蓮大地震】發生在2024年4月3日上午7時58分9秒,規模7.2,位於北緯23.77度、東經121.67度,即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0公里,位於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花蓮地區最大震度6強,宜蘭地區、苗栗地區最大震度5強,台中地區、彰化地區、新竹縣地區、南投地區、桃園地區、新北地區、台北地區最大震度5弱,台東地區、嘉義縣地區、雲林地區、高雄地區、嘉義市地區、新竹市地區、台南地區、基隆地區、屏東地區最大震度4級,澎湖地區最大震度3級,連江地區最大震度2級,金門地區最大震度1級。專家分析,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32顆原子彈,幸虧震央不在陸地,且地震深度比921再深一點,截至目前傷亡人數已達9死1042人受傷,還有101人受困待援,46人仍持續失聯,推估損害應該不會比921更糟。
深夜連4震!氣象署曝成因:研判餘震不會太多
昨(20日)晚21:56至今(21日)半夜00:08一連發生4起有感地震,震央皆位於台灣東部海域,地震規模分別為5.4、5.0、5.6、4.9,最大震度2級。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Seismological Center)主任吳健富表示,上述4起地震皆為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導致,因地震較淺且離台灣遠,對台灣影響小,後續餘震研判不會太多。昨晚21:56發生規模5.4地震,深度50.9公里,緊接著22:18又發生規模5地震,22:57再發生規模5.6地震,接著今天凌晨00:08發生規模4.9地震,一連4起地震震央皆位在台灣東部海域,深度為25.7公里到50.9公里不等,最大震度為1至2級。吳健富分析,這4起地震的成因主要是菲律賓海板塊跟歐亞板塊碰撞,在花蓮往下隱沒,位置在琉球海溝、南澳海盆、東南澳海盆處。地震深度不會太深,比較淺,但離台灣較遠,對台影響小,當時曾預判震度為3級,經驗證後,本島震度最大震度為2級。此外,透過幾次地震釋放能量後,研判餘震不會太多。但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則表示,昨晚至今天早上花蓮外海共發生4次有感地震,他舉例2022年5月9日,花蓮外海也曾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當時日本電視台繩經報導過台灣、與那國島周邊連續發生地震,而日本政府地震研究委員會也估計未來30年,與那國島周邊地區發生規模7.0至7.5的可能性為90%,且有可能引發海嘯,提醒民眾應提前做好準備。
5.4地震「震度低卻搖超大」? 氣象署揭2原因
台灣東部海域在今(26日)中午12點31分發生芮氏規模5.4地震,深度約22.4公里。氣象署研判,此次地震為10月24日發生於南澳海盆的6.2地震餘震,並說明部分地區民眾主觀上「搖很大」原因。氣象署表示,這次地震最大震度為2級,位於宜蘭、花蓮及新北,其餘縣市最大震度均為1級。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中午地震成因為菲律賓海板塊往歐亞板塊隱沒,且該地區地震多,能量累積也較多,到現在仍在釋放能量與產生餘震;另本次地震是10月24日餘震之一,所以不會說後續還有這次地震的餘震。此外,這次地震震度雖不大,但部分民眾感受到的搖晃程度卻大於實際震度,其主因為台北盆地效應、高樓場址效應等影響,吳健富提醒,台灣地震發生較為頻繁,民眾平時應做好防震準備,以應對不時之需。
被「超大骷髏」凝視!他驚見非洲獨特火山地質構造 竟能助地球釋放能量
一名太空人從外太空看向非洲查德(Chad)時,驚見一個像骷髏的地質構造凝視著他;但其實那是一個地質構造的火山灰錐,且有效幫助地球釋放能量。根據《每日星報》報導,一名在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在2023年2月12日時,驚見家鄉非洲查德一幕嚇人了畫面,他發現竟然有一個巨大的「頭骨」骷髏正在凝視著他,他也馬上拍下這震撼的畫面。據悉,這個像是骷髏般的詭異景象,其實是查德共和國北部當地的一個地質構造,過去因為火山噴發和現在的溫泉鹽沉積,形成猶如骷髏般的造型;骷髏的黑色眼睛部分,實際上是陰燃的火山煤渣錐,他們生長在通風口周圍,也可以說是能有效地幫助地球釋放能量。該地質構造位於非洲提貝斯山脈一個叫做Trou au Natron的地方,位於圖西德(Tarso Toussidé)的東南方,是一個寬闊的火山地貌,有隕石坑和活火山,也是最近幾次火山噴發的源頭,儘管相關的記錄和研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