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專科醫師
」 黃軒 猝死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寒流 醫師單身人口比例攀升! 研究揭3人格特質最易孤老終身
不婚不生,一個人就會孤獨終老?隨著現代社會對婚姻關係的改變,單身人口比例持續攀升,在台灣,女性未婚率甚至突破50%,根據德國的最新研究顯示,擁有3種人格特質的人,容易一輩子無法和人建立認真的關係,且生活滿意度低。根據美國新聞網站《studyfinds》引述德國布萊梅大學(Universität Bremen),針對單身漢有伴侶的人做性格特徵以及生活滿意度調查,結果發現單身者性格缺乏責任、較內向、不太樂於體驗生活等,易單身到老!這項研究的對象為7.7萬名50歲以上的歐洲人,同時將參與者分為4類,包括有伴侶、從未有和伴侶同居經驗、沒有過婚姻和從未建立過任何認真關係,研究同時依照5種人格特質分析,像是開放型、盡責型、外向型、親和型、沉穩型等,得出上述的結果。另外,研究也顯示,這些差異會依單身的定義而有所不同,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從未有任何認真關係的人身上。根據研究員朱莉婭斯特恩(Julia Stern)的說法,透過研究發現,有過戀愛經歷的單身人士,以及有伴侶經驗的單身人士相比,從未經歷過任何認真戀愛的人,在5種人格特質中,開放型和外向型的得分較低,生活滿意的得分也不高。這項研究也建議,必須要格外照顧或關心這類單身者。另據中研院調查指出,台灣民眾未婚、不婚的主要原因為「沒遇到想結婚的對象」、「很享受現在的生活」、「擔心婚後經濟狀況」,根據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先前在臉書發文稱,台灣男性在傳統性別角色下,往往被期待在事業和家庭中扮演支柱,這使得男性在單身狀態下容易感到孤獨和壓力,加上單身男性缺乏足夠的社交支持網絡,情感表達上受到文化限制,進一步降低了生活滿意度。至於單身女性,則是能憑藉更強的社交支持網絡、經濟獨立性和對浪漫關係的較低期望,展現出更高的生活滿意度。對此,黃軒認為,社會應該減少對單身者的偏見,並提供更多支持,讓單身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享有的自由與選擇。研究發現,單身者擁有3種人格特質。(圖/翻攝自X)
瓊瑤去世/輕生和安樂死不同! 醫提醒:不要過度渲染美化「翩然的去了」
86歲作家瓊瑤昨(4日)下午在住家被發現輕生亡,並在遺書中表示,自己已翩然離去,不願意成受盡病痛折磨的老人,最終決定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擺脫讓她痛苦的軀殼。對此,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許書華認為,希望大眾或媒體不要過度渲染、美化「翩然的去了」這樣的描述,因為自殺遠不是瀟灑去了這麼簡單,並點出自殺和安樂死的差異。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提醒,落實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才能安樂善好自己的死亡,而不是輕生!許書華醫師昨晚在臉書粉專發文稱,知名作家瓊瑤選擇輕生離世,讓她想到韓劇《死期將至》的台詞。但她希望大眾或媒體不要過度渲染、美化「翩然的去了。」這樣的描述,因為自殺遠不是瀟灑去了這麼簡單。她也強調,自殺和安樂死是不同的,「我們要更積極正視台灣安樂死合法化的推動與進展沒錯,也提醒大家雖在瑞士、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家執行安樂死是合法的,但其中的條件規範都非常嚴格,多數可選擇安樂死的前提,是病人的生理心理正遭受難以承受的痛苦,且沒有任何醫療方式可以達到改善的希望下,還需醫師等專家多方評估,證明患者意識清楚、無外部壓力、知情自願,才可合法執行。」許書華說明,大家對生命自主權都很重視,「病人自主權利法」、「安寧緩和醫療」就是尊重與保障病人自主權而生的法案,「在現有法案,我們是有方法為自己生命作主,不當『插管維生老人』的,畢竟雖談生死很沈重,但現代醫藥還是有極限,有力有未逮的可能。遇到這些極限,將對於『治癒疾病』的努力,轉成『保有生命尊嚴、生活品質,善終』的努力,也是醫者持續用心致力之所在。」她還認為,面對生命的極限,道謝、道歉、道愛、道別,我們依舊可以是展現力量的鬥士,「瓊瑤說:『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你們經得起磨練,像我一樣,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以上這段才是我想引述強調的話。如何面對死亡也無需老了才思考,隨時都能多瞭解這攸關生命自主權的大事。」此外,黃軒醫師也發文指出,瓊瑤的選擇,並非孤例。在很多高齡人群中,有些人因為身體或心理上的痛苦,也曾萌生了離世的念頭,「你們知道,老人面對死亡,是需要全新的教育嗎?而不是老人世面見多,他們都會坦然面對的!畢竟死亡,老人,從未有過,不是嗎?你又如何叫老人,孤獨一個人去面對呢?」黃軒認為,或許,大家可以從瓊瑤的選擇中學到:如何真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如何讓家中老人的死亡教育,更深入到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當老人因疾病或失能面臨生命終點時,死亡教育變得尤為重要。它可以幫助老人和家人更有尊嚴地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並共同準備和接受這一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為何老人家和家人需要一起接受死亡教育?黃軒點出有以下4點正向意義,包括減少恐懼與焦慮:死亡是自然的一部分,幫助老人認識並接受這一事實;促進生死溝通:減少家人之間對死亡話題的忌諱,讓老人有機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提升生活質量:通過關注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讓老年人更有尊嚴地度過餘生;預防孤獨與後悔:通過早期準備和反思,減少未完成的心願和心理壓力。至於如何進行死亡教育?黃軒解釋,關鍵是與老人溝通,包括選擇合適的時機:避免在老人情緒低落時討論此話題;用心傾聽:讓老人自由表達對死亡的看法與擔憂;避免迴避話題:以平和的語氣正面討論死亡,不用「隱喻」或「委婉說法」。最後,家庭成員在側可以傾聽、陪伴和分享生活點滴,不一定是每次都是在分享病痛和死亡!◎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未來每5人恐1人因此送命! 55歲男染菌有藥醫卻因「這1習慣」搶救無效
亂吃抗生素而導致的耐藥性問題,已經是全球性的健康緊急狀態。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分享,一名55歲的重症患者,由於長期亂吃抗生素,產生了全身性的耐藥性,導致藥物沒有任何作用,最終搶救無效身亡,讓他忍不住直呼「我知道敵人是誰,在哪裡,但敵人已經𧗠生具有強大的『護甲』,我所有的武器,也全都失效」。黃軒日前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表示,他曾經遇到一位55歲的重症患者,因長期自行服用抗生素,產生全身性的耐藥性,「明明知道那個重症患者,是由於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感染,最終還是搶救無效……我們原本是可以針對細菌,用有效的抗生素,至終都對他是完全沒有效的」。黃軒接著說到,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已經成為全球健康的重要挑戰,尤其是在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和濫用的背景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每年約有70萬人因耐藥性感染而死亡,若不採取有效行動,到了2050年,這一數字可能上升至每年1000萬人,並造成經濟損失達100萬億美元。黃軒指出,在亞太地區,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問題尤為嚴重,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過度使用抗生素以及醫療基礎設施的不足,耐藥性細菌的傳播速度正在加快。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監測報告,部分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比例相當高,像是「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對「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抗藥性高達90%,而感染「多重抗藥性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發的敗血症,其28天死亡率高達36.5%,這讓黃軒不禁感嘆「若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持續,預計到2050年,台灣每5人中可能有1人因抗藥性感染而喪命」。黃軒說明,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指的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對抗微生物藥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及抗寄生蟲藥物)敏感性降低,導致這些藥物治療感染的效果減弱甚至無效,「這不僅會延長疾病的持續時間,還可能導致更高的死亡率,且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不僅僅指抗生素而已」。黃軒提到,世界衛生組織推出了《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行動計劃》,其核心目標包括提高對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的認識和理解、加強監測和研究能力、減少抗微生物藥物的不當使用、提供可持續的投資來應對耐藥性,以及鼓勵全球合作,共同採取行動。文末,黃軒也強調,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面臨的緊急問題,需要各國政府、醫療機構和個人共同努力,「正如世界衛生組織所倡導的,通過綜合措施的實施,我們可以延緩耐藥性的發展,保護人類健康的未來」。
睡覺睡到流口水 醫曝4大可能問題!小心腦中風
不少人都有睡覺睡到流口水的經驗,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如果你的睡姿正確,並且沒有太累,但還是發現自己莫名其妙一直流口水,這時要小心4個問題。醫師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趴睡和側睡會壓迫到耳根附近的腮腺(負責分泌唾液的腺體),這會使唾液分泌大量增加,再加上你的臉頰被緊緊壓著,這樣你就不容易進行吞咽動作,口水不容易清理,當你睡得嘴巴開開時,當然口水就容易流出來了。此外,太累了也會一直流口水,黃軒指出,有時候,你過度疲勞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當你太累時,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階段,在這個階段,你整個人都很放鬆,控制唾液吞咽的面部和喉嚨神經肌肉也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因此你的口水不太受控制,容易流出來了。黃軒說,如果你的睡姿正確,並且沒有太累,但還是發現自己莫名其妙一直流口水,這時要小心4個問題:1.口腔衛生問題當你口腔有潰瘍,牙齦發炎,或你戴著牙套、剛戴上活動假牙,這些都會刺激口腔,導致口水分泌增多。2.上呼吸道問題當你常常有鼻炎、鼻竇炎、咽喉炎,這些都容易使你的鼻腔和咽喉不通,你就會容易常常打開嘴巴呼吸,尤其是睡覺的時候。那些打鼾的人,常常醒來時枕頭都是口水的痕跡,大家有注意到嗎?只要上呼吸道阻塞,你就會張大嘴巴呼吸,口水就會容易外流。3.腦神經問題一些腦神經疾病,例如腦中風、巴金森氏症,這些會影響臉部肌肉的協調,舌咽動作失調,會導致口水到處流。4.胃食道逆流那些有食道癌、食道潰瘍、胃潰瘍及火燒心的病人,在睡夢中也會過度刺激口腔,導致口水分泌過多,不過上述這些問題,除了在睡覺時容易流口水,還會伴隨其他主要疾病的症狀,例如,如果是巴金森氏症,他們除了睡覺流了一堆口水在枕頭,平常還會有手抖、行動不便等症狀。
男性更容易罹癌!重症醫示警「太愛面子」揭4大問題根源
癌症竟與「太愛面子」有關?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男性的罹癌機率比起女性相對來得高,是因「4大因素」導致,且男性往往因面子問題不願主動就醫或接受健康檢查,容易延誤治療增加死亡風險。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台灣的癌症發生率與死亡風險有持續上升的趨勢,其中「肺癌」仍屈居國人癌症死因第一名,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全球直至2025年,癌症病例數將突破3500萬例,較2022年的2000萬例飆升77%,成長速度不容小覷。黃軒指出,研究發現不論是在罹癌機率或死亡風險上,男性普遍比女性高,之所以會有此現象與「4大因素」有關,包括生活習慣、職業暴露、生物學差異及醫療資源使用差異。第一、生活習慣: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容易從事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吸菸、飲酒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尤其吸菸和飲酒是導致肺癌、肝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的主要風險因素,因此將促使男性罹癌風險提升。第二、職業暴露:相較於女性,男性更有可能從事一些高風險的職業,例如建築、化工、採礦等,這些行業可能會接觸到像是石棉、苯和其他致癌化學物質,容易增加癌症發生率。第三、生物學差異:某些癌症的生物學差異,可能使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某些類型的癌症,例如前列腺癌是男性特有的癌症,而肺癌在男性中也更為常見,是因荷爾蒙、基因和其他生理差異所導致。第四、醫療資源使用差異:男性在健康檢查和就醫方面比起女性「更被動」,恐導致疾病無法及時獲得診斷、治療,容易增加癌症發生率及死亡風險,因此到了2025年「肺癌」也將會是男性的頭號健康殺手。
夏天最愛穿拖鞋趴趴走 醫曝「潛在危險」:5類人不適合
夏季的氣溫上升,不少人會穿拖鞋出門,比較涼爽、舒適,但不是人人都適合穿,且還可能存在一定危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點名,5類人不適合穿拖鞋。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穿拖鞋常見的危險就是滑倒,因拖鞋的抓地力較差,另一種常見的危險就是被人或地上物件絆倒,如果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人來人往,你不用去踩別人的鞋子,別人也會踩到你的拖鞋後跟,容易造成踩踏,最後是刮傷,人群聚集的地方地面上,可能存在碎玻璃、鐵釘等尖銳物品,穿拖鞋時,容易被刮傷。黃軒直言,不是人人適合穿拖鞋,穿拖鞋確實是許多人的選擇,但在不合適的時間和地點長時間穿夾腳拖鞋或拖鞋,可能會導致一些潛在的危害。他點名,5類人不適合穿拖鞋。1.體重過重者如果你的體重較大,腳部的壓力會更大,穿涼鞋或拖鞋時,受傷的風險會增加,還有腳的靈活度,也一定程度受阻。2.腳踝、關節受傷者如果你的腳踝或關節受傷或正在復健中,穿拖鞋可能會進一步加重這些部位的負擔。3.糖尿病患或糖足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周邊神經感覺可能較遲鈍,容易受傷卻沒有感覺,這可能導致進一步的感染,尤其是有明顯糖足病的患者,更不適合穿拖鞋。4.內耳受傷或腦部受傷者剛剛腦創傷的病人或腦中風的病人穿拖鞋,其實這是危險的,因為維持身體平衡系統的器官,例如內耳受傷或腦部受傷,萬一拖鞋踩空或被地板上任何勾住,這些高危險族群,很容易二次傷害。5.老人家老人本身體反應都緩慢,平衡感不佳,容易絆倒,身體也容易受傷,因此老人家,在選擇鞋子時,大家要特別關心一下。黃軒提醒,在挑拖鞋時,要注意包覆性和材質,選擇那些有足弓支撐的鞋子,讓腳趾前方,有足夠的空間,也不要找那些墊太高的拖鞋,以保持腳踝的穩定度,「記住,你選擇合適的拖鞋,對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尤其是現在夏天的季節裡。」
25歲警正中午跑步猝死 醫示警戶外運動「3大重點」:這樣容易要命
一名25歲員警日前中午到某國小操場跑步,結果突昏迷倒地,到院時體溫高達38.6度,搶救後仍宣告不治。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示警,高溫下進行戶外運動時,要遵守3個重點,否則容易熱傷害,甚至猝死。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通常情況下,如果氣溫超過32度,空氣濕度低過60%就不建議在戶外長時間運動了,因為這種條件下中暑的概率非常高,無論是初跑者還是資深的跑友,建議夏季避開中午和下午最炎熱的時段,儘量選擇清晨或傍晚出門運動,就算是晚上跑步,也儘量不要在餘熱依然很高的水泥地面跑。黃軒提到,在高溫下,進行戶外運動時,要遵守3個重點,不然的話,千萬不要在超過32度以上的天氣下在跑步,因為你容易被熱傷害,甚至猝死。第一,不要在中午戶外運動。黃軒指出,避免在一天中最炎熱的時間(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運動,如果室外溫度高於32度或天氣過於悶熱,更不建議,如堅持到戶外運動,這個容易要命。第二,要降低運動強度。黃軒提醒,記得在炎熱夏天運動,每10到20分鐘,得要有短暫的休息,以避免過度激烈的運動及脫水。第三則是要補充足夠水分,黃軒說,在運動前、中、後都要喝足夠的水,而不是等到有口渴的時候,或流了滿身大汗、或氣喘如牛時,才來補充水分,你的尿液當呈清澈如白開水,無茶黃色無嚴重尿臭味,才算真的補充足夠的水分。最後,黃軒再次叮嚀,如果戶外溫度超過32度,不建議從事戶外運動,建議以室內運動取代戶外活動,且避免在最炎熱的中午時分去運動,同時一定要適時補充水分。
不要再跟風跳「16蹲」了! 醫曝5下場:恐暈厥
近期台灣男團ENERGY帶起「16蹲」風潮,吸引了海內外的明星、粉絲紛紛模仿挑戰。然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民眾,如果沒有訓練核心肌群運動,這是非常傷膝蓋的動作,且短時間內的劇烈運動會導致5大症狀發生。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以「不要再亂16蹲了」為題發文指出,日常生活中的錯誤使用膝蓋,會不斷加劇膝關節損傷,而膝蓋是日常生活中承受巨大壓力的關節之一,蹲和跪是2個常見的動作,但卻可能對膝蓋造成傷害。醫師解釋,當你強烈蹲下時,你膝蓋承受的壓力,也可能是你站立時的16倍,據統計和平躺時的比較為,站立或行走膝蓋承受壓力是體重的1至2倍;跑步、爬樓梯膝蓋承受壓力是體重的4倍;打球、運動膝蓋承受壓力是體重的6倍;快速蹲跪膝蓋承受壓力是體重的8至16倍,而如果你蹲得太深,膝蓋的壓力會更大。因此在16蹲下,在快速蹲站、蹲站的過程中,你的韌帶、肌腱和肌肉都有可能受到很巨大的拉力和壓力。前提要把深蹲練好,並且保持膝關節周遭的一些韌帶和肌肉的健康有力。不僅如此,醫師表示,16蹲跳對於平時不經常運動的人,短時間內的劇烈運動會導致各類症狀發生:a.心血管負荷增加16連蹲跳包含下蹲、分腿、起立等動作,整個過程快速且極限,對心臟負荷較大。如果你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基礎,可能會引發心絞痛!b. 半月板和韌帶損傷蹲跳時,膝關節屈曲會擠壓內側半月板後角、前方髕股關節,容易引起半月板和髕股關節軟骨的損傷。過度運動還可能損傷髂股韌帶、膝內外側副韌帶、交叉韌帶等。c. 肌肉和頸椎損傷劇烈運動會引起肌肉纖維撕裂,導致肌肉酸痛不適。頻繁快速甩脖動作同樣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造成頸椎損傷。d. 暈厥風險從下蹲姿勢迅速站起,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眼前發黑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暈厥。e. 16蹲跳包含了下蹲,分腿,起立,同時伴揮臂和甩脖等動作,整個過程都是快速而極限的,極具爆發性的全身運動,這對於運動者的核心肌群、腿部力量、各關節的穩定性、靈活性及整體的協調性等諸多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盲目模仿,很容易受傷。且每天蹲超過2小時的人,患上中重度膝骨關節炎的風險,也將比普通人群增加2倍。最後,醫師建議,若要減少蹲下對關節的影響則可以:a. 加強核心肌肉核心肌肉的訓練有助於支撐膝關節、髖關節和腰關節。腹肌、背肌和臀部肌肉的強化可以減輕膝蓋的負擔。b. 適度運動運動有助於保持關節靈活性和肌肉強度。選擇適合的運動,例如游泳、騎自行車或瑜伽,可以減少對膝蓋的壓力。c. 控制體重過重會增加膝蓋的負擔,容易導致退化性關節疾病。保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減少膝蓋的風險。E. 如果你想嘗試這個動作,建議先從較低強度的訓練開始,逐漸提升肌肉力量和靈活性。同時,監測心率可以幫助評估運動強度,確保不過度運動。
夏天好熱直衝冷氣房!小心得「冷氣病」 醫點名2類人注意:嚴重恐腦中風
夏天到了,炎炎烈日下,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躲進冷氣房,享受涼爽的感覺,但小心直衝冷氣房,因此得了「冷氣病」。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點名,2類人更容易受到影響。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裡,或者急速從室外熱天氣,進入室內吹冷氣,溫差超過10度,可能會讓你的體溫調節中樞失靈,無法排汗,這些冷氣房中的乾燥空氣,引發出了夏季「冷氣病」。黃軒指出,冷氣病是一種綜合性的表現,指人因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從酷熱的室外,突進入冷氣房,經歷了劇烈的溫差變化,而出現「頭痛、鼻塞、胸悶、精神不濟、下肢無力及手腳冰冷」等症狀,這種情況有點類似感冒,並且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臟病或腦中風,這在婦女和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受到影響。為了避免「冷氣病」的困擾,黃軒提到預防和緩解的方法,包括適度使用、飲食調理、戶外走動等。黃軒直言,冷氣雖然舒適,但過度使用可能對健康造成負擔,建議「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向身體」,可以使用擋風板改變風向,此外,放一杯水在冷氣房內,增加周圍的濕度,有助於保持皮膚和眼睛的舒適度。黃軒說,夏季氣溫高,血液會流向全身以散熱,相對流向大腦和內臟的血液會減少,造成身體疲憊、腦袋昏沉,專家建議遵循「五多三少」原則,多攝取水分、蔬果、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少吃甜、油和寒性食物。黃軒也提醒,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肩膀和腰背肌肉容易收縮,造成全身酸軟,走動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也能改善這種情況,記住,如果持續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建議儘速就醫,並且平時要多注意自身健康狀況。
比想像中更髒!醫師揭「10大生活用品」藏大量細菌 蓮蓬頭相當於用馬桶水洗澡
細菌無處不在,許多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物品,雖然看似乾淨,但它們往往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粉專上指出,有十種常見的物品表面的細菌量實際上相當多,長期忽略可能導致感染和免疫系統風險。黃軒醫師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整理了日常十大生活用品,經常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但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蓮蓬頭蓮蓬頭的「出水孔」容易累積污垢,內藏大量細菌,黃軒表示,根據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指出,蓮蓬頭的出水孔每隔3個月就會積聚水垢,而未經清潔的蓮蓬頭,其細菌含量比較馬桶水更多,即等同於用馬桶水洗澡,這些細菌可能會透過蓮蓬頭噴出的自來水,滲入身體皮膚、頭髮、耳朵和眼睛,成為感染細菌的途徑,尤其是對於老人、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差的人,可能造成肺部感染等健康風險。●洗衣機洗衣機的污垢主要來自洗衣液使用過量。超量的洗衣液殘留在洗衣機內,形成污垢,尤其在洗衣機夾層和底盤。這些污垢可能比你想像中更多,甚至比廁所馬桶的細菌還多,黃軒表示,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指出,洗衣機內部佈滿細菌。如果不定時清洗洗衣機,有機會在洗衣服時令衣物沾染細菌,造成交叉感染,研究更發現清洗內衣褲後,洗衣機內會沾染約1億個大腸桿菌。●手機現代人手機不離身,不論是導航、拍照,甚至上廁所時也不會放下手機,然而手機上的細菌可能比想像中多,去廁所玩手機,手機螢幕的細菌比馬桶污糟多400倍,黃軒表示,根據研究,手機上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其中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可能引起皮膚過敏;金黃色葡萄球菌有18%的機率導致敗血症、壞死性筋膜炎;大腸桿菌有16%的機率導致食物中毒。●滑鼠和鍵盤黃軒說明,根據美國研究人員測試,發現鍵盤上的細菌比馬桶墊多出20,598倍,滑鼠上的細菌更是比廁所的沖水把手多出45,670倍,也就是說鍵盤和滑鼠都可能成為「鍵盤腸胃病」的溫床,藏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不速之客。●浴巾/毛巾一週不洗藏菌過億,黃軒表示,根據研究指出,毛巾上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細菌,其中包括大腸桿菌,使用1天後含菌量多了近90倍,達1,700萬細菌之多;金黃色葡萄球菌,用了3日的毛巾細菌含量繼續暴增至8,700萬個;念珠菌,用了1星期的毛巾細菌含量達9,400萬個。●牙刷由於浴室潮濕不通風,牙刷成為細菌的溫床,再加上不正確清潔,攪一攪、搓一搓根本不夠,牙菌斑黏附在刷毛上,黃軒表示,牙刷上的細菌比馬桶還多,甚至高達千萬個。●砧板黃軒表示,根據研究指出,一般家庭使用砧板七天後,每平方公分的病菌高達20萬個以上,而使用2個月的木頭砧板,上面的總生菌數更是馬桶的12倍!換言之,在砧板上切菜,甚至比在馬桶上來得更髒,使用了2個月的木頭砧板表面的總生菌數比馬桶高出12倍,因此建議分開使用生食和熟食,並定期使用酒精或漂白水消毒。●抹布黃軒說明,根據一項英國研究發現,袜布上的細菌含量高達每平方公分8.75億個,甚至比馬桶更多!這些細菌包括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因此建議定期以漂白水或高溫浸泡消毒,並注意變色和黑點的出現。●冰箱門把手冰箱門把手被認為是茶水間最骯髒的地方黃軒說明,科學家在調查中發現,這裡存在大量危險細菌,包括大腸桿菌和假單胞菌,而假單胞菌是一種通過糞便傳播的細菌,可能導致肺炎等疾病,對於易感染的人而言,這些細菌可能會增加生病的風險。●電燈開關日常生活中,電燈開關是我們經常接觸的物品之一,然而這些看似普通的開關可能成為了細菌和病毒的溫床,黃軒說明,電燈開關經常被大家的手指觸摸,因此容易沾染細菌,特別是「浴室的電燈開關」,由於大家在外面接觸了許多物品,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所以觸摸浴室電燈開關的手可能會很髒,但是只需輕輕用橡皮擦擦拭,就可以迅速恢復乾淨。
塗了防曬「為何還是曬黑」 醫揭2大NG行為:不是只擦一次就有效
不少人有同感,明明已經塗了防曬,為何皮膚看起來,還是黑黑的,買了防曬系數很好的產品,也似乎沒有效果。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點出,有2大原因,或者具體來說,只是個人防曬NG行為所導致的。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很多人為了省防曬產品用量,自己減少用量,只挑自己認為會曬到的身體部位「重點式的塗抹」,這可是防曬的NG行為,正確的防曬用量,可以確保皮膚得到充分的保護。他提到,將食指和中指併攏,沿著兩指間的縫隙擠出防曬乳,並擠滿臉部和頸部,請確保塗抹均勻,包括耳朵和下巴,如果需要塗抹全身,例如穿著泳衣,大約需要30毫升的防曬乳,請注意,不要忽略手臂、腿部、背部和腳部等其他部位。黃軒指出,再來是防曬產品得補擦,很多女生出門前塗防曬,就以為一整天都是很防曬的了,殊不知,這是防曬很NG的錯誤行為。他建議,在一般日常活動中,每4小時應該重複塗上一次防曬乳,這有助於確保持久的防曬效果,特別是在室外或陽光直射的環境中;如果您在戶外活動,或是因為運動而流汗,即使防曬係數高達SPF50+,至少2小時也要補擦一次,這樣才能真正的防曬,更有效地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黃軒提醒,不是有擦防曬產品,就好了,也不是只擦一次,就有效了,同時別忘了,補充一些實物防曬也是很重要的,包括帽子、太陽眼鏡和長袖衣物等,這些都是額外的防曬工具,記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產品,保護肌膚免受紫外線傷害。
出遊小心「這五種蚊蟲」 6月「恙蟲高峰期」...被咬到60%致死率
端午節到了,許多人都會計劃著外出旅遊,然而隨著端午節的來臨,氣溫也越來越高,這也是蚊蟲活躍的季節,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在粉專提醒,端午節出遊要小心「5種蚊蟲」。黃軒指出,在端午節過後,各種小蟲開始亂竄,外出郊遊自然會增加被蟲咬的風險,自己整理了一些常見的蟲蟲類型和防護措施,供大家參考。1. 蚊子(Mosquitoes)天氣變熱,蚊子開始大量繁殖,叮咬會引起皮膚紅腫癢,有些人甚至會有過敏反應。重要的是要注意環境清潔和個人防護,建議穿長袖衣物、使用防蚊液。2. 小黑蚊(Lasiohelea)小黑蚊的叮咬常常會造成劇癢,它們通常會在你忽略的小腿或手肘上叮咬,建議穿著適當的衣物,戶外活動時使用防蚊產品。3. 跳蚤(Flea)跳蚤叮咬會在皮膚上形成紅色凸起的小疹子,常常成一直線或一圈,建議保持寵物和家中清潔,遠離雜草和灌木叢。4. 禽蟎(Bird Mites)禽蟎通常是與鳥類接觸後傳染,叮咬會造成紅腫癢,建議避免接觸鳥類、清潔鳥窩。5. 恙蟲(Chigger)恙蟲叮咬會造成劇癢,並可能引起恙蟲病,症狀包括高燒、頭痛等,嚴重時可能會導致休克,建議戶外活動時穿長袖衣物和長褲,使用防蚊劑。黃軒也提醒大家,出門在外盡量不要在草地或灌木叢中停留,特別是那些未經修剪的地方;最好可以穿長袖衣服和長褲,並把褲腿塞進襪子裡,減少皮膚暴露的機會;在裸露的皮膚上噴灑含有避蚊胺(DEET)的驅蟲劑,並在衣物上噴灑含氯菊酯的驅蟲劑。此外,還可以穿著淺色衣服,這樣更容易發現附在身上的蟲子,從戶外回來後也要仔細檢查身體,特別是腋下、腹股溝、腳踝等容易被忽視的部位,「預防勝於治療!在端午節期間,不僅要享受節日的樂趣,也要做好防蚊措施,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蚊蟲的侵擾」。事實上,衛福部也曾指出,恙蟲病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發生,歷年通報數自4至5月開始呈現上升,6至7月達高峰,9至10月出現第二波流行,花東及離島地區病例數較多。臨床症狀為猝發且持續性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恙蟎叮咬處出現無痛性的焦痂(eschar)、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有時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在沒有經過適當治療的病患中,死亡率可高達60%。
金鐘女星驚爆「父吃粽子噎死」!胸腔醫曝「1類食物」超致命:哈姆立克法也無用
明天即將迎來端午3天連續假期,但在過節前夕,曾獲廣播金鐘獎的31歲電台主持人陳思安卻發文自爆,父親就是因為吃粽子不幸噎死,而家中長輩竟覺得丟臉,要求對外一律宣稱病逝。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蘇一峰透露,其實「噎死案例」並不少見,食用像是湯圓、麻糬、丸子等食物時須特別小心,並點名「5大類人」是異物梗塞的高危險群。陳思安昨(6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表示,逝世1年的父親其實並非意外死亡,而是吃粽子不小心噎死,「不過家中長輩可能覺得很丟臉,所以都叫我們要對外說是心肌梗塞」,但自己一點也不認為這是件丟臉的事,反倒覺得是「很嚴重的問題」值得被重視,提醒大家務必叮囑家中的長輩及爸媽,吃粽子時一定要慢慢吃,仔細咀嚼後再吞下,「牙口不好的長輩更應該要注意,由我爸的死亡來警惕各位。」對此,蘇一峰今(7日)在臉書有感而發,透露身為胸腔科醫師的他,經常在病患的氣管裡夾出許多異物,像是丸子、湯圓、香蕉、麻糬、核果類等食物及假牙,尤其是老人家吃東西更要特別留意,「黏黏軟軟的食物要特別小心!容易完全阻塞氣管缺氧死亡!」蘇一峰指出,包括年紀大吞嚥退化的長者、神經損傷癱瘓的患者、頭頸癌食道癌的患者、臥床患者(躺著吃更容易嗆到),以及很喘、呼吸快的患者(喘的時候吃東西更容易嗆到)等5類人,均是「呼吸道異物阻塞」的高危險族群。蘇一峰也示警,由於哈姆立克法急救較適合處理硬物的阻塞,對於軟黏的異物阻塞常常無法壓出來,而且此類食物更容易阻塞氣管呼吸道造成缺氧,「軟軟黏黏的食物噎到特別危險!」
沒症狀不代表健康 醫點名5類人定期體檢:易罹癌症、慢性病
很多人總會有迷思,認為身體若沒有症狀,就代表健康。不過,醫師點名5大族群,容易罹患癌症和慢性疾病,建議要定期做健康檢查,以免發現時為時已晚。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專頁提到,他最擔心病人或家屬說「人之前明明好好的,怎麼會這樣」、「住院前,沒有毛病,住院後,就一堆毛病出現的?」因為自己以為的健康,不代表身體就健康,許多隱藏的健康問題,都是在體檢中被發現的。黃軒指出,很多中老年人會覺得自己身體硬朗,就忽略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到真的感覺不適時,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問題早已悄悄來到身邊。因此,提醒自己和家人,「定期體檢是對抗慢性病的第一步」,不要等到疾病上門才後悔莫及。黃軒醫師點名5類族群,容易罹患癌症和慢性疾病。(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黃軒點名5類看似健康,卻不健康的高風險族群,若符合其中1項,建議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早期發現和預防相關問題。1.家族癌症史如果家人中有人曾罹患肺癌、大腸癌等,罹癌風險就可能增加,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肝功能檢查、胃鏡檢查等是明智之舉。2.肥胖肥胖本來就是與多種癌症有關,包括肺癌、心臟病、糖尿病等,控制體重、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才能有助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3.抽菸和喝酒長期抽菸和過量飲酒,是罹患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癌病變的高風險健康族群,因此戒菸和限制飲酒是重要的健康習慣。4.年齡隨著年齡增長,尤其超過50歲,罹患某些癌症和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更多。提醒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甲狀腺檢查、大腸癌篩檢等有助於早期發現。5.情緒壓力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狀態的人,罹患肺癌、大腸癌、乳癌、胰臟癌等,是罹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健康高風險族群者,所以日常保持心理健康和適當的壓力管理,對預防癌症很重要。
肝不好一看就知道!醫揭4特徵「肝變人就變」:肚子大也是警訊
「護肝」是忙碌現代人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坊間也流傳許多辨別肝臟健康狀態的小技巧,不過,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其實只要看一個人的外觀「4特徵」,就能大致確認對方的肝好不好。黃軒在臉書發文直言:「你肝變了,你人就變了。」表示在觀察小夜班、大夜班入院的病人後,逐漸能透過病患臉色、容貌、步態,推斷對方的肝臟是否出現問題,並整理出4特徵:一、 顏色改變肝功能出問題時,其處理膽紅素能力可能下降,而膽紅素是舊紅血球分解成的黃色物質,當膽紅素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沉積在皮膚和眼睛的白色部分,導致皮膚和眼睛呈現黃色或棕色。另血液中總膽紅素數值正常為0.2到1.2 mg/dL之間,超過 3 mg/dL就是黃疸的典型表現,黃疸除給人不健康感覺,還可能影響個人的自信心。又肌膚呈黃色或棕色,是肝臟無法有效清除銅和其他重金屬,導致色素沉著的表現。大人出現嬰兒常見的黃疸,也可能是肝功能有異症狀。(示意圖/Photo-AC)二、 蜘蛛痣變多又稱蜘蛛狀血管瘤的蜘蛛痣,是因肝無法有效分解雌激素,造成雌激素升高,這些未被分解雌激素會刺激皮膚下小動脈擴張,形成蜘蛛痣的網狀。其表現通常為1個小紅點,周圍有許多小血管由中心向外散射,形狀類似蜘蛛腿,這些痣主要分布在上半身,尤其是臉、頸、軀幹。三、 肚子大四肢腫脹肝功能受損後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而白蛋白是維持血液中膠體滲透壓的關鍵,其水平下降時會導致水分從血管內滲至組織間隙,引發全身各部位水腫,肚子變大(腹水)、下肢水腫是最明顯的表現。另外,低蛋白血症還有疲勞、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呼吸困難等症狀。指甲也能反映肝功能。(示意圖/Photo-AC)四、 手掌又粗又紅肝不好會在手掌表現出手掌紅斑(肝掌)、手指變粗短、指甲增厚症狀,其中手掌因雌激素活性過強,導致掌毛細血管擴張出現紅斑;手指形狀也因肝功能不良,引發雌激素無法正常代謝,導致變粗且短;肝功能減弱致黑色素增多,造成指甲可能變厚,並呈現縱向隆起、白色帶,近端甚至呈粉狀白等情況。黃軒呼籲大家應關注身體的微小變化,如果發現有肝不好引發的細微變化,應盡早就醫確認。
被地震搖到心悸?30歲男照心電圖「心律不整」 醫揭可能原因
花蓮403強震後餘震不斷,近2天數十起超有感地震更讓許多人被搖到頭暈不止,甚至疑似身體不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就透露一名30歲男患者強震過後覺得心悸,檢查確定心律不整且「很頻繁」。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該名男患者本身個性較容易緊張,近期地震過後「覺得緊張有心悸的感覺」,特別是4月23日規模6餘震發生後「心悸的感覺更加重了」。蘇一峰曬出男患者的心電圖指出,圖表顯示患者心律不整,「而且心律不整發生很頻繁」,表示對方一跳正常的心跳,後續緊接著一跳亂跳的心跳。他認為,「情緒緊張精神壓力可能是心律不整的原因」。除了壓力可能造成心臟疾病,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指出,有些人會在地震後罹患地震症候群(Earthquake Syndrome),並出現10大症狀:頭暈、平衡困難、耳鳴、焦慮、失眠、恐慌發作、注意力不集中、逃避行為、過度警覺、易受驚嚇。黃軒表示,這些症狀可能持續數小時或一段時間,但若出現持續不安、食欲和睡眠問題、情緒波動、社交隔離,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徵兆:持續恐慌、夜間惡夢、迴避有關創傷的事物或地點,最好尋求專業心理協助。
餘震不斷害頭暈、耳鳴? 地震症候群「5狀況」小心該就醫求助
地震頻傳,讓你覺得整天都在頭暈、耳鳴?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地震頻繁發生,不僅威脅生活安全,還可能引發民眾「地震症候群」。地震症候群是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好發於女性、高齡者、住高樓層者。他提醒民眾,如果身上出現10症狀,並且為此困擾不已,一定要求助專業心理輔導。黃軒23日在個人臉書粉絲團「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解釋地震症候群(Earthquake Syndrome)也被稱為假性地震症候群(Pseudo earthquake syndrome)或地震後頭暈症候群(Post Earthquake Dizziness Syndrome),是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先前的研究指出,在強震發生後的四個內,在有持續餘震區域,許多人會或多或少有頭暈症狀,尤其好發於女性、高齡者,或住在高樓層的住戶身上。地震症候群常見的症狀包括:(1)頭暈:感覺自己或周遭環境在移動或旋轉。(2)平衡困難:走路或站立時感到不穩。(3)耳鳴:耳內持續發出高頻嗡嗡聲或其他聲音。(4)焦慮:感到緊張或不安。(5)失眠:難以入睡或睡眠質量差。(6)恐慌發作:突然感到極度的恐慌和不安。(7)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專注於任務或活動。(8)逃避行為:避免與地震相關的事物或情境。(9)過度警覺:對周圍環境過度敏感。(10)易受驚嚇:對突然的聲音或動作反應過度。黃軒表示,這些症狀不一定全都會出現,但偶有一些小症頭,可能會在地震後的數小時至數天內出現,並且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像是半夜一收到地震警報就開始焦慮不安、難以入睡等等。民眾如果持續有地震症候群徵象,最好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嚴重的話,甚至可能要服用抗焦慮藥物來穩定思緒和情緒。黃軒指出,民眾若有下列狀況並且已經影響到生活,不妨去看一下醫生:(1)持續的不安感:如果地震後您無法進行日常活動,持續感到暈眩和不安,這可能是尋求幫助的信號。(2)食慾和睡眠問題:當您因為焦慮而吃不下飯、睡不著,並且這些症狀嚴重影響您的生活時。(3)情緒波動:如果您經歷了劇烈的情緒波動,如憤怒、悲傷或絕望,並且這些情緒難以自我管理。(4)社交隔離:如果您開始避免與他人互動,或者感到與周圍環境脫節。(5)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徵兆:如持續的恐慌、夜間惡夢、回避與創傷相關的事物或地點。最後,黃軒表示,地震症候群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它提醒我們,在面對自然災害時,除了物質上的重建,心靈上的照顧同樣重要。」
一周洗頭幾次才乾淨?醫學期刊曝「正確洗髮頻率」:頭髮、頭皮最健康
不少人認為洗頭是一件麻煩事,能撐多久不洗就撐多久,但究竟幾天洗一次頭才正確呢?一項國外醫學研究結果顯示,每個禮拜洗頭5至6次,頭皮及頭髮狀況最為健康,但若每周只洗1次頭或甚至不洗,毛囊容易堆積髒污,導致瘙癢、發炎等頭皮問題。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他經常被患者問及「幾天洗一次頭才乾淨」,而其實醫學期刊《Skin Appendage Disorders》早在2021年已經發表一項研究,證實洗髮頻率與頭皮健康息息相關。黃軒指出,這項研究結果發現,每周洗頭5至6次的受測者,頭髪髪質較佳,且頭皮沒有什麼發紅受損;每周洗頭0至1次的受測者,由於洗髪次數過少,頭皮容易堆積大量污垢,恐引起瘙癢、毛囊堵塞等頭皮問題,甚至誘發脂漏性皮膚炎;每周洗頭超過7次的受測者則是「過度洗髪」,頭皮容易過度乾燥或刺激,造成發紅、發炎等皮膚問題。對此,黃軒引述研究人員指出,頭皮類型可分為5大類,建議不同頭皮類型,應選擇不同的護理產品,第1類、「正常頭皮」,這種類型的頭皮油脂和水分平衡良好,不會過於乾燥或油膩,頭髮看起來健康、有光澤,且容易打理,針對這種頭皮,一般的頭髮護理產品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第2類、「乾性頭皮」,乾性頭皮可能會感到緊繃、發癢,甚至出現頭皮屑,這是因為頭皮缺乏足夠的油脂來保持濕潤,對於乾性頭皮,選擇滋養和保濕的護髮產品是關鍵,以避免使用過於刺激的洗髮水。第3類、「油性頭皮」,油性頭皮的人油脂分泌旺盛,頭髮容易變得油膩並且可能伴隨有頭皮屑問題,這種類型的頭皮需要使用控油配方的洗髮水,並且可能需要比其他類型的頭皮更頻繁地清洗頭髮;第4類、「混合性頭皮」,混合性頭皮在某些區域(如前額和頭頂)可能會油膩,而其他區域(如頭皮的側面和後部)則可能偏乾,針對這種類型的頭皮,可能需要根據不同部位選擇不同的護理產品;第5類、「敏感性頭皮」,敏感性頭皮易受刺激,可能因為某些成分或環境因素而出現紅斑、發癢或刺痛感,對於這種類型的頭皮,選擇無香料、溫和配方的護髮產品是非常重要的。
年輕人罹癌率上升! 重症醫曝「10大警訊」:持久的疲勞感也中
英國凱特王妃的病情公開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50歲以下年輕人,為何癌症發病率顯著上升。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曾發文指出,確實「年輕就罹癌的人變多了」,這恐與抽菸、喝酒、喝含糖飲料、環境汙染、腸道菌群問題、肥胖以及熬夜等因素有關。如今他又列出罹癌的「10大警訊」幫助大家提早發現病情,同時也提醒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降低罹癌的有效方法。黃軒今(25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在凱特王妃病情公開後,英國專家們開始探討,為何近年來50歲以下的罹癌患者數有如此明顯的增加,尤其是那些通常只發生於高齡者身上的癌症類型。接著他也引述發表於《自然評估臨床腫瘤學》(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發現,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比起1970年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在50歲前罹癌」,這意味著年輕人要比前幾代人更易受癌症拖累。針對年輕人該如何提早發現自己罹癌?黃軒也列出「10大罹癌的警訊症狀」:無痛的腫塊或腫脹:若發現身體某部位出現異常腫塊,且隨著時間逐漸變大,就需警惕。持續發燒或咳嗽:雖然這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但若發燒持續不退,特別是夜間出汗,這可能是血癌或淋巴系統癌症的跡象。而超過3週的咳嗽,建議就醫檢查才較安心,尤其是咳嗽時常伴有血絲時更應注意。排便習慣的變化:包括便秘、腹瀉或發現糞便中有血或顏色變黑、呈現灰白或紅色。排尿異常困難:如頻繁需要小便、尿急或排尿疼痛,甚至尿越來越少。無故的出血:包括陰道出血、排便或排尿時出血,或咳嗽出血。不明的體重下降:如果在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的情況下,體重突然下降超過5公斤,這可能是早期癌症的跡象。持久的疲勞感:當感到持續性地極度疲勞,已影響日常生活,則應該提高警覺。尤其是休息後仍感到疲憊,可能是癌症早期的跡象。皮膚變化:新出現的痣或原有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的變化都不容忽視,都可能是皮膚癌的警訊。持續性的疼痛:如果有持續的疼痛而找不到原因,需要進一步檢查。尤其是疼痛的位置和強度逐漸增強,一直找不出其他原因,應當警惕可能是癌症。消化系統問題:如長期胃灼熱、消化不良或嚴重腹瀉、食慾越來越差、越吃越瘦,都可能是癌症提早的表現。黃軒也在文末指出,這些症狀,可能並非癌症所致,但若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有惡化的趨勢,「我們都是建議及早就醫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對身體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有助於早期發現並處理健康問題,從而增加治療成功的可能性。記住,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以及減少接觸已知的致癌物質等等,這些都是降低年輕人罹患癌症風險的有效方法。」
愛挖鼻孔恐是強迫症!醫師曝「3大NG行為」:看似無害的習慣更恐怖
相信多數人都會挖鼻孔,不過有些人卻越挖越上癮,小心這恐是一種「強迫症」!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研究顯示經常挖鼻孔的人,鼻腔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明顯高出許多,且更令人害怕的是,挖完鼻孔不洗手。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雖然「挖鼻孔」是非常普遍的行為,但卻對健康恐產生負面影響,國外一項研究指出,有挖鼻孔習慣的人比起沒有此習慣的人,鼻腔內潛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明顯多於非挖鼻者,除此之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風險也相對較高。黃軒進一步說明,這些研究提醒人們需要對挖鼻孔行為的健康風險提升認知,並透過教育和公共衛生宣傳,鼓勵盡量避免或減少此行為,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和醫療機構」,因為這可能有助於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黃軒指出,挖鼻孔對於多數人而言只是個無害的動作,但卻有少數人會演變成「挖鼻癖」(rhinotillexomania),這是一種嚴重的挖鼻孔強迫症,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健康治療。對此,黃軒透露,他經常看到挖鼻孔的3大NG行為,包括用衛生紙隨便搓揉手指頭、用衣褲擦手指,更可怕的是「完全不洗不擦」直接繼續滑手機,提醒民眾挖完鼻孔後一定要立刻去洗手,因為手指頭沾黏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病菌,一不小心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