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死亡率
」 新冠肺炎 癌症 疫情 確診 死亡率嘉惠4千名癌友!健保10月擴大「這1類肺癌標靶藥」給付 年省近115萬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為提高肺癌存活率及降低死亡率,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提供更好的治療選擇,中央健康保險署自113年10月起擴大給付治療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的第三代標靶藥osimertinib成分藥品,適用對象不再限制需腦轉移,及除原EGFR Exon 19 Del基因突變,新增EGFR Exon 21 L858R基因突變,並由原給付於第4期擴大至第3B及3C期肺腺癌病人的第一線治療,預估新增嘉惠4千名肺癌病友。肺腺癌EGFR基因突變最常見 osimertinib成分藥品延長存活率肺癌已連續14年為我國癌症標準化死亡率最高,且110年起亦為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中之肺腺癌發生率最高,約占所有肺癌的70~80%,而肺腺癌以EGFR基因突變最常見,約50~60%的發生率,且約90%為 exon 19與exon 21。根據一項osimertinib成分藥品第三期雙盲、活性藥品對照、隨機分派的FLAURA試驗,納入具EGFR Exon 19 Del或Exon 21 L858R之局部侵犯性或轉移性NSCLC,結果顯示osimertinib成分藥品相較標準EGFR-TKI組,統計上顯著延長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8.7個月,降低54%發生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顯著延長整體存活期中位數6.8個月,降低20%發生死亡風險。健保給付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 助肺癌病友精準用藥健保署致力將具治療效益之藥品納入健保給付及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在侵犯性或轉移性NSCLC且具EGFR基因突變的第一線治療策略,於健保審議藥品給付參考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2024年第三版非小細胞肺癌(NSCLC)指引,其中osimertinib成分藥品分屬Category 1(證據等級高);另三大主要醫療科技評估組織加拿大(CADTH)、澳洲(PBAC)及英國(NICE)已給付該藥用於未曾接受過治療且具EGFR突變之局部侵犯性或轉移性(第IIIB或IV期)NSCLC病人之第一線治療。經過醫藥界、付費者代表及病友團體的共同努力,同意osimertinib成分藥品以簽訂藥品給付協議方式擴增給付規定。健保給付年度藥費最高 肺癌標靶藥擴大給付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本次擴增給付之osimertinib成分藥品,歷經3次與廠商協商,讓藥品在健保有限資源下,得以依實證做有效益的給付。平均每位病友每年節省約115萬元藥費,並新增挹注年藥費約50億元,預估單年最高總藥費支出達91億元,健保史上給付單一藥品年度費用最高之藥品。
肺癌演錯了3/蟬聯19年癌症死亡冠軍 免疫治療給付有望擴及肺腺癌
肺癌連續19年居國內死亡人數第一名,資料顯示,每5位癌症死者中就有1名肺癌患者,原因在於國人確診時多數已是肺腺癌晚期,健保署去年12月將肺鱗癌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醫界呼籲應將給付擴及患者更廣大的肺腺癌,健保署長石崇良透露「很快有好消息」,但也坦言肺癌需篩檢、治療並行,才能降低死亡率。肺癌依細胞型態可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在台灣非小細胞肺癌佔約92%,國人最常罹患的肺腺癌就屬於非小細胞肺癌。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何肇基表示,肺麟癌同樣屬於非小細胞癌,根據國外研究發現,肺鱗癌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五年存活率達18.4%,相較於傳統化療只有9.6%,癌症免疫藥物有助提升晚期肺鱗癌存活率近2倍。因此國內外的癌症治療指引皆建議將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作為晚期肺鱗癌的第一線治療,健保去年12月起也將肺鱗癌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可望延長晚期肺麟癌存活期。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健保挹注許多資源引進肺癌標靶藥物,讓有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患者可在第一線就接受標靶治療,但本土研究顯示,肺腺癌患者中,約1/3不適用標靶藥物。這群癌友在健保體系下,多須歷經化療失敗後再次化療失敗,第三線治療才有機會使用免疫藥物,不少癌友撐不過連續化療而離世,因此呼籲肺腺癌治療應盡速跟進肺鱗癌,第一線給付免疫合併化療。肺癌是發生人數、年增加案例數、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健保署坦言投入大量照顧成本,但存活率卻不盡理想。(圖/報系資料照)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國內想要實現「晚期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倍增」,首先要擴大免疫藥物的給付和應用。余忠仁說,肺癌已從化療、標靶藥物進入到目前的免疫治療時代,肺腺癌佔了新診斷病人的75%,有基因突變者可使用標靶藥品,沒有基因突變的肺鱗癌病人目前仍以化療為主,大概1/10病人在符合健保條件下可單用免疫,加上肺鱗癌也不過增加5%,但仍有治療缺口,免疫相較於標靶藥品的給付落後很多。石崇良回應,肺癌免疫藥物費用高昂,是否擴大給付還有待相關評估,和廠商議價也持續進行,他透露「應該很快會有好消息」。不過,石崇良坦言,肺癌、大腸癌的照顧負荷逐年增加,但肺癌的存活率遠比其他癌症差,主要是第四期肺癌存活率大約僅13.3%,因此早期篩檢、治療與精進晚期治療雙項並行,才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
古人怎麼治療高血壓? 中醫:從「治肝」著手理氣活血
66歲黃女士服用血壓藥及血脂藥控制已3年,近三個月因天氣變冷,頭暈每天發作,且伴隨有偏頭痛,半夜有時手抖,因此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時血壓超過130/80,且經診察後發現還有排便不順,兩到三天才會上一次廁所,醫師給予科學中藥乙字湯及柴胡疏肝散,服藥一周後頭暈頭痛好轉,血壓降到120以下,治療兩個月後回西醫複診,三顆降血壓藥物已減少為一顆,體重減少兩公斤,現改而治療失眠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2022年衛福部統計高血壓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且有逐年攀升趨勢,高血壓症狀初期並不明顯,且症狀因人而異,常見有頭暈頭痛、肩頸僵硬、心悸、胸悶、容易疲倦等,若忽略不治療,未來可能有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等危險,所以一旦發現,積極控制血壓能降低死亡率,除西醫使用的降血壓藥物外,中醫根據個人體質做調養,也能控制血壓問題。古代並沒有高血壓這個病名,而是屬於眩暈、心悸、肝火等範疇,《黃帝內經》記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中醫對於高血壓產生的眩暈,常從治肝著手,除了疏肝理氣活血外,滋腎養陰也是辦法之一,此外,也需考慮其他會影響血壓的因素,此患者容易便秘,便祕讓身體代謝廢物無法排除,濕氣變重,血壓也容易升高,因此藥方乙字湯可以通腑瀉熱,將身體的代謝廢物一掃而空,再搭配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氣,因此頭暈頭痛好轉,血壓自然下降,且身體過胖的人若能將體重下降,高血壓也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謝旭東建議,高血壓患者生活注意要點如下:1.飲食上避免過鹹,可食蔬菜水果及膳食纖維,乳製品以低脂類為主,全穀類比白米飯有更多膳食纖維,油脂類較佳如橄欖油、葵花子油、玉米油、等,少吃飽和脂酸過多的動物油,堅果類含不飽和脂肪酸適合攝取,比如杏仁、腰果、核桃等,若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高血壓則根據原來的疾病做飲食調整,也能改善高血壓。2.少吸菸及喝酒的原因是這些習慣會使身體的濕氣變重,濕氣重則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為了讓循環變好只好加高血壓,血壓自然難以控制,因此,配合多運動及減重能有效降低體內濕氣,身體血液循環變好,血壓自然會下降。3.推薦茶飲:決明子降壓茶(1)材料:決明子6g,菊花9g,陳皮3g。(2)煮法:將上述材料做成茶包,用熱水500cc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3)使用方法:兩到三天飲用一次,通便消脂降血壓。(4)功效: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具有降血壓的功用,菊花也能平肝明目,緩解高血壓的頭暈頭痛,加上陳皮化痰消脂,一同將身體的濕氣一掃而空,故能降低高血壓並一起減重。(5)注意事項:藥材以涼性為主,適用於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人效果較好。
防堵流感疫情擴散!嘉縣4校5班「緊急停課」最多停5天
入冬是流感病毒的好發期,每天中標人數不斷向上攀升,不到2個月的時間全台已累計158例流感重症個案,其中19例死亡。嘉義縣本周有4所校園出現流感症狀,為了防堵群聚疫情擴散,共5班緊急停課3至5天,改採遠距教學或另行補課。嘉義縣政府教育處體育保健科長黃宏鼎指出,接獲3所國小共4班及高中1班通報,學生出現流感及類流感症狀,緊急針對共5班級施以預防性停課措施,預計停課3至5天,改採線上遠距教學或復課後實體補課。嘉縣衛生局表示,各大校園目前尚未傳出流感重症個案,但為了防堵群聚疫情擴散,若班級有3分之1學生出現流感症狀,則建議停課;另外截至21日校園流感疫苗接種率達77.83%,近期將進行第二輪疫苗施打。事實上,本流感季自10月1日至11月20日止,已累計158例流感併發重症個案,且其中19例死亡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具慢性病史。對此,疾管署呼籲,施打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可減少流感併發重症風險、降低死亡率,請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民眾儘早接種。
注重養生不抽菸健檢竟發現肺腺癌! 醫急採這手術順利治療
58歲張老闆幾年前剛退休,平時不抽菸也注重養生,每年都會安排健檢,但他日前檢查時,醫師卻發現左上肺葉有明顯異常陰影,高度懷疑是早期肺腺癌,讓他難以接受,所幸經建議以達文西手術切除左上肺葉,4天後順利出院,繼續享受正常生活不受影響!肺腺癌 出現症狀多已是晚期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級醫師黃建文表示,近年來肺癌始終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榜首,其中又以肺腺癌被形容為「無聲殺手」,因為等到患者出現胸悶、胸痛或咳嗽不止,往往就是病程晚期,癌細胞已擴散到淋巴或其他器官。肺癌手術+淋巴結廓清 降低擴散、復發風險負責值刀的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呂庭聿則指出,肺癌手術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將肺癌腫瘤的部位切除乾淨,同時得包括足夠的淋巴結廓清,才能達到最好的根除性治療效果,減少擴散或復發的機率。而該患者經術中將組織切片送病理化驗後,確認為早期肺腺癌,因此依術前與患者溝通達成的共識,利用達文西機器人手臂手術切除左上肺葉,術後4天即順利出院。切除肺葉多數症狀能恢復 依狀況制定不同手術計畫一般民眾聽到切除肺葉多半會感到恐懼,但呂庭聿強調,若對原本肺活量就正常的患者來說,除了術後短期內會出現咳嗽、呼吸不順、活動力較差等症狀外,多數患者3個月後就會逐漸恢復正常,可以維持爬山、運動等活動;但若術前評估時,患者既有抽菸或肺功能不佳等情形,也會制訂不同的手術計畫,在術後生活功能及手術切除範圍中,盡量取得最佳平衡。半數肺癌患者不吸菸 定期檢查降低死亡率黃建文、呂庭聿也再次提醒,國人每年超過9000死於肺癌,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肺癌患者不曾有抽菸習慣,因而許多民眾會忽略了肺癌的威脅,導致多數肺癌患者診斷時已是末期,平均存活時間不到1年,因此建議民眾不妨從40歲開始安排肺癌篩檢,必要時可利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偵測早期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
平常沒症狀、一發作就中風! 心律不整如何揪出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心律不整最常見的類型為心房顫動,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的資料及健保資料庫的研究顯示,台灣約有1-2%的人患有心房顫動,其中男性多於女性,且隨著年紀增長,罹病率會提高。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暨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陳永隆表示,台灣約有30-40萬人診斷出心律不整,但因疾患無症狀難以抓出,實際上的患者人數恐更高,當心「平常沒症狀、一發作就中風!」4成患者無症狀 6成患者忽略徵兆心律不整簡單說就是心臟發生不正常跳動,包括心跳太快、太慢或跳動不規律,症狀包括胸悶、心悸、呼吸喘,嚴重的甚至會中風或猝死。陳永隆表示,4成患者無症狀,甚至6成患者已習以為常且忽略徵兆。有時候病患並不一定會有症狀,因此在檢測不夠普及的狀況下,人數極有可能被低估。長期下來,也可能累積中風的風險,是國內外醫界關切的議題。根據研究顯示,有心房顫動相對於無心房顫動會增加2倍死亡率與3倍心衰竭的機率,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更是常人的5倍。若病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病史、心衰竭、冠狀動脈或周邊血管阻塞疾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也將大幅提升。嚴重影響預後。陳永隆表示,目前關於心律不整的診斷方式,標準的工具還是心電圖,然而一般十二導程心電圖由於記錄的時間短只有10秒,因此診斷率不高,醫師常常需要安排較長期的心電圖追蹤才有辦法抓到心律不整的發生,也才有辦法確定診斷。此外,臨床上常常會發生發作時無法及時到醫院檢查,而到醫院做檢查時又因為沒有發作而找不出問題。他建議民眾平時可以進行自我檢測,例如定期偵測脈搏、測量血壓心跳或是使用智慧型裝置或手錶來檢視心律情形,24小時甚至72小時長時間監測,以抓出心律不整。只要發現有心律不整的紀錄或是出現相關症狀,應積極尋求醫師協助。及早以藥物與手術治療 可降低中風風險臨床上若已經診斷出心律不整,心臟科醫師會針對不同的心律不整種類建議不同的處理方式。其中常見的包含藥物治療和經導管燒灼手術。目前最新的研究顯示針對早期發現的心房顫動患者,如能儘早以藥物治療或經導管燒灼手術的方式來恢復正常心律,不僅日常生活作息能不受心悸不適的影響,還能降低死亡率、腦中風、心衰竭及冠心症的風險。陳永隆最後呼籲,由於心律不整難以察覺,民眾要多注意自己的心血管健康,若是家族中有心律不整,甚至猝死病史者,都是心律不整高危險群。目前坊間有各式各樣檢測心律不整的智慧型裝置,其中最好還是要選擇能夠做心電圖的紀錄的儀器,比較能夠幫助醫師做正確的判斷。此外,平常要養成規律作息與運動、調整飲食、遠離菸酒的傷害也是心血管保養保健的重要法門。
男子服用10年中藥險洗腎! 醫警告「這些中藥材」勿碰
獨居的74歲陳先生看到地下電台及電視台推銷的黑藥丸,標榜強身健骨,可治病還能保養,陳先生信以為真,長期購買服用這種來路不明的中藥已近10年多年,最近覺得身體每下愈況,出現喘氣、水腫症狀,在鄰居建議下至醫院抽血驗尿檢查,發現尿素氮和肌酸酐值偏高,已經出現腎病變現象,差一點就要洗腎,後來經醫院西醫及中醫開立藥物搭配治療、並改善用藥及生活習慣、也全面停用黑藥丸,幾個月後腎功能數值恢復正常。濫用藥物恐致慢性腎臟病 這些中藥材要注意臺中榮總嘉灣分院傳統醫學科中醫師唐佑任表示,台灣腎臟病及洗腎患者眾多,除常見因高血壓或血糖控制不良造成外,「濫用藥物」也是國人常見的致病因子,尤其是中草藥屢被質疑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原因。目前醫界發現常被用於快速減肥的馬兜鈴酸與腎小管腎病變有關,我國醫界也呼籲禁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例如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馬兜鈴、天仙藤等,但是也讓部分民眾對中醫及中藥材的治療望而卻步,埋沒中藥材對慢性腎臟病治療的好處。正確使用中藥 恢復人體正常機能唐佑任醫師說明,「是藥三分毒,藥毒猛於虎」,中藥帶有「偏性」,在人體生病時氣血陰陽偏盛或衰,此時若能正確使用藥物的偏性來治療疾病,譬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可使人體氣血陰陽恢復平衡,症狀一旦改善則「中病即止」,若長期不正確的使用,反而會讓藥物偏性影響人體正常機能,所以有問題的是使用者錯誤用藥,而非藥物本身的偏性。中西醫合併治療 降低惡化、死亡風險臨床研究指出,慢性腎臟病或末期腎臟病患者除常規西藥治療,搭配黃耆類中藥處方,可改善蛋白尿的持度;糖尿病腎病變的患者併服抗發炎、抗氧化作用的六味地黃丸,可緩解降血糖藥物的副作用;腎陽虛證型的糖尿病腎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濟生腎氣丸不僅可改善糖化血色素值,也能改善臨床症狀及提升生活品質。唐佑任醫師進一步補充,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接受一般西醫照護,再加上合格的中醫師治療,可降低惡化成腎臟衰竭的風險,並能降低死亡率,也呼籲民眾服用中藥,一定要找合格的專業中醫師,勿購買或聽信友人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以免對腎臟造成莫名不可逆的傷害。
台灣男性染疫死亡是女性2.5倍 專家提應「精準防疫」
新冠疫情爆發3年以來,各國死亡人數都是「男高於女」,我國男性新冠死亡率更是女性的2.5倍;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呼籲政府,應重視新冠肺炎死亡的性別差異,「已經不像3年前什麼都不知道」,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應該優先接種追加劑疫苗,才能精準防疫。新冠疫情造成國內逾2萬人死亡,詹長權分析,台灣新冠死亡數和死亡率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且隨著年齡增長呈現「指數型上升」,男性與女性差距達10歲之多。他呼籲政府重視新冠肺炎死亡的性別差異,包括疫苗接種政策、抗病毒藥物給藥門檻,須考量性別因素加以調整。詹長權分析國內2020年1月到今年3月的新冠肺炎累積死亡數和死亡率,發現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新冠死亡率約是女性的2.5倍;且隨著年齡增加,新冠死亡數和死亡率呈現「指數型上升」。統計顯示,國內40到44歲男性新冠死亡率是每10萬人11.8人,女性5.8人;而50到54歲男性是18.5人,女性是9.6人;到了60到64歲,男性是90.2人,女性是36.3人;至於70歲以上最高年齡層,男性是694.3人,女性是457.8人。詹長權指出,各國新冠肺炎死亡數據都呈現「男高於女」,差到2倍以上;疫情初期沒有充足資訊,因此政府會劃定單一年齡優先接種疫苗、使用藥物等,但現在已經3年了,應精準防疫降低死亡率。目前國內提倡每人每年應接種1劑追加劑疫苗,詹長權建議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優先接種,其次是0到4歲和35到39歲族群,這會影響催種政策及未來政府採購疫苗數量。
常被誤認心血管疾病! 5大症狀當心「心臟癌」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最近怎麼爬個樓梯就氣喘吁吁?」、「走路好像喘不停?購物提東西覺得喘不過氣?」肺動脈高壓也被稱為心臟癌症,為一種罕見疾病,由於症狀不具特異性,診斷和治療往往被延誤。肺動脈高壓不具專一性 常見這些症狀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簡振宇醫師指出,肺動脈高壓的症狀不具專一性,常見症狀除了「喘、咳、血、腫、暈」之外,也有可能出現疲倦、聲音嘶啞等症狀,甚至肺動脈高壓可能會對患者引發右心衰竭危機,因為症狀類似於其他心血管疾病,因此確診不易。通常須透過一系列檢查來排除其他可能的病況,最終才會確立診斷為肺動脈高壓。治療目標為降低死亡率 日常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肺動脈高壓的整體治療目標,是讓患者達到及維持在低風險狀態,讓一年內的死亡率低於3%,簡振宇醫師提醒病友,除了按時服藥、定期回診外,也要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低鹽、低鈉飲食及控制水份攝取,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正確運動及呼吸訓練 依自身狀態動作莫逞強高功能運動醫學中心體能訓練師郭哲君則針對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狀況,教導病人如何正確運動及呼吸訓練,在家中可以利用彈力帶等道具,做簡單的運動。她提醒病人,自我評估體力狀態,選擇可以做的事,不勉強做過多或劇烈的活動,運動時請隨時注意自身狀況,一旦出現有頭暈、心悸或胸部不適等症狀現象,請馬上停止運動;若不清楚能否運動、運動程度及時間長短,請與醫療專業人員討論,確認是在安全狀態下適度運動,才能動得健康、動得安心!
大腸癌篩陽追蹤率連續4年吊車尾 年近1.8萬人未追蹤
癌症連續41年登上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及早發現治療是防癌關鍵。國民健康署各項免費癌症篩檢中,大腸癌篩檢陽性追蹤率連續4年吊車尾,一年近1.8萬人未完成追蹤,推估近千名患者被遺漏。醫師呼籲政府可考慮補助無痛大腸鏡檢查,消除中低階層的經濟障礙,有助於提升民眾就醫追蹤意願。癌症篩檢陽性個案追蹤率。(圖/王家瑜製表)國健署107年到110年統計,癌症篩檢陽性個案追蹤率以乳癌最高,皆有9成以上;但子宮頸近4年從94%降到87.4%;口腔癌約都8成上下,但110年降至77.1%;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連續4年吊車尾,110年僅70.7%,較107年下降5%。國健署補助50到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如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且檢查前需要喝清腸藥,民眾心理負擔較大,可以預想陽性追蹤率較其他癌別低。邱瀚模進一步指出,許多人害怕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約8成受檢者都選擇有麻醉的無痛大腸鏡,自費價格至少4000元,對於中低社會階層民眾來說,就醫追蹤需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無形中變成一道阻礙。國內外實證顯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罹癌風險,較一般人高20到30倍,如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死於大腸癌風險將增加64%。邱瀚模警告,每20名糞便潛血陽性個案就有1人罹癌,以110年數據推估,6.1萬名陽性個案中,只有4.3萬名完整追蹤,剩下的近1.8萬名未追蹤個案中,就潛藏著近千名大腸癌患者。他呼籲政府更積極應對,例如補助無痛大腸鏡,每人1000元、每20人只需花費2萬元,就能揪出1名早期大腸癌患者,進而降低死亡率。另外,目前國內提供30歲以上女性每2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據統計,子宮頸癌篩檢陽性追蹤率近4年連降7%。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任王鵬惠指出,子宮頸抹片陽性個案須到婦產科接受進一步檢查,如內診、子宮鏡切片等,屬於侵入性檢查,有些人可能猶豫而未立即就醫。婦產科醫師表示,由於子宮頸抹片易受到陰道發炎、月經等因素干擾,近年歐美國家逐漸推行子宮頸抹片搭配人類乳突病毒(HPV)核酸檢測,兩種檢查一起做,減少偽陰性或偽陽性問題,篩檢間隔也可延長為「每3到5年一次」,降低民眾的心理負擔;目前國健署已啟動試辦計畫,希望評估財務成本和國內外臨床實證後,盡快在國內正式推行。
臺灣髖部骨折亞太第1 人口老化骨折率居高不下
老年人骨質疏鬆髖部骨折的人數因人口老化而逐年上升,世界衛生組織統計,亞洲骨折率為全球第一,而臺灣髖部骨折的發生率為0.45%,亞太國家排名第一,堪稱為「骨折王國」。「老人殺手」髖部骨折 一年內死亡率高達36%髖部骨折對老年人來說是相當嚴重的危害,骨折後除引發急性疼痛症狀外,也可能導致長期臥床、住院等活動受限及生活功能喪失等情況,不但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甚至增加死亡率。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4%-36%,甚至比罹癌死亡率還高,被稱為「老人殺手」的髖部骨折嚴重程度絕對不容小覷。手術加復健時間冗長 經濟壓力與併發症風險高過去髖部骨折術後短期內無法獨立生活,搭配後續的復健治療,整體療程約需耗時3個月以上,不但造成病人與家屬時間上負擔,更有經濟上的壓力,且多數患者預後也難以恢復到原本的狀態。術後儘早負重與活動目前已被證實能減少肺炎、深部靜脈血栓、意識混亂、肌肉萎縮等併發症、降低死亡率,並減少日後失能風險,過去傳統術後限制負重則會影響功能恢復。精準骨折復位 術後立即負重降低併發症 亞東醫院一般骨科陳江山主任分享,有位左近端股骨轉子間骨折的76歲長者,在精準骨折復位後,隔天持助行器下床,術後第二週即可自行步行返診拆線。陳江山主任表示,老年髖部骨折術後立即負重為符合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術後加速康復療程)的新復健策略,藉由評估患者術前功能狀態、骨折型態,結合微創骨折手術之精準骨折復位,透過跌倒風險評估篩檢出適合立即負重的病患,可以讓髖部骨折患者術後48小時內負重行走,不但大幅縮短患者臥床時間、減少因限制負重及不活動造成的併發症,也能儘早讓病患恢復肢體功能與自主生活能力。
1年胖10kg常腹脹…健檢驚見「7公分瘤」罹寧靜癌 醫揭5高危險群
50歲過後,因為老化及生活上種種不良習慣使得腫瘤發生率明顯提升,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婦女因為荷爾蒙的流失,身體也會因失去荷爾蒙的保護,如果生活作息、飲食上沒有加以控制,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肥胖!肥胖問題不僅是外觀上的改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提醒婦女朋友千萬注意,「肥胖」就是許多熟齡女性常見癌症的背後危險因子!一名52歲的林太太,她表示在去年已完全停經,邁入更年期後最大改變就是迅速肥胖,腰圍、小腹都有明顯變粗、變大,不到一年就胖了10幾公斤。身高才150公分,體重卻已達到85公斤,她也坦言本來就愛吃美食,也沒有運動習慣的她,對於變胖這件事也感覺不意外。不過,她說近期總覺可能是年紀有了,腸胃消化能力變差,老感覺肚子脹。近期,林婦因為幾個好姐妹邀約,一同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做婦科腫瘤健檢,透過骨盆腔磁振造影檢查竟意外發現左側卵巢有一處明顯腫瘤生成大約7公分,後續至婦科做進一步檢查確認罹患卵巢癌。錢政平醫師進一步說明,林太太在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卵巢癌,卵巢癌被譽為婦女的寧靜殺手,因為卵巢癌初期症狀沒有特異性,常見是等到腫瘤逐漸長大,壓迫到鄰近器官,才會發生輕微症狀如腹部脹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便秘、頻尿等,即使感覺不舒服也常被誤會是腸胃疾病,因此延誤救治時間。慶幸的是,林太太發現的早,病灶只發生在一側,也未有腹水發生、也沒有擴散轉移。卵巢癌雖死亡率高,但只要早期發現都有不錯的存活率表現,第一期存活率可達93%、第二期存活率可達70%。近年來,國人婦女卵巢癌發生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現象,錢政平醫師提醒,卵巢癌好發於停經後或55~75歲間的婦女,除了肥胖為危險致病因子,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過卵巢癌、一等親有乳癌家族病史(母親、姊妹、女兒)、30歲以後生第一胎或不曾哺乳或生育、初經在12歲前發生或55歲後停經都屬於卵巢癌的高危險族群,早期發現是降低死亡率最好的方法,建議高危險族群都應積極主動安排定期健康檢查,才能避免卵巢癌的無聲傷害。
9成於3歲前發病! 嬰兒「死亡率最高」遺傳罕病曝光
台灣新生兒連創新低,且每千位嬰兒就有4.1人死亡!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鐘育志表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為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患者有9成於3歲前發病,台灣患者死亡年齡中位數8.8個月,相較國外更嚴重。隨著衛福部本月起起擴大SMA用藥給付,醫界呼籲家長重視新生兒篩檢,及早發現問題以降低死亡率。每年篩出3千名異常寶寶 罕病八成為遺傳新生兒篩檢每年診斷出超過3千名異常個案數。然而,大多數遺傳性或先天異常疾病在寶寶出生時並無明顯症狀,但卻會在寶寶一出生時就造成傷害,若延遲篩檢或未篩檢,恐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秘書長郭雲鼎提醒,罕見疾病當中,高達八成為基因遺傳導致,想要找出潛藏疾病,需要透過新生兒篩檢來把關。目前衛福部國健署補助新生兒必選篩檢項目,包含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苯酮尿症、楓糖尿症、半乳糖血症等21個項目。郭雲鼎建議新手爸媽可以額外加選檢測約10項新生兒罕見疾病,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黏多醣症(MPS)、龐貝氏症(PD)等多種高帶因率的疾病。及早透過藥物或飲食可控制疾病,降低對身體或智力的損害,有更好的預後。SMA治療方式多 愈早篩檢與治療預後愈好鐘育志表示,在眾多新生兒遺傳性疾病中,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為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每10,000-17,181位新生兒中就約有1位會患病。患者有9成於3歲前發病,其中6成屬於重度的第一型患者,會在6個月大時發病。而且台灣患者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8個月,比國外更嚴重。SMA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脊髓的運動神經元會漸進性退化,產生肌肉無力、萎縮及行動困難等症狀。即使能存活下來,患者也會逐漸行動困難、進食與吞嚥困難、呼吸功能不全,不到20歲就得以輪椅代步,甚至逐漸凋零死亡。根據2023年「新生兒篩檢暨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疾病認知調查」指出,家長不進行加選SMA篩檢的三大主因為:1不懂篩檢原因:四成因為沒有SMA相關家族病史、三成七因為不理解「新生兒篩檢加選SMA項目」內容而不進行篩檢2不懂嚴重程度:八成不知道SMA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疾病3不懂有藥可醫:七成八不知道SMA確診後有藥物可治療鐘育志表示,現在SMA不再是無藥可治的疾病,若能及早篩檢、發現與治療,便能有更好的預後。目前台灣有三種治療藥物已通過藥證。健保署今年放寬SMA治療藥物給付範圍,期盼下一步能透過健保的幫助,讓不同族群的病患都能獲得急需的治療。
婦忍脖子痛1年半「以為疫苗副作用」 就醫竟患甲狀腺癌
67歲的阿香姐(45年次),於民國110年,脖子開始腫痛,當初以為是注射疫苗所致,沒有太多理會,腫痛持續了1年半,她才開始積極就醫。經外院兩次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無法得到明確診斷;之後來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之後,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並接受全甲狀腺切除術,今年1月底入住同位素碘-131輻射隔離病房治療。阿香姐日前已康復出院,只須定期回診追蹤治療。女性第四大癌症 好發30~45歲根據109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台灣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 )名列國人第7大癌症,是女性第四大癌症,每10萬名女性中就有3,715人患有甲狀腺癌。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廖唐毅表示,甲狀腺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用來分泌甲狀腺素,並掌管全身的新陳代謝,影響血壓、心跳、體溫及體重的變化。當甲狀腺的正常細胞變成異常細胞,並失控不停生長時,就會引發甲狀腺癌,好發於30~45之年齡層。昔曾罹二癌、曾開4大刀 家人提醒勿輕忽阿香姐說,110年打第二劑新冠疫苗,脖子就開始腫痛,一開始以為是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一直忍痛1年半。直到一次與妹妹聊天,她提醒「阿香姐過去15年內,曾罹患2種癌症、開過4大刀及5次住院治療紀錄」,不可能是疫苗引起腫痛,應積極就醫尋出病灶。預後良好但易復發 需多樣化治療核子醫學科主任莊紫翎表示,甲狀腺癌雖然預後良好,但容易復發而需要多樣化的治療。在治療上以帶有輻射線的碘-131來破壞手術難以完全清除之殘餘微小甲狀腺癌及甲狀腺組織,事後補充口服甲狀腺素維持代謝功能,如此可降低死亡率。廖唐毅醫師補充,9成的甲狀腺癌為分化良好的甲狀腺乳突癌或濾泡細胞癌,手術摘除病灶後,再針對癌細胞殘餘或轉移之虞的患者,接受碘-131治療及追蹤,平均10年存活率可達將近9成。
張惠妹結合「2飲食法」瘦成鉛筆腿! 醫示警「長期」恐引發心肌病變致死
天后張惠妹睽違6年重返高雄開唱,靠著演唱會專屬菜單,也就是1碗燙青菜、1碗蛤蠣、4片燙牛肉,並在下午3點前完食,目測瘦了至少10公斤。對此,減重名醫蕭敦仁表示,該做法同時結合了168斷食和生酮飲食,雖然可在短期內大幅減重,但若長期執行,可能會導致營養素「硒」缺乏,增加心肌病變等風險,嚴重恐致死。張惠妹團隊先前透露,演唱會專屬菜單主要以蛋白質和纖維質為主,盡量不攝取澱粉,只吃1碗燙青菜、1碗蛤蠣、4片燙牛肉,加上早睡早起、維持運動習慣,不僅瘦得快,也能維持好身材。對此,蕭敦仁醫師受訪時也指出,該做法是把目前最流行的「168斷食、生酮」2項減重法結合。首先「168減肥法又稱修道院減肥法」,僧人在修行時須遵守過午不食原則,清晨4時起床、中午12時吃完最後一餐後,下午就進入修行,入夜後就寢。但這是因為僧人入夜後沒有其他體力活動,通常可貫徹持行,但對於一般有社交需求的民眾,通常難以執行,就算改採中午吃第一餐、晚上8點後不吃,依然有不少民眾反應「一直168快沒朋友。」至於生酮飲食又被稱為「阿金博士減肥法」,原理就是採取高蛋白、高油脂、低碳水等作法,以抑制胰島素生成。蕭敦仁表示,胰島素分泌可促進脂肪、肌肉生成,所以「胰島素出不來,自然就會瘦下來」,但該做法若長期施行,就有可能因微量元素缺乏,引發心肌病變。蕭敦仁依據世界各國流行病學的調查指出,每天攝取碳水化合物比例至少要佔5成,才能降低死亡率,其中又以穀類含量較高的微量元素「硒」影響最大。極端生酮飲食過去常用於治療癌症、兒童癲癇,但韓國就曾有1至2名兒童在執行後因為硒缺乏,年僅7至8歲就因心臟衰竭離世。最後,蕭敦仁呼籲,極端減重法最多只能施行2週,若想長期維持體重,還是得採低熱量均衡飲食法,譬如每一餐都吃6至7分飽、少吃精緻澱粉,都能達到控制體重之效。生酮飲食危險性高,還是建議找醫師與營養師進行飲食調配。
AI好給力2/防猝死又不遺漏癌細胞 智慧判讀將「打破名醫迷思」
許多人生病後總會到處尋求知名醫師治療,因此這些名醫的門診往往大排長龍,甚至出現「掛號黃牛」,但隨著人工智慧科技的介入,無論是經驗豐富的老醫師或菜鳥,只要搭配AI判讀,就能更精確判斷病況,可預防心肌梗塞導致猝死、也不會漏掉影像檢查中癌細胞的蛛絲馬跡。75歲陳伯伯有一天起床突然感到胸悶、上腹不適,就醫後診斷為輕度胃食道逆流,但治療一個月後卻始終沒有改善,於是醫師將陳伯伯轉介到心臟內科,在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後,發現陳伯伯最大心跳為每分鐘139下,呈現輕度缺氧狀態,依照傳統判讀為冠狀動脈血管阻塞50%,屬於中度風險,只要後續追蹤觀察即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液系吳宏彬醫師表示,為精準評估陳伯伯的心血管狀態,於是進一步採用「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同步判讀,透過大數據交叉比對心電圖的資訊,結果AI報告顯示陳伯伯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機率已高達72%。這讓吳宏彬提高警覺,立即為陳伯伯進行心導管冠狀動脈攝影,赫然發現陳伯伯血管狹窄程度已高達99%,緊急置入心臟支架於冠狀動脈治療。若是依照傳統判讀結果讓陳伯伯返家觀察,陳伯伯很可能會突然爆發心肌梗塞猝死,但由於AI輔助判讀的介入,才讓陳伯伯逃過死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影像科梁馨月主任表示,運動心電圖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傳統以人工判讀的方式不僅耗時,而且往往難以區別細微的差異性,人工分析的準確率臨床上只有40%~50%。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中心蒐集4年來近千筆冠狀動脈阻塞達70%以上的運動心電圖像,並與心導管資料結合,設計出「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人工智慧中心主任許凱程表示,目前AI模型準確度約80%,敏感性為88%,分析後的數據可突破傳統人工判讀的限制。透過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瘜肉可及早偵測大腸癌,但傳統判讀的結果會因醫師經驗而有所不同。(圖/報系資料庫)除了更積極預防猝死之外,AI輔助判讀也能防範連續15年患者人數最多的大腸癌。根據國健署2022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萬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雖然大腸鏡檢查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與發生率,但隨著醫師判斷大腸鏡偵測腺瘤的能力不同,也可能會遺漏危險病徵。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雲象科技因此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表示,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於小於5毫米的瘜肉遺漏率仍可達23%,但若有AI工具的輔助,精準度就可達9成以上,甚至是難以察覺的扁平型、凹陷型的大腸瘜肉也難逃過AI偵測。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認為,未來醫師執行大腸鏡檢查時若搭配此AI系統,即可以每秒30張的影像辨識能力偵測腸道並標示出瘜肉,即時、有效判讀大腸鏡檢查影像,不僅更有效率,也能解決醫師間偵測診斷能力的落差問題,讓患者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
不吃蛋也OK!營養師曝「10種食材」滿滿蛋白質 這樣吃健康又長壽
近期全台鬧蛋荒,蛋價也隨之漲回歷史高點,缺蛋危機成了民生熱門話題。對此,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其實無需一定要吃到蛋才能補充蛋白質,攝取「10種食材」一樣能補充,但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均衡飲食。高敏敏昨(2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婆婆上個禮拜在台北買一盒雞蛋10顆95元,她在宜蘭雜貨店買蛋10顆只要56元,讓她有感蛋價又飆漲了,「你們都在哪裡買蛋呢?不用擔心~不吃蛋吃這些一樣能補充蛋白質」。高敏敏指出,人體的皮膚、指甲、毛髮等都是由蛋白質所組成,成人每天需攝取「每公斤體重乘(×)0.8克的蛋白質」,若以50公斤的人為例,每天至少要吃到約40克的蛋白質,「一個手掌大小的分量,就約有3~5份蛋白質(蛋白質含量為21~35克),每日則建議攝取3~8份蛋白質,而一顆雞蛋=一份蛋白質=提供7克蛋白質」。除了雞蛋外,高敏敏分享10種食材同樣富含蛋白質。(圖/翻攝自unsplash、高敏敏臉書)高敏敏說明,如今在缺蛋、蛋價飆漲的情況下,其實不一定堅持非要吃蛋,從以下的10種食材當中一樣也能補充蛋白質,「一顆蛋的蛋白質=2格傳統豆腐=半盒嫩豆腐=1/3塊黑豆干=1又1/3片小方豆乾=1杯豆漿(約190c.c)=5湯匙吻仔魚=3湯匙蚵仔=4尾劍蝦=39g納豆=1/3掌心大小魚肉、肉類」。她進一步補充,植物性蛋白的脂肪、膽固醇更低,膳食纖維跟植化素更豐富,可以每天食用部分植物性蛋白來取代動物性蛋白,有助於身體健康、降低死亡率,「也建議蛋素食朋友,缺蛋期間可以多交替食用各種植物性蛋白質,譬如豌豆搭配毛豆、或黃豆搭配藜麥,讓胺基酸種類更完整」。除了攝取足夠蛋白質,高敏敏提醒「挑選順序」也很重要,「建議以豆製品為優先選擇,再來是魚肉、海鮮,然後是蛋,最後才是肉類」,但最重要的還是營養均衡。
次世代疫苗接種應適可而止(王任賢)
新冠次世代疫苗絕對不是第5劑疫苗,應定位於年度追加疫苗。台灣已預約到20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不能因為錯誤的政策,不但浪費更多的民脂民膏,還會步上想打疫苗的人打不到,不好的疫苗又沒人要的雙重窘境,為未來的總統大選,增加被民眾唾棄的話題。疫苗不管第幾劑,都是為加強第一劑的持久效果。即所謂1劑反應,2劑著床。老的疫苗作用為追加只需要打1劑。至於疫苗要打幾劑才標準,完全要看3期臨床的結果,對新冠疫苗而言2劑最正規。國光公司的新冠疫苗在修訂送審時,就是因為提出接種3劑的方案遭到指揮中心否決,整個疫苗的研發被迫移轉國外。可見指揮中心對於新冠疫苗應該打2劑是早有定見。後來怎麼又催打3至4劑,甚至高端戰士還可能要打到6劑。原因當然是疫苗買太多,必須打完,盡量不能銷毀。更不能像高端疫苗一樣在面臨銷毀大限前,還必須夜奔陳時中競選總部,商量統一對策,共同擘畫度過政治難關的方法。當然廠商推銷,也是重要原因,利用對老抗原反應,吹噓對新變種病毒的效果,欺騙群眾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人多打幾劑。台灣的效果,疫苗打越多劑的月份,新冠疫情越嚴重。所以新冠疫苗接種還是應該適可而止,加上國內目前已有800萬人感染,黑數可能更多。這些自然感染過的人,比打人工疫苗還有效,台灣的群體免疫在3、4波大疫情的折騰下,及將近8成的疫苗覆蓋,大致上已經完成。因為依據流感的經驗,每次大流行來襲約可侵犯20%的人,接連3、4波再加上疫苗接種應該就可讓疫情走入流感化。新冠此時已經完全具備流感化的條件了,大流行也可仿效拜登總統大方的宣布結束。面對後續仍會出現的變種病毒,在群體免疫完善的情況下,只要醫療機構完善運作,死亡率就能壓低至季節性流感的萬分之一。此時針對新變種的次世代疫苗,只需接種1劑,當作追加。任務為降低死亡率,接種族群為弱勢容易致死族群。依據流感的經驗,每年約僅需300萬至600萬劑疫苗。但是蘇貞昌院長在去年大筆一揮就買過多的2000萬劑莫德納疫苗,又在銷售壓力之下,看來要把錯的疫苗先用完才能多元採購。讓需要次世代疫苗的弱勢族群,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必須要接受自己不合適的疫苗,這是踐踏弱勢族群的霸道行為。政府不該老看到訂購的2000萬劑今年要全部用完,是可以分多年採購,每年留下部分份額給其他廠牌的次世代疫苗,特殊族群的特殊需求才能獲得滿足,跟流感疫苗一樣。照顧弱勢是政府的責任,疫苗打不完還可用高端模式搪塞,更何況只是分期採買,犯不著就如此糟蹋弱勢。(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
每天喝2杯茶預防癌症、心血管疾病 茶內「多酚」助死亡風險降低9至13%
有些人把茶當開水喝,有些人則是「滴茶不喝」,深怕茶裡的咖啡因影響睡眠,但其實喝茶的好處還不少,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研究指出,每天喝2杯以上的茶,死亡風險降低9至13%,原因是茶裡的生物活性物質「多酚」,會有效減少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和炎症,讓茶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每天喝2杯以上的茶,死亡風險降低9至13%(圖/翻攝自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以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50萬人數據進行研究,在這項分析中,研究人員評估資料庫內50萬名男性和女性的數據,年齡介於在40到69歲,並於2006年至2010年通過問卷調查進行,其中超過90%的受訪者是白人。這項研究結果,根據代謝流行病學處科學家井上菜(Maki Inoue-Choi)指出,每天喝兩杯以上的茶,有助於讓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14至24%,重度飲茶者風險降最低,而心臟病死亡風險可下降低17%,而這也包含不管是茶溫如何,是否添加牛奶或糖,能明顯見到成效。井上菜表示,由於茶富含生物活性物質「多酚」,就人體健康而言,多酚可以抵抗紫外線、抑制自由基氧化,還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生,產生抗病防癌、保養肌膚的效果,若能和維生素C和維生素E搭配使用,具有加乘的抗氧化效果,「因此這些機制可以預防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狀況」。另外,據馬德里自治大學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教授阿爾塔萊霍(FernandoRodriguez Artalejo)表示,這項研究可說是「該領域重大進展」,不過這項研究沒有明確得出茶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未排除和飲酒量相對應的其他健康因素。
台灣每年1萬人罹患肝癌受關注 國健署:防治計畫成功降低死亡率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日前舉辦「青年健康論壇」,討論透過疾病管理降低病毒性癌症等議題,其中相當關注我國肝癌防治;對此,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國健署長期致力於預防疾病發生,近年來更是積極推動四癌篩檢,成果斐然,關於B、C型肝炎防治計畫,也成功降低52%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率、28%肝癌發生率,以及36%肝癌死亡率。據調查,我國每年約有1萬人被診斷罹患肝癌,7700人因肝癌死亡,高居癌症發生率第3名及死亡率第2名,並且每年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的民眾將近5000人;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此外,台灣在1986年開始提供全國新生兒公費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B肝感染率從5.2%下降到幾乎消失,然B型肝炎帶原者之中,約4成會持續有肝炎發作情形,此類病人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之後發生肝癌機率會大大增加。賈淑麗表示,國健署長期致力於預防疾病發生,近年來更是積極推動四癌篩檢,更在今年7月1日開辦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並指出110年約篩檢390萬人,發現4.6萬名癌前病變及8.1千名癌症,成果斐然;且關於B、C型肝炎防治計畫,也成功降低52%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亡率、28%肝癌發生率,以及36%肝癌死亡率。高雄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副院長盧勝男醫師表示,在未接種疫苗世代,現在45歲以上民眾已有提供全面肝炎篩檢,但45歲以下未納入公費篩檢,將會是潛在帶原族群,需花上7年左右,才能找出這個年齡層的帶原民眾。盧勝男也提醒,台灣肝病防治另一個重要議題,為早期肝癌篩檢,目前約有1/3的肝癌是在晚期診斷,肝癌治療存活率逐年進步,但早期發現仍是重要議題,建議健保可以給付慢性肝病患者每半年做一次超音波及肝癌標記檢查,並搭配慢性B、C肝患者追蹤照護方案。他認為,加強民眾衛生教育、增加肝癌篩檢的可近性,或許可以讓更多肝癌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病友何清全也說,提到現行台灣B肝治療健保給付條件太嚴格,希望政府比照C肝提供病友足夠的治療資源,自己是B肝演變為肝癌的病人,現行治療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有效抑制B型肝炎病毒,並且副作用較低,有效減少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但他說,目前政府對於B肝治療的健保給付規範過於嚴格,呼籲健保放寬對B型肝炎治療的限制,不要讓B肝患者「枉死」,讓B肝患者免於惡化肝癌和死亡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