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玠宇
」 心肌梗塞 心臟病 陳玠宇 國泰醫院 猝死八旬嬤肩頸痠痛、疲倦以為感冒 就醫一查竟中風!「血壓飆破200」
80歲李奶奶,平時身體還算硬朗,然最近因為氣溫巨幅變化,開始感到容易頭暈、胸悶、肩頸僵硬痠痛、容易疲倦等症狀,起初以為是感冒,於是就近到家裡附近的診所就診,然而在服藥後依舊未見改善,某天甚至在家中昏倒,家人驚覺事態不對,緊急送醫治療。就醫時發現李奶奶血壓飆破200/120毫米汞柱,且檢查發現高血壓同時誘發中風及心肌梗塞發作,所幸在經過各科醫師專業治療及家人細心照料下,逐漸恢復健康。高血壓不是年長者專利 與這些因素有關家人回想起來,李奶奶平時在家裡偶爾量測血壓時,往往血壓數值常在150/90毫米汞柱以上,因聽信網路謠言,認為老人家血壓要求不用太嚴格,所以不以為意,甚至以為血壓高是正常老化現象,直到這次事態嚴重,才驚覺調控血壓的重要性。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很多人聽到「高血壓」這三個字,以為只是醫學專有名詞,認為它與自身毫無相干,殊不知它卻距離我們相當近,在過往,高血壓常被認為跟年長者畫上等號,但近年因國人飲食逐漸西化,再加上年輕族群喜愛重油、重鹹、重口味、高熱量甜食等食物的關係,高血壓已走向年輕化。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密不可分 血壓升高無明顯症狀根據2022年衛福部死因統計顯示,國人與高血壓密不可分之心血管疾病而死亡之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在前10大死因中佔第2位、第5位及第7位,合計一年就有超過4.4萬人死亡,總和年增率高達20.8%。陳玠宇提及,當血管壁愈硬化、狹窄或愈緊繃時,血壓也會愈高,當初期血壓升高時,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居家量測血壓 牢記「7-2-2」準則法「130/80」是當前多數國際準則認定的高血壓數值。陳玠宇說明,居家量測血壓的方式採用「7-2-2」準則法,「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兩遍,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維持血壓穩定 避免不可逆憾事陳玠宇強調,平日若無養成量血壓的習慣,往往無法在第一時間點察覺高血壓的存在,但傷害卻往往累積於無形,一旦當持續累積一段時間後,便會開始產生明顯的症狀與併發症,甚至導致無可挽回的結局,因此,維持血壓標準穩定,遠離高血壓隱形殺手是當今身體保健與養生的重要課題。原文出處:國泰醫院【護心專欄】2024/5醫訊
胸悶氣喘反覆發作 當心是肺動脈高壓!
65歲張阿姨,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及心臟科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頻繁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經過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詳細問診及檢查之後,發現竟是「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在作祟,於是在心導管介入治療及藥物調整之下,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肺高壓疾病 分為五大類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肺高壓依據不同成因可大致分為五大類,以第二型及第三型最為常見,也最容易診斷,而剩下的三種型態則較少,必須有經驗的醫師,才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1)第一型:肺動脈高壓,因遺傳、特殊疾病、藥物、結締組織疾病、肝硬化門脈高壓或不明原因等,造成肺動脈管壁異常增厚、阻力上升;(2)第二型:左心衰竭,因左心室收縮或舒張異常或瓣膜病變等引起;(3)第三型:慢性肺部病變,因肺部或換氣異常所引起,常見於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限制性肺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高海拔缺氧;(4)第四型: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常見於肺栓塞所殘留的併發症,慢性血栓造成肺動脈阻塞或硬化導致阻力及壓力上升;(5)第五型:其他多重因素,包括鐮刀型血球貧血症、類肉瘤、甲狀腺亢進、腎衰竭等問題所造成。要診斷肺高壓 利用檢查工具陳玠宇醫師表示,診斷肺高壓必須使用合適的檢查工具,包括血液檢驗、心電圖、胸部X光片、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掃描、核磁共振掃描及心導管血行動力學檢測或血管攝影等,依據不同病況安排進一步相關的檢查。一旦確立肺高壓診斷,須加以判斷其種類成因,並提供相對應之治療,並且須做疾病風險分級,且加以檢視治療後之療效。2022年歐洲心臟及胸腔學會已下修平均肺動脈壓力大於20毫米汞柱(過往需大於25毫米汞柱),即定義為肺動脈高壓;並建議若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右心擴大、三尖瓣膜逆流流速大於2.8米/秒或右心室收縮力下降等,須進一步判斷是否有肺動脈高壓等疾病。
頻繁氣喘胸悶難以控制 當心肺動脈高壓「嚴重恐致死」
65歲張阿姨患有慢性支氣管炎、乾燥症以及雙下肢慢性深層靜脈血栓,長期在胸腔科、風濕免疫科及心臟科追蹤治療,並長期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免疫抑制劑以及抗凝血劑等藥物控制,然而在各科有效治療之下,胸悶、氣喘仍反覆頻繁發作,令張阿姨不勝其擾,於是在家人建議之下至醫學中心尋求第二意見。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經過詳細問診及檢查之後,發現竟是「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在作祟,於是在心導管介入治療及藥物調整之下,張阿姨病況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陳玠宇表示,肺高壓疾病全球盛行率約佔1%,常見的症狀有胸悶、喘、水腫、暈眩、心悸與倦怠等,若狀況持續惡化,將會造成右心衰竭、低血壓休克及缺氧的狀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有經驗的心臟科及胸腔科醫師才能加以診斷辨識和提供合適的治療模式。肺高壓依據不同成因可大致分為五大類:第一型:肺動脈高壓,因遺傳、特殊疾病、藥物、結締組織疾病、肝硬化門脈高壓或不明原因等,造成肺動脈管壁異常增厚、阻力上升;第二型:左心衰竭,因左心室收縮或舒張異常或瓣膜病變等引起;第三型:慢性肺部病變,因肺部或換氣異常所引起,常見於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限制性肺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或高海拔缺氧。第四型:慢性肺動脈栓塞肺高壓,常見於肺栓塞所殘留的併發症,慢性血栓造成肺動脈阻塞或硬化導致阻力及壓力上升,另有其他肺血管腫瘤、動脈炎或寄生蟲感染等可能;第五型:其他多重因素,包括鐮刀型血球貧血症、類肉瘤、甲狀腺亢進、腎衰竭等問題所造成。陳玠宇表示,這五型當中,以第二型及第三型最為常見,也最容易診斷,而剩下的三種型態則較少,必須有經驗的醫師,才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診斷率。根據美國過往的資料統計,肺高壓相關致死率約為每10萬人有8人,因此須謹慎面對。 診斷肺高壓必須使用合適的檢查工具,包括血液檢驗、心電圖、胸部X光片、心臟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掃描、核磁共振掃描及心導管血行動力學檢測或血管攝影等,依據不同病況安排進一步相關的檢查。2022年歐洲心臟及胸腔學會已下修將平均肺動脈壓力大於20毫米汞柱 (過往需大於25毫米汞柱),即定義為肺動脈高壓;並建議若心臟超音波檢測發現右心擴大、三尖瓣膜逆流流速大於2.8米/秒或右心室收縮力下降等,須進一步判斷是否有肺動脈高壓等疾病。一旦確立肺高壓診斷,須加以判斷其種類成因,並提供相對應之治療,並且須做疾病風險分級,且加以檢視治療後之療效。陳玠宇說,不少疾病易隱藏且不容易在第一時間點診斷,如當今新冠病毒感染後的長新冠,當中就包含了相關的心肺共病:肺纖維化、微血栓、心律不整、肺動脈高壓等,導致後遺症殘存長久不易根治,需詳細判斷安排進一步檢查與治療,才能真正解決困擾已久的問題。
體外震波治療有助於心臟疾病免開刀
氣溫驟降造成眾多心血管病患緊張,擔心血管過度收縮造成血管嚴重阻塞影響心臟功能,嚴重者甚至有猝死可能。但仍有許多心血管病患檢查出問題後,因害怕手術不願意接受治療,只透過藥物控制。目前藥物不一定能有效改善病情,因此許多人好奇是否有較積極的非侵入式治療能改善病症。家中經濟支柱不敢開刀 震波治療免開心新概念一名台積電工程師因胸悶、心悸至心血管中心檢查,被診斷出冠狀動脈血管已阻塞約70%導致供應血量不足,若氣溫驟降或情緒起伏引起突發性的血管收縮可能引發嚴重阻塞,造成永久性心肌受損。工程師作為家庭經濟支柱,不願因手術影響工作,與醫師討論後以藥物控制搭配體外震波治療,促進血管再生、擴大心臟血流範圍。經一年療程明顯改善胸悶、心悸症狀,並與醫師討論持續進行療程。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表示,過去震波治療多用在腎臟結石,心臟震波透過震波碎石治療1/10的低能量「按摩心臟」,在不傷害心臟的情況下促使冠狀動脈受到刺激擴張,刺激因心肌缺血而進入休眠狀態的心肌細胞重新作用。心臟震波治療過程如心臟超音波一般,醫師透過心臟超音波監測,再引導震波棒至需治療位置,每次30~90分鐘的治療時間,在醫師安排的週期內分別治療9次,整個療程約一年可以完成。約有80%病患完成療程後,有明顯症狀改善。平時健檢不可忽略 儘早發現身體隱藏症狀經研究顯示,血管堵塞50%~70%患者會明顯感受到胸悶、喘或是心悸等情形,通常一般民眾在較頻繁且明顯感受到胸悶或心悸的身體不適才就醫時,多數心臟堵塞情形已超過70%,已造成缺氧症狀影響心肌細胞,甚至影響心臟功能,需盡快進行治療。若心悸、胸悶頭暈情況持續不見改善,建議儘快就醫治療,若診斷為冠狀動脈缺血,病患不需因爲對手術的既定印象過於緊張。目前針對此病症大多先透過藥物治療,以緩解症狀、增加血液循環,若無法改善的情況醫師則會依照個人情況透過一般熟知的氣球擴張術、血管支架手術或繞道手術改善血管阻塞症狀。若不願意或不適合上述侵入式手術,則可經過醫師專業判斷後進行非侵入式治療的體外震波,透過震波促進血管再生、擴大心臟血流範圍以改善心臟功能。健保制度提供許多心臟相關檢查,目前針對心臟常用的檢驗方式分別為:運動心電圖、核子心肌灌注掃描、高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前兩項檢查雖有健保給付,但無法清楚識別血管阻塞情況;後者則是需要健保給付,但需接受輻射照射,三者皆需與醫師討論後依照個人情形安排適當檢查。若檢查後發現有冠狀動脈缺血症狀,建議及早依照醫師建議治療,心臟手術相當複雜需從藥物、個人生活習慣及飲食多方改善,並持之以恆的治療與監測才能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況。
長新冠索命1/無慢性病!32歲男「突爆心律不整」 醫示警:9月後恐掀高峰
新冠疫情後遺症「長新冠」(染疫後3~5個月仍有許多不適症狀),成了全球新困擾。荷蘭8月間一項研究顯示,每8位確診成人就有1人出現,引起全球醫界重視,台灣一名醫師告訴CTWANT記者,「長新冠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恐成為索命關鍵,一位32歲男子就差點丟了小命」,專家也警告,「9月長新冠人數將進入高峰!」此篇荷蘭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刺胳針》的研究,分析7.6萬名成年人中,將4231名確診者與8462名非確診者進行配對,結果發現,大約1/8確診者出現長新冠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痛、疲倦等。台灣20歲以上確診者有385.3萬人,若依此數據估算,應該有48萬名成年人受長新冠之苦。「要特別注意心血管疾病!」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新冠確診者在染疫後3個月內發生持續性症狀或後遺症長達2個月以上為「長新冠(Long COVID)症候群」,目前統計全球約有1至2成感染者在病毒急性感染康復後會有此現象。「近期美國研究發現,確診12個月後會增加以下併發症機率,心血管併發症約有4.5%,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包含心肌梗塞、中風、總死亡率)約為2.3%,心律不整約為2%(其中超過半數為心房顫動),缺血性心臟病約為0.7%(當中7成3為急性冠心症,而4成為心肌梗塞),腦血管病症約為0.5%(當中7成為中風)。」32歲的黃先生便是這樣的例子,身體健康的他,過去沒有任何慢性病史,今年5月中旬確診新冠肺炎後,除了常見的呼吸道症狀外,也併發胸悶、心悸、喘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幾近暈厥。陳玠宇說,「由於症狀愈來愈嚴重,黃先生趕緊到心臟內科求診,檢查發現併發嚴重心律不整、心室頻脈,發作持續時間長達將近20秒,差點危及性命,後來經醫療處置及藥物調控後,心肺症狀才逐漸改善。」美國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心血管風險會大幅增加,以18~64歲族群為例,心律不整機率會增加1.7倍。(示意圖/123RF)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顯示,18~64歲確診者併發心律不整的機率增加1.7倍、肺栓塞增加2.1倍,65歲以上確診者則分別是1.5倍、2.2倍。肺栓塞是指肺動脈的血液因堵塞而無法流通,阻塞物的來源可能為血栓、腫瘤、空氣、脂肪,塞住之後病人常會有喘、胸悶、胸痛、咳血等,猝死率可達10%。陳玠宇表示,想預防心血管併發症,確診後可抽血確認有沒有心肌炎或是否有血栓,且血栓可能發生在腳部或心臟,因此在感染病毒後如果腳有水腫,甚至壓了會痛,就要小心是深層靜脈栓塞,這可能造成心血管併發症,例如肺栓塞,嚴重恐致命。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醫師楊博州則表示,「近來明顯發現肺栓塞患者增加,可能與疫苗有關」,雖然AZ產生血栓機率只有百萬分之2-5,但畢竟急診室是一個濃縮區域重症病人的地方,搶打疫苗後肺栓塞病人才增加,所以猜測應該有所相關。楊博州提醒,由於下肢靜脈血栓常是肺栓塞來源,所以開刀、久臥久躺、慢性心臟衰竭、惡性腫瘤、生產後或懷孕婦女、口服避孕藥、肥胖、抽菸等患者應注意其下肢血液循環避免血栓生成、出現下肢腫痛合併呼吸喘的症狀出現時應及早就醫。
誤信「年紀愈大血壓愈高」正常 82歲奶奶爆發心肌梗塞
82歲黃奶奶平常有三高問題,雖然在診所拿慢性三高的藥物,但時常有漏吃或忘記吃的問題,以前收到Line訊息說年紀愈大血壓可以容忍愈高,年齡加上80歲以為這是可容忍的血壓範圍便不以為意,平常血壓往往飆破160,某次半夜起床上廁所時忽然胸痛、冒冷汗幾近暈厥,被家人緊急送醫治療,檢查發現竟是急性心肌梗塞發作,經緊急心導管支架手術處理及嚴格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終於恢復穩定的生活,經過這次事件,黃奶奶再也不敢胡亂聽信網路謠言,因此遵從醫囑乖乖吃藥。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高血壓又稱作「隱形的殺手」,台灣成年人平均每4人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病人往往暴露在風險當中而不自知,正常人的血壓收縮壓應小於120毫米汞柱且舒張壓應小於80毫米汞柱(兩者皆須達標),若診間量測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即為高血壓,若介於中間者則稱作血壓偏高或高血壓前期。若家中平日有量血壓的習慣,根據歐洲及美國最新的標準,居家平均血壓超過135/85毫米汞柱(歐洲)或130/80毫米汞柱(美國)亦即為高血壓。陳玠宇說,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醫學會建議量測血壓應把握基本「722原則」:1週量7天,每天量早晚2回,每回量2次(每次間隔1分鐘),若有心律不整則需每回量三次。另外,常常被民眾忽略的高血壓危機為:白袍性高血壓及隱匿性高血壓。民眾往往以為至醫院量測到高血壓即為白袍性高血壓,卻忽略了潛藏的動脈硬化危機,根據統計其心血管風險會增加約2至4成;隱匿性高血壓則為醫院量測血壓正常,但居家血壓卻偏高,其心血管風險更甚,增加約2倍。依據過往文獻統計,控制好高血壓可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減少2成,腦中風風險減少4成,心臟衰竭風險減少5成,因此,控制好血壓成為當今刻不容緩的議題。在血壓控制標準的次級預防方面,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某些高風險族群甚至必須更嚴格控制收縮壓在120毫米汞柱以下,除非是初級預防或近期發生中風病患則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若有在服用抗凝血劑之病患則維持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陳玠宇表示,有些人不免會擔心在年紀較大的老人家是否血壓控制亦須如此嚴格,根據近期跨國多中心研究針對60-80歲華裔族群,若血壓控制在110-130毫米汞柱對比130-150毫米汞柱,發現嚴格控制血壓可減少近3成的心血管事件風險。然而有些民眾也常有高血壓需服用多種藥物或即便服藥也仍難以控制的困擾,這時便可考慮使用新一代的導管介入性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手術,俗稱高血壓導管治療,此治療模式類似一般心導管治療,鼠蹊部打針,隔天即可出院,除了適用於難治型高血壓患者外,也適合已併發器官受損患者(如心室肥厚、腎病變、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服藥順從性差、服藥有嚴重副作用、次發性高血壓治療但血壓仍未達標之患者(如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根據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光導管治療未服藥的情況下,患者診間血壓平均下降近10毫米汞柱,且可使日常血壓維持平穩、減少浮動,台灣目前已執行約300例的高血壓導管治療,成效良好,當中發現部分患者甚至血壓下降超過20至30毫米汞柱,擺脫藥物束縛,維持長期穩定的控壓效果。高血壓併發症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一旦當嚴重併發症產生時,往往病患已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甚至死亡。平常養成規律量血壓的習慣,一旦發現血壓上升無法在短時間內回復,需適時輔以藥物控制,並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若有需要亦可考慮使用新一代的高血壓導管治療,達到精準控壓的愜意人生。
吃火鍋也有「極限次數」? 醫曝4大地雷:超過太危險!
台灣人愛吃火鍋,尤其是年末或農曆新年聚會時,餐桌上總少不了火鍋的身影。不過,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表示,隱含高熱量的火鍋,除會讓膽固醇上升外,還會增加腎臟與心血管負擔,若有家族病史,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更會增加。據《潮健康》報導,陳玠宇醫師指出,「1個星期吃超過4次火鍋太危險!」常見的麻油雞、薑母鴨等鍋物,湯底多用大骨熬煮,並添加大量鹽與油脂,產生造成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乃至罹患痛風的「普林」,過量攝取可能觸發高血壓、心肌梗塞等急性心血管疾病。部分民眾吃鍋絕不能少的「醬料」,因鈉含量過高,過量攝取除對腎臟不好外,還可能使心血管受到影響;「高糖分」的飲料、冰淇淋和「過於辛辣」食物、湯底,會讓人體快速脫水,其中甜食、甜飲會令身體出現「高滲透壓」,食用既無法止渴,還會增加心血管負擔。如果本身有高膽固醇或家族心血管病史,1個星期吃3到4次火鍋,在冬季發生相關併發症的機率恐會大增,尤其是超過4次真的會「太危險」。如果想吃鍋又要低負擔,衛福部建議民眾,「7分飽就好,短時間別吃大量食物」、「選擇昆布或番茄蔬菜湯,少選麻辣鍋、酸菜白肉鍋」、「醬料改用蘿蔔泥、蒜、蔥及香菜搭配提味」、「多吃蔬食」、「少吃炸豆皮、貢丸、火鍋餃等油炸類和加工食品」與「少吃甜點」,盡量兼顧美味與健康。
睡前吃甜食恐致心肌梗塞 全因反式脂肪黏住血管
76歲陳伯伯平日3餐定時、清淡,也有日行5千步散步習慣,雖有遺傳性3高問題,但一直規律用藥控制,唯一不好的習慣是陳伯伯喜歡睡前吃蛋糕,吃完馬上入睡,長達20年,所以BMI指數偏高達30。5年前他因感到胸悶、喘不過氣,在美國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進行心導管手術置放血管塗藥支架,術後雖配合用藥控制,但日常走路、爬樓梯仍會喘,不適症狀沒完全根治,生活大為不便,醫學上稱為「頑固性心絞痛」,因緣際會下陳伯伯於今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前夕回到台灣,輾轉得知「心臟震波治療(CSWT)」,有助促進心臟血管增生,遂至國泰綜合醫院接受治療,治療後生活功能大為進步,不僅可中氣十足暢遊台灣風景名勝,還從日行5千步大幅進步至1萬5千步。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指出,現代人因飲食西化、晚睡、愛吃宵夜,常有3高等慢性疾病,像陳伯伯每晚睡前嗜吃蛋糕,會讓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的狀態,加上蛋糕多由植物奶油製作,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緻澱粉,長期食用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亦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甚至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則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兩者若造成心臟功能受傷,則會心臟衰竭。目前治療嚴重冠狀動脈心臟病,包括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積極藥物治療,然據全世界文獻統計,約有1/10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醫學上稱為「頑固性心絞痛」,據美國研究統計,頑固性心絞痛患者每年的死亡率為3~21%,冠狀動脈血管事件風險為11~69%,這類病人是醫學治療上的棘手難題,也困擾不少心血管疾病病人,所幸隨著醫學進步,目前心臟震波治療提供病人另一項選擇。陳玠宇醫師表示,震波治療由來已久,應用在臨床已有超過30年的歷史,高能量用於結石破壞,如為人所熟知的震波碎石治療;而低能量用於組織再生,如骨頭軟組織的震波治療,此外,近十幾年發展的心臟震波治療為一種非侵入性且安全無併發症的治療,適用於缺血性心臟病及心衰竭病人,應用0.09毫焦耳/平方毫米的低能量,在不傷及心臟組織下進行血管再生,且刺激心臟釋放血管舒張因子及生長因子,使得心臟的血流擴及範圍加大,改善心臟缺血問題,同時刺激因心臟缺血而進入休眠狀況的心肌喚醒,改善心臟功能,因而改善病人的心絞痛症狀及心衰竭症狀,好似替心臟做完一套完整的舒壓按摩療程。心臟震波治療由醫師親自執行,技術難度較高,共3個療程,每個療程有3次治療,總共9次治療,每次治療約30至60分鐘,每個療程間隔約一個月。目前全台灣僅少數醫學中心提供此類治療模式,但健保不給付,病人需自費。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10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死亡率依舊穩佔第2名,僅次於癌症,每年奪走近2萬條寶貴性命。陳玠宇醫師因而呼籲當有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臟缺血缺氧性病變或心臟衰竭病人,除遵從醫囑接受治療,若現行治療效果不如預期,目前經國內外醫學實證有效的新型態「心臟震波治療」不失為病人另一種治療新選擇。
青壯年「夏天猝死」原因出爐 「倒地10分鐘就GG!」心肌梗塞難救回
曾以電影《父後七日》、《歸途》及戲劇《第一響槍》分別拿到金馬男配、台北電影節影帝及金鐘視帝,被封為「三金影帝」的吳朋奉驚傳猝死於家中,享年55歲,目前等待法醫解剖釐清死因。以猝死來說,多數人第一時間會聯想與心血管疾病相關,根據衛福部公佈最新國人10大死因,心臟疾病位居第2名,僅次於癌症,但若將所有心血管疾病加總起來,每年死亡人數高達4萬8000多人,早已超越癌症。近年來也頻頻發生青壯年猝死案例,例如高雄罷韓遊行時,曾有一位32歲機車騎士突然心肌梗塞當場倒地,也曾發生46歲高雄警員睡夢中過世、50歲台南警員聚餐中趴下猝死等。更奇特的是,過去心血管疾病導致的猝死大多發生於冬季,現在竟然也經常發生於夏天,包括台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陳爸)或是在舞台上演唱《燒肉粽》時突然倒地的台語歌王郭金發,都在夏天爆發心肌梗塞。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說,近年夏天卻有愈來愈多心臟病發作的例子,比以前增加2~3成,而且很多是沒有心臟病風險的人,推測應該是極端氣候溫差過大所導致。陳玠宇說,心臟病是一個概稱,其中包含了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炎等等疾病,但不管是哪一種,猝死機率都相當高。以急性心肌梗塞為例,倒下去第1分鐘如果立刻急救,有8~9成機率活命,之後每拖1分鐘存活率就下降7~10%,10分鐘之後幾乎就沒機會了!」醫師也提醒民眾,如果活動中如走路、運動時發現胸悶、喘等異狀,就要趕緊就醫。醫師會再以心電圖、X光檢查是否有立即性危險,也許多一份留心,就能因此挽救自己的寶貴生命。
高以翔延遲急救是關鍵 倒地10分鐘就希望渺茫
藝人高以翔在大陸錄節目時猝逝,年僅35歲就不幸辭世,引起軒然大波,節目製作單位證實死因是心源性猝死,微博上更有目擊者指稱,當時高以翔錄影中時就已經休克,但卻遲至半小時後才有人發現異狀,緊急送醫後又不是送到最近的醫院,浪費了將近一個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根據衛福部公佈2018年最新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位居第二名,僅次於癌症,但若將所有心血管疾病加總起來,每年死亡人數高達四萬八千多人,早已超越癌症。心臟病是一個概稱,其中包含了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炎等等疾病,但不管是哪一種,猝死機率都相當高。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說,「以急性心肌梗塞為例,倒下去第一分鐘如果立刻急救,有八至九成機率活命,之後每拖一分鐘存活率就下降七至十%,十分鐘之後幾乎就沒機會了!」鄒瑋倫中醫師表示,就算平時身體健康,但假若過於疲累、或是熬夜狀況不好,再加上激烈活動就可能引發突發性的心臟疾病,畢竟人的身體是肉做的,還是不能太挑戰極限。
【夏天猝死潮5】這3個關鍵 判斷是不是心臟病
心臟病是一個概稱,其中包含了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炎等等疾病,但不管是哪一種,猝死機率都相當高。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最高,主要是因為血液中的脂肪斑破碎,堵住血液流動,而脂肪斑破碎的原因是突如其來的壓力或刺激,如疲累、吸菸、溫度變化等。(左)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右)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所以許多人發覺胸痛時都特別緊張,深怕是心肌梗塞徵兆,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說,大約8成心臟病患都會出現胸悶、喘、冒冷汗等典型症狀,其中胸悶較不容易判斷,許多人一胸悶、胸痛就直奔醫院,後來才發現可能僅是肌肉拉傷。陳玠宇說,首先如果胸痛的部位是雙手可以觸摸到的,那就不是心臟問題,因為心臟病引發的胸痛應該在更深層的位置。其次,心臟病引發的胸痛會是一個區域的範圍,重點要在左胸的心臟位置,臨床上常常有人右胸疼痛,竟誤以為是心臟病而來求診。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則提供一個小撇步,「靜止狀態時發生胸痛比較不用擔心,如果是在運動中或走動時胸痛、胸悶,或是比平時體力差很多,例如走一下子就非常疲累,都要特別小心,趕緊就醫。」心臟病的高風險族群,如有相關家族史、吸菸習慣,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或是45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則建議每年進行ㄧ次心電圖檢查,提早預防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的高風險族群,如有相關家族史、吸菸習慣,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或是45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則建議每年進行ㄧ次心電圖檢查,提早預防心血管疾病。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
【夏天猝死潮4】自尋死路 高溫喝甜飲愈喝愈渴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說,許多人大熱天最愛喝冰涼飲料、手搖飲,自認為補充水分,而當熱指數達到高風險、危險等級時,如果還按照這樣的方式補充水分,就可能因此讓心臟病一觸即發。「流汗量很多時,身體處於缺水狀態,如果這時候喝甜飲,因為含有高糖分,對於血液來說屬於高滲透壓,無法補充細胞水分,所以會愈喝愈渴、身體更加缺水。」陳玠宇說,相較之下,運動飲料、白開水便屬於等滲透壓、低滲透壓,細胞可以順利吸收水分,才是正確補充水分的選擇。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提醒,心臟病患目前呈現「普及化」趨勢,也就是整體患者人數逐年增多,其中年輕患者更是明顯增加。陳玠宇則說,曾經收治過30初頭就爆發心肌梗塞的案例,所以年輕人千萬不要自恃身體條件好而掉以輕心。吳彥雯說,「只要天氣太熱,超過人體恆溫的攝氏37度就要當心,如果活動中如走路、運動時發現胸悶、喘等異狀,就要趕緊就醫。」醫師會再以心電圖、X光檢查是否有立即性危險,也許多一份留心,就能因此挽救自己的寶貴生命。(左)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右)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什麼是滲透壓?人體細胞內外有很多水份與溶質,組合成溶液,而這溶液對細胞膜產生的壓力就是滲透壓。滲透壓會影響水份進出細胞的方向,溶質濃度高者稱為高滲透壓,例如含糖飲料、茶飲,此時水份會往溶質高的方向移動,因此不利於身體吸收水份;等滲透壓就是指細胞內外壓力相同,所以對細胞水份平衡較有利,例如許多運動飲料都是等滲透壓;低滲透壓就是指溶質濃度低者,如白開水,通常不含電解質,較適合一般解渴。許多人大熱天最愛喝冰涼飲料,而當熱指數達到高風險、危險等級時,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補充水分,可能因此讓心臟病一觸即發。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
【夏天猝死潮2】超濕高溫 台灣熱指數長期危險
不管是台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陳爸)突然辭世,或是電影院中暴斃於座椅的男子,都讓人印象深刻。而3年前於舞台上演唱《燒肉粽》時突然倒地的台語歌王郭金發,由於發生在大眾眼前,更讓人震撼死亡原來如此靠近,而這些不幸之事都發生在酷暑之下。(左)「陳爸」陳俊朗,今年7月初因心肌梗塞而驟逝。(右)3年前的夏天,藝人郭金發在舞台上演唱時,突然心臟病發倒地不起。冬天一向被視為較容易發生心臟病、猝死,其中心臟病大多是氣溫太低造成血管粥狀動脈硬化斑塊破裂,而造成急性血管栓塞,另外,寒流來臨時引起的溫差變化也容易發生心臟病,但其實夏天進出冷氣房時如果溫差過大,也可能會造成相同情形。「更可怕的是,夏天的酷熱,還可能讓一個健康寶寶突然就爆發心臟病喪命!」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說,醫學上有所謂的「熱指數」,是綜合環境溫度與相對濕度所得的體感溫度,如果是35至40度之間屬於高度風險,大於40則代表相當危險。「如果外面酷熱、濕度又高,身體會呈現極度高溫的狀態,因為空氣乾燥時,身體的汗水才能排出、蒸發,達到散熱效果,就會影響神經系統進而導致心臟病發。」陳玠宇坦言,以台灣特有的夏季溼熱氣候來說,按照熱指數標準來看,應該長期都處於高風險、甚至危險等級,例如近日平均溫度為攝氏36度、濕度為65%,對照下來熱指數高達49度,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人都可能突然爆發心臟病。換句話說,夏天有更多引發心臟病發的因素,再加上近年來天氣愈來愈熱,所以猝死案例頻傳。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
【夏天猝死潮1】他們都在酷暑倒地 心肌梗塞10分鐘就喪命
近來猝死案例頻傳,人稱「陳爸」的陳俊朗,在台東為偏鄉弱勢孩子創設書屋,為了讓上千個孩子有讀書學習的地方,而耗盡積蓄,愛心之舉讓陳爸知名度大增,沒想到他在7月初突然因心肌梗塞而辭世,年僅55歲。另外,近日1位男子在電影院中暴斃身亡,與3年前於舞台上演唱《燒肉粽》時突然倒地的台語歌王郭金發,都讓人驚覺死亡僅是一線之隔,而這些不幸之事竟都發生在炎夏!根據衛福部公佈2018年最新國人10大死因,心臟疾病位居第2名,僅次於癌症,但若將所有心血管疾病加總起來,每年死亡人數高達4萬8千多人,早已超越癌症。「以前夏天堪稱心臟病淡季,但近年卻有愈來愈多發病例子,比以前增加2至3成,而且很多是沒有心臟病風險的人。」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說,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主要是極端氣候下的熱浪效應,而台灣因為濕熱風險更高,因此才會愈來愈常發生猝死事件。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陳玠宇表示,極端氣候下的熱浪效應讓猝死機率增加。心臟病是一個概稱,其中包含了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炎等等疾病,但不管是哪一種,猝死機率都相當高。陳玠宇說,「以急性心肌梗塞為例,倒下去第一分鐘如果立刻急救,有8至9成機率活命,之後每拖一分鐘存活率就下降7至10%,10分鐘之後幾乎就沒機會了!」想追蹤最勁爆消息、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YouTube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Ubkty-OfR4_AQ4B0GtQA
以為是胃痛 竟差點引發心肌梗塞猝死
【記者/張雅淳】60歲陳先生負責業務工作,飲食不定時、暴飲暴食,長期下來造成體重過重,身高163公分、體重竟是95公斤。2、3年前起,不時出現上腹部及下胸口悶痛,且併有火燒心、嘔酸水逆流症狀,至腸胃科檢查為胃食道逆流,治療後,火燒心併嘔酸水逆流症狀改善,但仍持續有上腹部及下胸口悶痛感症狀。某天陳先生因感冒就醫,跟醫師提到走路運動時上腹部及下胸口會不舒服,醫師高度懷疑是心臟疾病,遂至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檢查,確診為3條冠狀動脈血管阻塞,嚴重時會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所幸發現及時,及時介入治療,才避免發生憾事。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指出,陳先生有混合性高血脂症,加上有30~40年菸癮,1天1包菸。經過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瞄及心導管等檢查後發現,病人心臟下壁和心臟前中膈部有缺血變化,且3條主要的冠狀動脈血管皆出狀況,為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疾病。原先心臟下壁的血流可以由左前降支的側枝循環血流供應一部分,不過因為左前降支也出現阻塞,導致心臟下壁呈現極度缺血缺氧,由於心臟下壁的神經感知位置與胃部接近,因此,病人前述慢性上腹部悶痛容易被當成是腸胃道問題,而忽略可能還有缺氧性心臟病。所幸及時發現,病人的心臟血管阻塞缺血尚未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經打通兩條嚴重的右冠狀動脈及左前降支動脈,並以心導管置放冠狀動脈支架手術後,病人腹痛不適感消失,但因病人還有高血脂症,後續仍須用藥,避免血管又阻塞。陳玠宇醫師表示,約80%的缺氧性心臟病人會有胸悶、胸痛或喘等症狀。另外有約16%病人有「非典型」症狀,可能以上腹部、前下頸部、下牙床痛不適表現。其中心臟病的腹部不適易與一般胃痛混淆,其差異為一般胃痛常發生在飯前或飯後,常併有火燒心、嘔酸水逆流症狀,而心臟病的腹部不適,常發生在行走、爬梯或運動時,無火燒心、嘔酸水逆流症狀,不過心臟病的腹部不適,與一般胃痛的位置很雷同,常發生在上腹部與下胸口位置,若病人同時有胃病及心臟病時,很容易忽略心臟病,不可不慎!其他常見容易引發缺氧性心臟病危險群,包含肥胖、高血脂、高血壓、抽菸、糖尿病、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家族史者,提醒這些族群隨時留意不適症狀,勿輕忽。看更多↓↓丹娜絲警戒區增花蓮 蘭嶼綠島今晚停班課為非洲義診募款 仙氣逼人正妹超狂手寫筆記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