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治療
」 猴痘 確診 疾管署 疫苗 疫情北部男赴越南富國島染麻疹!疾管署匡列154人 即起提升旅遊疫情警示
疾病管制署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9月14日至18日赴越南富國島旅遊,9月23日至29日間陸續出現發燒、腹瀉、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多次就醫,9月29日出現紅疹,再次至醫院急診,當日即安排住院隔離治療,經通報檢驗確診,並已於10月5日出院返家衛生單位已展開各項防治工作,並持續進行接觸者追蹤管理,目前掌握接觸者共計154人,為同住家人3人、非同住家人6人、就醫接觸者145人;接觸者中1人曾出現咳嗽症狀已檢驗陰性排除,其餘均無疑似症狀,預計監測至10月17日。疾管署說明,我國今年累計12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5例為本土病例,另7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2例感染國家為馬來西亞、2例為航空器群聚感染、其餘3例分別為泰國、柬埔寨及越南。今年本土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高於2020-2023年同期的0至2例。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麻疹疫情驟升,其中以歐洲區累計報告逾9萬例病例最為嚴峻,東地中海區及非洲區分別報告7萬及6萬餘例次之,西太平洋區及美洲區病例數較低,惟仍達去年同期之4至10倍;整體疫情於1至3月間達高峰,而後逐月緩降,自7月起多已下降至往年同期水準。我國鄰近國家今年疫情亦較往年為高,近期馬來西亞、泰國每月達數百例,馬來西亞已趨緩,而泰國疫情仍呈上升趨勢;惟越南多地傳出疫情上升,胡志明市今年截至9/3累計644例,相較於過去三年僅1例明顯增加,已有至少3名兒童死亡;鑑於該國移入病例至我國,本署於今日提升越南麻疹之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一級:注意(Watch)。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同時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出國時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及暴露史。
80歲林媽媽苦撐照顧510隻浪浪 4790公斤愛心狗糧助一臂之力
疫情所帶來的經濟衝擊與通膨高漲,讓許多流浪動物機構陷入經營困境,面臨斷糧危機。道家人文協會於今(09)日,由秘書長許嘉祐帶領志工全程自費至高雄市,舉辦庇護浪浪物資捐贈活動,第7度捐贈飼料與狗籠等物資予狗園主人林媽媽。本次活動捐贈2年份飼料,今年度每月捐贈飼料22包,共計4790公斤,以及隔離用狗籠10個,明年度捐贈內容則視屆時狗園實際情況調整適合方案,更能確實紓解狗園飼養負擔,讓毛孩免於斷糧,安享生命。已屆80歲高齡的狗園主人林媽媽,投入流浪狗關懷逾20年,即便關節退化、身體不便,依舊打起精神努力照顧狗園裡510多隻毛孩,並餵養附近無法再收容的50多隻流浪狗。林媽媽每天辛勤地為狗園經營奔波,並透過銷售水果、果乾等農產品,增加收入來源,貼補經濟上的缺口。充滿大愛的林媽媽,為了讓浪浪們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更耗時4年整地規劃出毛孩們的運動場,預計今年底完工,就是為了讓牠們有個能自由奔跑的地方。協會秘書長許嘉祐(右)及志工與狗園主人林媽媽閒話家常,關心狗園運營和林媽媽的身體狀況。(圖/道家人文協會提供)協會有感於林媽媽的用心付出,與林媽媽聯繫了解狗園現況後,針對最迫切的糧食需求,於今年度按月提供飼料22包,同時針對有隔離需求如幼犬或需要隔離治療的狗狗,提供狗籠10個,更能進行有效的管理和保護。當志工們一抵達狗園,狗狗們雀躍地圍繞在志工身邊,安心地磨蹭撒嬌,便能深刻感受到林媽媽與園區人員平時對浪浪們的用心照顧。林媽媽感激地說:「謝謝協會7年來的關懷與協助,雖然狗園經營相當辛苦,自己的體力也大不如前,但為了這群孩子們,我會繼續堅持下去,至少讓牠們在這個家能開心、安心地生活。」協會秘書長許嘉祐表示:「謝謝林媽媽的愛心與堅持,長年來庇護浪浪,讓牠們不再餐風露宿,有個安心的家。從林媽媽身上我們感受到無私的愛與真誠付出,真正的『愛』沒有分別,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與珍視。今後協會也將持續傳愛不停歇,關懷不同族群與對象,創造更多美好的溫暖與感動。」浪浪們看到志工都開心迎接,十分可愛。(圖/道家人文協會提供)
教部公布開學防疫措施 取消口罩令「仍可自主佩戴」
隨著暑假即將進入尾聲,中小學將於30日正式開學,教育部也公布了高中以下校園防疫指引,屆時校園室內、室外得自主佩戴口罩,如篩檢為陽性但屬輕症、無症狀者、自主管理期間有症狀者,建議在家休息,請假則回歸各學校規定。中重症者則依規定進行隔離治療,解隔離後才可入校。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表示,不分學生還是教職人員,凡需入校者必須完成「接種第一劑疫苗滿14日」、「未滿14日或未接種者,必須要提供3日內抗原快篩或PCR檢測陰性證明」、「額溫≥ 37.5度、耳溫≥ 38度、急性呼吸道感染者禁止入校」。而在校園口罩佩戴方面,校園室內、室外得自主佩戴口罩,但如有發燒、呼吸道感染症狀、人潮擁擠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方場所、搭乘校車等專屬交通工具時,建議全程佩戴口罩。而學校健康中心屬於醫療照護機構,必須依規定全程佩戴口罩。如不幸遭感染,輕症、無症狀者,則依衛福部最新規定進行自主健康管理,有症狀時在家休息,外出全程佩戴口罩。且勿參加聚餐、聚會、公眾集會等與他人近距離接觸之活動。而學校請假方面則依各學校規定。中重症患者則須依最新規定進行隔離治療,直至符合解除隔離規定後,方可入校。而學生在隔離期間的隔離假不列入出缺勤紀錄,也不得減扣評量成績。教師如因中重症進行隔離治療,所遺留課務則由學校協助排代與支付鐘點費用,同時請假也不列入考核。
藍營質疑防疫紓困振興預算 疾管署回應了
國民黨昨(8)日召開記者會質疑防疫紓困預算,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回應,自紓困振興預算支應新台幣180億元,其中160億元作為撥補隔離治療費用,採購抗病毒藥所需經費總計新台幣約24億元。疾管署指出,因應COVID-19疫情,採購抗病毒藥物、辦理檢驗診斷及隔離治療等所需經費不敷支用,經行政院同意由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經濟部所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科目項下調整支應180億元。疾管署表示,去年4月起,COVID-19進入社區流行,確診人數急遽增加,為保全醫療量能,確診個案採輕重症分流收治,安排於住家居家照護或於其他指定處所進行隔離或隔離治療,本署亦持續支持給付居家照護相關醫療費用。依健保署資料,2022年隔離治療費用(含居家照護相關費用)共受理申報計347.03億元,本署原編預算已不敷支應,故爭取預算160億元撥補2022年所需相關費用。疾管署指出,有關抗病毒藥物採購,今年5至7月間出現第4波疫情,已將原採購預計可供使用至今年底之抗病毒藥物儲備量用罄,考量國內COVID-19秋冬疫情可能受季節性流行、病毒株變異等多重因素影響,為降低重症減少死亡,爰擬增購抗病毒藥物、倉儲管理及配賦物流及所需經費,包含瑞德西韋21萬劑及其倉儲物流費,所需經費總計新台幣約24億元。另外疾管署也表示,COVID-19疫苗為全球首次傾力投入緊急疫苗開發以控制新興疾病大流行,無往例可參考。為分散風險並提供民眾更多選擇與完整保護,我國係採取「國際投資(COVAX)」、「逕洽廠商」及「國內自製」等多元管道,並持續觀察各國施打情形、疫苗研發進度、取得速度及疫情趨勢與病毒變異等因素滾動式調整;此外亦受國際疫苗市場及國人接種意願影響,過程中無法全程做到供需平衡。而超額準備疫苗為防疫戰略重要一環,與國際各國採行策略相同,為保障民眾接種安全,屆效疫苗均採一律銷毀,目前我國採購COVID-19疫苗各廠牌均有屆效銷毀情形。
再花180億防治疫情 國民黨批花光人民血汗錢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舉行「防疫紓困8400億預算花光光」記者會,揭露截至今年5月底防疫紓困預算還剩196.82億元,沒想到6月時衛福部以「疫情防制所需經費不敷」為由,申請跨部會流用180億元;李德維批評民進黨政府亂花錢,曾銘宗則痛批,紓困預算一加再加到了8400億元,卻大手筆亂花,毫無章法可言。目前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今年5月1日指揮中心也解散,國人關切行政院8400億防疫紓困特別預算怎麼花?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舉行「防疫紓困8400億預算花光光!缺囗罩!缺疫苗!缺快篩!」記者會,由總召曾銘宗、副書記長李德維主持。揭露截至今年5月底防疫紓困預算還剩196.82億元,沒想到6月時衛福部以「疫情防制所需經費不敷」為由,申請跨部會流用180億元;交通部則流用11.04億,總計191.04億。對此,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李德維質疑,民進黨為何要趕在六月底前要把錢花光?疫情都已消散,「衛福部為何還要消化預算?請審計部一定要查清楚!」。李德維說,根據審計部統計,今年5月底防疫預算還剩196.82億元,而疫情早已成為人民生活一部分,指揮中心也在5月1日取消,衛福部卻還用疫情經費不敷為由,挪用經費,實在可疑!李德維表示,6月底就急花191.04億元,大家應該好好檢視錢花到那裡去了,而不是趕著把錢花光光,每一毛錢都是人民的血淚錢,立法院通過預算,不代表就必須消耗殆盡,把錢花光。人民的血汗錢要用在刀口上。但是6月19日行政院的函示,衛福部提到因應採購抗病毒藥物、辦理檢驗診斷及隔離治療相關經費不敷,因此要經濟部所列支應180億元流用。根據審計部監督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歲出執行情形,累計實現數和預付數已達約8335億,等於只剩58.22億。總召曾銘宗則痛批,紓困預算一加再加到了8400億元,卻大手筆亂花,毫無章法可言。因此曾要求審計部進行專案查賬,追究財務責任,如有不法趕快移送法辦。另外交通部則以疫情減免航空相關產業之降落費等補貼缺口為由,也要經濟部流用11億400萬,等於行政院允許經濟部在6月將191.04億撥給衛福部、交通部「消化預算」。
小奶貓發燒、嘔吐、拉肚子 當心頭號殺手「貓瘟」奪命!
新北動保處接獲通報,數隻年幼貓咪出現發燒、嘔吐、拉肚子,罹患「貓瘟」險喪命!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獸醫師李建沛表示,貓瘟正確名稱為「貓泛白血球減少症」,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傳染性高、致死率也高,有「貓咪頭號殺手」之稱。4隻年幼小貓經過輸液以及特效藥物治療,終於搶救回一命。新北市動保處志工陳蓁穎通報,新店區數隻小貓出現嘔吐、拉肚子及沒食慾的情況,動保處隨即派遣救援人員帶回動物醫療中心進行檢傷醫療。經檢查後發現小貓罹患傳染性疾病「貓瘟」,需進行輸液及隔離治療,否則將無法保住生命。▲小貓在診療台接受打針治療。(圖/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提供)貓泛白血球減少症 當心6大症狀動保處獸醫師李建沛表示,貓瘟正確名稱為「貓泛白血球減少症」,是由貓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所引起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在年幼的貓咪有高度的傳染性及高機率的致死性,有「貓咪的頭號殺手」之稱。臨床上常見下列6大症狀,而且還會因免疫力下降而引發其他相關的疾病。發燒嘔吐下痢食慾不振毛髮髒亂精神不繼貓瘟的治療主要為營養補給及對症療法,其中靜脈給予輸液補充電解質及營,可增加治癒率,但因為罹病小貓靜脈太細且易塌陷,導致貓瘟的治癒難度增加。另外,本次療程也參考了國外研究報告,加入給予特效藥物,因此救回了性命。小貓們經過志工的加強隔離照護後,目前已恢復健康,完成基礎疫苗注射,與逗貓棒玩耍中(可愛影片點這裡),在新店動物之家的小城里認養小棧等待認養。▲小貓們目前已恢復健康完成基礎疫苗注射,享受陽光並等待認養中。(圖/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提供)志工陳蓁穎表示,以往照顧小貓時,最怕貓咪又吐又拉,最後被驗出來有貓瘟,因為小貓感染貓瘟後,會增加照顧的困難度,而且很容易死亡。這次小貓經過醫療中心的治療,加上她親自灌食、給予營養膏、baby food及奶粉後,讓小貓成功的對抗病魔,恢復了活力,相當令人高興。雖然這2周照顧得很辛苦,但看到撐過疾病的小貓在籠子內玩樂,心情便會不自主的快樂起來,想想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新北市動保處表示,貓瘟是貓咪的頭號殺手,有高度的傳染性及致死性,呼籲飼主需每年定期為家中寵物施打疫苗以保護貓咪的健康。另外,歡迎有計畫認養寵物的家庭,可以在評估飼養環境及各方條件符合後,到各動物之家認養寵物,即可獲得專屬白金卡及飼養寵物認證卡,憑卡享有價值近萬元的優惠,包括「終身免費狂犬病疫苗施打」、「免費1次內外寄生蟲及心絲蟲預防投藥」、「免費1年份犬8合1或貓3合1疫苗施打」、「憑卡至新北市151家動物醫院享有該寵物終身免收掛號費」、「半年內檢診醫療服務及公務獸醫電話諮詢」等,歡迎市民踴躍認養。
新冠肺炎中重症不再強制隔離!盼減輕醫療負擔
新冠肺炎中重症個案,即日起不再強制隔離!今年5月1日降級改類以來,通報流程回歸紙本作業,讓感染管控師工作量大增,衛福部疾管署昨天二度鬆綁相關規定,即起取消開立隔離單流程,新冠中重症個案不再強制隔離,回歸一般醫院感控措施,包括優先收治單人病室或集中照護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自5月1日解編,新冠肺炎也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但收治住院的併發症(中重症)個案須在24小時內以紙本流程通報,流程繁瑣,引發第一線感管師抱怨,甚至傳出離職潮。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原先通報流程是24小時內採紙本作業,已於5月31日適度放寬,通報時限調整為72小時;現在再度鬆綁,6月6日經專家會議決議,在不影響醫療照護的前提下,原則不須開立隔離治療單。疾管署已於6月17日函知地方政府衛生局以及相關醫學會,新冠併發症個案可解除強制隔離措施。羅一鈞指出,如有極少數個案拒絕配合醫院感染管控措施,經醫師評估有強制隔離治療必要時,仍可開立隔離治療通知書。羅一鈞說明,新冠併發症個案取消強制隔離後,回歸一般醫院感控措施,根據「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感染管制措施指引」,應優先收治單人病室、單人隔間之加護病床、隔離病室,若無或不敷使用,則建議採集中照護。
5/1指揮中心解編!新冠改第四類傳染病 4大調整措施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表示,鑒於COVID-19疾病嚴重度下降,國內疫情持續穩定且處於低點,且國際間亦朝向調降防疫等級,故宣布自5月1日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調整為第四類傳染病。另,考量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於指揮中心運作期間已強化聯繫合作與應變能力,經盤點國內醫療量能及防疫物資儲備情形,綜合評估疫情發展及病毒變異株變化趨勢,行政院同意指揮中心於同日一併解編,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COVID-19整備應變工作。5/1指揮中心解編,由衛福部成立跨單位防治聯繫會報持續防疫整備應變工作。(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5月1日防疫降階後,調整措施及工作重點如下:5/1起新冠改第四類傳染病,4大調整措施曝。(圖/指揮中心提供)一、多元監測疫情,每週主動說明:疾管署持續以多元管道監測國內外疫情及變異株流行趨勢,於每週例行記者會向國人報告。二、公費疫苗持續,規劃年度接種:持續儲備及提供各年齡層公費COVID-19疫苗接種;隨時參考最新實證及各國接種建議,提報ACIP專家會議討論後續接種計畫。三、投藥照護延續,保護脆弱族群:持續提供符合條件之染疫民眾公費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持續辦理;專責病房解除開設;維持陪探病管制納入常規管理;醫療院所及照護機構持續落實必要之感染管制措施,以保護脆弱族群。維持符合現行病例定義之COVID-19併發症(中重症)確診個案經醫師評估須住院隔離治療並通報,由公費支應隔離治療期間醫療相關費用(包含不具健保身分之非本國籍人士),解隔條件不變;輕症患者維持自主健康管理之建議,高風險族群以及出現警示症狀者儘速就醫。四、整備醫療物資,快速應變動員:為因應疫情快速變化,必要時將動員重啟專責病房及集中檢疫所(以國軍營區為主)之收治量能,即時調度醫療資源。目前醫用口罩、家用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等防疫物資庫存量充足,若自由市場產生恐慌性搶購等供需失衡情形,將啟動實名制販售;相關防疫物資將定期檢視儲備量及品質,確保國內生產量能及建立國外專案進口機制,必要時可快速釋出防疫物資供醫療端及民眾使用,保障民眾健康。指揮中心指出,在解編後,將持續透過衛福部之「COVID-19防治聯繫會報」,強化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定期盤點醫療及防疫物資整備情形,以利疫情變化或新興變異株出現時之即時應變。另,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將增設「COVID-19防治組」,聘請專家就COVID-19防治政策業務持續提供專業建議。此外,上述防疫降階調整措施相關資訊,將置於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防疫降階,應變持續」專區 (建置中),歡迎各界參閱。指揮中心成立運作迄今已1,192天,指揮中心特別感謝全國民眾三年多來的配合,以及醫事人員與投入防疫工作同仁的辛勞,在全球面臨疫情威脅以及經濟重大衝擊的時刻,使臺灣仍得以保有相對的安全與穩定。由於國際COVID-19疫情仍持續,世界衛生組織亦尚未解除「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指揮中心請民眾持續配合相關防疫措施,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並依照最新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提升自身及群體免疫保護力,共同邁向疫後新生活。
他租屋被「鬼壓床」暴瘦嚇到搬家 但到新家又被壓…原來是患「這疾病」
台灣因為高房價生態,讓租屋一直有一定程度的市場吸引力,而房東出租房子,最怕遇到欠繳租金,或是為房子帶來一堆問題的租客。而一名網友最近在臉書社團《房東互助會》,發文分享身邊房東好友所遇到的租客經歷。提到有一名聲稱在上一間租屋,遇到「鬼壓床」,導致體重暴跌、呼吸不順,索性換租處搬家到該房東住所。結果到了新的租屋處,住了還是出現「鬼壓床」的情況,最後就醫檢查身體,查出自己根本不是遭鬼壓床,而是罹患「肺結核」。原PO分享身邊房東好友的經歷,有一名新租客聲稱,因為在上一間租屋處遇到「鬼壓床」,常常感到呼吸非常不順,甚至暴瘦好幾公斤,連去宮廟拜拜,身體不適、被鬼壓床的感覺仍不見好轉,索性選擇搬家,換到現在的租屋處。沒想到搬進這位新房東的家後,該名租客呼吸不順、鬼壓床的感受還是沒有改善,後來因為身體太不舒服,就醫檢查發現,自己身體的那些不舒服,禍首竟然是感染了肺結核,目前人正在醫院隔離治療。不過對房東來說,該名染上肺結核的房客,因為住院頻頻積欠房租,房內還可能殘留肺結核的病毒,因為結核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與空氣傳染,讓這名房東不曉得該如何是好,直說:「這個會傳染,還是很擔心」。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自己生病卻不知道,還到處怪力亂神」、「以後說被鬼壓的,先去醫院檢查有沒有肺結核」。
想去東南亞旅遊 當心這些疾病!
各國邊境開放、防疫措施鬆綁,長時間未出國旅遊的民眾也紛紛趁現在「報復性出國」。台灣自去(2022)年10月13日起實施入境0+7免隔離政策後,出國旅遊人數也逐漸上升。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資料顯示,去年11月起國人出國人數便逐漸上升,12月出國人數近40萬人,1月更是超過60萬人。其中,國人出國旅遊地前10名一半都是東南亞國家,泰國更排行第二,僅次於日本。但民眾前往東南亞旅遊可要注意了!雖然COVID-19疫情趨緩,但當地仍有許多傳染病疫情。疾管署提醒,國人赴東南亞旅遊應注意防疫,讓出遊更安心。而當地各個傳染病疫情如何預防呢?《健康醫療網》為民眾整理了相關資訊。傳染病一:麻疹 出國前接種疫苗疾管署4月1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今(2023)年3月17日至22日至泰國旅遊,4月3日發燒,4月5日出現紅疹等症狀,於4月5日就醫並住院隔離治療,經通報檢驗於4月11日確診。目前,個案已出院返家,其密切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初步掌握個案接觸者共36人(含醫療院所接觸者32人),將監測至4月23日。麻疹是傳染力很強的病毒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可經由空氣、飛沫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感染,常見症狀包含發燒、出疹、鼻炎、結膜炎、咳嗽,以及發燒3-4天後口腔內出現柯式斑點。在疫苗尚未使用前,超過99%的人都會被感染,而接種疫苗也是目前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因此,疾管署呼籲,應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疫苗的幼兒至流行地區。傳染病二:登革熱、屈公病、茲卡 預防蚊蟲叮咬根據疾管署疫情統計,泰國、緬甸等多數東南亞國家均有登革熱、屈公病及茲卡病毒感染症等病媒蚊傳染病疫情,截至4月10日,累計23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高於去年、前年同期,感染地均為東南亞及南亞國家。登革熱會發燒、出疹,嚴重會肝臟腫大、嚴重出血等。屈公病的症狀與登革熱類似,但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個月。而茲卡病毒型症狀為發燒合併紅疹、關節疼痛或結膜炎等,婦女若於懷孕期間感染茲卡病毒,可能會產下神經異常的新生兒。由於3種傳染病都是由蚊子叮咬傳播,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執行長彭仁奎呼籲,國人赴東南亞國家旅遊期間,於戶外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包鞋及長襪,儘量減少裸露部位,並正確使用含敵避(DEET)成分的防蚊蟲藥劑,預防病媒蚊叮咬。傳染病三:A型肝炎 注意飲食、衛生此外,A型肝炎雖然在國內發生率已大幅下降,但卻是東南亞國家相當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旅遊者在東南亞地區常見的感染症之一。30歲以下民眾大部分沒有抗體,目前有A肝疫苗,民眾也可經由醫師評估進行施打以預防感染。而A型肝炎主要經由糞口傳染,疾管署呼籲,國人前往衛生條件較不佳的地區,應留意飲水食物及環境衛生,避免生飲、生食,尤其生蠔或水產貝類,應澈底煮熟再食用,並常以肥皂、乾洗手液洗手,以免感染A型肝炎或其他腸道傳染病。傳染病四:猴痘 避免高風險場域、密切接觸近日,泰國也出現猴痘(Mpox)確診案例。目前,猴痘疫情以密切接觸之人際傳播為主,疾管署建議,民眾出國旅遊應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高風險場域,旅遊期間也應避免接觸野生動物,減少人畜共通傳播風險。若有出現發燒、皮疹、水泡或膿疱等疑似症狀,務必於入境時主動洽疾管署檢疫站協助評估,入境後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另外,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可至疾管署「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進行接種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意願登記,及選擇欲前往接種之醫院。前往東南亞旅遊前 尋求旅遊醫療諮詢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慶典也即將到來,在東南亞眾多國家,潑水節等同於新年節日,隨著各國國境開放,今年預計也將吸引大批旅客湧入泰國及鄰近國家,共同歡慶。最後,彭仁奎執行長提醒,國人如欲前往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可於出發前2至4週向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進行聯繫,或至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尋求專業旅遊醫療諮詢、疫苗接種及預防用藥等評估,以增加自身保護力。
全台累計25例猴痘確定病例 疫苗還剩1萬名額要打要快
本土猴痘疫情全台散發,昨天又新增2例新北30多歲男性及高雄20多歲男性,目前國內累計25例猴痘確定病例。疾管署統計,截至今天中午12點,兩天下來,共有2萬107名民眾完成猴痘接種意願登記,民眾收到預約掛號通知後,就可依掛號時間前往接種。疾管署昨天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猴痘(Mpox)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30多歲及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除本次新增2例仍住院隔離治療外,其餘23例皆已康復出院。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目前持續研議確診者在家隔離方案,預計下周二公布。疾管署10日週一下午開放第二階段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針對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行為」者,可於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週末及例假日不開放)至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臺(https://mpox.cdc.gov.tw/)登記。目前全國各縣市共50家合作醫院可提供接種服務,可服務人數亦增加至3萬人。最新統計出爐,猴痘疫苗意願登記平臺開放登記至今(4/12)日中午12時,完成接種意願登記之民眾為20107人,系統將依據民眾登記順序與所選擇醫院可提供接種名額,依序寄送電子郵件通知民眾可至所選擇的接種醫院進行門診預約掛號。疾管署提醒民眾於收到預約掛號通知後,至所提供的醫院網站連結,完成預約掛號,並依掛號時間前往醫院接種疫苗。疾管署也表示,周一至周五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持續開放意願登記至5月12日,仍有逾3成名額可供預約,請尚未預約的高風險民眾踴躍登記。
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個案 30歲男性曾到宜花旅遊
疾管署表示發現1名境外移入麻疹個案,家住北部30歲男性,曾在2023年3月17日至2023年3月22日到泰國旅遊,回台後有出現發燒現象,之後4月5日出現紅疹症狀,男子立刻就醫治療,經醫師判定可能為案例,立刻安排住院隔離,檢驗後今日(11日)通報確診。疾管屬以及相關單位依據男子足跡,匡列了36位密切接觸者,將會持續注意這36名密切接觸者的最新情況。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30歲男性案例屬於境外移入,在上月17日至22日曾有泰國的旅遊史,回台灣後,4月3日有發燒症狀,4月5日出現紅疹的其他相關症狀,男子立刻就醫,並住院隔離治療,今日(11日)檢驗結果出來,醫院立即通報相關單位。目前30歲男子已經出院返家休養,至於36人密切接觸者,其中有32人為醫院接觸者,另外4人為外界密切接觸者。根據疾管署透露,36個密切接觸者目前沒有症狀,但會持續監測至4月23日,另外也會與相關的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相關防疫工作,杜絕麻疹入侵我國,保障國民健康。該麻疹確診個案泰國旅遊回台後,曾經在本月3日至5日自嫁到宜蘭、花蓮地區旅遊,當地的衛生局已經開始進行疫調以及況列密切接觸者。麻疹在開放空間比較不會有傳染的疑慮,但若是在室內密閉空間,感染的風險會提高許多。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從2020年開始到現在,麻疹案例僅有2例個案,前一例是在2022年國內感染的。疾管署呼籲,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式為借種疫苗,務必遵守疫苗接種時程接種麻疹疫苗,尤其家中嬰兒及孩童需要特別注意。近日如果有計畫前往流行麻疹國家,應該在出發前2至4星期到醫院諮詢醫師是否有需要自行自費接種MMR疫苗。另外,自然感然而免疫者不需要接種疫苗,返國如有疑似症狀出現,必須立刻告知機場檢疫人員,並戴上口罩防止感染,並盡速就醫以及詳細告知相關旅遊時史。
猴痘疫苗首次登記秒殺! 今下午2點開放預約「名額增至3萬人」
國內本土猴痘疫情持續延燒,全台北中南各地散發,至今累計23例確診病例。衛福部疾管署4月10日下午2點將開放第二階段疫苗預約登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猴痘疫苗接種合作醫院已增加為50家,其中也包括離島澎湖縣,考量接種量能提升,因此總登記名額從原本的2.5萬人,增加至3萬人。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23例病例,其中包括16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目前仍有3例住院隔離治療中,其餘20例已康復出院。疾管署統計,截至4月5日共計完成1416人Mpox疫苗接種服務,其中暴露後預防(PEP)接種25人及暴露前預防(PrEP)接種1391人;而符合「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行為者」計接種1343人。由於本土疫情目前仍是散發,日前第一階段猴痘疫苗登記平台一上線,就秒殺,因此疾管署再推出第二階段登記。羅一鈞說,針對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在4月10日下午2時起,可至疾管署「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進行接種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意願登記。羅一鈞表示,經持續協調更新,目前已有50家醫院投入接種量能,意願登記平台名額上限也提高為3萬人,縣市除本島各縣市外,澎湖縣也加入提供接種醫院(三總澎湖分院),因此目前共計20縣市提供接種服務。預約開放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週末及例假日不開放),考量提升群體免疫力及疫苗涵蓋率等因素,現階段PrEP接種對象仍先以「皮內」注射方式接種1劑為原則。
流感、腸病毒、猴痘3病毒社區傳播! 民眾如何防範?疾管署這樣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COVID-19疫情趨緩,但台灣社區仍有許多病毒正在伺機而動。近日,流感病毒再新增3例重症案例,腸病毒疫情也在持續上升中,此外,猴痘病毒又傳出本土案例。疾管署提醒民眾應落實自我防護,降低感染機會。流感季未過 做好手部衛生、咳嗽禮節疾管署4月6日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超過4萬5千人,近4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出呼吸道病毒以流感病毒為多,其次為腺病毒,其中流感病毒分離以A型H3N2為主,顯示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持續於社區活動,尚未趨緩。上週更新增了3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2例為A型H3N2,1例為A型H1N1。本流感季自去(2022)年10月1日起至今(2023)年4月4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70例,死亡累計14例,以A型H3N2為多,均具慢病史且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疾管署呼籲,目前仍為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尤其若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腸病毒疫情上升 環境消毒用「它」別用酒精此外,近幾週腸病毒疫情呈上升趨勢,整體疫情傳播風險也上升。國內近日新增2例腸病毒71型輕症病例,今年已累計4例腸病毒71型輕症個案。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29.5%,且高於2020-2022年同期。根據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以克沙奇A型為多,同時有腸病毒71型及D68型病毒活動。疾管署提醒,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民眾應做好個人衛生,以肥皂正確勤洗手。疾管署也提到,民眾近期習慣用酒精進行環境消毒,但酒精對於腸病毒的毒殺效果有限,建議使用含氯漂白水進行消毒,調配時應穿戴防水手套、口罩及圍裙,並注意環境通風。若是一般的環境消毒,應使用濃度為500 ppm的消毒水,民眾可用8瓶1,250 c.c.寶特瓶清水加入100 c.c.漂白水。而處理腸病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汙染的消毒水濃度則為1,000 ppm,即8瓶1,250 c.c.保特瓶清水加入200 c.c.漂白水。疾管署提醒,消毒水擦拭環境、器具後,應靜待10分鐘再用清水擦拭一次,才算完成消毒步驟。猴痘再增2本土 避免親密接觸、接種疫苗而猴痘疫情也是民眾需要特別注意的,疾管署4月6日公布,國內又新增2例猴痘本土病例,目前均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共7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另27名低風險接觸者已給予一般性衛教注意自身症狀。截至今日猴痘累計確診數為23例,分別為16例本土、7例境外移入,其中3例仍住院隔離治療中,其餘20例已康復出院。疾管署呼籲,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此波疫情以親密接觸傳播為主,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或國內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風險場域。若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等疑似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另外,民眾若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4月10日下午2時起可至疾管署「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臺 」進行接種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意願登記,及選擇欲前往接種之醫院。本階段意願登記平臺自4月10日下午2時開放後,開放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週末及例假日不開放),預計提供約2.5萬個名額,且接種服務醫院擴大至全國各縣市(離島縣市除外)共48家合作醫院。
男未出國卻出現猴痘症狀 高雄再傳1例本土個案
高雄今(28日)再傳第3例猴痘個案,這起病例是1名30多歲男性,最近沒有出國史,卻在這個月初陸續出現畏寒、肛門口出現水泡等症狀。經研判應是本土病例,目前已匡列8名密切接觸者、2名高風險接觸者及6名低風險接觸者共16人,目前均無出現症狀。據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消息指出,這名高雄市30多歲本國籍男性,3月初接連出現畏寒、倦怠、肛門口出現水泡、鼠蹊部淋巴腫大、皮膚紅疹、喉嚨痛、肌肉痠痛、頭痛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通報採檢,於3月22日確診猴痘,目前住院隔離治療中。該個案於今年(112年)未曾出國,僅2月有中部及北部活動史,研判應為本土個案,不過高雄市衛生局表示,該男子的傳播鏈還需進行基因定序才能確定。而經疫調後,匡列8名密切接觸者、2名高風險接觸者及6名低風險接觸者共16人,目前被匡列眾人皆無出現症狀。自去年6月23日我國將猴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起,高雄市至今已累積2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共3例病例;全台則累積14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共21例確診病例。衛生局也再次提醒,猴痘傳染具侷限性,主要透過親密接觸,如親吻、按摩、擁抱、性行為;接觸患者使用過未消毒的物品;接觸感染動物等。此波疫情主要以親密接觸之人際傳播為主。若民眾曾至流行地區或出入國內高風險場所,應留意是否出現皮膚相關症狀,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水泡、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症狀,若有疑似症狀,請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接觸史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猴痘好發於四肢、生殖器與臉部。(圖/高雄市衛生局官網)中央疾管署預計將在4月中旬開放第2階段猴痘疫苗,供欲接種之高風險民眾登記。另外,衛生局也提醒已接種第1劑疫苗的民眾,疫苗施打後14天才有保護力,在疫苗生效前,仍應適當保護自己,以免感染。
猴痘累積10例本土!名醫:已達流行標準 硬幹「這事」打疫苗也無用
國內猴痘21日又新增4例,累積至今已有10例本土。對此,感染科名醫黃立民直言,這已達流行標準,所幸台灣性行為不像歐美那麼開放和活躍,沒看到一人傳給多人情況,再加上猴痘疫苗已經開打,台灣不太會像去年歐美爆發大流行,但他提醒,打過疫苗或曾確診的也別輕忽,因為高病毒量仍可能衝破免疫防線。猴痘自2022年5月起在多國爆發,截至2023年3月10日,全球累計109國和地區報告86405例確診,佔比以美國35.0%最多,共累計124例死亡。截至3月21日止,台灣也有累積10例猴痘本土病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間,感染途徑以性接觸感染為主。個案分布於台北市、新北市各2例,宜蘭縣、苗栗縣、新竹縣、新竹市、雲林縣、高雄市各1例。對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醫師直言,國內21日又新增4例,增幅不小,已達到流行的標準, 10例本土病例也算多,但台灣不會像歐美那般嚴重,東方同志族群的活躍度沒有西方那麼高,開始接種猴痘疫苗後也有助於控制疫情。黃立民表示,若疫苗打完仍持續出現猴痘病例,代表網子撒得不夠大,就要再多買一點疫苗來擴大網子,不過猴痘主要透過親密接觸傳染,所以沒有那麼急,對一般人的威脅比較小。此外,新光醫院感染科主任黃建賢也預估,台灣猴痘疫情不會像歐美大爆發,首先,我國對於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的管制較歐美嚴格,確診者須隔離治療至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為止,密切接觸者須健康監測 21天,減少出疹、水泡、膿疱還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經由皮膚接觸傳染的機率。第二,台灣性行為沒有西方國家那麼開放,因此目前沒有看到同一人傳染給很多人的複雜情況,本土病例幾乎都找得到被某個境外移入病例傳染。倘若國內很多本土個案沒被找出來隔離,又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人潮擁擠就容易經由皮膚接觸傳染給他人,導致本土病例增加。至於疾管署「猴痘疫苗意願登記平台」21日開放第一階段,3000個名額不到10分鐘就搶光的問題,黃建賢也建議,應該開放候補填寫表單,疾管署除了方便掌握多少人想接種,未來新增採購疫苗到貨,也能優先通知登記者來接種。最後,黃建賢特別強調,打過猴痘疫苗或曾經確診過的人,雖然體內會產生抗體,但別以為就此可以不再預防,因高病毒量還是可能衝破免疫防線,所以還是要避免高風險性行為。
猴痘疫苗下午3時開放登記 第一階段3000名額「9分鐘搶光」
國內本土猴痘確診個案頻傳,疾管署今(21日)下午3時開放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進行接種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意願登記,第一階段提供3000個名額,開放不到10分鐘就全數預約額滿。因登記接種疫苗意願人數已超過目前可提供之服務量,登記平台表單將暫時關閉填寫功能。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猴痘確定病例,為3例本土、1例日本境外移入個案,均為北部本國籍男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4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3月3日至3月5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鼻塞、頭痛、疲倦、口腔潰瘍、腹瀉、紅疹、淋巴結腫大、水泡、膿皰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3月14日及3月15日確診陽性。4例個案目前均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中高風險接觸者共14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另52名低風險接觸者已給予一般性衛教注意自身症狀。截至今日,台灣已累計16例猴痘確診病例(10例本土及6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間,中位數約30多歲,以性接觸感染為主。疾管署說明,該署已完成猴痘疫苗接種規劃,對象除確診個案的高風險接觸者及正痘病毒屬實驗室操作人員等由衛生單位安排提供接種服務之外,針對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自今日下午3時起可至疾管署「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https://mpox.cdc.gov.tw/)」進行接種暴露前預防(PrEP)疫苗意願登記,及選擇欲前往接種之醫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猴痘疫苗意願登記第一階段開放3000個名額,平台於下午3時開放後,已於3時9分登記額滿,系統同時上線最多人數為6048人。因登記接種猴痘疫苗意願的人數已超過目前可提供之疫苗服務量,平台表單暫時關閉填寫功能。待後續可供疫苗量,將再開放登記。疾管署強調,為有利於後續安排登記民眾的接種服務,請民眾填寫意願登記時務必如實填寫正確資訊,如未至「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登記,恕無法提供接種服務。完成意願登記後,疾管署將依據民眾登記順序與所選擇醫院可提供接種名額,依序寄送電子郵件通知民眾可以至選擇的接種醫院進行門診預約掛號。請民眾於收到可預約掛號通知後,儘早至所提供的醫院網站連結,完成預約掛號,並依掛號時間前往醫院接種疫苗。
再添4例猴痘「3本土、1境外」!疾管署:今下午開放疫苗登記
疾管署今公布國內新增4例猴痘確定病例,為3例本土、1例日本境外移入個案,均為北部本國籍男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4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3月3日至3月5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鼻塞、頭痛、疲倦、口腔潰瘍、腹瀉、紅疹、淋巴結腫大、水泡、膿皰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3月14日及3月15日確診陽性。疾管署表示,4例個案目前均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中高風險接觸者共14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另52名低風險接觸者已給予一般性衛教注意自身症狀。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16例病例(10例本土及6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間,中位數約30多歲,以性接觸感染為主。疾管署說明,該署已完成猴痘疫苗接種規劃,對象除確診個案的高風險接觸者及正痘病毒屬實驗室操作人員等由衛生單位安排提供接種服務之外,針對民眾自我風險評估「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性行為」(如:性病患者、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自今日下午3時起可至疾管署「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平台」進行疫苗意願登記。疾管署表示,考量現階段疫苗量有限及疫苗特性等因素,接種作業採事前登記預約、集中接種、並以「皮內」注射為主方式辦理,以達疫苗最大效益。已先設置6家合作醫院提供接種服務,分別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亞東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奇美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疾管署呼籲,猴痘傳播對象具侷限性,此波疫情以親密接觸傳播為主,提醒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或國內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並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的社交活動,如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今起確診輕症免隔離!「取消7大防疫措施」新制出爐一次了解
台灣揮別新冠疫情陰霾,逐步邁向生活正常化,今(20日)起輕症、無症狀等快篩陽性者無須隔離,改採自主健康管理10天,另確診者回歸實體醫療機構,可至醫院或診所就醫,相關8大疫情鬆綁措施,帶您一次了解。第一、自3月20日起「取消」7項措施,包含輕症強制隔離;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居家照護對象)開立;確診者同住家人及入境民眾自主防疫(0+7);輕症通報、提供確診數位證明;確診者簡訊、自主疫調回報;居家照護遠距詢;確診死亡個案遺體儘速火化。第二、自3月20日起「維持」4項措施,包含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公費清冠一號;住院須採適當防護措施;住院者開立隔離治療通知書。第三、衛福部自3月20日起,同步修訂喪葬慰問金、關懷金發給適用對象。第四、若確診勞工身體不適無法出勤,可持「快篩陽性證明的照片」,向雇主請未住院之一般病假,病假日數1年內未超過30日的部分,雇主應發給半薪,且自篩檢陽性日及次日起5日內請病假之勞工,雇主不得扣發全勤奬金。第五、如若勞工希望照常出勤,雇主應尊重意願,雙方可協商改採居家上班、遠距上班,不過雇主「無法要求」勞工不要出勤,以及快篩陰性才能上班,雇主若單方面拒絕勞工出勤,屬僱用人受領勞務遲延,仍得支付薪資。第六、除山地、離島、偏遠地區與住宿式機構住民,可繼續使用視訊看診外,其餘地區自3月20日起回歸實體診療,且醫療院所不得無故拒絕看診。第七、輕症、無症狀之師生及教職員工,自確診的0日及次日起5日內,不得到校上課上班,需在家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且持快篩陽性證明可請病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家長亦可請防疫照顧假,若快篩陰性則可提前解除自主健康管理。第八、自3月20日起,確診者遺體不再強制使用雙層屍袋,若有滲漏風險才要使用屍袋,另遺體也無須強制自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逕送火化場火化,不過親友瞻仰遺容時應避免直接碰觸、仍應佩戴口罩。
明起新冠「輕症免隔離」!8症狀快就醫 「防疫鬆綁」懶人包一次看
防疫政策持續鬆綁,明天(20日)開始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通報,改採「0+n自主健康管理」,僅中重症民眾須通報並隔離治療。指揮中心也示警,染疫者雖多數為輕症,但仍有機會發展成中重症,如果快篩陽後出現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明顯漸少、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等8大重症警示症狀,就要迅速就醫。另外,65歲以上、孕婦、產婦(產後6周內)、具慢性病或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是染疫後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切記快篩陽後要迅速就醫並使用口服抗病毒藥。對此,《CTWANT》也整理6大QA懶人包供民眾參考。什麼情況要快篩?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時候。快篩陽後出現什麼症狀要就醫?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指揮中心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雖然多數為輕症,但病程仍有機會發展成中重症,若出現以上8大重症警示症狀請立即就醫。哪些高風險族群染疫後要就醫,吃口服抗病毒藥物?65歲以上孕婦及產婦(產後六周內)慢性病,包括: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炎、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等有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指揮中心表示,以上4族群為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導致併發症的高風險對象,快篩陽性請儘速就醫,以利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開立方式。(指揮中心提供)口服藥怎麼拿?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即使新制上路,醫生只要針對檢驗陽性結果,包括家用快篩、醫用快篩或是PCR陽性,且是65歲以上或是具有重症風險因子,就可以開立公費的口服抗病毒藥物。若想要服用中醫的清冠一號,則由中醫師針對檢驗陽性結果,包括家用快篩、醫用快篩或是PCR陽性,且符合重症風險因子或中醫急迫病勢的民眾,都會持續提供公費清冠一號。兒童染疫後,出現哪些症狀要就醫?指揮中心表示,兒童染疫後重症機會低於成年人,如家中兒童快篩陽性後,出現以下症狀,請家長儘速帶往就醫。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或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解尿若出現以下症狀,立即送醫:抽蓄、肌躍型抽蓄步態不穩意識不佳或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體溫大於41度新冠輕症患者就醫建議流程圖。(指揮中心提供)快篩陽性輕症或無症狀,要做些什麼?指揮中心表示,有症狀時在家中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依照前述建議適時就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請勿從事群聚型的活動,外出時全程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