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房
」 確診 猴痘 護理師 隔離 新冠肺炎醫院爆麻疹群聚傳染!他自越南染病 醫護、清潔工、同機旅客都中鏢
疾管署今(18)日公布新增4名麻疹確定病例,包括3例國內感染及1例境外移入,為先前40多歲中部男性自越南探親境外返台後,就醫時接觸的陪病家屬、護理人員、清潔人員,另有1名同班機旅客也確診,初步研判為同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計5人確診。衛生單位目前已掌握相關接觸者共152人,將持續監測至2025年1月5日。疾管署10日曾公布1例自越南境外移入個案,一名中部40多歲男性11月中旬到越南探親,12月1日返台時出現發燒等症狀,隔日就醫住院治療,5日便出現紅疹,收治於隔離病房。疾管署18日再新增4起麻疹個案,包括3例國內感染及1例境外移入,國內感染者為30多歲男性、30多歲女性和另一名30多歲女性,分別為先前個案就醫接觸陪病家屬、急診就醫接觸護理人員,以及環境清潔人員,3人均是於院內遭傳染;另有1起是同班機旅客,列為境外移入個案。疾管署說明,該名同班機旅客先前已由衛生單位匡列為接觸者進行衛教及追蹤,並於出現疑似症狀後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研判係因搭機過程接觸該名確診個案感染。而這4名新增確診病例發病日介於12月11日至13日,初步研判為同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計5人確診。為此,疾管署與地方政府衛生局於12月17日至該醫院實地訪查,並建議院方加強相關感控措施,包含建立全院員工施打MMR疫苗資料、檢驗抗體陰性者安排補接種MMR疫苗、建立員工自主健康監測機制、停辦年底院內大型活動、辦理院內麻疹感染管制教育訓練等防治作為。另外,疾管署也指出,我國今(2024)年累計19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10例為國內感染病例(含4起群聚),另9例為境外移入病例,其中3例為航空器感染、其餘感染國家分別為越南2例、馬來西亞2例、泰國及柬埔寨各1例;今年國內感染及境外移入病例數高於2020至2023年同期的0~2例,均為5年同期最高。(圖/翻攝自臉書/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民眾非必要應減少前往醫療院所等容易傳播場所,病患及病患家屬進出醫院或人潮密集的公共場所等,應做好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並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疾管署同時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攜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並建議1981年(含)以後出生者,如獲悉前往東南亞國家等流行地區,可經醫師評估接種疫苗後再出國,以降低感染風險;出國時也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及暴露史。
張軒睿傳示愛簡訊...慘遭已讀不回
張軒睿、韓寧主演 《不愛,愛》,昨(12日)在西門町人氣串燒店舉辦1111光棍節宣傳活動。張軒睿劇中角色受嚴厲父親影響,變得不自信,現實中曾捐肝救父的他,談及與父親的關係,自曝示愛被已讀不回。張軒睿、韓寧宣傳新戲《不愛,愛》。(圖/趙文彬攝)張軒睿提到,爸爸比較傳統,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從來不擁抱、不說我愛你,但他發現爸爸會用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和關心,他以前跟爸爸同住時,拍戲到深夜,到家發現爸爸還沒睡,就為了煮一碗熱呼呼的麵給他吃。因為爸爸從不主動說愛,張軒睿捐肝給爸爸時,手術前一晚很緊張,覺得再不表達可能就沒機會,傳了訊息給爸爸說「我很愛你」,結果爸爸已讀不回,他哭笑不得地說:「欸!我開完刀就下床走去加護隔離病房看他耶!」現在他會鼓起勇氣表達自己對爸爸的愛,像是主動抱抱爸爸,要爸爸照顧自己。張軒睿在劇中跟韓寧組CP,有一場英雄救美的戲,令他很難忘,花瓣漫天飄落,結果有片花瓣黏在嘴唇上,糗到只能「呸」掉,因此NG,笑說自己「帥不過三秒」。戲外他跟柯震東經紀人Jessica穩定交往,他說自己是會想成家的人,不過目前還沒有下一步的規劃,「還是想先工作,如果有好消息會告訴大家。」也說自己沒有偶包,不會隱婚,結婚一定會公開。張軒睿說自己未來有成家打算,但目前還沒規劃。(圖/趙文彬攝)《不愛,愛》於11月17日起每週日晚間8點在東森戲劇台連播兩集、鎖定LINE TV每周日晚上10點上架。
燒錢徒勞1/衛福部花19億反擊超級細菌 遭疑醫院回報制度出師未捷
因應世界各國向「超級細菌」宣戰,衛福部明年起將啟動為期5年的「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劃」,總經費19億元,目標是減少成人使用抗生素用量5%,降低超級細菌「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簡稱CRAB)」感染率10%。所謂「超級細菌」在醫學上就是指「抗藥性細菌」,因為現有細菌已經對諸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因此患者感染了超絕細菌後,可能無藥能醫,而非指新發現某種特定細菌。衛福部跟進世界潮流,以防範抗生素濫用、預防抗藥性為起點,欲防堵超級細菌肆虐。但立委葉元之卻踢爆,衛福部疾管署雖建置「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簡稱THAS)」,監控醫院超級細菌感染狀況,但卻僅要求各醫院「自願」通報。換言之,醫院若為了省事,不通報院內感染案例也行。立委葉元之質疑,政府推動對抗超級細菌感染五年計畫,但衛福部卻未強制醫院通報院內感染事件,恐使相關統計數據失真,不利實際控制。(圖/黃耀徵攝)據了解,葉元之質詢院內感染超級細菌的通報機制,就是因為收到民眾陳情,抱怨院方對防範超級細菌掉以輕心,明知加護病房內已有疑似感染病例,卻因沒有負壓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只能用簡易拉簾隔離疑似已感染病患,重症患者家屬只能聽天由命,他懷疑這樣做根本難以避免擴大感染。歷經疑似超級細菌事件的E先生(化名)告訴本刊記者說,今年春節前他的九旬父親呼吸急促,緊急送往台北某大型醫院呼吸加護病房急救,之後院方告知病情趨穩後應可出院,然而接下來家屬卻發現其父連續幾天白晝昏睡、晚上難眠伴隨臆語。院方懷疑可能是院內感染,告知檢驗超級細菌約需一週時間,結果老父病情急轉直下,沒等到檢驗結果就已過世。因為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及醫護人力不足,即使加護病房內出現疑似院內感染超級細菌病例,也難被隔離,加護病房病患感染超級細菌機率升。(圖/報系資料照)E先生後來在離院前意外得知,院方早已「懷疑」他父親感染「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CRKP,若即時投藥後抗生素也許有治癒機會,但因醫院沒有快速檢驗設備,只能等驗結果、不敢貿然換藥;更令他驚訝的是,院方人士私下透露,他父親入院時,因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全滿,而且不只呼吸加護病房中有病患疑似感染CRKP,內科加護病房也有,無法移轉,醫護人員才用隔簾簡單隔離疑似病例,然而加護病房內以重症老人為多,抵抗力通常都不好,感染與否就全憑老天爺決定。此外,若病患死亡後確認感染,為避免醫療糾紛,院方也不會在死亡證明書上登載院內感染,統計失真,衛福部與醫院只能「盡力」控制,讓死者家屬埋怨「制度殺人」。也因此,若真有心控制超級細菌,強制回報、精確統計感染人數,恐怕是衛福部難以逃避的第一步。葉元之所擔憂的不只是19億元的公幣平白浪費,而是國家又浪費了5年的抗菌備戰時間,他以新冠疫情期間傳出院內感染,死亡率高達5成的超級細菌之一的CRKP「碳青黴烯類耐藥肺炎克雷伯菌」為例指出,衛福部統計,111年全國CRKP感染人次是1723人,112年1961人次,113年到9月底止已高達831人次,醫院CRKP感染人數確實逐年增加,每年可能至少有數千病患死於CRKP,然而卻沒有實際死亡案例統計,就是因為醫院採自願通報,感染存在「黑數」。
老翁疫情期間確診「失控狂砍」3護理師致殘!不服判賠913萬 上訴遭高院駁回
2021年5月正值疫情高峰,新北市60多歲洪姓男子因確診新冠肺炎,被送往新北市雙和醫院隔離,不料他卻擅自走出病房,甚至情緒失控持檳榔刀將3名護理師砍成重傷,更導致其中一人右手神經肌腱斷裂,永久傷殘。事後,洪翁被依2宗殺人未遂罪、1宗傷害罪判刑9年4月定讞,還並須賠償3名護理師共913萬餘元。洪翁不服,提起上訴,但高等法院16日已駁回其上訴。事件發生在2021年疫情高峰期,62歲洪翁因新冠肺炎確診,且有全身無力、嗅覺改變等症狀,因此在2021年5月28日被送往雙和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接受治療。然而,洪翁不滿被關起來,時常吵著想要回家,並在5月31日隔離期間闖越門禁,擅自走出病房,遭陳姓、蔡姓女護理師阻止。洪翁回房後心有不甘,竟預藏一把檳榔刀,在另一名施姓女護理師進入病房時朝施女背部、胸部、腹部等處猛刺;蔡姓、陳姓女護理師聽到呼救聲,連忙上前搭救傷者,然而洪翁先是砍傷蔡女的腹部,接著又將陳女砍倒在地,大聲質問「憑什麼把我關在這裡」,並持刀猛刺陳女的會陰處。之後,醫院保全與警察聯手制服洪翁,並將3名傷者送到急診室救治;但其中一名護理師右手神經、肌腱已被砍斷;另外2人則分別受背部穿刺傷導致氣胸、腹部割裂傷,所幸都沒有生命危險。庭訊時,洪翁否認犯行,聲稱自己只是去治療;被告辯護律師則稱,洪翁有大腦神經萎縮情形,且他不記得事發經過,可能影響行為辨識能力,另他曾打電話給女兒訴苦,稱在病房內「看到很多鬼」,希望換病房,顯示當事人有急迫需求才會衝出病房,希望能作為從輕量刑的事由。不過,法官審理後認為,洪翁看見員警後,主動棄刀、要求找律師,可見行兇時沒有失去辨識能力、控制能力,應負完全責任。刑事的部分,洪翁一審時被新北地院依3個殺人未遂罪重判12年6月徒刑,二審時,高等法院改依2個殺人未遂罪、1個傷害罪,判處9年4月徒刑。洪翁上訴,後遭最高法院駁回,全案定讞。除此以外,3名護理師還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新北地院審理後,判洪翁應分別賠償3名護理師230萬元、103萬元、580萬5348元,共913萬5348元。洪翁對此依然不服,提起上訴,二審已在16日被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駁回。
大同醫院經營權易主 衛生局連發2聲明批高醫:評選委員多數青睞長庚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經營權易主,從高醫團隊變成長庚團隊,引發高醫工會反彈。對此,高雄市衛生局今(10日)罕見連發2篇新聞稿,指長庚法人承諾保障市民就醫權益,並提升急重症醫療水準,條件明顯較優於高醫法人,並稱大同醫院從民國99年由高醫開始經營,都未設置「標準負壓隔離病房」。衞生局表示,經評審長庚法人具體承諾為落實照顧長者及弱勢,自114年起針對70歲以上長者就醫「免收門、急診掛號費」;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於門、急診就醫則「全免掛號費及部分負擔」,初步估計相較於目前將因此每年短收4至5千萬營收;長庚法人承諾引進價值億元以上「達文西手術」尖端醫療及團隊,對比於目前更能有效進一步提升醫療質與量,以上在高醫法人均未具體承諾。「長庚醫療法人」承諾於履約期間(122年)逐步完成「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認證,將成為高雄市除4大醫學中心外、第5間重度急救責任醫院,守護在地已進入「超高齡社區」的市民朋友生命。反觀高醫大法人經營大同醫院於99年至112年長達約13年期間急診「無」夜間「兒科急診」、「急性腦中風處置」與「心導管緊急處置」(24小時心導管處置啟動為113.1.1,急診兒科、急性腦中風處置啟動為112.9.1),103年7月至111年8月共8年期間「無產科新生兒生產服務」、109年至112年COVID-19大流行4年期間無設置「標準負壓隔離病房」等問題,均有違市立醫院照顧婦幼弱勢及急重症緊急醫療之宗旨,以上長庚法人均有具體承諾。經查市立大同醫院自99年委託高醫大經營起即無設置「標準負壓隔離病房」,另外衛生局表示於109年至112年COVID-19大流行4年期間,大同醫院竟無負壓病房,嚴重影響患者收治能力,直至112年6月在衛生局強力要求之下趕工設置7間,嚴重違反市立醫院核心價值與合約遭受衛生局處分。衛生局強調,市立醫院之功能不同於財團法人醫院,最重要任務並非追求營益率,而是公衛醫療政策與醫療平權的落實,在持續促進醫療品質的前提下,降低患者負擔、提升所有醫護薪資待遇。在評選項目中「急救責任醫院」、「特色醫療服務」、「公衛政策推廣」、「照顧高齡與弱勢」等評選項目,長庚法人均獲得多數委員的支持與肯定。衛生局強調市立大同醫院及同仁均為高雄市民重要的醫療資產,依法依規締約後,亦將嚴格要求監督所有市立醫院落實各項公衛醫療任務,包括各項指標需依規定履約,並且監督核實增加員工薪資福利待遇能被重視與保障。有關高醫質疑長庚因為對70歲以上長者免掛號費而獲大同醫院經營權,衛生局回應,長庚獲多數評選委員青睞,尤其長庚承諾每年固定提撥4千萬元於「公衛專戶」,並提出「健康餘命躍昇計畫」,照顧社區長輩及弱勢。對於高醫批評「70歲以上長者免收門急診掛號費,低收入戶與身心障礙者全免掛號費及部分負擔,恐影響醫療分級機制」,衛生局表示,照顧弱勢及身心障礙者,是市立醫院的責任,長輩因為慢性病常跑醫院,掛號費對他們是沉重的負擔,長庚每年將為此多支付5000萬元。衛生局指出,COVID-19期間清空病房做「專責病房」,是所有醫院常態,譬如市立民生醫院作為指定應變醫院,曾歷經兩次全院清空收治為數最多的感染者,彰顯市立醫院防疫的重責大任。而市立大同醫院從民國99年由高醫經營起,都未設置「標準負壓隔離病房」,對空氣或飛沫傳染病如開放性結核病、禽流感等感染者,收治能力不足,也讓醫護人員暴露於風險中。衛生局提到,長庚法人為亞洲唯三、台灣唯一的達文西手術示範教學中心,評選過程更承諾會將相關軟硬體及團隊導入未來經營的市立大同醫院。衛生局補充,在高醫與市府優先議約權利階段,高醫法人僅提出維持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的水準,與在地超高齡社區目前的需求落差太大。反觀長庚則在評選時,提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的承諾。高醫優先議約時主張,未來大同醫院維持23個科別,長庚則一口氣要將23科增加到36科。衛生局強調,高醫法人在優先議約階段,其所提出之經營條件,明顯低於同屬高醫體系的市立小港醫院許多,因此未獲評選委員支持。
新冠、流感齊發威 疾管署:7月迎雙高峰
新冠、流感雙雙再發威。本土新冠連續5周上升,上周暴增817例中重症新冠病例;流感則是時隔7年,再度出現「夏季流感」,上周新增10例死亡個案,重回流行期。疾管署預估,7月中旬時,新冠、流感兩疫情將進入雙高峰。新冠疫情升溫太快,疾管署原評估9月邁入高峰,卻提早7月報到。上周重症病例,較前一周增幅3成,另新增40例死亡病例。重症則出現2名1歲男嬰,其中較嚴重者,因併發腦炎,發病5天就插管住進加護病房迄今搶救中。流感上周新增77例重症、10例死亡個案。流感今年4月時才脫離流行期,疾管署統計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占比,發現又超過流行閾值,重回流行期,國內上一次出現這樣「夏季流感」,是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疾管署昨日公布一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個案,8歲高雄男童於6月14日經流感快篩為確診A流陽性,醫師立即開立流感抗病毒藥物,但15日因意識改變、急診就醫,同日轉診至加護病房,仍在17日不幸死亡。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進入暑假後,因校園群聚減少,研判新冠疫情會趨緩或是持平,不過仍有國旅等人流,預估7月中會進入高峰,流行趨勢會上下震盪維持高原期,直到9月才會下降,兩疫情高峰可能都會落在7月,屆時可能出現雙高峰。由於呼吸道疾病大爆發,病人幾乎擠爆各醫療院所,昨天衛福部健保署「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顯示,台大醫院急診室上午候床人數一度接近百人。由於病患擠爆急診室,台大重啟「控床」機制,恢復在疫情期間的統一調度各科別負壓隔離病房的做法,「該住院的住院、該隔離的隔離」。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表示,由於台大病房本來就很擠,為了讓病房更有效運用,上周二醫院決定,因應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患者增加,將單人病房、負壓病房回歸感染管制中心改由院級統一調度管理,不再交由各科控制彈性使用,恢復疫情期間的感控機制,病人確診,就送到單人房或負壓病房隔離。小兒科醫師林應然表示,「今年夏天真的很忙」,流感、新冠病人都很多,上周一個早上,光是流感病患,可說是「篩5個,5個都中」,有診所一天就看了300多名病患,建議民眾盡速接種XBB疫苗,仍可有效預防目前的主流病毒株。
第6波新冠來襲…急診室百人等病床 台大醫院宣布:恢復疫情時管控措施
新冠肺炎近期有升溫的跡象,上周新增817例本土以及40例死亡病例,全台醫院和醫療院所都明顯發現病患增加。台大醫院證實,近期除了住院人數爆滿,急診設置的新冠觀察區也多額滿,自上周二開始已恢復、強化感控措施。新冠疫情進入第6波Omicron疫情,疾管署疫情監測顯示,國內6月第2周新增623例本土確定病例,較上周暴增近9成,最近一周則新增817例確定病例,病患持續增加。根據衛福部健保署「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即時訊息」,台大醫院急診室今(25日)上午候床人數一度接近百人。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宜君證實,院內自上周二開始,因應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患者增加,考量疫情升溫,將單人病房、負壓病房回歸感染管制中心改由院級調度管理,不再交由各科控制,恢復疫情期間的感控機制,病人確診,就送到單人房或負壓病房隔離。陳宜君指出,台大病房本來就很擠,為了讓病房更有效運用,先前需要住院病人床位不夠時,可以使用負壓隔離病房,台大醫院負壓隔離室分散於各科別病房區域,平時由各科分別管理,僅在必要時刻交回院級處理統一調度,近期因新冠病人增加,故恢復院級控管。
越南發現首宗人類感染H9N2禽流感 WHO發布緊急警告
世界衛生組織(WHO)證實,越南有名來自前江省的男性,染上罕見且危險的甲型H9N2禽流感病毒,目前該患者正在隔離病房接受治療,與該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均健康。該例是越南首宗人類感染甲型H9N2禽流感的案例,WHO則認為該案對一般人群的風險較低,但已對此發布了緊急警告。據外媒報導,據胡志明市衛生部門通報,患者於3月16日下午被送往醫院,診斷發現患有嚴重病毒性肺炎,且還伴隨酒精性肝纖維化和敗血症,21日男子因肺部嚴重感染、充滿組織液,而被轉入加護病房,並於4月1日,確認該男子感染了甲型H9N2流感病毒,目前該患者正在隔離病房接受治療,而與該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均健康。對此,前江省衛生當局將繼續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特別是有關患者的旅遊史和接觸史,以限制社區傳播的風險,此外,部門也正在監測參與病人照護的醫護人員健康狀況。事實上,自1988年以來,中國就已記錄到人類感染H9N2病毒,迄今為止,全球已記錄到135例人類病例,但甲型H9N2流感主要從家禽傳染給人類,迄今沒有人傳人的證據。此疾病的症狀與其他類流感疾病相似,例如發燒和咳嗽,在記錄的病例中,大多數有輕度至中度症狀,然而,有2人死亡,其都患有潛在疾病且免疫系統較弱。雖然H9N2被認為是動物和家禽中的一種輕微疾病,但無論是什麼病毒,人們都應該保持謹慎。經常接觸、飼養、屠宰家禽等高危險族群應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家禽分泌物進入口鼻。當地衛生部指出,目前正值換季,有利於禽流感疾病的發展。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僅3成存活逾5年」 半數骨髓移殖後復發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在我國2021年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排行中排名第十名,是一種高致命性、低存活率的血癌,發病初期症狀不典型,但病程發展卻非常快速,短短數週就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其好發於兒童患者,但相較於癌童有高達85%以上的治癒率,成人患者因治療難度較高,復發風險高達7成。「成人患者想要穩定控制疾病的關鍵之一就在於異體幹細胞移植(俗稱骨髓移殖),但移植後若發生復發,五年存活率可能只剩下7%,五十歲以上的患者更是驟減至3%」。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今日已有多種藥物可讓患者在無經濟負擔的狀況下使用,舉例而言,異體幹細胞移植前,可先使用免疫治療藥物殲滅癌細胞,達到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也就是『把癌細胞殲滅到連先進的精密儀器都檢測不到』,提升移植的預後成效、延長存活與疾病控制時間;倘若不幸復發,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選擇,醫療團隊仍可為患者搶時間救命。」「我平日身體狀況良好,每天爬山、登高600階,但去年卻突然變得容易疲倦、氣喘吁吁,且腰部、腹部的不適感越來越嚴重,爾後輾轉到了現任職於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醫師蘇柏旭的門診,經血液及骨髓檢查後確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且帶有高惡性度的費城染色體突變。當時完全沒有料想到,看似老化、疲勞的症狀,竟然是急性血癌引起,甚至在完成化療後不到半年,就被醫師告知復發,需要接續進行更高強度的化療以及異體幹細胞移植」。六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友黃女士憶起罹癌期間的心路歷程分享:「考量到自己復發風險較高;且身邊親友的幹細胞都不適合捐贈,每一次的移植都要碰運氣、花時間等待善心人士的捐贈與配對,所以我接受了蘇醫師的建議,在移植前先透過藥物,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很開心在完成全部治療,並在隔離病房長居兩個月後,我成功在今年農曆年前出院了,終於能夠與一路陪伴我的媳婦、兒子,一起在家中團圓過好年。」「每年台灣約有300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新發個案,兒童發病率高於成人。然而,成人無論是否具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突變,其治療難度都相對較大、容易發生復發。患者發病後,淋巴系統與骨髓會製造出過量且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多而無用的淋巴細胞會壓迫正常血球、淋巴細胞的生成空間,進而衝擊身體機能」。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暨臺大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黃泰中說明:「發病後的惡化速度可能非常快速,曾有一臨床個案,明明幾天前才做完健康檢查確認血球指標正常,沒想到就診時卻已有發病跡象!」提醒民眾,若莫名出現一週以上的蒼白無力、感染發燒、瘀青、出血不止、骨骼疼痛或是淋巴結腫脹等症狀,務必及時到醫療院所進行血液與骨髓檢查,以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黃泰中秘書長接續說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絕非不治之症,目前治療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為誘導期,以高劑量化療為主,並視基因突變與否加入標靶藥物,把癌細胞殲滅至5%以下、達成完全緩解為目標;第二階段為鞏固期,以殺死剩餘的癌細胞為目標;第三階段則是藉由低劑量藥物避免復發。屬於高風險復發、難治或復發型的患者,則建議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較有機會長期穩定控制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多數患者在第一線治療後就可以達到完全緩解,但有半數可能在三年內發生復發。因此,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中,治療目標不僅僅是達到傳統的完全緩解,更建議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以降低復發風險、延長存活時間。「只要有費城染色體等基因變異就建議異體幹細胞移植,此外,若是發生復發、或是屬於高風險族群,也有移植的必要性!」,林口長庚血液科主任郭明宗說明:「儘管異體幹細胞移植很重要,但是對於醫師、患者而言,都是一個充滿挑戰且長期的『大工程』。移植前,要先透過高劑量化療殲滅癌細胞,才可接續植入異體幹細胞;植入後,也需住進隔離病房避免感染。為了不讓辛苦白費,醫師往往會在移植前盡可能的協助患者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爭取更長的存活時間、更穩定的疾病控制。郭明宗主任指出,今日已有多種治療方式,且健保有條件的給付相關療程,有機會在不同疾病階段,幫助各種需求的患者,盡可能地爭取更穩定的控制疾病、降低復發風險。舉例而言,在進行異體幹細胞移植前,除了高劑量的化療以外,也可以在藉由免疫治療藥物,爭取較高的機率達成微量殘留病灶陰性的目標,有望提升移植後的成效。若仍治療反應不佳或是發生復發,也無須過於恐慌,臨床上除了化學治療之外,已有許多不同藥品可以接續使用。鼓勵患者,若在療程期間有任何疑慮或想法,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切莫因為恐懼而放棄治療。
小薰完美詮釋護理師縮影 葛蕾助胡宇威走出混沌重拾信心
大愛劇《打怪任務》上週播出的第五集主題是「怪物」,一開場黃瀞怡(小薰)面對失智的阿媽確診患者,得配合演出、安撫阿媽的心,儘管她才剛束手無策目送一位確診患者離世,心情已盪到谷底,還是硬撐著,直到走出病房獨處的瞬間,情緒才開始崩解,脫下防護衣時已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淚水,這是疫情當時護理師的縮影。李杏在劇中遇到一對確診的父子,兒子不擅於照顧父親與言詞表達,面對兒子的輕率與言語挑釁,他說:「我是護理師,不是你請的看護。」滿懷的委屈與挫折只能一言以蔽之,還好在無數的臨床訓練與經驗累積沉穩、對護理的初衷與承諾,培養出他專業的自信與從容,足以應對各種不同的狀況。李杏在劇中遇到患者的輕率與言語挑釁。(圖/大愛電視)林子熙的患者是一個吸毒犯,輕挑的口吻、無所不用其極的想逃出隔離病房,她冷靜、不被輕易挑動情緒的回應。還有一家三口確診,媽媽插管、爸爸在臺中檢疫所,女兒還不滿五歲,是確診重症。胡宇威(右)在劇中因為葛蕾(左)的一席話走出混沌、不再懷疑自己,對感染管制重拾信心。(圖/大愛電視)胡宇威飾演的兒科醫師在疫情來襲時,站在感染管制的角度上,究竟是要堅持理性的醫病,還是接受感性的醫心,不斷在兩者之間來回游移。飾演院長的温昇豪給胡宇威上了一堂寫實的「醫學素養課」,葛蕾的一席話也讓胡宇威走出混沌、不再懷疑自己,對感染管制重拾信心,懂得醫病更能醫心。《打怪任務》沒有退路,在後疫情時代帶觀眾回到戰疫時最暖心的戰場,看見前線醫護戰士是如何成為全民後盾,再從護理師處理各種挑戰製造反轉,同時也向觀眾拋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如何面對人事物的心態才是最大的怪物。
今年首例!北部30多歲男確診麻疹 「傳染性高」目前已監測199人
疾病管制署(以下稱疾管署)今(19)日公布今年國內首例麻疹本土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2月12日發燒,次日因發燒未退至醫院急診,返家後持續發燒並伴隨咳嗽、喉嚨痛等症狀,2月15日因發燒且出現紅疹,再次至醫院急診後,經通報檢驗確診,當日即安排入住隔離病房,目前續於隔離病房住院中。因個案於暴露期間無出國史,故研判為今年首例國內感染病例,可能感染來源調查中。衛生單位已立即展開各項調查與防治工作,將持續追蹤接觸者健康情形、調查個案於醫院就醫及其他公共場所之接觸者,並積極進行相關防治工作。疾管署表示,目前掌握接觸者為同住家人4人、非同住家人2人、就醫接觸者193人,共計199人,最晚監測至3月4日。另個案可傳染期間有公共場所活動史,提醒曾於2月11日下午2點至3點半於藏壽司竹北文興店出入的民眾,請自主健康管理18天(至2月29日),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疑似症狀,請儘速與衛生單位聯繫,由其安排戴口罩就醫並告知接觸史,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說明,我國自2020年迄今,累計共4例麻疹病例,年齡為20至30多歲,2例為本土病例,2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為泰國及土耳其各1例),最近一例本土病例為2022年9月確診。依據WHO監測資料顯示,全球麻疹疫情於去(2023)年明顯上升,多數病例發生於葉門、印度和衣索比亞。此外,歐洲區報告逾5.8萬例,為前年之62倍;東地中海區報告近8.9萬例病例,為前年之1.6倍;東南亞區報告近8.5萬例,為前年之1.7倍;西太平洋區報告逾5千例,為前年之3.7倍,整體疫情以歐洲區增幅最為嚴峻,且以不滿5歲的孩童最為嚴重(佔報告病例約40%)。歐洲區署評估,麻疹疫情暴增主要是因為疫苗接種覆蓋率下降所致,預估疫情將持續至今年,並影響所有年齡層的民眾。疾管署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民眾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疾管署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民眾出國期間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並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行為,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
砍傷雙和醫院3護理師!確診翁辯「病房很多鬼」 賠償金額出爐
一名62歲的洪姓老翁2021年5月確診新冠肺炎,隨後被送往新北市雙和醫院隔離,不料他卻擅自走出病房,甚至持水果刀砍傷3名護理師,導致其中一人右手神經、肌腱斷裂,遭法院依殺人未遂等罪判處9年4月徒刑定讞。民事部分,新北地院9日審結,判處洪男應賠償3名護理師共913萬餘元;可上訴。本案發生在2021年5月31日,患有新冠肺炎的洪男上午自行走出負壓病房,遭蔡姓、陳姓和施姓護理師制止後,突然情緒失控,隨即拿起手中水果刀,先朝施姓被害人的背部和腹部猛刺;蔡姓、陳姓護理師聽到呼救聲,連忙上前扶起傷者,竟也遭到洪男揮砍,且對方當時還不斷叫囂「憑什麼把我關在這裡?」醫院保全和警察獲報後,立即上前制止洪男,並將3名傷者送到急診室救治;其中一名護理師傷勢最重,右手神經、肌腱都被砍斷;另外2人分別是背部穿刺傷導致氣胸、腹部割裂傷,所幸都沒有生命危險。消息曝光後,各界紛紛譴責暴力行為,新北市長侯友宜也相當不捨,直言「希望能夠加重刑期」。庭訊時,洪男否認犯罪,聲稱自己只是去治療;被告辯護律師則稱,洪男有大腦神經萎縮情形,且他不記得事發經過,可能影響行為辨識能力,另他曾打電話給女兒訴苦,稱在病房內「看到很多鬼」,希望換病房,顯示當事人有急迫需求才會衝出病房,希望能作為從輕量刑的事由。不過,被害人委任律師指出,洪男當時意識清楚,攻擊護理師後還揚言「不要被有一天被我遇到、我會把你們都打死」、「等我自己解開後我要把妳們和警察都弄死」、「留她們一條命已經很好了!」等語,代表他對自身行為仍有意識。案經審理,洪男遭法院依殺人未遂等罪判處9年4月徒刑定讞。民事部分,新北地院審酌,被告若對於傳染病隔離政策不滿,或欲脫離隔離病房,其採取持刀威嚇行為即可達到目的,不應以類似偷襲方式持刀砍殺原告等人,判處洪男應分別賠償3名護理師230萬元、103萬元、580萬5348元;全案可上訴。
疫情期間狂砍雙和醫院3護理師 洪姓男子重判9年4月定讞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衛福部雙和醫院3名護理師慘遭確診病患洪姓男子持刀瘋狂砍傷,引發社會震撼。受傷護理師曾向前來急救的同事表示:「別告訴我家人,他們會擔心」,許多民眾聞言,既心疼又憤慨。一審新北地院依3個殺人未遂罪重判洪男12年6月徒刑,二審時,高等法院改依2個殺人未遂罪、1個傷害罪,判處9年4月徒刑,上訴後,遭最高法院駁回,全案定讞。判決指出,62歲洪男因新冠肺炎確診,2021年5月28日入住雙和醫院負壓病房,卻在5月31日隔離期間擅自走出病房,遭陳姓、蔡姓女護理師阻止,洪男後來詢問施姓女護理師如何離開病房,經阻止後心生不滿,以預藏身後的檳榔刀,連續刺擊施女背部、胸部、腹部、腰部、腳部等處,施女倒下後仍瘋狂攻擊。護理師陳女、蔡女聽見施女高喊救命聲,到場組阻止時,洪男轉向、改持刀猛刺蔡女上腹部,刺擊陳女胸部害她負傷倒地後,仍持續刺擊,使陳女右手掌受嚴重減損機能之重傷。高院認為,洪男瘋狂攻擊施女背部、胸部等處,施女倒下後仍持續攻擊,持刀攻擊陳女胸部後,仍對倒地陳女腹部刺擊,導致她右手機能嚴重減損,因此觸犯兩個殺人未遂罪,至於持刺擊蔡女上腹部,則屬於傷害罪,此點與一審認定不同。高院合議庭痛批洪男攻擊3位護理師要害部位,導致一人右手機能受損,行凶過程手段凶暴殘忍。法院考量案發時疫情嚴峻,醫護人員冒染疫風險照顧確診病患,被告卻僅因護理師阻止他離去隔離病房,就持刀瘋狂砍殺,造成被害人身體及精神嚴重傷害。因此判處9年4月有期徒刑,上訴後被最高法院駁回。
從SARS到新冠疫情…被貼標籤像「在傷口上撒鹽」 和平醫護難走出陰霾
2003年4月,和平醫院出現SARS群聚,院方召回所有人員,採封院隔離措施;2021年5月,國內爆發新冠本土疫情,和平醫院出現2例感染源不明者,數十名醫護被送往防疫旅館隔離。從SARS到新冠肺炎,和平醫院都肩負重擔,但最令醫護感到壓力卻是被貼上「感染症專責醫院」的標籤,就像在傷口撒鹽般,難以忘懷。「20年了,情緒還是無法撫平!」經歷SARS封院的時任和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廖賜寶說,當時他和護理師太太被隔離在院內,8個月大孩子委家人照顧;某天孩子突然發燒,沒有醫院願收「和平醫護的小孩」,最後是靠人情拜託,孩子才能住院。其實,SARS剛結束時,民眾聽到和平醫院就怕,2、3年才恢復往常的病患量。不少和平醫護離職,甚至不再踏入公家醫院,小兒科一度只剩2人,廖賜寶就是其一。誰能料到,18年後和平醫院又遇上新冠疫情。和平醫院急診科護理師吳承恩回想,某天凌晨,茶室從業人員檢出陽性,原以為照SOP處理就能安然度過,沒想到隔天一早湧入大量欲採檢民眾,幾乎癱瘓急診室,院方緊急關閉急診,將所有非新冠病患轉出。但包括吳承恩在內的10多名急診醫護,因曾接觸確診者被集中隔離,人力少了一半;另方面,為消化中正、萬華區居民的採檢需求,剩下的人力拚命輪班,有人忙到凌晨在行軍床上睡2、3小時就起床再繼續,後來急診整整停了2個月,資深護理師說:「執業10幾年沒遇過這種情形」。吳承恩說,經歷過SARS的資深護理人員較知道如何調適心情,但也有人從此留下陰影,像創傷後症候群,工作時難掩情緒、躲起來偷哭。「一位學姊後來感染重症,住到負壓隔離病房,血氧一直拉不起來,狀況很糟……,連遺書都寫好了。」吳承恩說,身為第一線醫護,還是忍不住擔心:會不會哪天輪到我?和平醫院經歷這一切,有誰認真想到他們?
婦忍脖子痛1年半「以為疫苗副作用」 就醫竟患甲狀腺癌
67歲的阿香姐(45年次),於民國110年,脖子開始腫痛,當初以為是注射疫苗所致,沒有太多理會,腫痛持續了1年半,她才開始積極就醫。經外院兩次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無法得到明確診斷;之後來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之後,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並接受全甲狀腺切除術,今年1月底入住同位素碘-131輻射隔離病房治療。阿香姐日前已康復出院,只須定期回診追蹤治療。女性第四大癌症 好發30~45歲根據109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台灣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 )名列國人第7大癌症,是女性第四大癌症,每10萬名女性中就有3,715人患有甲狀腺癌。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廖唐毅表示,甲狀腺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用來分泌甲狀腺素,並掌管全身的新陳代謝,影響血壓、心跳、體溫及體重的變化。當甲狀腺的正常細胞變成異常細胞,並失控不停生長時,就會引發甲狀腺癌,好發於30~45之年齡層。昔曾罹二癌、曾開4大刀 家人提醒勿輕忽阿香姐說,110年打第二劑新冠疫苗,脖子就開始腫痛,一開始以為是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一直忍痛1年半。直到一次與妹妹聊天,她提醒「阿香姐過去15年內,曾罹患2種癌症、開過4大刀及5次住院治療紀錄」,不可能是疫苗引起腫痛,應積極就醫尋出病灶。預後良好但易復發 需多樣化治療核子醫學科主任莊紫翎表示,甲狀腺癌雖然預後良好,但容易復發而需要多樣化的治療。在治療上以帶有輻射線的碘-131來破壞手術難以完全清除之殘餘微小甲狀腺癌及甲狀腺組織,事後補充口服甲狀腺素維持代謝功能,如此可降低死亡率。廖唐毅醫師補充,9成的甲狀腺癌為分化良好的甲狀腺乳突癌或濾泡細胞癌,手術摘除病灶後,再針對癌細胞殘餘或轉移之虞的患者,接受碘-131治療及追蹤,平均10年存活率可達將近9成。
身障者爭取「活得像人」! 玉姐VS社會局求法院讓她自由
獨居低收入的重度肌肉萎縮障礙者「玉姐(化名)」,因全身無力,平時舉手投足、生活大小事都需要有人力協助,才能自立生活於社區,但目前政府的居家照顧及個人助理制度,僅核定換算每個月約210小時的生活人力協助,不但無法讓她有尊嚴活下去,更不足以處理吃喝拉撒睡等基本生理需求,玉姐被迫關在家中20餘年。對此,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2021年起協助玉姐,透過法律扶助基金會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國家給予玉姐足夠的個人助理服務,協助她自立生活。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天上午召開言詞辯論庭,玉姐透過視訊與法官對話,希望爭取足夠的照護人力及時數。她盼望政府能提供足夠資源,讓他能好好吃飯、自由生活。本案2021年8月由知名人權律師翁國彥律師協助提告,北高行歷經1年半審理,終於決定今年3月16日上午10點半宣判。這件案子是台灣第一起涉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19條,身心障礙者在社區自立生活權利的行政訴訟案件。許多身障朋友齊聚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挺身支持玉姐提告新北市社會局、爭取足夠照顧時數。(圖/黃威彬攝)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委任律師認為,政府財政負擔沉重、補助資源有限,不是每個地方政府都能有足夠財力滿足所有身心障礙者需求,如果提供24小時的照顧,就不是當初社會局訂立自立生活服務計畫的目的。玉姐委任的翁國彥律師指出,玉姐的情況需要每天24小時照顧,政府機關目前的協助不符她的實際需求,導致生活水準低於一般國民。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指出,玉姐的遭遇對全民來說是重大的威脅,也是政府漠視已久的問題,這絕對不是玉姐或少數人的困境,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另外,近年適逢新冠疫情襲捲全球,玉姐因無人協助生活起居而無法施打疫苗,爾後染疫入住隔離病房,歷經14天的劫難出院返家,多了許多後遺症但仍無人力照料其生活,只能透過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等公民團體協助和自力救濟,短暫解決問題,但今後玉姐自立生活的人力需求仍無著落,需要司法機關和政府部門正視並解決問題。
醫師有危險1/男稱「看到鬼」砍斷護理師手筋 精神鑑定僅能領200元
2021年5月,雙和醫院傳出一名洪姓男子在負壓隔離病房中持水果刀砍殺3名護理師,其中1人右手手筋被砍斷。事後洪男自稱因「加護病房症候群」而「看到鬼」才會犯案,還要求進行司法精神鑑定。護理師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國內外確實都有過當事人為了博得媒體關注而砍殺醫護人員事件,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在面臨類似狀況時只能隨機應變、聽天由命。衛福部嘉南分院成癮既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指出,司法精神鑑定在進行過程中,有3大部分需進行評估,包括就審能力、責任能力與就刑能力,其中最為大眾所關注的就是責任能力,主要須釐清當事人在案發當下是否有因病情而導致認知能力受損。類似的狀況不僅僅發生在病房中,李俊宏指出,只要是重大刑事案件,司法精神鑑定的精神科醫師除了得面對病患因為治療病況有隨時暴起攻擊的狀況,還得注意病情以外的因素,如患者想脫逃,或是因遭判刑度較重,正常申訴管道無法滿足其要求時,就會將鑑定醫師作為攻擊對象,試圖博得媒體關注。儘管院方配置有保全人員,也有和警方建立連線,或有法警戒護,但在診間內通常只有醫護人員和被鑑定人,若遇到暴力攻擊事件,直接承擔暴力風險的對象仍是醫護,但進行司法精神鑑定的精神科醫師卻被歸類為低風險人員,不但無法領取風險加給,還得到65歲才能退休,讓他無奈自嘲「到時候如果遇到要怎麼跑」。雙和醫院負壓隔離病房發生護理師遭確診病患持刀砍傷事件,醫院警衛特別加強人員管制。(圖/報系資料照)在台灣要想成為司法精神鑑定醫師雖然是自願的,但需有7年以上鑑定經驗或修過相關學分,經「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甄審通過後才能取得鑑定資格。據了解,台灣目前具有資格擔任司法精神鑑定人的精神科醫師僅有84人,但實務上真的有接受委託執行者應再少於此一數目。李俊宏忍不住感嘆,司法精神鑑定人的甄審如此嚴格,但這種專業在醫院來看卻是「賠錢」貨,因為做一次精神鑑定,健保僅給付344點,換算下來約200多元,若和心理諮商費用得花上3000至5000元不等相比,根本是天壤之別。面對高風險環境仍願意投身這樣領域,李俊宏指出,最大的主因是能看著當事人在改善病況後回歸正常生活,彌補自己當時所犯下的錯誤,並避免類似狀況再發生。但如今在沒有任何法律可以保障司法精神鑑定人員的人身安全情況下,醫護人員想要自保還得靠經驗,如鑑定時不打領帶、隨身物品越少越好,以防意外狀況發生,希望政府未來能加強對醫護團隊的人身保護,並補貼保全人員的津貼。在雙和醫院砍殺醫護人員事件中,洪男當時是因確診新冠肺炎而遭隔離在負壓病房中,他趁醫護人員準備進入隔離病房送餐之際站到病房外,因而立即遭到制止,要求他回到房內。洪男當下也同意回房,不料卻又再次走出病房詢問「出口在哪裡?」,護理師說「阿伯,你不能離開病房」則讓洪男瞬間拿出事先預藏好的水果刀朝醫護人員猛刺。洪男在雙和醫院持刀砍傷3名護理師,新北地院合議庭認為,洪男犯案當下精神無異常,判其12年6月徒刑。(圖/報系資料照)當保全與警方先後趕到場時,洪男竟還向警方表示,自己持刀是為了「要吃水果」,更不斷高喊,「自己有權請律師」、「叫記者來」,更不斷抱怨「我每天戴口罩在家睡覺為什麼會得」。法院針對洪男的精神狀態進行司法鑑定,從報告中發現洪男過往並無精神疾病史,儘管其在事發前一天有打電話向女兒表示,自己整晚沒睡、「醫院裡都是鬼」、「茶水有味道」等語,其事後確實也有出現急性譫妄症等症狀,但在案發當下應仍屬於譫妄症的「清醒期」,這點從洪男事先預藏水果刀、在護理師假意同意帶洪男離開診間,洪男當下便停止攻擊,更在警方到場後不斷表示自己有權可以請律師等情形發現,因而不採信洪男的辯詞,一審重判洪男有期徒刑12年半。
工研院攜中國附醫打造醫院機器人 市場規模7年上看7,000億元
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國附醫)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醫院機器人(hospital robots)服務;以手術端、服務端兩路並進的方式,分階段提供智慧手術、物流、感染管制清潔等解決方案,未來還將擴大應用於2025年底啟用的「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帶動台灣醫療與資通訊兩大優勢產業邁向新藍海。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將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頂尖醫院機器人(hospital robots)服務。圖左至右為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品質部副院長孫瑞昇、鐿鈦科技集團總裁林寳彰、達明機器人處長夏紹基。(圖/工研院提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指出,新冠疫情爆發三年來,全球醫療型態發生巨大衝擊與變化,醫院隔離措施需求快速增加,但照護病人的品質不能減少,還需確保醫護人員的工作安全;此外,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即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智能醫療加入長期照護迫在眉睫,成為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周德陽院長強調,中國附醫佈局智慧醫療領域,近來多項創新智慧醫療成果在全球醫界展現佳績;今年再宣布聯手工研院,增加導入業界機器人的智能服務,在醫院急診處,可隨時隨地進行快速、確實的消毒清掃,並啟動智動化補充衛材,減少人力點班的時間成本;在護理部門方面,手術所需包盤、包布及沖洗傷口藥水需求量極大,每日約250-270趟次,導致人員轉送搬運過程易造成職業傷害,透過智能機器人協助運送手術器械,不僅能減少護理人員的職業傷害,還能有效追蹤管制物品流向。此外,工研院的醫院機器人,還能24小時在手術室與負壓病房等場域進行徹底清潔消毒,減輕醫院人力負荷,提升感染控制品質。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中國附醫成為工研院在「醫院機器人領域」第一家簽署MOU的醫院合作夥伴。這次工研院預計將整合國內科技大廠的技術量能,例如:醫材製造商鐿鈦科技(4163)子公司「瑞鈦醫材」、廣明光電(6188)旗下子公司「達明機器人」,透過生醫、機械、光電等跨領域技術整合,逐步累積智動化應用成果。根據市調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於2022年底最新報告指出,全球醫療機器人(medical robotics)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成長至逾新台幣7,00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15.8%。工研院與中國附醫將分階段合作,逐漸擴大智能醫院應用範疇:第一年在服務方面,將應用自主移動機器人於急診與護理部門,針對手術室、急診室、隔離病房等區域,提供物流、感染管制清潔、醫療行政效率等精準解決方案;在手術方面則選定骨科、神經外科合作,輔助醫師更精準掌握病灶位置。第二階段陸續應用其他智能科技於中國附醫各部門,第三階段再擴大應用於2025年啟用的「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打造高規格AI智慧醫院與長照智能服務。
後疫情時代淪免洗筷 醫護嘆:防疫津貼沒入帳
疫情剛爆發時,台灣醫療人力吃緊,而政府祭出醫護人員照顧確診者,可領防疫津貼1萬元的政策。但近日有醫護說,「需要時,千感謝萬感謝護理人員,支票開好開滿,後疫情時代,我們依然是免洗筷。」原PO近日在臉書社群《靠北護理師》發文說,她所說的防疫津貼,是醫院有照顧到確診者一班1萬元的獎金,她原本希望跨年放完煙火後能拿到獎金,實現財富自由,「現在只奢求過年放鞭炮時,能獎金入帳,財富自由,需要時,千感謝萬感謝護理人員,支票開好開滿,後疫情時代,我們依然是免洗筷。」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洗腎室都沒有領到啊」、「防疫津貼好像有些是院方拿了但確沒有實質上給基層,有些院方挪作他用基層也不知是不是可能」、「從期待變等待,等,再等,都想飆髒話了」。也有護理師說「有領到一班1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有些人有領到有些人沒領到,那應該不會是發錢源頭(衛福部)的問題。過太久沒有領到的人,可以查詢看看醫院統一報出去的名冊是不是有遺漏沒有申報出去的部分,導致衛福部根本不知道要發這筆津貼給你,自己的權益自己想辦法爭取,在這邊說真的無法解決問題。」據了解,津貼發放對象為在設有負壓隔離病房、普通隔離病房或加護病房、專責病房,以及設有急診部門負壓隔離病室或單人病室之醫院等的醫護人員,護理師每班可拿1萬元。
蔣萬安陣營批北市府8年無法解決長照床位 陳智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日前提出增加台北市聯醫系統500張長期照護床位的長照政策,遭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批「幹話、草包」。蔣萬安團隊提出數據並批柯文哲8年找不出解方。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今(20)日對此表示,蔣萬安陣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提出長照政見未能貼合聯醫組織現況及台北高齡長者對於「居家照護」之迫切需求。蔣萬安團隊最高顧問、前北市副市長邱文祥今天在臉書發文批評,柯文哲身為台北市的大家長8年,找不出方法解決長照困境。而台北市聯合醫院由衛福部批准的可用床位數是2975床,目前是開了2100床,以聯醫現況的占床率80% 來計算:2975-2100= 875,2100 x 20%=420,875+420=1295床,數字一目了然,顯示出北市聯醫可有1295床的擴床空間。陳智菡對此回應,截止今年10月,65歲以上人口已達50萬9615人,占20.67%人口,邁入超高齡社會門檻。而為了因應台北市人口急速老化,北市已成立府級「住宿式長照機構專案小組」,負責整合北市府相關局處,盤點市有閒置房地、校園餘裕空間,並擴增長照型據點,而不是將長者集中在醫院,如此才能更符合市民想望,也進一步達到在地、安心老化之目標。像是近幾年北市興建社宅時,就在低樓層規畫大量空間,大幅增加長照量能。陳智菡接著指出,邱文祥所提出之「簡單算數題」,指聯合醫院使用床數僅使用衛福部核定的八成,恐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目前聯合醫院部分床數空間為了因應「公衛任務」及「老化社會需求」,已轉為呼吸照護病房RCW、負壓隔離病房等特殊床位,另外也有開設民眾所需產後護理之家、護理之家等,為了提供民眾優質照護品質,每年更需排定50到100床輪流整修,床位與人力都已相當緊繃。因此蔣萬安提出之長照政見顯然未能貼合聯醫組織現況以及台北高齡長者對於「居家照護」之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