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下降
」 減肥 癌症 體重 醫師 糖尿病女太空人暴瘦慘況曝!她出任務8天變8個月 瘦成皮包骨嚇壞NASA
女太空人在外太空居然「瘦到皮包骨」,如今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醫師要設法幫她增重,今年6月,兩名美國太空人威爾莫爾(Barry Wilmore)、威廉絲(Sunita Williams)原先僅在國際太空站(ISS)出任務8天,不過因為技術問題未能返回地球,兩人預計滯留到明年2月。不過在國際太空站(ISS)待了超過5個月的威廉絲面臨暴瘦問題,引發外界擔憂。威廉絲體重下降,瘦成皮包骨,引發外界擔憂。(圖/翻攝自X)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從最新發布的照片顯示,59 歲的威廉絲顯得異常憔悴,除了臉頰凹陷,身材也明顯相當瘦弱,據稱這張照片攝於9月9日,照片中的威廉絲憔悴程度驚人,嚇壞不少員工,一名參與威廉絲相關任務的NASA員工說,「看到這張照片,我倒抽好大一口氣」。根據 NASA 消息人士說法,擁有印度血統的威廉絲在開始任務時體重約為140磅(約63.5公斤),這名消息人士表示,威廉絲的最照片也令大家非常擔心,「她的體重掉了很多,瘦到只剩皮包骨。當務之急是幫助她遏止體重減輕問題,希望她的體重能夠增加」。威廉絲體重下降,瘦成皮包骨,引發外界擔憂。(圖/翻攝自X)據了解,威爾和威廉絲6月6日時搭乘美國波音「星際客機」(Starliner自佛州升空,據悉兩人在出發前都有接受體檢,但當初他們只打算在太空中停留8天,由於波音星際客機出了問題無法返回地球,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太空事業SpaceX願意派遣「乘龍號」(Dragon Crew)太空船到ISS接人,但必須等到明年2月。兩名太空人原本8天的任務變成8個月,如何維持健康成了首要任務,截至8日為止,兩人已滯留155天,據NASA的說法,受到新陳代謝變化的影響,太空人每天攝取熱量是在地球的2倍,「他們每天要攝取3500到4000卡的熱量,方能維持體重。熱量攝取不足,體重就會開始下降」,除了熱量,太空人也必須每天運動2小時以上,以便在零重力環境維持肌肉量與骨密度,但這麼一來會消耗更多熱量,而威廉絲似乎是無法在國際太空站維持身體狀況,才會如此暴瘦。另外,NASA的研究也顯示,太空旅行對女性的生理會帶來影響,據2023年的研究指出,女太空人肌肉流失速度高於男性太空人,NASA的醫師大約在1個月前開始幫助威廉絲增重,針對威廉絲的狀況,NASA也發布聲明,強調並未過度擔心她的體重問題,「國際太空站所有美國太空人均接受例行醫療評估,由專業醫師監護,身體狀況良好」。威廉絲體重下降,瘦成皮包骨,引發外界擔憂。(圖/翻攝自X)
婦吃辣減重!晚餐狂嗑麻辣鍋 2個月瘦8公斤「血壓飆高」下肢水腫
一名60歲婦人擔心肥胖引起健康問題,下定決心減重並調整飲食習慣,成功在2個月內減下8公斤。奇怪的是,醫生發現婦人雖然體重下降,血壓卻比過去更高,還合併下肢水腫,經詢問得知對方在網路上看到「吃辣有助減重」等資訊,加上近日天氣轉涼,所以經常把麻辣鍋當晚餐,導致鈉攝取過量,血壓也跟著爆表。《ETtoday新聞雲》報導,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透露,該位患者本身有高血壓問題,BMI為34,屬於中度肥胖,她擔心健康出狀況,決定尋求專業幫助。醫師建議婦人先減重,並調整飲食習慣,遵循「水、肉、菜、飯、果」的進食順序,同時增加運動量,以改善血壓、血糖、三酸甘油脂等問題。奇怪的是,患者按照醫生建議,成功在2個月內減重8公斤,血壓卻不斷上升,甚至高達160/90毫米汞柱(mmHg)。陳威龍表示,原來婦人看到網路資訊稱「吃辣有助減重」,加上近日天氣開始轉涼,便常常把麻辣鍋當晚餐吃,導致鈉攝取過量,血壓也跟著飆高。醫師提醒,辣椒素確實能促進代謝,但「吃辣」與「吃麻辣鍋」完全是兩回事,因麻辣鍋湯底含有大量油脂和調味料,鈉含量更是驚人,吃太多會增加心血管負擔,進而引發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等疾病。陳威龍強調,冬天是吃鍋旺季,建議民眾盡量選擇蔬菜湯底及優質蛋白質、原型食物,避開火鍋料等加工食品。
她「忽略1警訊」再求診已是胃癌第4期!醫嘆:當時有聽話也許能避免悲劇
2023十大癌症死亡人數中,胃癌位在第8名,死亡率為10.0(每十萬人口),共奪走2327人性命,其中有高達80~90%是由胃幽門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就透露,曾有一名40歲出頭的女子,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胃幽門桿菌感染,當時建議她服用2周抗生素以清除胃幽門桿菌,但對方自覺胃沒有不適而忽略,再次求診時已是胃癌第4期,這使他不禁感嘆「如果她當時有聽我的話……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悲劇的發生?」劉博仁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該名女子2年前曾因患有自體免疫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就診,當時已用到生物製劑,係針對發炎因子來抑制免疫發炎的藥物,「不過也有報告指出,使用這類藥物,可能會增加感染、結核菌感染或是少數腫瘤案例的發生」。劉博仁說,當年檢查發現她體重偏輕,且有胃幽門桿菌感染,是為國際癌症研究署列的一級致癌物,便建議她可以考慮以2周抗生素清除幽門桿菌,「我擔心她免疫力低下後,會導致胃部病變……可是後來她就沒回診了」。劉博仁表示,女子此次回診,帶來的病理報告及腹部斷層光碟顯示,她已經是胃癌第4期,對方才坦言,雖然當時醫生建議將胃幽門桿菌先清除,是因擔心使用生物製劑會讓免疫力變差,「可是我當時胃也沒有不舒服,所以也就不當一回事。可是1個月前,我因為食慾不佳,體重下降,後來做了胃鏡,醫師告訴我得了胃癌,電腦斷層檢查出來居然已經是第4期,現在只有化療……我當初怎麼沒有聽你的建議先把這該死的幽門桿菌殺掉」。對此,劉博仁無奈道,眼前面對一位當初曾提醒要注意的患者,居然一語成真,免疫失衡加上身上帶的細菌導致胃癌,而且一發現就很嚴重,「如果她當時有聽我的話清除胃幽門桿菌,或是更謹慎使用免疫生物製劑,或是持續以營養醫學調理免疫力,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悲劇的發生?」
為了減肥!她暗網交易吃下「絛蟲卵膠囊」開始頭痛、健忘 還拉出「長條褐色蟲體」
國外一名21歲女子為了減肥,便在暗網購買了「絛蟲卵」膠囊,起初她食用後,體重確實明顯下降,卻也出現胃痛和脹氣等症狀,而在某天如廁完,她突然感覺「有東西在拍打屁股」,仔細一看才發現,馬桶裡浮著一些長條形的褐色蟲體。後來,她的下巴長出腫塊,伴隨著持續性的頭痛,趕緊至醫院檢查後,才知道是寄生蟲感染。根據外媒《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腫瘤科醫師伯納德(Dr. Bernard Hsu)在YouTube頻道「Chubbyemu」說到,近期他在節目中分享了一個「吃蟲減肥」的案例,這名21歲的女子因無法藉由飲食和運動達到減重的目標,決定在網路上購買含「絛蟲卵」的膠囊。伯納德接著表示,女子吃下膠囊後,體重確實開始減輕,雖然偶爾會有胃痙攣的問題,但她選擇暫時忍受。某天晚上,她去上廁所時,她覺得「有東西在拍打屁股」,回頭一看,竟看見馬桶裡漂浮著一些長條形的褐色蟲體。伯納德說,女子一開始以為,這是「脂肪塊離開身體」的證據,但在幾周過後,她的下巴長出腫塊、身體狀況愈來愈差,還出現劇烈的頭痛症狀,她只好掛急診求醫。經過初步檢查,醫生僅給予她控制腫脹的藥物,女子也被送了回家。然而,自女子開始食用「絛蟲卵」以來,已經1年過去,她的精神逐漸衰弱,更會在中午突然醒來時,記不起過去幾小時內發生的任何事情,因此她選擇再次就醫。醫生仔細檢查後才發現,她的大腦、舌頭和肝臟都出現病變,並檢驗出寄生蟲感染女子向醫生承認自己食用了「絛蟲卵」後,醫生分析,她感染了「牛肉絛蟲」(Taenia saginata)和「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其中「豬肉絛蟲」會在血液中產卵,寄生到大腦和其他身體組織裡,讓她的下巴出現腫塊。伯納德指出,這種病症被稱為「囊蟲病」(cysticercosis),感染者可能會因蟲卵導致視力改變、記憶喪失、認知功能下降等等。幸運的是,該女子住院3周過後,接受驅蟲藥物治療,並服用類固醇控制減低大腦發炎症狀,最後順利康復出院。報導指出,這種食用絛蟲卵的減肥方法,最早能追溯到維多利亞時期(1830年代至1900年代),由於這種蟲會吸取宿主的營養,因此導致宿主體重下降,但這種蟲會在人體腸道內繁殖,最長甚至能長到9公尺。對此,伯納德呼籲,「對於一個身體健全的人來說,通過飲食和鍛煉來減肥,在身體上是可行的,而且這比讓『額外的有機體』故意生活在你體內的風險要小得多」。
病因相反卻可能同時出現! 「食道弛緩不能症+胃食道逆流」怎麼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賁門」是胃跟食道的交接處,若賁門過度鬆弛、沒辦法緊縮,就會導致現代人常見的疾病「胃食道逆流(GERD)」;相反的,若賁門括約肌過度緊縮、沒辦法張開,就會造成「食道弛緩不能症(Achalasia)」。不過,這兩個完全相反、互相衝突的疾病卻有可能同時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中西醫整合針灸門診楊龍駿醫師分享,自己在診間曾碰過2、3位這樣的患者,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情況其實很少見,對西醫來說這樣的情況幾乎是沒辦法治療,只能兩者取其一,不過針灸可以同時改善這兩個問題。胃食道逆流又食道弛緩不能症 一般只能取其一治療胃食道逆流可能會造成胸口灼熱、喉嚨有異物感等,楊龍駿醫師表示,不論西醫或中醫,治療主要都以藥物為主,如果藥物效果不好,西醫還有手術治療,像尼氏胃底摺疊手術、熱射頻手術等,不過成功率都不高而且有很多副作用。而食道弛緩不能症則是賁門括約肌過度緊縮,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進入胃部,回堵在食道、喉嚨,造成嘔吐、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甚至連水都喝不下,更會讓體重快速下降。楊龍駿醫師提到,食道弛緩不能症治療通常以手術為主,透過氣球擴張術撐開賁門,或經由內視鏡手術將賁門肌肉切開等。由於食道弛緩不能症無法進食、體重下降會引發更多的健康問題,因此楊龍駿醫師表示,當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同時存在時,西醫可能會以食道弛緩不能症為主治療,但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完整,還會有很多後遺症,像氣球擴張術可能會造成食道破裂,而手術切開賁門肌肉則有可能破壞神經,導致賁門無法收縮,造成永久性胃食道逆流。雖然,食道弛緩不能症也能經由肉毒桿菌注射,讓緊縮的賁門肌肉放鬆,使食物能進入胃裡,但楊龍駿醫師表示,肉毒桿菌效果短暫,當藥效過了以後,症狀又會開始出現。針灸具雙向療效調節神經傳導 不動刀就能同時改善不過,針灸可以不動刀就同時改善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問題,楊龍駿醫師指出,賁門的開關主要是由神經傳導反射控制,透過針灸刺激能讓神經傳導慢慢恢復,當神經傳導功能正常,賁門就能恢復正常運作,而且針灸有雙向療效,當身體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加強它的功能,也能將功能過度的部分抑制下來,適合用於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患者。可是楊龍駿醫師提到,傳統針灸效果沒那麼好,中脘穴、足三里等一般常用的穴位實際上都只能調理而已,或許會有輕微改善效果,但是無法完全根治,所以治療會以頭皮針、耳針為主,去刺激內臟反射區,讓神經穩定並加強賁門的功能,通常患者治療4、5次後就會有明顯改善。最近楊龍駿醫師就透過針灸治療了一位60歲的男性患者,這名患者白天沒辦法吃東西,吃一兩口就吐出來,甚至也沒辦法喝水,短短2個月體重就掉了14公斤,但到了晚上的時候卻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只要躺下來胃酸就逆流,讓他沒辦法好好睡覺,經過醫院檢查確認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雖然醫院有給予治療處置,但這名患者都覺得沒有效果,因此求診於楊龍駿醫師。楊龍駿醫師表示,這名患者經過第二次針灸治療後,慢慢就能開始進食,一個療程後已經恢復9成,除了還有點胃酸逆流、吃東西覺得有些卡卡的之外,都能正常飲食、吞嚥,體重也漸漸恢復了。楊龍駿醫師建議,經過檢查確定同時有胃食道逆流、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患者,第一時間先不要急著開刀,因為開刀的後遺症是不可逆的,造成的破壞有時很難去彌補,手術是不得已的下下策,目前針灸也有很高的治療成功率,民眾可以多方了解再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汪建民病逝/不是感冒!肺腺癌7大警訊要當心 死亡率最高!免疫治療是救命解方
藝人汪建民去年11月檢查出肺腺癌4期,癌細胞從右肺擴散至頸椎、腦內,他的妹妹今(8)日午間證實,汪建民已在昨(7)日晚間逝世,享年56歲。肺癌連續19年居國內死亡人數第一名,資料顯示,每5位癌症死者中就有1名肺癌患者,不只如此,肺癌也超越大腸癌、肺癌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不只癮君子,更多生活健康的人也罹患肺腺癌,甚至誤以為是感冒而延誤治療。65歲的黃女士愛運動、生活也規律,沒想到8年前竟確診肺腺癌第三期,她以為只是感冒咳嗽,沒想到卻是癌症,確診當天就立即決定動手術,接著再進行化療,2年後以為已經沒事時,卻又發現復發,而且已經轉移到腦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表示,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與確診時的期別有關,由於多數患者確診都是晚期,由110年癌登觀察,首次治療為手術者僅佔4成左右,可見大多患者發現時已是無法手術的病況。隨著肺癌備受重視,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從3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這也是台灣首度於肺癌領域獲得健保給付。黃女士接受抗血管新生合併口服EGFR雙標靶治療至今已近5年,目前病況良好。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表示,高風險族群如吸菸、二手菸、家族史應定期檢查,如果出現肺癌常見症狀如久咳不癒、呼吸急促,如果發生持續2周以上咳嗽且未見好轉、咳血、呼吸急促、持續胸悶胸痛、聲音沙啞、莫名的體重下降與食慾不振等症狀,若有以上7大警訊便要有所警惕,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國內想要實現「晚期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倍增」,首先要擴大免疫藥物的給付和應用。健保署去年12月將肺鱗癌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醫界呼籲應將給付擴及患者更廣大的肺腺癌,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受訪表示,肺癌免疫藥物費用高昂,是否擴大給付還有待相關評估,和廠商議價也持續進行,他透露「應該很快會有好消息」。
知名藝人罹患食道癌! 耳鼻喉科醫師呼籲:「2個習慣」快戒掉
知名藝人驚傳罹患食道癌,並自曝有愛喝熱湯及睡前飲酒的習慣。醫師表示,喝熱湯易使咽喉的黏膜產生損傷,飲酒則易刺激食道黏膜,兩種習慣都會增加癌症風險,建議民眾要少喝太燙的湯並戒酒,才能維持咽喉與食道的健康。下咽癌與食道癌致病因相似 都與黏膜長期受損有關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黃聖凱醫師表示,臨床上耳鼻喉科醫師,常診斷出下咽癌的患者,但是患者之後出現食道癌的機率亦高,反之亦然。黃聖凱解釋,由於解剖位置相近,兩者也有相似的致癌因素:長期飲用烈酒、抽菸、喜歡吃燙的食物等。而下咽癌和食道癌的發病機制,都涉及黏膜的長期慢性損傷與炎症,這些會導致細胞異常增生和基因突變,進而引發癌變。早期症狀不明顯 常誤認為食道逆流延誤黃金治療期黃聖凱醫師強調,由於早期食道癌與下咽癌,根本沒有什麼症狀,頂多會覺得胸口些微灼熱、吞嚥不適,大部分會被當作胃食道逆流而忽略,也常因此延誤就醫時機,往往等到癌症進一步侵犯食道深層組織,或是下咽腫瘤壓迫呼吸道,導致吞嚥困難體重下降,才被診斷。這時候發現再治療,就非常辛苦了。戒除不良習慣 為保護咽喉與食道健康的根本之道在飲酒的習慣上,不少人都有在睡前喝烈酒的習慣,黃聖凱醫師提醒,雖然酒的確能幫助入睡,但是缺點更多,首先是影響睡眠質量,再者是飲酒易使胃食道逆流,增加癌變風險。此外,酒精會放鬆上呼吸道肌肉,增加打鼾和睡眠呼吸暫停風險,提高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機率;而宿醉也會影響隔日精神狀態,讓早晨容易感覺疲倦、頭昏腦脹,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來說,也會增加酒精依賴的機率,造成身心健康的危機,因此他呼籲還是戒除睡前飲酒的習慣,才能維持咽喉與食道的健康。
40歲男半年減重17公斤 有望逆轉糖尿病!醫曝關鍵4招
近來有越來越多民眾從健檢中發現血糖異常,特色都是年紀輕輕、糖化血色素過高且有體重超標的問題,時常還伴隨如血脂、血壓等數值異常,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代謝內分泌科范綱志主任提醒,這類患者若能從體重控制下手,通常三高數值都能明顯改善、還有機會逆轉糖尿病。一位40歲出頭的科技新貴,體重110公斤,BMI(身體質量指數)已經超過30 Kg/m2 且糖化血色素高達9%,高出正常值5.6%許多,確診為糖胖症。經過醫病互相討論,患者除了開始積極改變生活型態、飲食管理、使用健保給付之降糖藥物,還搭配兼具體重下降以及血糖控制的自費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等4個方法。在這過程中,患者也主動進行血糖監控,短期配戴連續葡萄糖監測管理血糖,積極調整飲食及生活型態,經過約半年後,體重降幅高達近17公斤,血糖值隨之下降,趨近正常值,病人狀況穩定後,降糖藥物逐漸遞減,目前已經過了9個月後仍維持良好之血糖管理。范綱志主任補充,「這類患者需要積極提供個人化的精準糖尿病衛教並搭配合適藥物介入治療,由於他年紀輕,剛確診不久,若能針對體重有效控制,就能改善血糖、甚至逆轉疾病。」根據研究顯示,糖胖症患者減重5%可以改善血糖與共病、體重減輕10%可以減少藥量、減輕15%更有機會逆轉糖尿病,不再用藥。范綱志主任進一步說明,針對糖胖症患者,會以第一線標準藥物二甲雙胍類(Metformin) 再依照患者需要減輕體重的幅度或是否有其他共病管理的需求來選擇藥物,例如口服與針劑的腸泌素(GLP-1)或口服排糖藥(SGLT-2)。醫院內實施醫病共享決策,透過衛教說明,針對患者的治療目標與期待、用藥方便性等不同面向與患者討論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但若只依賴藥物的效果,卻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段時間之後仍可能會復胖或是血糖失控!」范綱志主任說明,除藥物外,臨床上也會運用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科技輔助患者,讓患者即時了解各類食物、進食份量或運動對於自身血糖的影響。「很多糖胖症患者都是長年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所致,在透過自費藥物減重後,為了小心翼翼維持瘦身、降糖後的好效果,許多患者願意自費配戴一段時間的連續葡萄糖監測,透過即時的血糖監測了解自身進食的時間、量、食物的種類對血糖的影響。」就有患者發現早餐食用過多的燕麥飲,讓他血糖超過目標值,也有患者發現晚餐後血糖數值較易上升,開始注意晚餐澱粉份量並搭配運動幫助血糖回穩。范綱志主任提醒,糖胖症為糖尿病合併肥胖症,比起單純的糖尿病患者,有肥胖問題的患者胰島素阻抗性更高,血糖更難控制,風險也不只單一面向,心血管、腎臟、神經併發症風險都比未過重之糖尿病患者還要高,更會提升死亡的風險,不可不慎。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診斷出「皮革胃」通常已晚期 醫曝「3大症狀」:年輕女性居多
胃若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持續了一陣子,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指出,「皮革胃」往往容易忽略,通常診斷出來都已經是癌症晚期,最常出現的症狀是「食慾減少」、「吃了就吐」、「體重下降」。詹宜學在粉專《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表示,皮革胃是胃癌的一種,屬於「浸潤性胃癌」,會從黏膜下層橫向生長,進而蔓延至肌肉層,而一般的胃癌屬於黏膜病變生成的癌症,胃鏡檢查,能發現黏膜的變化、異常,若是「皮革胃」,胃鏡只能檢查到黏膜,往往容易忽略。詹宜學指出,但是有經驗的內視鏡醫生就會發現,在胃鏡檢查當下,胃壁顯得格外「硬」,在充氣的時候,胃無法撐開,胃容量相當小,這類病人,最常出現的症狀是「食慾減少」、「吃了就吐」、「體重下降」,臨床上,這一類的病人常常發生在約莫30-40歲的年輕人、女性居多,通常診斷出「皮革胃」都已經是癌症晚期,無法接受手術治療。詹宜學說,如果自己明顯感受到長達好一陣子的胃不舒服時,通常會請其他醫師幫他做清醒不麻醉的胃鏡檢查,「這樣剛好可以體會一下我的病人被我做胃鏡的當下是什麼感覺?並且去想如何幫病人降低不適感。」詹宜學直言,不過現在已經有很多方式可以將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減輕到最低,無論是有經驗的醫師、最新的檢查儀器、或是無痛麻醉的藥物等等,都可以讓病人在最舒適、安全的狀況下做完檢查,這樣才能讓內視鏡醫師清楚、徹底的做最完整、有效率的檢查。
婦人吃藥嚴重胃痛竟「胰臟癌第三期」 醫驚曝:這就是恐怖地方
一名60歲婦人因為確診吃了止痛退燒藥,卻突然出現嚴重胃痛,就醫發現胰臟竟然有腫瘤,最後確診第三期胰臟癌。對此,醫師也說,胰臟癌沒有明顯症狀,建議定期接受篩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相宏在臉書發文,「一位60歲的家庭主婦平常沒有任何症狀,沒有胃痛,沒有體重下降,沒有菸酒,沒有家族史,沒有糖尿病,最近因為確診COVID後吃了些止痛退燒藥後,突然間胃很痛,是那種痛到無法忍受的疼痛,不管去吐過上了廁所吃了胃藥都沒有比較舒服。」林相宏說,病患掛了急診,一抽血發現是急性胰臟炎,她沒有膽結石也不酗酒等,「做了磁振造影MRI,發現原來是胰臟裡面有一顆3公分的腫瘤阻塞了胰臟,引發了急性胰臟炎,胰臟腫瘤指數CA199也上升了10倍之多(367U/Ml)而且腫瘤已經侵犯大血管和淋巴。」林相宏指出,患者得第三期胰臟癌,要先化療再看能不能手術,「其實胰臟癌很少會引起肚子劇烈的疼痛,這個病患在引起急性胰臟炎前,就算腫瘤已經第三期了,平常還是沒有任何症狀,這就是胰臟癌恐怖的地方。」林相宏說,「到了有症狀往往是無法手術的第三第四期,還是建議年長者每1-2年,定期接受胰臟癌篩檢。」
地震後家中貓狗驚嚇過度!恐造成憂鬱症 出現「4情況」盡快就醫
住在16樓高樓層的小型犬「太郎」,原本生性活潑,平時經常跟在主人身邊。自403花蓮大地震後,太郎開始經常躲在被窩裡不肯出來,4月中一場4級大地震讓高樓層搖晃非常劇烈,造成太郎慌張奔逃時不慎將小櫃子撞倒,導致腿部壓傷,飼主黃小姐立即將太郎送往動物醫院。毛孩驚嚇過度 造成憂鬱、心理創傷獸醫師林煜淳發現,太郎除了身體傷口,還出現相當明顯的憂鬱症狀,包括食慾不振、與人互動的頻率大幅降低,甚至經常躲在角落裡顫抖,顯見地震對太郎心理造成創傷。所幸在醫院積極治療下,太郎的腿傷已逐步痊癒,針對憂鬱症的部分,也教導飼主黃小姐,下班後有空就陪太郎玩最喜歡的丟球遊戲,吸引他走出角落,以耐心陪玩改善地震帶來的心理壓力。貓咪比狗更敏感 出現4大症狀快就醫地震過後,飼主若發現毛孩出現個性異常,應多加留意。以貓咪來說,先天個性比狗更加敏感,對地震驚嚇反應較為強烈,心裡累積壓力容易造成下列症狀,應立即求診,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1.排尿問題:頻繁進出貓砂、尿不出來2.皮膚問題:異常舔毛、大範圍脫毛3.口腔問題:食慾不振、牙齦紅腫4.嚴重疾病:厭食、發燒、體重下降、腹瀉、眼睛紅腫流淚、鼻塞打噴嚏等,亦有可能是因壓力而誘發皰疹病毒、傳染性腹膜炎等。此外,失明、失聰、年長或患老年癡呆症的毛孩,飼主需特別留意居住環境擺設動線,避免地震時物品掉下,造成二次傷害。神經敏感的狗,如博美、蝴蝶犬,可能在地震後變得更敏感,飼主需多關心情緒,多加陪伴。震後多觀察寵物舉動 平時這樣做有助紓壓由於寵物無法直接表達自身感受,飼主難以及時察覺其健康狀況,往往等到心理壓力影響到生理時才發現問題。林煜淳提醒,地震後建議飼主應多觀察陪伴容易緊張的寵物,減輕精神壓力。如果懷疑是身體機能影響,建議進行檢查。此外,平時可注意寵物營養,避免因身體內部機能造成的憂鬱症。
「整形皇后」驚傳大腸癌三期!中晚期竟0症狀 醫勸3類人直接做腸鏡
女星顧婕出道超過20年,有「整形皇后」之稱,近來驚傳罹患直腸癌3期,最近就要住院開刀。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透露,老人家很喜歡把糞便潛血當作痔瘡出血,鴕鳥心態逃避檢查,然而糞便潛血陽性有20分之1的機會大腸癌,甚至有5成機率會演變為大腸癌風險的腺瘤性息肉,尤其3類人要注意。林相宏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老人家很喜歡把糞便潛血當作痔瘡出血,鴕鳥心態逃避檢查,很多都是子女硬是把爸媽拖來檢查,常常診間外的畫面就是爸媽一直碎念「沒事幹嘛叫我來檢查害我清腸餓的半死」,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糞便潛血陽性有20分之1的機會是大腸癌,且有5成機率演變為有大腸癌風險的腺瘤性息肉。醫師表示,「這一天一次來了兩個糞便潛血陽性的60歲長輩,而且很不幸的,兩位大腸鏡的結果都是大腸癌。一位早期,大腸鏡直接腫瘤切除根治;一位已經中晚期,需要轉介進一步開刀。不過兩位都沒有任何症狀,就算已經中晚期,也頂多說肚子偶而脹脹的,排便依舊很規律」,如果要到大家熟知的排便習慣改變,腫瘤都已大到阻塞腸道。醫師表示,早晚期大腸癌常常沒有症狀。(圖/翻攝自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臉書)林相宏指出,如果糞便潛血陽性,最後在3個月內即早做大腸鏡檢查,且有3分之1的早期大腸癌,糞便重驗一次會顯示正常,所以絕對不要鴕鳥心態逃避大腸鏡;醫師提到,糞便潛血檢查和大腸鏡,都可以下降大腸癌的死亡率,如果就國家公共衛生觀點,糞便潛血是C值比較高的選擇;若就準確度而言,大腸鏡是比較好的選擇。林相宏提醒,家族有大腸癌、過往有3顆以上腺瘤型息肉或是>1公分的息肉,以及已經有先關症狀如體重下降、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出血等,最好直接做大腸鏡檢查。
出生2個月體重0變化 女嬰檢查竟變男兒身…醫:罕病中的罕病
出生2個月的女兒竟變男兒身。中國大陸河南省婦幼保健院「鄭大三附院」,日前收治一名2個月大但體重與剛出生時一樣的女嬰,未料醫師檢查後發現女嬰其實是男兒身,還罹患罕病中的罕病,驚駭嬰兒父母。據《鄭州晚報》報導,鄭大三附院小兒科遺傳代謝與內分泌主任王偉,收治時雖確認女嬰「外觀沒有男性生殖器」,但有皮膚黏膜特別黑、瘦小、嚴重營養不良、脫水、嗜睡、精神不佳,以及體重自出生後幾乎沒增加等症狀,立即安排全面檢查。報告顯示體重僅2.85公斤的女嬰罹患罕見疾病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CAH),該病除會造成患者出現高血鉀、低血鈉外,患者一出生就會有生命危險,以及「女性可能發生生殖器變異」。後續染色體、超音波檢查也顯示,女嬰擁有正常男性染色體、睪丸1個在腹股溝內,另個在腹腔內。王偉指出,嬰兒實際罹患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CAH)中的罕見類型先天性類脂質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LAH),這個又稱為StAR缺陷症的疾病既是罕病中的罕病,更可能奪走嬰兒性命。王偉表示,遺傳諮詢、新生兒篩檢是預防此類疾病的關鍵,若未事前檢測但發現嬰兒有拒食、昏睡、嘔吐、腹瀉、脫水、體重下降等症狀,必須盡速就醫避免危及性命。
肺癌演錯了2/確診多為晚期「能手術竟只占4成」 醫示警:7大警訊要當心
超越大腸癌,肺癌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同時年增加案例數與死亡率也最高,成為國人頭號健康殺手,醫師表示,關鍵在於患者確診多是晚期,資料顯示竟只有4成患者能動手術,顯示癌細胞已經轉移,呼籲民眾若是出現感冒症狀,且持續2周以上咳嗽、呼吸急促、持續胸悶胸痛等7大警訊,就要趕緊就醫檢查。現年65歲的黃女士一直是健康寶寶,不僅愛運動、也生活規律,退休後過著養生愜意的日子,沒想到8年前竟確診肺腺癌第三期。「我以為只是感冒咳嗽,沒想到卻是癌症,確診當天就立即決定動手術,接著再進行化療,2年後以為已經沒事時,卻又發現復發,而且已經轉移到腦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表示,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與確診時的期別有關,由110年癌登觀察,首次治療為手術者僅佔4成左右,可見大多患者發現時已是無法手術的病況。「台灣最常罹患的肺腺癌,本來就很容易產生腦轉移,根據文獻約有2~3成患者在初診斷便有腦轉移現象,而5~6成患者在治療過程癌細胞也會擴散至腦部,導致預後不佳。」陳育民說。黃女士(左)一確診就是肺腺癌三期,接受抗血管新生合併口服EGFR雙標靶治療後,目前病況穩定,經常與老公到處遊玩。(圖/黃女士提供)要針對轉移至腦部的癌細胞進行治療,首先要面臨的難關便是「血腦屏障」。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表示,血腦屏障是大腦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可阻擋微生物或是化學物質對腦部造成傷害,但此機制在腦轉移發生時,卻會令藥物無法順利進入腦部,此時抗血管新生藥物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王金洲說,「抗血管新生藥物可使血管正常化,當血管結構恢復較正常時,可改善轉移造成的腦水腫症狀,降低腦中累積的水分與腦壓,也就能透過血管內外的壓力差,將藥物帶到腫瘤部位。」再者,當腫瘤的血管新生受到控制時,也會改善腫瘤周邊環境,讓合併使用的藥物,如化療、標靶藥物等,更容易發揮作用。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廖唯昱醫師說,抗血管新生藥物若同時合併不同機轉的標靶藥物,雙管齊下就更有機會讓病情受到控制,如合併EGFR(上皮生長因子受體)口服標靶藥物,根據一項日本臨床實驗,這樣的雙標靶組合可延緩病況惡化時間達1年5個月。雖然效果顯著,但這樣的雙標靶藥物過去需自費,整個療程藥費可能破百萬元,如今隨著肺癌備受重視,從3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這也是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問世以來,在台灣首度於肺癌領域獲得健保給付。黃女士接受抗血管新生合併口服EGFR雙標靶治療至今已近5年,目前病況良好,每天都到處趴趴走。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表示,高風險族群如吸菸、二手菸、家族史應定期檢查,如果出現肺癌常見症狀如久咳不癒、呼吸急促,如果發生持續2周以上咳嗽且未見好轉、咳血、呼吸急促、持續胸悶胸痛、聲音沙啞、莫名的體重下降與食慾不振等症狀,便要有所警惕,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年輕人罹癌率上升! 重症醫曝「10大警訊」:持久的疲勞感也中
英國凱特王妃的病情公開後,引發了一場關於癌症的廣泛討論,特別是關注50歲以下年輕人,為何癌症發病率顯著上升。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曾發文指出,確實「年輕就罹癌的人變多了」,這恐與抽菸、喝酒、喝含糖飲料、環境汙染、腸道菌群問題、肥胖以及熬夜等因素有關。如今他又列出罹癌的「10大警訊」幫助大家提早發現病情,同時也提醒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降低罹癌的有效方法。黃軒今(25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在凱特王妃病情公開後,英國專家們開始探討,為何近年來50歲以下的罹癌患者數有如此明顯的增加,尤其是那些通常只發生於高齡者身上的癌症類型。接著他也引述發表於《自然評估臨床腫瘤學》(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發現,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比起1970年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在50歲前罹癌」,這意味著年輕人要比前幾代人更易受癌症拖累。針對年輕人該如何提早發現自己罹癌?黃軒也列出「10大罹癌的警訊症狀」:無痛的腫塊或腫脹:若發現身體某部位出現異常腫塊,且隨著時間逐漸變大,就需警惕。持續發燒或咳嗽:雖然這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但若發燒持續不退,特別是夜間出汗,這可能是血癌或淋巴系統癌症的跡象。而超過3週的咳嗽,建議就醫檢查才較安心,尤其是咳嗽時常伴有血絲時更應注意。排便習慣的變化:包括便秘、腹瀉或發現糞便中有血或顏色變黑、呈現灰白或紅色。排尿異常困難:如頻繁需要小便、尿急或排尿疼痛,甚至尿越來越少。無故的出血:包括陰道出血、排便或排尿時出血,或咳嗽出血。不明的體重下降:如果在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的情況下,體重突然下降超過5公斤,這可能是早期癌症的跡象。持久的疲勞感:當感到持續性地極度疲勞,已影響日常生活,則應該提高警覺。尤其是休息後仍感到疲憊,可能是癌症早期的跡象。皮膚變化:新出現的痣或原有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的變化都不容忽視,都可能是皮膚癌的警訊。持續性的疼痛:如果有持續的疼痛而找不到原因,需要進一步檢查。尤其是疼痛的位置和強度逐漸增強,一直找不出其他原因,應當警惕可能是癌症。消化系統問題:如長期胃灼熱、消化不良或嚴重腹瀉、食慾越來越差、越吃越瘦,都可能是癌症提早的表現。黃軒也在文末指出,這些症狀,可能並非癌症所致,但若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有惡化的趨勢,「我們都是建議及早就醫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對身體的任何變化保持警覺,有助於早期發現並處理健康問題,從而增加治療成功的可能性。記住,預防勝於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以及減少接觸已知的致癌物質等等,這些都是降低年輕人罹患癌症風險的有效方法。」
誤認頭暈是工作壓力大 中年男「血糖超標15倍」險喪命
一位中年男性日前常抱怨身體不適,包括頭暈、口渴、體重下降,原以為是工作壓力造成的現象而不以為意,不料這個月初昏迷被家人送至急診,發現血糖竟高達1500,是正常值約15倍!主治醫師彰濱秀傳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蕭立偉醫師表示,「這名患者嚴重脫水急性腎衰竭還合併酮酸中毒,被發病危通知,在加護病房連續注射胰島素後迅速將血糖控制下來,才脫離險境。」許多看似常見的症狀其實都有可能是血糖高導致的結果,博新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許惠春醫師解釋,「診所時常遇到病人是因為一些不具特異性的症狀來求診,例如口渴、泡泡尿、傷口癒合慢、皮膚搔癢、性功能障礙、反覆感染或感冒長時間沒好等等,經檢查才發現是高血糖所導致。」他也提醒,患者若只針對症狀處理,但血糖高卻不控制,可能只是治標不治本,長期血糖高會導致血管、神經甚至心腎等器官病變等問題。許惠春醫師解釋,糖尿病患者血液糖分高,身體如同「蜜餞」泡在高濃度糖漿中,導致細胞水分流失,讓大腦發出「缺水」的訊號,使患者口渴;也因為尿液出現糖份產生滲透性利尿,導致尿量增加。不只尿量增加,高血糖也會進一步產生蛋白尿;許惠春醫師建議,可以觀察起床第一泡尿,尿液中是否有細小綿密如「倒啤酒」的小氣泡,如果氣泡沒有消散,建議就醫檢查。另外,高血糖會降低白血球活性,讓傷口容易受細菌感染,皮膚沒有紅疹但持續搔癢,都可能是高血糖造成神經病變,讓皮膚產生麻、癢的感覺。高血糖還會損害血管系統,導致動脈硬化和血管狹窄,造成不可逆的勃起功能障礙。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提供病原體(如:細菌、真菌)理想的繁殖環境,使得反覆感冒或容易感染。許惠春醫師呼籲,若有上述的症狀,就應該盡速就醫,確認症狀是否因高血糖所導致。蕭立偉醫師說明,若想解決因為高血糖出現的這些症狀,就需要快速的把血糖降下來,避免高血糖危害身體的器官,而胰島素就是一個能安全且迅速降糖的好武器,可惜過去在門診跟病人勸說時,常常有病人一聽到要打胰島素就拒絕,因為「聽說」胰島素不安全。蕭立偉醫師解釋,多數口服藥物以胰島素增敏或促進分泌胰島素為主,卻可能讓患者體內剩餘的胰島細胞過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使用胰島素治療,不只能快速控制血糖,也能幫助胰島細胞喘息,延長胰臟功能。許多人擔心使用胰島素會傷身,但無論是肝、腎功能異常,甚至糖尿病孕婦或兒童都能使用。」蕭立偉醫師與許惠春醫師也鼓勵糖友,若出現疑似高血糖症狀,或對胰島素有疑問,可上國健署網站查詢「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名單,向經過認證的醫療院所諮詢,並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及早穩定血糖,找回健康。
百萬暢銷作家小彤罹胰臟癌! 「3大症狀」小心癌王
百萬兩性暢銷作家小彤,日前因臉色「異常蠟黃」、「眼白極度黃澄」住進醫院,未料經過幾日檢查,竟在體內發現2.3公分的胰頭腫瘤,報告出爐證實為惡性腫瘤。對此,醫生指出,若腫瘤長在胰臟頭部是好發也相對容易發現的部位,但也因為易阻塞總膽管,會導致膽汁無法暢流到十二指腸,有黃疸、食慾不振等症狀。據悉,小彤自1月開始鼻竇炎許久未癒,近期她在自家醫美診所工作時,臉色不對勁、略顯疲態,被員工發現後,逼著她去醫院看醫生,才赴急診檢查,豈料竟檢查出了黃疸,後來確認為惡性腫瘤。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胰臟癌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雖然發生率相較於其他國人十大主要死亡癌症的發生率其實不高,但最可怕的就是「不易察覺」,等到有明顯症狀時,往往已發展到中晚期。錢政平指出,胰臟分為胰頭、胰頸、胰體、胰尾,若腫瘤長在胰臟頭部,則容易阻塞總膽管,也導致膽汁無法暢流到十二指腸,因此會有黃疸(皮膚和鞏膜變黃)、食慾不振等症狀,而胰臟頭部更是好發,卻相對容易發現的部位。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則提醒民眾,若出現3大症狀,包括「糖尿病」、「腹脹」、「體重下降」,建議就醫檢查。林相宏說,以看診經驗來說,有症狀大多已是中晚期,因此尚未出現症狀,血糖開始上升就要小心,也建議高風險族群要定期篩檢,如胰臟癌家族史、抽菸者、喝酒、糖尿病和肥胖者。國健署曾說明胰臟癌前兆,40歲以上沒有糖尿病家族史,近期有糖尿病、上腹痛或背痛,疑似來自後腹腔,且上腸胃檢查卻無特殊發現、體重明顯減輕、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的膽道阻塞、不明原因性胰臟炎、脂肪便者。
新生兒喝開水喝出腸道問題 醫生警告:嚴重會致死
你知道新生兒並不需要特別喝開水嗎?國外一名媽媽去坐月子,將女兒交給婆婆照顧,怎料婆婆竟讓女兒喝白開水,雖然份量不多,仍導致女兒頻繁嘔吐、病倒長達20多天,帶去醫院照x光片,竟因「腸道腫脹」而完全照不出來,醫生也提醒,除非是要清潔口腔,否則一歲以下嬰兒並不需要特別飲用開水。醫生解釋,開水中不含營養或是熱量,但仍會佔據嬰兒胃部空間導致食慾降低,一旦失去胃口不願喝奶,長期下來便會伴隨許多問題,如體重下降、膽紅素升高、缺乏營養,發育遲緩等。一旦寶寶開始喝水不喝奶,也會造成媽媽的母乳量下降,最終退奶,之後就只能依賴配方奶。除導致胃口降低外,醫生進一步提到,嬰兒的腎臟功能尚未發育成熟,過量飲水會導致身體出現低鈉血症、腦部受損等問題,尤其兩歲前的孩童免疫力好壞與飲食有極大關聯,千萬不可忽略,若有不懂的事情一定要向醫生詢問。許多人會擔心嬰兒會口渴或是需要補充水分,但醫生解釋,母乳或配方奶提供的水份就足夠了,正確的喝水時間,可以用「開始吃副食品」作為分水嶺,大多落在4-6個月,適量給予50c.c以下開水,且該時期正值長牙,開水也有助於口腔清潔。
7成患者發現已是晚期!醫列膽道癌「10大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
一名近80歲的李姓女子日前發現眼白呈黃色且身體感到不明疲倦,起初以為與年紀增長有關,但因擔心身體狀況,最終還是前往醫院,怎料檢查顯示她竟是「膽道癌第四期」,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白禮源主任指出,有近7成患者發現時多已經是晚期,同時整理出10大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膽道癌並非單一器官癌症,而是分布在膽道系統的癌症總稱,種類包括肝內膽管癌、肝門癌、遠處膽管癌、膽囊癌,以及壺腹癌(壺腹癌有時被認為較接近小腸癌),而台灣較常見的膽道癌病人多為肝內膽管癌。白禮源指出,根據臨床經驗有近7成膽道癌患者發現時多已晚期,合併局部淋巴結轉移或遠處器官轉移,同時他列舉一些常見症狀,包括黃疸、持續性右上腹疼痛、體重下降、胃口不佳、噁心嘔吐、右上腹摸到腫塊、發燒、全身搔癢、尿液變深等。另外先天膽道結構異常;罹患膽道相關疾病,如慢性膽管炎、膽結石、膽管硬化症等;肝病患者,如B型肝炎、C 型肝炎、肝硬化等;肝內結石;肝臟寄生蟲感染;經常接觸戴奧辛、亞硝胺等有害物質;六十歲以上高齡長者;肥胖;糖尿病患者;有抽菸、酗酒習慣者都是屬於高危險族群。對於高危險族群,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他們應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果身體出現不適,需儘快就醫檢查。醫師指出有近7成膽道癌患者發現時多已晚期。(圖/翻攝自臉書/台灣癌症基金會)
塑身衣可以幫助產後恢復身材?3寶媽婦產科醫師解答
媽咪從懷孕過程到產後,身心必然需要適應身體帶來的許多變化與影響。對於產後鬆弛與瘦身問題,經常疑惑明明做了運動、體重似乎也下降,為何無法恢復到理想的狀態?三寶媽婦產科蕭詠嫻醫師以親身經驗分享如何回到完美體態的方法!孕媽咪面對的驚人困擾:漏尿、陰道鬆弛、腰酸背痛、肥胖…有苦說不出產後想瘦身可先了解懷孕過程身體如何的變化,其實身體的奧妙,在於懷孕過程會產生鬆弛素,幫助媽咪肌肉、組織、韌帶等轉為彈性與鬆弛;而骨盆腔此時也會跟著變寬,來適應日益脹大的子宮、胎兒擁有更多的伸展。另外腹直肌因子宮撐大造成彈性纖維斷裂、受損;到了中後期,媽咪為讓走路省力將肚子外挺,造成腰椎前凸。這麼說來,不論骨盆、肌肉、臟器、骨骼等都出現巨大變化,如果產後沒有好好修復讓其歸位,立刻回到職業婦女身份,面對上班久坐又姿勢不良,回到家照顧寶寶持續久坐、久站或彎腰換尿布洗澡等,不僅腹直肌沒有支撐力,易產生腰酸背痛;產後的陰道鬆弛也造成咳嗽、搬重物、久站、大聲說話就有尷尬的漏尿問題;還有鬆弛肌膚組織、骨盆外擴都會失去原有的強度,這些會讓體態更顯得寬胖、生理上感覺老化而越來越沒有自信。醫師靠這三招找回完美稱羨的體態那麼產後如何修復呢?除了最天然的餵母乳消耗熱量來減重,亦可從飲食、運動與姿勢調整做起,但別急著給自己壓力,透過產後半年至一年期間,賀爾蒙和新陳代謝速度相對快,可慢慢調整回孕前的健康體態。飲食方式國健署建議產後的媽咪每天應增加約500卡的熱量,以利修復傷口、泌乳以及哺乳,所以坐月子時應好好休養、補充營養,且不建議產後6週內就積極運動。因此可嘗試並依序進食:蛋白質、蔬菜、湯品、少量澱粉,尤其水分跟湯品補充一定要充足,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專科醫師也是三寶媽的蕭詠嫻醫師,提到不少媽咪產後體重下降很快,但體態身形難恢復,她建議產後每天補充水分和蛋白質,可從水煮蛋、豆腐或是早晨400-500cc的高蛋白飲品著手加上青菜營養,水分則是每隔1-2小時補充,目的是補足母乳提供給寶寶營養,這時媽咪絕對不能吃得少,更別讓自己便秘,少了便秘症狀,肚子自然也會小。運動方面蕭詠嫻醫師提出,產後做些瑜伽、皮拉提斯、橋式或核心運動、側平板,慢慢將分離的腹直肌收斂回來。而自然產的媽咪可於產後1週開始加入緩和運動,剖腹產因為傷口還在,則在產後1個月進行。每次運動持續20分鐘,循序漸進的增加強度,如果平常工作家務繁忙,沒有時間運動的媽咪,可嘗試在餵寶寶時,一邊側抬腿運動或是平舉下肢抬腿,也能在安撫寶寶睡覺時做些側平板,訓練側腰線。▲許多藝人產後身形依舊少女令人稱羨 圖:王思佳提供或黛莉貝爾提供姿勢調整除了飲食和運動之外,體態姿勢的調整可靠塑身衣協助,尤其平常繁忙的媽咪沒有多餘時間運動時,選擇一件功能型塑身衣可讓身形恢復事半功倍,也能適時提醒自己姿勢的矯正。以三寶媽蕭詠嫻醫師的分享,挑選塑身衣時先看剪裁、材質,選擇有螺旋鋼條、H腰線設計以及腹部脂雕的設計,這三點可幫助鬆弛皮膚和臟器的回歸,也能恢復產後因腹直肌撐開而造成的腹部外凸問題,還有因抱寶寶久站、彎腰的腰酸背痛,也能獲得足夠的支撐力而改善。另外媽咪們在意的骨盆外擴,能選擇馬鞍處有雙層布料的加壓設計,矯正骨盆錯位、讓其向內緊縮。加上交叉車縫的剪裁,幫助緊實鬆垮的脂肪和橘皮現象。材質方面盡量挑選420丹左右並且擁有涼感醫療級的收脂布,減少穿著塑身衣時的悶熱感。總體來說,對媽咪產後已經鬆弛無力的肌膚、腹直肌、骨盆問題以及體重的負擔,只要跟著上述好好飲食、適時運動、規律作息和穿配透氣包覆塑型的功能塑身衣,多管齊下終能預見理想的稱羨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