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
」 世界氣象組織 全球暖化 熱浪 高溫 聯合國台大天災中心控氣象署「低估雨量」 吳德榮:「理盲」的檢討
山陀兒颱風襲台,新北市金山、萬里等地出現嚴重淹水災情,甚至有一對夫妻不幸罹難。對此,台灣大學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批評中央氣象署預報不準,氣象專家吳德榮今(8日)也嚴詞抨擊,稱近期出現一些「缺乏科學常識」的檢討。據了解,4日時金山區突降豪雨,一對夫妻在返家途中不幸被暴漲的河水沖走,最終雙雙罹難。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表示,氣象署和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曾發出警告,他認為如果新北市政府及時採取行動,提前通知民眾做好防範,這場悲劇或許可以避免。台大天氣研究中心發布新聞稿指出,根據氣象署提供的實際數據,金山區4日14時至17時間的逐時降雨量分別為79.5毫米、90毫米和79毫米,三小時內累積降雨達250毫米,超過106年三芝區發生的210毫米致災性降雨。然而許多單位先前的預報明顯低估了這次降雨強度。此類突發性強降雨只能依賴雷達回波監測,當預警發出時,往往已經開始下大雨。對此,氣象署則表示,山陀兒颱風於4日清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並在上午進一步減弱為一般低氣壓。但由於其外圍水氣結合東北風和地形效應,當日下午北海岸再次出現強降雨。這類短時間內劇烈變化的小範圍降雨,全球各氣象單位皆難以提前準確預報,因此通常依賴即時監測資料發布警示。氣象署強調,儘管颱風減弱且警報解除,他們仍持續提醒北海岸的降雨狀況,並根據即時雷達回波及雨量數據發布警告。統計顯示,4日時段共發布9次豪雨特報(包括2次超大豪雨和2次大豪雨),以及13次大雷雨即時訊息,並通過多種渠道將訊息傳遞給相關單位。吳德榮則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專欄撰文指出,山陀兒之後出現一些「理盲」的檢討,吳德榮直言,某防災協力單位怨氣象署「定量降水預報」失準;奇怪的是,難道不知以現今科技、對於豪雨等級以上「定量降水預報」(QPF)的能力,預兆得分(threat score)尚不及0.2,「若把該預報視為零誤差,去輔助該縣市作防災決策,實令人擔憂」。此外,吳德榮還提到,另一件則是前氣象局局長建議將山陀兒除名,「以其經歷豈能不知,無論以氣象局或氣象署的名義,皆無法參加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會議,既無法參加會議、向誰提議除名?莫名其妙!」
臭氧層逐步康復? 2066年南極破洞有望恢復
在9月16日「保護臭氧層國際日」當天,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一期《臭氧和紫外線公報》,文中指出,越來越多科學證據表明,臭氧層有望在數十年內逐漸恢復至1980年代的水準。報告預測,如果目前的政策措施維持不變,2066年南極地區的臭氧層就可恢復至1980年臭氧洞出現前的水準;北極地區預計為2045年、世界其他地區預計在2040年恢復至相同水準。報告特別提到了2023年南極臭氧空洞的變化,指出氣象事件和火山大爆發對臭氧洞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儘管自2000年以來,南極臭氧洞的面積和深度有所波動,但整體趨勢顯示其恢復步伐穩步推進。聯合國於1994年將每年9月16日設立為「保護臭氧層國際日」,以紀念《蒙特婁議定書》簽署。 2024年的主題為「推動氣候行動」,強調國際合作在保護臭氧層和應對氣候變遷中的重要角色。臭氧層是地球的關鍵屏障,可以吸收大部分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輻射,保護地球上的生命。自1985年《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簽署以來,全球透過一系列條約和政策,逐步淘汰許多對臭氧層有破壞性的化學物質,如氟氯碳化物(CFCs)。1987年通過的《蒙特婁議定書》則是保護臭氧層的另一里程碑,管控近100種化學物質,並以科學發展徹底淘汰有害物質。該協議的全球實施不僅有效遏制了臭氧層的破壞,也透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應對了氣候變遷。在此基礎上,2016年通過的《基加利修正案》進一步要求各國逐步淘汰氫氟烴(HFCs)。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在國際日當天表示,如果《基加利修正案》徹底落實,本世紀末全球可以減緩升溫幅度高達攝氏0.5度,但依然需要提高能源效率,才能避免世紀中葉面臨氣候危機。古特雷斯呼籲,全球必須延續《蒙特婁議定書》所帶來的成功,進一步採取行動應對氣候危機。他表示:「曾經危在旦夕的臭氧層正在逐步康復。現在是時候加倍努力,守護地球與人類的未來」。
年底恐現反聖嬰現象 全球氣象將再受衝擊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11日發布的最新通報,2024年年底前出現反聖嬰現象的機率高達60%。反聖嬰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域的大規模降溫,伴隨著熱帶大氣環流的變化,對全球氣候產生廣泛影響。反聖嬰現象與聖嬰現象相對應。當聖嬰現象發生時,太平洋赤道東部和中部的海水溫度異常升高,打破正常的氣候模式,進而影響全球天氣。例如,聖嬰現象會導致東南亞和澳洲出現乾旱,而南美洲西岸和美國西部則可能面臨暴雨和洪水,對農業、漁業和經濟活動帶來巨大衝擊。反之,反聖嬰現象則會帶來與聖嬰現象相反的影響,特別是在熱帶地區。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預測,2024年9月至11月間,全球有55%的可能性從目前的中性條件(非聖嬰也非反聖嬰期間)轉變為反聖嬰現象。而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機率將進一步提升至60%。同一期間,聖嬰現象再次出現的可能性則非常低。儘管聖嬰現象可能在短期內帶來降溫效果,但氣象專家指出,這並不能扭轉全球溫度長期上升的趨勢。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2023年6月以來,全球的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均持續處於異常高水準。即便未來發生反聖嬰現象,也無法改變因大氣中溫室氣體積累而導致的長期升溫趨勢。世界氣象組織指出,儘管2020年至2023年間曾發生多次反聖嬰現象事件,對全球氣候產生一定的降溫作用,但過去9年仍是有記錄以來最高溫的九年。2023至2024年的聖嬰現象自2023年6月開始發展,並於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達到峰值,被列為有記錄以來最強的5次聖嬰現象之一,且部分影響仍在持續。
沙塵暴肆虐全球 引發環境健康人類雙重危機
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發布的《浮塵公報》顯示,2023年沙塵暴活動高於長期平均。公報指出,人類活動加劇沙塵暴對環境、經濟和健康造成重大影響,而土地和水資源管理不善則讓問題日益嚴重。報告指出,每年約有20億噸沙塵進入大氣層,足以讓數千公里外的天空變暗、空氣品質下降,並同時影響經濟、生態系統、天氣和氣候。沙塵雖屬於自然現象,但發展至當今的程度,仍有相當比率必須歸咎於人類活動。溫度升高、乾旱及蒸發量增加都會導致土壤濕度降低,再加上土地管理不善,兩項因素共同導致沙塵增加。公報指出,因為全球多處主要沙塵來源地的排放量減少,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浮塵濃度略低於2022年。中亞西部、中國中北部、蒙古南部的年均地表浮塵量濃度則略高於2022年。沙塵會被氣流從來源地被輸送到數百、甚至數千公里以外的地區。最容易受到長距離浮塵輸送影響的地區是西非與加勒比海之間的熱帶大西洋北部、南美洲、地中海、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和中國中東部。2023年,來自非洲的沙塵橫跨影響部分加勒比海地區,而來自戈壁沙漠的沙塵也不停進入渤海和黃海。東亞地區在2023年3月至5月期間受到13次強烈沙塵影響。最大規模的一次甚至讓北京的能見度下降到500公尺以下,嚴重干擾交通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沙塵對於海洋漁業與生態系卻有正面影響。公報指出,沉降於大西洋水域的沙塵,提供有利於浮游植物生長的鐵、磷和微量元素,由此產生的新有機物在食物鏈中從小魚轉移到大型捕食動物,有利於整個海洋生態系統。
全球氣溫未來5年恐突破1.5°C標準 聯合國秘書長:我們在跟地球玩俄羅斯輪盤
聯合國氣象機構5日示警,在2024年至2028年間,至少有1年,全球平均氣溫有80%的可能性將比前工業化水準高出1.5°C以上。這與2015年的預測相比產生了顯著的變化,當時平均氣溫暫時性突破前工業化水準1.5°C的可能性被認為趨近於零,這凸顯了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迫切需求。據CNBC的報導,聯合國15個專門機構之一「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發布了1份警世意味濃厚的報告,內文指出,目前全球平均氣溫有80%的機率在未來5年間,至少有1年會比前工業化水準高出1.5°C。這與2015年的預測差別極大,當時WMO認為平均氣溫暫時超過前工業化水準1.5°C的機率趨近於零。對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也在5日的演講中感嘆:「我們正在與地球玩自殺式賭博遊戲俄羅斯輪盤(Russian roulette)。我們現在急需一個能逃離氣候地獄的高速公路出口,而實際上我們正掌控著方向盤。」古特雷斯也因此向世界各國領袖喊話,「一切都取決於你們這些領導人已經著手實施或躊躇不前的舉動,尤其是在未來18個月內,現在是氣候危機的關鍵時刻!」報導補充,1.5°C的標準是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於2015年12月12日,在當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所規定的,當時內容包括: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前工業化水準以上1.5℃之內。科學家依此示警,長期超過這個溫度閾值將導致越來越頻繁的災難性極端天氣事件。WMO副秘書長巴雷特(Ko Barrett)也在1份聲明中表示:「這些統計數據背後隱藏著1個嚴峻的現實,即我們距離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還很遙遠。我們必須緊急採取更多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我們將付出越來越沉重的代價,包括數兆美元的經濟損失、數百萬人的生命威脅,以及對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大範圍破壞。」
世界氣象組織:2023年氣候災害 亞洲地區最為嚴重
世界氣象組織(WMO)23日報告稱,亞洲是2023年全球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災害最多的地區。洪水和颱風造成的傷亡和經濟損失最高,暖化速度也高於全球平均值。就溫度而言,2023年亞洲年平均近地面溫度是有史以來第二高,較1991至2020年平均值高攝氏0.91度,比1961至1990年平均值更是高出1.87度。西伯利亞西部、中亞、中國東部及日本,都出現高溫情形。2023年,西北太平洋平均海面溫度為有史以來最高。阿拉伯海西北部、菲律賓海及日本以東海域,上層海洋(0至700公尺)升溫現象尤為強烈,升幅高達全球平均值三倍以上。降水部分,中亞、南亞及東南亞各地降水量皆偏低,中國西南地區發生乾旱,印度季風帶來的降雨量也低於平均值。報告指出,2023年亞洲的水文氣象災害中,80%以上由洪水和颱風所造成,其中洪水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遠超其他。2023年6月、7月和8月,分別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發生多起洪水和颱風災害,造成600多人死亡。8月和9月初,俄羅斯聯邦遠東地區遭受近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洪水,約4萬公頃農村土地受災。
2023年恐成歐洲「高溫年」 世界氣象組織:熱浪成為常態
世界氣象組織(WMO)和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AMS)共同發布的新數據證實,2023年是歐洲有史以來最熱或第二熱的年份。前者表示,歐洲大陸夏季時間延長,大範圍的洪水和熱浪將成為一種新常態,各國必須將適應這種新常態作為當務之急。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23年歐洲陸地氣溫有11個月高於平均水平,其中9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另一方面,2023年歐洲降水量比平均高出7%,12月歐洲河流流量達到創紀錄水準,有25%河流的流量「異常高」——代表歐洲近三分之一的河流流量超過「高」洪水閾值,近七分之一超過「嚴重」洪水閾值。歐洲各地創紀錄的海面溫度也反映了陸地上令人深感憂慮的暖化趨勢,6月份在愛爾蘭以西和英國周圍的大西洋海域出現了令人震驚的「海洋熱浪」。 世界氣象組織指出,此次熱浪被歸類為「極端」事件,某些地區甚至「超越極端」,海面溫度比平均高出攝氏5度。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就全年而言,整個歐洲海洋的平均海面溫度是有史以來最熱。地中海和大西洋東北部的部分海域出現有史以來最高的年平均海面溫度」。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顯示,過去20年內,歐洲與高溫相關的死亡率增加約30%。94%有相關紀錄的歐洲地區,與高溫相關的死亡人數都有所增加。2023年與高溫有關的死亡人數尚無準確估計,但世界氣象組織指出,2003年、2010年和2022年分別有5萬5000至7萬2000人死於熱浪。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索羅(Celeste Saulo)指出:「氣候危機是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氣候行動的成本似乎很高,但不作為的成本更高。如同這份研究的結果, 我們必須利用科學為社會提出解決方案」。
9颱風將改名!吳聖宇笑稱:越換越奇怪 颱風「命名冷知識」曝
颱風名稱又迎來一年一度的更換了!天氣風險管理開發有限公司分析師吳聖宇指出,經過颱風委員會決議,預估今年會換掉9個名字,要再等交通部中央氣象署(CWA)決定正式的中文名稱,他也笑稱,「不管最後是音譯還是意譯,總之越換越奇怪了。」吳聖宇昨(28日)在臉書粉專《天氣職人-吳聖宇》發文分享9個即將被更換的颱風名稱,左邊是舊名,右邊是預定更換的新名及含意:奈格Nalgae:Jamjari(昆蟲、蜻蜓)馬鞍Ma-on:Tsing-ma(香港地名,青馬大橋)圓規Kompasu:Tokei(星座,時鐘座)軒嵐諾Hinnamnor:Ong-mang(鋒芒)馬勒卡Malakas:Amuyao(菲律賓地名,火山名)梅姬Megi:Gosari(植物,蕨類嫩莖)諾盧Noru:Hodu(植物,胡桃)雷伊Rai:Sarbul(雅浦島西風神)康森Conson:Luc-binh(植物,布袋蓮)至於颱風是如何命名的?氣象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早在去年8月就有解釋,其實颱風的名字是由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鄰近西北太平洋的會員國(或地區)分別提名、集合而成,一個會員提供10個名字,彙整成一份總共有140個名字的總表,接著再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egional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re,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依照上述規則,每當西北太平洋有颱風形成,即按總表依序命名,一輪命名表按順序不斷重複輪用,由於西北太平洋1年平均約有26個颱風形成,因此命名列表約6年用完,所以同名的颱風,只是湊巧輪到而已,颱風實際的走勢、發展,還是要視當下的大氣環境而定。
強聖嬰現象發威!降雨機率增強 熱浪、乾旱、山火等極端事件將加劇
氣象專家林得恩日前在社群平台上發文指出,聖嬰現象來勢洶洶,目前仍持續發展,預計至少會持續到明年4月。而今年已經是有史以來「最溫暖」的一年,因此2024年可能會比今年來的溫暖,且在未來3個月降雨機率增強,熱浪、乾旱、山火等極端事件也將加劇。氣象專家林得恩23日在自己的Facebook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 WMO)在本周表示,聖嬰現象目前仍持續發展,預計將至少會持續到明年4月。且WMO秘書長佩泰里(PetteriTaalas)更進一步指出,由於今年已經成為「有史以來最溫暖的一年」,2024 年有可能會比今年還要來的溫暖。而根據NOAA統計發現,今年的5、6月,環境條件監測已達到聖嬰現象的門檻,到了8、9月,聖嬰不但持續增強,且進入強聖嬰的訊號也開始出現。有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所產生溫室氣體的吸熱效應,可能是造成今年截至目前所肇生高溫記錄的原因之一。WMO還預估,在未來的3個月,非洲、南美洲以及中亞和東亞部分地區將出現更多降雨機會。而各類極端氣候,像是熱浪、乾旱、山火、暴雨和洪水等,將在局部地區加劇,可能會造成重大影響。
隱形殺手熱浪「晚上才危險」 專家:恐增心臟病和死亡風險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熱浪在世界各地變成新常態,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指出,高溫恐增加心臟病和死亡風險,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白天的高溫,但晚上高溫才危險。據《美國之音》報導,當致命熱浪在世界各地成為新常態,世界氣象組織呼籲,各國政府要採取高溫行動計劃。高級極端高溫顧問奈恩(John Nairn)說,有些弱勢族群沒有充分意識到,高溫對健康造成傷害的嚴重性。科學雜誌《自然醫學》上週發表一項研究,歐洲去年有6萬人死於高溫。奈恩表示,這是專家和政府的保守估計,值得注意的是,這數字是針對歐洲,而歐洲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預警系統和高溫行動計劃,「你可以想像全球數字是多少。」奈恩談到,最低氣溫將達到新高,這對人類的健康尤其危險,因為身體無法從炎熱的天氣中恢復過來,導致心臟病和死亡風險增加,「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白天的高溫,但晚上的氣溫才最危險,尤其是對弱勢群體而言。」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稱,熱浪是隱形殺手,根據報告數據,在過去10年間,氣候和天氣相關災害,讓全球40萬人死亡。歐洲緊急衛生部門負責人薩里斯托(Panu Saristo)指出,每年夏天歐洲大陸的高溫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南歐7個國家發布未來的熱浪紅色警告,高溫可能會持續到8月,嬰兒、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要當心。
希臘野火逼近急撤「營隊1200名兒童」 北美、歐亞洲也拉高溫警報
南歐近期遭遇熱浪,野火肆虐希臘雅典,沿海小鎮路特奇(Loutraki),緊急撤離1200名參加夏令營的兒童。不僅如此,因為極端氣候,3大洲的氣溫也飆高,北美、歐洲和亞洲都拉警報。據《BBC》報導,因為地中海熱浪影響,希臘有2場不同大火,一起是在路特奇,1200兒童被迫從營地撤離;與此同時,雅典東南部庫瓦拉斯(Kouvaras)也有火災,民眾被緊急疏散,警方也逮捕一名涉嫌縱火的男子。希臘政府表示,受災戶能住當地酒店,也會獲得補償。希臘消防局發言人阿托皮奧斯(Ioannis Artopios)表示,雖然大風讓飛機難以安全接近火場,但消防隊員正在盡一切努力。庫瓦拉斯附近的居民說,火太猛了,風也非常大。據了解,希臘氣溫最近飆40度,而雅典衛城是該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近日也因為太熱而關閉。義大利氣象學家指出,19日到23日,氣溫將達到頂點,希臘、土耳其等地,最高溫紀錄可能被打破。義大利西西里島飆40度。據《Al Jazeera》報導,熱浪和野火肆虐北半球部分地區,北美、歐洲和亞洲拉警報,衛生當局呼籲,人們要適時補充水分,注意全球暖化的影響。美國加州死亡谷是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之一,最近飆出53.3度。歐洲航天局稱,歐洲是全球暖化最快的地方,義大利西西里島和撒丁尼亞島迎接破紀錄高溫,預計會到48度。據大陸報告,西北部地區溫度7月中創下新高,新疆地區三堡村氣溫達到52.2度,破了6年前的50.6度;日本47個都道府縣,有32個發布中暑警報,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南部地區。日媒指出,日本至少有60人中暑接受治療。日本東京民眾撐傘遮陽。此外,除了高溫,南韓還受暴雨襲擊。總統尹錫悅說,該國要徹底改革面對極端氣候的方法,因近期暴雨造成至少40死。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極端天氣發生日漸頻繁,對人類的健康、生態系統、經濟有重大影響。
臺灣AZ攜手Uber企業版,採用減碳優步
許多天災、疾病、流行傳染病都再次證明,唯有一個健康的地球,才能守護人類健康與社會安定。適逢今年(2023)下半年聖嬰現象高機率回歸和溫室氣體排放加劇,全球高溫不斷刷新紀錄,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更示警未來五年,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高溫1。因此,企業端應對氣候變化之作為也成為檢視是否善盡社會責任的關鍵指標。臺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Taiwan,以下簡稱臺灣AZ)響應全球總部的零碳排雄心計畫(Ambition Zero Carbon),持續在臺推動落實多項減碳措施,今年(2023)更宣布與Uber企業版合作推廣減碳優步(Uber Green),打造永續行動計畫,讓每位同仁,成為減碳永續的一份子,營造健康的環境以改善人類健康。領先業界的永續承諾 臺灣AZ攜手Uber企業版以「減碳優步」為代步首選為進一步擴大深化減碳影響力,臺灣AZ於今年(2023)宣布與臺灣叫車平台Uber攜手採用減碳優步(Uber Green),透過Uber企業版後台,為台灣500多名員工規劃含油電混合車、電動車等友善環境代步工具的永續商務乘車計畫,是亞太地區首家與Uber企業版合作的藥廠!同時更結合Uber企業版「永續後台」,做到即時追蹤企業乘車碳足跡,並規劃每月無車日活動、省油技巧講座、油耗減少等內部獎勵活動機制(如透過後台自行發送Uber乘車抵用券),預計達成減少20% GHG溫室氣體排放。▲臺灣AZ規劃永續商務乘車計畫,員工可透過減碳優步(Uber Green)乘坐對環境友善的油電混合車與電動車斥資300億推廣零碳排 AZ以科學方式與自然保育行動守護地球與人類健康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以下簡稱AZ)身為以領先科學聞名的全球醫藥保健產業領導者,傾注所能,應對這個時代面臨的最大挑戰,包含從氣候變化到獲得醫療保健和疾病預防。AZ全球也耗資300億台幣實行零碳排雄心計畫,遵循科學方式,透過節能與再生能源的使用來減少碳排放量。另外,今年更於全球持續擴大AZ植樹計畫(AZ Forest Program),立下將於2030年前在六大洲種下兩億棵樹的新目標。 臺灣AZ總動員減碳 成效媲美大安森林公園碳吸附量響應全球總部的企業承諾,臺灣AZ自2021年起將內部280輛業務人員用車更換成油電混和車(HEV),預計將於2023年底全面轉換完成,未來也將朝全面轉換純電動車目標前進。今年7月,臺灣AZ將引入首批使用藥品電子仿單的藥品,取代紙本仿單,響應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推動之電子結構化仿單取代紙本仿單試辦方案,也接軌國際無紙化趨勢。如上述,臺灣AZ由內而外多管齊下的減碳行動,從去年至今共計減少將近200噸碳排放,約等同大安森林公園的一年碳吸附量2,以實際行動幫助地球喘口氣。Reference1.https://public.wmo.int/en/media/press-release/global-temperatures-set-reach-new-records-next-five-years 2.https://udn.com/news/story/7323/7244649; https://e-info.org.tw/node/117518
全球平均氣溫「連2天破紀錄」 專家:地球早已回不去了!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以及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的數據顯示,全球平均氣溫在美東時間本週二(4日)繼續打破有記錄以來最熱溫度,達到攝氏17.18 ℃,超越前1天(3日)的17.01 ℃,以及2016年8月創下的16.92 ℃紀錄。據CNN的報導,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GranthamInstitute for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的氣象科學家歐托(Friederike Otto)表示:「這不是值得慶祝的里程碑,隨著北半球夏季的到來,聖嬰現象(El Niño)仍會持續發展……這是對人類和生態系宣判死刑。」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美國物理學家羅德(Robert Rohde)也指出,極端高溫是氣候變遷和聖嬰現象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他警告:「全球在未來6週內仍有可能出現連續數天甚至更熱的氣溫……這表明我們必須立刻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不是在幾十年後才這麼做,是現在!」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在週二(4日)發佈聲明稱,聖嬰現象7年來首次在熱帶太平洋現身,上次出現已要回溯到2016年,而當年也曾在8月測得全球最高溫紀錄。WMO預測,聖嬰事件有高達90%的可能性仍會在2023下半年持續存在。報導指出,雖然各國政府試圖將氣溫上升的數值控制在工業化前1.5 ℃以內,但此目標已遙不可及,WMO也早在今年5月就悲觀地認為,氣溫增幅在未來5年內有超過6成的機率會突破1.5 ℃。加大柏克萊分校地球研究所的科學家豪斯法德(Zeke Hausfather)則示警:「不幸的是,這可能只是今年一系列新高溫紀錄的開始,隨著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伴隨著聖嬰現象的加劇,氣溫將持續突破新高。」對此,CNN首席氣候記者威爾(Bill Weir)也感嘆,各國需要努力適應新的氣候型態,因為「不幸的是,我們生長的地球以及穩定的氣候,早已回不去了!」
全球高溫再破紀錄!氣候變遷伴隨聖嬰現象 專家嘆:已被宣判死刑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的資料,本週一(3日)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隨著熱浪席捲全球,全球平均氣溫在3日這天,達到了攝氏17.01 ℃,超過了2016年8月創下的16.92 ℃紀錄。據《半島電視台》的報導,隨著熱浪在最近幾周席捲正值夏季的北半球,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內都遭遇了持續性高溫天氣,且氣溫都超過35 ℃,而北非的溫度甚至接近50 ℃。即便是目前處於冬季的南極洲也出現了異常的高溫紀錄。位於南極阿根廷群島(Argentine Islands)的烏克蘭沃納德斯基研究站(VernadskyResearch Base)便在近日以8.7 ℃打破了有紀錄以來最高的7月份氣溫。對此,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Granth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的氣象科學家歐托(Friederike Otto)也表示:「這不是我們應該慶祝的里程碑,這是對人類和生態系宣判死刑。」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California, Berkeley)的美國物理學家羅德(Robert Rohde)則指出,極端高溫是氣候變遷和聖嬰現象(El Niño)共同作用下的結果。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已在週二(4日)發佈聲明稱,聖嬰現象7年來首次在熱帶太平洋出現。WMO預測,聖嬰事件有高達90%的可能性仍會在2023下半年持續存在。加大柏克萊分校地球研究所的科學家豪斯法德(ZekeHausfather)也警告:「不幸的是,這可能只是今年一系列新高溫紀錄的開始,隨著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伴隨著聖嬰現象的加劇,氣溫將持續突破新高。」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的浩斯坦(Karsten Haustein)則指出,7月很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熱的月份,且這個「有史以來」大概是從大約12萬年前的艾木(Eemian)間冰期開始計算。浩斯坦還表示,雖然南半球的氣溫在未來幾天會有所下降,但考慮到聖嬰現象正如火如荼地展開,7月和8月的氣溫可能會再創新高。
地球年度健檢報告出爐 極端天氣影響千萬人
拯救地球人人有責!近日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發布最新的地球氣候報告,乾旱、洪水和低冰層等氣候危機,在去年加劇,還有多項紀錄將在今年被打破,極端天氣正影響千萬人。據《CNN》報導,世界氣象組織在地球日前一天,發布對世界的健康檢查報告,分析一系列全球氣候指標,如全球暖化和污染水平、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熱量,以了解地球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對自然的影響。世界氣象組織氣候監測和政策司長巴杜爾(Omar Badur)說,2022 年是地球充滿極端事件的一年,這延續了前幾年的趨勢,調查結果描繪了一幅鮮明的畫面。報導指出,一些氣候紀錄已被打破,其中許多即將在今年被紀錄:1.海洋達到了創紀錄的高溫,近60%的海洋經歷了至少一次熱浪。2.由於冰川融化和海洋變暖,全球海平面攀升至有史來的最高水平。3.南極海冰面積在2022年2月降至192萬平方公里,為當時有紀錄的最低水平,今年可能再破新低。4.歐洲阿爾卑斯山見證了冰川融化創紀錄的一年,瑞士受到的影響很嚴重,在2021年至2022年期間損失了6%體積的冰川。5.全球暖化污染水平在2021年創下歷史新高。報告指出,這些廣泛的氣候指標反映地球的狀況,而由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事件是最直接的影響。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Terry Taras)說,去年極端天氣影響千萬人,還加劇了糧食不安,和大規模移民,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和破壞。中國大陸去年遭遇創紀錄的最長乾旱,東非截至今年1月,也有超過2000萬人因為乾旱產生糧食不安的問題;美國西部和南部同樣也受乾旱所苦,歐洲更有1.5萬人因為熱浪死亡。
史上存活最久熱帶氣旋弗萊迪2度肆虐東南非! 豪雨致災超過270人死亡
熱帶氣旋弗萊迪(Freddy)上週末重返非洲東南部,是為期不到1個月內的第2次登陸,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Organization, WMO)指出,弗萊迪是史上壽命最長的熱帶氣旋,且強度並未因此減弱,而風災也對各地帶來嚴重災害,截至15日已累積超過270人死亡,而各地的救難行動目前仍持續進行。根據《路透社》報導,熱帶氣旋弗萊迪(Freddy)上週末再次登陸非洲東南部,造成嚴重破壞,而弗萊迪也是史上壽命最長的熱帶氣旋,截至16日已生成了39天。馬拉威災害管理事務部(Department of Disaster Management Affairs)也發布的聲明表示,因為風災再次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從190人上升至225人,另外還有707人受傷,41人被通報失蹤,同時國內數個地區仍持續降下豪雨。對此,救災單位表示,自從弗萊迪於2月首次登陸後,出現嚴重災情的馬拉威(Malawi)、莫桑比克(Mozambique)和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3國,截至15日總死亡人數已累積超過270人。而目前馬拉威的軍隊、警察、當地紅十字會和其他援助機構仍持續進行搜救行動,災難機構發言人保羅(Paulo Tomas)也表示「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在大多數受災地區搜救生還者,目前已經救出了數千人,但還有數千人尚未受到救援」。
數名飛行員在夏威夷上空目擊「巨大白色氣球」 美國官方尚未證實
美國多架次商業航班通過「飛機通信尋址與報告系統」(Aircraft Communication Addressing and Reporting System,ACARS),於19日在美國夏威夷州首府火奴魯魯(檀香山)以東約500英里(約805公里)處發現一顆大型白色氣球。據估計,這個氣球的飛行高度約在4萬到5萬英尺之間。綜合《太陽報》、《新聞周刊》的報導,數名飛行員目擊了(have sighted)上述物體。另根據分享全美各地重大事件的推特帳號IntelPoint Alert發布的照片顯示,一名飛行員在駕駛艙內拿著一張紙條,上頭寫著:「接獲在2639N15021W附近有大型白色氣球。估計高度在FL400和FL500(4萬到5萬英尺)之間。精確高度未知。如果看到物體,請告知航空交通管制(Air trafficcontrol,ATC)。」分享全美各地重大事件的推特帳號Intel Point Alert發布的照片顯示,一名飛行員在駕駛艙內拿著一張紙條。(圖/翻攝自推特)夏威夷ATC或美國官方尚未證實是否有氣球出現在夏威夷上空,目前亦不清楚漂浮在檀香山附近的大型氣球到底是什麼,以及歸屬於何方。近期,「中國氣球事件」不斷發酵,引發關注。據CNN的報導,美軍F-22戰機在美東時間本月4日於南卡羅萊納州附近的大西洋海域上空,擊落1顆中國無人氣球,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也於同天發表聲明指出,這顆氣球被中國政府用來「監視美國本土的戰略要地」。隨後,中國外交部也就美方宣稱擊落中國無人飛艇發表聲明指出,「中方對美方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方經核查後已多次告知美方,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完全是意外情況。中方明確要求美方以冷靜、專業、克制方式妥善處理。美國防部發言人也表示,該氣球不會對地面人員構成軍事和人身威脅。在此情況下,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中方將堅決維護有關企業的正當權益,同時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而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也於本月17日表示,氣象氣球是全球觀測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天氣預報和氣候監測的基礎。幾十年來,氣象氣球一直是全球觀測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這是地面資料的主要來源。它們為電腦預報模型提供有價值的即時輸入,為氣象學家提供本地資料以預報天氣、預測風暴,為研究進行氣候監測及提供資料,以更好地瞭解天氣和氣候過程。使用氣象氣球資料的電腦預報模型已為全世界所有預報員使用。據聯合國網站報導,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氣象氣球獲取的寶貴資訊為全球觀測系統提供了支援,而該系統是過去60年來最具雄心和最成功的國際合作實例之一。
一半暖化發生在過去30年 聯合國警告「氣候惡化速度比想像的快」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表示,目前氣候暖化、海平面上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惡化的速度甚至比以前還要快。聯合國氣象機構也在報告中表示,過去10年海平面的上升幅度是1990年代的2被之多。根據《CNBC》報導指出,聯合國氣象機構所發布的年度氣候狀況報告指出,過去10年海平面的上升量是1990年代的2倍之多。在90年代,海平面是以每年2.1毫米的速度上升,但是現在卻是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上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也將世界氣象組織一份報告指稱為「氣候混亂(climate chaos)編年史」,並且在COP27峰會上指稱「我們的星球鄭再發欻求救訊號」。而世界氣象組織這份報告,是記錄19世紀至今的溫度變化。報告中指出,自19世紀末以來,地球的平均溫度已經提高了攝氏1.1度,而且其中有一半的暖化情況是發生在過去30年內。另外,大氣中導致氣候暖化的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含量也突破新高,甲烷的產生速度也有明顯增加。雖然COP27峰會計劃未來要將全球暖化溫度控制在1.5度之內,但已經有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科德角伍德威爾氣候研究中心的氣候科學家弗朗西斯(Jennifer Francis)表示,世界氣象組織這份報告看起來就像是「給病危病人的實驗報告」。報導中也指出,地球上90%的熱量都會進入海洋,海洋上空2000公尺的大氣變暖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而事實上,報告中也提到,過去15年海水的變暖速度比1974年以來還加快了67%。報告中也表示「海水暖化的現象在百年、千年之間是不可逆轉的」。
聯合國警告:熱浪野火讓空氣品質更糟 空氣污染物會停留在地球表面
歐洲熱浪造成多處野火四起,世界氣象組織就在「空氣品質和氣候公報」(Air Quality and Climate Bulletin)表示,這些野火導致健康危害物大增,甚至「除了衝擊人類健康,生態系統也會受到影響,因為空氣污染物會停留在地球表面的大氣中。」。熱浪野火不只每年帶來災害,更可能危及空氣品質。(圖/達志/美聯社)據《法新社》報導,聯合國的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的「空氣品質和氣候公報」中指出,污染和氣候變遷交互作用,會在未來這個世紀衝擊數以億的人,呼籲各界採取行動,控制傷害的範圍。當中更表示,觀察西伯利亞與北美西部的野火影響就能發現,這些野火灰燼導致西伯利亞東部,偵測到的危害物濃度,甚至達到「過去從未觀測到的程度」。而這些懸浮微粒(PM2.5)對健康的危害也相當得大,甚至會侵入肺部和心血管系統,並表示氣溫上升造成全球野火發生機率大幅提高,未來可能會在北美西部、亞馬遜地區、澳洲等地發生更多野火。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也認為,歐洲和大陸今年嚴重的熱浪,加上大氣、日照和低風速等條件,都可能會助長汙染,呼籲要更愛地球與環境保護才能防止野火與空氣繼續汙染。
今年7月寫破史上最熱第2高溫! 南極海冰面積創44年新低紀錄
近年來,極端氣候現象所造成的衝擊日趨頻繁,夏季氣溫更是屢創新高,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週二(9日)表示,上個月的全球溫度比平均高出近半度,創下有紀錄以來第3個最熱7月份。與此同時,歐盟衛星監測組織表示,7月份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寫下44年以來最低紀錄。據《法新社》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努利斯(Clare Nullis)在記者會上表示,「全球剛剛經歷了有紀錄以來,第3個最溫暖的7月份之一。」努利斯引述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的最新數據指出,2019年的7月氣溫創下新高紀錄,2022年7月氣溫居次,2016年7月則是排名第3高溫。另外,努利斯更指出,西班牙在今年7月份也寫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努利斯表示,自2016年至2022年期間,共創下3個最暖7月份,「但這3個月之間的差異真的很小,偏差值小於誤差範圍。」她進一步說明,今年7月全球氣溫比1991到2020年的平均值僅高出0.4°C。值得注意的是,「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發現,今年7月的南極海冰範圍約1530萬平方公里,相較於1991年至2020年的7月份平均值低了7%,約縮減110萬平方公里,創下近44年有衛星紀錄以來,最低冰層覆蓋面積;此外,北極海冰覆蓋面積也比平均水平低4%,寫下歷來第12低的7月份海冰範圍。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氣候變遷增加了極端熱浪和乾旱的發生機率,歐洲部分國家降雨量甚至打破歷史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