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醫
」 施景中 孕婦 醫師 減重 劉博仁乳房脹痛竟與咖啡有關? 專業醫:過量攝取恐會加重疼痛
在如今的社會,相信不少人都習慣咖啡不離手的日子。但現在有醫師提醒,有良性乳房腫瘤的女性要額外注意咖啡的攝取,過量的咖啡因恐會降低肝臟第一階段解毒酵素的活性,恐會加重乳腺腫脹與疼痛,要特別注意。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部分女性在乳房中出現良性腫瘤並非罕見,其中常見的包括纖維腺瘤(Fibroadenoma),這類約佔五至七成的病例,多出現在20至40歲女性間,質地較硬且通常無痛,形成原因多與雌激素波動有關。另一類則是乳腺囊腫(Breast Cyst),占約兩成至四分之一左右,內含液體且易受到月經周期影響,30至50歲的患者為主。劉博仁醫師也提醒,纖維囊性病變(Fibrocystic Changes)並非真正的腫瘤,但有高比例的女性一生中可能出現這種顆粒狀觸感的變化,常伴隨疼痛或腫脹,與雌激素過多相關。還有其他相對較少見的類型,如乳管內乳頭狀瘤(Intraductal Papilloma)、脂肪瘤(Lipoma)、葉狀腫瘤(Phyllodes Tumor)等。劉博仁醫師也提到,有著良性腫瘤的女性並非只要定期追蹤就好,還需留意個人生活習慣的調整。飲食方面建議多攝取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深色蔬菜(綠花椰菜、菠菜、地瓜葉等)及水果(莓果類、柑橘類),適度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鮭魚、鯖魚)、亞麻籽或核桃,並減少高脂肪、高糖與過度加工的食品。除此之外,日常咖啡飲用部分也要特別注意,需適度控制咖啡因,因為攝取過多可能影響雌激素代謝,加重腫塊腫脹與不適,故建議適量飲用為宜。另外就是保持良好的體重控制,若過度肥胖或超重,可能干擾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問題風險。劉博仁醫師建議,適度的運動,如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例如快走或瑜伽),有助於荷爾蒙調節。此外,日常生活中也需減少接觸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減少殺蟲劑及塑膠容器中雙酚A或定香劑DEHP的使用,以免進一步影響荷爾蒙平衡。劉博仁醫師也提到壓力管理,壓力過大會影響內分泌,建議透過冥想、深呼吸或其他放鬆練習紓解情緒。建議依個人體質,適度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素,有助於維持身體機能穩定。
身體慢性發炎靠類固醇控制 醫教60歲婦「1件事」擺脫藥物
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日前分享一起個案,指稱一名60歲的婦人,因睡眠品質不佳、乾燥症、關節痛等原因就醫。後續檢查後發現,該名婦人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自律神經也失調。在劉博仁醫師的詢問下,逐漸深入了解該名婦人的問題,劉博仁發現婦人因嫁入夫家而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婆婆對她言語苛刻,與丈夫的姊妹相處不佳,而婦人的內向性格使其選擇隱忍,長期下來壓力難以釋放。劉博仁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該名婦人也提到,鄰居太太與其命運完全不同,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讓婦人非常羨慕。但劉博仁提醒婦人,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這讓他想起了兩顆石頭的故事。劉博仁醫師講述,在一條小溪旁,有兩顆石頭相對而望。第一顆石頭表面光滑平坦,顯得完美無瑕,外表光潔如新。而第二顆石頭則粗糙不堪,表面布滿裂痕,看起來並不美麗。第一顆石頭驕傲地說「看我多麼完美,光滑且無瑕,這樣的外表一定會受到大家的喜愛。」第二顆石頭則低頭看著自己的裂痕,輕聲說「是的,我的外表並不完美,但我曾經經歷了長時間的摩擦和風雨,每一道裂痕,都是我故事的見證。」第一顆石頭驚訝地問「你怎麼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第二顆石頭微笑著回答「正是這些裂痕讓我變得更加堅韌,每一次磨練都讓我更加強大。即使外界看不見我的內在,我依然知道自己有多麼堅固。」劉博仁醫師認為,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就像石頭表面的裂痕,雖然讓我們的外表看起來不完美,但這些經歷卻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和有韌性。無論生活中遇到什麼樣的難題,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懂得欣賞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劉博仁告訴這名婦人「您羨慕的別人,其實他的許多苦處可能沒有告訴你,他只是把光鮮亮麗的一面展現給你。而您自己認為的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還是因為自己的態度導致了不喜歡的結果?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所有事情的演變,都取決於自己的態度。只要有信心,做事負責,無愧於人,那就光明磊落地展現自己最美的一面。當信心出來了,很多事情自然就美麗,能量自然增強,靈性自然提升。」劉博仁醫師也提到,很多人的不快樂,都是自己想出來的,或者自己製造出來的。後來這位婦人聽了劉博仁醫師的建議,重新尋找生活的重心,幾個月後,婦人的發炎指數下降,也不再需要服用類固醇等免疫藥物,身體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最後,劉博仁醫師也提醒那些在生活中有心靈枷鎖的朋友「自己把它打開吧,沒有人一定要把你鎖住。」
寒冬吃薑好處多多 專業醫:降血糖、預防癌症與失智症
隨著天氣日漸轉涼,薑茶、薑母鴨等怯寒料理也開始出現在民眾的生活中。而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透露,薑除了有活血暖身的效果外,當中還含有薑油醇等多種珍貴的植化素,對人體健康有著許多好處。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蕭敦仁醫師在節目上表示,根據伊朗的研究發現,吃薑可以有效降低膽固醇、血糖水平。而印度科學家也發現,薑中的某些成分可以誘導癌細胞自然凋亡,對預防癌症有著一定的幫助。除此之外,美國學者曾讓常運動的受試者連續服用薑粉11天,結果發現薑粉能夠緩解運動帶來的疼痛感。而泰國一項長期追蹤研究則顯示,長期攝取薑粉似乎對預防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有一定的效果。蕭敦仁醫師解釋,薑之所以對健康有如此多的助益,主要是因為它含有4種珍貴的植化素,分別是薑辣素、薑油醇、薑油酮和薑烯酚。這些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癌、暖身、提升免疫力、助消化、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抗發炎、提高代謝等多重功效。蕭敦仁醫師表示,薑對人體的六大益處,分別是降低膽固醇、防癌、抵抗感染、降血糖、減輕肌肉疼痛與痠痛、預防阿茲海默症。但蕭敦仁醫師也提醒,雖然薑有諸多好處,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在使用之前還是要諮詢醫師的意見,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天冷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醫給3建議預防:每周吃魚至少2次
心血管疾病會引發各種病症,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肺栓塞、心包膜填塞等,嚴重甚至可能猝死。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多吃魚類來預防,每周至少吃2次,還有蔬菜水果等,少吃其他加工食品。由具有營養專業的整合行銷團隊在臉書「好食課」發文指出,這幾天氣溫有感下降,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循環不良,血液變得濃稠,血管硬化或阻塞的機率便會提升。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患者,以及銀髮族長輩,最應該注意保暖,以免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預防。(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假如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多吃蔬果,每日吃足「3份蔬菜、2拳頭水果」;以全穀類及未精製雜糧,取代精緻澱粉(全穀雜糧:糙米、胚芽米、黑米、地瓜、山藥、南瓜等);以海鮮替代紅肉,建議每周吃魚2次以上;少吃加工肉、含糖製品、高鈉高脂食物。營養治療專家劉博仁醫師也曾在節目中分享,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主要功效成分DHA和EPA,除了有助護腦、顧眼外,更是抗癌的好幫手。國外多項研究更發現,若每周可以吃到3次魚類,就能減少罹患心悸、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桃園里長颱風天清淤不慎跌入水溝恐有內出血 所幸緊急送醫後脫險
隨著強颱康芮的環流逐漸籠罩全台,桃園市楊梅區自清晨起已籠罩在強風豪雨中,員本里的里長陳奕霖仍不畏風雨,於31日上午帶領志工們前往民有路二段附近,清理積水阻塞的水溝,不料,陳里長在進行清理時疑因雨天路滑不慎摔落水溝,當場出現不適,讓在場志工大驚失色。事故發生後,志工們立即將62歲的陳里長送往楊梅怡仁醫院檢查,院方檢查後發現,陳里長的受傷部位靠近心臟,並有可能發生內出血的風險,因此建議進一步檢查與治療,並緊急轉院至林口長庚醫院,以確保其安全。在中午時分,陳里長被轉送到林口長庚醫院接受詳細檢查和治療,經過醫護團隊的積極處理後,陳里長目前狀況穩定,初步確認無生命危險,由於里長的身體仍需觀察,尚未能接聽電話,員本里辦公室對各界的關心表示感謝。警方呼籲民眾在颱風天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如需外出進行緊急事務,務必做好安全防護,謹防滑倒等意外,隨著康芮颱風的影響持續加深,楊梅區的水位和風勢依然嚴峻,當地志工和居民也將密切合作,確保排水通暢,以減少豪雨對社區的衝擊。
嘴破要吃水果補充維C? 醫示警戒吃2水果:會更嚴重
嘴破是許多人常見的困擾,有些人認為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奇異果,可以加速癒合。然而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警告,嘴破時千萬不要吃奇異果或鳳梨,因為這些水果中的酵素可能導致黏膜破損加重,進而影響傷口癒合。許多人都有嘴破的經驗,嘴破可能性是物理性傷害,如咬傷,尖銳齒緣或假牙;或是對食物或牙膏、漱口水的某種成分過免,營養素缺乏(如B、葉酸等),月經或懷孕期間賀爾蒙變化、情緒壓力等。劉博仁在臉書粉專表示,「當嘴巴有破洞潰瘍的時候,鳳梨以及奇異果就先暫時不要吃喔」,他說明,雖然奇異果和鳳梨富含膳食纖維、酵素及維生素C對一般健康有益,但在出現口腔潰瘍、消化不良、放射治療或化療引起的口腔潰瘍等情況下,應避免食用這兩種水果,「因為這裡面富含的酵素,也可能導致黏膜破損更嚴重,引發後續的黏膜癒合不良或者是腸漏症的問題」。此外,衛生福利部也曾在提醒,如果嘴破超過兩週未癒,可能涉及自體免疫疾病或是口腔癌的風險,應儘早就醫檢查。衛福部說明,口腔癌是最容易預防的癌症,呼籲國人要拒絕檳菸酒,定期篩檢、及早戒除。口腔黏膜檢查的目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加以治療阻斷癌症發生的機會。衛福部提醒,30歲以上有菸檳行為的民眾,每2年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牙科、耳鼻喉科醫療院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若自己發現有「破、斑、硬、突、腫」其中一項症狀,要盡速就醫接受治療,就可預防口腔癌。
60歲男吐血送急診喪命 瘦卻肚大!竟有這「不良習慣」20年
近日一名醫師分享,一位60歲男病患因吐血送急診,醫護發現他身形瘦卻肚子大,確認後是因為有腹水,而吐血是因為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原來男子有「不良習慣」長達20年,最後「肝硬化」。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在YouTube頻道《初日醫學-宋晏仁醫師xCofit》表示,一位60歲病患因為吐血意識不清,被家人送到急診室,患者瘦卻肚子大,手術後還是回天乏術。陳威龍表示,一問家屬才知,患者每天喝威士忌持續近20年,檢查後發現,肚子大事因為腹水,吐血是因為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因狀況危急做手術,而這一切都是肝硬化所引起。陳威龍說,肝硬化的前身是脂肪肝,啤酒肚是脂肪肝的表徵之一,如果都不理脂肪肝,會肝發炎,反覆肝發炎會產生肝纖維化,最後肝硬化或是產生腫瘤。陳威龍強調,脂肪肝可逆轉,但肝硬化就不可逆。陳威龍表示,脂肪肝有兩種,一是酒精性脂肪肝,二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據研究,如果男性一天喝超過30克酒精,女性一天超過20克酒精,就可能傷肝。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運動加飲食控制,戒糖,可快速修復肝臟,只是做起來難度頗高」、「以前體重88kg內臟脂肪用體脂機測14.5,去醫院說有脂肪肝也不太在意,然後168斷食加運動內臟脂肪減到3或4,現在想想好險有減肥」。
感冒可以吃甜的嗎? 醫曝「吃5種食物」會讓情況惡化
秋冬季節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時期,而陳俊仁醫師就表示,最近有許多人問他「感冒可以吃甜的嗎?可以喝牛奶嗎?」。對此,他列出5樣吃了會讓感冒惡化的食物,提醒民眾可以多加注意。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醫師在自己的Facebook粉專「兒感染氣喘專科陳俊仁醫師」中發文,表示很多人都說感冒不要吃甜的,因為會容易生痰。不過,他解釋,以西醫的觀念來說,並沒有「甜的食物容易生痰」這個理論,但是過甜的食物,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功能,不利於身體對抗病毒與細菌,就可能會因此造成感冒惡化。第二個不建議在感冒時攝取的食物,是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陳俊仁表示,像是茶和咖啡具有利尿功能,會惡化身體脫水狀態。但在患者感冒時,他會希望對方多喝水,稀釋鼻涕和痰液,有助於排出體外,但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會讓身體排出更多水,反而適得其反。第三樣食物是「牛奶」,雖然喝牛奶本身並不會生痰,但是會讓痰液變得比較濃稠,所以會更難咳出來。第四樣則是「酒精」,陳俊仁說明,雖然高濃度酒精有殺菌功能,但是會造成黏膜發炎,反而會惡化感冒的症狀;再加上酒精和咖啡因一樣,也是一種利尿劑,也會造成鼻涕和痰液變濃稠,更不易排出。最後一樣是「辣的食物」,許多人有迷思,認為吃辣的食物鼻子好像比較容易通、痰液比較容易排出,而辣的食物確實也可以短暫改善鼻塞,同時有稀釋痰液的功能。不過,陳俊仁指出,辣的食物會加重喉嚨發炎及疼痛的狀況,加上有研究指出「辣椒素」會促進痰液的分泌,從長期來看,反而不利於感冒的病程,會讓症狀拖得更久。陳俊仁也透露,其實「感冒」都是病毒感染,並沒有特效藥,只要多喝水讓痰液和鼻涕稀釋、多休息、正常進食補充營養,可以增加免疫力,感冒就會好得比較快。
陸海空三軍大亂鬥!內部畫面流出 士兵被剖肚亡母「臉沾兒血」痛哭
屏東瑞光路一家鐵皮屋卡拉OK酒吧發生1死3傷重大命案,12日凌晨2時許,兩桌在店內消費人馬爆發衝突,事後發現,竟是陸海空三軍大亂鬥。其中洪姓死者身為海軍陸戰隊士兵,另兩名共犯為陸軍333旅林姓上兵,以及空軍防砲飛彈指揮部鄞姓士兵,這也是屏東3個月內發生的第二起軍人血案,而衝突第一時間畫面也曝光,死者洪男器官外露倒臥血泊畫面,在目擊者腦中揮之不去,而疑似死者母親臉上沾著鮮血,在醫院外邊講電話邊大哭,心裡忍不住一陣鼻酸。屏東一間酒吧發生陸海空三軍大亂鬥,從店內打到店外。(圖/報系資料照)KTV砍人案海陸空全涉案,內部畫面流出,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影片中清楚可見,走到一名白衣男子被用力推入座位區,走到中間的一群人還不願鬆手,現場持續拉扯扭打,最後從店裡打到店外;林男最後拿出刀械砍人,洪男遭砍肚破腸流,倒臥在血泊中,送醫後宣告不治。另據目擊者表示,自己各種吵架場面都見過,但不曾見過活生生的人在面前過世,「滿地鮮血、直見器官,閉上眼睛都是那個畫面,從倒地到完全不動不到5分鐘」。目擊者還指出,當天在回家路上,經過醫院停紅燈,見到一位阿姨在外面講電話大哭,臉上都是血,「感覺應該是那個弟弟的媽媽。我猜應該是抱著他兒子的身體才沾到血」,讓目擊者感嘆人有多脆弱,閉上眼回想當時死者友人喊著名字的畫面,差點落淚。陸軍333旅林姓上兵(左二)持刀、空軍防砲飛彈指揮部鄞姓士兵(右三)徒手殺死海軍陸戰隊洪姓上兵。(圖/報系資料照回述這起事發經過,當時20歲的洪男與朋友一桌4人,24歲林姓、20歲鄞姓、31歲江姓男子一桌3人,雙方互不認識,疑似發生口角衝突進而互毆,林男竟持預藏的刀械朝洪男刺殺,鄞男及江男則徒手攻擊。雙方一路從店內打到店外,洪男跑到50公尺外對街不支倒地,洪男前胸部、腹部和左臀部等多處被刺傷,造成左側血胸、腹內出血,送至屏東市國仁醫院急救,仍於當天4時許宣告死亡。由於死者、林姓和鄞姓嫌犯身分為軍人,警方訊後將3嫌依刑法傷害及殺人罪,移送屏東地檢署偵辦並建請羈押,另參與聚眾鬥毆嫌犯,警方將依妨害秩序罪送辦。檢方訊後向法院聲押,法院今(14)日深夜裁定林男收押禁見。,至於共犯鄞男、江男則分別以6萬元、1萬元交保。CTWANT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不良行為,請勿模仿!
40歲工程師「這習慣」引發腦中風 醫師:晚睡會增加風險
過去常說,人體的複雜程度遠比任何一種機械還要精密,一點點小問題長期累積下來,可能就會演變成難以挽回的悲劇。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就提到,有一名40歲的工程師因為長期熬夜引發腦中風,在歷經一年的調整之後,身體終於康復。劉博仁醫師也為此提到,經常熬夜晚睡,是會增加血壓不穩定以及腦中風的風險。劉博仁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一位40歲的工程師,不僅長期晚睡熬夜,三餐還不定時,自己本身又喜歡吃油炸的食物,健康檢查呈現血壓偏高以及三酸甘油酯偏高的情況。結果在某次工作到晚上時,該名工程師突然頭暈頭痛,送到醫院去後,發現是出血性腦中風,工程師也為此住院開刀治療。後來平安出院後,該名工程師找劉博仁醫師來調理身體,當時該名工程師自述已經改掉所有的習慣,早睡、適度運動、多吃蔬果,少吃油炸。但是在離開診間時,該名工程師感嘆「從來不覺得這種悲劇會發生在我身上,劉醫師你要跟很多人宣傳衛教啊,真的到我發生中風才知道一切疾病都是自己造成的」。劉博仁醫師表示,這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目前這名工程師恢復狀況良好,但同時也藉這個機會提醒喜歡熬夜的朋友,真的要注意身體的健康。劉博仁醫師也明確表示「經常熬夜晚睡,是會增加血壓不穩定以及腦中風的風險。」
「台灣萬人飲食研究」首登國際期刊 FLC飲食8周減重12.5%
肥胖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共同來源,台灣十大死因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皆與肥胖有高度關連,成為社會家庭隱憂。減重品牌Cofit與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謝榮鴻院長合作,進行台灣18-65歲萬人減重飲食研究,針對使用手機App「Cofit-我的專屬營養師」的1萬多名使用者,分兩組進行減重成效分析。一組導入減重名醫宋晏仁推廣「FLC彈性低碳飲食法(Flexi-Low-Carb Diet)」,並有營養師線上指引個人實行計畫,另一組為控制組,僅使用Cofit App,進行每日體重記錄、六大類均衡飲食參考以及飲食記錄/飲食照片上傳追蹤等自我減重管理;結果發現有營養師介入指引的參與者減重成效明顯優異,多數在8週內有效減重約5.42 - 8%,還有參與者在8週內甚至減重達12.5%。對比控制組參與者的減重僅減少1.54%,證實FLC飲食因為有專家指引,減重效果更好,台灣萬人減重大型研究首登國際營養期刊《Nutrients》於今年七月接受發表,堪為台灣之光。這項研究顯示:使用者運用App 並接受營養師的飲食指導,達成的減重成績,比僅使用 App 自主管理飲食和體重者,能多甩掉四倍體重(8% vs 1.54%),值得重視。宋晏仁醫師指出,這項台灣首度進行的萬人減重大型研究成果彌足珍貴,由於每個人的荷爾蒙體質不同,需要有包括營養師在內的醫學專家提供個人減重飲食指引與適度心理支持,才能快速達成個人精準減重成效。研究顯示,FLC飲食是由Cofit營養師線上指引,採用以211餐盤(蔬菜佔餐盤的1/2,蛋白質佔1/4,以及全穀類佔1/4,比例2:1:1),不需要計算熱量,彈性調整個人飲食比例,相較於減少熱量攝取的傳統減重方式,FLC飲食儘管吃的多、熱量略高,但是注重飲食比例的正確性,減重成效反而比傳統熱量控制法更有效且成功,格外值得醫界重視。參與本次研究的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謝榮鴻院長指出,此次研究徹底突顯出營養專家衛教指導及飲食行為正確改變的重要性,更進一步說明4個不使用藥物,僅靠營養師介入就能在8週成功減重的關鍵因素:1.飲食行為改變的重要性:對體重控制有決定性作用,無需藥物即可顯著降低體重。2.專業指導避免復胖:透過專業營養指導建立正確飲食習慣,達成持續減重效果,避免減重過程中反覆受挫。 3.避免盲目嘗試流行飲食:搭配專業指導,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習慣,遠比跟隨流行飲食法更有效。研究亦顯示,專家結合線上App指導飲食的減重效果更優。4.健康飲食知識需終身學習和實踐,如同其他生活技能。此外,為期8週減重比較不同飲食方法的成果差異,台灣萬人減重研究採用FLC飲食法的參與者平均減重達3.4公斤,相較於國際文獻研究,受試者分別在地中海飲食、在得舒飲食(DASH),在低脂飲食(Low Fat Diet)平均各減重2.2公斤、1.42公斤以及0.99公斤:結果顯示,FLC飲食成功超越了被譽為「全球最佳飲食法-地中海飲食」,相對多減除55%以上的體重,減重成果最卓越。這項台灣大型研究涵蓋10,297名參與者,參與人數是過往同類型最大研究案750人的14倍,參與者下載 Cofit App 後,營養師會根據生活環境、飲食習慣、體重及預期效果,提供以精準控糖的彈性低碳飲食為核心的客製化「211餐盤」用餐指南,例如想要增肌者建議增加餐盤中蛋白質的份量,但同步減少相同份量的澱粉;外食族可將澱粉類從白米飯改為超商烤地瓜或馬鈴薯。此外,在營養師介入指導的組別進行8週飲食控制管理方面,以男性表現尤為出色,平均減重6.24%,甚至有20%的男性減重超過8%;女性平均減重4.63%雖略遜於男性,但部分女性參與者透過堅定配合營養師的課程和飲食控制,並每天上傳飲食紀錄,減重成效高達12.5%。一名35歲的女性業務員,由於三餐幾乎都在外食,尤其偏愛超商微波食品和手搖飲當下午茶,導致體重超標。為此,營養師特地為她量身打造了一份超商飲食攻略,建議她從健康餐盒搭配茶葉蛋和無糖豆漿開始,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並增加蛋白質的比例。手搖飲也逐步從半糖調整為微糖,最終改為無糖茶飲。透過循序漸進的飲食控制,這位業務員在短短兩個月內成功減重10公斤,甚至因腰圍縮小,原本上班穿的窄裙都需要重新購買一批。「Cofit我的專屬營養師」醫學研究團隊強調,彈性低碳飲食法(FLC,Flexi-Low-Carb Diet)並非以嚴格控制食量為手段,「減肥就要餓肚子」的觀念已經過時。相反,該方法以「戒斷對醣的渴望」為出發點,讓參與者在合理的營養配比下,降低胰島素阻抗,改善體質。而靠App與營養師介入,更不僅是為體重把關,最重要的是讓每位使用者更加清楚「何謂對的食物」、增加選擇「對的食物」的機會並提高對食物的警惕性。不會因為錯誤的減重方式或不正確的飲食習慣,無形中增加健康風險。該份重要論述刊載於國際頂尖醫學營養期刊《Nutrients》。
吃太多蛋影響膽固醇? 醫揭真相:2類人要注意
雞蛋擁有高品質的蛋白質,因此是許多人偏好的食品之一,但很多人擔心一天吃太多蛋會使膽固醇過高。對此,初日診所的家庭醫學科暨減重專科醫師李唐越指出,其實食物中的膽固醇對體內膽固醇濃度的影響不大,不過他建議膽固醇偏高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與醫生或營養師討論適合的蛋白攝取量。李唐越醫師在YouTube頻道《初日醫學 - 宋晏仁醫師 x Cofit》中的影片中表示,雞蛋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是營養豐富的食物。許多人會擔心一天吃太多蛋會使膽固醇過高,不過人體約80%的膽固醇是自身合成的,人體中只有約20%的膽固醇來自食物,因此食物中的膽固醇對膽固醇濃度的影響相對有限。李唐越補充說明,雞蛋還含有卵磷脂,適量食用對心臟健康有益。一般來說,健康成人一天吃幾顆雞蛋並不會有問題,例如有些健身增肌的人一天吃5、6顆蛋也可以,然而他也建議蛋白質的攝取應該多樣化。李唐越也提醒,如果膽固醇偏高或患有心血管疾病,建議與醫生或營養師討論適合的雞蛋攝取量。事實上,衛福部曾在官網指出,許多研究發現人體內的膽固醇主要由自身生成,飲食中的膽固醇較不易引起血中膽固醇的升高,有文獻指出,健康成年人每日適量食用雞蛋並不會導致血中膽固醇含量增加。此外,也有研究指出,攝取雞蛋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沒有相關。因此在美國最新的飲食指南中已將每日限制攝取300毫克膽固醇的建議移除。衛福部指出,但這也因此引起民眾對於雞蛋攝取量的誤解,認為既然都不會影響膽固醇,且雞蛋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亦可提供葉黃素、類胡蘿蔔素等營養價值,所以可以不限制的食用雞蛋。衛福部提醒,對於一般健康的民眾而言,雞蛋確實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在平時飲食中,除了雞蛋以外,也應更多元化的攝取不同食物種類的營養,如同為豆魚蛋肉類的豆製品、魚、海鮮類及禽畜瘦肉等,並增加蔬菜、水果的攝食比例、減少加工食品、飽和脂肪的攝取。衛福部說明,對於已有高膽固醇血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應注意飲食中的飽和脂肪來源,記得以堅果、白肉等食物與雞蛋互相搭配,並依照「豆魚蛋肉」一掌心的建議,避免過度食用單一食物帶來的健康風險。任何一項單一食物過與不及皆不利於人體的利用,建議以多元化的飲食原則,均衡攝取每樣食物。
婦科醫遭懷孕小情侶情勒 曝鬼打牆劇情:秀才遇到兵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近日說,小情侶想拿掉小孩,但小男友一直鬼打牆,要他給建議,他要對方再思考一下,結果最後小情侶給了Google一星。台大婦產科仁醫施景中看了也回,「秀才遇到兵。」蘇怡寧在臉書發文,幾年前有對小情侶來他的門診,懷孕六周左右,他問2人,「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女方不說話,小男友說,「我們想要拿掉,請問要怎麼進行。」蘇怡寧回,「兩種方式都可以,各有優缺點,看個人選擇」小男友指出,「我們又不是這方面的專業,應該給我一些建議跟方向而不是讓我們自己選擇吧。」蘇怡寧表示,「一般這種周數我們會建議是以藥物為主啦」,小男友說,確定用藥不會傷身體?蘇怡寧說,沒有百分百,每種方式都有風險。小男友說,「你剛剛建議我們說用藥物比較好啊」蘇怡寧說,「這是選擇題呀,我沒有權利幫你們決定耶」,小男友又表示,「你剛剛明明就跟我們說你覺得這時候選擇用藥物比較好。」蘇怡寧指出,「我的意思是在七周以前多了藥物流產這種選擇,但每種方式還是有他的限制與風險。」小男友強調,「你應該要給我們最好的建議啊,這樣我很失望耶。」最後,蘇怡寧說,「我真的不能幫你們做決定,如果你們今天無法自己下決定,其實還是有一些思考的時間啦,你們可以回去想一下有需要幫忙再過來喔」,而小情侶最後給了Google一星,批蘇怡寧沒同理心。蘇怡寧也嗆,「你再也不會看到我了,我知道你應該不在乎,其實我也不在乎,這篇特別寫給那些總是覺得醫師太過於冷酷沒有溫度的你。」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自己不想擔責,就把責任推給醫師」、「自己攝射後不理前都不會想到風險問題,看來小兄弟有當大廚的潛力呢,可以一直練甩鍋功力」、「怎麼辦,我想馬上去翻看給一顆星的是哪些帳號」,施景中看了也回,「秀才遇到兵。」
「大腹人家」太危險!腹部脂肪過多將致癌 醫籲「5條件中3」要留意了
腹部內臟脂肪是健康的最大殺手!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指出,腹部脂肪細胞本身是一種內分泌細胞,會分泌出許多發炎激素,這些物質會不時在體內各器官「放火」,造成衰老、慢性病、癌症等;他強調,腹部肥胖的人容易誘發代謝症候群,若在「5條件」中含有3項,包括腰圍過粗、三酸甘油酯偏高等等,就要特別注意。劉博仁日前於臉書粉專提到,當遇到減重的患者時,除了看對方的體脂率以外,一定會看觀察是不是「大腹人家」,因為腹部內臟脂肪可以說是一種「包藏禍心」的脂肪,在10大必須減重理由之首,「腹部內臟脂肪簡直就是您健康的最大殺手」。劉博仁進一步表示,脂肪組織一般會分佈在皮下以及內臟之中,原本的功能是提供身體保暖以及內臟保護的作用,但當過多的脂肪細胞在腹部內臟儲存時,就會形成「蘋果型肥胖(腹部肥胖)」,相當不健康,甚至可以說是萬惡淵藪。劉博仁引述研究指出,腹部脂肪細胞本身就是一種內分泌細胞,會分泌出許許多多的發炎激素,這些物質會不時在您身體各器官「放火」,導致衰老、慢性病、癌症等,「您腹部像座火山,如果不儘早減掉腹部脂肪,遲早火山會爆發的」。對此,劉博仁透露,醫學專家最早就注意到腹部肥胖的人容易引起胰島素阻抗,產生第二型糖尿病,後來更慢慢發現這些病人會合併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病,因此逐漸有共識定義出「新陳代謝症候群」,簡稱「代謝症候群」。若在以下5項條件中符合3項,就代表是代謝症候群的患者:1.男生腰圍≧90公分,女生腰圍≧80公分,或是BMI≧27kg/㎡。2.三酸甘油酯≧150mg/dl。3.高密度膽固醇男性<40mg/dl,女性<50mg/dl。4.血壓收縮壓≧130mmHg或是舒張壓≧85mmHg,或是有使用降血壓藥物。5.空腹血糖≧100mg/dl或是使用降血糖藥物。
她試168斷食法瘦了 身體出現2症狀…7個月後離世
近年來流行起「168間歇性斷食法」,有許多民眾為了身體健康或減重都紛紛嘗試。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近日在節目上聊到,曾有一名女病患試「168斷食減重,真的瘦了好幾公斤,但出現臉色蒼白和噁心感的症狀,就醫檢查才知道罹患「癌王」胰臟癌,治療7個月後仍未好轉,不幸離世。劉博仁醫師在節目《健康晚點名》分享多起癌症病例,並介紹10大罹癌徵兆,「體重莫明減輕」就是其中一項;劉博仁醫師的一名女病患,她跟風嘗試168斷食,短短3、4個月就瘦了好多公斤,卻也時常感到噁心和臉色蒼白;她就醫檢查後,劉博仁醫師發現他血液的CA19-9指數很高,掃超音波後確定是胰臟癌併發肝臟轉移。對此,劉博仁醫師說明,無論透過何種方式控制體重,凡是出現臉色蒼白、食慾下降和體重短時間減少4至6公斤,都得提高警覺,因為有很大機率是癌症。劉博仁也補充,女病患因已發生肝臟轉移,接受化療7個月後病逝,無奈胰臟癌有癌王之稱,發現不易,通常發現時已經很難挽回。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會刊中曾提到,胰臟癌相對於其他癌症發現不易,目前唯一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但臨床上只有15%病患有機會開刀,又有80%的人術後會復發;無法手術的患者,則只能用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節目中劉博仁醫師指出的10大罹癌徵兆,包括體重莫明減輕、耳朵莫明痛不停、食慾不振噁心想吐、身體長出不明腫塊、聲音突變沙啞、傷口久不癒合、大小便不正常出血、皮膚癢找不出原因、痣發生明顯變化和更年期後陰道出血等。而168間歇性斷食法,指的是1天當中8小時可進食,其餘16小時禁食,可喝水、茶和黑咖啡等沒有熱量的飲料。
高教史最大一波退場潮!四私校今退場 899學生被轉17所學校
由於少子化的影響,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私立學校停招、停辦,而明道大學、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和環球科大四所私立學校於今(31日)正式停辦退場,教育部指出,這四所私校的899名學生已經在6月底完成分發,被安排到17所其他大專院校。彰化縣的明道大學、嘉義市的大同技術學院、高雄市的東方設計大學,以及雲林縣的環球科大等四所學校,今天正式停止辦學,這四所學校的899名學生已在6月底完成分發,這也被私校工會稱是「教育史上首見」,是目前國內高教史上最大一波退場潮。教育部指出,確保退場學校學生繼續就學的權益,是處理退場學校要務。教育部會持續督請分發學校,妥適提供輔導措施並設置單一窗口協助學生,有關安置學生修業學分也會從寬抵免並協助輔導學生完成學位論文等,教育部並於安置學生入學第一學期進行到校實地訪視,以讓安置學生順利轉銜並繼續就讀。教育部說明,大同技術學院的80名學生主要分發到吳鳳科技大學、嘉南藥理大學、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和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等校;東方設計大學的123名學生主要被分發到樹德科技大學、台南應用科大和正修科大等學校;環球科大的320名學生主要被分發至僑光科大、嶺東科大、弘光科大、吳鳳科大和台南應用科大等學校。此外,明道大學的375名學生,包括應屆畢業生及延修生,則被分發到靜宜大學、亞洲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嶺東科大、大葉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和建國科技大學等10所學校。教育部說明,針對退場學校學生安置作業,會擇定鄰近之同類別、同等級之對應系科及學制的學校外,為配合安置學生需求,學生亦得具體敘明理由提出特殊因素,由教育部協調並彈性提供學生選擇學校空間,以維護退場學校學生繼續就學之權益。教育部說明,退場學校學生學分從寬抵免在原校修習及格科目學分,也協助與輔導學生完成學位論文、專題製作或校外實習等畢業條件;學雜費以原校收費基準收取,分發學校收費基準較低者,從其規定。針對符合資格之分發學生,持續提供所需助學措施,包括就學貸款、學雜費減免、弱勢助學、獎助學金及工讀申請等,以減輕學生就學之負擔。教育部也會補助協助安置學生及為維護學生受教權益所需相關費用,其中包括額外補助提供學生因轉學衍生之交通或住宿所需費用,及分發學校因協助安置學生所衍生額外支出之教師鐘點費、導師職務加給、學雜費收入差額等費用。此外,根據私校退場條例,私校解散後的剩餘財產將歸地方政府、捐贈退場基金、中央機關或公立學校所有。教育部表示,東方設計大學的校地將由高科大承接,大同技術學院的校本部由嘉義市政府接手,計劃轉型為社福園區,太保校區則由嘉義縣政府接手,擬作為人才培育中心。至於環球科大和明道大學的校地,因為兩校與台糖有租賃關係,教育部將與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會議,討論後續土地利用事宜。
胎夢「我很快去找你們」過世兒子真的生回來 爸媽兒3人還同天生日
台大婦產科仁醫施景中近日發文分享,有夫妻最小的兒子在1次意外中受傷過世,後來女方懷孕8個多月時,夢到那名兒子託夢「我很快就要回去找你們了」,結果小孩真的依約回來,更扯的是,父親、母親、小孩3人還同天生日,也讓他驚嘆「輪迴實有!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施景中9日在臉書粉專「Jin-Chung Shih」貼出1張照片,並透露「孕婦的先生通知我,這張我們同事幫忙拍的照片,他獲我允許拿去參加台大兒醫一個攝影比賽,獲得佳作獎,有獎狀和獎金。過去我分享過這個溫馨故事,可惜他參賽只能用20個字以內說明,沒辦法詳述照片背後的故事。如果要簡化,以下兩行字可以說明:輪迴實有!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施景中表示,當事人和太太高中就認識,先前生了2個女兒、2個兒子,但最小的兒子卻在1次意外中受傷過世。當時他有感於嬰幼童急救轉診,沒有合適的救護車,就發願買一台來捐贈社會,「即使那是他生意失敗、人生最低谷的時候。」施景中續稱,後來當事人的太太本已經結紮,但後來又去接通,卻不願去進行更簡單、受孕率相同,或更高的試管嬰兒療程,原因是她說:「我把門再度打開,如果是他,他自己會找得到路回來。如果是做試管,我怎麼會知道是不是他回來了呢?」在這個信念下,這對夫妻不久後就有喜,結果懷孕到8個多月時,前一胎的兒子突然托夢來說,「我很快就要回去找你們了」,媽媽醒來後,夫妻倆覺得奇怪,會不會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施景中提到,之後不到1周,孕婦陣痛起來,挑在6月10日這一天,和夫妻同一天生日,小孩依約回來了,「當時還有太多巧合,篇幅不夠無法盡述。」施景中也透露,「我第一次碰到他倆時,小孩還未出生,聽到他們的遭遇,深深嘆息。我曾在臉書寫下,『就算冬天再寒冷,春天仍會依約到來』,為他們祝福。看到這照片,春天真的回來了』。」貼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真的是之前的兒子回來了,好玄」、「是很好的父母,才回來投胎的」、「有時候胎夢這種事,太多巧合不得不信」、「生來報恩的」、「一個很深的緣,感動」、「莫名覺得好感動,祝福他們」、「這輩子就是要來當爸媽的孩子。媽媽辛苦了,已結紮又接通,就是要等孩子回來。」
台商自煮三餐竟罹2癌! 「地雷鍋具曝光」冷水沖洗更毒
一般人普遍在家自己煮三餐更加健康,卻有一位台商因此慘罹2種癌症,劉博仁醫師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中分享,這位台商工作繁忙,因此特別請了家政阿姨幫忙煮飯,認為比外食更加健康。劉博仁透露,台商某天意外看到阿姨使用的不沾鍋相當斑駁,建議對方換一個鍋具,但阿姨認為還可以用便拒絕,5~6年後,這位台商竟檢查出罹患腎臟癌、膀胱癌,進一步抽血更發現,其體內全氟辛烷磺酸(PFOS)竟高達35.97,遠超過標準值3.5~25.7;此外,全氟辛酸(PFOA)數值也偏高,這兩項都與腎臟癌有關聯。劉博仁提醒,購買不沾鍋前可先詢問是否含有鐵氟龍,若產品有鐵氟龍,一旦鍋子出現刮痕就要換鍋子,而上述提到的全氟碳化物,也出現在很多防水物品中,包括雨衣、一次性餐具等。他指出,塑化劑很毒,但它在人體的半衰期很短,幾個小時,或是1、2天,多喝水就可以排掉;可是鐵氟龍很麻煩,一旦進入體內,其半衰期長達1、2年,難以排除。除了有刮痕就要更換,含有鐵氟龍的不沾鍋高溫使用後,也不能立刻沖冷水,否則也很容易溶出致癌物「全氟辛酸」,建議還是把熱鍋先放到冷卻後再清洗,不只可以減少罹癌風險,也能延長鍋具壽命。
經商男同時罹患2種癌!竟是煮飯阿姨「堅持1事」害慘他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飲食安全,不過往往忽略鍋具也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一名經商男子不幸同時罹患雙癌,經醫師抽血檢驗發現,男子體內的「全氟碳化物」嚴重超標,追問才得知原來是「不沾鍋」害致癌。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師日前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分享健康知識,透露曾有一名男子因罹患腎臟癌、膀胱癌前來求診,經抽血驗出,他體內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全氟辛酸(PFOA)及全氟壬酸(PFNA)等3種有毒化合物質明顯超標。劉博仁進一步追問生活習慣,發現原來該病患長期在外地做生意,因工作忙碌聘請一名阿姨來幫忙煮飯,由於對方相當節儉,因此即使不沾鍋已經使用到塗層斑駁脫落,煮飯阿姨仍不肯更換,男子就這樣連續吃了5、6年的致癌毒素。對此,劉博仁示警,鐵氟龍(PTFE)常用於製作防水物品,包括不沾鍋、雨衣、一次性餐具等都可見此物質,由於鐵氟龍的半衰期長達1至2年,因此難以被人體代謝,建議只要看到不沾鍋有刮痕,最好不要繼續拿來烹煮食物。事實上,毒物專家招名威曾提醒,應慎選廚房容器,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鍋具,以免將毒素吃下肚,「如果它是一個不安全的材質,那就會煮出一些重金屬或釋放其他不明物質」,呼籲民眾無論是烹煮或盛裝食物,都不要使用沒有安全認證的容器。
新竹「剛驗出2條線」得手刀搶月中!孕婦:台北恐還沒那麼競爭 保母喊到10萬
不少爸媽在得知有愛的結晶後,就會開始物色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等,不過如果在新竹,手腳可能就要快一點。台大婦產科仁醫施景中提到,孕婦向他分享,在新竹的新手爸媽,剛驗出兩條線就要趕緊去約月子中心。施景中在臉書表示,這幾天過著疲憊的生活,住院病人名單長長一串,多到一整頁排不完,不過開刀時和孕婦聊天也蠻有趣的,學到很多不知道的東西。施景中透露,第一台刀的孕婦跟他說,現在台北市24小時全日托的到宅保母,應該是指周一到周五到宅的那種,一般要價月薪7萬5000元,這還不包括三節獎金、年終、交通費一堆的額外開銷,而且已經有人喊到10萬元以上了,甚至還有保母社團教如何和雇主談高薪水。他聽完後忍不住直呼,「這薪水已經比我們全職護理師薪水還高。」孕婦還分享,在新竹的新手爸媽,剛驗出兩條線就要趕緊去約月子中心,在台北可能還沒那麼競爭。對此,施景中直言,以前只有聽說,剛驗出來要趕緊去預約高層次超音波,沒想到現在連月子中心都如此競爭。施景中說,「最近生產的孕婦真的多了不少,不過據了解,我這些孕婦不是為了要拼龍子龍女的。不知道是否與經濟回春有關,今天又聽說台灣的股市上漲趨勢在全球排名名列前矛。」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多孩子多福氣熱鬧,手足吵架就好想塞回去」、「新竹除了驗到兩條線要去排月子中心,還有要托嬰的也是,拿到媽媽手冊就要開始排隊」、「小時候感覺都是吵鬧,但現在長大一起討論問題、聊天、吐槽,就真的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