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度
」 高溫 中暑 腦炎 熱浪 確診高溫飆41度!33歲網紅馬拉松「衝過終點」突倒地 1小時後身亡
美國加州迪士尼樂園日前舉行了一場以萬聖節為主題的半程馬拉松比賽,然而比賽當天卻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名33歲的旅遊網紅迦勒格雷夫斯(Caleb Graves)在越過終點線後突然倒下,隨後被送往醫院,不幸宣告不治。據悉,當時加州正遭遇熱浪,氣溫高達攝氏41度。根據外媒《娛樂週刊》的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當地時間8日,格雷夫斯是一名知名旅遊網紅,熱愛迪士尼角色與遊樂園,比賽前幾天,他曾提到自己近期對高溫特別敏感,並分享自己曾在外出遛狗20分鐘後回家因熱衰竭昏倒的經歷。格雷夫斯也於當天早上7點完成比賽後,被一名工作人員注意到他摀著胸口,隨後格雷夫斯便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他被緊急送往附近醫院急救,但在緊急治療後,最終在約一小時後被宣告不治。報導中指出,在比賽前,格雷夫斯還透過社交媒體表達了對順利完賽的期望,並提醒其他參賽者注意天氣變化,建議他們保持水分和傾聽身體的信號,「如果您這個周末跑步,記住天氣會很熱!祝所有跑者好運!」據悉,這場馬拉松比賽期間氣溫持續居高不下,甚至當天達到41度的高溫。不過警方表示,目前尚無法確定格雷夫斯的死因是否與高溫有關,具體原因還有待驗屍結果確定。
15歲少女「高燒41度」被列急診檢傷1級 媽媽問「能否回家治」醫師傻眼
有時候小孩因為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因此只能靠家長發現,日前急診兒科主治醫師黃士倫就分享了一個緊急病例,一名15歲少女在半夜因高燒41度被送至急診,被列為急診檢傷1級,經過檢查後確診為尿路敗血症(Urosepsis),然而家長還不知道嚴重性,甚至詢問能否返家治療。黃士倫在臉書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發文指出,自己半夜遇到一名15歲少女高燒41度掛急診,到急診時已經燒的神智模糊,被列為急診檢傷1級,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其尿液中的白血球數量高達2萬,發炎指數接近10(正常值小於0.5),更令人擔憂的是,少女的血糖高達400mg/dl(空腹血糖正常值應該在70至110mg/dl)。黃士倫詢問得知,少女有糖尿病家族史,並且近期沒有體重減輕現象,進一步檢查發現少女的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12.0,代表過去三個月平均血糖值約為300mg/dl。黃士倫也立即為少女注射胰島素並安排住院,進行抗生素治療及血糖控制,然而少女的母親似乎未完全理解病情的嚴重性,甚至詢問能否返家治療,這也讓他感嘆,「黑倫只為了你好,值班值到兩眼都黑輪了,希望你明白」。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真的為了孩子還是要多多關注健康議題,孩子生病了會不曉得他的嚴重性」、「真的要多注意小孩的健康和飲食,謝謝醫生給了很多專業知識很有幫助」、「是一直讓小朋友吃糖嗎?因為家裡有糖尿病病史,看了好擔心」。也有網友詢問女孩是否患有第一型糖尿病,黃士倫說明,女孩患的是第二型糖尿病,且有糖尿病家族史。由於飲食習慣不佳,女孩體重達90多公斤;黃士倫也建議,為了預防類似情況,應限制孩子的精緻糖及高熱量食物攝入,並建議有家族史的孩子進行篩檢。
沸騰索命3/新研究「高溫讓失智中風更惡化」 夜跑不見得好!「輻射熱」更可怕
英國研究顯示,極端氣候下的高溫會影響大腦的神經系統,讓失智症、中風、偏頭痛等疾病更加惡化,甚至造成死亡。專家建議大熱天出門前先參考「熱指數」,再判斷是否適合外出活動。另外,除了白天,晚上也要慎防輻射熱,專家提醒夜跑仍有中暑風險,一旦輕忽恐會危及性命。根據彭博社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審查了332份報告,探討環境對19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包括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形式失智症、偏頭痛、中風、憂鬱症、多發性硬化症和腦膜炎。研究結果顯示,天氣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每一種疾病,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引發較高的患病率或導致病情惡化。例如,隨著溫度升高,死於中風和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憂鬱症等許多精神疾病的死亡率也會上升,偏頭痛、多種精神疾病和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的住院治療也會增加。上述研究已發表於《刺胳針神經醫學》(Lancet Neurology)期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教授西索迪亞(Sanjay Sisodiya)說:「大腦必須維持在一定溫度範圍內才可正常運作。如果大腦患有疾病,那大腦的體溫調節能力就會受損。」她同時提醒,氣候變暖對大腦的損害已經慢慢發生。中國附醫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表示,「以前都認為早上10點到下午2點比較熱,但現在溫度實在太高了,我認為只要有陽光就要小心!」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則提醒,夜間也要當心輻射熱導致中暑。輻射熱是指地面、建築物吸收太陽輻射後散發出來的熱能。朱柏齡分享,曾有一名50多歲跑者,參加大佳河濱公園夜跑,晚上6點開跑,結果快到終點時突然昏倒,送醫時體溫41度呈現昏迷、多重器官衰竭,10多個小時後才甦醒,結果他完全不記得自己有去路跑。什麼時候適合在戶外運動?專家建議先參考「熱指數」,另外也別以為夜跑較不會中暑,輻射熱的恐怖往往突如其來。(圖/報系資料照)朱柏齡說,夜間溫度雖然比白天低,但柏油路白天時吸收大量熱氣,晚上時這些輻射熱再散出來,所以還是非常悶熱,建議清晨5~6點時運動比較好。另外,門診中也時常出現到溪邊戲水而中暑的案例。朱柏齡表示,同樣是輻射熱作祟。「如果溪邊有很多石頭,而且都是乾地的話,反而會吸收輻射熱,一旦反射上來反而溫度會更高。」朱柏齡建議可從「熱指數」來判斷適不適合外出活動,熱指數是綜合溫度、濕度、輻射熱等數據計算,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建制有「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行動資訊網」https://hiosha.osha.gov.tw/content/info/heat1.aspx,可以查詢全台不同區域即時的熱指數,用顏色區分,黃色代表容易疲倦、橙色代表可能熱衰竭與筋攣,時間太長時間會中暑、紅色代表中暑高,不適合運動,建議要進行戶外活動時,可先上去查詢相關資訊。
雲林3歲女童「高燒41度」確診A流!發病10天宣告不治
繼高雄市一名8歲男童因流感併發重症病逝後,雲林縣一名3歲女童於6月17日出現感冒症狀,還發高燒至41度,緊急送醫確認感染A型流感,怎料才發病短短10天,女童就因併發腦炎不治身亡。雲林縣衛生局表示,一名3歲女童於6月17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狀,期間還開始發高燒,儘管已服用退燒藥仍無法降溫,6月24日凌晨被家屬緊急帶至醫院掛急診,直至狀況好轉後便返家休養。怎料女童當天返家後,卻又再次反覆發燒,甚至一度燒到41度,還伴隨畏寒、嗜睡、抽蓄、翻白眼等症狀,送醫快篩後才確認罹患A型流感,並入住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住院不久女童就因併發腦炎,於6月26日不幸身亡,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10天。對此,衛生局提醒,雲林縣截至今年6月23日止,已有39人確診流感併發重症,累計5人死亡,為因應國內流感疫情升溫,呼籲民眾應勤洗手、出入公眾場所配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才能降低傳染風險。事實上,根據疾管署統計,從去年流感季截至今(113)年6月24日止,全國已累計多達1144例流感重症病例,其中死亡個案有214例,顯示近期流感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流行期,提醒民眾若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類流感症狀,應盡速就醫。
大台北、台東和中南部近山區恐熱到紫爆 降溫時間點曝光
未來一周高溫炎熱,台灣依舊呈現「烤番薯」的天氣,根據中央氣象署表示,7月1日受西南風影響,16縣市發布高溫燈號,尤其中南部近山區、東南部和大台北地區會熱到「紫爆」,出現36度以上高溫,台東甚至可能有38度高溫,而午後仍要留意雷雨,周二後午後才可望減緩。中南部近山區、東南部和大台北明天高溫炎熱,熱到紫爆。(圖/氣象署提供)氣象署表示,受到太平洋高壓和西南風影響,各地多雲到晴,因西南風沉降作用,東南部有焚風現象,台東金崙還出現41度高溫,是今年觀測以來最高溫,預計明天仍屬西南風影響的天氣型態,而未來一周多雲到晴,要留意午後雷陣雨。至於未來一周溫度趨勢,氣象署表示,最高溫有33到36度,周二和周三環境轉偏東南風,東南部焚風趨緩,不過中南部近山區集中發生高溫機會高一點,太平洋高壓北移,台灣天氣炎熱,但出現極端高溫機會降低一些,但各地溫度仍相當高。未來一周天氣和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氣象署同時對16縣市發布高溫燈號,其中台東縣有發生焚風機率,為橙色燈號,甚至會出現38度極端高溫;至於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和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機率,另外在新北市、新竹市、苗栗縣、嘉義市、嘉義縣和高雄市則為黃色燈號,高溫會來到36度。中南部近山和台東太麻里明天都有36度以上高溫,東南部仍有西南風沉降的焚風影響,中南部近山區則因靠山區,受太陽加熱明顯,溫度較高,大台北也會有36度高溫發生機率,溫度分布圖顯示36度以上高溫的紫色地區,集中在中南部近山區、東南部和大台北地區。在降雨部分,明天西南風減弱,中南部沿海陣雨或雷雨將趨緩,各地有明顯午後雷陣雨,中部以北、宜蘭、花蓮機會高,周二、周三轉東南風,各地降雨偏午後雷陣雨為主,山區有大雨的情況發生,後續各地仍有午後雷陣雨但雨勢會減緩,未來要留意山區活動或午後的天氣變化。未來一周天氣和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
今天烤番薯!台東金崙飆41度「入夏以來最熱」 全台高溫前10名出爐
今(30日)全台天氣炎熱,各地高溫約33至36度以上,東南部有局部38度左右高溫及焚風發生的機率,台東縣金崙下午1時50分出現41度高溫,為今年入夏以來最熱,但金崙為自動觀測站,不列入歷史紀錄。氣象署持續針對全台16縣市發布高溫燈號,其中台北市、台東縣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根據氣象署觀測,今天全台高溫前10名依序為台東金崙41度、台東太麻里39.6度、台北市社子39.1度、台東香蘭38.6度、台北信義37.6度、台東關山37.4度、雲林南改斗南分場37.3度、台東石寧山37.2度、台東歷坵37.1度、台東金鋒嘉蘭37度。其中台東金崙41度為今年入夏以來最熱,但金崙為自動觀測站,不列入歷史紀錄。氣象署指出,受西南風沉降影響,今天各地天氣高溫炎熱,臺東縣地區已有焚風發生,臺北市、臺東縣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新竹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苗栗縣、花蓮縣為黃色燈號。另外,今天西南風持續影響,臺灣中南部地區及澎湖、金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南部地區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及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
熱浪來襲!7旬翁「體溫飆41度」倒地疑中暑 熱心外送員報警救回命
全台飆高溫各地氣候炎熱,台中市烏日區日前下午5時許,1名79歲鄧姓老翁突當街腿軟倒地,疑曝曬豔陽之下導致,恰巧被行經的外送員發現,立即報案,警方獲報到場,發現鄧翁體感溫度竟高達41.5度,趕緊將他送醫治療,無大礙。據了解,鄧翁行走在豔陽之下,突雙腿發軟,隨後倒地不起,所幸被路過的外送員及時發現,攙扶鄧翁起身至椅子上休息後,隨即報警求援,警方獲報到場,將他送醫治療後,本想尋找其家屬前來照料,恰巧鄧翁媳婦也致電到派出所尋找,得知事情原委後,火速趕往醫院照顧他。鄧翁媳婦指出,鄧翁有輕微失智情形,不曉得他何時外出,嚇的全家動員在住宅附近尋找,經過1個小時仍未找到,擔憂鄧翁可能發生意外,心急如焚撥打電話向警方通報協尋。警方表示,台中市警察局烏日分局烏日派出所日前下午5時9分獲報,中山路一段有人昏倒,員警黃瓊云及特考班實習生葉姿廷隨即趕往現場救援,到場後發現鄧翁趴倒在地、全身抖動且說不出話,臉上有輕微擦挫傷,救護人員立即測量鄧翁體溫,未料竟飆高到41.5度,初步判定為中暑,後續送往中山醫院治療,所幸並無大礙。警方呼籲,烏日警分局指出,民眾家中若有年邁長者,應多加注意照料其生活,切勿讓長者獨自外出的戶外活動,避免非必要活動,應多注意防曬及補充水分,防止熱傷害再度發生。
日本馬來貘「英雄」死因出爐 「熱緊迫」導致全身循環衰竭
台北市立動物園原本預計6月21日迎接自日本橫濱動物園來台的馬來貘「英雄(Hideo)」,而如今卻傳出英雄在抵台後被發現已無生命跡象。在經歷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團隊與臺大病理專家的解剖後,確認英雄的死因主要是因為熱緊迫,後續引發全身循環衰竭、凝血功能障礙與肺水腫等情況致死。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英雄是於2022年1月12日在日本橫濱動物園出生,先前該園的保育員還幫齊慶祝2歲生日,而本次來台主要目的是進行血緣交流。為了這次的行程,英雄在5月20日結束最後一次公開亮相後,便進入檢疫階段,一直沒有公開露面。但臺北市立動物園於22日凌晨表示,英雄在21日抵台後,被發現已無生命跡象。後續台北市立動物園也表示,會聯繫獸醫專家學者進行病理解剖,以釐清馬來貘死因。而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團隊與臺大病理專家的解剖後,確認了英雄的死因主要是因為熱緊迫的關係,後續又引發發全身循環衰竭、凝血功能障礙與肺水腫等情況致死。其死亡時體溫核心溫度高達41度之多。報導中也提到,出生於2022年的英雄,是橫濱動物園睽違17年後第一個誕生的馬來貘,橫濱動物園的保育員也表示,英雄的個性溫和,當初之所以幫其取名為英雄,就是希望他能肩負起繁衍保育馬來貘的重任,成為族群中的馬來貘,沒想到如今卻發生此憾事。
菲律賓50度高溫「水壩乾涸見底」 300年歷史古城遺跡重見天日
近期菲律賓發生持續性高溫,氣溫一度高達50度左右,這不僅讓當地人難以生活,呂宋島北部甚至出現有水壩完全乾涸見底的情況,但這也讓水壩底部一座300年歷史的古城遺跡得以重見天日。根據《CNN》報導指出,雖然過往只要水位低下,在菲律賓新怡詩夏省當地水壩底下的歷史古城潘塔邦安鎮(Pantabangan town)就會露出水面。但由於近期菲律賓持續性的高溫,讓當地嚴重缺水,水壩從3月起就保持著超低的水位,這也讓潘塔邦安鎮再次重見天日。菲律賓國家水利機構工程師帕拉丁(Marlon Paladin)表示,該處水壩於1970年代建成,中間只要水位低下的時候,水底下的潘塔邦安鎮就會露出水面,但這次也是潘塔邦安鎮露出水面最長的時間,從3月起就一直可以看到。而且相較於之前只能看到建築物的頂端,但目前甚至整個建築物都可以完整看到,官方甚至因此開放民眾參觀這歷史悠久的古蹟。報導中也提到,雖然菲律賓每年4至5月都會十分炎熱,平均氣溫在30度以上,但大多數地區的氣溫都會遠遠超過平均值,過去幾周的氣溫就穩定突破42度。根據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的資料顯示,菲律賓部分區域的「高溫指數」已經超過40度,位於水壩附近的穆尼奧斯鎮的高溫指數也超過41度,日前甚至出現47度的高溫。
台中6歲童感冒多日「叫不醒」猝死 醫曝2可能:成人也要留意
台中市東區30日上午有1名6歲男童猝死。當時男童爸爸發現兒子叫不起來,無呼吸心跳,緊急送醫搶救,但仍宣告不治。經初步了解,該名幼童有感冒情況多日。對此,義大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楊明浚表示,兒童感冒後猝死通常是病毒直攻心臟肌肉,造成的「急性心肌炎」又或是因病毒侵犯腦部,造成「急性腦幹腦炎」,且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有可能發生類似狀況。楊明浚表示,會造成健康兒童感冒後猝死,一般最有可能是病毒所致,像是流感、腺病毒,直攻心臟所造成的急性心肌炎,楊明浚指出,在病毒尚未侵犯心臟前,孩子可能就像一般感冒,一旦併發心肌炎,孩子可能短短幾個小時內,就會變得非常喘、呼吸急促,這時務必要快送至大醫院急診,不能拖延。另一情況是,因病毒侵犯腦部所造成的「急性腦幹腦炎」,若這時病童是一個人睡覺,他可能突然性癲癎發作,直接陷入昏迷,則有可能再也醒不來。楊明浚提醒民眾,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有可能發生類似狀況,呼籲若發現家人感冒後,突然有持續性嘔吐或突然眼神呆滯、講話反應異常或是呼吸變得很快、很喘,高燒突然到攝氏41度等,都要盡快送醫,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曼谷連6天極端高溫警報!體感溫度「飆破52°C」 泰國今年已30人中暑死亡
泰國首都曼谷昨(25日)連續第6天發佈極端高溫警報,預計當天的高溫指數(heat index,或稱體感溫度)升至攝氏52度以上。對此,泰國政府表示今年迄今已有至少30人中暑死亡,還沒迎來5月就已經接近去年整年的統計數字。綜合亞洲新聞台(CNA)、The Malaysian Reserve的報導,本週1波熱浪席捲了南亞和東南亞部分地區,就連菲律賓也有許多學校因此停課。而曼谷市政府25日則在臉書發文稱,曼谷的高溫指數將達攝氏52度以上,處於「極其危險」的水平,然而這樣的聲明自20日以來每天都會發布。氣象預報還指出,曼谷今天(26日)中午的氣溫預計將達到攝氏39度,但仍低於去年5月攝氏41度的峰值。泰國公共衛生部(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MOPH)24日晚間則指出,今年1月1日至4月17日,竟然已有30人死於中暑,而回顧2023年全年,也僅有37人死於中暑。泰國氣象局(Thai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TMD)也統計,2016年至2023年該國記錄到的最高氣溫均為攝氏44.6度。預計到本月底,泰國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將是全國最熱的地區,部分區域的氣溫將達到攝氏44度,且冰雹和雷暴還可能會襲擊這2個地區。對此,泰國疾病管制部副部長康潘(Direk Khampaen)也告訴法新社,官員們敦促年長者和患有肥胖症等疾病的民眾,留在室內並定時補充水分。泰國能源部長蓬米喬(Supattanapong Punmeechaow)則表示,泰國22日的用電量飆升至創紀錄的35830兆瓦,當天北部南邦府(Lampang province)的氣溫達到攝氏44.2度。 由於聖嬰現象(El Niño)預計將持續到6月,身為東南亞第2大經濟體的泰國,已經準備好迎接比往年更熱的天氣。位於伊利諾州芝加哥的大宗商品研調公司The Hightower Report也在本週的市場評論中表示,高溫天氣正在襲擊泰國的農業部門,「人們對當地的食糖市場感到擔憂。」
北部8歲女童染流感併發腦炎 意識不清抽搐「住院第4天死亡」
近期類流感疫情逐漸趨緩,但上周仍新增4例死亡,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其中年紀最小是北部一名8歲女童,本身沒有潛在疾病,4月初咳嗽嘔吐,至診所就醫後好轉,但隔天又出現頭暈、嘔吐、發燒、意識不清、抽搐等症狀,急診後發現體溫飆至41度,流感快篩為A型流感,檢查發現有腦水腫,醫師研判為流感併發腦炎。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女童後來轉至加護病房,且以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但意識狀態持續惡化且心律不整,住院第四天過世,死因為流感併發急性壞死性腦病變及器官衰竭。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類流感疫情呈緩降趨勢,第16週(4/14-4/20)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8.8萬人次;近四週社區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流感病毒以B型為多,與A型H3N2呈共同流行,仍須留意疫情後續變化。上週(4/16-4/22)新增26例流感併發重症(19例A型H1N1、3例A型H3N2、4例B型),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17例未接種流感疫苗。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4月22日累計757例流感併發重症,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7%;其中死亡137例,重症病例及死亡個案均有79%以上未接種流感疫苗,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發生風險。疾管署統計,截至4月22日,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約655.9萬劑,僅剩約1.8萬劑,請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把握機會儘速至各合約院所接種。由於近期流感與COVID-19傳播風險持續,若民眾有類流感症狀,除可用COVID-19家用快篩輔助檢測外,如有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應儘速就醫,並由醫師依主訴與臨床判斷,評估是否符合公費藥劑用藥條件,倘經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另由於目前流感抗病毒藥劑未列入健保給付項目,公費用藥治療之時機及必要性,仍由醫師依病患狀況及臨床專業決定。疾管署再次提醒,類流感疫情雖趨緩,但仍有新增重症個案,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防護措施,有呼吸道症狀時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
類流感新增4死!8歲妹「併發腦水腫」住院4天亡 A型、B型共同流行
疾管署今(23日)表示,近期類流感疫情逐漸趨緩,但上週仍新增4例死亡個案(2例A型H1N1、2例A型H3N2),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據悉,北部1名年僅8歲的女童4月上旬發病,到診所就醫後一度改善,隔天又出現噁心嘔吐、抽搐、意識不清等症狀,送急診時已出現腦水腫,研判流感併發腦炎,住院第4天病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類流感疫情呈緩降趨勢,第16週(4/14-4/20)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8.8萬人次;近四週社區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流感病毒以B型為多,與A型H3N2呈共同流行,仍須留意疫情後續變化。上週(4/16-4/22)新增26例流感併發重症(19例A型H1N1、3例A型H3N2、4例B型),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17例未接種流感疫苗;另新增4例死亡(2例A型H1N1、2例A型H3N2),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其中3例未接種流感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死亡個案中年紀最小的是北部1名8歲女童,4月上旬因咳嗽嘔吐到診所就醫,服藥後症狀改善,隔天又開始頭暈、噁心嘔吐、發燒、意識不清、抽搐,經急診量測體溫超過41度,血壓、血氧偏低,流感快篩A流,腦部電腦斷層有腦水腫,判斷流感併發腦炎,住院第4天病逝。疾管署表示,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4月22日累計757例流感併發重症,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7%);其中死亡137例,重症病例及死亡個案均有79%(含)以上未接種流感疫苗,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發生風險。疾管署統計,截至4月22日,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約655.9萬劑,僅剩約1.8萬劑,請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把握機會儘速至各合約院所接種。另目前我國公費藥劑配置於各縣市衛生局規劃之全國約4千家合約醫療機構,配置藥劑包括克流感、易剋冒、速剋流及瑞樂沙。由於近期流感與COVID-19傳播風險持續,若民眾有類流感症狀,除可用COVID-19家用快篩輔助檢測外,如有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應儘速就醫,並由醫師依主訴與臨床判斷,評估是否符合公費藥劑用藥條件,倘經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另由於目前流感抗病毒藥劑未列入健保給付項目,公費用藥治療之時機及必要性,仍由醫師依病患狀況及臨床專業決定。疾管署再次提醒,類流感疫情雖趨緩,但仍有新增重症個案,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防護措施,有呼吸道症狀時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民眾如有類流感症狀,應就近就醫並充分休息,待痊癒後再上班、上學,以免病毒於同儕間傳播造成疫情發生。
林又立為大12歲男友樂當空中飛人 曝未來計畫「不排除先有後婚」
37歲林又立今(5日)出席馬拉松賽後交流會,她透露和穩交1年多、大12歲的男友「S先生」,是在大陸戈壁馬拉松賽事認識,兩人在交往時就有結婚生子的共識,更不排除先有後婚,「我的年紀不是要哪個先,現在思想都滿開放,我們對這有共識,很早就聊過」,大方表示如果有好消息一定不吝分享。林又立透露和男友在交往時就有結婚生子的共識,更不排除先有後婚。(圖/趙文彬攝)林又立熱衷超馬、三鐵等運動,她笑說跑超馬最狼狽的時候,在極致的環境下更能把對方的個性看得一清二楚,還稱讚男友說:「因為他在惡劣環境都找得到食物,所以就愛上他。」先前男友撒嬌要她放一張2人合照放閃,宣示主權,沒想到照片一出引起不少媒體報導,林又立說男友事後有點後悔,「他很低調,也對台灣演藝圈生態沒那麼了解,沒想到有這些迴響」,不過林又立則表示完全並不介意,手機內還有不少兩人的影片,「之後會多看到我們(同框)一點點」。她說現在男友正在非洲工作,彼此雖然是遠距離戀愛,平常也靠視訊維繫感情,又因為是從好友變成戀人,每回見面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聊,林又立說自己也樂於為男友當「空中飛人」到非洲會情郎,兩人其實滿常見面,上次碰面約1個月前。此外,林又立也提到2011年在大鵬灣參加三鐵接力賽,她負責10公里的賽程,到了9公里時,上一秒她還微笑揮手拍照,下一秒立刻翻白眼昏倒,醒來後一度喪失語言能力,只看到媽媽在旁雙眼哭到紅腫,「醫師說我是接近休克,急性腎衰竭、肝指數過過高,接近猛爆性肝炎」,昏倒時體溫已經飆到41度她也透露後遺症,「我後來記憶力變差,應該是那時候腦子燒到,現在是7秒鐘記憶,很常有腦霧感」。
寒流來暖氣開到「500多度」高溫! 老夫妻在家中活活被熱死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South Carolina)一對老夫妻日前突然聯絡不上人,家屬怕有意外發生便報警求助,沒想到警方前往2人的住處查看時,發現他們陳屍在家中,且家中的暖氣溫度竟高達華氏1000度高溫(約攝氏537度)。後續經過調查發現2人身上並沒有明顯外傷與打鬥跡象,懷疑他們是被活活熱死的。根據《每日郵報》、《衛報》等外媒綜合報導,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斯帕坦堡市(Spartanburg)警方在6日接獲84歲女子瓊(Joan Littlejohn)和82歲丈夫葛倫伍德(Glennwood Fowler)的兒女報案,表示他們已經與對方失去聯繫3天,於是希望警方能到2人的住處查看情況。而警方到場後,發現所有門都上了鎖,最後發現臥室窗戶並沒有上鎖,因此就從窗戶進入屋內。沒想到眾人進去後,發現葛倫伍德赤裸地躺在床上;瓊則是有穿著衣服,癱倒在一旁的椅子上,不過2人都已經明顯死亡。後續經過警方調查發現,2人身上並沒有明顯外傷與打鬥跡象,也沒有任何一氧化碳中毒跡象。不過卻發現,室內暖氣設備的溫度竟然顯示為華氏1000多度,且醫護人員測量2人體溫後,也發現他們的體溫居然超過華氏106度(約攝氏41度),因此懷疑夫妻倆可能是被活活熱死的。對此,斯巴達堡驗屍官拉斯蒂(Rusty Clevenger)表示,驗屍官辦公室將會持續對2人的死因進行詳細調查。事後,警方透露,消防員測量屋內溫度後,發現溫度居然超過華氏120度(約攝氏49度)。而他們前往地下室後,在裡面發現加熱器和熱水器,直呼整個地下室熱得像是著火一般。
美國家公園爆連續失蹤案!妙齡女撐8天幸運獲救 中年男「活吞蝌蚪」充飢保命
美國德州大彎曲國家公園(Big Bend National Park)接連傳出失蹤事件,一名25歲女子佩莉(Christy Perry)日前登山時意外失聯,經過搜救人員8天徹夜搜索,才終於尋獲該名女子。無獨有偶,一名59歲男子傑夫(Jeff Hahn)數月前也在大彎曲國家公園失蹤,期間他靠著捕食蝌蚪果腹,歷經27小時幸運獲救。據《紐約郵報》報導,佩莉9日在德州西部的米德蘭租了一輛汽車後,便前往大彎曲國家公園旅遊,不過當天她並未抵達預訂的露營區,當地搜救人員獲報後立刻出動協尋,發現佩莉承租的車輛停靠在登山入口,循線搜索了8天她才被尋獲,所幸意識仍清楚,緊急被送往醫院救治。類似案件不只一樁,男子傑夫(Jeff Hahn)與25歲女兒哈珀(Harper Hahn)6月同樣前往大彎曲國家公園健走,沒想到父女倆竟在飆破41度的高溫環境下迷路,當時因為傑夫身體不適,女兒便獨自離開求援,直至哈珀返回原處父親早已不知去向。原來傑夫遲遲不見女兒歸來,決定朝著可能會有人煙的方向行走,怎料求援途中不慎摔倒手腕骨折,為了求生他只好用帽子在小溪裡撈蝌蚪充飢,所幸在失蹤27小時後被搜救人員尋獲,這才終於結束這場有驚無險的旅遊歷險。
11歲童疑誤服感冒藥「全身80%皮膚壞死剝落」 醫示警:罕見且死亡率高
藥不能亂吃,就算是感冒藥也可能致命!中國一名11歲男童,上個月凌晨被緊急送進兒童重症醫學科,疑似因為誤服感冒藥,導致全身超過80%的皮膚脫落,診斷為毒性表皮溶解症,是一種臨床少見且死亡率極高的病症,所幸經過20多天的治療,獲得了新生。據《廣州日報》報導,男童9月30日就出現發熱,家長給予口服感冒藥,以為情況好轉,但10月2日再次發熱,出現口腔皰疹、眼瞼皮膚紅腫,隔天口腔周圍皮膚與雙眼皮膚靡爛,軀幹皮膚紅疹,高燒到41度,一直到10月4日凌晨1點多被緊急送醫。醫生發現,男童身上皮膚靶形紅斑越來越多,從臉部、頸、胸部,很快擴散到全身,斑塊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鬆弛性水泡和表皮鬆解,黏膜大片壞死性剝脫,全身超過80%皮膚大面積剝落。經過診斷,確診為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necrolysis),是一種罕見且死亡率極高的重症,及時診斷和合理治療是增加救治成功率的唯一方法。男童經過20多天的治療,終於慢慢康復。(圖/翻攝自廣州日報)考慮到男童發熱時,曾自行服用感冒藥,懷疑就是發病主因。醫生坦言,這個疾病治療的難點在於,皮膚剝脫引起大量體液丟失,皮膚屏障功能破壞容易導致嚴重敗血症危及生命,必須由兒童皮膚科、燒傷科、兒童重症監護科、眼科、外科等多個學科團隊共同努力。男童十分勇敢,每一次換藥都得經歷一次疼痛,但他堅強得讓人心疼,20多天已經接受5次血漿置換,新的皮膚開始生長,正在「脫殼重生」,從無盡的痛楚到無盡的喜悅,獲得了第2次生命,如今度過最艱難的時刻,再過不久就可以出院回家了。醫生提醒,天氣忽冷忽熱,不少孩童感冒發燒,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服用解熱鎮痛藥物和抗生素,假如發現孩子皮膚,尤其是眼部和口腔黏膜出現壞損,一定要馬上就醫。
小兒急診8月人數爆增 孩童高燒7天…醫:特別是「這族群」
近期台灣流感疫情稍降,不過小兒急診可能感受不到。一名醫師表示,「進入8月後到小兒急診室看診人數大增。」特別是某個族群的小孩,得了流感高燒會長達5到7天。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進入暑假,根據疾管署的流感速訊,整體流感疫情稍微下降,但我在小兒急診室看診的感受不見明顯緩和,兒科留觀區一樣爆滿,需要住院的病人仍需長期間候床。」謝宗學表示,兒童急診人次有下滑,特別是新冠病人,不過高燒流感的兒童沒減少,「詳細詢問流感可能的來源,幼童族群主要來自托嬰中心、幼兒園、或家庭;小學以上兒童族群主要來自安親班、暑輔、或營隊活動。此外,還有一個特別族群,進入8月後到小兒急診室看診人數大增,就是8/1開始初次進入幼兒園生活的孩子。」謝宗學指出,「跟新冠肺炎相比,流感高燒時間明顯較長。新冠肺炎高燒期通常只有2-3天,流感高燒期可以長達5-7天,即使流感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也要使用2-3天後療效才會顯著,高燒期才能緩解。此外,即使沒有演變成重症,感染流感的孩子倦怠期也比新冠肺炎長,無法飲食有注射點滴需求的孩子相較新冠肺炎大為增加,更加消耗兒童急診留觀區和兒科一般病房的容額,塞床現況短時間很難解除。」謝宗學強調,「現在能做的事是,若確診流感,好好將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五天的劑量服用完全;若無法吃藥或嘔吐,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可以改成自費靜脈注射型抗病毒藥物。同時要注意流感重症危險徵兆,若體溫大於等於41度或使用藥物退燒後孩子的活力食慾依然很差或呼吸急促,馬上帶孩子到兒童急診看診,釐清是否演變成流感重症。」
10萬年來最熱2/玩水也中暑?這種熱「悄悄鑽體內」 恐傷腦細胞智力退化
為避開地獄級熱浪襲來,竟有人在溪邊玩水時中暑昏倒,就連夏天夜間慢跑也會「斷片」,CTWANT記者就此採訪,多位專家指出,關鍵在於「輻射熱」,包括岸邊石頭或地面及建築物,吸收太陽輻射後散發出來的熱能,反射進人體後溫度更高,「如果持續時間過長,腦細胞甚至會被『煮熟』,永久受損造成智力退化。」根據衛福部統計,2012年熱傷害就診人次5萬8千人,2020年暴增到將近10萬人,熱傷害死亡人數也從10人增加到47人,今年7月統計至24日,熱傷害通報更高達556人次,已經是去年同期2倍。值得注意的是,熱傷害的個案中,有不少是因「消暑」活動而中暑。花蓮曾有一名男子到溪邊玩水,疑似中暑昏倒;近年也有許多人選擇夏天夜跑,沒想到竟然依舊中暑,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受訪表示,原因出在「輻射熱」。輻射熱是指地面、建築物吸收太陽輻射後散發出來的熱能。朱柏齡說,「如果溪邊有很多石頭,而且都是乾地的話,反而會吸收輻射熱,一旦反射上來反而溫度會更高。」同樣的道理,夜間溫度雖然比白天低,但柏油路白天時吸收大量熱氣,晚上時這些輻射熱再散出來,所以還是非常悶熱,建議清晨5~6點時運動比較好。都市中的柏油路、車輛或建築物,都會散發輻射熱讓溫度更往上竄升,就算不是白天也同樣酷熱難耐。(示意圖/周志龍攝)朱柏齡分享,曾有一名50多歲跑者,參加大佳河濱公園夜跑,晚上6點開跑,結果快到終點時突然昏倒,送醫時體溫41度呈現昏迷、多重器官衰竭,10多個小時後才甦醒,結果他完全不記得自己有去路跑。這種類似「斷片」的案例並不少見,曾有一名59歲男子在豔陽下工作中暑昏倒,體溫飆到43.9度,搶救後雖撿回一命,但腦細胞猶如被煮熟般,男子目光呆滯、反應遲緩,問他今年是幾年,他竟回答民國79年。「熱中暑有6大危險族群,包括5歲以下嬰幼兒、65歲以上銀髮族、服用血管收縮藥物者、服用抗組織胺藥物者、肝腎疾病患者、肥胖者。」中醫大新竹附醫中醫師王禎佑說,中暑的原因就是水分不足與排汗調節不佳,上述這些族群的問題都在於無法順利排汗,身體自然不能降溫,就比較容易中暑,建議天氣熱時避免在戶外長時間活動,同時一定要多補充水分。「尤其是孩童更要小心,如果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意識還清楚的話就要立刻補充水分,意識不清楚就要立刻送醫!」中國附醫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提醒,尤其夏天時千萬別留孩子待在已經熄火的車內,短短時間就可能發生憾事。朱柏齡建議父母帶孩子出遊時,準備開水與2條毛巾,若孩子中暑昏迷,父母除了叫救護車,第一時間務必把孩子移到陰涼處,盡可能灑冷水或泡冷水,再把毛巾沾濕後敷在身體上,不時替換,持續降溫到抵達醫院為止。朱柏齡建議可從「熱指數」來判斷適不適合外出活動,熱指數是綜合溫度、濕度、輻射熱等數據計算,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建制有「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行動資訊網」https://hiosha.osha.gov.tw/content/info/heat1.aspx,可以查詢全台不同區域即時的熱指數,用顏色區分,黃色代表容易疲倦、橙色代表可能熱衰竭與筋攣,時間太長時間會中暑、紅色代表中暑高,不適合運動,建議要進行戶外活動時,可先上去查詢相關資訊。
60歲婦人體溫飆到42.7度熱衰竭 靠「冰水浸泡降溫法」獲救
近日高溫不斷,日前一名年約60歲的女性,因為早上被家人發現,怎麼叫都醒不來,所以緊急送醫,檢查後,竟發現婦人體溫飆到42.7度,並出現熱衰竭的症狀,所幸送醫後,醫護人員採用「冰水浸泡降溫法」,讓婦人睡在水溫保持在10至15度的降溫池裡,生命跡象才維持穩定。對此,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提醒,若在中暑時,沒有有效降溫,可能會引發全身器官衰竭,嚴重則可能致死。朱柏齡說,婦人當時病況危急,已經造成肌肉酵素指數從正常值300以下飆升至近2萬,甚至引起橫紋肌溶解症,若當時沒有有效降溫,恐引發全身器官衰竭,嚴重則可能致死。所幸婦人送醫後,醫護人員採用「冰水浸泡降溫法」,婦人的體溫才從42.7度降到41度,隨後婦人也漸漸有反應,從體溫降到41度時,開始有呻吟的聲音,40度時眼球在眼皮下轉動,降到39度至38.5度時,手腳能活動、張開眼睛,但反應仍偏慢,目前婦人仍在加護病房治療。朱柏齡指出,婦人其實在昏迷前兩天就已經有胃口差、精神不繼、反應變慢等症狀,加上在家沒開冷氣,最終才會導致出現熱衰竭的症狀,並緊急送醫。朱柏齡也提醒民眾,夏天到了,要注意室內、外是否通風,才能降低中暑的機率,此外長者容易產生熱衰竭或中暑的原因有三個,一、因年長者排汗功能差,所以熱容易累積在體內,就會引發熱衰竭或是中暑。二、年長者多有以下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若心肺功能不佳,則會影響到體內散熱情況。三、當年長者身體不適時,他們的直接表現通常為反應緩慢、表達能力差,所以家人應隨時注意長者的身體狀況變化,一旦發現有異常,應立即送醫。